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感言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育感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入每一堂语文课。教师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情感抒发,在让学生体会文字和情感的魅力的同时,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包含着对学生思想情感教育在内的深层次教学体系。[1]
情感教育的引入,可以使语文教学焕发生机,充满活力。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语文本身的文化魅力更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处于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情。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1.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将情感教育直接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环节就要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并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并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把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效果,尽可能用精彩的语言将课文内容生动的表达出来,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自身经历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将文中父亲对儿子真挚、细腻的爱恰当的表达出来。尤其是在朗读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段文字时,语调要舒缓,要饱含深情,让学生充分感受父爱的博大深沉。[2]同时,在其他课文教学中,依据具体情况,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文中角色,体验人物的情感立场,体会人物心理状态,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资源,将课文所描述的环境氛围生动的再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的老父亲》这首歌曲,为课文创造浓浓的亲情氛围。[3]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歌的背景下,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父爱。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热爱之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快速而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在冲击学生感官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情感教育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既扩展了学生的情感空间,又取得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3.在写作实践中强化情感教育
在学习课文、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过程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受教育模式。而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表达相应的思想和感情,学生则是以主人翁的形式参与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学生的情感素质能在写作中得以升华。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我们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无不是内心情感的表达。[4]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真实想法,力求写出真情实感,感染读者,也感动自己。
在具体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充满情感体验的题目。这些题目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够激起学生联想,尽可能触动学生情感神经,如《妈妈手上的茧》,这个题目能引起学生对母亲辛苦劳作的感恩情结;再如《风雪中的鸟儿》,这个题目则能激起学生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坚强品质的赞美与渴望之情。学生面对这样的写作题目时,内心定是激动的,或是感慨的,其内心情愫在相互碰撞中得以升华。在写作中,学生的情感素质得以提升,情感教育在无声中促进了语文教学目的的达成。
三、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提升学生情感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并在写作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失为有效途径。
篇2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课堂教育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63
Emo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MO Quanhong
Abstract As China continues to reform on the education syste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idely applicable, many drawbacks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can be solved or alleviated.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and summary, the authors recognize that education, emotional education growing role, its rol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not only to build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to maintain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inter also good cooperation and learning, enhance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this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otional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a view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junior Chinese; classroom education; emotional education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养教育成为教育的重点,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关系到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思想的形成,所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就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是符合学生情感需求、知识需求的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1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相关概述
1.1 情感教育简介
在新课改背景下,情感教育是整个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一个组成内容,这种教育方法是指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展开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情感教育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观念等情感方面的表现,其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形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自身和课本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使教师、学生、书本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路线,并融合统一,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丰富的情感,从而引发共鸣,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1.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通常来说,初中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这些情感元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分别是课本中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的主要载体,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有文字语言、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感彩,教师作为课堂教育中的引导者,主要情感是教师对教材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水平、人格魅力等;而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的主体,其情感元素主要有知识理解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学习态度等。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加强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新课标的普及,素质教育逐渐的替代了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以往实践证明,要想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并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语文教育中融于情感教育是极为关键的内容,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必将事半功倍。要想快速的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正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针对学生的特点、年龄、知识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再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快乐教育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情感教育除了在帮助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也有明显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主要是由情感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它不仅仅针对学生的心理同时还针对学生的生理,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还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仅对初中语文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对其它科目的学生同样有良好的影响,所以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措施
3.1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最主要的目标除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之外,还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具有一个较好的思想观念。语文知识的传递,在课堂上的积累往往不够,更加重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去真实的体验,灵活的运用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只有确保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才能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在现实世界中,学习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内容和初中语文学习有很大的联系,不论是学习内容上还是学校的形式上,生活中包含的语文内容极为广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教学不仅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也能够充分的考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还有考验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感触极深,增加知识的理解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看云识天气》为例,初中的学生通常对云和天气的关系认知模糊,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学生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云,并记录下云的特点,再根据云的特点再记录下未来一到两天的天气情况,最后根据所记录的信息来对比文章中说的是否正确。通过这类亲身实践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文章中作者的意图,从而达到强化课文印象、提高语文理解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的目的。
3.2 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事半功倍。在当前的课堂情境创设中,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创设具有丰富情感的课堂,和富有教育意义切合书本内容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直观的感受到书本作者的意图,教师的用意,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课本内容的整体线路和情感特点。初中课文几乎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尤其是一些寓言故事,情感表露无遗,按照传统的教学,往往教师通过口述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往往学生在灌输式教育下很难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并且也很难让他们能够充分的利用知识,以及很难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的运用充分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能够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多媒体的丰富多彩性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将事半功倍。例如人教版中的《黄河颂》,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黄河在我国民族发展中的深厚情感,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关于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黄河主题音乐,围绕黄河之景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雄壮,体会黄河对于我国民族的重要作用,从中感知黄河的宏伟和壮丽。
3.3 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学习主体必须要带着较高的积极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并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在课堂上积极和教师交流和沟通。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多情况下是以阅读课文来实现的,课本中的每一词句都经过作者的反复琢磨,因此每一句带有浓厚的情感特色,文章的情感通过直接带有感情的阅读是一种直接情感教育方式,如学生带有浓厚的情感阅读文章和诗篇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有感情的示范让学生跟读,通过阅读来快速的实现感情与感情的传递,从而让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的感受,如有的作者是怀才不遇、有的是背井离乡、有的生活所迫等,这些都是特定环境下作者流露的真实情感,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真实的情感。例如《石壕吏》一诗,源于杜甫在石壕吏投村的所见所闻,诗中每一句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突出了在当时统治者统治下人们的凄惨生活,对此教师可以带有感情的示范阅读,阅读后再为学生讲解全诗的意思,通过悲惨的事件勾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作者对当时环境的控诉。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新课程的推广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学科,加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思想,同时能够拉近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快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能够快速的实现初中语文教育中广泛的开展情感教育,本文针对情感教育的实施办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重点,以期望为我国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一点贡献,以不断的加快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
参考文献
[1] 沈建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5(13):136.
[2] 徐海平.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11(11):146.
[3] 孙梅.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实施方案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3):113.
[4] 赵方圆.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之我见[J].成功(教育版),2013(23):68.
[5] 潘海生.让情感浸润心田――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学生情感培养[J].考试周刊,2013(z1):45.
[6] 徐宏.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33.
篇3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性体验缺失的反思
长期以来,传统语文教学理论把教学看作是纯粹的认识活动,过于强调课程的功利性、工具性,忽视了课程的人文性、生命性,忽略了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被简约为计算的智能—客观的‘知识、规律、规则’”。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课程中大量的情感资源被荒废了。学生对知识敬畏而不亲近,理智而无激情,使得原本极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趣的语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变成了机械的、无聊的文字游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偏差。教学设计向来只固守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教学检查与评价中很少涉及情感因素,缺乏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操作性不强。第二,教师普遍轻视情感素质的培养。一些教师或把情感视为一种生理现象,是能够自发、自然地生成,或把情感视为认识活动的“副产品”,无须培养。第三,教师自己情商品不高,一部分教师不善于挖掘、提炼、展示课程的情感内容,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第四,教师的角色的错位,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充当“居高临下”的主导者,缺乏师生之间“对话”,导致师生之间难以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无法达到情感相通。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性体验的策略
1.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导语、实物、图像、音响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
2.解读文本,披文入情
我们知道,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绝大部分文章文质皆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前,教师必先受其感染、熏陶,找出文章的情感最深之外,然后,根据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精心安排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情感世界,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获得新的情感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记得早几年前一位教师在教学田晓菲写的《十三岁际遇》一文时,打破了以往简单提问,机械回答的方式,而是根据文中主人公田晓菲的情感线索,巧妙地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走近北大,谈感受,融入情感。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交流感受。(2)走进北大,体悟情感。由两年后田晓菲的“茫然若失”设疑,跟随作者感受对北大似师长、朋友、母亲的情感。(3)朗读结尾,释疑悟情。结合作者的抒情话语,理解作者“茫然若失”的真正情感—对北大的依恋。(4)再谈北大,升华情感。让学生谈与作者一起走进北大的感受,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师生的情感始终随着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脉搏跳动,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
3.品味语言,以情育情
(1)设疑法。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发挥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能,看准时机,就某些容易被学生忽视而又蕴含强烈情感的词句,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感悟教材的“情”与“理”。例如《藤野先生》中“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教师发问为什么要用“酒醉似的”来形容“喝采”的情态?这样,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作者对那些愚昧民众的批判之情,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想象法。情感体验往往离不开想象,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情感得以活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这些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到春天万物充满的活力与生机,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组织活动,以情冶情
一般来说,初中生接受情感较容易,但很难持久,因为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全部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外,还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造性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获得创造性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实践证明,只有创造性的情感体验,才是一种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记得,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言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当中,一位女生噙着泪水满怀深情的哽咽着给大家讲述了母亲历经许多困难不辞辛苦为她冶病的真实经历,当时全班所有同学包括教师都被她的故事所打动,许多同学流下了泪水,她的发言也激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表述自己对母亲的爱戴、感激,有的为自己不能理解母亲而感到自责,我也向学生讲述了母亲生前的往事,那一节课上了足有一个小时,全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一次从未有过的洗礼,大家对亲情,生命的认识得到了一次升华,而这种情感体验远不是教材中几篇课文就能达到的。我想,它可能会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93-01
情感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应认知和情感的过程,其是建立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其认知基础上,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还原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使用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体验式教学是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体验,以通过陶冶学生情操的方式提高其语文阅读能力,因此,课堂气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能够很快将学生带入情境,在音乐的选择上教师要依据所讲内容来进行合理选择,但不要选择过多的曲目,以免学生感受到的已经超出了教学的范围,数量大致定在一首到两首,确保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教师渲染的课堂气氛中;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教学情境的选取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展开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切身体验知识,也能够快速理解知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有帮助,是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手段。如在讲解《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水浒传》相关音乐,将学生带入到豪气冲天、侠肝义胆的气氛中去,便于后续的学习。
2、通过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逐渐发展,其在教育行业也有所渗透,在这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多种优点,其能够将知识化静为动、能够将声音、视频等融入教学,让原本只有书本教材的课堂一瞬间变得丰富多彩,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适当插入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等,也可以将文章清晰分解,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通过这些新颖的元素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知识的内容和背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在体验知识的同时对文章加以思考,找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是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在讲解《蒹葭》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首《在水一方》,并配以芦苇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在芦苇丛中畅游的感觉,将其带入其中,以便学生的理解。
3、通过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积极性
除了以上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亲身体验之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也是体验式教学较为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使用角色扮演这种方法进行讲课时,教师要注意一般都是用在涉及到的人物较多的文章中,至少是在三个以上,否则将不利于教学正常的进行,在角色扮演时,教师要首先给学生们分组,然后组内自己决定谁扮演哪个角色,不要硬性地去规定哪个学生演哪个角色,这样学生才会卸下心理负担,进而更加自由地发挥自身才能,使课堂更加丰富,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知识,进而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组进行表演,其它小组仔细观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感染力非常强,学生们能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去,在古代的唇枪舌战中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对其古文的理解十分有帮助。
4、扩读性体验
在情感体验式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对于文章的体验,所以教师可以考虑将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带入课堂,扩充学生们阅读的知识面,或是将学生们带出课堂,让学生们走进生活,进而亲身体验文章。对于这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较为常见,教师经常性地将课外相关知识带入课堂,但是第二种方式却不是经常使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教师要肩负起学生的安全责任,对于调皮捣蛋学生较多的班级,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体会自然。如在讲解《倒拔垂杨柳》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扩读《水浒传》,从其中节选作为阅读的开端,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门;在讲解《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通过申请,组织并带领学生到有莲藕或是荷花的公园中走一走,让学生亲身感受,拓宽学生的视野,多角度理解知识,达到很好地情感体验式学习。
5、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求教师的评价要科学合理,首先,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个人档案,将其平时学习中的评价收录到其中,便于在期末总结时进行有效的评价依据,也是作为后续教学计划的依据,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对阅读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自身语言的感染性,针对于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出具有感染力的评价语言,如针对学生分析的文章,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通过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更有信心将文章分析透彻,这样学生能够在改正错误的同时更加乐于学习语文;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的内容以所学习的文章内容为主,在自评和互评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建议,进而以更加正确的态度进行学习,同时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总之,情感体验式教学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语文知识,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在体验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正确引导其展开阅读,有效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80-0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是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剂、催化剂。体验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并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各种感官,设身处地、人情人境、全身心地走进作品,对作品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的实践活动。
1 由声情并茂的诵读引感体验
汉字是形、音、义三要素统一的文字,而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心声,是文字语言节奏与音节节奏的统一。优美的文字诉诸视觉,自然会有形体感。溢于字表的形象、蕴于句内的逻辑力量、整齐排列或杂然相陈的句群、传神的标点,这些形体特征,使读者赏心悦目。优美的文字诉诸听觉,自然会有音韵感。谐音押韵、平仄变化、工整的排偶句、错落的整散句,这些音韵特征使读者感到悦耳。匠心独运的词语使用、越规逾矩的超常搭配、句式与句型的奇妙变幻、繁简得当、修辞精妙,这些言语组织功能又会使读者感到激趣、动情、励志。因此,诵读涵咏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诵读中可以尽情地感受语言的音韵美、结构美,体会语言丰富的内涵、淋漓的情味、美妙的境界。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诵读涵咏,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可以激发联想,深入思考,丰富情感,洗涤心灵,醇化情愫,美化言辞。只要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就能充分体现诵读的意义和价值。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要以朗读贯穿始终。诵读之初,形式不求统一,音调不论高低,或偃仰啸歌,或端坐细语,或快然自醉,或长歌当哭,或听录音朗诵,或听教师范读,关键是要读起来,在反复朗读中体验、感悟、理解、赏析、评判、积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只要读得有滋有味,只要读得意兴盎然,不仅可以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感,还可以强化记忆,锻炼口才,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
2 营造情感氛围。产生共鸣
例如,教学《乡愁》,这是一节教学目标相当明确、教学设计十分清晰的欣赏课。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人其境、得其情,体验乡愁的情感,理解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的情感。教师应通过不同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这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是如何选择平凡而丰富的意象递进组合,来概括诗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思念的创作手法。这堂诗歌欣赏课的容量大,我通过诗歌情感体验和意象赏析,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投入所创设的氛围中,鉴赏、思考、吟诵、理解并直至产生共鸣。此外,我还穿插了改写《乡愁》的环节,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艺术特色。
3 注重语言表述。描绘情境
新课程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语言,研究学生的爱好兴趣,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我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精美画面,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和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相通。只有让学生人情入境,才能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任何文本都是语言的作品,任何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乃至精巧的结构,都必须依靠语言才能表现出来,反之亦然。初中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领悟也要通过语言这座桥梁。因此,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就尤为重要。武汉语文教学名师洪镇涛说:“听、说、读、写,其中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诵读是激活、唤起生命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诵读,对诵读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须成诵”,“三分文章七分读”,等等。为什么要大声地读出声音来呢?因为有声的朗读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一种对话方式,朗读是一种对文本再创造的感知过程,它既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同时又是文本的言语积淀为学生的语感的过程。而当下的语感教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这说明传统教学中的优良做法,我们应该勇于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革新以适应新形势。
阅读与写作实际上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整体环节,阅读能力也可以借用写作表达来带动提升。在学生深入体味,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本的内涵意蕴之后,引导学生把这种生命体验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持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更高一级的审美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对策
1.前言
初中语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发展智力为主,而情感教育则是以初中生自身信念、情绪、态度与情感为主,进而不断提高初中生情感的调控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属于初中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挖掘教材中情感的因素,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
2.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1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本能赋予作品情感,这也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尽可能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真正掌握作者写文时的意境,这样理解文章就比较容易,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进而掌握所学知识。
2.2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的教学素质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习惯、审美教育的目标、思想教育的目标、智力发展的目标等;而语文能力和知识培养一般是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要求初中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其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而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达与理解基础就是情感,只有初中生具备情感的体验,才可准确理解文章写法以及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2.3加强学生爱国情感
初中语文教育活动中必须体现出民族精神,向学生传达民族荣辱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由于初中生的世界观与自身立场等因素经常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受到影响,因此,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培养自身的积极情感,进而感染学生情感,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文化知识,又能够培养出正确的教育观与世界观,加强学生爱国的热情[1]。
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应用
3.1重视初中生情感教育
由于初中生较为叛逆,在教学活动中,自我约束力不强。学生对课程喜爱程度经常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个人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情感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初中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还书与借书的情感,然后与当下优越条件对比,培养初中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3.2重视学生主体性发挥
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全方面考虑学生语文知识特点、年龄与认知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初中生接受能力,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学满足学生实际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春酒》这一课教学时,拓展延伸的设计如下:教师可以列举汪曾祺一直留恋着端午鸭蛋,鲁迅始终记得罗汉豆的味道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这些作者喜爱的美食,有着悠长情思。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回忆令自己难以忘怀的美食,这些美食是否可以勾起学生回忆,从而加深初中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3.3教师要尽可能使用情感语言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应用情感语言,这样语文教学课堂才会变得生动与灵活。教师应用情感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和情感,而且能更好的和学生交流沟通,进而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
例如:在学习《真正的英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与等英雄事例,将这些人物做过的伟大事件刻画出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这样学生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篇文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3.4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内涵
语文涉及范围比较广,这就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开阔眼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充分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才会将自身体验和感受融入到其中,进而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项链》这一课时,教师要从各个方面解读,如:从课文中容易看出,马蒂尔德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失去了整个青春;而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人生虽然错位,但是因为自己勇敢与诚实又变得十分美好,进而让学生感受青春容易流逝,要学会珍惜。
3.5通过情感教育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尽可能形成民主、轻松与积极的初中语文学习环境。教师还要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互相讨论,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但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初中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文时,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前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同时按照课文中的相关标注自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将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后学生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方式,能够解决文章中的相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效率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将这种方式融入到每一个语文教学的环节中。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营造活泼、民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创造与学生情感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进而实现乐学、乐教的效果,最终使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教学手段;评价方法;主动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工作者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各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语文教学的主动性
语文教学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态度。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教学好与否,和教师自身语文的业务水平、自身修养有着直接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主动创造起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堂课的精彩与否,一堂课的效益如何,跟教师的精心准备,也就是主动精神,以及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密切相关。教师主动地精心备课,学生主动地预习、思考问题,该堂课一定余音绕梁、记忆犹新。反之该堂课一定味同嚼蜡、转瞬即忘。
二、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大多数学生记忆最深的教师不是满堂灌的教师,而是思想上和行动上给学生做出表率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也确实注意到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但忽视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巩固、理解、提高和运用,绝不能仅仅依靠口口相传,而更应该侧重学生自身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讲得再多,远不如学生自己多讲讲,多做做更让学生掌握得更多。一般来说,笔者上的每堂语文课,课前都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讲他们自己搜集的素材,同时在语文教材的授课中,让学生自己更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则当导演多启发、引导,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讨论,通过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的脑海中也就渐渐地留下了许多有益于自己的东西,而这样一学期、一学年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确实有了极大了的提高。
三、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趣味性是让教师和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就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快乐。这样,语文学科才会充满其无穷的魅力。
在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时,笔者一般每周安排一个组的同学每天写好5个字,然后要求他们相互之间交流,互相指出优缺点。教师适时指导,然后,把学生一周所写的字到宣传栏张贴出来,评出优秀的学生习字,对进步较大的学生习字等加以奖励,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此学生平时的作业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笔者班的学生书面最整洁,效果非常明显,而且错别字也大大减少了。
四、语文教学的价值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开设,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性。语文学科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性。初中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使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能够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会规范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并从中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能较好掌握朗读、默读、略读和精读能力。并能和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对话,欣赏品味优秀古诗文,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会自主阅读。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文从字顺,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言和真切体验。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使学生能耐心地倾听,自信地表达,得体地交流,敏捷地应对。在综合性学习方面,使学生关注本班、本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语文学科的价值性,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素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先成人,后成才,才成功。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应该贯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每次语文实践活动、每次综合性学习都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品德。身教重于言教,在这一方面笔者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影响力。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语文教学中教材所流露的情操培养,更注重课堂教学外对学生的表率作用,做到了课前在教室等待学生,课后礼让其他教师先行离开,课间从不乱丢垃圾,着装注重整洁性、严肃性、得体性相结合。通过课堂对学生品德的熏陶和课外对学生品德的示范,使学生基本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五、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日渐提高,各学科之间交叉也全面增加,可以这样说目前没有任何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综合性的教学手段更应完备。没有其它学科的相互支撑,语文就会枯燥难懂,面目可狰。
在《不朽的失眠》教学中,学生只有在对《枫桥夜泊》的深刻理解和历史中张继的人生历程完美结合中才能体会诗文的意境和“失眠”的落魄孤独等诸多感慨。在《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外,还要大量掌握相关的天文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收效颇丰,视野开阔。
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公民的时代精神。创新包括创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既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教学的创新。
在《哨子》的教学中,上课之前笔者尝试让学生准备或了解哨子,上课时笔者问学生对哨子有什么想法,学生说法很多,如可以发令,可以取代停电时电子钟的铃声,还有的说对交警而言可以取到提示的作用等等。课堂活跃了,笔者灵机一动,就哨子本身的作用,构成原理,以及力学、声学应用讲授开来,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更好认同新课程理念,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并且要有更高感悟,这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主动性、实践性、趣味性、价值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02(10).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同.阅读活动的实质与阅读教学意义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2009(1).
[4]熊芳芳.生命语文课题概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4).
[5]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6]徐化越.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上一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下一篇:空气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