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范文

时间:2023-07-25 17:2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而发展较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既包括产出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日益面临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方面的约束,面临“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问题等难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总体上还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篇2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

篇3

会议上充分认识到河北的省情: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在“快”的方面还有差距,在“好”的方面同样存在明显不足,集中表现为两大主要矛盾和两个突出问题:

从主要矛盾看,首先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第二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高,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消费、出口的拉动作用不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进程缓慢;其次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备,催生和激活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法人数量少、活力不强。

从突出问题看,首先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其次是社会融资能力不强,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能力亟待加强。因此,实现“好”对我省而言尤为迫切和紧要,对各级干部来讲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经济建设的中心由求数量开始向求质量转变。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达到或超过百分之十,经济发展由追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经济总量保持平衡,防止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缩小城乡差别;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改善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经济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完全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粗精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项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科技进步转变。

篇4

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原有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质的不同,是我党在认真总结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发展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反映了我党当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要求我们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系统地来发展经济,转变原有的单纯只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这一伟大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对现实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把握更准确更主动,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通常分析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两者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但实际上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等。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是指依赖什么要素,凭借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振兴。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包含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经济效益、城市化程度、环境保护、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技术,完善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内涵不仅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德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并举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该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变化,更应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其鲜明特征是: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可持续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不能视为同一概念,但是经济发展显然包含了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也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总结起来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质量的提高,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求经济质量增长,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快、又好、又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持续,更有效。总而言之,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经济发展才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经济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无所谓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与高发展,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和令国人振奋的光辉成就。但高速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这次些问题十分明显和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举出桑,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次提出的目标更强调人均理念。从总量翻两番变为人均翻两番,既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又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比实现小康难度更大。所以,十七大报告更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性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但是,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主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4.2主要以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维持遇到种种压力。1)资源环境问题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每年两位数速度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也日益明显,资源消耗过度特别是能源消耗过度,尤其在2003年后,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率,由此可知我国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高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中国,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所占比重过高而产能偏低,造成废水、废渣、废石、粉煤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由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我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地段,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狭小。第二产业虽则增长迅猛,但内部结构还很不合理。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而且所占比重过低,甚至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严重阻碍并制约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篇5

[摘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国际国内经济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但如何在经济社会的生产、分配等过程中,让政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发挥好经济管理和服务职能,是当前一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当前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经济职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策略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下,政府既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如何在经济转变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性特征。

一、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1)政府充当了地方经济活动主角。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政府往往凭借着对资源和财政的掌控,对投资的方向和规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化投资介入过宽,行政干预过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直接的体制障碍。

(2)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主力。有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过度干预,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常常背离投资回报率和区域专业分工等客观经济规律,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本来途径,弱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3)缺乏有力的经济监督主体。企业和民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参与空间受限,造成他们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缺乏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因此,关于政府对资金投向的规范性、透明性以及合理性都监督不够,这不仅不利于政府转变职能,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同时成为了政府腐败的土壤。

二、引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的原因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对引起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概括起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经济作为改革开放一大成果,虽已初步建立,但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投资的改革还未真正实现市场化,很大程度仍由政府掌控,造成有计划投资和无限自由市场的错位。政府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其投资范围过宽和利益的驱动,缺乏科学的、有预见性的宏观产业导向,造成经济发展过分看重经济性指标,忽视社会性指标,从而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

(2)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的长期管制。政府凭借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使要素价格长期被压低,导致市场对资源和产品的配置力减弱,经济结构的调整就缺乏市场杠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改变要素价格过低的现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倒逼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和要素价格机制。

(3)财政和税收体制不规范。财税政策对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有重要决定作用,但由于我国财政政策不规范,造成我国每年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就有几千亿、上万亿元资金,为资金使用的不规范、不透明提供了空间。税收体制的不合理,这也延缓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

(4)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当前的银行管理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市场化融资的需要,利率、汇率机制僵化,资金价格扭曲,这也容易刺激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证券市场方面,其制度创新久拖不决,也难以发挥扩大直接融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

三、政府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导演作用的发挥

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让企业根据市场和价格信号进行自主决策,政府只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导演的角色,这样才能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应转尽转。

(1)在宏观领域要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将政府的直接参与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到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上来。一要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同步拉动转变,鼓励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为产业转型提供发展基础。二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发展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使经济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模式上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和支撑。

篇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市场机制具有促进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市场机制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条件。客观的市场条件迫使企业必须有这样的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条件越充分,企业这―观念也就越强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体制:

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必须在投资体制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对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的限制,使提高消费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都能够得到体制上保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体制上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必须从体制上扭转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途径的这种观念和做法,使企业逐步提高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额成为劳动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质上是实现经济发展源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源的不同,反映的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在体制上保证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政府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通过制订政策来实现,而政策是政府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政府政策能够影响所有的生产主体,所以,政府的作用远大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经济发展政策不仅从宏观上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从微观上规范着企业的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要求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它能够按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或对哪些方面给予支持或对哪些方面进行限制,并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政策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和作用,决定了研究和制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为整个社会实现这一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是政府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篇7

【摘 要】本文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财富、能源消费模式、能源工业发展这几个方面全面探索了社会转型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社会转型;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挑战

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经济,能源使阿拉伯国家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结构。但是,阿拉伯国家的能源经济模式发展滞后,导致阿拉伯国家出现资源导向增长困难的现象。并且,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天然气和石油,工业结构单一,多元化济水平低下。石油财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阿拉伯国家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贫困、社会不公平和失业等社会问题。而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正体现出了以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在社会转型时期,阿拉伯国家继续改变落后的以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以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但是,以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对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导致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难度较大。研究社会转型时期阿拉伯国家经济面临的挑战不仅能够加强我们对阿拉伯国家经济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1.阿拉伯国家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多元化经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油气资源是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基础和资源投入,油气资源构成了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但是,油气资源在给阿拉伯国家带来财富的同时,也阻碍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现阶段,有些阿拉伯国家依靠油气资源成就了社会繁荣和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部分阿拉伯国家不能够直接从油气资源中获得经济收入。并且,油气资源所带来的经济财富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反而严重阻碍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甚至导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权威政治趋势、腐败、经济不稳定、暴力冲突等问题。另外,阿拉伯国家的财政赤字严重,发展成就十分有限,尽管其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其非包容性增长的经济模式不利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

油气产业作为阿拉伯国家的支柱产业,使得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对油气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只能依靠油气资源的经济收入来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对经济收入的贡献较小。只有摩洛哥、黎巴嫩、突尼斯和约旦这四个国家的多元化经济水平较高。这是因为,这四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比相对较少,不能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经济发展。而且,这四个国家的领土资源较多,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较大。因此,从总体来看,阿拉伯国家的油气产业一枝独秀,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多元化经济水平不高。

2.阿拉伯国家主要依靠石油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对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投资程度不足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财富能够从出口收入和出口外汇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大量的油气资源出口能够为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投资保障,并带动油气资源相关产业的经济增强。而油气资源出口外汇能够有效调节阿拉伯国家的储蓄水平,改变阿拉伯国家国内投资不足的现象。但是,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缺乏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没有使全社会共同分享油气资源所带来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的人们仍处于贫困状态,需要面对就业、医疗等问题。另外,由于阿拉伯国家的其他产业发展不发达,人们的就业岗位较少,失业率急剧上升,导致人们没有收入来源。据调查发现,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人们的失业率高达30%。

阿拉伯国家虽然拥有充足的石油财富,但是国家在包括教育、社会建设、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缺乏,导致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从教育方面来说,有一多半女孩没有注册入学。而且,阿拉伯国家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辍学率高达30%,甚至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孩子们没有学校可上。从人均寿命来说,阿拉伯国家的人均寿命与世界人均寿命相比低21%,并且,阿拉伯国家难以达到国际上减少营养不良的指标。从卫生方面来说,虽然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卫生支出较高,但是,仍有大量人口无法支付卫生保健费用。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说,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障资源主要包括燃料补贴和粮食补贴,而且,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险主要倾向与公共部门,导致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缺陷严重。

3.阿拉伯国家能源消费模式不合理

阿拉伯国家依靠油气资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区。据调查,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当地人口的增长速度和GDP的增长速度。而且,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消费已经成为次于亚太地区的第二大消费地区。但是,阿拉伯国家的再生能源较少,其油气资源作为唯一的国家财富,会随着能源消费而不断减少。然而,阿拉伯国家的核能消费和煤炭消费极少,当油气资源大量消耗之后,阿拉伯国家将会面临能源问题。另外,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短缺会影响到其他能源的价格,加剧了各国对石油、电力等资源的争夺。

虽然,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阿拉伯国家的油气资源产品占有量较少,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产品。而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油气资源逐渐减少,而阿拉伯国家的新能源投资较少,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不利于阿拉伯国家能源消费模式的改进。另外,阿拉伯国家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依靠油气资源,大力发展电力产业、钢铁产业、化肥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等。但是,这些产业同样会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增加了阿拉伯国家内部能源消耗的速度。另外,阿拉伯国家的内部能源的价格较低,使得阿拉伯国家在发展其他产业的过程中能够低成本大量使用油气资源,提高了当地能源消费的水平,导致能源消费模式越来越不合理。

4.阿拉伯国家能源工业面临投资挑战

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阿拉伯国家的油气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油气生产能力的提升对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极为重要。从政府财政收入角度来看,油气资源能够为政府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加大阿拉伯国家政府对能源工业的投资。但是,实际上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投资十分缓慢,国际石油需求不景气、油价大跌等降低了人们对能源工业投资对热情。而地区冲突和社会不稳定严重影响了阿拉伯国家的能源投资计划,阻碍了阿拉伯国家产能的扩大。

而叙利亚、科威特等国家的政府部门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利益协调不合理,两者关系实效,导致政府部门对能源产业对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阿拉伯国家的大多数石油企业不能决定投资预算,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决定石油企业的投资预算,导致石油企业的资本支出紧张,限制了石油企业对新的投资项目、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另外,部分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企业运行需要依靠国外石油企业来技能石油的勘探和生产,对国际能源资本、国家能源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能源资本与国家能源资本的关系会影响到阿拉伯国家石油企业的发展。随着阿拉伯国家允许一定形式的国外投资,但是会对国外投资提出各种因素限制,严重影响阿拉伯国家石油企业的国外资本利用。

参考文献:

[1]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缘起的理论分析[J]. 王巍,高忠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繁荣的原因浅析(1970-1982)[J]. 高忠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3]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缘起的理论分析[J]. 王巍,高忠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篇8

一、 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出,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须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

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经济增速要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经济增速的减缓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呈现出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减少的显著特征,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少。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步回稳态势。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由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转变、出口由单纯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并重转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传统人口红利优势向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优势转变,要求我们主动地降低发展速度,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是基于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学判断。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经济增长要避免只顾短期发展,要求关注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相统一,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展,让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须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将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

三、认识“新常态”要克服三种倾向。指出,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三种倾向:

第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不能当作一个简单的事件看待。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中国过去30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现在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有人问,新常态是好状态还是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常态的解读被引申化、扩大化的现象,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本来新常态的提出是特色鲜明地描述经济发展的概念,这样一来其本义和特色就被淡化了。因此,对于新常态的认识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随意引申。

篇9

    1吕河镇经济发展现状

    1.1政策优势

    《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1]就要求对县域经济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策上优惠。

    1.2区位交通优势

    陕西省旬阳县吕河镇是旬阳县南区重镇和主要物资集散地,是旬阳南区8个乡镇的交通枢纽。区域东吕公路、旬平公路、旬竹公路从西北向东南环绕卧牛山越过旱坝川全境;襄渝铁路、西康铁路及吕河火车站与镇区隔江相望;汉江流经于此,有汉江较大的吕河码头。随着安旬二级路、十天高速公路以及吕河汉江大桥的建设,消除了江河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拉近与县城的距离,地理位置将越来越突出。

    1.3经济基础优势

    旬阳县的经济基础较为深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县GDP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已经成为旬阳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为吕河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2吕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各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直接问题。

    2.1市场信息不健全

    依靠特色产业发展的村(镇),在市场的开拓力度上不够,合作化程度不高,农民在销售渠道上暴露出盲目跟风等问题,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发展经济。农民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而未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销售方式趋于传统化,市场信息状况不明,销路短缺,集约化程度低。

    2.2技术商标意识欠缺

    在经济建设中,真正懂技术的农民不多,农户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多农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在依靠传统经验,对技术人员依靠程度大,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不足使之不能有效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商标意识,仅仅依靠小的销售,难以做大做强。

    2.3劳动力浪费

    乡村公路的修建,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还可以吸纳部分劳动力,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部分村落在交通道路修建时,真正从中受益的并不是当地的人民,施工人员多为外调者,且由于本地农民缺乏相应的技术,所得劳动报酬远低于其它有技术的人员。当地很多农民又外出打工,这样就产生劳动力的大量浪费。

    2.4生产设备管理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很多生产设备在维护上存在着不足,例如,东坝村砖厂的生产设备就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烧制砖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设施也不齐全。

    2.5发展模式不当

    当地很多地方都是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的发展,对林木资源任意砍伐,河流随意挖掘,污染水源。再者,传统的种植经济还在依靠劳动力的提升来获得发展,即劳动密集型经济,并未把科学技术应用其中,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并未明显体现。

    2.6特色不明显

    冬青村、平定蔬菜基地等依靠自己的特色种植优势先发展起来,特色明显,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但其他一些村的经济发展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特色,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由于种地的经济效益比较差,人们纷纷荒废自家的种植田地,外出打工。

    3吕河镇经济发展建议

    3.1完善市场信息

    政府应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善信息渠道,并利用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指引和帮助农民走具有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道路,尽量避免农民走弯路。此外,种植户也要增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意识,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市场变幻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式和供应量,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3.2实施品牌战略

    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品牌战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导优势,强化产品的质量和可信度,保护企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而且还是指导市场和引导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走品牌战略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东青村“狮头柑”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注册后的狮头柑价格优势明显增强,销售量也获得一再突破。不断增强商标意识,维护产权,提高商品占有率,以此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

    政府要为农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户之技术培训和指导,努力培育现代化技术人员,带动农民把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户也要提高技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发展中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

    3.4强化安全

    政府应加强对农户生产设备的检查监督,确保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农民自身也要完善完全设施,进行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获得商户的认可。

    3.5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潜力因素,促进经济的新腾飞

    农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出特色经济,政府也应该多投入资金,引导农民培育支柱产业,避免盲目的跟风。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根据市场来谋发展。此外“,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2]。3.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各村的优势,发展高效无公害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导和支持绿色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应避免“由于规模过度扩张而导致其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3],即规模不经济情况。

    4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衍生问题和未来方向

    4.1“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各村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实际收入和其他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吸引力不够,不足以留住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外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人力方面依然欠缺,由此造成农村的经济的萧条。

    4.2乡村社会福利落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发展下的不均衡使得乡村贫富分化拉大,农村福利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另外,经济的发展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激起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政治结构发生变化,基层村民自治的政治体制面临着挑战。

    4.3观念的变化

    中国素有小农之思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富裕者不是将资本投入再生产中,而是享受,而不能走长远发展的道路,视野短浅,思想观念趋于保守,因而影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4利益的分配

    乡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如政策、资金等,乡村社会关系的推移,导致大的家族势力滋生,在利益的分配上,弱势者面临着不利的挑战。私人关系有时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出现这些衍生问题的同时,乡村经济的去向也是一个问题。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居住相对集中,可以统一实施有效管理、共享公共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呈现零星的点式分居,缺乏有效的团体组织来组织乡民进行社会生产。基层的村民自治号召作用也不足以改变这种局面。

篇10

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证明了党的十七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发展方式转变及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深化,是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一次深刻转型。未来应对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新挑战,使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可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实现这次新的转型。

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出现重大变化的客观要求

为了从全局和战略的层面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和正在发生哪些重大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社会总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相应转变并为之提供了条件。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绝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国内资金也由总体上不足转变为总体上剩余。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受供给因素制约转变为主要受需求因素制约。社会总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以追求数量和速度为重要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却没有转变,这必然导致经济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因需求相对不足而出现周期性收缩。1998年—和以来两次发生社会总需求不足、部分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趋势,虽然直接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引发我国出口大幅度下滑,但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在需求相对不足成为主要矛盾的大背景下存在的缺陷。一是过分依靠国外需求,因而易受外部因素冲击,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不够;二是与生产、供给能力的高速扩张相比,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滞后,只得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三是制造业产品供给过剩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供给不足并存,社会总需求不足与广大中低收入群众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得不到应有满足并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投资(储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制造业与服务业等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加快。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也进入新阶段。这种大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但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大多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产品及生产环节。据专家测算,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内的直接增加值平均只占其出口额的17.7%,而加工贸易出口额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五成。这是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和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南北发展差距和全球贫富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受到很大限制。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生产扩大与需求不足的矛盾,过去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内部,现在由于经济全球化而扩大到国际范围。这是全球经济失衡并形成所谓“亚洲生产、美欧消费”模式的根本原因。虚拟经济超常发展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另一表现。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使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游离出来,并与金融衍生品结合,形成巨大的虚拟资本,在全球到处套利,制造出庞大的资产泡沫。短短10年间,先后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弊端。纠正世界经济失衡、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我们只有适应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包括外贸增长方式在内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减少在纠正世界经济失衡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害。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要素成本低,是我国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重要优势。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要素成本上升将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重要资源短缺,人均土地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35.9%,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5%,石油、天然气的人均水平更低得多。而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费已达29.1亿吨标准煤;石油、铁矿石等资源进口量越来越大,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但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变化,也没有包括资源 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损害的补偿成本。我国的“低成本”实际上是不完全的成本。这不仅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而且使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一些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极限。从整体上看,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正在从两头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强有力的倒逼作用。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发展阶段和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即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于子孙后代。这些都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的集约型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应与当前经济工作及中长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层面看,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近两年内外需失衡已在调整。虽然消费在政策刺激下增长很快,但投资增长更快,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还没有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得到解决。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是今后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投资与消费失衡主要是从较长时期来看的:—,最终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8.6%,居民消费率由46.4%下降到35.3%。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65.1%下降到45.7%。与此同时,投资率持续上升,由的35.3%升至的43.5%,其中—连续6年均在40%以上。据世界银行统计,高收入经济体gdp构成中,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62%,资本形成占21%;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两个比重分别为60%和25%;中国分别为34%和44%。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投资(资本形成)率明显偏高。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增效器,它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不仅是保证经济较快增长所必需的,而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但是,投资又是一把双刃剑,是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远的看,历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一不是过度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所致。近的看,日本经济的10年停滞、美国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也都起因于过度投资。我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也证明,过度投资一方面会引起投资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一些行业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过度竞争,使企业效益下降甚至造成一些企业倒闭,并导致大量银行坏账。我国近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非常措施扩大国内投资以弥补因出口大幅下滑产生的需求缺口,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但从中长期看,我们所要解决的还是投资率过高和消费率过低问题。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根本因素。我国居民消费近几年约占最终消费的73%左右。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下降,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有直接关系。—,这一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同期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再从储蓄率变化看,1999年—,我国总储蓄率从37.1%提高到51.8%,提升14.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储蓄率从14.6%上升到18.8%,政府储蓄率从2.6%上升到10.8%,而居民家庭储蓄率从19.9%上升到22.2%,仅提高2.3个百分点。这说明,投资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储蓄率上升的结果。因此,纠正投资和消费失衡的治本之策,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首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变企业“利润侵蚀工资”现象,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调节作用;逐步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工资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相应增长;引导企业依靠改善管理、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减少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实现利润和工资双增。其次,加大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消费率下降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有密切关系。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大众消费是消费的主体。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越大,整体消费能力就越强。因此,应加大“调高、补低、扩中”的再分配调节力度。第三,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并相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政府储蓄应主要用于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缩小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缺口;加快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企业职工和包括农民在内的城乡居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政府投资应主要转向公共事业领域,尤其是地方政府应减少生产建设投资。国有企业资产为全民所有,应继续通过国有股减持等途径划拨一定比例的国有资产用以扩充社会保险基金,其增量直接用于做实个人账户或提高保障水平。国有企业储蓄应更多地用于增加全民福利,为此可以适当提高中央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比例。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

—,我国服务业年均增长10.8%,略高于gdp增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与相比,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5.9%上升到48.6%,其中工业的比重从40.4%上升到42.9%,而服务业的比重仅从39%上升到40.1%。据世界银行统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收入经济体为72%,中等收入经济体为59%,中国为40%。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尤其是同国内庞大的工业规模相比,生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战略意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主要依靠服务业带动,并且创造出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高得多的国民收入,就是因为服务业特别是信息、研发、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业对发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产业分工体系有重大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经济现代化水平。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中,生产加工属低附加值的环节,而处于前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处于后端的品牌培育、市场营销属于高附加值的环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业所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生产业越发展,对各类高中端人才的需求就越多,从而可以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集中体现在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成为制造业技术、知识密集的心脏和起飞的翅膀。我国经济之所以能耗物耗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少国际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物质资源的“硬性”要素投入为主,而生产等“软性”要素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关键。

加快生产业发展,当务之急是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重点领域,在研发设计能力、高端人才、服务标准国际化水平等薄弱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应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市场分割,探索建立有效推动生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尤其是在金融业开放、技术研发投入方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信息服务政策支持、商务服务的国际融合机制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应大力促进东部大城市率先进行经济转型,加快建设若干个具有金融服务功能、技术创新功能、商贸商务功能、信息支撑功能的大城市,带动我国生产业的整体发展与功能提升。

(三)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

提高居民消费率和加快发展服务业,都同推进人口城镇化有密切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亿人增加到的6.07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45.7%。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但从总体上看,工业化是主动推进的,是“主角”;而城镇化则是被动适应的,是“配角”。据世界银行统计,工业占gdp比重,高收入经济体为26%,中等收入经济体为32%,中国为48%。我国工业比重明显偏高,而城镇化率明显偏低,表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种情况同我国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比重高的基本国情以及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有密切关系。但这也表明,今后推进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经济发展应当从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转向更多地依靠城镇化推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发生的阶段性变化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