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意识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哲学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哲学意识

篇1

关键词 葛兰西 实践哲学 政治哲学 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010-08

谈到西方哲学家葛兰西,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的政治哲学。传统的学术研究在指涉到这一内容时,常常是从分析其市民社会理论、国家理论、领导权理论等入手的。在直观的意义上,这并无不妥,因为葛兰西论述过的这些理论问题,本就系于政治哲学的范式。但如果从葛兰西与他的思想先驱马克思之链接来看,他的政治哲学之构造的根本支点却是作为其重磅理论组件的“实践哲学”。人们往往以为实践哲学与政治哲学在葛兰西理论结构中是互为他者、彼此外在的,但我们发现在实践哲学中却也包藏着一种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这种逻辑又因为葛兰西与马克思的关联而通向了后者的思想之躯体。如果忽视了这一信息,进而不能使葛兰西不同理论节点内在打通,无论对其政治哲学还是实践哲学的研究,都会是褊狭的、不完整的。基于此,本文拟对葛兰西实践哲学之政治意蕴作一考论,由此一方面凸显葛兰西实践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政治哲学的独特梳解路径,另一方面将问题连带地导入到马克思的理论语境中,澄明其“被遮蔽”的实践思想。

一、从实践哲学到政治哲学:经由文化范式的内在过渡

在逻辑上,葛兰西是通过论述“哲学是什么”来论述“实践哲学是什么”的。在他看来,在哲学史上流布甚广的观念,总是将哲学研究指认为一项奇特而艰难的事业,哲学活动也就被界定为在特定领域内、由特殊群体所专门从事的智识活动。其实,这是对“哲学是什么”问题的一种片面、应当予以革除的理解。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的大多数,就他们都从事着实际活动,而在他们的实际活动(或在他们的行为的指导路线)中又都暗含着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从这一点而言,都是哲学家。……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仅仅研究各个哲学家的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方法论的指导线索,至少应该把注意力引向哲学史的其他部分,引向广大群众所持有的世界观,最狭隘的统治(或知识)集团的世界观,并最终引向这各种不同的文化复合体和哲学家的哲学之间的联系。一个时代的哲学并不是这个或那个哲学家的哲学,这个或那个知识分子集团的哲学,人民群众的这一大部分或那一大部分的哲学。它是所有这些要素的结合过程,这个过程在一种整体的趋势——其顶峰变成为集体活动的标准,变成具体的和完全(完整)的历史——中达到顶峰。”②③[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56、7、198页。

篇2

学雷锋 争当红十字志愿者倡议书 一

广大市民朋友们:

值此春暖花开、万木吐绿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68个世界红十字日。在此,市红十字会与市文明办联合向全市发出倡议,希望全市广大市民和机关干部都积极加入到跟着郭明义学雷锋,争当红十字志愿者行列中来,汇聚和谐友爱的暖流,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加温暖。为此,我们倡议: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雷锋、郭明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倡导善行善义善举,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倡导者和践行者,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是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当建功立业的先行者。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雷锋、郭明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富于进取、踏实工作、勇于创新,在本职岗位上乐于奉献、体现价值,共同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旋律。

三是要热心红十字事业,争当社会温暖的传递者。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雷锋、郭明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卫生救护、捐献造血干细胞等红十字事业中,在温暖他人中收获人生的快乐,在奉献社会中提升人生的境界。

四是要坚守道德准则,争当文明风尚的引领者。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雷锋、郭明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传承民族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增强职业道德、涵养个人品德,努力创造文明有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让我们与雷锋精神同行,跟着郭明义弘扬雷锋精神,做一名有爱心、有行动的红十字志愿者,用爱心传承文明,用行动奉献社会,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抚顺大地薪火相传,为建设幸福美丽抚顺贡献力量!

xx十字会

xx文明办

20xxx年5月8日

学雷锋 争当红十字志愿者倡议书 二

在35学雷锋日来临之际,晋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领市职业一中红十字爱心志愿服务队红十字志愿者三十余人到市白云社区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老人,为老人送去了慰问品,并为老人做生活上的护理和心理安抚工作。

在慰问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们为老人们送去了器乐合奏、舞蹈、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还为老人做饭包饺子,与老人聊天谈心。活动中,志愿者和老人进行了互动游戏,表演了上党梆子等节目。在活动结束之际,志愿者还祝愿老人们能度过一个安详、快乐的晚年生活。

白云社区公寓负责人介绍说,白云社区老年公寓自创办以来已有十一年之久,现有老人近80名,年龄最大的90岁。红十字志愿者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老人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老年人。

学雷锋 争当红十字志愿者倡议书 三

为进一步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企业文明程度,利达集团企业文化小组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文明创建我先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特向广大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篇3

众所周知,血脂异常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血脂异常其病因和血脂升高的指标各不相同,因此,这四种类型的血脂异常患者调节饮食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下面就介绍一下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患者如何调理饮食:

1.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而甘油三酯水平正常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重点是限制总胆固醇的摄入量,最好能将每天总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克以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及鸡蛋黄(每只鸡蛋的蛋黄含有250~300毫克的胆固醇)、蚌、螺蛳、鱿鱼、墨鱼、鱼子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可适量地吃一些瘦猪肉、瘦牛肉、鸭肉、鸡肉、鱼肉和牛奶(每500毫升牛奶仅含胆固醇30毫克)等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此类患者在烹调食物时不可使用猪油、牛油等动物油,应使用豆油、玉米油、菜子油等植物油,每月的用油量应控制在500~750毫升以内。另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可多吃一些豆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香菇、木耳等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的食物,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总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关键首先是要控制进食的总量(以便控制体重);其次是要限制糖的摄入量。临床研究发现,吃糖可使人体内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因此,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白糖、红糖、水果糖、蜜糖以及所有含糖的食品和药品。另外,此类患者应绝对禁止饮酒,并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3.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患者体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增高的一类血脂异常。此类患者调节饮食的重点是既要适当地限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又要控制总的进食量,同时要忌吃甜食,戒烟限酒,并要多吃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类型的血脂异常患者在通过饮食治疗无效后,都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不过,即使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血脂异常患者也应注意调节饮食,以便增强药物的疗效。■

篇4

关键词:是|有|本体论|译名之争|中华思想

无可否认,西方哲学的译介与研究对中国思想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中谈论本体论,为了寻根究源,人们总要追溯西方哲学中ontology一词的涵义、问题与历史。事实上,西方哲学对本体论讨论的影响之深甚至超乎我们的自觉,第一哲学的提法、本体论在第一哲学中的地位,甚至本体论一词的标准涵义,都是从西方哲学得到规定与解释的。通过这种解释,中国思想所关心的“本”、“体”问题也被顺理成章地吸纳到ontology之下了。

但从西方哲学研究界内部看,对于本体论这样一个牵涉哲学本身的大问题,其最久远、最广泛、最深入的争论却是在探讨具体的翻译问题时出现的。有关Being②以及与之有形态关联的其它词汇的翻译已经造成了把好几代西方哲学研究界头面人物卷入的漫长辩论。迄今为止,这场争辩已经引发许多出自不同背景,却均发人深省的高论,但远未取得一致意见。③但如果Being一词的翻译尚待商榷,那么对源于该词的ontology的理解,就不会全无可议之处。事实上,关于本体论的任何讨论首先应该澄清Being的涵义。这种澄清就是所谓译名之争的基本内容。

一、译名之争及其引出的问题

关于Being一词的翻译,历来有“存在”、“在”、“有”、“是”等若干种翻译。这些译名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Being的系词来历,主张以汉语的“是”予以对译。另一类则专注于Being指涉存有的一面。汉语的“有”与“存在”(“在”)自然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对两派意见来说都不是第一位的。④值得注意的只是,系词派从陈康开始,一直主张“是”的译法,且不时以一系列论证发起有益的争论。而存有派很少主动正面阐述自己的意见,且所主张的译名有变化。就目前状况而言,大陆流行“存在”的译名,港台则多主张以“有”译之。这显然与这种背景有关:大陆思想界的经典地位由文献占据,①而港台学界主流仍然保有中国传统典籍的记忆。

为什么关于这个词的翻译总是挂一漏万、难以统一?扼要地说,基本理由无非两条:第一,Being一词的歧义太多;第二,没有一个象Being那样常见的汉语字、词同时具有其所有基本歧义。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八章里列举了to on(实是)与ousia(本体、那是着的、是着性)的若干种歧义。前者主要有:谓词(云谓)或属性、断真与潜在-现实。就大体说,即分为“本性之是”与“属性之是”。后者基本有主词(基底)与分离独立(“这个”)两层涵义。②据语文学的研究,早在巴门尼德时代,希腊词einai主要具备这样三种歧义:系词、表示实存、断真。③这个说法虽必须加以补充,④其大体则是可以成立的。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哲学家与哲学史家的印证。总结起来看,Being一词最重要的歧义应当是存有、系词、断真(同一性可以归入系词结构)三种。其它歧义或多或少地可以追溯其上。而在这三种之中,断真的功能在形式上可以归并到系词-谓词结构中去,在实义上则又与存有直接相关,那么为简化讨论计,可将Being的基本歧义定为存有、系词两种。

有丰富中文经验、一定中文知识的人都很清楚,中文没有同一个词同时具备“存有”、“系词”两类涵义。⑤语言史的工作已经表明,古代汉语的系词出现得相当晚,⑥至少晚于先秦时中国思想的高峰期。甚至在系词已然出现或接近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系词对当时玄佛问题的提出没有任何影响。实际上,系词与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正面联系。倒是系词的晚出及其在日常用语里的可有可无,从某个侧面暗示了中国思想的特点。那么,将Being翻译为“是”的主张,其代价也许就是对“存有”这层涵义的牺牲。而只有这层涵义而非系词,才能既提示中国思想固有的最高问题,又引出Being的源始意蕴。

对于将Being翻译为“存在”、“在”、“有”(姑且笼统地称为“存有”派)的意见,我们应予以更谨慎的辨析。首先,这个翻译肯定失去了原词固有的与系词的直接联系。但失去这种联系是否就意味着这种翻译全不可取?这要视语境而定。例如对于通过主谓句法结构研究ousia(“是着性”)的亚里士多德而言,“是”就比“存在”更妥当些。但对于力求将Sein从系词理解中解放出来的海德格尔来说,“是”并不比“存在”更合适(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存在”是最合适的译名)。更重要的是,对于用汉语思考的人来说,这派翻译开启而又遮掩了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说开启,在于它提示了从“是”以外思考“本体”问题的道路。说遮掩,乃因它基本没有注意“存在”与“有”的区别,而有把“存在”代替“有”立为思想最高问题的倾向。①在中文中,“有”与“存在”之间有着微妙而重大的区别。“有”的含义更为宽泛,它既可以包含“存在”之义,也表达“存在”一词所不可能有的“显现”、“出场”(“在场”)、“持有”(“具有”)等义。例如现代汉语可以说“今晚没有月亮”,但恐怕没有谁会说“今晚月亮不存在”(相反“月亮不在”倒也说得通)。现代汉语的这个情形其实是保留了古代“有”字的初义。“有”的“显现”、“到场”义,在字源上与思想上,都是本源性的。这一切揭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派”与“存有派”的意见无法两全。中文在根本上没有可能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译名之争的一大功绩在于揭示了这个事实。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个事实解释为中国思想的根本处境。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陷入译名之争的大多数学者,执着地一定要为“Being”一词找到合适的翻译并为此不断争论。这当然说明他们是不承认这个事实的。也有个别清醒的学者看到了这一点。但在如何看待与解释这个事实的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也有耐人寻味的出入。本文即尝试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没有系词本体论是中国思想的缺陷还是幸事

汉语无法提供对Being一词的贴切翻译。对于这个事实,国内学者的评价是有差别的。有的学者很正确地要求反思这个事实,但却把这点当作缺陷看待。②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汉语没有一个词兼有系词与实存的含义,这“也许是幸事”。③这主要是站在分析派逻辑哲学的角度说这番话的。在符号逻辑那里,系词消失在谓词函项的结构里,而实存被表示为量词,实存者即所谓“约束变项的值”。也就是说,汉语是符合理想语言的,用不同的字表示系词与实存恰恰是“逻各斯精神”的表现。我们基本同意这个判断:汉语的这个特点“也许是一件幸事”。但具体的根据不必完全相同。本文拟从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提出一个理由。这方面的论证,也有学者提出过。④本文的持论则完全基于“是”与“有”的根本差别。我们不认为汉语的这个特点表明“中西学之不可比较”。⑤“也许是幸事”这个判断正基于某种“比较”。但这种“比较”不是解剖地甚至机械地找出“相同”、“相似”或者“差别”,而是诉诸对基本问题的把握及其展开的时机。也就是说,汉语思想的殊胜是从基本问题、最高问题方面说的,并且是对“现代”说的。

如果汉语思想的基本问题与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或者哲学本身毫无关联,那么任何“比较”都是不可能的。但哲学的最高问题不就是本体论吗?本体论不就是研究to onheion(BeingquaBeing)也就是第一ousia(Substance)的问题吗?正如亚里士多德所云:“Kaidekaitopalaitekainunkaiaeizetoumenonkaiaeiaporoumenon,tito on,toutoestitisheousia.”(“所以从古到今,大家所常质疑问难的主题,就在‘何为实是’亦即‘何为本体’。”)⑥“本体”问题之根源既然在于“是”,在于那“只可能是不可能不是”的真之路。那么其基本问题从来不被“是”所引导的汉语思想之不是哲学,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中西之间不是典型的风马牛不相及吗?

转贴于

亚里士多德所提的这个问题仅仅在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中是最高问题。如果哲学就等于亚氏“形而上学”,那么“中西比较”云云在实质上只能是无稽之谈。但一部西洋哲学史还提供了其它的可能。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柏拉图便将哲人王的最高知识确定为关于“善”的知识,理式(eidos,相、形)“从善得到它们的是(einai)与本是(ousia)”而善却是“在地位和能力上都超越了本是(ousia)”①柏拉图的这个洞见,及其在哲学史中留下的隐秘线索,这里就不多谈了。我们且来看一下也是将其基本视野保持“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一位“近人”:海德格尔。我们关注他有这样三点理由:首先在所有思考西方哲学最高问题的大师中,只有他基本算我们在现时代的“同代人”;其次他与那条柏拉图的隐秘线索有些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近二十年中国思想界在西学方面的最大动力来自海德格尔。现在甚至连对马克思的解释都开始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人们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兴趣重新讨论陈康先生在翻译柏拉图时提出的译名问题,主要缘于海德格尔的刺激。

不错,海德格尔接过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个问题,甚至明确援引亚氏以说明自己。但他恰恰通过对后者的“现象学解释”②把系词导致的对Being涵义的预先领悟悬置乃至解构掉了。用海德格尔的语言,这就是说,Sein之系词涵义所对应的是现成存有领悟。③换言之,命题主词是对系词的分有,在这个意义上是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主词是在句子结构中得到规定的,而支撑句子结构的无非是联系动词。作为命题主词的存有者之涵义就只能从系词而非存有上加以领会。“形而上学”追问存有者的根据。无论这根据是“实体”还是“主体”,都被领会为现成的、在流变中常驻永存的、并因而掩藏在现象之后与现象对立的“本体”。这个“本体”不会为谓词的流转所动摇。它仅从系词得到单纯的规定,是纯粹的“是者”。本体的实质就是主词。主词的实质就是“那只能是,不能不是的”。纯粹主词、真正够的上主词或者说本体的,只能从“是”而非其它规定。主词的实质正在于系词“是”。

要之,“形而上学”在于对Sein的遗忘,这种遗忘正是通过以“是”解Sein完成的。那么,被“是”所遮蔽的Sein之本义何在呢?“是”何以遮蔽了这层本义呢?这种遮蔽是否全然的“错误”?如何破除这种遮蔽显露Sein之本义呢?

扼要地说,海德格尔的运思完成了这样几个任务。首先,在《存在与时间》中,他以“存有论只能作为现象学才可能”这一断言,将Sein与出现、显现、事情自身的站出等“现象”的原初涵义联系起来。在《现象学基本问题》中,他专门批判了整个系词学说的传统。④这两件事原是一体的。所谓现象学的存有论必定批判对Sein的系词理解。因为这种理解正是“现象”与“本是”(Wesen,一译本质)、“存有”(Sein)与“显象”(Schein)对立的根源。所谓系词理解,就是仅从“S是P”的基本主谓结构中理解“Sein”。由于主词(个体)或种(形式、相)与偶性在“是”上的逻辑不对称。⑤这种逻辑不对称被“形而上学”地理解为“是”(Being)与“变”(Becoming)的对立。现象是意见,是“是又不是”。现象是变,而在变中“是而不变”的则是与现象对立的,在现象背后的“本是”。现象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恢复了现象、流变的原初地位,悬置了其背后的“是者”,乃至从现象出发“构成”那“是者”。可以说,正是现象学才开始消解了从系词理解Sein的传统。从这里看,不问语境地将Sein翻译为“是”,乃是前现象学的旧“形而上学”思路支配的结果。现象学领悟的Sein,就是“有”。

出于种种原因,后期海德格尔不再把自己的工作归属现象学。但他强调Sein显现、到场的这一点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得到了印证与发挥。他开始把对Sein涵义的提玄勾沉与哲学史、最终是语言史联系起来。不仅德国哲学的Sein,希腊哲学的to on、ousia、parousia等均当如是领会。例如他认为parousia最贴切的翻译是德文的Anwesen heit(在场性,在场这回事而非在场者)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的最大问题,或者西方哲学的命运,是遗忘存有者与存有之间的存有论差异。是以对存有者,或者不如说“是者”的探讨(即“形而上学”)遮掩了存有之思。后期海德格尔一直在思索:这种遮掩是何以发生的?对思想的命运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语言史的工作表明,①印欧语言,例如希腊语有明确的动词、动词不定式与名词的分野,这点对存有领悟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存有最初只有动词的涵义。后来逐渐演化出不定式与名词。对存有的存有者理解、是者理解,就是把存有这回事误认为在这回事中存有着的存有者。从语言方面看,这就是以不定式乃至名词替代本源动词涵义的结果。西方语言的词类分野是无法撼动的,在这种语言之下的存有之思,只能通过对具有高度名词(是者)倾向的Sein“做手脚”来发动。这个情形导致晚期海德格尔甚至不再依据Sein,而是依据更为源初的Lichtung或Ereignis来思此前在Sein之下被思的东西。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我们从系词“是”去把握存有之问的基本脉络。

如果说,“转向”之前的海德格尔主要从在场者(存有者)与在场性(存有一般)之间的存有论差异入手。那么,其后他则更溯在场而上,追问An wesen lassen,这早已超越了“是”所标画的逻辑-形而上学范围,而进入了“有”之思。海德格尔很清楚,这一思之方向恰恰是背离西方传统的:

“在西方思想之初,存有(Sein)就被思了,但‘有’本身(Es gibt als solches)并未被思”。②

我们也许可以大胆地说,西方语言是不适合后期海德格尔期望中的存有之思的(虽然这种不适合被他看作存有之天命),但在一种既区别“是”与“有”,又没有固执名词形态的语言中,存有论能否得到真切的体认呢?这是西方哲学为中国思想留下的最大机缘。

中国思想的最高问题不可能源于Being,因此不可能属于以对系词进行逻辑分析为基础工作的系词本体论(即主要从系词“是”方面理解的ontology,可称之为“本是论”)。在这方面,翻译的胜利很可能导致思想的失败。也许我们能够通过“合适的”翻译在中国思想中找到与Being最有联系的问题。但翻译永远是抹消而非展露差别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顺理成章地认为,中国思想的这个问题就是Being的问题,就是本是论的问题。其至尊地位与标准方法一如西方第一哲学处理的本是论。这样我们就会在根基处全然误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这种误解的代价是中国思想的形存实亡。

说中国思想之最高问题并非源于Being,这并不意味着前者与Being丰富的源始涵义之间毫无联系。中国译介、领会西学的最高任务,恰恰在于如其所然地揭示、解释这种联系。如海德格尔所言不虚,Being的意义事关西方思想的天命。那么,这个任务同样也是中国思想的命运所系。

篇5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调整 运动疗法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第5位死亡主因。据统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多万人还未包括未被发现的DM患者和糖代谢调节受损的前期DM患者。其中2型DM中T2DM 90%~95%。糖尿病是由遗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难治性终身疾病,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以饮食调整控制及运动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原则。其效果取决于患者对饮食及运动疗法的依从性。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T2DM患者78例。入选标准:根据WHO制定的DM诊断标准确认为T2DM,年龄42~75岁,其中男42例,女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空腹血糖平均9.78mmol/L,对照组9.67mmol/L。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应用降糖药物,给予一般性指导。观察组由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营养治疗方案、配餐、指导患者及家属。让患者及家属学会食物交换份,嘱其严格参照治疗。运动方式则根据患者体格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肺功能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排除运动禁忌证)。指导其锻炼,此组患者均经饮食控制及餐后运动治疗3~5天后,根据血糖情况再予以降糖药物。

观察指标:血糖每周监测1次: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IC)每3个月复查1次。

结 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TC、HDL、血糖、HbAIC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运动疗法加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因为合理的饮食控制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保护β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长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即可改善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水平降低,还可提高肌肉组织中脂蛋白水平,加速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的利用,使过多的脂肪组织消耗,起到减肥、降脂和调节脂代谢的作用,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3],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3,4(4):235-55.

篇6

[关键词]中国政治哲学;宏观理论建构;微观政治主体;述评

政治哲学作为一门“对政治事物的一般性的反思而深入地理解人的生存和世界本性的学问”,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近十年来,无论是从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人数,还是从政治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来看,政治哲学的研究都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已然成为一门显学。本文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线索,对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作一综述和简要评论。

一、从宏观理论建构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向

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激发了诸多学者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进行理论建构的兴趣。

从政治哲学的学理结构角度探讨中国政治哲学的体系。有学者指出,政治哲学的学理结构是从哲学的人学理念推演出伦理学的道德原则,进而再引申出政治价值学说来展开逻辑的。这也就意味着,规定着政治活动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的政治哲学之思想来源,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人学理念和道德原则的政治学演绎和逻辑结论;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体系应该坚持的逻辑起点和基础是的人学本体论,辨证地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立起一种既鼓励物质文明,又提倡精神文明的哲学、道德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体系。

从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有学者认为,价值性和事实性的关系,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任何一门政治哲学的建构,都需在理论内达成价值性与事实性的某种统一;而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之路应该从理想性转到现实性,即从经典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政治哲学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卖性政治哲学的转变。

从理论综合的角度讨论中国的政治哲学建构。有学者指出,政治哲学是对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模式等问题从根本处进行思考的一门学问;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者来说,一件充满着挑战的理论工作应该是在综合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近现代政治哲学和政治哲学三大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的思想体系与新的传统。

对中国政治哲学进行理论建构是近十年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趋势。这些研究成果涉及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政治价值论、方法论等,对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种宏观建构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一个是玄之又玄,其表现就是在概念中转圈子,从一个概念转到另一个概念;一个是空发议论,其表现是依据某个政治价值,比如公正、自由来批判宏观现象与大制度,而不肯去切实地分析身边的小问题与小制度。

对此,有学者着重强调,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不是要亦步亦趋地与当代西方学术“接轨”,而是要自觉地形成中国的批判意识与独立视野。中国学者研究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批判地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二是深入梳理中国政治哲学的传统。对中国学界而言,今日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自主性。无论对施特劳斯学派,还是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共和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我们都主张从中国的视野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讨论。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毫无疑问将有赖于重新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典文明传统,特别是儒家这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但是,深入地研究儒家和中国古典文明不是要采取理想化的方式,而是要采取问题化的方式,重要的是要展开儒家和中国古典传统内部的问题、矛盾、张力和冲突,以及儒家和中国古典传统在面对现代社会和外部世界时所面临的困难,对此我们并不需要回避、掩盖或否认,恰恰需要充分展开并加以分析。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同时也必然以日益复杂的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为动力。当代中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同时又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格局之中,我们对中国古典文明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开展,无疑必须从现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复杂性出发才有生命力。

因此,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特别是以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成为了近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转向。

二、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问题为导向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此,有学者认为,当前国内政治哲学界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对当代中国社会类型的准确定位。这不仅在理论上严重影响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上对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发现和确定当下我国社会处于何种类型应是我国当代政治哲学的出发点。该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属于在根本利益上无对抗、无冲突,但在具体利益追求上体现多元的个性化差异状况,这种差异化主要表现为:(1)差异化的生产关系,即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关系;(2)差异化的政党关系,即,多党合作;(3)差异化的社会阶层关系一“两个阶级化为十大阶层”,即由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化为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因此,差异性社会无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现实,其社会类型是“差异性社会”。因此,差异性社会与和谐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向度。

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问题很多,但从政治哲学的视野看,现实的和最重要的原因是权力至上的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带来的官本位、权力本位的政府运作体制和政治体制。社会层级结构的讨论和建构虽然不能说是解决当下“中国问题”(当然主要指国内问题)的惟一有效途径,但根据马克思社会层级结构理论,立足社会结构变迁,从学理层面和社会层级结构的讨论无疑可作为破解“中国问题”、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分析进路。作为凝结和展现当代人社会政治地位‘c全息图”的社会层级结构既是当代中国问题的总根源,也是消解诸多中国问题的着力点,因而社会层级结构分析对诸多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就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论域。

还有学者认为,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主要动力并非来自西方学术界的刺激,而是来自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发展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之后,政治起飞的任务得以彰显,而政治起飞应该是中国思考的问题意识。因此,中 国政治哲学研究必须直面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难题一政治发展与政治起飞。该学者指出,面对中国发展的政治起飞问题,我们的政治哲学研究应当回答:中国社会的政治起飞如何可能?人类在古代城邦公民政治或君子—大人政治和现代权利政治之外,能否发展出第二种可能的政治(哲学)模式?若能,那么东方政治(哲学)传统能否发展出人类第二个政治(哲学)类型?从当代世界发展看,政治领域的最大特征是西方的霸权与东方的崛起。于中国哲学研究而言,我们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批判地扬弃中国传统王道政治哲学与西方现代权利政治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政治哲学范式?围绕这一问题,我们的政治哲学研究还必须创造性地回答的重大问题有:良好的社会如何可能?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上我们如何进行政治思考?中国的政治起飞如何实现?

三、从宏观政治制度研究到微观政治主体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中国现代社会日益走向复杂性,这也推进了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正如我们所知,政治哲学所要面向的问题很多,有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之分。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哲学发展经历了从以宏观政治制度问题为导向到以微观政治主体问题为导向的转变。

有学者认为,政治哲学参与现代中国社会改革,其原初的目的就是解释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正义的“中国结”。但是,其理论维度从一开始就超越具体的问题之外,而直接深入到“结”之编组的原因与根据。也就是说,直接探讨一般国家政治制度的正当性问题,比如讨论土地的所有权、政府的基本原则,或者立法的正当性基础等此类的问题,不是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对策。极其重要的一点,中国在与现代世界,尤其与西方世界对话而制定共同的政治规则时,社会一历史的差异,使中国的政治哲学学者更趋向于选择社会一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讨论政治哲学的问题。因此,从政治哲学角度研究宏观的制度问题也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从社会现代转型的角度,以(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矛盾为中心线索,把制度放进价值学的视野中,集中考察了制度在促进人的自由,形成自由秩序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及其实现机制。该论者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如果说经济和军事实力属于“硬实力”,而政治价值观属于“软实力”,那么,政治制度建设则是存在于“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通过政治制度建设,不仅可以将“硬实力”和“软实力”整合起来,而且是“硬实力”和“软实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将推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机制化。因此,该论者认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与此不同的是,有学者指出,尽管以政治制度为中心的宏观政治研究范式在政治哲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宏观政治模式也有重大的缺陷:正是在宏观政治哲学那里,政治哲学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另外一种理论哲学,心甘情愿地受“自然科学化”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的支配。它习惯于抽象掉内在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和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多态化的、多样性的、边缘性的和微观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把中心化的、宏观的权力运作和国家制度安排等宏观政治活动,以及周期性的经济活动机制,即一种理性化的政治权力或经济权力放大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普遍的、绝对的规律和力量。对此,该论者进一步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于理性的危机而重新审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时代,生活在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机制日益多元差异,非中心化的微观政治权力和文化权力结构日益发展的时代,自觉地开辟微观政治哲学的领地,显然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新发展。因而,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推进微观政治哲学研究更具有启发意义。

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法制社会条件下’提升每一个个体的“政治主体意识”的自觉程度,以形成广泛介入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是实现权力制衡、促成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而这需要有政治哲学层面的深层论证。该论者指出,政治主体分为“社会政治主体”与“政治权力主体”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思维的根本缺失是“社会政治主体”认识的缺席与“政治权力主体”认识的强化,致使社会一般成员的政治认知、政治人格及政治参与意识先天不足,更缺乏政治权利意识。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要关注微观的社会政治主体研究。

我国著名学者韩庆祥教授指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生成论哲学,其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人,人是在实践中生成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而要真正使人成其为人,能力问题很重要。能力原则能培养人的先进性:第一个先进性是能力本位内在要求公正,有能力的人就希望公正,希望有平等的机会,这种公正,相对于等级而言是先进的;能力本位还会产生第二个先进性,就是它欢迎民主;能力本位还会产生第三个先进性,那就是使人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过去我们的政治行为围绕权力做得太多,今天我们应该围绕能力来组织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把能力原则引入我们的政治活动,用能力而不是权力来增强我们政治的权威及其影响力。以此,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研究应由权力本位的政治哲学走向能力本位的政治哲学,最终的使命就是使政治人在政治行为中真正成其为人,使从事政治活动的人真正成其为人。

四、结束语

篇7

 

众所周知,哲学本身是属于政治理论课范畴,那么如何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哲学思想呢?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考核方式都不同与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但哲学是揭示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因而它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具有最高层次、最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哲学理论的指导,这是科学确定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可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一、唯物论思想

 

哲学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实,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具体表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学识水平实际等)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教学方法。就拿哲学课来说吧,从内容上看,它大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逻辑性较强,较之于其他学科它更抽象、深刻、概括得多。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又较弱,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作业计划等)都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也应能最大限度的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可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综合训练等。其次,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中,由于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又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哲学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能够用立场、观点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过程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同时要摒弃其他的错误思想,克服大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悲观论,更要消除在重大挫折面前以为生命无法控制、自身不能驾驭的宿命论和唯心主义观点。

 

二、辩证法思想

 

唯物辩证法内容极其丰富,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首先是全面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辩证法强调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研究分析事物,这就要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使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影响教学对象思想道德形成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因此我们要把家庭、社会力量与学校联系起来,调动并凝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二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施加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人的思想与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不能割裂这些联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变化发展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要顺应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思想现状,而且要了解他们的思想过去,预见他们思想发展的趋势,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把握他们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要如实地把教学对象的学习思想状况看作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看到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学生表现出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又要看到他们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推动起其思想道德认识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三、认识论思想

 

哲学认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辨证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认识辨证发展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一是教学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政治理论课各科知识的结构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同时,学生的认识也是有顺序的,是由已知认识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既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序”,也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认识发展的“序”。我们可以通过例证、演示等具体方法让学生了解感知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它们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样由浅入深从而实现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当然以上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真正认知应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二是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就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学习、思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从个别研究中总结一般规律,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再从一般规律研究个别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篇8

[关键词]语言转向 认识论 存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刘庆杰(1958- ),男,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陈光辉(1972- ),男,四川乐山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邓会君(1976- ),女,四川江油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82-02

“语言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具革命性的一股思潮,也被称为是区分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重要界标。斯鲁格在《弗雷格》一书中指出:“首先,哲学家们思考这个世界,接着,他们反思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最后,他们转向注意表达这种认识的媒介。这似乎就是哲学从形而上学,经过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自然过程。”①这概括了“语言转向”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必然性。虽然,我们依然处在这一语言哲学话语体系的边缘之上,然而由于全球化的扩张,这一历史必然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且延伸到我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其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构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语言转向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输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作为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话语形构(discourse formation)也必然被纳入其中。因而,正确地分析和借鉴西方哲学语言转向,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构的建设,正确理解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认识论理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新的变化。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能够实现其为上层建筑培养政治意识、训练政治素质的目的,它的话语形构也必须要做出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首先要从形式上确定语言的合理性,其次才能验证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本质及其真理。从认识论层面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就是对语言本身和语言艺术表现在形式上的技术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②。然而口头语言因为是一种听觉载体,其信息传播具有即效性和共时性,受到特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且依靠记忆留存信息,致使信息传递出现偏误。书面语言则是通过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形成书面语,是一种延时载体,具有历史性,反映思想也较深刻、准确,但是也要求信息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否则可能因文字语言本身和语言的接受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等而产生信息理解上的随意性,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到达的本真意义。因此,要有效地避免这两者的缺陷,准确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本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在进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用逻辑的分析方法去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概念本身的偏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问题,其次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字进行语言逻辑分析,来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的真理性,用严谨的科学的语言去进行描述和解释以规避其理解的差异和误用,在形式上准确地表达出我们这个时代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要有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存在论理解

人本主义存在论赋予了我们关于语言转向新的理解维度,即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借助语言并在语言中才能得以把握。因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的探讨中,就不能只仅仅把语言当成一种工具,而要将语言研究推向更深一层的理解空间,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存在?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语言不再是其表象,而是其核心。关注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仰,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提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指出,“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伦理生活。它必须继续前进以至对它的直接状态有所意识,它必须扬弃美好的伦理生活并通过一系列的形态以取得关于它自身的知识”③。这为我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关注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知识,而更多的是伦理与实践。这一理念恰好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就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去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理念。所以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那么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个体生活方式和交往领域日趋多元化,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介入到这些新的群体和领域当中,探求和掌握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面的发展规律,做到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存在意义。

因此,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内容上只有转向于与我们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世界,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本真意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的引领与建构”这一宏大主题。正如胡塞尔所言,只有将视野指向人类精神得以生长和存在的生活世界,将其作为人价值存在的基础,那一度失落的人的意义才能重新复归。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理性整合

语言转向是对传统哲学研究方向的逆转。传统哲学把抽象的观念对象化、实体化、凝固化,并且以此作为说明世界、规范人生的根本原则,它遮蔽和扭曲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因此必须要摧毁拆解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话语,从久已被人遗忘的语言中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语言转向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理念中应运而生。无论是认识论把语言转向看作是对混乱或误用的哲学语言的净化,强调用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语言和认知;还是存在论把语言转向生活世界,关注人与世界以及人本身的生存,它们的核心主题都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毋庸置疑,这一批判和拒斥是现代哲学的积极成果,它拓宽了哲学思考的维度,增大了哲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

然而,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不可避免地出现矫枉过正的尴尬。认识论的形式逻辑和知性逻辑常常会脱离思想内容来考察思维形式,因而也就避免不了思维的主观任意性。存在论则因为对逻辑本体论的抗拒,致使哲学家们忽视了对事物的思辨性思考,容易受到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导致存在哲学过分强调人的经验和本能意识,把科学说明和人文理解对立起来,从而在批判和拒斥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

因此,在把西方哲学关于语言转向的分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研究中,一方面要肯定二者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遵循一定的理念和准则对现存的思想、观念、行为等进行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将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要用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精神文化,用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去塑造和发掘大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务必要把握住这两者间的尺度,合理地借鉴与扬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转向,体现在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形式上的分析,即语言的艺术或技术上的分析,这里语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内容上去把握,把语言当作人存在之根本来加以分析。前者要求我们更多地用认识论的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去解构和澄清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本身的偏误或不合理性,在语言表达的艺术或手段上做到严谨、准确,同时要做到个性和共性的对立统一,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表达方式并加以联系和比较,弄清其实质、揭示其发展趋势,从而避免认识论只带来抽象的共性却缺失对个性的理性认识。因此,先从语言的形式上给予理性澄清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思考中,语言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则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要探讨的目的。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④,“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⑤,表明了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语言性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践者作为其存在方式才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本质。这与存在论的理念旨趣是如出一辙的,但在借鉴存在论所倡导的语言是人存在的根本的同时,应摒弃经验主义和知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站在实践的维度上来验证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不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现实的、具体的、具有实践活动能力的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因——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最终要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离开社会实践谈论思想政治素质,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正如马克思所谈到的那样:“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⑥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转向,只有无限贴近于现实、符合于现实的需要,才能提升和彰显其存在的价值。因而用科学的逻辑思辨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回归于现实生活中,理性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对象的规律和人主体自身的规律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所呈现的内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发挥精神的动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转向的本质诘问。

四、小结

语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拥有世界的方式,无疑是人理解自身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在认识论和存在论方面的理解来考察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转向,对我们来说,不是要提出某个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或某种具体的套路,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哲学成果,正确表达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唤醒和提升符合人性、符合语言本性的辩证思维方式。

[注释]

①(美)汉斯·D.斯鲁格.弗雷格[M].江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

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8.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篇9

依林教授之见,如果说“最佳政制的问题”引导着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的话,那么,正是理想政治主体和最佳治道的问题引导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基于上述深刻认识,林教授借鉴和参照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史家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定义,并依据中国政治哲人“固有的问题意识、义理结构和思想脉络”,从“政治主体”的角度给“政治哲学”下这样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定义:“政治哲学就是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最适宜于统治天下或作天下王的政治主体这两方面的统一之道。”具体而言,“所谓‘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对中国的政治哲人而言,主要指的是了解和探究天下的事务和本性”;换言之,“对中国的政治哲人来讲,最大的政治问题便是由谁和如何来平治和统一天下的问题,答案是最好或最理想的就是由圣人作王才能平治和统一天下,而圣人作王并不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主体性的问题”。因此,“了解天下的事务与本性并期之以必待圣人而治之,这便是中国政治哲人的最根本的政治信念”[2]22。

根据林教授的上述定义和见解,圣贤与天下无疑是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所特有的概念,它们之间的政治性关联,正是中国古典政治哲人问题意识的核心关切,体现了一种迥异于古希腊政治哲学以城邦政体的制度架构为核心问题关切的极富中国特色的政治思维理路。不过,中西古典政治哲学也有其基本的相似处,那就是“哲学与政治的统一”,即中西政治哲人都希望将他们的哲学反思落实于政治实践,他们都“要求即知即行”[3]191。具体就中国古典时期的政治哲人来讲,他们无不希望将他们各自关于“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理想落实于政治实践的领域,赢得实际统治者或执政当权者的认可与践行,从而使自己的政治理念得以贯彻实施,而且他们都深信由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圣贤式政治主体来实行其各自的治国理政之道便可以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诚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说,诸子纷纷而言道,“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中》)。余英时先生亦曾指出,正是基于其各自对“道”的信念,诸子各家学派“各自创建了一套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系统学说”,“而且他们所寻求的‘道’虽各有特色,但在大方向与终极目标方面,却殊途而同归”,共同造就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轴心突破”,诸子对“道”的追求正体现了作为“轴心突破”的最显著标志的“超越世界的出现”[3]50-52。对此,林存光教授同样借用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4],从中国古典时期“轴心突破”或精神觉醒的角度来解读孔子、老子以及诸子百家之学的思想意义与历史贡献,以期在那个时代的哲学与政治的思想统一中,找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源头活水,与余英时先生的看法可谓有不谋而合之处。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

篇10

永远不能被别人夺走的东西只有三样:学到的知识、心胸中的梦想和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所以,我要做一个知识渊博、胸怀大志的吃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1唯物论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理由:(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熟读P31,四个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熟悉P32,几个素材。】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被改变,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努力。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熟读P12:“五行说”、荀子、王夫之的哲学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哲学。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代表: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慧能的“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代表:朱熹的“理生万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切宗教鬼神观念;儒家的天命观。】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3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不是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4哲学的作用

1.哲学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它 A.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它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5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所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