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危机的基本阶段

篇1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一、看清世界才能看清自己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7年走低,2000年终于出现了转折,增长率开始上扬,许多人因此松了一口气,更有乐观者认为,走出增长低谷和通缩阴影的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但是,先是从去年3月到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陆续转入负增长,然后是从7月份开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反超出m1的增速,显示出货币大规模退出交易过程和通货紧缩回归的趋势。从工业生产看,去年一季度的增长率还高居11·2%,进入二季度降到10%上下,进入三季度降到9%上下,进入四季度已降到8%上下,其中11月份的增长率只有7·9%,创1998年以来月增长率最低水平。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01年的gdp增长率只有7·3%,不仅低于2000年的8%,也低于1998年的7·8%。

令人不解的是,从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启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以来,2001年可以说是内需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年高达12·1%,比2000年整高出近2个百分点,是1999年投资增长率的2·4倍!从消费看,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全年为10·1%,也比2000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两条国内需求曲线,一条显著上扬,一条平缓上扬,当年只有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7·8%猛跌到6·8%,是一条陡直下跌的曲线,但是目前出口只占到gdp的22~23%,净出口更是只占到不足2%,那么为什么经济增长曲线不跟随占主导地位的国内需求曲线上升,而是跟随出口曲线下降呢?

篇2

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危机都是因为生产能力突然大过了市场需求,所以需要调整。危机本身是市场的自我净化和循环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应该是正常的。也就是说,生产能力过剩带来了调整。

如果从指标上来看,危机的发生主要在于存货问题。以前几次大的经济危机,都是一边把牛奶往大海里倒,一边工人由于失业买不起牛奶,这就是存货太多的问题,而牛奶本身又是一种容易过期变质的东西。经济危机的发生、发展,不能只看价格走势,价格走势并不是市场的先行指标,而是市场显性因素的反应,存货才是主要原因。

钱货比例失衡引发存货恐慌

所谓经济危机爆发于存货恐慌,就是当危机爆发时,手里的钱和货的比例不对称了。货一旦发生积压问题,企业就运作不下去,进而体现在金融上出问题。金融问题其实也与存货有关,这不单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发生问题也是太多的钱买了虚拟的货,像债券等,然后突然贬值,银行发生危机。虚拟的货和实体的货相比,虚拟的货缺乏监管,秩序也尚未探讨明白,所以引发了这次危机。而实体的货本身是清楚的,过多了必然有问题。

经济危机的爆发体现在生产能力过剩。存货多就不能再生产,不能再生产就导致不能购进原材料,同时还可能要裁员,这就是“存货恐慌”。首先,大家不进货了,使得包括钢铁、水泥、石油等在内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能力也随之过剩,接着就导致全部产业链过剩;第二是裁员,被裁的人们更不会买东西。

为什么经济危机一发生很多企业就倒闭呢?这就是钱货比例失衡。经济危机一开始出现的问题肯定是钱少货多,企业要度过经济危机,现金流成为主题。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消费萎缩,所有的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不能活下去。凡是现金流没问题的,都活下来了;现金流有问题的,就开始倒闭。这是钱货失衡的直接体现。

存货与房地产走势

经济危机爆发后,企业会自动进行存货调整。存货调整就是把存货降到一定的比例。

存货分两种:一种像牛奶这类存货,过期卖不出去就要倒掉,这被称为供给弹性不足。这种存货调整就是所谓的硬调整,价格非得硬着陆不可。再比如酒店的房间,也是供给弹性不足,价格下跌,但房间数目不会减少,因此存货调整对价格影响较大。另外一种存货的供应弹性大,价格跌了就供应少一点,价格高了就供应多一点。

房地产的存货,大家一般认为供给弹性不足,房子一旦建起来必须建完,因此普遍认为房地产的存货需要3―5年的消化期。其实,中国房地产的供货弹性与大家所想象的不太一样,比如“两年不开发收回土地”的政策如果坚决执行,必定会减少供给弹性,但目前事实并非如此。

从房地产的开发周期来看,从拿地阶段到规划阶段,从施工阶段再到销售阶段,里面包含了分期的问题、开竣工延时或调整的问题、土地规划的问题,因此,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尤其是新房的供给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一存货概之。

再比如,开发商的现金流确实受到银行贷款的自有资金比例限制,受到施工单位垫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是中国特色,建筑公司如果产能过剩,愿意垫资的人就会多。

此外,房地产存货的供给弹性在不同地区也不一样,有些地区是楼封顶才能卖,有的地区是挖地基就能卖。所以存货问题在各地不是整齐划一的,不能对各地区的存货量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存货调整后的补货

当钱与货稍微平衡之后,存货的“货”本身就需要分析了。有一些货确实是需求摆在那里,比如说全世界的日常消费,这个消费量一般是恒定的,大家总要吃饭,虽然调整一下吃得好或坏,但最基本的粮食、蔬菜、猪肉等差不了多少。中国的外贸为什么不如人家想象得那样损失很大?因为中国的出口以中低档的生活必需品为主,而且成本低,省钱。在存货调整的阶段,大家都紧张,但一旦钱货平衡,必然会补货。目前石油价格开始涨,说明这些基本的东西不可能下降太多,也就是说抹去炒作的那一部分之后,正常需求量是稳定的。就房地产来说,婚房、换房等刚性需求可能会推迟一些,但不会减少,更不可能彻底消失。

要研究货的问题,还需要分析在经过了急剧的存货恐慌、存货调整之后,哪些货该补、哪些不该补。中国的车市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超过美国,非常火爆,说明有些货是需要补的。

目前房地产市场,基础原材料在经过一次存货恐慌和调整后,价格非常低。第一季度全球没有通胀,各央行大量印钞也没有出现通胀,过了恐慌期和急速调整期以后,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宽松。货币政策一旦宽松,比如调整自有资金比例,大家就开始正常运作了,各企业就要找适销对路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研究适销对路产品、抓住时机补货,就成为一个基本战略。

钱货矛盾的“危”与“机”

恐慌期和调整期结束的标志,就是企业的钱或者能拿到的钱,与资产比例相适应了。这时候再说出货,货可能会有问题了。当然有些公司的货本身就不对,像美国三大汽车厂的存货就比较麻烦;而中国面向大众市场的东西,问题都不是太大,我们绝不能走极端。在市场高涨的时候,大家走了极端,认为市场无限好,借钱拿货;在底部时期也不能走极端。这就是“危”与“机”的对立统一。

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央行实行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由政府带动投资,4万亿的效果还没有在实体经济中全部显现出来。

房地产企业在这个时候检讨存货问题和理清存货概念,对制订公司的发展规划十分必要。要根据具体的地区和市场情况,决定什么样的货需要补,什么样的货需要卖。如果因为对经济危机的过度恐慌而不敢抓住危机中的机遇,是不明智的。在这个阶段讨论是不是反弹抄底并不合适,有点赌博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资产和存货概念不一样,最好不谈这个问题。

篇3

    论文摘要: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垄断金融资本的研究成果,分析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解释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必然性,可以为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因此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在新阶段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过程,避免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首先有必要正确认识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研究,分析危机爆发的必然性,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 

垄断金融资本是对垄断资本的发展。根据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奇的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律是剩余随着这个制度的发展而在绝对数上和相对数上增长。为了吸收这些日益增长的经济剩余需要开拓新的途径作为消费和投资的补充,比如销售努力、政府民用支出、军事主义和帝国主义等,然而这些途径都不能有效吸收经济剩余,持续的生产过剩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的产生。于是在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开始了由垄断资本向垄断金融资本的转变。垄断金融资本具有其鲜明的阶段特点。 

(一)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剩余价值,但随着机构成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这使得经济剩余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出路,而金融资本却可以完全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权和灵活性,满足其获得价值增值的本性。于是,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资本迅速膨胀。 

(二)金融虚拟化 

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总值达到596万亿美元,是全球股市总值65万亿美元的9倍,是全球gdp总量54.5万亿美元的11倍。其中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总值占全球的50%以上,是美国gdp的25倍[1]。 

(三)金融部门走向垄断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部门正日益走向垄断,"1990年美国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只持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0%;今天它们拥有的是50%。前20位的金融机构现在持有金融资产的70%——这是从1990年的12%上涨起来的。"[2]这些巨型金融机构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组成"金融——工业联合体"后,金融部门的定价权力显著提高,金融的触角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微观层面的非金融企业通过融资获得资金,企业利润来源以金融业资本为主,和宏观层面的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利润总量比重上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以金融资本运动为主,各国间实物和服务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四)新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 

由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对滞胀问题解决乏力,新自由主义逐渐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主张是尽可能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关系的调控作用,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其中,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 

二、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 

在垄断资本阶段,垄断公司控制着市场运行和产品价格,这些巨型公司为了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损害各自利益,他们共谋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在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各个公司通过削减成本获得利润。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产品的价格竞争是禁止的,而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竞争却明显加强了,压低工人工资成了削减成本的有效手段,于是利润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垄断公司手中,而工人面临的却是"工资崩溃",陷入"绝对贫困化"。这时的经济产生了一对极为严重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手中积聚了大量剩余,并且这些剩余仍日益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新投资使这些剩余创造更多的利润,即提供更多的供给;另一方面,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加深,身处"绝对贫困化"中的工人抑制需求,资本扩张的压力遇到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保罗·斯威奇所说的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趋势","这种过度积累的趋势在成熟的、垄断的资本主义中日益显著,减少了增长率,并因此唤醒了经济长期滞胀的幽灵。"[2] 

为了摆脱滞胀困境,一种新的吸收剩余、创造利润的方式迅速受到资本家的青睐——金融。金融本身具有高杠杆性,通过买卖金融产品,资本家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迅速实现资本增值,轻松绕开实体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增值障碍,并且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和不断推出新型金融衍生物的刺激,再加之新自由主义极力消除资本流动限制,主张减少金融监管,金融成为资本逐利的追捧对象,并日益在经济运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上文所述的矛盾似乎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资本对金融的狂热已经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基础之上,一旦借贷某一方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结果就是一系列连锁债务危机和支付危机。在这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迅速传至全球,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一)金融泡沫急剧膨胀 

在《资本论》中,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w-g’-g’,其中g-w-g’部分是职能资本增值过程,可见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应是紧密联系的。然而,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创新,以及现代银行制度的不断成熟,金融资本几乎完全脱离了实际经济,通过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就可以迅速实现g-g’的价值增值,并且由于金融交易具有高杠杆性,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自身价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这使得金融衍生品所形成的虚假财富急剧膨胀。 

(二)新自由主义推波助澜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实际是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正如西方学者约翰·b.福斯特所说,"新自由主义根本不是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复活,而是日益表现为全球规模的大资本、大政府和大金融的产物。"[2]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声称要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但在面对金融损失时,他们则抛开了"市场化"、"自由化"的原则,积极救市,支持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并社会化这些损失,而在金融泡沫扩大时期,则恢复了不干预政策,放任金融泡沫无限膨胀,使企业充分获利;另一方面,"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贫困化程度加深。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很大程度上也是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 

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的自我调整,因此,生产关系内部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潜在动因。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于"它总是形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可是它不能提供为吸收日益增长的剩余所需要的因而是为使这个制度和谐运转所需要的消费和投资出路。……所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状态就是停滞。"[3]垄断金融资本虽然通过金融途径对垄断资本进行了部分修复,表面上解决了剩余的生产和吸收之间的矛盾,但从本质上分析,这种修复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消除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事实上,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会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而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化带来的危机将是更深刻和更长期的,"这是当前危机的最大可能结果"[4]。 

四、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从垄断资本到垄断金融资本的发展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部的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资本脱离实体资本迅速膨胀,产生大量金融泡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逐利、寻找吸收剩余的途径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从金融角度探索解决危机的做法只能起到暂时延缓下次危机到来的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形式的经济灾难。 

不可否认金融部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金融行业自由发展,甚至取消金融监管,繁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表面上可以分散风险,但从这次危机中可以看出,这些创新实际上加速了金融泡沫的膨胀,因此,在金融监管中应该更加重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确保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另外,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资本跨国界流动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一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抵御国际资本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未来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自由主义政策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在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经济政策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避免照搬照抄,尤其要重视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要重视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将促进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防止出现经济增长的泡沫,确保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41. 

[2]约翰·b.福斯特,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垄断金融资本、积累悖论与新自由主义本质[j].武锡申,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1). 

[3]保罗·巴兰,保罗·斯威奇.垄断资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105-106. 

篇4

一、危机的成因

经济危机基本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畴,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摆脱危机的办法,除发生社会变革之外,更多是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下利用国家的力量,调整分配关系,疏通消费渠道,维系社会生产。而现在世界所面临的危机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结果,更深层的原因是由当今世界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人类社会生产过度、消费过度之间的基本矛盾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危机。

生产过度是指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生产能力的增强,人们所生产出的产品超过了人们正常消费水平而出现“过度产品”。而消费过度指超出正常消费水平之后又消费“过度产品”的消费。这里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何谓正常消费水平,确定正常消费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就人类社会的整体而言,确定其正常消费水平,首先需要把地球的资源视为一个常量或有限量。一般意义上讲,人类的消费水平是由人类生产水平所决定的。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当社会生产水平尚未或仅能提供基本生存或基本消费需要,我们将其称为前发展时期;反之,当社会生产能力超出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水平,为更高层的或过度的消费提供了可能,我们称之为后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世界的整体生产水平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过度产品”,由于它的出现,本次危机又呈现出发展危机的特征,因而我们可以认定社会发展的阶段无疑已经进入了后发展时期。

在后发展阶段里,确定人类正常消费水平的要素有三:其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数额(也可能以碳排放定量的方式来表现)。其二是新能源、新材料开发能力。其三是生产过程中的节约能力和资源的重复利用能力。在前发展时期,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多表现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较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进入后发展阶段,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则表现为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消费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限的消费需求突破了人类正常消费水平的三个要素。当这种矛盾日趋尖锐,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发生社会发展危机。本次危机既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的经济危机,又是整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日趋尖锐而引发的社会发展危机。

说它是经济危机,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均,致使社会产品不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消费,因而造成了生产停滞,经济萎缩。说它是社会发展危机,是指由于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过剩产品,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能力购买“过度产品”,这时银行系统就以借贷的形式或孵化虚拟财富的做法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使“过度产品”的分配获得了暂时的可能。当银行的盲目借贷造成信誉扫地、泡沫破裂时,社会经济系统内的资金链彻底断裂,使实体经济受损,社会发展停滞。换言之,由于人们分配或消费“过度产品”所发生的危机,就是发展危机。

“过度产品”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产物。经济危机是人们在生产、分配、消费社会必需品时出现不平衡所发生的危机,而发展危机是在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在生产、分配、消费社会“过度产品”中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失衡所发生的危机。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在本次危机中为什么发达国家所受到的冲击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

发达国家因其生产水平较高,为社会提供了“过度产品”,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使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成了可能。当人们的消费水平再次超出了“过度产品”所能提供的实际数量时,就借着全球一体化的传导机制把世界经济拖入了泥潭。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华尔街金融大亨们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只是本次危机的导火索,而“过度产品”和人们膨胀的消费欲望,才是这颗炸弹里面的TNT。

二、危机的影响

由于经济危机是在分配社会必要消费品过程中出现不平衡而造成经济萎缩、社会动荡,因此它所造成的危害及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调整分配关系(不排除社会变革)及政府的救市,在短暂的停滞后,在自然消费力的拉动下会重新启动。但发展危机是在同样的社会分配关系下,分配过度消费品过程中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失衡,因而它所造成的萎缩和动荡是全局的、久远的。经济危机一般发生在一个或数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危机借助经济全球化的传导机制可能危及全世界。经济危机可以经过较短时期的调整重新进入下一周期,发展危机的调整期应该会更长,短期内若能在政府调节下摆脱危机,则可能酝酿出下一轮更大规模的危机。拯救经济危机可以通过调整分配关系、政府救市或经过社会革命的手段来进行,而拯救发展危机,即使上述手段都用上,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世界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两种危机的影响范围也是不同的,经济危机是由社会生产、分配、消费三个环节不协调和不平衡所致,其核心问题是社会分配问题,它所造成的影响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而发展危机则是由资源、生产、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不协调、不平衡所造成,其核心问题是资源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它造成的影响不止停留在经济和社会层面,还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说当今危机的起因是金融和社会分配,那么下一次的危机可能源于水资源,也可能是石油、矿产、海洋资源……甚至可以断言,今后的战争、瘟疫、全球变暖都将是发展危机的原因和结果。

三、危机的应对

马克思当年在描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经济危机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像一个巫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今天,世界各国正在采取多种举措试图降伏这个“魔鬼”。若从经济危机的视角观察,世界各国的救市措施无疑都是对的,但若从发展危机的视角观察,则有些是对的,有些不完全对,有些可能适得其反。如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保障等,确属“对症下药”。而政府出钱救市、扩大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正确的,在发达国家则意味着“过度产品”的进一步增加,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伏笔。至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刺激需求、扩大消费的行动,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饮鸩止渴之举。

更为重要紧迫的事情是,通过本次危机,原来的无限经济的思维模式必须向有限经济转换。虽然现在的经济学没有诞生以“有限”为前提的经济活动的理论,没有诞生以控制过度消费品的生产和扼制过度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消费理念,但是笔者还是要为新的消费理念大声疾呼。

当今的世界对世人的道德和理性千呼万唤。要知道,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我们所占据的份额,消耗的资源,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太多太多,使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的门槛就出现了发展危机,今天的人们需要拿出理性思维,依靠道德力量,作出正确判断,付诸实际行动,承担起对于后人应尽的义务。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按照马克思研究经济危机的逻辑,危机其实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危机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们看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正是在彻底解决经济危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设想存在巨大的差距,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法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容要件,市场经济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形式要件两者的结合,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提供了一切可能性与现实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而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表现为各个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制的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持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这次危机一个不同于上次的景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被卷进去了,受到危机严重冲击。GDP的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降至2008年的9%,第四季度降为同比6.8%,我国的经济遇到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与前苏联在上次世界经济危机中遇到的情况全然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正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涨阶段的长周期相适应。此时中国经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实行了允许私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大量生产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同时中国加速对外开放,逐渐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一方面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逐步地卷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轨道,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致使我国经济的相当大部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周期性危机,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就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经济这次急剧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只是造成我国经济困难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是根本原因。内部的因素,除了在经济发展方面,投资消费比例的扭曲,房市股市的周期波动等影响外,在经济体制方面,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比重的迅速上升和公有制的相对下降,市场化改革的突进和国家计划调控的相对削弱等原因,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经济中起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就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旦外需出口遇阻下滑,就要回过头来找内需补上。这次扩大内需,仍主要是靠投资需求但是如果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上不去,单靠投资需求,补不了外需出口的下降,内需不足问题还是难以解决。所谓“内需不足”,换一个角度说就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制度和积累规律导致两极分化和人民大众有支持能力需求不足带来的不治之症,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来解决。我国这些年来过度追求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鼓励私人逐利,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近年0.47,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贫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没有钱不能多消费,而低收入的贫者在居民中又占多数,就把总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拉下来,把最终的有效消费需求拉低。所以,中国的问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实质上是类似的,就是人民大众有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受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

中国虽然卷入了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相对地说来,还是比较轻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欧、日本经济增长率变为负数,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比中国都大,只有中国2008年还保持了9%,第四季度6.8%的速度。有不少人也相信中国经济可以率先复苏,甚至期望“中国救世界”,“中国救资本主义”。那么为什么在危机中中国能有这样的业绩?这与中国实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有关,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因素,也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存在,所以就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歪称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模式”。简单说来,中国容许市场化、私有化的发展,不是很彻底,还有一些保留。中国的经济并没有照抄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没有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虽然我国经济中有资本主义成分,但实际上我们还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我们在这次危机中表现相对出色的主要原因。

篇6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经济危机 产业转移 虚拟经济

一、主要文献回顾

国际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及产业转移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特别是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则,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就开始使用了。今天,随着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更是在巨大规模上按照这一原则展开。此次全球范围发生的危机和衰退,乃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长期没有得到弥补的结果。在此,本文回顾一些学者所做的研究。

产业转移理论由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utsu,1935)较早提出。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当时如日本一样的后发国家,雁行模式是此理论归纳的产业转移模式。这个模式从理论上揭示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变化过程。但该理论未触及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因此具有片面性。二十世纪末期东亚经济体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减弱了这一理论的解释力。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77)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研究了产业转移的机制问题。刘易斯认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期的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促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今天审视刘易斯的理论,可知它是不完整的。因为刘易斯没有涉及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问题,而只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相比而言,弗农(Ver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有更强的说服力。他从发达国家视角,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依据产品周期理论,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产品的“崭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一般来说,产品和技术的标准化阶段开始产业转移。技术发明国由于受到技术模仿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的挑战,就会选择产业的大规模国际转移。这种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企业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地区转移到次发达的国家、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配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水平。此时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成本优势成为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发生,并不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引导的结果,也不是某些企业的一时之举,而是受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这个规律自主地发挥作用,并没有受西方发达国家的随意支配。决定这个过程的根本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数经济学家只注意到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表面现象,而忽视了这个过程背后起着决定作用的科学和技术进步这一因素。

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及科学技术革命

1、科学和技术的内涵

科学从其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的一系列特定的理性认识活动及作为认识成果的客观知识体系。科学作为一项认识活动,首先是一种理性活动,它的特点在于用特定的理论方法对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加以归纳、分析和抽象整理,以发现材料和现象背后隐藏的客观运动规律。作为知识体系,科学以知识的客观性为本质特征,以其特定的形态,来保证知识的客观性。它一般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第一,实验事实,它构成了理论和知识发生的出发点;第二,基本概念,这是理论构成的基本元素,它是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对现象和规律的某个侧面深刻抽象形成的一种本质描述;第三,原理和定律,这是科学知识体系的核心,用以表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着客体运行的规律,是整个知识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第四,是运用原理和定律对客体进行逻辑运算得出具体的结论。

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出现的历史并不很远,技术的产生要比科学久远的多。技术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活动和获取物质资料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如果说科学是人的认识活动和这类活动的思想结晶,那么技术就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物质手段及方式、方法的总和。既然技术标志着人类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深化和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自身也必然处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中。因此,越是到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高级阶段或人类生产的近现代阶段,技术与科学的结合就愈益紧密,这既是科学发展的特征,也是技术发展的特征,更是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特征。

2、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科学和技术二者属于既联系紧密可又具有不同涵义的两类范畴。关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很多学者进行了论述:如我国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曾指出: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美国著名的技术专家哈维·布鲁克斯在其所著的《技术和生态危机》一书中,给技术下了这样的定义:“技术就是运用科学知识以可复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将在一定时间内促使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产生,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并使其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则更加形象生动地说道:“科学发展与具体技术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它们相依为命,互不可缺,因为要是科学不发展,技术就会老化,变成传统的工艺,要是没有技术的刺激作用,科学就会再度变成单纯卖弄学问了。”同时,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把科学和技术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它们结合的深度、广度和发展速度,无一不是由社会物质生产的状况决定。如果把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这个概念用经济增长需要来代换,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就成了三位一体的一个结合紧密的有机系统。技术进步直接与经济的增长联系在一起,而科学则通过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3、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革命包含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重含义,这也是二十世纪才有的新现象。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虽然科学和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有着不同的内涵。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常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则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它一般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并成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而科技革命则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由于科学和技术联系非常密切,使得任何科学的进展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而任何技术的进步都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技术的重大突破已经完全依赖于科学理论的发展。所以,对于科学和技术的重大而全面的进步促使的全社会技术体系的变革,我们可以概括成科学技术革命。这同时也说明,以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其规模和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因此,人们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造成的社会生产条件发生的根本性变革,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的运用称为新技术革命。

三、全球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发展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存在内在缺陷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有五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强有力的经济应对措施,以延缓经济的衰退,但效果仍有很大差别,尤其是西方国家成效不佳。其原因在于,这次全球范围发生的经济危机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长期发展的结果。探索此次危机产生的根源,分析此次危机的实质,必须要考虑从上世纪初、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科技革命和进步对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整个二十世纪,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以电力技术革命为先导的产业与技术革命,为生产的垄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为全球范围内爆发的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世界而引发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其结果最终导致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蔓延,为凯恩斯主义实施以政府干预为特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了舞台,资本主义国家由此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的基础上,以企业生产管理的泰勒制和生产技术上的福特流水线被广泛采纳为标志,以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福特制社会生产体制逐渐形成。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在战后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福特制开始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开始消失,这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也走入低谷,新的产业部门很少出现,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投资机会减少,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却双双上升,经济出现了“滞胀”,资本主义发展再次出现了停滞局面。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之后,借助于科学技术革命提供的契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的信息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广泛兴起使资本主义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兴起,经济领域的主导产业迅速转向了通讯、计算机、生物医药和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市场存在的诸种壁垒逐渐被打破,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空前,从而使服务业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占GDP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牢牢占据了科学技术研发的龙头地位,垄断了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并通过这种技术垄断在国际间获取大量垄断利润。这种通过发展服务业、保留核心装备制造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垄断高技术的创新以获取技术贸易的垄断利润等一系列做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迅速实现了转型,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从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获利。与此相对应,在这场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的比较优势,承接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耗费高、污染重、生产附加值低的制造产业。这种状况造成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链和价值链中处于末端地位。

国际产业转移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因此,继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后,产业调整的方向会逐步向第三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这种规律性变化,导致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可逆转地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这个过程是由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然趋势。其结果,就是发达国家在制造业等领域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现象,并导致经济不断向虚拟化方向发展。

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的虚拟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近年来,全球虚拟资本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资本。作为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房地产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近年来增长最快的行业。据资料统计,金融、房地产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比例已经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11.4%上升到2007年的20.66%,它已经替代制造业成为美国的核心经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的过度膨胀。1980—2008年,全球金融资产上升到140万亿美元,增长了1166%;金融资产占全球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00%上升到2008年的325%。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总值也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年末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50多万亿美元的10多倍。美国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家,这些金融衍生品的一半以上(近300万亿美元)在美国。

近十年来,引起虚拟经济急剧膨胀的两个重要成因是: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其国内制造业的“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为了维持经济的繁荣,美联储采用频繁降息的方法导致的房地产等行业的高度泡沫化。以上述因素为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面对这种情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其全球范围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霸权力量,维持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优势地位,对外以不平等贸易结构获取垄断利润,对内以制造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延缓危机的到来。这些举措,掩盖了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比例的严重失调,维持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延缓了经济泡沫的破裂。而次贷危机的发生,其实质就在于虚拟经济的畸形发展,使实体经济难以支撑,最终使美联储这些年来精心打造的金融与经济泡沫破裂。这种状况也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若出现严重失衡,最终将不可避免地掉入“产业转移陷阱”。

对于2007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角度归结出许多的诱致因素,比如有的专家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提出国际金融体系因缺乏监管造成了金融体系大的波动;有的学者则认为新型经济体的产能过剩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等。但是归根到底,这次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产生的终极原因,还需要从科学技术创新导致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上来寻找。资本主义无法抑止自身对利润的追求,就要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市场,转移产业,而这个过程却恰恰把资本主义拖入了泥潭。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不会是今后资本主义世界类似危机最大的一次,它也无法通过自身调整来根本改变这一趋势和消除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除非科学技术创新在近期有大的突破,从而导致新的产业部门的大量出现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否则,资本主义将持续衰落下去。

四、结论

2007年以来发生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面上看是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造成的,但实质上是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生产体系的内在矛盾有关。可以说,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的内在缺陷促成了这次危机的发生。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产业分工则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在全世界展开,使得产业的国际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必然造成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和制造业的“空心化”,于是发展虚拟经济成了发达国家的唯一的选择。这也就明确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畸形发展将是长期困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难题。

(注:基金项目:长江大学2010年教研项目(JY2010001)。)

【参考文献】

[1] 孙烽、尹补舜: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新危机:经济学视角的思索[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5).

[2] 许红梅、杨继国: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生产力研究,2010(12).

[3] 肖炼:世界金融危机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9(5).

[4] 余金成: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选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3).

篇7

经济停滞常态化是当代资本主义典型特征

记 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一典型特征,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体现得并不典型,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何自力:传统的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19世纪时大都以10年为一个周期,20世纪前半期则演变为5年左右一个周期。经济危机的周期通常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次危机经历四个阶段后会进入一个新的危机周期,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遂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典型特征。

从逻辑上讲,如果经济危机可以永远周期性地发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每发生一次经济危机,都可以期待其会走出萧条,经过复苏而走向繁荣,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在危机与繁荣的循环交替中永远存在下去。事实证明这个逻辑并不存在。自上世纪70年代走上去工业化轨道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生产过剩性危机演变为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与之相伴的经济波动和停滞失去了周期性,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特征也越来越不明显,经济的持续停滞成为常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呈现常态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标志。深刻认识这一转变的表现和成因,对于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正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常态化的主要表现

记 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常态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何自力: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停滞成为常态,其表现如下:

去工业化导致西方国家丧失物质生产能力。产业结构从早期的制造业占居支配地位发展到高度服务化,加工制造业趋于萎缩,大部分普通消费品、日用品、工业制成品等在西方国家已不生产,消费品需求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外贸赤字迅速扩大,产业竞争力严重衰竭。

福利制度难以为继。随着去工业化和经济衰退的加剧,福利保障越来越缺乏足够的财力做支撑,福利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高福利已名存实亡,劳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政治动荡不断加剧。

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危机频发。金融自由化使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资本凭借对资金供给的控制而支配实体经济成为金融寡头,通过形形的金融衍生工具巧取豪夺,财富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结果是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最终金融危机爆发,经济陷入全面衰退。

服务业难以支撑经济繁荣。制造业衰退,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是目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国经济的基石说到底是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孤立的服务业不可能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制造业萎缩了,服务业必然紧随其后而萎缩,整个国家的经济将迅速陷入衰退且不可逆转。

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公共开支难以为继。产业空心化和制造业衰落以及资本家逃税行为,使政府通过增大公共开支来支持福利制度变得非常困难,被迫举债以维持公共开支,结果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目前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背负着巨额债务,在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坠下。

经济持续下行,复苏和新的繁荣遥遥无期。金融危机期间,西方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遭受重创的经济,但成效甚微。目前西方国家投资疲弱,消费不振,出口乏力,通货紧缩严重,经济增速低迷。

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危机导致严重失业,2013年9月美国的失业率为7.2%,青少年失业率为21%,黑人失业率12.9%,西语裔为9%。目前,欧元区17国失业率为10%以上。

中产阶级分化,橄榄型阶级结构转变为金字塔型结构,阶级对抗加剧。美国过去20年来的贫富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如今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全社会近40%的财富,而底层80%的家庭只拥有全国16%的财富。随着中产阶级的没落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平衡作用的消失,西方社会仿佛回到了财富占有极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阶级结构重新表现为穷人和富人两大集团的对立。

政治体制病入膏肓,政府运作效率十分低下,难以应对经济和社会危机。西方政治哲学对政府的作用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政府仅仅被看作保护私人财产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守夜人”,否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必要调节和干预。在实践中,当社会出现重大经济或社会危机需要政府出面干预时,激烈的党派纷争严重限制了政府的干预能力,致使政府缺位和难以发挥作用,任凭危机不断恶化。美国是典型例子。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常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记 者:您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常态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何自力:受几个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工业资本主义衰落直至陷入停滞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其必然性。

一是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偏重市场调节,轻视必要的政府干预,这与其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密切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制度,私人资本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私人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具有对抗性。私人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最大利润,它构成了私人资本从事所有经济活动的唯一动机和目标,决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即资本利益至上。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私人资本最愿意接受的市场竞争秩序是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对任何限制和约束其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行为的制度安排,本能地予以抵制,拒绝承担任何以牺牲私人资本利益为代价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反对政府基于维护社会利益而对私人资本利益进行的干预和调控。

当代资本主义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密切联系,企业与社会高度融合,国内与国际联为一体。但是,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得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例如在就业问题上,机器替代劳动与保持充分就业就是一个突出矛盾。对政府来讲,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必须实现高水平的就业,而对私人资本来讲,利润最大化是唯一的追求目标,为此,私人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用新的技术、新的机器代替工人,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做给资本家带来了丰厚利润,却给社会带来了失业人口不断增大的问题。资产阶级政府为制止失业人口不断增大,需要对资本家用机器替代劳动的行为进行干预和限制,这必然遭到资本家的抵制。他们要么用手投票,通过选举政治把自己的人推到国家立法机构,让这些人维护自己的利益;要么用脚投票,将产业转移到别的国家,最终将失业问题甩给政府。可见,只要私有制存在,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是得不到根本解决的,由此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二是以权力制衡为特征的政治法律制度。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力量强大而政府地位弱小,与西方的政治制度也有密切关系。在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安排中,立法是基础,司法是保证,行政只是立法和司法的从属和执行机构。表面上看,社会各种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的代表参与立法决策,决策过程显示出民主性,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影响决策的只是少数财力雄厚的利益集团,决策最终体现的是少数利益集团的意志和要求。西方政治制度中的政府是行政机构,基本职能是落实议会批准和通过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由于政府行政职能受到立法机构的严格制约,而立法机构又控制在少数利益集团的手中,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要求,因此,政府在本质上只是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的工具。西方的多党制与三权分立制度相适应,主要任务是隔几年为政府机构选择一个掌门人,哪个政党能够执掌政府权力,就看哪个政党能够代表大资本利益集团的意志和要求,或者看大资本利益集团支持哪个政党,愿意为哪个政党捐出巨额竞选经费。西方国家最有势力的利益集团既操纵议会的立法过程,又控制政府行政部门首脑的选举,政治体制沦为利益集团的驯服工具。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中,私人资本利益集团占有社会资源,绑架公共权力,不允许政府过多干预和限制自己的权力。在这套制度中,不同党派为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的私利在立法机构激烈争斗,相互掣肘和拆台,很难就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达成一致,决策效率极端低下,致使作为执行机构的政府难以有效发挥职能,很难及时应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矛盾。

三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是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中阐述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为代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宣扬个人高于社会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将个人自由视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反对公有制,极力主张全盘私有化;倡导经济自由主义,迷信市场自行调节,断言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国家干预只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在该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强化市场调节,削弱国家干预的政策措施,遂使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向更加偏向市场主导的方向转变。这种模式对私人资本的经济行为缺乏有力约束,对宏观经济波动和失衡状态缺乏有效调控,对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难以积极化解,导致经济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篇8

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争由来已久。自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以来,这两种主张截然相反的思潮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辩论。两大阵营纷纷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学者和专家,两种主义也交替上位,成为一时的主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宗旨进行阐述分析,再联系进几次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进而得出结论:新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救市药方”,它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改良了或发展了资本主义,但是都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对这两种经济思想进行实践,但是经济危机依然不断发生。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只有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新经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主义;分配

一、国家干预主义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一)国家干预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是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发展的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状态,主张政府介入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其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是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继承发展而来,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体系。20世纪70年代之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和宏观总量经济学无法解释“滞涨”现象而遭到越来越激烈的攻击,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新经济自由主义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对之后乃至今天的世界经济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信奉自由放任的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之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对哈耶克的哲学观、经济观的发展和继承演化出诸多学派,观点各异,但核心都是对自由市场的推崇,在此不进行赘述。

二、两种主义对于再分配制度的观点

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干预和各种“不合理的”税收,支持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认为政府对再分配领域的干预侵犯了人们的自由,违背了自由市场,降低了社会的经济效率。哈耶克抨击了政府通过累进税制进行再分配以改变社会不公的做法。他认为,经由累进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不公是产生不负责任的民主行动的主要根源,而且还涉及未来社会之政体特性所依赖以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累进税制的问题,最终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且在民主制度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人们充分理解了累进税制原则的运作方式,那么它在当下所获得的支持是否还能继续。如果要确立一种合理的税收制度,人们就必须将下述观念作为一种原则予以承认,即决定税收总量为多少的多数人,也必须按照最高的税率来承担税负;如果该多数决定以一种在比例上较低的税率形式给予经济贫困的少数以某种救济,则当然无可反对。为了防止滥用累进税制,社会必须构建防御性的屏障。而国家干预主义则支持国家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核心,通过财政赤字和举债的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他认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对富人直接税的征收。第二,消灭食利者阶层。第三,凯恩斯认为只要国家立法,甚至通过赤字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资标准,即采取“普通福利”政策,就可以抑制经济危机。

三、结论

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西方世界经历了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过之前阐述的西方资本主义政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交替“上位”,成为西方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药方”。在经济进行调整,经济运行重归稳定状态的时期,西方政府也曾选择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力图使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无论西方资本主义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经济危机依然周期性的爆发,最近几年更是危机频发,各国政府黔驴技穷。

回顾西方世界几次经济危机,不难看出:如果我们真正“回到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将暴露无遗。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由私有制导致的贫富阶层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它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其形成资本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的长期失衡。这种分配结构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公平缺失、贫富悬殊、消费萎靡等经济现象,导致了社会性动荡。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会冲击总需求并使经济长期偏离均衡状态,集中爆发的表现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要想从根本上认识当代西方世界的“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矛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信奉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强调政府干预,二者的理论都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财产权按资分配和由此而来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而西方政府施行的再分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贫富分化有所缓解,但是财产和财产权利问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行使私人财产权利的自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根本性问题不能由再分配的方法解决,彻底摈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找到这个困局的出路。对资本主义制度最激进的批判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批判的焦点正是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由此产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并概括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正确地理论方法。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了数次经济危机。但是事实证明,即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它的自由市场制度加以重新调整,他们也不会从根本上触动私有制这个基础,而只会力争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自身的基本矛盾。除非从基本制度上进行改革,否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只会陷入“爆发经济危机———政府救市———爆发经济危机”的死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杨春学;谢志刚.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刘迎春.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篇9

关键词:扩大内需;经济增长;消费

一、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美国2007年8月开始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的经济开始衰退,其国内消费能力大减。2007年前美国的消费能力之大,2007年美国的消费支出9.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2007年中国对外的贸易额大约是1.8万亿美元。2008年开始欧洲各国的经济,都随之发生了同样的危机和衰退。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我国的大部分出口产品滞销,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纷纷停产、关闭、倒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调控措施,使得美元开始贬值,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将近5.5%。我们进口的大宗原材料铁矿粉和石油也有不同幅度的涨价。我们靠几年贸易顺差积累的约2万亿左右美元的储备在缩水。在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我国的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我们的贸易突然受损,我们的GDP的构成面临重新调整,必须改变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近200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对外依存度是很高的,贸易占经济总量也是很大的。而这突变的形势,使我们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变故。具体表现在:工业以钢铁为首的十大产业产能过剩,大部分企业亏损,投资环境恶化,出口产品滞销,国内消费能力低下。游资和热钱投向房地产,恶性地推高了房价。物价在上涨,通胀系数2010年已经突破了预控的3%指标。如果再继续下去,中国经济将会停滞高增长。

二、我国消费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形势,逼出了我国必须走加速扩大内需的路。中国经济发展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让经济快速转型。要以扩大内需市场,以消费为主来拉动经济增长。把出口受阻部分的产品,转向国内来消费。其实世界发达国家的GDP构成中,消费占的比例都是较大的。参看日本2008年消费占GDP的比例是55%,美国消费占GDP的比例是71%。而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是35.3%。现在看来这一比值在当前的形势下,是很不合理的了。如果提高GDP中的消费比例,就要加快提高我们国民低下的消费能力。我们消费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复杂的诸多的,其主要原因表现如下:

1 我们国家的现在城镇化率较低是47%左右,城市有户籍的人口约占28%,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80%-94%的标准。

2 我国第一产业发展的较慢,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相对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产业的科技含量低。农村的土地问题和经营方式,限制着农业的规模化大生产。因为大部分农村的土地,是划分为小块分散经营,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大部分农民还是依靠体力劳动,采用原始耕种方法。水利基础设施差,靠天吃饭,众多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收入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以后进城工作的人,在家里还保留有承包的土地。还有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汇集量和流动性之大,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上亿人口。他们大部分进入到劳动产业密集型的企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建筑行业。他们这个群体大部分收入低,消费能力差。他们在城市里的工作临时性大,因而居无定所,大部分没有被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他们在农村还保有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他们有两重性,即是工人又是农民。

3 我们国家大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还是很原始的。农村的公共设设施落后,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三农问题,二元经济已经摆到了国家的重大议程。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较晚、覆盖面较小,农民的生活负担很重,可是他们需求消费的潜力很大。

综上所述的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这些差距正是我们当前的发展机遇,更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优势。扩大内需市场是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出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的自力更生的本事。

三、现阶段我国内部市场的发展空间

我们眼睛向内看,我国现在的内部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比如:

1 城镇化进程向发达国家的目标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空间巨大。

2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产业链可以拉动钢铁业、制造业等等相关产业。

3 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加大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粮食增产,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4 近几年陆续勘探到的,我国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深层铁矿资源,具有很大的开采潜力。钢铁企业应当改变观念,不能一味地追求高价的进口铁粉,应该主动地去开发国内深层的铁矿资源,以此提高在国际上采购进口铁粉的话语权。

5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很多。我们人口众多,文化产业空间巨大,应当加快文化创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服务业。

6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7 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发展: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因此我认为十二五期间,正是我们扩大内需的最好时机。应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国家十二五期间已经提出了加大农业方面的投入,并把第一产业摆在了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强调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并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大力度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加快形成要以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四、现阶段我国扩大消费需求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国家已经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这也是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形势下做出的重大举措。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国家现在就要着手解决一系列

难以解决的诸多的社会问题。现在看来进入靠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个发展阶段,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必然经过的阶段。以内需消费为主,就要进一步地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扩大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要上升到位居世界的前列。

1 需要国家要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做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2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现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3 加强税务制度的改革,应当向发达国家学习,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以税调节贫富差别,以示社会的公正、公平。

4 应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让这个群体有能力抵御通货膨胀。重点应当加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5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兴旺,可以大量吸纳就业,替国家减轻就业压力。

6 快速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应和工业化进程同步、匹配进行,决不能让农民住进城里或镇里而失业。我们应当吸取印度和巴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训。他们确实是因为在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同步、不匹配的条件下,造成了大批的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城市,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大生产的推进,急需政府尽快制定出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法律和法规。目前这方面好像是还很模糊和笼统。国家已有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现阶段好像是在靠市场和民间与地方政府在试探性的碰撞、结合地推进。这对于社会的大变革,对于急需开拓的内需市场阻碍很大。农村土地的整理复垦,放大城镇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将是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引导房地产行业向城镇方向发展,改变人们向大城市集中的传统观念。美国人是中产阶级住郊区,有钱入住小镇。我们的人应当借鉴美国人的传统观念,减轻大城市的集中居住压力,政府要控制,不要出现超级的都市王国。都市和城镇应当平衡和谐地发展。

7 调整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

8 要加快扩大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的城乡居尤其是农民,无生存的后顾之忧。让广大的城乡居民有钱消费,让社会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9 政府要合理有力地控制住通货膨胀。政府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经验。

10 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社会应当设有专门机构,对农民的种植业负责,提供农民准确的产销信息。避免造成农副产品的多产浪费,少产短缺的社会现象发生。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严控外来资金进入粮食行业和炒作农作物。

篇10

关键词:供求扭曲;供求失衡;经济危机

本文为洛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9-QNJJ-015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一、供求失衡、供求扭曲与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一种严重的供求失衡状态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无论是马克思的基本矛盾说,抑或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还是投资过度论,都是市场供求失衡的不同表述。甚至包括货币学派的学说,也可以看作是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失衡。只不过在论述导致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上,各家的观点不一致。例如,马克思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和社会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是危机的真正起因,等等。无论是什么根本原因,经济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供求失衡都不可能是在短时期内形成的。为什么在长时期内供求失衡得不到市场机制的调整,而往往以经济从过度繁荣突然转向崩溃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推论,在经济从繁荣跌落危机之前,必定有一种或几种力量干预市场上的需求情况,使社会上的整体供求长期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经济才会有繁荣的景象;必定有一种或几种力量在掩盖着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状态,并使供过于求状态长期得不到调整,以至于严重到一旦显现出来就是经济危机。这种由外部力量干预造成的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就是供求扭曲。这种供求的扭曲直接导致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和经济危机。

二、两种供求扭曲的模型建构与经济危机

(一)投机型供求扭曲。投机和投资不同,投资一般要有建设和生产活动,投机则主要是贱买贵卖;投机要求在短期内获利,而投资一般获利周期较长;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投机只能造成价格上涨。投机者通过购买(这种购买活动很多时候会通过信用关系被进一步的扩大)、囤积并转手某种产品而获利,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购买和囤积会导致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涨。而投机如果成功,因在短时间内获利丰厚,通过市场示范作用会产生自我膨胀的滚雪球效应,即只要投机能够成功,必然能带动更多的投机活动。正是这种投机使市场上表面需求十分旺盛,这一方面拉动供给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造成价格不断上涨。而价格上涨一方面会导致新一轮的投机;另一方面会使消费者形成一种恐慌心理,从而提前消费或扩大消费规模,这会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投机。投机商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上涨中,获利丰厚。这种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投机的行列中,一些人甚至会赌上全部身家或借贷高利贷进行投机。这会造成市场表面上繁荣,实际消费和投资却在下降,同时借贷资金的成本不断升高。最后,随着社会上可利用资金的规模不断缩小,直至不足以支撑继续投机下去的时候,或者某种外部因素导致对未来经济形势缺乏信心的时候,投机商纷纷开始抛售,物价和资本品价格下降,市场陷入恐慌中,崩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时,消费者会压缩消费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供给过剩会全面暴露于社会面前。厂商因生产规模过大和市场萎缩而裁员,银行因资金短缺或经济形势不乐观而收缩信贷,甚至倒闭,经济危机全面爆发。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前,纽约股市极度繁荣,之后走向崩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股市、房市因日元升值过度繁荣,甚至有人说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是紧接着就是市场崩盘,经济步入衰退;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经济过热和国际游资投机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上述原因。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投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做过类似的描述。1843年为英国商业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对国外市场的乐观预期,使工厂主和商人大肆投机,“人们尽可能多的认股”,繁荣的市场开始使人利用和创新信用制度以进行更多的投机活动。“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于是就产生了为换取贷款而对印度和中国实行大量委托销售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

近年来,各种投机活动在我国开始盛行,如房地产市场和各类易保存的农产品,如“豆你玩”、“糖高宗”等现象,近期的中药材价格上涨等。如果不从立法和严格执法上进行严格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过度消费型供求扭曲。第二种扭曲的供求状态是由过度消费造成的,如信用卡消费、车贷、房贷,等等。过度消费是随着美国的信用卡经济的繁荣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始进行全面的反省。目前,国内关于过度消费的研究非常少,而且主要是从消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李青宜教授把过度消费分为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等,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过度消费进行细致的学术性分析的还比较少。很多人都认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由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和过度消费引起的,如宋鸿兵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过度消费和中国生产过剩危机。但是,美国的过度消费究竟是怎样引发经济危机的,各方的笼统说法总是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笔者认为,过度消费或称之为信贷消费或透支型消费,实际上是以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降低为代价,以未来不确定的收入为赌注,来换取当前的消费增加,从而拉动投资、提升经济总量,形成一种脆弱的经济繁荣局面的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需要假设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假设全社会只有三个部门:消费者、生产商和银行,不考虑政府税收、商品流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二,剔除储蓄的影响,即全部货币都处于流通状态。在全社会流行信贷消费的模式里,储蓄率非常低,甚至为负数,如美国的个人储蓄率2005年为-0.4%,2006年为-1%,2007年为-1.7%;第三,假设厂商的供给能够被消费者全部消费掉,不考虑个别厂商的产品滞销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经济危机前的繁荣阶段,社会整体上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消费的刺激下,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非常强烈。或者从萨伊定理的角度看,这样的假设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研究起点,(因为需求和供给相等,无论是以消费者还是以厂商为研究起点不影响结果)依据消费者的收入周期,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分为T0、T1、T2……Tn等时间段,T0为基期,在T0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I,从银行借贷的消费资金为b,全部资金用于消费,则厂商得到I+b,厂商将I+b全部用于投资生产,则在T1期I+b重新回到消费者手中,考虑到经济增长或价值增殖问题,产出必定大于投资,即在T1期,厂商的实际产品价值为I+b+b1;而T1期回到消费者手中的I+b中,b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暂时不考虑贷款利息),所以消费者的收入依然是I,但按照银行或信用卡公司规定,消费者的信用等级可以提高,信贷规模可以扩大,暂假设为b+b1,则消费者可支配的消费规模为I+b+b1,厂商的产品刚好能够全部卖掉,I+b+b1回到厂商手中,继续用以投资。如此循环下去,银行的消费信贷规模会不断扩大,在Tn期为b1+b2+……+bn;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虽然没有直接的提高,始终为I(b1+b2+……+bn需要还贷),但支配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在Tn期为I+b1+b2+……+bn;厂商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在Tn期同样为I+b1+b2+……+bn。

从上面的分析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过度消费可以带来持续的经济繁荣,但对金融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信贷可以支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在信贷支撑经济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消费者、厂商和银行都有受益,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厂商的规模不断扩大,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利润不断提高。尤其是如果考虑到消费信贷的利息(即使消费者不直接支付利息,银行也会通过厂商交纳的手续费,而使利息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中),虚拟货币所带来的银行金融风险降低、信贷规模的扩大等影响时,银行将是受益最大的一方;第三,由于经济的繁荣对金融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由于外部其他因素的影响或金融系统本身的资金规模不足,导致金融系统收缩消费信贷的规模,尤其是在金融系统的信贷量已经非常大的情况下,则社会经济会由于消费量突然下降,而迅速进入下行通道。这时如果整个经济系统对未来的信心下降,则信贷和消费会急剧收缩,从而使整个经济陷入严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三、结论

总结以上的分析,投机型市场扭曲和过度消费型市场扭曲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投机型市场扭曲中,市场上多余的产品并没有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后者相反,在提前消费理念的影响下,市场上的产品被大量消耗掉,所以也有人说,过度消费经济造成了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第二,前者是投机商主导,后者是银行、信贷公司(信用卡公司)、消费者共同主导;第三,正是前两项不同之处,导致后者比前者更加隐蔽,再加上后者能够实际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市场的繁荣程度,相对于前者只能造成产品价格高涨和少部分投机商获益,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甚至受到欢迎。

共同之处在于:第一,两者都是通过虚假的消费需求拉动供给,从而造成最终的供过于求。尽管在后者中产品被实际地消耗掉,但这种需求并不是真正的有购买能力的需求,而是通过借贷扩大购买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比较脆弱,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市场需求的大幅波动;第二,两者都需要利用金融杠杆,无论是投机还是过度消费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而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银行也常常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创新,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加入到利润分配中;第三,资金规模决定市场扭曲的程度和经济危机的深度,参与的资金越多,市场扭曲持续的时间越长,扭曲程度越大,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危害也越大。

以上只是导致市场供求状态扭曲的两种因素的分析,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的原因,或者是这两种形态的不同组合方式和表现形式,我们不能一一分析。总之,笔者认为,经济危机是市场供求长期扭曲的结果,在这种扭曲的过程中,“看不见的手”不能有效地发挥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或者说市场机制在人的影响下,在错误的方向发挥了调节作用,使供求状态越来越偏离真实的市场情况,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