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公共管理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分权政策负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第二,市场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进的历史。问题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根除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原来由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和操纵的企业纷纷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这一意义上,私有化成为市场化的代名词。而此间需要警惕的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个私有化。毕竟市场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时,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保殖增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宣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却是私有化对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不管怎么说,市场化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对于传统的官僚体制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挑战和打击。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导观念是市场。其理论假设就是,公共机构如果像私人机构一样运转,势必发挥更为经济、更为效率的功能。撒切尔夫人非常偏好的经济学家威廉尼斯卡宁的著名观点就是,政府内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业。[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却是大力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与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开始向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不信任到信任、从彼此隔绝到合作共赢、从信息资源封锁到广泛接触开放的转变。无论如何,这对于政府组织来说,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智慧,也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发展中来。这本身就大大减轻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压力,缓解了政府在诸多方面发展的危机。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其充分放开手脚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利于政府自身发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多赢格局。只是,问题同样会不断涌现。如何把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界限?哪些问题可以合作?哪些问题不能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原来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应该作何跟进?内部资料、公开资料这些如何适应转变?非政府组织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为政府提高服务,而不是另有它图?换言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不仅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要强调其实效。
不管是哪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其都会对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用市场战略来取代传统的命令-控制的官僚体制,它冲击的不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体制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市场化将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对这个体制中的每一位公务人员进行根本性的洗脑。如果没有这些人员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根本性转变,体制自身的演变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否则,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虚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制的良性变迁才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晚近以来,人们对官僚的质疑声浪剧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寻求增加权力和一体化运作的利维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宫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协调、漏洞百出的部门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过关,最坏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数量日益增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质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适应政策制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质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权力一直在稳健上升。[3]
第三,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会波及政府转型。市场化的进程使得服务意识、顾客理念等都被极大地放大了。因而相应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公民、回应公民、服务公民?生产率的改进和市场化的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型。于是,“服务”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政府自身的转型表现在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须以市场、以公民、以诉求为中心。类似于市场上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一样。前者必须即时回应后者对服务的诉求,且必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状况、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不断刷新这种服务,始终做到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有主动提供与被动赋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诚然,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传统官僚制之下,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毕竟管制型的社会缺乏这种服务的传统、动力与能量。
实际上,这恰是为什么近年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政府机构公信力逐渐下降,政府面临着重重危机和种种挑战的情形之下,一种要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较好的回应性被当作是一个事关政府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回应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要么是提供数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务选项,要么是训练政府人员正视选民市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消费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府回应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回应性使得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由原来的彼此隔绝、甚至是彼此对立的情形更进一步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服务导向的政府,又被成为消费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这是改变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之一。试图促使政府对“顾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服务顾客”的理念。在政府问题的市场化解读中,消费者的观念可能最为强烈。但是,“顾客”本身也有争议,这就是谁是顾客?在教育、社会福利、经济计划等项目中,顾客比较容易界定。可是,诸如被监禁的囚徒,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对待,以及能否确保有一定的途径保证他们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公众有受到诸如税务官、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城管)、交通警察(简称交警)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公正对待,可是针对他们的处罚的看法和态度却总是难免导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质疑。
于是,简单地提服务顾客的想法,也就无法纳入良好服务的顾客范畴,更莫论全方位的、竞争性的服务。问题尚有,消费者化政府的伦理争议在于,是应当建议公共机构把公众当作消费者还是当作公民?如果仅仅作为消费者,仅仅是关注公众参与政府的经济和服务接收者的性质,这种关系实际上会更加复杂,也更具多面性。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消费者的角色,势必弱化以政治为基础的公民角色、模糊内蕴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公民资格等概念。毕竟,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会逐渐忽略公共机构的公共性质,因为它假设公民所希冀的无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务、满意的公共消费,而没有公民的政治内涵。[4]如何平衡这既作为消费者,又不失公民身份与公民资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看来确实是服务导向的政府理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分权(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导观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公民和社会,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其回应性。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对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个极权体制或者一个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服务导向的问题,因为在这些体制之下,公民的需求从来就不会被当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与接纳,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在极权体制和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务导向的问题,也就更不会因为服务导向而发生分权问题。
在民主政制发展的早期,这种服务导向发展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由商业世界进军到政治领域,由不仅限于市场原则,而且也变为政治原则之后,服务导向才成为政治运转的法则之一,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如何提高服务的水平问题。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权来说,主要的做法无非有三:联邦制国家里权力在政府体系内部的转移,包括权力的横向分割和纵向放权。与此同时,责任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层和基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以自主开展工作。目的是让下层和基层拥有更大的权力、足够的动力以及充分的能力来回应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分权仍然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合理分权、有效授权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权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质,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权和授权的艺术问题,也就成为分权与授权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不管怎么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分权的重视确实与传统的管理更多强调集权截然不同。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将分权视为一个高绩效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被认为具备如下特征:任务明确;明确规定目标并且强调效果;向雇员下放权力;创建新的方法激励人们成功;当情况发生时,高绩效组织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绩效而言,高绩效组织具有竞争性;调整工作方法以满足顾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开的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分权、授权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绩效组织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雇员是高绩效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要达到高绩效,就要给雇员以利用他们的技巧、创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以完成组织使命的能力。雇员有权根据其兴趣结成联盟和工作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使命。他们不受组织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员迎接挑战,利用技能完成组织使命,发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继续学习等诸方面做得如何,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无论是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推进,还是服务导向的发展,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体表现在政策层面。换言之,要通过政策来具体体现上述思想和主张。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为深入贯彻前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进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设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个重要内容。这是将前述思想具体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具体兑现和落实这些思想的重要举措。如果政策设计不能充分体现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实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思想的实现必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制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实质上是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民输出的信号与产物。换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传统的官僚制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变迁?如果说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和分权这些理念会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层面的话,那么,对于公民来说,政策则是更多的行政层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体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让公民和社会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这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什么将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
纵虽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回避。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它们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果问题是用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据来界定,它们就绝不可能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比如一个国家按一定比例对贫困线的划定,总是会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毕竟,社会的相对差异永远也不可能消除。(2)人们的期望总会比政府的能力增长得快。政策领域的任何进展可能只会导致人们对政策应该完成的任务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决某一群体问题的政策可能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一些问题。在多元社会里,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同时意味着给其他人带来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同时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4)有一些社会趋向很可能是不能够由政府来推动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为解决种族问题,将白人与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5)人们常常会调适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政策变得毫无用处,政府也因此面临窘境。比如高福利导致大量懒惰,从而过度依赖政府救济金的行为。(6)社会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一项具体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类问题。(7)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比问题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牺牲原有的社会制度或者价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社会动乱、各种维权行为。它牺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价值,诸如结社的权利、言论和出版自由、组织反对党的权利等。(8)政治体系的建构可能不完全适宜于进行理性决策。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体上需要理性决策,可是,由于民选官员需要回应选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此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对政策效果的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够将其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等思想变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将思想操作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问题。于是,问题又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执行效果的责任机制问题。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强调要对政策的效果负责?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基础,管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则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重视目标或许是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于关注结构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因而受到了众多批评。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转而将目标作为首要的目的,其他则退居其次,这是人们在态度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一天天地高涨,以及要更好地对外部团体和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共管理最终认识到管理者应直接对公众负责。这也是它与传统模式地一个较大不同。[7]对结果的负责,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严格区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义。“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简言之,行政指的是听从指令,管理则指的是实现结果。这就意味着: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服从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公务员日益认识到,他们的职能是进行组织,以实现他们对其结果负有真正责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程序操作和将政策变为行动。这就是说,公务员把自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还是管理者。或者说公务员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词正在成为人们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词即使尚未被人抛弃,现在也似乎已经过时了。[8]
新公共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对结果和责任意识的强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的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本人对结果能否切实负责,而不仅仅只是像行政人员一样服从别人的命令。改革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进行分割,这意味着部门领导必须负有更多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现在已介入有关的政策事务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对这些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如果事情出现某些差错,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失去工作。”[9]简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结果和对结果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改革的重点是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成为行政者”。[10]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和美国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就是一个典型。该报告指出,公务员的整个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组成: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创立侦测执行的“机制”;行政体制的运转;对议会和公众负责。1978年,美国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标在于,使管理者对结果负有更大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责任”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明晰。这里涉及的问题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过失?如何理性评估这些原因,包括资金不足,或者预定目标不够科学,也不现实?而对责任的监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公民会较多地依赖公共组织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他们不敢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其二,很多项目没有清晰地界定的顾客,顾客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谈不上监督,尤其是长期的监督;其三,过分依赖公共雇员的良好动机和专家主义,会使公众面临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11]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化责任时不得不审慎思索,认真求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握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新公共管理及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什么是这些要素?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如果说生产率和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务导向则是其必然结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论是在横向的权力分割,还是在纵向的权力分解中必须贯彻分权原则。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必须通过政策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换句话来说,只要审视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寻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和分权这几者的具体落实和操作情况。
诚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强监管的。没有监管的公共政策,很难保证其良好的效果,以及优良的公共政策。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责任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公共行政一致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虽然有诸多新理念,然而其对责任的强调实则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复制与强化。就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而言,除责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义都在于提供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因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依然是公共组织的责任。只是责任形式不同而已,传统的责任形式大多基于设立政治机制或者行为主体,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个人和机构行为负责。[12]质言之,这些核心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孤立观之。否则,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现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既要把握每一个要素的特定内涵,又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既要明晰其优势之处,又要厘清其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在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问题上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的主要参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页。
[4][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页。
[5][美]马克·G·波波维奇主编:《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耿洪敏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页。
[6][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页。
[8][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9][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篇2
关键词:电力营销;作用地位;工作内容;创新管理
前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电力营销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需求的矛盾,电力营销已成为一个即传统又新鲜的课题。电力营销已逐渐成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因此,需要根据电力产品的特点、树立创新理念,探究管理创新的方法、策略,引导电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电力营销的作用及地位
(一)市场营销关系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电力市场营销部门负责按国家统一制定的销售电价进行电能的销售,并担负着电费回收和线损管理的重要任务,营销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公司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二)市场营销影响电力企业规划方向。在市场经济中,电力市场营销担负着电力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和为广大客户服务的功能,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作用。
(三)市场营销反映供电企业形象。电力市场营销涉及千家万户,建立面向市场,便捷高效,以客户为中心,协调统一的电力市场营销体制,是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重点,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缩短业务周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用电要求是营销工作的根本目标。
二、电力营销的基本工作内容
电力营销管理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对外经营业务的窗口,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以完善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目标,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电力营销管理还具有政策性强、业务面广、信息量大且变动频繁、信息处理要求迅速、及时、准确等特点。电力营销管理的职能体现为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扩充,客户服务,电力销售,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用电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咨询,进而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
(一)业务扩充。是电力企业进行电力供应与销售的受理环节。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接受用户用电申请,了解并审查用户报送的用电资料及其工程建设的依据、进展和发展规划,调查用户用电现场情况、用电容量、用电性质和电网供电的可能性、可靠性,并据此拟定切实可行的供电方案;组织因业务扩充而引起的新建、扩建供电设施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收取各项费用,对用户的内部电气工程进行审查和验收,签订供用电合同,确定计量方式和安装计量装置,组织接电;建立用电单位档案.台账.卡片及有关用电凭证等。
(二)日常用电营业。它是指营业部门日常处理各项业务工作,或者说,是指“业务扩充”以外的其它用电业务工作。它主要的对象是已经接电立户的各类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办理的业务变更事项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电费管理。它是指按照法定电价,准确及时地回收电费,以及对其管理的活动。电费管理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抄表人员把用户每月的用电量按时正确地抄录下来,按照国家电价规定,严格正确地计算和审核电费,并及时收回和上交全部电费,对各行各业的用电量及应收电费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等。为使电费管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和高效,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习题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的自动化;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工作程序流程。
(四)电能计量管理。是指计量电力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电能的数额,用作计算电力用户应向电力企业付电费数额的依据。由此可见,电能计量装置就是电力企业的一杆秤,称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和广大用户的经济利益。为了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保证体系,这就是电能计量管理。
(五)用电检查工作。供电企业与其所供电的用户通过电网连在一起,安全与经济也就关联在一起,一方的问题会危及另一方的安全,一方的过错也会损害另一方。因此,用电检查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和电力行业标准为准则,对用电单位的电力使用进行检查,对违章、窃电的行为进行处理。
(六)营业分析。工作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对各种营业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加以分析比较,如按电压等级、电价分类、用电性质和按行业、区域对电力、电量销售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开拓电力市场,增长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三、加强电力营销的创新管理方法
(一)积极推行实施新的营销战略――“大营销战略”。供电企业现有的营销管理现状制约了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发展,需要推进营销管理工作向精益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提升营销管理工作水平。大营销战略从机构设置重组,营销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完善,人员结构调整等方面按照市场需求等要求对营销系统进行全面变革与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营销业务的分块办理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约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进行品牌宣传战略。供电企业要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使之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树立大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树立靠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增强形象意识,牢固树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
(三)树立优质服务理念。电力企业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健全电力营销的功能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导向要求,并尽可能借助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加强企业营销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营销人员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营销人员的营销技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理念。
(四)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全方位、高效率的用电营销必须有完善的技术支持系统作保证。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用电MIS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及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实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集,掌握用电需求的规律和发展需求,及时制定营销手段及措施,这些具有管理、控制、查询、监督等功能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融用电咨询、紧急服务、报装接电、投诉举报、抄表收费、事故查找定位、日常营销和负荷变化等功能于一体,实施对电力市场营销全过程的网络控制与管理,为电力营销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五)改进销售网络策略。销售网络贯彻于营销的全过程,是营销的基础,是营销策略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使得电力企业只能销售“电力”这种产品,因此销售网络较为简单。但是客户却是五花八门,对电能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为此,要将销售网络进行分析,注意在网络服务过程中的个性发挥,从而更加稳定网络.扩张网络,推动电力需求的发展。通过营销活动中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做到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到位,树立电力企业诚实、守信、公道的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手段,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重点,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活力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多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淑霞,中国电力需求演变规律及转折点研究[D],2006
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设计;时间;范围
1. 引言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是对通信工程每个周期各个阶段进行过程管理。会涉及到通信工程时间、范围、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费用管理、采购和综合等九大职能领域的内容。
2. 通信工程设计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包含通信工程设计的范围何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服务)的范围两个方面。
(1)在通信工程设计的开发阶段,对通信工程的设计项目的范围进行描述、规划和确定,将通信运营上对项目和过程的需求(入进度/费用/质量等可度量的指标)形成书面文件(项目计划书或委托书),并经过通信运营商确认,这是通信设计阶段管理的依据。
(2)有了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就可以很轻松的形成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任务书,这是设计招标的基础和设计单位的设计依据。
3.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贯穿设计阶段的全过程。
(1)根据通信设计项目计划书中的时间目标和工作分解、约束条件、历史信息和经验假定作为依据,来确定提交最终成果而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清单。
(2)根据活动清单,分析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并确定组织关系。考虑满足资源需求的能力、外部制约条件和活动历时设定后,进行工作排序,形成项目工作的列表。
(3)在通信工程设计列表的基础上,将日历为依据制定项目重大里程碑计划。
4. 费用管理
根据目前绝大数通信工程设计是由通信运营商自己操作筹资、融资和回报的情况,从完整意义上的费用管理应包括内部:团队的成本费用和外部:工程的建造费用、对非承包或非独立核算的团队来讲,费用管理的含义只指工程的费用。
(1)编制资源计划。在项目工作列表的基础上,屈辱定每项工作需要资源(人、设备、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要考虑资源的后备情况和成本的费用。
(2)评估通信运营商的投资目标。在通信工程设计计划书中,描述了通信运营商对项目使用功能、建造水准和工程造价的目标。当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是通信运营商编写时,可用同类工程进行类比,分析该目标是否可行。可行的造价目标,时费用管理的依据;否则要进行调整。
(3)方案估算的分析、审核。根据方案设计文件和估算书,进行分析和审核。贵估算的依据、参数、过程和结论认可时,说明估算的结果符合运营商的造价目标。否则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经济分析,提出调整的建议,进行限额设计。
5.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含义包括通信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服务)质量两个方面。通过控制过程质量来实现预期产品质量,是项目管理的原则。
(1)运营商的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书所规定的范围、工程描述、使用功能、技术要求等产品质量为质量管理的目标和依据。如工程项目计划书不完整或缺乏时,则要于运营商和设计讨论确定拟建物的风格、标准、设计原则、设计规范和计算软件等,制定质量计划书。
(2)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是对项目过程的质量审核。在方案、扩充和施工图三个阶段中,以方案阶段尤其重要。要花充分的时间反复进行研究和磋商,以满足业主的需要和项目相关者(含各主管部门)的利益。项目管理者要组织与业主、设计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活动,并留有痕迹(批文或会议纪要)。
(3)在设计各阶段的质量审核中,对不符合强制性条文和设计标准的,要提出整改或优化意见。形成书面的咨询报告、专题报告和审查报告。必要时可向运营商或连同设计方进行交底。咨询意见由运营商决定是否采纳。整改意见必须由设计回复:同意修改在何处,如何改,不同意理由。
6. 人力资源管理
通信工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团队建设两部分。
(1)在接受委托的起初,需架构和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常用的有三种:职能式、项目式和矩阵式。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和公司的资源储备而定。大型项目可采用项目式组织形式,一般小项目常采用矩阵式组主形式。
(2)确立工程组织结构图。以直观图形的方式展示工程的参与各方的报告关系和设计工程体内部的组织关系,并向运营商报告。
(3)设计阶段工程要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如双周例会、参观考察活动等。工程组织的学习式交流、总结、提高、互助的有效手段。总体知识和经验是设计人员有效工作的前提条件。
7. 沟通管理
沟通管理涉及设计团队内外两个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工程与各主管部门的联系由运营商自己操作。
(1)工程设计环境中参与各方众多,参与人员的地位和角度不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设计项目体内可能发生冲突、在涉及项目其他方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2)工程设计过程内部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矛盾、各专业咨询意见的协调、咨询与审图之间的协调(当咨询与审图是两批人时、报酬分配的矛盾、工作质量和进度的矛盾。
(3)通信工程设计与运营商、设计勘察单位设计项目相关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为赶季度而操作不规范、抢跑道的违章行为。如批文不齐就设计,图纸没出就开工。
设计单位对整改按的纠正措施不到位;为迎合运营商的过分要求在执行标准、规范中“打擦边球”违规;为赶出图纸进度而没道道应有的设计深度或质量缺陷。勘察单位的现场作业人员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
(4)沟通是防范冲突或化解冲突的有效手段。是理顺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是保证设计顺利进展的剂。
8. 采购管理
采购质量的品质决定通信设计质量、进度、成本,是设计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采购对象有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审图单位和智能系统、网架及主要设备的设计与分包。
(2)采购方式有招标采购(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招标)和非采购招标(询价采购、直接采购、定向采购)。
(3)制定采购规划:采购管理计划和工程说明。
(4)根据运营商的委托,设计项目管理实施采购可有组织、参与、配合等几种形式。介入的深度各不相同。
(5)合同管理。根据通信工程设计组织结构帮助运营商策划合同结构、设计总包和分包模式、采用的合同类型、参与合同谈判:合同履行中帮助运营商核定付款节点的完成实物工作量,控制变更要求,对合同的索赔提供第一手资料。
9. 风险管理
通信设计工程工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对时间、成本和质量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风险。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效能。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风险防范的过程来实现。
(1)运营商没有设计任务书,项目目标不确定,操作有很大的随意性,是最大的分险。对策是帮助运营商订立项目计划书,从而引出设计任务书,是减少该分险的最有效的措施。
(2)运营商有设计目标(时间、成本、质量),但不匹配、不可行是令一种风险。对策是对运营商的设计目标(时间、成本、质量)运用类比法进行分析、评价。帮助运营商正确定位,明确一个适合市场需求的,建造水准、使用功能。设备配置、时间、成本相匹配的设计目标。向运营商提交评价设计项目目标的可行性报告。
10. 结语
本文用职能领域项目管理模块,具体运用在通信工程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上,为建立该方面的作业模式指出了步骤和方向。
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235-01
1引言
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涉及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相关课程知识,而学生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知识难以理解、接受课程的学习内容;由于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造成学生认为知识零散、学习难度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无味,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课程的定位
到2006年底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对全国26022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低于10%,已经应用ERP的企业仅为4.8%。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不仅需要懂技术的IT人员,而且需要管理人员的配合与参与。
具体来说,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企业业务及管理人员将在系统调研与业务模型设计、系统实施等过程中与开发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在系统调研过程中,企业的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准确地向调研人员描述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在业务模型设计中,企业人员应能够准确地描述当前的业务流程细节;能够阅读并准确理解业务流程的相关图表。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能够部分地参与软件的功能测试,从业务的角度对软件提出意见;具备全局意识,能够理解并配合企业进行的变革。
此外,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长久的进程,任何信息系统都不可能完全地解决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所有现实问题及潜在问题。
根据企业业务及管理人员在系统建设与运作中的使命,我们认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后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在系统开发中配合系统分析人员确定系统需求;二是理解并配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实施中对企业的变革;三是具备信息意识,主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经济管理工作。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不是培养能够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人才,而是培养能够配合信息系统开发人才开发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
3课程内容体系
上述三种能力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也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
第一种能力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准确地向分析人员表述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需求,二是对分析人员提交的分析资料(含各种流程图、模型等)进行审查,以判断分析人员提交的逻辑模型是否符合需求。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这个在相关课程中应该重点培养,还必须掌握系统分析的内容,特别是系统分析所使用的各种表达工具――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
第二种能力也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要配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业务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阶段,如果企业人员不能主动配合,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会付出更大的成本甚至失败,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延期或失败必须会使这此企业人员的利益受损;这就要求学生应该明确系统实施的意义、步骤与方法,特别是系统切换的方法;二是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将伴随着组织结构、人员岗位、业务流程等利益格局的调整,管理人员应该顺应这个调整,尽早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观点,理解BPR以及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等内容。
第三种能力很难象前两种能力一样通过一个具体的内容来培养,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安于现状,有创新精神。学生在大一时已经学习过基本的信息技术如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与因特网的使用,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可以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对这此内容进行深化重组;增加部分信息技术内容如网络、数据处理等。
根据以上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1)信息化、信息系统与管理。这一部分包括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应该首先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企业制定决策、进行管理控制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工具和支撑。其次是站在组织的角度看待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这个角度与学生是一致的,这也是培养学生树立信息意识的一种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概论。这一部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形态。重点是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从订货点法到ERP的历程,它很好地展示了信息技术是如何为管理服务的。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4)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方法。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系统规划,培养的目标是树立学生的全局意识,理解为什么信息化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系统调查的内容与方法,系统逻辑模型的表达方法,学生应该看懂系统的逻辑模型,这是用户与开发人员沟通的桥梁,是这门课程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6)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与系统实施。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系统的切换与试运行,通过学生学生应该清楚系统切换的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明白不同切换方法的特点及工作量。以便在企业中能够理解系统切换阶段的工作压力。
(7)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
(8)管理信息系统的生态环境。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CRM、SCM、PDM、DRP、EC等各种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9)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4结语
由于各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各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该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并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虽然这门课程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来说比较难,但只要我们要上课前多思考,让培养的目标更具体,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在讲授方法上多钻研,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些。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10).
[2]徐生菊.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
[3]朱恒民,翟丹妮,洪小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探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4]傅杰勇.经济类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5]孙金凤,王文铭,丁浩.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
[6]陈忆金,王克强,黄建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概念图框架及内容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7]郭伟光,李道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3).
[8]张戈,王洪海,王华杰.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篇5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关于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暂且不谈,仅就中国学界的研究来说,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国家政务。当20世纪80年代行政学在中国恢复时,学者们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活动,凡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把行政确定为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不仅更符合汉语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国宪法对行政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主流观点是把“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简称行政,是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含义表明: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学又叫行政学、政府管理学”。(注:曾明德,罗德刚:《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体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我们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扩展了。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注: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的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11):44.)人们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中那些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开放式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若干配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责任公共问题公共决策公共产品(服务)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项目管理公共监督公共道德法与公共秩序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3.在中文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词时,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of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词时,均译为"PublicAdministration"。
篇6
随着行政生态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的挑战,迫使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加以调整和转型,在正视公共管理的困境前提下,需要注入治理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创建以民众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协同型、整合型公共管理创新模式。思考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转变碎片化、官僚化的公共管理行政模式,全面建构公共管理的全新战略框架。
一、协同型公共管理背景及理论基础综述
随着公共管理高度复杂化,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共管理牵涉众多部门、区域,这对于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治理,是当前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而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兴起,是对传统官僚行政公共管理模式的反思,是对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重组,它以公共需求为主导,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管理创新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资源依托论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依赖关系的存在,从这个视角下,可以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的组织都不具有全部的资源,只有在群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输入全部的能量,才能得以顺利运转或提供公共服务。由于政府面临众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资源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维系持久的互动伙伴关系,从而使协同型公共管理得以实现并运作。
(二)交易成本理论
在资源交换与合作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组织的追求目标,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的整体。单纯的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它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寻求合适的协同合作伙伴,从而可以减少组织的监测成本、信息成本,防范机会主义对组织公共管理的威胁。
(三)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政府公共治理将跨部门协同治理视为网络,而公共管理者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核心。因此,对于现代公共治理而言,协作网络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这个网络之中的公共管理需要关注组织间的协同与合作,也意味着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顾客需求之间的融合,再利用信息技术将网络加以有效的整合,提供给社会公民更多的选择权。
二、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剖析
(一)显现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不一致性
公共管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求是要实现公共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稳定和谐,文化也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不断迈进。然而,这与公共管理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共管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程度还不高。由于公共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基础,因而显现出刻板性,缺乏适宜的变通,对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还有欠公平和公正。
第二,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还不足。在公共管理的治理主体结构中,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显现出治理主体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治理主体各成员之间,也存在分工不合理、权责模糊的问题。
(二)公共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公共管理技术归属于社会技术领域,它包含众多的技术内容,并与现代管理技术相契合,成为政府的追捧对象,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中的数字治理技术、智慧决策和政务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绩效治理技术等,都具有前沿性特征和先进性特征,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它在公共管理职能履行的政府治理行为中,存在应用意识上的偏差,将这些先进的、前沿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僵化为“政绩展示手段”、“便利性手段”,而没有从社会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出发,没有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效能,无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民众的质疑,从社会层面传来怀疑的声音,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公共治理危机。
(三)组织文化与价值的偏离,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具有“染缸效应”,这种“染缸效应”会对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产生浸染性影响,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健康而良好,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不良,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难以形成道德自觉意识,而陷入道德困境。这种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的“染缸效应”,使公共管理权力沦为个体谋求权利的工具,引发社会的异动,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贯彻与落实上的困境
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转型期,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定了各项改革举措,如“大部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然而,这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地方政府的贯彻与落实上陷入了困境,由于一些激励性措施缺乏法律性依据和制度性保障,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同时,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治理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因而较难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制度化、法治化和协同化,在我国特有的行政生态环境中遭遇了“肠梗阻”的问题。
三、协同型公共管理的转型与组织创新启示
(一)转变公共管理观念,建立公共性和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中央分权政策中的“理性经济人”塑造目标,迫使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效益,打造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高税率产业”,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这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亟须加以转变,要用整体治理的全新视野,突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管辖的局限性,从公共性和区域性的视角,对公共管理服务进行审视,要由部分向整体转变,由破碎化向整合转变,抵消公共管理在行政区内和部门内的抵触和冲突,最大化地减少公共管理服务中的交易成本,达到各个利益主体共同的目标。
(二)创新构建以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整体型公共管理组织模式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无法解决跨区域的边界问题,而协同型的公共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则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整合与协同之下的组织设计或重组。基于这个视角,政府将公共管理的整体组织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的工具,也即达成各个政府组织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同目标。
这种协同型公共管理组织机构模式是现代横向组织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的主要模式,它的治理前提是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化,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其不同的框架、职能和利益追求。因此,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整体性治理的主旨和价值理念,实现了替代注重等级、注重程序的官僚政府体制与组织架构。
(三)创新以结果为导向的协同整体公共管理模式的目标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它的实现目标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最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在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下,要努力将复杂而分散的各个层级和机构进行整合,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公众的需求。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的服务目标,总体来说是要消除不同组织机构、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特定政策的规范之下,实现各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运用各种资源,为公众提供整体的或“无间隙”的公共管理服务。在这个目标结果中,牵涉到政府、公众、组织等不同层次的整合目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就是将所有活动相结合,达到各个层面的有益结果。
(四)创新以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
在协同型公共管理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对立面是碎片化、分散化公共管理模式,在这个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它需要的是有效的整合,是基于专业化上的整合,要注重全局战略的统筹眼光,它的整合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处于不同层次的公共治理过程;二是整合组织的功能内部治理过程;三是整合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治理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看到协同型公共管理的信息分享、协同作战的宗旨和运作方式,在这个以整合为核心公共管理协同之下,可以有效地打破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无缝合作的协同体制。
从纵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职责,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限。从横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可以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生成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避免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交叉或重叠。
(五)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整合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既不是科层管理模式,也不是市场治理模式,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这就使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地方政府再也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不是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者,而要让这些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种多元的网络形态,吸引各方的力量,实现地方公共管理服务的供给,以满足社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当然,在这个多元化公共管理服务的格局之中, 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政府要融入其他主体的力量,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四、结语
协同型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有益的探索模式,它可以基于利益整合的理念主导之下,促成地方利益集团的成长,从而有效地解决横向方面的跨行政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问题,也为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整合资源的支撑,在政府与非政府力量通力合作的条件下,充分其战略协作的功能,从而消除狭隘的部门、层级的传统官僚观念,形成运转协调有序的公共管理治理网络。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才。因此,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方面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采用的教育理念都是灌输式的形式,他们认为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熟记、背诵等,就可以提高教育效率,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教学内容刻板而单调,如管理实践、公共管理文化等相关知识点缺乏有机衔接,致使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根本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等;另外,部分教师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发展严重脱离,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跟不上时展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
部分学校在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注重实践教学,并且,少数教师无法灵活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仪器,从而降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效率;同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师综合能力不够强,实践教学经费不足,致使部分教学器材、设备等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大大降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最终导致教育水平和学生创造力无法快速提高,给学生未来良好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
对较多学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教学内容、教材都非常重视理论性的知识,但缺乏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接触现实生活,致使学生无法清楚辨别社会的各种现象;同时,教学内容和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太多,教师所勾勒的概念、理论体系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学生根本无法真实感受各行业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最终阻碍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提高全体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改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现状,从而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创新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对课堂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注重课堂上实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的合理运用,增强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效果。首先,不断深化案例教学。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评估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实践经验也会更加丰富,从而达到开阔学生学习思路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案例选取、编写、应用等时,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案例,才能确保案例介绍、撰写评论、小组讨论等顺利进行,以便在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计划等基础上,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课堂实践教学效率;其次,案例的选取和使用,需要注重精准度、典型性和合理性等。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时,可以及时构建案例库,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案例,从而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相互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等有着极大作用。
(二)实验教学中实践教学创新
在不断加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创新必须对公共管理实验室给予高度重视,合理运用相关教学设备、模拟场景、软件等,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的作用,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目前,实验教学方面的实践教学创新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管理方面。在公共管理效率、模式上,信息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丰富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学生要全面掌握收集、传输、加工和应用信息等相关操作方法,如办公自动化设备与文图处理,以便在有效开发和利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出各种新的产品。由此可见,信息管理实验室的有效创建,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设备的优化配置,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有着极大影响;二是公共管理实训方面。目前,实践训练的形式主要有操作性训练、情景模拟训练、创新性训练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方法,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操作性训练主要是根据实践课程的规定,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职位,如人事部主管、设计师等,让学生模拟招聘的整个流程、设计所需要的技能等方面,在充分利用相关道具和实验室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
(三)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创新
由于校内的实训都比较理论化、系统化,学生接受的都是比较固定的训练模式,从而无法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对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训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首先,学校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机会,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等,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奉献精神,才能在各种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参加上述的各种活动,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民情、国情和社会现状,从而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视,以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目前,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给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学校在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必须注重各种调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充分利用,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最终达到培养优秀公共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实践论坛的有序开展和全面实施,是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之一,不仅可以改变低年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难度较高的现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最终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的目的。因此,学校要根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定期邀请校内外比较资深的管理人员、学者、专家等开展实践讲座、专题论坛等,形成有品牌效应的实践论坛活动,才能为学生搭建更完善的学术交流、实践技能提升平台。例如:大型的职业规划讲座、大学生创业实践论坛、公共管理人才专题讲座等,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综合能力,还能让学生跨学科的掌握更多知识,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的不断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必须高度重视的方向之一,对于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的大环境下,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重校内、校外的紧密结合,真正为学生构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孙建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5(10):43-47.
篇8
关键词: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
关于公共管理要素说
公共管理的要素,它与公共管理的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是社会中唯一的存在,是一种“中立”的东西。所谓公共管理要素,就是构成公共管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公共管理要素包括公共管理权力、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素质和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权力
公共管理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所拥有的行使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控等职能的权力或权限。公共管理权限的行使标志着某一公共管理主体有了公共管理权力的要素,这种权力需要社会的授予或承认,不是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组织想有就能拥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管理权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授予的管理权力,因为,它是很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在传统的体制下,公共管理权力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要素几乎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其他公共组织一般都不具有公共管理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作为公共管理第一要素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向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分散。
公共管理权力是公共管理的第一要素,对公共管理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无形资产,这种公共管理权力有时候是所有的人或所有的组织随便可以拥有的(例如,上面我们讲到的不求回报的治理公共厕所和不求回报的打扫公共卫生)。但是,拥有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要素和需要得到回报的公共管理要素却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组织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一般地讲,拥有一定的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权力属于政府,例如国家机器、国际间的公共事务、国家的发展计划、对国家整体上的管理等都需要纳税人支付成本的公共管理权力等;而拥有一定的管理回报的公共管理权力,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对特殊的公共管理组织所拥有,例如公共水域的治理权力、提供社会劳动保障的权力等。
公共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有形要素,它是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要素。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权力要素与公共管理资源要素在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应当特别注重于公共管理权力这一特殊要素,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权力来配置公共资源或者通过权力来约束其他公共管理组织、私人组织、市场的行为的。
二是对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当他们拥有了生产这种有形公共产品的权力以后,他们在公共管理要素方面所花的所有精力就是获取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资源是这类公共管理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也是这种公共管理组织生存的命脉。
三是对于介于政府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中间的公共产品主体来说,拥有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管理资源两种要素是一样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公共管理组织无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还是在组织生存发展方面都没有上述两种公共管理组织自主和主动。
公共管理素质
公共管理的素质也是公共管理重要要素之一。在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内部,一方面构成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综合素质好坏的基石;另一方面,即使公共组织内部的所有的成员综合素质非常好,但不一定要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素质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单项的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个人的要素,必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达到最好。
公共管理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公共管理要素还包括公共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共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可控性公共管理环境,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环境。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现代公共管理组织重视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要素内容。
我国公共要素的政府垄断现象与特征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基本特征是,政府拥有所有的公共管理要素。表现为政府垄断了公共管理的所有权力,即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公共管理资源,一切物质资料的占有权、分配权、处置权都是政府的,政府对社会的一切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大包大揽的供给式;政府拥有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权,包括社会的一切劳动及其劳动人员都是政府所有、政府支配的;由此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的环境也是政府全面考虑的。因此,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有是政府统一所有、统一支配的。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配置的弊端
首先是公共管理的应变能力差。公共产品的要素越是集中在政府手中,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渠道过于单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就越少,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越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越高。
其次,淡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于控制公共管理要素实际上是控制了公共管理的有形产品,在现实社会中是比较实惠的。所以说,冲淡了政府集中精力为社会提供无形产品(如国防、外交等)的根本职能。政府应该管的事管不好,不该管的事管得过多,形成了政府的低效率,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
再次,提供了政府腐败温床。当公共管理走向社会化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要素创造控制收益权力,社会其他公共部门为了获得相应的公共管理要素,利用经济的手段与政府作交易,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助于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因此,客观上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可能。
另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世界各国接轨,造成了公共管理的被动局面。
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途径
具体的说,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途径具体包括:
公务员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从现实出发,我国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主要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因为,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因此,研究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
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压缩已经膨胀了的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政府才能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强化自己的功能。
公务员市场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有机会站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争夺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市场化发展时,政府对公务员的垄断对于其他公共组织来说,似乎不大公正。因此,当公务员市场化以后,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不同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流动,每个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趋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也是一个公平化的途径。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问题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而且是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问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社会来说可以起到下列方面的作用:
第一,强制性地压缩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于无所事事的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釜斧底抽薪”,断了养活他们的财源,他们就会主动走向市场通过竞争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对于市场来说需要的公共产品即使政府不提供资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取得生产这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
第二,建立、培育筹资者队伍。推行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使得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失去了“天然”的资金来源,而一旦社会有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的要求时,就会因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一批专业化的筹资者队伍,从另一角度上培育了要素市场,对整个公共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第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就会使政府的强制性公共管理彻底废除,民众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增强。只有把公共管理的资金推向市场,才能有公民自主、自愿的公共管理,也才能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其他社会公众有进一步的民主。
第四,进一步丰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当把公共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推向市场后,对于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问题了,在降低或控制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相应的微利收入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组织。
其他资源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的市场化是一个体系,除了上述主要方面外,还有公共管理物质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市场化,以及公共管理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人们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来设计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正确、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体系,是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建设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才能降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尔戈特博士访谈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1)
篇9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
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
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
篇10
一、公共管理基本概述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各种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对于人才的渴求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度,而公共管理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很是重要的位置,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职能的一种,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一个是把公共利益作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两者都是为了能够实现公共利益给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活动,其主要特点就是多元价值以及正当性和以公共福利、利益为目标,对于公共管理的人才需求正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当下的公共管理人才培训模式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笔者根据实际的情况把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就是在培训教学的方式上比较的滞后,当下的培训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核心,把书本知识给学生进行灌输,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完全是依靠着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模式上没有新意,都是统一的进行培养,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兴趣的激发作用不强,对于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以及有层次的教学。
还有就是在培养的内容方面没有达到科学的标准,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专业,它在我国的发展上起到关键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当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当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缺乏创新,也没能够全面的体现出实用的价值,对于理论知识过于偏重没有在实践上得到重视,创新的环境也较为的缺乏。
三、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及能力培养探究
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要向着市场以及实践的方面发展,把社会的需求进行深人的了解,把培养的内容以及能力的需求和市场相结合,根据以上在当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笔者根据自身的一些经验并结合实际归纳出一些相对合理的培养策略。
第一,要对当前滞后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专业要和市场相结合,根据市场的特点来进行设置课程,充分的利用资源,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当下的改革正不断的深人,而公共管理人才在社会中的角色非常的重要,其职业的素质以及能力对公共组织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要能够在模式上得以创新,内容上要和社会的实际发展相贴近,积极的对教学的方法得以创新。
第二,在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在使之具备专业性以及综合性和灵活性。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着重的在公共政治素养以及公共行政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素养方面进行培养,公共政治的素养能够让其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以及所要承担的义务,这对提高我国的政治文明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公共行政素养的培养能够对于自己的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有着很好的帮助,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政绩而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存在,对于公共管理的本身就是对于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在知识结构的素养方面的培训能够在心理素质上得到平衡。另外,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要注重复合型的职业能力培养,在以上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在各方面的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高,比如计划组织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
第三,在当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方面要有着创新,首先就是要在培养的内容上得以创新,对于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政治性太重,这样就显得在教学上比较的枯燥乏味,故此,在内容上要把我国的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国外的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之互相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要得到有效的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当下的创新方面还比较的薄弱,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要把公共管理人才在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式得到全新的转变,要把知识体系得到合理的构建,在复合型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得到有效的拓展。
四、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公共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