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

篇1

我乡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各项行动开展后,辖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现将本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落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机构,建立由分管副职、乡党委副书记田文平同志亲自带队检查、巡查工作机制,深入一线,对工业企业烟气、建筑工地扬尘、搅拌站扬尘等大气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现场办公解决,有力的推动了我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乡环保、公安、电力、交通等部门通力协作,实现多部门、多方向、多措施的管控工作机制,从工业企业烟气、拆迁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乡环保部门会同乡城管部门开展乡镇餐饮油烟污染及散煤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督促文化路、商永路上2家餐饮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有效的遏制了超标排放等大气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三)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各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烟花爆竹禁限放专项行动,根据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乡直各部门下沉至各驻点社区开展烟花爆竹禁限放宣传工作,重点节假日坚持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对重要点位进行昼夜巡查。二是开展“散乱污、散煤”专项整治行动,乡环保部门会同各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两散”企业予以整改一批,截至目前,共排查53家企业,目前已有2家已完成整改。

(四)省涉气企业环境违法专项执法行动交办问题整改情况。按照《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督导交办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等文件的要求,我乡对省涉气企业环境违法专项执法行动组交办的问题,立行立改,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和回复,加大推动治理工作力度。省涉气企业环境违法专项执法行动交办我乡的问题已全部于上周顺利完成整改。本周我乡在完成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对全乡范围内所有木板厂、楼板厂、砂石料厂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按照整改标准,对不符标准的企业,坚决予以停业整顿,对整顿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并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设备、清理场地)标准,完成取缔工作。

篇2

【关键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度建设

前言

近年来农村大气环境问题多发,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导致人们生活受到一定的威胁,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燃煤及秸秆焚烧大气污染、农药及化肥大气污染、养殖场大气污染、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等。上述污染直接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日益恶劣,导致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受到严重限制,在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及控制中刻不容缓。

1 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依照要求进行秸秆处理,胡乱焚烧,使用燃煤、秸秆、树木等作为生活燃料,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胡乱圈地进行牲畜养殖、构建工厂,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气环境建设效益,导致农村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对上述污染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导致农村大气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乡建设不完善,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上述环境背景下,农村建设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希望通过各项建设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忽略了对农村大气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农村大气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尤其是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工业化生产、农畜牧养殖,将经济效益视为一切,过度开发农村环境资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污染气体、有毒气体、有毒物质等,加重了农村大气环境污染。

第二,缺乏相应教育宣传,没有形成保护规范。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并未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重视,在工作过程中并未将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建设的重点,这造成大气环境保护的缺失,导致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将核心放在大工程、大项目上,没有结合农村大气状况形成有效的法律管理条例,缺乏针对性保护制度,仅采取末端处理措施,这根本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政府并未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没有在该基础上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大气环境保护操作、保护事项、保护条例等进行明确,缺乏针对性教育,这也导致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受到限制,造成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加剧。

第三,脱离环境保护实际,无法实现高效控制。我国农村大气环境保护与农村大气环境污染实际相背离,没有形成针对性控制策略,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关组织、资源及环境的支持,无法全面控制农村大气环境污染,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村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仅为城镇农业环境监测部门的三分之一。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机构明显少于城镇,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大气环境保护需求,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农药使用量明显上升,农村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农村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监测机构,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监测规范,没有依照市场规律对大气环境管理进行调控,最终导致大气环境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其管理质量大幅降低。

2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策略

2.1 构建系统管理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大气保护制度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管理制度框架,其具体包括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农村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等。

农村大气环境目标责任制度要明确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内容,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区域、保护责任体制进行科学设定,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进行调整,最大限度消除职能重叠;大气环境整治处理制度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各项处理规范进行明确,对处理流程、处理操作、处理策略等进行制度设定,构建各个环节的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控制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农村大气环境定量考核制度需要对环境保护落实效益进行考核,确定人员是否依照工作制度要求落实工作内容,对其落实状况、工作状况、工作质量及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握,形成针对性惩处策略,定项定量,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绩效考核。

2.2 把握乡镇统筹发展,构建系统补偿制度

系统补偿制度作为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该策略落实的过程中政府要把握好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强调大气环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将其作为一项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向人们“有偿”开放,形成“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大气环境补偿制度。该制度中需明确破坏者的补偿额度及惩处限度,确保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大气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大气资源被无节制利用或污染。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在补偿制度中明确大气资源的“价值”,确保大气资源可以像生态产品一样获得回报,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大气资源的“市场化”,使人们能够对农村大气资源污染进行“付费”。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人们主动参与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成本,对城乡统筹建设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3 规范农业生产制度,强化大气保护效益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农业生产进行规范,通过构建生态型农业体系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的影响,根治农业生产造成大气污染恶性循环,治标治本,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上述制度构建时要结合乡镇建设规划,在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形成大气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制度,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大气保护需求禁止使用“敌敌畏”、“灭虫灵”等农药,引入虫子的趋光性进行集中杀虫;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结合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形成针对性生态环保农业体系,构建针对性农业生产结构,从而降低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要构建环境准入制度,对乡镇环境污染进行控制,防止乡镇环境转移,加强昂企业环境保护准入控制,消除城镇企业入村后造成的生产影响。

3 总结

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农村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农村农业生产建设状况,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形成针对性环境保护控制策略,对大气环境保护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实现农村大气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加速农村大气环境保护发展进程。当前我国在上述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仍需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李真熠.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5,04:23-28.

[2]陶品竹.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困境与突破――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例[J]. 学习论坛,2015,04:69-73.

篇3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着力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难点问题,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严格执法,强化奖惩,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夏秋收季节,全面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树枝树叶、杂草等,确保不发生焚烧现象,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和“国家卫星零监测”的禁烧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与高新区禁烧办公室要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把秸秆禁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详细制定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各项禁烧措施,确保完成禁烧任务。禁烧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及高新区的生态市建设、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等各项工作的考核内容。

(二)落实秸秆禁烧责任

各县(市)区、高新区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秸秆禁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秸秆禁烧工作负总责。市、县、乡(镇)、村、户逐级签订秸秆禁烧责任状,层层落实禁烧责任,细化分解禁烧任务,落实到人、到地块。

各县(市)区、高新区秸秆禁烧工作办公室履行监管职责,指导、检查、督促辖区内各乡镇、村庄、农户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开展现场执法监察,依法查处违法焚烧秸秆行为。

市秸秆禁烧监察组负责对全市范围内的禁烧工作进行现场执法监管,提供详细现场检查资料。

(三)加强宣传教育

各县(市)区、高新区禁烧办公室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召开禁烧会议、张贴市政府通告、悬挂规范性横幅标语、制订乡规民约、出动宣传车、在中小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等方式,广泛宣传禁烧秸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秸秆禁烧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禁烧氛围,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自觉禁烧。及时宣传报道禁烧工作先进典型,对禁烧工作组织不力、发生秸秆焚烧现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曝光。

(四)强化禁烧监察

市禁烧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区与高新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市禁烧现场监察人员分成四组进驻分管辖区,市监察一组负责历城区、高新区、历下区;市监察二组负责市中区、槐荫区、长清区、平阴县;市监察三组负责章丘市;市监察四组负责天桥区、济阳县、商河县。市禁烧监察组对机场周围、城区周边和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开展重点监察,对其余区域进行不定时抽查,发现焚烧秸秆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同时通知辖区禁烧办公室,并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取证工作。辖区禁烧办公室接到市监察组通知后,要立即赶赴焚烧地点,处理焚烧问题。

各县(市)区及高新区禁烧办公室要制定禁烧应急预案,成立专门禁烧执法队伍开展现场执法巡查,做到定专人、定职责、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在禁烧期间,禁烧监察人员节假日不休息,24小时不间断,做到全方位、全天侯监控,确保无缝隙、全覆盖,不留死角。对于已播种和出苗的地块也要加大巡查力度。执法队伍应配备简易灭火工具,一旦发现秸秆焚烧问题,立即灭掉火源,制止焚烧秸秆行为。

根据《市与市环保合作协议》规定,夏秋季秸秆禁烧期间,与两市禁烧监察队伍协同加强交界地区监察工作。与市交界的长清区、槐荫区、天桥区、济阳县、商河县禁烧执法人员,要对边界地区加大巡查力度,加密巡查频次,发现焚烧火情应立即制止并通知市监察人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送市禁烧办。

(五)坚持禁烧工作会议制度和执法监察日报告制度

市禁烧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秸秆禁烧会议,部署禁烧工作任务,研究解决禁烧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各县(市)区、高新区禁烧办公室要认真落实监察报告制度,将每日监察情况于次日早9:00点前报市禁烧办公室,同时报辖区县(市)区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重大火情或其它紧急情况要立即报告。市禁烧办公室汇总全市禁烧情况后,编制禁烧简报上报市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各有关单位。

(六)强化禁烧责任追究

对因工作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严重焚烧问题的,将严格问责处理。对发现的焚烧秸秆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给予处罚。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下旬和9月上旬市禁烧办公室分别召开全市夏、秋季禁烧工作会议,部署夏、秋季禁烧工作任务。各县(市)区与高新区禁烧办公室进行动员发动,全面落实禁烧工作任务。

篇4

日前,环境保护部公布10月份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惠州位列第6,成为珠三角地区唯一排名前十的城市,继续保有引以为傲的“惠州蓝”。

不仅如此,2015年前十月,惠州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7%。在环境保护部已公布的10次排名中,惠州8次跻身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惠州蓝”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是什么让蓝天白云偏爱这座石化城市?“惠州蓝”又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实地走访惠州,听到的是,市领导多次召开大气污染整治会,市长亲自召开黄标车淘汰工作推进会,分管副市长组织带队检查督办……落实精细化管理,大胆探索示范先行,责任细化追究到人。2015年,惠州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升级版,成就醉人“惠州蓝”。

防患未然,突出重点

推进VOCs综合治理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需要寻找新突破点。今年1月至10月,惠州市区空气总超标9天,污染物均为臭氧。毋庸置疑,惠州作为石化城市,VOCs是臭氧最好的“养料”,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显然,惠州深谙其道,推进VOCs综合治理,被列为今年大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务求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优化。

“只有厘清源头,才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惠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介绍,年初,惠州组织开展石化区环境安全百日攻坚大检查,对大亚湾石化区近40家石化企业进行排查,“为惠州全年推进VOCs整治开了好头!”

根据《广东省重点炼油与石化企业泄露检测与维修技术(LADR)工作实施方案》,惠州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两家企业,要在今年完成一轮全厂装置LDAR工作。环保专家坦言,虽然检漏技术要求不高,但无组织排放点位多,逐一确定工作量巨大。

面对困难惠州没有退缩,用行动告诉人们,“再难啃的骨头,也终究会被啃下!”

中海油壳牌石油化工厂内,长长的管道上像长出了鳞片,错落有致的挂着标志牌。“挂牌处代表可能存在废气跑漏风险,需进行检测,这样的标牌足有5万4千多个。”壳牌石油化工厂工作人员说,全厂LDAR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并通过省环境保护厅验收。专家评估,预计每年可实现减排VOCs82吨。

对于这样一个数值,大亚湾区环境保护局负责人表示,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此外,中海炼油全厂装置LDAR改造工程也正在加紧开展中,目前已完成系统建设、现场挂牌等工作,预计年底前能全面完成。

“狠抓企业完成整改,才能行之有效地控制污染。”惠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惠州将35家重点VOCs企业整改纳入年度任务,截至10月,已有32家完成治理,完成率达91.4%,建成一批采用蓄热式氧化、等离子氧化、光催化氧化等有机废气处理项目。

查病源、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大亚湾区政府投入492万元,对全区75家重点VOCs排放企业开展调查与评估,现场完成36家,对发现问题的7家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对于异味影响突出的企业,区环保局还特地组织第三方单位以及国家知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客观分析企业问题,“针对不同情况,真正做到‘一厂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区环保工作人员如是说。

惠州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属于普查中被要求整改的第一批企业。“起初公司对这项工作有着抵触情绪。”公司总经理坦言,与环保部门沟通后,很快转变想法,不仅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作为第一批企业,还能留够整改时间,“整改到位,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走进厂内,几十个工人来回忙碌着,车间加装冷凝器、改造油漆缸盖、储罐呼吸阀增设氮气密封、新增废液废气燃烧炉……总经理透露,建成与在建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000万元。

有的放矢,大胆探索

建设样板示范区

“如果您正在等待,为了保护环境,请熄火。”街道上,佩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们不时提醒着车主。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辆与众不同的路面清洗车缓缓驶过,带走了夹杂在空气中的飞灰和落在地面的灰土。这边督查组走进了工地,那边又扑灭了刚刚燃起的露天焚烧火苗。

……

在惠州市区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惠州市环境保护局介绍,结合惠城区江北片区人口密集、建筑工地及道路施工多、车流量大等特点,惠州决定试点在该片区建设大气环境严格控制区,建设文明施工示范区、道路无尘示范区、“零焚烧”示范区。

“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示范区创建工作效果显著。”惠城区政府负责人欣喜地说,市机关事务管路局牵头,落实停车熄火、厨房油烟“零排放”示范建设,随处可见志愿者宣传的身影;住建局牵头,落实江北文明施工示范区建设,督查组走进一个个工地检查扬尘治理;市环卫局牵头,落实江北道路无尘示范区建设,20万每台引进新型清洁车,493条主要道路,每天冲洗得洁净如初;惠城区政府牵头,江北区域“零焚烧”示范区建设,城乡结合部不再“狼烟”四起。

这一切都得益于《惠城区江北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的制定与落实,“严格贯彻落实《方案》,示范创建工作蹄疾而步稳。”

2015年4月,江北片区开始了示范区创建的第一步――“宣传摸查”。片区建立起本系统、本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台账,“项目名称、地址、责任主体、问题或隐患、整改措施和时限、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详尽列出。

5月到7月,创建工作的第二阶段。污染责任主体开展自查,同时,惠城区组织开展督查。“为防止整改不到位,督查不严格的情况发生,区政府督查办、各有关部门共同成立了联合督查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督查组会定期开展针对性督查,对逾期未完成整改、存在违法行为的,进行立案处理,并予以曝光。

8月至9月,惠城区对创建工作进行提升巩固,“回头看”清理台账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坦言,“只有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对策,才能不断巩固和深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以点带面强化环境空气治理,江北片区的探索,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按照《方案》要求,2015年10月至长期,惠城区须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多措并举,奋力冲刺

打响减排攻坚战

“要主动担当,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坚决保护惠州的碧水蓝天。”2015年9月29日,惠州市召开黄标车淘汰工作督导推进会,市长麦教猛在会上如是强调。

据悉,今年3月23日,7月29日、9月29日、10月27日,惠州市先后四次召开全市黄标车淘汰工作督导推进会,黄标车淘汰工作力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1日,惠州市环保局会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四阶段限行通告,将全市市域范围划定为黄标车限行区。“依靠科技手段,政府部门更加行之有效地打击了黄标车和无标车违规闯限行为。”执勤交警告诉记者,目前惠州共建起156个黄标车电子抓拍卡口,电子执法覆盖全市各县区中心区、镇办建成区和主要农村要道。

与此同时,“实施网格管理,落实‘包干到人’制度,层层抓落实,有效推动了黄标车的淘汰。”惠州市环境环保局介绍,惠州市各级环保部门通过定期向黄标车主发送短信,提醒鼓励车主淘汰黄标车,并告知其相关政策措施。淘汰任务也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县区、乡镇(街道)及各村、社区,将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和具体车,明确时限和责任人。

“到处是电子抓拍,如今黄标车在惠州可谓是走投无路。”在一站式服务窗口办理淘汰手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从环保部门的提醒短信得知,按照车型不同车主能领到5000到18000元的补贴,于是决定淘汰自己的黄标车。

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车主淘汰积极性?惠州市在各县区设立起一站式淘汰补贴服务窗,压缩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间。“从递交淘汰申请到拿到补贴,只用了短短5天时间。”政府部门如此重视,作为市民也应该积极响应,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没有回忆”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11月30日)

2020年以来,河西镇镇村两级全体干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美丽河西”的奋斗目标,勤恳兢业、团结拼搏、务实苦干、尽职尽责,具体工作简述如下:。

一是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在全镇工作的首要位置,积极开展招商活动。目前,投资4.5亿元的博克滤清器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投资1.5亿元的迪姆轴承项目正在进设备,近期可调试并投产;投资1.3亿元的江苏南通机械有限公司高精端精密机床主轴配套轴承项目已签约,近期正在积极联系山东临清精密机械公司客商,该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及自动化集成项目。

二是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组织机械和人员开展了镇区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招聘了保洁员,并对路灯进行了维修,疏通了排水管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全镇36个村(居)配备保洁员110名,配备垃圾箱(桶)350余个,每月集中开展垃圾清理活动。

四是环境保护明显加强。镇环保所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防“散乱污”企业的反弹,切实加强露天秸秆焚烧治理;继续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工作,严格落实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各项措施,加大散煤管控和洁净煤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是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紧紧围绕省委巡视整改反馈问题,焦距“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扎实开展产业、就业等扶贫,新增产业扶贫项目2个;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实施了遍访贫困户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六是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81.5万元;对邢庄、朱庄等22各村进行了厕所改造,共计改厕1055个;深入实施“一事一议”项目,黄庄、刘口等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危房改造47户,新增低保人员280名。社保方面,圆满完成保费征缴、新增参保、信息变更、关系转移、注销登记、待遇领取、生存认证等各项工作,保证了村民及时享受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保障。

篇6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近10年来的全国的环境统计年报、农业部环境监测中心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资料及有关普查,可以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对太湖、杭州湾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TN的贡献率已超过1/3,对TP的贡献率接近1/3。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 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已经显著劣于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 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居民消费能力强和农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必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发展。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有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量的1%左右,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 年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因为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 %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总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农村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将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

转贴于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和成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剪刀差”经济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现代化进程中污染问题的加重,一方面是由于发展方式不当:过于注重经济目标,因此在农业集约化生产、乡镇企业发展之初基本不考虑环境约束;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与社会未能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制度缺失,导致农村极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

具体来说,可以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三是不易监测性。这是指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情况。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必须注意到,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由于政府缺位,导致在农村聚居点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上存在一种悖论:根据亚当·斯密的“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理论,可以推出“市场大小决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的最小规模”。农村聚居点和小城镇由于单体市场规模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因而必须依赖财政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连应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更难以估计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种悖论造成了农村聚居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

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篇7

我们终于拿到了国家的有机认证,多亏了这次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让村里彻底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吕长增,是富阳长奇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从 2019年公司创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为公司种植的铁皮石斛申请国家有机认证奔波,但由于种植基地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使他多次与有机认证失之交臂。

在去年召开的富阳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上,吕长增作为企业代表,向镇政府反映了公司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会议后,长奇生物科技所在的阆坞村随即联合交通、运管、环保等部门,对造成粉尘污染的渣土车进行了严格管控,村里专门拨款数十万元购买了洒水车,彻底解决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周边的粉尘污染。今年年初,吕长增如愿以偿,铁皮石斛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评审。

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是富阳环保局2019年推出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举措,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向同级人大(人大工委)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向社会通报环境质量和生态改善情况。

区县市及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向人大及公众作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已实施多年,但拓展到乡镇(街道)一级,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富阳区环保局局长李百山告诉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对基层环保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像渌渚镇一样,截至目前,几乎富阳所有的乡镇、街道都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当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参会的社会各界代表人数达891人,征集到意见建议290余条,内容主要集中在村庄溪流河渠环境质量、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

政府主动报告 接受群众监督

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是环保部门应尽的法定义务。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可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提高政府环保工作效率。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同样对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报告会次数每年不少于一次,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乡镇街道不仅要对老百姓关心的环保问题进行通报,更重要的是,还要制定详细的解决举措,明确具体解决时间节点。

李百山说,每一次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都会对上次会议进行回顾,通报上一年度未完成的基层环保工作事项,总结未完成原因,这也体现了新环保法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精神。

目前,东洲街道的环保工作还存在渣土车随地倾倒泥浆、整治巩固效果难、部分企业主环保责任不到位等问题。我承诺新的一年里:加强对渣土车的管控,加大对企业偷排现象的处罚力度,继续强化对违规养殖场的管理。在几天前召开的富阳东洲街道生态环境质量专题报告会上,街道办主任俞一波就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当着在场100多名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级代表的面,俞一波总结了东洲街道的环保短板,并对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具体解决时间点作出承诺。

以前总觉得基层环保工作只是环保局一个部门的事,我们只是一个配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才让我们明白环保事关每个基层部门。俞一波告诉笔者,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将督促政府更深入地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必须要化压力为动力。

由于东洲街道临近杭州主城区,致使部分建设单位受到利益驱使随地倒放泥浆,致使马路行驶不畅。报告会开完后,俞一波牵头成立了8人的联防队,加强对东洲街道马路的巡查力度,计划对华木线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对双桥路进行提升改造,加速推进都市农业精品线建设进度。

群众提出意见 直击环保要害

会前发放征求意见表,会中代表互动提问,会后广泛收集民意,这是富阳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三个必备环节。

在渌渚镇召开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前,镇里专门发放100份《渌渚镇2019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建议征求表》,向全镇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代表对年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表示满意;66%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感到满意;95%以上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到位;95%以上认为企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后有明显改善。

有些是政府本来就打算做的,也有些是有所疏忽的。民意代表政府工作方向,听取群众的声音,有助于抓重点、抓热点,让政府工作事半功倍。渌渚镇镇长洪金元说,通过征求意见表能帮助政府更清晰地认识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收集到来自群众的真实意见建议。

比如建议加大对运输车辆装载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统一规划、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污水和粉尘治理等。

305省道两路两侧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今后将如何开展长效管理;三改一拆和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政府今后对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和打算;政府倡导大生态大环境,镇党委政府对渌渚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构想和具体工程在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互动提问环节,3名与会代表就自己关心生态环境改善举措积极提问,渌渚镇相关负责人根据提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会后,我们还会把报告会中老百姓的意见进行总结集纳,一些建设性意见将成为我们的决策依据。对于老百姓反映的粉尘污染问题,报告会后,洪金元牵头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计划实施小锅炉淘汰改造、水泥企业除尘提标改造、矿山粉尘治理等一系列举措。

通过会前、会中、会后的报告会民主互动,一方面提升了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认知度,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基层政府对环保的责任意识。

强化属地责任 形成环保合力以前大家对环保的参与度不够,这种形式的报告会更是从来都没参加过,对生态建设肯定有积极作用。

第一次参加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村民代表吴春苟说,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政府做了哪些工作,也能让大家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像村民代表吴春苟一样,鸿富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宝良也从未想过会站在台上就环保问题作出承诺。

作为企业代表,张宝良在报告会上面对全镇各级代表庄重承诺:在今后的开采生产过程中会更加严格要求,做好矿山粉尘治理,做好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境卫生工作,对渌渚镇负责,对富阳人民负责,对杭州负责!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达成社会共识。推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能促使环保、交通、农办等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富阳环保局局长李百山说,除了让政府形成合力外,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还能树立企业、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企业家们,能让他们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这才是这项创新制度的重要意义之一。

为了实现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实效最大化,富阳环保局已将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生态环保考核体系,作为常规考核的内容之一;并以与乡镇(街道)签订生态文明目标责任状的形式,将环保责任链延伸到村企(社区)一级,把生态环保任务落到最基层。

篇8

关键词 “蓝天卫视”电子监控系统;秸秆禁烧;必要性;总体要求;工作保障措施;河南周口

中图分类号 TP227;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83-02

1 “蓝天卫视”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6年经过周口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县、市、区及各乡镇包括基层干部的努力,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夏、秋2季实现了全面禁烧、零火点的目标,由过去的工作落后地区成为在全省相关会议上介绍经验的示范地区,肯定了周口市秸秆禁烧工作取得的成绩。总体来说,2016年的零火点禁烧目标基本实现,夏、秋2 季的PM2.5、PM10实现了环比、同比双下降,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秸秆禁烧工作全民参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周口市是农业大市,土地面积多,农作物秸秆产量为1 100万t/年,养殖业青贮饲料部分不到5%,所以只能大面积强制式地还田,同时增加人力,建立指挥部,选派大量干部蹲守田间地头。

过去由于农村治安不好,在畜牧养殖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近几年由于技防水平提高,农村治安情况好转,实施了公安部门天眼工程、平安建设等,运用技术防范,大大降低了控制性成本、社会防范成本,通过技术防范提高了社会治安的成效。公安平台的天眼工程主要安装于村庄、交通要道、学校、路口的关键部位,大面积的农田处于监控盲点,因而在2016年的秸秆禁烧总结会上笔者提出在周口市建设“蓝天卫视”电子监控系统,近期省内更专门召开会议部署这项工作,这就要求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一是有经验、有教训;二是有示范、有参照;三是有支撑、有支持[1-2]。

2 “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要求

2.1 总体思路

关于“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省里的总体思路是按照每1.5 km辐射半径内的农田安装1个高清摄像头、临近村庄地块适当加密,并配套建设监控平台的原则,对全省农区实施全域化布点覆盖,实现监控无盲区,推进禁烧工作常态化、智能化、高效化、规范化发展;同时,与农业生产、灾害预防、资源保护、平安建设等监控网络相衔接,实现监控功效最大化[3-4]。

2.2 总体安排

总体安排是由移动公司河南分公司牵头组织其下属公司承担全省“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任务,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谋划配合,由各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省政府从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中划拨专项费用,对“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进行补助,原则上不额外增加市、县财政负担。“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1个监控点每年服务费约为6 000元,协调移动公司和铁塔公司河南分公司确定,其中移动公司每个5 000元/年(包括摄像头等设备及电子监控系统平台的安装运行服务费),铁塔公司租赁费省里初步计划为每个1 000元/年,具体价格省政府正在与铁塔公司协商。2016年省拨付周口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补助资金1 135万元,其中统筹使用资金259.6万元、秸秆禁烧专项资金875.4万元。省政府要求秸秆禁烧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各地直接与当地移动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不再走招投标程序。另外,市、县、乡监控平台建设资金由市、县财政部门给予解决。

2.3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是2017年5月20日前,全市所有“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全部建成,确保夏季禁烧期全面投用。

2.4 工作任务

根据省里的安排和要求,2017年周口市的工作任务是规划安装“蓝天卫士”高清网络摄像头1 700个左右,实现所有农区禁烧监控全覆盖;同时,在市、县、乡建立监控平台,实现监管无缝对接。

2.5 时间要求

时间要求是在时间节点控制上,考虑到周口市麦熟较早的实际,3月10日前各县区要完成监控摄像头安装基点的实地踏查和确定上报工作(包括数量、名称、坐标等信息);5月10日前,完成监控基点、监控平台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技术培训工作;5月20日前,完成“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的全部工作;5月20日,全市所有农村有机可燃物焚烧远程监控网全面启用。为此,各级有关部门要抢抓时间,精心组织,全力加快“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网络建设步伐,确保按时完成安装调试任务,如期正常投入使用。

2.6 前期准备工作

当务之急是迅速做好3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实地踏看,科学选点布局。各县区要组织秸秆禁烧部门和当地移动分公司精干人员,共同深入到各乡镇、村组,迅速对区域农田及铁塔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踏看,科学选择安装基点,合理布局监控网点,确保做到布点无死角、监控o盲区。城市周边一定区域内若耕地面积确实太小不适宜安装监控设备的,可说明原因,上报市政府禁烧办备案,采取其他禁烧监控措施。二是及时沟通,做好区域衔接。辖区相邻的县区、乡镇要及时加强沟通衔接,合理做好交界区域的监控点设置工作,选择适宜铁塔,共享位置,分享数据,确保监控无空档、资源不浪费。三是准备器材,加强安装技术培训。各县区移动分公司要根据建设需要,适时购进储备优质设施设备;同时,要挑选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安装调试队伍,并加强操作技术培训,确保器材充足、队伍精良。

3 “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保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和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件大事、好事、急事,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领导机构,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谋划安排、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各级农业部门(或禁烧办)要加强与移动公司的沟通衔接和协调配合,科学合理地做好监控基点和监控平台的勘察布局工作。移动公司各级分公司要安排1名分管经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按时投入使用。

3.2 加强部门协作

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协调联动,共同做好“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的安装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监控布点及设备安装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级移动通讯部门要搞好整体规划,高水准做好系统监控基点及平台建设工作,确保建设质量良好、系统运行平稳。同时,要积极筹集垫付资金,全力支持监控基点和市、县、乡O控平台建设,以避免因经费问题影响工作进度。

3.3 加强宣传培训

各县区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全面加大对“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群众关心、支持此项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对“蓝天卫士”综合监控功能及其监控效果的宣传,努力形成震慑威力,以期达到“不敢烧”的目的。同时,要着力做好“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监控平台操作人员和禁烧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使之能够熟练掌握监控操作技能。此外,各级移动通讯部门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换代并做好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设备动态完好率在98%以上,静态完好率达90%以上,不断提高监控精度,保障监控中的各类技术需要。

3.4 加强队伍建设

“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具有实时监控、预警发现的功能,但能否及时有效处置监控信息,关键取决于应急处置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各乡镇、村组要分别成立一支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应急队伍,确保发现火情火警能够快速科学处置。各县区要结合监管部门执法权的确定,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强化依法行政,形成震慑效应。

3.5 加强督导检查

为确保“蓝点卫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市政府将组织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成立督导工作组,按照各阶段任务,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严格实行一周一督导一通报制度。对工作推进迅速、成效较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度滞后、效果不佳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员。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对本辖区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4 参考文献

[1] 隋铭明,沈飞,徐爱国,等.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管理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6(1):23-28.

[2] 张志伟.基于低空遥感技术的秸秆焚烧监控系统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2):481-485.

篇9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对策;河南方城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256-01

近年来,方城县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充分认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土壤污染防治的成效

1.1 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

方城县委、县政府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批”和“三个不准”。坚决控制重污染项目的上马,从源头上控制了土壤污染的产生。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项目,坚决予以关闭和取缔,近几年来,先后关闭、取缔县酒厂、赵河镇宏达化工厂、博望镇碳化硅加工厂和选金、炼油、电镀等重污染企业20余家。坚持工业项目建设园区化,方城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了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超硬材料产业园区,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个创业园,为防止项目随意建设污染土壤环境,所有工业项目均进入了县产业聚集区或乡镇创业园,各园区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严格做到废物充分利用,强化工业企业治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狠抓污染治理的同时,强化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监管,确保工业企业“三废”达标排放,有效控制了企业排污对土壤的污染。

1.2 狠抓矿山污染防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国土、水利、安监、环保等部门狠抓矿山生态保护,规范矿山开采和加工,对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严格管理,妥善处置,严禁随意排放废水,严禁随意抛洒、堆放废渣、尾矿污染环境和土壤。方城县铅锌银矿在杨楼镇枣庄村建设了标准化危险废物填埋场,对危险废物(铅锌尾矿)进行了妥善处置。方城县兴发石业有限公司狠抓采矿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配套建设石子加工厂,不仅将本企业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运送至石子加工厂加工成建筑石子,还为其他企业消化了大量废石,减少了存放废石的大量占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1.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有效消除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

2007年方城县政府投资9 079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其中污水处理厂占地2.87 hm2,处理工艺为氧化沟法,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2.5万t,污水收集管网75 km,县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以上,出水指标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年处理生活污水逾800万t,削减COD排放量逾2 600 t、NH3-N排放量逾160 t;垃圾处理场总占地11.53 hm2,其中填埋库区占地10 hm2,总库容90万m3,日均处理生活垃圾145 t,服务年限为13年,目前第一分区已基本达到设计库容,投资2 100万元的扩建工程(第二、三分区建设)已于2014年3月开工,预计7月底可建成投用;2012年投资1 100万元建设了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已建成投用并通过南阳市环保局组织的环保达标验收,城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处置,解决了生活污水对下游农田和河流造成污染,垃圾围城和污染农田等问题。

1.4 大力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逐步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

大力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方城县314家规模化以上养殖场中,有7家大型养殖场配套建设了干湿分离机、沼气发酵设施和沼液贮存池;有125家规模化以上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粪便清理到贮粪场进行堆肥厌氧发酵处理,有效杀死粪便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防止蚊蝇及其他致病昆虫、微生物的孳生和蔓延,减少恶臭污染;有63家规模化以上养殖场采用水泡粪工艺,配套建设了沼气发酵设施处理污水;其他养殖场均建设了有关处理设施,养殖废水、粪便得到初步处理。规模化以下养殖场,采用吸附性物质(干土、草木灰、秸秆等)垫圈等处理方式,基本实现了养殖粪便、废水的处理和利用。

1.5 以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农业新技术推广为抓手,助推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推进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农业新技术,通过土壤成分化验,根据所种植作物需要科学施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增施有机肥等途径,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改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方城县现有耕地7.66万hm2,其中有6.894万hm2耕地实行了配方施肥,占耕地总面积的90%,有5.60万hm2耕地实行了秸秆还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3.1%,通过农村国债沼气池建设项目的建设,全县农村大部分生活污水和小型家庭养殖户养殖废水得到净化处理,目前全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5个,基地面积达到4.1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3.96%。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土壤污染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方城县工业企业较少,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但是由于方城县矿山较多,涉及有铅、锌、金、银、钼、镉、铁、钛、锰、等金属矿和滑石、白云岩、大理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有的金属矿埋藏较浅,可能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1-3];方城县是养殖大县,一些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简陋,养殖粪便污水污染了土壤和水体;在2007年垃圾处理场未建成投用之前,生活垃圾中的废日光灯管、废电池等危险废物也可能对土壤造成一定污染;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包装物、农膜等对土壤造成了一定污染。早些年方城县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取样工作,全县共采集土样 700余个送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监测化验,由于一直未得到土壤污染调查反馈结果,至今土壤污染情况尚不明确。

2.2 养殖业发展规划和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亟待完善

目前,全县养殖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容量不够协调,养殖业发展规划和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不到位,养殖场建设未充分考虑土壤、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作物的种植依靠化肥、农药提高产量,大量属于优质肥料的粪便、污水未得到综合利用便直接排放,造成了一定污染[4]。

2.3 农村生活垃圾存在污染隐患

虽然在杨集乡建设了垃圾处理场,对县城和附近村组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边远乡镇由于距离较远,难以运输到垃圾处理场,基本上是乱堆乱倒,存在土壤污染隐患,因而亟需建设垃圾处理场。

3 对策

3.1 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应充分认识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对工业企业、养殖企业、矿山企业污染的监管,加大土壤保护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6]。

3.2 严格管理,预防为主,坚决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十五小土”等重污染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从源头上坚决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防止土壤污染发生。

3.3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监测体系,调查土壤污染情况,积极争取防治项目

土壤监测是摸清土壤污染的基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测能力建设,购置监测设备,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监测体系,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尽快对全县土壤污染进行普查,摸清土壤污染状况,积极争取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抓住机遇,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乡镇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减少生活污染,切实解决辖区内土壤污染问题。

3.4 树立生态循环理念,化害为利,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大力推行秸秆饲料的使用,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对农牧业生产进行统筹规划,根据农业生产面积规划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养殖场,严禁养殖场存栏量超过土地消纳能力,同时配套建设沼气发酵设施,用粪便生产有机肥,沼液、沼渣肥田,实现种养结合,废物循环利用,大力开展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改善农产品品质。

4 参考文献

[1] 张东,徐,陈斌,等.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处理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2(2):223-227

[2] 熊严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8):294-295,297.

篇10

一、生态市建设工作情况

(一)不断完善生态市建设工作体系

3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暨生态市建设大会,对生态市建设第一阶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部署了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原市长张秋波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6-2007年度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新一轮责任书在总局制定的生态县指标体系上增加了辐射环境安全、环境应急系统的建立健全、河流水质出境断面考核、燃煤电厂脱硫等内容,使责任书内容更加的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市政府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生态市建设列入要着力抓好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下发了《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奖惩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

《*生态市建设规划》于2005年6月通过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的专家论证。该规划主要分为启动和推进阶段、发展和提高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安排了工业结构调整,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等9大类、152个、总投资为315.65亿元的生态市重点建设工程。确保在2018年前,把*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市和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商贸流通、交通枢纽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国江北水城。围绕这一规划目标,我们对各项重点工程的进展开展了督查工作,有关责任单位也都采取有力措施,制订工程实施计划,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力争按期竣工。

(三)狠抓污染防治,完善环境污染应急反应机制

为改善环境质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点源治理为重点,组织编制实施了《四河一湖碧水行动计划》,努力抓好水污染防治。二是组织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治污情况进行了检查,要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必须经消毒和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三是对各电厂完成脱硫任务作了计划安排,督促各火力发(热)电厂加快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装置,对进度慢的电厂下达了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四是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修改完善了《*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和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四)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污染反弹

通过采取110环保联动、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在重点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等多种形式的执法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认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和“三同时”制度,对建设项目认真论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城市规划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深入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大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对擅自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污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有效地遏制了污染反弹,保障了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五)“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来,我市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城市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完成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创模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等28项指标已达到了国家考核标准,10月31日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创模”技术核查,12月12日,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创模”技术核查,目前我们正按照国家技术核查组反馈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迎接国家环保总局的最终验收。

(六)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全市深入开展了生态系列创建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生态市建设。一是建成了*、东昌府区、东阿县等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冠县、临清、高唐、茌平、阳谷等5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二是高唐县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生态县建设试点,阳谷县和东阿县也积极开展了全省生态县建设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三是建成了东昌湖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了6处森林公园、2处风景名胜区,受保护国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达8.42%。四是*凤凰新城、中通时代豪园、高唐怡园小区、大田小区等4个住宅小区开展了省级生态居住小区创建工作。五是冠县梨园、马颊河度假村、东昌府区姜堤乐园、阳谷县景阳冈等4个风景区开展了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七)生态林业建设成绩显著

围绕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的决定》,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程,构建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平原绿化体系,不断完善提高绿色通道工程,努力优化树种结构,着重抓好黄河故道、引黄沉沙池等重点区域的防沙治沙工程,通过各项工程的实施,使林业生态防护能力不断提高,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到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了26.13%。

(八)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全市不断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推广力度,重点抓了10个农村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启动了畜牧场中、小型沼气示范工程建设。全市新建沼气池7500余户,是去年的3.5倍,累计建池可达23000户,全年我市共争取财政资金支持1225万元,目前已到位765万元,专款专用补贴给农民,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沼气生态家园新建2000户,是去年的3.3倍,累计可达8000户。新建“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温室200余处,累计达2700处,建成了东昌府区大屯生态家园新村、东阿县大成“四位一体”生态示范园、东庙沼气示范村。

(九)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突破

目前,全市共有9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在工作中,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始终将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当作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细胞工程来抓,通过努力,今年全市共有27个乡镇提出了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申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市级生态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4年来,全市共批准三批90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村建设试点,其中有37个通过了生态示范乡镇、村的验收。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生态建设工作在农村的深入开展。

(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铺开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市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9月初,各县(市、区)通过大量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土壤调点区域的摸底调查工作,对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和省环保局的有关要求,对75个重点调查区域进行了认真审核。10月份,我们又按照《土壤污染状况调点区域选择原则和布点要求》对75个重点调查区域进行了认真核查,确定了66个重点调查区域和约17000个监测点位,从而为做好下一步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生态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型产业占较大比重;个别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偷排偷放超标污水现象时有发生;生态居住小区、绿色社区等创建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太小。今后,我们继续突出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为生态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生态市建设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治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和公众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建现代生态文化体系。

(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资源的减量利用、循环使用和合理开发。搞好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彻底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系统推进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循环经济试点。

(三)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按照各项指标要求,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加强对水污染、大气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船舶污染、生态及面源污染的治理等工作,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力争春节前通过国家“创模”验收。

(四)以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实施“四河一湖”碧水行动计划、南水北调工程和饮用水源地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和防控措施落实,切实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中水利用率。重点抓好燃煤电厂脱硫工作,运用高新技术加快造纸、化工、电解铝、水泥、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的提升改造,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把好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关。继续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等环保专项活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好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禁超标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超总量排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努力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