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篇1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陆地分隔成并且相互连通的广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积的30%以上,约3.6亿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类饮用占2%。地球主要有5个大洋,它们分别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级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即人们对海洋中各类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如海洋捕捞业、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

1.3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时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海洋资源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可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保护,人类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态向海洋发展,国际间以海洋为中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目前海洋领域的产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海洋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力资源粗放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型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今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这个新形势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制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经济的区域性变得显著,区域布局逐渐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海洋经济区迅速发展,同时,沿海各综合经济区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已基本形成以辽宁沿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中心构成的海洋产业经济带,海洋产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海洋经济现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层次不断拓展。废弃物排放过多、海洋资源消耗过多的粗放型海洋经济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对海洋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并加剧海洋经济及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影响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妥善处理好海洋经济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3.1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从渔业资源的特性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鱼类通过自身不断的生长、繁殖,实现自我更新,使种群数量维持在在一定范围内。但要实现永续利用必须要实行适度的捕捞。如果捕捞不当,严重超过自我更新的速度,将会严重破坏渔业资源。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临着海洋渔业环境破坏严重、海洋渔业资源骤减、海洋水产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表现为: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赤潮,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黄渤海区由于缺少饵料性鱼类,使经济性海洋鱼类生长缓慢。对海洋鱼类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鱼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来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质的最终积聚地,而海洋本身强大的自净能力也使它成为污染物的天然处理场所,海水的流动和海洋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稀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但是这种洁净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一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了海洋自净的能力,海洋就会被污染,海水水质必然受到破坏。

4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区位优势

舟山市在舟山群岛上,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杭州湾外缘,面朝太平洋,海域辽阔,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离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大中城市较近,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舟山还具有非常丰富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港口资源为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渔业年产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约有120万t,种类也非常丰富,约有500多种。舟山还拥有2447.87km的港口岸线,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线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海洋经济在舟山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经济正在由“涉渔型小产业”向“临港型大产业”的转变,初步形成水产加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一些问题,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舟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一是海洋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对鱼群的过度捕捞大大超出了鱼群的繁殖速度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很多鱼群的退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鱼汛,很多被破坏的海洋生物资源难以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海水污染严重。由于工业排放得不到有效处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油污无法得到及时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响着舟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舟山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產业占有的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相对薄弱。舟山渔业较发达,但是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船舶工业,附加值不高,结构单一,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海水生物等高新产业的比重较低,产值不高。第三产业中的对外贸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1产业方面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新兴产业为发展核心,这是促进海洋经济升级的关键。为了实现海洋经济和社会全面对接,一定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发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兴产业,对于舟山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开拓海洋相关设备制造业、服务业等等。比如,水下检修系统、海洋防污系统、海洋电子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和海洋产业开发有关的新兴产业,能够从新的角度来拓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为海洋地质、海洋信息、海洋药物等等领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建立系统化海洋结构,完成高效益技术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5.2资源方面

渔业捕捞行业的管理需要从强度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要共同维护、同步推进。舟山渔业经济的发展核心要从“拼资源”转移到“拼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洋资源产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就意味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可升级空间扩大。对于非资源型海洋产业的发展,也要用可持续观点来维护产业发展。舟山海洋产业需要根据新的渔业技术升级来寻找现代“绿色渔业化”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捕捞渔业更要向着保护近海资源方向发展,通过远洋渔业、外海渔业来提高产品的隐性附加价值,促进海洋渔业效益型的转变。

5.3环境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产业升级转型为契机,根据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来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链建设,在推广高新技术应用的同时,用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方式。在大力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提高企业对污水、废气的处理能力,将污染物排放压缩到最低程度。在进行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时,需要根据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海洋经济的健康、安全、全面发展。舟山市组织的“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就是将河口、海湾为治理重点,以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目标,利用新技术对滩涂等等海洋环境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着重开发无居民海岛的海岸沿线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能够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这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宏,孙浩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1(1):139-142.

[2] 杨美丽,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角度[J].中国渔业经济,2009(3):12-15.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动力;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04-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平稳、高速的增长势头,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过渡,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中国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据统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1.8%,居世界第10,提高到2009年的33.535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超过6%,居世界第3位。1979―200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实际增长为9.8%,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着实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3 266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78年的0,增长到2008年的924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国家的外汇储备,也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但是,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经济失衡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出口需求来维系,而内需却严重不足,导致外需和内需失衡。

第二,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国内的扩大需求,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的需求,而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第三,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失衡。中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二、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据统计,1999―2003年间,投资拉动GDP从1.8%上升到6.4%;2004―2007年,也维持在4.9个百分点。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而从1999―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74.7%快速降为38.7%。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而我国一吨煤所产生的效益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据统计,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回收”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当前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国民收入分配重点向垄断性资源、资本收益和政府倾斜,而劳动者报酬收入却不断降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在居民劳动者报酬上,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而在1990―2005年,企业的营业余额所占GDP的比重从21.9%上升到29.6%。造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1)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居民拥有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沿海地区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内地居民的收入。(2)产业结构与劳动供给结构之间失衡。一般来说,知识性、高技术等人员的报酬要高于一般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报酬。(3)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稀缺,造成垄断性资源、资本要素报酬偏高。

(三)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不断向全球注入流动性保持逆差,导致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逆差不断加大。二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支撑了美国的逆差。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导致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大了国民经济的风险。由于内需不足和对出口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发展依赖国际市场,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震荡,必将造成国内经济的萧条,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常规发展轨道。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这种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中国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煤炭的消耗为例,2000年,中国的燃煤消费量占世界燃煤消费总量的27%,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07年,中国消耗了21亿吨煤炭,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未来1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在此基础上翻番,在40年内用光所有的煤炭储量。同时,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给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破坏。据统计,在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16个;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顺经济利益关系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是维持经济发展动力的核心所在。当前,中国的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过大,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制约了中国国内的有效需求,使消费疲软。因此,一方面,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为社会各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行为等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长效、最为可持续的手段。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其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而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60%,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不足40%,形成了典型的投资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外需驱动型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实现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这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和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弱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出口风险加剧,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四)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发展方面,缩小城乡间、地区间贫富差距,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环境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环境文化、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明生.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

[2] 顾巧明,胡海鸥.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失衡新特征研究:逻辑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篇3

关键词:分享经济;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性

一、国内外分享经济概览

早期,分享经济以“协同消费”或“合作式消费”为人所知,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上,而其背后的经济理念在于“人们需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产品本身,即使用所有权,而不占有所有权”,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协同消费”,并列为未来影响世界的十大理念之一。

Benita Matofska女士对分享经济做出了如下定义,分享经济,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即P2P模式,也称协作经济、协同消费,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它包括不同人或组织之间对生产资料、产品、分销渠道、处于交易或消费过程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分享。这个系统有多种形态,一般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赋予个人、法人、非营利性组织以冗余物品或服务分享、分配和再使用的信息。一个通常的前提是,当物品的信息被分享了,这个物品对个人或组织的商业价值将会提升。

随着国际市场上房屋共享服务Airbnb估值超过10亿美金、汽车共享服务Zipcar等提供租赁服务的公司在纳斯达克陆续上市,分享经济即“协同消费”为众人所知,得到业界和学术界各方的关注,并且“协同消费”的风潮也由国际市场吹入了国内市场,滋生了不少借鉴国外经验而兼有中国市场特色的提供各类租赁服务的企业。日前,国内提供专车服务的企业有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Uber等等,有关“专车”是否为“黑车”也引发舆论热评,最终交通部表态:“‘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这意味着国内专车服务叫停社会化运营,其构成中很大部分是租赁体系内的车辆,排除了有“违法”风险的私家车。那么,争论的新一番焦点就集中于“法律”和“经济”,那么到底是选择保守稳定出租车市场,维护消费者消费权益还是打开共享经济社会化运营大门,加强管制,最大化利用社会闲置资源重新整合再分配,关键看时势。

二、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存在足够量的有待提升使用价值的资源――社会闲置资源

所谓社会闲置资源是指暂时没有使用起来的对象,如空余时间、空闲资产、名称、边角余料、废物垃圾等。此类事物都处于闲置状态,对人们没有产生效用,其使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被闲置的原因在于社会闲置资源的价值没有被认知,其利用价值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人们习惯忽视闲置资源而非另寻门道重新整合分配利用。

分享经济对社会第三、四产业的主要行业有一定冲击,尤以对服务业冲击最大,目前分享经济风入国内后,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滴滴专车”“易到用车”等专车服务提供商,其次是“途家”“小猪短租”等提供短租房、日租房住宿服务的在线交易平台,还有在城市间“人人快递”“跑腿帮”利用个人空余时间提供同城快递的服务平台。分享经济理念的深刻性,在于它深深触及了财产权、财富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在分享经济里,人们支付购买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仅仅是一次性的使用价值,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满足个人需求,虽然此种模式无法涉及全部商品,但却能对社会闲置资源重新整合再分配。目前,全球已有100万人通过Airbnb将自己的房子分享出去,这些房东遍布190个国家近3.4万个城市,有超过2000万人成为住客,2014年的夏天,通过Airbnb订房的人数,单晚最高超过了40万人。Task Rabbit利用“点对点”的劳动力雇佣模式曾在美国失业群体增长的市场环境中运转优良,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达成交易关系,利用空余时间做活动打杂跑腿等工作,甚至企业也开始雇佣跑腿工来完成重复性高专业性低的简单工作以降低人力成本。

只有当社会上存在一定量的社会闲置资源时,资源的所有权拥有者赞成并支持P2P模式时,分享经济的大门才算是真正叩响了。

(二)交易支付第三方平台――信用体系

《经济学人》曾评论在15年前,分享经济的发展过程有点像网络购物,起初,人们对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存在质疑,但当人们成功在Amazon上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后,他们就觉得网络购物的安全性是可以信赖的。马云曾说:“我高兴的是571亿,几亿笔交易背后意味着信任。然而一开始淘宝网面临的质疑也是铺天盖地的,辛苦难以言表。

Airbnb一开始花了2年多时间重点培养种子房东和市场,尤其是短租市场,并设立淘汰机制过滤优质房东和房客,这一淘汰机制基于信用体系。所以,在网络购物领域,陌生人之间相互交易,需要的是一整套有效可控机制包括支付、评价、客服、沟通等。“每次预定的信息――预约、支付、房东与客人之间的沟通,以及评价――都在Airbnb的平台上,公司能够完整追踪每一单交易”。在中国国内,作为Airbnb的模仿者“爱日租”却忽视了种子用户的培养、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律风险的规避等等最终导致失败。

国外在线交易系统已经成熟,直接与信用卡挂钩,最终找到真实用户,但是国内消费者的信任感普遍偏低,所以在移植过程中,第三方需要做到对房东和房客双方的保障。为此,小猪短租设立《房客体验保障计划》以及《个人房东财产保障暂行方案》规定赔偿方案,以保障房东和房客的利益。

(三)有交易需求和支付经济能力的交易双方――人

分享经济的实践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评论道:“人是分享经济的核心,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可以是个人、社团、企业、组织、联盟等任何一个可以深入高效参与分享的组织形态。分享经济的参与者向这个分享系统贡献,并从中获益。在这个系统中,人权受到尊重并被保护。人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也是创造者、协作者、生产者、合作生产者、分配者和再分配者。在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中,企业主、雇员和消费者都得到充分重视,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受到尊重并被融入到具体的企业运营过程中去。”

分享经济不将所有权纳入考量范围内,只是专注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释放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力,使得社会闲置资源的所有权拥有者与社会闲置资源的利用者实现“双赢”。即在有交易需求,需要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时,需求方从闲置资源供应方处“租赁”以满足个人需求,实现P2P的交易,避开所有权的争夺,只谈使用价值。

只有当市场上存在有交易需求的供应方和有支付经济能力的需求方时,分享经济的供求双方才会一拍即合,所以交易过程中“以人为本”的观念需要渗透到分享经济的各个环节:“第一,提供有使用价值“物有所值”的东西;第二,交易过程尽量简化;第三,必须有趣。”

(四)强大的信息技术做背后支撑――社会化媒体

分享经济的实践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评论道:“在分享经济中,信息和知识是开放的、可分享的、易获取的。而良好的、开放的交流沟通方式是知识和信息流动的关键,是分享经济系统高效、可持续运转的核心,技术和社会网络促进沟通和知识分享”。

一开始,Airbnb在历时2年培养种子用户的过程中,发现每个能提供房源的房东都有着自己的社区关系和社交关系,而在出租房子时也会更多依托口碑传播在亲戚好友圈中扩散开来,房东倾向于将房子租给自己熟知的人而非陌生人。但由于强大的信息技术作背后支撑将本地化分享经济推向社会化分享经济,由超一线大城市为试水先驱逐渐向一二三线城市开枝散叶,使其拥有共同竞争的机会,分享经济也对提升城镇化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当然,并非所有分享经济都具有跨区域大规模整合的复制性,诸如人人快递、跑腿帮、友友租车等分享经济业务对时间限制要求高的业务可以与社区经济业务结合,依赖社区媒体,深耕社区用户。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诸如云计算这样的技术一个重新解读从‘分享’到‘分享经济’的机会”。云技术把同类资源汇聚一地 ,用户按需索取相应资源并为之付费,用完后资源归档重复利用,不断获取经济收益,实现良性循环,给“分享经济”以有力支点。

国外与分享经济对接的社会化媒体有Facebook账号,LinkedIn账号、谷歌账号、学校edu账号及身份证账号验证等,其背后是一整套的信用体系,国内与分享经济对接的社会化媒体有新浪微博、微信、腾讯微博等,但其背后的制约力度还是无法媲美直接绑定信用体系,仍需突破改进。

三、分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分享经济的实践者Benita Matofska女士曾评论道:“在分享经济中,法律的制定机制是民主的、公开的、公平参与的。规则、政策、法律和标准通过民主的系统制定。这个民主的系统最大程度上鼓励各个阶层的参与者参与民主政治。法律和行政政策支持并鼓励居民间、企业间的分享行为,如汽车分享、P2P借贷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源分享。法律、政策、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保险、信任、社会评分、声誉资产为基础的庞大体系”。而在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民主系统决策分享经济保障基础还有待考量,法律和监管落后于业务发展,如何争取官方力量的政策法规倾斜成为必经之道。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传播的S形曲线”是指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呈现“S”形曲线,开头人数少,扩散过程很慢,但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增快呈曲线上升。分享经济着实是互联网思维下借力“分享”创新的新模式,虽然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注定是曲折的。日前北京按照《北京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北京市汽车租赁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用于租赁的车辆应当由汽车租赁经营者所有,且经过车辆备案才可提供专车服务,“私家车”只有通过车辆备案才算洗清“黑车”之名。在中国作为新事物的分享经济,要迈向“S”形发展曲线,仍需突破重重,一旦突破,就能实现更长尾的供给。

(二)养成“分享”消费习惯

艾瑞咨询认为:“完全的分享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发展成熟的经济社会体系之上的经济形态,有两点要求:一是处于分享经济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道德素养或经过良好的‘分享’习惯的培养;二是人类通过信息系统已经建立了可靠、可追溯的数据闭环,并借助跨行业的数据互通,构建了强大的信用体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基于有效数据而实现基于理性的相互信任。”

德国汉诺威信息与通讯技术博览会负责人弗兰克・玻尔施曼说:“当分享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生产和消费方式时,‘使用’将代替‘占有’,‘消费者’将变成‘使用者’或‘分享者’。”在巴黎伦敦两地举办的LeWeb大会的联合创始人企业家卢瓦克・勒・默尔曾说:“我喜欢将他们成为数字嬉皮。拥有一辆车并不算酷,借来一辆车才算时髦。”在千禧一代的价值观中‘占有’不再是唯一的价值准则,互联网思维中的‘分享’则逐渐崭露头角,并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社区邻里关系、追求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巨大市场中,分享经济有着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挖掘真实市场需求

分享经济的发展初期,以“租赁”服务为特点的方式方法确实在一定意义上动摇了酒店、汽车以及出租车服务等传统行业的经济地位,但是从长远来看,分享经济这种P2P的新模式究竟将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行业,尚不明晰。分享经济现在面临的威胁来自四面八方,传统行业的联合抗议封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渐行渐远,税务机关对初创企业收入部分的虎视眈眈,分享经济现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况。

“有求有应”的最佳收场并非那么容易,对这类服务的真实市场估计也存在争议。Airbnb的一位租房房东表示来到她家里的租客主要是国际旅行者,他们希望获得一种真正的、而非观光客的经历。他们希望知道在旧金山生活是何种感觉,喜欢坐着巴士观光,他们最希望的是住宿比传统酒店便宜。Priceonomics的一项研究表示,在美国大多数主要城市里,Airbnb的公寓价格平均要比酒店便宜21%,庞大的吸引力会让越来越多的房主开始乐意在线出租自己的房子,这意味着租客们需要在海量的租房信息中筛选自己心仪的房子,当Airbnb培养了种子用户和种子房东后,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口碑营销也成为可持续性挖掘真实市场需求的一种方法。但对其他利用同样原理照搬照抄的跟风企业来讲,比如经营园艺工具和自行车出租业务是否具有能力简化繁复的交易过程成为用户选择分享经济的首要因素,因为传统租赁业务已经将最简便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分享经济的优势要如何体现”这一问 题成为挖掘真实市场需求的拦路虎。

(四)注重“分享”文化的多样性

分享经济模式的多元化,源自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不同,社会经济领域的分享消费趋势就有所区别。交通孕育私家车分享、旅游孕育住宿地分享、城市功能分区孕育停车位分享,“DIY”文化孕育家庭工具分享,“绿色出行”孕育自行车分享,“健康环保”孕育本地种植分享,“量力消费”孕育服饰品分享,“美食文化”孕育食物分享。

资深互联网趋势观察者提姆・赖利曾评论道:“传统租赁与分享经济式的租赁,将不可避免地相互融合。”出租自行车、“拼小饭桌”等传统租赁形式早已存在,但如今分享经济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文化”氛围。人是情感动物,不喜冰冷“有距离感”的东西,更趋向接近与自己发生情感交流磨合的东西。就像美国拼车服务商Lyft的广告语一样“你的朋友有辆车”,每一次交易对象都是独具特色的个性体,而每一次交易就是一次社交行为。Lyft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洛根・格林曾说:“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在更努力地工作,而科技到目前为止使个体之间变得更为孤立。社会上对真实可靠、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很高。这些穿梭于城市之中的短途旅程,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极为难得的联系。”美国Plenry试图用家庭代替餐馆提供食物分享,“去别人家吃饭”满足当下年轻人喜欢社交寻友的需求,按照个人兴趣爱好来吸引志同道合的“陌生人”,重点在于创造一个好的用餐气氛。

英国《经济学人》曾发表文章评论:“即便早期理想主义的共享经济企业会失败,但向个人而不是一个公司租东西的主意不会消亡。目前规则制定者、税收收取者和大公司所不屑的模式,反而受到数百万大众的欢迎,这足以说明共享经济的价值和增长潜力。”

参考文献:

[1]吕福玉.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14(10).

[2]陈启临.P2P租车的共享经济理念[J].3S咨询,2013(12).

篇4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必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01-03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后,十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国民素质的提升与人力资本的充值成为当下社会竞争力的核心条件及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正确选择和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与理论内涵

20世纪末,面对日趋严重的生存危机,人类反思自身观念和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其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人们要辩证地理解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认为发展是根本和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包含四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全面性原则,其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的发展观,即在强调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同时促进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其二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态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即要求前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必须维持或促进后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其三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公平,强调各发展主体(包括代内和代际)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不仅要实现各个地区发展的公平,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公平;其四是协调性原则,传统经济发展造成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分离、相互冲突,这种分离与冲突导致了人口数量过多、经济两极分化、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社会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要进行协调与沟通,做到稳定、和谐、持续。

二、学习型社会构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无知、愚昧以及片面的认识所造成的。因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入手,而我国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学习型社会建设必须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城乡社区,这样教育就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会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系统,惠及每一个公民,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有助于培养公民环境优化、资源有效利用意识和行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充值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如何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使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终身教育,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通过人们不断接受学习教育所开发的人力资源本身具有增值性、长效性。这样,终身教育―人力资本充值―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构成了学习型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关系。

(三)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们接受可持续的教育

受教育权、学习权是基本的人权。学习型社会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给每个个体提供学习机会,要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面向不同地区的人,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教育,最有效地保护受教育权,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给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所以,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不仅将有助于消除不同年龄之间在教育机会和教育保障之间的差距,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相应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而且还有助于缩小城乡与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

(四)有助于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持续利用

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将全社会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而共享,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应建立社会不同系统或不同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运作机制,实现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一体化,保证社会资源的全面共享、有效合理的配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资源横向共享的一个有力保障。应加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的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途径

(一)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

1.培养学习能力,是人力资本不断充值的内动力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知识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竞争,而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不断充值从根本上要依靠自主学习,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要非常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让他们从小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高等教育阶段。要大力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科研水平,加大科研经费的支出。爱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需要具备的学习与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改变普通百姓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知识能够提升自己和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最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2.高度重视基本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

首先,强调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摒弃那些已被科学发展超越的、至今还残存在教科书里的东西,补充对人类的思想、能力与素质发展有基础意义的新内容。其次,改变学科结构,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要促进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丰富学生头脑,让他们探索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真正了解人口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要进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志愿者实践活动,让公民真正亲身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当中。

3.发展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构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推进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是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前提。要以市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区、家庭为宗旨,大力进行道德法律教育、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生活常识等,从而有助于完善家庭、社区的管理,丰富社区文化,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构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以满足事业持续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科学思考教育培训任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抓好职工培训工作,大力倡导员工不断学习、进修的理念,将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构建学习型农村,一方面要构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市政府要统筹协调,对各县区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区县职业教育中心,制订构建农村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和政策的讲授,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大棚种植业等,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农民素质文化教育活动,提倡清洁乡村、不乱砍滥伐,真正实现农村人民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素质教育不仅要做到全面,还要做到持续进行,不能随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或整个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必须涉及各个领域、贯穿于人的一生,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提高和更新,并随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而变迁。

(二)加强各教育形式的联系,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育体系是条块分割、彼此联系松散、界限分明的,并且学校教育内部体系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外部教育体系的发展,二者发展极不平衡。为保证各种教育体系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需要学习型社会构建一种“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开放性的教育体系。

1.实现各种教育层次的上下衔接

在纵向上,综合规划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加强上下之间的交流。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学校领导之间也要及时交流,这有助于在学科课程设置中做到衔接自然,从而有利于节约教育时间。在进行继续教育发展初期,校舍紧张时,可以考虑租用大学的闲置校舍,做到充分利用资源。

2.实现各种教育时空的相互沟通

现如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都集中在学校教育上,然而学校教育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发展起步早,各方面都很成熟,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般都融合在了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虽这几年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没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在教育质量、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成人教育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分清各个部分教育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优势,建立相互沟通的教育结构体系,在制度上相互借鉴,在文化上及时交流,在学习内容上能够相互贯通、相互扶持,这样才能保证原有的教育组织能够更加完善。

(三)进行科学规划,分地区分步骤步进行

构建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终身性和全员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教育资源、人民平均文化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型社会推进过程中,如果是一刀切的话,会出现有些地区很难跟上进度,有些地区会感觉进度缓慢的情况。因此,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战略不可能按统一标准在全国各地区统一实施,应采取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和分步推进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先城市后农村,先易后难解决地区差异难题

我们可以考虑先城市后农村,由东向西、分片推进的办法。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难题入手,在条件好的地区推行,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在条件好的地区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和教育中心,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终身教育体系,从扫盲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抓起。

2.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贫困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时,应加大重视力度,提倡发达地区扶持贫困地区,鼓励优秀教师去贫困地区教书;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鼓励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提供对贫困地区的资助;创办教育交流会,加强地区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与分享,实现各地区教育竞的全面提升。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力保证。构建学习型社会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制订行之有效、合理的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分地区进行逐一推进。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1).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双重失灵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1―0005一05

经济活动中个体理性的行为选择,往往是注重自身或当前利益,而集体理性则以社会或长远利益为目标,这样,个体理性极易导致集体非理性,从而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Mancur Olson)。这一逻辑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所有不可持续的现象都可以在集体行动的困境中找到本原。本文试图从个体与集体范围界定的相对性及个体理性引致的“双重失灵”上探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理性假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所谓理性是“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由此,经济人行为的理性解释是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集体利益的公共性、长期性,决定了其利益由这一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共同分享。

集体理性并非是必然的,当集体行动背离集体理性的初衷,就可能出现集体非理性。由于集体理性注重公平、公正与机会均等,所遵循的是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和谐原则,在关乎长期性、全局性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集体理性是集体行动的“信念”支撑,它会生产出“团队益品”,为建立在相容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成员增加福利,其效率目标在于通过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实现公共利益。然而由于利益共享中的非排他性,集体成员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倾向,甚至产生类似于“囚徒困境”中的非合作解,且集体规模越大,这种状态愈甚。“个体理性的行为选择受外在或内在制度约束,而集体理性往往以个体理性为既定约束条件,如果集体理性背离个体理性原则,集体行动就可能被放弃。”

其实,从利益关系上看,个体与集体的划分是相对的。例如,相对于社区或经济单位而言,个人或家庭是个体;相对于一个地区或城市来说,环境功能区、经济主体又是个体;在国家范围,地区、单元环境区、城市又处在相对小的地位;而涉及全球的共同问题,国家又是一个具有本国利益的“个体”。相对于个体明确的目标(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而言,由诸多的社会成员组成的集体是一个复数的甚至抽象的概念,大多数成员即使具有“共同信念”,采取一致行动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集体内高昂的谈判成本可能降低其理性程度;另一方面,集体成员必然是通过某种组织或权力机构来传递集体行动的信息,由于这一过程的信息并非完全对称,所以权责并非完全清楚,集体理性可能一开始就是准理性的,这一逻辑隐含了集体行动的非理性。集体与个体相对性的存在,使处在“相对小”地位的自然人、法人、地区甚至国家,都具有“个体”的含义,相对于集体理性的利益共享、统筹、和谐来说,个体理性具有强烈的自身效率追求且都存在“搭便车”倾向。若将两个以上相互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个体作为集体,将集体成员的数目作为变量,在“相对大”的集体中,由于其成员众多,个体理性常常与集体理性发生背离,从而使集体行动陷入困境。这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二、个体理性引致集体非理性: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理性背反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是面对不可持续现象的人类理性回归。理性人都希望有一种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状态,但都寄希望于他人早于自己采取行动,所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目标追求存在极大的差异。可持续发展典型的“长效公共产品” (环境恢复、资源结构重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征,决定了提供这种产品的应该是具有集体理性可能的国家。国家应该是集体行动的最高组织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者、积极实施者与制度供给者,是集体理性的“化身”。然而国家是由许多具体的个体组成的,个体理性的效率原则遵循个体收益与效用的最大化,特别是在涉及资源与环境的产业中,个体经营者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其理性的选择必然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和劳工生命为代价,而将应负的社会责任推向他人和未来,也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推向非理性的边缘。在此,如果个体与集体都处在理性状态,两者虽存在“抗衡”但也会形成某种“均衡”;如果集体理性异化为集体非理性,就可能使可持续发展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从全球范围看,国家事实上是以“相对小”个体的身份参与国际利益分割的。近百年来,地球正面临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破坏:南美洲的大量土地沙化、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欧洲湖泊的酸化、中欧森林的消失,环境恶化正在日益损害人类的健康,直接抵消了部分劳动成果。“地球村”只有采取集体行动才有“共同的未来”。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的不同态度又使国家层面的个体理性无法采取集体行动。发达国家是地球资源的最大需求者和使用者。据估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消耗比是8:1 ,全世界已经探明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50%以上被13个发达国家消耗掉,仅美国消耗的资源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3,其能源消耗相当于世界200亿人平均的消耗量。发达国家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无一不表现出个体理性,他们从全球资源使用中大收“红利”,同时又以“生态帝国主义”的霸权地位将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沿海地区从1995年开始,每年处理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逾百万吨。由于处理手段原始,生态污染触目惊心。在国与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个体理性引致的集体非理性集中地表现在对具有全球特征问题的逃责上,集体行动的逻辑在此被充分印证。在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个体理性引致的集体非理性说到底是利益瓜分中的理性背反。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集体非理性也十分普遍。中央政府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特殊的委托方式,将集体理性意图传递给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正式制度执行机构。作为人的各级政府也试图理性,然而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交互性、流动性,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资源“瓶颈”,委

托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并不对等,因此处在相对小位置的各级政府,面对“委托人”复杂的经济指标,他们很快发现,可考核的硬指标是GDP,而可持续发展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弹性或取舍随意性,理性的政府官员必然偏好能够在短期彰显政绩水平的刚性指标,这样,集体理性目标的偏离已经孕育在国家目标分解的起始阶段。如中国科学院的学者根据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指数,提出我国在2050年实现“三大非对称性零增长”的理性预期。即:2030年前后实现人口增长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实现人口素质的极大提高;2040年前后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2050年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这是集体行动的指向,但地方政府官员对此的关切度绝对低于对GDP的关切度,处在相对小地位的个体在当前利益争夺中就这样层级性地弱化了集体理性的目标。尤其在具有资源禀赋特征的地区,开发权与责任极不对称,干部以权入股参与资源开发并庇护环境污染行为成为一种扭曲的理性,其中隐含着复杂的公共利益与环境损失的分割关系。可见,集体理性一旦通过个体理性追求自身或区域利益的行动来完成,它异化为现实的集体非理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参与者或是纯粹效率追求的“资本人格化”代表,或是经营者个人,或是经济区域、国家利益的“化身”,必然弱化集体理性的程度而强化个体理性的追求,且在集体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他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性判断也往往被经济绩效攀比所冲淡,人们似乎又回到一种野蛮状态:有矿的拼命挖矿,有水的向水中排污,有土地的毫不怜惜地使用土地,仅有可支配的劳动力的置污染于不顾地去处理进口洋垃圾……。理性的经济人狂热地对价值、剩余价值的追求,将个体理性无限放大,集体理性被“虚置”,在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领域,理性的经济人在短期的逐利目标驱使下,不断地将集体非理性“再生产”出来。

三、“双重失灵”――集体行动的悖论性困境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理性的回归。然而,人类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而人才是具体而真切的万物创造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人类希冀在理性效率原则下实现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共同发展,而经济人追求的是短期目标范围内的盈利与自我发展。人类与经济人在效率追求上既有天然的契合,也有短期与长期的天壤差异。人类追求的广义效率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经济人狭义的效率目标仅仅是个体利润最大化,一旦狭义效率原则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在社会范围内就可能出现由许多个体理性指向下的集体理性扭曲即非理性,集体行动的初衷产生了变异,出现“人遵守规则的悖论”,“没有任何行动的方式能够由规则加以确定,因为每种行动的方式都可以依据规则而得出”。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集体理性回归中的扭曲,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该领域的“双重失灵” (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个发展问题,理性的个人不会为观念上的子孙后代的发展而节衣缩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更加速了理性的经济人捷足先登地谋取当前利益的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效率是市场效率的微观基础,尽管技术创新与管理革命皆服务于这一原则,然而,个体效率背后隐藏着不可避免的“市场失灵”。理性的个体在效率原则支配下,都力图选择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的行动路线,但个体成本的降低往往是通过逃责、污染转嫁、资源超阈值开采等手段来实现的,如我国频发的矿难,集中暴露出资源产业的短期逐利倾向,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企业内部成本外在化的结果,排污企业大多在接受检查时都有配套的“三废”处理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启用都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所以企业理性的选择是“偷排”,或者和环保部门玩“猫鼠游戏”,或向有关部门行贿以求庇护。政府存在的意义之一是为解决“市场失灵”,但政府机构是由准理性的政府官员组成,他们同样有自身利益,同样有短期绩效考核的压力,有强烈追求官位晋升的“政绩”展示欲望,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失灵”。这种自下而上的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层叠性的障碍――理性追求又进入了难以超越的理性悖论。究其原因,大致有:

第一,可持续发展实施主体的定位从人类到经济人的中间链条太长,引致经济人的理性与人类集体理性出现极大的轨道偏离。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物质文明史,在“寂静的春天”,有识之士发现了物质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呼吁人类理性回归。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通过层级委托关系来实现,在超国家的机构如联合国与国家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经济人之间金字塔式的委托关系中,个体理性逐级递增,而集体理性逐级递减。应该说,国家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各国不同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及国际地位,决定了他们在采取集体行动时态度是极其暧昧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他们在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也常常选择非合作博弈策略,美国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即是例证。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要将国家意图层级性地传递下去,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关系中,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对上是人,对下是委托人)决定了他们会以“多面人”的身份周旋于中央政府、地方利益、污染企业、公众之间,甚至常常对污染企业“网开一面”,因为这些企业可能就是地方利税大户或地方政府官员和这些企业本身就存在权钱交易。在此,处在委托关系中相对小的个体,其利益目标的“强信号”很容易将集体理性边缘化,经济人个体理性与人类集体理性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常常处在一种“二律背反”状态。所以,在人类一国际组织一国家一地方政府一污染企业这一链条上,由于集体理性所需的合作信息指令在层级传递及扩散中会有部分丢失(择其所好),或双重身份的各级地方政府受个体理性支配而不同程度地违背集体理性,从而出现金字塔式的理性递减,处在链条末端的经济人对人类集体理性的要求是模糊的,从而出现典型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载体的差异、两者的目标差异往往引致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偏离。个体理性有明确到位的人格化代表,如自然人、法人或利益代言人。个体理性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进行信息筛选、理性比较。而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集体理性,是集体成员在“共同信念”指向下选择采取一致行为来达到某种预期的公共利益,并将这种预期收益公平地、非排斥性地分配于集团成员。由于这种集体并没有到位的人格化代表,其载体的泛化及其成员的个体理性,便产生了层层逃责的可能,如果逃责者从委托的最基层(经济人)到地方政府再到国家,那么,个性理性必然导致集体非理性。

第三,个体理性的效率目标追求,异化了人类经

济活动的初衷。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愉悦,但在非同步进入这种状态的过程中,经济人生产生活的安排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倾向。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的率先发展,在占去了大量有形和无形资源后,对发展中国家涉及环境问题的技术支持既无承诺又无诚意,一项清洁燃煤技术甚至比建一个电厂还贵,经济人的狭义效率目标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上是绝对的非理性。我国许多“煤老板”、“油老板”动辄出手成百上千万购买豪车豪宅,追求时尚超前的生活方式,但也同样“掠夺没商量”地将环境债务留给无法迁徙的穷人和未来人。这种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上以经济人身份彰显的个体理性,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集体行动一开始就失去了理性的基础。

由于可持续发展信息传递过程的层级性,使理性程度有递减趋势。全球范围的集体理性回归,希冀通过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唤醒地球人的集体理性并将这种理性分解到各国,但各国的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及现有资源利用不均等,发达国家对内的理性是通过法律、法规约束非理性个体的行动,但对外又通过污染转嫁、资源掠夺转移非理性,使国家层面的本位理性转化为全球范围内的集体非理性。在国家范围内,当中央政府的集体理性分解到地方政府或部门后,集体理性被层级性地边缘化了:区域利益分割中的本位化追求、政府官员的权利入股、经济人的短期逐利倾向等,这一切不断演绎着集体行动的逻辑。

四、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制度投资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也需要投资。长期以来各种理性的个体在以不同的手段分割“蛋糕”,但极少有人在努力“做大蛋糕”,所以公共产品被个体理演变成“公共劣品”(Public bads)。要使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个体理性又不致引起集体非理性,必须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并进行制度投资。

首先,建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量化指标评价与监测机构,使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像GDP或CPI那样简单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价大多存在于研究者的成果中,而并没有大众化,甚至政府官员对它的感觉都是模糊的、大致的。在各级政府的任期内或期满换届时,仅有GDP指标、财政收支状况,而并无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的前后交接,政府官员的升迁加薪往往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无任何关系。这样,经济人的个体理性和地方政府的集体理性出入同辙,在层级性的理性传递中,经济指标的不谋而合与对可持续发展成果分享的心照不宣成了变异的“共同信念”。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真正有人负责,需要建立类似于国家审计署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审计机构,将各种指标像GDP、CPI或天气预报一样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明确地方官员的环境产权主体地位与责任,在监督手段配套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的“资产”、“负债”责任落实到人。

其次,通过制度完善约束个体理性追求中的成本外在化。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必然想方设法使内在成本外在化,不可持续现象大多都是这一行为的最后结果。对此,突击检查、媒体曝光、强制关停、舆论谴责都是权宜之计,从长期看,通过制度规制个体行为是根本举措。大的方面,如在国际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中,需要有超国家的立法与执法机构,对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公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与制裁性惩处。当然,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二元或多元格局,发达国家必须通过转移支付来承担早已欠下的环境债务,发展中国家也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目标公约实施。在国内,完备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此必须明确,制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另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公允,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排除权力设租。

第三,政府有责任对制度体系完善进行投资。一般来说,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正式制度安排创新的密度和频率是少于社会制度需求最佳量的。由于国家的特殊地位,它能够通过法律、法规、条款等正式制度将某些行为规则强加于公众,以保证社会利益最大化,所以正式制度的提供离不开国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执法程序。作为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国家有责任而且能够通过制度力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动,也有责任给公众提供正确且明了的制度信号,并创造一个能够使公众对制度信号作出灵敏反映的环境。同时必须明确,政府有责任对意识形态投资,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引导、示范给公众提供非正式制度,虽然说非正式制度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有些制度受习惯和过去流行方式的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特征,但各级政府有责任通过制度投资,培养公众积极向上的行为规范并为自律性约束提供制度环境。如植树绿化的制度激励和绿化结果的保护制度,地方污染产业的约束性抑制及产业政策引导,都需要政府的制度供给。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意义在于强化公众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意识,不断塑造公众可持续发展的心智模式。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培养是有成本的,成本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如果每个公民都自觉囿于非正式制度中,政府的存在就是多余的了。

五、结语

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人类理性的回归,它的实现要通过集体理性来达到,而集体是由多个个体组成,个体理性又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而且个体与集体的区分只是相对的,这样不同层级的个体在追求效率目标时就可能引致集体非理性。

2.个体理性有到位的人格化代表,或个人或法人或地区或国家,而可持续发展所依托的集体理性,缺乏对其负责的人格化代表,人人有责但无人负责,对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人人分享但对其投资又相互推诿逃避责任,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理性不能够导致集体理性”的最严重领域。

3.可持续发展使市场关系下的理性要求――纯粹的个体理性效率追求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的本位利益保护又可能出现“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状态下,可持续发展必然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

4.为了减少个体理性引致集体非理性,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制度约束经济人及地方短期目标倾向,制度就是以“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同样需要进行投资,政府有责任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投资,为了实现集体行动的目标,国家可以利用“暴力潜能”力量提供并实施法律与秩序。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

0引言

经济发展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全球正处于新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与人才对企业发展、国家发展愈加重要。作为一种特殊又极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是各类生产力要素内最活跃的因素。十五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是知识的载体与创建者,作为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要素、结构与创造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况

1.1人力资源的概况

人力资源具有三层含义,一为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人口总和;二为一个组织生产力作用发挥的所有成员;三为一个人具备的劳动能力。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具备劳动能力人口的数量,人力资源质量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具备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作为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力资源数量充足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其数量应满足物质资料需求,如多于物质资料生产,将增加新增产品消耗量,更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活动内提升人口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只有重视人力资源,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1.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况

《世界自然保护战略》(1980年)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概念为“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护其后代人需求与欲望的潜力”。以经济学角度分析,英国经济学家巴比尔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通过长期分析与研究,还可将经济可持续发展归结为两类:广义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类似,通过整合经济、社会与环境,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加以重视的同时,应将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加入,以此综合考虑整个经济运行体制。狭义而言,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有效区分社会与环境因素,在经济运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中,需协调国民经济部分主要指标增长速度等内容,如经济发展速度协调性、结构协调性等,无法将社会、环境等因素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考虑。

2解决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2.1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与未来发展规划的根本保障。在经济发展中,要求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人力资源劳动能力、知识水平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中必须重视企业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只有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才能实现开发、规划人力资源的目的。在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制定中,必须对当地问题加以分析,并做好需求预测工作。按照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可将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分为3个阶段,短期、中期与长期。短期是指为满足当前人才需求,实施的短期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处于忽视地位,为此,企业必须调查、评估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实施状况,确保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2.2加快经济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经济发展水平将对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对人们的文化、身体素质产生制约因素。当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时,国家才能具有宽裕的财政收入,才能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才能丰富教育资源。相比物质资本投资增速现状,目前人力资源投资增速较低。为提升人力资源存量,必须加大教育、在职培训投入。同时对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合理调整,对职业教育加大发展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才能为国家发展、用人单位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2.3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人力资源在经济结构中的合理配置

按照一般经济规律,产业结构变动一定会引起生产要素结构的改变,如人力资源产业分布结构等,因产业间存在差距,将带动产业间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动,为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转变传统思维,更新观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提高对第三产业的认识,站在产业高度发展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做好资金、立项与贷款等内容的合理安排,将第三产业安设于合理地位。通过加强管理,可进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与扶持政策的合理制定,并建立以主要领导带头的第三产业发展管理机构,对第三产业发展加以规划管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为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以市场为导向,政策上积极扶持新兴服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社区服务、房地产服务等方面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进而加大了供需矛盾。为此,相关部门需进行优惠鼓励政策的合理制定,在政策上给予新兴服务行业更多支持。并进行统一标准的制定,达到管理经营行为规范的目的。

2.4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加大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力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国家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加以完善,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环境调整,如激励政策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优惠政策的合理制定,引进人才。在就业等方面应取消地区保护政策与禁止带有歧视眼光,对高素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或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对当地投资环境加以改善,并达到引进人才与思想观念转变的目的。2)有效结合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经济发展速度快、交通便捷、待遇丰厚与生活环境良好的地区,往往更吸引人才。为帮助发展中地区能够引进高素质人才,需选取“柔性流动”与结合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的方法,也就是户口、工作关系不变动的前提下,通过兼职特聘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并提升人力资源利用价值,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

2.5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对实现生产要素与分配间的形式加以探究,逐步建立人才激励长效机制。以资金的方式个人或法人可向基础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投入进而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根据投入资金份额可实现投资者分配的确定。单位内部自分配落实过程中,可进行分配激励机制的建立。通常遵循岗位工资为主,兼顾其他工资分配方式。针对企业贡献率大的员工、高层管理者,企业可遵循其工作需求与业绩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与薪酬增加的工作环境。在物质激励实施的同时,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还需重视精神激励,也就是重视员工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站在员工的角度,为员工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3结语

为达到成本与效益双赢目标、为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改善、提升人们生活环境,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竞争以从物质资源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变,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不仅受经营规模的影响,更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的分析及科学措施的应用,可满足国家、企业发展需求,这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效益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国民经济下的企业,以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就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因此,企业进行系统化的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物流管理等“绿色革命”,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措施。为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特别是其价值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绿色会计应运而生。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将会计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一个发展,它必须建立在使资源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的基础之上,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目前所提倡的环境会计存在必然的联系,环境会计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生,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发展坏境会计的原因

(一)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创立的直接动因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人类发展思想的进步,会计当然要做出相应的反应,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利害相关人对企业环境信息表现出强烈的需求,而企业的环境影响也逐渐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是从对外提供信息的角度还是从加强内部管理的角度,会计系统都应当具有反映与控制企业环境影响的功能,于是环境会计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产生的灵感源泉,是环境会计发挥作用的原始动力,也是环境会计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根本所在。

(二)环境会计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环境会计的根本目标。环境会计把整个会计视野扩大到会计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核算会计主体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比传统会计更为有用的环境信息,促使主体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

(三)环境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环境会计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同时它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加强环境方面的核算有利于合理核算企业成本,抑制企业短期行为,增强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为计算绿色GDP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二、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可行性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一)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和联合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我国也提出了这一战略

同志强调:“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全社会都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工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这些论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自然资源市场也开始逐步建立

在资源市场上,国家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勘察企业和开发利用企业作为需求方,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需通过价格机制调控。随着企业对环境保护所负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要通过加强对资源环境的核算提高效益。

(三)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为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环境条件

近几年我国进行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改革,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如制定了生物资产与环保有关的会计准则。绿色会计实施的关键是树立绿色会计核算理念,也就是在供、产、销的全过程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建立循环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理念。我们要积极探索,开展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及实务研究,为在我国全面实行绿色会计做好准备,为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绿色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也较落后,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有关绿色会计制度规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目前我国有关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这也很大地制约了企业研究和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总体看来,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这使得多数企业在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并且目前的我国相关企业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较多问题。我国企业绿色会计核算的这种现状除了缺乏法律法规约束和相应的会计准则指导外,还与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监督力度还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并且由于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会计重视程度还不够,当前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会计、环保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中,社会对绿色会计的认同度也不高,社会的各种媒体对于绿色会计的宣传力度也不够,这些都使得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措施

在中国实施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由简到繁,从易到难。

(一)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要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企业树立适应环境的观念,从思想上接受环境会计,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自然环境作为发展的物质基础,求得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二)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全面、可行性强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的绿色会计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要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资源的现状,在吸取国外先进方法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求最适合我国的核算体系。

(三)培训一批专业的绿色会计人员

要求道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这样绿色会计的实施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绿色会计起步晚,环境问题又比较突出,这就要求经济学家、环境保护专家、会计实务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大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

(四)在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的同时注重各交叉学科之间的运用

从目前有关绿色会计的研究内容上看,对转借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应当如何运用于绿色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从理论方面研究,还应注意各交叉学科之间的运用,使得环境会计的实践操作性问题得以研究。

(五)提高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积极性

由于企业设立相关绿色会计科目少,并且对环境负债的估值偏低,使得企业在绿色会计核算披露上不够规范,所以在今后的推行中,要明确设立环境会计科目,要求企业披露表外非货币信息。

(六)提高社会对绿色会计的认同度

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会计重视程度还不够,当前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会计、环保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中,社会对绿色会计的认同度也不高,社会的各种媒体对于绿色会计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所以在今后的推行中政府、企业等方面入手,提高环境会计的社会认同度,加强媒体宣传力度,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罗熠.《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研究》.《生态经济》.2005年第7期;

[2] 张玉华.《谈我国绿色会计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江苏商论》.2005年第8期;

篇8

关键词:建设;节水型社会;可持续 ;发展

Abstract: Water is the basi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nsure, under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VIII of the Water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ate rigorously enforce water conservation, promoting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promo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new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socie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ir own views.Keywords: construction; water-saving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总则第八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当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国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1-1、从水资源的现状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重要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球是一个水的世界。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38.57亿亿m3 。其中约97.5%是海洋中的海水、内陆咸水和高矿化度的地下水,这些水难以利用或用途非常有限。还有2.2%是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中的水,这些虽是淡水,但人类也难以利用。人类能够开发利用的淡水只占0.3%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分析,全世界可以再生的淡水资源只有47.43万亿m3 ,人均7831 m3(2000年)。

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6亿人,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 m3 ,将步入严重缺水国家。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8000亿m3 ,而全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9000亿m3 ,预计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总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在全世界致力于应对水问题的21世纪,我国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压力。水资源短缺也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们的国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节水是一项重大的国策,也就决定了必须走节水型社会之路。

1-2、从水资源利用状况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毫无疑问,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那么,水资源的利用、保护现状又是如何呢?总的状况是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污染损害严重,节水潜力巨大。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都是比较低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发达国家的十几倍。农业灌溉(仍存在大水漫灌)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 ,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先进国家为85%以上。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先进国家6%以下。此外,我国在污水处理回用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水系,又造成水污染和环境破坏,又进一步加剧可利用水资源的不足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用水效率与世界的差距,也预示着节水的巨大潜力,说明在用水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可压缩空间。通过节水,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1-3、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做好水利工作的根本方针。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同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来支撑和保障。

当前,人多水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是我们的突出水情;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水利发展机制不活是水利发展道路上的突出障碍。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树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治水理念,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的水资源支撑。

2、建设节水型社会目的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科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两大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不断的在减少。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对环境、经济及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到持久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均不同,在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环境、生态以及社会问题,在国外,他们主要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环境、社会的兼容发展缺很少关注。我国区域资源的环境各异,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该区域迫切希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其走上了粗放型的道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一、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模型

利用经济控制原理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型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其模型建立的每个环节,并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状态评价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一致,区域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在利益方面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域在确定其经济的发展目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有机的整合各项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管水平、就业水平等)。

(二)对模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排序

要实现对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就是要对预期目标进行一一的实现。每个步骤所设定的目标各不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区域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步骤进行排序。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也有好有坏,所以它们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需要认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对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

(三)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关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对某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判,依此来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其中还包含各项目的满意程度。

当建立了状态集后,随之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状态集,其中包含每个小目标满意程度的评级。采用经济控制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每个环节的步骤设定为相应的策略,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序,制定可行的实施步骤,将顺序靠前的目标进行优先实现,再实现步骤靠后的各项指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简述为:在当今环境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下,发挥自身区域的优势,实现该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实现集约型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再生速度超过了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不可再生能源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环境对废物吸收的能力大于废物自身产生的速度。根据该定义,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指标,包含:GNP增长、产业结构系数、支柱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资源消耗及利用程度指标。指标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以及利用程度指标。第三,环境污染指标。该指标包含:河流、水域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等。

(一)集约型的经济指标

要想使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其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没有实现增长,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即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净增长的模式。要实现该模式的经济增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化水平。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指标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利用的程度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目标实施模型不能讲每种资源都进行考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注重耕地、水资源及矿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结束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各类问题的不断出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随着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变,只有相关部门对优秀的措施进行借鉴,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策略,调整改革措施,认真建设目标实施模型,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区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伟.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3]高明洁.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篇10

关键词:种植;环保型经济;林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目前经济林产业存在的弊端

1.1 综合效益偏低,二、三产业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

生产经营方式还处于一户一家式的分散经营,不完善的信息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组织化程度低, 处理产后商品化效率低,缺少加工、贮藏保鲜的龙头企业,技术设备不先进,精深加工产品不多、附加值较低。眼下,经济林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有50%的加工率,而在我国仅为11%。出现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缺少总体上的投入,政出多门,行业宏观管理机制和体制薄弱等。还有是部分领导为了突出政绩,不能够统筹安排,只顾片面的追求,盲目将生产面积扩大,这也是产生问题的一个因素。

1.2 优质果品和产品的单产率较低,粗放型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比较混乱,没有按标准化要求严格实施,轻管理重建造,单产不稳而且低量。如板栗在全国平均产量仅25 kg/667m2,和伊朗、美国相比,仅占他们的1/8。一些主产区对化肥和农药的控制使用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经济林果品的农药残留量不合要求,超标严重,品质下降,使出口受到阻碍。现阶段,优质果品仅占我国果品总量的10%, 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仅占总产量的5%,而优质果品率在欧美发达国家达到70%左右,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品占总产量的50%。

1.3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不够,品种、树种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全国所有的经济林中,有50%以上的为低产、低质、低效经济林,只有总面积的18%是新型名特优经济林面积,只占极少的比例。现阶段,全国经济林的状况是大路品种较多,名特优新品种较少,低效林较多、高效林较少。

2 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科学发展经济林业

落实国家林业政策,保证我国经济林业得到科学发展。林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战略。既要保护好环境与资源的发展,又要促进经济发展,最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林业经济,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以牺牲自然和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基础发展模式。

根据国家有关林改的政策方针,引导农户将山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环保型经济林业,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这对于全国推进集体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稳定、“三农”难题的破解、国家林改政策落实的必然要求。集体林地对于农民来讲是其生活的重要保障,对于单位来讲是林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对于国家来讲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明确农民的主体经营地位,把经营权和所有权落实到农户,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由耕地拓展延伸到林地,积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2.2 优化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对低产、低效、低质经济林的改造力度,合理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对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品种大力发展。对二、三产业的经济林应大幅度增加其比重,对部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要加大培植发展力度,使经济林产业化经营在规模、成效和程度上得以进一步提升。

2.3 积极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努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使各类跨行业、多层次的服务组织得以发展,积极引导经济林主产区发挥带头作用,率先成立行业中介组织,对行业竞争行为加以规范,积极协调供、产、销等各环节。各类中介组织要具有虚心向上的精神,努力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定期组织举办展览会、交易会,开展市场调研,举办新技术培训,供求信息等活动,努力让环保经济林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享受到优质的技术信息服务。

2.4 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更新改良品种

不断引进西方先进国家的优良品种,并不断研究和开发新品种,形成民族特色鲜明和知识产权自主的新品种,并积极进行推广。提高组装配套和应用现有先进技术能力,将科研院校技术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经济林建设。

3 结论

总之,在实施林业健康发展中,积极贯彻国家林业政策,加强培训农户发展环保型经济林的种植技术,积极开展对农户的指导和帮助,使其科学规划好开发和利用林地,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农村林业才有可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才有可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让环保经济林业真正为农民发展增收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