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育人视角;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他们基本的语用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基于育人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树立生本教育理念,贯彻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也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肯定和展示,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立足学生生活,针对学生个性和基础,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塑造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让学生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升鉴赏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例如,学习古诗《望洞庭》,教师先让学生诵读这首诗歌,让其结合注释自己来理解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教师再组织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歌中的洞庭湖景象。学生想象各有特色,不仅能够描绘出具有性化的画面,而且在想象中真正进入画面,获得一种体验和感受。有的学生结合这首诗歌用自己的画笔绘制出想象出来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心中洞庭湖:无风的湖面非常平静而又透彻,就像一面非常大的镜子;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远远望去绿水环绕中的水中君山就像白银盘里放着的一个青螺,非常美丽。学生感觉到一幅非常美丽的画,产生了强烈的“一睹芳容”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教师不是让学生直接背诵这首诗,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全面锻炼,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高雅的情趣,让学生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增强美的体验,增强感受美的能力。

二、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进行系统化教育指导

教授学生知识容易,培育学生健康成长较难。教师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其基本的解题能力,还要能够从思想、道德、修养、能力、心理等方面对其做好长期引导,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实施,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或者将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生基础和发展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和实施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指导他们的行为,引导他们的思想,慢慢提升他们的道德,逐步转变他们的性格,塑造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品格。教师要关注教材知识,还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解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根据教学安排,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和发展,对上册教材进行全面把握,制订有效的指导方案。第一组教材所选的阅读文章都是关于自然的,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习得重要的生字和词语,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种育人思想,思考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对自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激起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学会从自然中感受更多的色彩美、力量美,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壮观。

三、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基于育人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开展更多的情境活动,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更多的情境教学,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他们的体验和经验,将各种知识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能力和素养。教师要注重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感知生活道理、社会责任、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例如,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观看锄禾的视频,或者让学生直接到农田或农场参与农业生产。他们在实践中就会感知生产的不易,就能体会农民耕种的艰难、粮食生产的不易;能够体会生产劳动的艰难,并珍惜粮食、节约粮食;能够积极学习,将来更好地发明创造,减轻农民的劳动难度,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培养他们的理想和责任意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育人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知识能力传授与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相统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策略

诗歌是我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小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个特殊的、富有教育意义、传导力和感染力的门类,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养成、人格的培养以及情感培养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诗歌教学中不断研究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诗歌教学的功能和任务。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形式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都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然而我们却无法否认,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背后,仍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而使得诗歌教学无法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如,新课标倡导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丰富学生的直接和间接经验,然而有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往往只是用来装潢门面,或是为了凸显新奇的形式,或是为设计而设计,导致活动脱离了教材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已然流于形式,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收效并不大,失去了活动本身的价值。

2.忽视诵读体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对诵读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读”,而且新课标也对“诵读”有着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小学三个学段。可见,诵读亦是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小学生能够懂得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今天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能够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歌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诗歌内容、表现手法的分析,学生诵读的时间和机会很少。长此以往,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低,少了诵读的诗歌课堂也将失去诗歌所独有的魅力。

二、小学语文诗歌有效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1)以演解诗。诗歌语言凝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要想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歌有很多适合用表演的方法来解读的。如《寻隐者不遇》教学时,在让学生对诗歌所展现的画面进行想象后,可以找两个学生(一个演诗人贾岛,一个演童子)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学生在角色对话中不仅把诗中寻访的场面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出来,而且也让学生初步领悟了此诗的意境。(2)以乐诵诗。诗歌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而诵读则是体悟这种意境美的最好方法。只有富有感情的吟诵才能真正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中的真味。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诗歌。

2.创设情境体验。(1)活动情境中体验。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以此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尝试活动情境,如游戏、绘画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诗情,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生活中体验。生活性是语文教学所一再强调的,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几乎篇篇都具有“生活性”这一特点。因此,在有些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还原诗歌画面,进行情境再现,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如《悯农》教学时,可以带学生走进田间,体验农民伯伯的亲苦,让学生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3)在插图中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尤其是诗歌选文很多都有插图,这些插图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验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

3.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1)调动联想横向扩展。如,学习孟浩然的《春晓》后,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浏览,当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学生的品味也会一步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2)调动联想横向迁移。进行横向扩展学习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横向迁移。如学习了有关“春”的诗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夏、秋、冬以及描写四季的诗歌,通过这样的横向迁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诸多的特点,如知识性、教育性、文化性、审美性、历史性等等。诗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促使学生从思想上获得优秀诗歌的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因此,我们要根据课标要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诗歌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出诗歌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黄碧珍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探讨[J].华章,2011,(29)。

篇3

(秦皇岛市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优秀的教学质量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是对一个教师工作的最直接的肯定。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是众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语文有效教学非常明确的含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对具体内容的有效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无疑为“减负增效”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明确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果、有质量、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望与广大语文教学同行同切磋、共进步。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在传统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与严重制约的背景下,教师长篇大论、牢牢把握课堂主动权、学生无动于衷,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增长。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幅度进步与提升。

例如,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照搬教材,上来就把翠鸟的特征以及习性等全都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与归纳课文中有关翠鸟外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的细节描写。如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甲组:作者对翠鸟的羽毛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些细节与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很好地搭配了起来;

乙组:除了羽毛颜色鲜艳之外,翠鸟还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以及“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丙组: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迅速、非常敏捷。我们有证据为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这是作者从正面描写翠鸟快速捕鱼的一系列动作;“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则是从侧面衬托了翠鸟矫捷的身姿;

丁组:作者通过老渔翁之口,让我们了解了翠鸟的栖息之地“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

如此一来,既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顺应了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这一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活动,还极大地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水平与能力,为有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兴趣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真正将自身融入语文课程学习活动当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标所提倡的“兴趣教学法”对于打造有效率、有质量的语文课堂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个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兴趣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并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课堂效果。

如,在教学《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几段刻画老北京春节的视频短片,如此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他们更专注于我接下来的具体知识点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在学完《和氏献璧》这篇古文言文之后,在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将“和氏献璧”这个故事改成了一个舞台剧剧本,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分角色表演。如此一来,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而且还促使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故事内容以及不同角色性格特征等的认识与理解,如此一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目标自然不在话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我想,这正是新课标提倡“减负增效”有效课堂教育理念的本质意义所在。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同仁都能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自身融入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并从中真正收获语文学习的独特喜悦与快乐。

3 “每天只解决—个问题”的课堂教学,激励每个学生进步

为了做到日常教学的课堂活动有效,为了杜绝课中学生的活动过于“丰富”和“饱满”,贪多求全等现象,如今我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正努力尝试“每天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课堂教学。

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对重点问题和练习可以切实做到“精讲精练”;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去多思考、多实践、多感悟,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更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精力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4 创建良好的学风,是轻负高质的保障

良好的学风、班风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教育、引导、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努力使班集体在课堂上形成珍惜学习时间,严守课堂常规,以达到专心听、认真记、细致想、踊跃说的良好学风。

总之,追求高效,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元元.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

篇4

一、小学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大部分人都觉得小学拼音与识字教学实际的作用就是给今后阅读和写作,还有口语交际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小学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的作用远远高于这个。拼音通过给汉字注音帮助学习汉字,帮助解决字音问题,并且通过拼写语音,帮助学习普通话。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保证和根基,也是学生获取以及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

二、小学语文拼音与识字教学策略

(一)游戏过程中进行拼音识字教学

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当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许多游戏都可以加强学生拼音识字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拼音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卡片游戏教学的方式,把一张写有声母的卡片(zh)和一张写有韵母的卡片(i)拼起来,比赛哪名同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发音,之后在识字卡片当中找出发音(zhi)的识字卡片,比如“知”发一声,“质”发四声,看哪名学生能够快速的找出,同时准确的发音。对于那些快速正确发音的学生要进行奖励,针对那些发生错误的学生要加以纠正,进而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依次对于发音准确的学生实施加强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可以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去,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拼音识字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多彩的图片实施教学

通常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针对抽象事物通常很难接受和理解,利用图片可以把抽象字的音和形以及义最大限度的结合在一起,让字具有立体感,进而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简单,能够完全理解并且合理运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这个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教学任务,让学生借助插图,利用拼音认识生字,扫除生字障碍,准确流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秋天的特点,进而让学生产生识字兴趣,学懂课文后,对于大自然更加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拼音的学习与识字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是为了认识汉字,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借助拼音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中高段的阅读教学铺好路。

(三)运用儿歌实施教学

儿歌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内容不多,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文字流畅,十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欣赏的趣味性。悠扬的儿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既可以增强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操以及审美观念。

例如,在学习jqx和ü相拼的过程中,应该把它变成儿歌,小ü是个乖孩子,遇到jqx立即脱帽致敬,u是个坏孩子,看见jqx立马逃走。这样十分简单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这种儿歌学生记忆起来十分快速。在其看见jqx和ü相拼的时候,能够有效避免读错的情况。利用儿歌进行拼音?R字教学,同时融入教材图文,能够提升学生对美丽事物感受能力。总得来讲,可以把色彩和画面以及人物,还有意境巧妙的结合起来,将其融合成一个整体,拥有特别审美作用的儿歌,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积极的学习,在愉快的气氛当中学会知识,进而从根本上强化学生识字能力。

(四)利用故事实施教学

经过直接的具体描述,能够把抽象的汉字转变成生动的故事画面,从而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想象力,让陌生汉字的音和形以及义能够清晰的出现在学生头脑当中,这样在拼音识字的时候,能够使学生创作力得到有效培养。

拼音识字有很多教学方式,针对小学生认知程度以及能力存在限制,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要把游戏和图片以及儿歌,还有故事教学这些方式真正的融合到一起,才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贴切生活,进而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将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去,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以及想象能力,还有创造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方便。进而提升整个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5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使学生处在了较为被动的位置上。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入发展和改革使得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实现了与新教育理念的融合。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互动 教学模式 策略

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使得互动教学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高效的改变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包含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及生本互动,使学生实现认知能力上的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互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进行自我表现,进而充分调动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课堂互动的实践与应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

一、精心设计提问,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课堂的互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要与教学现状有机结合,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重要依据进行精心设计。问题的提出务必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有较好的体现。教师要选取具有开放性和一定层次性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提问,从而才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高效互动之中。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可以进行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通过设计极具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思考,从而使课堂互动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追求问题的内容性与可探究性,选取真正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和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教师提问的同时进行积极的问题探讨研究互动,使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活泼,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互动教学。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三顾茅庐》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三顾茅庐的来源,以及刘备三人去往诸葛亮住处两次,诸葛亮是否知晓此事,而为什么刘备邀请诸葛亮三次他才肯下山相助?这些问题都是课文中需要重点理解的问题,也是对课文讲述内容的深层次挖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与开放性。学生对此给出的意见与观点可能并不相同,只要学生能够给出相应的理由就是值得教师肯定的,也是实现课堂互动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堂师生的高效互动,教师务必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及能力增长提供有利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学习引导、亲自示范、反馈评价等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学习的能动性,从愿意学习发展为能够学习。在师生互动的具体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与知识网络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意见,使其能够有充分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师生互动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求学生帮助乌鸦喝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发表见解,同时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和鼓励,实现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准确的落实,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与限制。因此,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展开积极有效、全面放开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探索并及时与同学交流,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在满足学生求知创新的同时保护学生对于新知识饱满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引导,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创造帮助和带动学生主动进行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主动创新能够发挥和释放教师自身的创造与创新力量,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和促进学生主体的自由发挥以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并鼓励和带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及自由发挥,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乌鸦和狐狸》这一寓言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其它寓言,并交流乌鸦与狐狸二者间的关系以及乌鸦如何能够防止被骗的办法,同时发表自己对于狐狸的看法。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寓言的编撰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相讲述,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语言能力,使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取得教学成效。

【结 语】

总而言之,将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能够有效的弥补和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与缺陷,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课程得到极大程度上的优化,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和创设互动学习的有效氛围,提高师生间互动的效率,给学生足够自由发挥和进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语文课堂的魅力教学和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佩琳.探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4(6)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字理识字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18-02

小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与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目标。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基础,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前提。所以,小学语文的汉字教学是教学项目中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字理识字”作为一种学习汉字的方法,教师可以对不同的构字原理进行总结及归纳,并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一堂成功的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是关键,所以采用“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首要选择。

一、“字理识字”的概念分析

“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运用汉字的传统书写系统进行教学。我国的汉字是由笔画构成部首,再由部首组成的。所以,汉字的书写系统本质上就是依据特定的构造方式表达相应的意思。“字理识字”是以构字法为基础的小学生识字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利用汉字字形及字音进行汉字教学,以汉字的含义及形声为出发点,通过一定的想象进行汉字的学习。这种汉字学习方式在对古汉字的研究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汉字的教学上并未广泛应用,所以这种“字理识字”的汉字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二、“字理识字”的实际应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成功应用主要表现在传统汉字构字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及小学生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对实际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教师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

1.“字理识字”在象形字方面的调整

语文教师在对象形字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考虑到汉字的形象与汉字所蕴含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理解汉字的外形,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记忆。由于汉字的不断演变,所以在现代汉字中,象形字的数量并不多,但有些独体字中有可以构成汉字的会意字。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对会意字的理解进行相应的汉字教学。低年级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不高,但是思维却十分活跃,教师可以通过象形字进行教学,比对图片与文字进行“字理识字”的教学。以“山”字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汉字与图片并排呈现在黑板上,图片中山的形象与汉字“山”极其相似,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并加深印象,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拓展与提高作用。

篇7

关键词:意识形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的特色在于能够将意识形态与语文文本内容衔接在一起。当然,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的培养,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情感价值观进行熏陶。因此,本文认为,意识形态以沁润式嵌入语文教学中,既不失语文学科的文质兼美,又符合语文教育的标准要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课文中意识形态嵌入方式进行回应,在具体实践中,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意R形态沁润式嵌入语文教学,彰显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一、在情境中进行意识形态熏陶

意识形态沁润式嵌入必须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中实现,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情境教学,构建合理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进行教育和熏陶。情境式教学需要对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置,力求缩小文本内容与生活的差距,通过情境教学巧妙转换学生的思想行为准则,并与时俱进地探讨语文知识,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文本知识。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作者希望通过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来表达对资本主义社会下贫富差距的不满以及贫苦人民生活的同情。而现在的孩子们基本都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他们无法切身体会小女孩的生活,那么文本内容应该怎么转换这些价值观呢?这既需要构建情境,利用PPT截取一些新闻报道中贫苦孩子的励志故事,教会他们珍惜当前的生活,甚至可以号召学生发起爱心捐赠,利用行动帮助他们。通过让学生感受当前生活中存在的贫穷现象才能扩展他们的认知,巧妙地转换课本中的价值观和教学目的,从文学素养中得到价值熏陶。

二、注重学生的自我生命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更容易实现意识形态的沁润式嵌入,尤其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嵌入,因为学生自我体验比教师强制灌输更容易被接受。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感受课文内容所教授的具体思想感情,领悟其内在蕴含的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相信学生体验的认知以及学习技能、情感价值观内容。

在一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课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设置表演情境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在表演过后由教师发问,让学生自己选择愿意成为“哪个儿子”,并阐述自己的理由。通过这样的自我体验,让学生自己做出价值选择,教师在旁进行适当引导,不仅能让学生提升课堂的自主性,还可以让他们亲身体会其中的情境并做出价值判断。

三、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理解

意识形态沁润式嵌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多元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在自我认知经验以及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对价值观的自我理解以及对语文教学内容等开放性教材有自己的价值观建树。意识形态沁润式嵌入文本内容中,要求教师在面对“文本内容”和“学生主体”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倾听学生对课文文本内容解读的不同声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多元阐释,并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以及大胆提出批判与质疑,还语文学科开放性的特点。

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批判以及质疑,应当选择有价值的中立立场,面对学生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应给予一个充分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保持他们畅所欲言的积极性。并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时尽量加以引导,相信这比任何“政治说教”的语文教学更能让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教师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批判意识主要是指教师对现有教材、练习系统、教学方案的批判。作为一线教师,因循守旧是不能让语文课程生动、自由的,在现有语文教学材料以及教学方案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脱节的,语文教学本身的开放性就要求教师能够形成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并在拥有新型教师观的前提下重新解读教材,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被学生接受,以免有些意识形态内容影响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基于沁润式意识形态嵌入下,要求无论教师培养自我反思意识还是批判意识,都要对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性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将具有丰富感官以及文质兼美的语文课上成一门“政治说教”的政治课,这都需要语文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领域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并拥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做一名与时俱进并懂得思考的教师。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对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认识

实施创造性阅读教学,教师是关键,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一线的教师对于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缺乏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教学陷入误区之中。缺乏认识,对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浅尝辄止,会走很多弯路。教育行政部门、各所学校都应承担起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任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来校讲座,走出校门参与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活动,积淀经验、开阔视野。学校教研部门要引领一线教师开展与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申报研究课题、组织研讨课、组织学术沙龙,使教师在同伴互助的培训模式下快速地成长。教师自己更要潜心阅读有关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书籍,深入地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创造性阅读及其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等内容,学习国内外关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模式,积极地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规律。通过成功和失败的课例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学习和研究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牢记我们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因此要时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思想、行动的首位。对于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研究,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所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教学研究,教师要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潜心钻研和教学。

二、融洽师生关系,创建民主课堂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既成为学生的良师、妈妈,又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要成为学生的伙伴,课下的功夫要做足。跟孩子们讨论最喜欢的明星、向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倾听学生的心事、陪着孩子们做做游戏,与学生同悲喜、共欢笑,尤其要格外亲近那些处于学习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的孩子,摸摸头、捏捏小脸、拉着手跟他们玩,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爱,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依恋和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迁移到学习上来,把课下的无话不谈转化为课上对学习感受的畅快表达。课堂也就不再会被“尖子生”所掌控,而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转变学习方式,实施“对话式”教学

新课程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且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发言权和自,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蹲下身来”,以一个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自己的意见,用平和、商量、研讨的语气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就会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自由思维,积极思考,在与教师、同学的平等互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也能随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灵动闪现的火花,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1.批判质疑,求异求优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学贵质疑,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对认识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权威”的定论,善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怀疑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勇于追求真理的思维品质,以便获得突破性认识。对此,应提出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

2.畅谈感想,交流心得

萧伯纳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就是两种思想。”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思维活动的飞跃,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接受,学会多方位的考虑问题。交流与讨论对巩固课堂知识,启迪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义不容辞担当着培养小学生们创新能力的职责,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渠道。从阅读教学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海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2,(20).

篇9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与策略;情趣性;多样性;科学性

2013年在小学语文国培班学习的时候,一位专家讲到识字教学的一个细节――“传”字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教师通过现场传卡片,轻松理解了“传”字的意思。汉字不仅仅是阅读写作的工具,同时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来历,有其故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汉字讲活,让学生从喜欢汉字到喜欢祖国的语言文字。

于漪老师说过:“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如何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字彰显它的魅力,我作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分析课堂,了解师生的教学现状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从具体目标和教学具体建议中我们不难看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针对课标的要求以及培训后的思考,回来后我仔细调查了解,反思周围老师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识字课,不能做到科学识字,致使效果不明显。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1)识字量大。一、二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难度较大。低年级学生又要识字又要阅读,任务较重。(2)学生识字基础不一样。学生家庭环境不同,造成了识字基础的千差万别。(3)识字课学生不太喜欢。与阅读课相比,识字课单调,缺少故事性、趣味性,又记,又写,学生不喜欢。(4)学生入学年龄过早。学生过早拿笔,致使书写执笔方法、写字姿势不正确,影响了识字效果,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程序模式化,教学策略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觉得识字索然无味。(2)教师对汉字学理论缺少系统的学习,致使汉字教学过于平白,没有文化传承,缺乏情趣。(3)识字教学中割裂了汉字的音、形、义,注重了读音,识记字形,却忽视了字义的教学。(4)教师注重了汉字教学,却忽视了识字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掌握识字的规律和方法,教学事倍功半。

二、总结规律,探索识字教学的途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告诉我们兴趣先行的道理。所以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爱学乐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1.运用多媒体技术,多种感官同时刺激,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事物或生动语言的描述感兴趣,思维就会被激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多媒体技术很好地实现了这个效果。如,有的老师在教学“雨”字时,先用多媒体播放“小雨沙沙”的歌曲,感受雨的声音,看雨的形状,教师再出示“雨”字的形成过程,最后书写,学生印象深刻。

2.站在学生的角度,多用游戏增加情趣,激励学生参与识字活动

教育家卡洛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所以我们在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时,应多设计游戏环节,如摘苹果、送小青蛙回家、猜谜语等学生喜欢的游戏,增强学习的乐趣。

如,我在教学《人有两件宝》一课时,学生自编的字谜有“一个大力士,流了两滴汗(办)”“一家人藏了一块玉(宝)”等,还有一个学生为“想”字了个故事:“有一个小木偶,它有眼睛,也有心灵,它就是《木偶奇遇记》里的小木偶皮诺曹。”学生在交流汇报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倡导语文实践活动,多设计激励性评价,展示学生的识字成果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激励性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前行的动力。教师要多组织一些语文识字实践活动,通过编制小报、展览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主动学习的乐趣。

4.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使用竞赛激发集体乐趣,带动学生全程全员参与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只有十几分钟,教师可以设计闯关游戏,或者采取小组间比赛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其乐无穷。另外,小组合作也是学生识字的有效途径,组内同学发挥群体的智慧来识记生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当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种各样巧妙的办法时,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

(二)掌握方法,扩展学生识字的多样性

学生识字的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汉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达到会学的目的。

(1)图示法,如汉字构成中的部分会意字,应该通过图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木―林―森”的学习,“休”字的学习:人靠在树旁休息,一目了然。(2)表演法,低年级学生喜欢动,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看字形做动作,如眨眼的“眨”字,看见的“看”字,学生通过做动作加深了记忆。(3)比较法,很多形声字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找规律,集中识字。如,学习“青―请、情、晴、清、蜻、睛、静……”不同的部首代表汉字不同的意思,集中识字省时省力。(4)编故事,猜谜语,编顺口溜法,如碧绿的“碧”字: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头上;“扇”字:小鸟飞进百姓家等等,非常有趣。(5)演示法,教师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情的发生来让学生记忆汉字。如“灭”字,教师可以在玻璃杯内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杯子上面盖上盖子,火一会就灭了,学生很自然就记住了“灭”字。

另外,还有绘画法、联想法等,让学生记住“鸟”字有眼,“岛”字有山,“尖、歪、鲜、明”等字与实物有联系,学生学起来很有意思。

三、形成策略,遵循学生识字的科学性

中国的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是用象形符号记录语义的文字体系,其特点是见形知义。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独体字(象形、指示)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中国的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虽然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大多数已经抽象化、符号化,但仍然无法改变表意文字的属性。

(一)教师要遵循汉字本身的科学性

1.注重汉字教学的科学性,借用汉字构形特点来教学

专家们认为汉字的教学,必须从汉字的文化内涵入手,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我也认为科学的汉字教学,首先是符合汉字本体构造和使用的规律。老师掌握必要的汉字学知识,了解了汉字的科学性,按照汉字规律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如,很多学生会把“步”多一点写成“■”,老师在纠正时能够借用汉字学关于汉字构形特点教学溯源,让学生知道“步”是上下两个脚的造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个字,并且基本不会再错。建立了音形义的联系,学习汉字也就变成了一件趣事。

2.明确偏旁部首的作用,清楚汉字的表意功能

了解偏旁部首的意思,从字形中就可以推出字义。如,“手”字以手形造字,为象形字,后来演变成提手旁。以“扌”为偏旁部首的相关系列字的意思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提、扫、打、扛、抄等字在以“足”为偏旁的系列字中多与脚的动作有关,如,踢、跑、跳、跨等,因此依照汉字构词规律来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认得快、记得牢。

(二)遵循儿童认知的科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的识字,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

1.选择科学的方法,以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类大脑识记的东西,第二天保持34%,第三天还剩28%,到第六天还剩25%,儿童更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对于识字,我们要加强巩固。

首先要强调第一印象,对于容易出错的汉字,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如,学习彩虹的“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我告诉学生:因为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所以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就是最好的证明,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相信再也不会把“彩虹”的“虹”的虫字旁写成绞丝旁了,加深了对所认汉字的第一印象。

其次要进行科学的复现,在新授课上及时复现,一节课要结束时复现,在新的环境中,教师创设新的语言环境进行复现。如,学习了“肖――消、俏、悄、削、宵、稍……”有的教师编写儿歌,让学生填空。

“我的铅笔自己(削),(消)灭错字能做到。老师吹(哨)我做操,身体(悄悄)在长高。一群小鸟落树(梢),歌声响亮冲云(霄)。高高山峰真陡(峭),烂漫山花更俊(俏)。”学生在语境中巩固了汉字,加强了意思的理解。

2.识字的步骤要注意从文到词到字,逐步缩小语境,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文中的汉字在教学时,一定不要脱离语境,给学生造成障碍。一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学生认识,当单挑出来可能就会读不出来,所以学习汉字时首先要在初读课文时,初步识字,圈画、自读、互读,然后在集中识记时,在词语中认读,卡片上复习,再单个书写,最后在句中运用,在读篇中巩固住。

总之,低年级的汉字教学一定要尊重规律,科学识字,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凸显文字的内涵。科学而有趣的识字方法和策略,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篇10

一、语文教育的内涵

听、说、写都要靠语言,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一)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二)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语文的课堂教学;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