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房地产 经营管理研究成效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住房问题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正所谓“安居乐业”,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才能谈其人的个人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对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进行改革。一时间房地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现象,将会在未来的几年里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房地产开发,自身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房价偏高、投资性购房比例偏大,供求结构组成体矛盾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建立新的房地产开发理念,及时的采取相关的对策,实现我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真正的做到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状况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比例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432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22.8,比往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2010年第一季度,房产开发完成了投资弹3543.78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26.9,增幅同比加快6.7个百分点,高于同时期城镇固定投资增幅1.6个百分点。2006年,东部、中西地区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了投资金额分别为12398.59亿元、3569.41亿元,同比增长了百分之30.5、29.9。其中中部地区投资增长最快,东部百分之14。从全国各地区来看,31个省市,其中16个省市的房地产开发增长速度超过了平均水平,增长较快的地区分别为:内蒙、吉林、河南、福建、安徽、广东等省份,同比增长幅度在百分之30以上,当然在这中间内蒙增长的最快,累计房地产开发为资金投资弹一倍以上,其中上海和浙江在百分之10以内。这样的差距,房地产开发任然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房产开发在城镇规定投资比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土地开发面积的扩大
我国房地产开发经历了两年的低速增长,2006年-2010年房地产开发面积大幅度增加。2006年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面积为260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百分之17.9,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40.3个百分点。2010年1-4月份全国开发土地面积为76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不到百分之5的比例,这个增长速度和2003年的增长水平相差不大,为了提高房地产投资的面积,国家政策已经明确的规定,企业购买的土地,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开发,政府将在一年内加收他们的费用,如果两年还没有开发,则有权利收回土地。迫于政策的压迫,企业开发商压站土地的情况,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企业相对购买土地的量,反而减少。统计显示,2006年,企业购买土地3678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了百分之3.6,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情况下,控制了企业使用土地的闲置,但却减少了企业购买土地的量。
2.银行为贷款房地产投资做强有力的支撑
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累计资金为22768.25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29.9,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7256.5亿元同比增加了百分之27.5,投资金额翻了两倍,作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和定金两项收款占百分之50,自2005年以来国内的房贷比例逐渐提高,银行贷款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广大居的购房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的意愿下降,国内银行为了顺利收回前期已经发放的贷款,不得不继续发放,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努力扩展融资渠道。
3.商品房和住宅房现状
商品房和住宅施工新开发弹面积有所回落,但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则有所增加,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在17.63亿元平方米,同比增加了百分之18.45,住宅面积3.7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百分之8.9,但现在城市空置房屋面积在日趋增加,其中东、中部分地区的空置商品住宅呈负增长趋势,40个重点城市中有十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大于同期竣工面积。
二、房价上升的原因
如果在不考虑地段、结构等外界因素的情况下,2006年的房屋成交价格比同期有所增长,其中,商品房增加百分之7.1,2010年第一季度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在百分之6.0,笔者对全国70多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北海、深圳、北京、广州、福州、等地方,商品房房价上涨的比较快,东、中部地区商品房平均价格增长幅度较快。导致这种原因的主要是:土地价格的上升、施工原料的上涨、住宅配套设施的要求比较高、房地产市场需求,中低档的住房供给量下降,高档商品房供给增加,无形中提高了房价,给收入一般的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购房压力。
再者就是,在为满足较高消费水平人的需求以前,不可能去开发低廉的房子,国家对房子开发虽然种种限制,但是不能限制房地产的炒作,房地产的产品差异及市场空间的竞争性质决定了其垄断性。
其次,尽管在出现房价高涨,泡沫经济被各界人士关注,但是居民的购房热情一直不减,销售量持续大幅增长,在需求量的支持下房价依然有增无减,1998年以来城镇人口逐渐增加,超过住宅价格增长速度,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住房需求自然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增高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持续增长的基础。
三、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房地产业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其中存在这些影响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新问题。
1.供求的差别
现在高端产品和中端比例不够正常协调,中小户型的住房供给不足,商业住宅整体价格偏高,成品商业住宅单价在38.7%,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的户型占1.1%此外,个别地区商业住房,住宅和非住宅比例不公正,高档商品房积压,供不应求,经济适用房常常被抢劫一空,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房产时缺乏应有的市场调查和猜测,在市场销售量有限的今天,必然对供需紧张,这样无形中就给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2.部分地区的房价上涨较快
自2005年以来,住房价格日益上涨,个别城市的价格上涨超过了百分之20,虽然房间的上涨和各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土地交易价格、原料价格、住房需求量等,2006年,住宅物业上涨、土地交易同比上涨,涨幅比上季度上涨,其中,居民用地、产业仓储用地、贸易用地上涨。一时间除了商业用房以外,商品价格上涨过快,商品销售价格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增长幅度。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房价上升过快,一些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明显的影响了投资环境,相对增值较大的城市吸引众多的购房者,但在其中的操作现象将不利于房地产健康的发展。
3.房地产开发土地过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全国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土地成高增长趋势,全国有3万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掺和了土地超前圈地活动,这对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4.住房体系不完善
住房保证体系是房地产开发市场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资金落实不到位,地方政府对于住房保证体系建设并没有特别的关注。甚至有的城市并没有建立廉租房,有的虽然有廉租住房,但面积偏大,住房制度不严格,符合标准的居民根本就排不上号。从总体上看,住房保证体系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无形中造成大量的住房需求,这种需求冲向市场,在一定情况下就加剧了市场上的供求矛盾。
5.市场开发不规范,制度不完善
我国房地产,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虽然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市场结构,但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信息结构体系,任然不能完善,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房地产业存在明显的霸王条款和垄断行为,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房地产持续的发展。
四、怎样保证房地产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发展现代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的作用。为房地产正常有序的运行做保证,政府必须依据自身的职能,围绕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动力对房地产也的发展采取有关的措施。
1.弱化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占有率
由于房地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关系社会的各个方面,最总要的是拉动内需,提高各地的政府经济收入,碍于这些原因,政府在政策上也支持房地产开发,这样就助长了房地产经济泡沫,如果想要控制房地产,房价过高的现象,只能规范房地产经济的各种金融和社会风险。
2.公开考核标准
众所周知,房地产固然在我国如火如荼,但并非象某些开发商所说的那样,完全是来自市场需求因素,而在于一些更加诡秘的潜制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形成的神圣同盟。这一神圣同盟即是‘你发财、我发展,本钱社会掏’的畸形增长模式。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为房地产推波助澜。为此,必须科学拟订政府公共治理绩效的考核标准,减少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财政收进增幅等,增加社会性指标,如人民群众社会幸福度、人均收进水平进步等,以避免地方政府为单纯追求GDP增长和财政收进增加而大批出卖土地、大规模开发建设等,以减缓政府政策对房地产业的推动力。
篇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国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资基础。2010年按当年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88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已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等几个阶段。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起飞准备阶段,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条件,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中间需求变化支持国内需求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资金、劳动力在产业间活跃重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具备了支持供给持续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具备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推动外贸结构变化,促进比较优势转变等等。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认为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主要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镇化率达到49.95%。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强大。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大幅度提高。第五,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消费和出口提速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1998~2010年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费升级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经济长期景气带动外需高速增长,资源禀赋优势带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在此期间,高速增长行业明显增加,经济增长热点显著增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已被初步稳定,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轨恢复”的迹象。但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没有解决其全球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反而由于过度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侵蚀了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部分新兴经济体刺激过度,引发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新的问题。国际上,全球经济和贸易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体现新兴经济体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不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进行彻底有效改革,或许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机来释放风险。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充分吸收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增加。
当前正处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萌芽期”
为了重新获得竞争力,发达国家都重新回归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酝酿新的突破。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我国具有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轮技术革命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术尚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实体经济恢复还没有形成。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减排责任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发展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转移部分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新机遇。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的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东某些国家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既对我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我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将增加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这既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竞争的结果。如果说21世纪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话,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格局开始的。如果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美国若要继续主导全球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困难。按照历史的经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随后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大国间相互自杀式的战争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经济战”为主,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区域组织等领域广泛开展竞争。未来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从国内条件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将有可能持续加大。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内需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工业化升级和城镇化潜力的释放还面临诸多障碍。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引擎转换的重要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外贸增长将稳步趋缓,相应地内贸比重将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北美的地位将下降,周边陆上邻国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提升。内贸结构方面,随着国内各大经济区间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深,国内区域间的贸易将日益活跃。
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较快升级,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以住、行改善为主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会继续较快推进,消费需求会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左右,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亿平方米左右。预计家庭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2003~2008年为51%),2015年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139万辆左右,较2008年(1938万辆)增加1.6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不包含价格因素)。
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区域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将成为崛起最快的区域,占全国的GDP比重将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开发区将由18.3%上升至19%,东北振兴区将由8.5%上升至9%,东部沿海地区将由53.8%下降至50%,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国内各大经济区之间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细化,区域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人力资源新优势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
未来几十年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状态。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预计2015~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预计将不断壮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高达1.6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9%。
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理和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甚至有明显改善。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将使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的经济体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弊端的深层次原因集中于体制与机制方面,涉及收入分配、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方面。
篇3
教育是与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与高等院校来说,无论是高等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的教学机构,所以教学方向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确定的,本文对国内高等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的关联进行讨论。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经济发展
前言
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需求,是每个领域改革的方向。国内高校阶段,是为学生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也应当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关联,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性人才,共同助力社会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高等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高校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关系讨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教学机构都是人才的输出机构,而高校面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正是推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又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可见高校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能够相互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协同发展。因此只有先确保高校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才能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素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资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就当前的教学趋势来说,多数高校的教学改革重点都在于眼前对学生教学体系的完善,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则并不具备深入的了解,这并不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向。因此无论是校方还是校内教师,都应当更深入的进行思考,加深对当前社会趋势的理解,确保教学改革符合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且符合时势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后续将提出具体策略,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1]。
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经济发展视角转变教学观念,体现教学内涵
教学观念无论何时都是最终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我国长期受到固化思想影响的教学领域,在当前发展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思想早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趋势进行分析,扭转教学思想,才能逐渐摆脱发展困境。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才的独立精神以及个人主体地位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会借助自身独立的思考去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要比分数更加重要,因此教师也需要摆脱陈旧思维的限制,以当前的趋势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且清晰的思维,而不再是依赖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任何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步入高校教学阶段,学生都已经倾向成年,都是成熟的个体,不再需要教师的过多指点,所以教师应当更注重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个人理念、选择的尊重。教师在各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去表达,对于学生的理念应当表示出不打击、不讽刺的态度,只以建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对这阶段的学习以及教师本身产生厌恶感,达成良性的教学交流[2]。
(二)以经济发展视角改革教学内容,跳脱教学限制
社会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不同发展时期,各科目教学都有相应适合的教学内容,所以固定的教学内容必然是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要的。所以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规划之前,首先应当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完善,让教学内容跳脱教材,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在后续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加以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而不是抱着理论却无法在工作当中解决任何问题。以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为例,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多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择业过程是不会起到引导作用的,只是让学生徒劳的去记忆一些知识点,对工作毫无用处。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先了解当前社会上各类企业的人才选取方向以及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主要诉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进行引导与帮助,减少理论内容,多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真正在工作过程中学着解决各类问题,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境,在实际社会环境当中得到磨炼与成长,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有利基础,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受到限制,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三)以经济发展视角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决定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量,学生的知识量决定着其内涵,其内涵决定着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对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符合当前趋势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乎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而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手段。无论在社会哪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已经有了深入的渗透,为发展带来了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以趋势为核心,借助对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在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与理念,才是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在任何科目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都应当妥善的利用,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有逐渐深入的了解。对于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实际上机去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对于不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则应当注重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达成知识理解与消化,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存储。综上所述,无论是与信息相关的领域或是与信息不相关的领域,信息要素的应用个都是必要的,所以教师也需要理解这一趋势,以信息思想改革教学,才能提升教学实效性[3]。
结语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互利互促,因此高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应当注重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才能确保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未来,同时确保自身的后续发展。
作者:温列成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庞青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1:64-67.
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经济法;价值取向
一、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建立的独立法律部门,通过它干预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经济,并致力于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以实现对经济社会总体效益和效率的保护为其根本价值。价值取向是指当所追求的多个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最终的价值的选择方向。而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指经济法本身具有的、充分体现经济法核心并符合经济主体对经济法的要求的最基本的属性。它是经济法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它决定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对象、范围,是经济法所追求的具体理想目标。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保护和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利益。社会经济利益包括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理想的经济法致力于推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和谐一致发展,实现两者的融合互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每个经济主体都在追求各自的社会利益,而这一过程则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则在于促进这一过程良性平衡发展。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产物,经济法制约和约束社会经济发展,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经济法体现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规律,因而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价值取向必须反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及内在要求,与社会经济的核心精神及运行目标保持一致,并适应其所规范和调整的经济生活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成不变的经济法价值观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动态发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因而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确定一方面必须体现当前社会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质,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自身特性。另一方面必须体现当前社会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和追求,从而对社会经济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只有形成一个完全符合社会经济特质的基本价值取向,经济法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最大化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类福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特征
1.市场经济多主体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如在所有制结构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种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并存,形成了市场经济主体百花争鸣的局面。这种市场经济多主体大大解放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束缚的生产力,一方面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主体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促使社会经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使得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追求效率成为经济发展口号和市场基本规律。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共存,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从市场经济的运行上来看,其大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追求公平,崇尚个性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实施统包统销,分配上强调平均主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公平,讲究竞争。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及激烈的竞争体制,利益的分配不再以平均分配为目标,主体成员与其创造价值直接挂钩,每个利益主体不可避免的要求分配公正和机会、竞争均等的要求,市场经济以尊重每一利益主体的独立、平等为前提,在价值分配中寻求公正合理性的利益分配。
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活动主要由国家统一配置,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打击了经济主体个性的发挥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和资源位置的一种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奉行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模式,人们开始崇尚个性、开始追求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发展环境。
三、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价值观体系
1.公平为主,效率兼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应注重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公平和效益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一致的关系,寻求两者协调一致关系,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须解决课题之一。市场竞争机制导致发展经济过程中收入差别的存在,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而在实施分配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强调公平为主,效率兼顾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提高,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2.兼顾个体、集体、国家利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经济主体竞争激烈,竞争是市场活力的源泉,没有竞争就不可能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但有竞争力便有利益冲突。过去的计划经济实施平均主义,过于强调集体、国家利益而忽略个体利益,严重地打击了个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热情降低,必然致使社会平均效率降低,从而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而,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机制。市场经济需要鼓励个人、企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规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培养爱国情操,形成良好社会道德。经济主体应追求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保证其行为合法性,彼此间形成规范有序的合法关系。国家司法部门严格遵守法律约束,严格执法,打击一切不法行为。理性把握经济与经济秩序间的平衡协调,保障社会经济活动合理有序进行,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和谐统一。集体和国家充分重视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则需提倡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国家利益至上,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协调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并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
3.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践,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经济法规范和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其价值取向需正本清源,真正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并把这种价值取向贯彻到有关经济法理论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层次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价值目标。人在经济活动中占主体地位,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为公平、效益、社会整体利益等,但这些价值目标一旦离开了人的存在则毫无意义,只有当这些价值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时才有其存在意义。因此,经济法的最终价值目标必须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切经济法则、价值目标及经济活动只有当它有助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时才有价值及意义。因而,经济法的设立与存在不应当只是单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存在,在另一种层次上,其应为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而存在。
参考文献
[1]林晓芳.试论经济法的价值[J].财经政法资讯, 2005(6).
[2]张英.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论[J].学术交流,2008(6).
[3]邓彦,余三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J].求实,2005(10).
篇5
[关键词]文化消费;外部性;农村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4140.4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长到2007年的3223.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据统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7年的305.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4.3%,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9.5%。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不断增加,带来的不仅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效应。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性存在分析
外部性(externality)或外部经济(exemalecon-omies)是福利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由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萨缪尔森(Samuelson)和诺德豪斯(Nordhaus)这样定义外部性:“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就是说,成本或效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增进了他人的福利,而后者无需付费;负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福利,而前者无需承担责任。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带来的农村居民素质显著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供给。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同步加速前行,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并不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由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镇所致,而由于受城镇生活成本以及落户要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的便是那些受过教育、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口。这些流入城市人口素质提高的成本(即文化消费支出)均由农村支付,随着这些人口流向城市,这些投入便也通过人口的迁移而转移支付给城市,我国高等教育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镇工作就是典型的转移支付。由于农村居民提供文化消费,城市经济体无须支付任何费用却可以得到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性效应。
这种外部性不仅表现在流向城市的人口中,同样体现在那些不具有城市户口,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身上。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这表明,当前我国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虽然这些劳动者也将其在城市务工的收益转移支付回农村地区,但其收益只是其劳动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为城市所截留。而城市是不用为这些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支付任何成本,其文化素质提高的所有成本均由农村支付(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但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比重依然相当高)。这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又一表现。
(二)农村居民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身观念,提高了自身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规律的认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居民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消费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社会稳定提供了观念基础。社会环境的稳定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国家强力机关的规模将会降到最低水平,政府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降低以后,大量政府资本将会投向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形成“稳定红利”。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以了解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政策的评价为重点所作的“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结果显示:对我国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和“较有信心”的分别为56.3%和35.2%,合计为91.5%;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非常符合”和“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比重合计达95.1%;认为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基本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分别占45.4%和35.5%,合计占80.9%。我国居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认同,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居民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国家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经济形势空前严峻的情况下,能够有如此清晰的认识,不能不说明我国居民整体素质得到改善,而这种改善与我国居民因文化消费而带来的观念转变是分不开的。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持续提升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外部效应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必然将带来其外部效应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要维系这种良性循环,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并尽可能降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经济学主张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正是基于对农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重视,我国政府已经在农村地区推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但教育消费只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一部分,除了教育消费以外,文化消费还包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性的需要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外部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还需要在免费义务教育之外,加大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财政扶持力度。
(一)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以江西为例,据江西省统计局2006年调查,江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县文化馆、图书馆大部分破烂不堪,乡镇大部分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更鲜有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多数乡村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没有开展活动的场所,给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开展带来困难。针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决定从2007年到2010年投入资金39.48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2007年,中央投入1亿元进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2008年年初投入2亿元用于文化站建设。在2008年第四季度紧急安排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又安排了8亿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总共投入11亿元,支持全国70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任务的1/4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的投入,是国家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正外部性的一种必要补偿。
(二)加大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力度,将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低保工程落到实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一些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地方的文化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加大文化低保力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人民币 国际化 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还存在众多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规范,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流出中国,在境外逐步担当货币职能,从而实现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在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在本职职能的基础上由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市场上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等职能,实现由国家货币走向区域货币,再走向世界货币的过程。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化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本进出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会出现人民币的大量外流和流入,但是这其中也会出现资本外逃的现象,导致人民币的价值出现一定的波动,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会受到国际资本与热钱的影响,这给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国际资本的影响,这不仅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金融危机。
(二)货币替代的风险
货币替代主要是一国居民因为对本国货币的稳定失去信心,进而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通过膨胀,也会影响财富水平,社会总需求和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人民币逐渐实现国家化,由此产生的货币替代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三角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曾经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目标主要有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但是这三个目标并不是兼得的,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汇率和资本的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大量的境外资金会流入我国的国内市场,如何协调这些资金与国家宏观的经济目标是十分复杂的事情,导致我国的经济会面临众多的冲击和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应对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甚至还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风险。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经济的管理,减少人民币国际化中存在的风险,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维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作为保障,为了更好地控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障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十分重要。国家需要对社会经济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另外还需要保障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性,通过扩大社会需求,改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经济的收支平衡,应该鼓励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二)加强对资本流通的监管
资本流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对于资本流通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流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国际资本流通的监督。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国际资本将会大量流入我国的过内容市场,应该加强对国际资本的监管,并充分发挥国际资本对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够为自己所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重视资本账户的管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对于人民币的公信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适度的监管,确保资本账户的有效性,确保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能够顺利实施。
(三)加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监管
国内的金融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市场之一,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对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发展规划,引导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外汇市场的积极配合,因此穾完善外汇市场的自身建设,能够确保外汇结构需要的多元化,保障外汇市场能够尽量满足用户的需要。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其他国际货币的合作,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国际化工作,加强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的协作,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确保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存在的风险也比较多,今后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民币国际化关注,加强对现有国内外经济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资本形态,权力博弈,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相应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社会经济形态则呈现出一个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历史序列面貌。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则可以概括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理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三个要素组成。生产力作为一个共性因素,具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属性,而生产关系则具有不同社会的特殊性。剔除生产力这一共性,可以发现,物质资本是主导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货币资本是主导工业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主导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当然,农业经济也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工业经济也存在着人力资本,各种形态的资本交互存在,相互作用。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本质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地运动并保持增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加强统治的主要工具。资本所有者凭借手中占有的资本影响着国家权力的分布和运动。各种形态的资本在相互作用中,力量此消彼长,围绕对权力的争夺,进行着各种博弈。货币资本取代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战胜货币资本,权力也在资本所有者中间循环运动。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一旦资本和权力媾和,就会导致公共权力异化,影响着人力资本价值作用的发挥,并进而侵蚀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速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三元经济交织时期,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种形态的资本同时并存,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如何认识各种形态的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对资本权力进行引导和规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社会经济形态演进下的不同资本形态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期,目前正由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期。相应地,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产生了不同的主要资本形态,即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各种资本不断运动,力量此消彼长,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农业经济:物质资本
在农业经济社会中,土地是决定社会经济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农业生产工具极其简单,主要包括犁、锄、刀、斧等手工生产工具、牛和马等畜力生产工具以及马车、木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和对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概括地说,这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是物质资本。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占有生产资料份额大的所有者就成为了实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控制着全社会物质资本的大多数,决定着社会财富的流动和分配。其背后的实质是,谁控制的物质资本越多,谁拥有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亦是如此。尽管,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货币资本,但和物质资本的力量相比,货币资本的影响力是十分微弱的。并且,货币资本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了物质资本的强势地位,反而强化了物质资本的力量。此时,社会经济生活中权力的博弈主要围绕对物质资本的占有和争夺展开。
(二)工业经济:货币资本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劳动工具的先进程度与劳动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劳动工具越先进,劳动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经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这些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工业经济发展后期,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即人力资本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农业经济时期相比,以货币资本为主要形态的资本形式则占据了工业经济的主导方面。但与知识经济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工业经济早期,资本家凭借手中占有的巨额货币资本,到处购买铁矿石、煤炭等生产资料,在世界各地开始工厂,寻找海外有利市场,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资本家手中的货币资本直接指挥和主导了全球的工业扩张与权力分配,围绕着对货币资本的占有和支配,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权力扩张。工业经济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剧和经济危机的接连爆发,政府开始干预经济,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此时,以企业家才能和劳动力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逐渐渗入到经济发展中去,开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外,金融资本也开始走向全球,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和产业资本中去,进一步助长了货币资本的蔓延势头。因此,在工业经济时期,围绕着货币资本的权力博弈直接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篇8
民商法/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研究
民商法的固有社会地位在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下变得日益突出,同时国家立法部门也针对民商立法做出了大量的修订与完善工作,以期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例如《合同法》、《侵权法》以及《物权法》等等。然而在时代不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民商法出现了哪些变化、民商法的变化怎样受到时代影响成为现阶段我们应关注与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民商法价值体系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商法将安全和效益视为基础价值所在。而在以往的民商法中,安全则通常处于从属乃至派生地位。以传统交易为例,其交易安全多被定义为信用安全、交付方式以及信息安全;然而在现实交易中,交易安全一般不会受到信息安全的过多影响,第三方知悉交易信息显然不会过多威胁交易安全。与此同时,传统交易中一向秉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这种交易方式很难出现交易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民商法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获取了更为广阔、更为方便的主体自由空间。互联网使得信息时代的交易跳出了地域乃至国界的限制,交易主体能够遵循个人意志,并在网络工具的支持下选择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任意客体进行信息交易,开展民商活动。市场在此种情况下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有机整体,人们可查询到任何所需要的信息,这对于主体自由而言是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民商法在新时期的变化
(一)基本原则的变化。
首先是平等中立原则,民商法在新时期的平等中立原则是指民商法在信息时代对交易各主体开展民商活动不可或缺的相关条件(如交易平台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等)均应秉承中立原则,而不得有所维护与偏爱,这便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技术性与全球性特质。其次是安全原则,“安全”这一词语的定义在信息时代的内涵更为深刻和广泛。而民商法中的安全原则是指无论何种民商事活动均应以安全为前提和基础,而且立法也应对安全要求有充分的体现与反映。例如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保障交易安全问题,这可视为电子商务法的重要目的之一,而且也可视为电子商务交易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最后是效益原则,对于法律界而言,公平、公正与效益这一难题所造成的困扰由来已久。在某种程度上,法律即为公正,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正。而在现阶段,法律仍然是一种上层建筑构建于经济基础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应理解上述两层基本内涵,以确保完全定义法律基本原则。在当前,民商法的效益原则是指民商事所有立法及其相关活动均应以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重在推动效益目标建设,使民商法价值与整体效益以及网络信息时代的自由得到充分体现。
(二)基本范畴的变化。
在当前时期,完善而且成熟的民商事法律体系是民商事法律事实与主要生活内容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的充分体现。就这一角度分析而言,此类完善与成熟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狭隘性,即某种程度上的阶段性。传统民商事权力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有了大幅拓展,主要以如下两点为体现:1、信息库专用权。信息的开发与提供成为信息时代民商事活动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针对民商事立法时应赋予此类无独创性,但有益于开发与投资信息库的人们以一定的民商事权利,并保护其劳动成果以及工作积极性。2、域名专用权。域名专用权在民商法中尚无完善且准确的定义。所谓域名,即互联网上某台计算机的虚拟地址,计算机通过域名能够访问网络信息并参与通信联络互动,还能够向其他访问者提供个人存储资源与信息。随着信息商业化以及网络化的快速进步,域名在各行业的利用程度也随之加深,并逐步成为当今网络经济时代中一个重要的商业标示符号,其作用几乎等同于企业商标以及知识产权。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民商法的社会与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商法面临着更为全面的挑战与要求,其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下的必须不断发展与完善,以良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避免落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就这一角度而言,分析民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与发展对于提高民商法的使用效率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司奇,李锴.市场经济视域下民商法承载的伦理内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4):87-90.
[2]徐晓兰,刘爱珍.论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基于经济法与民商法功能互补的视角[J].新视野,2013,(5):95-98.
篇9
【关键词】创业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行性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结合了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在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制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 “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概念
“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理论推广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大众创业”的推行,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大众创新”理念,则是在技术和创新上为大众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创造更多的资源,促进大众创业能够稳定进行。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之间是相互衬托的,大众创业为大众创新提供理论和市场依据,给予大众创新一个发展的平台和条件。而大众创新则为大众创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的进步。
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提出的,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大众创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保障我国经济水平稳定的提高。
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理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发挥市场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发挥大众创业和大众创新的实质作用,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进一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推行现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它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市场和人民。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完善监督和服务职能,为大众创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节,促进大众创业的良性发展。大众创业、大众创新自推广以来,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行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简政放权。简政放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能力,维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的公平性和健康、稳定发展。
(二)完善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者自身素质,同时打造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三)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中小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全面的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法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政策性的措施和经济性的措施。在政策上。首先,完善监管职能,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大众创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制定具体的措施,保障中小型企业的稳定发展。再次,注重对创业产权的保护,鼓励全民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利于良性市场的形成,从而带动社会经济良性的发展。最后,加强对创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是发展的基础,嫁对人才的培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人才坚持,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对于提高创新、创业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上。第一,加强财政的支持。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在财政上加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创业者的压力,为创业者提供的一定的保障。第二,完善税收措施。在对中小型企业扶持发展方面,国家制定的税务政策应给予中小型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的支持和保障。第三,政府要加强扶持力度。政府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的保障,是建立良性市场竞争的依据。政府加强监督和指导,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优势,从而在政府采购计划和项目管理上能够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同时也要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造在一个公平环境的同时,加强政府与创新型企业的联系,引导创新型企业持续、稳定、科学的发展。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的改变,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展的产物,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提供更多的依据和保障,以企业发展带动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促进全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新能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了产品领域,扩大功能,引导社会走向,扩大了资本的流动性,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五、结束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展下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论的推广和实施,有效的解决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为大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提供平台,同时,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为缓解压力创造了条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精神面貌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全面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滑瑞;影响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高青;上海市青年创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篇10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解读
体育产业主要就是指为了能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的需要,各种主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体育相关单位及个人通过各种体育相关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体育产业当前甚至被称为“露天金矿”,并且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看成是对市场需求有着很强的拉动型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经营性特点,体育产业的经营者有合法的权力从事体育相关经营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营利润。体育产业应该划分到第三产业中,其主体部分就是为各类体育消费人群提供各种必需的体育服务或者体育产品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体育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消费市场将会产生非常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为了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产业的内涵还必须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因为随着社会分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才慢慢成为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业,并且同网络产业、旅游产业及影视产业等共同成为了新世纪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朝阳产业。第二就是要明确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质的国际化的产业。因为体育运动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所以体育产业也就必然会跨出国界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二、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1.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体育产业之所以被划归到经济部门,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因为体育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国家尤其是北美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体育看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甚至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并且每年的增长速度甚至都要接近20%。当然相对于欧美等国家发达的体育产业,一些欠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或者因为体育作为核心产业的地位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或者因为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技术含量过低,或者因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等原因致使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中国的体育产业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发展规模还比较小,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体育产业在社会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当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也迅猛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和消费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给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为人们用于体育消费和体育娱乐的开支也在迅速增加。体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了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产业主体。
三、体育产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开发体育产业能促使国民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有着自身的特性,有着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体育产业不但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由体育产业而带动的相关其他产业的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值或者增量。实践也证明,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时期,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体育产业都会以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式来促进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增加自身对体育的消费,这种需求拉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并且形成了新的投资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当前的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在一些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5%的比例。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体育产业也日益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比如在我国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全国也有着几万家从事体育娱乐和体育技术培养的企业,年营业额也超过了600亿人民币。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体育产业同其他产业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和交叉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的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比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体育运动器具行业的发展、推动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及体育运动用品行业的发展等,而且还可以间接拉动比如体育彩票业、体育广告业及体育旅游业等等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当前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4.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社会发展正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转变,在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第一次产业已经慢慢开始减少,第二产业的增幅也开始回落,唯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却在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在体育产业中,虽然也有属于第二产业的性质部分,比如部分的体育用品的生产可以划归到第二产业,但是多数的体育产业相关的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
5.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刺激和拉动内需。国民经济的增长通常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和鼓励消费来拉动,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比较正确的策略选择。而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恰恰刺激了人们的体育消费,通过体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在健身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的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关系的体育消费更是呈现上升趋势。从某种理论角度看,人类对于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是没有终结的,那么体育产业就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所以说,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体育消费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非常强的增长潜力的。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可以达到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目的的。
6.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着更为纵深的方向发展。最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旅游业发展也是加快了步伐,尤其是跨国界的世界性的体育旅游业更是方兴未艾,越来越表现出来了繁荣发展的趋势,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旅游界和体育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社会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体育旅游业开始更加注重娱乐性质,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休闲和放松,更加照顾到旅游主体的真实需要。所以,体育旅游有着非常强的吸引性,并且实践也证明体育旅游以其独具魅力的价值正博得人们的广泛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