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摊经济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众所周知,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正是由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它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但是,在房地产经济发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其过度发展而带来的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制约房地产行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以及其他行业的持续发展,重点解决房地产行业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工作应该被提上日程。
一、解析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直以来,房地产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持续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且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行业,基本上可以算是各个行业的基础,其不仅带动了家电、装修、建筑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住房,住房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更是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房地产行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持续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三)不完善的房地产市场
尽管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经济正以不断发展的趋势持续上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了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多数的房产都存在泡沫现象,房价的大幅度上涨,严重的超出了人们实际生活水平所能承受的范畴,这样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严重的还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牵连。除此之外,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巨大利润,促进大批的企业开始向房产行业进军,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冲击了不健全的房地产市场,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不合理、不健全。
(四)房价变化幅度明显
过去的几年,房价始终处于大幅度上涨的势头,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居民住房几乎出现了漫天要价的情况,不合理的增长幅度,使得人们苦不堪言。尤其是现在房地产在供需环节上出现的问题,使得一些建筑规模比较庞大的高端住房几乎无人问津,而商品房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一些保障性住房也几乎无法协调供需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恶性的循环发展,使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愈发的不完善、不合理。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
房地产经济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银行贷款,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对房地产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资金是房地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物力资源,金融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都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直接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资金量大、占地广、地域性强等特点,房产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从银行筹集资金,因此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影响房地产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问题
房地产的市场化发展跟市场的关系密切相关,一旦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供求关系将发生改变,直接冲击房地产市场。当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价格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加快房地产大面积的开发和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然而,一旦市场发生逆转,房地产经济就会出现萧条,如果对市场判断失误,就会出现“鬼城”,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甚至崩盘。
(三)房地产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问题
国家根据对房地产经济实际情况进行的系列宏观调控,相关的政策有可能刺激房地产经济的增长,也可能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宏观政策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良性发展而制定。因而,宏观政策调控是把双刃剑,是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展望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自身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核心地位。不仅能够不断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还能大幅度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未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朝着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不断努力。
(一)逐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
尽管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但是,纵观全局,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仍然还是有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趋势的,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还是有不断上升的时期存在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一定会得以真正的显现,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会对此加以调整和改善,及时高效的引导房地产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障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换言之,房地产经济还会在以后的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对房价的合理调整
过去的几年,房价迅猛的上涨速度,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正常的生活,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晓,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成正比例的,一旦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那么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受到牵连。因此,若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就必须对房价做出恰当的调整策略,只有房价的上涨幅度得到切实的控制,那么其自身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出现,现阶段政府对房产行业实行的房价环比下降措施正好验证了这一点,所以说,未来的房价,一定会朝着日趋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未来房地产业对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的保障作用
任何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要求下都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遵循的,房地产行业同样适应这个规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的自身规律都表明了这样一个立场,即:未来的房地产发展,一定会充分的统筹兼顾到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并努力做到与环境以及资源之间协调好关系,充分发挥房地产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四)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有力影响
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国家有必要出台一些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要严厉打击那些恶性囤积的行为,以此来给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供不应求的问题,我国必须对房地产税制实行重点改革,从而为房地产市场的循环有序发展夯实基础,协调好房地产税费改革与其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促进房地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经济是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就如今的房地产经济而言,它不仅是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政策之一。所以,对房地产经济的评论不能一概而论,它与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形式都是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严峻形式,若是还想继续保持房地产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国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必将朝着快速、健康、持续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姬建朝.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外资,2012(07).
[2]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
篇2
一、潍坊“三区”建设中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在潍坊实施“三区”战略发展过程中,适值2008—2009年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绿色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已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潍坊实施“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面临重大历史机遇。
(一)区位优势潍坊在“三区”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首先交通十分便利,潍坊素有“胶东咽喉”之称,是连接胶东半岛与内陆腹地的主枢纽,地处半岛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其次具有明显的空间优势,潍坊北部沿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该区域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平原、447平方公里的滩涂和1999平方公里的浅海,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开始,潍坊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滨海新城,努力将其打造成潍坊的城市次中心。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紧锣密鼓,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赋予了潍坊“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叠加的优越条件。
(二)资源优势潍坊市海岸线长140公里,滩涂面积667平方公里,浅海海域近2000平方公里,境内资源十分丰富。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综合区位资源优势度竞争力中,潍坊居第二位。在土地资源方面,潍坊市积极推进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积极为滩涂开发、北部“六纵两横”(“六纵”指利用潍坊区域内的潍河、堤河、虞河、白浪河、丹河、弥河六条河流,实行层层拦截蓄水,建成六条河道水库。“两横”:指新修两条东西向人工河,将六河串联)水网和生态林场、林带等建设项目提出用地指导意见,确保各项建设因地制宜,发挥更大效益。力争到2013年,全市完成改造村庄600个左右,腾出存量集体建设用地5万亩以上,增加的建设用地流量指标,优先用于“三区”建设。在矿产资源方面,潍坊境内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矿姜黑土和盐土5大土类,目前已发现金、银、铁、煤、石油、蓝宝石、重晶石、沸石、膨润土、花岗岩等矿产种类58种,已探明储量的36种,开采利用的42种,有12种矿产储量居山东省首位。同时潍坊市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开展新一轮地质找矿活动,为“三区”建设提供后备资源保障。突出地热、重晶石、铁矿等重点,积极申报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寻找更多的紧缺资源储备。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矿产企业优化重组。完善矿业权市场配置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为低碳经济发展储备了更多的矿产资源。在太阳能资源方面,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根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潍坊属于资源Ⅲ类地区。潍坊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30.9h,其中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722.1小时,夏季为672.4小时,秋季为616.6小时,冬季为519.8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00MJ/m2(见表1)。据此潍坊市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特别是在建筑、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等领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从而节约煤炭等传统资源。如目前潍坊市已出台低碳示范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将在低碳社区推行“6+X”体系,即强制选择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墙体保温材料及节能门窗、供热分户计量装置、节能照明产品、地源热泵和绿地系统6个必选项目。另外,要具有应用沼气、雨水收集、中水利用、LED照明、新型墙体维护结构、光伏发电、智能新风系统、垃圾无害化处理等自选项目中的内容。在浅层地热能方面,潍坊市区有760.8平方公里地质体适宜采用土壤源热泵,占城区总面积的34%。潍坊市地下水温度为16℃~16.5℃,全市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面积196.846平方公里,占规划用地面积245.24平方公里的80.3%,市区地下水热泵适宜区热储量为17.136×1013kJ,相当于585万吨标准煤的总发热量。潍坊市的海岸线长140公里,位于滨海开发区,水温较适合应用海水源热泵系统。因此浅层地热能资源较为丰富,为发展低碳产业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保障。
(三)产业基础雄厚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一系列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潍坊市已具备一些前期条件。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初步形成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并在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临港物流、现代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滨海旅游等特色高端产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现代蓝色产业体系的雏形。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潍坊市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制药等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百项技术研发项目,加快了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信息化改造,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依托“三区”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对天然卤水、膨润土、萤石、重晶石、石灰石等矿种进行精深加工,由出售原矿和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变。在盐、溴行业精深加工,全力打造“高效生态化工基地”。由此潍坊市产业正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累积高端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如潍坊市高新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形成了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产业”,电声器件、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三大亮点”,建设完善了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电声器件、潍柴动力、台湾工业、歌尔LED、新材料产业“园区”,并积极创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光伏、电声器件、新型动力“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而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正是低碳经济范畴,由此潍坊市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低碳经济产业链。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近年来潍坊市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四大领域的新能源。在太阳能发展方面,重点发展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光伏产业领域,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能耗低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风能方面,利用潍坊市北部沿海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机、塔架、风叶、主轴、机械传动、风机变频等产品,加快推进风电设备制造本地化,做大做强风电设备制造业。通过新能源的发展,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全面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山东半岛新能源基地。在技术领域,近年来潍坊市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使全市70%以上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3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潍坊将继续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潍坊市设立的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等支持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生态经济呈现规模优势近年来,潍坊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别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市生态经济已呈现规模效应。首先,城市建设中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主题。潍坊市在市区建设工程中充分注重修复生态,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对“EOD模式”(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的先行探索和建设已取得明显效果。在北部沿海地区,根据规划对有关水网和生态林场、林带等进行绿网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的修复和保护,努力遏制海域环境生态恶化的趋势,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近岸湿地生态系统,不断优化海洋生态。其次,在资源利用上,潍坊市按照产业集聚、城市辐射、园区带动、突出重点、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做到了有序开发,节约利用。对浅海、岸线、滩涂、海洋空间、淡水、地下卤水等各种资源,由分散粗放利用转向集中集约利用,实行集中连片、科学开发,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截止到2010年11月,潍坊市对北部卤水企业进行了整合,由原先的169家压减到105家。再次,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潍坊市的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行业)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潍坊北部沿海的卤水企业,积极借鉴山东海化集团“一水五用”的经验做法,推行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盐、溴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由单纯销售原盐、溴素向化工和医药等领域的附加产品延伸。通过循环经济让那些原本被“抛弃”的资源在产业链中重新回归。潍坊的盐化工循环经济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完全成为一种区域性循环。这种区域循环实际上已是低碳经济的产业模式了。
二、潍坊“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虽然潍坊“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多种有利因素,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潍坊“三区”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自然条件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西部,背陆面海,地势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丘陵,北部沿海为滨海平原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潍坊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并且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从时间分布看,水资源量年际波动较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6倍。年内降水多集中在汛期,占全年降水的70%~80%,而且汛期来水又往往集中在几场洪水过程中,洪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且汛期局部地区洪水成灾。从地域分布看,水资源南多北少,差异明显。南部山丘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北部沿海地区相对贫乏,属绝对贫水区。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不可预见的突发性水旱灾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资源禀赋呈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趋势。目前潍坊探明的煤炭储量、石油保有储量、天然气保有储量较山东省都较少,能源资源极度匮乏。潍坊的水利资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2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32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特别是潍坊北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严重,按照潍坊市规划的蓝色经济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北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缺口预计达3亿立方米左右。油、气等能源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外地调入。如95%以上的煤炭需要市外采购,80%的电力需要网供,动力机械、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等支柱产业60%以上的原料依赖市外采购或进口。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能源的消费量和土地占用量不断加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人口问题潍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潍坊市是地级中等城市,截止到2008年底,户籍总人口862.5万人。2009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0568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477美元),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第12位。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由于人口数量多导致潍坊市人均资源相对紧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潍坊市土地总面积1600489公顷(2400.73万亩)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0.19%,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载重,全市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515人,为全国人口密度的4倍多。人均土地0.194公顷,为全国人均土地的20%。人均耕地0.0195公顷,为全国人均耕地的86%,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可供开发为农业用地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资源已经很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 CTI模式
从茂名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来看,她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年轻的油城,那么她又是如何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对一个地方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应当考察这个地区的区位因素。
一、茂名及周边农村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资源
茂名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拥有大面积山丘属微酸红壤,日照时间每年长达2000小时。
(二)基础设施
茂名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井然有序的城市规划。公路、铁路、水路和管道共同形成了茂名的交通网络,同时茂名还有功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和充足的水电供应。
(三)农业和工业
茂名是我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形成了以荔枝、龙眼、香蕉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并举的产业结构。同时茂名还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茂名石化公司目前拥有年13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和年1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
二、区位因素与政策分析
在对总体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有必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中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诸方面内容,每一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它部分相互联系的。就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其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因素都离不开工业和城市,其所生产的各种农产品的最终销售也离不开工业和城市。因此如何用具体的措施将政策与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繁荣农村经济的措施
在促进茂名周边农村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资金、科技和信息三大要素渐渐成为拉动茂名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对于繁荣茂名周边农村的经济,提高农业的产业结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资金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即工业反哺农业。其实质是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来源问题。茂名既是工业城市也是农业城市,其工业企业纳税额占茂名市税收比例35%以上.每年茂名市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得来,生产出的农产品出得去。在资金链上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工业成为了农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科学技术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从一定角度上讲,科学技术的运用就是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是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里不仅仅是怎么种的问题更是种什么的问题,即如何根据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茂名市水果局曾在全市组织开展荔枝、龙眼等水果优良单株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普查筛选出50多个优质水果品种,并且建立种质资源园,逐步繁育推广。
(三)信息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方向指引。现在的市场是顾客主导、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因此获得及时准确地信息十分重要。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茂名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茂名农业信息网》为龙头,《中华金果(茂名)电子商务网》等专业网站为辅助,上联省农业厅、下联各县,横向联接全国各省,纵向延伸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的信息网络。
四、致富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茂名市繁荣农村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的来分析,在工业发达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资金、技术和信息是三个最为基本的因素,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这三个方面,这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基本的致富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直接需要时资金,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很难高效的地运转。充足的资金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和高效的运转;科学技术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当今各种原材料都在涨价的背景下,提高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是促进增收的好方法,在农业上的运用之一就是因地制宜的种植各种经济作物,要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高产、稳产,这显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资金的投入,人才、技术的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品,产品是用来满足需求的,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能使生产要素得到应有的回报,而需求来自于市场,要获得市场,首先应到信息。因此,资金、技术、信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
从上图可见,资金、技术和信息之间与繁荣农村经济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在目前农村金融还未充分的情况下,这种资金的最初主要来源是政府,在这里就是政府每年从工业所上缴的税收中提取固定的一部分用于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繁荣的过程,因此,就要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运用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是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因此要想合理的配置,就要将主要的资源投入到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形成上,进而获取最大的利润,换句话说,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要以市场为主导,而市场的获得首先离不开信息的获取。一旦启动起来,卖产品所得到的一部分回报就可以作为进一步的投资来源,这对于扩大内需和繁荣农村金融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篇4
所谓航空业,就是指利用大中型客机、大中型货机和直升飞机等空中飞行交通工具,进行各式各样的商业性运输,它既包括国内航线,也包括国际航线,与陆运和海运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就是高速的运输速度,然后就是广阔的运输范围,因此,作为高端运输业的领跑者,航空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航空业所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这是高碳消耗品,而低碳经济的要求则是通过开发新能源,新技术,产业转型和管理改变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减小碳排放量,这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航空运输业对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巨大,碳排放量也是十分巨大,并且占用了许多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也就自然而然的处于低碳计划的风口浪尖上。在航空业内开展低碳计划是势在必行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还考虑到了我国的石油煤炭等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枯竭的情况,这就需要航空业逐步地进行能源转换,逐渐的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当前,我国的航空业发展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能耗却很高,低碳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航空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正在推广和践行和谐社会,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点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航空业面临的绿色发展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可以从中归纳和分析航空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可以实现绿色发展的对策,实现航空运输产业的结构调整,从而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目前,国际上有关绿色运输业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较少,研究手段也不多,这就是航空业低碳经济研究更加具有理论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发展航空业低碳经济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通过相关的调研和分析,我国航空部门可以深刻和清楚地认识到航空运输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点和不足点,从而对航空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航空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更加清晰明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地球环境的和谐,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资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各类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多,化石燃料作为交通业的主要消耗品正在被大量使用,并且转化为废气排放到大气中,随着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全球变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地球所面临的生态压力正在进一步加大,人类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不断采取保护环境的举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航空业发展低碳经济,改变传统思路,争取把绿色理念深入到行业的每一处。
三、航空也的低碳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在各行各业的普及,航空业要朝着低碳环保之路发展是必须的,航空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综合考虑各方各面,进行技术突破、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等。
(一)航空公司要做好低碳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可持续发展进
程中。航空运输业的碳排放监管必须纳入到全球的同一体系中,行业内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全球框架下努力寻求航空低碳经济下的问题排放,争取为我国航空业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应当尽可能快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充分地发挥我国市场经济应当起到的作用,统筹兼顾各个领域,实现面向未来的良性循环。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低碳经济。
虽然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进步比较明显,但是仍在一下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例如自身的减排能力、新技术开发能力和新能源开发能力等,面对日新月异的航空业的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运输方式的转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以内,我国的航空业仍然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对于改革的关注力度,争取让航空业实现快速地完美地升级。
(三)航空公司要在新技术、新能源上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技术的突破能够让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关键点。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能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提高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能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让我国在经济峰会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整个航空运输业都应当转变传统观念,力求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新技术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四)优化管理计划,提升航空运营效率。
要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优化航线网络,降低运营成本,要提前建设和规划好中枢机场和相关的配套工作,例如辐射航线等等,这样就能做到高效的飞行运输,减少油耗,从而减少碳排放量,降低运营成本。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地质科技;产品质量;经济发展;探讨
1引言
以上研究对于探索地质科技对经济的微观作用机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笔者认为地质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方式仍有其特殊性。研究地质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方式一方面是研究地质科技进步对地质工作效率和地质科技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研究地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循环作用机制。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其中涉及的地质工作效率、地质科技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而厘清两者的作用关系,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地质科技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
2地质科技、地质工作效率和
纵观整个地质行业的发展,凡是重要的发展转折点都离不开地质科技的突破。笔者认为地质科技对地质行业工作效率的影响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地质工作者提高了对资源、能源以及地质环境的探测或评估效率,进而提高地质工作效率。
其次,地质科技能有效地促进新工具的发明和对已有工具的改善,而工具的改善也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与第一点不同,改善工具所带来的效益大小还取决于原生产规模的大小。而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则决定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基数也较大,所以,新生产工具的投放将由于其惠及面大的缘故而有助益于整个地质行业工作效率的提高。比如,李超岭等发明了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数字填图方法,加快了野外区调资料的整理和处理,为全国地质调查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第三,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学习新的地质科技知识也将有助于地质工作效率的提高。地质科技一方面要依靠地质科技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武装地质工作者大脑的方式发挥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著作中认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形成于人体中的,通过生产劳动交换其价值的智力、技能和体力的总和,因此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应该属于无形资产。根据该定义可知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和学习掌握一定的地质科技知识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在劳动中通过不断地发挥该资本的作用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地质科技、地质科技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笔者认为四个环节直接决定着地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讨论如下:
3.1地质科技产品质量的提高对能
源或资源型产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像矿业、石油等能源或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最初的矿产开发到后来的有色金属冶金化工,从原油、天然气等的开采到后来的成品油的生产都离不开地质产品,而地质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将大大提高这一链条各个环节的效率,加速整个地质产业链的生产循环。例如,其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具体表现为缩短勘探周期,减少开发污染,矿产品深加工等。对矿业企业而言,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综合竞争实力和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为企业转型争取时间。
3.2地质科技产品质量提高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各种地质科技产品对经济建设的促进表现为:城市规划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工程环境调查、重大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路线的选址、建设及稳定性检测等。更具体地说,影响着城市区位开发的调查、交通路线的选址调查、工程环境调查等。
首先,对城市规划建设比较突出的贡献在于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地下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面变形、洞室围岩失稳、地下水环境变异、地质生态环境恶化等导致的事故;有助于实施高质量的隧道工程、沉井工程、基坑工程与减少工程后问题;还有利于地下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
其次,随着都市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地面工程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地质环境条件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搞好地质环境的调查,杜绝不良地质条件带来的隐患已经成为地面工程建设必备的环节。而高质量的地质研究报告(即科研所生产的地质科技产品)将有助于地质环境检测和评价及开展建设前的可行性分析。
再者,地质科技产品在增加就业方面表现为良好而精准的地质报告能吸引更多投资项目。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而吸引的外资企业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和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3地质科技产品质量提高对相关
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高质量的地质科技产品还有助于促进地质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地质旅游方面,高质量的地质调查报告不仅有利于地质公园景点的设置,还能为地质公园中缆车、铁索桥等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中,通过完成高质量的农业地质报告便于摸清农业地质环境底数,查明土壤中重金属、残留农药、化肥污染情况,有利于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基地”,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AHSKF09-10D84)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许多学者针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动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基本模式 发展趋势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已刻不容缓。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见解,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的动因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五个方面的观点加以综述,以期为低碳经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低碳经济理论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破坏,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
国内学者庄贵阳(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同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他们从大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演变历程;探讨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关注导致了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张鹏飞(2009)指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要求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产业结构和低碳技术体系,转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其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张平、杜鹏(2011)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中所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为长期目标;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为短期目标。
低碳经济发展基本模式研究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 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朱四海(2009)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体摆脱碳依赖,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碳能源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向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使经济发展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轨。
侯军岐(2010)认为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 以低碳发展为目标,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分析当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式的背景下,通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模式: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企业带动型,非政府组织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政府推动型,法律约束型八种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研究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王文军(2009)指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就是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循环经济的改进、深化和创新,而技术、制度与公众参与是其体系开发的主要内容。而低碳经济的实现,首先要依靠技术,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其次要依靠制度,尤其是要制定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等富有经济效率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
赵卓、肖利平(2009)认为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指引,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朝着节能、减排、增效的方向发展。倘若仍然停留在已有的技术水平上或者偏离低碳经济要求的方向,将不可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任力(2009)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杨芳(2010)认为,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并指出我国可以在汽车、建筑等领域的技术上进行突破。牛桂敏(2011)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制度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当从法律制度、经济政策、产业及其他政策方面进行创新,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动因研究
胡宗义、刘亦文(2009)尝试借助动态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出影响,在Chingem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被应用于分析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Monash模型的递归动态机制开发出MCHUGE模型,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运用国内经济信息和经济数据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会导致企业削减就业岗位;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 能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需求的减少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低碳经济将起到不错的环境保护效果,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均有显著的降幅,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 污染排放量均有所回升。
李娜等(2010)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管军、刘晓明(2011)针对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以及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及对策。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根据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内在要求,一些学者深刻揭示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为中国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庄贵阳(2009)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并且在怎样的规模上快速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是未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谢军安(2009)在介绍了以英国、日本、德国等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向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以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人类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绿色技术的发展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及国际间贸易与碳博弈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及演变的趋势。
韩冬、韩立达(2011)认为在当前创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势在必行,应当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政府考核创新等四方面加以完善,以夯实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由内而外体系架构。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2.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3.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5)
4.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5.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
6.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7.侯军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0(8)
8.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9.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10.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11.杨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福建论坛,2010(2)
12.牛桂敏.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思路[J].理论学刊,2011(3)
13.徐冬海.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
14.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10(12)
15.管军,刘晓明.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
篇7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 城市化 战略 清远市
“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 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概念开始被引入我国。城市化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其中,“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或重要前提;而“经济活动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才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后发展地区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己成为抑制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梗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的正面作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领域中的焦点问题。
城市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某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制度变迁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区域范围内的城市都出现了发展模式基本融合,都市连绵带凸现的趋势。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城市化必然是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步伐
城市化以其发挥核心城镇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的功能,推进地区产业集群化。而地区产业集群化,即空间集中和产业链集群,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获得基础设施利用经济。这些为后发展地区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直接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最终成为推动后发展地区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强劲动力。
(二)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参与区域分工合作
从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看,城市发展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个孤立中心,到区域乃至全国中心,再到国家大都市区和融入大都市连绵区,形成区域城市集团。也就是说,城市化是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发展出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通过其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区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地区加入区域城市集团带动的城市化,能够推动地区城市完善地理上的合理布局和职能分工、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最优化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均衡,对地区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尽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城市化有助于后发展地区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岗位分工细;信息密度高,传播快,为社会成员就业提供的机会多,选择的空间大,实现个人价值的概率高,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基础。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好,城市文化娱乐、卫生体育、环保、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动力。城市化带来的地区内城市的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组织化程度较高,法制和管理体制相对完善,是吸引区内外劳动力资源和高级人才流入的根基。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与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后发展地区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发展。
后发展地区城市化现状模式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随着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原始积累,市场空间特别是土地空间基本开发完备,它们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型升级。这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靠近北边的清远、东边的惠州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的产业转移和扩散。但依靠产业转移和扩散带动起来的这些后发展地区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现状,属于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严重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后发展地区形成滞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原因有:
(一)经济方面:工业化水平低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集中,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进程。但是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并没有完全实现与城市化的互动。一是工业结构中资源性产业占主导。资源性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工业化程度低。一些地区工业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扩张,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竞争力弱,且布局分散,发展滞缓,市场开拓力不强,造成当地工业低水平发展。工业低水平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有限,制约了市镇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三是工业园区建设落后。工业园区定位低,准入门槛低,园区缺乏规划性,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或不到位,管理服务机制较差等,制约了地区规划建设水平。这种三重制约最终导致后发展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
(二)发展方面:动力不足
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技术和服务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各种构成要素通过有效配置产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对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区忽视了中心城市发展带动力和城市网络的营造,造成地区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发展缺乏特色。一些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环境建设,如:文化建设。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通讯发达,现代化设施齐全,但城市整体风貌基本雷同,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发展魅力。二是总体规划不适当。有些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不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么缺乏长远目标、规划陈旧落后,要么贪大求洋、规划盲目超前。结果造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绝对数量减少。三是城市功能缺乏互补性。地区城市无论大小,五脏俱全。无法形成功能互补、各显神通的城市网络。这严重制约地区城市化发展。
(三)观念方面:定位缺失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但竞争通常超过了合作,各个城市仍然是孤立发展的,经济腹地基本上局限于其行政辖区范围内,诸侯经济特征明显。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都市密集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例如,京津之间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盟的建立,珠江三角洲城际公交网的发展等,都是在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但一些地区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定位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反而限制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清远市:后发展地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环珠三角区域内最临近珠三角的一个城市,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1988年建市,2004年以来其城市综合实力也从全省的后几名发展成为广东省工业十强市和全国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城市。但清远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到2010年,清远市城市化率为47.5%,与全省的66.18%和全国的49.68%差距甚大。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已达到70%。而2010年清远市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根据木桶理论,木桶容量的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因此,未来清远市要保持这种经济增长势头,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须把短板补长。
(一) 城市化是清远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1.清远市面临着城市化的难得机遇。清远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和抓手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再工业化;另一个是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再城市化。因此,清远要牢牢抓住这一良好时机,以城市化为主要手段,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推动地区城市化,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
2.城市化将为清远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城市化是一个系统的文明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将为清远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难得的机会。当下,清远的发展仍以外源性经济为主,内源性经济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加快城市化可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为清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带动50万元的投入。到2015年,清远城市化率达52%。按照静态计算,每年将增加14万城镇人口,相当于增加705亿元的城市功能配套投入。以房地产为例,每个城镇人口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每年需增加420万平方米。若按照每平方米2500元造价计算,每年仅新增人口就可拉动房地产产值达105亿元。
3.城市化是“四化”发展战略的载体和原动力。“推进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是清远市政府对“十二五”清远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主题和核心,而城市化是“四化”的载体、原动力和发展方向。首先,城市化为工业园区化提供土地和人才支撑。城市化可以减少农村人口,缓解土地供给和发展工业需要用地的矛盾,为发展园区化工业提供土地支撑。城市化也为发展工业引进人才提供条件,有利于吸引人才到清远定居创业。其次,城市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消费市场。只有减少农民,农村才能打破小农经济的格局,发展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启动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再次,城市化是管理人性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高地。管理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幸福清远的人本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远人民提供富裕文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性化。
(二)清远市推进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1.教育的推动。教育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最大的瓶颈和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教育的功能是可以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高级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才,也就是可以把农民变成市民。清远市已于2010年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已达到18.33万人(其中高中一年级7.35万人),毛入学率达93.08%。同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5%。可以说,单就教育这一项,每年就约有3.2万(按每年级6.11万人的52.5%计算)以上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这些人结婚之后,按照1:1的比例把父母接到城里,每年就可以有6.4万人在城镇居住。为此,必须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努力争取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36%(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改革以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农民工进城户数限制。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及子女享有与市民在职业稳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同等待遇。使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2.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为城市化提供资金来源和物质基础。首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工业是清远市财政税收的最重要来源。其次,就清远市现阶段来说,工业是人才集聚的最重要载体,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清远市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必须再工业化。清远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最便捷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和人才转移。可以借助“双转移”珠三角腾笼换鸟的历史机遇,向珠三角借力、借脑、借势,加快与珠三角的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与珠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3.城镇特色化的推动。城镇特色化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镇特色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客观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和专业镇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城镇体系。特别要建设好中心市区,把市区建成华南休闲宜居名城、富有南国特色的湖城和生态之城。二是城镇的产业特色化。每个城镇必须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三是城镇的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保护人类物质和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
4.现代服务业的推动。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发达城市,如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大,达到65%左右。清远市在调整转变产业结构上任务艰巨,同时第三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大有可为。一是这种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除了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之外,还包括知识经济、会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事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二是大力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二元结构,必须在政策和制度顶层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当前,必须致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和进程。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交通、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等。
5.城市规划的推动。目前,广东省广州、深圳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佛山、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城市化水平与当地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城市转型严重滞后于产业转型,造成当地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产生发展瓶颈。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衔接,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推动城市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清远市城市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倾向,从三个方面实现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衔接,促进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首先,城市规划要加强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广东省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清远属于重点发展地区。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启动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体制和机制。要通过本地区城市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各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功能分工,如清远市下属的8个县市区分别要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发展哪些产业,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有序的流动和配置。同时,要定位于做好珠三角后花园的城市发展理念,建设好生态屏障,保护好青山绿水。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工业园区规划。珠三角企业到清远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经济增长点。清远已成功地引进珠三角企业进驻清远,并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如深高速、碧桂园、建滔集团、约克空调、万科地产、樵顺地产等。清远2010年GDP达到1112亿元,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后,清远仍需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高科技产业,优化清远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远必须提高本地区工业园区规划水平,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企业生产的舒适场所、员工生活的温馨家园。因此,将工业园区作为另一个现代城市生活新兴区来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地吸引外来企业到当地投资设厂,做大经济堆头的重要措施。
最后,城市规划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是清远融入珠三角的纽带、桥梁和必要条件。目前,已经产生广佛同城化效应,清远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就必须先实现广清佛同城化。广清佛同城化,将进一步推动三地经济、技术、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融入珠三角后,清远将成为珠三角点轴线中的北极。走西线,自清远可以直通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走东线,可以直通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清远市要充分利用广佛同城化的机遇和效应,加快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建设大都市、大城市群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主动对接。
结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珠三角抓住了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外资推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空前成功。随着“中东、拉美、非洲等提供原材料东亚制造美欧消费”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危机形式被瓦解,珠三角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珠三角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这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作为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要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参与到区域、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必须利用好毗邻珠三角区位优势,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带动自身经济发展。清远作为其中一员,又是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积极转变角色参加区域分工,更要通过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才是后发展地区赶上时展的步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5)
2.何燕.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2)
3.黄顺江.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与特征.
4.张松.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1(1)
篇8
关键词:共生理论 地区经济 商贸流通
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关系,前者构成后者的支撑和推动力量,而后者则在多方面对前者提供保障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在现阶段,批发零售贸易、仓储业、物流业以及餐饮业等共同构成我国商贸流通的组成单元,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承任务也由商品市场和贸易流通来负责完成。同时,城乡间、农工间以及区域间的经济纽带依赖于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地区商贸流通直接引导经济运行的效益与发展速率,是经济繁荣与否的外在展现窗口,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衡量着一国经济的市场化发育水平,只有完善的地区经济环境与搭配有序的商贸流通体系共生协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二者的融合具有自然优势属性。
经济学共生理论与地区经济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
(一)共生经济理论
经济共生是指在性质和规模互有差异的经济组织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金融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下的多样化交互及协同和谐发展过程,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种基本要素。经济共生单元泛指同一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组织基本单位,包括个人、企业以及各种盈利机构等;经济共生环境指经济单元协同发展的软性载体,一般以行政地区划分为表现形式;经济共生模式指各种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下的不同合作路径,包括单边依赖、互惠共存以及一体化组织等多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共生经济包括共享互补和竞争互补两种基本类别,前者是基于“优势资源互补”的各方放大经济共荣状态,也是最为常见的经济共生表现形式,经济单元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其共生效益就越好;后者是经济单元之间以整体竞争关系而建立的相互联系,但是在合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其共生环境经常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结构形态,各单位之间的资源梯度很大,稳定性较差,以“合作-拆分-重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地区经济与商贸流通之间的共生发展是属于第一种的共享互补类型。
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最早以小型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引入共生理论考察体系,定义和创新了一系列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概念,建立了共生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刘荣增(2006)认为,在“十一五”发展期间,我国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结构和战略上的兼顾系统性,国家选取的互相支撑、互为依靠的共生经济发展策略具有平衡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谨慎性考虑;徐乔梅(2012)从共生理论的学科来源角度对地区经济和商业贸易的相互依赖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分别以第三产业增长值与地区零售行业作为双向指代指标的经济与商贸协同发展特征,同时也为本文引荐为基本研究切入点。
(二)地区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制
资金周转保障。大宗商品贸易流通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只有地区整体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才能够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周转支持。地区经济环境对于经济单元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了评价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流动资金分布于每一个价值环节的数量和运用质量构成支撑区域经济运作和深化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微观调节砝码。
贸易效率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向好可以有效提升商品贸易流通的效率,原因在于:在一个相对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环境下,货物和商品的流通周期时间必然极大缩短,相应的流通速率也会得到同比例提升,流通速度和流转周期无疑是涉及到货物到达率与资金回收率的重要因素,繁荣的地区经济环境可以提供保证贸易效率所需要的一切硬件与软件载体。此外,从经济制度角度来看,与地区经济伴同完善的经济和法律制度也为商贸流通提供了组织和秩序方面的规正手段,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和行业公认的商贸流通规则进行经济活动,通过组织秩序过程来消除混乱经营造成的效率损失。
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
(一) 商品与资金流通作用机制
商品、信息、资金以及技术作为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商品贸易流通的核心是商品,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各种劳务性产品,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得以进行最优配置。我国现代化商品流通经济的起步阶段较晚,并且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以伴随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贸易的交换功能,更加突出商品流通的增值作用。实物贸易是我国流通体系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作为宏观和微观经济体系的主导结构成分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多样化选择。如今,“贸易-流通-经济”的传导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联动基础,持续维持实体经济运转。
商贸流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种促进作用在于资金流通,大量的货币资金伴随商品流动而实现了自由交换,从而远远不断的为地区经济输送血液。在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过程中,费用率、增值率、流转周期、环节复杂程度以及流通网络发达程度都是商品化交易需要格外注意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贸流通经济以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二元化划分,至2012年,我国流通业贡献全国税收比例已经达到18.8%,新吸纳就业人员13035.1万人,占据GDP比重高达13.1%,全国性的城乡流通经济网络初步建成,然而示范性物流及信息交流主体架构还有待完善(见表1)。
篇9
内容摘要:低碳经济需要物流作支撑,但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满足低碳经济要求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物流与低碳经济的紧密联系,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 低碳经济 对策
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 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又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撑。
而现代物流业如何体现低碳经济的要求,目前也缺乏基础、系统的研究。关于我国物流领域的碳排放情况,目前还缺乏基础的统计数据,只能从能耗的数据来比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我国交通、仓储、邮政的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 并且近年来的能耗增长速度要快于全国平均速度。
此外,从国际发展规律来看,物流规模的发展与能耗的增加并不总是呈正比关系, 到一定时期以后能耗的增长会必然快于物流规模的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因此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低碳经济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运输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运输环节是物流的主要环节,运输的发展不仅占用土地、能源和资金,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交通工具本身会产生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区域的水土、植被、动物生存环境及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与人文景观带来影响;交通运输车辆的增加造成交通拥挤,从而使车辆运行效率低下,加重了环境污染;不合理的运输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等。
(二)其他物流环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流通加工环节,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活动产生的三废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流通加工中心的不当选址,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在搬运装卸环节,由于疏忽和动作不当,会造成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
(三)技术障碍
我国现有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还相对落后,且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同物流部门之间还存在技术、设备、信息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物流运作中的服务不够规范,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智能运输系统(ITS)是目前国外解决城市以及高速公路交通阻塞、提高行车安全和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但在我国还处在发展初期。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西方发达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同时却又尽可能地将其国内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上述做法无疑使我国处于不利地位,污染严重的制造业造就 “世界工厂”名声的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第一”,绿色贸易壁垒又使产品出口困难重重。
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方面
由于企业的效益与社会的效益经常并不一致,因此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新措施,如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约束和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节能减排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企业的物流行为。
例如,由于码头作业的条件限制,致使大量到港船只不能及时进行货物装卸,有时在港口外要等待数天甚至数周。即使从码头自身的绩效来看是高水平的,但是等候的船只所白白消耗的能源却没有被核算进来。这种现象并非是港口独有,在物流领域可以说很普遍。其实,此类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在技术方法上并不是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数学规划或排队论等技术加以解决,问题出在制度上。如果在制度设计上把等候船只的能耗与效益也纳入对码头的考核,此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此,政策方面主要是研究解决那些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法律、政策等,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从而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持一致。
(二)规划方面
规划方面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指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加强物流节点、物流网络的建设;有效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大力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和多式联运。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加快运输、仓储、物资、商贸和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用信息化以及先进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体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大力发展逆向物流、绿色物流、循环物流、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等,高度重视物流安全。
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具体物流解决方案。在物流解决方案中, 企业通常是可以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一致起来的。因为能源的价格在不断上升, 污染排放的标准和成本也在上升, 因此在这样的价格制度下有利于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能够节能减排。具体而言,企业应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降低环境的承载压力:运输方面可以合理布局和规划货运网点和配送中心,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包装方面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建立包装回收制度;流通加工方面可以实行规模作业形式,集中处理废料;仓储方面妥善保管高危物品,合理布局仓库资源;回收处理方面需要加强供应链合作,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三)技术方面
技术方面主要是鼓励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例如提高各种类型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源效率和控制排放技术。技术层面最具有国际可比性,根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数据,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一倍以上。目前,国家正在陆续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创新、鼓励推广, 同时也在投入资金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交通运输部确定的节能减排主要指标为:与2005年相比,到2010年和2020年,营运货车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下降5%和16%,营运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下降10%和2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和10%。物流是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主要领域, 应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支持。
在低碳经济趋势下如何发展现代物流业还需要一些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数据信息体系的建设很迫切。由于基础数据的缺失,虽然国际上已经有比较先进的碳排放统计和测算方法可以借鉴,但是我国目前还是只能用节能减排的概念来代替低碳经济。只有加强基于数量化的研究,才能切实有效地把研究成果推向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霞.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32)
2.王静,王华.促进物流业节能减排措施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12)
3.荆林波,王雪峰.关于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9(27)
篇10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科技创新资源 整合 路径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等先天要素禀赋的不平衡,更重要的体现在以科技创新力量整合的人文环境因素的不平衡。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长期滞后发展存在着“三大恶性循环”[1],即“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和“人文系统的恶性循环”。前者属于客观因素,后者具有人为因素的特征,而这种人为因素形成的制度文化环境在当前经济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国经济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技术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2]。这种复杂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市场机制还处于萌芽状态,以及传统的条块区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地方保护、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等现状使得有限的科技力量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整合的集成效应和规模效益。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机制的培育,安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正在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迈进,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安康市富硒食品生产企业已达86户,其中35户规模企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了富硒茶、富硒矿泉水、秦巴硒菇、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食用油、富硒魔芋制品、富硒保健品等50多个品系,实现工业产值24.6亿元;成长起了以紫阳县神云富硒茶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公司、兴安富硒大米加工公司等一批富硒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共有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已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68个,面积4万多公顷、产品24个,绿色食品两个,有机食品19个,等等。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显现出良好态势,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集群。然而,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生产经营依然是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手工操作、低成本、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恶性价格竞争等为特征的低端路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限。因此,通过安康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着力提高富硒食品产业的科技含量,以科技驱使安康富硒食品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延伸富硒食品产业链,提高富硒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安康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发展的现实要求。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本文着力分析安康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的成功经验及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及文献综述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从内容上包括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物质基础资源、科技创新人文环境及制度资源等。其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组织主体要素,是科技创新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对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技术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进行的重新设计,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进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活动机制。
目前国内学者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学者们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科技资源及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研究重要集中在宏观政策研究层面。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蔡宇宏认为[3],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各创新主体在创新方面的活动协调机能,它表现为在创新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套结构化的管理机制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在一起,实现创新体系内不同主体间人才、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孙庆、王宏起认为[4],地方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包括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园区、行业检测服务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转化机构和中介机构,因此,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平台的联动发展以及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吴建南等认为[5],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本文以欠发达地区安康市为例,研究该地区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形成的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地方高校为平台支撑的行业中介组织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及建议。
精品范文
10地摊经济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