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篇1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它的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显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更为凸显,而且市场的力量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商品、服务与资本的交换与流通同时受市场与非市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分割至始至终扮演着负面影响者的角色。市场分割体现了在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不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以及各地方之间存在大量的贸易壁垒,导致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不断得以强化,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与此相反,市场一体化与地方市场分割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区域统一开放市场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地方市场分割的过程。对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一体化旨在消除一种地方市场分割行为,其中,一个国家某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利益,通过费率控制、技术壁垒与行政管制等多种手段,限制外地要素和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限制本地要素和产品流向外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分割行为。而市场一体化,意味着货物、服务、人员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且意味着地方辖区内外这些要素或产品持有者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机会,也就是不断消除市场分割的行为或采取的措施等。其次,它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或水平,即在这种状态下,某区域内不同地方的市场主体受到同类型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调节。再次,它描述的是一个过程或趋势,即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内部各地方之间的经济边界逐步消失,即市场分割行为消失。某区域内各地方间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横向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的表现。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空间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分工的形式之一。区域内各地方行为主体采取合作行为,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内地方间的合理分工和消除地方分割的过程就是区域市场一体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突破地理上相互毗邻、原本独立发展的模式的区域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这使区域间经济分工与合作日趋深入,从而导致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这就是一种称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其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区域整合市场,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区分工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进一步保障区域内外由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地区内行政单位有效地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区域内外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才是解决日益突出的矛盾的方法。在我国,生产要素流通的“壁垒”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下的行政分化所导致的市场分化和市场封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区域差异向前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日趋成熟,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视线中。通过制度建设,逐步弱化并最终消除行政边界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使资源配置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扩大资源配置的选择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

二、区域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良好运作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一体化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因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顺畅流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正在各行为主体即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合力下深入发展,并且出现了整体推进和部分先行两种一体化模式。众所周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作为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市场因素,都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强烈及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市场拉动力主要体现在跨越行政区域的成产要素流动、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所产生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为了实现本区域短期经济发展利益,一部分地方行政主体倾向于对本地和非本地企业区别对待,由此产生了市场壁垒。这种区别对待实际上缩小了企业发展的市场范围,同时也提升了要素流动不顺畅造成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不可避免地为企业和个人所承担,这不但影响了该区域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阻碍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成形,为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契机,相关利益体对其产生的强烈推动欲望不得而知。国外市场作为另一个影响因素,正从侧面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存度仍旧较高而且是不可避免,引进并利用外资一度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一致对外”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内部发展潜力挖掘方面的不足。外国资本的进入通常倾向于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较好的区域,使得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形成“二元化”的产业结构,经济关系时常出现断裂或者脱节。如今,处于后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市场依旧疲软,对外贸易遭受严重挫折,这也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视角逐渐由对外联系为主,转向对外联系与对内挖掘并举,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促使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平稳和谐,同时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

综上所述,面对发展条件日趋成熟,驱动要素日益明显的大环境,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各个区域的协同带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以及协同机制的建立,同时也为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提供有效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形成我国行政调控的新载体,促成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新变革,为区域企业发展的带来新机遇。

三、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前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地理方面的限制或壁垒、企业垄断壁垒、政府行政垄断等都是形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同时,企业与地方政府均可能是形成壁垒的主体。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消除市场分割的手段,需要拥有合理的促进一体化的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良好环境。政府始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政策环境的制定者。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主要扮演着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主动干预经济活动。因此必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职能,进一步限制和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引导并制定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服务的政策。首先,要克服不同区域政策差异性。加强行政协调磋商,克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倾向,制定相关整合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共同市场。同时,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合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彻底清除市场分割形成的壁垒。再就是,要建立区域市场共同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突破相互之间壁垒,开放相互之间市场,做到市场透明;着力实现金融服务自由化和自由融合;统一和完善技术、人才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和就业的区域服务网络。

2、力促企业主导实现,提供发展支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中以政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的发展模式,而转向企业作为一体化的主体。企业的自主选择和作用有助于建立区域市场,同时也为企业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首先,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毋庸置疑,弱化地方保护动机的根本举措是国企改革。其次,实现民营等其他市场主体与国有主体的平级待遇。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整合中抓住机遇,把一体化要求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再次,组建更多跨区域大型集团,发挥区域内外协调的作用。形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合理的专业分工格局,进而整和产业结构,并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绕开壁垒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从而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制定有效的法律,保障有效实施。法治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重要性都极为关键的因素,尤其当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影响力将会达到更高层次。通过法律构建起经济布局合理,城市地位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区域内经济和社会总体均衡发展,这些是合理的法律的追求。有效地抑制各地政府片面追求本地利益,防止资源流失,减少经济纠纷,降低交易成本,亟需各地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法规,为促进市场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进一步立法与完善法律体系。在最高法的修改中,必须坚持相关原则,比如严禁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等。其次,尽快制定相关区域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便引导和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保障经济一体化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严谨法律体系调空,从根本上扭转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局面,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健康、合理和高效。再次,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对地方保护做出尽可能具体的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条款。建立负责区域统一市场的行政执法机构,并构筑完善的法律服务平台,保证执法的规范与公正。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区域市场一体化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同样需要稳步前行。故此,想要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市场不可避免的成为治理过程中首当其冲的突破点。市场有条不紊的发展才能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反过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能为市场一体化提供条件。总体来说,区域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又会为区域市场一体化提供支撑。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条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的自主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服务于全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洪:中国市场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 潘捷军: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J].浙江经济,2001(21).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中国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12).

[4]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三联书店,2006.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投资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不但会影响区内外的贸易流向和流量,而且对区内吸引直接投资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是指一体化协定带来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程度的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以及所引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而产生的投资转移和投资创造效应,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假设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结果。综合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以三个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一是以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二是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三是以内部化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

基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假设市场完全竞争,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后,各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关注的是加入一体化协定后成员国的贸易流向改变的静态效应,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随着一体化合作的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贸易方面的效果逐渐对投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一些学者将一体化的效果由贸易领域深入到投资领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

1966年,美国学者Kindleberger(1966)借鉴Virner(1950)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率先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引发了投资的创造和转移效应,从而奠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基本理论框架。

投资创造效应是对一体化后贸易转移的竞争性反应,是指由于区内的贸易自由化变相的提高了区内对区外的保护水平,使得区外厂商的成本相对增加,削弱了区外厂商在区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区外厂商为了维持在区内的市场份额转而向区内投资生产,致使流入区内的投资增加,即一体化非成员国针对区域一体化的贸易转移而增加对区内的投资。投资转移效应是区外厂商对一体化后的贸易创造的反应,是指由于经济一体化产生贸易创造时,区内某些成员的生产结构将发生变化,为应对这种变化,区内吸引的外资布局与资源配置将会重新调整,即一体化后,在区域内部进行生产重组,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在区内成员间进行转移。Kindleberger提出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开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理论研究的先河,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他仅仅是提出了概念,缺乏有关投资效应的系统分析。Baldwin,Forslid和Haland(1995)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欧盟单一市场计划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该模型的结果显示:欧盟单一市场计划可能导致欧盟各成员国间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而导致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产生投资转移效应。Motta和Norman(1996)最先采用寡头垄断厂商的局部均衡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资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区域内部的贸易壁垒将促进区外跨国公司对区内国家的投资。他们的研究将投资效应由理论分析发展到实证分析,用具体模型测量了投资效应的大小,比单纯的理论分析有更高的说服力。但是,有关模型的假设太具有笼统性,由于假定所有厂商都进行投资,因此共有81种策略组合,研究结论缺乏针对性。Blomstrom Magnus,Ari Kokko和Steven Globrman(1998)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直接投资的效应,结果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签订使得墨西哥吸引了大量的美国直接投资。

高乐咏(1994)对于欧共体的投资创造与转移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他将与欧共体有关的投资分成四个象限,即:区内吸引区外投资与区内对区外投资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与区内对区外投资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流入与流出量的对比、区内相互投资流入量与区内吸引区外投资的对比。研究表明,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对区外净投资的减少是由于内部壁垒的降低致使区外对区内投资增加、区内投资流向转向区内,即产生投资创造和转移。该研究将欧共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对内对外投资的分析,并且在研究模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对于一体化产生的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的具体分类还不是很细致,较为模糊。

李皖南(2004)在研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时指出,东盟各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消除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为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区外资本的流入和区内资本的流动。

周毓萍、桑杰尔・拉尔(2005)运用FDI区位决定因素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分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的相互影响,并指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并非竞争关系,双方合作促进了互补性投资。

杜群阳、宋玉华(2004)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时,对以往理论进行了延伸,提出两层次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模型,分别从区内外成员对区内成员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的角度将建立自由贸易区产生的投资效应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构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DI效应分析框架。

(一)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区外对区内的投资创造是指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进一步取消关税,使得区外厂商的成本变相增加,在区内市场丧失竞争优势,即发生了贸易转移。区外跨国公司为了维持在区内市场中的份额而被迫在区内建立企业,增加对区内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源于区外跨国公司被一体化区域的市场规模的吸引。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能为区内的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且不排除有的区外跨国公司以东道国作为出口跳板,供给区内其他国家的市场,以扩大其在区内的市场份额。

(二)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

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是指区内成员间相互投资的增加。这种增加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消除或削弱投资流动与项目运行的管制,使得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进而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及其他生产者要素在成员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得成员间相互投资增加。

(三)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

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指区外国家选择的投资对象由区内某一成员转为另一成员。这种转移是由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直接导致区内各国按照比较优势重新进行专业化分工与资源配置,区内各成员国的生产结构会有所改变,进而导致区内投资布局的重新调整。

(四)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

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指区外国家选择的投资对象由区外潜在的东道国转向区内成员国,即一体化区域内各成员的区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了区域外其他国家外资流入的减少。研究表明,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是未来CAFTA的投资效应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提出了CAFTA的投资效应的具体研究框架,为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研究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该理论认为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不同的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这样更符合现实情况。此外,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的角度不同。前者立足于引资方,主要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区内成员国区位优势的改变对吸引外资的影响;后者则立足于投资方,主要分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由此,一些学者从投资方角度将问题进一步深化,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跨国公司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区内各国区位优势的改变作出的战略反应。

Yannopoulos(1990)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东道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他认为,由于生产的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仅用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他将一体化的投资效应与跨国公司的战略与对策结合起来分析,认为直接投资取决于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根据不同的战略动机,跨国公司在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防御性进口替资,又称为“桥头堡投资”或“跳跃关税”的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贸易壁垒的变化引发的区位优势变化而在投资方面作出的战略反应,是指由于区域经济合作,区内贸易壁垒的消除与对区外贸易壁垒增加导致了区位优势的变化,区外厂商为维持其在区域中的市场地位,由原来的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而区内成员则由于贸易创造而在区内降低此种类型的投资。第二,进攻性进口替资,又称出口导向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区域市场规模的变化引发的区位优势变化而作出的对区内投资增加的战略反应,是指跨国公司利用一体化后产生的新的增长需求和新市场的开放,对区域进行投资。它是跨国公司面临新机遇,为了获得新利益而做出的主动进攻战略。第三,重组性投资,又称为合理化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东道国生产效率不同引发的一体化后区位优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投资在区内成员间转移的战略反应,是指一体化后根据成员的比较优势不同,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调整投资结构,根据区内东道国不同的生产效率对生产过程进行重组及资源配置,生产活动将向生产率较高的地区集中。第四,寡占反应性投资,是跨国公司基于所有权优势中的企业规模经济,以占领市场为导向作出的增加投资的战略反应,是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研究表明,无论是出于防御性或进攻性动机,区外跨国公司的战略动机都将导致区外对区内的资本流入量增加。

美国经济学者Eden则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行为与其在一体化前对该区域的生产和投资布局密切相关。

Neary(2002)假定区内厂商没有投资行为,将影响跨国公司对一体化市场投资的不同动机区分为关税躲避动机、出口平台动机。他认为,一体化市场的建立不仅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而且还影响了跨国公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OIL优势,而投资动机和OIL优势的变化使得跨国公司必须针对一体化市场来调整投资战略和行为,这样就会引起一体化成员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发生变动。他在Motta和Norman(1996)建立的模型基础上,将Yannopoulos(1990), Blomstrom和Kokko(1997)等人的定性研究进行了模型化处理,仅研究区外厂商对出口和FDI这两种进入东道国市场方式的选择。他分析了共同市场中贸易壁垒的降低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并指出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将导致逃避关税型投资的减少以及出口导向型投资增加,而区内竞争程度的增强却弱化了区外厂商的投资动机。他的主要结论是在区内国家对称假定下得出的,但是,在不对称假定下仅对生产成本差异做出了研究,研究不够全面。

此后,Montout和Zitouna(2005)、东艳(2006)、范兆斌等(2006)、Ekholm等(2007)等在模型构建上借鉴了Neary(2002)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不同的扩展。Montout和Zitouna(2005)在研究“南北型”一体化下区域内外厂商的生产决策时,将“南北型”一体化协定的特点,如工资差异,出口平台投资等因素引入模型,结果表明“南北型”一体化协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FDI。东艳(2006)研究了“南南型”一体化对区内吸引外资的影响,并指出:两个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一体化将使区外跨国公司在两国内的投资进行重组,跨国公司将选择区内市场规模大、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生产以供给整个区内市场。范兆斌等(2006)细化了水平型投资和垂直型投资,将水平型投资细分为五种,将垂直型投资细分为四种,对一体化所引起的水平型内部投资和垂直型内部投资做出了详细的研究。Ekholm等(2007)对“南北型”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行了扩展,在水平型投资和垂直型投资之外,引入第三国出口平台型投资,即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第三国。结论表明,在满足一定参数条件下,“南北型”一体化使区内发达国家选择垂直型或全球出口平台投资,外部厂商则选择第三方出口平台型投资。

基于内部化理论的研究

早期的FDI理论都认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关税的存在将会刺激进口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关税的削减将会减少区内直接投资的流动,因而很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逃避关税。但是内部化理论认为,开发无形资产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而利用其他诸如出口或技术转让等国际化经营方式都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所以有必要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来进行“内部化”。因此,即便是国家间不存在贸易壁垒时,一些对外直接投资仍会发生。可见,两种理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的影响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Blomstrom和Kokko(1997)提出一体化对区域内FDI和区域间FDI的影响应该从关税同盟和内部化理论共同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区域内成员间的FDI来讲,如果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逃避税收,那么一体化之后,投资流动便会减少,因为贸易自由化使得出口比直接投资更有吸引力;然而如果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内部化无形资产,那么投资就不会减少。事实上,更加开放的环境将会刺激区域内成员间直接投资的流动,因为跨国公司现在可以在整个一体化区域内更加有效地运营,根据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进行分工。而一体化对区域内成员间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将部分取决于这两种不同作用的相互抵消程度。

对于区外跨国公司对区内的直接投资来讲,内部化理论认为投资流动会增加。如果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一体化区域的保护水平升高,或者预期未来升高,那么从区外流入到区内的直接投资便会明显上升。另外,起初受到单个国家有限市场限制而未能流入区内的直接投资也会因此而流入,因为跟单个国家的市场相比,一体化的大市场更具有吸引力,这样跨国公司的经营就更加有效。

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的动态效应研究

无论是基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还是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抑或是基于内部化理论对直接投资效应的考察都是静态的,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假设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所得出的分析结果。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就中长期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可能更加广泛和深远,非静态效应所能比拟。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的动态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扩散效应、经济政策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等。

(一)规模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使得整个区域的市场和需求扩大,不仅会吸引那些潜在的投资者,而且为原有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在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前,东道国有限的市场可能影响FDI,尤其是市场导向型FDI的流入。一体化后,区内外的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会增加在区内的直接投资。

(二)技术扩散效应

在贸易壁垒消除后,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为了迎接这种挑战,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者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实行兼并,强强联合,以便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随着收购、兼并或联合,拥有更强实力跨国公司出现,它们在研究开发和市场运营方面将会进行更大的投入,这就形成了跨国公司新的无形资产,从而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对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三)经济政策效应

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只涉及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区域内相互之间关税的减让来实现。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新兴的或已有的一体化组织尝试将投资政策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中。不同于一体化导致的贸易自由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间接影响,这些投资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和有效。

(四)经济增长效应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在中长期提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也就可能会在中长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持续流入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这一动态效应会使该区域成为对国际直接投资更具吸引力的场所,从而引发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投资增加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这样就进入经济增长吸引投资,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中。

结论

本文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效应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对象主要以欧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主,侧重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区内国家吸引FDI的流向和流量的影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区内国家吸引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直接投资效应,有关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投资效应的检验方面,而对投资效应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

2009年8月,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成为学者尤其是国内学者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高乐咏.欧共体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浅析.南开经济研究[J],1994(3)

2.张宏,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当代亚太[J],2007(2)

3.杜群阳,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国际贸易问题[J], 2004(3)

4.东艳.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促进FDI流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引资效应分析.南开经济研究[J],2006(6)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小城镇团;小城镇发展线;微域一体化;广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5)03-0025-06

一、京津冀一体化与“北京―保定”一体化

伴随着京津冀三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中地位凸显,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京津冀一体化实际上也有一个分区域发展的问题,三个行政区划从总体上全面推进一体化实际上是有难度的,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遵循“分步走”的发展轨迹。河北省北部将京津两个大都市包围了起来,与京津邻接的区域包括承德、唐山、沧州、保定、张家口,廊坊位于京津之间,融入京津具有更多便利条件。京津周边的这些城市中,保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曾经做过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在强化京津与周边其他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要将保定作为重点整合对象,在构建京津冀地区“双核+双子”城市体系的同时[1],将保定打造成为以京津“双核”为核心的“南核”(唐山为“东核”)。在打造“南核”的过程中,必须逐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让京保两地在行政区划两侧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融合。如图1所示,京保之间临界的县级行政单元包括涞水、涿州、门头沟、房山和大兴。区域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边界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盲点。一般而言,行政区划边界距离区域中心较远,中心城市在这里的影响较弱,所以只有强化对行政边界区域的管理,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点,建立行政区划边界两侧的资源互动机制,这样才能够通过“软区划”的方式实现行政区划对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广域城市体系”。京保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有很多的合作空间,京津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将大都市的部分职能疏解到保定,在保定“城市向北”的发展举措下,在京保之间构建城市连绵区,同时也可以将保定目前的“摊大饼”发展方式快速过渡到“分区发展”模式,即在更加广大的区域内设置多个次级中心,构建“大保定”的发展框架,由目前的“一城三星”扩展到“一城多星”,将涿州、高碑店、安国、望都等确定为“一城三星”的发展中心,沿着京广铁路构建串珠状城市带。涿州作为“大保定”位于最北端的次级核心城市,在“子片区”[2]构建过程中,要整合涞水、易县和涞源三个县级行政单元,在该子片区中,涿州和涞水由于与北京邻近而在子片区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涿州和涞水与北京进行一体化发展的经验能够为易县、涞源以及保定更多其他地方提供示范,保定更多县级行政单元能够纳入到一体化发展进程当中来,为将保定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中的“第三核”奠定基础。

二、京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因素分析

(一)行政区划约束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域与其能够影响到的经济区域往往会存在不对等问题,在经济影响域小于行政区域的时候,远离行政中心的区域就会被边缘化,区域内不同区位上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会有较大差距。当这种区域的邻近区域也是这种状况时,相邻行政中心间“被边缘化”的区域就会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贫困区”,与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当经济影响域超出行政区域时,碍于行政区划的限制,行政界限两侧会出现较大差距,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一侧会存在过度发展问题,而在行政区划的另一侧则存在欠发展问题。根据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如果行政区划两侧的资源禀赋相差不大,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行政区划一侧的发展动因注入行政界限另一侧的时候,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果。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对等,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被弱化,所以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广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对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或较差区域都能够带来收益。

图1 京津冀一体化与京保一体化示意

行政区划边界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薄弱地带。一般而言,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对腹地产生的影响遵循中心性强度递减规则。行政区划的边缘就成为行政力量影响的薄弱地区,进而也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大都市由于对腹地的作用力较强,对行政区划边缘地区的影响力也相对强些。所以在行政区划边界的两侧,由于各自行政区划内的中心性城市的影响力存在差别,所以往往会出现较大落差。图2反映了影响力不对等的中心A与中心B之间在对腹地施加影响时出现的落差。在中心A对区域A的影响力沿着la线逐渐降低,中心B对区域B的影响力沿着lb线逐渐降低,在行政区划边界处,两个区域的影响力出现|AB|距离的落差。在这种情况下,受行政区划界限的限制,中心A在行政区划边界的影响力虽然高于中心B,但也不会超越行政界限,这时候在区域A就存在多余的影响力,而在区域B则存在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让la线沿着下降趋势继续下降,就会在区域B中出现l线,在l线的影响下,区域B的经济发展状态明显好转,l线以下的阴影区域就是中心A在超出行政区划限制对区域B施加影响的结果,这就是区域间进行资源整合发展而出现的帕累托改进(在la线延伸到l线后,区域A开始对区域B产生影响,区域A的发展状态出现负面影响,而区域B的发展状态变好)。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是京保之间进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质性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区域互动。但是京保一体化是在大都市与中等城市之间进行的,行政级别不对等以及区域经济基础不对等,阻碍了两个区域间进行合作的效率和速度。

图2 区域间的发展落差与帕累托改进

(二)缺乏高速交通网络

通达性较高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但是邻近区域的交通网络经常存在不对接问题,即某个交通线在接近行政区划边界的时候就终止,不能通向邻近的行政区域,或者是邻近的两个行政区域交通线在到达区划边界前终止,由于中间的道路没有修通,从而导致邻近的行政区域间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不够高。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先需要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唐山、沧州等京津周边城市以及城市所辖行政区划内都能够建立方便的联系。每个城市都应该着眼于与邻近的其他城市谋求合作并构建“广域城市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谋求更高水平的聚合整合效果。交通是区域间连接的纽带,建设城市群离不开发达的交通网络,通达性较高的交通网络能够缩短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异地同城化发展就会成为现实。

从图3中可以看出,北京东侧的交通网络通达程度明显高于西侧。东侧地区内辐射状的较为密集的交通网络,将北京行政区划内的小城市与北京以外的区域有效整合在一起。在北京西侧,阴影区域的边界即由“昌平―宣化―三马坊乡―涞源―肖家峪―紫荆关镇―易县―涞水―涿州―房山―门头沟”一线围成的高速公路环是京西唯一的高速公路线,在该环线内除了宣化南侧的“单家铺村―卧佛寺乡”段有高速公路外,其余地方还没有高速公路线。该区域的东南角有一条从北京出发经赵各庄镇,到紫荆关镇,再到肖家峪最后与涞源连接在一起的铁路线,该条铁路线将房山、门头沟、易县、涞水和涞源等连接在一起,成为京保一体化的重要链条。但是从总体上看,京西需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如“卧佛寺乡―孔涧―张家庄村―门头沟”段,“孔涧―河东镇―大河南乡”段,“张家庄村―九龙镇―赵各庄镇―紫荆关镇”段的高速公路建设,对沟通门头沟、涞水以及易县和涞源间的联系,从而将北京与保定更多区域进行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以外,北京与其间多处存在“断头路”,如“大兴―廊坊”,“大兴―永清”(图3中的右下角)就是两段明显的“断头路”,修通“断头路”对于连通廊坊与涿州具有重要影响。在强化京保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逐步解决京西灰色区域内的交通通达性问题,尤其需要解决“门头沟―张家庄村―九龙镇―赵各庄村―紫荆关镇”一线与“紫荆关镇―易县―涞水―涿州―房山―门头沟”围成区域内的交通通达性问题。

图3 北京及周边路网示意

(三)中心集中与区域分散并存

涞水虽然是“西北―东南”方向狭长型的区域,但行政中心并不位于区域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区域东南侧靠近涿州的区域,从图3中可以看出,涿州、涞水和易县等隶属保定的三个行政中心分布相对集中,门头沟、房山和大兴在北京西南侧也分布相对集中。如果区域中心与行政中心相对称,行政中心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对腹地内不同区域的影响是相对均衡的。从京保临界线上的县级行政区划看,五个县级行政中心除了涿州的行政中心与区域中心相对比较一致外,涞水、大兴、房山和门头沟都存在行政中心与区域中心不对称问题。门头沟、房山和大兴的行政中心均位于距离各自行政区划内靠近北京的位置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弱化了京保间构建小城市团的强度。图5表示了“房山―涿州”线上区域中心与行政中心的不对称情况。涿州和涞水向右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房山、大兴、门头沟向左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东仙坡镇―琉璃河镇”附近是两个方向影响力最弱的地区,只有对这个地区进行强化,才能够解决行政区划中心与区域经济中心不对称的问题,在行政区划的边缘地带创造次级区域中心,成为行政中心在行政边界位置上的“加速站”。“加速站”在倾向性的行政影响下得到强化,对接来自左右两侧的影响力,这样在“涞水―涿州”与“门头沟―房山―大兴”之间就形成了以“东仙坡镇―琉璃河镇”为中心的小镇团,将行政中心的影响力引向行政边界地区,为在行政区域内实现区域经济均匀发展创造条件。

图4表示了中心集中与区域分散并存情况下邻近各区域出现发展差别的情况。图中有P、Q、R三个行政中心(区域中心),但是这三个中心并不位于各自区域的中心位置,三个中心位于各自区域的边缘并且相距较近,于是便于高效互动并构成小城镇组团。图中的弧形线表示P、Q、R各自向腹地扩展的等影响线。l1、l2、l3是弧线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的三角形折线,从三条折线在X、Y、Z三个轴上的截距看,在相同影响强度情况下,Z轴上的截距最长,即Q的影响域最广。在P、Q、R三个区域中,P的区域最小,但由于P的影响力较弱,大部分区域反而不能得到发展,而Q的大部分区域却能够得到发展。虽然P、Q、R三个区域中心由于空间邻近并能进行有效整合,但三个区域向各自腹地扩展的强度并不相同。所以中心相对集中而区域较分散也会为区域间整合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图4 中心集中与区域分散示意

(四)产业整合难度大且构建整合平台耗时长

1. 大区域内产业整合难度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在“专”与“多”之间进行平衡。在分散发展局面下,邻近区域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业重复设置问题,在一体化发展思路下,需要对这些重复产业进行归并和整合,大都市在将部分产业外移的同时,也要强化发展其他一些产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每个区域都应该强化其优势产业,并与邻近的其他产业进行优势互补。这就需要拓宽投资视野,由原先只在本行政区划内投资变为在行政区划之外投资,投资主体在运行过程中要受到属地和来源地两个行政区划的管理,这就需要理顺行政行为与经济行为间的关系,强化属地管理。在跨区域投资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较差的区域基础设施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心性强度较大的大城市向邻近行政区划进行产业转移。所以基础较差的区域首先应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邻近区域向本区域投资构建较高的平台,才能够在吸引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2. 构建整合平台花费时间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生在势均力敌的经济核之间时,资源在各个经济核之间聚集的机会基本上是均等的,一体化的各个成员城市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互动。但是在经济发展状况不对等的区域间进行一体化发展时,由于各个区域的资源聚集强度有差别,经济要素就会更多地流向聚集强度较大的经济核。如果没有行政力量介入,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京津冀一体化是两个大都市与河北省之间的一体化,在地域面积上河北省远远大于京津,在区域经济发展强度方面京津大于河北省。河北省的省会石家庄与京津两个大都市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会成为重要地区,所以一体化实际上也是需要分布进行的。借助行政力量在京津的河北省区域内首先布局生产力,强化京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弱化“环京津贫困带”,并培养环京津次级经济核,有效地接纳京津分解到腹地的职能并融合发展为本区域的经济增长点,这个过程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图5 “房涿”线上中心不对称示意

三、“北京―保定”边界处城市发展设计

京津冀一体化涉及到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级行政区划间的合作。笔者此前曾经提出“三Q+三C”的发展模式[3]和“双核+双子”的发展模式[4],京津两个大都市实际上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等与京津临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需要从这些临界的行政区划层面做文章,构建小城镇发展线和跨区划的城镇团,让不同行政区划间的经济要素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进行整合,在京津周边逐渐弱化和消除“环京津贫困带”[5],构建“环京津城市带”,使京津冀区域经济逐渐走向深层次融合。保定与北京临界的县级行政单元有涿州和涞水,与这两个行政单元临界的隶属北京的大兴、房山和门头沟。依托既有交通网络构建上述5个县间的融合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京津保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北京―保定”小城镇发展线

保定的涿州、涞水与北京的大兴、房山和门头沟临界,但涞水位于“环京津贫困带”中。涞水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行政区域,东部与涿州临界,西部山区地带发展相对迟缓。大兴、房山位于北京的东部和南部区域,发展状态优于北京西部区域的门头沟。从图6中可以看出,门头沟主要是与涞水临界,房山主要与涿州临界,大兴与涿州的临界的区域不算很大,主要是向东发展,与京津之间的廊坊融合在一起。京保行政区划两侧的县级行政单元,虽然只是隔了一条行政区划界限,但发展状态存在较大差别,为此需要构建跨越行政区划的小城镇发展线,将行政区划两侧的县级行政单元衔接在一起。如图6所示,包括大兴向东的发展线在内,从北京出发构建出l、l、l、l、l、l、l等7条发展线。l由门头沟出发构成“门头沟―军庄镇―王平镇―雁翅镇―军响乡―斋堂镇―九龙镇”一线,这是门头沟西侧的一条发展线,将门头沟西部与涞源西部整合在一起,在行政区划变动之前,门头沟也是隶属河北省的县级行政单元,门头沟与涞源在资源禀赋上有诸多相似处,l能够将门头沟与涞源西部整合在一起发展,将门头沟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引到涞源。l是门头沟与涞源交界处的发展线,从门头沟出发,构成“门头沟―永定镇―大安山乡―史家营乡―九龙镇”一线。l是房山西部的一条发展线,从房山出发,构成“房山―佛子庄乡―南窖乡―霞云岭乡―蒲洼乡”一线。l、l、l三条发展线将门头沟和部分房山地区与涞源整合在一起,经过九龙镇与赵各庄镇连接起来,成为将北京的发展动因传向涞水的三条动脉。l也是房山区划内通向涞源的发展线,由“青龙湖镇―新镇―周口店镇―十渡镇―赵各庄镇”一线构成。l是将房山与涿州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线,从房山出发,由“官

图6 京保交界处城市发展示意

道镇―窦店镇―琉璃河镇―东仙坡镇―百尺竿镇―东城坊镇”一线构成,最终到达涞水。这条线是如上5条发展线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发展线,在京保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l和l等是由大兴出发的两条发展线,l由大兴出发,由“大兴―庞各庄镇―榆垡镇”一线构成,这条发展线能够与涿州部分区域建立联系,对京保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影响。l是由大兴出发向东与廊坊连接的发展线,由“大兴―魏善庄镇―安定镇―万庄镇―廊坊”一线构成,虽然不会对京保一体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但由于这条发展线上城镇密度较高,并且发展比较成熟,廊坊虽然隶属河北省,但已经与北京得到了一体化发展,这条发展线上一体化的成功做法对前几条发展线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上7条发展线中有6条发展线以辐射方式,将北京的大兴、房山和门头沟与保定的涿州和涞水整合在一起,通过将北京的大都市辐射力引向保定,在京保的行政区划边界上构建多组小城镇组团。

(二)“北京―保定”行政边界小城镇组团构建

除了前文论及的跨越行政区划的发展线外,还需要在行政区划分界线附近发展小城镇团,依托既有发展条件将行政区划两边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要结合几条发展线,构建“蒲洼乡―九龙镇”小镇团,“十渡镇―三坡镇”小镇团,“琉璃河镇―东仙坡镇”小镇团,“码头镇―榆垡镇”小镇团。

1.“蒲洼乡―九龙镇”组团

如图6所示,蒲洼乡和九龙镇分别位于北京和涞水,蒲洼乡是l上的重要小镇,也是房山和门头沟交界处的小城镇,九龙镇是l、l、l的汇合处。在蒲洼乡和九龙镇之间构建小镇团,能够在京西与涞水间构建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触发点,两镇虽然位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但环境条件方面是一致的。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在与北京合作发展方面有很多的空间。为了促进涞水发展,包括涞水在内的“涞水―涞源―易县”被确定为“涞涞易”生态旅游休闲基地。门头沟98.5%的区域为山地。“蒲洼乡―九龙镇”组团实际上可以将门头沟、房山和涞水三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整合发展,进一步与“十渡镇―三坡镇”组团整合在一起。

2.“十渡镇―三坡镇”组团

三坡镇和十渡镇分别位于涞水和北京,两镇都是重要的旅游区,这里已经成为京津游客短期旅游的理想场所。两个风景区都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由于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目前处于分别开发状态。两个风景区如果进行整合开发,不但旅游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展,而且会更大程度上节约开发成本。旅游区的经营会进一步展示规模优势。目前构建“十渡镇―三坡镇”组团的瓶颈除了行政区划阻隔的因素外,交通线路的级别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北京的高速交通网络虽然比较发达,但在周边的郊县中,与延庆、怀柔、昌平、顺义、通州、平谷、大兴、房山等都有高速公路,而且能够贯穿整个县级行政区划,唯独与房山西部、门头沟西部没有高速公路连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组团的构建。

3.“琉璃河镇―东仙坡镇”组团

琉璃河镇隶属房山,东仙坡镇隶属涿州,两个镇构建小镇组团可以使房山、涿州在行政界限上进一步融合。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两个镇都位于上,这条线在所有发展线中小城镇密度最高,所以发展该小镇团,对于该条发展线上强化小城镇间的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涿州和涞水两个县级行政中心都位于上,相对于其他发展线,l上既有高速公路也有铁路,方便的交通线路能够将发展线上的镇级行政中心有效整合在一起。随着该组团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渐将韩村河镇、码头镇、窦店镇、石楼镇等整合起来,在l5b上形成房山、小镇团、涿州、涞水等四个增长点,并与“码头镇―榆垡镇”整合在一起。

4.“码头镇―榆垡镇”组团

码头镇隶属涿州,榆垡镇隶属大兴。“码头镇―榆垡镇”组团是涿州与大兴间进行整合而建立的区域性小城镇组团。前文述及,码头镇会逐渐融合到“琉璃河镇―东仙坡镇”小镇组团中,琉璃河镇、东仙坡镇和码头镇在组成三镇小团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对榆垡镇产生较大的影响。榆垡镇与码头镇间建立小镇组团目前两镇间存在“断头路”,所以疏通两镇间的交通非常重要,“码头镇―榆垡镇”段的通达性提升后,就衔接了与“固安―涿州”并行的线路,“码头镇―榆垡镇”小镇团和“琉璃河镇―东仙坡镇”小镇团就会分别更好地呼应固安和涿州,使得北京的经济影响力沿着向南出发的大广高速在“大辛庄乡―榆垡镇―固安县”段对涿州的城市体系建设发挥更好的烘托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祥林.京津冀“双核+双子”模式城市化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p12.

[2]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涿州子片区”的发展对策分析[J].城市,2014(7):p9~15.

[3]孟祥林.“三Q+三C”发展思路下的京南城市群发展对策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p21~27.

篇4

土地不同于一般的劳动产品,土地价格不完全是人类劳动的体现。关于土地价格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精彩的论述,他指出:“实际上,支付的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依据这一论点,段正梁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即土地的使用价值,它是土地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由于经过人工改造,投入大量人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此过程中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因此,已开发利用的土地不同于未开垦的、自然形态的土地,地价除了为土地所有权而支付的部分货币外,还包括为投入人类劳动另行支付一部分货币。前一种价格称之为土地资源价格,后一种价格称之为土地资本价格或土地资产价格。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城市地价已成为国家调节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土地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城市土地价格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逐步趋于合理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地价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二、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城市地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价形成机制的一般因素和分类 。查尔斯·H·温茨巴奇、迈克·E·迈尔斯和苏珊珊·埃斯单奇·坎农在其《现代不动产》一书中对影响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的一般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将其分为: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二是土地使用规制对城市地价的影响。A.卢帕森赫和S.J.格茨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政策对城市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指出城市蔓延和城市精明增长政策、住房屋顶的限制、区域开发、环境与持续性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权力、区划限制、可开发土地的总量限制等,一方面限制了特定时段的住房和土地供应,使得房屋成本增加,引起住房或土地供应曲线向左移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负的外部性,使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两者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城市土地的价格。

三是关于土地价格模型的研究。罗森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对特征价格的市场均衡出发展开分析,就产品特征提出了市场供需均衡模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罗森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品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为特征价格理论的构建、特征价格函数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据其理论,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将产品特征的隐含价格分离出来,分析产品特征的需求等。后来许多学者在罗森的基础上,完善了模型的处理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肖分和瓦尔利运用福利经济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用CGE模型分析了税收对美国和英国经济的影响。CGE模型被广泛地运用在不完全竞争结构的贸易模型中,用其对贸易自由化进行评估。 Brodzicki(2003)、Matias(2003)通过对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证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除上述之外,西方学术界还从税收和城市规划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研究。

三、城市地价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对国内学者有关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文章进行了跟踪研究,先后查阅了国内学者近五年来出版刊发的文献。

一是关于影响地价综合因素的分析。

以具体城市为例对影响土地价格综合因素的分析。柴志春、赵松等人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通过对土地价格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东部地区土地价格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徐跃红、昌萍、袁文麟以北京市工业园区为例,对地价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各工业园区政府的博弈关系和成本效益的角度看,北京市工业园区工业地价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园区区位、工业园区产业性质和产业集聚度、协议出让土地所占比重、各工业园区的政策。另外,博弈在普通工业园区工业地价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地价主要是根据工业用地的成本效益确定。谢先全、宋晓波研究了厦门市城市基准地价的动态变化原因,得出结论:引起基准地价动态变化的主要内在驱动因子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产业结构状态。郝军、邬文艳、于胜男以内蒙古14个样点旗、县(区)为例,对城镇基准地价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作了分析,认为商服繁华度是影响商业地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是住宅地价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通达度则是工业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对于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分类的综合研究。

篇5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  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  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  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  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  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  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  Kindleberger.c.p.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al  Of  World  Business,Vol.1.1996.

[7]  Peter  Robson.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  Mira  Wilkins.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9]  Yannopoulos.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Jou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28.1990.

[10]  Shyamalendu  Sarkar  And  Hong  Y.Park"Impa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技术贸易;产业合作;中俄

中图分类号:F125.5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31-03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理论内涵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但还未形成统一的产业集群涵义。通常,“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是指在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两个国家的某一区域,基于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互补性的内在利益驱动,形成紧密的产业关联和国际分工,实现国际地方间的多种产业链的合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落。国内学者对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研究较少涉猎,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极大丰富产业集群的理论内涵。本文将视角定为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对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产业集群形成的依据

(一)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支点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国家与地区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增多,使区域合作和产业合作有良好的条件。

2.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以区域差异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必要条件、以商品经济和区域利益为充分条件的劳动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表现。大规模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往往导致区域专门化的发展,造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特征,并由区域化逐渐上升为国际化,进而扩展到全球范围,演化成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协作。

3.需求―资源关系理论。一国国民的需求与该国的资源状况很难吻合,存在不适应性。需求―资源关系理论认为,正是这种不适应性构成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动机,同时也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

(二)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

1.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强大的外部推动力量。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这一点日益为东北亚各国所认同和重视。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合作趋势不可阻挡。

2.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产生的巨大利益。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跨国区域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的互补含着巨大的内在的利益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就是经济规律,它会使跨国区域间经济合作与融合不断加强和日益广泛的趋势不可阻挡。

3.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任何区域本身开放发展和对外联系的普通需要,也有利于跨国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各国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中本国与世界经贸的关系及本国在世界经贸中的身份。在国际货物、投资、知识产权、环境等领域的交流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有利条件

(一)双方经济合作的重大历史机遇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两国地方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方面是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俄罗斯正在整体经济规划上向东部倾斜,“东部大开发”态势已然形成。俄罗斯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依赖其东部地区的开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普京总统签署命令,成立了俄罗斯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负责制定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战略[1]。俄有关部门不断表达与中国在远东合作开发的意愿。另一方面,中国“东北振兴”计划正在推进,老工业基地的许多技术改造项目引致巨大的技术需求,为双方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机遇。

(二)双方贸易发展稳健、联系紧密

在亚太国家中,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2006年对俄进出口总值6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20%。来自吉林省商务厅的资料显示,2005年吉林省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17 927万美元,同比增长65.7%。到2005年底,辽宁省在俄投资兴办企业已经达到145家,累计投入资金7 631万美元;1988年以来,辽宁省对俄贸易额达到52.6亿美元;从2001年至今,辽宁省共引进俄罗斯高技术项目3 000多个。近年来,俄对各种机械设备等投资性商品的需求逐渐增大,机电产品进口大幅增加。而中国东北在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因此,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资源技术互补、合作利益共享的多领域、广泛的产业合作拥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三)双方产业集群雏形基本形成

中国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在空间上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形成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中国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前列,集中了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生产制造和零部件配套能力的产业集群。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工业主要为燃料动力综合体、有色冶金工业、钢铁工业及食品工业,在生物技术、电波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领先,双方合作有较强产业基础。

(四)双方科技实力较为雄厚

中国东北地区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云集,科研力量雄厚,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等优势较为明显。高等学校覆盖面广,专业齐全,有近百个学科或研究方向属全国惟一或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科研实力较强。东北三省经国家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有6个,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2]。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位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现拥有59个科研和技术设计研究所,积极同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被确定为未来工作的方向。

三、产业合作实现途径分析

振兴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为双方广泛开展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为技术特别是产业技术项目交流提供了平台,使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实现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成为可能。而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将进一步发挥对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成为推进中俄区域合作的重要凝聚力量。

(一)产业合作主体及领域

推进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将依据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技术市场的供需情况,实现科技成果交流与产业化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方产业合作将在军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重工业技术、基础科学等领域和行业展开,主要集中于一些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需要引进俄方先进适用技术的中小企业。俄罗斯东部地区,与中方产业合作,将主要集中在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与中方高校、研究所、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上,集中在俄方中小企业对中方轻纺、食品、轻化工、医药、家电等部门的工业技术、相关农业技术的需求上。

(二)产业合作平台

中国东北地区应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借助中国东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博览会、投资会等,搭建与俄方联系与交流、项目对接的平台,以地区主体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重要载体,集中布局产业和发展配套。

(三)产业合作途径

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在双方政府努力发展经贸合作的良好大环境下,应加强双方企业、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引进与输出、集群内产业配套等方式开展广泛的产业合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这个大区域内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在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互补性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下,产业关联程度和分工协作不断加深,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空间地理上的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推进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1.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进行产业链接的直接形式。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拥有巨大的科技潜力和创新潜力,中国东北地区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毗邻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地利”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有能力承接俄罗斯东部地区的一部分成果转化项目。中国东部地区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立了对俄合作产业园,在吉林省长春市开设了西伯利亚―中国合资技术园,在辽宁省和新西伯利亚市合建中俄科技园的计划正在进行,这些主题开发区正逐步成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

2.拓展多样化技术引进方式。中国东北地区传统的以关键设备、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引进格局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技术引进方式相互交织的新局面。借助哈尔滨国家级“哈洽会”、“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吉林省―滨海边疆区投资与贸易展洽会”和“吉林―东西伯利亚投资与贸易展洽会”等展会经济的独特魅力,鼓励东北地区的企业与俄罗斯研究院或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实现产业合作,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引进促进双方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3.实现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配套。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配置可弥补双方产业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提升双方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成为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战略升级的突破口,而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将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活力,成为推动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的强力“引擎”,成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助推器”,成为带动中俄区域合作乃至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支撑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字:跨国银行 并购

一、银行并购理论比较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当企业能以低成本得到高产出的时候,企业就拥有规模经济。从本质上说,规模经济理论是描述企业规模变动与企业平均成本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规模经济的核心是适度规模经济,即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时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小于适度规模,表明规模继续扩大仍然可以使平均成本下降,收益率上升;反之则表明企业的现有规模不利于企业,此时只有缩小规模,才能使平均成本下降。

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银行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单个银行由于通过银行并购和跨国并购,提高银行规模,增加新金融品种,扩大金融服务领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银行内部引起收益的增加。而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整个银行产业规模扩大而使得单个银行得到了良好的人才、信息、资金融通、联行清算等服务而引起的收益递增现象。银行规模经济的目的是通过控制经营规模,达到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平衡,最终达到赢利的目的。

(二)范围经济理论

范围经济主要研究经济组织的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银行范围经济与一般厂商的范围经济在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是指银行经营品种的增减或业务领域的扩张或收缩所引起的边际收益提高或者边际费用降低的现象。如果银行业务范围扩大或收缩后,边际收益增加或者边际成本下降,则表明银行实现了范围经济;反之,边际收益下降或边际成本上升。则表明银行范围不经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可以通过经营不同领域的业务以取得范围经济。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而且可以经营证券和保险等投资银行业务,甚至还可以经营房地产和贸易服务等非金融业务。同时,随着银行国际化发展,银行实施范围经济的地域也得到了扩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已经认识到范围经济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并购和跨国并购等方式来追求范围经济。

(三)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银行并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银行经营环境的控制,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并取得长期获利的机会。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势力理论的核心是:增大公司规模将会增强公司实力。市场势力理论近年来已成为国际银行并购的重要理论依据。

对一般银行而言,以下三种情况下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增强市场势力:首先,在需求下降、服务供给过剩的削价竞争的情况下,几家银行合并,以取得实现本产业合理化的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在国际竞争使国内市场遭受外资银行强烈渗透和冲击的情况下,银行通过大规模联合,对抗外来竞争;最后,由于法律变得更为严格,使银行间包括合谋等在内的多种联系成为非法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可以使一些非法的做法“内部化”,达到继续控制市场的目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虽然作用机理不同,但都能达到扩大市场势力的目的。横向并购通过行业集中,减少了银行数量,使并购后的银行对市场控制力得以增强,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垄断;纵向并购使银行业务范围扩大,利润来源增加,市场影响增强;混合并购则扩大了银行的绝对规模,使其拥有相对充足的财力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达到独占或垄断基本业务领域的目的。

(四)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又称内部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的重要特征是通过企业家而不是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组织经济活动。并购是银行这种企业组织以企业机制对市场机制的替代过程。也就是说,当交易费用很高时,就可以通过企业家将交易内部化――将原来较小规模的银行与外部市场的交易转变为合并后的大银行的内部交易来节约成本。因此,节约交易费用是银行并购的动因之一,银行内部的协调管理费用越低,银行并购的规模就越大,并购的最佳点应在降低交易费用与由于扩大规模而增加内部监督管理成本相等之处。

由于人的因素和不确定性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企业只有用内部机制来代替市场机制,即通过并购重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企业组织中较强的合作意识加上有效的内部控制与决策,使得并购比市场机制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交易费用理论用于解释银行纵向并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业务相近的银行合并往往伴随着大量分支机构和人员的裁减,银行组织机构更精干合理,既减少了硬件设施的耗费,又降低了各项管理费用,使合并后的银行在成本较低的条件下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盈利水平。

二、银行跨国并购因素分析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银行跨国并购的在动力

银行通过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从而使得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银行首先在内部由单个银行通过银行本土并购和跨国并购,扩大银行规模,增加新金融品种,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其次在银行外部招收良好的人才、收集相关经济信息、进行资金融通等服务而引起的收益递增现象。在范围经济理论下,银行通过业务范围扩大或收缩寻求边际收益增加或者边际成本下降,在这个动态的模型下,保持银行利润持续增长。

(二)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是银行并购的外在动力

从目前现状来看,那些高效的、常处于竞争环境中、富有经验、已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拥有经常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内用户的银行更容易成为并购者。研究通过衡量效率和利润水平,发现大银行并购中小银行的优势在于前者的资本更有效率、利润更多、资本金更充足。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可以使一个银行更富有经验(从而效率更高),这些经验将促使银行把产品、技术创新和管理技巧运用到新的市场,而并购是迅速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一方面,在新市场的经济结构的脆弱对比下能体现跨国银行的成熟、高效;另一方面,若新市场的竞争程度远高于此跨国银行的本国竞争程度,那么此跨国银行可以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充分完善,并更高效地运作。

(三)主营业务的吸引力下降是银行并购的直接驱动力

在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以及建造开放、一体、便利的经济政策的指引下,各国通过放松银行金融管理政策,使得传统的银行信用中介业务受到极大的挑战。融资手段的多样化、金融信息快捷的传达速度,使得银行作为传统的信用中介地位发生了动摇。银行通过并购相关金融衍生公司,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不熟悉的领域,扩大自己的新利润增长点。

(四)东道国的社会构成是银行进行跨国并购时必需考

虑的因素

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呈现的特点是人口多而集中、消费能力低、主要业务还集中在传统的储蓄与贷款的业务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并购已经在国内各地区建立分支机构的东道国银行。这样的银行已经拥有完善的经营渠道,缺少的是先进的管理技术、更适合市场的金融产品,所以收购这样的本土银行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实现跨国银行的规模效益。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银行跨国并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并形成了对当代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欧盟以及NAFTA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扩大区域性市场容量,促进贸易发展,解决区域性贸易纠纷,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银行跨国并购有一定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区域经济的政治稳定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各个国家对银行的并购监管法律规定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或重新立法。

三、国际银行跨国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一)明确发展战略,走特色国际化路径

走出去是好的,但不是每一个走出去的银行都能成功地盈利。其本质区别就是银行如果选择自己的跨国之路。路线选择错误,做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工夫。选择相应的风险运行模式、金融服务工具、金融衍生下具、银行企业本土策略是成败的关键。

(二)走海外新建与跨国并购相结合的道路

单单依靠海外新建不足以使银行业真正迈入国际银行业的行列。海外新建纵然设立方便,但若是真正融入当地经济,在当地经济建立品牌效应、快速适应当地的市场,还是需要通过并购这一手段实现本土化。海外新建事实上就是规模经济中的内部扩张经济,它通过在海外复制国内银行的运营模式来扩大规模经济效益;跨国并购则是规模经济的外部扩张经济,它不通过自身复制而是通过直接将外国银行业转变为本国经营模式扩张效益。

(三)跨国并购以提升银行管理与风险操控水平,实现金融 手段创新为目的

对收购对象的网点分布、业务能力、风险操控等因素的综合考察是跨国并购考虑的核心因素。并购还需要考虑收购对象的市场地位、品牌价值、产品优势以及服务经验等内容。事实上,对于那些业务能力低、品牌价值不高的银行进行收购也具有很大的利润提升潜力。以我国银行独有的管理经验和金融服务手段对当地银行业进行改造,会产生跨区域效应。

(四)尽快出台银行跨国并购法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对外并购还没有可依据的具体法规,这就使得当我国银行对外进行投资并购时,一旦受到当地政府不合理或非法的征收、与当地银行在并购过程中发生纠纷,就会让我方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为没有可依据的准据法,使得我方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当地政府的法律管辖,因而,尽快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跨国银行并购法规势在必行。

篇8

关键词:区际贸易 形成基础 差异类别

区际贸易是国内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接壤的边界上进行的贸易,具有交易频繁、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区际贸易的产生具有强大的客观基础,同时,由于它具有众多优势,在贸易往来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区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如图1所示,区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于六个方面:区位差异、资源差异、分工差异、消费者偏好、价格差异、区域利益。

其中区位差异、资源差异、分工差异属于客观基础,消费者偏好属于人为基础,价格差异属于直接驱动力,区域利益属于根本驱动力。一是区位差异:一国中自然地理位置越好的区域,其经济的发展就越快。自然地理位置差异的存在,会使各区域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层级和水平,不同层级和水平的区际间差异,自然而然地会促使区际之间产生商品、生产要素和劳务的交换;二是资源差异:狭义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指资金、技术、人才等非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后期,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由狭义资源向广义资源过渡,就广义资源来讲,各区域的发展历史、变迁过程、地区政策等不尽相同,差异性产生了区际之间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换;三是分工差异:如果每个区域都各自生产本区域所需的全部商品,则每个区域就必须建立庞大、繁杂的生产系统,这样做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相反,每个区域都以其自身优势条件各展其能,差异化生产,就可以做高,做精,做优产品,区域分工差异是区际贸易的坚实基础;四是消费者偏好:一定区域中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千差万别,任何一个区域永远都不能在本区域的生产中,完全满足众多的消费需求,这就会促使区域间贸易的展开。五是价格差异:如前所述,各区域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规模经济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必定会引起价格的差异,这样,在同等质量、规格情况下,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良的商品就会成为抢手货,从而引发区际之间的交易;六是区域利益:毋庸置疑,区际之间的贸易,是实现各区域的自身利益的纽带和桥梁,无疑,利益是区际之间贸易交往的最终目的,也因而促进了区际之间贸易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区际间贸易的基础。

二、区际贸易的主要类别

在区际贸易的长期发展中,按照分类角度不同,逐步形成了五大贸易类别:

第一类是垂直、水平和混合贸易。其中垂直型贸易是不同区域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展开的不同层级的商品交换;水平型贸易是不同区域在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的商品交换;混合型贸易则表现为既有垂直型又有水平型的贸易类型。

第二类是有形和无形贸易。有形与无形贸易的最主要区别是货物与服务。在传统的贸易实践中,为统计的方便,又将区际之间提供劳务、资本、土地、直接与间接投资收益、对劳动报酬的支付等归为“要素服务”贸易,将诸如咨询、旅游、运输等与要素提供无关的归为“非要素服务”贸易。现今社会中的有形和无形区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其中的合理部分。

第三类是直接、间接、转口贸易。直接与间接贸易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贸易的进行中是否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转口贸易则指区域A从区域B进口产品,不进行加工,直接销售到区域C的贸易形式。

第四类是货币结算和易货贸易。货币结算贸易是以货币为结算工具的贸易,而易货贸易是以货物本身为计价支付工具进行的贸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多以易货贸易为主,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欠发展区域之间也常以易货形式开展商品、物资的交换。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常以货币结算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但也不排除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采用易货形式的贸易。

第五类是一般和加工贸易。近年来,我国统计中的一般贸易,是在一般意义上、较为宽泛、特征不太明显的交换性贸易;加工贸易是一区域进口其他区域的原料、材料、技术、散件等,经过本区域生产企业对其进行加工、装配后再将其进行出口的贸易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三来一补”方式。

三、结束语

在众多客观和主观基础的推动下,区际贸易应势而生,具有交易频繁、规模小、流动性强的特点。由于存在众多优势,区际贸易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长期的贸易交往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贸易形式,在区际贸易的实践中,这些贸易形式被间接或直接的运用,或以一种模式为主,或以几种模式混合运用,总之,区际贸易作为一种活跃的贸易模式一定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何会淑.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服务贸易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6,31

[2]李曦辉,王卓东.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构想[J].区域经济评论,2016,(01):24-29

[3]徐昕.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地位未变[J].WTO经济导刊,2016,(03):57-58

[4]李国平,王柄权.中国区域间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多区域模型的检验[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1):124-133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  ; 协调发展  ; 微观组织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前提,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中,区域经济不平衡成了我国一个基本国情特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的扩大市场作为支撑,是国民经济平稳、高效、健康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步向企业管理交易、市场交易迈进。在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跨区扩张活动越来越频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观组织机制的内涵

(一)企业跨区扩张

一般情况下,企业空间扩张的“空间”是经济区域化的表现,是指区域内在经济和地理的客观联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空间”。为使企业区位内区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拓展在空间上企业“经济空间”的运动、扩算和重新组合,能够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能够带来地理范围的扩大,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区位联系和空间特性。一般来说,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为了形成企业内部地域分工,使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企业空间扩张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功能部门的成长,从而拓展企业经济空间。第一,企业扩张是内涵式的扩张,也称外延式的扩张,包括生产技术的改进、在其它领域新增生产部门等引起的规模扩大等。第二,企业迁移主要包括企业整体搬迁、核心管理部门迁移、企业总部迁移、扩张型迁移以及研发基地迁移等,是企业基于各种目的和自需,从一个地域转向另一个地域。企业迁移是一个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双重概念,可细分为绝对迁移和相对迁移两种。第三,企业跨区经营为了更广阔的市场展开竞争和合作,从国内一个地区的企业到另一个地区投资,以企业跨区域投资开店从事生产和销售。

(二)企业跨区扩张的成因

1.成本最小化。企业跨区扩张最主要的动力是实现成本最小化,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诺斯对美国的市场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由于美国市场交易占了国民收入的45%以上,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往往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交易方式,如:并购、扩建以及新建等,建立合资和合作关系,实现内部化或者一体化。一般来说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人力要素成本等,在不同的地域中,企业运行成本受到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的影响会产生差异性。如:企业的基础性成本和企业生产性成本。其中企业的基础性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上建筑物拆迁补偿费以及相关基础建设设施费用等。而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资本使用成本等。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跨区扩张降低了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如:可以享受到区域提供的较低土地使用价格等好处和优惠。

2.市场最大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获得先发优势。分工的细化会使企业面临着一个细化的、规模更小的市场空间,会带来交易成本的增长,因此,企业跨区扩张直接扩大了企业的市场空间,绕开了区域间的各种市场壁垒,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于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企业经营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造成企业生产和销售链条的中断。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风险,企业跨区扩张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上,企业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交易的内部化,目的是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空间扩张转换为内部市场,从而提高供应以及市场的确定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区扩张可以使得企业的实力得到增强、增加市场份额,也能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企业跨区扩张是一种重要的保证措施,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采取跨区扩张行动,获得了先发优势,取得了竞争优势。

3.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社会资源。规模经济是生产规模范围扩大、同时单位成本下降的一种现象。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单个企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跨区扩张导致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生产成本减少,经济型的收益递增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为了增强灵活适应性,一些原来依赖于批量生产的大企业逐步将生产链向外延伸或剥离,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的内部产品,由于合作和不断采用新技术,生产长期平均水平下降,收益递增。由此可见,通过销售市场的扩大,企业跨区扩张产生内部和外部两种规模经济。市场的不完善,使企业交易成本增加。因此,为产生交易内部化,扩大经济范围,减少交易成本,并且通过涉足原供应商或者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了范围经济。另外,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如:资金、市场、人力等。受生产技术、市场壁垒以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更加重要。因此,迁入地的区域资源优势对于企业跨区扩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和规律

1.方式。企业跨区域空间扩张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以及无关多样化四种方式。首先,在原有的生产经营范围中,企业横向一体化扩张实现了规模经济,企业在空间上为了扩大规模,通过异地兼并、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联合同类企业等方式,向原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技术方向发展,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次,在实现跨区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把前后相继的产业或者生产阶段,通过跨区联合、投资、兼并的方式,转变为企业内部关系的过程就是企业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其主要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再者,混合一体化是指在采取横向一体化的同时,企业为了实现跨区扩张也采用纵向一体化。为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交易成本,混合一体化集中这两种一体化的优势。另外,企业向与原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领域扩张的过程就是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如:来自于现有生产活动的研究和开发等。一般情况下,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防范意识,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可以减少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2.规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是组织行为,区域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在空间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组织决策行为和内部网络和发展战略的影响,这种扩张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即: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下,服务型公司为了建立起生产机构,就近扩大市场,一般采用接触扩散。而按照市场规模,企业等级扩散不考虑市场的距离,是企业对环境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新的运营机制,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空间扩张。首先,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次,企业的跨区扩张需要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素,具有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另外,统一市场体系是企业实现跨区扩张的首要条件,完善和实现区域内部市场和市场体系的统一,增强区域政府服务意识,降低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

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深化区域经济联系

首先,跨区域扩张避开区域行政壁垒,使得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得到提升,促进了要素和产品跨区域流动,与各分支机构、合资和合作等企业之间形成了要素、产品间流通的特殊通道,避免了地方保护政策的约束。同时,要素的流动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使跨区扩张企业投资和产成间的比例成倍增长,进一步加深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其次,不管以何种形式来呈现,区域联系使得区域交易成本降低。区域经济联系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分工和交易的空间范围交易成本较高,使得区域分工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在交易内部化的条件下,降低了跨区活动外部区域信息不对称的强度,也降低了监督检查的额外费用。中国还未建立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区域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完善状况,因此,跨区企业扩张更加具有了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作用,降低了区域交易成本。再者,跨区扩张的大企业是区域之间利益联系的纽带,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增加了跨区扩张企业的区域利益,推动了地方政府对于寻求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在区域内建立了良好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体系。

(二)合理化区域分工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功能在于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生产和经营最大的效能,从而形成生产力载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企业跨区扩张加速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促进要素市场的建立、降低区域分工成本等措施,企业跨区扩张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有效地扩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减少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另外,由于受要素成本、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产业能否实现转移取决于多个因素。中国的行政区划担任着促进经济良好发展的任务,在就业、财政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会在企业退出时设置壁垒。

(三)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首先,由于后发区域储蓄倾向低,我国的资金流动被限制在地区内部,资本形成率低,因此很难缩小与先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进入后发区域投资之后,能降低资本的形成概率,减少区域的先发投资规模;同时,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方面,在实现扩张的过程中,实力强大的企业有效的释放了部分沉淀资产;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技术等移植,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同时,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更能准确的评判后发区域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通过空间扩张,更多国内企业进入后发区域投资,提高了国外企业对后发区域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产生了国内企业跟随效应。其次,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后发区域缺乏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企业跨区域的投资和兼并,提高了管理人才的供给。同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了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阶层,形成了新型的意识形态。并且,由于跨区扩张企业产生的乘数效应,使后发区域的制度变迁得到更快的推进。

(四)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率

一方面,企业向后发区域扩张不但可以获得廉价的土地、原材料以及劳动力,还能利用后发区域中产生的巨大的消费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的跨区扩张能够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更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实现了后发区域的转移。如: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有利于先发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同时,也促使后发区域制度的变迁,给后发区域带去了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等。不但增加了后发区域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后发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使后发区域的经济得到增长。而且企业向后发区域扩张,不仅使后发区域积累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优良社会人力资源,也能做到人才引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和形象价值。同时,避免出现“社会堕化效应”,从而推动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化当地的资源结构。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为了形成内部地域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企业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功能部门的生长,突破了行政壁垒,增强了区域共同利益,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等。在推动企业扩张的同时,优化资源结构,巩固和加强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合作问题与对策―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唐任伍,赵国钦.公共服务跨界合作:碎片化服务的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12(8)

篇10

港口历来与水域相联系,怎么会有无水港呢?其实无水港乃是一种虽然建在内陆地区,却又具有沿海港口基本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

一、无水港及其主要功能

无水港,亦称“内陆港”,是港口功能向无出海港城市的一种延伸,即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无水港以公路集装箱运输为载体,以两地海关及检验、检疫部门相配合为依托,通过在无水港内设置的海关、检疫、监管机构等,为客户提供服务。内陆的客户可以在当地办理定舱、装箱、报关、放行、退税、保险等业务。这样,无水港除了没有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他功能都与沿海港口相同。

二、我国现代无水港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港口已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国内不少沿海港口开始认识到,规划和建设更多的无水港,确保整个物流供应链的畅通,争取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资源,才是做大做强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已进入无水港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出现了若干个无水港群体。

(一)以天津港为首的环渤海湾地区无水港群

天津港堪称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人工港。近十年来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2001年天津港步入亿吨大港之例。目前全港70%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于天津以外的各省区。2002年10月,天津港口岸与北京朝阳口岸签署直通协议,两地跨关区通关,首开我国无水港先例。2008年11月,天津市政府颁布了《天津市加快推进无水港建设的意见》,从政策上支持了无水港的发展。截至2009年底,天津在内陆建立的无水港达16个,辐射到14个省市自治区。

(二)以大连、青岛为首的东北无水港群

大连港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亦是全国第二个大集装箱中转港,海铁联运量位居沿海港口之首。2005年6月,东北地区四城市举行市长峰会,达成以大连为门户,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建立内陆无水港的共识。由此,使大连港的经济腹地扩大到整个东北三省,三大省会城市也因无水港的建立而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青岛港位于山东胶州湾,处于黄海北部的咽喉地带,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目前,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1000万TEU,位列世界第十大港口。2008年,直接、间接腹地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2.15%,截至2009年底,已在经济腹地建成无水港18个。

(三)以上海、连云港为首的江浙沿海无水港群

上海港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港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辐射川渝及鄂湘赣皖苏等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区,这些地区都直接或间接地担当着上海港的无水港角色。上海港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以上,200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9亿吨,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万TEU,位居世界第二。

连云港地处陇海-兰新铁路大动脉的东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同时也是沿海地区出海距离最短、最便捷的口岸,其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0%来自于中西部地区。2008年以来,该港与沿陇海线中西部的主要城市签订了大陆桥物流联盟合作协议,同时亦与苏北地区各城市签订了“共建连云港口岸”协议,正是这两协议奠定了共建无水港的基础。目前,该港发展规划已纳入国家战略,并提出提出打造世界级无水港的宏伟目标。

(四)以珠三角、海西地区和北部湾为代表的我国南方无水港群

该地区建设无水港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蔓延,港口货运量减少,港口货源被分散,珠三角地区各港口之间竞争更为剧烈。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扩大港口腹地,于是各港纷纷把目光投向内地,着手建设无水港货源集散地。如2009年3月,广州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广州发展的意见》文件,该文件提出以广州港为中心,加强与内陆经济腹地的联系,把建设无水港作为港口未来的发展目标。2010年初,福建省政府出台了扶持无水港发展的有关政策,同时决定在晋江等地规划建设4个无水港。由于赣龙铁路的通车和梅龙高速公路的建成,厦门港与海峡两岸经济区成了进入中西部的桥头堡。最近,厦门港与赣州签定共建无水港的协议。

广西沿海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一般称为广西北部湾港,位于广西北部湾北岸西南部,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不仅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要门户,更是我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管委会于2009年挂牌运行,它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无水港正在建成。随着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更为广西今后全方位的开发开放带来了机遇。

三、我国现代无水港的通关模式及其评价

从目前我国无水港群动作现状分析,其发展动因大致存在三种情形:一是沿海港口为争取货源,主动与内陆地区合建无水港;二是内陆地区为发展本地区经济而主动要求建立无水港;三是港陆双方为各自发展需要而共建无水港。无论哪种情形,其目的都是为了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打通区域与世界接轨的最近、最快、最省的货物出口大通道,以便提高本地区对外开放度,促进海陆两地经济联动和快速发展。而要实现这些目的,都离不开海关环节的有效监管,特别是海关通关效率的提升尤其显得重要。

(一)通关概念及其模式

从字面上看,所谓通关,就是通过海关检查的意思,而海关所谓的通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物品所有者或其者向海关申请办理货物、物品进出境手续,海关对其所提交的单证和实际进出口货物、物品进行依法审核、查验、征收税费、放行的全过程。

通关作业乃是通关管理活动的实体,主要包括物流监控、报关单电子数据申报、集中审单、接单审核、征收税费、查验、放行等各项作业环节。

近年来,我国海关为顺应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对长三角区域整体的转关监管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两水两路”通关作业、“跨关区快速通关”等设想,其中以无水港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即“属地申报,口岸验收”模式更为突出。自2005年开展试点以来,先后加入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试点的,除上海、南京、杭州、宁波4个直属海关及下辖的16个隶属海关外,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长沙、南昌等海关也纷纷加入,目前已经从长三角区域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并推广到福建和广东沿海诸多海关。所谓“属地申报,口岸验收”,是指企业在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时,可以自主选择向属地任一海关单位申报,在货物实际进出境地的口岸海关办理货物验收手续,也可以选择在口岸海关直接清关或转关的通关方式,这与先前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中涉及两个以上直属海关时,只能采取转关运输的监管方式明显不同。当然,这种模式适用对象必须是守法的企业,即通常的A类及其以上诚信企业。

(二)无水港通关模式评价

自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收”通关模式以来,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顺应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该通关模式一改传统的跨关区快速通关货物在主管地海关(或口岸海关)申报后,还必须到口岸海关(或主管地海关)进行第二次申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内对快速通关的管理要求,提高了通关效率。“一站式通关”改革是海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更有利于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服务,也是顺应现代物流发展而作出的重要调整和决策。

二是由于通关环节的减少,使企业降低了物流与通关成本。此模式试运转后,企业完成验收手续一般只要半天时间,而按传统的转关模式作业,通常需要1~2天,口岸停留时间明显减少。由于从“两次申报,两次放行”转为“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企业只需在本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货物直接在口岸海关验收,通关时间少了,大大提高了港口利用率,使港口经营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A类及其以上诚信企业,不再使用海关监管车辆运送货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运输工具,进口货物在口岸放行后,企业可以直接从口岸提货,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实惠。对海关而言,消除了对海关监管货物在途中的风险,便于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后续核查。从当前试行性情况来看,无水港物流运行时间,在中部地区可缩短1-2天,西部地区缩短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集装箱每TEU节约成本300元,物流和通关综合成本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