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地面做法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绵城市地面做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绵城市地面做法

篇1

关键词:低冲击;海绵城市;适应性;武汉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8303

1引言

“低冲击”理念(LID)即Low Impact Development,旨在通过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该规划模式主要有水资源平衡系统、防洪排涝系统、城市水文循环系统、城市水质保护系统以及城市水生态修复系统组成,其中城市水文循环系统是规划设计的重点[1]。

园林景观形式多样,现实中有丰富的景观素材供选择,其中就有集雨型绿地。集雨型绿地通过生态草沟、生态排水沟等形式,或是明沟,或是暗沟,排至集水湿地景观中,既起到了湿地的集水、防止城市内涝、补充城市地下水等作用,又起到了自然灌溉水源地的作用,同时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低冲击”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积极

的现实意义(1)作为目前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循环利用,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对当下遇到的“城市沙漠化”、“城市内涝”等问题非常关注,并在积极推进实践“低冲击”理念。

(2)以武汉市为例,水体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25%,绿地面积约占30%,作为全国区域性的大城市,“千湖之城”,四季雨水充沛,针对武汉市气候特点和区位特质,更适合该理念的实施。针对绿地和水资源总面积超过50%的武汉市,绿地和雨洪资源综合管理理念,可以极大的提高武汉市城市建设,尤其对于绿地建设的综合效益,解决目前该市经常遇见的城市洪渍问题,提升武汉市的生态环境。同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以部分地缓解城市绿化用水问题,提高城市绿化的耐旱能力,保证城市水文环境的健康。

3“海绵城市”理论与“低冲击”理念的差异

何瑾等[2]在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对该两者进行了对比(图1),并提出从两个概念的内涵特征来看,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但通过图1可以看出其存在明显的差异,“海绵城市”尺度较小,注重复合型的技术、集约性循环,“低冲击”尺度更大,注重大系统的生态目标。低冲击理念有别于刻意追求技术,牺牲绿化景观的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更适合于如武汉这种高地下水位城市的建设与推广。

4“低冲击”理念在武汉市绿地建设中的实践

4.1集雨型绿地建设

在武汉市公园、道路、广场等市政项目建设中,鼓励结合武汉市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形成山水空间,建造了大量具有长江中游地区的湿地景观。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就依托绿地和雨洪资源综合管理理论,在绿道边缘布置生态植草沟,并设置可透水的砾石小径收水,同时针对现有洼地保留其自然地貌,改善坡度,构造成自然湿地。该项目明显地减少了地表径流,收集的雨水同样可满足绿地浇灌和水文涵养功能(图2,图3)。

在三环线米粮立交建设中,因地制宜,低处挖湖、高处堆山,挖的池塘用于苗木养护灌溉和地下水补充,堆山造景实现良好的园林效果。解放公园、汤湖公园等建设有专门的雨水收集系统,排入河道湖泊做为水源的补充;解放、菱角湖等具有水体的公园采用生态驳岸,利用自然组织和设计能力,让其水中或水边生长出各种水藻、杂草、和昆虫,使其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在戴家湖公园范围内(包括高架桥)雨水通过地表径流组织排水,根据地形设计了生态草沟疏导,经生态草沟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暗涵管流入地势最低处的中心水体,这样自然地形成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图4,图5)。

4.2环保生态透水材料的应用

黄鹤楼公园部分区域游客集中,绿地践踏比较严重造成黄土。在过去,公园大多采取反复补种地被植物的办法,但效果不佳。现在在这些地方的周边钉上半截树桩(离地面高度12 cm左右),中间铺上木屑,形成小游路或者小集散场所,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解放公园芳香园内游园步道,均铺设厚度约15 cm的木屑,强化了生态自然特色,方便了游客进入参观。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李风涛,等:“低冲击”理念在武汉市园林建设中的实践研究园林与景观

长江江滩、竹叶海公园等处的广场、人行道使用了生态透水砖,透水砖既兼顾了人类活动对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通过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减轻城市非透水性路面对地表生态的破坏程度,很好地发挥了对城市地下水的保持作用。同时在长江大道范湖示范段,路侧铺装均应用了PC透水砖,透水、透气。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通过透水路面建设,保证了森林公园绿地的涵养水分功能,同时配合雨水收集系统,形成一个更加生态的城市绿地(图6)。戴家湖公园中北入口广场铺装面层采用废旧耐火砖铺砌,减少了材料价格,二级园路面层采用透水的废旧红砖铺贴,三级园路采用透水的废旧红砖、碎石等生态、自然地材料作为三级园路为透水做法,不仅利于环保节能、减少造价,也满足了生态要求;公园建设中,停车场占有较大的比例,面积大,人流密集,景观中一直满足不了生态环保要求,戴家湖公园生态停车场采用两层级配碎石设计,不仅节约造价,而且雨水经多级过滤后排入人工水体,减少了水处理环节,也部分解决了人工水体的补水问题。

5结语

5.1“低冲击”理念的思考

通过实施低影响景观,减少硬化下垫面面积,可提高雨水径流渗透能力,提高开发区域的美学价值[3]。园林工作者一直坚持在其工作领域中,推广节约循环型理念。对于“绿地和雨洪资源综合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城市公园建设中,已在积极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该理论实践不能仅限于公园绿地,需要将雨洪资源利用技术和景观规划、建筑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有机结合,需要规划、城建、水务等部门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整体优化。

5.2武汉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考

目前武汉市作为海绵试点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下沉式绿地建设,该理念太过于依赖技术和资金投入,而忽略了水侵蚀对于道路路基严重的破坏,绿化景观对于土壤保肥、保水的要求,中部城市雾霾、灰尘、泥土等对下沉式绿地下渗作用严重破坏等因素,其真正效果与作用有待时间检验。

参考文献:

[1]李迎军,王民,陈巧红.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城市水系统规划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22) :19~21.

[2]何瑾,冯祥源,高莺.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探究[C]//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城乡建设部,2015.

[3]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14):6~16.

篇2

登上广州塔,北望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中央CBD,让人惊艳这座华南大都市的繁华;南眺则是一片郁郁葱葱、连绵不断的绿色芳草地,令人又赞叹这座岭南水乡城市的生机勃勃!

每逢节假日,市民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暂别闹市的喧嚣,在明媚阳光与和畅清风中,享受着一份大自然的馈赠。

这里就是被称作广州“绿心”的海珠湿地。这片面积约1100公顷的湿地,是广州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目前我国特大城市中最大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四颗明珠”之一。

创新“只征不转”政策,投入46亿元,新征土地11000亩

从万亩果园到水利工程再到国家湿地公园

海珠湿地地处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珠江前后河道流经此地,区域内河涌纵横交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海珠湿地成为我国特殊而罕见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为区域内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湿地内果树种植面积仍有数万亩,俗称万亩果园。

此后,随着城市扩张特别是穿境道路的建设,万亩果园日益遭到“蚕食”,农业发展也受到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已经不高,再加上这里的虫害比较严重,不少果地因此逐渐荒废。不仅如此,由于城中村截污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湿地内河涌污染严重。由于万亩果园属于农用地,不能开发商用,为了保护这块绿地,2005年海珠区政府在此建了两座果树公园,一年给当地农民1800块钱一亩,让农民自己打理,但收效甚微。

海珠湿地保护在亚运前夕广州治水中迎来了第一次契机。为改善湿地水质,海珠区委、区政府将湿地中央的海珠湖建设作为全区水环境整治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市里支持。最终,总投资约8亿元的海珠湖建设工程,被纳入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

流水不腐。作为海珠区首个与水利工程结合的大型生态项目,海珠湖建设工程不是简单的挖一个湖,除了征地、挖湖外,还有河涌截污、清淤、疏浚以及水系贯通等大量工作,特别是水系贯通是整个工程的亮点和难点。其中,位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一个贯通点,还是在区委组织部长亲自协调下才得以顺利实施。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新开挖面积达95公顷的海珠湖,与周边石榴岗河等6条河涌构成“一湖六脉、六涌环湖”的水网格局,不仅为海珠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也为海珠区东部片区水环境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榱烁好、更大面积地保护海珠湿地,2012年初,海珠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这为海珠湿地保护带来了第二次契机。

湿地公园建设首要任务是征地。当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创新性地批复了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的用地模式,要求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进行非农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征地。7天后,全区征地动员大会召开;一个月后,完成最后一个联社协议签订。截止2014年底,已全部完成征收地的书面手续,广州市政府和海珠区政府按照8:2的比例,共同出资近46亿元,新征土地面积约11070亩,涉及8 个村、1.1 万户、3.4 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落实社保、征地补偿款和留用地、返聘社员等政策,整个征地过程中实现了零上访、和谐征地。

在征地同时,加紧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2012年9月29日,海珠湿地完成一期1000 亩建设并正式开园。当年年底,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海珠湿地成为广州地区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期间,全面开展河涌清淤疏通,新建设34座水闸,利用珠江潮汐水位变化规律与水闸人工调度相结合,提升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进一步改善水质。三年后,也就是2015 年12 月31 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建设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并获批准将“广东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更名为“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城央湿地的独特环境,打造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从水利效应到生态效应再到环境辐射效应

“这是白鹭,那是苍鹭”“快看,那里还有银鸥!”……

海珠湿地,不仅是鸟儿栖息的乐园,也是珠三角城市观鸟者的天堂,更是广大市民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每逢节假日,大人们都会带上孩子来到这里感受自然、发现自然。

通过保护,近年来海珠湿地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辐射功能日益呈现。

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首先是洪水调蓄功能。湿地公园建成后,共增加水域面积0.45平方公里,水面率由建设前的22%提高至34.8%。特别是海珠湖与周围6条一级河涌构成了“一湖六脉”的水网格局,犹如一块“海绵”,起到了很好的调蓄缓冲作用,大大缓解了海珠区雨后内涝现象。

其次,是水质净化功能、区域气候调解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维育功能。据不完全统计,海珠湿地目前分布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广东省重点级保护鸟18种。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夏季(7~9月)与湿地城镇居民区相比,湿地区域内的日均温度要低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8.0%;冬季(12~2月)湿地区域内日均温度要高0.5℃,日均相对湿度增加6.5%。由此,起到调节区域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湿地内相对良好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补充,也有利于改善广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在环境效益辐射功能中,包括科普教育、文化传承、间接经济效益等功能。据介绍,海珠湿地每年接待超过1000万游客,此外累计接待国内外考察团队3000批次10万人次,成为广州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和展现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相关单位经常会在湿地内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还会定期举办岭南书画、粤剧、广绣等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岭南文化继承者和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此外,以湿地为平台,举办龙船景、神诞游、咸水歌等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凝聚力。

间接经济效益功能,除了带动周边环境整治、房地产升值外,更大的效益在于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了海珠区乃至广州市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广州城市中央大型湿地公园,海珠湿地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广州当前新一轮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湿地的环境辐射效应已在毗邻的琶洲显现,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科技、欢聚时代、环球市场等著名企业纷纷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业已形成。今后广州将依靠全国绝无仅有的优质城市中央湿地生态,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打造科技生态之城。

海珠湿地不仅属于海珠区,更属于广州全市

从区一级到市一级,从规划建设到依法保护

“在海珠湿地保护范围内,禁止建设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宾(旅)馆、住宅区、度假区、运动场以及其他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危及防火安全的项目。”

“新建塔、阁的建筑高度应当控制在二十五米以内,其他建构筑物、构筑物的高度应当控制在十五米以内。”

“未经同意擅自进入海珠湿地保护范围的车辆或船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今年2月27日,《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见诸广州各大媒体,海珠湿地保护再次引发广州市民高度关注。规定指出广州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纳入本市生态红线以及生态控制线范围,同时设立“海珠湿地保护特别规定”专章,要求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其中,对海珠湿地规划、保护范围、永久保护、建设控制要求、树木保护、基塘文化保护、商业活动、群众性活动、车辆和船舶管理等内容作了特别规定,确保海珠湿地面积不减少、类型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自此,海珠湿地保护迎来依法保护的第三次契机。《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制定后,还将专门制定《广州市海珠湿地保护规定》。如何更有效、更长远地保护海珠湿地,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和生态文明新亮点,成为海珠区乃至广州市政府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是资金问题。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政府为保护和建设海珠湿地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征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常管理。2013年1月,区政府与市相P部门协调,成立了海珠湿地管理办公室,统筹管理海珠湿地保护和日常管理工作。湿地办内设三个科室,下设两个科级和一个不定级别的事业单位,核定行政编制6名和事业编制30名。此外,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合同制工作人员460名(不包括保安、保洁等人员)。近三年,海珠区政府每年划拨经费约1亿元,用于湿地日常管理和运作经费。政府主导,有机构,有人管,有保障,已成为海珠湿地有效保护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海珠湿地保护特色之一。

然而,每年的1亿元财政经费,至少一半用于人员工资发放。湿地办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没办法,这么大一块土地,日常管理各种各样的工作,需要很多人打理。”湿地许多其他保护和建设工作如林相改造、生境恢复,因为缺乏经费,难以深入开展。

能否通过增加门票等旅游收入来“以园养园”呢?对此,湿地办管理人员说,海珠湿地的定位首先是湿地,其次才是公园。多年来,湿地保护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允许游客进入湿地部分区域,主要是考虑湿地位于城市中央,方便市民更多享受湿地的环境效益,但也会限制人流。如现在开放的湿地一期和二期每天限制人流量3000人,收取20元/人的门票也主要是为了限制人流。从2016年至今,海珠湿地收费收益仅为500多万元,这对于湿地保护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与国内其他城市湿地公园相比也是相形见绌。

能否参照香港米埔湿地交给基金会管理的模式呢?据悉,香港特区政府以每年一元的租金将米埔自然保护区交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托管,渔护署每年只向基金会下拨100万元港币作为管理经费。香港世界自然基金会以米埔湿地为依托开展公众生态意识教育,向受教育者或所在单位募集一定的基金,而湿地里面的观鸟亭等设施建设资金都由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捐献。对此,湿地办管理人员表示,海珠湿地的管理层已对香港米埔湿地管理模式关注,一些做法也在考虑学习借鉴。“现阶段,市、区加大财政投入是较为可行的做法,特别是有赖于市财政加大投入。湿地权属属于广州市政府,我们仅代表海珠区政府负责行使管理职能,许多事情需要市政府统筹决定。”湿地办管理人员说。

由此,带来第二个问题,即湿地办级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