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经济发展

篇1

一、金融信息共享的理论与实践

1.理论。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即使在竞争均衡的市场条件下,信贷市场仍然会出现信贷配给。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必须通过信贷价格(利率)和信贷配给相结合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高利率虽然可以覆盖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但也易导致“逆向选择”,也就是说,高利率会吸引更多的从事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借款人,或者迫使借款人去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由此可见,价格机制本身并不能净化信贷市场。此外,在缺乏信息共享和违约惩戒机制情况下,一些借款人在获得贷款后选择拖欠或者赖账,因为他们仍可以从其他贷款机构获得贷款,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必然要面对“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也就不得不在授信中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征信局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有助于:调整利率,对借款人进行风险定价;降低信贷的平均利率水平;减少信贷配给,扩大信贷发放;降低信贷拖欠与违约率。但是,由于征信结构会因共享信息的内容与共享参与行业机构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性,不同征信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征信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征信模式的差异会对信贷范围和信贷组合的表现产生较大的影响。

2.实践。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征信结构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完整性征信(Full-File)与负面性征信(Negative-Only)负面性征信所采集的信息主要是个人的申请、破产记录、违约行为信息、60天或90天以上账款拖欠信息。完整性征信也会采集所有负面信息,但同时也采集个人的账户余额、账户类型、平均账龄、信贷额度、债务比率、拖欠记录(以30天以上为主,也有不足15天)、查询记录、分期还款剩余、放贷机构、账户核销/恢复比例、公共记录等。第二:全面征信(Comprehensive)与片面征信(Segmented)片面征信是仅在某一领域开展的信息共享,如银行间信贷信息的共享使用、消费零售商之间消费信用信息的共享使用等。而一个全面的征信系统则是将消费者在各领域信用记录全部收集进来,形成全面的个人信用档案;在小企业方面,会收集企业间赊销等交易记录信息和租赁信息等。第三:缴费行为全面征信(Com-prehensiveacrossObligations)与金融领域征信(RestrictedtoFinancialSec-torsOnly)缴费行为全面征信是指在金融领域开展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并收集非金融领域的支付信息(比如通讯缴费、公共事业缴费等)。金融领域征信可以被看作是片面征信的一种特殊形式,仅在金融机构间开展信息共享,基本不收集非金融支付信息。不同的征信结构具有不同的特性,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效果的影响。PERC研究人员认为,全面、完整征信比其他征信结构更助于扩大对私营部门的信贷,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

二、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

由于征信体系会对信贷投放产生重要影响,在信息共享上存在的差异也会对信贷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隐私保护和社会公平产生间接影响。从理论上看,金融就是调动储蓄资金投放到可以通过投资和促进居民消费来发展生产力的领域,通过稳定消费来降低商业周期的波动。信贷投放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对合理分配收入和扶贫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架构的征信体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本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性,信贷价格,以及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与贫困、社会公平等问题息息相关。

1.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强的经济稳定性。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建立广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可以取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更大的生产率增加值和更快的资本股本增长。RossLevine的研究估测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对私营部门的借贷增长达到GDP的30%,就可以使该国每年的GDP增长1个百分点,生产率以及资本股本增长0.75个百分点。同时,PERC的一项研究结论表明,建立一个100%覆盖率的全面征信体系,保守估测,可以使对私营部门的借贷增长到GDP的45%。

2.更低的贷款平均利率。在信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放贷人能够更好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状况,并基于风险对贷款进行定价,以较低的利率为风险度较低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图1是基于模拟研究的结论,说明了随着信息共享程度的加深,贷款平均利率会不断下降。曲线A表示在信贷市场中有限信用信息共享条件下不同利率借款人的分布。曲线C表示在完全信息共享条件下不同贷款利率的所有潜在借款人的分布。i是指在借贷市场上没有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贷款利率均值,这样一个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放贷人的贷款利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曲线A是现实市场环境下的一个假定案例,借款人的平均贷款利率i**大于i,且借款人的分布更为集中,这主要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致,使曲线向右偏移。此外,由于对借款人的信息了解不充分,借款人的利率都接均利率水平,也造成低风险客户“补贴”高风险客户的现象。曲线B代表信息共享不断扩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低风险客户进入了信贷市场,高风险客户在风险定价机制下被挤出市场,整体的平均贷款利率(i*)下降。图1所展示的这一借款人分布的变化并不纯粹是理论上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利率定价决策反映了与借贷相关联的风险,图1的模拟研究结果实证性地说明信息共享有助于降低利率水平。在借贷市场竞争充足的情况下,放贷人根据自身风险的偏好和目标市场竞争的考虑,会随着违约率的降低,不断拉低贷款利率。图2展现的是美国信用卡利率分布的实证数据。1990年美国还没有像如今这样广覆盖的信用信息共享系统,信用卡的利率主要集中在16%的水平以上,如图1左侧所示;而从2002年数据看,随着信用信息共享的不断扩大,信用卡利率的分布更趋于均衡,如图1右侧所示。可以看出,由于更为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个人信用报告的广泛使用,放贷人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信用风险状况而进行精细化的风险定价,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信贷价格(利率)的分布状况。

3.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理论界关于扩大信贷对收入分配造成的结果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扩大信贷会更大程度地使富人受益,因为他们的偿债能力更强,在获取信贷方面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在一个经济体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另一种认为,在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情况下,扩大信贷会更大程度使穷人受益。穷人由于个人资产和信用记录的不足等制约因素,长期处于信贷约束状态,难以通过获取信贷来投资良好收益回报的项目。通过发展个人征信,可以降低信贷约束,有助于减少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缓解收入分配的不均衡。ThorstenBeck、AsliDemirgü-Kunt、RossLevine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相关调查统计研究表明,不断扩大对私营部门的借贷可以显著降低基尼系数的增长速度(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比例数值越高,表明居民贫富差距越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越高),减少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相对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注:相对贫困人群是相对于正常生活水平而言。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有或少于平均收入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美国是把人口的1/5确定是在相对贫困状态)。

三、对政策法规制定的启示

消费者金融信息共享与信贷市场的效率、普惠金融和个人隐私息息相关。因此,消费者金融信息共享体系架构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在该体系中的地位是政策法规制定者非常关切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在银行体系结构、监管能力、隐私保护社会准则、契约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消费者金融信息共享法规制度。但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框架中,一些立法和监管原则是相同的,比如平等对待所有数据提供方、规定信用数据的有效期限等。此外国际上有关数据保护、隐私保护和消费者授信管理的一些通用准则也是需要遵循的,比如经合组织(OECD)制定的《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跨国界流动的指导原则》。

对征信机构(征信局)监管框架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在如何界定征信机构的经营范围、如何对消费者进行保护、如何维护信贷市场和行业的稳定、如何保障法规有效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上,各个国家的法规制度差异会很大,需要根据当地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契约网络和监管执行能力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国际上有两种比较成功的监管模式,第一种是以一些欧盟国家为代表的综合性立法模式,通过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来规范征信机构的经营行为,对各类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披露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另一种是专门性立法模式,针对征信机构出台专门的监管法规,明确个人信用信息的用途。这两种立法模式的共同点是:

(1)对金融领域和非金融行业的信用信息征集同等对待;

(2)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征集的个人数据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共享应用,不被滥用;

(3)保持个人隐私保护的整体性,使个人信用信息在限定性条件下规范采集、应用;

(4)加强信息共享的管理,包括规定须经本人同意情形下才能进行信息采集和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

(5)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有效期限;

(6)要求对消费者正面负面的信用信息都要采集、共享;

(7)强调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有权查询了解本人的信用记录,并对记录的内容有异议和申诉的权利;

篇2

关键词:个人循环贷款 风险 精细化信息化

本文以一大型银行东南沿海某县级市支行为例,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某行个人循环贷款概述

该支行所处县级市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总面积72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8万人(2010年普查数据),2011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5.7%,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以服装业、陶瓷业、食品业为发展龙头的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9月,该支行贷款余额达108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客户8100余户,贷款余额约29亿,不良贷款余额3800万元,不良贷款率1.3%。

在该行发放的个人贷款中,个人循环贷款占比较高,户数为4853户,占比59%,金额21亿元,占比72%。从风险状况来看,个人循环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3618万元,占个人不良贷款总额的95%。从业务品种分布来看,个人循环类贷款主要分布在助业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几个业务品种。

从定价情况看,对个人循环贷款的定价明显高于一般个人贷款定价水平(见图1)。

从贷款的担保方式来看,个人循环贷款的担保方式以房地产抵押为主(见图2)。

综上所述,个人循环贷款在该行个人贷款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某行个人循环贷款业务的主要风险点

1.贷前调抵押物,轻第一还款来源

在担保方式上,该行个人循环贷款绝大多数为房地产抵押担保,为债权的有效实现提供了保证,但在贷前调查中,该行往往以借款人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贷款的主要依据,以抵押物的价值作为核定贷款额度的测算标准,对第一还款来源相关资料和证据收集不充分,只采信了借款人或其直系亲属所经营实体开具的个人收入证明,缺乏个人税单,资产证明等第三方证明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借款人的实际偿付能力的分析。事实上,不论采取何种贷款担保方式,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只是起必要的补充作用。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追偿,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操作难、变现难、执行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即使能够足额收回本息,在资产处置中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也难免得不偿失。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从客观上来说,借款人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很明显。我国现在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个人纳税信息也存在很大水分,在一些地区民间投融资相对活跃,个人借贷行为十分普遍,银行要全面掌握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收入等相关财务数据需要付出巨大的信息成本。其二,从主观上来说,一些金融机构因为业绩和考核压力,对客户的认识流于表面,只注重形式要件的审查,贷前调查的框架已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出现了脱节。

2.贷款额度期限较长,一次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等因素导致部分贷款风险被掩盖

该行循环贷款的额度期限一般为三年,一次核定,多次使用,还款方式采取单笔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在这样一个比较长的贷款存续期,由于自身经营、经济周期、其他不可抗力的影响,借款人的财务情况及还款能力都会发生变化,而个人客户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变化过程往往是隐性的,渐变的,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下,这种变化就更加难以发现。特别对于自助循环类的贷款品种,这种变化就更可能被“拆东墙补西墙”的到期还款,循环借款的过程所掩盖。虽然按照该行的操作规程,经营单位应对个人循环贷款进行按季的贷后管理现场检查,但由于缺乏会计报表,税收单据等资料,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贷后管理人员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判断就相对主观和滞后,再加上个人贷款客户数量多,分布广,经营单位要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客户群进行全面的贷后管理,在人力资源调配上难免捉襟见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贷后管理的表面化。实务中就出现过在借款人某期贷款逾期后,贷后管理人员才发现借款人已经停产,丧失还款能力的现象。

3.贷款支付管理难度大,对信贷资金的真实用途难以把握,监管风险显现

个人循环贷款的创新点在于借款人开通自助服务功能后,能够在多种自助设备上自由还款借款,循环使用,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的效率,降低了其财务成本,但无疑也触碰了监管红线。监管部门《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以往个人信贷的支付管理环节是一个颠覆性变革,“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将“实贷实存”变更为“实贷实付”。而该行在贷款资金支付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只对额度核定后首次贷款发放的用途进行审核的现象。当客户利用自助设备进行第二次乃至此后多次还款再借款的循环时,银行对这部分贷款的支付就未能进行事前审核,事后也未补充相关资料。从对相关贷款结算账户的分析来看,有部分借款人的结算账户甚至只是用来进行借款还款的循环,没有资金正常运用和销售还款的交易记录,贷款资金向何处去,还款资金从哪里来,银行都无法掌握。这不仅违背了监管精神,暴露出较大的监管风险,而且由于借款人真实交易背景的碎片化、模糊化,银行做不到“认识客户”,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判断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化解个人循环贷款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可能途径

在个人循环贷款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隐患后,该支行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如逐步压降消费类个人循环贷款(含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和个人综合授信贷款)授信额度,严格控制助业贷款的个人自助循环贷款额度,加强支付环节的审核等。这些措施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无疑也对这项业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寻找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平衡点,从根本上突破个人循环贷款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应从制度流程的变革和贷款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入手,化解借款人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1.制度流程的精细化

制度流程从根本上控制了一个产品的目标群体、操作流程、可接受风险水平。个人循环贷款,特别是个人自助循环贷款所暴露出的风险状况,说明这种产品在制度层面还有缺陷,流程设计上还不够细化,没有能够依据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作充分调整。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加以改进:

贷款准入。循环贷款这一业务品种从设计初衷来看,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其目标客户群体应为现金流稳定,信用记录良好,具备较强经营能力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从这一角度出发,经营行在选择营销目标时,一是要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避免在业绩压力下盲目扩大业务覆盖面,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源头。二是对新介入循环贷款的借款人,可考虑暂不核准其自助额度,后续阶段经营行再根据贷款资金支付的合规性、货款归行率、贷后现场检查情况等指标,审慎评价其生产经营情况,动态分析第一还款来源,核定符合其经营发展需要的自助额度,从而建立借款人评价的反馈机制。

支付管理。由于其特殊性,要保证自助循环类贷款品种在支付环节上符合监管要求,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突出矛盾的显现,根结在于客户需求同产品功能之间的错配。如个人消费类融资需求,其借款用途往往不特别明确,交易对手缺乏规律,经营行应考虑使用信用卡来满足借款人的这类金融需求。而针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类融资需求,仍可以采用现有的循环类贷款产品,但应利用技术手段,将借款人借记卡下的贷款资金子账户和个人存款子账户加以区分,对于贷款资金的使用和支付要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设定必要的限制,并可采取协议约定、手续费优惠等方式鼓励客户使用POS刷卡、网上支付、转账汇款等付款途径进行支付结算,对使用现金的结算行为严格审查和控制,保证支付环节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

期限管理。前述的贷款期限单一、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会造成信用风险的掩盖,解决这一问题,银行是否可以根据借款人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分析其资金循环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不同的借款申请核定相对应的借款期限,做到“期限长短结合、利率高低匹配”,同时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仍可选择随时结清贷款。这样就能在保证产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约束机制,增强与借款人实际经营活动的匹配度,使风险“早暴露,早控制”。

2.贷款技术的信息化

篇3

尽管我县个体私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只是现在和 过去比,自己和自己比。如果和先进地区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还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亟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政策不到位。近年来,我们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于落实力度欠缺,造成了“两头热,中间疲”的现状,县里边主要领导热,拿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个体私营经济牵线搭桥,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个体私营经济业主热,为了搞成一个项目,多方求告,四处奔波;执行政策的职能部门有点“疲”,部分单位存在着扯皮、推诿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政府,不仅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更要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各项政策真正起到作用。

二是融资难。这是制约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还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尚未完成,在发展中急需较强的资金实力作支撑,而金融部门出于风险考虑,放贷必须以财产抵押或信誉担保为条件,个体私营企业因为寻找担保困难,从而贻误时机,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机会。不少个体私营企业都在反映这个问题,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三是环境差。今年以来,我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治理整顿环境秩序,建设文明富裕新怀仁”活动,在优化环境方面做了 一些工作,但这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软环境”改善需作出更大和更长时期的努力。就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环境治理机制不顺,执法不公,责任不明;存在着职能部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个体私营经济或者 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制约性。

四是自发性和盲目性的问题。个体私营经济由于投资者本身的局限性、决策上的排他性和看待效益的急功近利性,因而多数项目都是自发的、盲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低档日用瓷的企业已发展到了18家,现在互相竞争,压价销售,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海北头乡高镇子村的3个砖厂竞争得更加激烈。当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竞争也能够锻炼企业,使企业有逐步走向成熟,但这种小范围内的、源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竞争是有害无益的,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个体私营企业尤为不利。

五是规模小。从总体数量上看,我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就单个企业来看生产规模的扩张速度却比较缓慢。今年,全县新建和续扩建民营企业27家,新建21家,续扩建6家,其中投资超过千万元的仅4家,其余项目都比较小,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上我们的差距较大。总的看,我们新上的个体私营企业项目多数规模较小,同时又不是小而精、小而高、小而特的项目,所以带动性不大。

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经理

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对企业所涉及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成本与收益预测、具体活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各部分协调以及全程监控财务活动以确保其有效性、合理性与科学性。财务是企业的生存命脉,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财务经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影响着整间企业的生死存亡。那么在信息高速发达、网络化、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财务经理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呢?

一、优秀的财务经理必须具备扎实的相关知识

(一)要具备深厚的财务专业知识

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涉及到众多经济活动及财务管理项目,如会计、审计、会计电算等等。而且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信息及各种分析数据也是支持企业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作为财务经理还必须具备对企业成本分析、盈利分析、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财务经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企业资产评估能力,因为企业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资产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经理只有具备了财务工作上较为全面的专业的系统的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带领财务管理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搞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才能在工作人员询问征求自己意见的时候快速反应科学作答,才能在领导需要财务经理提供决策依据时及时回应,才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在经理这个职位上起到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

(二)要通晓与财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与钱打交道的工作,它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市场上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行业及企业的相关规定谨慎行事。所以财务管理工作想要做得好做得及时,如果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及时的了解与深刻领会是不行的。所以财务经理不仅需要及时掌握当前国家政策的内容与未来走向和趋势,而且需要切实的学好法律这门课程。我们的财务经理人要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努力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纯洁性。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同时也能够确保自己的财务经理生涯不会被断送。

(三)要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深入了解

财务管理工作如果仅仅是固守与自己的本专业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经理,如果想要进一步加强自己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那么就必须对本企业所从事生产项目、产品情况以及服务类型等等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有针对性的对企业所处的消费市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情况掌握。只有这样,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贴合企业的客观发展实际,才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毕竟财务数据是死的,而透过这些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才是活的。财务经理就要具备这种把死数据变成活动力的能力。

二、优秀的财务经理必须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

所谓经理,那就代表了他所管理的所负责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个人工作,还需要对其他部门成员进行有效管理,不然何谈经理一说?所以财务经理不仅需要具备上文提及的众多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

(一)具备较高的对问题的及时处理能力

财务经理肩负着有序安排财务管理部门其他人员具体工作的责任,他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收集与分类整理,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让部门中其他人员更加准确及时的了解财务部门的各项活动及运作方式。财务经理还必须是一个很好的带头人,他要运用自己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帮助其他财务人员处理棘手问题。他还从财务部门自身的角度突破出来,站在全面管理的高度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资源控制制度、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有大有小有轻有重。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处理,都可能对企业的总体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作为财务经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灵敏的反应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财务经理首先必须要有敢于打破常规与传统的先锋意识,这样才能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不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快速寻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式。其次是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从一个细节窥探全局,从而保持管理工作的连贯性与融合性。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部门乃至整家企业。

(二)具备较高的全盘计划能力

一切管理工作都需要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有了一个周全的计划才能确保各个环节滴水不漏。所以作为财务经理来说,全盘计划的能力也是其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制定财务管理计划一方面能够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明确本部门当前的管理工作情况,另一反面也能够让企业其他部门了解财务管理状况及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做计划切忌不切实际,计划人人都会做,但做得好与不好,就是区别优秀财务经理与庸才的重要标准。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财务经理需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需要征求各部门的积极建议,需要从企业的当前实际出发,并顺应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然后还要根据计划内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与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具备较高的计划能力。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预警方法评析.田高良.2012,预测

篇5

记得群号是:462720555

        扫描二维码进群

        扫描二维码进群

群主个人的QQ号是:1370946190 微信号是:15234400545

想在北京找教育工作,发愁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可以加她为好友,多交流,多学习!

-------一个普通师范毕业生如何在北京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的-----

2012年我毕业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现在就职于北京韦博国际英语,担任教学主管一职。刚出校门的我参加了各类事业单位考试,试图在公立学校有晚饭吃,但是大多数参加过考试的同志们都知道,付出的诸多努力都化作了东流水。这样到处奔波了大概半年,我放弃了这一念头,背上行囊踏上了北漂之路,刚到北京我也是到处碰壁,网上投了一大堆简历,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招聘会,大都石沉大海,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这么个群,抱着试试的心态进来了。在群里我认识了好多跟我一样到处求职的小伙伴,群主每天也会推送一些各大教育机构的招聘信息、应聘技巧、师训类资料。在这群埋伏几天后,北京韦博国际英语提供的一份课程顾问工作打动了我。更令我意外的是,经过两轮面试后,我就顺利入职了。相比那些大型招聘类网站提供的offer,这个靠谱了许多。

真的是良心推荐!!!对了群号: 462720555 ,需要的同志们可以加群了解一下!!!!!!

----职场面试技巧-----

第一次的见面非常关键

在面试中,第一次的见面非常关键。如果一看上去就不顺眼,失去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就很大。既然你已花了许多心思和精力去申请工作,那么不关注自己的穿着打扮,确实是个粗心的行为。

我想起以前亲身经历的一个难忘例子。有一名女士,她的学历背景非常强,我在看过她寄给我的简历后,非常期望能与她见面。从我们的工作需求和她的条件相比,我有信心在面试谈话时,能找到双方的共识。但让我惊讶的是,当我见到走进会议室的应征者时,竟然看到一个既不梳头,又只穿拖鞋的女士,这一瞬间使我忘掉了之前对她的书面判断。不到15分钟,我与她的面谈便告一段落。

能使面试官“一见钟情”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求职者而言,能抓住机会,在未来的雇主面前充分地展示自己,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那么被雇用的机会便开始存在。

自作聪明不会有好处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那种喜欢自夸的求职者。求职者在面试时,应在短时间内说明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不应该浪费时间夸大或膨胀自己的能力,否则会害了自己。因为面试官显然不是个笨蛋,他总会很快看穿真假。

首先,面试者应该用简历的要点,去说服雇主为什么自己是所要寻找的合格对象。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就要直截了当地说不会。在面试时,自作聪明不会带来任何实惠。

此外,参加面试和参加考试确实不同。当一个雇主发现他喜欢一个候选人的时候,他会考虑如何去聘用。面试不是精密科学,主观性的判断永远存在。

当雇主认为你的能力强而且人品可靠,他会留意你。如果不被入选,原因一般是另外一个候选人的背景和条件比你更强。我相信以后当公司还有其他工作机会的时候,你会获得优先考量,因为在参加面试时,你给雇主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法 劳动能力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经济。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外技术和经验可被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不断缩小。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以简单制造方式生产低成本产品的竞争优势慢慢削弱。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创新型的道路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即使是上海这样一座代表中国科技创新最强和经济层次最高水平的城市,仍然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科技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8%的水平。同时,我国企业社会化生产水平低,组织程度差,技术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明显具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从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增长。而同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欧盟国家则处在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是美国重视发展人力资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在教育上的投资达到了GDP的20%。并且,美国的教育极具自己的特色。美国不仅重视精英教育,而且重视普及教育。不仅重视抓好学龄教育,而且重视开展终身教育。美国每年的在职教育投入高达GDP的5%。由于美国对教育极为重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到美国学习,为美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激励经济的发展。在财政方面,政府优化开支,减少赤字;在货币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在经济上,鼓励和奖励企业科技创新,强调科技的产业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贸易中,坚持“公平”政策,开拓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总之,由于美国科技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使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视科技发展,管理创新,而这些目标都只能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有效实现。因此,大力保护和发展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经济法是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种功能自经济法诞生开始就深深地镶嵌于其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1802年英国制定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以此来保护学徒的健康。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劳动能力权作为一种新型法权观念自此产生。随后,劳动能力权在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保护。法律对这些权利设立都是在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则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护劳动者的消费权,本质上是在规定任何劳动者都有正当消费、获取合格商品的权利,以保存和发展劳动能力。另外,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法律也同样是以确认和保护国家管理劳动力权的方式来调整经济发展。总之,不论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等微观经济运行领域,还是在市场调控和监管等宏观经济管理领域,经济法都处处包含着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可以说经济法是保护劳动者劳动能力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力权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和对劳动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调整剩余价值的分配来实现的。任何经济形态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越是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越需要劳动者的密切合作。那么,如何调整劳动者在共同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中的比例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并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创造财富时付出的劳动多,而所分的社会财富少,或者劳动力水平高,却得不到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这便直接影响了经济生产。另外,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偏低还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营养、医疗、培训和对其后代的教育。因此,当劳动者的经济能力不足时,必然会阻碍其劳动能力的提升,甚至引起劳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保护和提高劳动能力的重点又在于合理分配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经济法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保障劳动力权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普遍接受。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使企业,即集体劳动者,能够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实现劳动剩余价值。这种借助“国家之手”克服“市场之手”的弊端的经济管理工作我国一直在做,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企业法调整投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共同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配。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和劳动法基本上还是在遵循国外传统民商法的理论,承认了投资者资本获利的正当性,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作商品关系来确定权利义务,而对于劳动者通过体力劳动来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利未作规定。这种理论回避了为什么劳动者通过劳动利用资本生产产品,资本可以获得多数利润,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少数利润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所以要坚持建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就是要规定不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只能通过劳动贡献分享财富,这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劳动力权,促进劳动能力的提高。

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构建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充分肯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创新。

(一)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以此来指导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所谓劳动经济法是指,以劳动能力权为经济法的基础性法权,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经济法律理论。具体来说,我们有必要突破两种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一是突破传统的国家干预论对经济法的禁锢,加强其他有关就业、创业、生产、分配、管理、持股等劳动能力权保护的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的研究。传统经济法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容易割裂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使法律有时难以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规律。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法律应当反映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实际中国家制定的法律并不必然全部符合公益。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因此,运用公司法、劳动法,甚至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通过教育法、知识产权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权及劳动成果分享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是要突破传统的财产个人所有制理论的限制,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体系。由于传统私法以财产个人所有制为基础,构建了以所有权、债权和人身权等为基础权利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个人利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然而,人们过于追逐私利会最终导致贫富悬殊、资源枯竭、经济危机的出现。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体系,再一次确认和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所谓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是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天然归于本人所有,为本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用。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种创举彻底粉碎了以往任何一种依靠资本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制度,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完整地拥有个人劳动力的目标。当前,为了进一步保护劳动能力权,以立法形式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对于调整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激发创造财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创新经济法律制度

从具体制度上来说,需要创新经济法律制度,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一是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法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但是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某些规定却早已隐含着对二者的肯定。比如宪法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规定,劳动法中关于专业技术培训和同工同酬的规定等等,这些法律规定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承认。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并且有必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设立劳动能力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只能通过出卖劳动获得基本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却凭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以此来积累财富,这种生产方式包含对劳动能力个人所有的某种程度的否认。然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保护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法律制度。如美国的人力资本入股制度就是对劳动能力确认和保护的直接案例。美国学者西奥多・ W・舒尔茨认为人们对劳动能力的投入使人的劳动能力形成并得到提高,并成为人力资本。这些投入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等。这种资本同样可以在公司中享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与其他资本形式共同分享剩余价值。有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可是,正式确立劳动能力权的问题在我国却还没有广泛受到重视。我国本身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当前又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宜尽早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设立劳动能力权。二是要扩大经济诉讼的种类,完善经济诉讼法。目前,为了解决经济诉讼法可诉性差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公益诉讼的解决方法,并且对操作性问题也作了研究,这无疑值得肯定。但是经济法需要保障的权益并不只限于公益,还有以个人劳动力和集体劳动力为主的私益。例如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争议,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的忽视,职业和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等等,这部分利益纠纷的解决被传统的经济法所忽视。这些涉及劳动能力保护和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经济诉讼机制加以保护。目前,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尤其要注重对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利益纠纷的诉讼解决。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劳动报酬偏低、劳资矛盾尖锐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经济数量增长为统一标尺的发展观念和对劳动能力保护和发展不足的现状,构建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优化为依托的和谐经济社会。这种转变成功与否将会决定中国能否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世界真正的经济强国。为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通过经济法和经济诉讼法对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益进行更加明确、更加充分的确认和保护,以此促进人们提高劳动能力,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让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与福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陈乃新.论劳动力权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兼论研究经济法权利应当突破三大理论障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

3.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经济法保障[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记者:您好张书记,听说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我们国家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您当时做出这个具有前瞻性的重大思考,其依据是什么?

张颢瀚:九十年代初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现状,特别是依据当时发展中的体制方式这两个影响和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效益问题,这两个问题既带有根本性又带有宏观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对这两个问题,从初步认识到形成思路,又源于对当时经济发展现状的较多的深入基层的调研。1993年,全国国有企业亏损呈快速增长之势,由于国有经济是当时中国经济的支柱,由此影响全国宏观经济状况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党校、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江苏省委党校联合进行国有经济状况的调研。我们一行几人在江苏连续调查30余天。在此之前几年里,我一直跟踪研究企业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每年都用很多的时间到南京、无锡,也到过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又通过这次参加集体的较长期系统的集中调研,更加深了对国有经济和宏观经济现状的认识。这次调研报告由我主笔起草,在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与转变经济体制模式的建议。当然,这一思路和建议是大家共同讨论的成果,在京的调研组成员又给国家再次专门报告。所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是由于长期跟踪调研和这次系统调研,发现国民经济的问题直接源于企业,而企业问题从根本上源于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此前相当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处于大起大落状态,而当时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发展高速度的支撑,发展高速度又靠大规模的高投资支撑,大规模的高投资和发展高速度又带来高通涨。由此不断反复,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追求发展高速度,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发展模式之中。如果不从发展方式上解决问题,企业的效益问题就不能解决,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不能解决,国家经济的大起大落就不能解决。由此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企业,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转变发展模式,从速度型转变为效益型,要下力气转变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与转变发展模式相关,同时提出了转变经济体制模式的建议。通过调研发现,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经济体制模式直接相关。而经济体制模式的问题,既表现在微观领域,也表现在宏观领域。从微观上看,主要是企业产权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深层问题;从宏观上看既涉及到国家和企业的产权关系,又涉及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多个方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转变经济体制模式。

现在看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深层次的任务,是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性问题。同时我也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生产力领域的问题,并且受到国际生产技术和产业转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现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过程性的、跟踪性的与时俱进的研究远远不够。当时提出这一问题,主要是立足于国内经济状况,那时国民经济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小。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外向度的提高,现在认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认识国内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问题,同时又要十分关注国际技术领域、国际产业结构和国际产业转移方向等十分关键的问题,否则就很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和举措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还要重视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当时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主要涉及到经济的微观体制和宏观体制的关系,而当前阶段,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不仅涉及的宏观、微观经济体制的深层问题,而且与社会转型密切相关,转变涉及的关系更多、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但是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是,经济体制模式必须根本转变,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国际复杂环境中的持续竞争力。

记者:有的学者认为,由现代工业文明而产生的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和权利主义无法解决全球化之后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生态、环境危机,责任与和谐有替代自由、效率等被视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新价值功能,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颢瀚:你谈的这个问题具有全球性,十分重要。我是研究经济学的,对这些问题没有深入的全面的研究,可以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现代工业文明自从产生以来,就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方向,成为改变全球面貌、改变整个人类前进的主导力量,至今这一过程仍在持续。现代工业文明对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仍然是期待实现或正在推进的大事业。从现代工业文明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我以为现代工业文明有两个重要动力,一个是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推动,一个是社会形态领域同时又融入到生产关系领域的个人主义或个人的权利主义。从科学技术来看,主要是在生产力领域起推动作用,不断地产生新技术,不断地更新和提升人类改造自然、向自然获取财富的能力,不断地更新和提升满足个人和社会乃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能力。它的作用范围主要在生产领域,由于现代工业文明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国家蕴育产生,因此必然的同时畅行个人主义和个人的权利主义。从生产力领域的视角来看,个人主义或者是个人的权利主义可以成为提高效率、推进经济发展的内在的和不竭的动力,而这一动力反过来又推进科学技术的产生,由此推动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进程。

但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强大的生产力,形成了对自然的强大的索取能力,再加上个人、集团与国家对各自效率与利益的追求,由此造成了能源的危机和生态环境的危机。追溯现代工业文明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在快速上升,但同时又有两个伴生的因素在起作用。第一是个人、经济集团和国家对能源需求渴求的无限性,对获取利益的无限性追求,从而导致生产领域生产成本的外部化,造成生态和环境的严重问题;第二是科学技术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科学技术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现象:一是虽然科学技术在不断推进,但仍然不能满足人类在获取自然资源变为有用产品的过程中,及时地解决污染、或实现零污染所需要的技术;二是新的技术有时虽然可用,但是相对成本较高,由于个人利益主义的作用,又排斥对新技术的使用。以上可能是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和能源、生态、环境危机之间的关系。

现代工业文明的导向仍然是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但是在这一进程中由于上述的关系而产生能源与生态的危机,由此又造成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危机。这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方向相左,与人们利用现代工业文明、追求发展和享受的目的相左,这就是产生或者说全球提出了责任与和谐的主要原因。很显然,个人主义、权利主义、自由或单纯追求各自的效率的角度,难以解决这些危机,需要责任与和谐。我认为,责任与和谐应当是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以及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保证生活的良好、社会的发展及国际的和平与健康发展,都必须具备的原则、价值或者是义务。这也是当代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化之后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生态、环境危机必须共同具备的价值观念与原则。

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所以责任与和谐才被全球所认可。而这种全球性的认可,一方面是源自于全球性的危机的现实,另一方面这种认可又是解决全球性能源生态环境危机的条件和力量。从全球的认可来看,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来自于危机影响的普遍性。问题在于,需要承担这种责任,实现和谐的路径、方式和方法,对于不同个人、不同经济团体和不同国家,又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影响,目前很难找到一种对全球各个群体都有同等利益的、都可用接受的方式方法和形式。这就是承担责任,实现和谐发展的阻碍所在。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不仅需要用人类的共同责任与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目标来替代个人的、局部的自由和效率,更需要国家和政府之间在推进过程中有更大的压力、更大的动力、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智慧,这将也是一个较长期过程。

现在经常提到的科学主义,实质上是指工业技术领域或自然科学领域的所谓科学主义。我们一般讲到的科学应该是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方法,是针对解决自然和工业领域的问题而产生的科学技术,它来源于工业领域和自然领域,其功能和解决的对象也主要在工业领域和自然领域,具有机械性、可控性、可重复性、强制性和普遍的适用性,一般并不适用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及其规律,都不同于自然领域,不能通用科学技术的方式。这是所谓科学主义问题的实质所在。社会是由亿万个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千万个社会性的团体和众多国家组成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利益诉求,每个团体、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诉求。因此,主要只能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责任与和谐就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社会问题,用机械的、强制性的、单一的科学技术的方法很难解决复杂的、具有个体利益特征的社会问题。解决个人主义权利主义与人类能源、生态、环境危机的关系,以及解决责任与实现和谐等,不是自然领域与技术领域而是社会领域的深层问题。在这里主要是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

• 人物链接 •

张颢瀚,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博导。江苏省委、省政府评定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委决策咨询专家,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省长特聘专家;江苏省政协委员、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天大学等兼职教授。

篇8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教育;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41-04

长期以来为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陷入了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境。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的是经济与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当期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和促成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单向型、数量型、速度型向集约型、全面型、质量型、科学型转变,构建一种新的经济、自然、社会与人包容共进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肩负技术创新和培养人才资源任务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它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互为促进。深化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既是实现两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所向。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包容性增长是对传统增长理论的反思和批评。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改良与修正,它最先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正式提出。从其演进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到强调经济增长的后果和质量等阶段。虽然包容性增长已经受到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学术界对其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于包容性增长的认识均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1)共享性、公平性、公正性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理念,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增长并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2)以人为核心,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地区和人群。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3)包容性增长要“经济包容”与“社会包容”兼顾,即要坚持同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认为,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包容社会各个方面、层次、角度的平衡、协调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共享性、平等性、全面性、广泛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它在促进并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正义原则(陶蕾幅、路日亮,2012)。

(二)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条件

包容性增长是相对于非包容性增长而言的,其能否实现及达到的效果如何需要必定的条件和基础。(1)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前提。不管是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还是从现实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始终是包容性增长的基础。这是因为,包容性增长旨在追求的所有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及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等的协同发展都是建立在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或者由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基础之上的。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它更加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的相互兼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途径来增强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包容共进。(2)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平等发展、参与经济增长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更多地把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到包容性增长中来,这是由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属性决定的。第一,从社会成员平等机会的获取来看,在排除不可控的外在因素的情况下,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人能否获得和把握发展机会的关键条件。因为机会是相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群体而言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群体中,每个人所想要的机会必定各不相同:机会的获得也并非完全没有条件,个人获得机会后能否承担起该机会所赋予的责任、实现相应的目的是机会供给和分配要考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换言之,即是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首先要提高个人的素质能力,使其有条件去争取和把握相应的发展机会。第二,从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力量来看,人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没有人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包容性增长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第三,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经济发展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这就必须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充分就业,这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而其基础同样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以上所述。其重点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普遍提高人口素质,促使“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进而形成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包容性增长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二、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增强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很显然,包容性增长所倡导和所要实现的就是要构筑出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经济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兼顾的良性的社会发展形态。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而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其越来越取决于社会智力的开发和社会人才的培养即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实现包容性增长首先必须解决好教育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事实上,教育与经济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和互为促进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可以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并直接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其产生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提供了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相应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而且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激发社会成员产生新的教育需求。进而增强教育发展的外部引力。由此可见,推进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必然选择。两者的协同发展水平越高,包容性增长的动力和保障力就越强。

(二)有利于丰富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增长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并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

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是包容性增长区别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包容性增长还强调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拥有平等的机会权利,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惠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惠及社会的大多数人,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经济增长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共享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有学者认为,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很大程度在于人与人之间机会的不公平性,根源在于既有制度公平性的缺失。不可否认,这一观点自有其合理性。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解决社会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机会平等问题,但对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能够参与经济增长并为之作出贡献的目标而言,仅仅解决由于制度的缺陷导致的机会不平等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需要考虑两点:经济发展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和每个社会成员都具备把握机会及参与竞争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就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解决好社会成员的就业问题,为所有人提供参与竞争的机会和条件。而实际上,充分就业应优先于GDP、出口等增长目标的实现早就被众多学者所认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近代的宏观经济学论著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阐述。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我国保持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普及,但人才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脱节。因此,只有推进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够提供更多的适合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形成全社会的均衡人才结构,促进人才与岗位的无缝匹配,最终为包容性增长提供坚强保障。

三、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教育与经济是一个协调统一的共同体,相互制约,互为促进。不管是从教育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包容性增长所期望建立的产业之间,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来审视,教育与经济都应该实现双方的协调互动和高度融合。

(一)构建与经济协同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机制

当前人才结构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经济稳步增长与社会成员就业矛盾突出是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和脱节的具体表现之一,要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并实现两者的互动协同,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科学、有序的教育发展体系。第一,要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多结构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技术产业是包容性增长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但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绝对不可能完全脱离于第一、第二产业来发展,甚至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经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而来,由此折射出来的就是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不可能是完全的高端化,关键是要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同匹配。为此,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互为一体的,而并非某个层次教育独自发展的教育结构。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推进区域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整合资源,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合、发展均衡与区域经济协调、适应区域产业布局的高等教育结构。教育主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学校要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的意识。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纯粹的教育观念,避免为“教育”而“教育”,而应认识到提高人的素质服务经济需要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优化教育结构、教育规模、学科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尽可能提供更多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第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促进更多人享受教育资源中促进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增长并为之作出贡献。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对人接受教育和享受教育资源带来的效益的平等性具有巨大影响。这不难理解,对于社会成员来说,虽然都接受教育,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如重点学校的资金投入、教育设施、师资力量都强于普通学校,而在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下,重点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户籍等因素,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区域、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所能获得的更具优势资源的教育机会差距甚远,在教育机会和享受教育资源不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差异。而用人单位出于成本最小化、用人效益最大化的考虑,必定会优先录用重点学校培养出来的“优质”生源。那么社会成员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差异也就由此产生。为此,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合理配置,并对现有的学校招生体制进行改革,在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机会的基础上尽可能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增强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就业竞争、经济增长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在当前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即协同性的关注主要是集中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资金投入与经济增长规模、人才结构供给和企业人才结构需求的匹配性等方面。很显然,上述指标用于衡量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效果是不全面的,而且这也主要是体现在学术界的理论探讨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呼吁的层面上。缺乏一种督促相关部门去纠正这种不协调的机制。可以说,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不适应性与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的欠缺或者缺失有着内在的关联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对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加以完善,并建立与之相关的考核机制,纳入高校或者相关部门的责任考核内容,促使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同的制约因素得到尽快解决进而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的制定应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及有关专家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来确定,但至少应该包括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发展要求相适应;教育的层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产业、行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需求相适应;高等教育的质量、成果能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诉求;人才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诉求相匹配等方面。在考核机制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把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需求的适应性、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诉求的匹配性等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而言,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对所属区域的教育资金投入进行监管,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保持相应比例。为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得以修正,和督促相关部门切实执行相关政策,建议将此部分职能交由相关部门负责;同时成立相关社会团体,收集、整理、分析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信息,为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并监督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以为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低碳经济就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建立一种全新的生产消费模式,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利用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产生的时间比较晚,最早出现在英国,自出现以来,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世纪初期,英国认识到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有形式,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城市生产、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种城市问题不断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生活和生态问题,要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低碳经济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体系,在促进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经济下的城市发展特点

1.循环经济。经济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并且与时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改变传统的单一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实现对废旧资源的重新利用。循环经济具有能源利用低,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特点,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这样可以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下各种资源都具有理论意义上的可再生性,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每种资源都具有其特殊性,并且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人类可以不断提高现阶段的资源利用率,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就其本质而言,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尽可能的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还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原有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整,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要减少甚至避免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二.低碳经济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对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城市规划建设都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引。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具体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现有资源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发展环境,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在规划设计中主要的原则有:

1.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每种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很难进行衡量和治理。而循环经济要求,每种经济活动都要与整个生态、经济相互统一,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都要建立在全局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有效协调各项资源,城市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有序开展,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整体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矛盾,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矛盾更为明显。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着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扩散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同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将各个环节纳入到发展中,这样才能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3.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循环经济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现有生态环境破坏力度,创造更多的有利环境保护脆弱的生态体系。城市规划设计在循环经济指引下,可以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充分结合起来,降低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城市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增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设计要适应时展步伐,不断调整现有的发展战略体系,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出现,为城市规划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的有利支撑下,城市发展呈现出新的状态。现有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存着一些问题,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时极为不利的,循环经济提供的一些原则具有时代性和建设性,在具体规划设计中,要不断适应时展发展步伐,采用更多的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一翘.低碳经济与城市天然气销售[J]. 上海煤气,2010,03:28-31.

[2]余猛,吕斌.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7:20-24.

[3]徐辰. 低碳经济与城市天然气的发展[J]. 煤气与热力,2010,06:41-43.

[4]潘彦昭. 低碳经济与绿色革命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05:128-130.

[5]王萌杰. 浅谈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低碳经济[J]. 中国城市经济,2012,02:11-12.

[6]杨小京. 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探究[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3:43-44.

篇10

1.1经济发展形势落后,方式单一

经济发展落后,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简单、粗放、单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我国在生态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掠夺。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环境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现行的环保制度、环境违法处罚制度使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对公众的环境权利或环境权利界定不足,导致监督的失效。同时,环境保护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民个人、企业单位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纷纷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私利。

1.3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轻保护唯

GDP观的政绩观,形成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着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质量,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基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成功,保证人民共享开放成果的保证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关乎经济发展全局。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保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性措施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作者:梁双 彭成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7,(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