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学的特点

篇1

一、要树立综合康复的理念

我国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教授曾指出:“弱智教育的课程要更多地适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不能以学科或变相学科为本。中重度的弱智学生更要以实际能力的训练领域为主,而不是以普通教育的学科为主”。据此,在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首先要分析障碍儿童的特点(如障碍的类型与程度)以及其机能、知识、技能、社会行为与态度等的现有发展水平。其次,要考虑适应现代社会生存与生活的基本需求。从智障儿童自身发展需要来说,智能障碍儿童身心功能的康复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它是智障儿童各种能力顺利发展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基本上是遵循着普通教育的模式。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智障学生多数是中度智障儿童。按照国家教育部和中残联的分级规定中说明,中、重度智障儿童是“可训练”型的,而非“可教育”型的。对他们来说,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智能康复和智能开发的辅目标。据有关调查表明: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大多数障碍儿童在进入以培智为主的特校之前,并未接受过正规与科学的康复训练。

学校应该是智障儿童康复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为智障儿童提供全面的特殊教育服务,学校教师或康复专业人员应该是学生教育与康复的主要力量,这也是我国培智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当前的培智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就是要以医学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为手段,来满足社会与学生生存的需要。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在医教结合课程框架的基础上,还应以综合康复的理念进行课程的整合。

二、要践行康复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以培智为主的特校的课程结构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其中,康复训练类课程是文化类课程实施的基础和载体。障碍儿童学习文化,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运动、感知、认知、言语语言和沟通交流等能力,康复训练课程的内容可渗透部分文化学习的内容。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又是进一步发展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能有效促进障碍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康复理念指导下的培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康复机会,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比如在课堂问答中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在看图识字教学中开展视觉康复训练;在书写教学中开展手指精细动作康复训练;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开展多感官协调康复训练……把康复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康复功能,实现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尽可能促进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各学科都应该并能够在文化知识教学中恰当应用康复技术,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比如在(数学)点数教学中开展口手协调能力康复训练;在(体育)广播操教学中开展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康复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听觉分辨能力、语言、记忆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我们这里提出的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康复渗透”。在当前的培智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有一些康复训练活动,但就笔者在与一些老师的访谈中所了解,多数教师在学科课堂上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是为实现文化知识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多数老师的头脑中,“学科本位”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没有从观念上形成“培智教育就是康复教育”的教学理念。而我们的培智教育所需要确立的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它、指向它、实现它。只有真正树立“以康复训练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把康复目标纳入到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之中,才能让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和目的性进行理性思考,使当前学科课堂上的康复活动成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行为,实现康复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三、要把握特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当前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学科教学评价中,依然是以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为考评师生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甚至是限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计划的实施也都仅仅围绕着学科知识进行,从而阻碍了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学科课程与康复训练课程的有效整合。因此,以培智为主的特校作为普通学校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应积极探索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整合课程评价的改革,构建符合整合课改理念的评价内容,试行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评价的新方法,形成促进智障学生发展、提高智障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篇2

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人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艺术性对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对抽象事物缺乏思考和准确的、 判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语言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保证准确的使用教学语言,只有这样在上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最终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小学生咋学习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保证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保证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语言的典范性

教师被认为是智慧和知识的化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果将教师的语言比作是无形的模范的化,那么教师的行为就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暗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也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口语使用的要典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语言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的教学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语言必须采用典范性的教内容。尤其是在这一时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模仿教师的言语和行为。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典范性的行为其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典范的语言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空间,确守使用的词语和语句符合国家的词汇的要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南北强调的问题,还需要对教师的普通话进行考核,保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真正做到咬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调湿度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清晰和资源。

二、语言的科学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本质就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扩充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传达作者细腻的情感,保证教学符合科学的意味。例如在讲解《落花生》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文章的标题其实花生的另一个名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主观臆断的认为这个名字就是种花生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否定词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白句子的意思,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不存在任何的歧义。此时,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去教学,凸显教学的精华部分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画龙点睛,更要做到在次要位置惜墨如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保证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无限的知识,从而真正的达到是驾轻就熟,以少胜多的最高语言教学境界。

三、语言的生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动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和有活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大与小学课堂教学教材和小学生思维能力相适应,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形象的生动。在小学教材中很多生动的形象和耐人思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小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教材中创设的意境和形象,解除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的各种疑虑,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到最为生动形象的事例、作为典范的人物以及最具吸引力的情节上,既要降低细致入微,又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讲的有声有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抽象为具体的势可感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月光曲》过程中,在对幽静一词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依据词典中的意识进行教学解释的话,虽然这种解释的方式比较科学,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个词汇过程中,能够创设一个生动的环境进行解释的话,其教学效果就会显得十分的轻松和简单了。例如,在讲解这个词汇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在一个夜色朦胧的秋天夜晚,在小镇的河边存在着一条没有踏入的小路,穿过这条小路,通过闪烁不定的灯光下能够看到一个茅草屋,从茅草屋中传出了悠扬的琴瑟声,这个情境大概就是描绘幽静的最高意境了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描述,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这个氛围当中,从而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安静致远的意境。

篇3

【关键词】藏族 小学汉语文教学 特点 教学现状

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确是非常重要,老师们要在小学汉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学习的乐趣,让他们进入到汉语文世界当中,老师们要帮助他们提高使用小学汉语文的能力,这不仅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成绩,还要让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汉语的书籍、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藏族小朋友在小学汉语文学习中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更有针对性,老师们也需要了解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现状,从而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那么,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呢?笔者想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特点

1、拼音教学有难度

老师们在对藏族学生进行拼音教学的时候会觉得有很大的困难,藏族的小朋友学不会拼音中的声调,对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声调的学习是很简单的,就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学生们通过一个顺口溜就可以学会声调的转变,但是藏族的小朋友在声调的学习上简直是惨不忍睹,这可能是因为藏语中没有声调这个概念,以至于学生们习惯了没有声调的读法。藏族的小学生在的平翘舌也有些分不清楚,还有前后鼻韵母也有点模糊,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读音是非常不标准的。

2、听说读写教学要面面俱到

汉语学习对普通的小学生和藏族的小学生是具有很大差别的,汉族的小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够接触汉语,在他们开始上学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字词,还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然而,对藏族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汉语之前几乎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汉语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零开始,听说读写教学也需要面面俱到。老师们需要先让认识一些汉字,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还要训练学生的课文朗读、课文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每一方面的教学都不能松懈,比如说,老师们在教学《走出大山》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先让学生认识这节课的一些汉字“公、玩、唱、园”和这节课中出现的一些词语“祖国、高山、北京、外边”等,之后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去朗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范读,也可以给学生放一下录音,最后,老师们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和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3、注重教学的工具性

对于藏族的小学生来说,汉语教学不是为了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汉语使用技能。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和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写出文章即可。其实,汉语对藏族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门工具课,老师们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整体教学的工具性,对很多内容不要进行深度讲解,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现状

1、老师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在进行藏族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以灌输式为主,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在黑板上进行了大量的板书,而学生们的学习则主要是通过记笔记和背诵记忆来做到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没有给学生一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更没有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说,老师们在教学《龟兔赛跑》的时候,老师整节课都在讲课,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中,老师们甚至把参考书上的答案念出来,让学生拿笔记下来,老师根本没有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而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

2、老师们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

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但是我们会发现老师们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而不是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观念是不正确的。很多老师都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去纠正学生错误的发言,也没有让学生说出标准的普通话,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朗读训练,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很多老师没有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们不擅长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老师们应该让学生在平时多用汉语进行交流;老师们没有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一些陈词滥调,毫无吸引力和创新意识,老师们要多给学生讲解写作技巧。

【结束语】

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老师们需要根据教学现状和教学特点调整教学方式,老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老师们也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34-01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是一门比较伟大的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规范的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程度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规范和准确的教学语言, 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语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使得语文教学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宽广和有深度,这样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不同体裁的课文,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 就是能渗透到小学生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比较有内涵的文章,学生就很难理解[1]。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应该透彻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使语言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转变,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涵, 使教学效果更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口语教学中必须规范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语言,做学生的楷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否则会导致教学成效低下、阻碍小学生的语言发展[1]。例如,有些小学教师常常念错平舌音和卷舌音,将“老师”读成“老思”;也有教师会将音调读错,把“教室”读成“教驶”;有的教师则直接将口语化读音带进课堂中,把“我说过”说成“我有说过”,把“你吃了吗”说成“吃了吗你”等等。这些表达形式都不规范,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通用普通话,既能够规避自身的语言出现问题,又能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进行正确引导。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所以教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必须以科学准确的语言来充盈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运用词语前,要先弄清词语在情感和语境色彩上的真正含义,深度挖掘、分析和传播知识[2]。有时候,教师会直接根据词语表面上的含义进行教学活动,误导学生产生知识性错误,也有教师在表述上含糊不清,比如“有人并不赞成这位学生的说法,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教师究竟是认同这位学生的说法还是认同并不赞成该学生说法的人呢?实在费解,所以教师一定不能使用带有歧义的句子。此外,口语的科学性也与口语的简洁精炼与否相关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嗦繁重的语言往往会使学生抓不住话语的重点,所以教师应当突出精华部分,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要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语言生动、富有活力就是其具有生动性的表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以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结合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生动形象、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有很多,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文学作品中要传递的艺术境界里,使学生完全体验形象生动的意境,不断地解决自身的疑惑进而理解文章,最后使形象思维得到延展。例如,在讲到《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小草探出了头,树木穿上新装,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温暖的阳光下,终于显现出充满活力的一面。一提到春天,我们总是感到无穷的力量,因此从古至今,很多诗人都会写诗来赞美春天的美景。”这样表述能够使学生想象出春天到了的繁荣景象,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能体现他们的认知过程,还能体现他们协调心理活动的过程。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恰到好处的场所和时机下,着眼于巧妙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指引学生,使教学充满张力和感染力[3]。让课堂充满笑声,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智慧,领悟事物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针对学生喜爱流行歌曲的特点,教师可以“投机取巧”,称宋词为宋代的流行歌曲,拉近宋词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欢笑中、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学到知识。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能够将无聊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机,使学生感知到语文教学语言的美。

5、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成了一种艺术,而口语的艺术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用富有创造性的美的语言,使学生逐渐感知到语言不论在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的魅力,进而对美具有一定的鉴赏、感知和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很高的审美特性:教学时的声音要宏亮有力,语言通常流利,这是语音上的审美;要善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运用词语和各种修辞上凸显具有形式上的艺术美;教学语言要传达出深刻具体的思想意义,这就是内容上的审美;针对语境上的审美,则要求巧妙运用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有很强的逻辑性;在结构上,要流畅通顺,衔接得恰到好处,语言节奏鲜明,结尾引人入胜;最后是体态语的审美,教师要善用表情和形态,这也是一种教学语言。

总之,语文教学语言富有规范性、趣味性、情感性和艺术性等,这表明语文教学语言有很高的境界,这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语文教学语言应当具备诗歌语言的简练、散文中语言的优美、形象的小说语言、风趣的相声语言、雄壮的演讲语言等,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最终追求。语

参考文献:

[1] 李建丽.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 2012,15(09):67-68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21-02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不仅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更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规范、示范、典范的作用,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欲望。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了探讨。

1.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各学校小学语文教材的形式与内容都逐渐变得多样化,并且相对应的语文知识也在不断加深与扩展。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执教过程中对教师的表达能力与知识体系的考核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有很多的课文体裁都存在差异,但有一点却是不变化,那就是在这些课文都流露出一些与实际生活道理有紧密联系的知识。如果语文教师不对小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那么这些具有一定深意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就显得难以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语言表达,以此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根本上帮助每个小学生都能透彻理解文章里面的真正内涵,使语文教学更加富有审美意趣,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与工作效率。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

2.1科学性。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的规范和明确,要求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语句要通顺,语法要准确,音调要标准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教师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都直接影响语言能力的提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词不达意、嗦重复,那么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口语表达和运用上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生动规范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

2.2规范性与标准性。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是以教师的言行为基准的。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要注重自己言行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这里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不仅指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教学基础内容的认读中,还指教师在课堂中的人为师表、口语示范作用。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最大的认知特点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有些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注重对语言的规范表达,如发音不准、带地方口音、口语化严重,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使用全国通用、国家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发展,口语表达时要做到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语速自然。尤其是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时,更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学生刚开始接受语文学习,缺乏一定的认识,完全是依靠教师教授来学习。而缺乏规范性与标准型的引导,势必使学生在学习时走弯路,不仅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

2.3生动趣味性。语言的生动趣味性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和描述,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促进学生大胆想象,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幽默的教师,不喜欢表情冷漠的教师。有趣的语言教学不但会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还会促使学生思路敏捷,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2.4可接受性。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发展变化中,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这些特点,运用一些比较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教师要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有效地转化语言,找到更适合小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5语言必须具有评价的真实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小学生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会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增强学习信心,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使自己不断进步。当前,教师的评价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很少有批评,没有注意评价语言的真实性。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树立了表面形象,变得越来越虚荣,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评价应该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师通过公平、真实的评价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明白人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知错就改,以此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勇敢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

2.6情感性。情感是语言教学的灵魂,语文教材大多是一些富有感情的文章。教师应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刻地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与作品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教师应在教学中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语言表达中,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将作品的体会化作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把这份情感有效地运用语言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到这些作品蕴含的感情,从而深刻理解作品,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升华。

篇6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从根本上来讲,它的含义是语言的学习,小学语文的作用就是让语言能力不强、表达能力弱的小学生学习中国语言的基础,为之后的学业道路提供便利,语文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其地位不容忽视。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的童年阶段,注意力较为分散,容易被有趣新鲜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师教学语言的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能用成熟的思维去面对小学生,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用自身的能力给予小学生最大限度的吸引,使他们主动学习并接受教师所传输的知识。

二、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

1、典范性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说过:“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模范,或者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为,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就可以说教师的行动是一种无声的言语,同时也是一种有形的示范。我们经常说的“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典范性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具有典范性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为未来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语言使用的标准型。同时,为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南腔北调”的现象,所有教师都要通过“全国通用普通话”考试,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语言的顺利发展。

2、可接纳性

为了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安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小学口语教学应该与学生日常生活内容相贴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方法,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结合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要尽量浅显、简单,尽量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并对他们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意识的拓展。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则要侧重使用严谨的口语表达,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诗歌《瀑布》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入教学课程: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小溪中的水在缓缓的流淌着;我们的祖国有长江,长江中的水在奋力的奔涌着。不论是小溪中的水还是长江中的水都在连续不断的流淌着。但是有一种水却与小溪、长江不同,它从高处倾泻而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水吗?(这时学生们很快会想到瀑布,参与课堂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那么大家有谁见过瀑布吗?“瀑布”的名称究竟从何而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本节课,看一看课文是怎样展示瀑布的。这种教学引导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对原有生活体验(小溪、长江)进行回顾,又引发学生对瀑布的好奇心,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引导方法。

篇7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特点小学教育是人生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育更是承担着给学生灌输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心灵和人格进行塑造的重任。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发展陷入困顿之中。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特点和缺陷并积极改进,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一、个性在释放,行为缺规范

培养孩子的个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做事能力,同时也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老师开始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的活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较差,让学生不受约束地自由发言就容易出现课堂失控的糟糕情况,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因此,老师在给孩子空间的同时,一定要作出规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其自控能力。

二、重视局部知识,轻视整体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字词的认识和掌握,却没有教会学生从整体感悟字词句的具体含义。有的老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从文章的局部选取片段,直接脱离文中所给的环境或语境进行教学,轻视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教学。小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有所知的前提下,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主次之分,这样才能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三、必要的诵读,必需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知,儿童的记忆力较强,理解力相对较差。因此,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应该循序渐进,老师应该让学生多记多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乐理的丰富,再让学生慢慢消化理解。而诵读也符合这一教学规律,老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引导学生在多诵读的前提下对诵读的内容进行揣摩理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

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在于:有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用应付考试的教学方法,规矩老套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育工作后就一成不变,对所有的文章都采用让学生认识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找出优美段落句子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陈旧套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看到文章不是想着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而是一套枯燥无聊的重复学习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根本得不到提高,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以快乐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和人生中的知识。

五、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学形态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对多媒体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以及传统课件的主次关系没有分清,多媒体课件的确方便,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它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非主要的教学手段。其次,很多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切都按事先准备的课件来讲解,这就使课堂缺乏了灵活变动性,并且整堂课都用来展示课件所呈现的完美、新奇的效果却没有老师自己的引导,难以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的主角俨然成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倡和推广,但老师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其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六、板书的缺失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板书逐渐被忽视。由于多媒体直观、方便、具体形象,有些老师完全用它取代了板书,尽管多媒体拥有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教学,板书不应该被忽视,它是文字语言的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如果老师要教学生一个生字,那么老师在黑板上反复板书,比直接在多媒体幻灯上展示的教学成果要显著很多,因为前者是在传授书写的过程,而后者则直接呈现了结果,前者显然更适应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板书不能被遗忘在教学流程中,它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并牢牢掌握,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能力以及语言掌握能力。

七、不可或缺的课外读物

学生在语文上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步之劳,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必须坚持并往正确的方向坚持。很多语文老师只通过课本来拔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却没有想到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学生才能更好更快地吸收知识。大量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阅读分为无声阅读和出声朗读两种,笔者提倡让学生阅览和诵读并重,眼、耳、手、脑等感官互相协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当然对书籍的种类也要有规定,必须是健康、向上的刊种,有的老师规定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是没有必要的,阅读课外刊物也是在学习。

八、实践才能出真知

语文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要想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光靠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和老师的口头传授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满足小孩子好动、好奇的天性,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知课本里可能难以理解或想象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掌握语言文字背后所潜藏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有关亲情的文章,就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学到描写烈士的文章,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都具有非凡意义。

九、总结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将“学”与“习”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学到新知识都要进行温习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尊重每个学生遇到不同问题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个人感受。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在成人的第一步健康发展,它应当富有活力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不断调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康正心.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3,(02).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特征;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

教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这一重要特征长期以来被学校教育所忽视。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张显语文教学艺术性特征。语文教学艺术作为一种教学的高境界,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认真总结并科学的把握这些特征,便于具体而深入地理解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它的形成机制与培养途径,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审美性特征

艺术的本质是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照。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既然教学艺术是教师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教学艺术就必然带有审美性的特点,审美创造是教学艺术的特质。

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它的教学目的本身就有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发现与创造美的能力的要求,成功的语文教学过程本身也应该是审美过程。它从教学内容美和施教过程美二个方面张显其审美特质。

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典范。比如小说中塑造的形象美,诗歌中的意境美,说明文中的情趣美,议论文中的哲理美,都可以构成审美教育的资源。教师要利用美的信息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现念和审美品质。

施教过程的美主要指教师教态美和表达形式美,教态美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表,表情,动作诸方面的一种综合美。表现出衣着整齐美观,仪表端庄大方,态度亲切自然等。教师表达形式的美则体现在:富于美感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鼓动性,幽默性的语言美;教学节奏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节奏美;板书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图美。

任何教学艺术的实质在于其教育性,审美性是发挥其教育性本质的有效手段。只有当教学既有审美性且能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性,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学艺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内蕴美,集中体现在其深厚的审美修养上,具有相当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情感性特征

审美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通过情感的传达和体验交流体现出来的。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必然具有情感性的特征。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信息是知识与情感的组合,师生在交流情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

“文章情铸成”课文是情感信息的密集体。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可能引起共鸣的动情点:“这个‘点’在抒情性作品中是情感的凝聚点;在叙事性作品中是情节的高峰点;在哲理性作品中就是情理的融合点。”

教师还应当注意强化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是心灵沟通,情感沟通的好工具。教师应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味”。突出不同教学内容的情感特征。一方面要通过吟诵,朗读激情。要注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朗诵《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揣摩其中的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朦胧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如讲《包身工》,重在再现“芦柴棒”的形象及生活,劳动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形象性特征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动作,图像,影视,音响等手段,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形象性也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语言要有形象的功能。教学语言描摹教材或某些生活场景中的形象,应该达到“状难写之景”。要注意体态语言的形象功能。体态语言,是“教师用手势,姿态,表情来表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它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生动地表情达意,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动作。弥补语言表达之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一个形象的手势,一次鼓励的目光,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化效果。特别是影视艺术,它绘声绘色,直观形象,能让人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妙境界。

四、创造性特征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教学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是教师依据一定的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培养人的自觉和自由的活动。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有其独特的特征。

1.要注意语文教学的实际。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修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发展状况;国家的教育方针,教改方向等。另外,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听说读写的传统优势也不能丢弃。只有正确处理好“固本”、“清源”、“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才能真正地创新。

2.教师不仅要自己创新,而且要鼓动、指导学生创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把外部知识、信息主动纳入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变“灌”、“管”、“压”、为“启”、“导”、“引”。在学法上,学生要变“死记硬背”为“建构自主能力”,挖掘其自身潜力。

3.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应该是新颖性和美感性的统一。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应充满生命力,教师愉快的教,学生有兴趣的学,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许多语文教师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这些特色无不包含着艺术。因此,树立语文教学艺术意识,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艺术素养,努力进行教学意识实践,是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M].中国海洋大学

出版社,2002.

[3] 杨拥军:教学艺术的情感美[J].语文教

学与研究,2004,(3).

篇9

一、情境性

在情境教学中,既体现了教学的形象性,又有情趣的激发,更有师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师从学生审美心理出发,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借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完成形象的感染,实现情感的体脸,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和景观,使教学贴近学生。具体说来,教师用美的语言,借助实物的演示,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再现,角色的扮演,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进入“物我同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时,学生由“近”感受到“真”,由“真”感受到“亲”,随着情感体验的加深和扩散,并在认知活动中不断延伸、发展,其审美情感、道德情感也随之受到良好的陶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思”为中心,在情感的熏陶中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活跃思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情境性”是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的突出特点。

二、互动与交流性

教材是审美客体,教师和学生,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被互为观照的审美客体,它们的主客体地位是常变的,但是在构成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时候,必须通过教材这个审美中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教材形成一定的审美理解,通过教学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而学生在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自身主动的学习,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审美理解,同时,又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反作用于教师,对教师施加影响。因而,在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主动的学,形成审美活动的互为交流与互为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教师主动,学生受动变为师生互动的关系。语文审美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在理性和情感上进行的动态交流过程。课堂上,教师在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美的教学手段,将内容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又通过作业、讨论、回答问题、课外活动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教师。这种交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密集不断的信息交际。师生在这种繁杂的交流中,传递审美信息,协调各自的行为,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以发挥,师生之间主客体的转化顺利进行,教与学活动空前统一。

三、针对性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通过悄感熏陶,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辨别是非、美丑,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激情,形成较为高尚、恒定的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造就健康的个性,促使青年一代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与小学阶段相比,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基础性和文学性特点。小学语文强调识字、写字、解词、造句、阅读、背诵等,较偏重于识记;中学语文则强调正确领会词句含义,理解文章脉络层次,把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语文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大大加重了抽象思维和艺术性,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文学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特殊性之所在。中学语文审美教学针对语文教材的这两大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能力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激起热爱美、追求美的真挚情感,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这种功效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四、美育与德育、智育的互诊性

篇10

一、 以声律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走近文本

两千多年前的《尚书·舜典》指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换言之,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与五声谐和。声律,即汉语语言的变化规律。汉语语音由声、韵、调三个要素组成,汉语语音的整齐化和音乐化的变化,就是声律。汉语的声音之美突出体现在声、调、韵这三个方面所构成的语音系列中。

显然,古诗词作为汉语文本中最具有“歌”性的文体,合辙押韵、旋律优美,读起来节奏分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无诘屈聱牙之感。古诗词在声律上的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教学最根本的策略应该是吟诵,离开了吟诵,古诗词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什么是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它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一系列的知识。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此处主要讲诵读。那么,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笔者认为“读”要顺应学情,如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顺畅;其次,读出停顿、节奏、轻重、缓急;再次,读得有滋有味,读出诗意;最后,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首先,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古诗词因为押韵,音节整齐匀称,句调抑扬顿挫,所以朗读时用得最多的技巧是重音、停连、语调、节奏。而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础,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字音,读准确、读响亮、读饱满。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只是其中一种,拖长、快中显慢、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停连指的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处是连接。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大致可分为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类。节奏并不完全等于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上述内容,我们不一定讲给学生听,但是教师应当了解掌握,在走进课堂之前,自己要读得滚瓜烂熟,读出韵味和意境,毕竟教师范读就是最好的指导。教学生朗读技巧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随着年级升高逐步渗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把握重音、停顿、语调以及不同格律诗的节拍规律。比如,我们可以相机渗透五言诗的“二二一式”—— “离离/原上/草”,“二一二式”——“春风/吹/又生”;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式”——“远上/寒山/石径/斜”,“二二一二式”——“白云/深处/有/人家”等诵读规则。

教师适时、逐步渗透基本的朗读技巧,持之以恒,学生会慢慢地有所领悟并能自觉地加以应用,最终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其次,让学生在多元诵读中融情。古诗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而要采取多元化的诵读,以声传情,以读悟情。诵读的形式有很多,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创设情境读、配乐读、闭目想象读、教师设置导语引读、师生叠读、表情诵读、配上动作读等。通过导语的铺陈是引领学生诵读诗词的一种好办法。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长相思》指导学生朗读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王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导语,引领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走进冰天雪地的塞外,走进作者那孤寂的内心,真切感受到作者身在旅途、心系故园的情怀。

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诵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创设情境展开多元诵读,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渐入佳境。

二、 以具体意象为立足点,让学生在放飞想象中融入意境

古诗词凝炼含蓄,言简义丰,意境优美。古诗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意象。意象,指那些被诗人情感化了的个别事物的形态与特征。融入情感的个体事物是意象,而意象的总和就构成了诗的意境。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意境所蕴涵的情思往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所以,从意象入手感悟、理解古诗词是一种较为贴近古诗词本身文本特性、领略古诗词语言美的方法。

古诗词的意境不能靠告诉,只能是读者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想象、联想去补充、去丰富,才能走进意境。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教学要善于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句,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比如:在教学《示儿》时,可以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写下这首诗的情境: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学生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诗词是情与美的结合体,而情与美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倘若过分注重理性分析,就会背离诗歌的阅读规律,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就会走入误区。古诗词蕴含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入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悲诗人之所悲,喜诗人之所喜,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薄而出、跃然眼前。

一位教师教学《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这样引导学生:“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想:园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自由想象园内多姿多彩的春景。”学生纷纷展开想象之翼,用语言编织出一幅幅迷人的情境:

生1:园内一定万紫千红,许多蜜蜂、蝴蝶正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2:园子里百花争艳,你瞧,杏花开得像一团团火焰,桃花开得像一片片朝霞,梨花开得像一堆堆白雪,真是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生3:园内有一个小池塘,几只鸭子正在欢快地游泳。池塘周围有许多垂柳,微风吹来,垂柳开始梳理飘逸的长发。

……

这位教师引领学生聚焦“红杏”这意象,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巧妙设问,激活了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教学让深藏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得以立体呈现,学生的想象力与言语表达能力也得到协调发展。

教学中,以具体意象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学生才容易走进诗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络,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 以背景资料为链接点,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体悟情感

古诗词语浅情深、言近旨远,且写作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窄,要准确把握诗词情感主旨,仅仅拘泥于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每首诗词的诞生都有特定的时代境况,包含着具体事件,表达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及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链接相关的背景资料,适度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思想渊源、写作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成功破解隐含于古诗词字里行间的密码和旨趣,这是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的基础和准备。比如,了解到杜甫曾经历了安史之乱,与人民一起流离失所,就能体会到《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凉怨愤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了解到李清照生活的变故,便能理解她早年诗句的自由欢快和晚期作品的凄凉悲苦。

另外,古诗词好用典故,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背景资料的链接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学情灵活处理,或在课始为学生理解扫清障碍,或在课中为学生及时排疑解惑,或在课尾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主旨,感悟诗情。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如果只是教师讲解诗意和学生诵读,学生恐怕难以真正理解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体会到隐含其间的喜悦之情。因此,在引导学生读懂诗的字面意思后,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进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也受牵连,于唐肃宗元年(公元758年)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县附近)。他逆长江而上,取道四川去贬地,行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时忽遇大赦,于是便从原路返回。学生了解这些,才能深刻体会到诗人重获自由时的轻松愉悦之情,读出境界、读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