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安全;机遇;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国家、民族之间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强大的信息网络使得信息流通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速度日益加快,而这些必然会引起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文化之间的碰撞、渗透与交流。这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而且我们正好以此为契机,借鉴、整合、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将其纳入到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但是在另一方面,国人的主体性增强,面对不同的文化信息,会做出不同的抉择与取舍。文化多元化和选择多元化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冲击国家、民族传统的文化,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文化安全面临几个突出的问题:

1、西方文化渗透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发展的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来武装、输出本土文化,造成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较量,发展中国家在这场较量之中的劣势不言而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迅速渗透、扩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舆论宣传。霸权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控制世界的舆论导向。“”分子十四世达赖获得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分子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入狱的刘晓波获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所谓的这些奖项不过是某个发达国家妄图操控我国意识形态,误导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舆论工具。

另外,发达国家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向中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当今世界的四大通讯社都是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利用强大的媒体来制造、宣传舆论,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和文化。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媒体已经垄断全球90%的新闻信息。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发达国家实现文化扩张的有力工具。美国利用其科技优势,向全球推销反映美国形象、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无形之中影响了“网民”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第二是语言霸权。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语言全球化。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决定了英语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的普及,必然会加强英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英语正以强势的姿态侵入汉语,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都变成英语模式了。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挑战。

第三是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其快餐文化、娱乐文化、节日文化等渗透到中国。中国的青少年爱吃麦当劳、肯德基,喝可口可乐;喜欢看好莱坞大片;热衷过圣诞节、万圣节……从饮食到服装,从音乐到电影,从文学到建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业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中国人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思想潮流。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掠夺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源,按其需要进行改造,使其“美国化”,然后推向市场,不仅给自己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传美国价值观的目的。比如,《花木兰》是中国民间故事,讲的是女孩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突出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道、忠君爱国;但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电影主题反映的是女权主义,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长此以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被篡改和缺失的危险。

2、输出输入失衡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可惜的是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巨大的逆差。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而中国优秀文化难以走出国门,文化输出和输入安全不成比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受到巨大冲击。就拿2006年在中国举行的第54届书展来看,参展的34万册图书中,中国书籍只占1.37% 。

3、文化认同淡漠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时期,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不够强大,文化创新力较弱,中国在文化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削弱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们理想信念缺失,国家观念淡薄,社会上盛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当国人放弃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国家文化毫无安全可言。

二、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安全问题。文化民族的胎记,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一旦本民族文化有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缺失和异化,都会危及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面对外来武力威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中国现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凸显,敌对分子乘机制造混乱,妄图西化和分化中国、颠覆国家政权的可能性大大存在,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文化安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古人曾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印证其中的道理。当年蒙古头领成吉思汗临终前嘱托其子,务必要消灭西夏党项族。其子攻下西夏后,将党项族族人一一杀掉,结果发现党项族并没有消失。原来只要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民族就不会灭亡。于是统治者不杀人,只是废除了党项族的礼仪风俗、文字、音乐、服饰等。没过多久,党项族人再也找不到凝聚自己力量的文化,纷纷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融入到异族之中。党项族随之灭亡。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每个公民炎黄子孙的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使举国上下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相反,如果不能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导致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扭曲、异化,国民的民族认同感缺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威胁,国家安全必然无法保障。

其次,文化安全是增强政治认同感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新时期的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等,其中政治安全是核心。因此,培育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政治价值理念、民族精神、信仰追求等方面。防范外来文化入侵,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巩固国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国家民生政策的认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认同等等,从而巩固国家政权,保障国家安全。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

保障国家文化安全,要做到双管一下:对内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外加强文化输出和安全防范工作。

1、继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它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首先,我们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祖先跟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无价的文化遗产,比如长城、兵马俑、甲骨文、陶瓷、剪纸、戏剧等等,不胜枚举。我们要通过加强博物馆建设,提高馆藏水平、建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方法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尊重传统习俗,欢庆民族节日、举办艺术节、书面记录等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保护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抓住各种机会,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推崇优秀传统、崇尚民族精神的氛围,保持主流文化的民族性。

2、加大经济投入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是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文化产业投入只占GDP 的4%,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投入平均占GDP 的10%,美国高达25%。因此在新时期应当加强文化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城乡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开展广泛的大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全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经济投入,加快发展动漫、广告、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艺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有前景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3、鼓励文化创新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保持文化生命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只会被新鲜活力的外来文化所淘汰。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合理部分,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双创”的氛围下,鼓励大众参与文化创新,创作反映民族特色和时代潮流的文化作品;改革文化产业的机制体制,创新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渠道途径,形成文化产业新格局,培育文化创新的市场体系。

4、加强文化输出

中国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中国文化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向海外推出大量的书籍、影视作品,举办喜剧、音乐会,建立汉语言教育机构等方式,输出中国文化,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认知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与海外文化的比较中获得相应的价值认同,在世界文化对话中获得公平话语权。

5、防范霸权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但是外来文化中有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因素存在,这就需要国家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市场的和其他管理手段,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鉴别,精准地作出预示性和警示性的反应,从而及时地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与侵略,防患于未然,保障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飞龙.《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文艺报,2011.

篇2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危害,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世界经济的增长长期依赖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引起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较发达国家宽松,有发达国家的企业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国际贸易的频繁加剧了跨国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几率,而此类事件的解决往往被搁置。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全球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国际贸易贸易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知识与技术的流动,促进了绿色产品、环境清洁产品的推广,增强了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各国之间贸易的交融,扩展了国际环境合作方式,有利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

尽管存在争论,但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了环境问题的表现。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各国都应该抓住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为知识、技术的流动提供了机会,这有利于一国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自身环保标准比较高,能促进清洁高效的生产技术传播;国际合作的深化促进了国际性环保组织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意识、技术的全球推广。

其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又日益严重。全球的经济增长以更快的速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石化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危害的范围更大,跨国界污染、物种的入侵,都使环境问题得到扩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转移,同时也转移了废弃物和污染权。

因此,应该在不同的背景下,辩证的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巨大贡献,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但同时,2011年我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达7.2亿吨,约占全球排放总量9.3%;2011年我国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居于高位,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6.7%、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为56.4%。近期,有47家在华供应商被环保组织查出存在不同程度环境违法问题,其中不乏阿玛尼、家乐福等世界一级百货公司。,对外贸易、引进外资都通过不同途径对我国环境产生影响。

表一 进出口产品中不同类别占进出口总体比重

初级产品占出口总比重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比重 初级产品占进口总比重 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比重

2000 10.2 89.8 20.8 79.2

2002 8.8 91.2 16.7 83.3

2004 6.8 93.2 20.9 79.1

2006 5.5 94.5 23.6 76.4

2008 5.4 94.6 32.0 68.0

2010 5.2 94.8 31.1 68.9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表中数据单位为百分比

从表一首先可以看出,初级产品在出口的比例中逐渐下降,但近年来进口保持增长,反应我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增大。初级产品中很多是工业原料,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其次,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5%。工业制成品的高速发展,必然依赖我国现有资源,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排放规模巨大。由于短期内我国主要能源仍然是煤炭,以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水循环系统脆弱,使大气、水体污染加剧。

但同时我国可以通过对初级产品的进口利用全球资源,缓解国内能源相对人均不足的形势;并引进国外洁净技术设备,加速改造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中的低效率、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吸引外资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从表二可以发现,外商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从2006年以来保持增长(2009年有小幅下降),但2006年6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制造业,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使用外资额总接近64%。2007年~2009年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均保持50%以上,2010年除外。这说明外商投资在采矿、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参与度极高。

表二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 制造业实际使用金额比重(%) 外商投资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使用金额(万美元) 外商投资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使用金额比重(%)

2006 6302061 63.6 19517 0.30

2007 7476789 54.7 27283 0.36

2008 9239544 54.0 34027 0.37

2009 9003272 51.9 55613 0.62

2010 10573524 47.0 90859 0.86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同时,外商投资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实际使用额在2006~2010年之间呈大幅增长,2010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实际使用额同比增长63%,而且2006~2010年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实际额占总数的比重从0.30%增长到了0.86%,说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项目在逐渐引起外商投资重视。

外商投资通过对我国环保和公共设施的投资,不仅能给我国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结构优化也有促进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环境保护的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对我国环境均有裨益,我国要规避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对我国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持和扩大其对我国环境的积极影响,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进出口贸易中,首先要优化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在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例与重工业比例不够协调,重工业对国内资源环境都消耗巨大。在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过高,其中轻纺产品、矿冶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控制和减少资源和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其次,要注重对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的引进,同时通过政策或税收优惠鼓励国内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对于环境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以及发达国家采取的环境贸易壁垒,我国还要积极利用WTO争议解决机制保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在引进外资方面,首先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额占总额比重均保持50%以上,其中化工、矿冶、纺织等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因此要引导外资投向资本密集型、环保产业以及污染较少的高新技术产业。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贸易;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自“经济全球化”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各国学者都在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对其加以诠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虽然这一定义被认为较为合理、较有权威性,但仍不全面。如果我们将迄今为止的各种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加以概括和综合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际上是指,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技术和人员的国际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紧密地结合成一个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使世界经济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贸易速度不断加快,并逐渐超过了生产的速度。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张,贸易对经济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国际贸易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活动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国际金融活动,他们在金融政策、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等方面相互影响和融合,相互竞争和制约,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进一步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生产与投资的全球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并借助这些分支机构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生产条件和资本条件,从而获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4.国际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使各国各地区的生产都成为了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它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也日趋强烈和多样化,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上,同时,它也对当前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每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

1.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通过更为自由的对外贸易和更加广阔的投资渠道获取了巨额现实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为发达国家对外出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建立和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能够充分的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获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潜在利益。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自然也就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制定者,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非常重要的国际组织,几乎都是由发达国家在背后主导,这就导致了它们往往只能代表一些发达国家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国际经济贸易的不公平,发达国家也就能从这种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产业分工的深化,随之而来的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和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转移产业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土地、政策等各种有利的条件生产大量产品,又通过跨国公司等渠道返销到发达国家,这既为发达国家消费者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品也使发达国家可以将其更多经济资源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去,从而优化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4)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条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尽快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经验等。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中,这些要素大都为发达国家所占有。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联系与交流,才可能获得这些必需的资源要素,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得以发挥比较优势,更好的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等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使得这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冲击着各国的国内产业,因此贸易保护主义随之盛行起来。当今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更是使贸易保护主义添上了集团的色彩。

(2)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增大,使大额资本的调度更为便捷,这就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全球金融投资风险,对金融市场的管理难度加大。此外,一国的经济波动很容易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带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充分证明了金融全球化所蕴含的巨大金融风险。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南北差异,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北差异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原本就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凭借其主导地位从发展中国家获得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资源,从经济全球化中的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而发展中国家也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

(4)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加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国际间资本的自由流动增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容易引起经济的动荡不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的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的运行趋于全球化,各中之间的关系利益十分的复杂,这就增大了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管理和控制的难度。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反对或是支持全球化,而是应该立足自身,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全力发展中国经济。

1.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2.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薄弱,不足以推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因此中国应该积极的与周边及其他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从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确保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因此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制定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世界经济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4

我们这里着重就全球化过程中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做一点初步的分析。

一 、集体行动的逻辑

战后初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经济超级大国。世界经济秩序不可避免地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格局。在这个时期美国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们说这个作用主要指的是它在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确立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

世界经济秩序,无论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建立和维持它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且由于它具有一种“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因此建立和维持一种秩序属于典型的“集体行动”。 2 这种努力所付出的成本能否收回并且是否还有经济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制度服务的提供者控制局势的能力和愿望。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战后世界格局中所出现的这种一个国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局面,正是全局性制度创新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早已有人注意到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政府状态下的种种问题可以用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加以形象地概括: “如果某一块地属于村镇共有,而村镇共同体中的某一成员突然在这一块地里放牧了比其他同乡多一倍的牲畜,那么,他给共同体每个成员所造成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假如村里有 100 户人家,每一户所受的损失为 1/99 ),然而他从中获得的利益却非常大(营业额增加了一倍)。人们本来可以召集一次全体会议,告知违章者不应该在牧场上放牧比别人多一倍的奶牛,但是这样做实际上并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每户的损失不过 1/99 ),而且这种做法代价太高(如果会议要开两个小时——这是最低限度的时间,如果每个人都发言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么就要花 200 个小时,即相当于一个人五周的劳动时间)。” 3

这个例子是产权经济学家们用来说明私有产权的重要性及其起源问题的,但是它的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对其略作修改和引伸,用来解释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也是同样有效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例子中,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是没有人愿意出头露面来维持秩序的。 4

其实,这样一种制度环境,无论是制止对公共利益的侵害还是采取正面措施增加公共福利,都会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比如,在上述情况下动员村民进行某项基本建设,以增强这块公地的生产力,也是十分不便的。根本原因是任何人对公益事业所做的贡献,其他人都可以利益均沾,即存在“免费搭车”现象。

产权学派对此开出的药方是私有化,建立私有产权制度。这无疑是一种选择。把整个公地分成若干小块,使每一小块都有明确的所有者,问题可以得到部分的解决。但是这样的私有化,只是将经营公地的一部分成本和收益内部化了。对那些可能同时对大家的利益产生影响的外部事件,仍然不会有人很积极的关心。土地是可以私有化的,但是真正的“公共物品”如社会秩序等,是无法实现私有化的。因此我们更需要一种在共同体中鼓励成员由于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为共同体做贡献的机制。这也是一种私有化借以起作用的机制。

设想另一种情况,土地没有分成小块实行私有化,而是保持公地的完整性,每个村民分得一定数量的股份。并且根据莫须有的理由,每个村民所分得的股份并不完全相同。 5 股权呈现相对集中的情况。 这种假设下的制度环境与上述那种典型的私有化有一个主要的区别。那就是,它更多地保留了制度和秩序的“公共物品”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虽然都对这块土地拥有一部分所有权,但谁也不知道他所有的是整个这块地中的哪一个部分。这一点所造成的问题同没有股份化以前的情形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股权相对集中,使所有村民对公地的关心程度和责任感也就起了变化。拥有较多股份的大户,由于他们从秩序中所得到的利益以及在秩序遭到破坏时他们所承担的损失都比别人更加明显,从而获得了维护和改善秩序的内在动力。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关于富人统治的逻辑,在这里仍有它的理论意义。他写道: “富人对自己财产的每一部分都是敏感的,要使富人受损失,那是极其容易的事;因此富人对自己的财产必须采取一些安全的措施;总之,我们认为一种制度,与其说是对他有害的人所发明的,不如说是对他有利的人所发明的,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6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假定其中一户拥有 20 %的股份,其他 99 户共拥有 80 %的股份。这时情况就可能大不相同了。如果一项维持秩序的工作需要花费 10 元钱,而它给社会给带来的总收益是 100 元,这在原来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如果任何一个村民进行这项工作,他最后收回的只有 1 元(每人只拥有 1 %的份额),收益远远低于其成本。当然我们仍然可以考虑有人召集全体会议来协商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配,那样做的交易成本和先前是一样的昂贵。但现在有了股权集中的形势,情况就不同了。由这个大户出资提供这种秩序服务,虽然他并不能得到全部的收益(其中有 80 %被“搭便车者”免费享有),但是他实际收益 20 元,也足以补偿其成本并且还有盈余。至于他能否以服务费或别的什么方式从其他村民那里收取一些补偿,那取决于他的谈判能力以及为此而付出的谈判费用。但无论如何,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财富的集中使原本无利可图的事情,现在变得有利可图了。这是克服集体行动中“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的一个十分便捷的办法。

这种财富集中所产生的制度创新的动力,我们把它看作是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制度环境方面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美国在战后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相当长时期的世界警察的角色,甚至现在也仍在继续。我们通常把战后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体制(从 GATT 到 WTO ),看作推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制度架构,美国在其中所起作用显然是无法取代的。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我们似乎可以读出美国治天下的合理性来。罗伯特 . 基奥恩等人干脆将美国治天下的逻辑称为“霸权稳定论”。 7

为这个世界提供一种制度,当然它也要追求一种回报,这种回报就是它所维持的秩序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美国的利益。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作用,这样的制度环境注定不会永久性地持续下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制度环境自身就存在着一种使自己失去其存在基础的破坏力量。

转贴于 二 、不平衡规律的制度性机制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已经有多种解释,这里我们沿着集体行动的逻辑对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的一些制度性机制做一初步的分析。

根据前面的逻辑,我们可以发现,发展的不平衡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并没有分析这种不平衡发展的原因,这里我们也并不打算全面讨论不平衡发展的最初基础。我们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建立在这种不平衡基础上的制度提供机制是不稳定的。把这两小节的分析结合起来,我们要论证的是,发展不平衡形成了“霸权稳定状态”的前提,而“霸权稳定状态”内部却存在着一种自我毁灭的力量。从制度环境的变化过程来看,这种力量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制度服务的外部经济和弱国的“免费搭车”行为,会慢慢蚕食强国的统治基础;同时,后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后起的优势”不仅存在于技术方面,而且也深深植根于制度安排之中。我们上文中所用的例子,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财富的集中是如何有助于制度的创立,同时也向我们显示了这种制度提供机制的极限。在那个例子中,我们找到的克服集体行动难题的所谓捷径,实际上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大户提供维持秩序的服务,必要条件是,他为此所付出的成本能够由他的收益所补偿。只要这个条件具备,就可以绕开谈判过程所引起的交易费用,直接使那种由于交易成本的困扰而难以实现的制度安排得以实现。但是,不难看出,尽管大户的成本得到补偿,他付出努力所产生的巨大的外部经济,终将成为动摇他的大户地位的因素。开始时,共同体中其他每个成员从这种外部经济中所得到利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动态地看问题,我们不能忽略积少成多的累计过程。在“霸权稳定状态”下,强国维持秩序所付出的代价,变成众多国家的一个额外利益来源。可以说战后美国的一些盟国正是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了自己,从而最终形成了与美国相抗衡的地位。

8

人们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大户或者强国难道不可以凭借的他(它)的统治地位从共同体的其他成员那里索取制度服务的费用吗?道理上可以,但经济上往往不可行。首先,制度服务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很难把拒绝缴费者从共同体中排除出去。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这样的维持秩序的服务是由国家提供的,国家有征收税收的垄断权。而在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的例子中以及在国际社会上,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与主权国家内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再者,制度的外部经济,同时由为数众多的共同体成员所分享,每个成员在同一个时期得到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与每一个成员讨价还价只能收取极少的补偿。要将外部经济全部内部化,就需要同所有的成员进行这样的谈判。高昂的交易成本是阻止这种谈判的主要原因。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提供服务,公民以税收购买这种服务。我们已经指出这样的机制在国际社会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的秩序维持机制,是“霸权稳定状态”难以持久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国际秩序必然向多极化过渡的一个制度上的根源。 9

第二、为了维持霸主国的地位,强国通常还要承担额外的代价。因为在国际社会中确定领导地位并使这种地位得以长期维持,需要别国对它的合法性的普遍信赖和支持为基础。这种所谓威信的建立和维持,也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有时甚至要做出民族利益的牺牲。“如果其他国家开始认识到霸主国家的行动是为了谋求私利,并与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背道而驰,那么,霸权体系就会大大削弱。如果霸主国公民认为其他国家在弄虚作假,欺骗行诈,或者为维持领导地位而付出的代价超过预期的利益,那么,霸权体系也会每况愈下。” 10

这也正是美国战后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越来越频繁地碰到的一个问题。

同时,随着共同体中其他成员作为竞争对手的崛起,霸主国家对它们的容忍也在降低。我们所使用的那个虚构的例子可以继续为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提供帮助。起初大户在提供制度服务时虽然也会受到“免费搭车”现象的困扰,但是由于每个“搭便车者”对共同体利益的影响被所有成员分摊之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违章者自己得到的利益十分明显(营业额增加一倍)。当这些惯于违章的成员的实力不断壮大,他对共同体的影响也要随之增大。尤其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这种影响直接作用于霸主国家的份额,是跟霸主国家业已建立的地位密切相关的。由于霸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持的“股份”最多,违章国家所做的任何一件“投机取巧”的事情(尽管不一定直接针对霸主国家),前者所受的影响也是所有成员国中最大的。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阶段,霸主国家与它的新崛起的竞争对手之间的摩擦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和 70 年代后出现的主要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正是这一逻辑的现实表现。

三 、从“霸权稳定状态”向“契约稳定状态”过渡

当前的世界经济乃至整个国际关系的格局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现实。那么面对这一现实人们有理由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说财富的集中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的话,似乎只有“霸权稳定状态”才是世界秩序的可靠保障。那么,在多极化的格局下,世界秩序又将靠什么机制来维系呢?会不会出现英国霸权崩溃后的那种混乱的局面呢?美国一些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毫不掩饰他们对霸权时代的留恋。比如我们尊敬的吉尔平教授就坦率地说:“我的见解是,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不管人们是否把这种经济看作为某个集团国家所分享的集体商品或私人商品,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的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11

抛开民族感情等经济学家力所不及的因素不谈,客观地讲,“霸权稳定论”者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片面理解的基础上的。我们在上面着重分析的是,财产或权力的集中如何有利于一个共同体摆脱无政府状态。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只有一种。解决集体行动的难题的关键在于克服“搭便车”现象,我们上面所分析的方法其实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只是指出一种在保留“搭便车”现象的情况下,绕过这一障碍,从而保证对集体有利的行为得以发生。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一种“捷径”。但是由于它的内在破坏力量,这样一种机制或许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机制。它只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出现,才能较好地起作用。

对集体行动的逻辑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难题,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员之间对违章者的监督费用以及处罚其违章行为的执行成本太高;二是缺乏对集体公益事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方面中,前者可以使人们不顾“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告诫,后者则恰好使人们放弃“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做一件对集体不利的事,自己可以从中受益;并且由于集体成员较多,每个成员因此而分摊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局面当然是鼓励违章现象的。另一方面,做一件对集体有利的善事,自己所得只有 1/n ,而其他成员中的每一个所分享的利益也是接近于零。这样的好事即使有心想做,也会因为分散化之后谁都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因而失去其意义。这个极容易被人忽略的机制,使那些即使很善良、很有公德之心的人们,也会对集体事业存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动机。

集体行动难题的根源如此,那么解决问题根本出路也当然应该从这里寻找。从上面的似乎有些离题的分析中,我们看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分散化。因此集体行动难题的严重程度也与分散化程度直接相关。成员越多的集体中,“搭便车”现象就越严重;成员少的集体中情况则相反;而在一种由若干个小集体以“联邦制”形式结成的大集体中,集体行动的难题通常也小于以其他方式组成的同样规模的组织。这是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个很重要的推论。 12

小集体所以有效率,是因为成员少,因而集体决策的谈判过程费用较低;同时由于小集体透明度高,容易形成“选择性激励”,

有助于抑制 “搭便车”现象。而在“联邦制”的大集体中,上面的逻辑适用于其中的每个小集体;同时,大集体的决策过程是以其中的小集体为单位来组织的,这同样可以起到节约谈判费用的作用。虽然“联邦制”未必能够使最后阶段的谈判者减少到和小集体的数目一样多,但任何能够使集体行动中所涉及的问题得到充分协商,并且能够使谈判费用减少的制度安排,都将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的难题。这里的联邦制只是一个比喻,在一个集体所要进行的决策不断增多时,我们总会发现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以科层组织的形式加以处理对于节约信息费用和决策成本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方面的成功为我们理解其他的组织,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启发。

道格拉斯 . 诺斯曾经指出,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可以为国家理论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帮助。亨利 . 勒帕日在《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更明确指出:“从经济和技术的观点来看,分析民族国家在十五和十六世纪出现这个现象时使用的概念,和今天人们在解释十九世纪式的资本主义企业相对的衰落及现代新式‘经理制’企业和‘多国’企业的出现时所使用的那些概念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实任何需要组织的地方,过程所依据的逻辑大都是相通的。那么我们现在以同样的逻辑给“后霸权时代”的世界秩序做一点评说,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13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多极化格局也正在形成中。这一现实使我们无法依靠象上个世纪的英国统治和二战后的美国霸权所形成的“霸权稳定状态”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新的制度基础只能从集体行动难题的其他解决方案中寻找。早在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及其同行们就把政治社会的合理基础确定在“社会契约论”之上。那是作为反对封建专制而为现代资本主义奠定的制度基础。但在实践中“契约论”的理想总是通过霸权者的掠夺行为来实现的。这是人类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也是不平等的结果。这种情况反映在国际关系中,就是从上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到二战后的霸权统治。现在终于朝向“契约稳定状态”发展。这应该说是本世纪国际关系领域中最惹人瞩目的变化。

我们这里所说的“契约稳定状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国际关系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度部分主权,形成在部分职能上超越主权政府的国际秩序的协调机制,用以协调和规范全球化条件下各主权国家的行为。

14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集体行动的难题。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假设“国家是自私的”并不难,应该象假设“个人是自私的”一样自然。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呢?大集体“联邦制”构想显然是既能得到理论的支持又正在被实践印证的一个假说。 15

这就是通过区域集团化,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化整为零地分层次进行。

战后兴起的地区一体化的运动,在 80 年代以来变成全球范围的一种区域集团化的浪潮。这实际上是顺应了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而在制度上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大国霸权地位的下降,推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缺少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基础。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进展,但是与技术条件以及企业的国际化所形成的强烈要求和可能性相比,国际范围的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制度创新还显得相对滞后,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区域集团化的努力,正是寻求避免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制度创新所必须承担的创制成本,这恰好符合集体行动的逻辑的重要推论。那么,如何看待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呢?人们通常是从技术细节上分析两种形式的一体化对贸易和投资的具体影响,有一些重要的发现,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应该说,区域集团化的努力由于减少了每一决策过程参与者的数量,使集体的规模变小,为全球化准备着坚实的基础。这正是在多极化条件下,制度环境变化的反映。通过区域集团化,可以逐步创造条件实现从“霸权稳定状态”向“契约稳定状态”的转变。

注释:

1. Karl Polanyi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Beacon Press Beacon Hill Boston.

2. 美国经济学家 Mancur Olson 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分析,对我们认识许多类似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参见 Mancur Olson (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译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也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82).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 Yale University Press. 后来有的学者将这一逻辑成功地运用于对国际关系的分析,并且使其得到很大发展。参见 Robert Gilpin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勒帕日( 1985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11 - 12 页。这也是“公地的悲剧” 的另一种变体,现代博弈论中对这一类问题的分析有了更严格的方法。参见 Robert Gibbons (1992). 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以及张维迎( 1996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4.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有些情况下会有“见义勇为者”为此献身。但是把经济制度完全建立在“见义勇为”或者“主人翁责任感”的基础上,没有利益机制作保证,那是靠不住的。即使有可能的话,这个问题也最好由伦理学家去分析,经济学家对此不会有多大的作为。

5. 我们回避了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问题的讨论,原因只是那个问题所占的篇幅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论文的题目。

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译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年版 第 131 页。

7. 见 Robert Gilpin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中译本《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第 103 页。

8. 吉尔平在分析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时写道:当美国发起建立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马歇尔计划,带头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谈判时,它是按照开明的自私自利原则行事的。它从中得到的好处自不怠言。与此同时,不应该忘记,在战后大部分时期,美国为了盟国的团结,忍受了欧洲和日本对它的出口商品的歧视。见《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第 107 页。我们可以说维持秩序的服务背后也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市场的机制在起作用。不同的是价格是隐含着的,均衡过程来得更含蓄。

9. 造成一个国家经济上兴衰的原因是多样而复杂的,我们这里没有打算全面分析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的全部原因,这当然不意味着其他因素不重要。我们这样做是由本文的重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因为我希望特别强调制度环境这个通常被忽略的因素,以便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些引起不平衡发展的其他因素多半是已知的。

10. 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第 89 页。

11. 吉尔平《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第 105 页。

12. 参见 Mancur Olson (1982).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章和第二章。

13. 勒帕日( 1985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 92 页。

篇5

一、世界加密规则研究

各国对加密术和加密产品的管制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对进出口完全不加限制。这样的国家很少。二是需要许可证限制其进出口和使用。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只限制出口,但是对于国内使用加密术不加限制,例如美国,中国香港等;进出口都限制,例如中国,伊朗。三是完全禁止加密术的进出口和使用,例如伊拉克,白俄罗斯等。对此,美国电子隐私资讯中心和全球网络自由运动联盟对世界各国的加密进出口限制情况做了一个报告,该报告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限制水平,其中绿色代表无限制,黄色代表进口或出口需要许可证,即受限制,而红色则代表完全禁止。该表中红色的只有蒙古、缅甸、朝鲜、伊拉克等少数民主权利保护不充分的国家。大多数国家为黄色,比如美国、中国、法国、日本等。而完全标注为绿色的国家只有新加坡、加纳和沙特阿拉伯。

由此可见,世界上多数的主要国家都对加密进行了管理,只是管理的程度不同。加密需要被管理,因为加密是一项既促进商业,又能用于犯罪双向使用的技术。美国在冷战时期就被两大对立意识所驱使率先开始了加密的管理,美国认为,加密术既可以用于高新企业与国外市场竞争,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威胁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也因为不同的利益原因开始监管加密,例如,检测和限制国内语音通讯。这种利益铸就的监管条款给国际经营的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为了协调由不同进出口条例带来的冲突,许多国家间达成了瓦森纳协定。瓦森纳协定订立的目的是为了地区和国际安全和稳定,提高成员国间常规武器、双向使用物品及技术转让的透明度,并对转让的常规武器和双向使用物品及技术负责加密术被列入了双向使用物品名单之中。瓦森纳协定规定对称加密产品最多只能使用56位密码,而非对称加密产品至多使用512位密码,参与国之问没有出口限制。此外,瓦森纳协定包括一项个人使用免责条款,允许在境外旅游时携带他们的加密设备为他们私人所用。但是,其他加密产品依旧属于受限制行列。瓦森纳协定设定了常规参数来控制成员国的进出口;然而,瓦森纳协定对成员国不具有约束力,并且其协定由成员国政府自由实现。

二、加密条例的影响

对加密术的限制至少对以下三个团体不利:1)想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信息技术与安全公司;2)想要利用加密术保护数据和通信安全的海外经营的公司;3)想要保护其数据免受社会团体或政府干涉的限制使用加密术国家的团体和个人。

(一)对IT产业的影响

各国不同的加密条例阻碍了信息技术和安全公司在国际新市场的扩张。因为,出口控制不仅要求IT公司遵照本国法律、要求出口,还要符合不同出口国的进口要求,IT公司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来调整。然后,就几个主要市场的加密条例来说(比如中国),其抑制加密服务的程度对信息安全公司是很不利的。

加密条例对IT公司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加密软件的市场限制。许多信息技术产品,服务和交易都建立在强加密术运用的基础上。例如,电子商务(例如美国的Amazon.com),当初客户每次网上购物都要担心信用卡信息泄漏,电子商务就不会迎来如今的繁荣兴旺;如今这种担心却因为信息传输过程中缺少强加密术的保护而名副其实,不得不说,国家限制加密术的使用,阻碍了IT业和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

(二)对海外交易活动的影响

加密术的限制进口和使用将导致出口的知识产权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使用加密设备保护数据和通信安全,公司将会陷入两难境地:对条例妥协不使用加密术,但会将其数据推向泄露的深渊;或者使用加密,但会让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在规定尚不明确和执行不一致的国家,情况将会更糟,比如在中国,俄罗斯等;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会导致以牺牲市场新来者为代价支持著名的企业,破坏市场竞争,阻止新进入者。

三、对中国海外经营公司的建议及实务设计

(一)遵照中国出口条例

中国出口条例具有复杂性,违反的后果也很严峻。中国任何海外经营的公司,在海外销售加密术产品或是将加密术作为产品出口销售,除满足我国《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之外,都还应该由公司成立合规部进行内部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的内容可以参照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的标准,其主要成分包括:1)对遵守所有出口控制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做书面的公司政策声明2)内部程序,根据其适用的监管分类来正确分类所有产品,并确保将这种分类告知其销售人员;3)审查程序,审查客户是否属于对禁止/限制国家的列表,或禁止个人和实体的列表(特别指定国民);4)监督程序,监督本国法人和海外子公司的活动,及公司的海外子公司的活动;5)在交付产品之前必须逐步完成以上程序,并在每次交付时都保持记录下的程序步骤;6)培训并审计相关人员;7)对企业事务,包括他国并购进行尽职调查;8)所有违反或涉嫌违反条例的通知和执行程序。美国由于实行加密产品出口自测,即使是疏忽大意造成的非法出口也会面临严峻的惩罚,所以这些程序相对其他国家尤其严谨和规范,值得本国学习借鉴。

为了确保公司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和服务输出符合本国出口法律法规,公司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内部系统,尤其是IT系统,避免由于疏忽大意而违反出口法。其中,出口的含义在本国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借鉴美国加密出口条例中出口一词的含义得到,出口是指:1)将数据或软件以电子邮件或者其他通过电脑传输至国外接入点;2)输出或存储在如公司内网、公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被中国以外的区域人员访问;3)外国人对网络数据和软件的访问,包括在国外的外国人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因此,简单只是从中央服务器提供软件安装在联网的个人电脑中一公司网络的标准配置一如果该软件包含了强大的加密术,便可以将该公司置于违反出口规定的境地,因为该公司网络接入了国外位置的访问。柯尔推荐四重合规计划来管理这样的系统:1)识别网络上所有可能受出口管制的数据和软件;2)隔离受出口管制的数据和软件(例如,把他们放在一个单独的网络驱动口; 3)限制非本国人和实体进入那些隔离的区域;4)直接向内部指定的合规部管理人员申请获得受管制的技术。

(二)符合出口国加密规则

本国法尚且难守,国外法更加难循。许多国家对进口、出口和使用加密没有明确的规定指导方针,甚至那些有明确指导方针的国家经常还有不一致的执行结果。因此,依据各个国家监管环境的不同、公司对该国的需求不同、在该管辖区缺少加密术的风险不同来制定国别政策非常重要。

若公司决定不在限制加密的国家使用加密术,则必须采取其他措施来保护其数据和知识产权不被泄露。其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要慎重选择网络连通提供商。在公司或个人可以使用强加密来保护网络通信时,网络提供商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似乎并不影响数据的安全性。但例如电子邮件和语音通信等数据只能以非加密的方式通过网络,那么,选择一个既值得信赖的,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系统和适当程序的网络提供商就至关重要了。

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金融

1.引言

在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以全球化的态势进展。进人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21世纪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也严峻的考验着发展现代化的国际贸易。

2.发展现代国际贸易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在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各国和地区的经济都融合而入,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对外贸易的比重,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国货币大量流通在金融市场上,加快了资本在跨国间流动,各国金融市场由先进的通讯工具,发达的交易网络系统以一个整体形势融入金融市场。经济界追求利润成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来了国际贸易和贸易的变化。

3.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民经济活动是由金融与国际贸易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日益凸显,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成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还有利于减少风险和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国间贸易业在对金融业发展发挥着能动作用。

4.我国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原本的最传统的一国贸易转变成了本国贸易与世界多边贸易互相联系的体系框架,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变动,农业所占的比例下降,金融业逐步提升自己的份额,形成了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份额的局面。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我国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贸易的结构逐渐由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向以金融、信息、通讯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过渡。其中,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更是有力的突出了这种变化。我国现行的外贸发展战略大体上属于出口导向战略,以追求出口规模扩大和外汇储备增长为主要目标。

5.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调整直接影响到依赖出口型企业的生存。人民币升值后,企业生产成本必然增加,这样直接的就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这样导致整个中国制造业链条中的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其积极的意义。首先,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贸易纠纷,有助于调整产品结构,有助于扩大进口贸易,有助于规范和调整经营秩序,优胜劣汰,有助于企业减少美元负债和降低生产成本。

人民币升值短期对依靠外贸出口企业冲击是很大的,直接的减少了利润,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国部分企业的产品仍有价格上涨空间,在不减少贸易额度情形下,价格上涨尚能补救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

出口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采取多种金融工具来锁定和回避贸易风险,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风险,转嫁给国际市场。对于出口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有效的金融手段是规避贸易风险的最好办法。

6.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国际环境

全球金融危机既引发新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又使各国同时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面临重新洗牌。在积极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

中国政府调整政策取向,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区域内的贸易经济合作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在后危机时代及新国际分工格局的重构过程中,各国将同时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难题。目前看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国际贸易相对收缩,一些国家特别是我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不同程度贬值。所有这些都将使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和有利中国如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7.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战略

中国承诺开放并实践诺言,迅速地按照WTO的规则进行国内的一系列改革,使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更有信心。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社会就业,弥补国内短缺资源。中国的市场潜力极大,又拥有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只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国内厂商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会极大的提高我国的贸易水平。

8.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的风险规避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综上,我们认为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创新贸易方式,降低贸易融资风险;完善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结语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快,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的。金融发展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而国际贸易也关系着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已清醒地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金融与国际贸易产业协调发展。(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参考文献:

[1] 贺力平:《探讨人民币升值的长远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11-12期

篇7

关键词:量化宽松;央行资产负债;退出前景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

过去五年来各国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出以下两种趋势。

一是全球范围内的利率下降,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09年初就已经将本国的利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并维持至今。美联储率先采取了降息的举措,从2008年11月至今,美国的实际利率水平已接近于零。欧洲央行在09年和10年保持着较低的利率,虽然在11年有小幅的回升,但这一上升趋势很快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的下降并进一步降到新的低点。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率虽然在09年的时候也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回暖,利率也有回升的趋势。

二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据初步估计,在2007年末的时候,全球范围内央行的总资产大约为十万亿美元,如今已扩大至20万亿美元,并且占全球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就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自2007年以来央行资产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0%上下徘徊。四大经济体中,资产占比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英格兰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是变化最大的,由2007年的6.35%扩大到26.73%。

随着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无限扩张,各大央行的资产结构也在改变。危机前期,各大央行相继向金融机构注入资金以缓解货币市场形成的恐慌。随后,在长期利率已经下降到底线的情况下,为了提供进一步的货币刺激,美联储、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启动了大规模的购买长期私人债券和公共部门债券的计划。欧洲央行则致力于解决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失效,为此还针对流动性不足的私人和政府债券市场推出了长期再融资操作和资产收购计划。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央行采取的措施的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减弱了金融崩溃带来的冲击,然后是对实体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活动仍然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2008-2009年两年经济明显负增长,2010年开始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欧元区与英国的增长率甚至又出现下降趋势。与以往同期相比失业率也依旧居高不下,成为困扰西方发达经济体的一大难题。

货币政策并未达到其预期的效果,部分原因可能是将危机前的经济增长轨迹作为了现在的比较标准,但在危机发生时各大经济体都经历了经济的衰退,GDP增长的可持续性已经遭到破坏。另一个原因则是潜在的产出路径减少,在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私人部门的收缩和金融机构的受损阻碍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传导。

各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反而还产生了各种不利影响。首先,各经济体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往往会鼓励高风险的投机行为,并加剧金融失衡和金融市场定价。这样的环境也阻碍了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改革。这些因素向深陷危机的财政和货币当局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使其认为政策力度还有待加强。另一个显著的副作用来自全球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主要发达国家持续的低利率加大了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差,导致全球货币不稳定,并引发大规模的热钱流入新兴市场。急剧积累起来的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会增加国内的基础货币,因其体量过于庞大,无法通过出售央行债券或增加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要求抵消本币的发行。新兴市场对于货币控制权的丧失导致通货膨胀高于一般水平,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

三、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面临的挑战

鉴于发达经济体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反而给全球金融市场及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各国应考虑逐步退出非常规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这一过程必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无论是过早退出还是延迟退出都会面临相应的风险,决策者则需要判断风险并作出合适的选择,同时央行必须确保QE的退出尽可能平稳地进行。

首先,必须根据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具体的情况确定其退出的时机和速度。2013年年初的时候,经济复苏的形式有了一定的好转,市场即预期QE的退出可以进行,但显然目前还没到迫在眉睫的程度。有关机构预测四个经济体至少仍将在一年内维持目前极低的利率水平,之后才会缓慢回升。尽管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环境下预期会改变,但至少目前的情况仍是低利率运行,表明近期内的利率政策不会改变。

其次,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使其能灵活地退出。四大经济体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并成为一大隐患,甚至一度有学者认为在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被解决前政策利率不可能下降。但央行可以通过对超额存款准备金利息的支付、长短期证券回购、央行存款设施及其他各种协议的操作来实现利率下降的目标。

再次,央行必须保证其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政策动向,引导市场预期。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的引导公众的预期应当成为货币当局措施的一部分。近年来,一些央行已经在政策引导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加强了对私人部门预期的塑造,使市场对经济保持信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政策的实施。

最后,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会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造成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经济体的退出都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和速度,以实现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目标。但实际情况则是,利率的大幅提高会导致投机性的全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不稳定,显然不利于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这表明,这些易受影响的经济体需要加强其资本缓冲的能力、减少金融失衡以及增强政策框架吸收经济波动的能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国友.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国际政治经济研究,2013(02).

[2] 陈静.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政策效果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02).

[3] Ronald Mckinnon,刘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J].新金融,2013(04).

[4] 霍达,关婷元.国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3(05).

[5]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Hopes, Realities, Risks[R].Aprial 2013.

[6] BIS. 83rd Annual Report[R].23 June 2013.

[7] IMF.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Old risks, New Challenges[R].Aprial 2013.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必定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国际化浪潮,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已逐渐走向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趋同与统一。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21世纪世界教育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终身教育,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对其的含义却有不同的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以下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我国学者崔继伟、董淑田也做出了相应的论述:所谓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二、国际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现实中达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三、跨文化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模式

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规划者主体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能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

四、跨文化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路径

遵循上述原则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模式,针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跨文化教育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第一,专业教育传授跨文化知识: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是跨文化教育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不论是从数量的储备,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深刻性等层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系统、不广泛、不深刻的跨文化知识储备,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准确、敏锐地把握文化交流中的内因、外因以及决定因素。因此。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传授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跨文化知识的储备,并进一步增强其知识储备的系统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第二,德育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养成跨文化意识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养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跨文化心态和跨文化观念。笔者认为,尽管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跨文化素质培养的责任,但无疑德育教育是完成此项任务的最主要渠道。

第三,综合实践提高跨文化能力:卓越的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的重点。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并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从而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五、结论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高等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高等教育国际化、开放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能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可以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备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全球化浪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冲击和挑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用正确的策略导航,就一定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成功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篇9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和挑战。这些质疑与挑战既来自业界传媒,也来自公众与政府。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NHK曾经遭遇拒缴收视费运动①。在美国,对公共电视的责难主要来自政界和思想界的保守派,其批评的焦点集中于不满公共电视与创办主旨背道而驰,以及节目和报道有失公正性和平衡的原则②。在英国,屡受波折的BBC到1997年的观众份额只有39%了③。美国学者麦克切斯尼(Robert W. McChesney)认为,在过去的这十多年中,广播电视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④。

公共广播是指国家采用委托的方式由公共受托人来行使广播电视经营,一般是由政府任命或批准的一个半独立性的媒介机构,例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但政府不直接经营日常的广播活动。在这种体制下,公共体系的经费来源主要靠电视机执照费以及部分国家财政拨款。国家一般禁止这类广播电视机构播放广告⑤。

从其发展史中不难看到,公共广播电视不仅仅是一种与商业广播相对的广播电视媒介制度,它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型并得以重塑的,承载了传统欧洲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使命,同时也营造了一个欧洲文化身份认同的空间。

但是,在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传媒生态不断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商业媒介的夹击下,以BBC为代表的公共广播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公共广播电视制度一直处于不断的动荡与变革之中。

从媒介生态的视角看来,媒介和传播活动都不是社会生活中孤立的东西,媒介同人之间、媒介同媒介之间、媒介同信息之间、媒介同传播机构之间都有极为复杂的关系⑥。 BBC是世界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旗舰,关注它的跌宕起伏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可以说,在社会、人、媒介机构构成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每一次改革都是BBC面临挑战和困局的因应。那么,值得反思的是,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下,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BBC不得不频频作出调整?

二、公共广播面临的理论困境

公共服务的理念是BBC第一任总经理里思(Reith)为BBC定下的核心价值观。公共服务广播的主要原则被总结为:A.普及(地理特点);B. 广泛需求(普遍兴趣);C.对少数群体的特殊关照;D.对民族和社区特征认同感作贡献;E.与既得利益保持距离;F.直接和普遍付费(不通过广告中介);G.就节目质量(“好”、“坏”)竞争,而非观众人数(“多”、“少”)竞争;H.对节目创作者的方针是鼓励创造,而非限制创造。⑦

但是,这样的公共服务广播的价值理论自身存在悖论属性,其实BBC一直在一种自相矛盾的原则下发展,在不同向度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困惑地游移前行。只不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全球化和商业化等外部条件的激化,这种相悖的内在属性外化,公共性的天然矛盾更加凸显。这些天然的悖论属性是公共广播面临困境的哲学内因。

1.公共广播的精英意识与争取目标受众最大化之间的悖论

自里思开始,BBC的管理理念中就一直贯穿着一种精英主义的哲学前提,认为普通公众是需要进行教育、引导的,BBC需要满足观众“公平、告知、娱乐和教育”的需求,因此作为社会公器的广播电视就应该自由独立地创作和传播高雅文化。里思曾经对公共服务广播的使命概括为告知、教育和娱乐。在他看来,娱乐是处于最后位置的,而且,BBC的娱乐是用于教育听众的,是要提高公众品位的,无论是告知、教育还是娱乐,都是志在训导公众的⑧。

正是在这种精英主义的潜在原则指导下,BBC一直坚持奉行着“就节目质量(‘好’、‘坏’)竞争,而非观众人数(‘多’、‘少’)竞争”。然而,从上述BBC的基本原则中,“广泛需求”与“非观众人数竞争”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种只竞争所谓的“节目质量”,而不争取观众人数的原则一方面体现了BBC精英文化的潜在前提,另一方面,这种“曲高和寡”的BBC节目是无法实现其“观众包括各阶级、各阶层、各社会团体的所有公民”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高质量的追求与最广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悖论。当一个媒体不顾及服务群体的最大化时,其如何实现满足“广泛需求”的公共性是值得质疑的。

另外,尽管长期以来公共广播都坚持着一种对于“质量”的不懈追求,然而如何定义质量却往往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初强调的避免以某些人,或者某些群体的文化趣味作为唯一标准的想法,实践起来似乎有着相当大的难度⑩。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说,其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需求和使用动机是不同的,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公众的意见与观点逐渐趋向于多元化,所谓的“高质量”与“品位优雅”是相对的,很难就“什么是高质量”达成高度的一致,所以采取划一的高质量标准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从来都实现不了的。

⒉理论上的公共性与实际广播电视制度行政依附性的冲突

公共广播的悖论还表现在,从根源上看,公共领域的理念和媒体公共性的理念是公共广播思想的滥觞。在哈贝马斯(Habermas)看来,公共领域产生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彻底分离,并且市民社会是作为政府的对应物建立起来的,这样,公共领域才能保持对国家政府的批判性。然而,在英国关于BBC的制度中,却普遍认为政府管制是维护广播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最好的保障。克劳福德委员会(The Crawford Committee)的报告曾经指出,只有在政府的批准下,BBC才能成为一个“为了国家利益服务的公共协会。”不可否认,政府的确是具有公共性的,但是政府并不能因此成为公共利益与公共话语的代表。恰恰相反,在缺乏批判与监督的社会语境下,政府却有可能成为公共利益与公共话语权的侵犯者。事实上,公共服务的思想不是天生与国家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而是与公众、社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最大范围的公众的基础上,公共的内涵被看做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的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

那么,当公共性的张力空间需要靠国家机器来保障的时候,一旦这种以民主的最大化参与为特征的公共利益与国家政权发生冲突,广播电视的公共性、独立性是否存在就变得非常可疑。因此政府与广播电视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就成了导致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原则崩溃的一个直接的原因。由于BBC在国家-社会关系结构中并不是完全独立自由的,在体制上仍然常常受制于国家,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行政架构,因此它承担的角色是两可的。这也正是一面是政府指责BBC 太商业化,而另一面是公众又指责BBC太政治化的原因。所以,有关BBC的职责,就可以在政策规定中看到这样自相矛盾的表达:“广播电视管理机构负有双重职责:一方面,要保证广播电视工作者服务于公共利益,听取公众的意见,特别是在议会中表达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广播电视工作者,避免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合理压力。’”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制度操作层面上,BBC为了保障广播电视的公共性而依附国家力量,而这恰恰与其公共性的理论基础相悖而削弱了它的公共性。

三、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公共广播带来了新的考验

从媒介与媒介之间形成的媒介空间来看,BBC面临着新的生态考验。

⒈商业化与全球化的冲击

非商业性是公共服务广播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英国政府对BBC的基本设计模式。然而,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冲击与洗刷过程中,BBC的“非商业”特征在最初奉行多年之后也日渐式微,直至处于被消减、甚至完全被取消的境地。

从历史上看,商业广播电视机构的引入给公共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商业广播电视的节目形式灵活多样,而且比较通俗,很快赢得了公众的欢迎;另一方面,由于商业广播机构不需要公众缴纳执照费,这就使公众在接触这些媒介时更加灵活方便,既不用为缴纳了执照费而有时被迫收看自己不喜欢的节目而烦扰,也无需为按户收取执照费这样的不公平收费而苦恼。

在公共服务思想体系中,公共产品必须由公共机构来生产,由不同于市场的机制来分配。然而当商业逻辑从市场向公共领域扩散时,公共广播和商业广播之间逐渐变得难以分辨。公共广播商业化意味着,公共广播公司正在破坏自己合理的公共资助的基础,并且最终丧失对公共服务的责任。尽管在观众减少的数量上一直有争议,但是,随着商业电视机构的兴起,BBC的观众数量减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就使BBC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BBC的观众一直持续减少,那么就不足以证明其收取执照费的合法性;而如果BBC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效仿商业电视台的节目,那么BBC原有的形象也将毁于一旦。

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已经成功地帮助以电视为中心的全球商业媒介市场的形成。公共广播电视也为了应对“狼来了”的局面,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逐步采取商业运作方式,加大商业运营活动和商业收入的比例。

市场的扩张和永不停息的利益追逐,给公共服务广播带来了持久的压力。即使公共广播获得大量的经济资助,即使它表面上似乎免除了商业的直接影响,但是,如果媒介的其他方面和宽泛意义上的文化从属于商业原则,公共广播要想保持公共服务的功能仍然很困难。相应的,从事公共服务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所秉承的独立性原则,被商业理念不断地冲蚀,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感渐渐被市场这个概念所取代。

当BBC在形式条件上渐渐丧失了其公共性外表的时候,其“为公众服务”的“优质节目路线”也恐难维持,尽管有辩解说“公共电视并不是以不播广告为形式条件,更是以节目路线为实际条件。”

而全球化对公共广播的冲击表现在以默多克新闻集团为代表的跨国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最低的边际成本,成功地进入英国媒介市场。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式的商业广播电视理念也随之在全世界扩张。

经济的全球化与媒介的全球化将更多的外国(尤其是美国)的文化带到英国公众的面前。众多的卫星电视频道和有线电视频道给观众们展示了形形、琳琅满目的节目。再加上与灵活自由的收费方式相比,无论穷富、无论城乡、无论收看频率均需统一按“户”缴费的制度更是使公众感到难以认同。

⒉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直接削弱了原有的公共广播体制的立论基础

学者们普遍认为,传播技术的进步削弱了公共广播服务的立论基础。因为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英国的执政者看来无线频道和广播资源是一种稀缺的国家资源,所以理应被国家控制,以国家利益为重,并服务于全民。正是基于这种“频道资源是稀缺和有限的”观点诞生了公共广播服务的理念。然而,随着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等技术的出现与广泛运用,广播电视的传播频率与渠道似乎被无限扩大。再加上互联网广播、“网播”等新媒体技术方式更有可能使电视频道的数量再次成倍地增长。因此,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伴随着频谱稀缺这个传统的市场准入壁垒已经逐渐消失,公共广播的制度基础也就受到了质疑。

再加上直接付费的融资方式克服了广播电视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节目供应商缺乏来自消费者的信息和反馈。付费电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并且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传输基础设施的改善,电视频道也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增加,付费电视将使电视广播公司可以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节目来更有针对性地迎合观众兴趣。

传播技术对公共广播服务制度的影响还有一个表现:观众直接付费的实现意味着公共服务节目的需求和供给也可以直接挂钩,从而不需要“被扭曲的”资金机制或公共基金来协调。在实现直接付费之前,无论观众是否愿意收看电视节目都必须统一付费,而且通过邮政系统缴费,并雇佣大量人员进行监控的机制占用了收视费支出的相当份额。而现在,因为加密技术的进步,电视产品的交换更加直接和透明,观众直接付费已经成为商业电视台一项日益重要的收入。

尽管在社会的发展、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的过程中,商业化与技术进步的确在公共广播服务的削弱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正是BBC所秉承的公共服务理念自身具有无法调和的悖论缺陷,并且这样的立论基础在现时社会条件下不但无法实现转换与调整,而且还成为了无法抵御商业化与技术进步攻击的软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产品的公共商品属性的彻底改变,恰恰相反,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东西,可是往往提供的是更多相同东西。因此,我们在关注对公共广播服务的外部冲击时,也应该对公共广播服务理念自身有所反思,有所扬弃,对当前的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有所借鉴。

注释:

① 倪燕、赵曙光:《西方公共电视的节目评估:收视率悖论》,《国际新闻界》,2004.2

②杨瑞明: 《大鸟还能飞多远?──困境中的美国公共电视》,《国际新闻界》,1996.6

③冯雁:《英国公共广播体制的尴尬――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冲击》,《中国电视》 , 2006.07

④同2,P321

⑤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

⑥段京肃:《追求人与媒介的完美结合-浅论媒介生态与媒介素养》,传媒学术网,/academic_zjlt_lw_view.jsp?id=5177

⑦马克・莱伯伊:《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俯瞰与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⑧同7

⑨非亚、冷凇:《BBC该不该完?――西方公共传媒服务的价值演变》,《当代电视》,2004.6

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经济融合发展,它是世界生产力整体发展的结果,是各个国家共同通寻求利润、谋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成长趋势逐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导致了国际的直接投资和各个国家的贸易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不断地跨国界流动,引导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信赖的统一整体。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会有反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不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之后出口的市场比较集中,这跟我国出口市场要求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自相矛盾。经济全球化容易对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的环保产品和绿色产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绿色贸易的限制也同样给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目前一部分专家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国家的出口、外贸和民族工业发展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

2.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非常多的利用外资的机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早过去的20年中中国总共吸引了3000亿美元的国外投资,在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总量中占据了30%,这个数字的增长也表明经济全球化能够促使我们更多更好的利用外来投资,从而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还为我国带来了更多更先进的外国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很多技术领域都缩短了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有一部分技术已经与世界水平持平,可见经济全球化同样带动了科技技术全球化发展,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寻求发展,同时也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来公平合理的解决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遇见的经济贸易争端。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

1.大力开发互利共赢战略

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的,作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系,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同样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来提高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的利用好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首先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我国必须要树立平等合作、共赢共利的发展理念,同时还需要联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充分利用经济发展资源的同时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球化经济秩序能够更加的公平、公正、合理,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能够更稳定快速的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高投资和高能消耗来进行的,首先搞投资必须要高积累,如果积累高于消费则会影响到国内公众的消费能力提高,引发供需不平衡,而自然资源属于有限资产,所以高能耗的经济是不可能长时间发展的,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两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无法关注长远利益的。目前经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经济持续增长有三个要素: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首先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我国产业中的科学知识含量,才能直接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我们国家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其次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逐渐的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最后还需要大力倡导发展低能耗的经济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节约能源的新型社会。

3.促进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而整体消费水平。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提升国内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所以在经济化全球背景下,我国政府更应该大力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消费能力,建设消费型主导的消费社会新形势。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深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要是想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思考,加大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部署,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张国钦,宋周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05:60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