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金融危机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球性金融危机

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牙买加体系;实体经济

作者简介:何亮(1974~).男,湖南株洲人,广东五邑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11;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2-0136-04 收稿日期:2009-02-10

一、引言

自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升级为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以及各大股市剧烈震荡。在这场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高盛、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房利美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岌岌可危。这些百年老店迅速从华尔街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接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迅速传染到全世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日大幅下挫,严重打击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自2007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机构已经宣布的与次贷相关的亏损和资产减计已经达到了5000亿美元,全球股市因信贷市场崩溃所蒸发的市值高达11万亿美元。

金融危机穿越全球金融体系的防火墙,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数据显示,房价与股价暴跌导致消费者信心不足,致使占美国经济总量约2/3的个人消费开支出现下滑,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增加。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0.3%。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2009年初以来,美国非农业岗位已经累计减少76万个。失业率从年初的4.7%上升到9月份的6.1%,失业人数新增75万多人。同时,受经济衰退降低了美国的进口需求的影响。中国、印度等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出口减缓。实体经济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此外。美元大幅贬值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像欧盟和日本等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导致其出口需求下降,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

从目前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来看,可谓是众说纷纭,理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王漪瑁,2008;杜厚文,2008;黄纪宪,2008),很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各国政府在危机应对政策方面的一致和协调性。本文试图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以及次贷危机等角度来解析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各种原因,并就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来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金融化的倾向,但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失衡的问题。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周军等,2008)。美国赤字增长、全球贸易不均衡、美元贬值、利率差别以及国际投资资金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同时,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其不断增长及对外过度供给给全球带来了流动性膨胀(张云等,2008)。国际金融结构的失衡最终通过不断膨胀的流动性投向,导致实体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根源于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并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再经过美国经济内外平衡问题以及当前货币体系的缺陷传导到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1 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采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天然的、难以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注定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牙买加货币体系下,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且美元不受黄金的束缚。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币举债的国家。这就为美元的全球信用不断扩张,全球流动性泛滥提供了可能。其次,牙买加货币体系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汇率的经常性变动助长了国际游资投机活动不断加剧,使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国家深受其害。此外,牙买加货币体系实际上是在一种“无制度”的环境中运行.缺乏对国际储备增长的多变协调管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国家的双边谈判,这很难为平衡双边贸易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吴东泰,2006)。在此情况下,新兴经济体过快增长的储备货币加速流入到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的美国,使美国金融资产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可见,在“无锚”的单一货币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是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在联手采取各种措施避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冲击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和变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免重蹈覆辙。

2 美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

在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政府可以在美联储货币发行的支撑下,毫无顾忌地发行债券,其商业银行系统也可以向国内企业和个人大量放贷,为美国居民和政府进行消费而非储蓄提供了条件。低储蓄与高消费相伴随是美国经济一大特点,据统计,近年来消费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美国的个人储蓄出现了-1.0%的储蓄率。不断膨胀的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居民的高消费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而在缺乏国内储蓄的条件下,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来证券化其债务,再将证券化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造成资本项目顺差来回收美元,使得国际收支保持着脆弱性的平衡。这样下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断膨胀,且急于寻找投资的标的物,美国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为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制造条件。特别是在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后.美国实行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如图一所示,从2000年~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更加刺激流动性的膨胀,大量的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疯狂地流入房地产行业中,造成了房地产资产泡沫化。这种资产泡沫在美国外债累积效应,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刺激下必然破裂。表现在2004年6月份以后美国不断调高利率,房地产资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由此带来带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3 美国次贷危机是引爆当前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和收人证明缺失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近年来迅速扩张,但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

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另外,在次级债危机中,标的资产不断地重新组合、包装,进行资产证券化产生了多样化创新产品,这种证券化产品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但这种证券化却通过杠杆效应增大了流动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另外,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次贷产品而有意忽视向投资者说明风险,最终放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程度,并导致次贷危机从信贷危机演变为资本危机传导到全世界。

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种演变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张明。2008)。首先,危机先从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泡沫破裂触发。带来了美国信贷危机;接着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这种信贷市场的危机传导到资本市场上;资产价格的下跌导致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危机又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并扩散到全世界;最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对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造成影响,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1 次贷危机的积累与触发

2003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低联邦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片繁荣。在利益的驱动下,贷款机构纷纷加大了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次级抵押贷款风险较高的事实,这给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李进等,2007)。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趋势开始出现。在此压力下,美联储开始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调高基准利率,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如下图二、三所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基准利率从l%上调至5.25%,2006年6月至今的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如果下跌的价格出现低于未偿还抵押贷款合同金额的水平。很多本来信用就差的借款人干脆直接违约,这样信贷市场上便面临着流动性危机。次贷危机也就爆发了。

2 次贷危机从信用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

资产的证券化可以转移金融机构潜在的高风险(孙立坚等,2008)。在未实施证券化之前,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信用风险完全由商业银行或专业贷款公司等贷款供应商承担。一旦实施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则与该部分抵押贷款债权相关的信用风险及其收益,就从贷款供应商转移到持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CDO)的机构投资者手中。巨大利益驱动与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极力推广次贷产品,并经过层层包装.原本简单的债务抵押凭证被演化成无现金投入、只承担风险并能获得现金流的衍生金融产品。通过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在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将风险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对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揭贷款证券化具有极其复杂的流程结构,且每个层次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具有极高的杠杆度。信贷资产被不断打包转卖。在循环定价的作用下,初始的信贷资产价值得到了数倍的扩大,贷款机构及投资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不断增大,而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其次,资产证券化不仅是一个风险分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扩张的过程。在整个资金链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迅速波及到几乎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存在,必然把原来仅限于信贷市场中的风险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上来。

3 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不断地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325个基点。从5.25%降低至2%。然而金融市场上的信贷紧缩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从图四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TED息差(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反映了银行之间相互提供贷款的意愿)从之前的不到50个基点,一度攀升到200个基点。尽管美联储采取了降息和注资措施,该指标一直在100至200个基点区间内振荡,目前仍停留在100个基点左右。这表明美联储空前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给实施以市定价会计记账方法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产减记与账面亏损。实施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的商业银行被迫启动了去杠杆化过程,因此不得不降低包括贷款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由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信贷市场出现持续紧缩表明了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同时,由于全球金融一体化,上述的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不局限于美国国内,欧洲、亚洲以及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都同样面临着信贷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的影响而深陷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

4 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经济传导到实体经济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背离,但反过来。随着其对市场信心和对消费预期带来的冲击以及流动性紧缩的影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焦继军,2008)。主要体现在全球房价进一步下跌,消费和投资出现萎缩,制造业产值下滑,就业状况恶化等。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目前该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出现萎缩。如图五所示,无论是房屋开数量还是房屋销售数量在次贷危机后都显著下降。同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负向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下滑。另外,公司股票价值大幅下降,削弱了企业新增投资的动力。实际上,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支出总额负增长3.1%.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美国当前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5.5%下降到3.7%,达到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低点。美国2008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3%,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四、当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更深刻地从美国实体经济传导至全球实体经济。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这些都将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行业构成冲击。同时,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的恐慌心理将导致惜贷的行为,从而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其经营以及投资规模的扩大,这将进一步放缓全球实体经济的增长。

篇2

经亚洲开发银行ADB授权翻译并发表此文,本刊对原文有所删节。ADBI对译文及其使用免责。

关键词: 金融危机银行业亚洲地区

中图分类号: F83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9-05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亚洲银行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表1是穆迪对亚洲主要银行平均资金实力的评级情况,其他主要信贷机构和投资银行对亚洲银行系统展望做出的结论也与此相似。该表反映出2008年、2009年一些活跃银行的评级出现下降或下降趋势。评级机构预期银行贷款质量将面临巨大压力,这将成为该地区银行的最大威胁。认为后续评级活动将主要依据银行的信贷减损、低利润和资本补充需求而展开。银行信贷质量的恶化情况到底如何有待观察,因为该地区公司利润出现下滑,国有银行系统仍在普遍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他情况也会对银行盈利造成压力,如贸易融资量下降、财富管理产品销售下降、投资银行活动减弱等。银行资本金的减少也可能导致贷款规模出现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盈利。除非决策者能够很好地控制住经济形势,这种现象将继续存在。

本地区银行系统的现有情况到底如何?以下将基于标准的CAMEL监管框架,加入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因素予以分析。数据主要来自IMF的全球金融稳定评论。

1、资本充足率

按照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对资本充足的定义,银行控股公司的一级资本比率至少4%,混合一级和二级资本比率至少8%,杠杆比率至少4%。资本较为充足的定义为,银行控股公司拥有一级资本比率6%,混合1级和2级资本比率至少10%,杠杆比率至少5%。如表2所示,亚洲地区银行系统的资本充足情况尚属良好。2008年银行加权风险资产的资本比率在8.2%和16.8%之间。较高的为印尼(16.8%),菲律宾(15.5%),新加坡(14.3%)和泰国(15.3%),较好的澳大利亚(10.9%),香港(14.3%),中国(8.2%)。

由于中国和日本银行系统的资本占该地区一级资本总量的84%,因此,对两国银行的情况需特别加以关注。中日两国分别需关注的是: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和日本银行的资本质量。关注中国的原因在于2009年以来信贷规模增长速度过快,2009年前3个月,中国银行系统新增贷款4.58万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总量,以及同期GDP的70%。贷款的猛增可能会以牺牲资产质量为代价,增加未来的金融系统风险。日本最大的三个金融集团――三菱、住友和瑞穗公司――均低于资本要求,资本质量的问题比数量更大。为了冲销坏账,提高一级资本到6%-8%,日本银行至少需要增加数10亿美元充实资本金。

2、资产质量

2003年以来亚洲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大幅改善,截至2008年底,中国和日本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5%和1.5%。评级机构预期银行贷款质量将面临巨大压力,这将成为对该地区银行的最大威胁。由于亚洲国有银行系统在积极实施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信贷规模的受影响程度未定。中国和越南的银行更是投放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以刺激经济。以中国为例,政府在银行信贷投放中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将多少会导致未来银行出现相应的信贷质量问题。中国的财政刺激政策是有风险的,银行贷款头寸比率在过去12个月内从2008年9月的14.5%到2008年12月增至18.8%,2009年2月达24.2%。一般来说,信贷快速增长的代价常常是贷款质量下降,会产生不良贷款。

3、拨备充足情况

大部分亚洲银行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对其资产质量形成压力。不良贷款增加将影响银行利润,较高的拨备可能导致一级资本受到侵蚀,影响未来的借贷能力。目前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问题不是要担心现有的资本比率和不良贷款率,而是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做好准备。不良贷款比率的理想拨备率是100%。如表2所示,银行拨备率较低的为日本、印度,较谨慎的为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韩国较高。

4、银行收益率

亚洲银行的资产回报率相似,目前盈利一般,不突出。日本由于银行业竞争激烈,边际收益率较低,2008年股本回报率仅为1.5%,印尼银行的收益相对较好,2008年为26%。菲律宾银行的收益(2008年为9.6%)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的投资收益。

5、流动性情况

大部分亚洲银行的盈利模式较为原始,即以存款为基础,资金来源较稳定,未来估计仍是如此,这一模式比主要依靠基金提供资金的银行经营模式要安全。后者只是在澳大利亚和韩国的银行中充当重要角色。因此,流动性(贷款对存款的比率)在该地区大部分是有保障的,只有韩国是例外,其贷存比较高。

6、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

1997年CAMEL引入了第六个要素,即银行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使之简写变为CAMELS。欧洲和美国银行由于采用“贷款并证券化”的商业模式,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暴露程度较大,现在正逐渐向风险较小的商业模式转变。而大部分亚洲银行的商业模式风险不大。表3对亚洲地区银行系统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总结。

二、亚太地区对银行系统的支持措施及其评估

与美国和欧洲一样,2008年年中以来,亚洲地区的政府同样采取了大量措施支持银行系统――某些情况下支持力度可能更大――以减缓经济下滑。主要经济体,由于国内银行对援助的需求不同,国内经济在全球下滑中的暴露程度不同,政府对是否采取干预政策的态度不同,宣布的银行支持措施和财政措施差别较大。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对银行系统的干预最为活跃。主要措施包括提供资本金支持、剥离不良贷款、流动性支持、对银行存续或新发债务提供担保等。

对银行提供援助的最主要措施是对银行债务,包括存款和借贷,提供担保。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台北采用了综合存款担保手段。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为债务提供担保。到目前为止,对银行直接注入资本的必要性尚未出现。但是韩国、日本、印度、中国香港,宣称有意对银行增加资本提供支持。政府希望借此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使其能够维持借贷能力,特别是如果高信贷成本确已开始侵蚀银行资本。一般政府不从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表上移开问题资产,另外,只有韩国对存在流动性问题的中小企业实施贷款担保。随着危机的发展,一些国家可能会采用额外的方法促使其银行系统更加稳定,避免与其他国家相比出现劣势。

亚太地区其他的监管容忍措施集中于为了增加流动性而放松谨慎监管标准,如降低最低流动比率、最低存款准备金要求等。一些地区提高了抵押贷款中贷款对抵押物价值的最高比例限制,以鼓励借贷。证券估价(日本)、重组贷款分类(印度)的会计标准得以放松。未来对贷款分类、拨备需求、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否会继续放松有待观察。

监管宽容并非新出现的概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80年代美国已经出现。美国与其他措施相配合,提高了存款保险的上限,放松资本充足率要求,以避免银行破产。东亚采取了不同的宽容措施,包括全面担保、资本要求、不良贷款展期等。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帮助银行渡过难关,但是也可能会延长危机时间并扩大后续的影响。监管宽容能够起作用,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工具。联邦存款公司的有关报告比较了1980年代有利和有害的宽容计划,批评了没有特定项目的大规模宽容计划,得出以下结论:

长期来看,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实施的大规模的宽容计划是一项高风险的管理政策,因为其成功的机会在于经济环境在储贷机构的自身情况进一步恶化之前得以改善,或者新的风险投资力量得以加入。后一种情况特别会增加储贷机构破产的成本。

在1990年代早期情况有所反转,在1991年美国存款保险公司的改进行动计划中,对垂死金融机构的救助提出了限制。

1、全面担保

并非只有东亚地区在使用全面担保措施,全球范围的国家都在见证全面担保的广泛运用,苏格兰皇家银行对全球使用这一措施的银行进行了统计,发现大部分的国家都建立了担保措施。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其他国家金融危机中全面担保的运用有教训可寻,全面担保可能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尽管亚洲采用的担保措施确实带来了稳定,但也约束了处理金融压抑的后续措施选择范围,并难以退出。

学术界的观点是什么?学术界很清楚地将全面担保与道德风险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的全面担保措施将限制后续政策的选择空间。更重要的是,危机造成的财政成本是内生的,该成本会因全面担保而增加。财政成本的变化主要可解释为较差的政策措施所致,如增加监管宽容、全面担保、或两者折衷。如果忽视内在问题,看似平静的危机会引起轩然大波,增加后续成本。我对该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全面担保会增加财政成本、延长危机的持续时间、增加GDP的损失。学术研究倾向于对危机的处理采取强硬的回应措施,认为在全面担保和其他宽容措施中采用的伴随政策,会增加银行危机的财政成本,无助于提升经济复苏的速度。尽管会产生较高的附随成本和道德风险,但政府仍在危机中反复使用全面担保的原因很明显。政府在机构和政治意愿、必要的财政政策缺失之时,运用全面担保以控制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全面担保不应被经常使用,只能适用于较小的目标,如对新债务提供保险而非覆盖所有债务头寸。对全面担保应给予正确标价,严格加以遵循,成本披露充分。

2、剥离不良资产

政府机构既无专业能力也无动机对问题资产的解决做出最终决策。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尽管在处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不断获得经验,但进展缓慢。印尼的银行重组机构在危机后的资产处置中并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引入新的、又具有足够经验的机构在操作中存在困难。但是政府需要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处理过程应该依赖市场力量而非政府力量,从而为金融行为提供正确的激励。处理不良资产的措施可以是对奖惩比例的适当组合以引导金融机构逐步解决不良贷款,如将过多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如果资本充足率恶化的原因是为了处理不良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对资本充足率予以宽容是可行的。有关设计应达到以下标准,首先,必须将问题资产剥离至私人部门。其次,在提供政府流动资本时,应确保私人权益资本安全。应将管理者利益进一步与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第三,应在私人部门中创造处理受损资产的竞争机制。

3、直接的资本支持

政府直接为银行短缺资本提供支持,而不对银行需达到什么条件提出要求,会形成相当大的道德风险。提供资本支持时应考虑以下措施:1、以市场为基础对资本注入进行评估。2、与私人部门的配套基金相联结。3、资本投入采用优先股或可转债的形式,锁定可能的损失。

三、亚太地区银行系统的压力测试

直到最近,国际金融机构对金融危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美国。然而,IMF最近的全球金融稳定评论指出,银行危机是全球性的。在此背景下,分析亚洲地区银行系统的现实情况以掌握资本短缺的情况是有指导意义的。本文采用Bankscope提供的数据,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数据既非及时(2007年)也非全面。第二,由于各国管理体制、会计制度和税收体制不同,跨国的资本、股权和不良资产的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第三,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数据。因此,分析数据需要花费精力。结论只能被谨慎加以采用,仅是指导性的,而非结论性的。

对亚太地区银行资本短缺情况的估算需要采用保守的假设:一级资本对资产的杠杆比率为5%,不良资产比率8%,对不良资产的覆盖达到100%。结论如下:压力测试显示大部分的银行系统能够抵御冲击,但需要更多的资本以达到此目的。这一拥有约1.2万亿元资本的最大的银行系统,预期资本短缺约7580亿美元。一级资本短缺最严重的是韩国(445亿美元),中国(1091亿美元),日本(5188亿美元)。令人吃惊的是菲律宾和泰国并不需要额外的资本注入。

四、银行业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

随着电子通讯的发展,监管障碍减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资银行正快速增加其跨境借贷,同时积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的存在构成许多发展中国家银行系统的重要特征。外资的占比差距巨大,例如,拉丁美洲中的大经济体如秘鲁和墨西哥外资占银行系统比重分别为95%和82%。欧洲、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的银行部门中的外资占比要比东南亚的较高。

近期的金融危机显示,外资参与既能带来收益也能带来风险。发展中国家通过向信贷压抑的公司和个人部门增加贷款,提供高端金融服务,为应对外资银行竞争而提升效率,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外资银行也可能将负的金融冲击传染到全球:大银行可能因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问题、信贷标准提升、资本压力增加等问题而突然收缩发展中国家的贷款。

银行的跨境融资活动近几年在持续增加。同样,跨境资本流动可以给国家带来资本,但也会增加流动性风险。资金跨境流动与金融稳定存在联系。一些新兴市场的银行系统正变得更加依赖外资银行和批发性外国基金。外资银行的子公司有时会向其母公司借款,如韩国;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批发市场借入资金,向居民提供外币贷款,如东欧。

对外资依赖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在2008年9月和10月,市场去功能化时表现明显。虽然以此评估对亚洲的影响为时过早,但由于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在国际银行间市场中表现活跃,如果银行间市场压力持续上升,这些国家需要考虑其国内银行是否会在国际市场中融资面临困难。同样,国际银行疲弱的资产负债表将对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借贷者形成负面影响。对一国应如何对待外资银行的讨论超出本文的范围,但国际信贷中介的本质和特征将持续发生变化,新兴市场需要采取措施正确对待国内的外资银行。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收益的努力应集中于,给外资银行设置限制,小心获取其带来的益处。

五、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1、金融部门前景展望

IMF在地区经济展望:亚太(2009b)中指出,公司现有的坏账违约风险处于偏高水平,但比亚洲金融危机时低得多。报告因此认为金融危机对公司和银行部门存在较大影响但处于可控制范围内。估计亚洲债权人(股东除外)在违约中的损失将达到GDP的2%,银行损失将达到总资产的1.3%。风险可控的主要原因是遭遇金融危机时公司部门的财务状况健康、杠杆率较低、盈利良好。这些发现基于这样的预期,亚洲经济出现稳定并将逐渐复苏。不管怎样,现在都需要开始着手处理银行问题和公司重组问题。

2、全球信贷收缩

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这场危机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例如,IMF预计亚洲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比上年明显下降。此外也要深刻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尼、韩国和泰国的教训。IMF的一份关于40个主要金融危机的分析报告指出,处理金融危机相关的财政成本约占GDP16%。比如,印尼不良贷款最高时达32.5%,危机的财政成本占GDP达56.8%,产出损失达GDP的67.9%,实际GDP增长率最少时仅为-13.1%,处理不良贷款的初始努力见效甚微。虽然本次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有很不差别,但这场危机注定会对亚洲产生重大影响。

将危机后私人部门的信贷演变分成三个阶段:信贷恢复增长所需时间,名义信贷价值超过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信贷对GDP比率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时间。见表4。平均来看,信贷恢复增长需要14.5个季度或3年半。在经选择的样本国中有8个国家信贷对GDP的比例再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美国花了60个季度(15年)使信贷对GDP的比率恢复到1990年第二季度的水平,即持续增长的最后一个季度。有关结果显示,如果一国在危机期间遭受持续的经济下滑,那么名义信贷将花费多个季度或年度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信贷对GDP比率的恢复时间甚至更长。如果历史可作为借鉴,那么全球信贷增长不会很快恢复。

3、非银行金融部门难以弥补银行部门萧条

银行是主要的融资者,但仅依赖银行不能满足长期融资的需求,股权和债务市场同样提供长期融资。以下将对资本市场、共同基金、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资本市场中,只有韩国可以为新资本提供较高比例的直接融资,其他国家的容量较低,难以为公司提供充足的长期融资。亚太共同基金市场与全球市场相比较小,仅泰国和马来西亚尚可。而且这些地区对共同基金的管理存在不足,主要问题在于:对投资者保护不够、信息披露不充分、基金净值的计算存在问题、销售渠道不畅、对联结产品的估值缺乏管理规则、许多大基金并不遵守国家评估准则。养老金市场较小,如果政府有意改革并提振养老金基金,调动国内资源的潜力巨大。保险部门的容量同样较小。见表5。因此,当银行难以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时,较弱的其他金融部门也无法弥补这一不足。

4、公司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

IMF(2009b)警告称新兴市场的公司坏账比率有可能增加。新兴经济体拥有1.8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务,这一数值在2009肯定会上升,违约的威胁上升至“危险的程度”。IMF的报告指出,“处理公司的破产问题将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挑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IMF2009b),但是亚洲地区公司部门具体的受影响程度尚不可知。可得的数据来源中,包括Worldscope和Amadeus未能及时对公司部门的影响情况做出评估。不过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该地区的许多国家对其公司进行了重大财务重组,从金融指标来看,这些国家的公司部门是健康的,东亚的金融活动有了很大的转型。未来的后果不致于太严重。

记住过去是为了避免未来重蹈覆辙,但在所有关于全球银行部门脆弱性的讨论中,几乎没有涉及公司重组在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恢复健康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的讨论。然而这正是我们应从过去二十多年的金融危机中需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在衰退中,总产出和公司利润的下降可能会扩散,导致公司压抑,甚至出现破产。银行部门是公司部门的镜像,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不会比公司部门的负债质量更好。如果公司部门脆弱,比如,杠杆过度、盈利较差,银行资产也会较差。因此,公司压抑既是经济疲弱的表象也是原因。银行部门的重组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公司压抑等深层次问题。但是现有的银行重组计划似乎并未涉及这一深层次问题。

六、结论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亚洲经济和金融状态整体表现良好。银行系统健康、公司部门远比其他地区要健全、政府融资稳固。这些,伴随着普遍的高额储备,使亚洲金融可以快速恢复。长期来看,有理由认为亚洲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

但是亚洲银行系统的短期展望是负面的。预计未来12-18个月,银行因经济下滑将出现信贷风险,导致不良贷款增加、拨备增加、收益减少,损失增加。现在许可的贷款损失量和一级资本水平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信贷问题。建议这些地区的银行应增加资本以冲销坏帐损失、提高一级资本比率。

篇3

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下的资本管理

回顾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一系列事件链条可以发现,危机中最早遭受冲击和损失最严重的金融机构,是那些经营高杠杆,不受最低资本充足率约束的机构。与商业银行受到资本约束和严格的资本监管不同,这些金融机构的杠杆率畸高。高杠杆率背后基本经营基础的缺失,使这些机构往往面临稳定的流动性的考验,对市场形势的反转抵抗力极为薄弱,在危机袭来时遭受的冲击最为严重。应该承认,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体系的最终稳定,使得因危机导致的持续性经济衰退局面没有出现,银行经营中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即对于最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事实上稳定了市场的信心。但我们也应看到,商业银行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安全,尽管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优于投资银行,但如果金融危机继续加深,损失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信心的丧失,其抗风险能力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侵蚀,将可能给其稳定性带来真正的考验,并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恐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稳定器,此次金融危机让业界开始关注银行经营的顺周期模式问题,以及在这一模式下银行管理中的许多问题。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经营具有与所处经济环境高度的周期相关性,银行信贷业务与经济的周期性是一对孪生姊妹,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也来自于经济周期波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的顺周期发展模式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和资产市场上升时扩大信贷,降低授信尺度和贷款利率,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资本金,借助于经济高速增长拉升银行的业绩表现;而在经济增长放缓和资产市场趋冷的情况下,则提高贷款标准,削减信贷投放量,并增加损失准备等反向操作措施。这将可能使企业的经营因为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而陷入困境,造成银行的贷款损失,并影响到GDP的增长。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美欧等国银行业采用顺周期发展模式的银行在危机中普遍采用了收缩业务规模,提高信贷标准的做法以应对危机,而这最终恶化了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使各方陷入万劫难复的泥潭。应该提及的是,商业银行还存在资本吸收危机的防线,也正因为银行的资本是保障存款人利益的基石,所以各国监管当局往往要求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维持充足的资本基础。但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银行资本充足率这一防线并没有阻止危机的发生,一些银行的资本很快被侵蚀,资本账户的规模根本没有能力抵挡风险损失的金额,这直接影响了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并最终导致市场信心全面崩溃,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扩散。究其原因,本质上是现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问题。现行资本监管制度过于简单,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上的相关性,使得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方式也具有强烈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信贷资产质量趋好,资产风险权重系数变小,对资本监管的约束力同时被弱化,导致银行在资本管理上放松要求,不顾实际的进行信贷规模扩张,造成了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的形成;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因为银行资产质量处于下降趋势,资本监管的约束力被强化,银行资产管理并未随之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其供给信贷的能力受到抑制,既延长了经济衰退的时间,也对银行的持续经营造成诸多障碍。

虽然危机已暂时告一段落,但未来银行金融机构的损失可能还将逐渐暴露出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2007年到2010年间,发达国家银行体系的信贷资产减记总规模将达到2.8万亿美元,将是目前已经披露的资产减记规模的三倍。会计上的大规模资产减记和亏损确认,将引起美国和欧洲等国涉案银行资本金规模的大幅下降,银行业面临较大的挑战。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银行体系已经获得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内的大量资本金注入,但资本注入的速度远赶不上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的速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估计,整个金融危机中美国、欧洲、日本金融体系的债务损失将达4万亿美元,其中接近2.5万亿的损失将由银行体系承担。这意味着如果将今后两年的损失准备提前到当期拨备的话,这些国家所在银行的有形资本金将消耗殆尽,银行体系实际上在技术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学界和业界的一个重大的共识是,传统对于银行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已经不能很好地揭示其损失抵补的能力,而需要创造新的概念取而代之。西方国家的监管部门和市场参与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识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而是更多的关注于更具损失抵补能力的资本充足率概念,如有形资本充足率指标,这一指标为TCE/TA,其中TCE为有形普通股东权益,即股东权益减去优先股和无形资产后的值,TA则指有形资产,为总资产减去无形资产。有形资本充足率较现在使用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能够在银行出现问题时较早的受到警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工作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并从中借鉴和吸收有效经验,确保银行持续稳健经营的资本基础。当然,现行资本监管框架和体系存在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信贷业务不能很好适应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2004版的新资本协议对此反应也不充分,延缓了银行做出反应的能力。但国际银行监管界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应补救和应对。我国商业银行应从长期持续经营的目标出发,先知先觉地率先在监管部门作出反应之前,先行进行资本管理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改进的战略理念

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于资本管理手段,维持充足的资本基础,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满足银行业务持续经营要求的资本金需要,以支持正常的业务经营。二是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使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的负债得到合理偿付。当然,银行进行资本管理既是为了避免自身出现麻烦,也是为了适应监管部门的要求之举。所以,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待资本管理并进行相应准备,有助于银行更有效和更对路地开展工作。在现实运营中,商业银行也往往根据监管当局对其监管资本,即一级监管资本和二级监管资本的外部要求,在内部进行相应的资本核算准备。

从监管当局的角度出发,作为政府公用事业部门,要求银行维系一级资本目的在于保持其运营的可持续性,二级资本目的则在于保护银行破产时存款人的利益。对于一级监管资本而言,考虑到这个指标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则在监管上就应考虑一级资本能够弥补和吸收极端情况下银行未能预见的损失,监管部门的监管思路也正在朝着这个方面转变。考虑到监管的动向正在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在进行一级资本管理时,就应该重点考虑能够充分吸收损失的原则。目前商业银行经常采用发行次级债等债务工具的方式补充其资本金,时常利用混合资本工具等资本管理手段,但一些混合资本工具要求进行规则的付息安排,这影响了银行保护其财务资源和吸收损失的能力,并侵蚀了资本金基础。有鉴于此,商业银行应该控制混合资本工具的使用,在资本管理上必须保证对一级资本的有效可支配性。对于二级资本而言,由于二级监管资本设立的目的是保证在银行破产和未能持续经营时,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现实中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上往往通过资本工具安排上的“次级化”来实现上述目标。如通过发行次级债,增加资本需要的缓冲层来达到目的。目前,我国许多银行也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来补充资本金。但同时应认识到,就中国的现实而言,短期内并不存在商业银行倒闭破产的现实风险,尤其是资产规模巨大的银行更是具有“太大而不倒”或“太关联而不倒”的属性。实际上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银行出现问题时,不仅存在“大而不倒”,也必定出现“小而不倒”和“少而不倒”的现象,即便对于那些非国有控股完全私有的银行也基本上没有倒闭的现实风险。基于各级政府对于金融事务的介入和对这一块资源的看重,在较长的时期内银行因大规模存款挤兑或倒闭的可能性并不大,各方也存在政府不会让经营失败的银行倒闭而坐视不管的预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进行二级资本的管理与银行监管目标变革方向的相关性不大,商业银行需要扩大的应该是一级资本金的数量,而不是二级资本金的数量。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因未来对于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不同定位,我国银行业应该在资本管理上的理念上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和实际安排。在先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国已经开始使用“有形资本金”的概念来计算银行资本充足情况,我国银行业应及早采用这一资本管理理念,在资本管理中实行稳健的资本过滤政策,审慎进行资本金的计算。首先是关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特点是没有非货币性资产物质存在,在经济形势逆转时其会计账面价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抵御银行损失,商业银行在进行资本计算时应考虑将这部分资产占用的资本全部或部分扣除。其次是关于物业投资和其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从流动性来考虑,这类资产在市场形势紧张时难以获取其公允价值,实现交易也需要一定时间,银行在资本计算中应考虑将其扣除。实际上,银监会也对银行购置物业明确了标准,要求银行不能购置自身业务用途之外的物业,这也是保障银行资本基础的务实做法,我国商业银行应切实贯彻执行到位。再次,为避免双重资本计算,商业银行投资子公司的资本金应扣除。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经呈现较为明显的趋势,商业银行目前可以投资设立基金、租赁、信托公司、保险、村镇银行等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资金拆借较多。但投资或借贷给子公司的资金,在经济形势紧张时可能被占用而无法及时调回总部使用,实际上这种资本金的用途极其有限,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金数量时应将其扣除。当然,在实践中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另外的资本储备基础,财政部对商业银行在财务纪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如目前的实缴资本金制度,还要求银行在在盈利年间按盈利的5%~10%提取一般储备金和企业发展准备基金,商业银行可以使用这些储备金弥补亏损,股东同意时还可以转增资本。此外,财政部还要求银行根据风险资产余额,从盈利中累计提取不低于风险资产余额1%的风险准备金。这些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基础,加大了防范风险的防线,但正如上面的分析,根据未来资本监管风向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并非安枕无忧,仍需进行加强。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改进的展望与建议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如何调整我国商业隐含现有的资本管理框架,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的监管,尽可能地消除经营顺周期缺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成为银行业资本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可能的改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改革商业银行现行资本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资本管理框架。为了消除银行经营中顺周期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应该改变目前根据巴塞尔协议进行资本管理的工作模式,在资本管理框架中加入一定的反周期因素。商业银行现行的资本管理是静态管理模式,即商业银行只要满足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和资本确认标准即可,资本充足率反映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不足。我国银行业应在资本管理中建立起动态资本监管框架,以平滑和应对经济周期的不断变化。在动态资本监管框架下的具体实施策略上,商业银行可考虑设立双层准备充足率制度,即在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之外,再根据宏观经济状态、政策层面的变化、信贷增长率、资产价格、进出口变动等指标,设立一个目标资本比率。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使资本比率保持在目标资本比率以上。当经济形势反转,将资本比率定位于最低资本要求之上,目标资本比率之下。这一制度可使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动态化,保证资本金要求对经济波动的平滑性,减轻信贷资金对于经济周期的振幅。此外,根据动态资本监管的思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在资本管理中引入非风险性标准,如设定最高的杠杆融资比率等,即当银行的杠杆率达到目标水平时,即使其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也必须其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收缩调整。这将更为做实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基础,使商业银行的运营更为稳健。

因地制宜,改进商业银行资本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巴塞尔资本协议实施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工具的增加,国际银行业关于资本的定义和范围日渐扩大,资本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复杂。例如,为了监管资本套利目的,许多西方银行设计了混合资本工具,银行利用混合资本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这一工具的缺陷却明显存在。此外,新资本协议中建立了进一步评估交易账的机制,要求银行对流动性较差的产品和交易账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允许银行采用自己的模型计量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敞口。但这些机制在金融危机中却未完全发挥作用,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当检验该类风险的资本充足性,有效敦实资本管理的基础。总之,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的一段时期里,银行利用各种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起了复杂的资本结构,在危机爆发之后,其中一些金融工具的价值急剧贬损,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却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缓冲和吸收风险的作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吸收这些深刻教训,进一步严格资本的确认和计量标准,并提高对资本质量的要求,这将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变革的重要内容。

合理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商业银行损失的动态拨备制度。在实践中,银行可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则主要用于抵补预期损失。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预期损失水平都是根据以往的违约率数据推算得出,拨备计提水平随实际违约率的变化而变动。但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如经济上升期违约率较低,经济衰退期的违约率较高,这也意味着银行的拨备制度具有很大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期趋于下降,在经济衰退趋于提高。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这一特点,也进一步强化了银行信贷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个前瞻性的动态拨备制度,改善现有的顺周期缺陷。如可考虑在盈利状况良好的经济上升期加大拨备计提要求,以增强银行在经济衰退时期的风险抵御能力。但在我国,这一制度的执行可能还存在一些障碍。考虑到拨备本身会改变银行的盈利状况,股东的态度并不明朗,且考虑到动态拨备制度涉及对于未来的主观判断而难以直观描述,以及这一制度变革涉及到银行与会计和税收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问题,这一制度的建立仍需逐步推进。

改进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计量体系,完善压力测试。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因为金融机构大量发展了多元化的表外衍生产品而产生,事实上的监管套利行为深化了银行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上,还需要改进现有的风险计量体系以配合。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拓展风险资产的范围,将以前未曾涉及的资产纳入到风险计量体系中,同时适度调高交易账户以及表外项目的风险权重,并根据资产组合集中度情况采用递增的风险权重,以避免银行在某类资产上的风险过度集中。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压力测试方法,在已有的数据资料不完整(长度不足以覆盖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情况下,压力测试可以有效地弥补现有风险计量的缺陷。但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经历来看,银行机构在压力测试方面的工作并不令人满意。这次危机反映出压力测试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于银行面临的最差情景估计不足。目前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大多以市场下跌15%和20%作为最差情景的假定,这大大低于此次危机中市场的实际下跌幅度。其次,监管当局缺乏压力测试硬性的监管要求,各银行机构在压力测试方面的工作差异较大。再次,从频率和时间选择来看,各银行机构进行压力测试的频率不够高,而且大多集中在风险显现之后。特别是一些银行出于声誉考虑,对结构化产品的风险没有实现完全转移,对此类情景必须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新资本协议要求压力情景反映经济衰退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通过压力测试发现银行的风险脆弱性和集中度风险的具体指向。但从目前看来,商业银行的这一工作还需要完善和加强,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来看,需要强调压力测试方法在资本管理中的重要性,针对已有缺陷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建立压力测试的框架,这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操作中,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关注风险的“次轮效应”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反应给市场环境带来的压力,使用更严格的压力测试标准,增大对最差情况的估计,提高压力测试频率,尤其是需要增加在经济繁荣和银行经营状况良好时期的压力测试,并从公司治理角度建立起经常性的压力测试机制等。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策略,主要表现在对信用风险识别上采取事前控制、事后抑制的策略,也就是在授信前先对借款客户和债款进行评级,再根据评级结果配合银行自己的信贷政策和风险的偏好,决定是否对客户授信,藉此避免一些较高风险的客户,而授信后,则加强对风险的监管,期望在发生问题前能够采取防范措施,阻止授信的恶化及损失。

(一)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在于能发现高风险授信客户,并能够将其拒绝于外,如上所述,银行会在授信前先对客户和债款进行评级,接着将评级结果与商业银行自己的标准做比较后,甄选出高风险授信客户,从而有效控制银行信用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银行损失。

(二)事后抑制

商业银行在授信通过后,会定期要求客户缴交相关资料,并派专员实地访查及监督客户,以此及时得到客户最新信息来更新客户的评级,最后依照评级结果将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通常商业银行会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积极发展客户、一般客户、需要关注客户和高风险客户。对不同的客户以不同方式管理,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进而较好的控制信用风险。

(三)及时抑制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贷款期限通常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客户一旦发生问题,银行往往会采取相关措施来抑制风险与阻止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向授信客户派遣财务专家,帮助客户了解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一旦发现授信客户财务出现危机,立刻停止对该客户的新增贷款,并努力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本息;3.追加担保人和担保金额;4.追加资产抵押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历史数据数据库缺乏,模型无法建构。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建立电子化信贷管理系统,此举能将数据大量集中,但部分银行还是没有历史数据数据库,另外信息系统的开发商缺乏连贯性,造成数据间缺少一致性,这导致分析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信用风险模型建立遭受阻碍。

(二)评级机构落后。我国自身缺乏成熟的外部评级机构来提供信用评级,只能通过国外的评级机构,而国外的评级机构对我国状况了解并没有我国本身来的多。在内部评级里,我国多数银行是利用客户过去的财务信息和相对应指针来评分,而过去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客户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长期贷款评分时更不可靠,另外我国缺乏对现金流量的预测,难以真实反映客户未来偿债能力。

(三)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我国衍生性商品市场才刚起步,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能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尤其是衍生性商品。此外,我国在风险量化上还很落后,无法建立现化科学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目前评级多由各银行信贷职员进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四)防范信用风险意识薄弱。大多数员工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不多,造成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于信用风险是把它当成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责任,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没有自身员工的配合,更加难以有作为。

(五)信用风险内部控制不完全。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没有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且较少对市场细分,另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尚未建立或是经验不够,缺乏有效风险管理的能力。因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着重在事后检查,并没有一套预警制度,只有在贷款不能还本付息时才发现资产质量恶化。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革

2009年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篮子政策作用下,我国有效的抑制了由于外需不足所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总体经济回升向上。而除了刺激经济回升之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也有了新的改革,根据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年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加强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

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主要在公司治理及内部改革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9年要求其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是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另外更开办县域城镇建设贷款,扩大存款业务范围,稳定拓展业务领域,努力提高市场化管理水平。而中小企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能力上也有显着改善,截至2009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3%,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可看出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改善,全国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5%,不良贷款余额637.2亿元,两者均创历史最低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2%和182.28%,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二)提高资本质量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对信用违约情况的动态监测。二是加强不良资产监管,继续实现不良贷款低位“双降”和风险抵补能力高位提升。2009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亿元,比年初减少630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比年初上升38.6个百分点。三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呆账贷款核销工作。

篇5

近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探讨其产生原因和影响的文章非常多。在很多文章尤其是媒体报道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使用,甚至互为替代,这种用法对吗?这两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当前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论从波及的范围,还是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看,这场金融危机都不亚于1929~1933年那场经济危机。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体报道中,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淆使用,甚至互为替代,这是不对的。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当前金融信机的性质和影响是必要的。

什么是经济危机

当代多数中国人头脑中的经济危机概念基本上来自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其表现为生产减少、工人大量失业、购买力和需求下降、通货膨胀等问题。

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内涵要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宽泛得多。从形成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发的结果。爆发于1929~1933年间的美国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使得社会贫穷阶层和人口不断扩大,从而制约了社会消费能力,导致了社会生产的过剩。而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有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战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世界贸易一体化趋势加强,资本市场发达,金融领域创新活动频繁,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虚拟经济超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因素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

举例来说,1970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引发的;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则是由东南亚国家放松管制和过快的资本自由化、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汇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经济危机则主要是资本项目开放过早且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国金融领域中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等因素,深层上还有社会政治原因:政府长期以来为满足民众的愿望而偏好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房贷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金融萎缩,股价下跌,资金供给不足,流动性低,并引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经济萧条,甚至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现代社会金融危机之所以频繁发生并迅速蔓延,这与发达的现代金融市场密切相关。由于实体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制度硬约束的不复存在(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虚拟经济超常规发展。金融市场异常活跃,泡沫现象严重,这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资本市场过度膨胀,流动性过剩加剧。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紧密,某一国或地区金融领域出现问题,立即会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经济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出现。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联系和区别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应急管理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及历史经验教训

从2007年开始,美国爆发了次级抵押信贷危机。2007年2月,美国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公司宣布2006年第四季度业绩将出现亏损,并在同年4月宣布破产,美国次贷危机随之付出水面。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次贷风险全面暴露,大量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濒临破产,对冲基金被迫清盘,投资银行宣布亏损和倒闭,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目前,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直接源于资本市场创新过度、信用过滥导致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但与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放贷政策和金融监管缺位也有直接关系。从此次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其影响远远超出预期。

危机正在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市场蔓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信心扩散等传导机制,迅速扩散到新兴国家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一些国家新美元升值、资本外逃、出廓产品价格下跌,贸易条件恶化,经济面临大幅下滑风险。

由于危机重挫了发展的信心和有效需求,全球贸易流动性危机已经出现。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多次重大金融危机,如1929年美国大萧条、20世纪90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1990年日本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尽管成因不同,结果各异,但是我们仍能通过比较,发现其中带有共性的特点与经验教训:资金使用成本过于低廉、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和开放的步伐,是导致投资过度,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膨胀的主要原因。尽管当前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衍生性金融产品而显得更为复杂,但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共同的,那就是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秩序混乱,人们对政府信任度下降,政权更迭频繁,严重破坏和偏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道。

历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最大启示就是:国家安全并非简单地表现为国防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安全,而经济安全的关键在于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更为全面、安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另外,由政府驻缅主导并介入危机应对是目前市场的普遍共识。当政府处理的态度越明确,或是应变速度越快时,越能缩小市场震荡的阵痛期,社会成本的负担也会愈小。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及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的压力也相应明显增大。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已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一是出口形势相当严峻;二是消费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三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四是一些重要经济运行指标明显回落。

(二)经济形势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突出,维护和谐稳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部分沿海企业关停、倒闭程序不规范,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人工资和劳工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各地出现多起由此引发的社会群体性治安事件。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可能继续恶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经济形势变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随着经济困难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现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炒作热点敏感问题,致使社会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本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工业生产、外贸出口增幅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经济增速回落。由于首都经济服务主导性和总部经济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四)本市由经济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增多。

1.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引发的失业人员无序流动和管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随着危机的发展变化,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将会逐步从沿海地区向本市传导,占本市企业总量95%以上的中小企业将面临裁员的压力,此外,对农民工的需求可能减少,容易造成农民工大量返乡和无序流动,由此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2.股市、房市波动较大导致的社会恐慌情绪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心理预期的变化影响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正常秩序,导致公众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不断放大,并在下跌的股市、房市中不断得到印证,这种恐慌可能迅速地传播和扩赛,成为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3.不断上升的劳资纠纷及其引发的社会安全时间有所抬头值得重视,近期,因劳资纠纷导致的劳工聚集和威胁跳楼、跳塔事件频发,特别是在外来劳工使用较多的建筑、安装等行业表现更为明显,如果处置不当,容易损害政府形象,很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

4.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可能导致安全生产形势高度紧张。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本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地铁建设加上大规模政策性保障住房、水电气热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今后几年的开工和在建项目将会大幅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金融危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

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我们应灭且跟踪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深入研判本市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和新困难,抓紧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应对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对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测和控制,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全面加强金融危机应对工作的统筹与领导力度。

(二)建立经济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1.加强经济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力度。我们应吸取美国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各自为战,贻误战机的教训,未雨绸缪,建立起一个更为有效的金融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将全市的经济危机管理和应对纳入一个有序、规范、条例的轨道中。

2.加强金融危机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危机应对工作的制度化。进一步制度或完善相关配套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和金融危机应对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三)建立经济运行的风险管理和综合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金融危机通常都有先兆,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我们可以充分完善和利用奥运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与成果,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

(四)坚持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做好金融危机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一是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加大对金融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对劳资纠纷监管,做好因企业破产欠薪引发的应急准备工作。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引导合理有序流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资力度,消除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

(六)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调动各方面参与首都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公众战胜当前经济困难的信心。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本质是金融市场的一场信用危机。因此,重振民众、企业的信心,防止恐慌心理加剧,是摆脱金融困境的关键所在。同志指出: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

对此,我们要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应对危机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危机、改善民生和解决群众“三最”问题等方面所作工作的宣传力度,真正的化外患危机为内强之机,化短期之危为长期之机,化传统发展方式之危为现展模式之机,为建设更加繁荣、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宜居的首善之区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刘明兴、罗俊伟,金融危机理论综述[J],《经济科学》,2000年4期

[3] 曹远征,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贷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篇7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市场,不会再相信“铁底”。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跌市,如山洪溃堤一发难收,每一场危机中,政府在保汇价时,所设的每道防线,无不以失守告终。政府出手干预,投入的财力总是渺小到难以同市场抗衡。这种经验不绝于史,中国大陆毋须身受其痛从中汲取教训。因此管理层面对跌市,不应苟存保底救市的念头,而应着眼全局,力保经济稳定。

保经济稳定,眼前的焦点在于决战通胀。越南引发金融危机,货币陷于贬值潮的导火线,就是高逾百分之二十五的通胀。全球性的通胀总根源,在于日趋失控的油价,而油价失控的缘起,关乎美元贬值。这个脉络告诉我们,通胀不纯粹是经济体内部的失衡,而是美元霸权同国际角力,引致的全球性通胀威胁。因而亚洲各国才面对同样的灾难,越南不过作为脆弱一环被首当突破而已。

美元霸权以期油为媒介进行国际角力,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油价带动的高通胀,成为千夫所指之际,美国官员指责中国油储欠透明度,又力压中国撤销成品油冻价,无疑想将油价的矛盾引向中国。此举势必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押下新的筹码,显示出继力逼人民币升值之后,在长远石油战略上,美国欲引火烧向中国,而中国是无法不接招的。

篇8

一、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

1.金融风险的几个类型

(1)市场风险,这主要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市场价格等的变化导致企业的资产面临的风险,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企业,威胁其发展。

(2)信用风险,企业之间的债务问题往往会由于一方不守信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偿还或者不能按时偿还,致使债权企业面临金融风险,新兴的网络金融市场也产生了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

(3)流动性风险,企业的资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当企业的资产不能及时变现,或者不能及时增加现金流来偿还债务时,流动性低造成流动性风险。

(4)操作风险,企业的制度和管理出现失误或者决策者决策失误都是潜在的危险,目前企业日益重视日常操作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引入成熟的管理理论来减少操作风险。

(5)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时对外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致使企业面临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筹集资金,可以是借款或者贷款,而一旦企业效益不好导致无法偿还债务,就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

2.金融危机的经典案例

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国的金融危机会殃及世界别国,影响企业的生存。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起初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华尔街风暴进而波及全世界,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以及世界通信公司等众多大企业倒闭,2008年上半年,在中国,仅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就有6.7万家倒闭。并且,倒闭破产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大部分中国企业都经营压力,400多万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国内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厂商--飞跃集团倒闭;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在(广东)东莞樟木头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江龙控股因欠下巨债和工人工资而宣布破产。可见在金融危机面前不分企业大小和实力,企业着实需要警惕金融风险,防患于未然,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危机应对预案,才能不惧怕金融风险。

二、金融管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作用

1.资金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不竭源泉

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可以通过储备资金、贷款、借债等方式进行融资。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储备资金,这就需要企业了解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股票的管理发行策略,企业贷款时也要清楚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政策等。所以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金融管理活动企业应该加强。

2.资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再生产,而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和买入股票等方式,掌握不同股票债券的信息,抓住时机买进卖出。企业可以用手中的资金进行兼并其他企业,或者投资入股等方式促进自身发展。

3.企业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企业的运营在市场中要面临很多的风险,比如货物不能及时脱销,不能按时偿还和收回债务等,这些风险很有可能致使企业破产。再加上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国的企业受他国经济的影响较大,多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都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所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金融管理理论,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避免陷入危机。

三、我国企业金融管理的现状

金融管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和货币价值的稳定,由此可见金融管理的重要性。财政部和央行是我国金融管理的主要机构,制定金融政策,防范金融危机,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保驾护航。我国目前的企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融资难是许多中小企业的困境,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到位等等问题。

四、企业应对金融风险的几点措施

1.应对利率风险,利率是一个特殊的生产要素,企业的贷款需要关注贷款利率,利率千变万化,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定时炸弹,建立利率风险限额体系,时刻把握利率的波动。合理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小区利率风险,运用远期利率协定、利率保证、利率上下限额等规避利率风险。

2.应对汇率风险,国际间的汇率收到主要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出口额逐年增加,企业在积极进行“走出去”的时候要充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造成的危险。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货币保值条款,远期结售汇,担保货币风险等方法,通过套期保值、汇率风险共担条款等金融工具保证外贸的安全。

3.防范融资风险,企业负债融资可以分成现金性筹融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融资风险,现金性筹融资风险多位企业债务期限到期而不能??还足够现金产生,收支性筹融资风险多是企业入不敷出形成的企业危机,这就需要企业合理安排债务以及其偿还情况,加强对筹融资的监控,以保证能够有条不紊的偿还债务。

4.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从优化金融制度环境和建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两方面着手。借鉴国外成熟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增强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防范人为的金融业务操作风险,积极吸纳金融人才,对企业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慎重决策,既要应对风险又要防范风险。

5.创新金融管理模式,将网络技术和金融管理相结合,提高信息化金融管理水平能够使企业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处理,实现各地区子公司以及各部门的协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进行再生管理,对企业的金融业务流程深入思考后进行根本改变,提高效率,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任务尤为必要,这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简化企业的金融关系,方便企业进行金融监管,可以有效的应对金融风险。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影响

作者简介:李丹(1985-),女,沈阳师范大学学院基本原理专业07级硕士研究生;李琳(1982-),女,沈阳师范大学学院哲学专业07级硕士研究生。

一、金融危机的起因

美国消费者长期以来透支其未来的收入,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经济贸易和财政“双赤字”模式乃至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根源。关于这一课题的讨论已有时日,但出人意料得是,这一失衡的经济会以次贷为导火索,引发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意味着东亚过度储蓄,美国过度消费的模式已经难以继续。

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但是,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近年来,美国房地产投资异军突起,这应该算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这些房地产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美国中下收入阶层。在美国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中下阶层的收入难以提高,在金融资产泡沫推动下的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最终把他们逼到破产的地步,引发了世界性债务危机。因此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只是放大了“次贷”危机,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风暴。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自去年九十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空前的救援措施,以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防止经济滑向更深的衰退之中。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新年过后,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1月份,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活动继续收缩,工业生产快速下降,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信心严重不足,国内需求萎缩,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而且,韩国、新加坡、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比发达国家更为险峻,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

对中国而言,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多重的,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心理影响等。直接影响如中国拥有的美元资产缩水,海外投资出现亏损,出口下降。间接影响像引致性的资本市场下跌,海外金融机构为“救火”需要抽走流动性,导致国内流动性紧缩,并且热钱开始外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等等。同时,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居民的心理变化,预期变化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信心的丧失,这些因素又进一步构成对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向下压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可能继续深化。李肇星也说,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2008年年底,中国政府提出将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

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有利影响。例如,可以利用这个危机让一些高耗能,破坏环境,低附加值的企业淘汰出局,企业可以完成产业升级改造,拓展国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自救等。另外,加工制造是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部分而外商赚取的却是高额的利润部分,对于这次危机我们不应该表现积极而更要看对方的表现,鼓励在中国市场销售外资品牌的外发订单交由国内企业完成。总之,我们要懂得分析危机对谁有利并把不利转为有利。

三、扩大内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本着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平稳发展,出台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新举措,这是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扩大内需不是简单等同于扩大内部消费。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而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我国现在扩大内需是有其必要性的。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其次,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再次,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我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1998年,我国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其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今天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依旧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从长远看,这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当前,则对于保持今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在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同时,也要看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如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应的提高;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抗击各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以及我国人口多、市场大,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等等。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潜力十分巨大。实践证明,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扩大内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振中。经济学者的思索 [M],广东经济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徐晓玲。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考察[Z],

[3]危机根源是美国滥用全球资源。2008年11月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4]胡星城。浅谈银行风险与信息不完全[J] 北方经贸 2001

篇10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二)“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畅通,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中国储蓄——投资转换率低;其次,中国的投资率过高;再次,中国的投资效率低下。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以内需促增长

根据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具体到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以内需促进增长很有必要:首先,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其次,“高储蓄—高资本—高投资—高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1.“消费-增长”模式的理论基础

笔者以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说明,首先,看该函数的三个假设:第一,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假设,即人们每多获得的一元收入,会用于消费的比例或数量。其值在0到1之间,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肯定比收入的增加少。第二,消费对于收入的比率,即平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第三,决定储蓄的决定力量是收入而不是利率。利率在影响储蓄方面的作用不大。

其次,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凯恩斯消费函数常写成:C=a+bY。其中,C是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a为自生消费,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代表即使当时没有收入也会进行的消费,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数值在0到1之间。)

2.以内需促增长的现实必要

在人民银行近一次居民储蓄调查结果中,列前几位的储蓄动机分别是:教育费(19.8%)、养老(13.6%)、买(建)房或装修(12.9%)、防病、失业或意外(l1.1%)、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10%),而为了“取得利息”的比例却不到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前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现实和经济增长必须转型的困境下,我国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抓住机遇,走出当前的困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接着对我国外向型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应对金融风暴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