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工程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绵城市工程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绵城市工程措施

篇1

关键词 棉花;科技入户;成效;措施;对策;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066-02

从农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全面推动农业科技入户,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1-2]。海门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棉花科技入户工程,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棉花科技入户工程。“十二五”以来,总结经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整合资源,扎实推进,使棉花科技入户工程工作进展顺利,真正把科技入户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了一批植棉能力较强的棉花科技示范户,推广了一批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4]。

1 基本现状

棉花是海门市主要的大宗经济作物,是纯农户种植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市棉花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且产量水平较高,近年来棉花价格趋于平稳,植棉效益相对稳定,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较高。同时通过实施棉花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工程,大面积推广了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大量的技术资料与可视光盘,培训了一批高产能手和种田大户,农户对棉花的栽培管理尤其是高产栽培技术有着丰富的经验,能确保在正常气候条件下高产稳产,有力地推动了海门市农业生产,使棉花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立足,对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2 主要成效

2.1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通过棉花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实施,从产量来看,示范户平均皮棉产量1 526.1 kg/hm2,辐射户平均皮棉产量1 425 kg/hm2,分别比全县平均产量1 231.05 kg/hm2,增产24.0%和15.8%;示范户平均产值34 237.8元/hm2,辐射户平均产值为31 818.3元/hm2,分别比全县平均产值27 666.0元/hm2增加23.8%和15.0%;示范户平均纯收益为17 593.2元/hm2,辐射户平均纯收益为15 577.2元/hm2,分别比全县平均纯收入12 578.4元/hm2,增收5 014.8、2 998.8元/hm2,增幅分别达到39.9%和23.8%。

2.2 推动主导品种、技术的更新

借助棉花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根据省推介的棉花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海门市棉花生产实际,全市共计推广种植棉花新品种7 093.33 hm2,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70.9%,其中示范户种植了3 980.71 hm2,占全市棉花新品种种植面积的56.1%;辐射户种植了3 112.63 hm2,占棉花新品种种植面积的43.9%。大力推广的合理增密、扩行缩株、适时打顶、优化群体等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等6项技术,应用率达到了95%以上。

2.3 示范推广一批种植新模式

重点推广棉花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简化棉花育苗与苗床管理的环节;示范推广杂交棉增密高产栽培技术,提出杂交棉的种植密度应掌握在一定范围之内,并配合增肥补钾、全程化调等配套技术,充分协调杂交棉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示范种植棉花高产立体种植技术,提高棉田的全年种植效益,通过立体种植,能使棉田全年种植效益提高10%以上。2010―2013年全市共示范推广棉田立体种植技术1.2万hm2,共计增收6 352万元。

2.4 科技示范户学习、应用能力增强

示范户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学习应用能力显著增强,遇到问题,及时向技术指导员咨询请教,根据实际做到学用结合,同时把所学习、了解的知识带给周边农户,创造性地解决新技术、新品种在推广应用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推动,乐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开致富之门。

2.5 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强

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使农技人员接触生产和农户实际多了,碰到的问题也相应增加,迫使农技人员多学习、多研究、多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各方面业务知识,把自己锤炼成全能型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人员上门送农业信息,送适新技术,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技人员与农民的融洽程度明显提高,技术人员为农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跨越了过去农技推广工作中服务只到村不到户的“最后一道坎”,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方直接到田。

3 主要措施

3.1 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的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聘任相关业务方面专家成立项目工程专家组,并设立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包括制订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协助遴选示范户,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审核技术指导工作,指导、检查、督促技术展工作等。

3.2 明确实施主体

由专业能力强的相关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指导单位,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制定和实施,公开招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棉花生产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技术指导员。由技术指导单位经过精心筛选,确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示范镇,遴选植棉基础较好、种植面积较大的示范村,精选具有一定植棉经验、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传授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强科技入户的技术示范辐射效果。2010―2013年总辐射带动农户达到3万户以上。

篇2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水平不断上升,道路交通已经成为了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道路的使用率更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道路所承受的载荷量在不断增加,加之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导致了道路路基路面发生病害情况。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建设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支持,并且建造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并未予以高度重视,导致道路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安全事故发生率亦在增加。为此,本文对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使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以及交通事业均能够稳步进行。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存在的主要病害

1.1路面裂缝问题

路面裂缝主要针对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为我国道路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材料,该种路面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于:(1)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选购的碎石、水泥、砂砾等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不能够符合该施工路段的需求,使得整体的施工路面质量并不能够达到标准,因而产生裂缝;(2)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技术人员不科学的运用施工工艺或者出现技术操作失误导致路面施工质量不过关。道路路面若出现裂缝问题,其不仅会严重影响道路的美观性,更会改变该段道路的整体结构特性与承载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路基变形问题

路基变形问题基板会发生在道路竣工且通车以后,路基往往会出现部分路段部分地点不规则下沉变形的现象。路基变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所选择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包括原材料过期失效、质量不达标、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粘性土质等;(2)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的措施存在问题,包括含水量控制不当、密实度控制不当、分层太厚等;(3)可能存在部分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蓄意破坏道路路基或路面的现象,包括擅自超重、超载驾驶等,对路面与路基的负荷产生损坏[1]。

1.3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

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路面麻面或者蜂窝现象,主要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一旦施工技术出现问题,该种现行必定会发生。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沥青等材料的调配,一旦沥青配合比的调制出现了错误,或者在填充料水分添加时出现差错,亦或者未采用正确的路面振捣方式等,均可能导致路面出现麻面或者蜂窝现象[2]。此外,道路工程施工路面需要进行养护,若养护的周期比较短或者养护并不到位,则亦可能造成路面麻面或者蜂窝现象。该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承载力并缩短该段道路的使用寿命。

1.4边坡塌陷问题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比较严重的一项病害便应该为边坡塌陷,其主要有滑坡和塌方两种形式。滑坡与塌方问题的出现基本上均由于道路施工的土壤并未进行紧密的压实,从而导致土质疏松而造成。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塌方问题的产生主要时因为在道路施工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或者因水量对路基产生破坏而产生,滑坡则主要因为施工路段的地质条件过差。从该点可以发现,若在土壤地质比较疏松,常见雨水较多的地方进行道路施工,则该路段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或者塌方等病害。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路面裂缝的治理措施

针对道路路面裂缝问题的治理,首先需要通过道路路面养护对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情况进行明确,而后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展开细致的清理工作,将裂缝当中的残留物逐一擦除。在此基础上,治理人员需要对在整个清理工作完成后对该路段的局部裂缝进行灌缝修正,灌注的材料主要为乳化沥青,且灌注时要反复进行。待裂缝灌注材料的表面已经十分均匀后,要恰当的覆盖薄层干燥米石,最后方能够应用压路机或者橡胶锤等对该治理的裂缝进行碾压[3]。

2.2路基变形的治理措施

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路基质量的保障,路基质量的控制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路基变形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道路工程施工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路基变形病害的发生,其必须要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质量。在此方面,首先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整体的道路路基进行良好的压实,并且要严格按照该路段道路设计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以此保证路基建设能够符合该路段土质、水质等多方面的标准要求。其次,对路基进行填料时应该尽量选择可塑性比较强、稳定性比较高、含水量恰当的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够选用[4]。除此之外,在道路路基的建设中亦需要对排水施工的工序予以确定和监督,保证其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出现雨水积存等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问题发生。

2.3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治理措施

为了良好的解决路面麻面与蜂窝现象,首先道路工程施工便需要选择稳定性比较良好、耐磨性比较强的原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施工工艺的确定,尤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时,更要重视准确的掌握沥青配合比,保证沥青等材料的调配能够符合道路路面施工的标准与需求。其次,在施工中进行填充料水分的添加时务必要进行添加量的反复确定,且要采取正确的添加方法技术,避免出现水分添加过多或者添加过少的秦光发生。此外,路面施工中需要重视采用正确的路面振捣方式,只有振捣恰当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路面的平整、光滑,方能够予以道路承载力一定支持,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4边坡塌陷治理措施

对于道路工程边坡塌陷这一问题进行治理,首先应该进行工程加固,该方面可以采用石防护、墙防护等工程材料,重点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公路与路基及其路旁的坡土进行加固处理。其次,可以采用植物加固的方式,用植物作为加固的材料,有效抑制周围水的流速与冲刷力度,改善长年雨水较多地区的水土流失地质情况。对于路基塌陷这一病害进行治理时,若其塌陷的深度在10米以内则可以科学的应用粉喷桩法进行改善,但是需要明确材料的含水量、固化剂的应用量以及粉喷桩期龄等[5]。除此以外,面对不规范材料的路基塌陷时,可以采用复填的方式解决该问题。若路基塌陷的休整时间与条件等相对比较急迫则可以采用原材料增加固化剂的方式进行治理。

3结论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更是我国道路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主要受施工原材料、施工设计、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比较常见的、主要的病害包括路面裂缝、路基变形、路面麻面与蜂窝,以及边坡塌陷等。针对此,我国的道路工程施工必须要高度重视,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与手段进行该类病害的治理,促使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光振,李树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主要病害与治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5,08(03):323.

[2]秦文奎.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探析[J].四川水泥,2015,09(08):324.

[3]杨立勤.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1(02):151-152.

[4]何明辉.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01(10):16-17.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

1 前言

我国的幅员辽阔,区域不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但是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意识,使公路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解决好公路工程的常见病害有利于我国运输事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2 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

2.1 路基沉陷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是最容易沉陷的,软土含水量大、抗碱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由于路基底部遭受水侵蚀,会在路面底下形成大面积空间,坡脚又不能进行支撑,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路面就会出现沉降、塌陷等现象。整个问题的造成,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但也有人为原因,在公路当初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完整考虑施工的路面状况以及一些问题的预防措施,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没有保证软土地基路段预压时间,结果造成公路路基沉陷现象的产生。同时我们也看到,路基塌陷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尤其在夜间极容易造成车辆损害和人员伤亡事故。

2.2 面层不平整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上。沥青混合材料配合不合理,比如油石比较大,就可能导致路面产生鼓包,油石太小,就又会造成路面松散的情况产生。同样如果其它材料使用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路面问题而当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时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含水量大、温度高,造成搅拌不均匀,会致使路面难以铺成,温度过高还会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

2.3 路面早期破损

如果施工不当,在公路工程完工早期容易出现路面破损情况。由于各种原因,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没有严把施工的质量关,没有严格控制终压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造成了横向裂缝的产生。由于片面追求个别不合理的指标,没有全面考虑面层的综合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结果造成路面的不必要的破坏。还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结果造成了一些意外的问题产生,给路面造成很大破坏。

3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3.1 路面问题的治理

从根本上说,防止路面问题的产生还得从保证路基的质量入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路面出现损害问题的现象还是很多,所以在做好保证路基质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做好路面治理工作的准备。关于路面治理,我们也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路面的不平整现象,尽力采取简洁措施。其次,对于路面出现的裂缝问题,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完后用水泥浆抹补。而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再进行施工。其三,要注意在路面治理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免治理不当,再次出现路面破坏现象。

3.2 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

路基和路面治理应紧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首先,工程防护要结合当地环境,根据不同地域采取不同措施,护面墙防护、锚杆防护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手段要结合实际情况。其次,在注重工程治理的情况下,也应注重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是一种长远措施,不仅可以美化公路、调节温度,而且可以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可有力的保护路基的稳定性。

3.3 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措施

边坡是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的统称。边坡在复杂的地质力作用下形成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边坡变形主要表现为路基路面危岩、位移、倾斜,对于边坡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边坡变形与失稳。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治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边坡变形的过程中,应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根据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与防护工程特色。在山区修建公路的时候,主要选取适用性强、易于操作、工程负效应小的措施,以预防崩塌、落石、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山体或边坡变形,如抗滑桩、锚杆(索)、挡土墙、削坡和灌浆等,使其分别适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学条件和地质条件。

3.4 岩溶地区路基治理措施

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岩溶地区的地基问题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于岩溶地区路基的治理,应从整体上把握岩溶地区的路基概况,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理清岩溶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以便在岩溶地区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时制定合理的处治方案。岩溶地区的地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型且局部严重的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二是不太严重的中、小型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三是路基基底的岩溶泉和冒水洞;四是路基基底的开口干溶洞等。具体说来,对于大型且局部严重的岩溶路基路面病害地段病害的治理,应搞清楚岩溶地段的具置,尽量设法绕避进行公路工程建设。对不太严重的中小岩溶地段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应选择其最窄的、最易于采取措施的地段通过,对岩溶水宜以疏导为主,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法,不宜堵塞,一般可采用排水沟、泄水洞等疏导岩溶水。

3.5 采空区路基治理措施

采空区路基治理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开采时间与开采结束后上伏岩土体剩余沉陷变形时间都较长,在对公路工程路基的危害方面,采空区路基治理的形势十分严峻,对路基影响与危害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治理中,针对采空区路基路段的治理,要制定实际可行的治理方案,必须了解采空区的分布及发展情况。采空区路基的治理应从路基处治、开采协调两个方面来进行,其具体内容如下:

(1)路基处治

对公路工程采空区路基路面病害的处治,可以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开挖回填、充填、桥跨和注浆。其中,开挖回填是指对于路基挖方边坡上的采空区宜采用开挖回填方案。开挖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回填是保证地基不受侵扰。充填是指采空区充填能有效地减小地表沉陷破坏程度。公路工程的充填材料对采空区路基路面的治理至关重要,有条件时采用水砂充填,能保证公路安全无损。采深不大时,可采用覆岩离层充填,加固采动覆岩破坏区,限制地表沉陷破坏。另外,为充分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中,在煤层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深度小于100m的采空区,可以采用桥跨方案。

(2)开采协调

公路工程采空区路基路面的治理还可以采用开采协调的方法。在开采协调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路面板接缝的宽度;二是设置“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三是合理安排开采时间。

在调整路面板接缝的宽度方面,设置接缝可减少混凝土板变形受约束影响而产生的内应力,增加路面板抵抗各种变形的能力。在设置“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结构”方面,主要是对于采深与采厚比较大且地表变形连续时设置。在合理安排开采时间方面,要使地表剧烈变形破坏期避开冬季低温期,以使路面材料变形适应采动地表变形。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中路基路面病害不仅严重影响公路的质量,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做好病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够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就能不断完善路面路基病害的预防方法及治理措施,使我国公路建设的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公路 沥青路面 车辙 防治措施

1前言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调查显示:车辙现象在每条公路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主要发生在行车道,上坡路段和服务区附近尤为严重;上面层的变形约占36% ,中面层变形约64%。最大的车辙深度达到61mm,雨天可见明显的积水,已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和公路的运营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影响车辙形成的因素

2.1 交通荷载条件

车辆的渠化交通,重载车辆交通量的增加,超载车辆轮载的加重,增加了形成车辙的速率。

2.2 气候与水文条件

路面温度对车辙产生很大影响。在炎热地区,沥青路面在一定气温和日照作用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导致路面温度升高,容易产生车辙。残留在路面内的水分会大大降低结构层的抗变形能力,极易导致过大车辙的产生。

2.3 路面的结构类型

刚性或半刚性基层变形量非常微小,车辙主要产生在沥青路面结构层内。沥青路面的厚度越大,永久性变形量也越大。

2.4 路面材料的性能与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塑性材料,其抗变形能力取决于沥青胶脂的粘结力和矿料之间嵌挤力。因而沥青、矿料的性能和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及组成都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

2.5 施工条件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与温度的均匀性、各种材料的用量、碾压温度、压实度和层间的结合效果等都会影响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3 施工阶段防治车辙的措施

3.1 采用骨架(嵌挤)型级配

3.2 控制沥青标号和用量

3.3 严格控制矿料质量

3.4 控制压实度

严格控制压实度是减少压密型车辙的主要措施。关于压实度的标准,现行规范中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压实度要求为马歇尔试件标准密度的96%。事实上,对于设计空隙率大于4%的混合料而言,要求达到马歇尔密度的96%的压实标准是偏低的。如设计孔隙牢为6%时,96%压实度对应的路面实际空隙率已达到10%,使路面处于极易发生压密型车辙的情况。因此,建议压实度控制时应增加现场空隙率不小于设计空隙牢增加2%作为控制指标,或者采用理论最大密度的92%进行双控。

集料要保证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运输过程要在装卸中严格按规范操作;摊铺过程中要注意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作业,减少混合料不均匀、离析,不得为了追求平整而采用1台机摊铺的方式;对于碾压要注意掌握好碾压节奏和遍数,防止重压和漏压,并要速度、振动幅均匀一致,防止忽快忽慢和忽轻忽重。在混合料碾压时,要坚决杜绝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现象。

4 运营阶段防止车辙的措施

每到夏季高温季节,行车道在超限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不断发生严重的车辙破坏,其中大多数破坏发生在温度最高的数天中,有时2~3天就发生车辙3 cm一4 cm,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和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在运营阶段采取措施,减少高温季节车辙的发生极为重要。

4.1 实行高温时段车辆管制措施

与公安部门协商,采取高温时段封闭高速公路通行重型货车的措施。实践证明,许多高速公路往往是一年中最热的几天里温度最高的几个小时内产生大的车辙。如果将这个时问段避开,可以对高速公路起到很好的保护。

4.2 开辟超载超限运输车辆的通行时间段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中,超载车辆是引起车辙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严格限制超载车辆通行,在有些地方无法杜绝其通行的现实条件下,建议开辟超载超限运输车辆的通行时间段。当天气预报日最高气温超过36℃时,该日的上午10时~下午5时,对重载货车实行封闭措施。鼓励货运车辆在夜问行驶,例如夜间18时~22时,早晨6时~10时,按75%收费,在深夜22时~凌晨6时实行半价收费,以减轻超载超限运输车辆对路面的破坏。也可实行在上午l0时~下午18时通行的货车实行加价收费的办法,用价格杠杆调节货车通行时间,在国外也是最常采用的措施。

4.3 加强预防性养护

车辙发生后,司机为了保持行驶平稳,会尽量减少变道行驶,因而会加重渠化交通,从而加大车辙深度,形成恶性循环,此车辙发生初期,就必须加强预防性养护,及时修补车辙,例如采取微表处等预防性措施。

篇5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的交通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对公路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如果不加强对其的防治,那么对于公路的长期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公路沥青路面早起病害的成因及防治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二、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概述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路面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耐久性、抗滑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车辆通行,具有一次性投资小,相对造价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路面泛油、波浪、拥包、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产生的主要因素涉及沥青路面材料、路面设计、路基稳定性、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及养护等方面,影响交通运输和行车安全,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

1、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基和填土在横向不可避免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特别是在旧路基拓宽地段,由于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尤其在有表面水渗入的情况下,这些地段往往是纵向裂缝的高发区。和纵向裂缝一样,横向裂缝也是不可避免的。

2、水破坏

所谓水破坏即降水透入路面结构层后使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它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最常见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病害。水破坏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网裂、坑洞、唧浆、辙槽等。水破坏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严、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碾压效果不,良等导致的沥青路面空隙率过大所造成的。

3、松散

松散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

(1)集料颗粒被足够厚的粉尘包裹,使沥青膜粘结在粉尘上,而不是粘结在集料颗粒上,表面的摩擦力磨掉沥青膜,并使集料颗粒脱落。

(2)表面离析处往往缺少大部分细集料,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相接触,但只有在少数接触点沥青膜与集料粘结。

(3)沥青混合料面层要有高密实度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如果混合料密实度不够,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

4、泛油

沥青用量过大是产生沥青面层泛油的最主要原因:

(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击实功不够。我国在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通常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当初在开发和确定马歇尔试验方法时,选定室内试验的压实功是要使室内产生的密度等于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最终达到的密度。

(2)施工控制不严和管理不善。有些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私自改变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都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沥青用量偏大的主观原因。

(3)少数施工单位习惯于使用沥青用量过大的混合料。有些人认为沥青用量越大,裹覆矿料的沥青膜越厚,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包覆矿料的沥青膜越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就越大。

5、推移

推移的产生一般与基层施工质量、透油层洒布质量、超载车辆比重加大、沥青混合料性能不良等因素有关。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前,由于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透层油洒布不均等都会容易造成沥青面层和基层粘结不良。

6、设计方面

(1)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根据JTG D50)2006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应满足车辆使用和雨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率也小的密级配混合料,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

(2)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在利用旧路施工时,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要求,应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旧路的状况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

(3)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4)路面原材料的选用问题

7、养护管理方面

(1)沥青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个别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对于采用层铺法施工的贯入式路面和表面处治,初期的及时养护尤为重要。

(2)养护方法不当,例如在沥青路面上喷油、洒料,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喷油不够或用油量控制不平衡,造成泛油、拥包、松散等病害。

四、早期病害处理的措施

1、灌缝、封缝灌缝、封缝是为了阻止地表水进入出现的裂缝中,灌缝、封缝适用于处理不活动的已经相对稳定的裂缝和正在温度及车辆荷载下发展的裂缝。

(1)灌缝:由于路面基层结构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因而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为防止雨水冲刷作用下裂缝的继续扩展,及时对反射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2)“压缝带”封缝: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之一,道路早期裂缝多以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为主。对沥青路面采用“压缝带”处理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沥青路面裂缝的措施,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增设聚酯玻纤布:为了有效根除基层反射裂缝所产生的拉应力对路面的影响,对有病害但基层强度较好地段, 采取将路面铣刨,在基层表面喷洒热沥青,贴聚酯玻纤布,再在上面铺筑沥青面层。

2、坑槽修补由于油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局部质量控制不严,路面会出现局部龟裂逐步形成松散、坑槽,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坑槽、松散等,常采用的修补方法是:热补法、就地热再生法、热拌冷补法和冷拌冷补法。

(1)路面基层结构未变形、强度充足路段时:过去常采用热补法,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内的旧沥青料全部清除,然后再用新热沥青混合料填补,这种方法可以保证修补质量,但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路面基层结构强度不足或已破坏路段时:将已破坏的路面基层清除到基层底,整平。根据坑槽面积大小采取不同的压实机械(压路机或冲击夯、平板夯)压实,根据原有的基层厚度确定摊铺两层或三层水稳碎石与原基层高度一致,分层压石密实达到压实度要求,水稳基层养生7天。

3、路表(封层)处置在路面养护生产过程中除对坑槽进行规范的修补外,对坑槽较多和水损坏比较严重的路段采用路面表面封层处理。常用的路表封层措施有:雾状封层、稀浆封层、碎石封层、沥青表处、刮油封层等。

(1)雾状封层:沥青路面的很多病害都是由于水渗透的原因造成的,有效的预防路面进水是非常必要的,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措施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2)稀浆封层:沥青路面经过使用,路面基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随着通车年限的增加,路面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疲劳龟裂、坑洞等病害。

(3)同步碎石封层:同步碎石封层由于胶结料和石料的粘结,使得铺筑后的封层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减少了路面的裂缝,对原路的裂缝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步碎石封层表面粗糙,改善了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功能及服务水平。

(4)沥青表处:沥青表处路面简称沥青表处,是由沥青和细粒碎石按比例组成的一种不大于3厘米的薄层路面。沥青表处路面薄、造价低、施工简便、行车性能好,成为提高低等级公路行车质量和通行能力的主要路面处置措施。沥青表处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层铺法和拌和法两种。

(5)刮油封层:用特殊的刮油耙在原有路面表面刮一层热沥青,将热沥青刮入裂缝和空隙中,再均匀地洒一层细集料,最后用压路机碾压将细集料压入沥青中,集料控制在0.1-5mm 之间。

4、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1)酌情减薄沥青面层厚度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力;二是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宜加厚面层,应采用优质沥青;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大部分是面层本身的温度收缩裂缝;四是厚的沥青面层容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2)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

沥青混合料存在着一定的空隙率,会遭受一定的水病害。在沥青面层层间表面涂抹防水材料,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聚集的水大为减少。

(3)合理选用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充分考虑地质状况、当地材料特点等因素,以材料的质量、表面特性、形状、磨耗值、级配等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为依据,合理选用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增强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遏制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

5、切实搞好沥青路面养护

要全面分析沥青路面的特点和早期病害产生的根源,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减少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五、结束语

公路是交通运输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质量的好坏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公路沥青路面早期危害的成因及防治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锦泉.浅议建筑防水材料与构造处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68.

[2]宫耀波,刘 苗.浅析建筑屋面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J].工程质量,2007.

[3]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原因 ;原因分析;措施;防护

1. 前言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量交通量日益增大,使城市道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现象,有的城市道路甚至当年通车即发生了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对此,现就其原因及对策作出详细的分析。

2.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

2.1 水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2.1.1 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

2.1.2 路面压实度不足。

2.1.3 路面离析。

2.2 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2.2.1 横向裂缝,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

2.2.2 纵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3 龟裂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2.4 车辙,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2.5 波浪,主要原因是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

2.6 松散,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2.7 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2.8 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2.9 剥落,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3. 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和损坏的原因分析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在运营期间出现早期损坏现象,影响正常运营。现在总结分析的原因可归纳为:

3.1 车辆超载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上的货车今天能够量增长非常快,某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超载严重,甚至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超载严重是造成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施工与养护因素的影响。

3.2.1 材料选择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大部分都选用优质进口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建设部门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在进行招标时将指标值定得过高,以至于有些沥青供应商为了迎合主管部门的需要,在沥青中加入某种成分以提高指标值,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寿命。

3.2.2 在实际生产中,施工人员一般都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但这种方法生产的混合料往往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出现较大偏差,出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不相符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我国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集料密度采用的是视密度,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生产配合比与实验室配合比出入很大。

3.2.3 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实 摊铺和压实两项工作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摊铺质量不好往往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生。摊铺过程中除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着重控制摊铺温度、供料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协调、防止大料滚动离析等环节。碾压过程应遵循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迭进的原则。决不能片面追求平整度,进行低温碾压,降低压实度标准;低温碾压易造成空隙率多大,压实度不足,使路面渗水,导致早期破坏;过度碾压易造成构造深度偏小,甚至出现泛油病害,影响行车安全。碾压过程要及时、迅速,并要保持碾压要求。绝对不允许压路机中途急停、转向,一面发生推挤、拥包现象,从而影响平整度。

3.2.4 路基施工缺陷的影响 有些城市道路早期破坏与路基施工质量有关,特别是软土地区。路基软土地基不稳定、地基换填或挤淤处理不彻底、路基填筑压实度不足、路基填料的液限偏高、路堤不均匀沉降等都会导致路面的早期破坏。

3.2.5 桥梁施工缺陷的影响 桥面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通常发生在那些预拱度设置不合理造成桥面沥青面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简支梁桥伸缩缝施工质量差的桥梁结构上。由于桥面的变形条件和弹性状态受桥梁的整体刚度和局部刚度控制,与一般路基上路面变形状态不同,未达到设计厚度的沥青面层往往受到剪切破坏。而且一旦有病害发生,便迅速扩展到全桥,很难局部修复。

3.2.6 养护与管理 路面早期养护措施不及时、不完善等也是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允许超载车辆进入城市道路或对超载车辆控制不严则更是早期破坏的直接原因。

4. 为防止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和损坏,应该采取下列措施来防止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4.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严格控制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各项指标,严把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不搞献礼工程。

4.2 将沥青路面科研工作与城市道路建设结合起来,改变科研与建设脱节的现状,特别是将科研结合在施工过程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我国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水平,有效防止出现早期破坏。

4.3 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序控制的科学性。

4.4 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杜绝弄虚作假。特别是沥青材料、砂石料的试验数据,必须做到抽样合理,数据真实保证沥青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对高路堤、软基处理、填挖结合处、结构物两端填土等重点部位的施工重点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4.5 重视并协调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均匀度、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等指标,特别处理好平整度与压实度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平整度而牺牲压实度,而是要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追求平整度,否则通车后的路面极易发生水破坏以及松散、车辙等早期病害。

4.6 优化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

4.7 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养护,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

4.8 交通执法部门与其它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打击超载运输,保证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

4.9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经验表明,科学有效的养护不但保证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也是防止早期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节省养护资金的有效手段。

5.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防护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与沥青混合料、路面设计施工、交通气候条件的全部或部分有联系,而交通气候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应以路面设计、沥青混合料和施工三个方面考虑。

5.1 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5.1.1 尽可能减薄沥青面层厚度由于以下四方面原因,城市道路路面厚度可酌情减薄,控制在12~15cm之内。第一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可由半刚性材料层(基层和底基层)来承担,无需用增厚面层来提高承载能力。第二是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不是用厚的沥青面层,而是用优质沥青。第三是沥青面层的裂缝不只是反射裂缝,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缩裂缝。第四是一般来说厚的沥青面层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5.1.2 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

5.1.3 选用合理的基层和底基层结构。

5.2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5.2.1 沥青的选取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沥青中掺加各种类型的改性剂,以提高基性能指标。

5.2.2 集料的选用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如果骨料呈酸性则应添加一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骨料的含水量。

5.2.3 混合料级配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两对矛盾,相互制约,照顾了某一方面性能,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性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际上是在各种路用性能之间搞平衡或最优化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情况做具体分析,尽量互相兼顾。当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第一是改善矿料级配,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第二是改善沥青结合料,采用改性沥青。

5.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早期破损必然出现。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全过程,每道工序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5.3.1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

5.3.2 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不能用细料进行压实后找平。

5.3.3 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根据近年来的施工经验,透层油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和形成油膜,更不能有空白,并立即撒布2立方米/1000平方米的石屑或粗砂,用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将多余的浮料扫走。

5.3.4 提高面层摊铺质量。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温度应控制在130℃、50℃为宜,摊铺厚度均匀,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得摊铺,更不得冒雨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各幅之间重叠的混合料应用人工铲走。

6. 结束语

路面早期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进场到具体施工,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现象的发生,使城市道路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T37-9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14-9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篇7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城区;工程改造;镇江市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102

1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极端暴雨天气的增加,我国城市内涝事件呈多发态势。这反映了我国既往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洪管理方面的短板,为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水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够对降雨径流实现水质、峰值、外排流量、存蓄量等管理,晴天时又能够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对雨水实施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方位管理,对于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经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必须是“绿色”源头设施和“灰色”过程、末端设施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益[1]。“绿色”海绵设施是指下凹绿地、绿色屋顶和生态调蓄塘等结合景观建设的雨水管理设施;“灰色”海绵设施主要是指雨水泵站、雨水管网和调蓄池等市政雨水设施。两者相互补充,才构成了中国的雨水管理和海绵城市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区海绵化改造,属于源头控制措施,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和雨洪管理的首道防线[2]。但是由于牵涉范围较广,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推进往往会面临困难。由于设计资料缺失、设施陈旧、现场情况复杂等原因,使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在设计、工程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迁延和中居民不理解的问题,对项目实施造成影响。镇江市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试点区域位于城市主城区,陆地面积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27.6万。镇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对于老城区的源头控制方案主要是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

通过对参与的镇江市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进行总结和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2 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实践

在老城区海绵化改造中,主要的改造对象是居民小区和学校。海绵工程内容包括下凹绿地、管道改造、雨水罐、透水铺装以及部分绿地贴等海绵措施。这些海绵措施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了不同小区和学校中的雨水花园、海绵广场、透水停车场等各具特色的海绵综合设施。

2.1 地面改造

地面海绵化改造是镇江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主要内容,主要工程形式是地面透水铺装改造和下凹绿地改造。在大多数的老小区改造中,透水铺装的改造主要是采取“结构式透水”的铺装形式;而在学校和公共广场则采取了传统透水混凝土砖的铺装形式。结构式透水铺装采用的混凝土砖并不透水,而是通过砖缝实现透水。其做法是在级配碎石铺就的基层上,用10cm厚的混凝土预制砖作为面层砖体,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宽度增加至8mm,在砖缝中填充级配为2-6mm的砾石作为透水结构。

结构透水铺装和透水混凝土在应用中各有优势[3]。结构透水铺装的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透水铺装的造价较低,与透水混凝土相比,造价不到其二分之一。二是结构透水铺装后期维护简单,价格低廉。与透水混凝土需要高压水枪冲洗或专门负压真空抽吸设备相比,结构透水通过表面清掏和冲洗即可;即使对砖缝中的砾石进行换填,成本也是较低的。透水混凝土的优势包括:一是铺装面平整;二是色彩多样,形式美观,能满足开放性公共区域的适用需求。在镇江的工程实践中,结构性透水铺装一般用于老小区地面改造,而透水混凝土铺装则多用于广场和学校的地面改造。

在老小区的海绵化改造中,下凹绿地是起到削峰调蓄作用的主要设施[4]。下凹绿地由下至上的结构为不透水土工膜、厚25-27cm的粗砾石层、厚3-5cm的细砾石层和60cm厚的生物过滤介质层。在下凹绿地中设有溢流井,井底有透水花管与之相连,下凹绿地中积蓄的雨水通过花管缓慢进入溢流井,再通过溢流井流到小区外的市政管网中,从而对雨水径流起到削峰作用。在每个溢流井都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低于地面10-15cm。当绿地中积蓄的雨水超过溢流口高度,则通过溢流进入管网,避免小区内发生内涝。

下凹绿地和透水铺装道路的关系如图1所示。透水路面下的基层和下凹绿地之间是水力连通的。通过透水铺装路面下渗的雨水最终也会汇集到下凹绿地中,再经由下凹绿地流到市政管网。透水铺装的改造有效地解决了路面积水的问题,而下凹绿地则是对雨水径流起到了缓流削峰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成为了老城区地面海绵化改造的主要工程措施。

2.2 屋顶绿化改造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用地对公共绿地的挤占,也是造成城市地表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城市中,建筑物屋顶面积大约为一座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左右,屋顶也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5]。可见在用地有限的城市中,进行建筑物屋顶海绵化改造,建设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绿色屋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雨水径流起到削峰和净化的作用,同时也能缓减城市热岛效应并美化城市环境。

镇江老城区绿色屋顶改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屋顶大多年久失修,承重、排水等条件均较差,且屋顶上多有居民私自搭建的设施。在这种背景条件下,传统屋顶花园式的绿色屋顶改造由于对屋顶的承重、防水要求较高,在老城区的使用中受到限制。与之相对的,轻型屋顶植被绿化毯的形式凭借对屋顶结构要求低、形式灵活、后期管养方便等优势在老城区改造中得到广泛运用。

镇江运用的轻型屋顶绿化毯简称为“绿地贴”, 主要植物类型是佛甲草和锦竹草,其基质厚度约2-3cm,净重量为15-20kg/m2,保水重量为25-35kg/m2,适用于平屋顶改造。绿地贴能够对小雨起到一定的滞蓄作用,对10mm以下降雨可以做到不外排。绿地贴除了对雨水的削峰作用外,也能对建筑物室内温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镇江的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中主要运用于社区学校和有条件的老小区建筑物屋顶绿化改造中。

2.3 雨水排水系统优化

老城区改造另一个重点雨水排水系统的优化[6]。在居民小区和社区学校,将原本接入污水管的建筑物雨水立管断接至下凹绿地,以达到雨水调蓄的目的。在雨水出流口,设置消能石,防止雨水径流对下凹绿地的冲刷,如图3所示。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会在雨落管末端增加雨水罐,实现一定程度地雨水利用。

合流制管道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CSO)是城市收纳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逐步提高,CSO已成为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源。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能够有效改善因为CSO导致的水体面源污染。镇江除了针对社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也对市政雨水管网进行了排查,对一些错接、逆接的管道进行了改正。此外,镇江在2017年还有修建大管径雨水管道的计划,该管道管径预计为DN4000 mm,长度为5-7km,建成后其满管容量超过了6×105m3,兼具了雨水调蓄和转输的功能。

3 分析与探讨

我国的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期截止至2017年底,目前镇江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仍在进行。对镇江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的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经验进行阶段性总结,主要包括精细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注重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

3.1 精细化设计

镇江海绵城市建设从顶层规划设计开始到每一个具体小区的海绵改造设计,都始终贯穿着精细化设计的理念[7]。镇江针对与洪管理的规划研究起步较早,已经根据当地多年的降雨记录总结了本地的降雨模型,并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这比套用一些通用的雨型公式更加符合当地的情况。

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至2017年底,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内: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以上。顶层设计过程中,结合试点区内的汇水特征和积水点情况,将试点区划分为若干汇水区,并根据降雨模型模拟的结果将这些目标分解至各个汇水区,再从汇水区分解至各个居民社区内。汇水分区年径流总量目标分解如图4所示。

在居民社区层面上,结合小区的汇水特征、绿化率、可用空间等条件合理选取海绵工具并对径流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等目标进行模拟和校订,直至满足该小区的分解目标后,进入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方案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海绵设施的雨水管理功能,也用充分考虑其景观功能和居民诉求,杜绝过度设计。以下凹绿地为例,为了强化雨水下渗,下凹绿地改造中回填的介质土成分以沙土为主,介质土渗水性强,但营养物保持能力则不如原土。因此这种土适合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不适合种植乔木。这对小区的景观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在满足径流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可对下凹绿地中的部分区域采用原土回填,用于种植乔木,使下凹绿地的雨水调蓄功能和景观功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2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海绵设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对于海绵设施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从源头、过程和末端三个方面都予以重视才能保证海绵设施的质量。在源头上需要对海绵工程参建人员进行系统的海绵知识培训,建立对项目公司、现场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三级培训体系。由于老城区海绵改造项目多而小,往往是多个工地同时开工,这些工地施工内容和现场情况各有特点,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海绵理论知识,很难机械化地复制管理,因此对现场负责人的培训是必要的。此外,现场施工人员是海绵工程的实施者,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例如一些绿化人员可能对绿地下凹的形式不理解,如果没有统一培训,往往会根据自身喜好将一些灌木种植区堆高,导致下凹绿地的调蓄功能下降。

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需要施工人员认真按图施工,质量巡视员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一是要对施工控制指标严格控制。对于下凹绿地,主控包括各结构层厚度、绿地表面标高和溢流井口标高等。结构层厚度和绿地表面标高决定了下凹绿地的雨水调蓄能力;溢流井口标高则关系到大雨时小区内涝的问题,如果溢流井口标高过高,在大雨时就会造成涝水无法及时外排引起内涝,海绵设施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对于结构式透水装,需要把握砖缝宽度,砖缝太窄雨水渗透受限会造成路面积水,如果太宽又会影响路面功能。二是要注意施工顺序,以3.1节中提到的原土和介质存的下凹绿地施工为例,需要先回填原土区域,之后再回填介质土区域,其目的是防止回填过程中,原土覆盖在介质土表面,使介质土渗透性下降。同样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对侧壁抹面的下凹绿地或花坛,要先进行抹面施工,再逐层回填砾石层和土层,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堵塞雨水下渗面。

施工质量的末端控制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作面清理,防止下渗面被堵塞;二是在工程验收中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时进行整改;三是要及时进行总结,镇江市的老城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已组织了多次“海绵回头看”活动,针对既往施工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除此之外,镇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针对海绵设施施工的全过程,提出了“智慧海绵”的管理模式,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节点和相关资料,都会进行电子图片保存,并建立数据库,将来还会建立手机应用APP软件,既规范施工管理过程,也方便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3.3 公众参与

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属于开放型的工程,与一些传统的封闭型工程或半封闭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建设、道路施工等不同[8]。它是直接在居民社区中进行的,与居民交互密切,工程的进展也受到居民态度的影响,因此在实施老城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邀请公众参与,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镇江市在进行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公众媒体向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及雨洪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解。同时,在进场施工过程中,采用宣传牌、宣传围挡等手段,向施工地点周围的民众宣传海绵城市相关知识,介绍工程内容和工期,完善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对于居民反馈的意见,进行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的影响。

对于预备进场的居民小区和学校等非开放区域,注重居民意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请业主方介入,组织业主见面会,与建设单位一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通过后才进行后续施工。进场前邀请居民代表参观已完工的海绵改造小区和改造中的小区,使居民切实看到海绵化改造给小区带来的改观,树立公众对老城区海绵化改造的信心,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力。

4 结语

镇江市针对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主要是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的源头控制型海绵设施,包括下凹绿地、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等,此外也会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排水系统优化。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精细化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公众参与等理念进行管理,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工程取得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截止至2016年底,针对镇江市的源头老城区海绵化改造和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2017年⒒嶙帕建设区域性雨水管网、雨水泵站和排口处理设备等灰色设施。随着“绿色”和“灰色”海绵体系建设完善,镇江市的雨洪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韩松磊,李田,时珍宝.低影响开发设施提高上海建成区排水能力的模型研究[J].给水排水,2016,42(10):52-56.

[2]王建廷,魏继红.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6,32(07):220-223.

[3]王俊岭,王雪明,张安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铺装系统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12):1-4.

[4]刘俊杰,王建军,马小杰.云锦路下沉式绿地海绵城市效益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6,04(02):33-39.

[5]林恬逸,唐健,赵惠恩.北京地区轻型屋顶绿化植被毯多植物配植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1-186.

[6]朱富坤,赵江,朱晓娟.基于全面落实生态文明理念背景下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实践--以《镇江市城市排水规划(2011-2020)》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4(04):14-18.

[7]吴薇,朱晓娟,赵江.镇江高校园区丘陵排水防涝系统研析[J]. 城乡建设,2015(01):82-83.

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设计;理论运用

正文:

海绵城市主要是一种较为创新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防止治理城市发生内涝或者雨洪现象,此方法有一点的“弹性”,所以我们把海绵城市也可以理解为“水弹性城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各类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导致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可以把城市变成海绵那样,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在需要水资源时防水,所以对其应用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1.1优化规划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雨水、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他们三个是相互配合应用的,所以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尤其重要,要保证城市雨水系统、雨水管渠以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协调统一、衔接到位。具体规划过程中还要做到:并绿色结合灰色、源头减排结合末端调节,切实注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特点,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合作,保证海绵城市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1.2注重生态性

对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展,其主要要求以及具体出发点就是注重城市的生态性。之前我们总会将城市的管道工程、沟渠工程以及泵站工程等的建设叫做灰色设施,而海绵城市的设计建设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城市系统低影响的绿色雨水设施,以此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创造出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由于雨水设施都比较陈旧和落后,所以通常会出现雨水径流现象,所以要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设施和系统,以此保证雨水设施取得更好的效果。海绵城市的设计发展就是在生态性原则的指导下建设出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水系统。

1.3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无论是什么工程的建设。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要以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为重。在设计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具体降水特点,严格按照本城市对水环境保护及对城市内涝治理的实际要求,设计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

1.4注重设计的系统性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对其具体设计施工要认真分析好城市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以及城市现有水设施和之前城市水资源的开采程度等等,进而按照本城市的实际发展要求,对海绵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比如英国的排水系统,主要以全面综合的规划设计为其基本前提,以保证城市排水系统和本城市整体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2海绵城市角度来看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2.1城市道路规划

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其道理规划方法主要有道理的景观绿化以及人行道雨水排放等。其中针对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对于道路的本凹陷绿地,其主要有将路面雨水径流到城市绿化带的作用,以此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来降低降雨入渗和净化。对于城市道理渗透便道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道路的雨水渗透功能,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城市道路的路面污染比较严重,就要特别仔细的考虑是否使用渗透路面。除此之外,对于城市道理人行道的路面雨水径流消化,通常对其使用LID树池型的方式。

2.2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方法

2.2.1自然排水系统自然排水系统其主要原理是从现有的排水系统,使雨水在街上成集水管不同,则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但将按地下水补充浸润过滤保留雨水,土壤和植物。包括有植物、地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本地土壤以及排水管道组成。在这其中,植物的抗涝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强过滤和雨水渗透。

2.2.2雨水花园在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国,雨水花园主要是指在浅凹陷种植灌木、花木,以及其他工程措施植物中的区域,雨水花园注意利用了过滤器土壤和植物,保证雨水的渗透,切实降低径流。雨水花园把雨水管理系统和城市景观的设计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在解决雨水问题的同时又美化了城市环境。现阶段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保证雨水花园建设的针对性,有效减少雨水污染。

2.2.3可渗透路面城市园林设计中对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可渗透路面主要是通过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之前不可渗的路面变为可渗透的水面,是一种直接减少地表径流的工程性措施。对于可渗透路面的应用是一种对现有雨水环境的缓和措施,可以很好的减少对其他雨洪水技术的应用,以此源头性的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主要有水泥砖块以及可渗透沥青、可渗透混凝土等渗透材料的应用研究。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减少城市园林建设成本,降低园林运行管理难度,促使所设计的城市园林更加自然、美观,充分展现城市园林具有的多元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05:248.

篇9

关键字:海绵城市、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城市生态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其独有的方式,给现代化城市留下深刻烙印,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武汉、广州、杭州等城市频繁遭遇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 2015年,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全国65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的防洪标准不达标,其中70%以上城市排涝能力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0%的老城区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下限。

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影响社会正常运行,严重的话将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解决城市内涝方面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陆续被各大城市写入在其“工作规划”中的建设目标[1]。

1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出现城市内涝。

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这个概念起源于国外的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即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Low Impact Design,LID)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主张通过渗透、过滤、储存、蒸发和滞留等设施,让水文条件尽量不受到开发的影响,这一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应用,是一种新的雨水管理思想与技术体系。

2 国内、外实践

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当地在新建工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区前,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水设施费和排放费。与德国重视雨水管理的方法类似,日本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种渗透设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该计划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美国丹佛在城市社区里布置若干地块作为“海绵体”,如一些下沉式的广场、下凹的绿地,平时可作为市民休闲、健身场所,下暴雨时就成为“储水罐”蓄积雨水。

相比国外,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起步较晚。然而,随着治水用水观念的更新,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也陆续重视起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各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争相开展。

2013年,江苏南京市启动了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规划提出,南京市雨水利用模式分为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利用两种模式。2014年山东青岛市的市政部门已经初步形成“海绵型城市”框架,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工程建设,长远目标是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 2015年四川成都首次在“2015年规划工作重点”中将“海绵城市”纳入规划之中。2015年,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将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全国130多个城市参与竞争,最后经过筛选有34个进入初步名单。3月4日,三部委确定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最后有16个城市获得“海绵城市”的资格。

3 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通过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1保护、修复城市原有“海绵体”

以往的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防涝主要依靠城市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海绵城市”则提倡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原有“海绵体”不受城市开发活动的影响,使其能够正常发挥对雨水的“渗、滞、蓄”等生态功能。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3.2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

“海绵城市”的防涝思路不同于以往的管道“快排”模式,其主要依靠增大下渗、集蓄雨水的方式对突如其来的大雨量进行“慢排”。

新建人工湿地、绿色房顶、水塘、人工湖,大片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的种植,地面停车场铺设的多孔砖,人行道上的透水铺装都是增加城市“海绵体”的有效举措。

在东京和大阪,街头的小型公园、绿地和广场无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0.5米~1米,雨水可以轻易在此汇聚并渗入地下。据有关数据显示:若每棵树的树坑低于路面0.3米,那么下雨时,每个树坑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这些小举措既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功能,又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3.3转变传统雨水观念

雨量过大一直被认为是城市内涝的“真凶”,然而同样下雨,山区却只会发生洪水而不会出现内涝。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处理雨水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将治理城市内涝仅仅依靠管道排水。在将雨水视为资源的今天,事实已经证明:简单的管道排水已经无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而如何将雨水资源化、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利用雨水,使雨水造福我们的城市,方便我们的生活成了一个新的命题。

4结论与展望

我国以往治理城市内涝的方法、思路过于简单粗暴,难以从根本上治理城市内涝问题。城市内涝的问题不仅仅是“雨水过多,管道过细”,其根本原因还是城市土地资源的蓄水滞雨能力太弱,雨水资源、土地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利用。我们除了需要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来治理城市内涝问题,更加需要从人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城市。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理念滞留雨水、净化雨水,使雨水资源化,用生态技术和适度的管道工程相结合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雨水不是祸害,雨水是难得的资源。相信“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解决中国城市内涝的实践中将会大放异彩,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拓宽思路。

篇10

论文关键词:雨洪资源,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城市空间

0引言

雨洪资源的利用是近年来探讨最热门的话题。为解决水环境生态与城市发展失衡这一普遍性困惑矛盾,国内外专家学者以新型雨洪技术管理为理念,将弹性的雨洪蓄渗工程技术与城建中的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进行了城市绿色雨水利用、下沉式绿地建设等工程项目,发挥“城市海绵“的弹性作用,实现城市空间的雨水利用价值最大化。开展城市绿地雨洪利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及下沉式绿地建设等,发挥“城市海绵体”功能,实现城市绿地调蓄雨洪功能最大化价值。

1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动态发展

1.1国外海绵城市动态发展

发达国家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雨洪的利用上。它们改变以往城市集雨工程快速、高效的排水的做法,在雨水系统资源收集、管理、循环利用上,并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利用系统协会,各个国家研究制定不同性质的国家级地方政策法规,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较成熟的技术体系。

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民间“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成立。90年代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把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1996年开始对地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雨水利用补助金,并形成制度。发挥法律规划、社会组织管理作用为日本城市雨水资源的技术控制及利用奠定了基础,发挥雨水多功能调蓄作用,并大规模的运用在城市中,保障了雨水资源利用的实施。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20世纪初期就已经了“对未受污染雨水的分散回灌系统的建设和测量”,1989年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技术上,德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体现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三种形式[1]。受美国BMPs影响,德国采用雨水系统的措施类型是“湿地过滤沟系统(MR)”。目前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及标准已经实施,已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德国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