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过程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

篇1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教学质效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显著的特征就是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上面,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非常重视,从教学设计到活动组织都精心准备,但是教学成效并不明显,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对于教学环节拓展程度不足。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当构建起立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开展课前预习,前移关口培养学生自习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快节奏学习中,会出现不适应状况,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预习能力方面下功夫。

1.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环节,一切知识点都要经过自己讲解才能够放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思维惰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课前预习作为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充分预习的良好习惯,将基础性知识掌握在课堂教学之前,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指导科学的预习方法。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预习技巧方面的指导,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读、划、做”三步预习方法进行,通过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与思考,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将自己认为应该重点强调的重点做上记号,便于学习时候强化记忆,在预习活动结束后还要自己尝试做一做,检查预习成效。

3.搜集预习的难点信息。在预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预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活动的针对性,而且有助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考题的时候加以吸收,进一步提升思考题与学生学习实际的结合程度。

二、开展课堂探究,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构建起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1.组织探究学习。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师的传授为指导点拨,以探究题为主要线索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探究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以探究思考题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我设计出一组探究题: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三天的活动表达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分别找出具有代表性或是意义深刻的语句。海伦最希望看到的是哪一天?为什么?用一句话或是一首曲目来形容海伦的意志和精神,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些探究思考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及时地给予难点点拨,帮助学生领悟其精神境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维拓展,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组织教学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其思想教育意境还具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环节拓展活动,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教学《祖国山川颂》时,为了提高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祖国和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搜集一些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语段、照片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讨论,为教学活动增添生动素材,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教育成效。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也是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如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针对学生对职业选择与未来规划方面的不同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活动,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交锋中逐步纠正片面观念,加上教师适时点拨,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巩固教学成效。

3.开展角色互换。在一些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生的思维引领作用。例如在古文复习教学时,我安排一些语文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开展复习内容讲解,从文学常识、重点字句理解、古今互译、重点语段分析及思想主题感悟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个主题,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教学生复习巩固,其中一些技巧与方法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增强掌握的效果,如学生总结出文学常识联想记忆法、重点字词归类记忆法,对于其他学生的帮助作用非常大,将教材内容通过学生的形象思维与自我总结进行处理,增强记忆的深刻程度,提高思维水平。

三、开展课外活动,拓展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课外活动,深化语文教学成效。

1.组织专题研究活动。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取一至两个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如文言文翻译技巧、语法知识要点等,通过这些深入研究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结合教学进度安排,教师可以适时组织一些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竞赛活动,如文学常识抢答赛、读后感评比、古诗词背诵竞赛、语法知识竞赛等,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竞赛活动中巩固教学知识理解,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优化教学 方法策略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语文教学板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间接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温故。在此期间,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反观我国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却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模式一板一眼,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够强;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良好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基于上述情况,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课堂期间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从以学为本的角度着手,在秉持自身主体为止的同时也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即扮演好教学“指导员”的角色,也扮演好学习“合伙人”的角色。由此一来,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还能间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继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成效。

一、发扬教师主体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思路是确保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前提。在具体方法上如下述两点所示:

1.巧用电子白板,让阅读直观性强

在以教师为主体打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首先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方法为例:电子白板直观性强,以电子白板为主导打造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阿房宫赋》为例:在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出示相关的解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了解文章中的内容。比如“勾心斗角”,这在现代词典中的意思是用尽心机互相排挤,而在原文中,它的意思却是古代建筑的一种风格、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单纯地从字面解释来看自然无法帮助高中生完全理解。这时,通过对视频的观赏,学生在理解方面便会更加深刻。另外,文章中利用大量的描写刻画了阿房宫的外形和结构,通过视频播放,可以将真实的阿房宫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视觉上对其产生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2.巧设探究问题,让阅读有效性强

作为教学主体,教师提供的巧妙问题可以让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指导阅读期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文章在描述上分别使用了哪些修o上的手法?这些手法有哪些优点?第二,文章中包含了许多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和措辞,这些描述揭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第三,文章中的荷塘月色到底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语文教师在设计上述三个问题期间首先考虑了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首先,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来操作。但与之相比,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在难度上则有所提升,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操作。如此一来,不同学情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良好的阅读锻炼。而且,语文教师可以在此期间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在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更好地进行思考。

二、发扬学生主体地位,点燃智慧的火焰

在以教师为主导打造课堂阅读教学方案的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客观地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工作,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如下述两点所示:

1.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是达成理想中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此期间,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探究任务来完成课堂训练活动。同样以《阿房宫赋》为例:根据传统文言文学习方法,为学生设计以下探究任务:第一,参考教材注释,对全文进行翻译,了解文章内容;第二,对文章进行分段,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段落中的精彩修辞手法进行挖掘,分析它在文章中的用意;第三,思考作者撰述这篇文章的用意,他在称赞阿房宫的壮阔、优美的同时还间接渗透了哪些思想?为什么?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答案?当然,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有效性,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策略

1.前言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重要的英语语法知识,而且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英语教师要将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改变学生的思维观、习俗观和世界观,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策略

2.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传授给学生有关词汇、语法的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用相关的英语名言警句,并且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2.2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高中英语教学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从而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西方国家的习俗、宗教和历史。其次要解读词汇、短语、谚语等语言单位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使英语教学更加切近交际的语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3运用教材内容,最终实现文化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带领学生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为学生放映一些外国大片,从而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电影的影响下,可以引导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使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心与兴趣,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2.4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西方文化的书籍

高中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有关文化的书籍、报刊,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加拓宽学生的视眼。文化书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口语表达习惯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3.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将文化意识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历史,并且在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学生 成长成才

1.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犹如一颗光辉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人类文明史的皇冠之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培养和陶冶民族精神、民族素质的巨大精神力量。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市场经济观念的强烈冲击,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变得相对薄弱。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失去正确的指导方向:实用主义倾向开始显现,集体观念逐渐淡漠,个人主义慢慢抬头,拜金之风渐渐刮起。

国内众多学者分别对大学生成才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喻芒清[1]对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内容、现状及主要途径与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王广珍[2]认为必须给予大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任伟[3]认为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培养爱国情怀、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促使道德意识觉醒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涵养养成产生深远影响。陆建华、杨剑梅[4]结合“五四”文化精英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进行了研究。王新婷[5]认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能产生积极影响。郭学利、高红梅[6]指出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手段,拓宽教育路径。张海波[7]提出应在扬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大学生的现代文化人格。方凌瑾[8]对当前高校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意义、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论述,提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及方法。赵卫新[9]认为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可以运用课堂教学、传统文化讲座、课外阅读经典、环境熏陶等方法。苏宝梅[10]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指导。

从上述分析可知,已有的相关研究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而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研究比较薄弱。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成长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则凤毛麟角,鉴于此,本文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

本文拟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高职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2.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对高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普及和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要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上无数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爱国主义在传统文化中的反映。高职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学习中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感人事迹。

2.2艰苦奋斗教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艰苦奋斗中总结出来的深刻哲理。中华民族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能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向前发展。认真学习这些至理名言,对于当代高职生发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2.3高尚情操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把完善个人道德品质看成为人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大都把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作为自己的最高精神追求。社会交往上讲求“大公无私”、“言必信,行必果”;个人修养上讲求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身正”等。

2.4奋发向上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关系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广大人民充分发扬奋发向上、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优良作风,挽救并振兴了中华民族。

3.高职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

3.1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的重要指标,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一切都表明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职生成才教育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3.2高职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

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分于动物的重要属性。是仅仅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还是为了集体、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心醉心于金钱利益还是毕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阶段是高职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成才教育在高职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4.1增加高职生的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宏富,主题广泛、包罗万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学、处世哲学等领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扩大高职生的知识面,增加渊博的百科知识。

4.2培养高职生的爱国情怀

如果高职生能够深刻理解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就能对祖国产生深厚感情。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髓思想,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科学的辩证思维及理性的爱国态度。

4.3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哲学。认真学习中国古代哲学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哲学。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观点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理论。《老子》、《易经》等著作中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闪烁着古人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辉。阅读这些著作,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境界。

4.4提高高职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德,培养多方面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栋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表现人类顽强不屈、豪迈进取的文化现象,其中蕴涵的精神价值对高职生仍有激励作用。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5.1加强课程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诚然,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社会急需越来越多的拥有实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时候,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设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双语教学。

5.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氛围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视学校环境建设和人文景观建设。建筑设计、道路取名、宣传栏布置等都应凸显传统文化;第二,定期举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如在课外活动时间内,在校园的大屏幕上播放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或者播放《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电视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3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发掘师生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事迹,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等。撰写文章或者报道,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对这些优秀事迹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并非虚无缥缈之深奥道理,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喻芒清.大学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王广珍.学习方式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

[3]任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涵养养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6):61-64.

[4]陆建华,杨剑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2):148-150.

[5]王新婷.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成长[J].高等农业教育,2008(6):25-27.

[6]郭学利,高红梅.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47-49.

[7]张海波.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现代人格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51-52.

[8]方凌瑾.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J].怀化学院学报,2006(3):174-175.

[9]赵卫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J].惠州大学学报,2001(3):102-107.

篇5

关键词:发散训练;质疑问难;回顾反思;适时指导

众所周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语文教师,尤其是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灵动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体会、多运用。

一、发散训练,让思维在有限的空间中放飞

发散性思维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或写作训练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其思维能力。

如,教读《沁园春・长沙》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就作者描述的湘江美景进行联想,用笔记下想象的内容,培养思维能力;教读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欧阳修其人”等小短文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学生为了写得好一点,必然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样势必开阔其视野,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相应训练。

《雷雨》一文是先生的经典之作,文中周朴园对鲁侍萍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周朴园未说出来的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其实,戏剧、诗歌中的空白是很多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人物、情节等有关因素想象补充,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二、质疑问难,让思维在“博弈”中成长

用批评甚至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其实是培养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习惯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事实上,许多学生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很少对所学的内容向老师质疑。究其原因,成绩稍差的学生,甚至中等生,不知问什么,对语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许认为没什么可问,或者认为我已经都会了,无需再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此不能质疑,“更好地发展”只能成为空谈。

那么,此种思维训练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创设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因慑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去问。因此,创设一个轻松、快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提供“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学生解除心理障碍。课堂上,我们可用商量或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如,“懂了没有?”“谁的答案能给老师带来惊喜?”“你真会思考!”“你的看法很独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此外,教师若能用恰当的语言或肢体动作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自然会一起去探究。

教学中,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应给予表扬,以提高其思维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或许只能拘泥于个别词句,甚至是书后的思考题,教师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而应通过启发诱导,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偏执的问题,教师也应正面引导,切忌讽刺挖苦。总之,只要能注重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在不断地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中,学生刚开始可能不知道如何进行质疑,或者提不出问题,或者尽提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教给他们一些质疑的方法。首先从提问的形式上进行指导,告诉孩子们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词来提问。其次,从提问的内容上进行指导。如:可以针对题目及文中的标点进行提问,还可以针对文章中的句子及不懂的内容进行提问。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职高学生,教师可以事先备好课,找出文中关键的句子,指导学生针对这个句子进行提问。这样一来,学生提问的范围就会缩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3.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急于过早地下结论,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找出答案。这是让学生解疑的过程,学生自己解疑也是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它比简单的直接回答要好得多。组织小组讨论问题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得有理有据。对于缺乏勇气、畏畏缩缩的,在提出问题后,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或拟一提纲,或打个草稿。总之,尽量让他们发言,对于阐述时根据不足的,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或反问,或提示,追出理由来。

三、回顾反思,让思维在“深水”中游弋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养成反思的习惯。比如,“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思维的方法?”“我的思维为什么不深刻?”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经验和教训方面进行反思。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对新知进行梳理,而且能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更好地激活和发展学生思维。

四、适时引导,让思维走上正确的轨道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们说培养创新思维,改变一般的思维模式,但不等于说思维可以处于无序、混乱,甚至是非不清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时做好引导工作,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轨道。这一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外,还要注重方法论和是非标准的把握,无原则地求异求新会导致思维下意识逆反。我们要通过背景的介绍、正确的引导和文本的解读,让学生懂得即使是求异思维也有一些基本原则是不可违背的,一旦违背了这条原则,那就偏离了思维能力培养的初衷。

篇6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创新;模式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为教学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视,及时地把握新课改的创造的机遇,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完成高中语文教学。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很好地完成教材中的知识教学,同时还要增强高中语文课外拓展教学,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培养高中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语文探索精神。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高中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使得高中语文教学难以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同时还会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顺利展开。

一、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高中语文教师占据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提升高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会对长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产生一定的阻碍。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全面培养高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有效地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长此以往的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会使高中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更加深入透彻地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课改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作为教学主体。语文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利用可利用的手段,全面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不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完善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

(二)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想要全面的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习水平,就必须要采取一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开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引导高中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兴趣,全面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高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创造出语文教学情境完成高中语文教学。利用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引入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展高中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为高中学生创造一个具有趣味性、轻松性、活跃性的良好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跳跃方式,从而设计出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有效地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活跃性。教师还可以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预留出部分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向学生征取意见,从而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调整,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高中学生的兴趣式教学需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使用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全面的提升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成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阅读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具优势,在合适的情境之下,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最大显著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另外,高中教师还可以在充分地考虑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紧密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创新,从而为学生创造全新的教学体验。另外,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都有效探索的过程当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注重个性化的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个性化教学方法,能够对高中学生的个性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在使用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采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再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出全新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个性化的教学元素,全面激发高中学生的个性化语文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使得部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过度重视成绩的提升,不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满足。长期的重复复杂枯燥的内容的死记硬背,将会大大的将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严重地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对学校的高中学生升学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规避“过度重视”这一问题,语文教学当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新的体验,鼓励学生敢于抒发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全面的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二)有效加强合作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以便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小组之间进行学习,并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倾向建立散文学习小组、古诗词学习小组、诗歌学习小组等。在合作小组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和讨论,并要求学生就学习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让各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学习交流,能够充分发挥各小组学生的学习优势,有效带动其他小组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师也需要加强教学的沟通交流,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的进行语文教学总结,并交流彼此之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加强和其他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不断学习对方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不断加强分层教学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部分,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的影响,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在课堂上仍然使用统一授课的方式来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难以有效地提升高中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对班上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然后通过详细的分析之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案。在高中学生群体当中,学生之间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相对较好,能够很快地接受各种语文知识;部分的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相关知识的掌握;少部分的学生我语文接受能力较差,就部分学生很难紧跟教师讲课节奏,对于语文当中的战斗知识点仍然存在误解,从而使得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相对较差。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之下,高中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语文教学目标分层化、细化,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别对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每个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全面展开阅读教学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遗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著作,高中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这些优秀著作的阅读,不仅能够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不断增加高中学生的知积累,为高中学生的作文学习听力良好的基础。另外,优秀作品当中文章都具有独特的感染力,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对文章进行优选,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选择能够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文章。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开设语文阅读指导课程,教授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或者组织语文阅读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当中,可以组织优秀读后感评选、读书周等活动,全面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还能为高中学生的作文学习,乃至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的保障。

篇7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我国对教育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我国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的改革。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影响。面对在新课程改革强烈的冲击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全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使得教学主体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1.教学注重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学习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这样能够提高考试的成绩,但是不能将这种教学作为满足应试教育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优秀文学作品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熟悉,了解清楚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再探索作者从文章中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定心理情感,最后再讲解文章的写作艺术特色以及主要的写作手法,通过在无形中的渗透给学生足够综合的教学任务。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都会或多或少因为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面对这些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课堂地位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真正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3.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例如在讲解《赤壁赋》这类文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古文中的难以理解的字词,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大纲需求积极的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古文文学常识。

二、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使得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学生在课堂下死记硬背,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教学启发,让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和领会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全面体现出教育的启发作用,同时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教育的重点教学方向放在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利用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产生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处在一个积极思考和学习的状态之下,教师的教学就会比较轻松,而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不积极,被动的学习知识,而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行促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取得不了什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学方法不断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得到创新和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意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发展的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不同需求,其逐渐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三、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1.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都是采用命令、督促的角色与学生进行相处。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很可能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姿态,弯下腰与学生和谐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交朋友,不断改变原来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这样也能切实提高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目的性;吸引力;思考;兴趣

每年的六月份最备受关注的事情就是高考,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孩子、家长的心,家长一致认为这是改变孩子命运的第一大转折点,随着国家、社会、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家长对高考的高度重视,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对高中教育的重视,而高中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也一直备受关注。下面就让我们来反思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教学目的性过强

在高考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都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他们的目的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我们不能说这种目的是错的,但是,家长们让孩子们受教育,不单单只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不断地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已然变成一门习题课、考试课,学生学习语文是因为高考中要考语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做习题、做高考真题,不断地重复记忆,以达到最后高考的目的,在这种环境压力下,语文课教学原来应该拥有的轻松和活泼气氛不见了,而逐渐变得刻板凝滞,失去了原本学习语文应该有的态度和通过语文来接触生活、感受生活的学习实质。

2.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吸引力

由于学生从小就接受语文教育,所以相比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存在更大的挑战,正因为学生熟悉语文而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只要听听课、看看书、做做题就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看到的、学到的,也就是看看书和做做题,高中语文教学是缺乏吸引力的,语文的学习是要学生发散思维来思考,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大大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得语文教学的难度逐步加大。

二、解决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不利,更加不利于我国国民教育的长期发展,语文的学习是对语言的进一步完善和探索,而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所以语文的学习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目的性过强这一问题,我们首要应该传达的是让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台“学习机”,而是要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对自己的祖国、语言、文化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影响学生以后一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学习,逐渐在学生心里树立起为学习而学习的中心理念。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缺乏吸引力这一问题,主要通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把握,引导学生思考,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单单是因为高考。“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首先基于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只有良好的语文教学才能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未来,而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只有对这些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使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马月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30):356.

[2]周珊珊.对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276-278.

[3]杨建芳.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才智,2012(10):272.

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主义教学在当今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并得到越来越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毋庸置疑,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要想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技能同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必须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才会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执教以来的的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中的情感教学做出浅显的探讨。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把情感作为教育方式的主要内容,情感教育是教育界近几年新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情感教育相关学者做出了以下的专业解释,即:“情感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他们认为只有具有情感教育的教学活动才是完整成功的教育活动。情感教育应该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正如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可知,情感教育在古代就已经初具雏形,同时古人也意识到了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双全的人才。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之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情感教育,就是为了让学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这是高中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目的。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情感才可能具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学生才可以正确地领悟高中语文教材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学生才会受到熏陶。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情感教育后,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将会变得更加灵活有趣,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师可以把语文教材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意境声情并茂地传递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准确快速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并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更深入的挖掘和了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乐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的最佳的学习时期。处于此阶段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情感复杂多变,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此同时,高中生的想象力、认知力和判断能力都在慢慢趋向成熟和稳定,对相关事物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也有明显的发展。所以,在此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对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入情感教育极为重要,但是在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进行时,应该注意相关事项,不可高屋建瓴,在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中应该立足于高中语文教材,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利用好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高中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中,要求语文老师在情感教学活动之前对语文教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该提前准备教学方案,语文老师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可以而且应该从中挖掘情感因素。与此同时,在高中语文情感教学活动时又不能全部依靠于高中语文教材,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时,还应该通过教材进行相应的拓展,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去熟悉、研究课文,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教材中的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高度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活力,让语文教学的语言饱蘸情感色彩。

2.借助朗读激发学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朗读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朗读活动也是让学生准确快速把握作者情感的一种途径之一。语文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教学活动,若语文老师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朗读活动,并运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进行教学,往往可以打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能力。通过语文老师的生动形象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人物形象共命运,与美丽自然相私语,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朗读活动是连接学生、教师、教材三者的有效工具,在高中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重视朗读活动。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6-83,220-222.

[2]章雪莲.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2005(8).

[3]刘建明.浅议高中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未来的教育中更加强调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能力。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更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课堂内外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兴趣 创新

作者简介:陈金钊 男 1972年5月 本科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福建安溪,研究方向:农村中学(完中)的学校精神培养 工作单位:福建安溪崇德中学

语文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承载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针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双主”的作用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重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观念,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创新能力。

一、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下的教学标准,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两主”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相互融洽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主要是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便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学习平台,挖掘学生潜能。

1.探究性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建立和谐课堂氛围

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上都是由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然而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提倡探究性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主人翁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更多的交流、抒发自己主观能动性。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造一个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去质疑、营造民主、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表达对教学内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合理、科学的质疑上才能使学生有更多收获,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开发思维能力。

3.精练课堂教学、选取经典教材,深入讲解,培养学生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接触的作品比较多、比较烦躁,所以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对那些经典,意义深远的作品去详细的了解作者、背景、故事情节、经典语句等等去把握住作品的用意,这样不仅可以在课堂用少量的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使学生深入探索语文魅力所在,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

4.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语文文化的修养

对于语文知识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一种交流工具,只有把握住语文教学本质才能更好的把语文知识实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针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标准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创新型建设,而语文能力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更好的相应创新型教学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更好的去完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提高。

4.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阅读能力。

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条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是必要手段,更是提高完善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在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时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主动学习的习惯。毕竟语文知识趋于生活化,如通过对大量的文学名著、报纸、媒体等渠道获得相应的信息,都是要通过相应阅读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理解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修养,培养语文写作能力的训练。

4.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突出思考能力训练、培养想象空间能力

在阅读能力的提升的同时,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思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针对语文学科的自身的特点,不仅要对作品进行“实”写,更重要的是“虚”写的描述。在我们学习众多的文学作品的同时都给学生留下遐想的空间,而这种想象能力的提升可以是课内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等超越时空的联想,把相关的事物、情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操,这种表达可以是实写、可以是虚写,更重要的是衬托意境魅力、开拓学生思维,以便能更好的使学生领悟到文章更深层次的描写,最终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4.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更进一步落实实践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前提、思考是关键,实践是语文学习的保证,只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才能更好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如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报告、演讲及相应的辩论赛,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能力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写作的过程总,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勇于思索、开拓创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相关的知识积累进行去大胆的写作、激起想象的风帆去远航。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在考核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思维能力的强化。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未来的教学过程要不断与时俱进、完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身文化知识修养。

参考文献:

[1] 吴赛芬: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教师), 2010, (08)

[2] 贾晓霞: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 2010, (02)

[3] 杨潇:自主探究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08)

[4] 李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0, (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