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篇1

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由理论基础扎实、沟通能力强的1名主治医师和3名主管护师组成健康教育团队,与观察组患者共同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手册,医师以负责教育相关疾病知识、心理治疗及引导患者互动为主,护士则以患者的行为康复训练和一般卫生知识、饮食、运动、情绪调节及人际交往5个方面的内容为教育重点。每周3次,每次1~2h,并要求患者写日记及时反馈教育效果。对照组不作特殊安排,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即以讲解授课、黑板报等形式向患者宣教疾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复发等知识。

2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

第1周:专职护士为入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与患者建立平等互助的医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组织观察组患者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建立友谊,通过简单的工娱疗如打球、打牌、下棋、读书等活动放松患者心情,提高兴趣,缓解患者的身心疲劳,让患者正确理解和对待自己的疾病。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随着患者情绪、睡眠的改善,其依从性渐渐增强,患者愿意与周围人进行交流。期间,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h时间与康复科工娱疗护士一起将患者带至本院康复中心(设有小卖部、羽毛球场、蓝球场、手工室和画室)进行康复指导。上午9:00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精神疾病防治基本知识;应对药物副反应的有效方法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精神疾病与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关系,饮食、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如何正确发泄和控制情绪;家庭和生活指导;学习与工作指导等。将各种内容分段授课,并在讲座过程中进行互动,让每个患者参与发言,医生护士及时点评患者的观点和论述,一方面锻炼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患者对各项健康知识的掌握。下午14:00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球类、棋类、编织等手工作业,或参与书法、绘画、猜谜、及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电视等。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兴趣安排户外劳动并发给劳动报酬,如给院内花草树木浇水,为食堂摘菜、洗菜,每天安排1h劳动时间;每周1次为食堂包馄饨、水饺,让患者都能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激发患者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每天让患者自评活动前后情绪的变化,写日记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护士跟踪记录。第6周、第7周、第8周:着重发挥患者的互动作用并配合行为康复训练。利用工休座谈会让患者畅谈自己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需求,相互交流。由医护人员分析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加深患者认识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对精神疾病的影响,适时给予精神鼓励,使患者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树立信心。安排劳动技能训练,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及生活环境训练患者求职能力,开展遇到应急事件如何求助的方法等内容的训练,增强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使患者在行为康复训练中完成健康教育,促进病情康复。

3效果评定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于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第8周末进行评定。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采用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效果评分表测量,内容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方法,药物副作用及应对方法等相关知识,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每项分“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个答案,分别计3分、2分和1分,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健康理念是否形成,从而按照形成健康理念的人数和被调查总人数的比率计算健康教育理念形成率;③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包括患者的个人整结、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抑郁、退缩和精神病性表现。

二、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精神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而如何提高患者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是促进康复的关键。众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精神病性症状,减少病情复发,利于康复。本研究结果支持以上研究结论,NOSIE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改善。

互动式健康教育的的优势是教育过程中进行互动,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单一刻板。让患者参与制定符合自己特点的健康教育计划,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使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患者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学习信心,弥补了一般健康教育方法枯燥乏味易忘却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8周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和健康理念形成方面都明显好于对照组。

互动式健康教育融合了技能训练,使患者有组织地进行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病情全面康复。近年来,国内多项研究都表明,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和生活技能。本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文献报道结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结合康复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篇2

【关键词】 健康教育;门诊;肺结核

加强肺结核防治的宣传及健康教育,提高对结核病的自我防范和认识,建立和掌握良好的护理防治能力,是彻底根治肺结核的必要措施,也是结核病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1]。因此,为探讨门诊肺结核患者治疗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影响,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特随机选取门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6±10.9)岁,且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其中实验组60例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行常规路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路径健康教育:即进行常规门诊接待,发放本科室自制的肺结核防治需知手册,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项目的讲解等;实验组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2.1 候诊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宣传、画册、图片等方式进行宣教,将结核病防治信息提供给患者,如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患肺结核;若怀疑患肺结核,应拍摄胸片、查痰以确诊;此外,还可告知患者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儿童可通过卡介苗接种来预防结核病。

1.2.2 初诊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隔离措施及治疗原则。如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而飞沫传播又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请勿随地吐痰,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双层纸巾或手遮住口鼻;与家人分开使用生活日常用品,衣物、被褥需曝晒消毒,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查痰,教导患者留取晨间痰、夜间痰、即时痰标本的方法;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适量、联合、全程和规律,遵循上述合理原则的化学治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失,最终达到痊愈。

1.2.3 复检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检查,观察疾病的变化。定期每月到医院就诊1次,了解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复查如胸片及肝功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并教育家庭成员督促患者做好防治工作。

1.3 评价标准 随访10-15d,对比2 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患者门诊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门诊过程,门诊效果,配套服务,健康教育,门诊回访等五项,每项分值为0,1,2分,总分值0-3分为不满意,4-7分为一般,8-10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

2 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体检效果对比

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消灭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提高治愈率是肺结核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自门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患者医疗保健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有效地提高[3]。几乎所有患者都能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证明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邹丽艳等亦认为[4],结核防治的健康教育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p

总而言之,应用临床路径对门诊肺结核患者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淑君;陈清毅;任碧涛. 肺结核化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西部医学[J],2009;21(4):683-684

[2] Tam CM , L eung CC. Tuberculo sis in Hong Kong patient character ist 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Hong KongMed J,2008,9(2):83

篇3

【关键词】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复杂的,其效益相对而言有缓慢性、长期性的特点,但影响是巨大的。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基层,要结合本社区人群的特点及健康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探讨适合自己社区的健康教育模式。现就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有效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及实际情况等介绍如下。

1 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

1.1 增加个体、家庭和团体的抗病能力。每一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其健康需要和问题不尽相同,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如缺乏养育经验的孕妇,必须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养育知识。

1.2 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还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此问题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患者就像对待传染病患者一样,采取远离的态度,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康复。

1.3 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音、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1.4 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社区护士通过借助各种健康筛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评估,早期发现个体疾病,早期治疗,并劝导每一个人戒除不良卫生习惯。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理、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如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2.2 营养护理健康教育,包括正常人群的营养护理教育。如正常人体的营养需求和能量供给,营养缺乏及过剩预防;社区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求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教育,如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等的营养需求。

2.3 生理健康教育。结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如学龄期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老年期健康教育等。

2.4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治疗、心理护理、各种疾病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等。

3 社区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

3.1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也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包括了以下 5个基本步骤:①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②诊断:对患者及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③计划:对将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④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的过程;⑤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3.2 护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1] 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在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以加快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关于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选题方向,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①对教育需求的研究通过大样本调查,客观系统地了解我国社区人员的健康观和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②对教育内容的研究根据我国社区人口多,教育人员相对不足的具体情况,研究社区开展的教育内容;③对教育形式的研究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建立适应不同患者的教育方法,并从中筛选最佳教育形式20余种,适合社区教育,诊断和处理方法和手段的;④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传单法、展览法、标语法、墙报法、美术摄影法、广播录音法、幻灯投影法、影视法等。究竟哪些适合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问题,对没有接受能力的患者应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教育目标等;⑤对护士作用的研究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具有哪些权力,承担什么责任,与医生应有哪些分工和协作,如何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⑥对教育效果的研究在社区健康教育的管理上应建立哪些评价指标,怎样实现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⑦对教育体制的研究社区是否应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在行政、管理、资金上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给予哪些必要的保证等。

4 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4.1 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给社区赠送 《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4.2 组织专题讲座 在发病相对集中的社区,组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3 个别指导 针对社区人群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地回答并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

4.4 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各种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的意义。

篇4

目前健康教育的开展受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其重要性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认同,护理健康教育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2]。但是,临床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实践证明,护士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3]。当前关于医师实施健康教育的文献远远少于护理健康教育的报道。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也是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如药剂师、检验师、影像技术人员等的共同责任[1]。对于健康教育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医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不足[4]。医师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5],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6],临床健康教育中有“重护轻医”的现象[7]。本文就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医院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1护理人员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1相对滞后的护理观

由于长期以来受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护士普遍对现代护理观缺乏全面的认识。多数护理工作者还没有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过来。董霞等对254名护士现代护理观的调查结果表明,17.3%的护士认为护理是非独立学科,从属于医疗;66%的护士认为生物学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11.4%的护士认为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无关[8]。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9]。相对滞后的护理观影响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疾病知识的宣传上。

1.2对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

较多的作者认为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将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概念混淆[10-13]。卫生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14]。

1.3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认识不清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及其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15]。调查显示,85.5%的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的行为[11],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护理的根本目的(恢复、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致性认识不清。

1.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地为护理对象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护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健康教育程序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种有效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6],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1.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传播学、行为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18]。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11]。通过抽查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护士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18]。

1.6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清包家明等调查得出,80%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对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11]。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

2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19],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1评估

评估是了解教育对象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或者获得何种技能的过程,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是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3]。

2.1.1评估的内容在评估时护士要从整体入手,既要考虑健康教育对象的生理(是否有体力学习)和心理(有无学习的愿望)两方面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感情状态(动机)和经验状态(以前的经历、技能、态度和学习能力),还要评估家庭的状态(家庭教育情况、生活方式、信仰、家庭成员的关系、对目前状况的了解等)。一些护士只是将疾病的知识灌输给病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1]。

2.1.2评估的目的目前许多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不符合现代质量观的要求,没有满足护理健康教育对象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没有考虑病人的动机和需要,没有把病人最明确的需要放在首位。

2.2计划

计划过程即确定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

2.2.1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拟定目标时应考虑到病人缺乏哪些知识和技能,病人的态度与兴趣,病人的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完成目标的顺序。确定的目标不仅要符合病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其可行性,施教者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条件、设备等[20]。

2.2.2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21]。护士对住院病人实行的健康教育多为疾病教育,以病人和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对心理护理,尤其是出院后指导病人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未受到关注。

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做法是常规性的,缺乏个体针对性,流于形式,资料没有量化,内容不具体[16,22,23]。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条文,很多护士在工作中机械地执行,把它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停留在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上[24]。护士在对不同需求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并符合病人个性化需要的内容[25]。罗洪等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病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较多局限在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了解住院环境规则和出院指导等方面[22]。

由于健康教育中“重护轻医”,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面太宽,超出了护理的职责范畴,违背了护士的职业要求,容易引起医护患矛盾;健康教育的内容超出了护士的知识能力范畴,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护理人员没有建立与医师合作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宣教的内容与医师的不统一,也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信任程度。

2.2.3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健康教育大多存在内容相同,针对个体的少;读的多,讲解的少;书面的多,操作指导的少;灌输的多,注重反馈的少;单向传播多,双向交流少[16,24]。护士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口头式教育方式为主和辅助宣传资料方式[25,26]。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有:个人宣教、小组宣教和病人座谈会,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形式上不规范,随意性大[25]。包家明等调查80.5%的护理人员缺乏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11]。南秀荣等研究认为采取宣讲加卡片、图画、示范、录像等组合形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26]。

2.3实施

评估和计划是健康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实施是具体实施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对健康教育时机把握不当,护士只重视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指导,而忽视了病人的感受,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6,27]。黄俭强等对五种主要护理杂志1998年至2003年发表的、经过筛选符合研究要求的248篇与健康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只有19.8%的健康教育研究较好地遵循了健康教育的程序进行实施[28]。

2.4评价

护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其目的是测定教育对象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以便修改原有的计划,改进教学工作。包家明等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1%的护理人员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1]。一些护士不重视、缺少教育计划实施后的评价[10,16]。

2.4.1评价形式和方法护士要根据教育计划和实施情况,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类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观察病人,对病人进行提问,与病人家属交谈,听取病人复述及自我评价,观察病人的记录,书面评分和小测验小结,由病人和家属演示护理技能等,了解其掌握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巧的程度[23]。

目前研究多采用问答、问卷等主观测量方法进行评价,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缺少护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反馈,缺乏细化、量化、客观的评价指标或标准,难以统一和比较。

2.4.2评价内容与指标在整体护理中开展的健康教育评价应突出以病人为中心,即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评价转变为对病人的实际效果评价。以往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多是从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如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和护患纠纷的减少等[17]。

2.4.3评价效果病人教育的目的是增进病人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因此,应评价病人的健康知识是否增加,态度及行为是否朝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达到教育目标[29]。

3结论

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但客观地评价其水平,大体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9]。为进一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护理职责范围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尝试建立适合我国目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廷忠,郑建中主编.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程金莲,韩世范,乔玫,等.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6):348-350.

[3]吕姿之主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9.

[4]周广海,孙加富.盐城市临床医生参与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02,16(1):92-93.

[5]刘蓓.上海市区医院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43.

[6]刘西京,米光明,甄会斌,等.石家庄市万名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在职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12):21.

[7]陈桂芸,刘轶,齐兴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29-730.

[8]董霞,吴欣娟,田俊英,等.245名护士现代护理观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33.

[9]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10]徐连文.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2-1583.

[11]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2]张雅诗.国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57.

[13]汪凤兰,何英,王桂生.影响我国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12-13.

[14]包家明,霍杰主编.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15]张王月,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16]徐燕.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52-53.

[17]黄津芳,刘玉莹主编.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18]陆烈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1.

[19]包家明.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7):375.

[20]张王月,庞洁,高德彰,等.病人教育的程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8):347-348

[21]周兰姝.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76-777.

[22]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再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2-233.

[23]宋丽华,张香琴.22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65-66.

[24]胡容.护士长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认识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1,16(1):687.

[25]张镇静.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效果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39.

[26]南秀荣,李新霞,曹燕,等.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03-404.

[27]孙淑兰.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医学,2004,10(10):946-947.

篇5

1.1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时间我国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教育体系。从1994年我国引进系统化整体护理之后,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开展。从最先开展的北京协和医院、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同时便制定了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开展了健康教育的探索工作。1999年程金莲等[2:647]对山西省四所省级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但从开展时间的调查看,回答刚刚开展的占25.1%,回答开展了3a者仅占19.8%,未开展者占16.2%。说明目前的健康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

1.2护士的健康观1999年黄津芳等[3:501]对东北三省10所中心医院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对护士的健康观调查设计了护士必须掌握的4个基本概念,即健康、疾病、健康教育、健康程序,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5.6%、90.8%、77.9%、40.4%。由此可见,护士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比较清楚,但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尤其对教育程序的概念,有半数以上护士回答不出,提示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概念的学习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1.3护士对教育角色认知情况黄津芳等[3:501]的研究(1999年)显示,虽然93%护士认识到获得健康教育知识是病人的权力,但在为病人履行教育义务方面,有1/3的护士持否认态度;内科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责任感不如外科护士强(P<0.01)。说明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不够全面,教育意识比较薄弱。

1.4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能国际护士学会在1997年批准修改的《国际护士道德守则》中明确指出:护士的基本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4]。要履行好护士的职责,健康教育不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之一[5]。从黄津芳等[3:502]的调查(1999年)结果看,护士认为最佳教育者是专职教育人员(70.4%),而病人认为是医生(73.1%),双方均把护士排列在第2位。程金莲等[2:646]的调查(1999年)显示:83.8%护理人员已开展了健康教育,11.5%护理人员认为医院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职责,88.5%护理人员认为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的职责。这种角色认知的偏差,将会给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带来困难。在我国医院的现行体制下,如何发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尚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

1.5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

1.5.1病人对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随着健康教育效应的不断扩大,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已向更高层次转变。范淑萍等[6]调查(1999年)结果显示:病人住院期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传播健康知识的占82%,认为接受健康教育很重要或重要的占99%。可见,住院病人已将健康需求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获得健康知识的需求比其它需求更为重要。石敏等[7:492]报道,99.1%以上病人认为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说明病人的健康意识较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

1.5.2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石敏等[7:493]于1997年报道,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病人不同病种、年龄、职业而不同,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对急救常识教育的需求达100%;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病人对饮食调护常识教育的需求达98.3%。陈爱萍等[8]的调查发现,76.7%病人想知道所用药物的作用,且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

1.5.3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需求一般来说,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按计划、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对不同个体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同一疾病不同治疗方案等的病人应结合个体教育,给予专门、针对性的指导,根据病人文化素质、生活背景、个人信仰、经济状况等进行选择,对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可将有关资料整理成册或卡片,也可选择音像资料,利于病人反复阅读。对无阅读能力者,可通过听广播获取有关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并重复答疑、示范,使病人加深理解,促进其康复技能的掌握。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个别教育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种方式。郭明贤等[9]调查显示:109人次需求医护讲解和演示,88人次喜好听录音,其它方法需求少于半数。外科病人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依次为护士个别指导、观看录像、应用病人教育手册和病人现身说法[10:271]。邓维英[11]总结出适合儿科特点的“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喉癌病人采取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求教与指导相结合的方法[12:58]。总之,教育形式应有针对性,即教育要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人而异。

1.5.4病人对出院随访的需求内科病人认为出院随访有必要的占78%,不太必要的占17.5%,不必要的占4.5%。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了病人特别是内科慢性病病人愿意与医护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利于病人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给病人康复以重要的心理支持[7:493]。外科病人出院后咨询需求已趋于多样化,主要是开展健康教育处方、电话咨询和返院咨询等形式。这种主动性的需求趋势为医院转变职能、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实现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271]。司惠芳等[13]调查结果提示,脑卒中病人对出院后的随访要求不高,这可能与其对随访工作信心不足,对该病易复发特点认识不足,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等观念有关。

1.6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

1.6.1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增效作用贾长宽等[14](1999年)对68例糖尿病(DM)病人在住院期间均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停止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病人DM知识积分升高,糖代谢控制好。王芳等[15]报道,健康教育配合临床用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改善,尿素氮、肌酐水平恒定,加强了疗效,减少了住院天数和血液透析频率。商怀珍[16]通过对18例腭裂儿童及家长采用综合性教育方式,并对治疗前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腭裂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明显减轻,语音清晰度由训练前的45.2%提高到训练后的94.8%。戴喜玲等[17]报道,从开展精神病病人健康教育以来,病人的住院治疗期缩短,治愈率上升,复发率下降,病人回归社会家庭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1.6.2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指病人行为与所给治疗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从程度[18]。有人认为不依从是当今医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19]。刘建萍等[20]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基本知识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的健康信念综合信任度为33.00%,实验组为61.67%;对照组完全依从性为15.5%,实验组为40.75%。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1.6.3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有人认为,病人满足感的重要性大于效果与效率[21]。因而用满意率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病人的医学知识得以增长,预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强。柏亚玲等[12:59]报道,开展健康教育后,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达标率为99.4%。刘斌[22]报道,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后,由于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病人熟悉自己的护士,共同建立一种指导与合作和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合格率>90%,病人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1%。阎凤玲[23]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体护理病房满意率由92.6%上升到98.7%。

1.6.4健康教育对医院的影响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潜能得到展示,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威信,护士自我实现的价值得以体现。满意率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都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起着良性的积极的影响,为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1普及护士现代护理观的教育目前,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等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24:52]。董霞[25]等调查显示:护士对护理观的认识整体水平差距较大,认识水平较好的仅占8.66%,而50.4%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严重地制约了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2.2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规范化培训和护士注册法学习,强化护士履行教育义务的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充分认识护士是病人教育的主力军。

2.3提高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程金莲等[2:645]调查提示:85.5%护理人员感到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影响护士履行教育职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教育知识(55.5%)[3:502]。因此,应根据护士的教育需求特点,努力抓好3个层次的教育培训,一是学校教育,在护校中尽快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为临床培养有教育能力的适用型人才;二是继续教育,把护士教育能力的培训纳入国家继续教育大纲,规定不同职称教育培训基地,编写健康教育教材;三是临床带教,为不同职称、学历和年资的护士确定临床教育职责,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提高护士教育水平。

2.4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考评指标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部应建立健康教育的考评指标,对病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并将考核结果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24:53]。

2.5重视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应该适当增加对健康教育的投入,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根据病人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24:53]。

2.6开展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我国护理科研工作与先进国家相比,规模小,层次低,护理理论、政策和护理科研严重滞后,这是制约我国护理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推行整体护理模式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的开展为护士从单纯护理角色向多种角色转变提供了舞台,预防保健与护理工作一体化模式与为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创造了机遇。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护士角色认知偏差问题,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有待于护士角色多元化研究论证解决。

篇6

【关键词】 健康教育;孕期;分娩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1-01

在整个围产期生殖保健中孕期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安全生产率,同时能帮助产妇产后快速恢复[1]。为了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2010年――2012年就诊的122例孕妇资料进行了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22例,其中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61例患者为观察组。孕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为(27.6±3.5)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产妇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

1.2.1 孕期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孕妇对健康教育的作用有清楚的认识。孕妇孕期情况直接与母婴的健康和分娩情况有关系,在孕期如果能进行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则产儿的质量相对较高。另外,部分孕妇对生产有较强的恐惧心理,因为对疼痛的恐惧会选择剖宫产,孕期健康教育能为孕妇提供孕期相关知识,让孕妇了解顺产对大人及胎儿的重要性。

1.2.2 孕期常识教育 孕期常识教育要根据孕妇不同妊娠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孕早期,要向孕妇介绍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孕妇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合理搭配营养,孕妇和家人要注重为胎儿孕育营造健康的环境,孕妇要经常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2]。在孕晚期,要向孕妇介绍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包括过程、优缺点等,鼓励产妇采取自然分娩。

1.2.3 应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 在孕期健康教育中要教授孕妇体操、孕期瑜伽、分娩体操、产后康复操等,通过这些运动可以使孕妇的腿部肌肉、上臂肌肉以及盆底肌肉得到锻炼。同时要加强对孕妇分娩能力的培养,包括分娩呼吸、分娩减痛方法等[3]。在健康教育中可以融入模拟实验,进行分娩培训、母乳喂养培训等。另外,对孕妇家属也应该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正确照顾孕妇的方法,教会他们一些按摩方法,减轻孕妇孕期的不适症状。另外,可以开展家庭课堂,鼓励夫妇两人一起参加孕期健康教育,让丈夫掌握孕期照顾孕妇的方法,学会一些基本的按摩方法,减轻孕妇孕期不适感。

1.2.4 教授孕妇准确测量胎动次数 胎动次数与胎儿正常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在怀孕28后周,胎儿每日胎动次数少数20次,则胎儿异常的可能性较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每日胎动次数等于早中晚1h内胎动次数×4。

1.3 对比指标 观察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大出血以及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单位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 果

对照组61例孕妇选择自然分娩34例,产后大出血4例,母乳喂养43例;观察组61例孕妇选择自然分娩57例,无产后大出血病例,母乳喂养59例。两组上述指标对比,P

3 讨 论

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和胎儿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不仅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而且能缩短产程,对分娩结局产生积极的影响。孕早期健康教育要重点向孕妇介绍胚胎的发育过程和一些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尤其要注意用药原则,防止药物对胎儿造成损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为胎儿营造好的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禁烟酒,使其健康成长。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孕妇,要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孕妇自我消除不良情绪。孕期健康教育还要教会孕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方法,尽量让孕妇采取母乳喂养,从而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健康教育中还需要向孕妇传授一些比较有益的健身活动,根据以孕妇体质设计有氧运动体操,能增减孕妇氧的吸入量,促进羊水循环,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提高孕妇自然分娩几率。

孕期健康教育不仅仅要针对孕妇进行,孕妇家属也是健康教育的对象,尤其丈夫要参与进来,了解一些孕育期孕妇和婴儿出现的不良症状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能为孕妇和婴儿提供更好的保护。另外,采取家庭课堂的模式能减轻孕妇的焦虑、不公平心理,同时医生能从丈夫口中了解更多关于孕妇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本次研究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34例,产后大出血4例,母乳喂养43例。说明孕期健康教育能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出血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徐素金,汪水莲.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研究[J].大众健康,2012,14(12):439-440.

篇7

【摘要】目的:规范冠心病(CHD)患者健康教育程序 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掌握(CHD)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教育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目前冠心病健康教育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及动态性,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鉴此,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我们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间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程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病人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由责任护士按照科室已制定的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每天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同时进行效果评价,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的,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直到完成。

1.2.2健康教育方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责任护士为病人指导,采用口头讲述和书面材料的方式,反复对病人进行教育,回答疑问,进行保健指导,帮助病人认识危害个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和不良的行为及生活方式。

2结果

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提问测试,得分≥80分的患者为健康教育达标。观察组达标率 68.96%,对照组达标率91.67%,X值9.69,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也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2]。使病人了解有关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3]。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病人掌握冠心病相关知识、心理状态、和自我保健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前由于健康教育工作缺乏规范化,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差。实行健康教育路径后,使病人得到了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临床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到了提高,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总之,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病人系统的了解了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提高了病人的健康意识,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素质。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5

[2]赵秀荣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B):1809-1810

篇8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篇9

【关键词】妇科住院;医院感染;个体化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91-01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到院后发生的感染,患者本身无感染或无潜伏期感染。医院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本身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患者残疾或者发生死亡。医院内的各个科室住院患者均是医院感染的好发人群,针对妇科住院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笔者现将妇科住院患者预防医院感染意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妇科住院患者120例进行分析,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为36.28±4.58岁。

1.2方法针对我科收治妇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开通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于每位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发放关于医院感染的保健宣传资料供其自主阅读。

1.3评估方法本组调查研究是在健康教育前后一周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研究对象对于医院感染知识、理解意识、行为方式的整体数据资料,统计后用于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住院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效果。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是参照国内外相关医院感染的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形式而制成。健康教育前后所用的调查问卷内容相同。调查问卷主要由个人信息、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理解意识和行为方式测评源部分组成。其中,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妇科疾病保健知识部分共25道选择题,回答选项分别为“是”“不确定”“否”,回答“是”记作1分,“否”或“不确定”为0分,总分为25分。理解意识部分共25道选择题,回答选项分别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同意”“一般”、“完全同意”,回答选项所对应的分数为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为75分;行为方式部分共25道选择题,回答选项为“从不”、“偶尔”、“一般”、“经常”、“总是”,每个选项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总分75分。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广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6-03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意义

1.广东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什么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运行样式。所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广东省中小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样式,可以用下面的框架图例来表示: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架图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形式特色,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原理理论”为学理支撑,以“三预工作机制和四个规范工作文件”为管理机制,以“两个服务和三和谐建设”为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和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宗旨的教育模式。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是一个整体,既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又有学理支撑、管理机制,还有目标理念、最终目标;既有内容、方法的结合,又有发展性目标、教育形式的结合,形成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力,形成了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2.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的意义是:发展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发挥专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合力,使教育原理、内容、方法、管理等要素拧成一条绳,构成一种矢量和样式。具体的意义是:

(1)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发展、提升发展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沿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规范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

(2)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宗旨: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即“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3)促进中小学校“三和谐”建设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加强“和谐心理、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形成和谐心理。

(4)促进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

无论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均要有学理支撑理论依据。要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学理支撑,主要是:

1.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兴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的作用和形成,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与行为。假若社会上每个人均具有积极心理,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积极心理包含:积极情绪与表现;积极品质与人格;积极社会心理与行为。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各种心理过程形成、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研究人的阶段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则主要阐明了人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规律与原理;以及研究教育过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与人的素质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学理支撑。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省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共分15个方面: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自信心理、情绪心理、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它能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其他内容的发展。如:(1)自信心理: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交往心理、意志品质、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2)情绪心理: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环境适应、生命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3)学习心理: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都要开展教育。其他内容,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例如,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的教育内容;高中生:侧重社会适应、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的教育内容。

2.学科渗透的教育内容

社会学科类课程渗透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教育活动课。它包括教育活动课、班会课、专题训练课等。这些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一般每个班级、每学期8~10节/次。心理教育活动课主要是进行普遍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2)团体辅导课。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际,有目的地开设专题的团体辅导课。团体辅导课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个别辅导。这里指的是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个别辅导,而非补救性的心理咨询活动。

(4)学科教学渗透。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即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有机的对学生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过程。

(5)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课外大型活动的形式,开展发展性的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出现的某一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教育。如:考前心理压力疏导。

4.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内分工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等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教学计划)…班主任

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教师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果要比较稳定地运行,除具有相对标准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理支撑要素的结构形式外,还必须有管理机制要素作保障,才能构成完整的模式,否则其运行过程不稳定,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或中途夭折的局面。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有:

1.“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对学生心理危机行为的预警和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消除和干预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2.“规范管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的管理机制。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印发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思教[2008]83号)文件,简称“四个工作规范”文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内容、方法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广东省中小学建立起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和工作待遇作了相关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各年级教学内容课程作了指导性的规定。

3.“科研引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以科研引领,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专项课题研究,包括模式构建的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等专题研究。我们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和中小学第一线专家,分成10个课题组,开展发展性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如“自信心理”培养专题研究组,保障“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实验验证”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