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模式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区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区管理模式

篇1

忽视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倒闭的最重要原因,景区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关键是景区的产品不能够让游客产生“舒畅”的旅游体验。没有游客,景区就失去了生存条件。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消遣、教育、逃避和审美。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就属于最丰富的体验。PineⅡ和Gilmore还提出了塑造体验的5种方法: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与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二)游客需求:快乐“三感”

游客希望在旅游景区实现他们“求补偿、求解脱”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补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游客希望得到的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特征是: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3.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一个成功的景区应该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来明确游客的这三种感受。

(三)最优体验标准:畅

什么是最优体验呢?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

二、均衡利用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战以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历程。

(一)经济增长主义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而且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2条重要假定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这两条假设加剧了中国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二)资源保护主义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这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

19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社区方法(CommunityApproach)是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可持续旅游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给未来下一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指导可持续旅游的4个重要工具是:娱乐机会谱、可接受的变化极限、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

三、“快乐剧场”:体验经济时代的景区管理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要为游客生产快乐的体验,同时要实现景区的资源、环境与文化的完整统一。正如地中海俱乐部提出的经营信条那样“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快乐!”地中海俱乐部的“完全无忧无虑的度假、全包的假期与一次性付费”经营理念就是要让游客真正享受快乐。从本质上说,旅游景区就是一个快乐剧场,游客与居民、员工共同演出一场欢乐剧。

(一)总体管理

旅游景区要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实行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二)项目配置原则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其次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必须要游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游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工业社会之后,技术的隔离和社会忧伤与焦虑创造了对社会互动经历的需求。比如电话导致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但技术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当顾客的口味与偏好转向老式价值时,景区必须提供社会互动的体验。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三)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景区资源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比如在温泉度假区,50-63℃温泉水用于供热采暖;37-50℃用于洗浴;30-35℃用于养殖(鱼、虾、蛇)与景观用水;20-25℃用于农业(浸种、育秧、种菜、养花)、泳池用水、湿地用水;10-20℃农田灌溉。或循环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休闲度假村,其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猪肉、鱼、蚕等可供游客食用、垂钓、或作为旅游商品购买。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保护生态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峡,有意塑造红、黄、绿、蓝等五彩的森林景观,种植一批红叶,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配套种植黄芪、虫草、贝母、当归等特产药材,以及沙棘、蔷蔽、花椒、红豆杉等经济植物,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另一种资源管理方式是“减法”,就是对开发的限制措施。世界遗产管理中常见的减法包括:限制总体游客数量,不让游客数量超过承载力;暂时的景点关闭;提供复制品对顾客开放,而将真品保护起来;实行分区:在重点文物区与游览区之间设立缓冲区,减少游客对珍稀文物的破坏;设置固定参观路线;价格限制:对有些景点免费,而有些易受破坏的景点采用高价限流;移走人工制品:对一些易风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采用搬迁的方法在博物馆中保存起来,而不暴露在外。在我国的敦煌和九寨沟已经实行了定时定量方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对国外游客如日本游客实行预约参观。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苏州开始通过政策杠杆与价值杠杆来达到保护园林的目的。在碧峰峡,为保证统一规划,万贯集团斥资1000多万搬迁了景区内的数十户农产,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制别墅外,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四)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篇2

[关键词]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管理的,主要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其中制度环境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所决定的政府行为在景区业中的现实反映,对景区的发展和运作模式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制度环境的变迁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态势、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等因素构成。

一般而言,在市场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倾向于对景区实行严格管理,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业部门的微观规制手段和相应的政令、条例、审批和检查程序等进行。发达国家或地区则倾向于较为宽松的管理,主要通过一般的法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辅之以协会和社会公众监督来进行管理。

图旅游景区制度环境及管理模式

一、我国旅游景区现行管理模式的不足

政府对景区业的微观规制主要是指各级行政部门对景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景区管理模式。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分别隶属多达12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宗教、水利、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并按其价值大小和地域范围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一个景区内往往有多个部门实施管理职责,如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组团参观和宾馆评级等;风景管理局,隶属于城建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山水林木自然景观管理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文物局,隶属于文化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地方政府,负责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管理等;各权利主体都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行使其管理权。表面上看,各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分工合作,实质上因其作用对象同处一个景区内,人为分割在实践中造成了效率缺乏。各个部门在本位意识驱动下,推诿或争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2.政企不分、机制落后

许多景区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及文物景区,由于条块分割和政、企、事不分,政府机关的衙门作用与旧国营企业的各种弊端兼而有之。在经营接待上基本是等客上门,很少主动宣传;在经济收支上,对大多数重点景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要求景区自收自支,并担负扶助地方经济的职责。在组织人事上,机构臃肿,冗员较多,机制落后。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了众多旅游景区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景区开发的无序、低效甚至破坏。一些社会公益性较强的景区由于财力投入不足,不能严格按照政策向公众开放,仍作为经营性企业来运作管理。

3.经济效益第一,过度开发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把景区作为经济资源,盲目通过发展旅游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景区开发被地方经济发展拖着跑,不断去找新的盈利点,以保证不断向地方“输血”,而把资源的保护放在其次,甚至以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的收入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如北京八达岭景区门票收入的40%上缴延庆县财政、十三陵景区门票收入的30%需上缴昌平区财政。同时景区管理机构趋于企业化,管理者把追求盈利,而不是把保护公共资源当成主要目标。武当山建福宫火灾就是因为管理部门将其出租给武校当校舍,而又疏于监管造成的。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城市化现象。

二、我国旅游景区分类管理的主要模式

由于景区经营权的转让使得一些地方吸纳了资金,促进了景区的开发,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如今已成潮流。另一方面景区经营权转让带来的诸如过度建设、环境污染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也遭到建设部门、文物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反对,并导致一些国家重点景区的经营权转让计划流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景区经营公司是否可以上市、景区是否可以“两/三/四权分离”、是否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政府的力量是否应该加强等方面。

其实,景区不可能采用某种通用的管理模式,不同类型景区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应该根据景区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的使命,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管理、经营、监督机制等,以保证管理手段、管理能力与管理目标相适应。如县级以下的景区可在政府的规划和监督下,交与企业经营,而对省级以上的景区如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的管理可以借鉴国外景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如美国、韩国等,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景区进行专门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景区,以对资源的保护和资源的社会公益性为管理重点。韩国国家公园的预算分为自行预算和国家劳务事业费两部分,国家公园的入园门票收入及各种设施、经营收入及部分政府捐助都属于自行收入,主要用于人员工资、津贴、福利费和公园管理日常开支;公园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主要由国家负责。

表1 中、美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比较 中国 美国

名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自然状态下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文化名城等类 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土资源保护区、某些博物馆等五大类

所有权 名义上的国家所有,实际为部门和地方所有制。但相当数量的遗产管理机构并不掌握遗产资源的产权(如土地权、林权等)而只有对资源的部分管理权 大多数为联邦政府直接掌握产权并全权委托给遗产管理机构,少量为自治团体、企业和个人所有

规划体系 按部门管理,在部门内部进行评审 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丹佛规划中心统一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单体设计,规划成果完成以后普遍征询公众意见

资金机制 以地方财政拨款和地方经营筹资为主 国家公园的建设运行经费进邦政府财政经常性预算,其他遗产为分级所有、分级出资,同时有大量的社会捐赠资金

管理机制 绝大多数为属地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垂直管理为主的非营利机构,同时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

经营机制 多数为政企合一、自收自支;少数以经营权转让方式全盘转移给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 有限范围的特许经营

监督机制 地方政府监管为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辅 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共同监督

*资料来源:苏杨,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旅游调研》,2005年(4)

对于不同景区的分类管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很多。许多专家都提出了比较中肯的看法。我国旅游景区可以实施三种主要的分类管理模式:公益型模式、中间型模式和竞争型模式(表2)。

公益型模式适合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具有世界级或国家级垄断资源的景区。这类景区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严格控制开发建设,由政府适当拨款并严格监管。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这类景区的核心指导理论。

中间型模式适合具有一定的科教功能,但休闲旅游功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景区。这类景区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开发是其保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区域得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采用企业管理、政府监管的方式,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各种资本参与景区开发。

竞争型模式适合一般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人造为主的、竞争性的景区。这类景区以市场开发为主要目的,核心是通过创造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从而获利。最关键的就是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表2 旅游景区分类管理模式比较

管理模式 公益型模式 中间型模式 竞争型模式

资源等级 世界级国家级垄断资源 垄断竞争性资源 竞争性资源

典型例证 世界遗产 城市公园 主题公园

主要功能 保护与科教功能 科教休闲功能 旅游休闲功能

利益中心 全民中心 地方中心 游客中心

管理目标 资源保护为主 保护开发并重 经济开发为主

指导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融合理论 旅游体验论

管理性质 事业管理为主 企业管理政府监督 企业管理

资金运作 拨款+特许经费+赞助 经营创收+补贴 经营创收

三、旅游景区分级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1.加快旅游立法,加强景区经营管理的法制性规制

旅游法制建设的目标是以法制规制取代经济性规制。我国景区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经营者缺乏法制性约束,应制定《景区管理法》等规范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在《景区管理法》还没有制定以前,加强联合执法是一条可选之路。

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发展

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严重影响景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是在政府引导下,委托旅游高等院校培养符合景区管理工作需要的中基层人才,同时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重点是推行景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行业管理人员的准入与评价制度。

3.增强景区协会的职能,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

景区管理机构需要民间组织在财力、人力上的帮助和在管理上的监督。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发展任务繁重,难免顾此失彼,景区管理可加强各级景区协会的建设,完善其职能作用,发挥其专业组织在协调、监管、培训、认证等方面的作用。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被滥用,任何的经营管理权都需要公开、透明、严格的监督。民间监督的加强和完善有利于抑制不正当竞争和过度开发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朝枝:世界遗产地管理体制之争及其理论实质[J]商业研究, 2006,(08)

[2] 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 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张明新,姚国荣: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7)

[5] 陈美娜: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初探[J]. 科技经济市场, 2008, (09)

篇3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特殊性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

篇4

为了对禁止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实施强制性保护,及时构建职能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是贯彻和强制实施禁止开发区环境政策、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的重要组织保障。(一)禁止开发区管理模式制度设计行政管理机构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由政府所在区域的区位功能决定的。禁止开发区为社会提供的是生态服务,供给的是生态产品,这就要求禁止开发区管理体制以适应生态保护为前提,满足提供生态产品的环境管理要求,建立符合生态保护功能定位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模式。1.以功能定位职能,统一管理体制禁止开发区是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国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的管制原则。但在禁止开发区“多头共管”的管理体制已经损害了生态管护的环境政策选择,国家有必要设立一个有法律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禁止开发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具体的管理协调部门由“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在本文第三部分详述)依法设立,明确其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具体职能和职责,同时协调禁止开发区之间和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环境政策和利益冲突,提高禁止开发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统一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转变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职能是政府管理机构定位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禁止开发区的禁止开发和重在保护的主体功能决定了该区域政府职权关系的调整重在转变政府现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为基调撤销、精简或合并原有经济发展职能的管理机构,重新配置和规范该区域政府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职责。2.以强制实施生态保护为基石,设置基本空间单元的管理机构(1)合理的基本空间单元设置有助于提高生态保护效率主体功能区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设置对功能区划和强制实施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正如高国力先生所说:“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空间单元和边界如何确定将直接决定区划的成效”。功能区规划基本空间单元是区划的基本单位,也是禁止开发区域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为此,基本空间单元的合理界定对区划和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影响深远。笔者认同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其一,以目前县级单位作为基本单元容易确定且实施成本及管理技术成本相对低廉;其二,空间单元也是单元管理机构实施强制生态保护的基本单位,以县级为单位合理界定基本空间单元便于县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降低重点生态功能区执法和治理成本,有利于提高生态保护管理效率。(2)基本空间单元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履行生态保护职能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政府职能,而履行政府职能的运行载体是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机构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变化。对于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就是实施强制性生态保护,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权职责也应围绕生态保护被授予职权,同时履行生态安全的维护和监管职责。根据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区域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态功能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生态功能区可依托现有行政区域,直接转变政府职能;另一种情况是生态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地理空间位置与其他生态行政区域又不毗邻的生态区域,可考虑设置生态特区。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管理机构对于生态功能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县级政府原有各职能部门,应科学合理调整,或并、或减、或撤、或强化,力求机构调整符合政府履行生态保护职能的需要。城乡规划局或撤或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然而,按照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禁止开发区是“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由此,禁止开发区内的原县级规划职能部门,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要么撤销,要么并入其他生态保护职能部门。强化环境保护部门职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禁止开发区是强制性实施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对我国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必须强制实施保护。这些职能无疑加重了环境保护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需要强化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减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土地部门是负责辖区内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职能部门。由于禁止开发区内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土地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城镇发展土地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以及土地的征用、划拨建设用地的审查或报批等职能,可能被严重削弱。林业部门的职能加强,农牧部门的职能削弱。依照《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林业部门的保护职能将愈来愈重;依照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要求,禁止所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并逐渐实施生态移民,因此,禁止开发区内农牧部门的管理职能将逐渐减弱。总之,为了适应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的要求,该区域基本空间单元的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应作合理调整。笔者认为,城乡规划局应并入职能需要强化的环境保护部门,农牧部门应并入职能需加强的林业部门。这样,强化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治理环境,履行生态管理与环境维护两个方面的管理职能,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管理为中心,以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和人口管理为辅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第二,设立生态特区有助于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特区,是指具有多种主体功能混合的行政区划,生态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且地理空间位置与其他生态行政区划又不毗邻的生态区域;或者该生态区域跨行政区划,可突破行政区划,单独设置生态特区。生态特区在局部打破一些行政区划是为了保障生态功能区划的顺利实施,在实际运作中,应当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为主导来构建生态特区在生态环境政策实施上具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生态特区统筹本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在不影响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禁止开发区管理机构———县级政府管理机构和生态特区,都隶属“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设立的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部门垂直领导并具有禁止开发区内的行政管辖权限,就如同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由中央部门垂直领导并具有保护区内的行政管辖权限一样。3.禁止开发区“官民共管”权责一致,依法提高管理效率政府机构如何行使职权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能,将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效率。针对禁止开发区的属性和特点,禁止开发区基层管理机构的职能应调整至禁止开发或生态管理的模式,开展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禁止所有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任何开发活动,强制性地确保主体生态功能的实现。具体来讲,禁止开发区管理者应严格遵循生态管理的相关法律,方便社会主体监督;建立本区域生态考核奖惩制度,对生态保护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等措施,以根治禁止开发区自身违规经营和执法不力的顽症。“官民共管”是在禁止开发区管理机构依法管理的前提下,吸纳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区域生态保护,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生态移民,另一方面增加了保护力量,更有利于提高保护效率。如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起初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把保护区内的村民视为破坏环境的主要力量,村民把保护区管理组织视为阻碍发展生计的障碍。但自从保护区辐射范围内的很多青壮村民,被发展成保护区“协管员”后,保护区与当地村民的关系大为改善,保护区内5个自然村都分别建立了禁渔区,并将保护鱼类写进了村规民约,当地竭泽而渔的历史就此终结。

二、禁止开发区之间争端

协调法律保障机制稳定、可持续的禁止开发区保护必须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而禁止开发区域之间的冲突协调同样需要一套有效解决争端的法律保障机制。禁止开发区之间的冲突大多表现为政府之间的区域利益冲突,也表现为资源归属不同部门而需要生态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因此,协调禁止开发区之间的资源利益关系必须有明确的、有权威的协调主体,协调主体的职权、职责来自法律授权,并按照相应的协调原则,切实履行解决争端的职责。“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是禁止开发区域管理协调组织建设的法律基础。禁止开发区之间边界的划分难免会有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冲突,这不仅需要协调主体的自身制度建设,也需要禁止开发区政府之间横向关系的规范。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我国禁止开发区协调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应当通过“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的制定与实施,为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具体而言,“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应当从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设立职权职责、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属性加以明确。(一)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法律地位的确立,对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意义重大。第一,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应当以“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作为成立的法律依据。具有明确的法律授权既是对我国区域管理协调组织的设立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的制度性突破,也是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取得合法性地位的前提性条件。第二,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是全国禁止开发区的权威管理机构。该管理协调主体不仅对全国禁止开发区域行使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职能,而且对涉及该区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利益冲突进行协调。因此,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应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二)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权范围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能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其职权、职责应由法律明确授权,若职权划分不明,将无法正常运作。“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在分配该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责权限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原则。建设禁止开发区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强制性保护,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职责权限应当有利于建设生态安全。其二,生态效益原则。提供生态产品、实现生态效益是禁止开发区的基本功能,也是其不同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根本区别。该区域管理协调主体职责权限应当有助于促进生态区域合作,协调生态区域冲突,从而实现最佳生态效益。其三,统一原则。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职权职责应当以建设和发展生态功能为限,包括对禁止开发区之间的统一监管和协调。(三)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运行保障禁止开发区管理协调主体的良性运行,是确保该区域提供生态产品,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织保障。为此,“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应当明确该管理协调机构内部各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规定该管理协调主体的权责一致性,、怠于或疏于履行职责,必须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从而提高执法主体违法的成本,进而规范引导各管理主体选择守法的行为路径。因此,“禁止开发区保护管理法”是彻底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实质性改善的法律支撑,是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良性发展、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法律保障。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管理模式;妇女健康档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501-01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很低,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宫颈癌的演变,大多会经历“正常上皮宫颈上皮癌变浸润癌”的过程,因此,通过正规妇科检查来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是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关键。与城市相比,偏远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在宫颈癌筛查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探讨偏远地区宫颈癌筛查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1 乡镇卫生院TCT检查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Cytologic Test,TCT)出现于上世纪末期,率先应用于妇科细胞学检查,我国自2001年进行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研究后,该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从半自动离心法制片机和细胞保存液出现后,该项目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了快速的推广。

1.1 检查注意事项 对于需行TCT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须做好以下准备:①TCT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②TCT检查前24-48小时内应避免使用阴道栓剂,避免冲洗阴道,也不要进行阴道内诊;③对于有妇科炎症的患者,要先给予对症治疗再进行TCT检查,避免影响诊断结果;④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TCT检查。

1.2 检查流程 ①充分暴露宫颈,使用TCT采样器采集宫颈口处的细胞样本;②将采集器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小瓶中进行漂洗,这样就获得了几乎全部的细胞样本;③使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将样本分散并过滤,减少血液、粘液及炎症组织残迹;④做TCT检查时进行显微检测和诊断。

TCT检测率高,一般在通过检查后3年内均无需担心宫颈癌的发生。但须注意的是,目前在宫颈癌筛检和巴氏涂片方面仍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使得部分常规巴氏测试结果仍不够准确。因此,对于TCT检查发现的可疑患者,还需结合上级医院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多点活检进行进一步诊断。

2 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多点活检

2.1 电子阴道镜检查 电子阴道镜能将检测标本放大6-40倍,能准确的诊断下生殖道的癌前病变、早期癌、湿疣等病变,避免盲目对下生殖道进行创伤性活检。对TCT检查发现的可疑患者,须在上级医院以以下方法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

①于月经干净2周内,对疑似宫颈癌者进行取样;②检查前先化验白带有无滴虫霉菌,观察外阴阴道壁,将异常图像摄片、保存并取样;③用干棉球擦拭干净宫颈分泌物,观察宫颈,逐渐放大到最佳状态,摄片保存;④进行3%醋酸试验,观察图像变化,摄片保存;⑤分析图像,碘染色后选择阴镜图像异常处,在碘不着色区取样2-3块,送病理学检查。

2.2 宫颈多点活检 ①取膀胱截石位,以阴道窥器暴露宫颈,用棉球拭净宫颈粘液与分泌物,进行局部消毒;②外阴、阴道、宫颈经消毒后,用活检钳在宫颈外口鳞一柱交接处或者糜烂较深、特殊病变处取样,对疑似宫颈癌者选3、6、9、12点取样,所取样本应包括宫颈上皮和间质,样本以直径0.2-0.3cm为宜;③对已明确为宫颈癌,只为分析病理类型、浸润程度的患者可进行单点取样,为提高取样准确性,可在阴道镜检指引下进行定位活检,也可在宫颈阴道部涂碘溶液,在不着色区取样。按取样部位分块、分瓶标记送验;④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病理科进行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作出病理诊断;⑤活组织取下后须压迫宫颈或用带线棉塞填塞,防止出血。

3 建立妇女健康档案

对已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除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外,还要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检查过程、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及发展变化。同时,还要加强基层卫生院检察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操作熟练度,提高检测水平和准确度,减少漏诊和误诊。

4 小 结

与城市相比,偏远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在宫颈癌筛查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建立乡镇卫生院进行TCT检查为基础,结合上级医院对可疑妇女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多点活检进一步诊断的筛查模式,建立妇女健康档案对偏远地区宫颈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个简单、经济、可行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偏远地区妇女的宫颈癌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周燕,李霞,范承玲.宝应县42114名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6):529-530.

[2] 林惠媚,吴开锋,苏颖.博罗县所辖乡镇乳腺癌、宫颈癌筛查阶段性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8):3716-3717.

[3] 曹庆,西铮,左志平,董增库,刘玉环.浅议健康教育在农村乳腺癌筛查中的重要性[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06):585-586.

篇6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B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缺少专门从事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虽然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企业中一直存在着明显概念相混淆的问题,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不明确。随着不断引入先进财务管理理念,科学的财务管理活动才受到企业关注,并配备了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机构设置逐步从功能和职责范围得以提升。就目前企业对于专门财务管理人员的需要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逐年对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要求。一般学历要求在本科以上,与学历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更重视的是财务管理人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人才需求年龄结构偏高,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总体说来,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普遍偏重于对人才经验、能力的要求。从长远发展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更需要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然而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精尖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陈旧,针对性不强

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一直都处于不断改进和探索的过程中,一些学校刚开办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主要还是借鉴其他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特点来设计。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基本遵循以下三种体系:一是按企业性质来设计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为企业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比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二是按企业管理路径与资金的流动来设计课程体系,主干课程为财务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收益分配管理、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等;三是按照财务管理的层次来设计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有中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体系的设计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方案的弹性太小,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窄,不能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难以凸显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就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基本都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和学生学为主,而且内容以理论为主。可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要求理论知识和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参与到具体事务的处理中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水平尚需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既需要有很好的学科背景,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了解各类企业文化与管理技巧的特征。从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教师构成来看,从业教师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过去会计学专业的教师,缺乏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上会感觉专业模块设置上存在缺陷。

(四)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财务管理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学科,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专业普遍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实习重视不够。实验教学主要是采用ERP软件,学校专业实验室配备不足,学校实验课程课时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要,也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关于实践环节的知识讲授,特别是财务实操环节,学生还是动手的机会很少,以听为主,即便在教学方案中规定了实践操作课,由于学校配套条件不够完善,所以学生得到实习的机会也并不多。有人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实习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但由于实习一般都是在大三暑假或大四寒假,属于短期见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针对性不强。由于财务管理会涉及企业的核心工作与商业秘密,因此学生得到真正实习的机会很少,并且短期实践不能让企业对学生足够信任,让学生难以接触业务,学生不能充分实践自己所学的各课内容,使实习也形同虚设。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彰显“地方”特色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院校以地方办学为主体,具有应用性、大众性和地方性的办学特征。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从人才市场细分和就业目标定位的视角出发,应以社会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需要为驱动力,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密切结合,了解行业和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本地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构建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拓宽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培养各种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优化体系、整合课程与设计整体知识结构为重点,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并按地方企业和行业所需的人才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科进行重新分组,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会计专业课程+金融投资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基础、兴趣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学提出不同要求与行业发展规划,通过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实施分流培养,设计弹性化的课程模块,并从专业口径与灵活就业方向有机结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使学生的专业目标和知识结构更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三)构建多元化培养方式

为适应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角色扮演、小组作业、演讲或专题报告等互动形式进行。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应转变观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接受系统训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密切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确保学生能通过实践和实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要求,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四)通过基础课侧重培养学生素质,大力推行网络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有着开展网络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名优教师优质网络课程的教学达到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目的。重新划分基础教育课、专业课,把以往作为基础教育课的财经外语、会计制度设计、计算机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案例分析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范围内。延长专业课的授课周期,把专业课拆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使学生达到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区分基础实践课和实践拓展课。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既有行业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业务特点。实践课,由校内基础实践课完成,由校内专业教师讲授行业共性业务。基础实践课采取分模块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财务管理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能细微处见真知,从一个完整业务流程的角度去认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行业实践课,在基础实践课的基础上,实行行业见习制,通过实践拓展课来完成。这是财务管理涉及商业秘密又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的双重特点决定的。在基础实践课上打好操作基础.在实践拓展课上了解行业不同特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很有效果。

四、结语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提高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更为重要,从现有培养模式入手,探索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建设,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实习、实训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完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叶志锋,刘晓静.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文献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0(8):46-49

[2]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3):56-58

[3]陈天培.“模拟实验”与经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

篇7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社区;防治状况;社区管理模式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表现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症状,且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近年来,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自伤自残、伤人毁物等肇事肇祸事件给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良好的社区重性精神病的康复管理模式是保障患者病情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前提和基础。

1白云区重性精神患者现况

根据白云区2011~2013年开展重性精神病线索调查结果,共查出常住重性精神疾病患者504例,男288例,女216例,年龄11~87岁,平均年龄43.41岁。分类情况精神分裂321例,分裂情感19例,偏执性精神病14例,双相情感障碍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90例。婚姻状况中已婚者仅有占47.6%,未婚、丧偶或离异者占52.4%,重性精神病不仅影响家庭和婚姻生活,而且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使病情反复发作。纳入并服从社区管理的335例,在家规律服药的占24.4%,间断服药的占42.1%,还有33.5%的患者处脱管状态,接受过家庭护理教育的患者占34.7%,社区康复管理不规范,患者服药率低,这对病情的稳定十分不利。

2精神疾病社区管理的意义和可行性

精神患者的社区康复管理,是医院住院治疗后的康复延续,使患者最终恢复病前的社会功能[1]。精神患者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良好的社区康复管理将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稳定,减少复发,提高患者劳动能力[2]。

3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管理的建议

3.1构建多部门参与的管理平台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的总体服务格局,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落实精神患者排查无遗漏、管理无缝隙、治疗有保障、服务有跟踪。公安部门负责3~5级患者的管控及强制收治,民政部门负责流落社会的精神患者的救助及送返原籍,财政部门负责核拨收治及管理精神患者的相关经费,加强资金监管,社保部门落实患者的医疗费用的报销,卫生部门负责患者的治疗、鉴定以及社区后续随访治疗,残联提供贫困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及部分治疗费用,教育部门负责学校的精神卫生教育,社区加强辖区患者监管,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管理体系,使重性精神患者有人管、不脱管、不失控、管得住、管得好,有效预防和减轻重性精神患者对社会、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危害。

3.2提高各类人群对精神患者认知水平 数据显示,精神患者到社区医院取药率低,自行规律服药率低,这与患者、家属、社区管理人群对精神病存在的偏见和错误认识相关。增加对精神患者、患者家属、社区管理人群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人群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改变他们对患者的态度,增加人际交往,避免不良刺激,周围人群给精神患者更多理解、关爱和照顾。

3.3建立良好的精神患者应急医疗处置通道 公安部门加强肇事肇祸精神患者监管,负责强制送治,民政部门加强流落社会的精神患者的送治,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患者的诊治,住院管理;通过快速应急医疗处置通道的建立,让患者及时、有效得到救治,强化了对肇事肇祸及流落患者的管理,可避免对周围人群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4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精神患者出院回到社区后,面临被人歧视、失业、生活困难等等问题,后期的治疗和康复要依靠家人、社区医生、社区人员的帮助完成,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呼吁社会更多人理解、关心、支持精神患者,形成尊重、爱护的社区氛围,消除偏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3.5做好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重性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服药依从性差、自知力缺乏和复发率高等问题,通过社会心理教育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远期疗效。患者通过社区医院的管理后,社区医生到病家进行随访和家庭护理知识教育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和患者监护人能了解、认识自身疾病,能自觉配合治疗和服药,服药依从性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从而减少疾病复发。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合作;品牌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保证车辆安全、畅通的重要配套设施。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完善,服务区在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客流量的增长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服务区以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扩大服务项目的种类、数量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起步较晚,国内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尚处于探讨阶段,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为此,探讨和选择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服务区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一 服务区现有经营管理模式的利与弊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投资建设,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国家投资、股份投资、民营投资和BOT模式。服务区的经营管理现有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自主经营,由运营业主投资、招收员工、独立经营,此种模式管理难度大,使用人员多,企业经营负担重,但如果经营得当,获取的利润十分丰厚。二是租赁经营,将服务区部分经营场所或设施租赁给乙方,由乙方完成经营管理,乙方按合同约定缴纳租金,此种模式管理难度小,收入甚微但稳定,经营规模大小不能掌控,文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承包经营,将服务区整体或经营项目承包出去,由承包单位自主经营,承包单位按合同缴纳承包金,此种模式基本无经营压力,经济利益可以保障,但目前选择的承包单位大多数是个体或民营企业,管理水准和人员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四是合作经营,瞄准难度大的经营项目,引进品牌,与专业公司合作,利用专业公司有效的经营管理,突出服务区的特色服务,此种模式利润丰厚,形象工程好,服务质量高,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经营模式。如果对这一模式加以拓展和完善,延伸其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将是服务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 开展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是大势所趋

(1)合作主体实力雄厚,具备完成投资和经营的要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有效满足司乘人员的需要

服务区基本功能是满足司乘人员长途旅行中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满足车辆加油、维修需求。随着车辆的迅速增加,服务区逐步成为人流、车流、物流的主要集散地,要求服务区配套设施更加多样化、完整化,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一般服务区应当具备加油、餐饮、购物、汽修、停车和卫生间等基本功能,投资需4000万元;先进型的服务区或者大型服务区还有信息查询、汽车旅馆、客物流中转、展览陈列、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拓展功能,投资需过亿。服务区功能配套“小而全”,投资“大而散”,一是管理难度大,二是投资回收慢,借助合作伙伴的人、财、物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投资,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服务区是明智之举。

(2)合作主体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合理的合同设置有利于引进人才,加强服务区管理

服务区工作涉及酒店餐饮管理、商店管理、客房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物业维修管理、工程养护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等,岗位涉及财务会计、物流仓储、销售理货、餐饮服务、市场营销、保安保洁、厨师、食品采买、电工、资产维修、绿化管养、污水处理、汽车修理、工程招标、加油站管理等,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加油站、餐饮业等等特种行业在人才和管理方面更加严格。而高速公路目前不可能拥有那样庞大的人才队伍。与专业公司合作,利用专业公司人才优势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容易形成有效的管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合作主体选择范围广,可以根据服务区所处的战略布局位置,选择最佳的合作主体,极为有效地为我服务

高速公路这一特殊行业,决定了服务区的发展应建立在“公益为先、质量提高、效益兼顾”的基础上。近几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服务高要求的需求,服务区功能齐全、商品繁荣是发展的走向,且不同区域位置和当地经济特色,确定了应打造不同特色的服务品牌。我们可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服务区自身特点,以三项原则优化合作,实现服务区效益最大化:一是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二是管理和谐,服务形象好,有经济发展的前瞻性,三是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所需产品与合作主体相符。

(4)合作主体发展空间大,便于集中管理,强强联合有利于做大龙头产业,促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强强联合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甚至形成垄断企业,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高速公路因其封闭性的特征而具有自然垄断性,司乘人员只能在服务区选择消费。不断增加的车流、客流,隐含着巨大的服务需求,尤其是加油、餐饮、购物方面,服务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如果与加油、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大型企业联营,或者与全球500强企业合作经营,对于做大加油、餐饮、购物等龙头产业十分有利。

三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几点建议

我省已经建成64对服务(停车)区,在建38对服务(停车)区,开通运营的有47对服务区、12对停车区。目前,服务区的经营收入,略大于该服务区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成本,但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绝大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服务区经济发展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近3年全省服务区总经营收入和油品销售统计(表1)数据看来,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济极具发展前景。

表1?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收入统计表

年度/项目 2009年度 2010年度 2011年度 2012年1-6月

总经营收入(亿元) 23.96 23.96 50.37 30.60

油品销售(万吨) 38.09 34.50 57.50 33.66

如何结合我省实际,把握商机,笔者就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篇9

关键词:教学;PBGS;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79-02

现代教学要求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改变传统重视理论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转移,实现基于“学”的“教”;二是教学活动重心的迁移,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使得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PBGS(Projiect Based Group Study,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上述两个转变,实现基于“学”的“教”和基于“互动”的“传授”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旅游景区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基于PBGS教学法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1 PBGS教学法及自主学习模式

团队学习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RegRevans提出,他认为团队学习是指在社会经济迅速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通常会遇到书本中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可以通过团队成员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团队所能掌握的资源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从团队学习视角看,教师和学生可以组成研究性团队,开展研究性教学。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传统的接受学习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忽略了学生的白主性,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自主学习则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

2 PBGS教学法及自主学习模式在旅游景区开发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根据旅游景区开发课程的自身特点,主要是采用大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课后准备,上课讨论,发表的方式,并上交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作业布置上根据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并重视学生自己的观点的表达,学生对旅游相关知识点有一点的了解,并且学生利用假期等从事导游接触行业,对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对策有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积极,效果良好,学生积极性高。课程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对景区情况的了解及对旅游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以大作业的形式展开。

2.1 主要大作业形式

(1)以旅游景区资源分类评价标准为基础,以自己熟悉的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分析评价。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景区为例,以小组为单位,由分组,3-5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以实地考察的形式对旅游景区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实地考察能力及对问题分析的准确性等问题。评分标准包括资源概况分析的准确性,课堂展示表现,讨论分析处理,小组成员合作情况等等。占作业成绩的40%。

(2)旅游景区游道设置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实践经历以及自己的旅游经历,以小组为单位,ppt的形式,展示旅游景区游步道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要求自由分组,3-5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上课的时候展示自己的作业。评分标准包括学生ppt内容,课堂展示表现,讨论分析处理,小组成员合作情况等等。占作业成绩的40%。

(3)大禹陵祭禹或者情况介绍及对绍兴旅游的影响分析或世博会对绍兴地区旅游景区的影响分析改作业为选做作业,二选一,要求以自由组合,通过网络搜索、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其进行分析。评分标准包括学生ppt内容,课堂展示表现,讨论分析处理,小组成员合作情况等等。占作业成绩的20%。

2.2 存在问题

由于在大作业布置上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利用学生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分析相关的理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效果良好。但是由于是选修课,选课人数较少,小组分组上,学生比较习惯及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出现分钟不够均匀问题,且由于存在班级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存在各个小组自行分析,别的小组参与讨论分析的情况不多的问题,建议在课程选择上全班选课的课程。由于旅游景区开发管理需要在学生对景区游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建议提高学生的实践机会,或者给更多的机会实地上课,可能效果会更好。

3 基于PBGS教学法的自主学习对策研究

3.1 创造情景,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倡导学生的学习由课堂自觉自愿延伸到课外,比如在重点章节学完后,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综合提炼,写出章节提要,进行全班评比,对优秀作业进一步鼓励并指导学生修改完善,推荐发表。此外,针对教学的重点内容,组织学生自行设计教学课件,既锻炼了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同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一些有探讨价值的命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旅游景区开发管理课程可以到景区去实地考察,实地上课,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2 精心设计任务,目标明确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和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因此,“任务”的设计是保证任务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作为核心的“任务”,通常包括这样几个要素:(1)目标。即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和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2)内容。即课堂上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3)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4)结果。这个结果可以是看得见的,如一个书面计划、一则通知、一封书信等;也可以是那些看不见的,如欣赏一个故事、了解他国的文化等等情景。即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任务的设计必须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3.3 明确合理的任务及分工,提高评估效果

团队规则及协议能使团队成员对伙伴有一个乐观的预期,特别是在规则及协定中包含了对机会主义的惩罚机制时,这有助于提高彼此的信任程度。运作规则应包括定期沟通的计划和要求,学生任务完成及成绩考核的规则,奖励与惩罚的标准及措施等等。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很重要,教师对团队学习的效果应给予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如何评估团队和个体的努力。现实情况是有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和合作成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个体与合作过程的评价。学生的个体努力得不到肯定,几次活动下来就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江茹.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内容和实践:团队学习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2]高映红,刘晓莹.论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景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52-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典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教育。经过20年来的发展,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的教育比较成熟,但对于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景区的管理和开发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为满足旅游景区对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专业人才需要,“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更加注重对景区所需的专业化、实用型、综合全面的优秀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专业素质、岗位技能、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旅游人才培养的步伐尚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的需求,并且旅游人才的层次不尽合理,知识单一型的专业人才过剩,缺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较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从全国范围内看,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还非常薄弱,具体表现为“两个少”——开设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各院校培养景区相应专业的学生数量少。通过调研,从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来看,各景区人才短缺岗位尚存在着不少缺口,如图1所示。

图1

二、旅游景区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定位

旅游景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应用型教学为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开办和建设要改变传统“大而全”的通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我国旅游院校专业设置的雷同化、重复化现象比较明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有竞争力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在专业建设上面我们要注重专业设置的细分化和特色化,建设适应地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品牌专业集群。同时,进一步加快适合景区需要的人才建设,尽快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依据是社会需求,从行业分析入手,对社会各行各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构建国家行业的能力体系与职业资格框架,从而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

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现状,依照行业结构的特点和职业性质及活动方式的同一性和相似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采用行业分析方法。行业分析包括两个方面:行业能力分析与行业职业分析,其结构如图2。

图2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高考成绩居于中间偏下段的学生,是高职入学学生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也同时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

因此,对于景区服务与管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其他智能的开发。而高职分数段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应用性人才的智能优势,这与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十分吻合。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由“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组成,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核心是“职业专门技术”,它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可外延到“职业延展能力”。某一职业的延展能力可能是另一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延展能力主要是考虑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体现在熟练掌握本行业主流技术、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等方面,重点是培养运用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课程设置进行主题模块化课程设计

针对景区的应用性学科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可以尝试改变传统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转而采取主题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学校在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的分类确定主题教学模块,如景区管理主题模块、数字景区主题模块、景区导游主题模块、景区接待、咨询主题模块、规划主题模块等,这样可以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主题模块有机融合,既有利于按阶段实施教学与经营一体化的培养方案,也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锻炼。

(二)社会培养

学院与政府部门联合进行行业培训,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聘请旅游职能管理部门领导为学院的客座教授,与旅游局合作开办具有独立法人的旅游景区培训中心等。在校政结合的实践中,准确把握政策动向,使教学内容更富有针对性。同时,政府也能从学院获取与旅游相关的政策发展研究、旅游行业管理咨询等服务,以共同应对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的行业,因此,更需要有开放的思想和观念。旅游人才开发要突破区域,不仅“请进来”,还要“送出去”。如可与国外旅游学院等高校签署旅游合作协议,包括合作培养研、合作进行旅游规划设计研究、合作开展旅游行业培训、合作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专家学者的互访交流等,使学生除具有国际型旅游景区管理、营销学、心理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懂得如何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

(三)学科组合

随着旅游业发展,旅游景区行业需要吸纳各行各业的发展精髓,如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网络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方面学科的。

信息时达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奠定了技术基础,而真正促使我国旅游景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因素是时代造就的企业功能和形态的变化。通过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思维方式的创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市场的能力;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培养他们,驾驭企业经营全局的指挥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注重平等观念和贤能治业观念的培养。

(四)校企结合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学校结合最新的旅游行业动态与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平台,景区企业可高效率地完成人才储备,建立关系稳固的实习基地。对学生而言,校企联合主要可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二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三是通过实际的顶岗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共同培养实用型人才。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可以充分促进旅游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合作的方式,一是学校对学生规定一定的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二是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应用科研、咨询和培训;三是以企业为主,与学校共同办学,形成企业的培训基地;四是许多旅游院校聘请教师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对企业实践经验都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教师讲授内容能够和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发展的适应性。

总之,高职院校景区服务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这是因为现代景区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技术层次越高,对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管理要素的需求也越高。现代服务业的内容不断加深、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生在进入企业,步入行业和迈入社会时就具有一定的职业基础和能力,能够为学生在今后接受其他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空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周边环境发生的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