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生理健康教育

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方法

独立学院是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从独立学院招生对象和在校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比较复杂性和艰巨。因此,准确而全面掌握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态势,洞悉学生不正常心理及其形成原因,对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原因剖析

1.1学习障碍

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其高考分数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明显差距,差距背后暴露的是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意识淡漠,学习的自觉性低,学习毅力匮乏。淡漠的学习意识容易导致学生遇到困难常常采用逃避和抱怨的态度,容易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同于普通一本、二本等高校录取的学生,由此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产生自卑心理。

1.2人际交往障碍

独立学院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及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许多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方、不同经济条件以及个性各异的新同学,渴望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从而容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自闭、偏执以及社交恐怖症等心理问题。

1.3生活情感障碍

①生活自控力不足,部分独立学院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不讲规律,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存在抵触心理,特别是面对吃喝玩乐、学校周围的网吧等诱惑缺乏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②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个大学生所憧憬的,不少谈恋爱的大学生没能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的关系。

2、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

2.1更新观念,认识和领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学校领导和相关干部深刻认识领会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一方面,学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落实此事,专人负责规划、将此项工作提到独立学院全面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课编入教学计划,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应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跟踪和反馈。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指导他们有效地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2.2建立和健全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规范化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制订心理健康教育长远规划,充分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并在岗位设置、工作条件、人员编制、生活待遇上予以落实确定专职心理辅导人员。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性质、内涵及作用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硬件设施的配备,如设置办公室、测量室、心理咨询室、等专门场所,配备电脑、测量仪、录音机等相关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备的条件。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才有保障。通过独立学院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实时开展心理教育,这对于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大都是辅导员和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配备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收不到其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独立学院必须要严格按师生比配备

高素质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面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执证上岗制度。确保学生能接受规范、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此外,要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定期培训计划,并将其纳入独立学院师资培训的整体规划中,分期分批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

2.4丰富和完善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开展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各独立学院要本着促进个人成长的理念,支持学生发挥潜能、开展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独立学院可以利用网络、校报、报告会、橱窗、文化节等形式,普及有关心理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同时,强化各种心理摸拟训练,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心理宣传、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网络心理咨询、心理征文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探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社团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拓展学生校际交往的途径,也可以邀请兄弟院校在某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锻炼的空间,促进健全品格的形成。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 探析

对于当代的教育事业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当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既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又能保证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健康,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国家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根据这则体系的足以见得当前各高校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存在着情感问题、自卑心理、就业问题等情况,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着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是依靠着老师和家长一路监督和辅导走过,但是到了大学以后,需要的是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老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在加上大学开设科目较多、内容广泛,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慢慢就会转变为厌学,严重时会对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大学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每天都在宣扬着不准早恋的口语,但是现在学生却不能正确看待情感问题,长期的精神情感压抑使得感情陷入危机,最后心力交瘁严重会产生精神抑郁的情况。大学校园都是来自家庭收入高低不等的学生,一些贫困生长期进行勤工俭学的工作而到处颠簸,可是有些学生却可以不必付出劳动而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长期的精神压力,使得这些学生变得更加自卑,严重偏激的人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伤害性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逐渐降低了门槛,各高校开始加大招生力度,毕业生逐年增多,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异常强烈,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随处可见,对于一些肩负着家庭重担的大学生来说,面对着家庭的贫困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常常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甚至是心力绞碎,带来了严重的心里压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形成的过程中与思想政治的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心理问题与思想政治问题是属于同一活动层面上的。健康的心理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也是健全人格的地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大学心理健康的培养,使得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实质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系统,可是大学内部相关教师利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作为现代高校,应该强化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想认识,有计划的进行目标设定,对现在的大学生有针对的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学会融入学生生活,时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会倾听,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倾诉,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展。

三、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不光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个给学生带来欢笑的地方,所以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十分重要。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为现在的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同时也能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让他们在活动中缓解了学校和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学校真正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加强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加强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必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制定一套完善的培养计划,其中包括综合素质以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送他们出去学习,现代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要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自身建设,这样才能够真正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责任。

3、构建健康教育系统

对于当代高校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把他当做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看待。由于有时面谈会给学生带来莫名的精神压力,所以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可以增设信箱、电话咨询等交流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实事求是,要注重对学生隐私的保护,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信任,教师才能真正开展工作,为我国现展培养健康人才。

三、结语:

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当代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强有力的支柱,加强思想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现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来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发展提供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2]刘鹏飞.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忧思;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八条:一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三是能够心理上接纳自己;四是勇于面对现实,同时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五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六是人际关系良好;七是学习方法得当;八是能应付一定的挫折,如失恋等。根据大量的调查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大学生中因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增多,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

2003年《中国青年报》报道: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周一超参加公务员应聘,因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竟阄用尖刀行刺嘉兴市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广西籍学生马加爵因平日性格孤僻多疑,与同学打牌产生误会后残忍用钝器连续伤害四位同学,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据心理学家们大规模抽样调查,在我国大学生这样“高智商的群体”中有“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比例大致在30%-40%左右,比较严重的大致在10%左右。我国医学界和残联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精神病人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万精神病人,其平均年龄是25岁,每天自杀的人数是400人,自杀未遂者是它的10倍,有自杀动机的人更多。在这些调查统计资料中,青年学生所占比例为50%以上。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以及触目惊心的数字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心理问题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当今大学生成才的一大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理想与现实冲突

从个体发展心理来看,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期,在他们脑海里设计出美好的未来和前程。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常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近年来高校扩招范围越来越大,使之毕业就业出现巨大竞争压力。大学生变得到处都是,而自己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成,毕业、就业、考研、出国......,众多大学生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逃避现实,消极颓废,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2. 自尊感与自卑感交织

大学新生都是中学时老师、家长、同学心目中的佼佼者,有很强的自尊心,当他们带着说不出的自豪感与优越感走进大学校园,突然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在中学时代所拥有的同学中的核心地位已经丧失,往往难以接受,表现出对自己不满意、不接纳、不喜欢乃至对自己的苛求,加之生活上从依赖父母老师到独立,课后学习由统一安排到强调自我安排,以及校园内外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各种诱惑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昔日的自信不复存在,自卑感油然而生。

3.人际交往紧张与困难

我国已故的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紧张与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另U人,对他人的言行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常因讽刺挖苦同学而伤人;有的学生互不示弱、互不谦让而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报复措施,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有的学生由于任性、偏激或喜怒无常等个性而难以为他人接受,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有的学生由于严重的自卑而不敢与人交往,担心自己不会说话,担心被别人瞧不起,担心别人取笑自己,从而造成心理封闭;有的学生我行我素,从不与别人沟通;有的学生虽有沟通的愿望而不得其法,常常引起误解,造成心理不愉快;有的学生长期把网吧当作打发时间、排泄心理的去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一切都没有问题,回到现实中各种问题却越来越不能解开,这种过于依赖网络,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4.情感困惑与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伴随性发育的成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之间发生激烈的碰撞。他们渴望爱情憧憬婚姻却缺乏成熟的爱情观念、正确的性观念和性道德,当遇到这类问题或相关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为此无心学习;有人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越陷越深;有人同时爱上了几个异性,对谁都难以割舍,于是奔波于多角恋爱,难以顾及学习;有人因恋爱告吹导致心理变异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诸多不良情绪困扰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大学生的需要经常难以得到满足,因而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消极情绪体验。如焦虑、烦躁、抑郁、偏执、冲动、冷漠等,不少大学生陷于这些不良情绪困扰中而无力自拔,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成才。

6.学校与社会的心理救治系统不健全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另外,社会心理咨询手段方法也落后、陈旧,适应不了大学生的要求,以致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太愿意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

7.对贫困学生关怀不够

贫富差距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样也出现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个班的同学,一些花钱大方,过着养尊处优、奢侈享乐的生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而另一些同学却省吃俭用,到处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还有“城里人”与“乡下人”间日渐扩大的鸿沟。这种落差与鸿沟给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带来比较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他们在进人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目前,高校现有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兼任,专业咨询人员极少。心理咨询工作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它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术,因此,必须加快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培养,同时也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良好的人格晶质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技巧,提高他们防卫能力,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针对新生面临的高校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选择、人际交往、情感、学习方法等问题,可以在1-3年级开展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的和谐专题讲座;1-2年级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业成败的智力发展的专题讲座;2-4年级开展个人前途与就业辅导以及人格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以求防范各种心理疾患的发生,促进大学生更加理性的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

3.建立网络体系,加强情感疏导

结合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使其成为心理研究与开展咨询活动的重要手段,建立一支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和宿舍长为骨干的群众性思想工作队伍,形成信息畅通的网络,从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宿舍,做好个别疏导工作,尤其是当学生遇到由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冲突、生活困难、情感危机、疾病等引发的焦虑、抑郁、痴迷等心理现象时,要加倍关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疏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软件”,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班风上。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可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外部条件。因为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班风相对校风而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直接、更具体。一般来讲,凡是处在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宽松友好的班级中,就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能获得力量感;反之,就会使人感到孤独、寂寞、离群、紧张、压抑。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还要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硬件”。它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充满生机的感受,从而愉悦身心,消除疲劳,减轻紧张和焦虑。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还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学术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运动、节日庆典等,使学生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得到缓解,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格品质 心理调节 心理咨询

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要高校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感和重要性。高校一定要明确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依据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开展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综合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成才观、人际交往能力、交友恋爱观、求职择业观、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健康水平标准,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健康品质修养和锻炼,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促使其顺利成才呢?

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大学生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大学生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让大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困难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正确理智的应付方法,化学生生活中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状况、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标准、挫折体验等因素有关。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类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人生经验。

二、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明确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科学用脑、不吸烟、少饮酒、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心理压力比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必须要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休息、锻炼,促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合理用脑、勤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所引起的神经衰弱,使思维和记亿能力减退。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生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调整情绪状态、认识结构、改善适应能力、锻炼意志品质等。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就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期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角度来说,这个阶段是人生各阶段的多事之秋。主要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导致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严重落后于生理机能成长速度。因此,大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尴尬、烦恼、困惑和苦闷。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当前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时期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转型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纷繁复杂和深刻的转变,社会竞争状况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状况日益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些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中引发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突变、学习成绩下滑、交友结果失败、出现失恋等。大学生在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就会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心理障碍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让大学生正视现实,学会大学生自我调节,保持大学生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大学生自我调节,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大学生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充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努力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让大学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促使大学生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和才干,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充分准备。

2.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愉快开朗的心态和心境,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大学生遇到悲伤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学会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3.保持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是心理健康的体现,学生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能用理解、信任、友谊、宽容和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通过和谐人际交往,促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大学生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合作共事、同心协力,与集体始终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健康发展。

4.保持大学生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内部外部环境包括生存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校园环境等。

5.大学生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广泛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和平台。大学生应充分培养多种兴趣,发展多种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振奋精神,发挥潜能,缓解紧张,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有效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大学生心理保健。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积极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重要大事。只有充分把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生理素质完美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推动作用,大学生成才就一定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保证,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产生耀眼的光芒。“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又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让大学心理产生争鸣。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容天.大学生心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赵学红.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许空富.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一、特殊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生理缺陷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和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他们在生理上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也更容易因为自卑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往,心理脆弱;学习能力弱,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非判断能力差,容易受骗;自制力薄弱,容易产生自闭心理;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在行动上自私自利,不愿顾及他人的感受[1]。

(二)家庭环境教育理念落后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也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文化水平以及个人的品德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如果孩子是在一个充满怨气和争吵的家庭长大的,那么极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而且孩子会过于偏执。同时部分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从而使得孩子产生自卑、忧郁或者叛逆等性格。

(三)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不重视

当前大部分的特殊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大部分的院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2]。即使部分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方式上却不够科学和完善,进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上的教育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进而使学生产生偏执的性格特征,所以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生生以及师生间的沟通和相处,所以特殊教育院校还需要注重对校园环境的管理。首先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和谐的氛围和人际关系本身就是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基础。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人生理念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自信,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养成良好的生活理念

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由于生理的缺陷更需要良好的心灵沟通,但是也是由于他们的生理缺陷,所以也容易产生心理沟通障碍。因此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特殊教育教师还需要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意义。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爱,使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并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理念,使学生可以用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

(三)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家校联合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所以在学生的心理引导方面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需要认识到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但是不要刻意放大孩子的缺陷,使孩子意识到自身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差别,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从学校方面来看,不仅要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还需要开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帮助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建立家校联合教育机制,有效的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6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开展,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面对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日渐突出,一般的心理咨询、辅导、讲座、选修课等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强烈的对于心理知识的需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使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凭借独特的优势和教育方式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

所谓健康,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yanization,简称WHO)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态。”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必备的条件。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心理上和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现状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生活在全球化趋向日益强烈、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迅猛、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面对自主择业分配制度、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同时,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其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恶意竞争、自杀、违法犯罪的事例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在变革大潮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新世纪合格的高等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摆在人们面前。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上半年结题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年级。教育部有关部门对京、津、沪、鄂等8省市70余所高校近2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特别是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而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高校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主渠道是显性课堂,但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深入下去,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引进课堂以外的隐性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情报信息服务与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双重职能。学生在校期间始终接受到来自图书馆直接或间接的良好教育,美国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高校图书馆应当而且有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作为,我们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创新的服务,以心传心,为学生送去更多的关爱。我们的工作做到位就会减少或消除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隐患,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愉快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代,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1.注重馆藏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保证各专业用书的前提下,应多充实一些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图书。另外,要细化导读工作,尤其要激发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的兴趣,提高其人文素养,使他们心胸开阔,视野高远,而不是停留在个人的世界里,咀嚼那点滴的痛苦和欢乐。

2.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

高科技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大力开发各种特色数据库,构建文明健康的网上文化。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可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库,可方便读者随时上网查询和浏览;同时设立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它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咨询,还可以通过虚构的网名用电子邮件或在线聊天的方式与图书馆员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更加平等、自由、放松和安全,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求助能及时缓减患者的苦恼和压力。

3.增强图书馆馆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当代大学生喜欢教师兼朋友型的馆员,他们来到图书馆不仅希望馆员们对他们查找文献和检索情报有所指导,传授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而且希望馆员们以真诚的微笑、关心的话语、平等的对话把他们当作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苦闷向馆员们倾诉,帮助自己摆脱心灵的阴影,保持健康的心态。所以图书馆员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让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为学生服务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图书馆员的职责,通过服务可拉近学生成才的距离。其次,图书馆应加强馆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馆员能获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担负起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

4.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橱窗、板报等宣传栏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弥补不足。可以在大厅或学生自习室办一些展览活动,如“远离”“认识艾滋病”等。积极创造条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聘请社会名家、著名学者、心理学专家给大学生举行学术报告会和心理咨询讲座。大学生对于成功人士往往很是推崇,听听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于向往成功的大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专业心理人员的讲座则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曾晓珊.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治疗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4,(6).

篇7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体系

[作者简介]谭静(1975- ),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四川 成都 610061)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4-02

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加之处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和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一方面承载着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等问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尊重与信任的、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因此,这就要求建构全方位的、集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一体、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该课程应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最终目的,遵循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认识和了解心理健康入手,着重讲授大学生生活适应、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合理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提高挫折承受力、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在课堂活动中所选择的案例、安排的活动,都应该是学生所关心和熟悉的问题,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深受学生喜爱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呈现的材料鲜明生动;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个人潜意识中的一些心理经验,引起内心的震动,从而强化其心理感受。在课后,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社会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在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并把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想写出来,联系自己的实际做进一步思考。

(二)开设有关的公共选修课程

首先,根据高职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时期、不同年级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识别”“自信心的训练”“高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交往能力训练”“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个性发展”“性心理与爱的能力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耐挫能力的训练”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每一个高危时期。

其次,可以结合教学开设心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如“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家庭教育学”“爱情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与生理”“青年心理学”等课程,通过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行为得到及时的自我疏导和宣泄,使自己的心理冲突和障碍得到及时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减少高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开设专题心理讲座

每学期针对高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2~3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新生适应问题”“考试焦虑的防治”“青春期异往指导”“如何应付心理危机”“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等,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期。

(二)成立学生心理社团

高职院校都应该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建立起一支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队伍,完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值班接待制度、接听电话、咨询预约和维护各种信息服务网络的作用。一方面,学院应定期开设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人际沟通、心理问题判断、助人技巧、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调动他们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协会还要组织举办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展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主题沙龙、心理情景剧晚会、心理素质训练夏令营、团体心理咨询、趣味心理游戏活动等。

(三)建立心理健康俱乐部

有条件的学院可以建立比较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即心理健康俱乐部,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验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心理松弛室等。学生可以在这儿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验和评定,阅读心理学和心理健康书籍,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各种减压和放松训练。

三、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一)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

高职院校都应该建立“学生相谈室”“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心理咨询机构,由接受过心理学专业学习、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教师等来具体实施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师生解决心理矛盾或心理困惑。

(二)加大心理咨询的宣传教育

目前,在高职大学生中还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我没有心理问题不需要心理咨询;我的问题是我个人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去做心理咨询就说明我有心理问题,别人看见了会很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其实,心理咨询并不是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大学生认清他的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还是由他自己去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并不是只有“有心理问题”的人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任何问题,如果自己感到难以应付或不好解决,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

(三)加强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

许多高职院校现有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不足、水平不高,而且大多数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或学生工作者,专职咨询老师很少,如果一个心理咨询老师在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之前,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内容、原则和咨询技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那么他将无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因此,必须注意加强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以及心理咨询人员的督导,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四)坚持发展性咨询为主的原则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并非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更不是精神病患者,只是在学习、交友、恋爱、生活、就业等方面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和困惑,只需要咨询老师的适当指导,或提出某些建议,或帮助他们澄清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的原因,最终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心理矛盾或心理困惑,因此,应确立问题咨询与发展咨询相结合,以发展咨询为主的咨询发展方向。

四、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一)建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每年新生入校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要对新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普查,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分析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自杀意念以及具有抑郁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等倾向的学生,采取主动访谈并提供心理辅导等救助措施,以迅速化解新生的心理危机,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将成为学院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料。

(二)建立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测网络

学院要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即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为一级网络;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学生处、团委会、各教学系(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等)为二级网络;班主任、学生班长、心理委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会员为三级网络。每一级网络都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地向上级网络报告。

各级网络的职责和分工:一级网络对学生的重大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处理作出决策;二级网络统一收集和掌握全校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信息,并汇总上报;三级网络随时收集、报告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

各级网络的工作重点及具体任务:一级网络以指导为主,对曾经有过自杀经历或正面临重大挫折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学院立即进行干预,及时做出处理决策,必要时送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二级网络以咨询和预报为主,主要是针对那些长期陷入心理困境的学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动找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免费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或通过网络提供咨询服务,使求助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对于存在心理危机学生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及时上报,通过学院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老师初步评估与干预后及时转介到专门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三级网络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各班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班长、心理委员及心协会员充当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他们除了向班上同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还要定期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处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大学生因为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应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即三级和二级网络收集和发现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和因为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并且当天就报告一级网络。

五、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应对入校新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对各年级的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抽查,经常性地对高职大学生的进行心理调查研究,如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网络心理和网络行为、挫折的应对方式、交往模式和交往心态、个性特点以及贫困生和独生子女的心理状态的调查和研究,并将调查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学生的很好的渠道和窗口,并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又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重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门的调查研究,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贾玉霞.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8).

[2]邱观建.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5-

01-03.

篇8

关键词:人性假设;大学生心理;教育

一、引言

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人文关怀的诉求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共识。对“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进行全面地解读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客观认识大学生内心世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解析大学生内心世界对于“人”的认知。以人性假设为切入点,可以使大学生心理教育分析有一个理论前提,搭建实践分析的基点和参照系。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以人性假设作为本体论基础,探究大学生实在心理的最终本性,回答大学生个体或群体“是什么样的人”,以便对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给出事实判断,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逻辑起点。而解读大学生心理的最终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这就需要从心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出发,需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给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合乎逻辑和现实的价值判断。在本体论“是什么”到认识论“为什么”之间,需要以科学而恰当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以方法论的视角确定“怎么办”。故而,文章以人性的基本判断为基础,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勾勒大学生心理教育实践的原则和过程,洞悉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以求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需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性假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在西方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成为显学,已经从单一领域拓展到多学科领域。人性是一个基于不同标准的许多个二元结构体,如自然性与社会性、本能与理性、与德性、利己与利他的统―体[1]。因此,笔者将从“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出发,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指导,分析不同人性视野下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趋势[2]。

(一)自然人假设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人维持和实现个体的生存,使得人性表现出利己自利的一面,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阐述。大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个体自然人,在成长过程中本我人格对衣食住行的需求是现实的最底层需要,而且无法脱离。在自然人假设的语境下,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现实投射物象表征为:住宿条件、饮食条件、社会消费水平。在大学校园里,多元化的物质需求差异极易导致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比较,产生心理失衡或心理自卑,可能危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甚至行为失范。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事件都有大学生自然人性的基本物质需求受到挑战和亵渎的客观事实。因此,从人的自然属性而言,在校园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渴望外界承认独立个体自然属性应有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校园、师长、朋辈对合理望、利益的尊重。一方面,肯定物质需要是自然赋予生命本能需求,诸如贫困生资助、民族餐饮、人性化公寓的正当合理性要求;另一方面,满足物质需要将大学生从低层次的心理需要解脱出来,升化自然原始本能,为“仓廪实”、“衣食足”后的“知礼节”、“知荣辱”积淀物质基础。

(二)经济人假设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高等教育为大学生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提供了平台,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也为有理性的大学生发展提供一个更高、更全面的价值目标。大学生作为有思想的时代青年,其思考和行为具有相当意义上的目标理性,为获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工作效果、生活追求直至最大化而努力奋斗。这有别于经济学领域经济人力求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表述,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诉求可以在功利化和目标性中做出选择而不至于偏颇。因此,有必要从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层面对功利主义和功能主义予以明确的界限划分,以确保大学生的心性成长不至于走向唯利是图的经济人思辨模式和行为范式。经济人视野中,大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更多的安全需要,以确保自己的表现能不能获得奖学金、会不会考取研究生、可不可以胜任学生职务、有没有得到更好工作机会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心理产生的求学欲望、求知欲望、求胜欲望,以满足内心期许目标安全感的现实需求。当然,处在人格成长中的大学生,自我个体有意识的规避危险、实现心理韧性上的超越是心理教育实践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三)社会人假设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基于追求自由、增长实力、团队成长的欲望,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主动寻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在社会人假设的条件下,交往是人行为的主要动机。大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社会关系,并藉此去寻找群体人性意义。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会性需要的核心是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其外延可以拓展到寻求满足自我归属和爱的各种需求。在人格独立健全的道路上,大学生要超越自我,就会渴望得到朋友、家庭、同学、恋人的呵护理解,获取心理正能量以求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大学生在亲情、友情、爱情柔和在一起的感情世界中获取信任、温暖、热情是人的意志自由和人的感情认同的天性。社会性的交往活动,能极大提高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选择能力,使大学生能坚定意志,克服消极情绪的失落感去接近自我成长的预期目标。大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渴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激励自我,鞭策自己主动迎接社会性的生活。在现实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感情恋情问题,许多青年人感到束手无策。如何学会处理好感情、学业、人生的关系,具备足够的心理调适能力更好地感知自我、理解他人、增进友谊是大学生心理成长必修课。

(四)文化人假设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可以展示大学生人性不同方面,这些不同的人性面揭示了大学生的共同本质――文化人。青年时期是人强烈渴望被理解和接近的时期,而大学校园日益繁荣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门类繁多的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文艺活动、百家齐鸣的科技活动将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凝聚在一起,这些都是大学生文化需求的现实表现。文化人假设语境下,大学生自觉依照自我利益和共同利益实现的价值观念调控约束自我和群体行为,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相当的心理同构性。大学生个体的文化心理角色可能是多重的,为实现尊重的需求,朋辈之间自尊互爱、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的欣赏、鼓励有着多元非线性的现实特点。为避免在环境不确定中造成现实扭曲,大学生通过文化活动建立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在塑造自立个体人格或者互助群体人格中确保良性文化品格实现。事实上,大学生个体基于价值、规范、利益等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同意识,这样的意识构成大学生组织行为文化的核心。以此为指导,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里建构青年学生群体专属的物质文化标识、制度文化规范、精神文化理念,培养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也为自我人格的升华打上文化类属的标签。

(五)生态人假设的大学生心理需要

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的梦想社会里,大学生审视自我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差异和距离,在有限理性人的视野下升华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赋予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在生态人的语境下,大学生将个体成长与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成长的最高理想是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大学生人性的本质是向善、向美、向德、向真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渴望与青山绿水为伴,自发成立环保组织实践人性中对自然的热爱;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力求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通过友爱合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生态人是大学生成长中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理想人性,渐进地常态保持这种人性需要大学生真诚付出自我,以超我的人格追求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实现这种创造性的需要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心性是趋于完美的,大学生群体的共识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肯定。大学校园有其封闭性和理想化,但正是在这样的理想家园沃土里,大学生才能摈弃外界社会的干扰,以超越现实的勇气去挑战人性的认知,种下生态和谐的人性种子,为到现实社会中检验自我,推动国家社会直至人类文明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人性假设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向

从大学生的符合人性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是多元、复杂、动态的,既有自利为己的倾向,也有利他共荣的选择,既追求个人利益,也追求共同利益[3]。因此,大学生是有限理性的“学习人”和“实践人”,其心理需求和行为选择具有价值偏好多元性的特征。在此前提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调整,以求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多元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在一个成长阶段有多个需求,是青春期人性的本然。为实现生存、发展等多重需要,大学生的人性共时性表现出复合性的心理需求。客观存在的不同倾向人性需要,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和心理辅导中为大学生适时做出恰当行为选择提供前瞻性指导,避免学生在局限于有限理性认知而做出非优化的抉择。在尊重不同人性需要的前提下,教育指导大学生明晰不同人性假设心理需求的价值标准、行为尺度,引导大学生修身自律、克己服人,合理有序的满足自我不同人性、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学生要自觉完善人格,有所为有所不为,克服不良心理倾向,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心态。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助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在成长中,不同人性假设的大学生价值诉求交织在一起,困扰大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也要学会接受肯定他人。在与人交往的社会中,大学生要学会调整自我心态、掌握基本人际交往原则,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和新生活的挑战。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是相互尊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互利共赢,既利于自我也有益于他人。在实践中大学生要努力发挥社会人、文化人、生态人的天性,使乐群好助成为个体性格的一部分,并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内化为一种群体行为规范,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三)搭建心理辅导平台,提高大学生心理帮扶成效

出于自尊心或羞涩感,大学生对心理辅导和交流或多或少存在抵触的人性情绪或消极的心性态度。这要求高校正视心理辅导现实的严峻形势,多措并举力求在心理辅导工作事半功倍。以时间节点为区分,高校以需要从预防和补救两个方面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并适时开展过程管理,帮助大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一方面,高校需要主动开展心理普查、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活动,克服自然人和经济人的人性局限,提高大学生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高等需要建立完善滞后性的心理补救措施,通过实时心理解答、在线心理咨询、情景模式再现等方式方法,引导大学生放大人性中社会人、文化人、生态人人性的光环,勇于批判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四)构建心理互助机制,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培养学生自助而后助他。以学生为主体健全心理互助机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4]。大学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将心理咨询师捆在身边为不同人性的局限和困扰进行解惑答疑。为充分尊重和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建构一种大学生自愿接受、喜闻乐见的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自助能力和助他人格。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包括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建立心理研究专职师资队伍等等[5]。为保证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科学构建,一方面,需要充分相信大学生、依靠大学生,按照大学生人性的主观需求建立朋辈心理互助机制,使心理教育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另一方面,需要构建“学校――院系――学生”的心理援助网络,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五)拓展心理教育视野,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大学生多元人性需求的不可控释放,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和外延不断扩大。时下,大学生群体(个体)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择业心理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贫困大学生心理、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杀意念、同性恋爱等也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难点。现实生活环境、网络虚拟环境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大学生对人性的再解读。故而需要高校与时俱进的根据大学生社会层次与年龄的特殊性,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的新状况、新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案,灵活掌握教育方法和教育尺度,调控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认知,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学生获得精神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发展上指导,以此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育林,曾纪川.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J].教学与研究,2004(5):83-86.

[2]王文奎.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实践困境批判――基于“实践人性论”对应的角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5):5-7.

[3]杨业华,王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特点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11-14.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通过体育教育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体育素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是一种适合高等院校特点的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良好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把体育教学工作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并全面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西南科技大学2008级本科新生为调查对象,年龄均在18-20岁之间;在西南科技大学新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支持下,对2008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测量结果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共47人,男生20人,女生27人;对照组是其余的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共99人,男生42人,女生57人。

2.调查工具与数据处理

根据需要在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做统一的问卷测试调查,实验前的目的是调查学生所处心理健康水平状态及确认实验对象;实验后调查的目的是给实验的效果提供对比参数。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统一的评分。运用SPSS11.0进行常规的数据统计分析。

3.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目的:论证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和依据。

实验周期与时间:实验周期为1个学年,2个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校期间每周参加学校安排正常的体育选项课教学。

选项课内容:舞蹈、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实验组织形式:实验组教学班按照学生所选运动项目的已有基础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课学模式。

实验过程要求:实验组要求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体育教师参与;每次课要依据交友、诚听、解说、尊重、保密和教育性原则,注意给被测试的学生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和环境,让每一个被测试的学生在课的组织过程中担当一定的任务和角色,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表现较好的方面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心理调查状况

在12个学院(体育学院除外)中各发放100份心理测量问卷,共发放1300份,回收1198份,回收率为92.2%;其中有效问卷1192份,有效率为99.3%。其中男生为539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45.21%;女生653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54.79%。

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被调查的1192人中,共有146人存在心理问题,占被调查人数的12.25%。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正常状态。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人数为62人,占到总人数的5.45%;女生人数为84人,占到总人数的6.80%。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忧郁、焦虑、偏执、敏感、人际关系、孤僻和故意8种问题,其中强迫、忧郁、焦虑3项所占份额相对较大,人数较多,女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略高于男生。

2.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心理问题人数比较

根据实验前和实验后发放问卷对比,所得出的存在心理问题人数数据(见表1)。

从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看,实验组成员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由47人到试验后的18人占到实验组总人数的38.3%,表明有61.7%的学生心理得到改善;而对照组99人中仍有76人存在心理问题,占到对照组总人数的76.77%,有23.23%的学生心理得到改善。可见,实验组采用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比实验组有明显的效果。

3.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状况分类比较

实验后,再次发放《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存在心理问题的8项指标中,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的比例,特别是选项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学生对强迫、忧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改善。所以,选项课分层次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效果。

4.实验后各因子变化的统计分析

表3显示,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组再测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各项因子均值有较大的下降幅度,心理障碍的总均分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调查和实验的结果与分析表明,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模式中,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并进行健康的心理诱导,具有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人际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和解除忧郁等效果,从而调节与疏导消极情绪,对改善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高等院校的绝大部分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是不能忽视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2)体育教学中运用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较好地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况。(3)实验组学生心理改善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体育教学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2.建议:(1)学校体育教育与卫生保健教育蕴含了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因素,它融合了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综合教学的课程,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充分实现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2)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现代教学观念,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应明确授课的对象,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和体育锻炼产生的心理效应的结合,才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良好的效果。(3)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不同项目之间、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之间、集体练习和个体练习之间的差异,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和频率的掌握,力求寻求到每一学生最适宜的时间和频率,才可能使体育锻炼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5)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注意到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也应提高教学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特有功能,真正实现“身心两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冉超风,黄天贵.大学生心里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篇10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示,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