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景园林设计风格

篇1

关键词:植物景观;自然式设计;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各大城市因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环境问题也随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被各国政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设“花园城市”或把城市建在花园中的呼声日趋高涨。植物景观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是绿化的主体,是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的基础。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城市道路绿地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的园林观赏空间,从而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城市道路空间的绿化往往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无限渴望,也是对城市工业化的抵抗。我国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原则由原来的“安全、舒适、快捷、适当照顾美观”改变为“安全、舒适、快捷、美观”,这标志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观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对于景观的要求,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由于速度的不同,对景观的关注点不同,自然而然地对景观的看法也不同。

1 植物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1.1整体布局设计

传统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思想本质主要停留在植物的配景设计层而,把园林植物景观理解为园林景观中的配景,过多地关注植物与建筑、山水、道路等元素的局部组合搭配关系,其注重小尺度的视觉艺术效果,忽略对园林植物景观整体结构的把握,脱离了对场所整体的结构性理解。然而,随着聊城阳谷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扩大,园林植物景观也应从传统的视觉领域延伸到其他区域、城市大环境等大尺度领域。用与以往不同的视角来构筑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园林植物景观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对植物种植立地条件的科学选择、植物群落的科学结构等层而,还应该体现在区域、城市或整体的科学布局结构上。

1.2植物空间设计

第一、围合与边界

当由植物作为营造单一空间的主角时,首先考虑的是一般营造空间的设计方法,即设计中常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原则,会有意识的把设计重点集中在空间围合要素的布置上,即空间边缘处理。空间边缘的植物种植密度会根据需要选择,部分边界乔灌地被多层种植,以造成围合度很高的空间效果;部分边界则选择高于视线的枝叶较为稀疏的花灌木或者干脆选择乔木进行围合,具有透景效果和增加层次的效果;部分边界则直接利用低于视线的灌木及地被,不起到围合空间作用,仅仅标示边界的存在而己。如聊城阳谷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空间 (见图1. 1、图1.2).

图1. 1聊城阳谷市外大草坪种植设计图

图1. 2聊城阳谷市外大草坪景观

第二、尺度与视角

根据空间尺度量的规定性,植物选择也会有尺度上的选择。譬如根据视角变化的原则,设计的植物空间需要控制在某个视角内,则可以根据空间确定的长宽来计算出围合植物的高度,由此确定植物选择的标准之一。

第三、文化与主题

单一空间往往还会有景观主题或者文化意义上对于植物选择的规定性。譬如对某一营造目的是纪念某位高尚文人的空间,则需要选择文化传统中作为体现高尚品德的一些植物作为空间营造中的主角,这一些植物的品种和尺度就限制了空间的大小和氛围。(见图1. 3)

图1. 3聊城阳谷柳浪闻莺公园樱花主题草坪

第四、点景与光影

再如某些植物空间中由于尺度较大,还可以有意识的营造一到数个树岛或孤植树,作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与观赏主景,增加空间的趣味性。这些树岛植物的位置类似与理水中小岛的位置,会有一些原则。譬如不可放置于空间正中位置,会与边界形式相呼应等。树岛植物尺度需要配合空间尺度,满足视角变化与控制的要求。往往这些树岛或孤植树也是空间的主题植物。

还有譬如作为空间边界及中心树岛的植物种植还需要考虑光影变化的效果,可以由种植密度以及植物本身枝叶的疏密度变化来控制对于透光度的变化。这往往是营造空间趣味的关键所在。(见图1. 4)

图1. 4聊城阳谷杜鹃园草坪光影变化

2讨论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不仅仅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美感,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园林设计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创造出视觉得美感同时也要创造合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加快前进步伐。

2.1 过分重视景观,忽视生态效益

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现代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到各界人土的重视,对园林的资金投入也不断的增加,绿化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大多园林设计太注重于前期的规划、建设过程,而忽视后期维护,以致于导致园林绿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设备陈旧、养护被动,也有的只是会在检查评比时或者出现问题时才临时抱佛脚,疲于应付,而不能主动及时有效的对以建设好的园林绿化进行浇水、施肥、防虫等养护管理,从而导致很多的绿化效果不理想。更有甚者很多城市缺乏专业养护技术人才及专业队伍,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绿环养护工程的正常发展,导致园林绿化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相关部门应联系养护技术人员并成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完整的机制,做好前期建设,重视后期养护。

2.2 规划设计理念小足有偏差

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化一味的追求形式、视觉感受,而忽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比如:城市广场、公园等绿化侧重于艺术及美化功能、品种单一,布置做作;有的只是在公共绿地以及住宅小区简单的设置观赏性草地或者树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缺乏空间立体感、布局分散、不合理,结构脆弱。这些都会造成园林绿化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其中有些原因来源于园林设计,他们不负责,不顾实际不能客观的设计,盲目的求新,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管布置是否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可以了,不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不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麻烦。缺乏个性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放眼看去现在的人们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整体风貌,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整体城市街道失去了个性,在空间、色彩、材料、形式等诸多方面太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道路是无作用,而未加入规划设计的道路根本不可控制行人踩出道路这样使得整体的布局规划设计不够完善,问题不断增加影响整个城市景观的美感,效果大大下降。因此,园林设计们在设计的时候应从科学的角度去构思设计并做好预算考虑资金问题。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不能盲目的追求他人的步伐,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背景设计出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增加城市的整体美感,大大提升城市景观生态环境。

结论

优秀的园林景观是一张张城市名片。有道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以园林景观作为依据理念设计城市的名片,让很多园林景观充当着城市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比如颐和园之于北京,避暑山庄之于承德,西湖之于杭州,鼓浪屿之于厦门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园林景观,突出每个城市个性及形象。这些园林或古朴,或现代;或雄浑,或灵秀;或凝重,或简约,其间无不充盈着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 姣. 园林设计现状及问题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2] 邓 华, 杜 威. 关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民营科技,2011,(03).

[3] 苏俏云. 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4] 金新琼.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0).

[5] 刘 洋. 浅谈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05).24-45

篇2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是研究景观构成要素在生态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集中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在相关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对景观生态格局的构成进行分析是研究景观功能性和动态性的前提条件。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直接目的在于深入分析景观结构的构成特征及空间配置关系,并用于指导人们进行生态景观的营造。“传统意义上,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有三种:基底(ma-trix)、缀块(patche)和廊道(corridor)”。在风景园林生态系统中基底(matrix)在整个园林的生态环境中起支配作用。在缀块相关方面人们常常着重研究缀块面积、缀块数量和缀块周长。廊道通常相互交错,交织成网络,同时廊道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其结构和功能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与周围缀块或基底的相互作用发生更复杂的演化。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以观察尺度为参考线。基于不同的尺度,缀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一条河流在城市整体尺度上是缀块,但是在整个生态景观单元中又算做基底,还有可能是某个较大尺度上廊道的一部分。在某一空间位置和时间上景观异质性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同的复杂度。具体来说是指缀块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具有不均等和不同的复杂程度,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景观构成单体的多样性。同样这种变化也明显依赖空间位置的改变,受景观的主要驱动力影响明显。通常在研究这些异质性指数时需要运用相关的数学方法,并需要实地调研获取相关信息。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不同的指数特征,在地理位置上越靠近的景观构成要素就越相似,景观特征的变化与空间地理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这种规律与线性统计学方法要求取样的独立性和随机性完全不相符,单纯的线性统计学方法不适用于表述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我们需要运用更适合于景观格局分析的空间统计学方法(如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来进行指数化分析统计。

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特点

基于“缀块、廊道、基质”这一生态景观学理论,可以将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细分为景观构成要素的空间形态的分析与景观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及其空间构型的分析。概括地说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具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时运用多维度的方法去研究景观格局主体,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景观格局的整体特征。伴随着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进步,采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同时异地及同地异时等大量的相关景观数据,并使用计算机处理这些客观的地理信息数据。将景观格局伴随时的变化情况与影响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相联系起来,然后探究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机制,从而获取对景观格局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包含一系列景观格局指数来分析某一地区(如青藏高原杜兰县),某一时间段(如1991~2001年)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人工景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因素的驱动,同时适宜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会促进这种格局的变化。而对于草地、湿地和林地等自然景观,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条件。对于不同的生态景观格局系统,我们需要对其相关的驱动力因子作具体剖析,研究不同景观的时空变异特点。这种多维度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准确地描述景观生态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联系。同时还可以对格局变化驱动因子做定量分析,挖掘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间的动态量化关系。在景观规划的实际应用中,通过影响驱动力来实现对景观格局布局的优化或预测某一驱动力影响下的景观格局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变化。对能体现出景观的主体特征的重要局部地区(或样带)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主体生态格局的分析和解释变得更加容易。“城市景观生态学中常采用对主要局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城市主要梯度上的景观特征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阐述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实际上这种方法不仅仅只用于城市景观的分析,它同时也适用于研究河流、湖泊、道路等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时同样具有应用价值。这种方法在风景园林的景观格局分析中也极具应用价值。但在实际研究中必须尊重一个前提条件:被选取的局部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被研究的景观格局的显著特征。

三风景园林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动态化研究

各种生态过程在一定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对于风景园林生态格局进行分析的根本目的是研究在一定的尺度上格局与过程间的相关联系和作用关系。收集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与景观格局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数来表述其时空的变化规律,联系相关的生态过程,分析和阐述生态格局与过程在该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进而全面科学地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在生态学过程中,每种类型的过程受到的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要求我们不能选一个广泛反映景观格局特征的指数和一个特异的生态过程相关联在一起。对于特定的生态过程需要针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选取影响该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因子,运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计算其在某一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指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生态过程也是如此。”在分析园林景观生态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某一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时候,除了开展的水平和时间纬度的分析外,还需要考虑其它影响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这种垂直方向上的分析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中也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垂直方向上的景观信息。多维度的分析生态格局,并研究垂直层面上相关要素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格局特征的影响,能更科学全面地反映风景园林的景观生态格局主体特征。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故居分析时需要重点关注格局与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这种格局和过程与一般意义上的格局和过程明显不同。一般意义上景观格局是静态的,是某一时刻的包含具体内容的信息集合。恰如具体的某一时刻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类型图或依据遥感影像解析绘制的景观类型图,其特点是直观反映某一瞬间的信息特征,由此计算出来的各种景观格局指数只是反映了这一瞬间的格局信息。现实中生态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可延续性的,其在一段时间(30天、一个季度、几年或一个时间段)内发生显著变化。生硬地将计算得来的一个静态格局指数同一个呈动态变化的过程捆绑在一起,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是不科学的。应将动态变化的属性赋予静态的景观生态格局单体,使之与生态过程科学的有机关联。

四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篇3

(1)地貌特征。盐城地处我国江苏省,属于平原地区,全市的海拔不高于5米,废黄河两岸是盐城市地势最高的地方,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到斗龙港以北地区为低洼地带。同时,整个盐城市又通常分为下河平原区、黄淮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2)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3)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

2盐城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3结束语

篇4

关键词: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森林风景资源

中图分类号: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107-02お

1引言

Geodatabase是既hapefile、Coverage之后ERI公司推出的第三代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存储模型,是一种全新的建立在标准DBM之上的统一的、智能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为ArcGI管理和使用地理数据提供数据接口和管理框架,定义了所有在ArcGI中可以被使用的数据类型,例如:要素、栅格、地址和测量方法及其显示、访问、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方法。

本文中基于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建立的空间数据库,是建立在以ArcGI Engine10.2作为GI开发台,C#2012作为开发语言所研制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的;同时,空间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心脏,为系统的数据储存、管理和各项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支撑。

2研究区概况

2.1研究区概况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山脉中段,1982年9月,公园被批准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达4 810 hm2,森林覆盖率达98%。公园享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誉。山体伟岸挺拔,石英砂岩大峰林地貌景观超凡脱俗、神奇壮观,集“雄、奇、幽、野、秀千姿风情,完美映衬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画卷。

2.2公园森林风景资源概况

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报告》为基础,对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总结(见表1)。オ

2.3数据来源

(1)空间数据:公园地形图数据,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图数据,森林风景资源控制点数据,道路、河流数据,公园边界与已规划功能区分布图等。

(2)属性数据:各类森林风景资源数据表,小班属性表,游客统计表,服务接待设施统计表,交通路线数据表等。

3数据库设计

3.1空间数据库设计

空间数据就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在GI中,空间数据是以分层的形式储存和管理的。数据库将具有相同空间特性、表示同一类属性信息的要素放在同一层中,图层中的每个数据库记录对应一个要素,每一个要素类构成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图层。

3.2属性数据库设计

属性数据是描述空间实体特征的信息,属性数据存储在表格中,是实现系统对森林风景资源要素属性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和管理等功能的基础数据。

3.2.1森林风景资源信息表

森林风景资源信息表存储了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名称、所属类型、地理位置、占地面积、海拔高度、特征数据、景点周围环境描述等信息。

3.2.2游览路线信息表

游览线路信息表存储了公园的旅游线路信息数据,包括路线名称、基本描述、路线长度、路线消耗时间、途径服务设施、所属的园区编号等信息。

3.2.3服务设施信息表

服务设施信息表存储了公园基础服务设施信息的数据,以宾馆为例,包括宾馆名称、等级、联系方式、客房数和床位数、工作人员数、建立时间、占地面积、房间报价等信息。

4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连接

将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连接起来,一是空间实体要有唯一的识别符的字段,二是属性数据表里也必须存在与空间实体唯一识别符的字段相同的字段[1]。在ArcGI Engine里,可以通过IRelationshipelass、Istandaloneable等接口实现系统数据库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还可以通过这个唯一识别符的字段进行相互查询、检索。

结语

基于Geodatabase建立的森林风景资源空间数据库,实现了森林风景资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促进系统应用程序高效运行[2]。另一方面,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复杂、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数据为支撑建立的空间数据库,更具代表性,对森林风景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构成艺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现代风景园林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会融合其他艺术形式,与其他设计内容紧密相关。它吸收了现代景观的特点,与传统的设计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其主要体现为设计语言的改变,并广泛应用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构成艺术对其的影响。

一、构成艺术的概述

构成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后期,它是西方绘画的抽象艺术为核心,逐渐完善自身的理论。构成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摆脱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它会把点、线、面连在一起,虽然艺术表现形式较为抽象,却可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用新的设计语言完成艺术的表达,增加了艺术的内涵。同时,构造艺术也强调了点、线、面独立的意义,以及其包含的价值,而我们也可以从构造艺术中发现,使用的色彩除了已有的形态外,还会在现有形态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表现力,让其更具魅力[1]。

二、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构成艺术最初是在西方国家出现,加入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受到人们的欢迎,让风景园林设计出现质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方风景园林固有观念,形成新的艺术风潮,创新了艺术形式,制定了新的艺术评价标准。

1、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艺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平面构成与景观平面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造型要素。1)构成艺术会把艺术需要的色彩、点、线、面融合在一起,让其在同一种艺术形式展示出来,组合成一幅景观。但这四点的组合需要按照特定的要求,具有创新性,让人们从景观中发现不一样的内容,有实际内容。现代风景原理设计会用这四种元素,让其具象化,加入风景中,它们可以是某个地形的概括,用于展示某种植物。2)造型要素是说,点、线、面与色彩用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艺术内涵[2]。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会用景观刺激人们的视觉,给人们的视觉造成冲击,把色彩与形体组合在一起,展示其抽象的概念。比如点的体现,可以是风景中的的一个盆栽,某处建筑或是一个动物,然后再把多个点连在一起,变成一条线,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曲线会给人柔美的感觉,直线可以表明景观的特点。面包含了点和线,它可以把点和线呈现的价值放到一起,变成一个整体,而由面组成的体,能够把人带入到整个景观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色彩构成

色彩可以让人们直观的看到一个物体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刺激人们的眼睛。以此,设计人员会把构成艺术与色彩三要素相结合,三要素包括明度、色相和纯度[3]。首先,设计人员会用点、线、面勾勒出景观的基本形态,选择景观所在的位置,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接着,加入色彩,根据不同景观位置的不同,调节色彩的明暗,选择相应的色相,增加或减少色彩的纯度,让整体景观的设计效果达到最优。

三、构成艺术应用的原则

1、让整合园林景观和谐统一

这个原则要求设计人员让各种元素和谐统一,整个景观的风格统一,注重细节的调整。首先,各种元素的统一是指,把点、线、面等结合,随着色彩的加入,调整其位置,发现其中与整体景观不相融的内容,做适当的改变,从内部统一。其次,各项设计元素实现内部统一后,要把不同的面放在一起,分析不同面各自具有的风格,调整景观的位置,或是改变面的风格,是整个景观同为一种风格。最后,注意细节是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偶尔会忽略某个细节,而忽略的某个细节反而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性[4]。

2、以人为本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构成艺术结合设计出来的景观,必须满足以人为本提出的要求。传统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多以景观为主,没有考虑人的需求,也就是说,虽然具有园林的功能,但与人的审美不符。为此,现代的设计方法要根据人们对景观的需求,以及审美的变化,调整景观的整个结构,增加景观的美感。

3、体现出地域特点

每个城市或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瑰宝,具有地域特点。因此,设计人员用构成艺术设计圆林景观时,可以参照其他地区的景观设计,不要直接照搬,而是当地文化、生态相结合,体现出当地的的文化,因地制宜,让景观与当地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符合人们的审美,被人们接受。同时,设计人员除了与当地景观结合,还要加入创新的元素,结合时下流行的事物,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增加景观的创新性,丰富艺术内涵。

四、结语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员必须遵循让整合园林景观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体现出地域特点的原则,让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构成艺术紧密结合,明确其应用,增加景观的艺术性,创新景观的表现方式,丰富其艺术内涵,让整体景观的设计效果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王永松.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32:163.

[2]梁峰.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44.

[3]施楠.浅析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构成艺术[J].城市地理,2014,16:278-279.

篇6

关键词 : 风景园林;发展现状;园林艺术;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的园林景观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世界的园林历史之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园林艺术景观的发展状况,可以从一定的层面之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发展以及建设的水准。当前,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繁荣壮大,园林艺术景观,可以在很大的层面之上展现出一个城市发展的程度,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和人文情怀。所以,在实践的工作当中,还需要不断的提升园林艺术景观的发展水平,来进一步的满足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根据对我国的风景园林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实践的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可以更深的挖掘出发展和建设的根源,同时不断的总结发展的经验,进而达到对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技术的更新与完善,使得相关的事业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国现阶段风景园林发展的问题研究

深入的对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和规划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展开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必经的关键步骤。中国园林艺术数目繁多,几乎遍布于中国的每个角落。风景园林的艺术成就也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的确比较经典,留给我们很多可以借鉴的财富和经验。但是,社会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如果我们只是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思路,进步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狭窄,也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如今,风景园林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陈列和摆设,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呈现。风景园林的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结合最新的流行发展趋势,设计出颇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必须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摆脱传统设计思路的束缚,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追求。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园林的样式比较单一,缺少新意。现在生活中,具有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备受人们的关注,我们园林设计者可以总结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可取之处,借鉴发达国家的园林设计思路,不断地设计出打破传统思想的新型园林设计作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

而且风景园林设计师大多曲解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过于重视人性的发挥而失去自然本身存在的价值。目前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主流大多追逐华丽与奢侈的外表,力求财大气粗的显露与奇形怪状的过度张扬。这显现出来的是对文化深层理解的缺失,又是对风景园林文化内涵的误解。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研究

根据上文的详细概述与深层次的探讨,可以对现阶段我国园林艺术景观的发展基本现状以及工作当中存在的具体化问题,有着全方位的了解以及细致周全的掌握。下文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基本的原则等,进行概述,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1)坚持自然第一的发展基本原则。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需要很好的遵循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一点非常重要。而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设计的理念,是将园林的设计与生态环境相互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将园林的设计尽可能的自然化、生态化,将一种天然的美感当成是首要的元素,追求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人工的开采,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以呈现出自然的风貌,犹如真正的自然界的产物。现今,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加强,对于生态环境,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自然,使得人与自然可以更加和谐的相处。而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当中,也需要很好的遵循这一基本理念,倾向以自然的设计风格为主体,对以往的设计理念进行改良。

(2)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全面并且充分的考虑到地域性的景观特点,综合的对自然气候的因素和条件进行分析,将地形、地质以及地貌等方面的特征,有机的融入至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进而使得艺术的设计可以与周边的环境相互结合,因地制宜,真正意义上建造出符合当地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的风景园林。最后,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全面的对人工景观元素以及自然景观元素等进行考虑,保证园林的设计可以与地域的环境和谐、长久的发展,充分的协调。

(3)坚持简单的基本原则。简单的设计风格,可以保证基本的审美,同时又不至于过于繁琐,导致视觉上的疲劳。在当前阶段世界园林的设计艺术当中,更多的设计师,注重的是将繁琐的事物和观念,进行简单化的表达,通过一种概括的方式,来更加鲜明的突出园林景观的设计内涵以及设计的文化本质,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的减少设计过程当中的点缀和修饰,使得整个园林的设计更加简单化,突出重点,有一种独特的简约的美感。而这种设计的理念在充分的突显出了设计的重点的同时,还可以使得观赏者更近距离的感受到园林设计的艺术感,最后,还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设计的成本费用,节省了维护的成本,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我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措施研究

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需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进行创新和改造,并且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良好的总结,对工作进行归纳和整理,进而发扬传统。今后的发展,需要制定出一个长久的目标和基本的规划,按照既定的框架和结构,来对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提升。其次,还需要很好的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更多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得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细小的工作环节,都有着充足的人才资源的储备,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改进当前人才短缺的情况,为新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力量和保障。最后,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还需要全面的综合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的理念,追求人文结合的景观文化,同时的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缺点进行互补,最终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事业可以更上一步台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风景园林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的原则进行探究,并且对设计过程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发展历程当中的经验等,进行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出我国今后风景园林景观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张君华.浅析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M】.现代商业技术,2011.10:223-224

篇7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探讨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future landscape design ideas,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landscaping; desig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园林绿化设计应当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绿地的建设者要根据小区总体规划,制定出一个比较周密完整的设计方案,它不仅应该符合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功能要求,贯彻“以人为本 ”的基本方针,而且应该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未来风景园林设计的思路

1.1 虚实理念与技术的创新

“虚拟现实”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提出的。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变革,拟现实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从实际应用角度看,这种技术能将各种形式的园林数据显现于多维的虚拟风景园林环境中。而所谓的“维度”除了有X,Y,Z坐标系之外,还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参数指标,如:光影、色彩、时间、声音等,这些元素能够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觉效果。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使得风景园林的物质功能与信息功能得到了运用,把风景园林的各项设计都进行了全新的定位调整。

根据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念看,虚拟现实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体现了十分清晰的发展思路。具体表现在:更快、更高质量的图形;更便宜、设计地更优越的输入、输出设备;更强的处理能力。这些因素能从整体上促进虚实技术水平的发挥,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加优越的风景园林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能促进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由于风景园林师们必须要注重对风景园林艺术作品根本的理解,这就需要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来辅助自己的设计工作,实现园林创新艺术的更新调整。在风景园林师们研究虚拟现实的表达潜能时,对于更加复杂的园林景观也会有新的发现,在这种环境下的虚拟现实的工具与技术也会实现更大的发展,对于整个风景园林设计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1.2 人文理念的创新

我国是几千年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艺术形式。文化必须是能够呈现出地方性、民族性的,任何跨文化传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认应满足这一要求。这种条件不仅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效果,对于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地球上的每一块土地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变革,从各项历史文化中演变出来的,这是园林设计思路创新的基础。根据规划设计地段的条件,在设计时必须要保证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思原则与地方历史一致,这样才能将本土文化特色、人文理念展现出来,创造出园林艺术更强的生命力。历史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社会文明,其塑造出来的人文理念应当受到重视。

1.3 结合农业产业的理念创新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

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策略

2.1风景园林设计创新的引入

2.1.1生态环保的设计手法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环保观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环保知识与方法,解决园林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园林生态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场地生态良性循环的尊重、对环境能源的保护利用、对区域协调相容和景观优化利用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规划设计,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设计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生态环保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以生态平衡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已成为现阶段景观设计师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之一。如上海世博会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理念上提出了视觉园林景观最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创造史无前例的园林景观资源、提供多元视点以及保证正常视点的通透性、保证高效的视觉可达性等手段,满足游客对于水、绿、景观标志物等的观赏需求,增加园区的吸引力。

2.1.2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引入

在现代园林设计时,园林师应将园林中各景观要素加以反复推敲,在满足其视觉、嗅觉、审美等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运用现代技术对各园林景观要素的细节进行更多的艺术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园林的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提高园林景观的价值。景观是城市环境的核心,如上海世博会法国馆的内外,布满了绿色植物,充分展示法式庭院园林的设计风格。

2.2 继承传统园林优势

2.2.1视域边界的巧借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摆脱拘泥于庭园范围的模式,逐渐拓宽园林的视觉效果,保证园林景观的协调构建。对于选择的园林景物,应该符合现代人文发展的需要。让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这样才能衬托出更高层次的艺术效果。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常会将视域空间看成设计范围,将地平线当成空间参照,这就继承了传统设计理念的优势。

2.2.2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师们常常会注重于自然景观的捕捉,把各类优美的风景园林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里。利用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将峰峦沟壑表现在庭院中。从二维的园址的基础上显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结合对全园的景区、水面、游览路线等全面规划处理,这些就本质上均属于 “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大”和“小”属于相互对立的状态,现代较大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分区以及较小的园林空间中景观的提炼,对于现代园林艺术来说都是一种手法创新。

2.2.3 渐入佳景的空间组织

对空间组织的构建,主要采取的是“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创造方式,这样能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起到多个方面的效果,如:“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等,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需要积极贯彻的理念,能够向我们展示出别具风格的园林设计。在设计安排时,我们需要把园林整体的形状、尺度、空间等元素全面调整,以此来创造出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各不相同的艺术效果。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作手法,如:过渡、渐变、层次、隐喻等,让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挥更好的效果。

2.2.4 合适的理想环境

现代人文理念的更新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这设计师应从居民角度考虑设计出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满足现代人居物质生活的需要。考虑到国内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将重点放在了小气候园林的改造上,借助于不同的植物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从而创造了与现实生活需要相符合的生活环境。

3 结束语

经过几十年的革新发展,我国的园林设计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后面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这是园林设计的一大缺陷。导致这种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设计师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对于国内本土文化特色元素没有给予关注,导致我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因而,为了实现现代风景园林的改革发展,应该对早期传统的园林艺术深入研究,做好多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让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有所提升。随着人们对艺术追求情绪的高涨,很多古典的风景园林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这种情况下若依旧采取传统的设计观念,则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追求。因此,对传统园林实施创新改造,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是每个园林师需要积极思考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地域特征;人文特征;文化特征

引言

优秀的园林风景的共通之处是尊重地域特征,较好的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充分的尊重自然环境及历史背景。21世纪,我国在园林设计上进步是显著的,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与国外交流思想,切磋文化,加强事件背景的厚重感,突出地域特征,在中西文化技术不断交流中,充分挖掘各国长处,创作更多更好的新式园林。

1 地域特征介绍

1.1 自然因素

自然特征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客观存在于这个空间,不同的地域的自然风景也各不相同,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地域这单一的因素影响,改变自然特征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地域的自然因素,多为人力不可改变的。

1.2 人文因素

通过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因素逐渐被人类所影响,人文因素就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在当今这个物质年代中,人力征服自然的想法越来越普遍,在生产力中发展进步,使得更加深入的了解融入地理环境。

2 地理特征的内容阐述

在地理的学术界基础上,结合现实环境,地域特征大致可分为地域自然特征和地域人文特征,从而探究地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从而佐证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2.1 对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自然界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自地球运行以来每时每刻无不发生着演变。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自然特征,也就是说在包括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这个自然综合合体是地域自然研究的重中之重。

2.1.1 气候气象

气候气象是处于地球外圈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是地球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短的状态,是该段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在地域特征气候气象是形成不同标志的一大突出表现。

2.1.2 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以及基本特征,不同的地质土壤不同确定自然环境的不同,在外力及内里的作用下,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地貌承受各种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不同的丰富地貌。地质地貌和风景园林中的植被、亭台阁楼的建造息息相关。

2.1.3 植被

植被是覆盖在地表植物群的总裁,是人类居住换进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引起高度重视,在风景设计中,植被往往也是被规划的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因此,风景园林受到地域植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2.1.4 水文条件

水源人类生存的必要生态环境之一,回首历史,我国古代多为傍水而居,长江黄河养育着华夏儿女,我国的优秀园林作品中依托水、山等自然环境也普遍存在。

2.2 地域人文特征

主要探究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事件,以地理环境为依托,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改变人文环境,发展人文环境是历史进步的必要前进力。

含义丰富的概念,就其中所包含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做简单介绍。历史遗迹与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域,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历史。

3 影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

3.1 自然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影响与应用各类自然特征,如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条件等因子都不以个体的形式独立存在,在制定的地域当中,各自然特征因子之间一般都会存在复杂的联系。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者在深入了解每种因子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各类因子与自然环境保护、人的功能利用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从而保证后期的规划设计过程更加合理,所取得的成果更为科学。

3.2 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尊重地域人文特征并使之获得延续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不管是哪一种园林设计流派,也不管其设计风格会是哪一种样式,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时期下,社会环境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科学技术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且它在设计实践的实际应用手法上同样具有多样性,且十分有效。

3.3 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历史遗迹指的是人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记,此类印记能够直接反映出人们同地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是地域特征存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对遗迹的利用与保存,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合理地对旧有景观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造,而不是进行随意的破坏。

3.4 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在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园林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人文符号的运用。例如,在1972年所设计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设计师就把纪念馆的主体放于地下,把原有的富兰克林故居建筑作为了一种人文符号来进行应用。通过不锈钢架子进行故居建筑轮廓勾画等手法,就是通过景观进行营造,使场景具有了符号化的隐喻特点,用来表现旧建筑所具有的灵魂,保证整个景观的细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情趣。

3.5 民俗风情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所有的民俗风情发展到今天,同样对地域开发和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概念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所具有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并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进行表达。

3.6 社会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风格,同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着巨大差别,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不同。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具有满足市民进行休闲活动的社会功能,所以,现代园林作品更应该表现的是开放的状态,设计各种类型的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在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社会公益性作为园林设计前提,时刻同时代需求相联系,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园林建设的指导工作。

4 结束语

杰出的的园林风景都充分的尊重地域特征,更好的展现本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背景、历史背景。把握地域特征是追求完美园林风景设计的根本之路,是发展强劲的设计必然趋势,只有充分的了解感悟地域特征及风土人情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园林的设计,依托地域特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风景园林来,才能更好的让中国园林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发展成为园林风景设计的瑰宝。

参考文献

篇9

1设计特点

1.1入口设计

入口作为整个空间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是体现室内外设计风格完整统一的过渡空间。入口设计除了强调其作为入口通道的功能性作用外,还应从侧面将建筑的内环境加以反映,从入口便将整个空间的独特魁力完整地展示出来。

1.2园林小品

景观小品在售楼处的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在售楼处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应当具有以下几点特征:能吸引人的眼球,激发人的想象力;要能体现该楼盘景观的的风格和特质;促进接触和沟通。

1.3铺装

售楼处的铺装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导向性,也有分隔空间的功能。售楼处的铺装在设计时应注意:在铺装材质的处理上:是否有效地利用不同的材质和形式来划分场地空间,在不妨碍人们进出入的同时有着明确的导向性;在铺装路线的处理上:售楼处的交通路线一般要处理成人车分流,人行道和车行道有明显的划分,同时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停车厂,以方便各类看房者的不同需求。

1.4水景

水景被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在处理售楼处景观的水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设计上,水景是否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丰富了空间环境,是否有效提升了整个楼盘的环境层次;在使用上,是否能是人们参与其中,同时保障他们的安全;在后期维护上,是否能保证以后长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1.5植被

绿化设计原则主要表现在:选择喜阳的植物;选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植物种类;选择以常绿为主的观叶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另外,也可以选取了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植物种植结构

二新古典主义在售楼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诠释

1项目概况

本案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段(汉安大道北侧),整体定位为高端的住宅区及商业休闲区,整体形象美观大方,内外境舒适优雅,为欧式新古典风格。

2设计结构中的体现

新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手法源自勒•诺特尔式“景观与建筑一体化”的规划式造园理念。以对称的中轴线以及依次展开的丰富风景内容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构图,诠释出法式园林的秩序感和尊贵品质。内江万晟城售楼部外部场地由于地形和建筑布局的特殊性,在园林规划设计上无法设计成完全对称。本案园林规划设计采用“两轴、一心”的规划格局。“两轴”指一条景观主轴,一条景观次轴,构成了小区整体框架。景观主轴为南北向,利用本身公路的分隔把售楼部外部分为售楼部卖场空间和样板区展示空间。布局上巧妙地利用原有空间的规则性,分布不同的功能空间,延续建筑的层高优势。

3在设计细节中的体现

3.1色彩丰富

新古典主义设计追求艳丽而丰富的色彩。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

3.2小品精致

新古典主义设计把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古典的柱式、拱券乃至山花和线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历史与现实、建筑与园林之间建立一种文脉上的勾连,产生风景园林与建筑的修辞效果。在售楼处的景观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本案中运用了很多精致典雅的小品和铁艺雕塑。

3.3丰富多样的植被

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它以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特色。本案植物以上层乔木为骨架,选择姿态端正、优美、冠幅大的银杏、香樟、桂花、国槐等大乔木,构成整个售楼部的顶界面。中层选择形态小巧玲珑、姿态丰满的红枫、垂丝海棠、红花檵木球、黄杨球等小乔木为主,来丰富植物景观的形态与色彩变化。下层是由绿篱与时令花卉形成绿量充足绿色基底,以小叶黄杨、金森女真组成的整形绿篱,突出了风景园林轴线的特点。

3.4材料选择

本案在材料选择上选用具有新古典文化的独特性的带有一定西班牙特色材料,在细节的处理上采用西班牙特有的细节刻画。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它作为服务于公众的公共设施,在城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扩大规模和生产领域,在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污染。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过剩的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风景园林的兴起,需要大量的新技术、新资源和新设备,这将为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提供有利条件。合理的利用好城市废弃的基础设施,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的营造,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城市资源,而且进一步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一、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再生给我们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盲目性,一味的追求大规模建筑和设计风格,导致了基础设施的大量浪费。国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拥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他们更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我国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也要注意充分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运用创新、环保的理念,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为我国创造出更多绿色的基础设施。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前性和长期性值得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师深入学习和借鉴。

发达国家在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方面,合理的利用了风景园林的优势,将废弃的基础设施拆除,改建成具有自然特色的开放空间,回归自然。巧妙的运用风景园林的绿色、优美、环保等的特点,将废弃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建成富有活力和价值的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的一些设施建设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合理的利用好城市空间,尤其像高架桥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永久的改变了北京等城市的传统面貌,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国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注重以地面以上的建设为主,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已经逐渐实施了地下资源的利用,通过开通地下隧道等来合理的利用好地下空间,我国在设计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时,也应当合理的利用好地下资源和空间,在充分保护城市传统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尽量以保护原有面貌为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等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绿色基础设施应当与常规基础设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城市建设师在设计城市基础设施时要首先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尽量扩大人们的开放空间,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例如华南快速路工程已经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环境的因素,为了保护南湖风景区和白云山景区,一些路段修改方案,不占用风景区域。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很多方面都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居民的开放空间,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问题,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最大化的提升风景园林的使用价值,让风景园林合理的应用到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达国家的很多建设思想和观念都值得我国城市建设师的学习和借鉴,我国在建设过程中要多总结经验,多思考,建设具有人性化和绿色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二、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中的作用和手段

合理的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将废弃的基础设施变为可再生利用的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重新改造和利用城市废弃的基础设施,将废弃的基础设施变为生态、绿色的城市建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推进我国的城市不断的发展,让城市始终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它引导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向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方向前进;同时,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中又起到良好的催化剂作用,通过风景园林的营造,催化着城市基础设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城市基础设施更好的服务于公众,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进一步为城市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让城市重新充满活力。在波士顿大开挖计划中,设计师将挖出来的地面空间设计为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开放空间,它成为人们城市活动中的核心区域,不被用作其他场地。依靠周边的环境特点和街区肌理,将地面路网铺设成一条可供人们同行的步行街,这项步行系统可以方便人们步行到海滨,这样能够使海滨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人们也可以更好的观赏滨海区域的美丽景色。此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实例的应用,将风景园林合理的导入到城市生活中,不仅扩宽了人们的公共空间,促进了人们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而且进一步延续了城市的生命力,让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开放性和人性化特色。

纽约高线公园、巴黎绿荫步道公园等的风景园林设计,都在合理的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基础上的成功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巧妙的运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本身具有的线条性、连贯性以及方便性的特点,转变了其传统的为交通工具所使用的功能,将其作为服务于人们生活的绿色通道。这些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不仅将废弃的交通基础设施重新利用,而且也贯彻了低碳发展、绿色通行的城市交通需求。经过改造的城市步道公园成为了世界有名的城市建筑,成为人们与开放空间交流的绿色通道,为居民所青睐和欣赏。此外,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利用中,还合理的运用了废弃的旧材料,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再生利用,恰当的迎合了经济社会中循环发展、多元化发展的新要求。例如,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就合理的利用了库房中堆积的黄叶松结构梁,对这些废弃材料进行重新的改造并利用,巧妙的形成了新的可利用资源,成为小结构体的包裹层等。此外还有韩国首尔清溪川的设计与修复,不仅重新利用了城市废弃基础设施,而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题。其中的生态公园设计,还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活动,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还进一步传承了民族文化,成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充分体现出了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发达国家在风景园林与城市废弃基础设施中的再生利用的经验,我国要充分学习其优秀的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思想,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废弃基础设施。通过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的合理利用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设计与规划,认识到风景园林在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中的意义。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让城市基础设施发挥出新的生命力,从而带动我国各项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徐园.传统风景园林与现代城市景观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04):153-156.

[2]李红艳.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问题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8(04):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