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的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三语文的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三语文的教学总结

篇1

进入第二学期,学生和老师的干劲更强了,针对性更强了,大多学生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不足之处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2,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

3,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

4,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艺术生受特长学习影响。

5,不善利用零碎时间,闲散事比较多。

6,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

7,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

8,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本学期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的具体问题和情况,本学期特制定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实现学校制定的高考目标。

1,情感上,用细致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确定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

(1)在课堂上,经常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积极自信情的感染和干劲的鼓励,使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三特有的紧张心理和压力,不断学习进步。

(2)选取高三学子成功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讲,读,在鲜活的事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励学生奋进。

(3)指导学生指定每月具体提高目标,要求学生结合知识点的薄弱处指定具体进步目标,以此促进学生不盲目,高效率。

(4)用作业批语与学生交流,给他们激励。平时经常在作业本上,卷子上给学生写点短信,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确不足,努力进步。

(5)课下及时与学生谈心,学生有问题就给他们做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心态。

(6)做好尖子生和艺术生及个别困难生的心理工作,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稳定学生。

2,备课上

(1)深入备课,充分利用中学语文资源网等的资料和学校,个人资料,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2)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实行有效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

(3)认真设计每课学案,精心设计各项练习,尤其是知识点汇总练习和错处反馈练习。

(4)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3,课型上

(1)原则: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落实扎实,练习有效,效率高,动手动口动。

(2)候课抓名句成语的落实。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刻,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

4,授课上

(1)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继续改进教法,采取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授课。

(2)保证每一堂课都让学生听,说,读,写,练。按照高考复习计划逐步让学生听写名句,读背课文,练做要点,整理学案,记笔记,练卷子,巩固提高。

(3)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补充大量高考知识。

(5)认真布置作业,突出重点和知识整理。

(6)严格课堂纪律,保证每一个学生能认真学习,练习。

5,辅导上

(1)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2)自习课上专题辅导,设计练习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课下个别辅导学生。

(4)对艺术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6,阅读写作上

(1)上好每周阅读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2)印发每次学生佳作,阅读并讨论,借鉴并提高。

(3)分题材和体裁印发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指导学生欣赏学习写作感悟。

(4)印发美文专题,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

(5)指导做摘抄笔记,定量定质定范围,同时进行交流。

7,培优补困上

每周定自习课进行培优补困,每次印发培优补困专题学案,进行练习,讲评时结合高考考点。

8,复习方法指导上,强化落实,狠抓及时性的复习巩固,反复不定期练习某个知识点,进行周复习,进行周检测,月考。

9,学生习惯改进上,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10,教师业务提高上,广泛读书,虚心学习;深入教研,积累资料;积极听课,业务培训;努力写作,积累经验。

11,教研教改上,进一步探索分层教学和帮困教学,在有限时间内狠抓语文成绩的进步,使学习相当差的学生取得进步;同时,探讨阅读教学对写作和课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以更好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三,教学体会。

1,任何时候,都要学习,进取,钻研业务,永远谦虚务实,认真敬业。

2,要结合教学实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

3,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4,不要怕学生基础差,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从实际出发,用真诚感动学生,用激情激励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用知识充实学生,用毅力推动学生,用创造改变学生。

5,教师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态。

6,放手按计划让学生读书,大量的读,用真正的作品陶冶学生,塑造学生。

7,教学要善于引导和激发热情兴趣。

8,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

9,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

10,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风格。

篇2

关键词:复习课现状;高效课堂案例;实效性策略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现状

目前,高三语文复习中或多或少存在四个主要问题:教学内容盲目化(脱离考点)、教学内容超纲化(超出考点)、教学内容烦琐化(肢解考点)、教学内容简单化(矮化考点)。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每个班级语文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什么,每一个学生的强项弱点在哪里,每一阶段的复习应重点突出什么,应该心中有数。共性现状如下:

(一)推不动

背默不跟着走,布置的作业不能顺利完成,课外不学语文。

(二)读不懂

主要反映在阅读部分,诗词看不懂意思,现代文看不懂重点词句,读不懂文本的内涵。

(三)写不出

概括题漏掉信息,赏析题写不完整,延伸题观点例子两张皮,作文缺少鲜活的内容。

二、高三语文实效性课堂构建案例

下面是我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构建高效课堂设计一例:

课后,语文组长给出这样的评价:“这节课实效性很强,高三需要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课堂。”高三的课程内容决定高三课程性质。以“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我是这样构建高三实效性课堂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人物形象类别,明确答题要点,规范答案语言。

(二)巧妙合理的导入

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引出周瑜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找出刻画二者形象的语句,作者通过对周瑜的仰慕与敬佩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难酬,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人物形象。

(三)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紧扣教材,阅读教材,明确人物形象分类:诗人自己的形象,例如,杜甫《登高》中的作者,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作者;诗人之外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木兰辞》中的花木兰等。

(四)高考对人物形象题的考查方式(设题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五)读诗句,感知人物形象

选取高中教材中典型的诗句和人物,让学生读并感知一类人物形象,如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感知出一个傲岸不羁、豪放潇洒、不慕权贵的诗人形象;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知出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形象的诗人形象……类似的形象共有八类,他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六)如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以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形象。先大声读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教师当堂点评学生的答案,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接着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阅卷老师,利用PPT展示三个不同答案,学生根据答案给出分值,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和培养得分意识。

(七)归纳答案要点

根据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和给出的答案,我总结了此类题答案包含三点:一是写了谁(特征+身份)?二是分析具有某种特征的依据;三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给出答案要点后,再做练习题巩固。

语文课堂的驾驭能力至关重要,一节课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在于老师的引导。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实效性策略

高三语文复习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目标意识、学生意识、效率意识。目标意识主要指考点目标要明确。只有明白了“考什么”,才能真正明白“怎么复习”。那么,怎么样的复习才是“货真价实”的、才是高效的。

(一)吃透考纲,把准考脉

新一届高三如何应战,首先要明确好复习课的两个基本标准:所讲――讲授的内容,学生一听就懂,就明白;所教――传授的方法,学生一学就会,就能用。

其次要明确好复习课两个基本前提: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吃透命题精神:①命题不当,导致无效;②选题不精,导致无效。

2.研究复习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①不追求讲了什么,而重视学得怎样,复习指导科学化。②不追求知识系统,而重视答题规范,答题思路程序化。

(二)做好三个研究

首先是研究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个别谈话、自我小结等方面考查研究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能力、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对考点知识达到“四知”的程度:已知、熟知、基知、未知。

其次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考试大纲,看是否有题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研究“八考”:常考、已考、重考、轻考、轮考、不考、未考、将考,弄清主干知识点、能力层级及能力点、赋分特点等情况。针对“八考”,明确复习训练方向、重点、时间精力投入等。再者研究题型的变与不变规律,如新课标卷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近几年变化比较明显,考查虚词的题取消了,出现文言文断句题,再如2015年文言文第6小题考查的是古文化常识题,在阅读人物传记的同时也应多关注人物访谈题型。

(三)注重实效――优讲、巧练、深评

1.优讲

我理解中的“优”就是讲解一道题归纳一类题的做题技巧。而且一道题必须讲透,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以“意象意境”题为例,这类题高考设置分值一般为6分。学生答题找准三点:景(描绘画面)、境(营造氛围,背四字意境词语即可)、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注释有提示),三个点,每个点得2分,只要学生动笔写,至少得4分以上。高三语文复习课知识点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文言文知识贵在积累,没有太多的方法可谈,古诗词鉴赏除了积累外,重点在理解和方法上,高分作文的写作技巧很重要等等。

2.巧练

练是学生的行为,也是老师的行为。“巧”表现为训练题选择的“巧”和训练中点拨的“巧”。短时间内获得高分,只能从题的分值上入手。在训练时,根据分值写答案。以高考第七题文言文翻译题为例,每小题5分,5分如何获得?学生心里要有数,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及句意通顺各占几分,让分值落实到题的每一点上。坚持这样练,学生得分高了,自然就喜欢从习题中获得成就感。

3.深评

篇3

关键词:导课 导课艺术 高三语文复习课

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往往被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忽视。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导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高三语文教学而言,专题复习枯燥乏味,课堂复习效果不很明显,成绩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因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更应该认真钻研导课艺术,使得在课堂开始,就能够捕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1]

一、形象化、具体化的导课艺术

教育心理学提倡运用鲜明、生动的形象进行教学。认为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高三语文课均以专题复习为主,理论知识单一乏味,训练题目多而繁乱,课堂伊始教师就讲解专题理论,分析典型例题,很容易让学生因知识枯燥而失去兴趣。其实,语文课堂有很多鲜活的素材,导课中教师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充分调动自身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使知识的引入、介绍形象化、生活化,必定会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2]

例如在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时,教师完全可以在导课中出示两张背景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由于背景不同而导致的欣赏效果的差异,从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比起直接讲解环境描写对于环境气氛、人物心情、情节过程以及作品主题的作用来,既形象具体,又富有趣味的多,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会理想得多。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形象与语言可以使指导相结合,感知更准确、全面。因此,教师在导课时运用模型、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具,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最佳状态。[3]

同时,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动作也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教师能够利用自身丰富多样的表情、精彩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动作和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衣着进行导课,也会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经听过语文教学名师韩军老师讲解《大堰河,我的保姆》,导课时就是假设自己为艾青,声泪俱下的介绍自己和大堰河养母子的关系,使得学生进入情景当中,具体可感,又感人至深。[4]

二、熟悉化、亲切化的导课艺术

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神经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着一定的心理背景、知识体验。教师导课一定要遵循其心理实际和学习愿望,选择比较理想的导课方法,刺激其已有知识,从知识和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曾经有过的体验和情感,教师在导课时注意挖掘、唤醒,使其在回味原有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例如复习送别诗的时候,教师在导课时如若能够提醒学生回顾《雨霖铃》和《别董大》,让学生从记忆中寻找这两首送别诗表现出的不同情感,明确送别时两种相反的思维和表现,从而把握送别时刻,不仅有即将分别的依恋、不舍、牵挂和担忧之情,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对以后生活的勉励、祝福之情。带着这样的理解,学生对于送别诗就会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理解,为其阅读所有送别诗奠定了基础。

高三语文课,重在归纳积累。在旧有知识中寻找熟悉的东西,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也会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整理和提高。以旧启新、学新联旧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高三语文教师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方法。

三、高考题目化的导课艺术

高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能有效提高分数的复习内容上。语文教师如果再不能抓住高考复习的大纲,努力在提高学生高考分数上下功夫,语文课堂将会被其他科目占领。语文教师在导课过程中应该设法将高考题目进行归类分析,利用题目导课,会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讲解古诗鉴赏的题目和注释时,教师可以拿2011年高考课改卷诗歌鉴赏题目导入。[5]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第8题:简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写荒凉破败的景象来传达情感的,很多学生捕捉到“数里黄沙行客路”句,将情感定位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愁,而事实上却走了偏路,因为题目“春日秦国怀古”非常明确地道出了此诗的情感为为“怀古伤今”之情。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不重视诗歌的题目,依此导课,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6]

无独有偶,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讲解《寻隐者不遇》,授课内容主要是分析其理趣。同样采用的是高考题目导课――2002年高考北京卷《登鹳雀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什么比畅当的《登鹳雀楼》更胜一筹?答案当然是理趣。[7]

对高三语文复习课而言,以高考题目导课,既能够节省时间,复习考试内容,又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兴趣,是高三语文复习课采用的有效导课方式。它要求授课教师熟悉历年高考题目,并能够总结归纳,融会贯通。

当然,即使是高三语文复习课,不同的授课内容也要求教师灵活选用不同的导课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高三语文专题课复习的导课环节,授课教师有必要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佳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课艺术研究. [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于漪著.语文教学谈艺录[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5]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课;多媒体;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45-01

语文是高考中一门举足轻重的基础学科。由于语文知识博大精深,主要靠学生平时积累,而高考中试题灵活性、弹性较大,需要复习的内容又很多,学生应试能力短期内不容易提高,因此如何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一直是一道难解的题。想要提高学生的最终高考的成绩,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教育的现代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新,积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到语文教学中。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是附加的,而是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有机要素。在高三语文的复习课上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大大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容量大、立体感强等诸多优点,它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堂信息,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它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的复习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长,常常会感觉疲惫不堪,面对所学的知识也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从激发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上好每一节课,尤其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复习课的重要前提。在复习课上,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发深入的思考,必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比如,在上"辨析和修改病句"这一专题的时候,刚开始我发现复习用书上的分析非常详细、非常到位,就觉得没必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按照书上的分析,稍作讲解就可以。结果在课堂上我一个人不停地讲解,学生却不停地打瞌睡,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很疲惫。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接下来的复习课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清晰、闪动的特点,在课件中通过声、色、形的有机结合,先提供了大量典型的高考病句例题,提示学生思考,然后直观、清晰地指出语病的所在,最后再把病句专题的相关知识要点作出系统归纳。这样,由以前静态的口头总结改为现在的动态画面演示,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建立清晰的表象,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2扩充容量,精炼复习内容,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高三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但高三复习的时间却非常紧迫,所以一堂课的时间非常宝贵,如何提升课堂的容量,精炼复习的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有效性的保证。

例如,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我都集中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复习的内容和考查的题目,能迅速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大大缩短了操作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复习"文言实词和虚词"专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120个实词,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打算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帮助学生记忆。因为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自定义动画,先给出例句让学生思考,再显示答案,最后总结归纳知识体系。这样也很好地帮学生高效复习了相关的文言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归纳知识点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典型的高考题来及时演练,让学生尽快熟悉这类题目的考法,并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用传统教学模式需要两节甚至三节的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节就可以完成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的容量,压缩了教学的时间。

同时,多媒体为复习课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空间,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短时间内,可以把大量有效的信息简便快捷地呈现给学生,归纳补充复习内容。如复习字形时,我可以把报刊上常见的错别字资料演示给学生。在作文训练课上,我可将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优美片段用大屏幕显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模仿。复习古诗,鉴赏诗中的形象时,可展示有同一形象的不同的诗歌。例如关于"柳树"这一形象,展示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让学生对这些诗句进行比较,较易把握这一形象在古诗不同意境中或表留恋不舍,或表思乡、思亲、思友之情。既形象易懂,又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诗歌的鉴赏能力。在复习课上从优化教学结构出发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加练习形式及密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也为教师提供反馈、调整教学机制的时机,进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3借助形象,强化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复习课不应只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不能在复习课上把旧的知识又原原本本给学生重讲一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应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梳理、总结与升华,帮助学生将原来散乱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重组,重新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结合考纲强化复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篇5

关键词: 高考语文复习 有效性 复习方案

1.引言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从总体上说仍旧是考查基础知识。对于高考之前的语文复习,师生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有效引导”中使学生达到“有效掌握”的程度。语文虽是主修科目,但与数、英、理化科目相比,却被“弃”为边缘学科。因此,对于毕业班级的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在复习中得到提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如何提高高考语文复习的有效性为研究课题,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阐述。

2.教师是语文复习的“指挥棒”

备考阶段,由于科目众多,大多数学生往往会处于盲目复习阶段。为了使学生在备考语文的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教师要在最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复习思路。

2.1把握考点

教师必须对最近五年之内的《语文考试大纲》进行有效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授课内容做出合理安排。高三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阅读。针对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安排可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又可分为对文章客观内容的把握和在把握客观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文章主旨情境的理解。古文阅读板块则是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阅读。(2)语言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词语的读音、汉字使用的规范、成语使用、语句衔接、仿写、病句改写等。(3)作文。包括各类体裁的写作。

针对《教学大纲》做出的大体分类下还可做更系统的划分。例如,在古诗阅读理解中,可按古诗的题材分为边塞诗、怨妇诗、宫廷诗、山水田园诗,等等。每一类诗所使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又可做更详细的区分。为使学生的语文复习能够卓有成效,教师要在学生进入高三之前就对这些考点内容的分类、把握做足充分准备,并对照当年考试大纲对之前所做准备进行修正。把握教学内容、掌握考试重点,教师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2复习思路引导

高三语文备考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夯实基础,第二阶段是巩固,而第三阶段则是在巩固基础上的提高。

2.2.1夯实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语文课本的“地毯式”、“不留死角式”的复习。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知识来源于课本,教师需要使学生对其有明确认识,目的是使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回归根本。这一阶段教师应重点督促学生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做到熟练背诵和默写。教师可利用早辅或晚辅的时间对背诵和默写的效果进行检查。除背诵、默写外教师也要根据考试内容做针对性训练,比如对字词读音、字词使用是否规范的训练等,可从课本中选取。这种方式也可促使学生重视课本。这一阶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教师的角色严格敦促和检查,同时也要适当引导。

2.2.2巩固基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前一阶段的复习成效的。如果说前一阶段的基础是通过大量练习夯实的话,这一阶段教师则主要通过选取典型易错试题做针对性考查,并对考查内容做精细讲解。例如,对于选择病句的试题,教师应该对该种题型进行分类讲解,使学生对每一类病句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有清楚的认识。

2.2.3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各个省市的高考真题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真题是用来备考的最好资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考试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也要对真题试卷做详细讲解。一个有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能从试题出发了解出题者的出题目的,并在讲解试卷时结合《考试大纲》为学生做充分解析。

以上三个阶段,是笔者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总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无联系的,恰恰相反,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阶段在突出复习重点倾向时,也要做到平衡分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复习中平衡掌握知识。

2.3提高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

高三总复习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训练,要使学生对语文复习保持旺盛精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例如,每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讲一例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又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3.学生是语文复习的“行军者”

每一个进入备考阶段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焦虑,笔者认为化解这种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学习。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果做到对每一考点心中有数,这种来自知识的焦虑就会减少。在备考阶段中,教师是复习的指挥棒,在课堂中要按照教师的引领,在课下要按教师的要求做相应练习。笔者认为,学生在跟随教师步伐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一套复习方案,这套方案应与自己老师的复习策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1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同为夯实基础阶段。由于每个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在达到教师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补足自己认为有待完善的部分。例如,有的学生把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早已背过,而在字词读音上还有待提高,那么就可以在背诵上分配较少一点时间,而在自己薄弱的部分做大量练习。

3.2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要做到抓好重点,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与要求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除此之外,还要有计划性,对所复习内容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适合自己的短期复习计划。

3.3第三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的的基础上,笔者建议:(1)在这一阶段学生自己要对《考试大纲》进行研读,同时要做到不丢弃课本。(2)时常回顾总结。学生要为自己准备一本回顾总结的笔记本,每天都要在本子上进行回顾总结,目的是检测复习中存在的漏洞。(3)每天定时做模拟题。此时做题时要有选择性,不能盲目使用题海战术。

4.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总结,要使语文复习备考达到师生要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教师与学生必须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妍.高三语文复习有效性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10.

篇6

关键词: 练习讲评 误区 扎实高效 方法

进入高三,语文课基本以知识复习、综合练习及练习讲评为主。关于知识复习及综合练习课似乎更容易操作,而如何让练习讲评课更加高效,却各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以为,练习讲评课要做到扎实高效,首先要克服以下几个误区:

(一)重做题轻讲评。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高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做得多,讲评分析少,学生没有重视分析、理解、反思,教师没有重视分析、综合、总结。师生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应该是精练,精讲,使学生举一能反三,触类能旁通。

(二)师讲生听少互动。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练习讲评课主要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要听,只要拿笔随时做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最终的情况往往是课堂枯燥无味、沉闷压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机械接受的不良习惯,甚至产生讲评课于己无关的懈怠懒惰情绪,教师长期表演“独幕剧”,劳力劳心事倍功半。讲评课缺少师生互动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仅无益,而且有大害。

(三)泛泛而谈“授之以鱼”。这也是高三语文复习阶段中常出现的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识记题、理解题有本可依,而阅读等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只好靠天收,靠运气。讲评时往往草草带过、匆匆收场,学生懒得自己去思考分析文本,分析问题及答案,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讲评时经常不做细致深入的分析拓展,自己直接报出答案了事。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只得到一道题的答案或者一个问题的解答方法,缺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最终学生可能题目做了不少,但碰上真正的考试,面对那一道道似曾相识的题目却“无言以对”。

高三练习讲评课想起来重要,看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似乎人人都会上,但又误区多多,劳心费神却收效甚微。那么高三语文练习讲评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扎实高效呢?结实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思想上重视。练习讲评课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全过程的,只做不讲或者多做少讲会让高三复习成为没有扎实根基的空中楼阁,看起来做过的练习堆成了山,实际上学生该解决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练习讲评课,对学生练习及时讲评分析,才能以此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发现命题规律,做好答题规范,最终在高考试卷上反映出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及能力。

(二)做好训练分析,注意课堂互动。为上好讲评课,教师课前应对学生训练情况做出分析。如每次训练后,认真查看本班各道题的得分率,结合其他班级的得分率,分析出本班学生在哪道题上是薄弱的,找出原因并制定出改进措施。如根据分析确定讲评重点,对那些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重点分析讲解。讲解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探讨,提问学生答题思路,找出错误原因,与他们一起找出应对方法。也可将训练和讲评结合起来,边做边讲评,鼓励学生就某题口头、书面作答或讲解,或者上黑板演练,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勉励做得好的学生,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过多的“口舌之劳”,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策略

一、回归教材,精心设计,灵活施教

我们的高考依据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陶冶审美情趣的载体。仔细研究一下高考试题,大部分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尤其是文言文体现得最为明显。试卷上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常见的文言句式,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如果不熟悉教材,怎能在答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可以说,让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材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复习策略。那么,复习教材还能像讲新课那样再讲一遍吗,当然不妥,那样做必然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这就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灵活施教。怎样才能避免重复和枯燥呢?在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以其中的一段故事“渑池之会”为例,仿照高考的模式出了三道题,分别体现了高考对实词、传记人物品格、文意理解的考查。我对学生说:“这是老师自己出的题,我相信同学们也很擅长出题目,甚至比老师出的题目更好!”于是,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此样式从文中其他段出题。没想到学生很感兴趣,纷纷查找教材,认真研究,十分投入。同学们出好题后,小组组长整理到一块交给我,我挑选有代表性的习题写在黑板上,共同研究有没有知识性错误,试题设计是否合理,最后我还对学生设计的题给予总结,强调考点、高考考点。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这种复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既很好地复习了旧知识,又了解了学生对哪些知识点还有欠缺,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动力

进入高三综合复习阶段,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由最初的兴致勃勃到厌烦学习,成绩停滞甚至后退,而理科班的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仔细研究可看出,落后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处理教学难度的方法有关。可以说,把教学难点以较简单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很容易掌握,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难点,令考生望而生畏。在复习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这一考点时,大部分学生对概括描绘一幅图景这类题型把握不好。我教给学生一种概括方法比较有效,下面就以杜甫的《日暮》为例:

日 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试题: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我告诉学生概括图景首先要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但须注意描述画面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然后抓住画面的时间、地点、季节及意象(景物)的特点整体概括,景物特点要用两个双音节词叙述。后者即是方法的关键所在。根据这个思路这首诗答案即可归纳为:诗中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此方法化难为易,学生易于掌握,也自然对此类题型有了信心。

再如,讲解诗歌炼字这一考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以下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要点明。

第三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四步,点出该字的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独特的妙处。

第五步,指导学生点出该字的作用要考虑该字的词性。比如该字如果是动词或形容词要注意它们都具有描摹作用,在描述景象时要写出该字描摹出了被描摹事物的什么特点;如果该字为副词要知道副词的最重要作用是突出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掌握答题步骤和技巧是希望他们能够规范答题,能够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样诗歌鉴赏这块硬骨头就好啃了。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引下练习,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了,这不失为课堂增效的一种有效做法。

三、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1.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是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效率的一个关键所在。我们都有亲身体会,高三复习课理性分析较多,再加上急功近利使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的梳理、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情感的需求和激情的释放。教师带着学生在干枯的题海中前行,课堂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结果是学生学无生气,甚至昏昏欲睡。教师也会毫无激情,只能继续着更为沉闷的讲解,教无创意,可想在如此氛围中学习,复习效率能高吗?对于这一状况,我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注意学生是什么表情,是点头还是眉头紧皱,是不是在积极思考。教学始终面带微笑,用心来倾听他们的心声。尽量将自己放在学生层面上,贴近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们,真心关爱着他们。

2.关爱学生还要注意课下沟通交流。通过沟通可以及时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等,并及时采取对策,做到有的放矢。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做到课堂上是师生,课堂下是朋友才能让学生喜欢你、信任你,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言,信其言才能乐于学,乐于学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

参考文献:

篇8

一、高三(上)――夯实、关注、激发、回归、感悟

1.夯实基础,重视纠错

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在学科教学中,我很重视基础的落实。如反复进行默写测试,让学生把易错字记在积累本上平时经常拿出来看。重视经典和名著的积累和记忆,采用课堂讲故事等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

2.关注个体,反对加负

我们知道,有语文天赋、成绩优秀的同学,重在督促,指出不足;中等生,重在鼓励,适当提问,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成绩差的同学,我特别重视――是发自内心的那种重视,帮他们找到差距,准确定位,树立信心,作业有针对性、多检查。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3.激发兴趣,适时表扬

习惯认为高三的学生目标明确,不用再象高一、二学生那样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通常认为高三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成绩,不必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其实不然,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摸爬滚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感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适合教学对象的心理需要的教学,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才是有效的;相反,不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引发其抵触情绪,自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了。

4.回归教材,挖掘利用

高三复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

二、高三(下)――不断总结新经验,为下届高三提供借鉴

1.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

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这可以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2.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

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3.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

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4.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5.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篇9

一、语基积累“简易化”

对语言学科而言,所有能力的提升都从记忆开始,所以高三复习应始终坚持的工作就是积累。积累在语文复习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在字音、成语、病句、默写及作文素材等方面,意义更重大。其实,语基积累很简单,每天积累一点,只需花费十几分钟时间。当然积累贵在坚持,更要准确记忆,总结规律。

二、诗词鉴赏“简易化”

首先,要学会简单理解诗词。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读诗三步法:第一步分类别,怀古诗、羁旅诗、边塞征战诗等,一般根据诗题和诗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句就可判断类别,知道所属类别也就把握了诗词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范围。第二步抓关键,把诗词分成两部分,一般前部分写景叙事,后部分抒情言志明理,读懂诗词关键要抓住后部分。第三步悟情感,即体悟诗词的基本情调和感彩――美丽、丑恶、热烈、清冷等,知道了诗的基本情调也就知道了诗的感情倾向,如赞美、热爱、激昂、沉郁等,也可根据诗的标题、诗中关键词句和主要意象进行判断。然后将三者综合考虑,就能把握诗词大意。其实,所有诗词都可归结为一个“情”字,诗虽也叙事状物,但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即使全是写景叙事的诗也是如此。一旦把握情感,对诗中为何写“秋风”、“归雁”等意象,为何用反衬、对比等表现手法也就一清二楚了。

其次,把握考纲要求,掌握答题规律。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试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考纲,也就是意象、意境、手法,还有与每个知识点都无法分割的情感。所以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条分缕析地掌握。

要做到“简易化”鉴赏,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要仅仅就题讲题,应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提升,力求达到讲解一道题解决一类题的目的。如2008年江苏高考题:《登金陵凤凰台》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如果教师只讲参考答案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些答案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跳出就题讲题的窠臼,拓宽思维,打破常规,找到妙策。我们可从答案入手,大范围归类,按照民族心理和人文价值趋同的规律,找到一种共性模板。如对上面这道分析情感类题目,教师可从宋词到唐诗再到宋词,从送别到登临再到送别,以这种有变有不变的意识,处理好“守”和“眺”的关系,精选诗词,配上相关题目和答案让学生诵记,让学生在“最近处”得到改善,这就是“抛弃无用的,抓住本质的”简易化复习策略。

三、阅读理解“简易化”

首先,确立最有效的教学目标。目标要简单明了,不同文体阅读要有所侧重。散文阅读要抓事、景、物、情;论述类阅读要抓论点、论据、思路;小说阅读要抓环境、情节、人物。比如环境描写的作用,它在文中居什么位置,不同位置有何不同作用,与主人公有何关系,与主旨有何关系,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一个个简单目标来逐个完成,从而达到阅读的“简易化”理解。

古文阅读可分两步:第一步读懂大意。在阅读文段前,先浏览后面的题目,尤其要仔细阅读对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信息进行筛选的题目,先对文段内容有大致了解,为进一步读懂文章做铺垫。阅读文段时画出人名、地名、官名及文中评论性的句子,总结事件的前因后果,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第二步做题。对虚实词理解题可用“代入法”,把每个选项后面实词的注释当做字典解释,分两步代入:第一步代入句中,意思通则可判其正确,反之则错。如果第一步代入不能发现问题,就进入第二步代入,将句子意思代入文中,联系上下文看通顺与否,通则对,不通则错。高考题一般要两步代入才会发现错误。信息筛选题可用“对照法”,做题时首先根据选项所叙述的内容确定其原文中对应的起止点,仔细对照,即可发现错误。

其次,要做有针对性的文言练习。练习要分类,且在简单、清晰的方法指导下练习,并及时反馈,另外要让学生及时反思做题心得,吸取教训,总结规律。它们虽不登大雅之堂,但一定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为做题而做题。

四、作文升格“简易化”

作文是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让师生苦闷、困惑的话题。高三阶段,作文如何进一步提高?首先应该是赏识和鼓励,绝不能让学生在高三阶段丧失对作文写作的信心。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寻找学生作文中的每一处亮点,并指出其作文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修改,用他们自己的成功之作来激发写作热情。最后阶段还要从立意、大小的转换、虚实转换等方面再做指导,让学生能在准确理解文题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来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另外,还要强化文体意识,记叙文训练要强化细节,议论文训练要树立文体意识,确保获得基本分。

如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我的时间”,在审题上可做如下指导:第一,由命题材料“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这句概括性话语可知,“我的时间”的完整表述应是“我的时间我做主”;第二,“我”也没有限定为只能写作者自己,当考生选择议论类文体时,这个“我”就不可能是考生自己了;第三,“时间”不是“物理时间”,而是“人生时间”,因而“我的时间”便是“我的人生”,而且还应该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才恰当。第四,既然是“做好该做的事”,那么写作就需要着重表现“我”的“做(行动)”,主要是“做什么”,“怎么做”,“做的体验、感受、认识、领悟、意义、价值”等。所以,如果把“不复制别人的成功”或“认识自己”等作为写作重点,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材料结尾处“不在……而是……”这个中心句的重心落在“而是”后面。所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就是写以“自我“行动体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篇10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 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1】

积极参与网络教研。一年来,本人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体内容的博客文章102篇,因内容的可读性、思想的含金量得到网友认可,找到了若干志同道合的同仁,受到同道网友的追捧,全年网络点击超过8000人次。年底,酝酿成立“新自我新教育”教研博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