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原因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污染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污染原因

篇1

【关键词】金属硫化物;氧化;危害;生态环境

1.前言

鄢家村在2009年9月10日,鄢家村水库及村中水塘水质突然变得清澈见底,鱼虾死光,“土壤中连蚯蚓都没有(鄢家村村长语)。”从2009年9月到现在几年的时间里,此一现象并未改变,鄢家村水库及村中水塘周边并无还在运行的厂矿企业,只在鄢家村水库北边有一废弃多年的采石场,水库水的来源主要来自采石场和水库西侧山上来水,这两股水同时注入水库。鄢家村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这个水库,同时因为鄢家村地处水库下游,地下饮用水源恐受影响。

多年来,鄢家村无法进行鱼业养殖,村民的种养收入减少,村民的健康恐受到影响。

2.污染原因分析

鄢家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鄢家村环境污染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地表水水环境污染,其次是土壤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造成了土壤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因为鄢家村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受到水环境严重污染的水库。

水库水的来源主要来自采石场和水库西侧山上来水,这两股水同时注入水库。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污染主要的源头是来自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

我们采集了采石场来水、水库西侧山上来水、村中水塘、村地下水等四个采样点位的水质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污染主要的源头是来自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

同时我们发现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的硫酸根离子很高,但是在水库出水口、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村中水塘水质分析中硫化物均为末检出。为了判明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中的很高的硫酸根离子的来源和水质呈酸性(ph(无量纲):3.0)的原因,为此,我们采集了两种矿石进行分析,一种是黄色矿石,另一种是黑色矿石。矿石样品经风干磨碎,测定结果显示:黄色矿石含微量的铁、锰;黑色矿石含较高的锰、铁,通过有效硫分析,有效硫为20%,因此,我们判断,采石场为硫铁矿区,因有效硫成份太低,不具开采价值。

因为,硫铁矿在风化氧化过程中,s严重流失,s在风化产物中几乎消失,在风化氧化过程中形成硫酸及硫酸盐。s的大量流失表明风化氧化过程中酸释量很高。

所以,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的硫酸根离子很高,水质呈强酸性。

硫化物矿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硫酸的过程为(以fes2为例):

① 3fes2+8o2fe3o4+6so2 ② 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so3+h2oh2so4

为了了解矿山尾砂矿废水对鄢家村土壤环境质量造成的污染状况,我们采集了鄢家村三个监测点位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分别是:背景值监测点位、鄢家村菜地(水库灌溉区三个点位)、采石场(矿石风化粉末,三个点位)共7个土壤样品。同时,我们采集了两种矿石进行分析,一种是黄色矿石,另一种是黑色矿石。土样及矿石样品经风干磨碎,通过100目尼龙筛,分析样品用hf-hno3-hclo4混合液,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消煮,然后用hcl溶解残渣,待测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土壤环境质量ph(无量纲)、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监测结果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条重金属迁移的路径:

矿石氧化酸化进入水体通过水体转移菜地菜地富集 尽管当地村民经过多年在菜地种植树木、培植草之后,通过植物修复,菜地的土壤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菜地土壤仍然为酸性土)。但是我们从重金属迁移的路径中以及当地村民对当时状况的描述中得知,矿山尾砂矿废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对鄢家村环境污染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采石场部分矿石为硫铁矿石,其主要成份为fes2,并含有锰原素,fes2通过化学反应可生产出硫酸。矿山开采使原本深埋在地下的金属硫化物暴露在地表,与氧气和水接触后氧化,并在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加速氧化,硫化物矿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硫酸,同时释放大量的有害元素,如as、cd、cu、pb、fe、zn、mn等,使得采石场土壤严重酸化,随着雨水季节一来临,随着雨水一同注入水库,使得水库的水ph、铁、锰等因子超标。

硫化物的氧化是形成酸性矿山废水的最主要原因,酸性矿山废水长久严重危害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甚至在矿山关闭多年之后危害仍然存在。

硫化物矿物在氧化过程

产生硫酸的过程为(以fes2为例):

①3fes2+8o2fe3o4+6so2

②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

其次,降水的淋溶作用,淋溶作用强的地区多雨。由於雨水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渗入土内,再和有机质或矿物质分解所产生之各种酸类混合以后,其酸性更强,於是可将土内之石灰质与其他可溶之盐类溶解冲走,在雨水充足地方,淋溶作用常遗留下较具酸性而贫瘠之土壤,曰酸性土。

3.建议与对策

因为鄢家村山体矿石中存在硫铁矿,因此应减少山林的乱开乱挖,防止土壤的裸露。

土壤环境治理:

(1)建议采用土壤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对采矿石山体部份裸露处进行植物修复。

(2)当地村民经过多年在菜地种植树木、培植草之后,通过植物修复,菜地的土壤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菜地土壤仍然为酸性土)所以,对村中菜地仍以植物修复为主。

水环境治理:对采矿石山体部份裸露处进行植物修复末达到预期效果前,对水库东侧采石场来水进行引流分流,引流到别处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排干水库现有水量,挖掘出水库底泥。

参考文献

[1]万茉莉.硫化物矿山尾矿的微生物氧化产物及其环境效应.

篇2

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

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

《防止陆源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对陆源污染的界定:陆源污染是:1)通过水道;2)源于海岸,包括通过地下水或其他管道的引入;3)源于公约所适用区域内一缔约方管辖内所铺设的人造设施对海洋区域所造成的污染[1]。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

1.2 石油污染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石油流入海洋的途径包括:

1)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生事故;

3)炼油厂含油的废水直接流入海洋。

石油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通常1t石油可在海上形成覆盖12km2范围的油膜,油膜会使透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油膜影响海水复氧,石油的分解,会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本文由收集整理缺氧,据研究,1kg石油形成的浮在水面的油膜完全氧化需要消耗40×104l海水中的溶解氧[3],造成海洋中藻类和微生物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石油流入海洋后,会产生光化学反应,生产綑、酮、酚、酸、硫的氧化物等,危害海洋生物[4]。

1.3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超过系统能够承担的数量的鱼,使整个系统退化。捕捞了太多的某种鱼类,让它们的数量不足以繁殖和补充种群数量。

据《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书中指出: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成为了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为了满足人们餐桌上的需求,人类大肆从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海洋环境保护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前提是要求我们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环境的污染,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制体系,保护海洋环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07条规定: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包括河流、河口湾、管道和排水口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到国际上议定的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6]。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通过法律的形式,坚持把陆源污染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重点规划。严格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

2.2 多管齐下防治沿海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沿岸海域环境压力加剧,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治海洋污染:

1)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2)制定排污指标,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加强截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4)加强沿海城市防护林建设,保护滨海湿地;

5)强化污染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治理工业废弃物,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

2.3 突出科技手段,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

目前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主要包括:

1)物理方法。包括围油栏、吸油物质(如麦秆、泥炭、聚苯乙烯等)、沉降和磁性分离等;

2)化学方法。包括投放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等)、燃烧处理等;

3)生物方法。通过投放噬油微生物,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其中,生物降解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具有迅速、无残毒、低成本的优点。据研究,海洋中存在大量能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目前能够降解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有200多种。

2.4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防止过度捕捞

海洋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科学利用,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最终无鱼可捕捞。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促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1)渔业法规需要被重视起来,要加大宣传这方面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渔民依法兴渔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渔民的自觉性;另外还需要治理水产品的销售市场,要扩大宣传面,让社会广大群众都能认知到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参与保护市场,共同抵制违法水产品的销售;

2)制定休渔期。我国每年的6至9月,相关部门会对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实行2到3个月不同的休渔期,以此来保证海洋水产资源正常繁殖、生产与发育;

3)规定渔网最小网目尺寸、可捕标准、幼鱼比例,限制对幼鱼的捕捞是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最基本措施[7]。

3 结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经济的增长,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本国海洋政策,加紧争夺海上战略利益,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洋战略部署都出现了强劲的势头。海兴则经济兴,面对世界各国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和壮大海洋事业。

篇3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42-02

天津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众多,流经该市的行洪河道19条,总长约1 100 km;排水河道109条,总长1 890 km。多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3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和保障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天津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主要原因是污染治理滞后以及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河道中其劣V类水体长度所占比例达76%。此外,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缺失、沿河村镇密集等,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亟需强化管理。现对天津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1 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保护意识差,投入不足

许多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忽视环境效益,未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少,污染治理资金不足,影响污水处理进程,尤其是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经费难以到位。在法律、法规方面,虽然有一定执法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执法力度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够。

1.2 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

污染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自净能力。沿河周边工厂每年排入河道废水量加上一些企业废水偷排、漏排、排污量更大。不少企业无力治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随着城镇化发展,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而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加,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床成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场所,白色污染严重,造成堵塞。

1.3 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

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恢复缓慢,河床增高,河道堵塞,流域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河道水环境的污染。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容量不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水环境污染[1-3];流域周边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日渐发展,废水产生量大且浓度高,仅进行初级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引起污染。

2 治理对策

2.1 组织协调机制

一是成立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监督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计划,审定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协调解决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各区县也要成立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编制《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水生态环境管理规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作用。各区县组建指挥部和相应工作机构,专题研究确定水生态环境管理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上游水源保护工作,加大上游水源保护推动力度。

2.2 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

一是完善“河长制”管理办法,治理一条、纳管一条,确保治理成效。二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督查通报制度和问责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取得实际效果。三是配备专业设备,培育社会化养护队伍,“河长制”考核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台账、完善措施,制定河道水环境巡视检查和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实现河道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四是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升监督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就加强监督、规范流程、履行职责等内容展开培训,及时总结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社会监督工作情况。五是强化入河排污口门的治理。加强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确保无污水直排;加强排水口门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做好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工程的核验工作,确保质量和治理成效。

2.3 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水资源宣传,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水资源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听证、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营造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遵循环保法,结合地方实际,分门别类制定环保具体措施。在河道与道路交口处设置各类警示牌,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日常巡查管理,建立水政、公安、工程管理人员“三位一体”联合执法机制,并在沿线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使水域违章违法现象明显减少。

2.4 积极治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要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产生污染源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改、治、迁等相应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达标排放的污水要接入污水厂,实施深度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偷排“黑水”的企业,对实现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减征污水处理费。采取封堵、切改和强化监管等措施,强化入河排污口门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网,做到厂网同步投运,确保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进出厂水质达标。对工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中小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施运行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于新建的建设项目,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做到节水、降耗、节能、减污。

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治理生活污染。一是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二是对于城区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在城镇新建小区实行雨污分流,为污水集中处理做好前期准备,结合城镇道路、工业区改造,建设排污管网。四是促进各医疗单位完成医源性废水治理。五是各部门密切协作,做好禁磷和禁止“白色污染”工作。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抓好城镇屠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

2.5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污染管理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河道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心城区和区县建成区河道两岸,逐步建设沿河生态景观带,其他河道堤防建设林木绿化带;加大河道护岸林、堤岸林管护力度,对已有林木实施专业化管护。二是严格对新建水利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经水保部门审批。三是提升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做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四是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五是制定长远的治理措施,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抓好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畜禽粪便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饲养区、禁养区,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养殖业与种植业脱节现状,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六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品牌,降低农业污染[4-6]。

2.6 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完善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提高在线监测预警能力

一是建立水质自动监测超级站,定期监测水库和来水水质。科学布局监测网点,采用先进的自动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采用信息遥控和网络传递方法,改善整体环境监测系统,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掌握水情变化,严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二是建立水库视频监控及巡检数字化系统建设,在水库关键口门、坝区及河道入口处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对水库重点地区24 h监控,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2.7 充分发挥区县指挥部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区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完善装备、设施和人员配备,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抓好经验总结、问题分析、情况通报、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确保水环境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加强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创新形式,畅通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反应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快速反应和监督处置能力,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对涉水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妥善处置[7-8]。

3 参考文献

[1] 刘善江,李国学.高碑店污泥农用肥效及重金属污染防治[J].华北农学报,1999,14(1):118-122.

[2] 孙志洁.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3] 吴文卫,杨逢乐.赵祥华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9):138-140.

[4] 王景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79.

[5]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6] 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篇4

(松原市环境监测站,吉林 松原 138000)

【摘 要】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本文分析污染原因并尽快制定治理措施及环境监测方案已成为近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原因;防治;监测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污染得到了逐步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已逐步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到了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农田土壤以及空气的污染;另外生活垃圾的处理没有形成规模,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大量的生活污水也全部直排,这些都致使农村的环境质量已普遍开始恶化,所以尽快在农村开展全面的水、气、土壤、生物的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1 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化肥随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人体氮的51%,这些江河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又造成地下水污染。另外,农药对水体的染污也很普遍,全世界生产了约150万吨滴滴涕,而其中的100万吨左右仍残留在海水中。[1]

1.2 对土壤的污染

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肥,使土壤逐渐酸化,板结。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农药在其使用过程中,约有一半药剂下落在土壤中,而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很长,特别对粘土和含有机质的土壤残留性更大。

1.3 对大气的污染

农药微粒随着蒸汽散发空中,随风飘移,污染全球。特别是滴滴涕,它除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分散性外,滴滴涕还具有独特的流动性,它能随水汽共同蒸发到处流传,致使整个生物圈都受到污染。

2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部分污水直接进入到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村全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全部露天堆放,垃圾臭气直接在空气中传播,大量细菌、各种微生物、病毒对农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3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大量畜禽养殖都是圈养或散养,圈舍很少定期消毒,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大量的畜禽粪便都是露天堆放,然后经过自然发酵后才能成为农家肥,在此过程中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堆放时没有进行防渗、防漏处理,部分渗滤液直接进入地下水,然后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地表水,对水质造成污染。

4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科学施用钾肥、磷肥、广泛施用有机肥、积极推广微生物肥料和垃圾堆肥。因地制宜,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合理并科学地施用化肥。有机质是农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同时还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以及施用的厩肥、人粪尿和绿肥等,很多营养成分在未分解前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也要通过微生物将它们分解,变成可溶性物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垃圾堆肥和垃圾复合肥的产生,既处理了城市垃圾,防止了污染,又生产出能够满足农业需要的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4.2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研究新的杀虫除害途径;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安全合理地使用现有农药;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农药之前,首先必须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起因和发生的条件,做到能预测预报,对症下药。其次是混合和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并保护害虫的天敌;另外还要注意改进农药使用性能,改进农药在使用中的某些缺点。[1]

5 农村环境监测方案

5.1 建立建全地表水监测系统

在地表水流经的区域以村镇为单位,以村镇的排污口及取水口为界点,设置一个或几个村镇的采样断面,每年定期进行地表水项目全分析,在每年的农村灌溉期增加监测频次,分析上、下游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流域内的全程比对,以便于发现其污染程度和变化规律,分析污染原因,制定污染治理措施,以求尽快改善水质状况。

5.2 建立地下水监测体系

根据地下水的流向、经过的岩层、地下水水深,以村镇为单位设立监测点位,每月进行一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着重开展化肥、农药涉及项目,同时进行同一地下水系间的监测数据比对,结合当地化肥、农药使用的品种与数量分析地下水变化规律,分析污染原因及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污染治理措施。

5.3 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村为单位设立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在乡镇设立数据终端,设专人进行数据传输和系统维护,各三级监测站可以时时监管、监控全县各村镇的空气变化情况。另外,同时可以在村屯增加临时监测点位,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这样农村的整体空气状况就会形成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的监测网络,使农村的空气监控成为可能。

5.4 定期开展农村土壤监测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农村环境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三年了,应该尽快将这项工作做为监测站的例行监测工作,加大监测频次,增加监测点位,力求最大限度地反应出农村土壤现状,极时发现土壤变化趋势,将已经出现板结状况的土壤尽快进行改良,将出现轻微污染的土壤马上改变种植方向及化肥、农药的施用方案,对于土质优良的土壤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持土壤现有的状况。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又将面临涉及面积广、人员多、设备和技术人员短缺、工作环境艰苦等等问题,所以尽快建立起农村的环境监测体系将是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参考文献

篇5

(一)建筑工程施工噪声污染成因

建筑工程施工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交通运输等,打桩机dB值为105一135,混凝土搅拌机dB值为90一100,凿岩机dB值为110,电锯dB值为100一120,水泵dB值为90,通风机dB值为100一115,柴油发动机dB值为110~120,空压机dB值为110,铆枪dB值为91,推土机dB值为125,载重汽车dB值为500。对施工场界建筑噪声执法检查结果显示,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强度根据不同工期,对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平均声级都超过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5一30dB。土石方施工阶段:主要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白天超标约10dB,夜间超标约30dB。结构施工阶段:主要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白天超标约15dB,夜间超标约30dB。装修施工阶段:主要声源有吊车、升降机等,白天超标约sdB,夜间超标约18dB。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时间,施工建筑面积l仪刃扩以下,砖混结构为130d、框架结构为145d。施工建筑面积2(以!m,以下,砖混结构为Zood,框架结构为240d。施工建筑面积5‘Xx〕扩以下,砖混结构为240d,框架结构为280d。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期占总工期的巧%,结构工期占总工期40%,装修工期占总工期的45%。

(二)建筑工程施工粉尘、垃圾污染成因

建筑工程施工在拆除高层、多层建筑物时,不管采取爆破或人工拆除,都会从高层或多层建筑物的高处往下抛撒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粉尘飞扬污染环境,建筑工程施工车辆(机具)驶出工地时,运输散体材料、流体材料或清运建筑垃圾。没有做任何的防范措施,造成沿街、沿路抛撤建筑垃圾的现象时有出现。建筑工程施工场地乱堆乱放易扬尘物料、易扬尘建筑垃圾不采取任何封闭措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楼层面乱堆乱放多余的材料及垃圾,在工程竣工清扫各楼层时从各窗户、楼层到处乱抛垃圾产生扬尘.

(三)建筑工程施工水污染的成因

建筑工程施工工地,一般没有任何生产用水、污水排放设施,到处污水乱流,而且施工污水泥浆溢流到临街路面和施工现场外,清洗车辆的污水,不做任何处理直排人路面,临时给水管线也不埋人地下,经常滴漏和长流水;有的食堂生活污水,厕所下水管道没有排放口,到了夏天又臭又脏,蚊蝇草生;高层建筑作业区也没有便溺设施,随处乱尿,既不卫生又不清洁。

二、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噪声、粉尘、垃圾、污水污染环境整治解决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1.发挥环保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和可能产生污染环境噪声源,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的巧天前向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地、占地面积、施工期限,在各施工期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采取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工。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噪声功能区域划分》加强监督,采取监测场界噪声的方法,限制其施工时间,所有机械噪声源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环保部门还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对建设单位征收足额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污费,以此对环境、社会和周围居民作为补偿。

2.动员鼓励“公众参与”的监督办法

环保部门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向施工场界周围的居民和群众团体公示可能发生噪声污染的情况,取得居民谅解,施工单位还必须听取当地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监督。每个公民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保护自己应享有的环境权益。而且公众还有权监督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促使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必须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秉公执法、不拘私情,以保证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得到建设单位有效的治理。

3.施工单位尽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采取有效办法研究使用降低施工噪声的新技术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噪声。执行清洁生产,一是必须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二是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方法实行淘汰制度。三是在施工中应采用降低噪声的新技术、新方法,使噪声污染在施工中有效地得到控制。推行降低施工噪声的新技术,一是采用吸声降噪的新材料,多为纤维材料、颗粒材料、泡沫材料等,可以在打桩机、搅拌机、电锯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声屏,以达到降噪的目的。二是采用消降噪的办法,主要对通风机、压风机、采用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扩散消声器、缓冲消声器等办法降低噪声。三是采用隔声降噪法,采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范围内,尽量以减少环境噪声污染的范围与污染程度。四是采用隔振降噪法,在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联接部之间可以采用弹簧、减振、橡胶减振、管道减振、阻尼减振技术,可大大降低减振至原动量2/10一2/100,降噪25一45dB。

(二)建筑工程施工产生污染环境的粉尘和垃圾整治解决的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是在拆除高层或多层建筑物(不论采取爆破或人工拆除)时,可以对建筑施工场地采取全封闭或建筑物外的脚手架全封闭,防止粉尘外漏;还可以采用高压水车经常洒水和浇水,以减少粉尘的污染。二是施工现场须按标准进行物料堆放,做到整齐、有序、有标识。堆放易扬尘物料必须采取封闭措施,如无法采取封闭措施的,应定期采取浇水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三是施工过程中积极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对进出现场的车辆必须进行冲洗,严防污染路面。施工时如果出现古树、文物等阻碍施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隔离措施,报有关单位治理完后再恢复施工。四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各作业班组做到工完场清,以保证施工楼层面没有多余的材料及垃圾。项目经理部派专人对各楼层进行清扫、检查,使每个已施工完的结构面清洁,运人各楼层的材料堆放整齐,保证整个楼面整齐划一。五是现场主出人口外应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现场。六是大门口进出口两侧loom内派专人清扫,无建筑、生活垃圾和污染;对建筑、生活垃圾要分类堆放,及时清运。七是施工车辆运输散体材料、流体材料或清运建筑垃圾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清运,不得污染路面。八是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洒水、浇水,减少粉尘,装卸有粉尘材料时,进行洒水湿润可以在仓库内进行。

(三)建筑工程施工污水的治理措施和解决的对策

①临时给水管线、生活污水管线应当埋人地下,临时排水应当自成系统,保持畅通,管线并无滴漏和长流水现象,生活污水并保证能及时的排人城市污水管网。

②施工污水泥浆不得滋流到临街面和施工现场外;污水、泥浆水要经沉淀后才能排人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③施工现场的出人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和沉淀池,进出现场车辆要冲洗,清洗车辆的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在排人城市排水设施。

④食堂、厕所应设置污水排放设施,并定期进行冲刷、消毒、防止蚊蝇孽生,高层建筑的作业区应有便溺设施,落实专人管理保持卫生清洁,对所排污水作相应的处理后,再排人城市污水管网。

⑤对现场道路进行全面修整,现场排水系统保证通畅,以设置有坡度的明沟为主,并在明沟上制作钢筋盖板。排水以排人市政管网为主,对有些不能直接排人的,将利用水井,用水泵抽人市政管网。

篇6

1 环境污染事件统计指标

本文通过对于遴选的自1952年至2010年的国内近700件环境污染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表现出来的规律。

统计指标:事件发生的日期、事件发生地区、事件的类型、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状态、事件涉及的行业等几个方面。

2 环境污染事件的统计与分析

2.1 环境污染事件的时间分析

本次统计的污染事件发生日期自1952年起至2010年,在此时间段中统计到的事件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总趋势为波动上升。在80年代左右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增加,工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在80年代左右,我国的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却被忽视,排放单位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导致环境污染事件迅速增加。2005年左右,环境污染事件到了高发期,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也最深远。2005年11月13日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因其特殊性、问题的严重性、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而载入中国和世界环境保护史册。虽然近年来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埋下了大量的环境安全隐患,使得环境污染事件居高不下,2008年污染事件高发再次出现。

图1 自1952年至2010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次数统计

2.2 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析

本文将污染事件的起因分为:泄漏、爆炸、直接排放或倾倒等10类(参见图2),在近700件环境污染事件案例中,主要的事件原因有泄漏、爆炸以及直接排放或倾倒,3者共占到了所有事件原因的91.7%,其中因泄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占到了全部事件案例的49%。本文中泄漏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引起的泄漏和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泄漏大都是由于设备陈旧引起的,如2006年1月10日早晨,东阳市陈敏化工有限公司氯磺酸储槽(约贮存有4吨氯磺酸)因槽口部位腐蚀发生泄漏,导致周边工厂及附近村庄受到污染;2004年4月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腹心地带的天原化工总厂由于氯气罐及相关设备陈旧和工人违规操作相继引发氯气泄漏和爆炸事件,导致9人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进行转移,造成了严重影响。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主要是由于车辆侧翻造成的,如2006年4月4日10时40分,一辆运载硝基苯化学危险品的槽罐车途径徐州市三环西路废黄河桥附近时,因避让前方汽车发生侧翻,所运硝基苯泄漏,并挥发到空气中造成严重污染。

A:泄漏;B:爆炸;C:直接排放或倾倒;D:燃烧;E:其他;F:未知;G:无明确表现形式;H:火灾;I:辐射作用;J:自然原因。

图2 环境污染事件的起因分析

从图2还可看出,由于爆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也较多,在159起因爆炸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中,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爆炸燃烧而形成的具有污染性的废气,因此在对企业的爆炸事故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会产生污染物质的可燃物的燃烧,防止因爆炸而产生污染事件。另外爆炸也可间接造成重大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虽然爆炸没有直接造成特别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然而爆炸事故造成大量硝基苯流入松花江水体,却引发了一次巨大的跨流域、跨国界的水污染事件,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导致爆炸直接引起的安全事故演变成为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3 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环境污染事件案例中,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山东、广东、湖南和辽宁,而江苏、山东、广东以及辽宁等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内,表现出了污染事件的多发省份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于宁夏、新疆以及内蒙古等省份由于工业在经济总体中所占比重相对于东部地区为少,因此环境污染事件相对较少,

图3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地区分析

2.4 环境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状态统计分析

从图4中可以看出,统计范围环境污染事件涉及的污染物的状态以液态居多,液态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事件占62%,气态与固废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29%和6%,这与液态污染物相对于气态以及固态污染物而言更容易集中,更容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的特性有关。因此在日常的环保工作中应对于液态的污染物加强管理,以防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图4 环境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状态分析

2.5 行业的统计分析

从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行业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化工及其相关行业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比例较大,同时运输业紧随其后。我国当前化工行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很多,存在较多的环境风险源;一部分化工企业中相应的环境安全意识较差,没有足够的应对环境事件的技术和人员;另外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诸多因素造成了化工行业成为了环境污染事件多发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的增加,运载化学品的车船数量随之发展迅速。事故数量增加的原因是我国部分道路情况不佳,各种货运车船超载情况严重,同时我国当前货运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装卸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及押车人员失职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A:化学原料及化学制作品制造业;B:道路运输业;C:水上运输业;D:冶炼业;E:采矿业;F: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图5 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行业分析

2.6 环境污染事件各指标综合分析

图6中列出了主要涉及的行业和污染物状态以及事件类型。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所统计的案例中,化工相关行业的环境污染事件中以液态污染物污染为主,在事件类型上则表现出了泄漏、爆炸和直接排放或倾倒,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化工行业污染物和污染事件类型的多样化。而对于道路运输业而言,其主要污染物的形态也是以液态为主,但事故类型则泄漏所占比例较大,爆炸以及排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中涉及液体运输的各种罐车出现事故,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还是较常见的。

图6 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行业、事件类型以及污染物状态之间的统计分析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近700件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及建议如下: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而且污染事件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染事件出现次数较多,总体表现出了东部多西部少的情况。建议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环境保护问题,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已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各地区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技术革新,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GDP的增长。

篇7

关键词:农业环境;成因;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05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现阶段农业环境保护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步,因为这种农业污染不仅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1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

1.1 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农业物资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固体垃圾等的随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的污染。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农业和工业中“三废”排放量也逐渐增多,这些“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农田中,其中的有害物质就残留在土壤中,阻碍了农作物的生长。农村的养殖场很少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很多家禽的粪便直接排放到农业生产环境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对农业环境影响最深远的是化肥和农药的污染,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重金属渗入等,使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2 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农业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已颁布的有关条例中虽然有相关规定,但是具体的有关农业污染治理的立法还不健全或是针对性不强,使得环境保护和治理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无从下手;二是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使用量惊人,其中很多含有有害污染物质的农药渗入地下造成土壤环境的恶化,地膜推广使用的同时却缺少回收利用,造成了农田的白色污染;三是农村居民的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等都成为农业环境的污染源,这些物质会降低土壤的活性,妨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四是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就要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农民意识到排放污水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并且能够尽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农业环境。

2 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农业环境治理的相关人员应该针对产生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聚集起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1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法规

国家应该完善相关农业保护方面的立法,修正农业生产法律中不合理的部分,以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协调农业、水利、财政、环保等多部门的关系,让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环境保护效率,使农业环境保护不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事。政府的农业环境污染政策应该因地制宜,以使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实行。

2.2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农业耕地减少,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以采取对农田的农药承受能力、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减少和控制农药的使用,选择可降解的地膜等措施来实现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管理农业生产,不浪费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2.3 推广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农业环境管理中,比如,对农田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状况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的措施,利用先进技术调查农村的土壤污染情况,使农村环境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引进生产率高、环保效益好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部门的综合素质,并且对农药的使用进行科学指导,减轻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保护农业环境。

2.4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在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农民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农民的环保教育。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农民可以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的危害,从而树立农业环境的保护意识,配合相关部门的一些环保措施。相关教育人员可以通过如大众媒体、基础教育、技术人员入户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组织科技扶贫等方式来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从而让农民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为农村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结语

农业环境直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又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因此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对农业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是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工作。现今我国的农业环境现状需要我们分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改善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清莲.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523-524.

[2] 王联英.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之我见[J].大科技,2014(28):284-285.

篇8

依据《地理新课标》内容标准,结合有关材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三维目标解读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学习后能够说出主要的污染问题。

(2)学生能够结合材料和现实情景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3)学生自觉运用学习材料中的地图、文字等符号信息培养阅读、分析、比较、归纳、观察、辨别地理事物的技巧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运用157地理自主探究法学习过程进行学习。

(2)学生在157自主探究中学会正确运用观察发现法、自学探究法、问题解决法和地理动态空间思维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感知、探究与发现“环境污染”的过程中体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情感和态度,为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结合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以教材为学习材料,运用157地理7步自主探究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在7步探究“环境污染问题”中实现三维地理学习目标。

(1)教师暗示学生以中图版教材第二节“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发现教材的知识建构体系,包括结构体系与表述体系,进入课堂的自主探究学习状态。

(2)学生通过“钻”教材“探索―学习指南―正文”的文字、地图等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简要分析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同时发现学习中遇见的疑难问题。教师注意全体学生,鉴别学生钻研的学习过程。

(3)学生提出钻研中遇见的疑难问题,展开“辨”的学习阶段。教师设置情景、选择策略促使疑难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4)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图,明确环境污染问题原因、过程和危害的内在规律。教师视学生归纳状况予以点拨,并展示自己的结构图。

(5)学生用“联”展开“案例研究”,开展乡土情怀与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的链接生活动,初步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引导学生迁移思考,展开联想,回答提出的链接问题。

(6)学生通过做中图版教材课中的思考、课后的复习题和教师用材料设计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展开“练”。师生共同检查练习的结果实现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完全领会学以致用的道理。

(7)学生通过“变”质疑和反思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过程和危害,回归环境污染的情景,洞察知识的发现历程,品味“环境污染问题”学习的内在价值。教师通过激励学生质疑与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课堂实录】

师:平静地走进教室,扫视全班同学,稍等学生凝神定气后,放幻灯片1。

生:仔细观察。

师:点击鼠标,幻灯片1依次出现地理・必修6教材封面;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问题;157地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生:拿出笔,打开教材,准备用157自主探究学习“环境污染问题”。

师:放幻灯片2。点击,幻灯片2依次跳出速览整节内容,感知教材框架。

生:观教材,迅速浏览整节内容,知道教材的结构体系和表述体系。

(学生学习完成)

师:点击鼠标,幻灯片2依次出现,课题:环境污染问题;结构体系:探索、学习指南、正文(地图、文字、表格、阅读等)、案例研究、复习题、课题2;表述体系:(探索)1个自然段、1道思考题2个问题;(学习指南)4个问题、1个提示;(正文)两大点,一大点:引言1自然段、3小点、15自然段、5幅图、2个阅读(7自然段)、1名词链接;二大点:2小点、8自然段、2幅图、1阅读(5自然段、2思考5题)、1名词链接;(案例研究)10个自然段、1道思考题2个问题;(复习题)2道题;(课题2)调查社区内废弃物的来源地、垃圾填埋场和回收中心的位置,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师:放幻灯片3,(口述)接下来,钻研教材,完成本节学习目标,知道知识要点。不会抓要点的同学注意幻灯片上的提示。在教材中标记经过钻研后不懂的疑难问题。

提示内容为:钻教材“探索―学习指南―正文”中的图―文―表,知道知识要点: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危害。

生:钻研教材,自主探究“探索―学习指南―正文”的内容,达成学习目标。标记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师:观察学生的钻研状态,鉴别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待学生开始提问时,放幻灯片4,点击鼠标跳出“提问―讨论―师导”。(口述)下面同学们提出钻研中发现的疑难的问题。一个同学提出问题后,有谁能回答的请举手回答。都不能回答的老师也参与大家的讨论,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参与其中,为大家出谋划策。

生:这一节能够学懂,没什么困难的。

师:大家没有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生甲:在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

师:哪位同学对他的回答进行细致的解释?

生乙:具体讲着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排放;二是工业排放;三是农业排放。

师:你说说汽车尾气排放属于哪一类?

生:我认为这种环境污染三个方面都包含有:因为生活、工农业都要用汽车这种交通工具。

师:这个同学的回答怎么样?

生:有的回应“可以”,有的沉默。

师:老师认为这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希望同学们积极思考、尽力把学习中的问题探究的深一些。这就是我们说的从钻研到辨析的思考要深一点,学习能力和水平就会升高一点。下面请大家再次通读教材,看看自己还有问题没有。

生:没有了。

师:(放幻灯片5 )(口述)大家没有问题了,下面完成知识结构图,同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

生:做知识结构图。

师:(口述)大家做的知识结构图各具特色,很好。根据知识结构图,大家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吗?

生:污染的表现、原因探究、过程及其危害。环境污染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探究因果、发现危害的自然思维规律过程。

师:(补充口述)实际也就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过程。放幻灯片6(口述)看幻灯片,完成学习中“联”的环节。其内容为:①“案例研究”拓展,回归生活情景;②乡土情怀――说说恩施环境污染问题的长与短;③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说明过程、原因、危害。

生:口头回答。(案例内容见教材;乡土情怀和地理知识就在身边视个体知道的回答,答案略)

师:放幻灯片7(口述)“练”的环节,完成问题。

(1)复习题见教材,口头回答。(答案略)

(2)客观题。(授课时见课件超链接,先展示材料和题目,后展示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已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2:全国酸雨分布图。

①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

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产品的推广,而加入城市垃圾行列的是(A)

A: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电脑

B:破旧皮革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废旧管道

C:化学危险品、放射性废弃物、树叶

D:易燃易爆品、废橡胶、废旧电池、建筑垃圾

(3)材料主观题。(授课时见课件超链接,先展示材料和题目,后展示答案)

2009年11月30日起,一场大雾袭击华北、江淮等地区,许多地方能见度不到50米。大雾连续几天紧锁京城。据有关部门消息,因大雾天气影响,北京市空气污染已达重度,排在被监测的84座城市中的末尾。相关人士表示,已加大了对首钢等污染大户的检查,但是北京市20万吨以下的小型锅炉还有上千台,而且实施“煤改气”的步伐缓慢,同时气象条件出现了同期最差的现象,以致出现连续大雾天气。不过一场强冷空气将到来,大雾有望散去。

①简要分析京城大雾出现的原因。

②大雾天气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③为何说“一场冷空气将到来,大雾有望散去”?

④请你就如何减少北京市的大雾天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自然原因:空气湿度大,气温日差较大,且扩散条件差;②人为原因:城市生活和生产排放的吸湿性颗粒多。

(2)影响人体健康状况;能见度低,影响道路交通;空气湿度大极易破坏高压输电线路,造成大面积停电,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等。

(3)强冷空气到来,容易形成冷锋降水;浓雾中的水汽凝结成雨,降落地表,使大雾消去。

(4)①采取措施减少煤烟、粉尘的排放;②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③采取冬季集中供暖;④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答对三点即可)

师:通过练习,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认识环境污染在于人类从污染的危害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内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展开变式反思,回答问题:①联系整节内容,反思“环境污染问题”何以产生,走向何处?②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你从中认识到如何形成地理规律的认识方法呢?

生丙: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不正确的利用与破坏行为。人类要减少或者消除环境污染问题,只有人类自身克服自己的不当行为,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环境污染问题学习依然在于体现地理学习由地理现象、事实到地理规律、原理的认识过程以及运用规律、原理产生规则并按照规则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师:(鼓掌)这位同学的回答准确、科学。

生:(鼓掌)

篇9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法律;对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可持续发展都在大跨步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的农民物质以及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与此同时在也出现了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遭受污染的威胁。因此,怎样治理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恢复那里原有的天蓝地绿水清,成了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一)农民滥用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然而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为了快速增产增收,普遍、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等,过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与焚烧,严重造成了的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从而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产生灾难性后果。这样的场面不仅造成农民经济损失、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农业生产化过程中,养殖、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动物排泄物、饲料残留物、植物秸秆等残留物大量增多,这些残留物通过水产畜牧的生物链循环进入大气、土壤,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现在农村生活开始形成集聚效应,而因为原来的分散随意的生活习惯,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放置,造成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缺乏规范的收集站点和排泄渠道,形成许多了露天的垃圾堆和污水沟,严重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

(四)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城市污染已经越演越烈,进而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农村。城市大量无法消化的工业废料、废水、生活垃圾先是污染河流,进而垃圾占用耕地,使得农村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一些企业的有毒废弃物通过非法渠道全都排往农村,蔓延的各种污染源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广大农村的生命安全。

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从法律角度来看,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对环境污染的后果理解的不够深刻。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环境保护的宣传,倡导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升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治理和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参与环保的行为,把保护环境理解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而言之就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

由于农村污染源复杂,要堵住源头,唯一的措施就是加大立法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进一步恶化。比如从基层入手,将农村治理纳入法制化程序,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作出相关规定。并尽快制定配套的,违反这项法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相应处罚措施规章,做到奖惩分明,保障环境保护法落到实处。

(三)严格执法,坚决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泛滥势头

法律法规制定后,下一步就是执行的力度问题。首先要培训一支有责任心的执法队伍。第二就是要设立相应的农村执法机构,特别是乡镇等基层党支部要建立专门的环境执法大队,专人负责。第三要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特点和规律,摸索一套行之有效执法方式,堵疏结合,以预防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最后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公信力和执法透明度达到新层次,才能使农村环境执法活动真正走向正规。

三、结语

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渗透性、传播性,一个小小的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有着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意义。倘若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危害势必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影响到每一个人。关注农村、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保护农民环境权益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与否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祖国乃至整个地球。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城乡污染转移的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

篇10

关键词: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首先我们想要预防环境污染,需要详细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性,才能更好的对症其原因进行防治。

1环境污染的原因

1.1人们的环保意识差,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人们的环保意识一直很差,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重视保护环境这一问题。我国大部分的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呈现沙漠化现象,洪水泛滥,自然灾害严重。

1.2城市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产生大量的垃圾、污水、噪音和汽车废气等一系列的问题。

1.3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不仅会破坏土壤的结构,而且还会严重污染土壤、大气、水源以及食品,对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1.4滥采滥伐,自然资源遭到大规模的采伐,使汞、铅等这些危害人体的元素从地下被挖掘出来,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植物在一步步减少,这样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1.5我国的执法力度不够,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并没有立明确的法规来监管这方面,虽然环境污染有很多标准,但是执行的力度并不够,所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1.6大气污染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是: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形成;人为原因是:如烟囱、工业排气筒、汽车、火车废气排放等,这些都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

2环境污染的危害

2.1酸雨对人类以及生物的危害,酸雨会使土壤和河水酸性化,经过小河流汇入到大湖泊中,造成湖泊酸化,使生长在湖泊中的动植物大量死亡,威胁湖内鱼、虾以及贝类的生存,破坏湖泊中的整个食物链,最终会使湖泊变成一滩“死湖”。酸雨还会直接危害到陆地上的植物和农作物死亡。酸雨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危害之一。

2.2有害的化学药品对生物的危害,农药是最常见的一种有害化学物,当人们利用农药来杀死病菌与害虫时,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大多农药都是不容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不断的累积,最后这类有害的化学药品就会更佳危害生态环境。

2.3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人体中有70%-80%都是水分,所以水资源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大,会导致体质不佳,降低人体抵抗力,水资源中的铅会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性巨大,会有致癌的危险;水资源中的砷对皮肤以及神经系统的危害极大,会有致癌的危险等。

2.4大气污染的危害

2.4.1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伤害很大,它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人体,一是人体表面接触后会受到伤害;二是使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上各种严重疾病。大气污染物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人体,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危害极为严重。

2.4.2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它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一是使生物中毒或者枯竭而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大气污染还会通过酸雨的形式来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性化,降低土壤肥力,危害农作物和森林。

2.4.3大气污染对物体的腐蚀,大气污染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比如:金属建筑物会出现锈斑、古代文化会遭到严重风华等。

2.4.4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国家的污染,它已经超越国界,危害全球,受到大气污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3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保护环境应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三部分。政府行为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大力宣传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等,应该统一对公共环境的治理以及生活消费产生的污水和垃圾进行管理,并且要监督企业的污染状况,要求企业要有处理污染的设备,设立相关的法律政策;企业行为主要是严格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将造成污染源作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个人行为主要是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谴责。

3.2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因为人口消费带来的污染问题很大,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解决,建议对企业和居民适量征收资源消耗税、污染治理费和环境保护费。我们应该把人口过多的负面效应转化为正面效应。

3.3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保护环境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节约以及合理利用措施,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执行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资源的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长期保护环境,让我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4 大气污染的防治,我国受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京津翼区域,在今年2月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方的空气质量都为中度或者重度污染,受到雾霾天气的影响,很多路段的通行都受阻。针对京津翼污染物的排放问题,京津翼将联手防治大气污染,规划处重点区域,进行统一排放标准、统一污染监管、统一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估,对异地空气质量实现“实时监测、随时预警”。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深入研究大气污染形成的机理和防治对策、关键技术等,为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防治措施。

3.4.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尽量多采用无污染的能源以及设备,比如:太阳能、风力、水力等,降低污染源,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可以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减少大气的污染数量。

3.4.2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方法有,利用各种除尘器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采用气体吸收处理有害气体,比如用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利用其他物理方法回收利用废气的有用物质,或者将有害气体转为无害化。

3.4.3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有效控制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排放量。

3.4.4厂家在选择建厂地址以及烟囱的设计时要合理,不要过度集中排放污染物,以免形成局地严重污染的事件发生。

3.4.5进行绿化造林,植物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吸收大气中的有害体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积的范围内,长时间的净化大气。所以多种植一些绿色植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大气中污染影响范围广、浓度比较低的状况,使用这种方法最好不过。

3.5对于水污染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3.5.1对于污水的处理,要从资金、行政、法律保障三个方面去进行,资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政府的支持是坚强的后盾,法律法规是最终的保障。只有有了这三项,才能让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做起来更容易一些。

3.5.2工程保障措施,必须要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改造;生活污水是最严重的污染源,只有对生活污水实施彻底的截污,才是治污的根本。另外老平房的房屋破旧,多数没有完备的下水管道系统,这也是主要的污染源,所以要对老平房区进行搬迁,设计完备的下水管道系统,降低水资源的污染。

3.6土地污染是很难治理的,它不像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就能使污染问题慢慢解决,但是日积月累的土地污染很难治理,因为土壤中的污染物很难稀释,所以土地污染的治理非常难,它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来解决污染,治理成本非常高,而且周期也比较长,因为这些因素的困扰,土地污染的问题一般都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3.6.1科学的进行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的成分复杂,而且种类繁多,所以工厂排出的这些工业废水都是有毒的,所以在利用这些废水灌溉农田前,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才能用来浇灌田地,避免对土壤的污染。

3.6.2合理的利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的农药,这样不仅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而且还能有效的消灭病虫,发挥农药的真正作用。

3.6.3合理使用化肥,增加有机肥,要根据土地的特性、气候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地的有机质量,增加土地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总结: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危害非常大,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又出来了一些新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将保护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这样才能改善环境污染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宏.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余某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河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河北省志第十一卷环境保护志(第一版).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