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经济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02-01
一、前言
国际关系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它是由国与国之间联系而产生的,且随着社会上科技的进步、交通与通讯的改善及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得日益密切和复杂化,全球化是历史的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复杂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核心,有力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当代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并伴随社会分工国际化的情况出现的,不是国家或者个人强加给世界的,也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经济全球化让各个国家的资源不受地域的限制,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大的促进了各国的生活水平,所以经济全球化也是限制的经济发展上的客观要求。
三、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让现在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上更加的多元化
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仅仅只有国家,所以在传统国际关系的理论中,国际关系只是国与国间的关系,联合国的产生作为国际组织的宣告成立,在国际的关系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作用下,一部分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起区域性的政府兼国际组织,如非洲统一组织和欧盟等。这些组织的成员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彼此联系加强,相互交往中产生了共同意识,彼此关心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这些组织在国际的关系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国际的事务,且独立的行使国际上的权利并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成为了国际关系上的行为主体。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并建立各种国际组织。随着国际组织的建立,在国际关系上的影响与作用也不断的增强,在国际关系中已成成为了主体。经济全球化正快速的发展,国际关系规模的不管扩大,内容也更加的丰富,且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得到调整
由于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衰退都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发展的基础知识。所以,现在各个国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寻找合作来抵抗这种依赖性,国际合作也就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社会、科技、文化及环境等非政治因素及军事因素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经济全球化可以给世界的经济注入新动力,并使世界经济达到高速增长期。并在国际的关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已经开始代替军事和政治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目前许多的政治问题,也开始寻求经济上的解决,可以说,国际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核心内容。
(三)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的观念
在传统国际关系上,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组织和集团都不允许凌驾在国家之上,国家的是不容许侵犯与剥夺的。但在今天,经济得到了全球化,传统国家的观念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现在国家间的相互依赖问题,是各个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如果想实现自己国家的利益,同时也要顾及到其它国家的利益问题,这样最终自己国的利益才能实现。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国家对本国在经济控制能力上下降,一部分经济无形中被销蚀。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并发展了自己,就不得不交出一部分国家的。
经济全球发的发展,是各个国家必须让渡出一部分传统给国际组织,这是也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利益而做出上的让渡,其并不违背国家本质上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的意义,反对过度宣扬的思想,否则会使国际上的关系处于混乱的状态。
(四)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组织化
经济全球化让地球在空间上的距离缩小了,使各个国家相互交流和沟通更加密切,使世界进入了相互依存的时代。随着国际组织、国际制度及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的发展,说明了国际关系正在日益组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的依存,加快了国际组织的发展,国际组织和国际法也已经遍布全球。国际组织及国际法渗透在国际社会上各个领域,使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好的协调了各国之间的行动,让国家关系有明显的整体性与有机性。
(五)经济全球化让世界额格局多极化
世界格局指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历史时期上有着一定的联系且相互作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战略态势及国际核心结构。
四、总结
综上,经济全球化从各个方面上对国际关系起到了影响,因此我们应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关系中所出现的变化及特点,使国际关系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外交部第九次使节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1998-08-29.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各国经济活动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逐渐超越国界范围,即商品、技术和信息等均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流动,而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该种新趋势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各国多方面的变化,国际关系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次将深入探究两者之间新趋势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20世纪末期,T丶莱维首次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即从本国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从宏观层面理解而言,具体是指各国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范围并构建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性地观点,但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起源的时间为20世纪,而具体年代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同国外研究者塞拉斯丶比纳的观点,即将世界货币体系作为缘起的标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观点也不够明确化,但大致划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持续性地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趋势影响各个国界均衡性地发展,致使贫富差距的拉大。笔者认为各国应客观性地看待以上两方面,通过调整本国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经济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关系分析
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国家关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而发挥主要影响力的是经济。两者之间表现为同步性的关系,一方面,财富欲求促使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及行为,通过向外扩展的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各国国际关系的变化成为了不同国家对外做出经济活动的催化剂,使得国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总体而言,虽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国资源的流动使得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提升本国的竞争实力,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
过去,强权政治时代各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妄图借以经济发展的渠道垄断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政治霸权的趋势。但伴随着国与国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使得各国之间联系逐渐密切化,而且一国只有做出对外做出民主、自由的外交方针,才能够吸引更过国家生产要素流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仍保留过去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和意图,那么该国可能被排挤于全球化的趋势之外。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地平台和机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生产要素流向国外其他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促使其搭建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制定出长期合作和沟通的对外方针和政策,而且国际范围内形成了合作的主旋律。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而言,由于对外市场的扩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国家均希望通过扩大国外市场推进本国发展,但流入国需求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致使流出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基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希望通过该形式以实现政治上的垄断和控制,于是出现了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现状。
3.国际关系呈现经济政治双化倾向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地发展促进了各国范围内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表现在经济中政治方面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关系政治化加强,二是政治功能的经济化发展。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和流出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或者冲突,缓解这些冲突的根本在于各国政府的介入,即通过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制定政治解决方案以解决该问题。于是在该趋势之下,为各国政治对话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于是出现了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出台和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方案等往往需要依托于经济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例如为了与其他各国进行政治上的合作,采取经济上合作的形式,即政治功能经济化发展。
4.各国外交关系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外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一,外交新目标逐渐形成。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是各个国家现阶段对外发展的根本,因此,目前各国制定的外交新目标大多为保持国家和平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等安全;其二,外交实施范围逐渐扩大。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地生产资源流入国,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往往从多边协调和合作方面制定政策;其三,逐步实现外交过程的民主化。各国公开透明化地外交使得一国内外交人员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更好地沟通,而且外交过程平等性地接受国民的监督。
5.国家间多极化发展趋势复杂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同时也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新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且在不断地变动和重组之中,合作和竞争仍未国家间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各国逐渐构建出“世界网络”,使得政治与经济朝着多重化、多极化、分散化地方向发展,一些国家出台和颁布了新的规定、制度等,国家之间以及本国内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使得国际新秩序逐渐构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化。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新趋势,新型趋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题。一国要想在该趋势下更好地发展,需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顺应趋势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审时度势,同时尽量避免负面化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卿中思(1986~)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学,成都创源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J].北方论丛,2012(3):115-116.
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府;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首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但这是否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是依赖经济全球化而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其实也不尽然是如此,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倡导并推进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以实现国家利益极大化的目标。 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要客观全面,毕竟经济全球化这种制度在全球已经运行了两个世纪,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的机会。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
2.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资源等上的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化问题的缓解以及全球性行动的协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上。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几乎涉及世界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大约控制了世界上 80% 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70% 的国际直接投资,60% 的世界贸易。
4.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物质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资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
5.高度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的快速流动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的经济开放战略是成功的。可是鉴于全球化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与动荡,为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中国政府采取如下几策略:
1.立足国本,面向世界:进一步树立全球意识,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努力地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努力推进建立公正、合理、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
2.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周边环境,加快实施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国民经济,并操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对内,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清除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即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
3.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就应当适时收回,让市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力度,促使政府的角度由直接引导改变为间接诱导型转化。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加强民主监管机制, 防止和克服出现官商不分和政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公平。大力搞好经济建设,提高物质文明的程度,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步伐,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外开放,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作用,规避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远去,因此只有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坚持以“人”以本,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力开发人力资源,走“人才兴国”之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并达到长治久安,这是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和运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的发展规律,把中国社会推向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和文明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2.
篇4
中外名流汇聚畅谈投资机遇
该论坛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及权威人士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投资形势,探讨中国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趋势,解析影响上述地区投资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创造的新的投资机遇,并就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
开幕式上,亚洲资本论坛主席李俊、吴江市长徐明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分别致词,美国普林斯顿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副总裁浮勇军等知名企业家发表了投资感言。
在主题大会上,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欧元之父蒙代尔等知名人士围绕2006年投资形势、投资合作、投资选择、投资策略等主题发表演讲。
会议还就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展开讨论。
福布斯排名:全国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据悉,本次论坛是亚洲资本论坛系列投资论坛的第一站。与会者近距离感受到了吴江这个中国最具成长性城市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后,吴江从乡镇企业起步,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吴江以“亲商、安商、富商”为宗旨,成为外商,特别是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区企业投资的热土。
近年,外资、民资的涌入加快了吴江的产业化进程,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缝纫机、彩钢板、羊毛衫6大产业被列入江苏省20个重点培育产业名单。全市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个中国名牌产品,两家企业进入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行列,7家企业成中国进出口企业500强,7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10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
2005年,吴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60元。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中,吴江名列第六。在福布斯中国大陆百佳商业城市评选中,吴江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三名,是全国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名镇尽展风采
篇5
【关键字】经济周期 地区经济周期 新疆 波动
一、经济周期与地区经济周期
在研究新疆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之前,有必要对所谓的经济周期和地区经济周期做一简单说明。按照经济学界已普遍接受的观点,一般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化重复出现。”(韦斯里・克莱尔・米歇尔)据此,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周期是一个总量问题,不是区域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将经济周期研究方法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也正成为一个重点方向。这是因为,全国经济总量由地区经济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要素禀赋差异,各地区会形成自身的特殊性,中央与地方之间、全国与区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的差异更加明显。针对一个国家的、一般化的经济周期理论,不能完全反映地区经济运行的特殊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减缓的趋势。因此,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区性的经济周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地区经济周期研究是对一个国家局部的、区域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是研究全国总量下的局部分量问题。研究地区经济周期波动必须首先认清以下事实:一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离不开全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和联系;二是地区经济周期不能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三是国家政策一般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在全国经济(周期)既定的前提下,验证新疆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并就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加以分析,希望对新疆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方法及新疆经济周期划分
实际经济增长的周期过程并不都是完整的周期性重复,也不能将每一次上下波动理解为一个经济周期。对具体经济周期的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 “波谷―波谷法”或“波峰―波峰法”,也可分为直观判断法、趋势线划分法和中位线划分法等。本文主要运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新疆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进行研究。
1、直观判断法。即根据时序数据曲线和经济的周期规律,将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几个年份作为一些周期的起点或终点,增长率较高的几个点作为周期的峰值。对于一些不大的起伏,往往根据经验判断为某个周期中的小波动。这种方法划分经济周期的准确性跟判断者的经验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习惯上经常采用的经济环比增长率(这里即GDP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按照“波谷―波谷法”,可将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九年间划分为九个小波动(见图1和表1)。
2、趋势线划分法。该方法在假定和承认经济变量在发生波动的同时还存在着趋势性变动,即经济变量围绕着一条趋势线上下波动。当经济变量的变动由谷底接近趋势变动线时,处于周期的复苏阶段;由趋势线到达峰顶的过程是周期的扩张阶段;再由峰顶回归趋势线的过程是周期的收缩阶段;由趋势线回落谷底的过程是周期的萧条阶段。该种方法的关键是要确定趋势线,采用不同的趋势线会有不同的经济周期划分。本文根据新疆经济的历史趋势值得出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的趋势线,从而对新疆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又称趋势百分比法)。
首先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Y(按可比价格,以指数表示,1978年为基期)进行曲线回归,结果为三次方曲线的决定系数Rsq最大,为0.9972,故选用三次方曲线进行拟合,得出29年间新疆生产总值的相应趋势值Y?鄢;然后求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与其历史趋势值的百分比y(具体数据见表2),计算公式为:
y表示各年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的实际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上下偏离程度(见图1,图2),根据“波谷―波谷法”可以将这29年的新疆生产总值的波动分为4个大周期。其中1978―1982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为不完全周期,没有分析1978年以前的情况);1983―1989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7年(该阶段的最大值-1.02虽然仍在历史趋势线以下,但根据判断仍将该阶段作为一个周期);1990―2002年为一个周期,长度为13年;2003―2005年为一个周期(该周期也为不完全周期,其发展仍在继续)。根据表1可以看出,其中两个完全的大周期又包含几个小的经济波动,如,第二个周期包含了3个小波动,第三个周期中包含了4个小的经济波动。
根据图2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四个周期的划分情况,同时能够纵观29年中,围绕着历史趋势线 ,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的变动情况。在1978―1982年第一个周期(未完全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从1978年超过历史趋势值27.23%的高峰下降到1982年的历史趋势线以下的10.2%;1983―1989年第二个周期内,新疆生产总值绝对量水平一直处于历史趋势线以下,即使在1986年峰位(-1.02%)的时候,也未达到历史趋势线的水平,说明新疆生产总值在这一周期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第三个周期(该周期包含4个小的经济波动)中,1990―1991两年为经济的恢复阶段,1992―1994年为经济的扩张阶段,并于1994年达到这轮周期的最高峰,1995年开始下降,到1998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附近,完成这轮经济周期的收缩期,1999年下降到历史趋势线以下,进入衰退期,并于2002年达到谷底,随后在下一个周期内,2003年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值开始上升,到2005年上升到历史趋势线以上,目前仍处于上升趋势。
三、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1、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强的一致性。由图2可以较直观地看出新疆生产总值和全国生产总值各自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大致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波动趋势是大致相同的,即当全国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的过程中,正好也对应了新疆生产总值的绝对值从高于(低于)历史趋势值的高位(低位)降到(上升到)历史趋势值的低位(高位)的过程。进一步利用SPSS对新疆生产总值对其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与全国生产总值对历史趋势值的偏离度作简单相关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57,表明两者显著相关,也证明了地区(新疆)经济周期是在全国经济周期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
2、新疆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同时根据图2和SPSS的分析结果显示,两条曲线是不完全重合的,也并非完全相关。这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等同于全国经济周期,即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在受到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具有一些自身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均有升高的趋势。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或称深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的深度)体现经济收缩的力度。谷位越高,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强,抗衰退能力越弱;反之,谷位越低,说明经济收缩性越弱,抗衰退能力则越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谷位由1982年的-10.2%上升到1989年的-4.79%,再到2002年的-4.36%,上升趋势明显,说明新疆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的经济收缩性变弱,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从图2中可以看出,新疆经济的收缩性要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则强于全国经济。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或称高度,本文是指实际GDP偏离历史趋势值得高度)体现经济扩张的强度,峰位越高,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强,越具有活力;反之说明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越弱,缺乏活力。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1986年为-1.02%(位于历史趋势线以下),1994年上升到7.07%的水平,说明在改革开放后的两个较完整的周期内,新疆经济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扩张能力是逐步增强的,第三个周期比第二个周期更具有活力。从整体上看,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更具有活力。
整体上来看,新疆经济周期的谷位和峰位的升高,说明新疆经济扩张有力,活力增强,且经济抵抗衰退的能力增强,表现出新疆经济发展趋势乐观的一面。
(2)扩张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占总周期长度的比重(周期收缩长度比)则有上升的趋势。扩张期是指从波谷上升到波峰的时间跨度;收缩期是指从波峰下降到波谷的时间跨度。一般用周期扩张长度比反映经济扩张的持续性,而用周期收缩长度比反映经济的抗衰退能力。新疆经济改革开放后的各周期中,周期扩张长度比有下降的趋势,而收缩期长度比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新疆在改革开放后,每个周期中经济扩张的持续性降低,扩张能力有减弱的趋势,但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
(3)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渐趋平稳。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或称幅度)体现经济增长上下波动的剧烈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要大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振幅,但前者又具有自身特点,即新疆经济围绕历史趋势线上下波动的振幅在刚进入改革开放后,从一个高位急剧下落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后,从第二个周期开始至今,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变化不是很大,第二周期为8.42%,第三周期为11.43%,说明新疆经济的周期波动趋缓,经济震荡相对变弱。
3、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受国家政策影响。新疆经济周期波动,除了受其自身的条件的影响较大外,国家政策也是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对新疆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在新疆经济整体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新疆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飞跃,正面临第四次飞跃。纵观这四次飞跃,对新疆经济的发展战略的定位(尤其是前三次)都是围绕农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展开、围绕其自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典型的以采掘和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属于典型的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经济。
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近年来新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增长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性。首先,自然资源过渡依赖型的经济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会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资源性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持续带动性差,受市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影响,产业发展相对不稳定,从而在新疆整体经济波动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在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上,新疆基本处于最初级的上游,属于资源的最初级加工,新疆大量原料资源外运,对下游产业依赖度高,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下,加上新疆非常有限的运输条件,一旦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定会波及上游产业,从而对经济发展波动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四、总结
通过上文对新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既定的前提下,新疆经济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性。新疆(地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又并不完全重合,表现出新疆经济的一些自身特点,如新疆经济的收缩性弱于全国经济的收缩性,但抗衰退能力却强于全国经济;新疆经济比全国经济表现出更多的活力,但分析显示,新疆经济的稳定性却低于全国经济。就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在其自身发展方面是不断进步和完善的,体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其在与全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比较中表现并不容乐观,反映了新疆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潜力。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疆经济,新疆应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如结合国家对新疆资源战略的定位,可在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改变新疆资源开发大多处于上游产业链上的状态,加大资源深加工工业生产,大力发展资源生产下游产业。
(注:本论文获“新疆大学世川良一”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 陈宪:经济学方法通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 唐立久、樊森: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与新型工业化之路.
[3] 刘树成: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篇6
国际上关于家庭金融的调查已展开多年,并建立了完善的微观数据库。如美国的消费者金融调查,旨在研究美国家庭收入、资产、负债情况;欧盟的家庭金融与消费网络调查,用于收集欧盟区代表性家庭的消费与金融数据。欧盟内部,还有西班牙的家庭金融调查,意大利的家庭收入与资产调查等。美国及欧元区主要国家的家庭金融调查已较为成熟,并对中央银行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国内相关研究几年前基本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据的缺乏。
2009年我们组织发起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事实上,调查的前期开展道阻且艰。西南财大几千名学生历经拒访、守候、跋涉,酷暑、台风、暴雨、地震等,访冷暖,问寒暄,尽管困难重重,学生们还是坚持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执著续写理想,让人为之感动。迄今历时7年,收集到全国29个省40000余户家庭的金融信息,目前数据具有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代表性。这是我国首个在全国范围对家庭金融问题进行调查的项目。从微观层面,全面了解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加快金融机构服务创新和金融产品设计提供支持;从宏观层面,为城镇化、房地产发展、经济增长和转型、收入分配等政策制定提供方案和参考依据。
随着经济腾飞,中国正在并将越来越重视数据库的构建使用。构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既响应了国际上对中国微观数据的渴求,也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是风雨的见证,是历史的浓缩。由调查梳理出的数据展现了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趋势。以国民收入为例,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家庭收入年年稳步增长。
而透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现,贫困家庭愿意消费却因收入不足而不能消费,高收入家庭则储蓄了高比例的收入。因此,缩小收入差距的扶贫政策已不仅仅是收入分配政策,更是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政策。
篇7
关键词:中等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区域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长足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基石。对于我国而言最能体现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概况的应该是中等发达地区了。我国目前的中等发达地区主要包括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市区。作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连接点,中等发达地区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浪潮的到来,中国也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中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必然,相应的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要跟上经济的步伐。
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努力实现紧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化基本教育目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已经在转变,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相应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幅度也发生了改变。即由昔日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和创新型进入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阶段。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密切性越碓角浚相应需要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教育结构的提升和教育的现代化也迫在眉睫。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多数中等发达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根据国际通行的现代化标准来判断中等发达地区现代化程度和历史阶段,大体上代表着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所以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方式,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是和全国平均水平一致的,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程度也影响着全国的总体程度。中等发达地区的人口数量决定了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群体是十分庞大的,这样一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对于整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所以若不能发展好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不能解决整体大幅度提升我国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个人教育需求,势必给和谐社会发展带来不安定因素。区域教育现代化始终要贯彻 “以改革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好人才供给和市场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做到:打破地域限制,整合重组现有资源;对于九年义务阶段的教育绝不能放松;对于中职教育要给予资源倾斜,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类人才;对于“千军万马”参加高考的学生则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整体培养,从而为多元化经济培养多元化人才。
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同样的,农村教育也是教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农村经济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的生产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大生产,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要从源头开始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创新型农业就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新农民,这样才能强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是国际竞争,这一点对教育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业的人才来,根据未来农村发展新的走向定向培养,中等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人才的培养方式也要不断调整。
1.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
虽然都是农村,但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特色产业,我们的教育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地区的特色产业或者是支柱产业为各个地方培养输送不同的人才。尤其是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诸如“兽医、科技推广人员、医疗卫生人员、能工巧匠等等一系列人才的培养。对这些人才专门开班培训,定期交流经验。
2.全面打通“信息高速路”
一提起农村的发展总离不开“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思想,同样的,在我国的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村也要修路,只不过是“信息高速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农村一股“电商”之风悄然兴起,农民再也不担心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没人知道了。所以在我国的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村应该大力推广电商的发展。这首先要培养一批熟悉互联网操作的人才,其次要将物流运输路线打通。这样才能更好推动新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三、走出地域限制,开启“云上学习”新时代
中国的地理分为三梯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东部发达地区教育资源雄厚、师资量力优质,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更次之。对此中部发达地区要想发展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必须打破瓶颈走出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此提供了契机。
1.建立区域内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区县的全面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工程,做到教育资源“全网通”,同时能够同步更新数据并向各级学生、老师、家长免费开放。以此来打破整个中等发达地区内的教育资源限制,做到地区内均衡发展。
2.跨区域构建网络,借鉴学习不断发展
地域的限制难以打破但网络却是畅通无阻的。东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信息畅通,中部发达地区就可以和东部地区合作,通过互联网给本地区的学生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开启在“云端”学习的时代。为此需要做到:
(1)在区域内推广电子课本和电子课堂,做到力所能及、物尽其用。
(2)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避免误入歧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关乎全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乃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发展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叶平.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3):51-57.
[2]杨华云.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探析[J].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4(4).
篇8
房地产投资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同时房地产投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额及房地产投资现状,来探讨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房地产投资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确定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得出房地产投资又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1]。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2]。
一、房地产投资
(一)房地产投资体制
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房地产投资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和结构、投资方式。通过对房地产投资体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分析房地产投资主体的构成成分以及预期的发展趋向,对房地产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做出分析验证,确定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并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房地产投资的关键变量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层的意义[3]。
(二)房地产投资主体
所谓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的经济主体。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主体角色转换已基本完成。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三大主体是国内贷款,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其它资金来源(包括个人投资)。目前的投资主体构成比例比较符合我国投资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各类投资主体的有机协调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繁荣。
(三)投资规模和结构
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一定时点上实际完成的房地产投资总额,是一定时期内为形成房地产资产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量。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于房地产的未来投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房地产投资结构是指房地产投资中各类具体房地产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房地产生产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总量和具体分布比例。合理确定房地产投资结构可以保证房地产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直接决定投资本身及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经济效益。
(四)房地产的投资方式
所谓房地产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于房地产的可能途径。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各种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方法;二是可作为房地产投资的各种类型房地产。前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方式,后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产方式或房地产开发的对象。
二、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问题
1、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重工业扩张所需的资本积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那种采取农产品低价收购、派购政策实现剩余产品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的方式已经取消了。市场的自由化程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完善正是保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4]。
2、政府行为问题
政府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难度。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主要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现象。许多地方不顾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二是政府“错位”。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在不少地方,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在某些方面充当了市场的作用,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3、市场问题
市场问题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之一。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现行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波动。二是区域市场发育不完善。现有的区域性经济市场建设不仅存在发展不协调,而且存在着设施不全、信息不灵的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要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目前和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建设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网络,必须从全国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找准本地区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最终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
三、综述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通过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投资的规模、体量、形态可以得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内房地产的大盘或大规模社区的出现,其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及价格体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房地产投资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房地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同时,房地产发展能够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会为房地产投资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机会和机制,从而有利于促进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和稳定增长,带动房地产投资发展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5]。
通过区域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的紧密。区域经济增长是房地产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同时房地产投资作为资金价值的垫付行为,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及其向资金的转化程度,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促进和制约房地产投资数量,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从投资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在区域经济的增长量中一直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消费需求启动难度大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主要取决于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快慢。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伍戈. 我国目前房地产周期中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分析[ J] .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
[2] 王勉,唐啸峰. 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J]. 四
川大学学报(哲学自然科学版),2000,(03)
[3] 罗龙昌. 房地产业宏观管理[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海闻,卢锋.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一、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全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以上,农业生产呈现稳定态势,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粮食产量略有减少,畜禽、水产、果蔬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三季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其中上半年增长17.7%,7、8、9月分别增长16.8%、16.8%和16%,增长幅度呈现略有回落态势。服务业增长幅度上升,占GDP比重预计将比上年有所提高。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在2005年增长10.5%、2006年13.4%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4%,高于全部投资增长幅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9.2%,进口增长29.5%。
2.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在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不断调整的基础上,财政收入、企业盈利、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1―9月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49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1.3亿元,增长28.2%。前三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预计达到1123亿元,增长28.5%。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其中工资性收入11238元,增长11.6%;全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00元,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前三季达7779元,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其中来自工资性收入3291元,增长14.6%。按历年情况,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年度统计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高,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增长10%左右。
节能减排取得一定进展,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1―9月全省单位GDP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1%,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7%。按国家数字,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比上年同期减2.4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05%,降幅分别列全国第1位和第4位。据省环保局等部门测算,三季度污染物减排二项指标进一步有所下降。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和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力度,据省国土资源厅资料,1―9月供应的建设用地中,存量土地达到2771.64公顷,占20.14%。
3.创业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投入与产出增加。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2亿元,增长34.3%;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投入增长26.5%;科研和技术服务投资增长47%;前三季新产品产值3600亿元,增长40.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3%。据省经贸委资料,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已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287项,计划总投资2312.5亿元,年内约可完成投资1100亿元,这对促进产业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二次创业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两方面推进,在加大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的同时,一批企业着力构建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增加,据省工商局资料,到9月末,全省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到18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
4.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增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据省农办资料,1―9月全省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92.28亿元,累计建成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提前完成五年建设计划。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对农村水利事业的支出为87.4亿元,增长28.1%;农村限额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比全省限额以上项目投资平均增幅高出2.5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建设卫生强省“六大工程”有力实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37%。据省卫生厅资料,目前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87%,90%的县(市、区)人均筹资水平达到60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医疗卫生支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5%和22.8%。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加大。1―9月城镇单位新增就业58.6万人,同比增加17.8万人。1―9月,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增加24.5%,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有所加强,1―9月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2070户,有了很好的开端;新开工经济适用房241.1万m2,全年预计达到300万m2以上。
5.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看,一是市场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半年为102.3%,1-9月103.3%,9月单月达105.7%,创1997年以来新高。1-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02.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EPI)为104.7%,“高进低出”压力依旧。同时,农资价格转降为升,1-9月上涨5.6%。房屋销售价格前三季上涨6.4%,其中住宅类商品房上涨7.5%,涨幅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省内价格水平上升,加上国际石油价格走高等因素,对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二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增添新的因素。从总体趋势看,随着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劳动力、土地、水、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价格必然上升,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支出等社会成本必然增加,企业应负担的社会责任理应增加,综合这些因素,企业生产经营正在进入“高成本”时期。同时,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必然要求企业增加研究与开发、品牌创建和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此外,银行贷款利息上升,当前物价上涨引发的通涨预期也将推动工资等成本上升。三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特别是石油加工、化工、化纤、造纸、冶金、建材等工业高速增长,使节能减排面临新的压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主要是,新开工项目减少,企业投资向股市和房地产业分流,使实体经济投资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企业省外投资增多,这虽属企业“走出去”谋发展的理,但与省内产业发展的关系值得关注和研究。五是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不确定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和楼市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加,国内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都将对我省对外贸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上述经济运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相关。
从国内宏观经济背景看,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全国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预计将会趋缓。值得关注的是:(1)在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上,货币政策趋向偏紧,土地闸门继续严把,节能减排的约束力强化,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控制贸易顺差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2)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关注民生、统筹协调的政策措施,将对经济运行状况起到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3)虚拟经济加速发展,流动性过剩推动以股票和房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上升和泡沫加大,虚拟经济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引起重视。
从国际经济背景看,全球经济在经历多年强劲增长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减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17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7年增长5.2%,2008年4.8%,均低于2006年的5.4%。其中,美国2007年、2008年均为1.9%,欧元区分别为2.5%和2.1%,日本2.0%和1.7%,俄罗斯7.0%和6.5%,印度8.9%和8.4%。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和楼市低迷估计不会终结全球经济繁荣,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基本稳定。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稳中趋降,有助于我国经济降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我国按WTO承诺扩大金融开放条件下,将趋于加大。国际市场农产品和石油、矿产、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或继续上涨,特别是原油市场期货价格已创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位,这对我国和我省经济的影响将会增大。
二、浙江经济运行特点与全国的比较
1.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与全国基本一致。2007年浙江经济运行,在全国宏观调控政策下,总体发展轨迹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走高,浙江和全国均创近三年来增长率的新高;(2)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协调性有所提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关注民生的力度;(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均大幅度增加;(4)居民消费价格以食品价格上升为主较快上涨;(5)股市和房价等资产价格上升,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
2.浙江经济运行与全国的差异。(1)三大需求增长格局与全国有所不同。全国总体上仍然保持以高投资、高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格局,2007年消费需求增速加快,这主要表现在:前三季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4.8%,加上就业增加和社会保障有所改善等因素,使消费增长加速,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浙江前几年消费和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2005年、2006年人均分别为全国的1.54倍和2.0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前几年浙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2007年1-9月全国增长率已上升到15.9%,与浙江16.4%接近。明显不同的是,2005年以来浙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已高于投资增长率,全国则低于投资增长率9.8个百分点。可见,三大需求增长格局浙江与全国有所不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省区域经济运行,具有与全国经济运行不同的特点。在一省区域经济运行中,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并不具有可以准确进行定量分析的“匹配关系”。在宏观经济中,经济增长率可以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拉动率准确进行计算。但一省区域经济,没有海关之类的“边界”,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难以准确计量,加上浙江属于能源、原材料和产品、服务“大进大出”省份,无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都大量由省外国外供给,导致省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大量溢出;同时,浙江产品大量销往省外国外,因而以净出口计算对一省区域经济的拉动力存在诸多局限性。浙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省内需求,而是取决于浙江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轨迹与全国有一定差异。在1997―1999年三年经济低谷时期,浙江投资增长率1999年曾降至2.1%,比全国5.1%低3个百分点;2000年增长率大幅上升至20.2%,比全国10.3%高得多。2001―2004年,浙江投资增长率达22.5%到38.9%,但从2004年起,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2005年起投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与全国近几年投资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07年1-9月增长率仍高达25.7%不同,浙江投资增长率2005年为10.5%,2006年13.4%,2007年1-9月11.8%。投资占GDP的比率,2000年浙江和全国分别为36.9%和33.6%,浙江到2004年达到最高点52.0%,2005年、2006年分别下降到49.8%和48.2%;全国逐年上升,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48.3%和51.9%,并且还将有所上升。据研究认为,浙江投资增速下降,总体上属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变过程中的理性回调,现阶段保持两位数投资增长处在合理区间。与省内投资增长率减缓相伴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浙江企业省外投资增长快、规模大。浙江人在外省投资经营的企业已有10万多家,投资额估计已达7000亿元左右。这一现象,在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也很少见到。这对浙江省内经济发展无疑有着机遇与挑战“双重效应”。同时,浙江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发展也较快,投资方向以流通领域居多,这也是有浙江特色的。据省外经贸厅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的境外生产型投资企业只占境外投资企业的13.82%,而商贸流通企业点占绝大多数(对出口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3)金融市场活跃,运行状况与全国差异明显。2007年浙江金融运行,虽在企业存款同比多增、储蓄存款向股市分流等方面与全国相同,但在以下三方面有较大差异:一是浙江存贷比较高。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比(年末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82.6%,比全国67.2%高出15.4个百分点,比广东57.1%、江苏71.5%高得多;2007年9月末浙江存贷比为84.1%,比全国67.6%高出16.5个百分点。二是贷款规模较大。2006年浙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为全省生产总值的128.8%,比全国106.8%高出22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广东90.3%和江苏85.8%。2007年1-9月,这一比率浙江为184.1%,比全国156%高出28.1个百分点(因贷款系9月末余额,与年度比率口径上不同)。三是与全国流动性大量过剩不同,2007年出现了流动性结构性紧张现象。在商业银行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以及股市对社会资金“虹吸效应”凸显的双重影响下,银行体系出现结构性紧张,民间融资再度活跃,民间借贷利率2007年年中已上升到13%以上。
对于浙江金融这些特点,初步认为是与浙江经济结构、民营企业活力等特点密切相关的。从现象上看,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对资金的需求增加;间接融资比例低,通过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仍占90%以上;企业到省外投资的部分资金来自于省内金融机构贷款。此外,浙江潜在金融风险,除与全国类同的以外,还有民间融资规模扩大带来的某些风险。据省发改委在金华、义乌等地调查,民间融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如民间借贷资金提供给企业和个人用于归还贷款,通过还旧与借新再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中介组织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以高利借贷易引发风险。总之,浙江金融运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今后浙江经济运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发育的影响,需加以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4)对外贸易结构与全国有所不同。浙江外贸出口,一直以一般贸易为主,近几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快于一般贸易,2007年这一状况开始改变,上半年全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为447.28亿元和127.38亿元,分别增长30.2%和22.9%,进一步凸显了浙江一般贸易为主的结构特色。1―6月民营企业出口增长38.3%,高于全省出口增幅9.8个百分点,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12.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已占全省出口总额47.4%,进一步凸显民营经济出口生力军作用。
浙江进口总额1990年代初到2004年一般为出口总额的40%~50%,2005年、2006年为40%以下,2007年1―9月37.31%,进口比率有所下降,这与全国明显存在不可比因素。浙江企业购进的原油、燃料油、钢材、有色金属和技术设备等,大量是国有大公司进口的。区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包括进口产品在国内流通,对浙江经济运行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浙江经济运行特点的启示
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是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的,并且反映着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迹象和加快这一转变过程的必然性、紧迫性。
1.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特点,是浙江发展方式转变的初步迹象。2006年浙江人均GDP31874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3998美元,为全国的198%。在这一发展水平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下降,制造业投资比重上升,应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客观趋势,也是符合国家科学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的。同时,在省内土地供给短缺和商务成本上升的约束下,企业到外省投资大量增加;外贸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增长速度重新回复到高于加工贸易增长速度;金融规模相对较大,且民间资金比较充裕等特点,可以说是浙江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以后经济转型加快的趋势性现象,也是浙江民营经济比重大、发展快这一特色在经济转型阶段走向调整升级的趋势性表现。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势利导,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整体质量提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广东、江苏两省按人均GDP等指标比较,与浙江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这两省的投资增长率高于浙江,主要原因是,两省投资的后续空间比浙江大得多。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投资增幅趋缓后,珠江三角洲以外区域的投资快速增长,投资额已超过珠江三角洲。江苏省在苏南地区苏州等市的投资增长趋缓以后,苏中、苏北投资高速增长。而浙江在环杭州湾地区投资增幅趋缓以后,后续投资空间十分有限,作为后发地区的金华市2006年投资只占全省的9.7%,肩负全省生态屏障任务的丽水、衢州两市投资只占全省的9.5%。
2.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特点,表明浙江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回顾近几年浙江经济运行,以2004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为契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建设用地供给和环境容量约束日益突出,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促进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共识,并付诸实施,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收到初步成效。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增幅低于全国,而GDP增长速度持续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口持续强劲增长。但是,国际贸易竞争加剧,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同时,随着浙江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省内资源供给约束越来越大,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集约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和环境;又持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更好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稳定较快的发展。
3.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的特点,以上是从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认识的,还可进一步从发展趋势来探讨。
首先,从国际比较看,浙江人均GDP2004年24352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3000美元的门槛水平;2006年31874元,接近4000美元;2007年将超过5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数据看,按1994年汇率计算,日本1961―1973年人均GDP从2200美元上升到14000美元,韩国1983―1994年人均GDP从2870美元上升到8260美元,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就政府经济管理来说,关注的重点无疑应是促进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从国内比较来看,浙江人均GDP为全国的198%,城市化水平比全国高12.6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中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比全国高20.1个百分点。这表明浙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得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为紧迫。
篇10
关键词:沿海省市;辽宁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一、前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微观经济的组合演变对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建国初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总体竞争力上却逐渐落后与部分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进展不大。如今,辽宁省面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双重机遇,研究省内产业结构的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与其他迅速发展的沿海省的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将有助于辽宁省抓住机遇,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全省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偏离-份额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11个沿海省份的产业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M),是由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19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SSM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或全国为参考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并据此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该模型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都已发生变化。假定区域i在基年和末年的经济总量分别为bi,0和bi,t,并用bij,0和bij,t分别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基年和末年的产值;用B0和Bt分别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初期和末期的经济总量,并用Bj,0和Bj,t代表所在大区或全国在初期和末期时第j个产业的产值。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的产值标准化得到:
在[0,t]时间段内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Dij三个分量,用公式表示为:
Gij=Nij+Pij+Dij
Nij=b′ij.Rj
Pij=(bij,0-b′ij).Rj
Dij=bij,0・(rij-Rj)
PDij=Pij+Dij
其中Nij为份额分量,表示标准化的j产业部门按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带来的变化量,反映所在大区或全国该行业的发展对区域该行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Pij为结构偏离分量,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比重与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了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Pij为正且越大,说明j部门结构素质越好,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反之,说明部门结构素质较差。
Dij为竞争力偏离分量,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或全国的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别引起的偏差,反应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相对竞争能力。Dij为正且越大,说明j部门的竞争力越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反之,说明j产业部门优势不明显,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区域i的总经济增量Gi可以写为以下形式:
Gi=Ni+Pi+Di
三、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11个沿海省市进行产业结构分析,以探索辽宁省在沿海省份中的竞争力,这里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为末期,以全国为参考系,查阅相关统计年鉴,运用上述模型公式计算得到11个沿海省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见表1),并经过进一步的整理得到产业结构聚类分析表(见表2)以及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明细结果表(见表3)。
(一)区域间产业结构偏离份额的比较
1、从经济增长总量来看,考察期内各沿海省市的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总量最多,分别为17116.02亿元、16151.64亿元和15379.76亿元,表明这些省份经济整体规模较大;相比之下,海南省的经济增长总量最小,仅为759.64亿元。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总量为7203.48亿元,位于11个沿海省市中的第6位,处于中间位置。
2、份额分量表示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增长所带来的变化量,反应全国发展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我国11个沿海省市中,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和东省的份额分量大于经济增长总量,说明这些省市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全国的经济增长的拉动,是全国经济发展效应作用的结果。辽宁省的份额分量为6783.12亿元,占经济增长总量的94.16%,在所11个沿海省市中位于第9位,说明全国的经济增长对辽宁省的拉动作用一般。
3、结构偏离分量忽略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的差异,而单独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分析结果来看,广东省和上海市的正向偏离值最大,表明这两个区域的整体产业结构良好;相比之下,河北省和广西省的产业结构较差,影响了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辽宁省的结构偏离分量为17.24亿元,表明辽宁省与全国的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4、竞争力偏离分量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体现区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以及广东省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分别为-1260.01亿元、-2254.19亿元、-2052.45亿元、-265.31亿元和-2265.45亿元。其中广东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的经济增长总量均位于前5位,说明我国沿海经济规模较大区域的竞争力普遍偏弱,其增长主要依赖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以及区域目前良好的产业基础。辽宁省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402.95亿元,位于11个沿海省市中的第3位,说明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总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5、依据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以及总偏离分量值得正负性可以将11个沿海省市进行聚类分析(见表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的类型。分析结果显示出我国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理集聚,即相邻省市往往更容易具有相近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类型。如天津市和辽宁省同属于产业基础好,竞争力强的优势地区,福建省、广西省和海南省都具有产业基础差,但竞争力强的特征。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二)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1、从第一产业来看,辽宁省该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以及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别为495.06亿元、-26.08亿元和63.51亿元,说明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源于全国效应的拉动。从结构偏离分量方面来看,河北省和广西省占有优势,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而在竞争力偏离分量上,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占有绝对优势。以全国为背景来看,辽宁省第一产业基础较差,竞争力优势也不明显,但是以11个沿海省市为背景来看,辽宁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及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居第四位和三位,说明在沿海各省份中辽宁省的第一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辽宁省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尤其是近年来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实施精品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完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副食品生产基地,这些措施都促进了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2、从第二产业来看,辽宁省该产业的份额分量处于中等水平,与第一位的广东省差距较大;结构偏离分量为24.48亿元,位于第七位;竞争力偏离分量为568.78,位于第二位,与第一位的广西省差距甚小。说明辽宁省第二产业虽然发展基础一般,但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由于历史原因,重工业一直是辽宁经济的主体,其重化工业并没有经历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漫长转变,而是借助非经济因素跳过以轻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结构体现出“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的局面。然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以及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国内外具有先进技术的产业的转移使辽宁省的产业链逐步完善,尤其是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争日益增强。在结构偏离分量上,江苏省和山东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是浙江省和广东省。在竞争力偏离分量上,上海市、浙江省和广东省的负向偏离值较大,说明这些省市的第二产业处于衰落阶段。
3、从第三产业来看,辽宁省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全国该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分居第八位和第七位,可见辽宁省的第三产业发展尚未成熟。辽宁省一直以来以第二产业为发展的中心,忽略了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而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将决定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力的强弱,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辽宁省未来发展的重点。上海市和广东省的结构偏离分量位于前两位,分别为944.82亿元和736.95亿元;相比之下,山东省的结构偏离分量为-1267.45亿元,劣势比较明显。在竞争力偏离分量上,江苏省、天津市和山东省的正向偏离值较大,产业升级趋势明显。
4、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11个沿海省市在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具有一定的差别。上海市和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江苏省、山东省等的第二产业基础良好,实力雄厚,并呈现出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河北省则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缓慢。辽宁省目前的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第三产业尚未成熟。可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将成为辽宁省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结论
2005年以来,我国多数沿海省市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全国性的经济增长仍然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产业结构升级趋势比较明显,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多数沿海省市处于工业化的后期,竞争优势明显,工业经济的增长内含着产业技术的升级。把第二产业做强做大,以及向第三产业的过渡将成为多数沿海省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调整,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在整体上得到优化,尤其是大量外资的引入促进了第二产业内部的技术升级,使传统优势产业重新焕发活力。但是,由于第二产业固有的优势以及政策上的倾斜,使得辽宁省经济形成了对第二产业的过分依赖,陷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势陷阱”,从而使得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落后与一些先发省市。在未来的发展中,辽宁省应该巩固第二产业优势地位,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利用既有优势提高产出附加值,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抓住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技术转移,以沿海地区为突破口,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孔宪丽,梁云芳.东三省工业结构及相对优势变动的实证分析――兼论辽宁新型工业化战略规划[J].发展战略,2006(9).
2、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苗丽静,吕振燕.辽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优化思路[J].财经问题研究,2001(12).
6、温晓丽,陈晓锐.辽宁轻重工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辽宁经济,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