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消防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火消防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消防;防火;分析
火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火。同时,火在失控条件下又是人类的大敌,即在人类的不安全行为和可燃物的不安全状态所构成的物质燃烧条件下,火就会演变成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火灾,就会从人类的朋友转化为人类的大敌。失去控制的火灾,违背了人类利用火的初衷,使人类社会蒙受巨大损失,付出昂贵的代价。建筑防火,是建筑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预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
1.建筑火灾的的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物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发展阶段、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火灾熄灭阶段。
1.1 初起阶段
初起阶段的特点:燃烧范围不大,建筑物本身尚未燃烧,燃烧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燃烧蔓延速度较慢,在蔓延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燃烧蔓延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
1.2 发展阶段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除室内的可燃物、家具、衣物卷入燃烧之外,建筑物的可燃装修由局部燃烧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上升很快,当达到室内固体可燃物全表面燃烧的温度时,被高温烘烤分解、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可能使整个房间都充满火焰。房间内由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这种突变现象,称之为“轰燃”。轰燃现象与室内火源大小、房间开口率以及装修材料的部位、燃烧性能、导热系数、材料的厚薄等诸多因素有关。建筑火灾轰燃现象出现与不出现或出现的迟早对于人员疏散和灭火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1.3猛烈燃烧阶段
轰燃发生后,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量很大,因而房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并出现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1100℃-1200℃。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对建筑构件产生的热作用越来越强烈,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坍塌破坏。
1.4 熄灭阶段
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不断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间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完,逐步恢复正常室内温度。该阶段前期,燃烧仍然比较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坍塌破坏,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
2.建筑物防火措施
2.1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 180 毫米厚的墙或 300×300 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2.2 建筑防火构造
防火墙:防火墙能在火灾初期和扑救火灾过程中,将火灾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断在防火墙一侧而不蔓延到另一侧。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疏散门或安全出口。防火门既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又常是人员疏散经过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因此,防火门的开启方式、方向等均应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开启、快捷疏散的需要。
2.3建筑防火的主要内容
2.3.1总平面防火
它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
2.3.2 建筑物耐火等级
划分建筑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基本的措施。它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盖、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并为人员疏散、抢救物资和扑灭火灾以及为火灾后结构修复创造条件。
2.3.3 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
在建筑物中采用耐火性较好的分隔构件将建筑物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一旦某一区域起火,则会把火灾控制在这一局部区域之中,防止火灾扩大蔓延。
2.3.4 防烟分区
对于某些建筑物需用挡烟构件(挡烟梁、挡烟垂壁、隔墙)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便于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2.3.5 室内装修防火
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符合要求的装修材料。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尽量做到不燃或难燃化,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2.3.6 安全疏散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建筑物内人员由于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室内的物资财富也要尽快抢救出去,以减少火灾损失。为此要求建筑物应有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为安全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
2.3.7 工业建筑防爆
在一些工业建筑中,使用和产生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等物质能够与空气形成爆炸危险性的混合物,遇到火源就能引起爆炸。这种爆炸能够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建筑物、生产设备遭到毁坏,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上述有爆炸危险的工业建筑,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要从建筑平面与空间布置、建筑构造和建筑设施方面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篇2
在当前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因其自身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混凝土的传统地位。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钢结构发展还比较落后,缺少先进的、与建筑匹配的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在钢结构的建筑防火安全规范等方面。所以,要使钢结构在建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需要加强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并展开相关的防火措施,从而使钢结构建筑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本文以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与消防措施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钢结构;防火;消防
当前,在建筑行业中,钢结构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因为相对于其他建筑结构来说,钢结构具有众多优势: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具有很强的环保效应,施工的周期比较短,同时具有很好的抗震功能。这些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很好地贴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但是就钢结构建筑本身来说,防火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在使用钢结构的时候,要注重研究钢结构的热力学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钢结构的防火等级。
一、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尽管钢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它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耐火性比较差。虽然钢材自身不会燃烧,但是在遇到高温之后,其强度会大大降低,因此钢结构建筑在发生火灾之后,救援的难度会比较大。如果钢结构建筑没有进行有效的防火措施处理,那么其耐火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分钟,这就会给救火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钢结构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还会产生热量和浓烟,会给消防人员救火带来很大的不便。钢结构遇高温容易倒塌,这是其最危险的地方,不仅会危害到受困的群众,还会给救援人员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一)要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在建筑中使用钢结构,就需要其中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和发生火灾的时候,都不可以产生有害的气体,尤其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气体。当前,由于装修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室内有害气体已经成为了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钢材外层的涂料,在遇火的时候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所以一旦钢结构发生火灾,那么一些没能够及时撤离现场的人就会受到浓度较大的有害气体的影响,这些气体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影响着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
钢结构的建筑主要由建筑钢梁和钢柱组成,不同部分的防火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是一级防火要求,那么钢柱耐火极限是三个小时,钢梁是两个小时;如果是二级防火要求,则钢柱是两个半小时,钢梁是一个半小时;如果钢结构表面长时间接受高温辐射,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保证其在使用期内绝对安全。
(三)要充分考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问题
在进行钢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遇到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问题。因为钢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弱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如何进行疏散,建筑结构的人员密度指标应该保证在多少等问题。只有认真考虑这些问题,注重对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才能保证在发生火灾之后人员能够最快地撤离现场,才能够使钢结构在建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三、钢结构有效防火的措施
(一)包裹防火法
包裹防火法主要就是指使用一些固体耐火的材料把钢结构整体包围起来。因为固体的耐火材料遇火不易燃烧,并且还能够包容很大的热容量,可以有效减缓钢材升温的速度,很好地保证钢结构的强度。当前,在工程中使用得比较多的当属无机防火板,石膏板和硅酸钙板等,他们都能有效地把钢结构包裹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损耗,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减小施工难度,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施工,是非常实用的钢结构防火方法。
(二)涂料防火法
涂料防火法主要就是指在钢结构的表面涂上一层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使钢结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通过涂上涂料,能够避免钢材直接接触到火焰,同时,涂层能够吸收一些热量,释放出一些水蒸气,很好地降低火焰的温度和燃烧的速度。这样就会很好地保证在遇到火灾的时候,钢材结构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给人们逃离现场或者救援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三)充水冷却防火法
在钢结构防火措施中,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那就是充水冷却法。即在施工的时候,往空心的封闭柱中充满水,这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柱中的水就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水蒸发时可以消耗很多的热量,能有效地降低起火点的热量。其实,在钢结构中充水主要就是装置一个烧水一样的家热熔器,通过水的蒸发来有效降低热量,增加钢结构的强度,从而有效保证钢结构的安全。
(四)喷水防火法
还有一种钢结构防火消防措施,那就是喷水放火法。在钢结构的上部安置水喷头,一旦钢结构发生火灾,水喷头在受热后就会使喷水开关自动打开,连续的喷水会使钢结构表面的温度被大量带走,从而使钢结构的温度不会增高,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提高钢结构耐火性能的作用。喷水法能够在建筑构件表面形成一层喷水膜,从而把钢结构整体的温度降到最低,并有效提高其强度,保证了遇火时钢结构的防火安全性能,这对于处在建筑之中的人们是一种很好的安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结构中,随着钢结构的增加,建筑类型得到了有效的丰富,既给了人们很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强有力地支撑了建筑的艺术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各种灾害的防范意识也不断增强。所以,在使用钢结构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地增强钢结构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同时不断优化钢结构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有效保证钢结构的防火性能。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对钢结构防火进行研究,不断地探索防火和耐火的新材料,一定能够使钢结构在建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剑.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D].天津:天津大学,2006年.
[2]高林,李恩科,石焱.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J].建设科技,2007,(05).
[3]陈长军.试论高层钢结构建筑消防安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
篇3
关键词:防火门;消防监督检查;常见问题;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81-01
为保证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能够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障通道和楼梯间的安全,设计防火门就是必然的选择。防火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灾,那么防火门就能够有效的将火势限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阻止火势在建筑物内蔓延,并阻碍烟气蔓延,就能为人员的逃生创造机会。但是在建筑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中,防火门总是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下面就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效性。
1 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
1.1 常闭防火门总处于开启状态
一般情况下,商场或者大型高层建筑会将防火门上的闭门器进行手工拆除,将常闭防火门敞开,从而缓解人流通行压力,还有的在闭门器处用螺栓卡住,防止常闭防火门自行关闭。这时的常闭防火门就不能发挥出其原有的功能,因此在火灾发生时,将导致防火门阻止火势蔓延并自身隔离火源的作用难以发挥,而人群忙于疏散,无暇关闭防火门,近一步导致建筑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闭门器损坏或拆除
每次人们在需要搬运大物件时,都会为了方便搬运而强行开启防火门,导致闭门器受到损坏,另外日常维护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都造成闭门器损坏。有的单位则认为防火门挡路、妨碍了室内的通风采光,则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合格后,擅自将防火门拆除。
1.3 门框、门板损坏
在经过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有的防火门往往会出现门板或是门框损坏的现象,另外相关负责人员平时不仅没有做好防火门日常维护工作,反而对防火门的状态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当防火门出现破损现象后,也不对防火门及时维护,从而导致防火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1.4 防火门安装工序错误
在防火门安装过程中,因为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防火门的了解和认识,致使防火门的消防功效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密封条、顺序闭门器没有安装等现象频频发生,还有的防火门留缝宽度超标。这些都会导致防火门的实际使用功效受到影响。因为常开防火门需要由电气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自动控制设计,并且还增加了防火门释放开关,所以和常开防火门相比较,常闭防火门的造价更低,因此,企业为了节约资源,就有工作人员在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安装了常闭防火门来代替常开防火门。
2 强化措施
2.1 对防火门生产管理进行质量把关
为了促进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应当在防火门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来确保防火门的质量能满足消防安全的相关标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结合群众力量,将举报热线建立起来,借助群众力量监督不法企业和单位。另外,对于生产或是销售不合格防火门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联合检查,切实保证市场流通中防火门的质量,进一步维护消防安全。如果消防机构想要将防火门的损坏几率减少,便需要加强其生产质量的管理,对此消防机构需要强化与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联系,只有在防火门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才可以使得防火门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才能在发生火灾时起到应有的作用。
2.2 提升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消防机构还需要注重消防监督工作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消防监督业务培训,来提高其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现场的监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消防监督人员的精神思想教育也需要引起消防机构重视,强化其工作责任心,增强其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确保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可以依据相关规定严格认真的执行消防监督的相关检查工作,确保防火门可以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和作用。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消防监督检查中有关防火门的问题依然存在,因为在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关于防火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已经影响了防火门的正常使用。因此,要对防火门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措施,来确保防火门的正常使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另外还应充分做好防火门的维护工作,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确保防火门能够具备更强的装饰性和更好的防火性,来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文章中就防火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总结并分析了在消防检查中防火门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对防火门被损坏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同时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将消防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孙立忠.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7):184-185.
篇4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20__年__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3万人,比去年增加2.44万。据20__年数字统计,__区共有老年人53657人,占总人口的1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1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__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5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__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420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三)加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宣传图片、消防法律法规、举办消防老年文化活动等形式,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管理人员和老年人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此外,要坚持在老年人入住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篇5
关键词:电厂;消防措施;设计原则;灭火系统
目前电厂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命脉,若供不应求将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但如电厂中某系统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电厂采取正确的消防措施是完全必要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电厂灭火立足于自救,为了规范消防措施的选择和设计,减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汇总以下措施和原则,供相关部门参考。
1一般规定
消防给水系统必须与电厂的设计同时进行,消防用水应与全厂用水统一规划,水源应有可靠的保证;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压力应保证消防用水总量达到最大时,在任何建筑物内最不利点处,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消火栓给水管道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电厂消防给水水量应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的次数及1次最大灭火用水量计算,建筑物1次灭火用水量应为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之和。
2消火栓灭火系统
2.1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防1次用水量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和体积(参见相关规范),另外有特殊规定,如变压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贮煤场的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当建筑物内有自动喷水、水喷雾、消火栓及其它消防用水设备时,1次灭火用水量应为上述室内需要同时使用设备的全部水量加上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的50%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相关规范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但在主厂房、贮煤场、点火油罐区周围应布置成环状;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在道路交叉或转弯处的地上式消火栓附近,应设置防撞设施。
2.2室内消火栓
电厂的主厂房、集中控制楼、网络控制楼、继电器室、碎煤机室、转运站、室内贮煤场、生产办公楼、材料库等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高度和体积(参见相关规范)。
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管道至少应有2条进水管与室外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管网,与室外管网连接的进水管道,每条应按满足全部用水量设计。主厂房内应设置水平环状管网,消防竖管应引自水平环状管网成枝状布置。室内消防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段,对于单层厂房、库房,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个;对于办公楼、其他厂房、库房,消防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当超过3条竖管时,可按关闭2条设计。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管网应在报警阀或雨淋阀前分开设置。室内消火栓若设在寒冷地区非采暖的建筑物内,可采用干式消火栓给水系统,但在进水管上应安装快速启闭阀,在室内消火栓给水管路最高处应设自动排气阀。
3水喷雾、水幕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电厂水喷雾主要用于主厂房(包括汽轮机油箱、氢密封油装置、汽机运转层下及中间层油管道、给水泵油箱、锅炉本体燃烧器、磨煤机油箱等)、主变压器、启备变压器、厂高变压器以及消防水泵房的柴油机驱动消防泵泵间等。水幕主要用于运煤栈桥及运煤隧道与转运站、筒仓、碎煤机室、主厂房连接处。自动喷水主要用于钢结构且封闭式运煤建筑物(运煤栈桥和廊道)、煤仓间皮带层等。
水喷雾系统应设雨淋阀组,设计参数如下:
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Mpa。
水幕系统应设雨淋阀组,设计参数如下:
注:防护冷却水幕的喷水点高度每增加1m,喷水强度应增加0.1l/s.m,但超过9m时喷水强度仍采用1.0l/s.m。
自动喷水系统应设独立的报警阀组,设计参数如下:
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
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
4泡沫灭火系统
在电厂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用于点火油罐区。单罐容量大于200m3的油罐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单罐容量小于或等于200m3的油罐可采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5气体灭火系统
目前电厂经常采用的气体灭火系统有低压CO2、七氟丙烷和IG541灭火系统,且均为组合分配式。
低压CO2或七氟丙烷全淹没式系统主要用于主厂房原煤仓、电缆夹层和各配电装置室;其惰化系统主要用于煤斗、煤仓,惰化系统包括灭火喷放和惰化保护两部分,惰化保护能匀速、长时间地释放药剂,可有效地抑制粉仓爆炸。IG541(由52%的氮气、40%的氩气和8%的CO2组成)全淹没系统主要用于电子设备间、SIS设备室、工程师站、单元控制室、蓄电池室、调度通信机房、继电器室等有人区域。
1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各系统喷头的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5m,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3m,喷头安装高度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5m,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1.5m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7.5m。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0.5m。
6灭火器
灭火器是电厂中最简单的消防设施,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其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且1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在同1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篇6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公寓 火灾 起因 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年年扩大招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不少潜在的隐忧。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消防安全教育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消防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规定,特别是公安部关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但是人们普遍对高校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和防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存在侥幸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我国的高校消防形势越来越严峻。正如专家们所指出的,高校消防形势不容乐观。
先看下列几组数据和案例: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慌不择路从6楼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2008年12月7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女生宿舍801房间突然失火;同日下午南京江宁大学城的金陵科技学院一间男生宿舍又发生火灾;2008年2月27日,重庆工商大学南区学生公寓5幢7-8寝室因违章用电引起火灾;2008年3月13日,南京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动力楼发生火灾,损失惨重;2003年2月19日,武汉大学测绘校区学生公寓4号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在450平方米左右,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2002年11月7日,浙江万里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火警,幸亏扑救及时,未造成损失;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寝室内所有物品全部焚毁;据网上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学校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48人死亡,79人受伤。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的“家”,是高校人群最为密集的场所。学生公寓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就将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后果不堪设想。从以上数据和案例来看,学生公寓管理在整个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生公寓的防火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火安全的工作直接关系学校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好高校的防火工作。因此,加强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公寓宿舍环境,对维护校园安全秩序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公寓是学校火灾事故的易发地点,并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02年8月26日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学生公寓安全状况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高校发生的火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学生公寓。那么为什么高校的学生公寓频频有火情事件发生,有的甚至还发生火灾?学生公寓起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针对这些导致起火的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防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起因及防范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得到各位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高校学生公寓起火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电脑、电视、饮水机、充电器进入了公寓,学生学习用品增多,可燃物也随着增多,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安全隐患明显增多,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大。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具有很强的惰性,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少或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防火安全教育。有的学校虽然进行安全教育,但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学生也并没有把其当一回事,照样在宿舍里违章用电,有的甚至与管理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根本没有树立起灾难的意识和做好防范灾难的准备。“认识事故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是探求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几所学校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起火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违章用电严重。
1.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包括劣质的应急灯、充电器、电吹风、电热杯、电褥子等电热器具。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济收入,又缺乏社会经验,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电器在宿舍使用,还有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并有时几人同时使用,使电线超负荷,就很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情。2007年,某学校一校区女生公寓由于长时间使用劣质饮水机,饮水机发热起火,造成火灾,损失近3000元。
2.使用“热得快”。“热得快”的使用在各校区学生公寓是普遍现象,但屡禁不止。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消防安全当回事,存在侥幸心理,总以为火烧不到自己头上,他们不愿多跑几步路,到开水房打水,为了图方便,就在宿舍使用“热得快”。虽然学生公寓安装了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过流断电后,并不及时将插头拔下,待下次送电后,就会引起火灾事故。2008年,某学校一校区男生公寓,因使用“热得快”过流断电未及时拔下,“热得快”搁在电瓶车充电器上,第二天送电后,引发火情。幸好隔壁房间学生发现及时,未造成火灾。
3.私拉乱接电线。部分老校区仍有始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学生公寓在使用,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差,许多学生为图方便,忽视安全,私拉乱接线路,情况严重。学生公寓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私拉乱接线路,在床上使用床头灯、电褥子,在被子上给手机充电。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发热短路,引发火灾。
(二)抽烟。
男同学中抽烟的为数不少,有的烟抽完后不掐灭烟头,而是随手扔掉。他们不知道烟头的内部温度高达几百度,一旦未熄灭,这么随意地扔掉,万一掉在易燃物上,就很容易引发火情。据统计,2007―2008两年间,某高校各校区均有香烟未熄灭从窗口或阳台扔出掉在楼下晒的被子上引发火情的事故发生,共计四起,烧毁被子六床。
二、高校学生公寓防火措施
我们的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这就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群防群治,在高校就要教育动员师生员工人人关心消防工作。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防火管理体制是由高校的保卫处主管,具体履行防火监督管理职能的也只有保卫处下属的一个科或具体分管的一两个专职管理人员。高等院校人员多、情况复杂,防火管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火灾逐年增多,所以防火管理工作操作起来难度相当大。防火监督工作不能单靠保卫处一个部门。要改变高校消防管理的这种被动局面,只有实行防火工作的全员化分级管理。根据学生公寓范围广、人数多的特点,防火应以人防为主。按照防火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属各院、系、部门的防火工作,都由本部门的党政领导负责,具体要从管理职能部门、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学生自管会以及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齐心协力地搞好学生公寓的防火工作。
(一)管理职能部门包括保卫处、学生处、宿管办等。
1.作为直接负责消防安全的职能部门保卫处,除在新生进校时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外,还应把消防安全教育列为学生日常管理的内容之一。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定期组织检验、维修,并组织进行有针对的消防演练。所以要经常在大学生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开展消防警示教育,平时行为规范教育等,使学生明白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受益地位,并转变为自发的消防主体力量,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使之掌握防火的基本知识和灭火的基本技能。保卫处下属的消防管理人员,还应经常协助宿舍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公寓的巡查、督促,做到防患于未然。
2.作为职能部门的学生处在消防安全方面,在做好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不仅要对造成火灾、火情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对多次被查处违章用电、抽烟屡教不改的学生也应采取纪律处分。
3.作为职能部门的宿管办,按照防火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还应该坚持不懈地经常对学生公寓进行日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用电管理网络系统,查找并整改存在的消防隐患。发现大功率电器和劣质电器应没收代管,发现抽烟的学生应及时制止和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班主任、年级辅导员是学生公寓防火的重要因素。
1.班主任及年级辅导员也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了解防火的重要性,从而把防火教育列为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内容之一,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醒和突击检查。
2.建议班主任、年级辅导员把防火工作纳入对学生的操行等级考核,如有被查出使用大功率电器、抽烟等行为的学生,其操行等级就降级处理。
(三)学生自管会是学生公寓防火的重要力量。
学生自管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锻炼,承担部分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学生的自治管理历来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形式,他们所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意志的体现,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它可以克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对立的现象,大大激发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作用。高校的主体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管会在学生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加强学生的自觉能力。可以在每幢公寓楼组建一支任务明确、素质较高的学生消防安全小组。学生安全员在经过培训的基础上,应担负起发现、制止、处理和报告火情隐患及扑灭初起火险的任务。这是一支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的重要力量。它能使广大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在行动上能逐步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
(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高校以育人为宗旨,在传授各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给大学生补上素质教育这一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有很多缺憾,学生的自理、自律、自立能力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即使一些列入人文教学科目的法律知识、安全教育及消防常识之类,往往也是雨过皮湿,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在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从小教学生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相关教育与演习已经融入其市民生活与社区文化之中。但是在中国,这些方面的教育仍然非常欠缺,即使有一些,也多流于形式。传统的宣传说教,往往给学生们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这是教育形式陈旧的结果。如果我们把消防教育与学生们切身的生存教育以新鲜活泼的形式结合起来,如:组织灭火演练、大楼火灾疏散演习、火灾生存救护,等等,让学生们感到既形象有趣,又关系自身安全,相信不会再有人无动于衷或漠然视之。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教育,可以设想,如果占高校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把消防视为己任,对消防法规及常识有初步了解,并掌握最起码的灭火技术,那么高校消防形势就将是一个多么可喜的局面。
生命高于一切,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落实到细微之处。在学生的教育中,必须将生命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中,教育他们不但要有崇高的生命意识,而且要有应急救险的技能。因此,切实提高学生自防自救的能力是必需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学校中进行逃生自救教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居安思危,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绝大多数火灾都有突发性。实践证明,只要高校对防火安全抓得主动,每年都对师生员工进行防火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的知识技能,就能对扑灭初起火灾和遏制较大火灾起到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安全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学校的责任,更多的是包括每个大学生在内的公民都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既是对家长、学校和社会负责,更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学生都要对学生公寓的消防安全引起高度的重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公寓的防火工作,杜绝重大火灾,减少火险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营造安全温暖的“家”,让“象牙塔”远离火灾。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生产;火灾危险;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0引言
从国内外企业发生的一些火灾实例来看,石油化工企业占有较高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其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危险性,这样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业务拓展的一个阻力。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和物理变化的共同作用,很容易产生一些危险性的物质,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解决。
1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1温度控制以及加料失衡导致反应过度
在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对温度的控制失衡的情况,就会使得相关设备发生过热的现象,或者过多加料也会造成化学反应的速度不受控制的问题,这些现象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一些物质发生变化,导致设备中的压力增加,甚至会因此发生爆炸的现象。
1.2生产过程中产生新的危险物质
石油化工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的状态下,其安全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由于其生产的工艺以及步骤较为复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进入一些杂质,或者由于对各项生产指标的把控不到位而发生其他化学反应,这样的情况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火灾发生的概率。另外,一些化学反应会导致在设备内部产生一些新的危险物质,极大的增加了火灾的隐患。
1.3温度过高的物料喷出或者物料碰触温度较高的物体
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种物料,有些物料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温度到达自燃临界点的现象,在与空气接触时就会发生燃烧现象[1]。很多原因都能造成物料喷出的现象,比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物料投放步骤不规范等。另外,如果一些管道的位置不恰当,也会造成物料喷射出来,一旦接触到温度较高的物体都能引起火灾的发生。
2石油化工生产中消防安全控制的具体措施
2.1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选择合适的传热载体对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选择合适的传热材料时,应该避免传热载体与生产物料之间由于化学或者物理反应的原因导致相抵触的现象发生。另外,应该注意传热载体运行的完整性。其次,搅拌过程应该遵循均匀性。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实时均匀的搅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样的操作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化学反应顺利进行,还能提高热量的传递速率。第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的转移。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种化学反应的类型,比如氧化反应、水合反应等,这些化学反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反应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放热化学反应的一系列性质,并通过引入冷料循环、管道冷却等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将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及时的传递出去。
2.2对加料的数量以及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放热化学反应来说,对于火灾的一个有效控制渠道是严格控制加料的数量和投放速度[3]。在一些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物料投入比例失衡的现象或者物料投入的速度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就会很容易引起爆炸。另外,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也是石油化工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原料,因此,相关操作人员应该有效控制催化剂的投入量,通过严格的方式对物料以及催化剂的比例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物料的投放速度应该在设备热传递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的操作不仅能避免由于反应速度过快引起火灾事故,还能防止物料在设备内部形成过度积累的现象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性质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对加料的数量以及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本文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控制措施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洁.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广东化工,2017,44(06):106+100.
[2]李连强.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与消防安全措施刍议[J].科技与创新,2017,(03):75+77.
篇8
关键词: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泵;安装位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可靠的探测火灾、自动喷水灭火、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是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消防给水灭火系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建筑日趋增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也进一步得到推广,但在系统施工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为此,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 系统启动供水泵常见错误
1.1 系统压力开关不能直接启动供水泵
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供水泵启动的方式有:①自动启动;②消防控制室(盘)手动远控;③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这里提出的供水泵,包括稳压泵和喷淋主泵。GB50084-2001(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喷规》)第6.4.2条规定:应采用压力开关控制稳压泵,并应能调节启停压力。《喷规》第11.0.1条规定: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喷头动作后,应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自动启动供水泵。稳压泵的启停,要求可靠地自动控制,因此规定采用消防压力开关,并要求其能够根据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调节稳压泵的启停压力。采用消防水箱为系统管道稳压的,应由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信号联动喷淋泵;采用气压给水设备时,应由报警阀组或稳压泵的压力开关信号联动喷淋泵。现实施工中,不少工程压力开关不能直接启动供水泵,而是将压力开关动作信号先传送给消防控制室(盘),由消防控制室(盘)转换,决定是否启动供水泵,是错误的作法。如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则系统不能启动供水泵,如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为手动控制方式,则系统仅报警,也不能启动供水泵。
1.2 利用水流指示器信号直接启动喷淋泵
由《喷规》第6.4.2条和第11.0.1条规定,喷淋泵应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控制。而许多施工员业务不熟,不理解消防规范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作用,利用水流指示器信号直接启动喷淋泵;也有一些施工员知道利用水流指示器信号直接启动喷淋泵是错误的,但由于能力有限查不出末端试水时喷淋泵不能启动或不能及时启动系统的原因,直接将水流指示器的动作信号作为启动喷淋泵的控制信号,以此来蒙蔽监理公司、消防部门,许多业务不熟的消防监督人员也查不出这类问题,这种控制方式,在系统管网一旦泄露或湿式报警阀因水源压力波动等原因瞬间开启时,立即引起系统误动作,使系统的误动作概率大大增加。
2 试水中常见的问题
2.1 喷淋泵后端、湿式报警阀前端的试水管管径过小
《喷规》第10.2.4条规定:供水泵的出水管应设控制阀、止回阀、压力表和直径不小于65mm的试水阀;必要时,应采取控制供水泵出口压力的措施。许多工程不重视试水管的设置,管径小于65mm(有的甚至只有25mm)很常见,许多工程供水泵供给不同高度的不同建筑,为满足较高建筑的末端压力达到要求而采用扬程较高的供水泵,而没有在供给较低建筑的出水管上采取“控制供水泵出口压力的措施”,在测试系统功能时,试水阀不能有效泄压,便系统管道、配件很容易存在泄露、爆破的危险。
2.2 试水阀或末端试水装置安装位置不当
《喷规》第6.5.1条规定: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有的工程为了安装方便,未将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在“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不能达到“测试系统能否在开放一只喷头的最不利条件下可靠报警并正常启动”的检验效果。现实工程中,试水阀或末端试水装置安装位置不当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量的试水阀或末端试水装置安装于吊顶内、重要档案室、机房等场所且未设置排水设施,操作非常不方便,有的安装位置虽然便于操作,但未设置排水设施或者没有足够的排水量,试水时总是出现“水漫金山”的现象,这种安装方式,严重干扰系统平时的保养维护,使许多工程系统长期得不到测试,现场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一些责任心不强的监督人员,也往往因为操作困难而放弃对系统的监督检查。
2.3 报警阀间排水量不足
报警阀组间未设置排水设施或排水量不足的现象也很常见。如果报警阀设置在水泵房内,其排水设施或排水量一般能够满足要求。而有的大型工程,报警阀多且分散,需要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间,报警阀组间未设置排水设施或排水量不足就容易出现,如前面所述,严重干扰系统平时的保养维护,使许多工程系统长期得不到测试。
3 消防水箱出水管、喷头安装位置错误
3.1 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接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后端
湿式与干式报警阀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有3个作用:①接通或关断报警水流;②喷头动作后报警水流将驱动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报警;③防止水倒流。概括起来就是开头作用、报警作用和启动系统作用。报警阀平时关闭,只有在阀前(按水流方向)的压力大于阀后的压力才会开启。将屋顶消防水箱出水管直接就近接于系统上部干管或接于系统底部但在报警阀后端,使报警阀后的压力一直大于报警阀前端的压力,报警阀不能及时开启,系统不能正常启动,只有当屋顶消防水箱和系统管道内的消防用水流完,系统才会启动,导致喷头动作后,系统不能在持续喷水时间内连续喷水,使扑救初期火灾的效果大打折扣。
3.2 喷头随意采用集热盘
《喷规》7.1.7条规定:货架内喷头上方的货架层板,应为封闭层板;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挡水板应为正方形或圆形金属板,面积不宜小于0.12m2,周围弯边的下沿,宜与喷头溅水盘平齐。但我们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许多《喷规》第7.1.7条规定以外的场所滥用集热挡水板的现象,如果发现喷头悬挂于半空中,我们也会要求使用单位设置集热挡水板,以使喷头能集热早期动作。
4 电气设备及延时器、水力警铃设置中出现的错误
4.1 消防水泵房内未设置通风系统、电气线路及设备防护不到位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1.6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该规定的4点要求。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有类似的规定。消防水泵房多数设于地下室,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因为是水系统,如果泵房内未设置通风系统并长期运行,往往湿度很大,水泵启动时存在机械震动,这对电气线路、设备的防护要求很高。而多数水泵房内电气线路及设备防护不到位,线路随意绞接并完露,故障率很高。许多压力开头的接线就很不规范,仅简单用蛇皮软管一套就算完事,而关键部位、绞接部分总是无遗,未作防潮和抗机械处理,这些传输、报警和控制信号线路仅24V,一旦接触不良、电阻稍大,就容易出现误动作、不动作等故障。
4.2 延时器下部泄水阀关闭或未设置泄水管
延迟器主要用于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其作用是通过缓冲延时,消除因水源压力波动等原因引起的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误动作,从而产生的误报警和系统的误启动。当湿式报警阀因压力波动等原因瞬间开启时,水首先进入延迟器,这时进入延迟器的水量很少,会很快由延迟器底部泄水孔排出,不会进入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从而起到防止误报警和系统的误启动作用。只有当水连续通过湿式报警阀,使其完全开启时,水才能很快充满延迟器,并由顶部的出口流向水力警铃和压力开关,发出报警和并启动系统。实际检查经常发现,施工单位未在延时器下部设置泄水管,或设置了泄水管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延迟器起不到“延迟”作用。
4.3 水力警铃的设置位置不当
水力警铃是各种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需配备的通用组件,它是一种在使用中不受外界条件限制和影响,当使用场所发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能及时发生声响报警的安全可靠的报警装置,在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水力警铃的安装更为重要。但水力警铃的设置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位置不当在实际工程中极为常见,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设置于室外,但无任何防护措施。这样水力警铃长期受到雨淋、日晒、霜冻、雪压或人为机械撞击、破坏等外界影响,执行机构容易变形,系统启动后不动作或有动作但不出声;②设置于机房、档案室、配电室等有电气设备或有重要、贵重物品的房间,造成没必要的水滞损失;③受《喷规》“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要求的影响,将水力警铃设置于消防控制室,试验后泄水管排出的水使消控室湿度增加,损坏消防控制室内的电气设备,火灾时水力警铃发出的声音严重干扰消控室的正常操作和集中控制;④设置于储藏间、杂物间等远离人群和报警阀的地方,远远超过《喷规》“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总长不宜大于20m”的要求,系统动作后因水流压力不足使水力警铃不动作,或距离太远而起不到应有的报警作用;⑤直接设置于消防水泵房内,为了防止水泵房的噪音,水泵房与其它场所往往作了隔音处理,且水泵房长期没人,系统动作后起不到应有的报警作用。
5 结束语
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建筑灭火设施中最典型、应用最普遍的设备,它对于控制和扑灭初期火灾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因此,面对上述施工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确保问题能得到妥善介绍,使得系统能在火灾的状况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气体灭火系统误喷分析安全措施
Abstract: automatic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ea are some of the important places, such as hydraulic stations, oil depots and equipment room, once a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to malfunction, whether they appear on the injuries, causing the social effect and economic loss would be enormous. Therefore, for gas extinguishing system malfunction mus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Based on several typical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malfunction examples, analyzes their causes, and to explore how to reduce the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to malfunction, to improve the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using safety.
Key words: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malfunction analysis safe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J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一些如液压站、油库及机房等场合,我们按规范要求一般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来进行有效的保护,目前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包括有卤代烷灭火系统(逐步淘汰)、七氟丙烷(或FM200)灭火系统、IG-541(或烟烙尽)灭火系统、高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
以上灭火系统同水喷淋系统、泡沫系统等气体灭火系统不但投资巨大,而且系统中所使用的灭火药剂本身对人体也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二氧化碳气体对人体的窒息性,以及卤代烷药剂和七氟丙烷药剂对人体的一定毒性等。
有时,在非火灾的状态下气体灭火系统也会出现喷放现象,由于这是一些非火灾的喷放现象,我们一般习惯把它们称之为“误喷”。一旦气体灭火系统发生了误喷,大量的药剂被无故喷放掉,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个别情况下,更有可能因此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例如以往就曾经多次出现过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误喷而伤人的事故。
以下将具体介绍几起典型的气体灭火系统误喷案例,并通过对这几起实际案例起因的分析,探讨应如何来减少气体灭火系统的误喷,以提高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
案例一:
2010年6月27日,某机组哈龙灭火系统喷放,立即组织人员进厂,经现场确认,发现该区域由于紧急启动按钮触发引起哈龙灭火系统发生喷放(共计15瓶,每瓶64公斤)。
原因分析:
灭火系统触发原理:
该灭火系统启动方式共分为三种,双回路感温探测器报警触发、手动机械开启钢瓶瓶头阀及紧急启动按钮触发的启动方式。
双回路:二回路感温探测器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发生报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延时30S触发电磁阀灭火。
机械手动:手动打开瓶头阀阀门,直接喷放钢瓶内药剂。
紧急启动按钮触发启动(本次触发方式):
手动紧急启动按钮即为一个常开开关串联一个10KΩ电阻(该区域为3个手动按钮并联),末端并联一个33KΩ,当一只按钮按下时即开关闭合,将10KΩ与33KΩ并联,电阻值减小,电流增大,大于门槛值,即送出触发信号。
根据现场情况,对可能发生误驱动原因进行了逐一检查:
紧急启动按钮手动触发,但该按钮玻璃未碎,且摁下后不可自动复原,因此手动触发被排除。
紧急启动按钮坏引起触发,经模拟试验及电阻测试触发正常。
MG板坏引起触发,经更换比较MG板并进行试验,状态正常(目前该MG板已送宝信进行相关测试)。
对AN板、MG板、RL板、SIG板进行更换并经试验,状态正常。
次日机组运行,发现C104油库控制室报警控制盘MG板发现有黄灯闪烁,经对油泵的起停,发现平整液供液泵开启存在干扰紧急启动按钮回路的现象。
因此判断:此次喷放是由于紧急启动按钮回路线路老化(且不带屏蔽功能线路),受到油库机组设备干扰引起。
措施:立即准备带屏蔽的电缆线对该区域3个手报进行电缆更换,更换后进行起停泵,MG板黄灯未发现异常情况,且运行至今稳定顺行。
案例二:
2007年9月19日某油库10T低压CO2灭火系统发生喷放,经检查发现,操作室控制盘显示F3、F14探测器报警,CO2介质已释放了约3T,并引起轧机停轧,随即关闭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主阀,同时赶赴油库确认火情,未发现异常。
该低压CO2报警灭火报警系统采用双回路报警(E、F回路),其中E回路带17只普通型定温探测器(统一地址编码E2),F回路带16只智能型差定温探测器(地址编码为F1-F6、F8-F17)。喷放启动条件为:
手动操作(紧急启动);
探测器地址中任意两个不同的地址编码出现报警。
原因分析:
从显示面板告警信息来看,F3、F14探测器报警,具备了系统喷放启动条件。根据软件程序分析,两回路中一路信号中累计出现两个不同的地址编码出现报警即可触发启动条件。根据故障处理过程来看,更换F3、F14探测器后,显示面板报Noise Measure”(回路测试异常)消失。经现场检查、分析,造成本次事故的可能原因是:
现场由于潮湿因素引起F3、F14探测器同时报警(当天为暴雨天,气温潮湿),而触发引起设备误喷放,而该系统二个回路中任何一个回路任意两个探测器报警均可触发灭火系统。
措施:优化软件程序,将启动条件调整为消防系统两回路中两路信号中均出现报警作为触发启动条件的可行性。
案例三:
某厂的车间内设有一套采用局部应用灭火方式的高压二氧化灭火系统,该车间内另外还专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它包括了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盘。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虽然配有自己的灭火控制盘,但系统自动启动所需要的火警信号却是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送出的。
2005年5月5日,在车间无任何火灾的情况下,该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发生了喷放。所幸的是该系统采用的是局部应用的灭火方式,所以虽然周围一直有工人在现场操作,但系统的喷放并未对人员造成伤害。
事件发生后,我们赶赴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很快确认了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确实是在收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送出的火警信号后才自动启动的。那么在无任何火灾的情况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什何会送出这个火警信号呢?
原因分析:
通过对现场人员的询问,以及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控制盘内部报警历史记录的查询,最后确认该次喷放应该是这样发生的:
事发当天,有工人在车间的其它区域进行焊接操作,焊接时电离过程产生的电弧花引起了该区域的火灾探测器的虚假报警,现场的警铃也发出了报警声响,现场人员也很快确认系统是误报警,因此随即在火灾报警控制盘上执行“消音”和“复位”的操作。但由于操作人员匆忙地操作,误按下了与“消音”和“复位”按钮相邻的“总报警”按钮,此按钮规定是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启动,因为按下此按钮后,所有预先在火灾报警控制盘内部程序中设置过的系统联动操作都将同时动作,当然也包括了向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控制盘送出的火警信号。由于事先并没有将“总报警”按钮启动时对气体灭火系统的联动操作在内部程序上隔离掉,而且该“总报警”按钮上也没有任何保护装置(如安全盖板等),因此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喷放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措施:1、加强对进入防护区域人员的培训,平常作业时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灭火系统控制区域,在灭火控制区域内禁止触摸任何相关按钮、部件等。报警灭火设备改变状态时必须要进行三方确认,对报警、报修、修复等做好必要的记录。
2、年修、定修等进入该区域施工时,如有影响探测器动作的施工,须将灭火系统进行手自动切换(必须做好三方确认的工作),待施工结束无影响后及时将灭火系统进行恢复。
另外,施工中尽量不能产生高温、烟雾、油雾、水、震动等影响环境的因素,如确需产生必须报相关部门确认,做好相应保障措施。
气体灭火系统所保护的区域都是一些重要的场所,一旦发生气体灭火系统的误喷,无论是否出现对人员的伤害,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将是巨大的。因此,对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误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起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涉及到多个不同的方面,以上所谈及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些方面,相信还有更多的方面需要引起我们注意。而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误喷的发生。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防止盲目扩大使用气体灭火系统的区域和范围,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喷。
篇10
关键词:森林防火;难点;技术措施
森林火灾已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森林防火已成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甚至是各级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工作。近年来,用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资源越来越多。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频频出台森林防火的法规、政策文件,禁火令(禁止炼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及各种处罚措施,频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督察。应该说对森林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也取得了效果。然而森林防火的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笔者以江西省赣州市的实际情况为例,浅述从技术措施层面有效解决几个森林防火难点的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 对当前主要森林防火措施之一“严禁烧田坎、严禁炼山造林等野外用火”的思考
据统计,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农民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等人为野外用火。那么,除人为活动、雷电等外在因素外,森林的分布、林分的组成、林木的阻燃能力可以说是森林火灾成因的一个客观内在因素,人为野外用火主要包括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炼山造林等是导致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林区职工和农村普遍生活燃料已不再是柴草为主了,田坎上的草灌不烧不铲,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铲割下来,如果不烧掉,不易腐烂,也会影响农作物种植。因此,林区职工和农民普遍用烧田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成为一部林区职工和分农民的一项习惯性农事活动。单纯地从森林防火需要的角度禁止烧田坎,部分林区职工和农民对此不是很理解,仍然抱着侥幸心理去烧田坎。上坟烧纸是我国民俗传统,一刀切的禁止,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
采伐迹地人工造林,如果不炼山造林,确实杂灌太多,整地造林难度太大,而且造林效果差,不利于幼林生长,严重影响人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说明炼山造林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简单的一刀切“禁止炼山造林”的做法,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单纯从森林防火的角度禁止炼山,有人认为存在林业内部部门的本位主义倾向,不利于林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烧田坎、上坟烧纸又的确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弱智人员玩火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应该注意到,弱智人员玩火主要是在山下路边、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方,特地跑到远山林子里面的较少。真正要靠其监护人把这些弱智人员全天候监护起来,客观上难以实现。
2 建议
在继续做好原有的森林防火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提高森林防火效果。
2.1 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
在易发森林火灾地段,如人为活动频繁处的林分、上坟烧纸周围的林分、农田边缘的林分等,种植一定比例的防火树种,增强森林的自身防火功能。在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林分,特别是在山下道路边的林子,混交种植一些阻燃性能较强的树种,如木荷、银木荷、花榈木、油茶、茶树、石笔木、火力楠、马蹄荷、杨梅、桃叶石楠、阿丁枫、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丝栗栲、苦槠、甜槠、青冈、冬青、米老排、交让木、椤木石楠、女贞、竹柏等防火性能较好的乡土树种,以增强森林自身的防火功能,降低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据报道,防火树种达到25%~30%的比例,林分自身的防火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2.2 有条件地实施炼山造林
应该实施有条件的炼山造林。不炼山的确不利于人工造林,不能因为怕发生森林火灾就禁止炼山,况且发生的森林火灾绝大部分都不是炼山造成的,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为防止炼山造林引发森林火灾,应该研究制定安全炼山、可以达到安全炼山要求的技术条件(标准),如适宜的气象因子(风力的大小、风向、空气湿度等)条件、需要的隔离带的宽度、守护人员的数量等技术指标,就可以炼山造林;否则,就不能炼山。炼山安全系数达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安全等,制定了标准,就好操作,让炼山造林者有标准可依。
2.3 修建农(田)林(分)间的防火带
实践证明,仅仅靠严禁“烧田坎”的一刀切的做法,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要继续宣传不准烧田坎;另一方面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疏导的方法,可以在路边做些防火的技术处理,即在山脚下有农田的地方,沿农田与林分交界处靠林分一侧修建一定宽度的防火带,可以是防火林带,也可以是不种树草的防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