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干预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干预的基本内容

篇1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管理;血糖变化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1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ways on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the chronic disease clinic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community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making 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10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the new health files in community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the daily living habit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12-month, and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and blood sugar data change at 2 h after dinner were compared and measu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iving habit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2 h blood sugar after dinner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hich is of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rolling the blood sugar level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es;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Blood sugar change

人饮食结构的改变、少动多坐等多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15亿,2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病例的90%。我国患者人群发病率高达9.6%,居世界第2。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慢性并发症。IDF提出糖尿病综合管理5大要点(俗称“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2]。但是,由于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血糖控制不良,发生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普遍依从性差,常规化、制度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才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糖尿病防治的一项基本内容[4]。为研究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该中心对新建档案管理10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是普及基本健康知识,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良好控制血糖。现将健康教育干预和临床观察疗效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中心建档,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40~82岁;病程2~10年;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30例、初中以下70例),建立慢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患者行动方便能坚持随访,愿意参加健康教育活动。

1.2 方法

全面收集患者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基本资料、日常生活习惯和病情资料等。指导患者遵照医嘱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注意控制饮食和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定期参加该中心举办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医生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及用药指导,加强医患沟通。经过12个月一系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理,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良好,患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

1.2.1 健康教育措施 ①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知识。②进行饮食指导:让患者了解控制饮食的目的和意义,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搭配3大营养素,合理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多食高纤维食物,戒烟限酒。③体育锻炼指导:讲解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指导餐后1 h以一定速度步行,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④指导用药:嘱咐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购药,讲解正确服药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医嘱,定时、定量、按规定服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胰岛素治疗患者,讲解注射方法、部位、时间及胰岛素储存方面的知识,讲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⑤定期监测:指导定期监测血糖和各项生化指标,观测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量及饮食。⑥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多数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不利于控制血糖。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消除消极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督促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让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病情的发展。

1.2.2 健康教育形式 ①发放宣传资料:将诸如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变换表、健康教育处方、日常护理等知识做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②集中授课:每月进行1次有关糖尿病知识的讲座,并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讲座的形式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提高治疗管理的依从性。③个别交流:进行个体化和差异化指导,通过随访与患者面对面或电话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综合治疗情况,收集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资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及治疗方式。④座谈交流:组织糖尿病患者互相交流治疗体会,互相监督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12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习惯形成情况(见表1),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见表2)。干预后患者日常行为习惯(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体重控制及戒烟限酒)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系列健康教育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教会患者自觉进行自我管理,是患者控制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该研究认为:①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糖尿病治疗影响因素多,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早期症状不严重未引起足够重视,部分患者严重依赖药物控制血糖,忽视非药物干预的作用,未注意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一些患者未严格遵医嘱用药,导致血糖长期不达标,导致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社区卫生服务针对这些问题给予相应干预,是医院治疗的有效延续,重点在培养家庭治疗、患者遵医行为、良好生活惯养成等方面。②健康教育是终生服务患者的工作。综合性医院的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糖尿病患者,很难有时间详细告知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仅能告知患者需要规律服药,经常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等,没有时间告知患者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终生服务,就能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健康教育是系统干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为患者系统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体现在评估患者基本情况,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面对面宣教、集中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社区义诊、电话及家庭随访等),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参与自我保健。

[参考文献]

[1] 代庆红,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06-208.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43.

[3] 王滟,迟家敏,郭慧琴,等.从病人依从性提高看糖尿病教育的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3(2):134-135.

篇2

一、制定课程标准要兼顾执业考试与职业岗位能力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专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首先要经过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目前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是以基本、通科的执业能力为主,未专门设置具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考试内容,因此在制定该类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标准时既要兼顾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对预防医学理论的要求,又要针对其今后主要在城乡基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实际需要。以重庆三峡医药高专为例,学校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医学类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库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将预防医学课程定位于医学类各专业的核心与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按照执业考试的大纲要求与岗位工作要求两方面制定出教学、能力与思想教育三大目标,例如,在教学目标中除要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外,还强调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掌握三级预防的原则与措施,熟悉初级卫生保健知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的定义与能力要求、自我保健与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强调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具备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能在城乡社区开展基本的初级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思想道德目标强调具备正确的职业认知与敬业态度,“树立为城乡基层人群健康服务的思想”、“具有肩负着救死扶伤,维护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使命感”。

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分类课程内容

由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处的工作层面不同,其职业岗位的责任与任务也存在不同(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工作任务有差异),同时不同地域的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医学类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开发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1.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执业考试。

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1]。以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近3年毕业的青年医生为对象,对其岗位工作任务开展调研,再与卫生防疫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共同分析,结合本地区地域特点、执业医师(助理)考试的要求等确定医学类专业学生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进行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的监测工作;在社区内开展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慢性病人的分级分类管理等,而在执业考试中与之相应的内容是: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的防治、健康教育等。

2.课程内容序化分类。

课程内容序化分类是指将作为执业医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岗位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合理化组合。在上述典型工作任务与执业考试分析的基础上,组织预防医学教师及课程专家,将典型工作任务与执业考试的分析结果进行内涵对比与关联分析,做出关联图(见附图),研究序化课程教学内容[2-3],形成医学类专业高职学生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明确其考试能力构架及基本标准。

三、加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形成基层工作初步经验。

篇3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全面的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第一要素,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工作。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为社区护理的重要措施,其影响超过疾病预防或治疗性干预。国内护理界正努力探索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为实现更广泛人群的健康做着积极贡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总体来说,国内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不平衡,仍处于起始阶段。

1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现状

1.1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职能 据常亚萍等调查显示,北京市某社区人群的人均医疗时间为5.3min,人均护理时间是31.5min.这说明,在社区护理中,护士与社区人群的联系最为密切,这一特点决定了护士应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然而,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许多护士能够完成并且适宜由护理人员来承担的项目(健康教育)是由医生来承担的。

1.2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我国的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系统。而且理论和体制方面又不够完善,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又少,使得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卫生宣传的层面,很难深入。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有84.0%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80.5%对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

1.3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技术规范以及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结构,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较成型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职业规范。总之,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仍围绕着慢性病进行,多属于二级预防水平,与国外已达到的三级预防水平相比存在着差距。另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对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资格准入与审核制度及监控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4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 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多是来自一级、二级医院,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往往是经过短期培训或未培训先上岗人员,学历、职称结构偏低,专业结构也不合理。据调查统计,2001年的社区护士中有91%为中专学历,而且临时聘用人员占社区护理人员的2/3。虽能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但要使社区护理真正承担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任务,还是远远不够的。按照专家分析,合理的社区服务医护之比为1:8~1:12,我国开设的社区服务站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过少的人力使社区护士忙于应付大量的护理常规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健康教育活动。有专家统计,社区护理服务项目花费人次最多的是输液,占66.1%;花费时间最多的仍是输液,占80.2%.

2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

2.1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士的服务项目中 在社区护理中,居民健康教育是社区服务项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护士由于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又最有时间和机会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她们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健康教育的护理,不能称其为整体护理。国内专家也指出,健康教育应首先纳入到目前的社区护理服务项目中。

2.2将社区健康教育融入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中 社区护理是由护理实践和公共卫生实践综合而成的。护士在对居民护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健康知识传输给他们,在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护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凡是健康教育能够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之中,社区健康教育就能够发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社区护士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与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结合起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我预防、自我护理的意识和技能。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2.3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应以"行为矫正"为核心 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行为矫正",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进个人、家庭、人群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故社区护理人员在帮助居民形成良好行为方面要求拥有行为改变的知识和处理策略;要求拥有评估健康行为和确认对象是否执行健康行为能力以及协助人们改变、评价行为的技能。社区护理人员应运用健康教育的模式,以"行为矫正" 为核心,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2.4多途径与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 社区护理工作要求从事社区工作的护士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大部分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将由护士来承担,因此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可分在校、在职和岗前培训3种:①在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区健康教育课程;②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再培训;③建立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岗前培训制度,学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理论,锻炼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

篇4

关键词 艾滋病知识 态度 行为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因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比例不断上升,共用注射器注射已经成为我国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形式。

为了解吸毒劳教人员培训前后AIDS知识态度行为,掌握高危人群对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AIDS高危行为的态度及个人防范意识状况,为劳教所开展AIDS健康教育,建立切实可行的预防于预措施提供依据。我所于2003年1月~2005年6月,对802例新入所的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收容入所的女性吸毒劳教人员,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州市健康教育所设计的《机关团体人员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为标准(卷A:培训前:卷B:培训后),其内容包括知识部分、态度部分、行为倾向、健康教育(对培训班的评估)共4部分。全部试卷均独立完成,并且当场收回试卷,将调查结果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 年龄分布:802例劳教人员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18~20岁34例,20~40岁571例,40岁以上197例。文化程度:802名劳教人员中,文盲22例,小学293例,初中374例,高中、中专、大专文化113例。职业状况:802名劳教人员中,无业者735例,工人48例,干部3例,其它16例。

AIDS知识的知晓情况在调查的802例中,培训前对AIDS传播的有关知识了解较少,培训后掌握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在调查人员中,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缺乏了解,培训前知晓率仅有仅为14,1%,而培训后为97.5%:其次,培训前对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知晓率只有23.2%,培训后85.9%;再次,对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知识缺乏了解,培训前知晓率37.2%,培训后知晓率70.1%,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对AIDS的态度 培训前、后有10.98%和91.46%的劳教人员认为会采取措施预防性病、艾滋病;在对待AIDS病人的态度上,培训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朋友患了艾滋病自己不愿意和他继续保持来往的占84.15%;培训前、后认为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应该被隔离的分别占88.90%和23.78%;认为只有属于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预防艾滋病的态度培训前后分别占67.82%和6.46%,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对AIDS的行为倾向 培训后,积极主动寻求性卫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肯定会、不会分别有52.99%和32.92%:主动与朋友、家人讨论性健康问题肯定会、不会分别有40.27%和29.30%;积极主动地给他人讲解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肯定会、不会分别有20.70%和37.16%。但对发生时会坚持(要求)使用肯定会、不会分别有25.06%和55.24%;保持单一的肯定会、不会分别有16.83%和47.1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AIDS健康教育 调查人员中,听说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这个名词的有23例(占2.87%),参加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仅有61例(占7.61%)。有95,01%认为开展AIDS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希望学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希望学习安全方法和技巧分别有65.96%、81.92%。

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8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先研究对象来自某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这156例患者中,男101例,女55例,患者的年龄在6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8±8.1)岁;患者体重为44~82kg,平均体重是(52.8±6.3)kg。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例,高中及高中以上39例,初中及初中以上35例,初中以下63例。患者基本情况:所有患者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且不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患者神志清醒,配合治疗。排除范围:继发性高血压与症状性高血压、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疾病等、神志不清、不愿配合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78例患者实施内科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7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验组患者中,21例为冠心病,43例为高血脂症,14例为糖尿病;在对照组患者中,22例为冠心病,41例为高血脂症,15例为糖尿病。所有患者都接受过高血压方面的知识和健康教育。

1.2方法。两组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制订。对对照组78例患者实施内科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7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基本常识和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方面的讲解。

1.2.1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①个别指导。对病情不同、知识层次不一以及不同阶段的患者应施以简单的语言指导。②专题讲座。定期适时举办专题讲座,相关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高血压方面的保健、症状、治疗以及康复等知识的讲解,让患者与家属对高血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使其明白高血压是一类长期性疾病,患者不用感到惊慌和恐惧,做好长期乃至终身治疗的准备,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血压并减少并发症。对生活中的习惯,比如吸烟、饮酒以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应进行严格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1.2.2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①常识性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关高血压诊断和诱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教育,使其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兆有所了解,认识到它的危害。②药物指导:高血压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尤其是一些中度偏上患者,应最好终身治疗的思想准备。为此,应对患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对药物的名称和剂量特别是注意事项进行着重说明,为患者讲解哪些药物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强调用药的依从性,叮嘱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使其意识到治疗高血压对预防心肾功能的损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运动教育:适量运动利于减肥,有助身心健康,对降压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建议老年患者适时适量开展运动,比如太极拳或者散步等,保持至少3次/周,10~60min/次,运动之后的心率保持在130次/min,若有心悸现象发生,需立即暂停运动。运动可分次进行,并逐渐增加强度,当身体有出汗、呼吸急促、疲倦等现象即停。④饮食教育:高血压的发生不但和遗传与情绪波动较大等相关,还和高钠饮食以及过度饮酒和吸烟等有关,而饮食可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措施之一。高血压患者应进食低脂和低胆固醇以及钙、镁、钾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选择维生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的蔬菜,摄盐量应低于6g/d。禁烈酒,尽少饮酒,可少饮适量红酒;劝导吸烟者戒烟。⑤心理教育: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抑郁、焦虑甚至敌对的情绪,护理人员一定要尽量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态面对现状,接受治疗,保持有效沟通,给患者足够的鼓励和信心,使其勇于和病魔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

2结果

在实验组78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显效,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65.4%,在对照组78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显效,占实验组患者人数的32.1%。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显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情况。

3总结

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对高血压的了解知之甚少,很多时候的治疗都是半途而废,使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作为促进患者健康的必要环节,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降压的首要关键阶段。临床实践证明,当人体血压处于平稳状态时,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标准值范围之内,且与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呈正相关,因此,控制好血压对预防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有着积极作用。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指导,进行全方位综合预防和治疗,对加强患者的认识,控制患者的饮食合理性以及稳定患者情绪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还能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其获得更多的关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控制等知识,遵医服药,实现平稳降压。

参考文献

篇6

课程设置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环节。英国的生命教育是全人培养与全人关怀的教育,以学生灵性、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为目标,它和公民教育虽然名称有异,但在教育理念、内容外延和追求的目标等许多方面一致,是围绕并伴随公民教育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了主辅结合的课程体系,即是以公民教育课程(CitizenshipEducation)为核心并辅以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ersonalSocialandHealthEducation)。这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生命教育课程萌芽阶段。1765年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Priestly)发表了《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英国开始出现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但由于英国教育界有普遍反对国家教导儿童,反对开设公立学校的传统,政府没有管理与生命教育有关的事宜,教育缺乏来自于国家的集中指导,导致此后的二百多年里生命教育不受国家重视、缺乏统一指导。这一阶段生命教育虽然出现了萌芽,但它既没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二是跨领域课程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开始加强对教育的控制与管理,以在教育上达成适度的集中与统一,提高教育质量。

1988年英国政府出台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ReformAct1988),规定各学校管理委员会(theGoverningBody)与校长有责任提供广博均衡的课程达成实现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及文化之发展的全人目标,并为学生从事未来成人生活经验、责任和机会做好准备,并由中央政府立法通过统一规定英文、数学、科学、历史、艺术等科目为必修课程,即国定课程。但像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等不易编入正式科目但又非常重要的课程被削弱或删除,引起了批评。为此,1990年政府把经济和工业的认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生涯教育等学科规定为跨领域课程,跨领域课程的实质就是生命教育课程,它的开设意味着生命教育开始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但从其出台的原因看仅仅是对国定课程所受批评的一种回应和弥补之举,学校仍有权选择性实施这些跨领域课程,特别生命教育的核心课程公民教育还不是法定的必修科目。三是正式课程阶段。1997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教育部长戴维•布鲁克特(theEducationSecretary,DavidBlun-kett)增订公民教育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为新课程,并成立由伯纳德•科瑞克(BernardCrick)教授主持的公民教育与学校民主教学咨询顾问团(TheAdvisoryGrouponEducationforCitizenshipandtheTeachingofDemocracyinSchools)规划推动公民教育为必修课程,咨询顾问团完成的《柯瑞克报告书》(CrickReport)强调公民教育只有成为中心课程的一部份,才能受到学校的重视,并且从小学开始就设科教学。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及就业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1999年正式宣布从2002年8月开始,公民教育成为中等学校(KeyStage3and4即7—11年级)的正式课程、必修课程;而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仍为非法定课程,学校可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补充。至此,通过国家干预,政府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的推行运作,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管理,英国建立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以增进个人身心健全、人际关系与民主社会之角色扮演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标志着生命教育被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

二、关注生活的生命教育内容

生命教育,一言以蔽之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然而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其内涵又是什么,各个国家和地区强调的价值取向不同,生命教育的诠释也相异。英国把生命教育理解为一种全人教育,相信通过生命教育培养的积极主动的公民既能促进国家经济与政治上的进步,也能提升社会的文化、道德及社会风气,认为生命教育包含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也要有公民的权利及职责教育。根据此思想,英国文凭与课程局(QualificationsandCurriculumAuthorityQCA)强调英国的生命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从知识、技巧以及理解力等各层面去体会民主参与的本质,熟悉公民的责任、义务和权利,认识从学生到成人公民的发展过程,了解个人、学校与社会之间在社区参与的价值,最后更能探讨国际事务与全球议题,而这必须仰赖有自信、健康与活力的学习。所以生命教育除了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发展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的健康和幸福,强调学生需要了解自我,以正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去尽可能地保持健康,维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拥有一种值得努力和实现的关系,容允人们之间的差异发展,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责任感,扮演民主社会中主动积极的角色,将自己与别人的才干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也就是要达到学生灵性、道德、社会及文化之发展的全人目标。因此英国生命教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是尽可能地包含学生人生整体和其全部生活的历程,着重探讨与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从知识、能力与理解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具备一个有学识公民应有的知识,发展和提高探究问题与沟通的技能,发展参与和责任行为的技能。以英国COLLINS出版公司的《YOURLIFE教师手册》为例,该手册把生命教育中垂直式思考深度和水平式思考广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广度方面,三个年级都包含了“了解自己”、“保持健康”、“人际关系的发展”、“发展成为一个公民”等四个单元,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发展到合格公民的最终确立,逐步推进。在深度方面,每一阶段(从YourLife1到YourLife3)都包含了“你和你的感受”、“你和你的时间”、“你和你的金钱”、“你和你的成绩”四个主题,主题相同但每一主题所探讨的问题却深浅不同,逐步深化。可以看出英国生命教育所涵盖的并非只是纯粹的政治知识,而是结合学生个人与社会的经验,注重与学生日常及未来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内容,课程内容符合日常生活的情境,包含丰富的实际生活,广泛涉及到与学生个人和生活实际的关系,把主题纵向的深入化探讨和横向的普遍化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新经验与价值观,培养面对未来生活的个人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

三、渗透为主的生命教育方式

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以增进个人身心健全、人际关系与民主社会之角色扮演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传统上单纯的占主导地位的生命教育学科渗透教学方式,特别是公民教育不仅成为中等学校(KeyStage3and4即7—11年级)的国定课程中的必修科目,且规定了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学时数应占所有课程时数的百分之五,这能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系统、完整的呈现出来,也更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更能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落实,但总的来说,英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渗透式。《柯瑞克报告书》(CrickReport)明确指出生命教育采取渗透型实施模式,认为生命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渗透原理在各学校和各个关键阶段的实施是明显和可能的,强调生命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渗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的学校生命教育会变得更有成效。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生命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就像看到一道七彩颜色的彩虹,在整体中又看到不同的差异。

英国最常见的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历史、地理、英语、艺术等与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背景、教学和学习方式相近的科目中,另外也认为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能对生命教育作出独特的贡献。如在英语文学中,英国很多的文学作品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约翰邓的诗歌《死神别骄傲》等涉及到生命问题,教师在阐述时尽可能地以生命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由于瘟疫、两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等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也可选择包含参政权和政党政治的历史发展作为生命教育的议题。在宗教教育中教师可以解释不同的宗教如何诠注生命的生与死,介绍不同宗教的葬礼仪式,承认信仰和文化的差异性。在伦理道德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安乐死、器官移植、自杀、核武威胁的对全球和平道德责任等问题,在生物课程中教师可以以生命为题解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死亡和人类的生、老、病、死并可谈生命的成长、衰老的过程。总之,英国的生命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外,还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在各种相关的学校课程中,相互协作,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对生命的体认。另外《柯瑞克报告书》(CrickReport)虽然强调公民教育应该设科教学,并不希望限定教学内容,规定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鼓励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英国生命教育教材在设计的时候基本上抛弃了传统说教、而是以引导与诘问的模式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例如FOLENS出版公司的教材在探讨心理健康时,以情境的假设提供一个案例给学生讨论,让学生依据个人经验见识,或与伙伴交流,认识一些诸如忧郁、自我伤害与自杀等方面的心理疾病与状况。在家庭暴力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去权衡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达到使学生有更深一层的反省,使学生从反思的过程中认识家庭暴力的严重性,了解如何去面对与处理类似的问题。而且英国的生命教育课程都强调在课堂教学时搭配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意见,而且也结合运用各种媒体、网络资源,来营造符合真实生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从知识、技能与理解三方面有所收获。

四、英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国家重视并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生命教育运动兴起后,各个国家纷纷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生命教育,像美国的品格教育、迎向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日本的寒冷教育、北欧国家的孤独教育等,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思潮。在英国,国家认识到生命教育在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并为学生从事未来成人生活经验、责任和机会做好准备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国家政策干预来达成并实现。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可以较好地运用行政法制的力量推行生命教育,也可以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出现西方国家历史发展出现过的“人和自然的疏离、和社会的疏离和人自身的疏离”的困境,及青少年在社会发展急速、价值取向多元、人生选择多样、生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生命出现的脆弱感和无助感,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已经成为我国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初步的尝试,2004年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并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但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1]。”在推行和发展动力上是源于教师和学术机构的自发努力。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还有市场、素质教育还未转轨的条件下,如何推动生命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在课程设置、内容规划、师资培育和资源建设等方面仅仅靠一地或一校之努力或实践是不够的,国家应承担起责任,重视生命教育,加强对生命教育的政策干预,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并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内容的确定与取舍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的因素制约,从英国生命教育的内容来看,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关心的事物为基础,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相关连,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为依归,很好把社会需求的民族价值观等内容和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反映个体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生命教育的立体的完整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社会价值本位占主导地位,一味过分地强调社会政治教育,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甚少,它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2]。”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对生命教育的理念、课程规划和内容等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设想,这些设想一方面考虑了我国大陆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又参考和借鉴了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生命教育的内容,显示出大陆力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的努力。但存在着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的缺陷,系统的、适合国情的课程设计非常的少。“尽管生命教育已在我国有了起步,但由于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很多东西还是照搬西方或我国台湾地区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3]。”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展开充分的调查研究,调整、补充和丰富生命教育内容,构建依托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又借鉴和吸收西方生命教育精神的富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篇7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心理教育

一、“心理教育”概念辨析

“心理教育”自诞生以来就有多种称谓,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心理辅导与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等。班华教授认为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申荷永教授以为心理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事业,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樊富珉教授指出心理教育是指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的防治。可以看出虽然他们说的都是“心理教育”,但内涵却各有不同:前二者更关注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发展,后者更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笔者以为,“心理教育”可以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又与“心理健康教育”同义。此外,其余称谓都可以看做“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子集:从对象上讲,辅导、教育的对象是“正常学生”;咨询以有轻度、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主;治疗则主要是面对有心理疾患的人。从功能上讲,教育与辅导重在发展与预防,而心理咨询与治疗重在矫治和塑造。从内容上讲,教育给认知活动以足够重视,而辅导、咨询、治疗则更重视情感体验、行为塑造、自我建构和人格发展。在活动方式上,教育重视团体活动,辅导、咨询与治疗多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在方法上,教育的方法有更多结构化成分,具有计划性、共性,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则是富有弹性的,富于随机性、个性。从时间上看,教育是较长程的,辅导、咨询、治疗都会不同程度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但它们总是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

总之,笔者更认同“心理教育”的提法,因为它着眼于教育,专注于发展,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更吻合当代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与需要。

二、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学者就概括出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1)生活技能训练;(2)为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并突出操作、感受的作用;(3)人道主义教育;(4)培训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人员;(5)一系列的外展活动;(6)对大众的宣传。

我国学者陈家麟坚持活动论的观点,认为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张继如则持系统论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并运用多种手段,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积极地教育和辅导,促进其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维护其心理健康。张守臣认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有:(1)心理健康维护。(2)心理问题矫正。(3)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王福兰、张东红则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第一,开发心理潜能。第二,心理保健。第三,提高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水平。沈贵鹏认为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是对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也只是消除发展中的障碍,为其进一步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还有学者把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个字:适即适应,适应环境、生活、学习等;知即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和即和谐,与社会、他人、环境、自我和谐相处。

笔者以为心理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应以教育发展为主,以辅导、咨询为辅展开;其目标与内容应该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次即是心理问题的矫治,心理保健次之,而开发心理潜能为最高。

三、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概括起来即4条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最具经典性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制定的:(1)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完整、和谐的人格;(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9)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做适当的满足。我国学者许又新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有3个标准,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也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察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王极盛认为心理健康有6条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际关系适度;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

综上,笔者以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某些共通性,如国内外学者都提到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等内容,但我们也要看到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强大的社会历史文化性: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与美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心理教育模式与途径

我国学者朱韶晖,马前锋认为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有:(1)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模式;(2)行为表现—认知取向—人格培养模式;(3)“预防—辅导”模式;(4)“一体两翼”模式——以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与个体心理障碍事后处理为“一体”,以多层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为“两翼”。(5)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6)多维立体模式;(7)“三级预防”模式。张东红归纳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的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医学模式;咨询辅导模式;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中最常用的模式。学者徐晓芳、郭德华等提出五种模式:(1)教、学、研三结合模式;(2)心理训练模式;(3)心理干预模式;(4)自主教育模式;(5)全面预防模式。

时至今日,就笔者所了解,国内学校开展心理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1)课程讲授。(2)活动拓展。(3)学科渗透。(4)心理门诊。(5)学生社团。(6)团体辅导。(7)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心理教育网络。(8)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理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9)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教育师资队伍。(10)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11)开展新生心理普查与约谈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

五、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在多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理论基础不同,具体任务不同,基本内容不同,采用方法不同,运作机制不同。但二者亦有联系。从德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教育给德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成为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德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德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从心育的角度来看,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心理教育发展观与德育发展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两者的结合点是促进个体的道德健康、人格完善发展,这种共同的发展观使心理教育成为现代德育的基础。笔者以为尽管它们之间不仅有明显区别也有深刻联系,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相互代替。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相互借鉴,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我们应肯定对待两者的共通性,保留两者的差异性,注意两者的开放性,在实际工作中要肯定分化,但不要绝对化;正视冲突,但不要扩大化;积极整合,但不能完全“合二为一”。

六、心理教育研究前瞻

在世纪之交樊富珉教授就曾撰文指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将有九大发展趋势。时至今日,一些趋势已变成现实,另外一些趋势我们还要拭目而待。

综观近十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心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1)建构主义视角。建构主义强调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以及“知识建构共同体”和“协作学习”。(2)积极心理学理念。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潜力与创造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3)本土化立场。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它们可能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从文化的视角、文明的脉络出发研究心理教育可能是大学生心理教育本土化不得不走的一条路。(4)系统化原则。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区(社会)、自我—他我、个体—群体、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教育—管理—服务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5)警惕心理教育异化和泛化现象。王志超教授曾撰文大声疾呼:心理教育是一个虚假命题……实施心理教育的结果只能够增加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中就曾指出病态的人源自病态的社会。笔者以为王教授的疾呼更大意义在于唤醒大家要时刻警惕着,不要丢失心理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 2007,(9).

[2]王志超.“心理教育”质疑——兼论“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悖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篇8

力争到2012年,全市出生缺陷预防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达到80%以上,待孕妇女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60%以上,病残儿夫妇再生育二孩的优生指导和服务率达到90%以上。

二、指导思想

以向公民提供免费和优质的孕前优生服务,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为家庭负责、为后代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良好风尚,使接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服务成为待孕夫妇的自觉行为,切实把好优生优育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检测。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促使群众自愿接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测,逐步提高检测率。对在孕前优生检测中发现出生缺陷高发风险的,及时提出预防、复查、治疗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的医学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置。

(二)切实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优生咨询指导。对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和《再生育证》准备生育的夫妇,以预防出生缺陷发生为重点,进行遗传优生、新婚避孕、孕期保健等健康教育和优生咨询,提高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水平和防范能力,尽可能避免致畸因素的干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三)积极做好高危人群的重点指导和服务。对在孕前优生检测中发现生育可能有异常情况的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曾发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的夫妇、夫妇双方有家族遗传史、较长时期接触高危环境或有不当用药史的夫妇、出生过先天畸形儿的夫妇等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管理和服务对象,加强遗传优生咨询指导和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强孕前、孕期的全程指导和监测,积极推广现有的适宜干预技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病残儿的出生。

四、基本内容

(一)检测对象。符合人口计生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在我市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

(二)检测项目。主要是TORCH感染检测,包括风疹病毒抗体测定、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弓形虫抗体测定。

(三)服务机构。市计生指导站为全市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指

定机构。同时,市计生指导站在市婚姻登记中心和各乡镇(街道)计生服务站设立血液标本采样点,方便群众就近参加检测。

(四)服务流程。符合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服务的对象在孕前1-3个月内凭身份证和《生殖健康服务证》或《再生育证》到市计生指导站或各血液标本采样点接受免费检测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由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要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知识及政策的宣传,大力普及优生知识,充分调动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参与检测的积极性,从而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二)落实经费,强化考核。符合条件的对象接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经费由省财政补助和市财政共同解决,市财政对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并按实际检测人数70元/人的标准予以拨付。市财政、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要强化责任考核,将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列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工作实施到位。

篇9

1 武汉市武昌区妇幼保健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0 2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 300070

【摘 要】目的:产前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入我院产检的孕妇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产前心理干预组,两组人数50 例。对照组孕妇采用一般常规产检措施,产前心理干预组采用一般常规产检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6 周,产前心理干预组50 例患者中2 例患者为阳性,48 例患者为阴性,抑郁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50 例有12 例患者为阳性,38 例为阴性,抑郁症发生率为24.00%。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应该作为孕妇产前常规基础性措施进行。

关键词 心理疏导;产后抑郁;常规产前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主要是指孕妇完成分娩后出现焦虑、孤僻、失眠、厌食、狂躁等状态[1]。产后抑郁症可能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所导致。严重的产后抑郁患者甚至会出现伤害自己或婴儿的行为。从临床报道来看要预防产后抑郁症应该应该从产前做起,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来预防孕妇出现产后抑郁[2]。本次选择2013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入我院产科检查的孕妇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产前干预组,两组人数50 例,观察产前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入我院产科产检的孕妇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产前干预组,两组人数50 例。对照组50 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41 岁,平均年龄(28.10±2.31)岁,分娩男婴28 例,女婴22 例;产前心理干预组50 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9-42 岁,平均年龄(27.240±2.14)岁,分娩男婴26 例,女婴24 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分娩婴儿性别方面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一般常规产检措施,包括孕期保健、角色转换等基本内容。产前心理干预组采用一般常规产检措施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措施包括

(1)构建和谐良好的围产期环境综合了解孕妇家属疾病史等信息,如孕妇自身患有疾病医护人员要给予积极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2)孕妇在分娩前都会对其所分娩宝宝有所担心,因此产科医护人员要给予全面的综合心理服务,让孕妇以愉悦、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分娩。详细告知孕妇当前医学水平发达,很多疾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嘱咐产妇要好好休养,防止意外出现。

(3)孕妇在入院待产后会对自己分娩主管医生的技术、态度与分娩时危险因素产生顾虑,因此在产前应该详细告知孕妇讲解分娩过程与注意事项,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有需要可以允许孕妇家属陪伴分娩全程,并且加强对孕妇产程的观察,给予积极的医疗措施,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产妇的痛苦。

(4)孕妇在入院后对医院环境十分模式,心理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使用态度和蔼的态度,热情对待孕妇,给孕妇营造良好的待产环境,以便让孕妇以积极的态度安静待产。

1.3 疗效判定

产后2 周后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问卷总分<12 分的患者为阴性,>13 分患者为阳性,即为产后抑郁症。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0 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说明,计数数据应用χ2 值检验,由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6 周,产前心理干预组50 例患者中2 例患者为阳性,48 例患者为阴性,抑郁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50 例有12 例患者为阳性,38 例为阴性,抑郁症发生率为24.00%。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分娩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妇女实现社会和生理角色转换的关键过程。尤其是初产妇或存在不理想生育产妇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焦虑与紧张的心理。从临床上来看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概率达到10%-30%,不单单影响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还会对产妇的家庭造成负面影响[3]。

本次研究的两组产妇在产后6 周,产前心理干预组抑郁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50 例抑郁症发生率为24.00%。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着重注意孕妇的产前教育,在完善一般常规产检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产妇能够获得必要的帮助,从而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4]。

综上所述,产前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应该作为孕妇产前常规基础性措施进行。

参考文献

[1] 万红. 医患沟通技巧与产前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07):145-146.

[2] 崔孝菊 , 黄维站. 心理疏导干预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08):1408-1409.

篇10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对于网络成瘾现象,世界各国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名称,如“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过度使用”等。对网络成瘾的界定亦存在不同意见。综合已有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把主要观点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从成瘾行为学角度出发,如“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戈登伯格指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其症状为因过度使用网络造成应对学业、工作、社会、家庭等身心功能的减弱。第二类是从冲动控制障碍角度出发,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也就是病态网络使用。第三类如“过度”“问题性的”“适应不良的”网络使用。国内的网瘾研究者陶然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和躯体症状。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成因由个体的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构成。

(一)个体心理因素

1.人格特征表现:(1)孤独。具有孤独特质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去寻求支持和陪伴,易被网络中一些具有交互作用的活动所吸引。(2)抑郁和焦虑。据近期英国大不列颠心理学会的调查结果: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性格内向的年轻人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其中忧郁特质和焦虑特质人群易患率尤高。(3)低自尊。自尊水平低的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他们通过网络来寻求对自己的肯定和成就感。

2.应对方式。通过研究发现,面对问题或挫折时,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的不成熟应对方式,而网络使用正常的大学生则采用“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去面对现实。[1]

3.社会支持。国外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较低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只能通过匿名的网络与人交往,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得到的需求,因此社会支持较低者更有可能在网络人际关系上表现出成瘾倾向。[2]

4.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这是在我国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的特殊现象。在高中阶段出于高考的目标要求,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狭窄,人际交往简单。进入大学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中学有着明显差异,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相对复杂,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容易产生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苦恼,挫折感增加,安全感和成就感降低。除此之外,考上大学对很多学生来说一直就是人生目标,加之应试教育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缺乏继续求学的动力,对未来的生活、职业均无目标设计。此时网络就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安全感和成就感、充实生活的最佳选择。

(二)个体生理因素

现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可能是因为多巴胺变化所致,特别是与伏隔内多巴胺含量升高有密切关系。伏隔核内多巴胺含量过高会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移(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形成标志着大脑对外源性刺激心理依赖的形成。

(三)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缺少情感温暖、理解、交流,过多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3]这些学生的自、发言权长期得不到师长的尊重,来自父母的鼓励、关爱较少,与父母没有良好的沟通。尤其是家庭不和或家庭破裂的学生更容易沉迷在网络中寻求归属感和满足感。

(四)社会环境因素

1.网络空间本身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交互性、平等性、去抑制性等特点,能使人得到实现自我价值和他人关怀的“虚拟实现”,容易让个体产生满足感,从而让个体产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4]

2.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学院、班级尤其宿舍中有多人沉迷网络,与此相关的话题就会较多,容易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另外社会上成人甚至中老年人沉迷网游、聊天的例子也不鲜见。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

1.学校方面

(1)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讲座、班会、座谈、集体活动等各种形式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早日熟悉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环境、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归属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者伊万・戈登伯格认为,网络成瘾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只是一个人无法很好化解生活压力和烦恼的消极表现。因此,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一方面学校应不断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系统、深入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掘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再者,应规范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员专业培训,以便更有成效地为更多的学生服务。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往往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或现实中的众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而选择逃避于网络,而这些需要和问题他们又不敢或不愿意向他人诉说。因此应通过发展性个体咨询帮助学生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特质,预防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3)树立学生网瘾预防全员参与的理念,构建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学校应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全体参与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工作机制。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上课下专业引导优势,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尤其对内向、敏感、自卑、经常上网的学生要多加关心。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业问题,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或专业的兴趣,进而培养其学业成就感。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的生活、成长导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那些上网时间长、频次高、旷课上网的学生,可为其建立心理档案,经常了解其生活、学习、交友、家庭等状况,对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帮助和指导,化解心理困惑。

(4)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网络成瘾的学生之所以沉迷网络,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归属感、成就感、心理满足及生活空虚无聊有很大关联。为此,学校应广泛调查、了解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搞集体活动时要让普通学生都能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和团体合作、社会适应等能力,不能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

(5)网络健康教育。学校应将网络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的范围,可通过组织辩论、演讲、征文、讲座、主题班会、观看视频等活动向学生说明网络的功能、特点、过度依赖的危害以及预防网瘾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使学生自觉地把网络当做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聊天的空间,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使用网络的观念。

2.家庭方面

(1)父母应多采用民主、理解、鼓励等教养方式,尽量少采用惩罚、否定等不良方式,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并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给予及时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应对困难的行为方式。

(2)父母应主动营造温暖、信任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构建坚固的家庭支持系统,多与孩子平等沟通、交流,以孩子需要的方式表达关爱;关注的不只是学习成绩和物质需要,更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持。

3.社会方面

(1)政府要加大净化网络环境的力度,清除校园周围的黑网吧,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2)开展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国著名青少年网瘾戒除专家陶宏开认为要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对网络的沉迷,必须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方式,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应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心理素质,包括思辨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第二是专业素质,包括广博的技术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第三是综合素质,指人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学、美术、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特长。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素质。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目前,网络成瘾治疗机构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劝说教育、体能训练、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当前,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网瘾干预策略如下:

1.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美国学者金伯利・杨(KimberlyS.Young)和加拿大学者戴维斯(R.A.Davis)所提出的认知行为疗法最为系统性和理论化。杨根据其它成瘾症的研究结果和他人对因特网成瘾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反向实践、外部阻止物、制定目标、节制、提醒卡、个人目录、支持小组、家庭治疗。这是从时间控制、认知重组和集体帮助的角度提出的不同方法,强调治疗应该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应付策略,通过适当的帮助体系改变患者上网成瘾的行为。而戴维斯根据他的“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因特网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他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依次是:定向、规则、等级、认知重组、离线社会化、整合、通告。整个治疗过程需要11个周完成,从第五周开始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这种疗法强调要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成分,让患者暴露于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2)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由SteveDeShade和IncoKimBerg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在心理治疗开始阶段,与患者每周晤谈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一个月后视患者改善情况改为每周或每两周晤谈一次。每次晤谈的治疗过程均书面记录,采取结构式治疗程序,主要包括:开场、陈述症状、讨论例外,并使用奇迹提问、量表、中场休息、赞赏、布置家庭作业等SFBT常规技术。SFBT以“求解”为中心,一改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模式,不过多地追溯心理问题的起因,而是将治疗重点放在帮助患者或来访者寻求个人改变和未来发展的解决模式上,让他们成为自己行为改变的主导者与专家,充分发掘自己可利用的潜能和资源。[5]杨放如采用此方法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疗程三个月,经治疗后,网络成瘾者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评分、上网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说明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网络成瘾者有效果。[6]

(3)行为疗法。行为疗法认为,网络成瘾者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网络的,这种又在刺激(网络)的不断强化下,形成了稳定的行为模式。既然这种行为是后天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习得的,那么同样可以通过强化的方式加以消退。所以,行为疗法注重于消除上网带来的和无法上网造成的心理压力。

(4)团体心理辅导。大量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治疗网络成瘾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它尤其适用于学校、企业等场所。团体心理辅导指把网络成瘾学生组成小的团体,借助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形成脱离网络的社会关系,帮助小组成员产生安全、信赖、温暖的感觉,摆脱孤独、无助感,获得更多的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可以学习社交技能,提高社交能力。杨彦平等经过对2O例成瘾者近三个月的团体辅导,成员在上网时间控制、人际协作、自信心等方面成效显著,干预前后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方面有显著改进。[7]

(5)家庭治疗。金伯利・杨领导的网络成瘾中心统计,约75%的网瘾者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他们认为除了治疗成瘾者本身的问题,解决家庭内部的顽疾更是解决成瘾的关键。家庭治疗是指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交往模式和家庭结构,来达到改变个体心理行为或者症状的目的。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网络成瘾者与其家人共同制定具体的行为契约、计划,让成瘾学生接受家人的监督和关怀,家人则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及时的鼓励,尽量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并多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交流,认真倾听其感受,帮助其培养新的目标和信心,促使其步入生活正轨。

2.药物治疗

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目前用于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moodstabilizers),其目的是减轻与网络成瘾伴发的或作为网络成瘾诱因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这些药物对网络成瘾障碍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副作用也很大。目前,药物治疗仍处在尝试阶段,大多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

3.“五位一体”的心身综合干预模式

鉴于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全方位、系统科学地进行干预。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提出了针对网络成瘾的“五位一体”的身心综合干预模式。基本内容包括:(1)医学治疗。它是网络成瘾干预的基础治疗,当个体躯体或精神症状出现时,必须及时合理地实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身心护理等治疗措施。(2)心理治疗。着重于在医学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团体、家庭、个体治疗,融合各种心理治疗技术,激发患者求助动机,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达到人格的完善。(3)健康教育。即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珍爱生命。(4)军事化训练。即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制定军训内容及强度,目的是规范患者的日常起居,锻炼体魄,增强意志力、纪律性和责任心。(5)社会体验活动。即组织网络成瘾患者参加各类社会体验性活动,提供情景化体验的机会,增强其直面生活的勇气,锻炼应对困难的技能。

总之,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信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应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干预,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对社会、家庭、个人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兆敏.高校德育工作新思维[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9―30.

[2]王立皓,童杰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

[3]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3).

[4]马宁,王辉.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心理机制及预防干预[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5]DiemenMB,FranklinC.Briefsolution―focusedthera―PYwithparentsandadolescentswithADHD[J].SocialWorkEducation,199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