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体经济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实体经济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

篇1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篇2

关键词:房产经济;问题;措施

引言

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成为现代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由于房价的不断增长,在房地产中出现的泡沫化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在结构上的需要。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房价问题也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些问题影响下,不仅制约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向。

一、 房产经济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由于房产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对社会中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的房产经济中,我国的房产行业发展一直比较平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房产行业在发展中也不断受阻,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1]。例如炒房热的出现,房价不断增高导致房地产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失去平衡性。房产管理者对房价的发展变化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2003年下半年出现了泡沫经济,各个地区的房地产行业投资都比较高,导致房价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解决当前房产经济的影响,实现经济健康的稳定发展,就要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 房价过高的影响。导致我国较高的房价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我国有些地区对土地价格的上涨。虽然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人们占有的生活与生产中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加大了房屋资源的缺乏,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现象。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人口众多,很多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在发展中的需要,特别是房地产对土地建设的利用,可以说,我国的每一片土地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2]。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政府在拍卖土地期间,并没有进行一定的价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土地开发商不断加大了土地的开发价格,影响了房价上涨的问题。例如:我国首都北京在较高房价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北京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很多人口开始迁移到该城市生活,导致大量的人口发展根本不能满足房屋的需求,所以在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就比较高,相对应的房价趋势也不断增长。

(二) 消费者的认识影响。我国消费者对房屋的需求比较大,他们对房屋在开发预期上还没有较大的认识,在购买与利用上的认识比较随便。房价在社会地位中的不断增长,导致很多房产投资者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就在该行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因为他们相信,房产行业的建设不仅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上还会有很好的发展方向[3]。所以很多房屋投资者为了在未来发展中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加入购房、买房的发展行列中;还有一些购买者由于自己在经济水平的影响也开始大量购房,因为他们相信房价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会越来越高。这些消费者在购房、买房的思想和行为上不断提高了政府对房价的增长和对房产行业的开发,这种不断的循环模式严重加大了房价的增长,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

二、 房产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措施

(一) 加大政府与法规的管理力度。为了解决我国房产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因素,要实现房产经济的平衡发展方向就要加大政府在政策上的制约和法律法规建设的影响。在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法律体系,然后根据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开发与利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强化和补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建设。如果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实际建设中没有遵循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会在开发利用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影响经济结构在社会中的平衡性。所以政府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大法律的有效制约。政府部门还可以具有对房产价格调整与监督的资格,为了保证房产价格在社会中的合理实施,政府部门就要管理好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利益集团作为例子,由于利益集团在政府干预方面实行了“公司化”的行为发展,采用的“捐税”行为影响了我国实施的公关调控政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我国民众的利益成本,不仅要加大我国政府在政策上的实施与监督,还要进行“税制再改革”制度的建设和实施[4]。

(二) 加大消费者对房产经济的认识。对于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思想和行为上来说,为了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房产经济在发展中的需要,应加强他们对房地产经济的理论学习。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者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理论理解都比较少,他们在购买房屋中的思想意识还比较薄弱,行为上比较盲从,这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在经济利益的上实现。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价格的影响,很多投资者在开发上要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很多消费者在思想与行为上也要进行更理智的发展创造。为了避免房产经济在发展变化中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方向上应注意几点。首先,在消费者购买之前,要对房地产行业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掌握,可以根据相关政府在建设中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也可以根据社会舆论对房地产发展的动态分析进行合理的决策,从而找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有关信息[5]。然后,消费者还要对房地产行业在发展开发上的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以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为了保障消费者在利益上的合理实现,还要加大对房地产的理论学习,把握房地产在发展中的规律和变化,从而减少房产泡沫出现时产生的经济影响。在消费者进行买房过程中,只有加强自己在思想与行为上的预防,进行合理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房地产价格风险的发生。例如:消费者在对房地产理论学习中就可以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和系统的分析模式,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数学模型设计,根据掌握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消费。

(三) 合理的开发国家土地。我国的土地资源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主要地方,所以在土地利用上进行合理的开发,才能使人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是人多地少的现象,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在社会中的有效发展,就要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目前我国土地的开发比较频繁,在开发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了土地滥用、价格增长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不断调高房价,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制约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土地上的开发利用,就要在政府与法规上进行建立。第一,由于我国房地产在开发利用上受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要使它的波动幅度回归正常就要加大对政府的努力和个人主观上的实施[6]。第二,由于泡沫经济的出现,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因素,就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从而避免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价格上的影响。例如某房地产在占地与用地项目上的具体实施中可以看出,为了关于毛纺厂的居住区。益华公司在占地上的开发规划总的用地面积为479800m2,可开发的用地面积为334789m2,将要保留的建筑用地为57324m2。而对于五建公司来说,在占地上的开发规划总的用地面积为69800m2,可开发的用地面积为56347m2,将要保留的建筑用地为5428m2。从这两个建筑公司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数据可以看出,要实现项目经济的可行性,选择五建公司开发项目的方案最为合适。

结论

为了缓解我国房地产经济在社会地位中存在的问题,政府不仅要积极配合,相关的房产开发商也要端正自己的严格态度,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从而保证房产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正常运行。(作者单位:尤溪县测绘管理站)

参考文献:

[1] 艾素梅. 关于城市土地及房产业相关问题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251-252.

[2] 艾素梅. 分析国内房产经济现状及其发展[J]. 民营科技,2015,06:246+11.

[3] 白慧琴. 试论新形势下房产经济的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3:291-292.

[4] 王铁军. 房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53.

篇3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篇4

一、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传统的农业生产属于“弱质产业”,农民的生产只能是具有“微利性”,维持温饱生活;而工业生产属于“竞争产业”,工业生产具有“赢利性”;同时,农村又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虽然在改革初期,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如何在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就显得亟待解决。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但同时,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又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在农村,为了经济发展投入的资源消耗过大,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不高,给农村环境的破坏又比较严重等。这些问题,在新时期都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农业经济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

1、在新时期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户籍制度,是采用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分级管理制度,这种户籍管理制度,在相当的历史时期,是城乡差距的基本因素,在农村虽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流动到城市的生产之中,这也导致劳动力流动的阻断。同时,我国农业和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较大,农产品价格非常低,工业产品价格非常高,使农业经济利益受到打击,因此,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非常缓慢。农民所获得的收益,根本无法同城市中的剧名相比,又难以进入城市,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就业机会,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无处安置,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差距。

2、在新时期利用外资的问题

农业投资和外资利用也存在不足的情况,算然,农产品的初加工获得的利益较高,审批比较简单,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周期比较短,因此能够吸引较多的投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而一些荒山、荒地和未养殖水面等项目其收益不高或者是初期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产出周期又非常的长,加上投资风险程度非常的大,所以受到的投资数额就比较少,这样的局面也是导致我国对外资的利用集中于初加工的项目,一些科研和改良性项目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很不合理。

3、在新时期农村金融信贷环境问题

由于农民缺少必要的生产资金,他们需要短期小额的贷款,这种贷款,不仅频率高,还存在很大的风险,贷款一般都是拿物质进行抵押,而农民个人的信用等级很难去评定,所以贷款所需的担保物质就会非常的多,手续也是非常复杂,这样,就使农村金融信贷的环境很不理想,很多农民都不愿贷款或者是贷不到款,只能利用民间贷款,对农民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在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1、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在新时期,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的比重;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在新时期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在新时期,要适量提高粮食的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的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大力支持农业向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的程度,积极建立合作社的形式。

3、在新时期加快完善农业投资环境

篇5

[关键词]碳排放;低碳经济;能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193-02

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正方兴未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可以逐步减少我国能源对高碳资源的依赖,可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低代价发展的战略选择。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各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变成缓解全球变暖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型能源资源、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也将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与以往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随着经济不断扩展,逐步减少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的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模式的革命,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当对低碳做出相应的反应。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将受到严重挑战,出路就是发展低碳经济。这有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保护资源环境,然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建立低碳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目前,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中仅二氧化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GDP的2.2%。虽然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结构,但是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煤炭的消耗会随之大幅度提高,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也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比较迅速,水泥、钢材、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含碳量非常高。这也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在生产最好的产品的同时使碳的排放量达到最小是我们今后应该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三,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实现低碳经济是保护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还需要很多科技的支撑。比如,甲烷的回收利用、氧化亚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并储存到地下等。

3 加快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制定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低碳能源战略时,应突出“以我为主”,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大力培育国内市场,通过打造骨干企业,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同时,以培育市场为核心,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体制机制建设进程也应纳入规划的范畴,涉及节能环保项目的规划,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应衔接配套,统筹部署。

第二,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紧制定《低碳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要及时出台相关奖罚政策,如征收碳税、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征收生态税以及某些领域实行减免税收等。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明确将低碳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低碳经济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低碳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重构资源的产权制度。

第三,重构社会价格体系,解决价格和成本障碍。要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驱动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资源的稀缺性必须通过市场供求反映为高价格,否则,企业没有压力来实施碳减排原则。因此,应取消对自然资源的价格管制,并将部分垄断级差收益当做资源的再生费用留给企业;对当前一些收费加大征收力度,大幅度提高碳排放取费标准,使企业的污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让企业感到切肤之痛,促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使企业在高昂的污染代价和清洁生产、循环再利用增值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自觉走低碳经济之路。

第四,明确环境产权,制定奖惩规则。明确环境产权界定范围既包括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又包括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所造成的侵权和经济损失。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如空气、河流等,可以通过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导致的外部非经济。

第五,推进节能环保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并规范市场。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重视和强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工作,大力制定完善我国主导的相关标准体系,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是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发展这一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一。要抓住此次产业调整的机遇,通过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推动节能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帮助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间合理配置,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占农业科研单位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科研经费也从过去那种“没钱花”、“不够花”,变成现在的“没处花”、“花不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已成为摆在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践同样证明,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人”是影响科研经费使用好坏的核心因素。笔者试图从人的影响因素方面探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在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存在“重立项,轻预算”的思想偏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预算执行的质量。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完全是自己的事,喜欢“单兵作战”,极少会让财务人员参与进来。在他们看来,有关对财务部门签字盖章的要求,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形式。他们更多关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项目立项、获取尽可能多的经费支持。为了增加项目立项的竞争力,科研人员往往凭借自己的过往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做预算,造成项目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差、透明度低、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只是将预算当成了“要钱预算”,给将来的项目执行埋下隐患。

(2)科研人员主观地认为科研项目经费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自己的钱”。因此经费使用也是自己的事,我的项目我做主,其他人员无权过问。科研人员专注的是怎么出成果,如何争取到经费,在他们的理解中,预算是做给立项阶段评审看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执行的。但事实上,因为科研人员是科研专家而非财务专家,他们往往缺乏经费管理的经验,容易造成经费使用中诸多违规现象。

(3)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审计验收是财务人员的事,在验收时自己只管发表的论文够数、能够培育出合乎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及新品种推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使科研人员在平时使用经费时缺乏计划性,取得的票据缺乏规范性,经常出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要验收时,还有大量经费资金滞留在单位银行账户上没有使用,才想起来还有大量的票据没有取得,出现所谓的经费“花不完”;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科研项目实际需要支出的在预算中没有批复,预算批复中的部分计划支出在实际工作中又不需要,造成所谓的经费“没处花”。

2.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认为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经费只有科研人员才有使用权,因此其项目申报、预算编制也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这种思想造成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参与度不够,专业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上缺乏对科研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无法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正确判断,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适用性、可预见性、准确性差。

(2)财务人员没有做好有关经费规范使用宣传工作,并且对科研项目经费也主要是事后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当科研人员已将科研工作实施完毕、拿相关票据来报账时,对财务人员拒绝不合理、不正当的经费开支行为,科研人员就会认为是故意刁难、找碴,责怪财务人员没有事先提醒,引起对财务人员的不满甚至冲突,人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同时,财务人员不熟悉科研过程,也很难通过核算管理对经费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结果造成核算管理与经费预算脱节、经费使用与项目实施不同步,严重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财务人员应对科研项目审计验收的执业风险大。如同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编制预算一样,科研项目的审计验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以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情况。但现实是,项目经费预算和执行的严重脱节使得科经费财务管理很难“直面”审计验收,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大。

(4)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和利用缺失。认定科研项目实施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农业科学研究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和利用,它是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数字反映。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片面地认为项目审计验收完毕就算万事大吉,造成了很少进行项目财务评价。即使上级要求时进行绩效评价,往往也是草草填表,应付了事。

(5)财务人员任务艰巨,财务队伍力量薄弱,处于“庙小、力弱、点多、面广”的尴尬局面。一是科研项目多,单项金额少。以江苏省农区所为例,2009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2.4项,2010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9.5项,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即使有少数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但要求更加严格,财务管理的难度也更大。二是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多元化,既有国家、省级、上级主管部门项目,也有地市级、基金会、社会其他组织甚至国外农业机构资助项目,由于纵横交错的各种科研经费使用要求不尽相同,造成了经费核算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三是每个农区所拥有下属科技型企业2-5个不等,也是由农区所财务人员兼管财务核算,工作量超大。四是财务人员要经常应付财政、工商、税务、社保、统计、中介等不同部门或机构的检查、审计、统计、验收,也占用了财务人员相当多的精力。而各个农区所一般只有5-6名财务人员,他们要统管所事业收支账、科研项目账及下属实体账,要有6-10个帐套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任务,让财务人员全程参与每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可谓是天方夜谭。

(6)由于缺乏必要的奖励措施,财务人员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财务人员作为单位的后勤服务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拿平均奖”的薪酬制度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由于没有及时引进人才,而现有财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高层次专业教育和后续培训,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造成知识老化,素质得不到得高。加上日常工作量巨大,也没有精力了解科研项目相关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特别是不能适应重大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需要。

3.科研管理人员忽视了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他们认为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有明确分工,各自“扫好门前雪”就算工作尽职尽责,容易形成“好事抢着做,责任相互推”的现象。造成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三方各行其事,缺少沟通、交流与协作,容易产生矛盾和隔阂,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难以形成合力。

4.单位领导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认为自己日常报账审批的重点是农业事业经费,对科研项目经费而言,只提取少量管理费就算完事。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剩下的科研经费日常报账全部归科研人员支配,自己无须过多过问,只是履行一下手续而已。于是出现科研人员只管“要钱、花钱”,财务人员只管“收钱、付钱”,科研管理人员则不问钱的现象。致使科研经费使用缺乏计划、规范和必要的约束、监督,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如白条抵用、超预算列支费用、票据内容与实际支出不符、虚开票据私设“小金库”、一票多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项或固定资产购置费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单位领导片面地强调科研经费的争取而没有重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将科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本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出新品种、新成果才是主要任务。但是片面地强调科研项目承揽的数量和级别、科研经费的规模和额度,却忽视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为了单位利益和个人前途,在单位领导的协调下,违背职业道德、承担执行风险,多数情况下财务人员只能选择妥协,东拼西凑拿已报过账的票据抵用,甚至用虚假发票代替白条,尽量做出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账来。验收时要看几年前的账,而拿出来的凭证账册却是笔墨如新,甚至连粘贴票据的胶水还未干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账是“赶制”出来,为科研项目通过财务审计验收埋下隐患。

二、规范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应对措施

1.单位领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一支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过得硬的财务队伍,是做好当前及未来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的重要保证。单位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财务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有长期的财会人才引进计划,为财务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活力。二是要加大对工作突出财务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以强制培训和终身制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在工作上提供便利、时间上提供保障,给财务人员提供充分地继续教育和后续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

(2)单位领导要严把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关。要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审批权限等。按审批制度中的使用要求,以项目预算批复为基准,严格审批相关票据,严禁超预算开支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费用途。特别要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对财务人员认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支出项目,坚决不予批准,为以后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单位领导要统筹兼顾,科学地协调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与和谐的环境。单位领导要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和推诿现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科研项目碰头会,使他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促进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验收、评价都能按相关制度规定落实、执行,保证农业科研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着眼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经费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先行。要根据政府部门对农业科研经费相关制度的管理要求,遵循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科研项目实际需要,主要从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可行性评价、项目预算、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审计验收、绩效评价等环节入手,和财务人员、科研人员一起,制订出一系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标准、操作程序和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使相关人员共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前把关、事中审核、事后检查,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工作的协调力度,做好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日常联系与沟通。科研管理人员可以说是联系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纽带。通过工作协调,使科研人员在注重立项申报的同时关注经费使用,而财务部门在做好财务核算的同时加强科研全过程的介入,从而将经费使用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自己无法做好衔接工作、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单位领导,由领导及时协调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财务人员要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随着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设置和内容的不断细化,预算编制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而科研人员非财务出身,独立编制高质量的经费预算越来越困难,财务人员主动将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延伸到项目申报环节、参与项目预算编制势在必行,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不但要提高财务专业水平,还应加强相关农业科研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核算和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信任、尊重与支持。促使科研人员合理地申报科研项目,科学地编制项目预算,谨慎地使用科研资金,增强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思考与研究,摸索一些较为通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满足小型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针对重大项目,则集中优势力量,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准确性、真实性,增加申报成功率。

(2)要建立科研项目财务评价和利用体系。科研项目验收对科研来讲是一项科研活动的结束,但对财务来讲,更应将其看作是财务活动结果评价与利用的开始。财务人员要对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通过财务活动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分析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可行,预算执行是否规范合理,财务审计验收专家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数据可以作为经验化的指标在今后的科研项目管理中能够利用。通过这样的长期总结、提升,才能不断丰富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执业风险。

(3)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求的宣传。通过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评价各阶段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教育、感染科研人员,从而使科研人员充分重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利于今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创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农业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和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科研项目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创新科研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即科研经费预算核算与控制平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查询平台,在单位领导、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科研项目进行联动监督和跟踪管理,实现科研项目在相关人员之间数据共享、实时查询、动态管理和相互监督,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现各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促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全面走向科学化、动态化、信息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要加强对科研经费日常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保障资金安全,规避财务风险。在科研项目报账时,要强化项目预算的约束力。抛弃只“核”不“审”的陈旧观念,严格按项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和审批权限核销票据,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监督有力。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票据和不在经费业务范围内的开支坚决不予报销,使支出规范、高效、节约,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地使用,防止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4.科研人员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强化自己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规范意识。

科研人员要像认识科研活动一样来认识科研经费的管理,从项目申报时就提高对项目预算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需要,在与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认真、细致地编制项目预算,剔除水分,减少随意性,确保预算的科学、明确、合理、规范。在项目实施中,要抛弃以往那种自己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是“个人私房钱”的传统观念,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使用科研经费,不再寄希望于审计验收的走过场,以科研预算保质保量地完成和经费资金规范地使用坦然直面验收。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单位领导坚持做科研经费管理的坚强后盾,科研管理人员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并且扮演好协调人的角色,科研人员按既定的目标任务踏踏实实搞好项目实施和科学研究,财务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财经法规认认真真地抓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真实可靠的项目决算,才能真正达到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和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基层农业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科技兴所、科技兴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淑侠.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3):46-48

[2]郭宏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7):188-190

篇7

之一: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暴露深层次问题

无论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看,还是从财富创造和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思考,经济是整个社会政治的基础,而实体经济又是整个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是虚拟经济之源泉。没有实体经济这个根和源泉,虚拟经济、社会财富最终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这是目前中国社会最令人担忧的事情,也是中国经济最需警惕的危机。

这种恶性状况必须引起重视。首先,对实体经济必须采取减税降费政策,给实体经济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准入环境等等。其次,对投机性行业的过高回报应该采取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特别是对于高息民间借贷所得要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再次,要坚决打击高利贷行为,彻底整顿理财产品市场的混乱不堪状况,看里面有多少猫腻。调节实体经济与投机性行业、资本倒腾行业的回报率,这是消除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不务正业的根本措施,是引导所有投资者偏好投资于实业的根本措施。

之二:宏调政策“预调微调”并不意味着转向

2011年,中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不振影响,加上自身转型和自我调控要求,已经连续3个季度回调。运行中一些问题也较为突出: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控通胀”和“稳增长”两难问题。微观上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资金供应比较紧张,出口增幅有所回落,中小企业经济困难加大,金融市场民间借贷潜伏风险,实体实业面临不景气之忧。

在目前“两难”凸显期,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切实发挥好财税政策的作用。对总理提出的“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关键在于抓落实。针对实体经济、针对拉动居民消费的一揽子结构性减税措施应尽早出台。适度的减税降费措施,一方面能够刺激实体实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减少商品中的税费刚性成本,降低物价,减轻通胀压力。这是应对“控通胀”和“稳增长”两难问题的关键性措施。

之三:如何看待国际投行唱多中国股市

2011年11月8日的《上海证券报》报道,高盛报告建议买入中国股票,花旗则表示中国股票很便宜。综合得知,其看好唱多中国股市的主要理由:受信贷放松以及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措施提振,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仍将以接近趋势速度的水平增长,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对于股市来说,要承认当前A股估值已经很低,市场处于底部,再往下走的空间十分有限。但是,过分唱多中国股市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出意料,中国宏观政策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解决实体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对资本资金吸引力不足问题是主要目标之一。再依靠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松动导致大量过剩流动性进入股市炒作已经不大可能。这就是说,股市再现暴涨行情或者短期内大幅攀升行情可能性极小。

之四:须确保4000亿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

央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2008年12月25日下调后,时隔将近3年以来的首次下调。根据测算,将向市场释放接近4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

释放流动性对楼市调控的冲击值得警惕。而关键在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的近4000亿元流动性能否如愿进入实体经济。如果能够进入中小微型企业里,那么,对楼市调控不会带来多大影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中小微型企业受内外需不振影响,受国内产业利润分配不合理影响,短时间里扭转经营困境有难度,其经营回报还不足以吸引资金资本青睐。

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进入哪里?被挪作他用又挪向何方?股市、楼市和高利贷是三个目标。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有严格的监管防火墙,同时,股市风险非常大,信贷资金直接流入可能性不大。高利贷风险正在全国全面爆发,银监局正在整顿、摸底和清理信贷资金涉猎高利贷行为。通过排除法后,就剩下房地产领域。而一旦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就会形成经济结构更加不合理,以及资产泡沫等状况。资金资本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的关键问题不解决,匆忙放松银根释放的流动性最终还是进入了投机炒作行业和高利贷领域,实体经济资金紧缺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对此,央行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和措施准备。

之五:“发展实体经济”对股市是长远利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首先,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出台鼓励发展实体实业经济的政策,包括税收、信贷政策等;其次,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并通过调控引导各类资源进入实体经济;此外,要出台有力措施,制约和限制各种投机炒作的行为。

之六:资本回归实业的前提是遏制投机

只要房地产、股市以及金融市场等暴利还存在,只要市场还有大量的投机空间,资本就很难回归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就很难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因此,打击暴利、遏制投机,是资本回归实业的前提。

首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第二,要加快证券市场改革步伐;第三,要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第四,要营造发展实体产业的良好氛围。按照我国目前实体产业的实际情况,多数实体企业赢利水平较低,如果再税负费负过重,自然会让投资者“敬”而远之。所以,要让资本回归实体产业,让实体企业有利可图,有空间可以发展,必须加大减税力度,加快费改税步伐。

之七:发展实体经济须强化楼市调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体经济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应突出强化楼市调控,避免楼市成为实体经济的“吸血鬼”。

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要求,在2012年必须继续坚持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继续挤压房地产的暴利空间。同时,有待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相关配套,让各类制造业能够从银行借到钱,从市场赚到钱,缩小制造业和房地产之间的行业差距。如此才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升温,有利于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之八: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

首先,发展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基础。我国经济今后能否稳步增长,关键点就在于农业、高技术产业、能源产业等能否正常增长。

篇8

关键词:虚拟经济 辨识 评价 控制

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催化剂。在努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应尽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对防范虚拟经济内在的风险尤为重要。防范风险,主要指对虚拟经济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及控制。

一、虚拟经济的风险辨识

虚拟经济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研究的重点都是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的概念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是脱离于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一种经济形态。狭义上认为只有与股票、债券发行、流通转让有关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活动才是虚拟经济,其中包括股票和债券的交易,还包括基金、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股票指数期货、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回购协议等的衍生金融产品;广义上则认为一切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投资业、基金管理业等等都可算为虚拟经济。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虚拟经济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如果不对这些属性加以研究和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加以防范的话,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的经济动荡说明虚拟经济的风险性。为了减少或最小化风险,就必须从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出发,然后才能进行风险控制。

风险辨识就是要分析虚拟经济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虚拟资本的高度流动性

虚拟资本的载体是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并借助于发达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快捷灵敏地流动。但在方便快捷的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风险,投资人可以迅速地收回自己的投资进行短期投机行为,尤其是境外的巨额资金。一旦这些资金被大量撤回,将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二)虚拟经济的投机性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大大加快,加上金融管制的放松,大量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短期的投机行为将会给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若大量资本发生投机行为,必会殃及实体经济。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离

虚拟经济虽然相对独立运行,但如果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将会失去实体经济的支持。这种脱离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实体经济的动荡。甚至产生经济危机。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必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虚拟经济的泡沫性

如果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超出实体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泡沫。这是因为过度追求虚拟经济载体的价格上涨预期,而使其它资产也随之连续上涨。而泡沫终究会破灭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后果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

虚拟经济风险的产生除了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内在风险外,还有一些是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如信息不对称也会产生风险,在虚拟经济的各个层次中,由于经济活动行为主体角色的不同和获取信息的不同,存在着信息的不平衡。各个角色会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这势必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风险也由此产生。

二、虚拟经济的风险评价

虚拟经济风险的产生具有无法避免的特性,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经过风险辨识后,风险评价必不可少。风险评价一般是从虚拟经济本身出发,找出虚拟经济本身的特有风险,再对风险所产生的环境进行评价,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风险产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根源在于政府、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可以从这三方面加以评价。

(一)对于政府方面的评价指标设置

政府对于虚拟经济风险的重视程度(重视程度越高,高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越小)、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能力(政府应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本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因为宏观经济的发展能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政策调控能力(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政府都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政府应对虚拟经济的运行进行适当的干预)、通货膨胀率。目前,全球虚拟经济发展异常活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风险。中国政府除了进行适当的干预外,积极进行疏导,鼓励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并制定政策鼓励机构和个人进行海外投资。来分散虚拟经济风险。

(二)对于中介机构的评价指标设置

中介机构风险的自控能力、规模的控制、预警监督措施的完善。中介机构应对虚拟经济的运行所产生的风险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这应该是评价中介机构的首要指标。控制能力应包括中介机构自身的机构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措施)、规章制度、急救措施是否健全等等。规模的控制也是评价风险重要指标,因为相对来说,规模与风险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预警措施是中介机构保证提前预知风险的重要步骤,预警系统应具有预测、评价和智能分析的能力。

(三)对于个人投资者的评价指标设置

理性、风险意识。目前,个人投资者在虚拟经济的发展中十分活跃。所产生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是否强烈。风险意识不强,必会使投资失去理性。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虚拟经济的泡沫大小进行评价,度量泡沫经济的指标大致有以下几种:虚拟资产价值与国民总资产价值的比值,这能反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偏离程度;金融资产价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虚拟经济的相对体积:股票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值,即市盈率,表示靠股息收回市价成本的年限,一般认为市盈率在20―30倍之间比较合适:金融资产价格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以上指标可以在一些统计资料中查到,但还应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虚拟经济的风险控制

对虚拟经济风险产生的根源进行辨识。并对衡量风险的大小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就可以根据评价的风险值进行风险控制。在控制风险上,除了常规的风险规避方法外,还应在风险达到一定的限值时,及时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进行风险干预,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我们认为控制风险还应在创新上做文章,根据虚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方法上开拓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为虚拟经济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所以风险控制也应从这三方面来解决。

(一)政府在风险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风险控制的主要实施者

首先,政府应构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平台,这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监控分析虚拟经济风险的需

要。在监控虚拟经济系统中将所发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找出来,并通过平台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智能学习功能,找出虚拟经济风险产生的根本根源,这样才能给出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其次,政府是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制定者,起着监督作用,依靠法律法规规范虚拟经济健康发展。除了在法律上承认虚拟物品的法律地位,同时还需对虚拟物品的交易进行监管,加强虚拟企业和虚拟交易的管理。然后政府进行适当调控,搞好虚拟经济的市场运行。充分而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要素配置作用;同时,还应在实体经济上加强管理和控制。夯实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虚拟经济虽然应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作,但政府在虚拟经济处于高风险时,进行适当干预也是必须的。例如香港动用储备金干预金融市场,有效打击了对冲基金,保护了虚拟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否则将会对实体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二)中介机构如银行、证券交易所和基金机构本身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

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严重影响着虚拟经济的风险,因为银行也与一般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银行的信用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虚拟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市场经济其实质就是“信用经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管制的放松使虚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环境。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虚拟经济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信用的竞争。证券交易所是连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纽带,如果一旦连接出现问题,会产生很大风险。证券交易所应加强证券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并随时监控风险。基金近年来发展较快,尤其是随着中国股市的高速发展,基金规模越来越大,规模越大。风险越大,适当控制规模是减少风险的基本条件。同时,各种不同的基金机构互相倾轧、互相利用、互相拆台,也给虚拟经济运作带来巨大的风险。

建立预警系统是中介机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它的构建将为我国宏观调控和风险防范发挥重大的作用。预警协调应具有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智能性,提前感知风险并发出警报,为风险控制提供基础。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法制创新,这将是控制风险的持续动力,也是最终的解决之路。同时,还要研究由于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会出现新的风险源。这会使中介机构之间的风险相互交叉,同时也加大了虚拟经济运行的风险系数。

篇9

关键词:虚拟金融 实体经济 影响 协调 一、引言

当前,国际市场中, 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已经大幅度超越了实体商品交易额,人们拥有的财富中也有大量的虚拟经济比重。这说明,目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实物商品交易为主体以虚拟资产交易为主要内容。虚拟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抑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入、系统的去协调这两者关系的是至关重要的。

二、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界定

1、虚拟金融

虚拟经济是指依靠金融运作来虚拟资本从而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先把钱换成股票、债券,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换回钱,直接实现以钱生钱。虚拟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资本化的的必然产物,包含了各种所有有价资产以及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

2、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指的是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活动,具体体现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就是的货币、商品、生产资本等等。与虚拟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即围绕价值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虚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仅以我国债券市场为例,从表3-1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人们对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工具认识的不断深入,虚拟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张,其成分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其对我国实体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影响是双面的,是一把双刃剑。

3-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指标(2001一2007)

1、正面影响

虚拟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张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资源配置更优化。信贷、证券、股票等能使社会资金自动流向发展更好的企业,动员全社会管理和监督企业,防止企业内部;(2)循环流通便捷化;(3)高科技企业创新化;(4)实体经济信息透明化;(5)股权私有化。股权激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管理者、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2、负面影响

但同时,虚拟金融也有着一下几个方面的弊端:(1)生产缺失。当社会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证券、银行等虚拟经济时,其高风险有时会导致血本无归;(2)投机活动频发。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另也加大了投机因素,一些国际金融炒家不断携带巨资袭击金融市场,采取声东击西、谣言惑众等手法牟取暴利。(3)心理因素作祟;(4)政府职能失效。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已经凌驾于各国政府调控范围之上,在各国货币自由兑换、汇率自由浮动的时代,货币比价剧烈波动、变幻莫测。普通公民即使不直接参与商品、货币的经营,但无形中也会在汇率的变化中收益或损失,者极大地影响了公民的心理,造成物价不稳。

四、提高虚拟金融和实体经济协调度的措施

1、推动虚拟金融的适度发展

建立有效的虚拟经济规模扩张程度衡量和监管体系,对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进行实时的动态监管,在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上,建立虚拟资本的“适度”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各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维护国际经济安全。最大程度上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落实监管机构责任机制,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丰富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发展的抗风险能力。

2、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对于金融市场监管,可以提高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监管力度,强化资本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体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维护投资者权力,使投资者预期平稳,加速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与控制权结构落实信息披露责任机制,使信息最大化的透明;随着金融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金融衍生工具如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等进行切实的有效监管。

五、总结

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虚拟经济取决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又有反作用。经济政策的实施不能局限于调节实体经济, 必须把虚拟经济纳入经济政策目标和调整领域。正确协调虚拟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才能两者兼顾,达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篇10

1.财政通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影响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其机理是:通过注资、减免税、收购、利息补贴、收费、国债发行、担保等措施对处于低迷之中的宏观经济或特定行业予以支持,从而振兴实体经济,扩大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止经济衰退风险,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由于财政政策与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具有公共属性的一致性和目标的协同性,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可以部分地实现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其传导过程主要是:通过财政注资、收购或担保,改善企业或项目的融资状况,引导社会投资,盘活资产,增强经济活力,降低整体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民生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民生,同时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和银行业的发展基础;通过对企业或个人减免税费,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偿债能力,降低银行信用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财政直接对银行业发挥调控作用,影响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银行业进行注资、减免税、收购、利息补贴、收费、国债发行、担保等措施,或直接救助处于危机之中的银行业,防范系统性风险;或改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等,使银行业能够释放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目前,各国银行业监管部门根据巴塞尔银行协议Ⅲ探索出实现三大目标的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一是信贷中介类指标,包括资本留存缓、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前瞻性拨备、杠杆率、差额存款准备金;二是市场稳定性中介指标,包括信息披露、恢复处置计划、应急可转换安排;三是融资成本中介指标,包括行业资本安排、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四是流动性中介指标,包括贷款乘数(LTV)、借人债务收入比(DTI)、流动性比率(LCR、NSFR)。这些监管政策工具的目标,在于最终实现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宏观经济“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具体传导过程见图1。其一,财政通过向银行业注资、减免监管收费等,可以使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并根据经济周期情况,适当采取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防止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保证合理信贷水平;通过对问题银行进行收购、采取恢复处置计划、信息披露等措施,保护投资者和储户利益,增强市场信心,防止银行挤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最终通过信贷和市场稳定两个中介目标的共同作用,实现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其二,财政通过对银行实行利息补贴和减免收费政策,支持银行业实行行业资本安排,降低融资成本,扶持科技创新、低碳环保、中小企业等特定行业发展,作用于融资成本中介目标,最终与信贷中介目标一起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标。其三,通过发行国债、担保融资等影响银行流动性比率和杠杆,进而影响银行业流动性,作用于流动性中介目标,最终通过融资成本、流动性中介目标与信贷中介目标共同作用,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二、财政在银行业发挥宏观审慎监管作用的国际比较

(一)在危机期间充分发挥财政的及时救助作用,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美国、英国、巴西为了遏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展,降低其对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由财政直接向问题银行或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贷款、购买受损资产、提供担保、实行减免税、增发国债,使银行业能够继续获取资本金、恢复流动性、能够继续开展信贷等金融活动,避免大量银行破产造成救助成本上升,有效地防范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帮助银行业很快走出危机阴影(见表1)。财政救助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稳定市场,发挥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当然,财政救助也存在道德风险,导致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进行冒险活动,成本和效率不匹配等问题,需要在财政救助过程中研究解决。

(二)推动银行业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中国和美国、英国、巴西等国十分注重发挥财政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影响,通过减免税、发行国债等方式不断扩大财政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使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杠杆率、流动性和拨备等政策措施,合理调控货币供求,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见表2)。从美国、英国实践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两国财政部和央行均联手对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救助。英国央行和财政部还联合推出融资换贷款计划,帮助英国银行业较快走出困境,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造成对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在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利用具有价格稳定作用的货币政策进行回购、逆回购调节使用,防止引发资产泡沫,导致系统性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美国从2008年11月开始推出4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力地扩大了国内需求,扩大了就业和出口,对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财政在我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中作用的思考

(一)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对流动性的调节能力有限,需要财政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提供有效支持。在经济下行时期,财政通过向银行注资、减免银行税费、提供利息补贴等措施,使银行业增加或保持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水平,降低资本充足率风险权重,能够继续向实体经济提供贷款,促进实体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在经济上行时期,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发行国债数量、不再提供担保,减少银行业回购和逆回购数量,降低银行业流动性比率和杠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免税和提高拨备等措施,引导银行业实行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或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降低银行贷款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以促进保持物价稳定,防止经济过热,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

(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财政政策主要是借助国家信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地区、行业和重点项目,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促进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市场和银行资金偏紧的情况下,财政通过发行国债,培育资本市场,支持银行同业市场发展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从而多投放信贷用于实体经济发展;对需要发展的产业、区域和中小企业,向银行安排的信贷资金提供利息补贴、减少监管收费,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实现调整经济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目标。

(三)对银行危机的救助在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实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的情况下,应建立银行业危机处置制度。一是由财政设立专项基金,通过市场运作对于濒临倒闭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直接注资或收购,增加资本金,使其能够继续运行,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止由一家银行的倒闭引发挤兑等连锁反映,诱发区域性甚至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研究发挥财政信用的作用,以政府公告、担保承诺等方式提升银行信用、扩大银行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在降低财政救助成本的同时,稳定金融市场。

(四)强化财政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责任意识目前,我国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负责监管。但是,财政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综合部门和国有银行的出资人,不仅应主动积极地协同配合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而且应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我国政府本身也是经济主体之一,不但可以通过国有控股企业(银行)和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且通过对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行使股东权利、注资等方式,主动支持和配合宏观审慎监管,共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第二,在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国家财政事实上为银行承担了无形的担保和兜底责任,政府信用和银行风险之间互为条件,政府信用不出问题,银行就不会出大问题;同样,银行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财政也不会遭遇巨大风险。第三,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体量大,实行分级财政制度,借鉴美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经验,需要加强财政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防止政府信用风险的发生及其对银行业的冲击。

(五)加强财政与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为实现财政、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目标,两者都需要根据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运用相关工具进行调节,因而在使用财政工具促进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目标时,要注意财政与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防止出现冲突或叠加效应。如,为了防止经济泡沫,在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取消对银行业减免税和利息补贴等措施时,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就不应增加银行杠杆;同时,也不应提高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前瞻性拨备、差额存款准备金和流动性比率的要求,避免对实体经济和银行业发展产生双重的叠加作用。

(六)妥善处理财政风险和银行稳定的关系任何国家的财力都是有限的,而有限的财力对财政在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中作用的发挥,会产生相应的制约。因此,在财政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注重防止财政风险特别是政府性债务风险,量入为出、有所作为、适度作为。不能超过国家财力过度发行国债和不切实际、不加选择地对银行业进行注资、担保或减免税费,进而造成政府赤字和偿债负担过重,引发政府信用下降,甚至导致债务危机,最终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在这方面,欧元区和北欧一些国家为了救市和救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重债务危机的惨痛教训,值得深思和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