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学观念较为陈旧
新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而且学生也和以往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以及认知水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当前依然有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在内心中仍然将初中语文教学看作是教和学的关系,教师只要负责教学就行了,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原有基础、学生兴趣基本上不做了解,这些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只要做好传授者就可以。而下面的学生如果长期受其交易模式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只会机械地应付和照搬教师所讲内容。此外还有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认为让学生学会初中语文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知识大量重复地记忆,以为只要初中生能够多次重复地记忆就能够将初中语文知识点掌握理解,就能够吸收消化。这种和新时代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不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潜在需求,更是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成长规律,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认为初中语文课堂就是一个乏味枯燥的过程,让人难以提起兴趣,不仅影响了学习质量,更是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因此,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究其原因就是初中语文教师不能跟上新时代,不能及时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没有领悟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改精神。
(二)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新时期一些初中语文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切以应试为主,只要是考试考的内容和要求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重点讲解和训练,假如是考试不考的内容和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基本上就是忽略不讲。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的培养,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依然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来讲解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对学生就易考内容进行提问,最后对于重点知识以及易考内容布置许多作业。此种教学方法完全不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使得初中语文课堂完全由教师来把控,学生只能被动照做,不能进行主动学习。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更是让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三)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单调乏味
新时期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价值观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想更加灵活,想法更加新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新的需求。新时期如果像之前那样对待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当前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变化,不承认新旧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没有时代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初中生会因为对语文新知识的需求和新时期的求知欲无法满足而逐渐对初中语文课堂产生排斥感,不仅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无精打采,更是对这一科目失去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二、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学观念
新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初中语文教师改革教学观念,才能转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态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态度符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不好的教学态度,例如,认为让学生反复记忆就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认为成绩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的态度,教师拥有这种态度不仅不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而会让学生的语文成绩下降,对语文学习产生反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篇2
(莎车县依盖尔其镇中学 新疆 喀什844700 )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所有的初中都共同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根本目的是让掌握语文识字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能够充分适应当前的激烈竞争和强大的挑战的综合素质,为成为有用的一代新人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以指导思想的集体教育教学过程。
初中语文教学同样也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和新课改指导思想的提出语文教学遇到了当今时代的竞争挑战和发展机遇,并承担了如何改正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如何发展教学这个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语文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等因素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在提出发现的问题的同时,就如何解决的措施方面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和组织能力。语文教学以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化和有趣性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从事自己喜欢的题材遇到的困难也会少一点儿,并能提高该项写作的基本能技能,能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通过这个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得到能从容参加各项活动的机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索和挖掘潜能。
二、对教学方法不进行改革并规范形式。
教学方法是组织语文教学,向学生所受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组织好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开始教学前,制定探索好的组织方法的方案也是取得整个教学成绩的基础。
三、重视把传统教学方法与当今的语文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当今的语文教学方法项目主要是包括娱乐性吸引力极强。它广传于一个区域的内部,当地的人们都能参加,又能理解的重要活动,如果把这些项目与现代项目结合起来把它们引进课堂,那么课堂内容不仅会丰富起来,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可以取得很高的课堂效果。又能丰富语文项目,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保能够上足全部语文,而且能充分利用语文材料。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绿化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有的地方都有变化了。利用语文材料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教学中自己的组织能力。使课堂变化的无精打采的现象。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组织学生的纪律,做好自己的模范作用。在语文教学资料方面,教学资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准备,内容和重要的素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德育教育形式方法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基础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在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也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的理念.它有着鲜活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拓展、语文素养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特别是教育学生”做真人、有爱心、有生命感、有责任感”.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语文教学过分重理论知识,轻社会实践
当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没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仍走”满堂灌”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繁、难、偏、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导致语文课程内容带有浓厚的哲学和形式主义色彩,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课程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内容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初中生对语文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三,教师过分讲授知识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很多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不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生活.
1.2学科评价过于单一
当前初中语文学科的评价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理论考试为主,过多地看重理论知识的成绩,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学生的人格思想方面水平,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评价,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语文学科的特点主要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然而长久以来,教育界过分关注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的人文性,把语文当作一门理论知识来教,而没能很好地从文本中体悟其情感指导.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为此,语文应该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科的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1.3社会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社会仍存在很浓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导致很多教师、家长、学生都对语文不太重视.他们认为语文只要单纯的记住考试的知识点就差不多了,无需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语文上.加上学习语文很难一下子出成绩,就算偶尔不学也不会考得很低分,还不如把多点时间花在数理化上.所以当前很多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是比较少的.
2.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
2.1大部分教师教学只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正确理解能力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水平,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很大程度只是注重其”工具性”,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别是乡镇的学校,它们的师资力量远不及城市的,且很多农村的初中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少,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以前的教学理念,把中学语文仅仅看成一种工具,片面强调其实用功能,严重忽视或者曲解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教师都会选择教授一些解题技巧,他们的目标焦点是知识与技能,狭隘地认为课程就是教材,语文教育只教书本的知识,而很少去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他们只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上课只是一味的讲些知识要点,并没有多给学生讲些关于文学方面的常识,所以把语文课上得比较枯燥,导致很多学生都对该学科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社会价值取向欠缺科学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外语教育(主要指英语教育)在我国不断升温, 英语教育的升温已经严重地削弱母语教育.加上现在社会的浮躁气、市侩气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觉得不识字照样闯天下、不读书照样赚大钱的陈腐思想依然误导着学生, 致使多数中学生对语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投入的精力也严重不足.据说目前中国约有3 亿人在学英语, 占全国总人数的1/ 4, 几乎赶上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笔者还通过一些家教培训中心可以了解到:选择补习语文的很少,基本上选择补习英数理化,这些数据都可以反映出当前社会对语文的漠视.此外,由于当今网络和手机的普及,许多中学生都拥有了手机,甚至是电脑,而由于现在网络上信息非常多,当然就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而初中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影响,特别容易沉溺网络游戏或不健康的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应对之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坚持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对新课改的语文课堂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思考,努力构建注重人格精神的语文课堂,赋予语文课堂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方面应尽量还原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社会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积淀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生存的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所学当前课改的一大改点就是要改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2教学形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全面地发展,语文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认为一堂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的语文课需要的不仅仅是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的应该是看:通过一节语文课,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有哪些升华,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迪.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在语文课堂,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讨论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教学方法的改革
语文教学的人性化,主要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与做人、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做人素质入手,进而培养其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因此要改变教学方法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应多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通过亲身体验过,印象才会深刻,对其感悟才逼真.让学生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也获得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而又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应实施德育化,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在德育教学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以更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才能更有爱心、责任心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感.
参考文献
[1]王林喜.中学生语文学习品质弱化现象忧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
[2]李灼福,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规律、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
21世纪是一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崭新时代。当前的基础教育是新课程,新理念的教育。在这个全新的教学空间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理念推动着素质教育快速地向前发展。对此,新课程标准这样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在近阶段,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中语文课程在教学、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校语文课程显得非常有生气,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有一些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真诚的热爱,凭着自己的素养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由于受中考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多数语文课程不够重视。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中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初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大力推动下,初中语文自身在课程定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语文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一个中心” 的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创新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养。
其次,教师的对新课改要求下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解不够透彻,对其实质性的要求只是从形式上去应付,不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教师不能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求不到两者教育的结合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懂得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而初中生是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 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兴趣,他们尽全力的想通过自身的学习来进一步的充实自己。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时代特性,结合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知识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2.让语文教学脱离讲台。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打通“ 讲台”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听说”方面,每节课我都抽出五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拓展自己的思路,在阅读、写作方面以加大阅读、写作童为突破口,以“ 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课外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将更多需要了解的东西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初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来进一步充实课堂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等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087-01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使语文教学真正摆脱拘泥于对文字的考证、词语的理解和语法的分析这一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的困境,以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倡导的创新教育要求呢?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和个性发展为立足点,着力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质之目的。只有开放课堂教学,努力摆脱各种枷锁,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过于落后,在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教学的思路出现错误。教师把自己当做教学的主体,将自身的思想过多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认为自己的思路能够代表学生的思想,只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事实上,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不相符合时,就会出现学习上的断点,而教师又不加以变换思路,还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使得学生盲目跟从,学习索然无趣,学习效果便十分不理想。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单一,只是单纯地讲授传播,缺少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使得学生面对语文的教学内容难以全面理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样也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思想进行大胆的取舍,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究和创新;其次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喜好和接受能力进行充分的研究,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实现语文语法教学的创新方法
1.在进行句式转换和语段仿写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在中学语法教学中,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训练是必要的。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言训练理解为机械的繁复的操作;要从母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设计语法训练。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应该从句子人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对初中低年级或程度较差的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句式的转换训练,高年级或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句段的仿写训练。句式转换可以辐射词语的选择与搭配、句式的选择、句子成分的分析、复句关联词的搭配等。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过长句与短句的转换、单句与复句的转换、整句与散句的转换等训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语段仿写不仅可以辐射句式转换所涉及的语法问题,而且可以把修辞和逻辑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适当的语段,要求学生仿写,从学生的失误和不足中寻找语言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仿写的对象是正面教材,学生的失误作为反面教材,通过对比,学生不仅知道错在哪里,也知道了错误的原因。
2.开放训练手段,培养语文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对语文教材的探索以及情感交流的过程。传统语文教学的训练手段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写。除此之外就是这样那样的练习册,训练手段单一,训练形式僵化,结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寡淡,学习效率较低。开放训练手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和谐,让学生愉悦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递,使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机械式的、使学生生厌的教学模式。要多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机会,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满意。其次,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再次,在作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命题写作文的“陈规旧律”,可以让学生出题目学生写,教师参与写下水作文和学生命题的作文。近年来出现了话题作文,教师在训练这一类作文时应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大范围、多角度地讨论,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特征、创造才华在作文训练中得到培养,并充分表现出来。
3.开放评价标准和方法,培养发展型人才。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往往用单一的分数来量化、评价,由此而派生出一批批只会死记硬背、夜以继日地为“分数”而奋斗的高分低能儿。如今,开放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还给学生主动权,开拓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此相对应,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上,也应做出改革,使我们的学习评价真正体现出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和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开放宽广的胸襟来评价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的多种答案并存,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仅于此,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还应将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变他人评价为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自我的学习评价中不断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不断调整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质,成为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正星.“淡化语法”不等于不要语法—试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语法的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5)
篇6
【关键字】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简述
中国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理念,积累词汇,提高认识,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俗话说得好,不进则退,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只墨守成规,继承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一定的创新,这对当代学生来说,不利于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本文根据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以下几点浅谈。
一、创建和谐环境,为创新课堂奠定基础
小学生对老师的授课一般是一种严肃对待,敬畏的心理。很多小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么就是不敢发言,不能积极地融入到授课氛围中去,要么就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写什么就记什么,目前这样的教学现状,很难为小学语文老师开辟一个创新的课堂奠定基础。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有足够的意识去创立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有利于为创新课堂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尝试在上课前给学生讲一段小笑话,问问学生们今天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等,让学生喜欢上老师,愿意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下课的时候,小学语文老师不要一下课就回到办公室,或者坐在那里改作业,可以融入到学生的谈话或者是游戏中去,可以为学生们解答疑惑与困难,对个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对学生们之间的问题进行疏导,这些方法都能够让学生更信任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授课方法。
二、实行生本教学
从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上面教授,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老师提问的时候,有想回答问题的就举手,没有想回答问题就不作声,从来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从来不去向老师反映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速度以及向老师反映自己的疑难点。小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者,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一切知识的传授都应该以小学生的情况为主。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尝试着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大的创新,很少有老师愿意这样子做,很多老师担心学生不能控制好课堂以及教学效率低等问题,其实不然,生本教学就是把课堂交到学生手中去,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并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亲情的意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只有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思想,而不是灌输教材固定的中心思想,学生才能理解得更透彻,印象更深刻。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创新,能够从根本上针对学生依赖老师不积极参与的现状。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多媒体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去。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生动性能够更好地将一些知识进行诠释,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及更加准确生动地传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应该只是一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学习好多媒体应用知识,以便在教学中向学生更好地展示。比如,有的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小学语文知识大多数是字、词、句,很多学生在长期以往的学习中会感到枯燥,从而丧失对课堂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老师可以将一些字词提前准备好,在上课时直接播放就好,再比如一些文章中涉及到的动物,景点,人物等,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就变成了形象生动的画面,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也因此能够记得更牢固。比如说,在课文《黄果树瀑布》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像学生们展示一下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学生会把眼影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和课文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再比如,在学习《七律 》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下的路线图,以及当时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时的背景,让学生们在理解文章大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说,多媒体引入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创新。
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中,因为语文是学生的母语,很多学生就会产生不重视的心理,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容易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永远都是那几个学生,爱讲话做小动作的也永远有几个典型,同时这也告诉我们,高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只有几个学生参与,而是应该找到一种方法,用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带动消极参与课堂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这样子,在整个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学生都会为了集体荣誉感而积极参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拘谨,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创新,在此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配合默契以及集体荣誉感。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这样的创新教学中,能够保证学生都参与其中,没有人思维脱轨,跟不上节奏,以及让一些一开始不参与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也更容易随之参与进去,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总而言之,不进则退的道理是千古不变的。新时代下的教学方法,只有在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融入新的时代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让学生更有主动权,而不是被动的地位。创新,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以上方法是目前看来较为有效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还是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进步,实现创新与高效结合的最优化教学。
篇7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5-01
分层教学方式,适应了初中生因个体的知识基础不同、了解实践社会生活的不同、学习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所存在的差异性,而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层次分明,可以促进学生个体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又能整体提高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水平和语文理解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非常感兴趣,这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就要好很多,但是有一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都很差,对语文的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贪玩心都比较强烈,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这样就会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对初中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之间的差异,这时实施差异性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有效、高效教学。
2、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学好初中语文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而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但是从这一方面来讲,同样的学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都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导致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初中语文实施分层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在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上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差异性教学,这样可以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3、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实施差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新课改之后新课标对初中教学目标的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促进学生差异性的发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精神。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当前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专业化的人才打好基础。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1、确定初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标准。初中时期对语文的教学要求主要是以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为主。根据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未来的学科学习重点和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语文教学方式和要求。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做一个调查,这样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确定不同层次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对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加强他们的语文理解和鉴赏水平的培养。对于那些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地鼓励和帮助他们,主要是对他们进行语文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训练。
2、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必须要求教师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由于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就会导致那些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自卑感,而那些基础较强的学生也会有骄傲的情绪。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协调好不同的层次之间的和谐。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多地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让他们了解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并没有学到,使他们了解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骄傲自大,而经老师的指导帮助获得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可行性
语文课程历来是我国教育的重点课程,从小学到大学,语文课程都在伴随着每一届学生。小学语文尤为重要,小学语文的学习是让一个学生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变化的基础。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技术形式,多媒体技术具有新颖性、便利性以及快捷性等众多优点,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何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的功能作用对文本、图像、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关系的技术。
2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2.1多媒体技术可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不仅仅可以使小学语文的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充满乐趣,还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满足小学生的各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帮手,很多用言语不能表达的内容都可以借助其多样化的手段表达出来,让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加完整与透彻。
多媒体技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增加小学语文课堂的兴奋点,让小学生可以永久性保持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通过动画、视频、语音等途径呈现语文知识。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这种手段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是足够强大的,并能使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及好奇心永久保持下去。
2.2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氛围
在多媒体技术未发展阶段,由于小学教学条件受限、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等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直接授课的方式,教学形式简单单一,教学质量也不高。如今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小学教育。简单的教师授课让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听课的状态,很难激起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或者会很快打击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在漫长的课堂上小学生无所事事,学习状况十分糟糕。
我们应该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理念,使学生与老师各尽其能,真正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彻底改变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将语文知识通过富有创意的课件多角度地呈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减少老师的讲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第二,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的语文知识要远远多于老师单独授课,进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效率层面有所提高。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很清楚地展示一些优秀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正确且优秀的作业格式,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2.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教学密度和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固定的语文教材内容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重新组合,并适当加入一些课外的小知识,这样语文教学的课堂信息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小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其实在小学阶段,很多的语文课文讲述的是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自然原理,对于这样的课文,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按照课本文字进行教学,学生是不可能完全吸收和理解的。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这些科学知识与自然原理通过视频直接展示给学生,将语文课文上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并配合课文的解说,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更好。
由于多媒体可以承载的知识很多,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语文课程,单独依靠老师一个课时的教学可能是不够的,但是加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便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4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
多媒体技术是一项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于一身的技术,它具有很好地反馈性和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及各种功能的场景,例如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多媒体可以及时作出判断,将正确信息反馈给学生,这是小学语文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的重要原因。另外,小学的语文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条件,设计课件并融入自己的想法,丰富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同时,生动形象的课件设计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小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将作业质量提升上去。
3结束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水平。小学是每个学生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是我国最重视的教学科目,自然语文课的教学也成了最受关注的教学焦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会贯通必定会使语文课堂达到一个新的。
参考文献:
[1] 金宝.反思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J].学周刊,2014,(09)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探索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08-01
1 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都有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们以及老师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和创新,来应对新时代对于语文学习的新的要求,学生们也要不断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来充实自己,最终成为顺应时展的新型人才,这是新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学习的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化的加剧,为了丰富和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出了新的口号,学到老活到老,真实的应用到现实中来,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需要人们从小就开始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自娱自乐。教师们应高从小就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授之以渔,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新的背景下语文学习的要求,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为高中大学乃至整个人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新课改,以及对素质教育的落实,都体现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初中生对于语文的自学能力,是自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独立的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学修养,对于以后的自立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以及学生以后的人生都有着积极地影响。教师们应该不断的组织和指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加强训练,注重平时的积累。给予足够的机会让学生们独立的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方式方法,教会学生们适合他们自己的语文自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教师及时的帮助学生们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的探索和改造原有的教学方式,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对于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代代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展现出来,自主学习的要求首先就是,培养学生们的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独立性。通过对学生们的主动性的教育,学生们会很自觉地去学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较适合家长们的压力,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加认真地去对待所学习的知识,一方面加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有所得到。还有就是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的独立性,现实中很多的学生,总是习惯性的去依靠老师和参考资料,离开了这些就不知道怎么办,这样使学生们失去的学习的独立性,对于学生们的以后人生发展都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们应该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先从简单的读懂开始,知道文章大致讲了什么内容,然后是由简入深的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最终形成对文章的自己不同的独特的见解。这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就是教师们的作用就是对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和指导,抛弃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怎样去课前预习,怎样对知识更好地掌握,怎样进行课后复习,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避免学生们对于文章以及知识的一知半解。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不应该总是对学生们进行逼迫,学生们也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学习,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们的语文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坚持下去,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不断地鼓励和支持。不断地给予学生信心和积极地信号。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不断地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范围,让学生们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的欲望,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应该不断地刺激学会们的学习的兴趣,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上,积极的引导,不断地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减少对教师以及参考资料的依赖,改变原来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去自主学习,发展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通过阅读,观察、探究、剖析。最后得到正确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同时对于学生们的不同时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要及时的了解,并给与及时的帮助,通过定期的测评,教师们可以掌握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情况。积极探索,并找出解决那些落后学生们的语文自主学习的措施。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是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们应该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通过简单的指导教会学生们如何学习。学生们在这一时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独立自主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而不是一种负担。通过教师和学生们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们养成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初中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应新课改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大明.自主学习方式尝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2):58-59.
[2] 顾艳云.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形成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36-37.
篇10
一、语文阅读难题
首先,在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连贯的阅读思维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遗憾的是,多年语文教学参与和观察,笔者仍看到“阅读能力培养”还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问题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特别突出。其次,学生阅读基础薄弱,语感能力严重不足。对语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很低。
二、原因分析及意义
追索以上问题所在,笔者认为,可主要归因为以下几点:一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中高层次的追求,对指导老师的阅读涵养有较高层次的要求;二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金字塔是一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渐进过程,一朝一夕难见成效;三是农村语文教学在基础设备、阅读条件,阅读氛围上处于劣势。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阅读能力培养”可谓任重道远。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既是对学生的期许和要求,也是对语文老师语文教学素养的综合考验。因此笔者认为,应以老师和学生双方主体为切入点,共筑阅读高地。
三、解决路径——师生共力,双管齐下
(一)教师之道
语文教学必须打破那种教师反复讲解,篇篇分析,段段理解的旧模式,应开创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新局面。从抓感知能力入手,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各类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再创造意识。对此,有以下具体要求:
1、深厚的文学功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语文教学跟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任教老师阅读历史的追索和要求。文学与语文从来都是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良好的文学涵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但对于教师的语文理论水平有积极的提升,从而指引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能力训练,更有利于在文学的熏陶中帮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领域和语文的王国。有益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远发展。
2、精神脉络和具体设计。教材历经改版,但基本的精神一直都贯穿始终,从这个意义上看,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在研究和备课中,站在宏观的精神脉络上把握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和目标,明晰重难点,做到教学设计脱离教材但教学始终贯穿教材精神内核——爱的教育。
3、课堂内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新课改,新理念,新要求下,仅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把学生带进阅读的死胡同。老师在向学生开列书单的同时,应积极指引学生走向更改宽阔的外部视野。大自然,社会活动等,都是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价值培育和交流疏导的绝好机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和观察体会能力。生活处处有语文,丰富的农村生活是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天造优势,更是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最佳途径,农村中学教师应该利用和发挥好这一优势,把阅读教学和农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通路
课改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拔高要求主要体现在注重知识积累,强调学习经验的丰富;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育和酝酿;探索新的学习空间和完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退出原来的指挥者角色,把阅读舞台还给学会,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要做到:
1、培养独立的文字感受能力。语言是传达信息和情感的系统符号。汉语尤其注重文字的意象表达。它的构成,组合和排列,都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意义和精神内涵。正如前文所言,语文的学习不是朝夕之间就可立竿见影的事。而是常年与文字相处,在时间的浸染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字感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不仅你能帮助学生打通语文学习的经脉,更能为学生日后的深入拓展搭建架构。进入更高层次的语文阅读境界,感受深刻的文学意蕴。
2、拓展阅读空间,延伸阅读视野。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尤其是阅读培养学习,若仅仅拘泥于课本,无疑是画地为牢,本末倒置的学生方法。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必须通过扩大阅读面,打开长期固守的课本段落思维。将目光伸向更远处的阅读空间。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列中外经典阅读书单,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习惯,逐步形成阅读的自我处理模式和感受模式。阅读视野辽阔之后再回到课本和课表,无疑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