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发展阶段

篇1

关键词:未来十年;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有利条件;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3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内外条件,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为我国制订符合实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客观判断。

一、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未来十年,我国人均GDP将迈向1万美元。根据历史经验,通过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和经济开放可以使一个国家迈出“低水平陷阱”,即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二战以来,只有少数的后发国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大部分国家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未来十年,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将面临转变,经济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速

我国工业化处于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持续提高;二是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和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提高;三是制造业结构中,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产业低端工序产品的比重开始提高。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根据一般理论和历史经验,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二是工业将向深度加工化阶段转化;三是接近世界技术边界产业核心工序产品比重大幅提高。因此,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化将继续深化,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进程将逐步加快。

(三)进入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深度城市化趋势凸显

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左右,按照阶段划分,已经进入中期加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城市化质量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逐步适应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对于我国而言,未来十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0%左右,处于向城市化后期迈进的关键阶段,如何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及缓解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个阶段推进城市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度城市化趋势日益凸显。

(四)商品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要素市场化改革任务仍然较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主体基础,产品市场化的历史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构成市场经济基础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仍然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生产要素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主体权属和功能存在根本问题;土地生产要素属性存在内在矛盾;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远没有形成市场配置的基础;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化程度将逐步提高,但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

(五)经济开始重塑内外平衡,结构调整步伐开始加快

金融危机后,全球进入了经济“再平衡”阶段。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国内要素成本上升、更多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新的情况,过去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模式难以长期维系,如何实现依靠内需和外需双向引擎拉动经济发展,即扩大国内消费、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将逐步加快,经济转型的难度也逐步加大。

(六)社会利益关系出现分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各类社会矛盾将逐步凸显。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阶层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直接表现为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总体贫富差距、区域收入差别和行业收入差别扩大,由于收入差距和其他原因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和利益出现分化,而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社会矛盾将空前尖锐,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将更趋复杂。

二、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经济规模实力较为雄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扎实基础

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5.8万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超过英、法、德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开始显现,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增大,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渐进加快,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各类经济结构加速转型。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明显下降,由过去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转向以住行服务为主的享受型与发展型消费。其次,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相适应,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持续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最后,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质量也将明显提高。这些发展都将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巨大,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需求条件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我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消费市场。汽车、家用电器等家庭耐用消费品销售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增长潜力仍很巨大。住房和服务性消费水平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入发展也将对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重大装备、科技研发等产生巨大需求。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条件。

(四)储蓄率将保持较高水平,能满足经济较快发展的资本需求

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目前社会总储蓄率在40%以上。随着人口老龄化、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储蓄率可能将趋于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仍将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较高水平。在投资效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仍然较为充裕。与此同时,我国继续保持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国际优质资金供应依然充足。储蓄率保持较高水平以及外资持续流入,能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资本需求。

(五)科技和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09年我国科研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一,科学论文数世界第二,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各年龄层次入学率不断上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明显提升,科技教育对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坚实依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能源、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和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电力装机世界第二,其中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速度也居世界前列。电网和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电力和油气输运体系。交通基础设施迈上了新的台阶,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框架。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前列,国家高速公路网快速推进,沿海建成了一批大型、深水、专业化的码头,民航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大大提高,为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坚实和优良的物质条件。

(七)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近几年,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得一定进展,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互联网管理等社会管理,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实现了社会大局基本稳定,将为我国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八)体制活力显著增强,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得到改善。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潜在的制度红利仍然很大,将不断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进一步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制约因素

(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是累积的结构性问题开始逐步凸显。第一,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不断上升,而消费率不断下降,目前消费率已经不足50%,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效益不高、人民消费水平低以及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还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工业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产品档次还较低,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占的比重较低,信息化应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服务业发展还比较滞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43%,不但低于全球70%左右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51%左右的平均水平,同时服务业还存在着质量水平不高和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国整体产业的加快转型和持续发展,从而使经济增长中的矛盾更为突出。第三,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区域发展存在着区域差距大和区域分工不协调的问题,地区间分工弱化,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平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人口结构出现特征性转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消失

相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5%左右,总抚养比的下降可以较好地从人口结构层面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到2013年左右,我国人口抚养比将出现上升的趋势,人口结构将发生转变,劳动力供给将开始减少,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形将发生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衰减,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挑战。

(三)技术引进的增长效应递减,经济增长的技术支撑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软约束的资源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低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相关研究表明,从2000年之后,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递减,近几年递减速度有逐步加快的倾向,而自主创新的贡献率逐步上升。然而,我国自主技术供给能力还比较弱,培育与发展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国外技术外溢效应消退的情况下,新的技术生产方式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接续,这成为未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

(四)国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利益矛盾进入激化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受改革不彻底、制度不健全、调控不到位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下降,由1995年的51.4%下降到目前的约40%,而同时资本所得明显上升,由36.3%提高到了46.1%,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二是人群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反映收入人群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了0.4,在世界范围内看也属于较高的程度。城乡差距仍在拉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3.3倍,比1985年扩大近一倍,同时城镇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拉大。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别扩大,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8倍,扩大到目前的2~3倍,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明显高出合理水平。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社会利益分化严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形成了障碍。

(五)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面临更多制约条件

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投入,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依靠国际市场又面临着种种风险,资源约束明显强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也较大,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重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阶段,我国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保持国内经济较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四、加快推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调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未来十年,从国内发展条件变化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内部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进行适度调整。归总而言,面对新的内部发展条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进行以下几个层面的调整。

(一)战略思路由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变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过去30多年,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依据要素禀赋的特点,遵循比较优势的理论原则,实施适度赶超的发展战略是这个阶段我国主要秉承的战略思路。然而,随着劳动力等充裕要素供给速度放慢,我国固有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转变,要素禀赋关系变化与充裕要素成本上升将弱化并最终改变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以劳动力充裕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全球贸易分工的阶段已经正在走向尾声。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战略思维,通过技术创新等内生路径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加快提升要素的总体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资本存量质量,推动产业和贸易结构升级,为在全球国际分工中逐步转变“低端”生产角色做好战略储备。

(二)战略目标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都追求一个“快”字,实施赶超战略,试图在较短的时期赶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我国也不例外,过去30年实施了赶超战略的增长目标,单纯追求 “快”的数量型增长,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粗放型的战略目标。这种发展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环境相适应,如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低、市场竞争不激烈、环境和资源约束较为宽松。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单纯追求数量型的增长目标导致了我国经济一系列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片面追求“快”的数量型增长的战略目标必然要走到尽头。因此,必须重新设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实现战略目标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注重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包容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三)战略模式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形成了“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是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显著加大,这种战略模式实行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我国需要对一个持续了30多年的发展战略模式做出实质性的调整,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转变,即由过去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降低能耗,走自主创新之路、新型工业之路、农业现代化之路和城镇化之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战略要素由资源环境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如上所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战略要素条件是低成本的资源和较大的环境容量,因此以资源环境消耗为战略要素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鉴于此,和很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使用强度较高,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然而,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由于资源稀缺程度上升,各国对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资源民族主义”上升,中国获取资源的成本将逐步提高;同时,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面临气候变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中国高碳的能源结构使中国的发展处境极为不利,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由此,我国战略实施的要素方式应该由资源环境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战略重点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转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出于经济赶超的我国战略实施的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经济导向型的战略重点。但是,随着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各类社会矛盾逐步凸显。首先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出现了阶层利益关系的失衡状态,收入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显著提高,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步伐大大加快,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出现了分化;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领域发展还比较滞后,人民能够享有的公共服务数量有限、质量不高。现阶段,收入差距大和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使经济发展丧失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有可能因此而停滞。因此,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转变,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一五”期间至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基本任务、前景展望和政策取向[J].经济学动态,2005,(11).

[2]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因素分析与展望[J].资本市场,2008,(4).

[3]刘世锦,高全成.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格局与面临的重要挑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7).

[4]林光彬.中国30年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与未来的道路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2).

[5]吴涧生.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风险[J].宏观经济管理,2009,(7) .

[6]毕吉耀,张一,张哲人.“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7]张志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 .

[8]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9]黄范章.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走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0,(17) .

[10]卢中原.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J].当代经济,2011,(5).

[11]刘世锦.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J].财经界,2011,(7).

篇2

【关键词】 广东;经济发展方式;制造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前不久的“两会”上提到的房地产价格问题、低碳经济问题,其实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大致可用“三来一补”概括,其低附加值一直为人所诟病,只不过金融海啸的到来,更突显其现阶段的劣根性。

一、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制造业的振兴

制造业对现阶段的广东来说仍是相当重要,它是现阶段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原因有三:其一,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人口,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目前广东省人口红利仍然充裕的情况下,宜采取振兴制造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逐步实现产业转移的渐进式发展战略;其二,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通过对产品的制造,会对其构造、性能、质地、用途慢慢熟悉,进而模仿、研发及创新其核心部件,很多行业的民族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其三,制造业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广东的东莞为例,东莞可以说是珠三角的加工制造基地,当地的产业园区里承载着主导产业以及位于其上游和下游的配套的工业服务业,与此同时大量的制造业工人以及投资客商带来的是各档次的消费、餐饮、住宿以及娱乐需求,使得当地的服务业得以发展。政府在制造业振兴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已经足够,企业的内驱力会远远大于政府的推动作用,制造业企业有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才不会把资金转移到股市和楼市,才会做好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整合,才能真正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使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得以恢复。

二、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目前正处于后发优势逐渐消失,先发优势不足的发展阶段,所谓的后发优势是指通过引进、模仿、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及优秀的管理模式来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提升自身生产能力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是靠着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飞跃,到了现阶段,广东的后发优势已逐渐消失,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实现生产力的突破,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边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先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延展。先发优势是指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把前沿的技术运用到生产当中,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从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做法。对于目前的珠三角来说,由于长期从事低端的加工制造,其先发优势明显不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国质优价廉的商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国外的消费能力现阶段又如此的疲软,导致了珠三角制造业处处碰壁的现状。要打破这个僵局,广东还是要强调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精神,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中,深圳已先行一步,通过30多年的积累,其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基础与环境,培育出了中兴、华为、比亚迪等高新技术知名企业,每年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都会在深圳举行,号称“中国科技第一展”,高交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技术、发明和研究成果,推动着广东乃至全国的技术创新步伐。广州在技术创新这方面的优势不及深圳,其区内拥有多所知名高校以及多个创新产业园区,广州亦可作为珠三角地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当地政府应该鼓励校企合作,为高校和企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使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当中。拥有核心的制造技术,产品才具备竞争力,才能使广东的制造业在危机中摆脱困境。

三、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制造业的利润

只要能整合和掌控产业链,传统的制造业也能创造出很高的利润。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的中游,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位于其上游,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位于其下游。加工制造被认为是这条产业链当中最弱、利润最低的一环,谁控制了另外的6个环节,谁就控制了定价权,就可以把加工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好的营商环境,来促进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竞合,推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不必列出过多的强制政策和指导意见。制造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与掌控,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利润空间,不用一味的靠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如此一来有利于改善珠三角当地的用工荒问题同时,也使中国制造从“帮别人贴牌的低端产业”转变成“拥有自己品牌的高端产业”。

过去,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广东经济的腾飞;现在,制造业遭遇了阶段性瓶颈,广东经济发展欲更上一层楼,必须重新振兴制造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级城市化 中小城市 SWOT分析发展路径

一、引言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向一个有别于传统城市化的阶段转型:城市化发展重心转向郊区,城市布局从高度集中转为相对分散;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形成新的区域资源配置。这一走向标志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重心的转变,从单纯的人口转移型向结构转换型过渡,从城市的集中型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城市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在传统城市化时期,城市化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内或城市的行政辖区内,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经济实力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空间有限的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突破原有的界限,向周边地区拓展,人口和经济活动开始出现相对分散化的趋势。在此过程中,郊区或城市地区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大都市区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二、中小城市发展特色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

1. Strengths。小城市不仅空间开阔,环境宜人,地价低,而且往往是“一张白纸”,可以全盘进行城镇规划,与传统的重心城市相比这些都是明显的比较优势。由于中小城市的规模有限,不能提供多样化和全面的资源、设施和服务,因此往往凭借某种特定优势如:教育资源或者旅游资源以及历史发展路径而吸引某类企业的集中,构成其主导产业,形成中小城市经济结构上的专业化。

2. Weaknesses。从经济联系上看,大城市周边小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中心城市,缺乏相互间的往来。大城市及周边地区未形成网络联系,会影响其发展。同时各小城镇由于人口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经济,难以支持一些公共设施。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尚需完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使乡镇企业和一些工业项目不能顺利进入小城镇,从而不能有效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工作、居住和生活。

3. Opportunities。大城市周围地区的小城镇,都会随着与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刺激促进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发展,逐步赶上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往往能提供较充裕的土地后备资源和广阔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使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向高效益转化。

4. Threats。大城市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大量污染型产业由大城市迁出至周边小城镇。这造成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单一化,抗风险能力差,知识技术含量的低层次化以及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Strengths Weaknesses

经济发展条件优越

部分小城镇具有比较优势。 一些小城镇未形成网络发展格局。

小城镇公共设施尚需完善。

Opportunities Threats

大城市的“扩散效应” 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单一化

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

三、中小城市发展路径探究

1.两种模式,差异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特点,发展目标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发展基础以及发展机遇相符合。有些城市,由于政府规划的需要,再加上本身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合向新城模式发展,在承接大城市人口以及产业转移的同时,依赖但不依托大城市,形成多元化产业的综合性新城。而有一些城市,则因为自身先天条件的限制,或者说某一产业特色太过鲜明,比较优势十分突出,走的是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发展道路。这两种道路是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产物。

2.规划先行,注重编制。大都市圈中小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中心城市密切相关的,因此城市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制定区域性的规划指导。城市的选址,人口规模,产业发展,交通布局以及内部的城市布局等等都是经过了事先的精心规划,以达到协调化有机发展的目的。

3.发展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想要趋避大都市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睡城”的现象产生,新城的发展一定要具有主导产业的支持。新城只有能够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吸引住居民。因此,中小城市发展应该抓住机遇,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合理发展主导产业。这才是新城保持活力和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住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旭.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化转型综论[J].历史研究,2014(6):130-146,192

[2]张衔春,赵勇健,单卓然,陈轶,洪世键.比较视野下的大都市区治理:概念辨析、理论演进与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5(7):6-13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4(1):70-75

[4]赵国裕,周骏.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2):220-224

[5]陆大道.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J].经济地理,2009(10):1585-1587

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十三五计划期间,国家决策层面需要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功能,在发展完善货币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其功能的重塑来缓解日益严重的资产短缺现象,在满足民众理财需要的同时,解决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需要。这是在资产短缺阶段破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提质增效等难题的标本兼治之策。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稳增长”的主要难题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增长失速、产能过剩、债务高筑、房价过高、货币泛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结构的失衡不是产业结构失衡,也不是空间结构失衡,更不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失衡,而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即“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

“实体经济不实”,一是指现在很多企业不愿做实业或者比较浮躁,更愿意进入泡沫经济领域获取短期高利润;二是指一方面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是另一方面,国内很多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却要依靠大量的进口来满足;三是指产业创新能力差,许多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是顶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帽子”,做的却是传统产业的活。四是指产业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因为无法抵消不断上涨的生产要素成本的压力,很多实体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虚拟经济太虚”,主要表现在“四个高”:一是真实利率高。不断上升的利率加上不断趋降的物价水平,已经使真实利率水平脱离了实体经济可以承受的极限,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普遍的问题。二是汇率高。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和持续大幅度攀升,直接导致出口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倒闭。三是资产价格高。过去是以房地产为主体的资产价格不断地拉高M2(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的重要指标)水平和利率水平,不仅抑制了民众消费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而且是使制造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是股票资产价格高估,既定的社会融资总量中,被过度地吸收到对有限交易的市场中,引起新的经济泡沫和市场风险。四是债务率高。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呈现为“堰塞湖”,其严重性不是体现在债务规模和水平,而是表现在债务结构上,即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负债,负债的资产构成中很多是回报率倒挂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负债的抵押物主要是价格虚高的土地资产。这种负债结构极有可能诱发局部金融危机。

我国现存的经济风险因素,也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有直接关系。例如,尽管我国迅速增长的M2已达120多万亿,M2/GDP的比例也雄冠全球,但是却对应着通货紧缩趋势,迫使国家不断地释放流动性,不断地降准、降息。流动性都去哪儿了?因为虚拟经济过于泡沫化,货币资金现在更多地被用于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维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影子银行经营、推高房地产价格以及支付不断上涨的利率。超发的货币其实并没有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也没有用于真实的财富创造。

近些年来,虚实经济之间的失衡现象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了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引诱实体企业放弃继续从事实体经济活动,转而“一窝蜂”地去从事股票等虚拟经济业态。二是虽然政府进行了许多调控,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资金就是进不了实体经济,而是在虚拟经济领域中“空转”。三是实体企业因为微利或严重亏损,不仅无力进行创新,而且更有可能是被迫放弃实业,或破产倒闭。

二、资产短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针对我国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的现象,有些人认为原因在于,现阶段金融业发展过度了,股票市场发展过火了,导致企业更愿意赚“快钱”,因而心态浮躁,无心专注于实业活动。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矛盾,不是因为金融发展过度了,而恰恰是因为现代金融业发展不足,是长期存在的“资产短缺”现象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资本的实物产出能力很强,但金融资产的创造能力却严重不足。这一方面表现为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不断走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供给短缺,即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稀少,投资者投资渠道单一,结果导致有限的优质金融资产被过多的货币所追逐,从而形成严重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严重的泡沫经济必然诱使或者迫使企业轻视或放弃实业活动,从而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天敌。

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已经告别了“商品短缺”阶段,开始进入到“资产短缺”阶段。进入新世纪之后,全面的资产短缺伴随的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这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市场总体上交易低迷,上市公司股价严重低估,从而股市基本丧失融资功能;另一方面,又驱使大量的家庭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把其作为投资和投机的最好标的。因此,过去是资本市场漫漫熊市随着炒翻了天的房地产市场。而现在,这一现象正在翻转过来,被冷落的房地产市场面对着被炒得令人胆战心惊的股票市场。因此,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金融资产,才能吸收投资进入资本市场,才能挤压资产泡沫,尤其是创业板泡沫和房地产泡沫。

第二,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长期累积的结构矛盾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正常解决,尤其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不能进行市场化调整,无法发动以收购兼并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调整进程。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迄今为止,已经至少出现过六次以上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浪潮,它是产业结构偏差的清除机制。而我国工业化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却没有出现过一次像样的兼并收购,故投资活动所累积的存量误差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失衡将成为干扰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力量。

第三,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发展进程严重缺乏稳定的长期资金。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投资一直主要依靠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长期化使用,主要依靠土地资产作为抵押。这使得很多长期投资项目负债率过高。现在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接近60%,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已经很危险的信号,蕴藏了巨大的风险。其实中国并不缺短期资金,缺的是稳定的长期资金。因此,未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中,增加长期投资资金的供应,特别是增加股权性资金和债券资金供应,就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和战略议题。

第四,优质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直接导致我国面临货币超发的压力。存量资产无法盘活,增量资产也无法优化,导致经济体系存在着一方面不断吸收新增资源和流动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沉淀资源和货币的现象。这一现象是货币超发的内在压力所在。因此,优质金融资产供应短缺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严重非均衡,从而有可能首先引发商业银行支付危机,并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缓解资产短缺:以制度创新重塑增长动力结构

在资产短缺背景下,正常的资本市场的调节机制,将至少会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金融资产需求和价格上涨预期的推动下,金融资产泡沫价值增加,金融资产供应上升;二是金融资产超额需求的存在,将会造成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由此导致通货紧缩发生,物价下降,实际金融资产供应增加。

我国自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正式进入资产短缺阶段后,经济运行中的金融资产泡沫、产能过剩、通货紧缩和CPI降低都发生了,但是金融资产供应的速度却没有跟上,由此引发了上述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效应。这是中国实体经济陷入下行压力的深层次根源,也是现在“稳增长”的最大难处所在。因此如何千方百计地大幅度地增加优质资产供给,也即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重塑,而且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首先,在完善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同时,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2012年以来相继兴起壮大了“新三板”与上海股交中心、深圳前海股交中心等多达30余家的股权交易市场。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各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地位不对等;二是除“新三板”外,其余性质均定位为“区域性市场”,束缚了市场发展的空间功能;三是市场监管制度对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功能限制太多,使其交易活跃度、市场发展规模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四是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布局重复,在我国场外市场建设过程中,同类市场已达30多个,有的省甚至在多个城市建设股权交易市场。

第二,尽快推进商业银行在风险隔离前提下的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是当今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利用现有的金融渠道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在打破资本市场进入限制的过程中,只让民营、外资进入资本市场业务,不允许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只不过是对该市场利益的再分配优先倾斜前者而已,并不能由此改善融资效率。应该允许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进行拓宽。为此建议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它们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证券交易、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以及从事互联网金融服务等。这意味着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地位的重新上升。

第三,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重点,是资产证券化和相应的债券类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西方国家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一般要比间接融资高3―5倍,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比例又要大大地高于股票融资。我国未来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要优先发展债券市场。为此可以通过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速度来进行。这也是盘活货币存量、化解金融风险、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资产、提升股市信心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形成的基建资产项目,收益有保障的部分优质资产,应该强令其限期变现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收益一般的,可以由省和中央财政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使其形成底层资产的正回报率,并设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证券化,通过财政补贴、货币发行等增量货币盘活资产存量。

第四,应该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转社会保障基金的比例,并允许社保基金把这些资本的收益投入到金融市场运作。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的比例,也应该从要求的2020年达到30%提高到50%,并允许其在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之前,可以投入资本市场运作。

篇5

[关键词]现阶段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发展措施;环境保护

1.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快速发展

(1)随着我国环境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得到进步的提升,这也归功于我国多年一直以来对自动监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针对七十个城市建立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对三十一个省份和十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讯系统的建设;在淮河流域及部分省市开展了污染源废水和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2)环境监测科研工作迅速发展

全国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十,开展了涉及环境容量、排污许可、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技术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3)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形成

我国已有各类方法标准400余项,多数污染因子均已有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在一些区域进行的预计污染物调查研究及部分城市开展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在群众中产生强烈的反响,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1.2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尚存问题

环境监测队伍素质与紧迫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发展不协调。环境监测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等缺少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我国多数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出现监测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缺乏复合型高级监测人才。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监测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完善,对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的监测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

(2)资源配置不合理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如果缺乏,那么监测工作只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不到发展,即使业务水平再强的监测人员,不能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完成高质量的监测任务。

我国环境监测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资源配置手续、制度上的不健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特别是一些基层监测站的仪器。

(3)监测技术能力不足,未能有效控制监测质量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低,大多数仍以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为主要的监测手段,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忽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使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得不到有效的运行。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环保机构及主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偏于末端治理,即只有哪里出现了污染,才到哪里调查监测,因而造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污染监测阶段,没能切实做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全方位的超前服务。

2.2监测经费投入不足,监测设备陈旧

环境监测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配备先进的监测和化验设备,监测仪器设备既要反映仪器本身的性能,又要反映监测和污染治理效果数据的可靠性。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监测站的设备不能得到更新、更换、添置,大多数仪器设备处于淘汰半淘汰的状态,缺乏与形势要求相配套的设备,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物种类的增加、浓度的变化,原始的监测设备远远适应不了现有监测任务的需要,更谈不上为环境管理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决策依据。

2.3监测人员配置不当,影响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对监测人员要求很高,具备以下条件,懂技术、业务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把各级环境监测站看成了“执法的二线”,把环境监测工作当成了软任务,在人员配备上重视程度不够,随意降低监测人员选择标准,甚至把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监测部门,致使环境监测站无法完成繁重的监测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监测工作不被人重视。

3.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

3.1提高对环境监测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既关注化学物质的污染,又同样注意到辐射等各种物理因素所带来的危害;不仅关注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而且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关注常规的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关注痕量污染物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等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建立,首先就需要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2资金投入增加,完善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配备精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支持,力争将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充分利用各种援助资金、民间资金等。

要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环境监测购置仪器的调研、审批手续,有计划、有组织的配备、更新、更换环境监测设备,加强环境监测的技术装备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向测试手段多样化、技术规范化、信息资料计算机化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3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析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要求环境监测队伍必须是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有较宽的知识面,同时要求监测人员熟悉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监测技术,掌握监测质量保证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并且要善于分析总结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4加强制度建设,督促监测部门履行职责

首先:要落实环境监测责任制。各个有关部门要切实完善和落实责任措施,对未履行职责、措施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督促环境监测站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客观,维护环境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性,必须严厉打击监测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的行为。

篇6

新常态下的主要体现和预期

记者:作为对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的描述,“新常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如何理解新常态?

王小刚:所谓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现象。

首先从增速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GDP 和人民财富成倍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按照经济规律,经济规模大了以后,传统的内生动力在减弱,增速有一个逐步趋缓的过程。其次,资源环境的压力迫使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过去经济增长是传统的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巨大代价,高速增长的背后也积累了深层次矛盾,所以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第三,国内的投资拉动、国际的外需拉动这两个增长的动力要转换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向创新驱动转变,把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出来,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面向未来,我们也必须推进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创新大国转变,换句话说,我们也要面对世界发展的趋势,寻求我们自身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三个方面都促使我们进入新常态。

记者:新常态下四川的经济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王小刚:对四川来讲,新常态还有特殊的含义:一是和全国一样进入新常态,二是回归四川自身的“新常态”。四川的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西部大开发以前,四川经济增长落后于全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相对速度比全国高10%-20%。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发挥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全国都对四川大力支持,4万亿投资中有1万亿用于灾后重建,使得四川经济出现一个非常态的超高速增长,GDP增速达到15%甚至更高,高于全国50%-60%。灾后重建结束以后,四川经济有一个回归自身常态的问题,从灾后重建这个非常态回归到自身发展的常态。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有需要且有可能

记者:魏宏省长称四川经济既必须坚持高于全国增速的发展速度,又要在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那么我省如何在转型升级和合理增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王小刚:增速高于全国,一是有需要。从国家来讲,加快西部发展是国家战略需要,否则全国的现代化进程要受影响;从四川来讲,总体的发展滞后于全国,尽管我省经济总量达到了全国第8,是经济大省,但人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4位,属于欠发达地区,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速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为国家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二是有可能。一方面有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四川能源、交通、水利投资的潜力很大,对产业转移和外部投资的吸引力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由四川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四川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快速提升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较强。

当然,增速是相对的,四川经济是全国的一部分,必然也要受宏观环境影响。从历史轨迹看,今后四川经济增幅高于全国10%-20%应该是合乎规律的状态,比如全国7.5%,四川8.5%。坚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是可以的,我们对此要有信心和决心。但也要看到四川面临既要保持发展速度、又要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巨大压力。一是到目前为止,四川经济的下行通道还未结束,仍然有1-2个百分点的下行压力,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速是很不容易的。二是产业必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四川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大规模的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步伐,而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培育阶段,所以四川面临的压力更大。

记者: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在哪里?

王小刚:四川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发展阶段,我们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内生动力较强。二是要素保障,我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水电等能源资源丰富,回旋空间较大。三是改革开放,四川是中国改革的发祥地,四川的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都曾走在全国前列,深化改革开放将有力促发展。四是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天府新区的批复等,都为四川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转型升级加快,四川正在加快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发展。

优势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经验

记者:魏宏省长提到,四川存在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怎样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难点在哪儿?

王小刚:这些问题和风险与全国一样,只是四川有些地方比较突出。比如政府债务排在全国前列,但其中有特殊原因:一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较低,而四川改善和提高民生的任务很重。二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各地都有重建美好家园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是负债搞建设搞发展。要逐步化解这些矛盾,需要一定时间。

记者:怎样看待四川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产业,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哪些经验?

王小刚:实际上我最担心的是四川的产业。四川的产业能否支撑经济发展?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四川的传统产业比重大且竞争力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还没有形成支柱。我们的产业结构在支柱产业上,形成了一个“断档”,也就是魏省长说的“空窗期”。因此,我们必须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又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探索用新的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并从传统产业中派生出新兴产业,将二者结合好,促进融合发展。

经济增速下降,居民收入结构也要改变

篇7

1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综述

1.150年代的进口替代内向型战略

这一时期,韩国的贸易基本上是对美国的双边贸易,主要实行的是以高关税壁垒和严格的进口限额而实现非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策略。该策略在当时具有明显的保护性色彩。这样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内向型的进口替代策略虽然使得国内一些企业获得了保护,但这些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等严重依赖外国企业,国内购买力低下,出口不振最终导致进口大量增加,赤字扩大。因此,进口替代内向型的经济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造成了很多经济问题。为了改善当时的经济状况,60年代初特别是朴正熙军人政府上台始,韩国经济政策经历了进口替代内向型经济到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政策的转变。

1.260年代至今的出口导向外向型政策

1.2.1朴正熙时期的贸易政策(1961~1979年):出口增长第一的理念朴正熙时期,制订了四个五年计划。针对韩国60年代初的经济现状,确立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方针。以下根据韩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描述:①1961~1967年入关前的贸易政策。这一时期主要是韩国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阶段,韩国正式确立了“贸易立国”、“经济增长第一”、“输出立国”的策略,其实质就是发展“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策略。②1967年入关至1979年的贸易政策。入关之前,韩国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致力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关之后,在坚持贸易立国的基础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策略,也预示着韩国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1.2.2全斗焕时期的贸易政策(1980~1988年):大力改善出口结构由于韩国一味的追求出口高增长,经济的发展已经趋于畸形。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资本、技术、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严重依赖国外;侧重于发展出口加工区、重化工业导致国内经济比例失调,国内市场萎缩等等。政局的不稳、经济的恶化是的韩国急于寻求经济发展的转机。全斗焕总统时期,注重改善出口结构,不再一味追求出口贸易额的单一增长,逐步转变为以民间为主导、鼓励市场竞争机制,力争实现经济的稳定化、效率化和开放化。这一时期,逐步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这一阶段,出口贸易额继续增长,1981年出口贸易额为212.5亿美元,进口为261.3亿美元;而到了1986年出口贸易增长到了347.1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15.8亿,并首次实现了贸易顺差。

1.2.3卢泰愚时期及以后的贸易政策(1989年至今):政府主导性相对弱化90年代初,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竞争惨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本利率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存在,韩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下滑。表现在贸易上是连续出现贸易黑字。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国主要是继续强调出口贸易,但是重点转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进口自由化范围,改善国际收支。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商品逐步由资本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品。2008年韩国出口额达422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6%,进口为4533亿美元,是世界第11大贸易国。

2韩国贸易政策演变特点及原因探析

综上所述,韩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大致可以概括为进口替代时期,出口增长立国时期,进口自由化时期和出口创汇时期四个阶段。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国家制定并实施贸易政策的目的是能够极大的获得贸易利,增加本国经济福利,改善贸易收支。事实证明,韩国在各个阶段所实行的贸易政策效果是明显的,在一定时期是有效的。韩国每一阶段贸易政策的演变的背后都隐藏着理论的和现实的根据和原由。

2.1出口立国阶段———出口贸易额增长

朴正熙总统上任之后,韩国确定了出口导向经济模式。50年代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对国内劳动密集型进口市场是开放的,并且这一时期美国采取的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的政策。韩国主要利用西方国家不断转移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国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量增强的机遇,主动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说“,汉江奇迹”的成功与美国这一时期倡导的贸易秩序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此时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特定的国际经济关系和韩国适时抓住机遇造就了韩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的成功。另外,在出口导向发展初期,韩国经济基础薄弱,进口仍然受到严格限制。

2.2出口富国阶段———出口导向工业化

70年代以后,美、日等发达国家处于黄金发展阶段末期。此时,日本处于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时期,欧盟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东亚其他国家经济得到发展,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引资政策给韩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构成压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出口加工工业,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美国,而美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市场规模有限,韩国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轻工业产品出口规模增长潜力减弱。韩国单纯依靠出口的增长模式受到了极大地制约,表现在韩国在90年代初期,国际贸易收支严重恶化,贸易赤字加大。因此,单纯依靠出口增长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了。

2.3出口强国阶段———政府主导弱化阶段

篇8

内容摘要: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世界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基础,但仍需要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世界城市 低碳经济 北京市

关于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议题。20世纪80年代,确定北京城市性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建设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1993年将北京定位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2021年至2025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2010年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市长郭金龙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建设世界城市”被定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

(一)“世界城市”发展的要求是建设“低碳城市”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的趋势下所产生的新的城市形式,它是集聚跨国公司总部、商业服务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等,兼具各种功能,并且是控制全球经济的重要空间节点。世界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的战略选择。20世纪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涌现了一大批这类城市,如纽约、伦教、东京等。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其实质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使能源低碳发展,建立健康有效的能源低碳经济体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沈金箴,2007)。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因此,成为世界城市或保持世界城市的领先地位,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必然要发展成为低碳城市。当前主要世界城市,如东京、纽约等,都在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加快低碳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以向低碳城市转型。

(二)发展低碳经济以缩小北京与当前主要世界城市的差距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实质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新的能源结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以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北京市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2009年北京GDP近120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大关;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东京和巴黎;北京拥有法人金融机构600多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0亿元人民币,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6.7%;首都机场成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大机场;北京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为75%,吸引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5%以上,可见时代的发展要求将首都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

近年来,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北京已经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主要成员,Beaver-stock等的研究显示,北京已经是第三层级的世界城市(苏雪串,2007)。北京的高新技术、文化等优势日益显著,总部经济也初显端倪。但与高层级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北京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城市转型势在必行。服务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趋势,生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特征,且发展生产业有助于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因此,提升产业层次,特别是发展生产业是北京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未来的发展中北京主要应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以进入世界城市体系的高端。

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分析

北京要素禀赋约束呼唤低碳经济发展。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中国拥有居世界第l位的水能资源,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备,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备。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人均的51%。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特别不利(张坤民,2010)。北京资源禀赋有限,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少,可再生能源利用少,碳汇资源正在努力提升。北京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高端世界城市的平均水平。因此,北京需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北京当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基础水平及能效较低处于工业化初期。中国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而北京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需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引擎。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它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内容,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大进步。例如,日本低碳经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正是来自日本公害问题促进日本掀起的继重化学工业后的第二次经济增长浪潮,目前,日本仍在低碳领域的各方面不懈努力。

由于存在锁定效应,因此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所谓锁定效应,即现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锁定效应明显。因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一旦投入成为沉没成本,其使用年限均在15-20年以上,其间一般不会采用新技术更新。例如现在投巨资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被这些投资“锁定”,未来十几年内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二氧化碳排放较大。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超前运筹,避免锁定束缚,克服路径依赖。

(二)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供给分析

北京正处在国民生产总值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已经具备了打造“低碳城市”的经济基础。

北京在低碳农业与碳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森林、耕地、草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山水资源丰富,近年为迎接奥运新增造林面积大,低碳农业取得成效。2009年北京森林覆盖率达到36.7%,林木绿化率达到52.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9.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北京在2010年1月正式成立了碳汇办公室,由林业局、园林局等机构共同组成。同时启动了八达岭长城等几个“碳汇林”建设项目。

北京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改变了高投入、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扩大就业和提升经济竞争力要求走低碳发展道路。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北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果显著。已经初步形成低碳城市建设的推进机制,建成了一批低碳经济试点园区和项目,工业园区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目前北京人力资源丰富、低碳经济的资本投入多,低碳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可以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北京低碳型交通已经形成规模。北京建设轨道和公交,发展高效清洁的交通工具。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公交优先战略,并实施私家车轮号出行策略。北京实现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等交通“零距离换乘”;已经在全市实现垃圾清洁直运等一系列举措。

北京低碳型建筑也在逐步推行。北京全面提高建筑能效,开创低碳建筑和运行模式。2008北京奥运的“绿色奥运”已经在全国起示范作用。例如,奥运村统一安装上了太阳能集热板,奥运村采用这种先进的太阳能集热板生产热水,每平方米年节省1527度电能,按每度电0.5元计算,可节约电费763元。整套设备年节约电费高达4578000元,按设计使用20年计算,这套太阳能系统就能节约电能18324万度电,节省电费9156万元。国奥村的微能耗幼儿园,设计蓄冰池450立方米,经计算蓄冷负荷贡献率超过22.7%,整个空调季约可节省能源16000千瓦小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一)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需要自上而下地推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入。节能开始的时候是低成本或零成本的,但节能的空间也很有限。随着持续的节能减排,边际成本必然日趋提高。所谓“边际成本”,即额外l单位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因此对于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增加。公益型就很难做到收益性。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之前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占全球市场超过70%,后来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全球市场。政府要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协调作用。例如,北京市很多小区出于美观等考虑,不允许安装太阳能采暖。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利益与考核机制。

(二)积极宣传,自下而上地推行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不是要求居民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的低碳生活。这样,既发展生活所需要的服务,又尽量减少投入能源。低碳经济有三个层面:一是基于经济生产方式层面。主要包括基于低碳形态的生产、消费以及相关市场交换的政策与制度安排等。二是基于社会发展形态层面,主要是低碳发展理念在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领域的延伸。三是基于人类发展文明层面,主要包括人类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等(陶良虎,2010)。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也是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关的事情。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需要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广泛参与。以市民为对象,进行教育。普及新技术时间很长,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转换为每个公民(企业公民和自然人公民)自觉自愿的行为,变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责任,大家都参与。工业节能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家庭生活大有可为,例如家庭冬季采暖占总排放的1/3-1/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个人出谋划策,参与其中。要一点一滴积累,要全社会行动,积少成多,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的“风向标”。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粒米等等都是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企业主导,切实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但企业是低碳经济的践行主体。坚持节能优先,产于实现节约、高效、大幅度降低能源强度,从而降低碳强度。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进入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定期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及削减措施等信息,以敦促企业减少碳排放。

(四)逐步推进,由试点低碳城市到低碳城市

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高起点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园区,开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产品和技术,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有效的国际合作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官民合作,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低碳城市形象。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北京东城区已经规划建设低碳城区。东城区有能源总部经济的基础,可以大力发展集合低碳的智库、金融、投资、研发和贸易的统计平台,建设北京低碳产业中心。

参考文献:

1.金元浦.走向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对外贸易战略;战略选择

一、引言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势发展使得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它的影子。这一点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自从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进行经济往来和资金往来,这就是目前为什么形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成果是各个国家在相关的规定下实行相对自由的贸易往来,跨国之间的资金投资和资金融通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往来活动。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到经济领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当中,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世界各国如果想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来并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的话就必须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的福音。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贸易的活动也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贸易顺差也是稳步积累并使得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中的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并且在近10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经济总量方面,我国目前已经是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所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必须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全球性的自由对外贸易带来的利润和成本。争取在整个对外贸易的活动中能利用这个契机实现更多的经济利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要注意将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以带来更长远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实现长期的经济利益。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注意整个过程中的对外贸易的安全。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要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做到逐步转向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尽早实现贸易多边化等内容。要做到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接轨才能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一直稳步发展。

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步发展

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取而代之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相关的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的逐渐吻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近10年以来都是以每年10%左右的增长率来实现着我国的GDP的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光是我们国家,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稳步向前。相对于这一点来说的话,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相对比较缓慢。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之前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在后期的经济建设中,由于在同一时期内他么的起点较我们来说相对较高因此难以实现跟以前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性的对外贸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相对曲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性对外贸易中的运用以来,世界各国的对外的贸易发展速度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带来的世界贸易的总量也逐年增长。从上世纪到2000年这短短的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贸易的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世界贸易总额在2000年这一年间就达到64560亿美元,增长率为12.5%。但是,世界贸易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的任何大事件都会对世界贸易产生致命的打击和绝处逢生的鼓励。例如美国在2001年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在那一年,世界贸易的总量与前面相比也的确有下滑的趋势和结果。在世界性事件的影响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世界贸易又逐步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并出现上升的势头。在2004年结束的时候,世界贸易的总量又达到以一个全所未有的制高点。这一年的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的一个事件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事件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体现着经济危机为全球性世界贸易带来的损失。虽然经济危机的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其留下的余波式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完全停止。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对外贸易也在2010年左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所以,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这种曲折取决于当前的世界经济的整体环境。然而,全球性的经济氛围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也就注定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三)多变贸易进程的缓慢

要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跟经济市场的市场化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才会使得世界各国在世界贸易的活动中都能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才会最大限度的实现各个国家的资源优化配置。所以说,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存在着自由贸易的说法也就自然存在着贸易保护。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存在着贸易保护就会阻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其存在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加强,当时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发展领先于日本、西欧,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其经济份额在国际市场中占到了最大的比例,因此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强势。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各国争夺市场的斗争越来越加剧。最后就造成了护主义兴起,损害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为了对世界贸易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就形成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负责对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当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其责任除了解决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以及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外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组织新多边贸易谈判。由于各个国家对贸易市场的竞争等导致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贸易冲突的加剧使贸易谈判面临诸多困难。虽然有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个全球性的监督和管理机构的努力,但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进展缓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但是这并不难否定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存在以及世界各国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需求的加剧使得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一直都是各个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在以前多边谈判中涉及的困难问题诸如:农业问题、农产品、非农产品、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转让、贸易便利化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谈判。目的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立场,寻求各国一致同意的解决办法并最终实现实际贸易一体化和自由贸易。

(四)服务贸易的崛起

目前的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同传统的强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同。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第三产业例如服务业和金融业等发展。在全球性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也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全球经济贸易向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具体的特点就是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关于服务贸易组成部分问题上,运输与旅游所占比重较大,这两者在所有的服务贸易的总量中可以占到60%左右的比例。在2010年的时候,关于服务贸易了相关的统计数字。其具体内容是: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量36950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出口7850亿美元,占总量的比重为23.2%;旅游服务出口9400亿美元。虽然世纪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了以服务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并且其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是服务贸易的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于缺陷。具体的内容表现如下: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的话,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的不同区域的贸易增长速度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亚洲、独联体、非洲、拉丁美洲增长较快,北美、欧洲增长较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经济贸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还是西方发到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到了主导地位。通讯、银行、保险、电信等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中附加价值较高的部门。在这些新兴服务贸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仍是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我国对外贸易战略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及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活动的频繁度的提高使得我国的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的实施也使得我国的贸易体制得到了相应的改革和逐步完善。带来的成果就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化的贸易进程的加快。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总量的加大以及贸易自由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面临着如何选择贸易战略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混合外贸战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即90年代初期的时候,国家经济部门提出商品贸易与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加入WTO之后,我国面临的就是如何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2010年在现在的这几年间,我国对外贸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的战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合当前形势的具体的对外贸易战略的创新与选择的问题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创新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

四、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方式

我国目前是一个贸易顺差极大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的贸易总额基本上占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的总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进口的缺失。虽然我国是一个极大的贸易顺差国,但是我国的出口主要依靠的是低价的劳动力的出口以及中国制造的出口。对于先进的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类的出口是微乎其微的。出口顺差的形成也主要是依靠国内的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形成的。而且对于中国制造类的出口不仅没有为我国带来高额的利润还使得我国耗费了原材料以及环境污染作为代价。因此,要真正实现我国的出口顺差的话要逐步形成以核心技术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模式,这样才会为我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真正的优势。从上文的描述中,我们应该以反面的思考方式来面对我国的出口的外贸战略的选择。即我姑应该逐步重视进口的对外贸易。我国之所以存在出口占到了对外贸易的绝大部分这一局面,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难道我国的消费者真的是对于国外的商品没有需求而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其中涉及到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问题以及消费意识和消费手段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通过刺激消费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促进国内消费者对于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同样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这里的进口不仅仅指的是产品的进口,也包括原材料、知识和技术以及人员等的进口等方面。而且进口还可以增强我国同世界各个交流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国民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掌握其他国家产品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有才会有学习和竞争才会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提升。我们应该明白进口贸易是一国对外贸易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安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进口在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的市场从而引进先进的消费理念以及促进出口的发展等作用。因此,进口战略应考虑发挥进口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高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应提高对进口的重视程度。第二个重要的战略的选择就是要明确我国的优缺点。我国的主要缺点就是核心技术还依赖于进口,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缺失,而此类产业的发展涉及国家整体工业体系的完善,因此,对这类产业应加以保护。以美国为例,他们国家的有点就在于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上,这种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能使自己在国际经济贸易中通过小的成本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需要的就是培养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努力培养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只要有了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会使得我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五、总结虽然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近几年来都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是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上还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努力才会逐步实现我国的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合理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模式。在战略的选择上要注意加强进口以及注重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切实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自由化。

本文转摘于2016年1月15日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期:19-23.

[2]谷帅.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4,28期:19-23.

[3]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期.

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 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同时也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途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贸易发展自由化。因此,探讨、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需要充分认识到贸易自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贡献,促进我国国家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一)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

世界经济中三个主要的力量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三个部分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3左右,进入21世纪后,其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发达经济体由于在最初经济发展阶段起点比较高,因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等,这些原因造成其经济一直处于低缓的状态,想要发展就需要外在因素刺激。但是,相对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力量,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统计研究表明,十年后,两者之间的经济力量将相对持平。

(二)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

当代世界贸易已经逐渐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但是同样还存在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对立的情况。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针对两者之间的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贸易谈判,但是由于多方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到一致,致使贸易谈判一直处于僵局。虽然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一直处于僵局,但是贸易自由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仍就对服务贸易、技术转让、农业问题等问题组织谈判,进一步协调各个国家的立场,寻求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

(三)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

实现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从英国和法国签订的科博登条约开始。随着全球经济转型,近些年,在多边贸易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途径就成了双边区域经济合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双边区域经济组织,诸如,欧洲、亚太以及北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南美的安第斯共同市场等。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时,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额居世界第一,进口额居世界第二。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应该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一)提高出口贸易结构和方式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一直都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并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出口贸易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竞争力低、出口市场单一等。因此,国家需要对出口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将对外贸易从数量取胜转变为质量技术取胜;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在税收上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等。

(二)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我国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国家应该对其发展大力扶持。例如,我国钢铁、汽车以及造船等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发展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同时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这类产业对国家完善整体工业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大对这类产业的保护。高技术产业是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技术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该产业整体发展较为薄弱,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目前有些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较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鼓励扶持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对高科技研究力度,同时建立高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大力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利用研发补贴政策,注重对研发条件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呈整体滞后的情况,竞争力较低。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提高服务产业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主要可以提高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人力、财力以及技术投入,制定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战略措施,为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打破相关领域的垄断模式,提高竞争力,并且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立法以及贸易管理机构。二是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传统的服务业应该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劳动人员素质,促进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电信行业。电信行业主要的提升方式就是对外投资,实行跨国运营。二是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这类行业在改善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时,主要应该结合国家政策,通过联合、兼并的模式进行行业重组,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避免和禁止恶性竞争,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计算机以及信息服务行业。该行业应该充分挖掘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以及充分考虑和分析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国际产业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前,我国应该对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利润的传统产业进行大力扶持,提升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体现在很多方面,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新兴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展缓慢以及双边、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活跃。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上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笔者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玉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发展研究,2013,01:19-23

[2]董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0:209-210

[3]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130-132

[4]邱王锦.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J].中国投资,2013,S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