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会计准则 信息质量 建议
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条件,反之,高质量会计准则却不会导致高质量会计信息,因为准则的有效执行需要制度保障。会计信息能有效缓解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以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为前提的。因此,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很有必要!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主要问题
1.1量变不足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量的问题,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涵盖实务中的全部交易或事项,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而事实是很多极容易出问题的交易或事项,至今都未制定出具体的准则规范。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于1992年11月30日了《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规范改革从此拉开了序幕。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会计政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入、建造合同、无形资产、或有事项、中期财务报告、投资、现金流量表、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存货、非货币易、固定资产等16项具体会计准则。但很显然,量变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些准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会计实务规范的需要。
1.2质量不高
1)没有制定科学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众所周知,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国际公认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来制定的;同时,准则能导致可此、透明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供投资人在进行公司业绩的动态分析。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却没有以概念结构为基础。上述“企业会计准则”的“准”也只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引导下的准水平。
2)部分准则的出台只是应付。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出台,从立项到,必须是在统筹考虑的前提下,遵照一定的程序、选择科学的方法去完成的。我国现行的一些准则的出台比较仓促,操之过急,事倍功半。都知道我国第一项出台的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是由于当时出现了关联交易中的舞弊案件,为了维护小股东的利益,维持新生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临时出台的。
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分析
2.1会计准则不准确
当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时,在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原本事物时,会使得计算的结果有很大差异。这样,会计政策和方法则会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就扩大了人为其操纵利润的空间。
2.2会计法规之间不协调
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具体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之间,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之间,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会计法规体系内部的不协调,必然会增大经营者、会计人员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空间”,增加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2.3会计准则滞后于会计实践
通常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全方位发展,新的经济行为、事项及市场工具不断涌现,会计准则的缺位很有可能会使得会计事项的处理无法可依。同时,会计准则对非财务信息、表外披露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
三、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安排,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经济关系的契约性决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所以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战略指导和有效监管,提高会计信息的公信度,减少董事会成员在经理层的兼职,完善外部董事制度。股东大会要做好监督经营者的活动,聘用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独立董事要有财务会计方面的专家,强化董事会功能。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赋予监事会实质上的独立监督权;明确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的监管,以减少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操纵。
3.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企业内控制度能有效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和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制度的落实不仅要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更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提供的产品――会计信息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提高经营效率。
3.3完善会计准则
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过程中,要扩大会计规范的涵盖范围,做好对资本市场出现的新问题的预测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出台会计规范的配套实施细则,使会计实务操作有法可依。另外,要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主要取决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能增强投资者对财务报告可信性的信心,从而改善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和创造可能公允的市场价格。入世后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四、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我国会计准则还需从量变做起,完善各种制度准则,在不断实施探索的过程实现质变的目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强.2004.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J].会计研究,第7期
篇2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公司治理会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选择的意义是深远的。然而会计是环境的产物,运用同样的会计准则能否产生可比的财务报告信息,依赖各国的审计准则、审计质量、监管机制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支撑环境(Cooke and Wallace,1990;Doupnik and Salter,1995)。只有制定相关的法律配套措施、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过程的监管,构建会计准则趋同的环境适应机制,才能保障会计准则趋同的实现。
一、公司治理中的会计
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尤其是企业组织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会计准则的发展动力直接来自于股份公司的发展,而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股份公司分权与制衡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即公司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公司资产的管理,公司的管理者经营管理公司不拥有公司资产的所有权。这种分权与制衡的治理结构,推动了会计准则的产生。作为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为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必然要求具有统一准则的会计报表。所以,会计准则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必然会推动会计准则的变迁。公司治理在全球的表现形态存在很大差异,而各国的会计准则也存在若干区别。随着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化,也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OECD,1999)。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所谓内部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形成管理与控制体系。一般认为,外部治理结构包括: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即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外部政府治理机制(即政府对一、二级市场的管制)以及外部社会治理机制(即中介机构的信用机制)等方面(冯根福,2001)。与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应,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面向内部用户(如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等)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以及面向外部用户(如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的外部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JoelSeligman,1993)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直接研究会计准则与公司治理的文献相对较少,大量研究文献都是借助会计信息披露来考证公司治理与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大都为: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客观、真实的体现公司治理目标,披露质量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公司治理框架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和质量,两者呈现互动关系,即会计信息披露推动公司治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会计信息的改进(朱小平、程昔武,2006)。对于上述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予以了证明,代表是Scarbroughet al.(1998),Carcello和Neal(2000),Joseph等(2002)。目前国内研究的研究重点大多放在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上面。笔者认为,公司治理并不是为了制衡而制衡,科学的公司决策才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应通过证券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实现外部治理的运作,从而实现从静态的治理结构到动态的治理运作的转变。
二、基于会计准则趋同的公司治理
IASB在2002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安然公司倒闭后对会计准则的部分批评意见是错误的,2002年报告的财务报告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公司治理失败的结果。许多企业的失败源于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分析师、监管者、投资银行和新闻记者的严重失误。全世界的立法者们开始审视公司治理,尤如准则制定者关注公司倒闭事件背后的问题。由于IASB的管理权限不包括公司治理,因此透明的会计报告对于公司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IASB2002在年度报告中呼吁:在完善会计准则推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全世界的立法者们加强公司治理同样重要。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Jensen and Meckilon,1976),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财务会计充当信息提供、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充当信息监督管理的角色,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控制的主要工具。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要与环境相适应协调才能有助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Dechow等(1996)发现,如果内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或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时,该公司越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SEC的处罚。另外,公司治理理论中的透明性也要求高质量财务信息的披露。在公司治理理论中,特别强调“透明性”。透明性的要点是公开性、会计标准、遵守规则情况报告。这些要求都是针对信息披露的,而信息质量也会对公司治理构成约束。公司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而且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执业独立性的维护和审计质量的提高。国内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有缺陷的公司治理无法保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实现,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三、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1996年SEC了关于IASC“核心准则”的声明,在声明中SEC提出了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就是“高质量”。SEC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必须具有可比性和明晰性,并且必须充分揭示信息。1998年FASB了题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未来的一种设想》的研究报告,也提出了构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看法。每份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做到:同基本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提供的指导原则一致;只允许有最低限度的(最好没有)备选会计程序;清晰(不含糊)而全面。我们认为,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与监管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确实需要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保障,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环境中同样会存在会计信息的失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生产与高质量的治理结构的保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督制度,只是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技术上的保障。至于企业及与其存在利害关系的相关各方是否遵守、执行,主要取决于遵循行为所产生的成本与效益之比。换言之,当执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只是增加各相关利益集团的成本与风险时,可以预见各该利益集团将不会执行这些会计准则。理论上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实现的因素很多,我们将内部治理结构之外的统称为“会计环
境”,总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事前的制度安排,诱导企业自愿提供高透明的会计信息;事后的惩罚机制,使得任何已经未遵循会计准则的尝试,会因相关机构的严惩而事实上不经济。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暴露了很多因未遵循会计准则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或融资的案例。就这些案例而言,真正的原因都是超出会计准则与相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之外的,包括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潜在利益激励、公司没有真正的治理机构、政府介入过多等。当然法律责任的缺失使得事后的惩罚机制失去应有的威慑作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因素。实证研究也支持这种逻辑推论与现象观察。Ball and Robin等对据称都执行了国际会计准则的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研究表明,如果只按照会计准则区分,这些国家(地区)应当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表;但如果按照当地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财务报表提供者所产生的激励看,则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将是低透明度的。BalI,Kothariand Robin的研究还发现,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要高于大陆法系国家。其他很多研究都发现,在会计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相关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只是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只有当相关会计环境使得提供不透明会计信息地预期收益为负时,会计高透明度的实现才成为必要。因此,尽快要尽快构建会计准则趋同的环境适应机制。
四、公司治理、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逻辑关系
我们分别研究了公司治理与会计准则(会计理论)、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公司治理、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趋同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客观、真实地体现公司治理目标,披露质量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公司治理框架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和质量。两者呈现互动关系,即会计信息披露推动公司治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会计信息的改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只是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尽快构建会计准则趋同的环境适应机制,才能保证会计准则趋同效果的实现;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包含在会计环境之中,因此会计准则趋同与会计环境也可以说存在同样的互动关系。公司治理、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逻辑关系见(图1)。
五、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现路径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但要使企业按照新准则体系的要求提供透明度高、可比性强的会计信息,需要企业、政府及监管者、中介机构及其他利益团体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
(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等原有的关于公司治理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深化;加强对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我国这几年在完善公司治理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2001年证监会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上市的公司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在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上市公司的持续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信息;加强包括财务总监(CFO)在内的会计队伍的建设。CFO在公司治理中起着核心且直接的作用,掌握着整个公司的财务信息,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分配:如制定股利分配政策、资本结构政策、资金政策等,这不仅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也可能是公司治理的结果,几乎涉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
(二)完善会计准则相应体系 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从国际经验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需要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概念框架是制定会计规范的概念依据;补充和修订会计准则内容。仅就会计准则本身而言,国际趋同除了面临着语言转换问题、准则及结构过于复杂问题外,还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修订。如新的金融产品陆续推出,迫切要求对相应会计审计准则体系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尤其对于投资者而言,金融产品的价值如何计量、相关损益如何计算都十分重要。
(三)全面推进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体系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需要好的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给财务报表信息是用者提供的信息更加相关,但可靠性明显降低,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具有更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要加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会计领军人才,为会计事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保证;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努力改善行业执业环境,加强对执业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全面加强诚信建设和执业道德教育,构建行政监督指导,行业自我管理、社会监督约束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四)上市公司应制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计划与措施 管理层与财务人员应马上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否则到新准则正式实施时就失去了主动调整本企业的机会。修订本企业的会计手册,制定本企业的指导措施,针对本企业新旧准则的差异,做好调整准备;重新设计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的编报系统等。充分估计新准则对本企业的影响,如果新准则可能会导致本企业利润大下降或上升,企业应做出事先的公告;针对金融工具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做好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备工作。
(五)提升会计准则的法律效力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准则属于法律规范的范畴,与相关的法律规范如《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要使会计准则的遵循义务得到很好的体现,使会计准则的技术规范上升到法律规范,以保证会计准则的权威性;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在各自的规范之间建立一致的逻辑和清晰的层次,尽量消除多头监管、政出多门的弊端。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测算新准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加大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宣传力度。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要发挥其应有作用还必须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才能使之深入人心。应该说我国的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在研究、宣传贯彻新的会计准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实质是各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作为会计信息生成、列报与传递的规范或标准的会计准则,仅其执行者或使用者了解、掌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各会计信息是用者的理解和承认,将会计准则的宣传范围、将会计的专业规范意识传播到它的所有服务对象中去,并为他们理解和接受。
篇3
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迄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按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指导思想是“指导性”,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等。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国日前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所涵盖的经济业务面不大。目前已的具体会计准则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为了维护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应当通过不断修订准则来提高准则及其产出的财务报告的质量。
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是高质量的。即: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美国FASC将这个标准定为:(1)能及时弥补财务报告模式中的明显不足;(2)能改进报告信息整体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包括国际可比性),促进财务报告信息价值最大化,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投资和信贷决策能力;(3)能改善资本分配决策有效性,并且新准则实施的效益应大于成本。
我国著名学者葛家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衡量标准:(1)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当运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的那些概念,如财务报告以决策有用性兼顾受托责任为目标;(2)高质量会计准则原则上应当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而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3)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4)能够提供新的信息;(5)要便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6)要正确处理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的关系;(7)要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做出实事求是的规定。
一、加强概念框架研究
我们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谈起。裘宗舜教授认为,这一基本属性就是准则的制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密的、综合性的、总括性的会计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即准则的概念依从性。上述所提的概念框架是一部,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可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所以,概念框架的功效是为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为尚未有准则规范的、特殊的及新近出现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框架,确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边界。
在众多高度评价概念框架的文献中,以FASB的观点最具代表性:(1)它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2)在缺乏权威性文件的情况下,它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3)在编制财务信息时,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4)由于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并增强使用者的信心。所以,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首先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有这样,才能为准则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学者李玉环指出:《基本准则》中规定一些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标准也与其后制定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规定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基本准则》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与当前的会计改革不完全相适应,也难以起到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也指出:“制定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时机趋于成熟”。
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完整性原则;(2)一贯性原则;(3)立场中立原则;(4)相对稳定性原则;(5)国际化原则。遵循上述原则,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三项内容。在充分考虑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的情况下,会计目标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假设由客观环境所决定,会计对象来自于财务会计的客观环境,会计目标则反映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受制于财务会计的主观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于同等地位,因此,它们均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受基本假设的制约,考虑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便具体化为财务会计的要素。为了实现会计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应具备规定的质量特征。为正确地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必须坚持一般原则。
第三层次,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四部分内容。根据确认与计量的概念和标准,把应由财务会计系统处理的数据产生于过去的各项交易和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征,分别当作不同的会计要素及其所属的账户来计量、记录,并通过会计报告等手段,转变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就是财务会计的最终要求。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过程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的第三层次,也是最终层次。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绪论。具体包括制订宗旨、适用背景和范围,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与报表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2)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3)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4)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5)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6)财务报告。
二、需要一个完备的准则制定模式
在准则的制定上,一直有原则导向的观点。它拥有最高的抽象性、最广泛的实用性和最低的可操作性。鉴于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此方法并不十分适合我国的国情。而规则导向则会使准则提供大量细节性的描述。市场交易创新是个不断涌现的过程,准则过于细节性描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从而使准则经常滞后于市场创新,不能满足及时性要求。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把两者综合起来。这样,它既涵盖了“纯原则”的全部,同时又吸收了“规则基础”的优点,在“度”的控制上恰到好处。此种制定模式,以一贯运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使每个准则的制定都要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框架进行。它明确说明准则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这使公司管理当局想绕过会计准则本来意图而进行财务操作的可能性减至最小。而且它提供适量的细节描述以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准则的制定机构
由于我国现阶段准则的制定权仍在财政部,它更多地照顾国家的利益,对有关各方的利益还关照不够。准则的制定机构应由高质量、高水平,代表各方利益的专家组成。在准则制定机构中应广泛吸收来自工商界、金融界、职业界、学术界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代表,设立一个广泛代表各方利益的日常咨询机构,增强所制定准则的广泛代表性,从实质上提高准则的权威性。此外,财政部还应与证券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相互沟通。原因在于证券管理部门在证券市场管理方面具有充分的行政权威,如果会计准则得不到证券管理部门的认可,那么,它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就会降低准则的质量。
四、准则的制定力求与国际准则相协调
加入WTO,使我国企业与国际的商业往来更加频繁,这必然要求提高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协调提供了条件。国际会计准则是当今公认的国际惯例的代表文献,各国的会计准则要努力与它协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协调一方面可以改善一国的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吸引国际资本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节省准则的制定成本。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准则转变后有可能造成财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下降;不同准则中所包含的文化、心理和传统因素等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互冲突,造成新准则得不到完全执行等。因此,我国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要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只要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相矛盾,中国经济实务一致或者相近,在实务操作上可行,就大胆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五、准则的制定程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只有公开、公正、透明的制定程序才能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我国在准则的制定程序上可以借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充分程序”的做法,提高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并尽量多发动社会力量,加以评价,从而使最终所制定的准则,更好地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篇4
(一)缺乏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而当前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凤毛麟角,很多案例不是编写的过于简单就是案例的完整性不足,这样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全面分析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此外,一些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其与课程的关联程度不高,不能充分的体现一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的应用,而一些国际经贸公司为了商业保密在提供一些信息数据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颇,这样就使得案例的真实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教师综合素质有限
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于高水平的教师,而目前高等学校中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其教学的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授课的过程中依旧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尤其缺乏一些国际经济贸易的实战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案例教学法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对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过程中来,进而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运用,而当前高校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其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大的制约,其自身的分析案例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这就导致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完全没有实现出来。因此,在推进案例教学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进而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提升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案例对于提升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针对性和真实性,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尤其要优先选择一些时间跨度比较小的广为人知的案例,以此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者,要注重案例的难易程度的控制,使其能够控制在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同时还不能够过于简单;再者,要注重案例的教学方式,在设置相关问题时既要设置一些封闭式问题同时也要设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供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案例的种类要进一步多样化,不仅要有成功的案例,同时也要有失败的案例,使得案例能够跨越国界和时间的限制,更好地为提升案例教学的质量服务。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案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案例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推动案例教学发展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掌握案例教学的真正内涵;其次,要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在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水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最后,针对当前很多从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教学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不足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让任课教师前往国际贸易单位或者公司实习或者是聘请国际贸易公司或者是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来校任教,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做好自身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当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设置必要的讨论交流环节,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相互的讨论与交流过程中能够找到教学案例中运用的国际经贸专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而使得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半自助旅游产品;博弈模型;信用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40-02
科技发展使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与日俱增,旅游成为休闲娱乐的首选。但旅游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团队旅游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出行需求。同时,网络的便捷又促使自助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选择。因此,旅行社推出半自助旅游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市场。
一、半自助旅游产品概述
半自助旅游产品是由旅行社经营的接受旅游者专门订单委托,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指导和单项或几项服务的个性化旅游业务。与原旅游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团队旅游产品是全程服务,而半自助旅游产品是仅提供旅游过程中的部分服务,对游客来说自由性更大,不仅能最小化成本,而且可使旅游体验的效用最大。其次,半自助旅游者相对于完全自助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减少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安全性也较高。最后,半自助旅游产品比团队旅游价格低,重复性更高。
因此,旅行社适时推出半自助式的旅游代办产品既丰富了自身业务种类又满足和消除了旅游者的出行顾虑。旅游者在享受更大的自由和保障的同时又使自身利益达到最优。通过对比可知,半自助旅游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关键是旅行社在运作过程中对质量的把握,所以,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具体分析之。
二、半自助旅游产品质量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一)理论假设
半自助型旅游产品市场可看成是一部分参与人不固定的重复博弈,旅行社是长期固定参与人,而旅游者是不固定的,但假定他们只有两种战略选择:买旅行社的半自助产品或者自助旅行。假设只有一个旅行社提品,每个旅游者只买一次,且每个阶段只有一个旅游者。在博弈的每个阶段,旅游者决定是否购买,旅行社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是低质量的产品。旅游者在购买时不知道自己买的产品的质量,但知道所有之前的旅游者购买的产品质量。若旅游者不买,效用为-A(A为旅游者完全自助游的成本,负号表示旅游者的物质损失),若购买到高质量的产品,效用为-P(P为产品价格),若购买到低质量的产品,效用则为-P-F(F为游客从低质量产品中增加的额外经济成本,如投诉与索赔等)。旅行社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利润是P-CH,低质量产品的利润是P-CL(CH与CL为高和低质量产品的成本)。其中CH>CL、F>A-P、A>P、P-CH≥0、P-CL>0。
(二)阶段博弈模型建立
(三)博弈分析
在一次性博弈中,唯一的纳什均衡为:不购买,低质量。这个均衡并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战略组合(购买,高质量)的收益为(-P,P-CH),使双方都有帕累托改进。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由于重复次数可知,博弈双方会预见到最后一次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为:不购买,低质量,依次逆向推理的结果都一样。这种低效率仍是其纳什均衡结果。
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只要旅行社不关门,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导致旅游次数是无限的,我们就可以假定这种博弈是无限期进行的。假设两博弈采取如下战略:旅行社一开始在每次旅游者购买时都生产高质量产品,且只要它从未在过去生产低质量产品,就一直这样做下去。若旅行社已生产过低质量产品,它就在以后每次有机会卖出时都生产低质量产品。从购买产品开始,只要旅行社从未生产过低质量产品,就一直购买。若旅行社已生产过低质量产品,那么没有旅游者会再去购买。旅游者的战略是最优的,因为每个旅游者只关心他在那一期的收益,所以在当且仅当那期期望的产品质量高时才购买。
对旅行社来说,生产高质量产品确实要一个短期成本。旅行社的耐心程度可以通过贴现因子δ求出。据上述战略,只要旅行社认为一直生产高质量产品所获得总收益大于其投机生产低质量产品获得短期高利润,那么它就一直生产高质量产品,即:P-CH/1-δ≥P-CL,得出:δ≥CH-CL/P-CL。
当δ≥CH-CL/P-CL时,上述战略组合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均衡结果是:购买,高质量。每个旅游者都是效用最大成本最小,旅行社得到了P-CH的平均利润。同时双方都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利用。
当δ<CN-CL/P-CL时,旅行社看重眼前利益,不购买,低质量成为博弈的精炼纳什均衡。这种结果是无效的且不合理,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身体制建设的不健全,鉴于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选择。
三、提高半自助旅游产品质量的发展选择
(一)旅行社应该正确认识半自助旅游产品
由于对半自助游的概念不清,导致国内绝大多数旅行社仍以经营团队游产品为主,半自助旅游产品没能成为旅行社的正式业务,没有专门的半自助产品合同约束,服务也不规范。那么必然使F值增大,旅游者在不能很好地区分旅行社提品质量高低的情况下就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自助旅游。
(二)建立信用机制
旅行社信用评价标准的建立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一个选择优质产品的平台。信用评定,会促使旅行社对长远利益的重视,提高贴现率δ,从而规避了旅游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可能。满足了旅游者多次旅游且成本又低的要求,使旅行社具有良好的稳定收益,形成共赢的局面。
(三)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虚假性增加,必然加大旅行社与旅游者的信息不对称。这样就会使以前生产低质量产品的旅行社有投机的机会。政府就要行使其监督和处罚职能,加大生产低质量旅游产品的成本CL,使其无利可图,从而达到市场最优选择。
自助旅游势必会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张扬个性和挑战自我的首选。对于旅行社,做好半自助旅游产品是其在未来旅游市场中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美]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143-147.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123-136.
[3] 李久光.博弈论基础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82-104.
[4]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89-231.
[5] 田春洲,王渤.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J].旅游学刊,2003,(6):57-60.
Game Analysis of Semi-self-help Traveling Product Quality
TAO Qing-hua
(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篇6
关键词:顾客价值博弈营销策略
企业的发展策略经历了许多的阶段,从最早的关注产品质量、价值链管理、组织流程再造到企业文化等,但是企业所关注的往往是其内部改进以及自身的经营,而不关注企业外部的市场,即顾客价值营销。
过去企业认为企业的外部市场是不可控的,与其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关注市场的变化,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内部改造中。然而,近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只有关注市场,提升顾客价值,才是企业持续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顾客价值内涵
早在1944年,著名的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就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概念,即顾客购买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价值和支付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顾客的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等,而顾客的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时间、精力、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成本等。
顾客让渡价值实际上就是顾客价值,当顾客进行商品购买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实际利益,即所获得的总价值最大而支付的总成本最少。可以得出,顾客是否最终购买该商品并不是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花费的成本,而是顾客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应调整其经营策略,不要一味的生产质量高的产品或产出价格低廉的商品,而是要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基准,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模型
(一)博弈参与方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是理性经济人,其行为动机是经营获利以及持续发展,在利益最大化以及所处环境、形势的驱动下,企业有可能采取某些违规操作,例如生产质量较差的产品,借以获得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获取较大的利益。
顾客同样是理性经济人,顾客在进行商品选择时往往希望以较低的支付成本来获得较高的商品价值。
(二)博弈假设前提
博弈假设前提包括:企业的策略空间为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和生产低质量的商品;顾客的策略空间为选择购买或不购买;当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被顾客购买后被发现,则企业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企业生产低劣产品获得的利润全部来自于顾客价值减少的效用部分。
(三)博弈得益矩阵
博弈得益矩阵见表1,其中,A、B为顾客购买企业高质量产品时顾客、企业获得正常收益;顾客在不购买商品时效用为X;B-D、B-C是企业在顾客选择不购买商品时生产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所取得的效用;F是顾客选择购买低质量商品时,企业增加的收益,而增加的收益全部来自于顾客损失的收益;A-F、B-C+F分别是顾客选择购买低质量商品时顾客、企业的收益;(A>X>A-F,B-C>=B-D,F-C>0)。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一)单次博弈模型分析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可知:A>X>A-F,B-C>=B-D,F-C>0,进而发现该矩阵可以达到纳什均衡,当顾客选择购买行为时,由于B-C+F>B,所以企业一定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顾客选择不购买行为时,由于B-C>=B-D,企业仍然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产品;所以企业无论怎样都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低质量商品时,由于X>A-F,所以顾客倾向于选择不购买行为。所以,最终的纳什均衡则是顾客不购买,企业生产低质量商品。
通过上述分析,在单次博弈中,由于顾客和企业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各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唯一的均衡是顾客选择不购买,而企业生产低质量商品。容易看出,在短期利益的趋势下,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欺骗顾客,达到“双输”的结果,但从长远看,企业必须考虑顾客利益为其提供高质量产品。(二)无限次重复博弈
但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上述矩阵存在一些问题,它没有考虑到当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被顾客购买后被发现,企业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R),所以在改进的博弈矩阵见表2。
考虑到R后,若B<B-C+F-R,则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仍然是(不购买,低质量产品)。
若B>B-C+F-R,则存在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顾客选择购买行为期望:PQA+P(1-Q)(1-F)=PA-PF+PQF
顾客选择不购买行为期望:(1-P)QX+(1-P)(1-Q)X=X-PX
解得:Q*=(F-A+X)/F
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期望:PQB+(1-P)Q(B-D)=QB-QD+PQD
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期望:
P(1-G)(B+F-C-R)+(1-P)(1-Q)(B-C)=PF-PR-PQF+PQR+B-BQ-C+QC
解得:P*=(D-C)/(R-F+D)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Q*=(F-A+X)/F;P*=(D-C)/(R-F+D)。即当顾客购买行为的概率P>P*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当顾客购买行为的概率P<P*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概率Q>Q*时,顾客的最优选择是购买该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概率Q<Q*时,顾客的最优选择是不购买该产品。当Q=Q*时,顾客可随机选择购买和不购买行为。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对策
在市场经济中,(不购买,低质量产品)的纳什均衡无论对于顾客、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环境都是有害的,应尽量避免其发生。具体来说,就是让广大企业主认识到顾客价值的重要性,审慎对待企业制造劣质产品而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R),尽量使B<B-C+F-R,即R足够大。使广大企业主了解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和区别,认识到顾客价值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将顾客价值同企业目标、企业文化联系起来,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不仅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要尽量降低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成本,如提高顾客购买商品的便利性;改善购物环境,使其成为顾客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优良的售后服务机制,用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在市场交易中,虽然顾客具有最终选择权,但实际上企业处于更具优势的地位,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宣传产品信息和服务,引导顾客进行消费,创造顾客价值,将企业和顾客紧紧联系在一起,引起顾客共鸣和顾客忠诚,提高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最大化往往要求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导致成本增加,有时还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在实施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策略中,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即收益下限和成本上限。一味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不理智的,只有在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篇7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产生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是各国会计规范走向世界大同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IASC与FASB的准则制定权推动了国际趋同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国际准则制定权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2001年4月,IASC成功改组为IASB,美国在组织架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席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由原先作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者”身份转变为“全球会计准则制定者”,开始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现状
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自1992年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从1997年至2004年陆续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奠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我国从一开始就与IASC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基础较好。2005年,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财政部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建设。同年11月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IASB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金融企业和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目前已扩大到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新会计准则在理念、内容、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都有了较大创新。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有效实施情部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改进会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并可提供其他国家仿效”。中国多年在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银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一)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在金融工具盛行时期和国际准则全球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虽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内在差异增加了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程度,混合计量模式影响了财务报表的一致性,然而诚如刘玉廷司长所指出的公允价值运用趋势不可阻挡。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一直在激励、发展公允价值,主张更广泛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准则是一个计量准则,几乎涉及到所有和计量相关的准则项目。FASB在2006年了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小范围、适度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在2006的新准则里,明确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计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衍生产品比较少,相关的对估值能提供支撑的产品和相对专业的估值机构也比较少,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公允价值的使用效果。
(二)企业执行新的具体准则存在困难
我国企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多数企业尽管按要求实施了会计准则,但执行新准则仅停留在数据转换、报表列示层面,核算流程、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均未发生改变。尽管有关具体准则明确了具体的时点、方法、应用范围,但企业在实际执行与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估值较难,贷款减值准备采用未来折现法增加了对历史数据、管理模型及职业判断的更高要求。金融工具的分类也存在困难,分类时对于持有意图和目的有时不容易客观界定,容易纵。这些在应用上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国际趋同。
四、促进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考和建议
(一)改变我国会计准则与概念框架的混合现状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在国际会计准则和各国会计准则中都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均明确指出,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的效力。
因此我们应及早改变目前将基本准则视为概念框架的做法,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及早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使我国准则能在一致的基础上加以制定,并持续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动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集团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提高会计准则质量。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等方面还不是很发达,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中充分考虑中国的情况,这是我们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考虑中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的实际情况,为持续趋同而持续趋同,简单套用发达国家的价值计量模型,不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而且对我国的企业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最新变化以及趋同动态,深入研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时向IASB反馈信息,扩大中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篇8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最为重要。基本准则是在1992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如实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将发挥积极作用。
基本准则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多角度地明确了整个会计准则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具体内容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以及财务报告。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其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基本准则具有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会计实务中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的作用。
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92年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至今已先后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建成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工作的起步较晚,当前的会计准则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一)准则的可操作性不够。
随着大量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对谨慎性原则的增强,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日益显现,新会计准则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期权、权证目前在我国不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格不明确,公允价值的取得不具客观性。
(二)会计使用目标的差别。
为信息决策者或在证市场上的投资者制定的会计准则更多是的服务于资本市场,为而中小企业使用会计信息而制定的会计准则倾向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效率。资本市场需求和企业管理需要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在不同的使用目标之下,统一会计准则很难确保所有会计信息都能被充分披露或高效有用。
(三)准则与法律法规不配套。
在执行准则进行转换时,公司发现有些准则执行起来左右为难,不执行是违规行为,执行又缺少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如:产量法折旧、弃置费用折旧、公允价值重估等,企业难以确认递延所得税和进行纳税调整。
三、制定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准则的实用性。
会计制度的确立服务于经济发展,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不能盲目追随国际准则,也不能“闭门造车”。全面加强与国际会计界的交流和合作。
(二)明确的会计目标。
在会计目标中至少应该明确以下内容。
1、服务对象。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不仅要考虑投资者的需要,同时也要服务于其他利益相关者。
2、降低决策的成本。确保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全面真实地反映,并作为会计信息的必要组成部分。
3、具有普适性。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多元化、全球化,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前提和最大需求。因此跨国经营者迫切需要一个双方或多方共同认可的会计方法或会计准则可以遵循,进而更好的扩大跨国经营。
(三)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加快针对新问题的有关法律制定和对已有法规的修改和完善,尤其是要通过立法遏制利用各种手段操纵会计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新准则与法律、法规能相互协调以及会计准则体系有序高效。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推动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尽管新的准则有不少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新会计准则的确立,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所以我们应深入体会与理解,遵照新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考察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抓紧时间做好应对策略和实施准备工作,从容面对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挑战。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班级学号:20101326004)
参考文献:
[1]IASB.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 绿色; 质量成本; 质量过剩
自21世纪以来,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谐产业经济成为主导经济发展形态,产业结构及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使激烈竞争中的企业不断在寻求新的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产品绿色效应和企业效益。
一、解析绿色质量成本观
“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一观念已被社会各界所接受,产品质量的高低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并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所谓质量成本,总的来讲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之和。但是随着客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质量成本的概念早已不能涵盖目前所涵盖的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质量成本的理论体系也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质量成本。
企业生产产品目的是为企业增值,同时还要为客户(消费者)增值,如果企业一味追求产品质量,就会产生不必要的产品质量过剩,甚至出现产品过度包装等资源浪费,引起产品综合质量成本的迅速提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能否正确认识质量成本对提高产品的绿色效应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质量成本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即预防和检验成本,一般将这部分质量成本看作是投入;另一部分是没有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即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这种质量成本只考虑到由于质量不足而产生的成本,而将质量过剩所导致的非绿色成本排除在质量成本之外,这显然不甚合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的质量成本只包括由质量不合格而产生的各种支出,即预防与检验成本和损失成本,以及质量成本管理的其他内容,如质量成本属性、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也纳入因质量成本不足加以研究,因此,质量不足所发生的成本只是质量成本的一部分,而质量过剩所发生的非绿色浪费成本也应该是质量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绿色质量成本定义还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质量成本标准应完全反映用户的要求,不要低于用户要求,同时也不能高于用户要求,造成产品效益的资源浪费。
第二,质量成本的投入时间与产品生命周期相结合,以免造成产品的过期上市问题。
第三,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忽略了质量管理的绩效,质量成本的管理目标应该与产品是否为企业增加利润为目标。
将质量过剩所带来的非绿色成本作为质量成本的组成部分,是基于两个理由:一是过去因科技、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局限,产品大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足的问题,而目前由于科技进步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当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若再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管理费用就会急剧上升。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质量损失则会逐渐下降,当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尽管大幅度增加检验和预防费用,质量损失的下降速度也会逐渐减慢。因此,产品质量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最优点,即当产品质量确定在这一点时,产品的质量总成本最低,企业的收益最大。该点为最佳质量水平,其对应的质量即为最佳质量成本。二是产品的质量成本也应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在生产中追求最佳质量成本构成,避免因产品质量过剩造成消费过剩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产品的绿色效益,既可以减少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间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若只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忽略了产品质量过剩的问题,那么产品质量成本还会存在着一些隐性损失,比如质量信誉损失。产品质量如果超出消费者的意愿,产品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势必会导致产品质量信誉损失的滞后效应,它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质量过剩会直接对销售造成不利的影响,高价导致顾客丧失,产品滞销销售额减少。二是额外广告成本。三是降价损失。产品质量过剩导致产品滞销,从而导致产品被迫降价处理,造成产品的非绿色效应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质量成本营销观的不断深入,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立足于恰好满足消费者需要,产品质量效用恰当合理,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效益。
二、发展和完善质量成本体系,提高产品绿色效应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高质量未必代表取胜的优势,质量的提高往往需要以追加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诸多成本为代价。利用经济学原理衡量,为质量过剩所付出的代价,将会逐渐抵消或抹去因质量提高所带来的效益优势,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对质量成本的有效控制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也就是如何将质量与成本双重因素考虑进去,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减少过高质量所带来的不经济现象,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绿色效益,是质量成本管理中更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质量成本的管理应该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即产品的最佳质量成本点,这个“点”能使用户与企业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即: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企业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成本耗费、获得经济利益,企业也不要盲目地提高质量。
首先,将产品质量水平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满足消费者需要是社会生产的目的,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质量工作必须始终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根本,质量水平也应以达到消费者期望的质量为标准。同时,应当明确产品质量只有被消费者所认可或接受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效质量或超值质量。所谓“无效质量”是指产品质量完全或部分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发生背离,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质量,这实际上是质量协议的失效。例如“过度包装”其过度部分对消费者而言就是无效质量,“超值质量”是指产品质量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期望,虽然它也可能实现消费者的需要,但要以高额成本为代价,这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无效质量和超值质量共同导致了企业产品质量的过剩,它意味着成本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其次,将产品生命周期与质量保证周期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科学技术与竞争利益的双重驱动下,特别是在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品不断问世,产品开发周期和使用寿命日趋缩短,势必增强了合理质量开拓的迫切性。一方面,在竞争中呼唤高质量的产品,如耐用性就是高质量产品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的口味和时尚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最终会使许多耐用性强的产品不合实际需求。也就是说,在以质取胜的观念支配下,企业往往不惜花费大量的投入,研究开发质量高、耐用性强的产品,而不去考虑它的实用实惠,致使高额成本支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合理的产品质量必须要求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尽可能地与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并形成动态平衡,避免过剩质量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再次,将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质量进行有机的结合。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种产品的关键功能部件因达到自然寿命而发生报废,往往会使整件产品退出使用,而其他部件被分解后能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关键功能部件的质量保证期就决定了整件产品的使用寿命,如果其他部件能够超过该期限,那么其他部件就是一种过剩质量。因此,合理质量要求,即同一产品的各种不同部件达到相同或者相近的质量水平,使用寿命尽可能一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质量成本耗费,真正做到提高产品的绿色效应问题,提高企业效益。
三、拓展新的产品寿命,提高企业绿色质量观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产品的寿命观发生了变化,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种寿命,即自然寿命,实物寿命,技术寿命,还应该加上“观念寿命”。自然寿命、实物寿命的长短是长期以来考察产品质量好坏的传统观念;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寿命也开始加入到对产品进行衡量的尺度中,而当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伴随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又有新的涵义。这里就可以引入一个“观念质量”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子类产品它的自然寿命往往还有很长时间,实物寿命也是如此,可是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太快,特别是不连续技术的创新产品大量涌现,老产品的技术寿命已经趋于终结,该产品的使用成本远远高于购买一个新产品,或者使用者的观念已经改变,使得现有产品的功能款式或服务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这时该产品具有的保持其经久耐用好质量就成为阻碍消费者汰旧换新提高生活质量的障碍,对消费者来说,此时该产品的好质量便是相对过剩了,而这种过剩对消费者构成一种浪费,对厂家同样造成浪费,产品的绿色效益问题也就突现出来。因为某顾客长期使用一件高质量长寿命的产品,必然会减少或拉长其对同类产品的再消费的次数或时间,造成老顾客对同一产品再消费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也就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增长。根据调查显示,企业抓住一个老顾客比开发一个新顾客所需要的费用支出要少65%,由此可见老顾客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企业在设计或生产某一产品时,应充分考虑绿色质量观,注意该产品所有组成部件的寿命均衡问题,尽可能使所有部件处在同一自然寿命时间段,这样企业便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技术质量区间,同时生产出同一牌号,使用功能相同、外观相同但使用寿命长短不同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减少质量过剩,提高产品绿色效益问题。因为未来的企业将不再是单纯卖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卖服务,这也是对产品质量概念的一个延伸。例如:电冰箱生产企业卖的是食物保鲜和冰冻等制冷服务,这种服务伴随产品而来,然而它不会给消费者带来浪费,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对身体或环境的危害,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带来愉悦,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对企业服务的信赖和感激。我国的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重视产品的自然寿命,虽然,有时也知道质量相对过剩对企业的影响,但由于企业生产受非个性批量化生产规模制约,对质量过剩考虑不足,造成一定的浪费。目前,由于即时生产概念的大量应用,个性化产品的大量出现,要求企业家的质量观念要有所转变,由单一提高产品的使用质量的质量观,到引导消费者使用产品改善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绿色质量观,提高产品的绿色效应。现实生活中质量不足的产品与质量过剩的产品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最佳选择,质量不足的产品给消费带来生活的不便和浪费,质量过剩同样会给消费者带来浪费,因为消费者必须为产品的质量过剩部分支付费用,更重要的是过剩质量带来的对资源的无谓消耗、浪费,不符合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
另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还存在一种经营上的寿命,这种寿命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寿命,也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事实上,对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进行跟踪研究并在营销市场上加以“借用”,适时推出“有分寸”的产品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近年来空调市场上出现的负离子空调,厂家宣传资料上宣传它可以更好地改善室内空气。但据有关专家介绍,负离子是一种寿命非常有限的空气分子,很容易被中和,在清洁空气中的一般寿命是四到五分钟,在污浊空气中仅有一分钟。所以一般在空调出风口2米处,负离子只剩下原始浓度的百分之几甚至更少,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企业对此非常清楚。只不过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空气类空调势必极大地提高生产成本,而目前的市场还接受不了这样高昂的价格。但企业又不能漠视近年来消费者追求健康、恐惧“空调病”的消费心理,于是“适度”的产品便出现了。当然,新旧产品的差异只在于多了个“卖点”,它只是企业为引导消费者购买自身产品而多“制造”的一个借口罢了。
总而言之,企业在谋求市场开发策略时,不要将思路局限在追求“更好”的产品上,而应将思路放在如何能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上。换个角度说,在企业产品开发思路上,应紧跟市场变化适时推出“有分寸”的产品,而不应过度迷恋“质量过剩”的产品。毕竟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说质量过剩都意味着浪费,因为追求和谐的社会生态文明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分析;建议
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和逐步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促进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加速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会计作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客观、真实的经济活动以专门的方法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帮助有关人员作出经济决策,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这些经济行为对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真实、统一、可比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这一重要经济管理活动的指导依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因此也被推上了会计的历史舞台,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大势所趋、全民所望。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分析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市场的国际化,企业需要在会计准则指导下出具一套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且具有明晰性、通用性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些会计信息按照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审计可顺利通过,这是企业国际化的必要保障。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是利大于弊。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质量,保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通用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时的上市成本,并有利于保障中国企业顺利、快速步入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轨道;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有效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降低贸易壁垒,对经济全球化快速、良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也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吸引国外投资。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大于弊,我们应采取积极采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去对待它。
(三)我国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赞成是首要态度。我国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社会进步、是发展趋势,中国会计准则应当顺应这一方向;第二,会计的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趋同不等于相同。由于各国文化形态存在差异,适用的政治与经济体制各不相同,不同的经济背景产生的会计准则的适用性也不会完全相同、不同的经济环境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所以趋同是一个各国,趋同化异的渐进过程;第三强调趋同应当是一种全球会计行业互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前提条件公开的、可比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应当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平等参与,共同研究协商制定出来的。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方式应当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努力扩大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努力使国际会计准则尽可能公平合理并充分照顾我国的切身利益。而不应当是我国单方面被动地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的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新准则引进了许多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应用的新概念,这也是国际趋同的一个明显特点。如对计量属性(基础)的再认识,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中我们没有金融工具这个概念,也就不可能单独对它进行计量和核算。在这次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我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首次引入金融工具概念,分类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并在会计准则中对这四类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也作出规定,这让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计量更加清晰,也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题更好地掌握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志况。我国财政部在2010年10月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线图,这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明确了时间框架和思路。
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是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用来规范会计准则的理论,科学的概念框架体系可以为各项准则的研究、制定和评价现有准则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我国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为了适应我国准则体系的建设,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立足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环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这对规范我国会计准则与实务操作、强化会计准则的严肃性、保证会计改革和实施的正确方向有指导性的作用。
(二)提高我国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续顺利进行,一大批具有较高执业能力、道德素养的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必不可少,而我国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人才较为稀缺,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而且近年来我国的会计新准则、新制度发展很快,很多会计人员对准则的运用感觉很难把握,不能自如的选择恰当的准则来处理业务,这需要我们通过多渠道提高会计人才质量。在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并加强会计准则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让会计从业人员也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
(三)各行联动保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施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是会计行业与国际接轨,更需要各行联动保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施,如生产(研发)人员、人力资源、内部法律人士等各方都需结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筏,调整工作流程和系统,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形成国际间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必须过程。目前我国已迈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步筏,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程。我们还需不懈努力,不断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持续平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会计基本准则研究文库[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3]财政部会计司.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国际协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3(2)
[5]何英姿.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国际趋同研究[J].经济研究,2006(6)
-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的典型特征
- 下一篇: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内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