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差异性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问题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

篇1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开始探索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差异性对我国的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这将逐渐成为其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这种区域差异性对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区域性这个角度出发,以排污税费标准的制定为切入点,以最优排污税费理论模型为基础,利用比较分析法,指出区域差异对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的消极影响是存在的这一客观事实,并对不同行政主体主导制定的税费标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税费政策的相关对策。指出排污税费标准不能高度统一,应研究探索区域划分机制,结合区域特征推行差别排污税费标准,以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污染社会总成本的最小化;要建立动态的排污税费标准评估与调整机制,灵活地、适时地调整排污税费标准;同时,建立区域性的多主体协调机制,防范污染的区际转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排污税费政策;区域差异;排污税费标准

中图分类号 F8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093-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16

基于“庇古税”理论的排污税费政策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从OECD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管理工具数据库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OECD国家开征的排污类税费主要包括水污染税、硫税、碳税、空气污染税,噪声税等。瑞典于1991年开始实行硫税,使石油燃料的硫含量降至低于法定标准的50% ,硫税的实施刺激使用燃料的工厂采取措施,消减污染排放,从而使瑞典每年SO2的排放量降低了19 000 t[1]。德国的水污染税自开征以来,年税额在20亿马克以上,全部用于改善水质,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市通过征收垃圾税,以及鼓励回收垃圾中有用的废旧物资,使家庭垃圾产生量在一年之内减少了18%;日本于2007年开征SO2税,规定税率为2 400日元/t硫,预计能够削减大约4 300万t硫排放,相当于1990年排放量的3.5%左右[2]。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发达国家在排污税费的立法、设计、征收、管理及应用上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从推进排污税费的发展过程来看,排污税费的设计特别是排污税费标准的制定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很重要的。排污税费标准的制定除了可能受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时间等多维因素影响之外,区域差异还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加快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背景下,这种影响可能会有增大的趋势,区域差异性也可能将逐渐成为排污税费政策规制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从区域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差异性对排污税费政策的影响,研究探索相关的对策以减小甚至消除这些影响,这将对我国排污税费政策规制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差异性对环境税费政策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Tietenberg在对William J. Baumol的最优环境税理论的相关评论中,指出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将会给“庇古税”带来影响,不考虑区域差异的统一环境税费标准可能不会实现经济效率上的最优[3]。William J. Baumol亦承认其理论由于简化了模型而忽略了区域差异性对环境税费的影响,但在现实条件下,这种影响确实是存在的[4]。Hochman等通过关注上游农田产生污染对下游土地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了排污税在内化环境外部性时存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性[5]。随后,Xepapadeas研究了环境污染在空间差异性上的体现以及区域能够获得最优排污税的动态和随机特征[6]。随着我国排污税费实践的推进,国内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排污税费实施绩效问题,并针对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王金南等[7]认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有区域环境质量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排污收费标准的设计应考虑区域差异,可以提出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排污收费标准调整系数。李齐云等[8]研究表明,环境税税率的具体设计上,要以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为准绳,由于一个地区的最优环境质量水平不会等同于另一个地区的相应水平,因此,全国统一的环境税税率是不明智的,因把全国分为合理的几个区域,对每个区域设定不同的税率。王京芳等[9]认为,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存在区际转移的情况,并分析了区域性特点对环境税税制设计的影响,提出环境税的设计不能高度统一,应与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余江[10]等也认为,根据区域环境条件差异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调整有利于资源环境的充分利用,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使企业在选取厂址时,避开环境敏感区,向环境资源条件丰厚,功能要求低的地区发展。

总体上来看,我国排污税费政策的设计对区域差异性仍缺乏系统的考虑,这逐渐成为环境规制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而国外文献中也很少涉及区域差异性对排污税费设计、征收等具体环节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排污税费标准设计为切入点,以最优排污税费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区域差异对排污税费标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最优排污税费的理论模型

通常情况下,污染排放引起的社会总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污染消减或者处理成本,另一部分则是污染排放所造成的社会损失成本[7]。污染边际消减成本是随着污染消减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在污染消减的初始阶段,所需的技术和成本较低,但随着进一步的治理,技术和成本也就越来越大。以污水净化为例,从实际经验上看,将COD的消减率从10%提高到20%和从80%提高到90%,它们所需要增加的处理费用通常是后者要大于前者。在污染产生量既定的情况下,污染消减量和排放量是成负相关的,所以,污染边际消减成本将随着污染排放量的提高而下降,反映污染排放量和污染边际消减成本关系规律的曲线为污染边际消减成本曲线,通常用MAC来表示。相对于污染者来说,污染排放所造成的社会损失成本实质上是由于污染所带来的一种外部成本,根据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污染边际损失成本随着污染排放量的增加而上升,污染边际损失成本曲线通常用MDC来表示。

而最佳排污量是在MAC与MDC交点处所对应的污染排放量,表征了经济系统中污染排放引起的社会总成本最小时的排污量。如图1所示:

按照上述分析,在MAC与MDC的交点处所对应的污染排放量F即为最佳排污量,F点所对应的边际费用t*即为所需征收的最优排污税费。此时,污染的社会总成本达到最小,其值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图1可知,要想使污染活动所造成的外部性完全内部化,那么所征收的排污税费标准应该为:t*=MACF=MDCF。

但是,不同污染源的外部性是随着所属区域的特点变化而变化的。基于环境规制有效性提高这一逻辑前提,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环境规制行为所设定的政策目标。如果减弱或者忽视污染的外部性的区域差异,可能会产生污染减排的无效率结果,而且对于那些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的区域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因此,从区域差异性的视角理性剖析排污费税政策来应对耦合性的复杂环境问题对提高排污税费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区域差异对最优排污税费的影响分析

3.1 区域差异对MAC和MDC的影响

在现实中,确定某一区域的MAC存在两个难题。一是,某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污染消减成本的确定;二是,在不同的污染源间,污染消减量分配方法的确定。为了简化处理这些问题,通常利用“企业―行业”平均边际处理成本法来确定某一区域的MAC曲线。选取某种类型企业(譬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样本,通过统计回归得到企业平均污染消减成本函数,利用相应的经验估值参数进行校正,得到该种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的平均边际处理成本函数。再将同性质的不同企业按照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属于冶金矿产行业)进行归类,对企业平均边际污染消减成本进行加和,得到行业的平均边际处理成本曲线。按照“企业―行业―区域”这一思路,通过统计某一区域内的企业或者行业的结构组成,按照这些企业或行业的平均边际处理成本则可以推演出该区域的污染边际消减成本曲线。由于不同区域的企业、行业的结构组成不尽相同,因此,MAC在不同的区域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污染边际损失成本曲线(MDC)是每个人支付意愿的垂直加总[8]。通过条件价值评估法,我们可以测度消费者对环境服务和资源价值的支付意愿。对居民支付意愿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为居民的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对当地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等(邹冀,梁勇等[11-12])。由于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上存在差异,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环境的满意度等因素也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MDC也会有所不同。

3.2 最佳排污量标准和最优排污税费的区域差异性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最优排污税费标准的制定是和MDC及MAC曲线密切相关的。不同区域间的地理特点、人口数量、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域特征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使得不同区域的MAC和MDC曲线各不相同,最终造成了最佳排污量标准的区域差异性。

如图2,MAC1和MDC1是区域1中的成本曲线,其对应的最佳排污量为F1,MAC2和MDC2是区域2中的成本曲线,其对应的最佳排污量为F2。与区域2相比,区域1应对排污采取更加严厉的标准,使其限制在F1水平。如果这两个区域采用同一个排污标准,假定这个标准为F,且F1≤F≤F2。由对图2的分析可知,这将使得污染的社会总成本增加一个等于图中阴影面积大小的量,显然阴影面积大小取决于不同区域的成本曲线位置和形状上的差

异。考虑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如果制定统一的排污量标准,可能会出现效率损失。

进一步分析,如果假定对区域1和区域2征收一个统一的排污税费t,且t1≤t≤t2,由t和MAC曲线则可确定出相应的排污水平F1、F2。结合图3的分析可知,这将使污染的社会总成本增加图中两块阴影面积大小之和的量,这一损失的多少也和不同区域间的MAC和MDC曲线差异相关。因此,如果制定统一的排污税费标准,也可能会出现效率损失。

4 分析与讨论

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可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环境的影响不尽相同,一个地区的最优排污税费水平和另一个地区的最优排污税费水平可能不一样。因此,在排污税费的设计过程中就首先需要考虑排污税费标准设定权的归属问题,是授权给地方政府,实施各自的地方标准,还是由中央政府环境当局来制定和实施全国统一的标准。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排污税费标准可能会存在成本巨大和效率低下两个限制因素。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差别的、统一的排污税费标准,无疑将会带来巨大的额外成本,由图3可以看出,这种额外成本的大小是和不同区域的MDC和MAC曲线形状和位置相关的,对不同的地区而言,这个统一的税费标准可能有高有低,过高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过低又起不到刺激污染者排污从而无法达到既定的环保目标。并且在这个统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使这种统一的标准存在很大的争议,这样会给标准的推行增加诸多的阻力,造成实施效率的低下。

其次,上文的分析表明排污税费标准的设定权应该归属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制定排污税费标准时,应结合该区域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从而使该区域污染的社会成本达到最小化。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能客观地制定合理的税费标准和排污标准,导致实际标准要远低于最优标准,从而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在众多地方政府中推行各自的排污费标准是不现实的,这样可能会带来行政管理机构的臃肿和实施成本较大等诸多问题。再者,有很多跨区域的污染物,例如各种大气污染物等,仅通过地方的污染控制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还需要中央政府集中的规制政策。

因此,无论是统一排污税费标准还是单独的地方排污税费标准,在实施成本和执行效率上都存在相当的限制性因素。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保护环境方面,我国施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环保政策,各项环境政策的设计和推行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排污税费的设计也应当按照“中央政府为主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方式来展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央如何主导,地方如何参与。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标准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种(地方标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并且地方标准是非强制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差异性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两个不足的地方,一方面,现有的地方排污标准,导致了众多地方补充性收费的存在,这些收费呈现随意性及非规范性等问题,导致我国排污收费制度体系混乱,执行效率低下,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中“排污即收费,超标罚款”的规定,意味着对于不同区域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仍停留在“超标罚款”这个层面上,并不能完全实现政策本身对区域差异性的调整。

5 结论和建议

排污税费政策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规制手段,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一项政策的产生和应用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开始探索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划,在这种背景下,忽视区域差异性的排污税费政策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形势,而且在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也存在加重区域环境问题恶化趋势的可能性。所以,从区域差异的视角来审视及调整排污税费政策的设计过程是合理的同时也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坚持“以中央为主导,各地方政府积极配合”的原则,研究探索区域划分机制,实行差别排污税费标准。区域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间的最优环境税费标准不同,使得我国排污税费的设计比较复杂,这直接关系着环境税费政策的调节效果。在设置排污税费标准时,一方面通过将具有相似区域特征的地方进行合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排污税费标准,另一方面,运用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污染控制政策能够量体裁衣以适应特定区域的情况,而且通过集中化的方式,中央和地方能够互通有无,相互协调,从而使环境管理更为有效。

其次,建立动态的排污税费标准评估与调整机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最优排污税费标准的改变。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除了由于地域的差异而有明显的不同外,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在排污税费标准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区域和时间二维变量去评估最优排污标准及其变化趋势,制定动态的排污税费标准模型,根据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灵活地、适时地调整排污税费标准。

第三,建立区域性的多主体协调机制。不同的区域施行不同的排污税费标准,这可能比较容易带来污染区域转移的风险,造成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排污税费标准低的区域集中。并且许多环境问题是超越行政区的(酸雨等),甚至有些环境问题是具有全球性质的(气候变化),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也需要多个区域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建立区域间的多主体协调机制,促进不同区域间相互配合,协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第四,选择合适的污染物,开展融入区域差异的排污税费征收试点的建设。融入区域差异的排污税费的开征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还缺乏设计和征收管理经验,应从重点污染物或便于征收管理的污染物着手,开展税费征收试点工作,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之后再扩大排污税费的征收范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金田,葛察中.环境税的新发展:中国与OECD的比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Yang Jintian, Ge Chazhong. Environmental Tax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0]

[2]何燕,陈真帅.国外环境税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10,(17):27-29. [He Yan, Chen Zhenshuai.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Environmental Tax and Enlightenment[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17): 27-29.]

[3]Tietenberg T H. On Tax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Externalities: Com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64(3) :462-466.

[4]Baumal W J. On Tax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Externalities: Repl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64(3) : 472.

[5]Hochman E,Pines D,Zilberman D. The Effects of Pollution Taxation on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Downstream Diffusion Cas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91(4):625-638.

[6]Xepapadeas A P. Environmental Policy, Adjustment Costs, and Behavior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2,23:258-275.

[7]王金南. 排污收费理论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Wang Jinnan. Pollution Charge Theory[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7.]

[8]李齐云,宗斌,李征宇.最优环境税:庇古法则与税制协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18-22. [Li Qiyun, Zong Bin, Li Zhengyu. Optimal Environment Tax: Pigovian Rule and Tax Coordination[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7, 17(6): 18-22.]

[9]刘丽丽,王京芳. 环境税及其区域性影响分析[J].软科学,2005,19(1): 26-29 [Liu Lili, Wang Jingfang.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Tax and its Regional Effect[J]. Soft Science,2005,19(1):26-29.]

[10]余江,王萍,蔡俊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特点及若干问题探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60-62.[Yu Jiang, Wang Ping,Cai Junxio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Existing Charge System of Pollution Levy Fe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28(5): 60-62.]

[11]杨宝路,邹骥. 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1):1209-1214. [Yang Baolu, Zhou Ji.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Beijing City[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29(11): 1209-1214.]

[12]梁勇,成升魁,闵庆文,等.居民对改善城市水环境支付意愿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5,36(5): 613-617.[Liang Yong, Cheng Shengkui, Min Qingwen, et al. Study on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roving Urban Water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05,36(5): 613-617.]

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Impact on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in Chin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ANG Junfeng YAN Yong YANG Chunyu

(Research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he impact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n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China as it enters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strategy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lanning of main national functional areas;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affected by regional difference will gradually be involved as one of the major obstacles which lower the efficiency of a region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fi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minimize or even eliminate this impact.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optional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while 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study is applied. Focus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standards, the paper catches on the different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standards under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s from regional perspective. It shows the fact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s impact on current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system in China is negative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standards. On this basi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policies in China. It is suggested that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cant be highly integrated; instead, different standards should be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o fully utilize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minimize the total social cost concerning pollution.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ynamic pollution charge and tax assessment and setting mechanisms to adjust the charge and tax standard in a right manner at a right tim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is also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regional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prevent pollution from interdistrict transferenc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ies.

Key words pollution charge or tax policy; regional variation; pollution charge or tax standard

收稿日期:2011-11-20

篇2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尤其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最为明显。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阶段。面对沉重的环境历史欠账和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环境问题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和评价,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等提供基础科学资料和依据。

1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重点内容

1.1矿业活动引发的水资源、水环境变化,包括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水均衡破坏、水质污染等。

1.2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土石污染等。

1.3矿业活动引发地面隆起、沉降变形、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情况。

1.4矿业活动对重要工程设施、房屋、厂矿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情况。

1.5矿山建设工程和设施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程度。

2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在充分查明评价前矿区存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水漏失、土地资源破坏、土石环境污染、崩塌、滑坡等,在规模、发育程度、危害对象和生产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充分掌握评价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工程地质等基础条件,查明评价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特征、发育程度,查明与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互影响特征与程度。

2.2针对各种地质因素在不同局部区域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做到较为精确的评价,需将整个评价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统一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不同的评价单元之间应具有可比性。

根据各个小区域的具体地质环境条件,分别赋予所选定的评价指标以不同的属性,然后在根据这些属性进行区域评价。可采用三角形剖分法、正方形网格划分法和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

2.3依据具有针对性、简明性、普适性、数据易取性、指标可量化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区基础条件基本指标进行选取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确定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

2.4建立数学模型(指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选用评价区各种矿山地质环境要素的各种质量参数和定量化指标,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以及预测人类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

2.5根据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评价区进行现状评价影响程度分区。

2.6评价现状条件下评价区的地质环境质量情况、地质环境抗干扰的能力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难度。

3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类型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范围、深度、规模和采、选、冶方法,废弃物处置等,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化特征,预测新一轮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建设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恢复治理难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以及其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并对在本轮矿业活动结束时总体地质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做出恢复治理难度分析。

篇4

关键词:中外文化;文化融合;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214-03

一、文化融合概念的界定

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化融合是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认定有不妥之处:其一,文化的融合并不必然的要求是不同特质的文化;其二,文化融合的方式并不限定在接触、交流之上,应该还有其他方式;其三,文化融合并不必然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完全有可能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之中,即融入其大背景之中。

笔者认为,文化融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动态的文化融合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它指的是外部文化通过一定的方式融入内部文化的过程;而静态的文化融合就是动态文化融合的结果所呈现的状态。在这一界定之下,以下事件,比如大量拜占庭帝国金币、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在中国出土,郑和船队在非洲留下后裔,中国古代铜钱大量外流日本,西方钟表制造技术、西方火器与军事理论的传入中国等,都将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融合,而不只是认定为文化接触或者文化交流、或者文化融合的方式,即通过文化接触与交流实现文化的融合。

二、中外文化融合模式的建构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文化融合的模式的定义问题。对文化融合模式可以进行类型化分析,但是这一类型化分析本身必须建立在非类型化之上,也就是在进行文化融合的类型化分析时,将分析的对象文化抽象为甲与乙,进而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融合模式是不可行的,而必须将这一分析具体到现实的两个文化,比如中外文化,进而得出这非类型化的类型化融合模式。因而,此部分旨在对中外文化融合模式进行探讨。

中外文化融合模式可以分为任意性融合模式和强制性融合模式。而前者,根据融合原因的不同又包括文化差异模式的融合与文化欠缺模式的融合。因而,根据融合原因的不同,中外文化融合有三种模式,即文化差异模式、文化欠缺模式以及强制融合模式。

(一)文化差异融合模式

事物之间的最根本特性在于其同质性,而常态在于其差异性。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最明确、简练的对中外文化差异性进行描述的是陈国谦教授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主张主客二分,凭逻辑抽象能力,追求普遍同一性;中国文化主张主客混沌,凭生命直觉任万物自然,创造了万物一体、人与自然交融的内心高远境界。虽然这一论断是限定在环境问题上的局部概括,但仍然不失其借鉴意义。

美国学者斯皮罗指出:“符号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符号意义的普遍性,因而,就内容来说,没有普遍的人性,只有文化上特殊的——因而是文化上可变的——特性结构”。中国与国外文化自然亦是如此,由于生产方式的实现形式、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演绎的差异,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是常态。但是,这里的差异性需要与即将讨论的欠缺性相区别,即基于差异的文化融合完全是基于对差异文化的向往或者说是好奇,而就这一相异文化,内部文化完全有可以替代的文化。也就是说,不引进并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处于大致相同的发达程度,引进外部文化是出于一种对“奢侈品”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基于文化差异的融合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佛教最早在西汉传入中国,但是当时中国已是儒家思想受到广泛的信仰,因而相对于佛教来说,国内有其替代的文化信仰,也就是说,如果不引进佛教,并不会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负面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盛行,完全是对一种差异文化的向往和好奇,虽然这种向往和好奇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与此想类此,中国的儒家思想的西传,即向基督教国家的传播也是一种对差异文化的向往。但无独有偶,无论是佛教的中传还是儒家思想的西传,都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只是佛教经过几百年的缓慢进程,经过与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以及道教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而中国儒家思想直至今天仍然未能完成很明显的融合,只是以元素的形式融入基督教文化之中。可见,文化差异模式的融合是缓慢的。

(二)文化欠缺融合模式

文化欠缺,是指内部文化较外部文化的欠缺,而且这种欠缺在内部找不到替代文化。文化欠缺融合模式多发生在文化的发达程度不相同,甚至相差较大的文化之间,更具体地说,这种模式的文化融合更多的发生在内部文化是较落后的文化、而外部文化是较发达的文化的情况下。比如古代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多是少数民族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接受汉族文化,甚至摒弃自己文化。

这一模式在中外文化融合方面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历史上儒家文化圈的形成与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融合。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发达程度较高,而中国周边的国家,比如东南亚诸国,朝鲜半岛与日本,争相引进中国文化,融入其本国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家文化为特征的儒家文化圈。这些国家之所以融合中国文化,是因为其内部文化本身的欠缺,这种欠缺反映到社会生活方面就是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也就是说,在他们内部文化中找不到预期引进的中国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因而只有通过引进并加以融合才能尽快改变本民族的落后。而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诸国,自清朝末年,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文化,欧氏几何学、西方火器、牛顿力学等等,这些文化融合的原因在于中国缺少这些文化,而且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可以替代这些文化的文化,只有通过引进西方文化才能弥补中国文化的欠缺。

也正因为现实的需要性,文化欠缺模式下的文化融合一般是较快的,而不像文化差异模式下那样缓慢。

(三)文化强制融合模式

文化强制融合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这种融合是在被强制下进行的,不是自愿的。比如中国元朝,汉族文化对蒙以军事为依托,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侵略或文化奴役。就中外文化融合方面,集中体现在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租界文化以及日本在东北推行的文化政策。

在租界中,列强通过武力威胁以及不平等条约推行其本民族文化,而生活其中及其周围的中国居民被迫接受其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文化的融合,比如上海洋泾浜语的形成就是再典型不过的例子。

而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强迫青少年学习日本语言,接受日本文化,以此泯灭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国家观念,从语言、思想、习惯上“日本化”, 同时在社会教育和宣传教化方面,其奴化范围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全部社会意识领域和文化、教育、新闻、体育、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侵蚀到社会各个层面。在奴化政策推动下的中日文化融合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当时日本军事行动的辅助手段。

既然是强制性融合,其特征就必然是这样的:其中的糟粕部分随着强制力的消失而消失。而保存下来的,是那些不违背民族感情的部分。

三、结语

最后想说的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这三种模式并没有先后的相继性或者平行的排斥性,而只有以哪一种模式为主或者哪者更为显著之区别,因而本文不强求将某一具体的文化现象的融合归为某一模式,而只是追求其更接近于哪一种模式。中外文化的融合是历时的、传承的,或许某一天还会出现新的文化融合或建构模式,但所有的这种广义上的“融合”都是历史进步的标志。

篇5

关键词: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治理方案

1 引言

从根本上来说,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研究的对象是地质环境。地质环境一般是指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所组成的环境系统,并具有相对完善和稳定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机制,它是整个自然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空间,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和平稳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矿区地质环境来说,一般是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床及其邻近地区,其岩石圈上部与大气、水、生物圈组分之间,不断地进行着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一部分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圈组成的环境系统。矿区地质环境往往是以岩石圈为主要运行依托,并伴随着较长时间的矿产资源开发,且对其所在的地质环境平衡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我们谈到矿区地质环境总是着眼于其身上所存在的诸多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简单地说,矿区地质环境评价就是对矿业开发生产项目规划和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不良影响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便更好地维护该地区地质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是一项牵涉面广、复杂度高的大工程,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等专业知识,并且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具体实践才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企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地质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且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生面临极大的挑战;房屋倒坍、饮用水污染、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遭到破坏。这些因矿业生产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正在一步步地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发展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我国正在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治理方法,成为了当前我国矿业生产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 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主要流程

2.1 划分评价单元

总的来说,矿区地质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包含很多组成部分和影响要素,并且在不同的局部区域之间往往还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准确和全面地对矿区地质环境做出评价,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区域进行划分,得到一系列比较小的单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评价单元;然后这些小的单元赋予一定的评价指标值,最后通过综合所有单元的评价属性来得到整个区域的评价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划分的标准和原则是每一个具体的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度和一致性,不同的评价单元在地质环境条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区分度。

在划分方法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三角形剖分法,也就是以三角形作为基本的评价单元来对研究矿区进行划分。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自由地选择和组合各个单元。但是为了操作方便和简化数据处理过程,在划分过程中要求三角形的任意一角不得大于90°,三条边的长度要近似地成等边三角形分布。三角形剖分法对小范围评价区域划分比较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与有限元或数值模拟相关联,主要用于地下水资源评价、地面沉降分析计算等。二是正方形网格法,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地理坐标来控制具体的划分过程和精度,其操作关键是确定和控制各个划分网格的大小,范围可以达到0.01km2到数平方千米。正方形网格法主要用于大面积的矿区地质环境评价问题,如土壤环境质量评、地下水污染评价和耕地面积破坏评价等方面。三是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这种划分方法一般是结合研究区域的地质分布情况,以地质环境条件突变的界限为划分边界。由于考虑了实际的地质条件分布状况,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法具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值,在实际工作应用较多。尤其是对于范围面积较小的矿区进行评价时,如果忽略其中的地质条件,将违背评价工作的初衷和原则,得到的评价结果也很难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2.2 选取评价指标与优化

评价指标的选取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依赖性,一方面要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矿产资源类型以及其对地质环境造成的主要危害来选取,并且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一般来说,植被覆盖率、地质灾害、人类活动、水资源污染、地貌景观影响占总面积的比例和矿渣堆积量等一些指标是实际评价工作中普遍都会涉及到的。选取了合适的评价指标后还需要对评价因素进行等级划分,按照严重(Ⅰ)、较严重(Ⅱ)和一般(Ⅲ)来表示不同等级的破坏程度,并赋予相应的标准值,从而对所研究矿区的地质情况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表1列出了几个常用的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值。

表1 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值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还要考虑对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优化,一方面评价指标太多不利于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而且不同的评价指标往往还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使得数据上具有一定的冗余性。在优化评价指标方面,主要有经验法、两两比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其中主成分分析法是在保证评价指标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线性变换和舍弃部分信息,获得少数新的综合变量,以取代原始采用的多维变量,通过对少数综合性指标的分析达到评价目的。

2.3 确定权重

从本质上来说,权重主要反映的是评价体系对其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的权重系数对于客观地反映矿区地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有确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墒值求权法。也就是在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时,运用熵值来判断事物的随机性、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每个指标都具有自己所特属的熵值。熵值越大,表示该指标无序性越大,对评价的影响程度越小,反之,熵值越小,指标的效用值越高。熵值等于l时表示指标的数据位完全无序,对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为零,各指标对评价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指标熵值与1的差值。

3 矿区地质环境治理

3.1 地质环境分区治理

根据矿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在了解了不同评价区域的地质破坏情况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之上,就要有针对采取一些治理措施,一方面对已经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恢复,同时严格防范破坏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塌陷,例如玉溪矿业狮凤山矿三家厂矿段,这是各个坑采矿山开采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耕地和各种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治理塌陷区主要是采用填埋法,将已经出现塌陷问题的区域进行填埋,并结合矿区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尽可能地恢复原有的耕地和植被。二是地裂缝,例如玉溪矿业狮凤山矿凤山矿段,一般是采用粘土或者灌浆填充的方法来填充和弥补地裂缝,并且一般来说,对于岩质裂缝宜采用水泥浆和混凝土充填,对于土质裂缝宜采用粘土充填。三是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例如玉溪矿业大平掌铜矿,这种破坏的影响范围一般较大,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往往会引发一系列连锁破坏反应。治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这种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要尽量贯穿于矿产资源的生产全过程,将恢复治理措施与矿区生产同步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破坏范围和影响程度,同时也能够极大地降低后期治理工作的成本投入。

3.2 矿山环境监测工程

建立矿山环境监测工程是当前我国矿区开展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各个监测重点:首先是对于地表变形、裂缝和塌陷等具有明显变化特征的地质破坏问题的监测,为了能够及时监测到这类地质问题的发展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是要沿矿体的走向和倾向布置地表变形监测点,采集有效地监测数据,并对其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地预测;其次是对于地下水水质污染和水量变化的监测,要在矿区的每一个有效开采区域布置相应的监测点,如果某一个区域出现了污染破坏问题,就要及时对整个矿区的地下水保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最后是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问题的监测,这类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极大,一旦出现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这类问题,在监测点的布置上要结合该地区的地形走势和过去此类问题的发生情况来综合考虑,同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监测点,提高监测的力度和频度。

4 结束语

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是一项复杂度很高的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精神来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进行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理论知识来提高评价与治理工作的质量,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申健,李巧刚,刘晓晓,杨少华,郭英. 北京市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2(01).

[2]张书林,张子敏,王运革,卢志刚.潞安常村井田陷落柱分布规律与成因初探[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3]霍艾迪,张骏,卢玉东,成玉祥,姚以亮.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单元划分方法--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02).

篇6

关键词:绿色壁垒;中国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共同的心愿。而今地球上日益恶化的环境使得人类必须反思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以及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努力寻找经济增长以及自由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点。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推出环保法规,国际社会也制定了一系列国际环保公约。这些法规、公约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地遏制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效地改善着生态环境,预示着国际贸易中必将越来越重视环保因素。但是它们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形成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对各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绿色壁垒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直接因素:一是成本,二是产品的差异化(质量、性能、品牌、服务等),所以绿色壁垒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也主要是对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绿色壁垒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内,污染是由于存在外部性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经济学的分析认为,如果环境成本能够体现在市场价格中,贸易本身就不会造成环境问题,那么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绿壁垒的产生就是顺应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物。

(二)绿色壁垒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

当产品由于环保特征而跟与其竞争的产品区分时,所能获得有利的、正的差异化效果,进而对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即尽管同种产品之间彼此都是相互替代品,但由于差异化的存在,即使是同种产品之间的替代也必然只能是“不完全替代”。

二、突破绿色壁垒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绿色壁垒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这种绿色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既然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力严重影响并且这种绿色壁垒还将长期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积极寻找应对措施,以大力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促进出口贸易经济的长足发展。

针对绿色壁垒,找出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一)政府的策略选择

绿色环保的趋势是世界发展的必然,但是,运用过于广泛的惩罚性贸易限制以达到环境标准将会逐渐损害贸易体系,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宏观政策上促进环保与贸易的协调、稳定发展。政府在应对绿色壁垒的问题时可以做到:

1 转变指导思想

认真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短期内要尽快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环境的破坏容易,可是要想恢复被破坏的环境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也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建立绿色产业生产体系

中国政府应该改造传统出口产品。提高环境竞争力,把绿色产业作为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3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准制度

政府可以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环境标志产品。

4 加大环保投入

政府应该积极开发引进环境友好技术,降低能源与原材料消耗,降低出口产品的污染密集度,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增加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二)企业的策略选择

1 外贸企业要利用绿色营销打破绿色壁垒

中国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营销观念、营销目标、营销策略、营销手段的有效转变。使绿色营销成为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加大对于产品绿色环保功能的宣传,创建绿色的企业文化,加大企业在环保科技上的投入力度等等。

2 争取获得环境体系质量认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执行ISO14000,一旦企业获得该类认证并得到国际认可,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国外采取的绿色壁垒也不再会成文企业发展的障碍了。而且通过实施认证标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只有通过技术更新产品换代才能使之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3 积极申请取得环境绿色标志认证

积极获得国外的绿色标志认证,有助于中国产品进人国际市场,减小产品存在的差异性。

4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并使之与国际接轨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开发环境标志产品。环境标志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一个巨大进步,环境标志的实施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结论

本论文研究了绿色壁垒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论证了收入差异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偏好的,进而说明消费者的偏好使产品产生了差异化。分析了绿色壁垒对中国纺织业造成的影响。由于成本提高和差异化的消失使中国纺织业竞争力下降,从而出口量受到了影响;因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绿色壁垒将以环境保护这一合理理由而长期存在,所以应积极应对。在应对绿色壁垒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玉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1):25

篇7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 三农 农业农村经济

目前,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四大突出问题:

1. 不平衡性

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普遍存在的特点——不平衡性,其体现在经济基础及发展规模的阶梯差异,城市如此,我国不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至“八五”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2463,1995年上升至0.2747,1996年略有下降,直到2012年将突破0.55,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明显。首先,从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来看,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东部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农村区域发展与全国其他各地进一步拉大了差距,目前我国虽然着力改善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 农村区域环境问题

我国在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山地农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的耕作也造成较多的土壤风蚀。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成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

2.2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的不断聚集,随之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解决生活污染的配套设施,极大制约了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因此,优化我国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推动我国农村区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工业污染严重

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我国乡镇企业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未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及治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依靠其自然优势大力扶植发展养殖业,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工业污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3.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业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近十多年来,工业化畜禽养殖业又成为新的污染源。而诸如河北的废品回收加工、贵州的土法炼焦等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双方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及时化解,因而多次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如果不能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探索出相应经济条件下的出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仅会制约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也会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乃至社会治安紊乱的严重后果。

4. 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政府干预

县域经济在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基于农村、立足县乡的一种我国特有的农村经济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的主导作用应同时体现在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合理存在的市场因素得以全面调动,同时为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而在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农村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政府干预力度。从国家控制力看,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中央—省(市、区)”两级 调控模式,经济改革的重心主要着眼于宏观体质和企业微观机制的建立,而有关区域经济的中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一度未引起重视,形成国家控制力在中观层面上的真空。我国尚没有专门协调区域行动的机构,结果在区域管理方面造成部委间、中央与地方,以及地区之间的失序。在这个意义上,行政区与经济区的矛盾是区域经济管理缺失的结果。

结语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及经济实力还有待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口近7 成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域,它覆盖我国大多数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农村区域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也成了中国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100480973)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管理研究、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 LBH-Z10211)支持。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2] 魏后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总体战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 覃志豪,尹昌斌.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调研世界,1996,(1).

[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 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永强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科学管理与工程博士后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

篇8

1 环境问题的挑战

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成为国际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复杂性与影响广泛性决定的。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各种公害疾病的出现和大规模爆发使人类对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开始怀疑,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受到巨大挑战。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激烈的反公害运动,这些运动甚至直指国家政权和政府统治,所以,急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有效对策。

从社会角度看,环境问题是一部分人的获利建立在另一部分人受害的基础上的,并且这些受害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别人获利的人。他们一方面在那些排放污染物的工厂里劳动,另一方面又在广泛的使用产生污染物的产品。此时已经很难区分污染者和受害者,很多时候,他们既是污染者又是受害者,原有的社会分工和利益关系都出现了极大的混乱,需要重新理顺这些关系。

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环境资源无法以市场价格的形式出现,价值规律对此无法发挥作用,市场机制的外部不经济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由于市场的无功能使得这些问题又无法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加以解决,必须建立新的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但目前弥补市场失灵的机制自身又存在诸多“失灵”,同样有“外部性问题”。因此,单纯的市场机制与单纯的政府管制机制都无法妥善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沟通与协调两种机制的新机制,以解决双重失灵问题。

从法律角度看,已有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的以保护个人财产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为基础的规则系统,它对于市场机制以外的环境问题也同样无能为力,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权利体系关注了人们的政治性权利和经济性权利,却忽视了人类的环境性权利,当经济性权利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时候,这样一个权利体系不仅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反而成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障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只有打破这一权利体系,建立新的权利才能衡平由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冲突。

2 私法手段的重拾

环境问题产生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是人们追求私益而出现的“公地的悲剧”。在法律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选择:公法手段和私法手段。环境问题产生之初,人们更为推崇公法手段的运用,因此环境保护的公法手段极为发达,但在经历了依靠公法手段治理环境的实践后,其弊端暴露无疑。理性告诉我们,解决环境问题,仅有公法保障是不足的:

2.1 在物质基础方面,公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它所维持的是一种由国家主持的超经济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由此决定了在公法运行中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淡漠经济运行规律即忽视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公法的缺陷由此而生,它将公民环境权利与社会公益相联系,但公法是靠一定行政机制来实现的,行政机关出于种种原因可能产生“政府失灵”,很可能为了区域利益、集团利益甚至长官利益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虽然在公法机制中设置有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司法审查等制衡手段,但一方面可能引起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有效控制“政府失灵”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私法机制则能有效遏制其弊病。因为私法与资源的第一次分配相关联,它是通过确立初始的分配关系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相连。这种机制具有关注个人与社会利益,重视经济运行规律的特点。通过启动私法机制,有效地防止“政府失灵”,是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有效举动。

2.2 在运行方式方面,公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直接管制的强制命令性,其缺点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僵硬死板的程序以及主体的有限,难以充分发挥相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本身,在广泛而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仅有公法机制是不能完成对其全面控制或全过程控制的,坚持单一公法机制的结果,只能使行政机关背上沉重的包袱,防不胜防,治不胜治。私法机制则能弥补这一缺陷,私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其自治性,在这一机制下,权利在法律的范围内可以协商、可以转让、也可以处分,各主体之间处于平权关系。这种机制如果设计合理,是一种保护环境权的“全民皆兵”机制,对于调动公民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3 在动力来源方面,公法的利益内容是公共性的,其力量源泉在于对公共利益的尊重,这是一种道义发动机制,仅借助于公法手段保护环境,主要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观。即使公法对环境保护作出明文规定,其运行也是靠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是消极的、被动的、依命令而作出的行为,不是主动的参与和付出。但如果发动私法机制,则情形大不一样,私法的利益直接与个人相联系,私法在保护环境时以公民及其团体利益为内容,是一种利益驱动机制,利用了人类追求利益、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使保护环境的力量源泉植入了万民的心理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因此而具有了深厚的基础。

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副产物,同时也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外部性问题是公权力手段必须介入环境保护领域以及提供公法保护的原因。虽然公法形式的保护比私法形式保护更

为直接有利,但是公法保护存在的缺陷,使得环境保护仍然要求助于私法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回到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思路,私法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又受到重视。但是,此时人们所要寻求的私法手段已不是过去完全意义上的以个人利益为本位、权利绝对化的手段。它所要求的是既具有私法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表现形式、又有公共利益属性的社会性私权,是能够重构权力-权利、社会-国家-个人、公法-私法关系的私权,在这里,权利是其外壳,社会利益是内核。对于这样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础、权利本体、权利价值以及权利运行都必然有着不同于传统民事权利的特性,如何认识这些特性,是民法手段能否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制定“绿色民法典”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 私法手段的创新

我以为:民法典的“绿色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在不破坏民法根本属性的原则下,探索“将公法支配和公法义务 ”纳入民事权利体系之中的一种努力,是在环境权利的公益性与民事权利的私益性之间寻求协调与沟通的路径与方法的过程。这种努力已为二十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民法典的修改与制定付诸实践,我们可以有经验与成果可以借鉴。

3.1 确认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价值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的条件下,阳光、空气、水等环境要素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二者之间并不产生竞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清洁的水、空气、宁静和阳光等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特征逐渐显露,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产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产生对立并形成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原有的权利制度已无力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两种利益作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人与人之间因利用稀缺性环境资源而发生的关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物质性不容质疑。人们通常将对于人类有一定利用价值的物质称之为资源。环境因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成为资源也是没有异义的。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环境的资源属性与一般资源的差异性或物质形态的双重性却很少为人们所认识。我认为,环境资源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的方法则是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物权以及合同制度之中 ,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物权保护以及相应的交易制度。

篇9

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与德育的传承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证明了它们传承至今的一些合理性。当然也需要承认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不少糟粕,但就其精华部分来讲,这些内容有助于解决这一特殊区域内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等方面的众多问题。这也正是人们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强调传统智慧的原因所在。例如,目前世界各地原住民的生态智慧已经普遍引起学术界注意,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给予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文化的传承性意味着在德育中需要重视继承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道德资源。各个民族的传统道德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自身特色,例如有特殊的经典故事、特殊的礼仪、风俗习惯等等。在重视道德传承性的同时也需要重视道德的发展性。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面对的问题、所处的社会环境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这需要德育密切联系实际,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道德理念,从而达到以先进的道德指引人的目的。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德育的多元化不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别,即使在同一种文化传统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这就需要在全国性的德育工作中,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的原因所在。正如哲学所指出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只有对这些先进的道德准则进行“本土化”再创造,才能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多元文化的统一性与民族地区德育基本原则的统一性

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差异性的同时,在基本原则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对中国各个民族来讲文化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各个文化都在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进步。所以在民族地区德育中,需要重视文化特殊性的同时,保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先进性。

1.民族地区德育要以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体现于它对社会的引领作用。例如,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集体主义的原则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是战胜严峻的环境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的重要“法宝”。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所以公民不是道德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制定者、践行者和监督者。目前我国公民在道德实践方面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例如让每一个公民认识到自己最基本的权利和责任,挖掘和焕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而不是一味地培养“服从听话的人”。

2.民族地区德育要以爱国主义为重要内容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各民族团结起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多元性本身意味着生机和活力,意味着不同人群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把这一活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发扬光大,将有大大促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3.民族地区德育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普遍落后,人们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的开放。这就需要民族地区德育工作贯彻落实民主思想、科学理念,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这一工作不仅任务艰巨而且需要创造性地“再加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识字率、文化程度都不高,让这一人群表达、维护、践行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德育需要采用他们熟悉的方式,要贯彻他们需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民族地区德育工作改进策略

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德育工作在重视文化多元性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多元文化的统一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公民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非常关键。

1.重视继承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各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区域适应性,能够在自然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也是整个中国道德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家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今这个经济发展较快,文化建设没有与之匹配的时代,倡导德育工作更为紧迫。

2.加强德育工作的“本土化”德育的“本土化”意味着先进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需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在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特色。所以德育工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从而能够把先进的道德理念融入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该民族传统道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做到用本民族的文化要素来表达道德理念,当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篇10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1 改变历史认识,重塑学习信心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评价模式,注重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改变过去只让学生关心地理成绩而不注重地理学习过程的看法,要融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可采取“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震逃生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等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感与行为与教学相融通,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综合对学生地理学习活动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形成等方面进行评价,重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2 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又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要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地震抢险、地震救援、地震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4 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地深化学习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头脑共识也能很好地展示课程内容,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请各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各自搜集到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图片、资料、影像,并要求各小组依据收集的材料,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运用一点时间展开讨论,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各抒己见。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大大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同学之间的讨论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认知感悟能力。

5 注重延伸教学,培育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