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施农业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施农业市场前景

篇1

1现状及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普遍存在着农业机械市场的需求量稳中有升的稳健的发展态势。具体分析如下:

1.1当前对待拖拉机的需求量仍然是有增无减的

随着我国生态建设任务的逐步加重,农田甚至是牧场的作业量都正在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在增加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大量的拖拉机进行农业操作,尤其是对于大中型的拖拉机的需求也是在明显的上升过程中。当然,其他的诸如小型多功能的拖拉机类型的需求量也正在增加,手扶式的拖拉机的销售量也正在平稳的增长过程中。

1.2动力机械的需求呈上扬势态

农用的柴油机、农用的电动机对于农村来说都是有需求的机械设备。但是经过近些年来农村电网建设的发展壮大,这就导致了当前农村农用电动机的使用量逐渐略高于农用柴油机的使用程度。而在抗灾任务,诸如抗旱防洪,以及灌溉任务的逐渐加重中,灌溉使用的农用动力机的需求量也有着明显的增长态势。所以,农副产品加工用的动力机需求量也正在稳步回升的过程中。

1.3对耕整机械的需求也是稳中求升

作为大中型拖拉机的配套设备,机引犁、旋耕机和机引耙等用于耕地和整地的机械,这类机械也是受到广大农民欢迎的机械种类,并与各种应用于拖拉机相配套使用的牵引设备以及悬挂整地和更机机械,包括高差耕翻机和在秸秆还田中使用的秸秆还田机的市场都有很不错的市场前景。当然,急需深松耕地的应用与联合作业的机械,与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使用的牵引机和悬挂征地的耕地机械市场前景都是被广大农业操作人员看好的。正在增长趋势中的还包括种植播种机械的需求量。我国广大的农业工作人员已经逐渐受益于机械播种所带来的增收增产的巨大实惠。所以在笔者看来,农民购置播种机的积极性也是十分巨大的。其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大中型拖拉机的配套机引播种的机械。除此以外,地膜播种的技术和机械用具这类的需求增长也很快。防治虫害的机械市场有着乐观的态势。过去几年发生的干旱灾情为第二年的虫灾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所以,对农作物的保护这项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对于灭虫喷药的机械设备的需求量是只增不减的。其中较为受欢迎的机械设备有宽幅牵引式的喷杆喷雾使用的设备,还有低量的喷头这款系列的宽幅远程机,其机动喷雾剂也是市场前景颇为乐观。收获机械的市场前景也是很被看好的。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小麦的收获季节都是恰逢当年雨季,所以要抢在雨季来临之前使用机械进行抢收势在必行。因此,作为与小四轮拖拉机相配套的收获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大中型的拖拉机也有相配套的联合收割机,这类收割机同样需求量颇大;后铺放式的割晒机也存在普遍的需求,特别是当前急需能够在套种地区参与农业作业的后铺式的小麦收割机和小麦割晒机;用于玉米摘穗和用于秸秆还田的多种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需求量正在大幅增长,不过,这就需要价格适中,并保证机械的可靠性能较高才可以;脱粒机增长的需求量也是可以轻易看到的。

2存在的问题

2.1每年购置农业机械设备补贴政策的落实都存在着相对的滞后性。我国每年春节结束就是当年春耕的开始时间,这一时间,农民对于购置农业机械的需求普遍旺盛。但是农业津贴补助的发放时间通常都是每年的4月份。

2.2能够享受购置农业机械设备补贴机械设备的价格通常都是相对偏高的设备。价格偏高,即使再还价和增加津贴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2.3享受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农具产品的适用范围并不广泛。

2.4能够享受购置农业机械设备补贴的农具产品在各个地区的相对适用性并不很强。

篇2

关键词:有机种植业;分析;措施;遂昌县

中图分类号:F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6002

1引言

2005年10月,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丽水地区为全国生态示范区,遂昌县作为其中九县(市、区)之一,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全力打造“金山林海,仙县遂昌”。 遂昌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3个,共有各类生态公益林面积195.1万亩。2010年,遂昌县启动原生态农产品培育行动计划,积极打造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做强做大区域生态、有机品牌,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差异化、特色化有机农产品区域化发展之路。2010年,全县创建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4个、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30个,形成了农作物种植面积8000多亩、山油茶种植面积26000多亩、库区有机鱼养殖面积8500亩、牲畜养殖3200多头、家禽养殖近7000多羽的规模,实现产值3600多万元。目前,遂昌累计获国家级有机食品标识9个,国家级绿色食品标识2个,省级绿色农产品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15个,其中“龙谷丽人”茶和石练菊米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遂昌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菊米之乡”、“中国竹炭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

2发展现状

遂昌耕地面积约15万亩,2010年,遂昌县共获得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林)产品认证的企业及合作社共30家36个产品,其中有机食(产)品11个、绿色食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2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产)地25个。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界镇美国红提,种植面积1600亩,核心区面积400亩,按有机方式种植,每亩纯收入达12000元;高坪乡高山蔬菜,全乡种植面积3433亩,亩产值在万元以上;金竹镇山油茶面积2.7万亩,年产山油茶500t,其中有机山茶油基地2000亩,总产值达到3500万元;建洋村有机水稻100亩,亩产值5600~8400元;湖山乡原生态五谷杂粮基地1030亩,品种包括山谷、山西瓜、黄大豆、高梁、黑土豆、黑玉米、黑花生等,效益较好;石练镇菊米种植面积上万亩,产值1500万元以上,在浙江石练菊米有限公司的倾力打造下,“石练”牌菊米作为菊米行业的龙头,2003年就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和国家绿色食品双认证;大柘镇茶叶种植面积19000多亩,产值达8058万元,其中精诚茶叶于2010年申报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目前共有711亩茶园取得了有机茶认证。

3有机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3.1有机茶叶市场前景分析

有机茶是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食品。1997年以来,我国茶叶主产区的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出口企业和茶农热情高,有机茶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0年,全国有机茶园达7.5万亩,产量约3000t;到2005年增加到24万亩和10000t;到2007年,面积扩大到了85万亩,按亩产40kg算,产量可达3400t,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2.9%。当今,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保健意识,有机茶市场每年的增长率为10%~20%。我国有机茶主要销往欧盟、美国、日本和一些南亚国家。欧盟有机茶最大的市场在英国,年销量可达1000~1500t,主要通过传统销售渠道销售。其次是德国,年销量达600~800t,名优有机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按德国茶叶协会统计,2007年德国有机茶消费685t,占德国茶叶年消费量的3.9%,主要通过有机商店和健康食品店销售,也有部分有机茶通过高档特种茶叶店销售。其他欧洲国家有机茶年销售量约100t,主要包括意大利、法国和瑞士。

3.2有机林果业市场前景分析

近十年来,世界有机水果生产发展迅速,国际贸易活跃。国内方面,相对于其他有机产品开发而言,有机水果业起步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只有少数几个小面积的有机水果生产基地,如安徽省岳西县的有机猕猴桃基地,湖南沅江市赤山岛的有机柑橘基地,天津蓟县个营镇的有机苹果基地等。但随着有机食品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国内市场的启动,有机水果的生产与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始涉足有机水果开发,有机水果基地逐渐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如从2002年10月开始,北京华邦公司相继在全国建成了6个有机水果基地:河南西峡有机(野生)猕猴桃农场;河北兴隆有机(野生)山楂农场;四川蓬安有机甜橙农场;北京延庆有机葡萄农场;北京平谷有机大桃农场,总面积达7万多亩,规模堪称全国第一。尽管有机水果的价格是常规水果的2~3倍,但销售额却可占超市水果销售总额的10%~15%。在上海,青浦草莓研究所生产的有机草莓在超市供不应求,台湾的“燕巢有机水果”也正在进驻上海超市。总之,随着我国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有机水果将是倍受消费者关注的有机产品,有机水果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3有机中药材市场前景分析

通过有机中药材的栽培和有机中药加工产品的开发,可以保证中药材原料的质量,增加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质量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促进中药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国际形象,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绿色”的需要,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抗拒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产品的阻挠。因此,有机中药材产品的开发必将迎来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4发展思路

4.1近期目标

2013年通过有机认证的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油茶3000亩,蔬菜3000亩,菊米2000亩,茶叶2000亩,红提1000亩,板栗1000亩,水稻、烤薯、杂粮、竹笋、水(干)果、中药材各500亩,初步形成一套生产管理、生产技术与操作规程,建立有机食品产业化经营模式。

4.2中期目标

2015年通过有机认证的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油茶8000亩,蔬菜5000亩,茶叶5000亩,菊米3000亩,红提2000亩,板栗、水稻、烤薯、杂粮、竹笋、水(干)果、中药材各1000亩,完善有机农业开发能力建设,有机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5实施措施

5.1重点抓好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有机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和开发概念,首先应该抓好示范基地和精品园的建设,针对每一特色品种先建立一定规模的有机生产示范基地,并以集中连片的茶园、林地、田块为基础,以知名品牌为依托,一方面能使有机与原产地的品牌有机整合,形成精品基地,另一方面可确保有机食品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现有品牌的知名度,使其上升为名牌产品。示范基地要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品牌建设、产品营销诸方面做好示范工作,做好有机生产的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分析,形成一系列有机食品的开发模式,制定系列的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作为在全县较大范围内开发有机食品的典型。

5.2建立有效的有机食品开发的组织形式

有机认证要求较高,一家一户分散操作的方式进行有机生产难度较大。建立示范基地首先要确定基地的组织方式(如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租赁等)、生产规模,制定技术方案,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从全国的经验看,公司租赁经营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是比较成熟的,因此要扶持、鼓励有机食品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缺乏龙头企业的乡镇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组织好当地的有机生产示范,建立有机食品开发公司,推动有机食品的发展。

5.3建立有机种植生产技术体系

根据有机食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全国尤其是浙江农业、林业、园艺和植保相关的研究所和高校及农林技术推广机构等当地的科技力量,将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共同研究适合遂昌有机生产的技术体系,包括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土壤培肥技术和轮作套种技术。有机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有机生产的难点,但要把握一个总体原则,就是要以农艺措施防治为主要手段,避免大面积的单一种植,建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平衡的农林生态体系,实现健康栽培,再辅之以恰当的生物、物理措施。从选种、选苗开始加强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预防病虫害发生,将其抑制在萌芽状态,以达到病虫草对作物不构成危害和减产的后果。土壤培肥方面,要提倡和积极推广目前比较成熟的果园与豆科作物及绿肥如苜蓿的间作、覆盖技术,种养结合技术等,利用间作作物、覆盖物、畜禽粪便培肥果园。在有机食品生产面积大的区域,要集中畜牧养殖业,提供足够的有机肥源,满足有机食品基地肥料的需要。

5.4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有机食品贮藏与加

工能力建设遂昌主要林产品有竹笋、油茶、板栗等,此外还有大量种植的茶、菊米等品种,有机食品品种多、发展快、特色明显,但多以新鲜产品或初级产品的方式销售,尚未建立相应的加工企业,未能实现特色产品的增值。有机食品上市时间短而且集中,短时间内大量上市,一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同时上市,很难实现优质优价;另一方面,大量新鲜产品短时间内不能销售完,必然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保鲜储藏延长产品的供应时间,既可以避免不能及时销售带来的损失,还可通过反季节供应来避开产品上市的高峰期,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县政府应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有机食品贮藏和加工能力建设,通过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运输的数量和成本,留下大量的可以用于副产品开发的有机物质或用作有机肥的原料,有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夏海龙. 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09(5) .

篇3

关键词:优质;示范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 S664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设必要性

(一)榛子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在农产品摆脱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战略性调整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榛子营养保健作用的认识,对榛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到2013年按全国14亿人口计算,如果每年人均消费榛子300克,约需榛子42万吨,可以说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良种优质榛子收购价为每千克40~50元,礼品系列每千克50-60元,出现只有买方市场,没有卖方市场局面。另外,优质榛子出口量将大幅度增加,榛子深加工企业也将陆续建成,榛子的国内外市场将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发展良种优质榛子产业的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二)加快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多元化体系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保持主要农副产品的总供给与不断增长的总需求相平衡的一条有效途径,并且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与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基地的建设运转可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生产活动提供实用新技术,明确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优质良种榛子栽培示范基地实现林业科技产业化的转化

榛子在朝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品种老化,管理粗放,造成了栽植品种产量低、效益差。因此针对该地区高产优质榛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建设一处高产优质榛子示范基地已迫在眉睫。朝阳县优质良种榛子栽培示范基地的建设,可解决榛子栽植户选择优良品种的问题,同时可实行集约化经营,建成高产高效榛子园的管理提供经验。通过基地建设必将带动朝阳县及周边地区榛子栽植户更好地为发展榛子产业,尽快提升朝阳地区榛子生产,产业化的建设速度。

二、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朝阳县地理位置优越,经纬度适中,全县年平均≥10℃积温3589℃,日温大于20℃的天数在95~100天,年平均温度8.4℃,年平均降雨量485mm左右,平均无霜期为150天,最长167天,最短127天,终霜最早为4月19日,最晚为5月14日,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非常适宜榛子的生长。另外,朝阳县土壤多为中性,是榛子栽植与生长的理想土壤条件。

朝阳县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及其支流老虎山河,南部有小凌河。具有较好的灌溉能力。

2、有技术和品种资源优势

朝阳县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优质榛子推广示范县,从技术上重点扶持,研究所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教学,培养一大批掌握榛子栽培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和干部、农民,为全县榛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社会条件充足

朝阳县榛子栽植已有百年历史,老百姓以天然采摘和嫁接为主的管理方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实惠,为此,群众对榛子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受到百姓的普遍拥护。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城市农民工大量返乡,为农民工带来了极好产业开发和就业机会,也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因此建设榛子发展基地又具备了很好的社会基础。

(二)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良种榛子栽培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投资较大,仅仅靠自身投入远远不够,需要各级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以促进优质良种榛子示范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榛子示范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切实带动朝阳县榛子产业的发展,拉动全县当地林农的收入和当地的经济提升。

三、市场分析

1.市场调查

在“世界四大坚果”中,榛子不仅被人们食用的历史悠久,营养价值也高,有着“坚果之王”的称号。榛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以及铁、锌、磷、钾等营养素的含量也十分可观,这些在四大坚果中都占据优势。

榛子是一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据分析榛子果仁含脂肪51.4%~66.4%,蛋白质17.32%~25.92%,碳水化合物6.6%,水分2.8%~5.8%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榛油中溶解有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等。榛仁可生食、炒食,不仅风味好,且热量高。在食品工业中榛仁是巧克力、糖果、糕点等加工食品的优质原料。榛仁也是榨取食用油及多种工业用油的原料,含油量54%左右,是大豆的2-3倍。榛仁还可入药。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是制活性炭的原料。树皮及果苞含单宁(8.5%~14.5%)可制鞣皮物质和烤胶,榛叶可养蚕。木材可用制手杖,伞柄等。别看榛子富含油脂,但都是对人体有益的,有助于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视力以及延缓衰老。而且,榛子中富含的油脂非常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弱、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是非常不错的开胃小食。榛子还包含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物质可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榛子作为补品被人们所认识,销量不断上升,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市场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外市场对榛子的需求量将逐年加大,榛子作为一种优质干果品种,以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价位一直居各类干果品种的前列,且供不应求,价格连年暴涨,国内榛子专卖店悄然兴起,买卖火爆,按每人每年消费1斤榛子,人口按13亿计算,每年需要近65万吨,榛子现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缺口之大可想而之。

四、市场营销

(一).营销策略

1、通过建立优质良种榛子栽培示范基地,保证优质榛子品系纯正,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效益,诚信经营。

2、通过合作社形式,以优惠价格收购榛子,并给农户提供市场信息。

3、通过建立优质良种榛子栽培示范基地带动当地榛农拓展榛子产业空间。

(二).营销方案

1、通过宣传、示范作用,带动农户栽植榛子的积极性,树立本地区的品牌优势,扩大市场销售,拉动榛子产业发展。

2、通过对榛子的栽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售后管护工作的指导,提高榛子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促进榛子的销售。

3、组建合作社无偿提供栽培技术,统一收购,使榛子产品有固定销路,确保市场的经济利益不受或减少损失。

五、市场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一是良种榛子以利于生物资源,由于市场销售价格看好,易出现劣质榛子掺杂使假充斥市场造成鱼目混珠。

二是随着大面积栽植,良种榛子数量不断增加,其价格可能会出现市场走低情况。

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一通过注册品牌,确保良种榛子进入市场。

第二通过规模优势,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竟争力,建设榛子示范基地带动地方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形成产业带。

篇4

关键词:物流金融 特色金融服务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目前商业银行对物流行业的介入还很不够,主要局限对处于冷链物流节点的重点企业开展传统的信贷业务及类的低风险业务,所占比重很低且市场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冷链物流业企业核心需求。如何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再创新,深度介入冷链物流行业,创新拓展物流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具有战略意义。

一、冷链物流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6月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冷链物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十二”五发展目标,明确了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等具体发展任务。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在去年出台的《河南省现代物流规划》中,冷链物流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郑州冷链物流中心和洛阳、漯河、许昌、商丘、鹤壁等冷链物流节点城市为重点,构建京广、陇海十字型食品冷链物流密集带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重点构建肉类及速冻食品、果蔬及特色农产品两个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壮大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双汇、众品等冷链物流领军企业集团的发展。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金融需求庞大。

二、物流公司物流金融服务需求

    1、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融资需求。

此需求对银行的服务需求无疑是中长期的信贷需求。银团贷款、兼并重组贷款、与金融中介公司共同开展的融资租赁等业务,应是其需要的。

2、物流金融服务需求。

物流业未来的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市场竞争的最终胜利者,这已成为行业内共识。世界上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将物流金融作为新的服务产品推向市场并且不断拓展其业务内容而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何帮助物流公司为其客户提供最佳的温控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其客户的物流成本,涉及到物流公司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对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满足其核心需求,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涉及到商业银行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并由此带动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渗透,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三、物流公司的特色需求及商业银行特色金融服务

1、物流公司的特殊需求

为其仓储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是物流公司的一项特殊需求。在其冷库中储存的生鲜农产品客户由于资金占压,急需一笔资金进行经营周转,但因规模较小,资质较低,难以达到银行的融资门槛。如果存货抵押方式,因非标准仓单,所有银行尚未开展相应业务,且融资过程中的评估、登记等手续繁琐,成本也高。物流公司为提供一体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又急需为此提供相应融资服务。

2、商业银行应为之提供的特色服务

商业银行为之设计的融资方案如下:融资主体为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为其客户提供担保。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侧重点在于物流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经营能力;物流公司的风险控制点为质押物价值及对质押物市场的掌控。具体操作流程分两步:

第一步,物流公司与其仓储客户签订购销协议,以卖出形式向物流公司融资。商业银行为物流公司开具国内信用证或银行承兑汇票。此举不增加物流公司的资金压力;

第二步,物流仓储客户以拿到商业银行开出的国内信用证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议付或贴现,取得低成本资金进行经营周转。

3、商业银行特色金融服务侧重点及合作前景

该方案不是一般的银行——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而是银行——物流公司——中小企业的物流金融模式,它是在供应链融资模式基础上的再创新,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服务含量。

该方案由于是多方共赢的方案,如果顺利实施,首先必将因该商业银行对物流背后的资金流流转渠道的设计,而使资金流在该商业银行进行封闭流转,直接带动围绕物流公司的一大批中小涉农企业在该商业银行其他分支机构开立账户,较好地实现存款、授信、中间业务的稳定增长,这个量无疑是很庞大的;其次,因满足物流公司核心需求,无疑将增加该商业银行与物流公司在其他方面合作的话语权,改善该商业银行与同业在竞争中的战略态势。

四、物流金融的几种主要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主要运作模式为资产流通模式、资本流通模式、综合运作模式,主要产品有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反向担保、保兑仓、融通仓等多种产品和银企合作模式。这是一个融物流、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五、积极拓展冷链物流领域物流金融业务的思考

河南是农业大省,发展冷链物流是政府部门优先支持的方向。但“小生产、大市场”的现实格局又使商业银行深度介入冷链物流领域困难重重。商业银行一方面对物流中大的节点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手段传统;另一方面又因速冻食品、果蔬及特色农产品等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资质较差而难以扶持,致使商业银行拓展冷链物流领域业务的步伐跟不上农业大省的地位及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从冷链物流情况看,商业银行在拓展该领域金融业务方面有如下启示:

篇5

关键词:观光游览苗圃;发展;规划设计

观光游览苗圃是基于生态理念、人们、社会发展的需求等发展起来的,既可参观游览,又可度假休闲,集多种功能为一体,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因此,有关人员开始大力研究观光游览苗圃,以期它能有更好地发展,同时发现,观光游览苗圃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规划设计原则。

1 观光游览苗圃概述

苗圃是一种纯粹的生产性绿地,用于种植和培育苗木。这种传统的苗圃仅仅用作苗木生产,很少具备观赏和游览价值,不符合观光要求。随着园林苗圃自身的发展,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城市扩张给苗圃带来的威胁等,观光游览苗圃开始发展起来。这种苗圃基于传统苗圃发展,成为新的经营类型,既有传统苗圃生产苗木的功能,又可以用于休闲和观赏,使绿地在生产的同时发挥出景观价值。

2 观光游览苗圃的功能

2.1 生产性

观光游览苗圃的基础是传统苗圃,自然具备传统苗圃生产苗木的功能,而这种生产功能则是观光游览苗圃的经营基础和观赏来源。这类苗圃中生产的植物,大都是当地的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以及一些外来的引进树种。由于观光游览苗圃需要具备较强的观赏性,因此,比起传统的绿地苗圃,会有更多的观赏性树种,在保持植物生产区原有特色的同时,使生产与观光相结合。

2.2 示范性

观光游览苗圃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科技示范,充分展示苗圃的新品种、新设施和新技术,可以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学到科普知识。同时,这种示范性还可以为苗圃作市场宣传,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换言之,示范性是结合了园艺市场的展示宣传、销售功能与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2.3 体验性

在游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苗圃的体验性,可以激发游人的兴趣,让他们更多、更好地体会到苗圃的乐趣和魅力。采摘园、农家乐就是典型的案例,这类景点采取了把观光性与生产性相结合的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的服务设施,让游客参与到苗圃的日常工作中,在实际体验中得到休闲[1]。

3 观光游览苗圃的发展

观光游览苗圃是基于传统的生产苗圃,融合了观赏、休闲等新功能的新型经营类型。想要苗圃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在保持苗圃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其它功能。顾名思义,观光游览苗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观赏性,而苗圃的基础则是苗木,换言之,景观中需要种植大量的观赏性树木,即全冠或半冠的大规格苗木。苗圃中一般没有这类树种,想要建设此种景观就需要提前2~3年规划,收效较慢。平常的树林小苗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而近几年,银中杨、落叶松等树种由于多数苗圃都有,会直接影响到苗圃的收益。简单来说,苗圃建设景观需要的树种资源较短缺。

观光游览苗圃除了观光,还可以让游人休闲、度假并进行一些体验。园区中,除了大量的观赏性植物,还需要划分出体验区、度假区等,方便游人活动。这些区域的设置应该注意与景观相结合,避免影响苗圃的观光效果。观光游览苗圃的发展,主要在于对这些不同功能区域的建设上,因此,要对所有这些区域做好规划[2]。

4 观光游览苗圃的规划设计

4.1 规划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要尽可能多地体现苗圃的观赏性,注意利用园林艺术化手法。苗圃在进行苗木生产,带动当地苗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结合旅游观光的需要,使景区更富艺术性、观赏性,同时加强和巩固必要的设施建设,使园区更符合旅游观光的条件。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由于其基础是苗木生产,因此,苗圃的景观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观光旅游的需要,使植物景观富于观赏性。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并利用苗圃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并结合乡土文化、花木文化艺术,统筹全园,使苗圃在具备生产性、观光性的同时,还有休闲、示范、科研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4.2 规划的原则

首先,是生产结合观光原则。在满足生产苗木的基础之上,点缀园林式的风光、景点,供游人观赏。同时,注意生产用地的复合经营作用,使生产带具备观赏性、艺术性,丰富整个园区。观赏性要注意特色性原则,即植物、景观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树种,具备自身特色的苗圃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立足当下,科学地预测未来,就被称为前瞻性原则。由于观光游览苗圃的基础是生产性苗圃,因此,规划时应分析当前苗圃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这一点也引出了下一个市场性原则。观光游览苗圃依旧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靠经济效益带动和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规划应充分了解市场,作出适宜的选择。观光游览苗圃中的植物品种多,景观丰富多样,极具参与性。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参与性原则,使游客参与到苗圃的生产、生活中,从多方面体验苗圃的景观和魅力[3]。

4.3 规划的分区

4.3.1 观光游赏区。即植物观光区,区内以特色的景观植物和花卉为主。观光性好的苗圃,在时空上有着多重变化:四季有景可观,空间合理布局。在建设景观时,注意结合点线面的手法,形成特色风景点、线状空间和绿色生产面。时间上,注重季节的变化,即四季有不同植物,何时游览皆有花可赏、有景可观。实际操作中,注意圃地布局,并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用途再进行更细致地划分。

4.3.2 休闲活动区。是将生态休闲与旅游业相结合,让游客可以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进行习作、健身、度假等活动。这些活动应注意贴近自然特色和苗圃风格,以吸引游客来体验,在实际参与中体会苗圃的特色。

4.3.3 综合服务区。主要是服务设施用于满足游人对于综合管理与服务的要求。一般来说,这一区域都应设有休息亭、停车场、接待处等基本设施,对于一些较大或需要体现园区特色的苗圃,还可以设置跑马场、运动场馆等附属服务设施。这一区域主要是利用苗圃内的水体和林相较好的树林,配合相应的服务设施,体现生态、放松、休闲与健康。

4.4 附属设施规划

除了景区规划,园区的休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包括许多建筑,如接待服务中心、停车场、休息亭、供水供电系统等,如何规划这些建筑也是苗圃规划的重要一点。设计时,这些建筑要进行合理布局,远近与疏密得当,并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与园区的砖石、植物结构,使建筑能够搭配苗圃景色,让游人感到自然和谐而非突兀。苗圃的另一大重要附属设施就是道路,不同功能的区域景点是通过道路来联系。主干道是苗圃的道路骨架,路面设置应较宽(5.0~6.0m),方便通行,与外部交通连接。次干道则需满足园区的生产和游览要求,搭配园区的景观,与主干道形成道路网络,因此,路面设计应相对较窄,大约为1.0~2.5m[4]。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观光游览苗圃有了需求,并日益重视它的发展与规划。实际建设中,要兼顾苗圃的生产性、观光性、体验性,发挥科研效用和度假功能,并注意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而打造出富有市场前景的多功能特色观光游览苗圃。

参考文献

1 崔雯婧,刘志成.浅析观光苗圃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5(23)

2 刘传影,杨颖,赵则信.观光苗圃发展前景探讨[J].现代园艺,2015(12)

篇6

1.1设施农业生产领域日益广泛 设施种植业由最初较为单一的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发展到目前的蔬菜、食用菌、瓜果、花卉、苗木等种植领域,有的已形成规模示范效应,带动了现代农业模式的快速发展。设施渔业出现了鲟鱼、鳄龟、石斑鱼等特种养殖,趋向优良、优势品种布局,生产所覆盖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宽泛。

1.2设施农业规模逐步扩大 设施农业逐步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发展到联户连片基地化、规模化建设发展,大批专业种植村、养殖村涌现。

1.3设施装备档次不断提高 从基础设施档次看,温室大棚等设施建设从以毛竹结构为主,迅速发展到目前的基本都以钢管结构为主,不少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机。从现代科技的应用看,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档次明显提高。畜禽养殖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进行喂料、喂水,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粪污处理设备,专业的取暖制冷设备。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农业的效益。

2.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施装备和作业水平还比较低 大多数设施装备水平还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连栋温室还很少,作业空间小,不利于机械操作。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

2.2设施种植结构不合理,反季节能力不突出 设施农业虽然具有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摆脱自然条件限制,反季节上市等特点,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不足等因素,使得种植品种受到一定局限,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没有真正按设施蔬菜的反季节特性合理选择品种,安排茬口,达到错位生产的目的。

2.3农户自身投资信心和能力不足,限制了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部分农户对设施农业的前景和效益信心不足,加上资金匮乏,对动辄数万元的投资心存顾虑,难以继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同时农户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对农产品的市场前景把握不准,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效益的提升。

2.4融资难、保险滞后制约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产业,对资金依赖度高。目前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正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阶段,对资金需求量很大。农户经营者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现有的设施农业经营企业绝大多数存在规模较小、资金匮乏问题,而财政投入能力也有限,需要大量融资。目前融资渠道狭窄,金融信贷对设施农业发展支持作用有限,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金投入非常少,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同时,针对设施农业的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保险也不愿进入高风险的设施种养殖行业。融资、保险问题在相对资金需求量更大、风险更高的设施畜禽养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5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对设施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足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起步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能力偏低,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由于育种、育苗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现在种植的部分品种的蔬菜、瓜果等国产的种子、种苗生产品质和收益相对较差,农户在选择种子时只能选择进口品种,这反过来又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设施农业科技含量相对偏低,设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也有明显差距。

2.6设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 现代设施农业具有高度市场化、高技术和企业化的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目前,一是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载体。而目前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相对较少,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二是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力量弱、无力组织农民进行市场化运作,农民单打独斗,难以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三是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农业装备等硬件设施外,更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前郭县的设施农业还没有建立起这种运行机制,大多是以单户、单个企业为主体运作,而且基本都是停留在生产—销售模式,加工、贮运能力薄弱,产品增值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设施农业还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 设施农业是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首先需要政府规划、土地、农业、水利、教育、财政以及金融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才能实现。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设施农业的领导,在政策、资金和科技投入上给予重点支持,适当扩大设施农业贷款范围和优惠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使设施农业规模上新台阶、有新突破。如通过以奖代补等措施,对于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设施农业重点给予奖励,对于农户发展温室、规模养殖等给予一定财政补贴,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在设施装备水平和质量上,应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建议进行适度的补贴加以引导,使其向较高水平设施建设和发展,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产业链长的设施发展,从而有力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品牌打造上,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抓质量,扩大宣传力度,重点培育出几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并积极引导农户参与进来,进一步做大做强,对设施农业发展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作用。在土地流转上,设施农业建设只有上规模、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化专业生产,才能以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建议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力度,引导农民将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和调整,保护农民利益,有效解决发展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用地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区域种、养殖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3.2加强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农业效益 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和时间,利用春提前、秋延长的种植方式及修建冷贮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又充分满足一年四季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解决冬季自产蔬菜相对短缺等问题,通过时间差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效益,真正实现设施农业的反季节生产的特点,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

3.3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根据各地经济实力和现状,灵活多渠道融资,充分调动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力量。一是招商引资。集体提供土地,企业或个人投资兴建。二是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由企业或社会法人投资设备和生产设施,租赁经营。三是由村民集资兴建,政府给予一定补助进行建设,成立生产合作社,村民自主管理。四是以集体为主投资,给村民承包经营。

3.4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围绕特色种植、养殖及其加工和销售等产业打造农业合作社,积极吸引农户加入,把争取的项目、资金优先落户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合作组织实力,提高合作组织带动能力,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篇7

虽然迭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点产业不突出,特色化布局不明显。二是未发挥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弱。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在生产中由于缺乏营销型企业,导致农产品滞销,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当地尚未形成加工企业的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使产品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总结多年来迭部县农业及其产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省内外农业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的成功经验,解读国家和省、州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导向,面向“十二五”计划,着眼于农民增收,协调全县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结合迭部县实际情况,根据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规律性要求,本着突出重点抓特色、抓优势、抓亮点的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青稞、蚕豆产业发展优势,优化油菜产业的农业重点产业建设意见。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产业的“带”、“片”

重点产业建设规模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青稞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 300 hm2,总产达到0.40万t;蚕豆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 000 hm2,总产达到0.65万t;油菜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00 hm2,总产达到0.12万t。

2认清优势,增强建设重点产业的信心

2.1青稞产业

青稞产品是藏族群众的传统食粮、酿酒原料和重要的旅游餐饮食品。青稞是高海拔地区的优势作物,也是迭部县的主要作物,迭部县在州内是青稞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州的青稞主产区之一。青稞是迭部县三大作物(小麦、青稞、蚕豆)之一,全县常年播种面积在1 300 hm2左右,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总产0.3万t,占全县粮食总产的33%。迭部县发展青稞产业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迭部县具有种植青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扩大青稞种植面积,良种良法配套发展青稞产业,不但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是正确处理迭部县粮食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二是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要发展畜牧业,首先要有优质的饲料和饲草来源。在迭部县种植青稞,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和牧草,是推进“农牧互补”战略的重要举措。三是增加粮食产量。在实际生产中,迭部县青稞种植出现了较大面积的高产典型。因此,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等措施,提高青稞的总体产量。四是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稳定青稞价格,提高农民收入。随着青稞保健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州内建立了青稞酒厂,州外加大了对青稞保健系列产品的开发,青稞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良好。随着“农牧互补”战略的实施对种植青稞的副产品秸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随着需求的增加,青稞和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发展青稞产业前景良好。

2.2豆类产业

从种植条件来看,迭部县种植豆类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蚕豆、豌豆是迭部县传统种植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 600 hm2以上,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县内蚕豆、豌豆产区气候冷凉湿润,6—7月气温与开花结荚期所需气温相吻合,有利于有效花荚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所产豆类籽粒饱满,商品性状好,易于出售增收,群众种植积极性较高。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迭部县在种植豆类作物的过程中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近年来各乡稳定和扩大豆类的播种面积。二是引进、筛选出适宜迭部县大部分豆类区种植的临蚕系蚕豆品种和定豌系豌豆品种。在生产中由于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已出现了一批优质、高产、稳产典型。通过示范引导,豆类已成为群众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作物。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看,豆类属用养地作物,其根瘤菌具有固定气态氮的功能,能够有效熟化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保持土壤的永续利用。从农牧互补战略方面看,豆类是粮饲兼用作物,和青稞一样,在广大农牧区做强豆类产业,也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充足、优质的精饲料和牧草。从产业发展方面看,种植豆类一是具有相对稳定且可以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二是科技部门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总结出一整套便于操作,能够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从产品市场前景看,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甘肃省蚕豆、豌豆市场销路一直通畅,价格走俏。近年来,迭部县群众大量销售或用蚕豆串换大米、面粉,豆类商品率逐年提高。

2.3油菜产业

油菜是迭部县的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但分布零散;杂交种面积虽小,但均表现高产,扩大前景看好;近年来,逐渐改革耕作制度,引进和推广“双低” 油菜品种,总结了能够在迭部县获得高产的配套耕作技术,获得了较高产量,提升了油菜品质。从种植情况看,油菜是迭部县种植的唯一大宗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330 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7%,占油料作物的98%。从经济结构调整看,种植油菜能取得比小麦好的经济效益。迭部县白龙江畔还将改种冬播油菜作为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根本性措施大力推广,从而也优化了当地的种植结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油菜茬口是典型的“油茬”,是种植其他作物的最佳茬口。油菜的副产品油渣是上等的有机肥料,通过熟化能够有效的熟化土壤,提高地力。从产品市场前景看,菜籽油是当地群众惯于食用的主要食用植物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种植油菜的市场前景良好。一方面,作为主要食用植物油县内城乡年销费量达1 200 t,需油菜籽4 000 t,而目前年产仅750 t,缺口达3 250 t。另一方面,周边地区的需求量也很大。从发展基础看,迭部县发展油菜产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州内筛选出的甘南3号、甘南4号等新品种,正在生产中推广。二是省外许多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品种可供引进推广,在白菜型油菜品种育种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三是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全县杂交油菜品种种植面积已达到80 hm2。四是已总结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等一套能获得高产的先进栽培技术。

3落实措施,加快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

3.1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整合资源向重点产业集中

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要研究市场,抓住市场规律,做好重点产业建设的引导和协调工作。三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四是上下联动,密切配合[1-2]。

3.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创新是产业建设的动力之源。当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就是要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低耗的新品种,针对新品种做好新技术、新材料的组装配套,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探索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新机制、新方法,推进科研和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和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重点产业建设第一线。二是建立和完善全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为科技人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激发其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建立技术普及与培训提高并重的推广模式。四是结合项目建设,加大青稞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力度,加快青稞育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应用率。强化青稞、油菜和豆类良种引进推广,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4]。

3.3加强重点产业示范园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示范园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有利于各项新技术、新品种的组装配套和产销链接。县、乡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的原则,以运行管理体制创新为核心,分层次、分产业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设施完善的示范园区,使其成为产业建设的窗口和展示新技术的基地[5]。

4参考文献

[1] 强小林,顿珠次仁,次珍,等.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业科技,2011,33(1):1-3.

[2] 吴昆仑,迟德钊.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及技术需求[J].农业科技,2011,33(1):4-9.

[3] 康军科,王可珍,张华.宝鸡市豆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大豆通报,2007(5):43-44.

篇8

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比较,属糯甜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鲜食、速冻均可,特别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餐桌上一道新型佳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特用玉米将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甜糯玉米营养极其丰富,富硒,抗癌,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铁、锰、钙、铜,还有生物碱,维生素D1、D2、B6,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7种氨基酸,特别是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普通玉米的8倍(硒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的功效),是全球性营养功能食品。鲜食特用玉米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和工业原料,世界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鲜食玉米生产及加工产品甚少,而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发展鲜食玉米及其加工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2玉米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

2.1推广优良品种

大力推广优良杂交玉米品种,饲料玉米品种以长城799、会单4号、路单系列为主;鲜食玉米品种以改良26、232等品种为主。鲜食玉米早熟10~15d,秃尖小于2cm,穗长20cm,单穗300g,植株清秀短粗,抗倒伏,耐热性、耐寒性、密植性中等,抗病性强。

2.2开展抗旱节水育苗移栽

通过近3年的示范推广,鲜食玉米重点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开展玉米抗旱节水育苗移栽,育苗方式采用塑盘或漂盘育苗。育苗及移栽时间:3月下旬育苗,叶龄二叶一心开始大田移栽。克服水源、管护、排灌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发挥良种良法技术作用,改变玉米生产“靠天吃饭”状况。

2.3施足底肥

底肥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kg、复合肥50kg、尿素10~15kg、普钙50kg、硫酸钾20kg沟施。

2.4合理密植

亩种植2500~3200株。单行种植:行株距(65~70)cm×(35~40)cm,植株紧凑型采用行株距45cm×45cm。双行种植:行株距(100+40)cm×40cm,错位打塘,起垄定向摆放移栽。

2.5地膜覆盖

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选用超薄(厚0.008mm)塑料地膜。

2.6加强生物防控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新型生物农药、药械,加强锈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虫鼠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

2.7加强科学施肥

推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优化肥料结构,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投入。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期施”的原则。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鲜食玉米再提高15%~20%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亩产量达到600kg,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5kg、7.2kg和12kg。

3发展建议

1)全面落实农资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官渡区农资市场和生产环节。对区域内种子经营户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玉米种子,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入生产环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结合官渡区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对区域范围内种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篇9

一、退耕存在主要问题

1、耕地大量减少,农民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4年来,全市有5万亩农田停止耕种,对粮食生产产生了很大冲击,尽管目前在国家补助期内,农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停止粮食补助,农民的基本生活将十分困难,尤其是退耕面积较大的村和极少数“全退户”。一旦停止补助,基本口粮将难以保证。类似情况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非常严重的隐患。

2、种植的种树效益偏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大。此类问题突出表现在我们地区处在北方山区,气候寒冷,林木生长周期长。经济林种品种少,由于林业生产的周期长、见效慢,加之市场前景不乐观,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3、政策补助资金低,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国家制定政策水稻按1.4元每公斤计算,今年水稻价格已涨到2.6元每公斤以上。国家对农业粮种补贴逐年提高,对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也产生了影响。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统一,对退耕还林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的难度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不力。

2、缺乏统筹考虑,抓住当前补助钱粮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够。没有用市场的观念、长远的观念去分析形势、解决问题;三是缺乏积极引导和服务。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培育市场等方面研究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

农民缺什么?一是技术,二是资金。要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农业技术以外的谋生技能,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支持,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还要加大对退耕户政策性贷款的扶持,落实好林权证抵押贷款。我市退耕后退耕户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可耕种土地进一步减少。因此,解决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通过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实现农村“减员增效”。

2、林业生态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人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生态旅游。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承担着促进生态建设和保障林产品供给、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职责。

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是综合性产业,要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相关部门、加强林业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挖掘、整理、升华森林文化,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以独特的林区文明和林区文化吸引游客;要策划富有特色的林业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林业旅游体验;要不遗余力地搞好旅游产品的包装,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等,通过发展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综合利用

篇10

一、调整结构,提高效益

红星梨在灵宝地区每年6月中旬成熟,比山东等省份早上市20多天,且具有耐运输、抗逆性强、管理省工、丰产稳产等优良特点。盘西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紧紧抓住红星梨的发展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栽植规模较小、市场潜力巨大的机遇。通过多方考察论证后,决定将其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强力培植,使之成为全村的新兴农业支柱产业。进入盛果期后,基地总产可达500万斤,按目前市场价2.5元/斤计算,年总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可增加6000余元。针对红星梨挂果前树冠较小,空地面积较大的实际,该村“两委”指导村民间种一些蔬菜、瓜果和其他经济作物,合理利用这些闲置的空地,提升基地综合效益。2006年间作的100亩莴笋,收入达到10余万元。2007年、2008年间作莴笋、西瓜、辣椒共收入60余万元,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二、强化宣传,干部带动

为了统一群众认识,坚定发展信心,村支部书记巴明山和村委会主任尹喜来多次带队,组织群众到山东省等地参观、考察;村“两委”还先后召开了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和座谈会,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两委”干部分包到组,深入到每个农户家里为群众对比算账,激发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红星梨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全村营造了大力发展红星梨的浓厚氛围。为确保红星梨基地顺利建设,村“两委”干部及广大党员踊跃垫资,仅村委会主任尹喜来一人就垫付资金10余万元,解决了前期整地、基础设施建设、购买苗木、聘请技术员、给群众发放生活补贴及劳务费等资金问题,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