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字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G623.2
一、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也定然会出现各种层面的教学硬件变化,故而,语文教学也逐步实现了应有的“课堂多样化”。 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一办法,又能够使得影视资源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深度参与”,从而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各种形式的变化。
(一)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形式的语文教学往往由于缺乏辅助手段,而“不得不”仅依靠课本讲解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相关记忆,因为课本内容长期以来一直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学生必然会由于一直重复学习课本知识而造成对学习内容感到乏味的情况。截至如今,因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不断更新且走向成熟,语文教W课堂当中逐步融入了为数众多的影视资源,为此,更可以将语文内容作为基础来编辑各种形式的影视剧,以之作为给学生补充知识的“影视教具”,从而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向来比较活泼的天性,故而其很难真正在课堂上集中应有的精力进行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学效率往往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而生动形象的各类型影视作品,其展示出的一系列画面与声音结合形式却往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来“抓取”学生的眼球。借助于以其来在课堂中展示和教学内容彼此相互符合的作品,往往可以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则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所呈现出的记忆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此方面,所展示出的主要特色在于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各种形式的影视资源,并以此来有效地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而作为影视作品,往往除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事物所展示出的好奇心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对教师的备课负担加以有效的减轻――这样的活动,实际上也是师生之间开展各种互动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件。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般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这一活动主要包括诸如写作、阅读、口语表达等一系列“组成元素”,而对于每一个元素来说,影视资源在其所在方面上的相应应用方式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影视作品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运用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小学语文这一学科,其主要的作用表现为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所掌握的口语表达能力。众所周知,模仿是每一个小学生与生俱来的一个最大的长处,而影视作品做具备的“表达直接性”特征,则可以很好地指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运用,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往往可以充分地利用这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借助于对一段影视作品加以播放的办法,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学生开展相应的口语模拟练习。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开展相应的口语练习活动当中,影视作品可以称得上“再好不过”的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在其从事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影视素材加以充分利用,以之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这一方面的相应兴趣;同时也可以将相声、小品等不同元素的“多元化”艺术形式“掺杂”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提高小学生所具备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小学生的艺术涵养。例如:借助于动画片《冰河世纪》的播放,教师可以采取安排学生自愿扮演相关角色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模仿剧中人物的声音和动作来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所掌握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所应有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影视作品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向纵深发展,二十一世纪的诸方面信息技术都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相应的人们都因此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化和多样化。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也更有必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尽可能提前的深入解读,对其中的各种重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和提炼,并结合上述活动来有效地选择相应的合适影视作品,以之作为丰富教学课堂的最好工具。借助于这样的办法,往往能够有效地对原有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加以突破,以之来将学生在学习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加以展示,从而对小学生抱有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加以激发,并最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加以有效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又能够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创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贡献。而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其阅读能力往往显得至关重要,并从而给其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同时,借助于影视作品所表现出的传达作用,又能够有效地使得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获得应有的加深。例如:在课文《西沙群岛》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仅仅是从课本当中对西沙群岛有一个基于阅读的零散认识,而对其一切实际情况的认识却基本上都是处于空白状态。故而,借助于影视作品的播放,学生往往能够对西沙群岛的风景有一个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欣赏,在其间逐步对西沙群岛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壮美景观有所领略,其往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以提升,另一方面则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所应有的理解。
(三)影视作品在写作教学方面的运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活泼好动这一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起到了决定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有必要基于活跃课堂教学这一目的,来对语文教学进行更有效的组织。而传统语文教学课堂的缺陷往往可以用高效运用影视资源来加以弥补,从而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阅读、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完美结合信息技术和影视资源这一做法,往往可以更有效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首先,从语文课程设科的目的来看,语文就是为了培养语文人,就是说会使用语言,会理解语言的人。也就是能读会写的人。写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的一项基本能力。语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也不是培养语言学家。过去,我们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似乎只要掌握了语言知识,也就学会了使用语言。但是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学习语言知识和修辞知识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规范学生使用语言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就学好语言。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离开了语言反映的客观事物,离开了反映者的思想,语言的空壳是不可能学好语言的。因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其反应的生活,离不开对作者使用语言时的匠心的体会。剥离开语言的内容,仅从形式上学习语言,显然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叶圣陶才说,语文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因为如此,主席才说,语言不是那么容易学到的,要学好语言非下苦功夫学不可。
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呢?也不是。人文论提出以后,人们就将人文精神的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似乎有了人文精神,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相应的提高了。从整个教育的目的来说,学校教育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也有这样的作用。不单是语文课程独有,对此早有人论述过了。同时,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就是因为他要学习语言的使用,培养语文人。语文的人文精神蕴含在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中,学生通过阅读即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与熏陶。孔子所谓的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说的也是文本内容在阅读者心中常生的反应,这种兴观群怨说,就是语文的人文化育功能。我们并不需要特别的去培养。
那么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究竟要培养学生的什么?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理解文本,这里的理解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理解,而是从写作这个角度对文本所做的理解。也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体会到作者写作文本时的心路历程,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教学中获益。这种写作的思路一方面是语言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结构方面的。
许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必要的对文本背后的作者思路的认识,语文教学总是浮在上面,没有沉入文本深处,真正探究到文本深哟蔚亩西。因此,就出现学了多年的语文,我们的学生仍然不会写作的现象。
我们知道,写作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离开写作进行阅读教学,必然使语文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课标把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必须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一方面要通过作者使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揣摩语言文字使用的环境,理解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律,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从而真正学习把握语言。我们的语文教学停留在理解层面,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感受不具体,对一些写作手法的认识也就很是肤浅,具体到使用的时候,就无所适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言干瘪的现象,都与我们这种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语言的学习不是仅仅学习语言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学习语言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这内容里面就包含着作者的使用语言的思想,我们既要触摸语言的形式,更要触摸语言的内容,而且这更为重要。我想叶圣陶先生之所以把语文看做是一门工具课,也是从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人文论者主张人文性没有错,但是,人文性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人文性蕴含在语言性之中,通过语言性体现出来。只要我们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那么,对写作者语言文字使用的学习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语言,因为作者使用语言文字就已经告诉你怎么使用语言文字了。写了什么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为什么要写这些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句而不用别的,这个比喻句之中包含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包含作者独特的对事物的体验,感受。学习比喻句既是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对作者认识事物独特的体验和认识。语言文字学习离不开语境,语言文字的培养既是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认识能力的一种培养。语言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感悟生活,认识生活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伴随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的。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教师观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就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来说,大部分学校尚未形成成熟的语文实践教学体系,这不利于语文学科发展和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旨在在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全新策略。
1.引言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语文综合”为前提,学习资源立足于语文“维度”进行整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然后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活动方式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规定,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的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支撑体系。然而就我国大部分小学的综合实践教学来说,存在放任自流、管理松散、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等问题。因此,梳理当前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完善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全新策略。
2.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语文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情景化、社会化、生活化。概括来讲,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由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及实践,并使学生的语文语言文字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高。[1]
3.我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现状
3.1实践教学体系不成熟,组织管理不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对语文实践教学管理松散,教师自主制定语文实践教学的目标、方式、评价标准,这就导致不同老师带领的班级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混乱、缺乏统一性。加上学校对其采取放任态度,管理松散,极不利于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3.2综合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小学对语文综合实践教学重视不足,这就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部分活动的主题与方式与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忽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锻炼;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教师对其进行总结、评价、概括。
3.3综合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大部分学校缺乏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场地及设施,且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缺乏合理性。加之教学对其重要性缺乏统一认识,这就导致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序规划和合理掌控。
4.完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
通过上述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介绍及我国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完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策略具有一定的方向支撑。
4.1建立稳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要加以重视,整合学校、社会、生活三方面资源,在一定的目标和规范指引下,给予教师教学自,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者作用: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精心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实现课堂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机配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提高自己的读、听、说、写能力及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2]
4.2合理优化综合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对于二年级以上学生,教师可采用“范例式”、“抛锚式”教学方法。前者指从分析典型例子着手学习语文相关知识、规律,并对其进行迁移发散、举一反三。后者是指通过创设与学习主题、内容相一致或相似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出教学问题发动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小学语文各册课本中有许多主题近似的课文,到了一定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将这些课文前后联系起来,在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专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是很有价值的策略。如《铁棒磨成针》、《数星星的孩子》、《苹果落地》、《小时候的故事》、《分橘子》等,这些都是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名人?小时候的事情与长大后成为名人有什么关系呢?为此我们开展“我与名人手拉手”的综合实践活动:收集故事、了解生活、积累图象资料、背诵诗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将静态的接受学习改为动态的综合研究。
其次,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安排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可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开展识字比赛,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可组织二年级学生参加书法比赛,纠正学生字体,提高生字学习的趣味性;可组织三年级学生开展读故事比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根据他们的接受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比赛、小组辩论赛、制作黑板报与手抄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性、发散性思维。
4.3提升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水平
首先,学校要完善语文实践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如建立配套的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利用率。其次,学校要完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对教学实施的合理管理,使得教师开展的综合实践教学有章可循。[3]再次,建立语文实践教学存档制度,对其加以监控,并定期组织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最后,做好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防止在实践教学环节发生安全事故,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5.结语
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理论知识切实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们相信,通过在小学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将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兰.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8(7):12.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师;普通话;推广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学说普通话
时年98岁的语言文字学大师周有光,曾说过方言是“母亲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教师语言”。因为一般而言,方言是小儿咿呀学语时跟母亲学会的,民族共同语是上学以后跟老师学会的。因此方言是生活语言,民族共同语是文化语言。国家更是要求教师使用普通话的,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为使自己能说好职业语言,我平时经常听中央电台,电视台的播音,揣摩他们的发音,比较自己的发音,找出差距,反复模仿训练。同时,我也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丰富自己的词汇,注意表达的逻辑。在课堂上,笔者总是自始至终以最佳状态用普通话表述。很多学生都很佩服我的普通话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学说起普通话了。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学说普通话
首先,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汉民族共同语。讲好普通话,不但可以与人顺利交流,使更多的人听得懂自己的意思,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通过教育使学生思想重视,才有可能落实到行动之中。曾经有这样一则笑话,北京的公共汽车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员伸出十元钱的票子就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不理;外地人再说:“见过吗?!见过吗?!”售票员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复,售票员终于勃然大怒,抻出一张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声:“你见过吗!”外地人见状大惊失色,抱头鼠窜,嘴中直说:“北京的售票员怎么这样呀?”众人不解,一问才知:该外地人要买票,说:“建国门、建国门!”这虽然是个笑话,也说明了用普通话沟通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更多说普通话的机会。每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人人参与,人人有份;让学生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自己组织分工表演;把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上台讲课;定期举行故事会、赛诗会等。这些做法,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说普通话的热情,很好的营造了一个“人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三、学说普通话,加强朗读指导训练
语文课上的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一种重要途径。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朗读。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样几个途径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一)教师范读,可能的话,尽量配乐范读。(二)个别学生朗读。(三)分组朗读。(四)分角色朗读。(五)集体朗读。(六)自由朗读。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兴趣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字 文本 文化
教育部新修订的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课程目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目标贯穿到九个年级段,而且都放到第一条,这明显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同时也说明小学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所谓学习语言文字教学,即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标还强调,语文课程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学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就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也就是语言文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等。可见传统教学中就非常注重文字的教学。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浅薄,他在《童蒙须知》中提到了儿童的写字要求:“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文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立足文字教学,切实为小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文字基础。语文课要注重文字教学,因为文字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东西,文本就是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文字之躯组成的,茶要细品,细品方知其味道;同样,优美的词句也要反复品味。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
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血脉的传承和濡染,著名的文化学家皮尔森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语言和精神习得、积累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古典诗歌《枫桥夜泊》教学时,他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以诗歌接受史理论为依托,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来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这一课设计精巧,起承转合,匠心独运。教师由意象“愁眠”入手,让学生在一堂课中穿越时空,倾听着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作者的心声,逐渐渗透文化意识,迭起,寒山寺那千年的钟声令人荡气回肠,王老师用自己的睿智和灵性,挥洒着经典文化的魅力,抒发着骚客诗人的情怀,充分展示着“诗意语文”大气厚重的魅力。
篇6
一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早期和中期,也是中国传统语言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时期;第二阶段为19世纪晚期,在这一阶段中国语言学进入了现代语言学时期,以《马氏文通》的问世为开端。
(一)两个时期的语言理论成果
第一阶段,语言研究仍以汉字研究为主,这种“字本位”的观念,使古代语言学研究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音韵学。清代后期的音韵学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古音学,为后世研究古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江有浩的《音学十书》是古音学的重要著作。在这部书里,他把先秦古音分为二十一部。这种分部近似王念孙,二十一部分别为之部、幽部、霄部、侯部、鱼部、歌部、支部、脂部、祭部、元部、女部、真部、耕部、阳部、东部、中部、蒸部、侵部、谈部、叶部、缉部。王国维是这样评论清古韵学的:“清古韵之学,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二十二部分目遂另后世无可增损,古训诂名物文字之学有待于将来者甚多;至古韵之学,谓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也”。可见这一时期古音学的重大成就。
2.文字学。这一时期的文字学研究基本上仍以《说文解字》及其注释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前人的错误进行纠正,并阐发新的观点。
(1)认为文字起源于图画。许慎对于六书的排列是这样的: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关系到文字及其发展规律、历史的认识问题。清代语言学家王筠提出:“六书者也,象形为本,行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王筠关于象形为“造字之本”的观点是正确的。汉字如同世界其他文字一样,起源于图画。早期的汉字中,象形字的比例最大,是汉字的基础。
(2)从字的形体结构解释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在具体诠释字义时,清代语言学家朱骏声突破了许慎以来以字形求本义的窠臼,扩大到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方面。这反映了汉语由单音字日益向词的多义性方向的发展变化,也顺应了词由多容量的饱和向构成多音词发展的趋势。朱氏这一开创性的探索,使文字的研究变为词汇、语音的研究,即真正从语言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特别是对一词多义现象的高度重视,把字词看成活的语言现象来认识,可以看作是词义学研究的开拓者。将字按古韵分类打破了《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之体例,把汉字从形体排列法改为按韵部排列法,可以说是汉字研究学术观念的一次飞跃,而且突出了“以声求义”的重要意义。
3.训诂学。清代的训诂学研究总体来说取得了显著成果。学者们努力贯通文字、音韵和训诂诸法,从校勘入手,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分析比较从而达到训诂的目的。对周秦两汉的要籍辛苦探索,疏通文句,使后世的学者免去了一些通晓文理的困难。特别是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从语言运用和总结校勘释义规则的角度出发,在论述上古汉语词法、句法现象及规则的同时,也论述了很多上古汉语的特殊修辞现象及表现手段,这是此书的首要贡献。
第二阶段,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为开端,对古汉语语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书分四部分,分别为正名、实字、虚字、句读。此书体系完整,结构完备。在词法方面,汉语词不仅被分为九类,还根据汉语传统语法学的体系,将它们分别归属于实词虚词两大类。词的语法分类,采用的是意义标准,并非单一的词汇意义,同样包容了词的语法意义,即词在语法结构中的配置作用。此外,此书还注重汉语的传统及其实例分析,例如在区分汉语词类时,特设“助字”一类,因为“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对于静字(形容词),马氏认为汉语形容词不仅能作定语,而且也能作谓语。作为汉语特有的量词,虽未单独设类,但已注意到它的特殊语法功用。在句法研究方面,亦有独到的造诣。关于句子的定义,他把汉语中那些不具备主语(起词)和谓语(语词)的句子,也概括到句中来。句读更是着眼于汉语缺乏形态的特点所确立的一种句本位语法观的体现。分析句法时,将句子成分定义为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表词、司词、加词等。关于句型,除了一般的单句,还列举了排句、叠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古汉语宾语倒置的规律,也被首次明确揭示出来。
(二)两个时期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研究方法
1.反切系联法。在研究《广韵》时,针对韵部中可能只含一个韵母也可能含二三四个韵母的困难,创制了这一方法。这种反切之学,其意义不仅在于探明《广韵》的声韵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它启发了后人科学利用韵书以外的反切的方法,从而为汉语音韵学增加了大宗材料来源。
2.实物考据法。在探讨古文字形体演变时,以古器物文字实物材料为依据,纠正了《说文解字》的某些失误。
3.比较法。在《马氏文通》的纂写过程中,马氏自觉地运用了这一方法,对区别于西方语言的汉语的独特特点,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
(三)两个时期的语言应用成就
1.文字学的普及工作。清代语言学家王筠的《文字蒙求》是为儿童初学文字而编。王力先生认为“不但对于儿童,就是对于一般学习文字的人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入门书”(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王筠在说文四大家中,是唯一注意文字学普及工作的人。
2.语文改革的提倡。马建忠构想进行教育救国,因此致力于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变中国的语文教学状况,学习现代的先进科学知识。他认为“华文经籍亦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而“西方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
二
19世纪的西方语言学,深深地受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西方语言学者对梵语的发现与重视,对欧洲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个西方语言史,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占了统治地位,并得到了空前发展,最后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而且,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研究方法,创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
(一)语言理论
通过研究语言历史,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现象,证明了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提出了许多语言是从同一始源语演变而来的观点,而且划出了语言谱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著名观点有语言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的论述。这一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人脑天生有着创造语言的能力,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无限的语言行为。新语法学派强调人在语言发展中的创造性,以为语言发展中的主要动力是语音变化和类推变化。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论述。洪堡特认为语言的特性是其民族的特有财产,进而认为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具有不同的思维体系。而且区分了三种语言类型,即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2.语言亲属关系的理论。建立了印欧语系的谱系树形图,把当时的语言按其共有特点分成语系、语族、语支。对原始“母语”的重建过程不仅是全面深入比较各种语言的历史状态的过程,而且也是解释各种不同观点的过程,对研究各种语言的变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转贴于
3.语音定律无例外。这是新语法学派极力维护的观点。认为语音当中的例外现象不是音变造成的,而是语言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二)语言方法方面主要采用历史比较法对各种语言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利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印欧语言谱系分类。同时重视考察当时的语言和方言,即考察活的语言,从当时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语言现象中来进行比较与分类,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三)语言应用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果主要应用于语文教学领域。
三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呈现了巨大的不同。中国基本上仍围绕传统的小学进行研究,虽然出现了《马氏文通》这一巨著,但那已属于20世纪的曙光了。而西方语言学随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变革,出现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一学科,是令人瞩目与感叹的。这种不同,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语言符号的特征不同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缺乏形态变化,因此中国的语言研究偏于词义,在训诂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西方语言属于表音体系,形态丰富、富于变化,特别是梵语引入到西方,开启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河,因此,成果颇丰。
(二)西方哲学的重要作用
西方的语言研究,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起到了方法论的作用)。而在中国,虽然语言研究也有哲学的影子,但并没有很有影响的哲学流派,许多哲学观点都是零散的,哲学大家也如昙花一现。
(三)社会大背景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篇7
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人类在享受社会、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进步的同时,应深刻反省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灾难性破坏,警惕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传播重要载体的语文教育,也应从精确的科技文化转向和谐的生态文化。传统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新课程标准》正是在时代精神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中应运而生,引领人们关注作为生命体的人的发展和成长。
时代要求我们变传统的课堂语文为发展性的语文课堂,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育生态,让学生的心灵在交流、撞击和放飞中得到“生命的满足”,引领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味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的一生在求真、向善、尚美中陶冶心灵、放飞自我、走向成功。为此,我进行了“演讲·品读·写作”三段式语文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
这种发展性课堂教学关注师生发展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内化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性,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自身探索体验和感悟。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的发展,即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增长,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终身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演讲·品读·写作”三段式教学法的实质是: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以“主题演讲,品读文本,体验写作”三段为主体,以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软环境,以主题阅读的大语文观为基础,以深厚的情感教育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引领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为终极目标。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主题设计
现行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这种方式着眼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主题内容的建构,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有利于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
鉴于此,一个主题的设计可以是一个单元的大主题,也可以是师生根据需要设计的小主题。如“人生”“理想”“自然”“亲情”等大主题,又如“广告词”“感悟母爱”等小主题。
(二)主题演讲
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的话题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可往往流于形式,如果设计主题就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提前两三天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教师要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引自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通过这些做法以及相当一段时间训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首先,它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其次,它能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它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第四,它能鼓舞学生作文的信心。
(三)品读文本
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和义乃至文外的东西。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品读”是一种“铺展”的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使文章的、文字学的、语言学的、文章学的、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等方面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都显现于你的面前。
对于课文要“四品”,要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人们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造语精练。其实,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品读功夫要达到“力透纸背”的境界,那将何其了得!
(四)体验写作
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书面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同步的,相辅相承的。表达与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语言、感受语言、把握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和升华情感的过程。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杜丽娘步入园中,情不自禁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语言文字非亲身实践不可,要写,一定要写。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写作”往往就是 “品读文本”的具体实践和表达。
如在品读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心理描写时,设置这样的体验写作: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遭遇恐惧的经历,请描述一下当时的心理。又如,在品读完《第一次真好》后,可让学生抒写他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再如,品读完《理想》第一段后,让学生运用比喻、顶针、排比的手法续写“理想”等等。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是“空中楼阁”,也不再是“假话堆砌”,而是有本可依的真实表达。
总而言之,“一段主题演讲”是“放得开”,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其肆无忌惮地说,气势磅礴地说,独树一帜地说;“一段品读文本”是“深下去”,让学生走进美丽的文本中,品得深,品得细,品得美,品得奇,在品读中让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一段体验写作”是“走出来”,大胆构思和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演讲·品读·写作”组合在一起便构筑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循序渐进的“大语文时空”。这个“时空”是真正属于学生、真正放飞学生心灵、真正让学生走向成功的 “时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05-02
一、核心概念及其特征
1、核心概念
群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选择一个或多个题目,与学生共同就一个或多个题目进行多个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对这一个或多个题目的文章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现状,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形成一种新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更侧重于以儿童的视野选择优秀儿童作品,以一定的议题将数篇或一本书或几本书组织起来形成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一堂课里或一定时间内读一组文章,发展阅读能力。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本课题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及教学策略、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读本开发策略,探索儿童多种阅读方法。
2、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
首先,开放性。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特征就是开放性。所选议题没有任何固定的答案,老师与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讨论来进行知识建构;教师所选的议题内容也比较开放,老师与学生有非常大的讨论空间。其次,交互性。群文阅读教学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各类文章同时进行,同时根据选题进行知识建构;其次,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在交互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相倾听和建构来达到群文阅读的目的,老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学习。最后,探究性。群文阅读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以选题为基础,进行探究讨论和学习,深入了解各类文章,这体现出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性。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答案,主要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倾听,探究新的观念和思想,与已有知识交互产生新的知识构建。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谁都不会知道提前预知探究结果,并且群文阅读教学重在过程,结果并不重要。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意义
1、群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单篇为主,课堂中教师围绕单篇作者进行对学生讲解,其可以增加对特定作品的理解,但另一方面会使学生使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是以多篇作品作品同时进行教学的模式,学生对多篇作品同时阅读使其发挥最大理解的兴趣。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小学生对语文单篇的作品大多没有太多兴趣,一本教材最多对其内少量的几篇产生兴趣,对其产生兴趣的作品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会较认真去听课考与互动。在其不感兴趣的作品大多都不予以理睬,许多小学生在这种情形下都会出小差,没有认真听课。多篇的阅读能使小学生发挥较大的兴趣,几篇作品结合总有一些作品使其产生兴趣,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发挥其兴趣与传统的单篇作品教学模式上更胜一筹。
群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传统的单篇作品教学中教师会延长小学生阅读作品的时间,因为单篇作品的阅读并不需要很少时间,后面的讲解也已经有足够的时间,传统的模式下是阅读时间较为长。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安排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对几篇作品的阅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能有效的提高阅读的速度,中国的传统九年制教育中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有明确的培训,如今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海外的图书作品流入中国的很多,中国本土的各类图书作品的数量更是巨大,小学生在下一阶段想全面发展需要有多阅读的基础,如果该者在阅读速度上条件很差,将会面临享受不到如今大知识背景下带来的提升自我的好处。
3、群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知识量。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主要以单篇为主,一本教材中的作品数量比较少,在如今社会发展的状态下小学生如此少量的阅读是不足够满足社会认识的需求,小学生许多知识都是从语文教学中了解而来,因此语文教学因当发挥更大的责任,对小学生的整合知识量进行对其丰富。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的作品数量较多,不同种类的作品也增加,从量上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从知识性上讲也增加了几倍,使小学生能在早期了解社会上的不同知识,使其在下一阶段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三、目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主要问题
(1)从教学目标看,缺少对规律的梳理和提炼
教虽然能够从文本中找出语言文字训练点,并通过比较恰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学习和运用,但是,由于对课文的关注点较多,不舍得删减教师认为比较有益的知识,为此,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比重仍然较大,对于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探究语言运用的规律的实践少之又少。
(2)从教学内容看,缺少对文本的重组和加工
伴随着教师对课程标准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理解和不断深化,教学的关注点越来越零散细小,知识点之间越来越割裂,训练点越来越复杂,忽视了对于文本表达规律的理解,忽视了文本的整体性,忽视了课内外结合。
(3)从教学总量看,缺少对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是实践性课程,阅读教学的实践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纵观现有的阅读教学,教师仍然紧盯教材、落实教参、深化习题,极大地滞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课标的要求,滞后于学生对语文文字学习的需求。
2、问题分析
伴随着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教师对于课标的解读越来越明晰,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越来越重视。于是,针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指导也不断细化,读用迁移的教学策略遍布课堂。这样的频频训练,极大地肢解了教材,忽视了教材的整体性,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性。
由于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仍是原来的,这就给教师落实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不便。现有教材都是以主题单元编写的,人文性强,工具性弱。教师的教学往往跟着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语文园地进行。然而,许多年级的单元导读,只是站在了人文性的角度给予指导,没有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元素。这就使得教师只能立足已有的教学经验,从篇的角度设计教学,从而导致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无法达成知识目标这一现状。
课外阅读指导一直没有成为语文教师自己的事。许多语文教师都认为读课外读物、儿童文学作品是课外的事、家长的事,和我们的关系不大。为此,指导课外阅读成了盲点。随着学生阅读量少,课内学习比重增加,学生的学习力也越来越小。长此以往,语文教师辛勤耕耘在讲台上,学生听得多,参与少;学生回答小问题多,探究大问题少;学生读短文多,读整本书少。在这样的以教材为语文教学的全部的偏颇的思想引领下,语文实践成了一句空话。
四、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1、建立完善的教学理念
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下不能强调学生的成绩,教育部门应当取消在学校中进行对班次的成绩排名、比赛等活动及观念,教学理念必须以维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或者等先进的理念为主,群文阅读教学能对小学生发挥个人潜能的作用,小学生往往在传统的教育之中并没有了解到社会上的足够知识,而语文课程的价值之一可提高小学生对自己祖国、社会的认识,小学生在这一阶段中了解的知识对以后的阶段有极大的帮助,语文的教学的效果以潜移默化为主,和学校中的条例“口号式”的教导小学不能去做不好的事情不同,在小学生当中发生公共安全的事例很多,大多因为没有良好的教育,在公共安全的认识上可以加入语文作品,这样能较好的避免发生各种的公共安全问题。学生的行为规则也可以加入语文作品中,学生阅读作品理解作品,能认识到主人公的行为善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较多同类的作品熏陶下学生自身的行为能达到较好自觉规范,其在学校及生活中能展示独特的个人魅力,对其的身心健康也巩固了好的基础,因此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在确立好,不能以传统落后的理念进行该模式的运用,如果理念不改变反而会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
2、丰富语文教材的作品量
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必须要提前语文教材的数量,群文阅读主要以几篇同时阅读为主,一堂课中学生能阅读完几篇作品且老师能利用其时间对几篇作品进行讲解,在这种条件下作品的数量必须能够满足,不然会出现前期教师已经把课文讲完了,中后期剩余出大些的课时会不知其如何利用,因此会走向一种极端。教育部应当进行教材的更新,增加大量不同的作品,作品要考虑到几篇作品的主题相关,如果不相关教师将很难利用,对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把负面的影响,如几篇作品可一半是正面的人物主人公,另一半是反而人物的主人公,故事的主题以正面与反面相对,教师在课程中对其两种类型的主人公及主题进行对比讲解,能生动的调动小学生的理解,知识性的涵盖也得到全面性;教育部在无法更新教材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组织编写多一本教材为解决的方法,可组织编写多一本语文教材,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利用,教材要与现存的教材配合,要考虑到其教材与现存教材的搭配性利用。
3、教师应当注意作品之间的相关性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在几篇作品同时阅读讲解中要考虑到其关联性,作品之间可以有相同的主题或者是对立的主题,或者是主人公相同等特定。几篇作品不能出现不相关联的情况,这样会使学生不能理解其讲解,教师也较可能无法充分的发挥其教学的作用,几篇作品之间有关联性教师才能发挥更好的讲解表现,W生也能更好的在这种模式下物尽其用,对于关联性的探索老师应当花更多的备课时间进行对作品的分类,组合成不同的作品集,教学当中要敢于探索。部分教师选择作品的时候要慎重选择,要选择符合小学生的作品,有益于小学生发展的作品为优先,难度高的作品及带有反作用的作品要放弃对其的选择,作品要符合我国对小学生的品德规范、符合我国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及符合当地不同民族的习惯。
五、结束语
本文探索了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群文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小学生的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一名社会的成员是否拥有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数量等都将影响其未来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的发展,一名拥有多方面知识的社会一员能够较好的处理好生活中更类问题且在工作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个人作用。本来对群文阅读教育问题的改善也作出了一定的见解,对其教学质量提升作出了对策,主要以建立完善的教学理念、丰富语文教材的作品量以及教师应当注意作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学校、学生的情况而作出有益的探索及改善。
参考文献:
[1] 徐秀春.当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小学教学参考》, 2015(31):1-4.
[2] 罗 莉.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四字激趣”分段谈[J].《科学咨询》, 2015(22):79-80.
[3] 杜晓翠.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科学导报》, 2015.
篇9
建构主义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运用更大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的,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此外,他还认为人的心智功能是以社会为源,语言、社会及历史经验在学生的发展上,地位十分重要。符号、文字、言语等都是一种工具,用来与其他人接触沟通,并且起了媒介的作用。他相信人类发展的潜能可以经由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工具的辅助而发展出来,。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教学层面,本质上是一种维持性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汉语语法、词汇、阅读分析教学,而淡化写作教学。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基本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确定授课目的判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几代学生做着同样的作业,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教材,由教师演绎,学生总是在被动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样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运用逻辑综合分析问题的训练,抑制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勇于创新知识的能力,导致了学生缺乏科学思维素质,致使学生随着学龄的增长,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未能有所提高。从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结果,使社会对学生语言素质的高期望值与学生对学习的淡漠感形成强烈的反差。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公民有更高的人格独立性、思维独创性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语文教学格局需要转变,素质教育应提上日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学新格局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的目的将必然由侧重于知识积累转向强调能力训练、思维训练和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素养的培养,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语文教学内容将必然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向学生素质全面培养转向,从对知识接受性的学习转向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毋庸置疑,这是语文教学的“内涵发展”。
在教育策略上,维果茨基强调教师应起积极的作用,提倡发现式学习法,让学生亲自发现事物如何发生,教师所要提供的是一个能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反思,最终能自我发现事物的真象。他认为真实的情境能促进学习;使用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包括参观、游戏、文化情境、社会互动等,并采用发现式教学,让学生自行探索及亲身发现,能促进知识的建构。例如,当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一方面,这些校外的经验应结合校内所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图片、新闻等外在资讯可以与课堂的活动结合,并以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例如协作学习、师生讨论等)进行,给予学生这样的一个感觉:学习与生活是统一的整体。由此看来,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拓宽、务实、求活,应以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动机为基础,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应该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其最大可能地发挥效益;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宽-——注重人文教育
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化载体,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好比是戏剧的脚本,学生通过阅读、背诵,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走向课文作者;通过体验、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义不容辞的,它可以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教学诗歌,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那种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内涵。人文熏陶传递出的“相看两不厌”的效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是语文学科独具的得天独厚的魅力。
语文学习不是信息从外到内的单向的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语文学习应该通过学生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实现,而不只是沿着记忆的流程进行。学生要不断地基于新信息和原有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假设和推论。当然,这并不是要让学生完全进行“发现学习”。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独立发现人们已经发现的各方面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但这种引导应该是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它应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相适应。这种支持应该作为学习的支架,在学生需要时提供,而在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时就要撤消,以免限制和束缚学生的建构活动。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同时又要考虑应在何时提供何种支持,在何时撤消,在何处多给引导,何处应少给引导。外在的引导和支持应随着学习的进行而逐渐动态地减少,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逐渐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探索。我们既要给学生充分的建构空间,又要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教学中的辩证法。
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要掌握间接经验,因此,信息传递对于学习来说是必要的,这包括借助语言符号进行的间接经验的传递。但信息传递本身并不能保证有效的知识建构,它要通过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学设计者应以知识建构为中心来考虑信息传递的形式和内容,比如传递的是结论还是问题及对问题的思索,是定论还是假设等。通过语言符号进行的经验传递是知识建构的一种途径,它必须与观察性学习和活动性学习有机结合,共同达成有效的知识建构。
文化知识的多少对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有重要影响。现行语文教学应重视探讨语文的文化教育。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人类高尚精神的陶冶。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智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唐诗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辉煌灿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学生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发育精神以终身受益,不至于在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而迷失自我。
语文教学的务实——语文学习与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才能形成语言能力。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认知、模仿、习得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它们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它们既要有现实的体验,又要有想象力的发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十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及先前知识。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每位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与成果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每天阅读和写作,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操作等能力的集中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写自己的生活,自自然然淡化语法教学、淡化词语教学、淡化阅读分析教学。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这种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有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关心,使学生的个性、差异、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使学生的气质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思想现代化。而且,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实践的强有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读无字生活的习惯,和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学习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必将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这种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是把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如果语文学习仅仅被理解成文字学、语法学的钻研,就有失偏颇。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根据学生的情感倾向、认知水平、学习心态、信息反馈、个别差异,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语言美,让学生有选择地模仿语句和文章的写法,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语文。现代语文教学的阅读应重视“品味”,强调背诵。在“品味”中,让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感和语用能力。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语文的真正本领——写作,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三个转化”,即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情感过程的转化,引导学生由不爱学到乐学;能力过程的转化,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形成技能技巧,由不会用到会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新环境,如果运用适当,可以解决两个重要的教学问题:一是能促进有效学习,二是能照顾个别差异。当今,以电脑、多媒体、网络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学习的辅助手段为实施既是大规模的又是个别化的语文教学创造了物质条件,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凭借信息技术尤其是教育软件、校园网,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所有有价值的汉语言文学知识随时随地提供给学生,而且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识的创造中来,与所有上网的人共享,从而丰富汉语言知识。新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自然生活化,时空立体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超前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不同的学生会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课堂教学成了课堂生活,语文魅力的证同效应也就应运而生了。
语文教学的求活——注重阅读品味而不是阅读分析
语文课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不仅有助于开发自己的右脑,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语文教师拥有一批高品位的好书美文并不难。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更滋补精神。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如果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那么,嚼蜡之味顿生。优秀的文本需要学生潜心揣摩,如《荷塘月色》,学生可以欣赏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品味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把握“另一世界”与“这一世界”的情景反差,让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作为文本的题旨,使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朱自清那有着“最完整的人格”的生命之中,油然生出百读不厌的感受。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应该符合生活本真,惟其如此,课内课外才能相得益彰。语文教师进行艺术化情景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故事”,充满艺术情趣。课堂处于有序和无序的中间地带,“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精神状态积极饱满。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使语文教学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篇10
王筠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教育家,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的《教童子法》是我国“最早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专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当时的小学教育。
王筠的主要观点包括:学生是人,不是猪狗;教者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摒弃“日以夏楚”的体罚教育;教者要因材施教、启发善诱。同时,王筠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时分段学习。他呼唤“良师”的出现,批判“无知之师”,“愿天下之为师者,各为其‘心丧三年’计”。此外,《教童子法》还提出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采用直观法进行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则提倡愉快教学法,且讲究“圈抹批划”“讲解诘问”的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他主张“以放为主”“以圈为主”,这些大都还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实践所用。虽然,《教童子法》带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其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并挖掘出现代价值,从而为当今的语文教育发展所用。
一、《教童子法》中蕴含的阅读教学
法思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阅读教学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提出的阅读教学的原则主要为循序渐进原则、读思结合原则、愉快阅读原则。他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乐趣教学的重要原则,是过去实际教学中所少有的,在今天也难能可贵。这些为我们寻找阅读教学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筠总结的阅读教学方法包括札录法、循环记忆法、圈抹法、教学相长法等。其中很多都是契合人类“遗忘规律”的科学指导方法,能使师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得到提高和满足。
2.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加强语言积累,注意读思结合。王筠指导学生要加强语言材料的累积,这样用时就不怕心中没有东西。他还指出:在阅读的同时要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要能够阅读。因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内容提出问题,把矛盾摆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充分、积极地思考。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思想注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不当的。
书中得有乐趣。王筠的“书中得有乐趣,学生才乐以相从”的观点,告诉教学界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制约当今语文教育界发展的一大痼疾,即为语文学习兴趣匮乏、课堂讲授枯燥无聊。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之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和收获的快乐中去,好像“游泳在趣味之海里”。如教学《鸿门宴》,若教师仅限于对文言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疏通理解,则不能满足学生向深处挖掘的欲望。教师不妨让学生来做历史还原,再现鸿门宴时主要人物的座次方位,明白汉代的座位礼仪。学生就能由此体会到发现的快乐。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如是说。
二、《教童子法》中蕴含的作文教学
法思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作文教学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的作文教学原则以自由为主、以表扬为主、以短篇为主,但也注意到规则约束的必要性。王筠鼓励儿童要大胆地写,不要太拘泥于写作规则、技法之类,因为“规矩者,巧之所以出也。得规矩而失其巧,于义何居焉”。他觉得写多了,自然可以进行剪裁和取舍,这大概是学做文章的自然历程。在批改作文时,王筠提倡不要从严要求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信心。
王筠的作文教学方法大致包括提倡学生练习口头作文、背诵范文,并多用生活化的题目练习写文章等。王筠反对写作中只讲究形式,不求实用。“吾乡非无高才,然作诗必律,律又多七言,七言又多咏物,通人见之,一开卷便是春草秋花等题目,知其外道也,掩卷不观矣。”他提出了作文的“救急良方”,即积累素材。说有一个秀才,“家贫,须躬亲田事”,闲暇时喜好掷骰子,但作文时“似手不释卷”,挥洒自如。问其原因,曰“我有二十篇熟文,每日必从心里过一两遍”。熟文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王筠很重视“活典故”,他认为“活典故”在开发学生智力、使其心思长进的同时,也是学生日后写作文的好素材。
2.对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
重视口头作文训练。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书面语言的发展必须以口语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口头叙述自己的看法、观点,或者概括文章大意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如讲解《故都的秋》时,对于文中出现的五幅秋景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描述,让学生学会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又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之后,班里可以来一个“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学生不仅能锻炼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受到极大的精神感染。
作文命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叶圣陶先生曾对作文命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文题取材应广博,不特学校中之所诵习所闻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切莫让学生写那些无谓之翻案,空泛之论断,即学生有作,尚宜亟为矫正,若以之命题,自当切戒。若用事例说明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即如小学三四年级作文命题应该以生活为主,像《我的老师》《我的妈妈》等;初二、初三则可以开始关注人的道德、思想,可命题《令人懊悔的事》《这就是幸福》等。
作文批改注重鼓励。《教童子法》一书中提出“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的观点。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正是促使其努力和渴望提
高成绩的动力和条件,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语,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语言。如批改学生的习作《后花园的四季》时,一教师给出这样评语:选取一个范围较小的地方来写,很省笔墨,且写景状物逼真生动,观察很仔细,若能给每个季节的后花园用一个统摄性的词概括一下会更好。这样就留给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三、《教童子法》中蕴含的教育思
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教育思想
德智兼重。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标准──“功名、学问、德行”三者并重。他非常注重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善学,告诫学生“不可痴思功名”,要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这是贯穿于整个《教童子法》中的教育思想。王筠从尊重学生和解放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首先是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求知的欲望,有求乐的天性。在此基础上,王筠严厉地批判了那些贻误学生的“无知之师”,认为他们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人的积极主动性,“奄奄如死人”;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如“嚼木札”;而且“曲木为几”,实行主观强迫,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弃才”和“废才”。因此,他强调教育要解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王筠已经观察到了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和联系。“小儿无长精神,必须使有空闲。”王筠认为学习如果超越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损害。为了更高的学习效率,需要给学生时间休息,以转换思维。“空闲,即告以典故”,让学生从典故中不仅能学到东西,而且还能放松心情。王筠认为,教师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得其机之所在”,使学生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批评庸师,呼唤良师。王筠呼唤“良师”的出现。他认为“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者,即知是良师也”。他说教师的职责是“涵养诱掖,待其自化”,这大概是他为了引起教育者的自我反思而提出的殷切期望。
此外,王筠提出学以致用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王筠对当时的考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当时刻板的“会考指南”比作浸灌人心的粪。他主张不要迂腐地读书,而应该以启发学生智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为重。
2.对于语文教育的启示
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对于学生的发展,无论知识方面还是做人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懂得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并注意自己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从而影响学生。教师的学识、阅历,尤其是道德修养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
- 上一篇:快递行业的背景介绍
- 下一篇: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