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目的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教育目的

篇1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护士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55-01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长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而健康教育,则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广大护士已成为病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然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就普通意义讲,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始终,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是现代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职能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手段。因此,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为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做了如下的探讨:

1了解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而且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2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1满足患者的需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保健。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健康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和维持健康,是患者和健康人所期望的生活目标。护理健康教育必须把病人视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重视病人的意愿、需要、情感。护士要从整体入手,即要考虑病人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又要考虑病人的社会文化背景,明确病人已掌握的或未掌握的有关疾病的知识,确认病人所关心的问题。护士不仅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应借助各种健康教育方式使病人获取有关疾病及健康保健知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角色。

2.2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促进护患沟通。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患关系也从过去被动服从转变成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而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患者与护士的学与教的互动过程来实现的。护士、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健康教育中,使护患关系更符合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护士与患者地位平等,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患者有问题主动询问护士,护患关系得到良性发展。护理健康教育中护士与患者应形成指导、参与、合作这种新型护患关系,帮助患者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测疾病的变化及提高自我健康水平,达到非药物治疗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教育满意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护士技术水平的满意率。“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是病人对健康教育满意的关键。同时将护士的良好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完美的展示于病人,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3护理健康教育在克服患者不良心理因素上的积极作用: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的治疗作用。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降低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术后康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缓解了患者焦虑、心理压力等因素所引起的生长因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而有利于控制血糖。心肌梗塞患者往往存在抑郁心境,而抑郁心境是心脏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危险因素。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显示:70%的肿瘤患者出院以后需要提供相关继续治疗、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利用健康教育这种信息资源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的桥梁,对临床各种诊疗也起到了辅助和增效作用。

2.4护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沟通技巧,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只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健康教育中,针对病人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的向病人及家属传授有关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小结

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因此,不断完善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克服不利因素,才能使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项目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中,自此,项目教学法开始盛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以课程实践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主动参与的创造与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项目教学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具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传统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的是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项目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则根据工作实践要求而定,具有针对性、应用性。②教学手段与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转为了双向的互动交流。③学生能力培养不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目标与内容自己制订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计划,最后评价项目成果并反馈,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项目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这些。

2、项目教学法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分解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的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学课程虽不像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可挑选学生已有经验和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社会问题的话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层层分解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第八章传播与传播技巧时,本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因此学生对此内容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项目主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分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倾听习惯与课本上的倾听技巧存在哪些差异?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助于自身良好倾听习惯的掌握,也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总之,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项目任务要与课堂目标贴合,理论学习要与实践运用结合,突出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明确教学内容和项目要求后,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一般6-7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课程编排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小组成员协调均衡。小组根据组员兴趣选择话题,细分任务,分工准备,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组员。

2.3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

导入项目情景主要是让学生进入健康教育学学习的情景,活跃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阶段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个体行为的矫正时,播放了四种常用个体矫正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示范疗法、强化疗法)的典型视频,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疗法所针对的矫正对象的特点,以及各种疗法的具体应用过程,教师适时导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项目情景,确定项目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对完成的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学理论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商议、确定具体任务和成果展现形式。学生实施项目的具体行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小组之间和组员之间交流讨论,找到最佳方案。因此项目教学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2.4组织项目汇报,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完成后,老师组织项目汇报,学生展示项目成果,这可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潜在学习动力。

2.4.1表演秀比如“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同学把理论内容改写成生活剧本,分角色扮演,并尽可能地利用经典电影中的对话,模拟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展现形式逼真、幽默,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由于表演与学习内容相关,学生充分运用了理论内容中学到的技能与方法,即巩固了戒烟的理论知识,又锻炼和提高了健康促进的综合应用能力。

2.4.2角色扮演

在“人际传播技巧”项目展示时,一组学生模拟村医随访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他们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分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村医,一人扮演仅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村医详细询问了该高血压病老人的日常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相关健康指导。由于扮演内容与医学生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以后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其余的“观众”都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谈话技巧和医学思维能力。

2.4.3PPT课件展示

在完成“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项目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上网查询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相关疾病的背景资料,并制作PPT课件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就不同的健康主题精心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解说,内容翔实、妙趣横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具体健康促进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相关标准,更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项目实践能力。

2.4.4撰写调查报告

在讲解第十五章学校健康促进时,师生共同确定“我的健康学校”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提交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老师首先讲解了调查报告的写法和格式要求以及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并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学生通过对身边同学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调查和访谈,较好地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写作。通过本项目,学生掌握了调查报告的正确写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健康学校”话题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2.5评价项目成果,反馈项目信息

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于新生儿母亲来说,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儿母亲认识从婴儿的成长发育而言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430例新生儿母亲,其中正常顺产母亲256例,剖腹产母亲174例。对所有新生儿母亲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 健康教育的方法 我院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制成小手册,发放到每位新生儿母亲手中,医师和护士在查房时不断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督促她们执行,登记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数量,指导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和当班护士具体指导。对在医院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没有成功的新生儿母亲,我们采取电话指导、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教。

2 结果

430例新生儿母亲中有306例自愿进行母乳喂养,其余124例中101例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后在院内接受母乳喂养,16例在出院后在进行电话随访以及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后接受母乳喂养,7例因为身体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没有母乳喂养。经过健康教育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由原来的71.16%提高到98.37%。

3 讨论

3.1说明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好处,能增加新生儿母亲采用母乳喂养的决心

3.1.1母乳喂养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刺激母亲体内催产素的释放。"现在已充分证明,催产素不仅刺激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还促进母的发展和母子间亲密关系的形成。

3.1.2母乳比配方奶更易消化 母乳相比其他动物的乳汁,宝宝更易消化母乳,这是因为人奶中含有一种能够帮助消化的酶。与牛奶相比,母乳在婴儿的胃里形成更软的凝乳,能更快地被人体系统所同化。尽管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牛奶,但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相反,牛奶中大约有50%的蛋白质被当作废物排出了宝宝的体外。同样,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铁和锌也吸收得更好。

3.1.3母乳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

3.1.4母乳喂养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 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如果所有的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或母乳喂养不到3个月的妇女都母乳喂养4~12个月,相对目前的概率,绝经期前经产妇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减少11%。如果所有有孩子的妇女都进行24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同样的几率将减少25%。在早年就开始喂母乳的妇女中,患病几率则更低。

3.2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增强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

3.2.1早吸吮、早皮肤接触,婴儿娩出称重后,立即抱到母亲胸前协助吸吮。母婴皮肤接触,每侧各吸15min,确保出生1h内母婴皮肤接触30min以上。剖腹产母亲有应答后,让母婴拥抱,进行肌肤接触,协助早吸吮。

3.2.2母婴同室,让母亲随时可以与孩子接近,24h按需哺乳。有意识地训练宝宝,使喂奶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让宝宝的胃肠和妈妈的身体都有时间进行休息;不让宝宝含睡觉。含睡觉一方面容易使妈妈的受伤,另一方面对宝宝牙床的发育也不利;如果妈妈有事需要和宝宝分开暂时不能哺乳,一定要坚持定时挤奶,以保障乳汁的分泌。

3.3喂奶时母亲取舒适的,用湿热的毛巾敷和乳晕3~5min,同时按摩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乳晕变软后便于婴儿含吮。将及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婴儿的口腔中。母亲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上、下方,托起整个。避免剪刀式夹托。尽量让婴儿身体与母亲身体相贴,这样孩子吃起来很香甜。如果宝宝一次没能吃完一侧,下次喂奶时还要记得先吃这侧的,让它排空后再吃另一侧的。就是让每侧都有排空的机会,防止乳汁淤积在里导致乳管不通,乳核形成,甚至乳腺炎的发生。如果要中止喂奶,母亲用食指轻轻将婴儿的下颌按压一下,婴儿会自动吐出,千万不要强行将拉出,这样会损伤。

3.4母乳成功喂养的5要素 ①全家的信心是前提:全家人都应该关心她、鼓励她,帮助她实现母乳喂养。但也不能过分关注她,以免给产妇更多心理压力。②.充足的休息是基础:要保证产妇的休息,尤其是要保证她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③全面的营养是关键:全面充足的营养不但关系到乳汁的分泌,还影响乳汁的营养。 ④.早吸吮是诀窍:让宝宝尽早吸吮是保障泌乳的关键。⑤还应注意夜间喂养:在保证产妇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夜里也应喂奶1~2次,因为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国内外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儿体格、智力发育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儿,一个妇女只要能生育小孩,就必定有足够的乳汁喂养自己的婴儿4~6个月,甚至1~2岁,充足的信心和正确的喂养方法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红梅,王敏.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5):47.

[2] 刘汝河.不同喂养方法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6):446.

[3] 徐鸣鸿.母乳喂养的问题和误区.护士进修杂志,2006,3:22-25.

[4] 金红.医学院校中医养生学教育的实施及意义[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篇4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学科教学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科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实现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育资源层面来说,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还是体艺学科,都蕴含了大量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完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有靶子,枪射击才有方向。同样,教师要明确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才有利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学科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师既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明确每节课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而言,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力图达到以下八个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作为教师可采用如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选学习材料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适当开展竞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的产生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为:第一,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有趣的、能逐步掌握的、可获得科学知识的教材,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味,学习兴趣就会日益浓厚。第三,了解学生的已有兴趣。新的学习兴趣很少凭空出现,它多半是已有兴趣的衍生物,因此,摸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扩展和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基础。第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某一学科(或材料)的社会意义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三、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信心是人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自信心强,则人际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都能有长足的发展;相反,自信不足会造成自卑甚至自闭,对成人后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整与学生的关系;注意言传身教;重视与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四、实施潜能开发

学生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有些学生暂时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而是因为潜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潜能开发,主要是指开发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在实施潜能开发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为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气质属于偏多血质,善于表现自己,较早脱颖而出,才能易被人早发现;而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气质属于偏粘液质或抑郁质,不善于表现自己,常被人忽视。教育专家认为,在“有潜力的中下游学生”身上,上升的潜力和致命的弱点同时存在。教师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可能上升到中游乃至上游,若没及时扭转,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变成真正的学习能力呢?教师既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成功欲望,还要让他们掌握成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敢于挑战任何困难。要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从课堂45分钟开始抓起。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一分钟是一分钟,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效用。针对一些中下游学生平时不努力,到考试之前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计划性,使其改掉懒散的毛病。当学生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帮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五环修学法”。“五环”是指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和小结,“修学”是指学生上课跟着老师学习课程。预习是准备,上课是关健,复习是巩固加深,作业是练习运用,小结是系统提高,不重视哪个环节都不行。五个环节的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就提高了。

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的核心。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悦纳他人,能适应环境。课堂是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师生面前展示自我。如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或者走到讲台前回答,把全体学生的目光都调动到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其次,教师要利用课堂优势,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特点,促进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同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帮助,达到促进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七、塑造乐观开朗的性格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持久;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心情总是开朗、乐观的。一个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是衡量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不失时机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

八、探讨生命教育

篇5

【关键词】 孕期健康教育; 分娩; 母乳喂养;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7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148-02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这不仅增加了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使新生儿死亡率大大增加[1]。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使孕妇获得有效的保健知识,其中孕期健康教育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为了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年龄25~32岁,平均(27.9±2.1)岁,孕周37~42周,平均(38.5±1.6)周;对照组年龄25~31岁,平均(27.4±2.0)岁,孕周36~42周,平均(38.4±1.8)周;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的孕期检查,对照组未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且采用分阶段教育,具体如下。

1.2.1 妊娠早期健康教育 在孕妇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向孕妇提供孕产妇保健手册,指导孕妇尽量少接触狗、猫等动物,减少电视、电脑、手机等高辐射物品的使用,避免服用致畸药品;向孕妇讲述在妊娠早期的恶心、呕吐等反应,对先兆流产进行防范,学会识别妊娠疾病和妊娠高危因素,并及时告知孕妇相关检查结果,建议做产前筛选[2]。

1.2.2 妊娠中期健康教育 指导孕妇进行平衡膳食和营养的摄入、孕期运动等,注重孕期体重的管理,利用模型让孕妇了解妊娠的生理过程,知晓妊娠时心理变化,并教给孕妇胎动计数方法;胎动计数方法从受孕28周开始计数,12 h胎动为每天早中晚分别1 h的计数之和乘以4,如果12 h胎动计数少于20次,说明胎儿可能存在异常,如果少于10次,说明可能存在宫内缺氧,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3]。

1.2.3 妊娠晚期健康教育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孕妇体会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并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向孕妇讲解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剖宫产的利和弊等,引导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4]。

1.2.4 产前健康教育 由于所有孕妇均为初产妇,情绪不稳定而且对分娩时的疼痛充满恐惧,可能造成分娩困难。因而必须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向孕妇讲述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中与助产士的配合方法、减痛分娩的方法、效果等,稳定孕妇的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帮助孕妇树立分娩信心[5],并再次向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如何坐月子及婴儿抚触等内容。

1.3 观察指标

(1)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和剖宫产;(2)纯母乳喂养率;(3)分娩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包括胎动计数方法、母乳喂养方法、遵医行为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分娩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胎动计数方法、母乳喂养方法、遵医行为等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其中孕期健康教育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能够为孕产妇提供一条获得孕期保健知识的渠道,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并且提高产科质量[6]。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剖宫产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占40%左右。孕期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孕妇了解妊娠和分娩的过程,让孕妇认识到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从而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相关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等,增加剖宫产率,而孕期健康教育能够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促进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率[7]。本研究中,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者,剖宫产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孕期健康教育通过胎动计数方法的讲解,能够熟悉胎儿的活动规律,在胎动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降低胎儿窒息和死亡的发生率;遵医行为能够督促孕妇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和保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8];通过反复向孕妇讲述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方法,能够帮助孕妇建立泌乳反射,为哺乳提供准备[9]。通过本研究发现,进行了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者,胎动计数方法、母乳喂养方法、遵医行为等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要加强对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让孕妇及家属掌握分娩和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对母婴保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连娣,高爱珍,张雪群,等.孕期健康教育联合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148-149.

[2]高爱珍.滋肾育胎丸联合孕期健康教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意义[J].世界中医药,2012,7(6):512-513.

[3]牟彩芬.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245-246.

[4]丛雪梅.社区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4):141.

[5]刘红月,侯娟,刘育,等.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情绪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6):470-471.

[6]黄俊芝,曹守燕,高秀智,等.孕期健康教育联合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14-4016.

[7]邱萍.孕期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7):148-149.

[8]何红英.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及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7-48.

篇6

1入院介绍

新入院的孕妇,从原来的环境来到陌生的病房,多数都会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因此,责任护士要热情地接待孕妇及其家属,安排合适的床位,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探视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安全制度等;向孕妇介绍医院的膳食,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减轻或消除孕妇的各种顾虑:解决住院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及心理要求,减少护理纠纷,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尊重。这样一来,孕妇对医务人员就有了亲切感、信任感,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

2产前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要帮助孕产妇消除焦虑、恐惧心理,适时进行宣教,介绍分娩前的注意事项,如分娩先兆、产程进展、无痛分娩等,指导孕妇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情,做好心理护理。正确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告知孕妇如出现下腹坠痛、阴道流血、流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使护士和孕产妇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孕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3产后护理宣教

宣教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采取座谈、宣传画、示范和定时集中播放音像资料等,护士应向产妇说明过度疲劳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尽早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喂养技巧、有效吸吮动作、喂奶姿势、婴儿按摩手法、挤奶手法、婴儿沐浴方法等,必要时可带领产妇和家属进行实地参观操作,手把手地指导,以利于尽快掌握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掌握有效吸吮的特点和重要性,以便顺利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准备一些书面资料,如:新生儿常见症状的处理及婴儿护理要点,新生儿的哭声观察、尿布的更换、大小便的观察、脐部的护理、新生儿预防接种时间、新生儿黄疸的观察等,以增加产妇的相关知识。护士要告诉产妇产后腹痛是宫缩痛,以消除产妇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并向产妇说明多饮水、早解小便的重要性,以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要让产妇知道产后1周内会出现多汗是产褥汗,不属于病态。对于剖宫产者应正确指导,从禁食、流质、半流质至普食,饮食应多样化,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适度的脂肪和纤维素等营养,对于平产的产妇要安排及早进食,注重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以满足乳母自身的营养需要和泌乳消耗的需要。

护士要让产妇了解产后恶露的情况,产后最初2~3 d为红色血性恶露,量也较多,以后颜色逐渐变淡,成为浆液性恶露。产后2周左右恶露呈白色黏稠状。鼓励帮助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加快恶露的排出。

4出院指导

篇7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3—),女,学士,讲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思想品德教学部,研究方向为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李 凡(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江西南昌 330100)

江西省教育厅2012年度教改课题“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 JXJG-12-34-6)

2011年5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文件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组根据该文件精神,在2012年下学期尝试调整传统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获得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逻辑为载体、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已逐步推广并不断完善,笔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课程改造,构造成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强调以项目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动力为其特点,以典型案例、游戏、情境为载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搭建学习模块,以当前高职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心理调控能力组建学习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力争使相当部分学生具有创造、创新能力。

一、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以完成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并形成相应的能力为目标,围绕该项目的开展设计教学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体验。因此,项目完成目标替代知识掌握目标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巨大驱动力。通过本项目课程的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无形的东西,而是对实际能力训练的帮助和支持;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续,而是将生活实际中的种种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边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边进行心理调控技能的训练,使实践和理论真正做到一体化。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的应用首先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预先计划好的教学活动,介绍相关专题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创设一种符合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兴趣的课堂情景,进一步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该课堂教学主题方面的情况。其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发出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情况,更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项目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事例模拟的体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绪情感,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引起学生身心和活动的变化,从而达到通过项目教学法获得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讲述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先确定任务一,分析判断马加爵的情绪问题。首先引入案例“马加爵事件”,一个多年来梦寐以求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生,为什么因打牌时被别人说作弊而选择了犯罪?学生分组谈论分析后,教师对相关情绪方面的知识要点进行教学,结合知识,进一步总结分析“马加爵事件”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任务二是进行情绪脸谱练习和学生具体情绪问题分析。通过不记名形式让学生在教师发给的白纸上把自己面临的情绪问题记下来,然后教师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突出的问题,再让学生抽取。可以把这些抽到的问题以分组讨论、班级共同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自然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情绪的管理。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还体现在优化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有与教学的特定时境联系起来,通过项目教学法用一些特定的形式能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比如为了使学生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要求每位同学写出关于二十个“我是谁”,然后猜猜“她是谁”,进行“南北台比较”等,设计一系列切合大学生各方面条件和主题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利于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以消化认识,极大地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注意事项

1.积极引导每个学生参与。刚开始时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可能因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表达;还有可能是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不适应。这时教师要积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

2.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以达到项目教学法的效果。项目教学法是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或做法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时,往往对学生进行单独或团队的暗示、指导,甚至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强调,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违背了项目教学法的初衷。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前期策划与过程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如何使学生在比较自主的状态下保持学习的自律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过程有更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总得来说,“项目教学法”现在越来越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广泛地采用项目教学法。MBA主要采取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课题组在《高职生细腻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颇受学生欢迎,在教学内容、形式和对课程的总体映像上,都显著的好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的改变明显,效果显著。在自我评价的提高、班级氛围的改善方面,项目化教学课程效果也更加明显。以后将继续贯彻生动活泼、积极实用的原则,以由简入难,由小到大,由形式到内涵的逻辑顺序来编排项目任务设计。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内在领悟,不过度注重细小、零散知识点的传授。

[参考文献]

[1]吴晓琼.“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6).

篇8

[关键词] 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乳汁是一种由乳腺分泌的含有不同比例的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略带黄色或白色的液体,既方便又经济,不仅可提高婴儿免疫力,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可减女乳腺癌的发生率,减少产后阴道出血以及促进宫缩。爱婴行动包括对孕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以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帮助孕妇了解并熟知哺乳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构建正确的哺乳理念,提高母乳喂养率。为了普及孕产妇的婴儿喂养知识,推广母乳喂养,提高产后母乳喂养婴儿的概率,在孕妇自愿的前提下,本研究对100例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孕妇100例,年龄21-44岁;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49例,无孕妇为文盲;妊娠情况:全部孕妇均孕0次。

1.2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门诊的妊娠妇女100例,培训前对全部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调查及测试。分别于妊娠早、中、晚三期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孕晚期培训结束后再对孕妇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母乳喂养掌握、认知情况。培训内容:由临床经验丰富、高年资的妇产科医护人员指导孕期营养,孕期、分娩、产褥妊娠前后的保健知识,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养育等专题讲座,此外,孕期疾病的处理讲座,主要有胎膜早破、脐带缠绕、双胎妊娠、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授课新式多样,有落实行动、实地示教、资料宣教、口头教育,同时配合幻灯片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易懂、通俗、生动。培训进展期间不断听取并采纳孕妇的反馈及建议,改进上课内容,增加课程范围,获得孕妇的信赖。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100例孕妇健康教育前后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的情况,培训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培训前,两次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注:培训前后各方面了解情况差异(P

3 讨论

婴儿的科学喂养可通过对孕期妇女开展健康教育而得到普及。孕期通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角色扮演、看录像、示范等,使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得到了有效地纠正[1],增强孕妇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使母乳喂养的观念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乳汁分泌,提升产后母乳喂养的概率。医护人员的喂养理念、知识需不断的进行更新具备较好的耐心,较高的责任心,详细的将母乳喂养的优势告知孕期妇女及家属。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向孕妇及家属详细描述整个妊娠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丈夫应承担多数责任,使孕妇的营养和心理得到充足的保障和准备,及时纠正内陷或扁平[2],熟悉相关的护理知识。

护理人员需尽量使用劝说性、鼓励性、安慰性的话语与孕妇进行沟通,使孕妇在言语中感受到人文气息。文化层次高的孕妇,知识接受能力强,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已经有过了解,对此类孕妇,挤奶方法、哺乳姿势等技术指导是重点[3];文化水平不高的孕妇,接受知识的水平稍差,可对其进行多次健康教育,使其错误的观念得到更新,一般的观念得到加强。健康教育时可向孕妇介绍哺乳成功的产妇的经验,增强其母乳喂养的决心。大部分身体健康的孕妇皆可正常哺乳掌握正确,但哺乳成功则需产妇的身心健康条件都做好准备,故要确保孕产妇的哺乳技巧,做好按需哺乳、尽早开奶、保健工作,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充足睡眠,身心愉快,合理营养等。指导产妇在母婴分离时怎样持续分泌乳汁,以防充盈及肿胀现象[4],若发生需及时早期处理。为维持乳汁持续分泌,应指导产妇多食汤水及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母乳喂养意识观念形成后,孕妇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孕期健康教育还可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最大程度的确保母婴平安。本研究结果表明,孕期妇女经过正规的孕期健康教育,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程度显著优于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掌握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64-467.

[2]刘一心,黄荣彬,姜海萍,等.深圳市母乳喂养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74.

篇9

一、德育工作是基础

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尊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让中职学生在短短的两三年中能够从专业上、心理上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地制宜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素质培养、表达沟通与交往能力培养、专业基本素质培养、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并按照学生成长特点分阶段实施。一方面,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通过组织定期的德育专题活动和行为规范检查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课等办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健康的心理。学校还帮助学生建立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素质拓展活动,开展课外法制讲座,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能力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就业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优质就业难,难以就业优”令不少毕业生感叹不已,同时也令不少中职学校领导特别是服务管理类专业学校领导头痛不已。出现这种情况既有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又受中职毕业生定位太高,盲目追求“大都市、好单位、高工资、快提升”的影响,还与不成熟的学校就业教育密切相关。

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提出清晰和明确的要求——以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为目标,同时为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应以“职业理想坚定,文化知识够用,道德品质高尚,专业技术过硬”作为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培养目标,有利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三、加强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

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资源配置是职业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的实际规划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做大做强骨干专业为目标,对老专业要进行撤、并、扩,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条件,前瞻性地开发一批新专业。例如我校2012年开设新专业:机电专业。学生在实践课上积极动手、动脑,为将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积极性很高。课程改革是解决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应遵循学校为主体、需求为依据、全面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基本原则,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科技水平、个性发展,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深入探索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有关要求合理确定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结构和比例,我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为加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坚持校企一体办学

校企一体办学是我校领导的办学理念。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随时掌握企业、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学校应建立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定期组织教师下厂进行工程实践,密切了解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促进教师熟悉产品的工艺流程,掌握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用人的情况和变化,从而按照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需求改进教学方案。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能力标准、评价办法、教学方案的制订或修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意见,参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在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办学的过程中,学校采取把企业引进学校的办法,以企业冠名班级,学校招生就是企业招工,企业为冠名班提供下厂实习机会,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可以解决职业教育对师资、设备不断更新的特殊性要求。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合作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接受中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这样既解决了职业教育缺乏实训条件的困难,又帮助学生实现了由实习到上岗的“零过渡”。学校与用人单位这种稳定的合作关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的短期培训,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 心理健康 高三 瑜伽

1 问题提出

一进入高三,节奏快了、考试多了、题量多了……运动少了、休息少了、交流少了……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高三了”。于是,在“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的呐喊声中,每一位同学都满含激情,心胸是格外得高远,志气也格外的高涨。却不知何时起人感觉很疲劳,总是莫名其妙会感到紧张、担忧、难以入睡,会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大发脾气,跟父母闹别扭、跟同学不愉快,更有甚者很想找个人好好吵一架、痛痛快快大喊几声狠狠发泄一通。归为一句话:“高三了,压力大”,大家也都理解了你,却很难找个有效的办法让你平静下来。虽然说适度的压力是一种“生活的调节剂”,但过度的压力常引起身体的不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女生又变得越来越文静,越来越不好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以快乐的心情参加体育课,同时更有效的实施并完成体育课身心健康目标,为高考服务,是我们每一位体育老师所努力的。瑜伽是新兴的体育项目,练习时绊着舒缓的音乐,拉、伸、扭、曲身体的各个部位,具有良好的健身塑体功效,同时通过呼吸法、放松与冥想法,还具有帮助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的良好功效。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高三形体班女生291人

2.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法

3 研究过程

3.1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在实施瑜伽教学前借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联合新浪网考试频道,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网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网校,共同推出大型有奖调查“高考人家”第6题对我所任教的291名高三形体班女生进行问卷调查。“进入高三以来,你是否出现过以下症状:i.经常感到手脚麻木或有刺痛感;ii.难以入睡,即使睡着后也有时从梦中惊醒或做噩梦;iii.上课没有精神,总是感觉很累;iv.总是莫名其妙感到紧张;v.有时候会感到呼吸困难;vi.考试总是不能正常发挥;vii.有时会无缘由地心跳加快;viii.很难集中精力学习或去关注某事;ix.头脑中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情让我去担忧。”

表1 每位学生选择症状项数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高考前学生的心里压力与负担是很重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希望我的瑜伽教学能帮助学生缓解或改善这一现象。

3.2瑜伽教学实施过程

每堂课先进行4~5分钟的腹式呼吸练习。学生采用简易坐或莲花坐,跟随教师柔和的引导语,舒缓的音乐,犹如股股清泉涌入心田,使人忘却心中的烦恼和压力,平静心态,促进呼吸趋于更缓慢深长,更好地进行接下去的练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在课间或平时经常进行此练习,能够帮助解除紧张,稳定情绪,提高注意力。

接下去是瑜伽基本的练习,通过一些伸、拉、扭、曲的动作练习,达到按摩内脏、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全面拉伸锻炼身体的各部位。

表2是我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中摘抄的关于全国女生身高标准体重的统计表的一部分:

表2 全国女生(分年龄)身高标准体重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高中女生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本是一个好现象,但营养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却呈逐渐上升状态,而且18岁起,营养不良率第一次赶超肥胖率,而且赶超的幅度越来越大,17、18、19岁刚好是学生读高中的年纪,由此看高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个可能是高中学业压力较大形成的,但另一个也应该是最大的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女生对保持身材越来越关注。要保持苗条身材又找不到足够有效的办法,所以很多女生就通过控制饮食或节食来控制休重,以此保持体形。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高中女生还处于第二发育期,营养不良不仅会使人感到疲倦、头晕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造成贫血、抵抗力降低等,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练习瑜伽不但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它又具有很好的修身塑体效果。树式、风吹树式、腰转动式、背部伸展式、弓式、战士式、蹬自行车式等的练习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些瑜伽练习可以改善、消除不良姿态,练就修长,帮助消除多余脂肪,纤细小腰,塑造挺拔姿态,婀娜身姿。还通过一些瑜伽生活方式的介绍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正确认识饮食与营养、饮食与肥胖的关系,消除为了控制体重而盲目控制饮食或节食的错误做法,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树立健康的运动健身观。通过脊柱扭动式、眼镜蛇式、猫伸展式、腹部按摩功、摇摆式、肩倒立式等一些动作练习,起到按摩腹脏器官、促进腺体分泌、调理身体机能,帮助消除和改善胀气、便秘、特别是痛经及月经不规则等学生实际生理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还选择一些动作较简单易记、易操作并对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健康和发展身体形态非常具有实效性的一些动作。山的姿式、颈部练习、眼部运动等在教室就可以轻松完成,伸伸手臂、动动头颈、按摩、转动眼睛就可以帮助同学们起到提神安宁,消除肩颈酸痛,恢复眼疲劳,提高注意力的良好功效,使学生受益非浅。

每节课最后6~10分钟时间进行专门的放松与冥想的练习。伴随缓慢轻柔的瑜伽音乐,教师以柔和、催眠式的引导语从脚底开始依次放松全身,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语进行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冥想。引导学生在睡前进行呼吸与冥想的练习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第一次瑜伽课后的调查

表3 每位学生附表1练习前后对比统计

第一次后瑜伽课后,及时调查反馈学生练习效果,有80%以上的学生休息冥想时有那种快要或已经进入睡眠状态,感觉练习后身心放松舒展,并且100%的学生要求在下次课继续练习瑜伽。瑜伽课成为了学生向往并期待的课堂。

4.2瑜伽教学两个月后的调查

通过两个月的瑜伽教学,学生的很多症状得以改善甚至消除,精神好了,手脚麻木、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现象减少了,反应最大的是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瑜伽师说,人体身体上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生命之气流通发生了紊乱或障碍引起的,生命之气即呼吸的气息,梵语为Prana(普拉那),普拉那一端连接心灵,一端连接呼吸。练习控制呼吸即普拉那雅玛(Pranayama),在瑜伽练习中也叫调息术,整个经络系统中生命之气的畅通无阻就得到保证。一九九七年日本东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渡边泱博士、河内明宏和鸭井和实医生等,合作进行了瑜伽冥想时脑电波情况的实验,发现冥想后大量出现β波,当冥想达到一种禅定的状态时全身放松,心跳明显减慢,呼吸呈一种龟息状态,机体代谢随之降低,大脑及组织器官处于休息中,耗氧量减到最低的水平,使身、心彻底得到放松,帮助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获得心灵提升。我想正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瑜伽练习以及学生自己在课间及睡前自觉地进行瑜伽呼吸与冥想的练习才获得了如此明显的功效。

5 瑜伽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5.1教师语言要清晰、柔和且有权威性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语言的引导功能,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以教师以清晰、柔和但又具有权威性的的语言进行引导,阐述每个动作的正确练习方法、练习时要点、医疗效果,让学生毫不费力的听懂教师的讲解,明确动作练习方法,要点、并能够了解相关动作的一些主要医疗效果,这样课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动作进行练习。

5.2让学生明确瑜伽不是万能的

瑜伽是简单的呼吸++放松,只要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基本没有问题,只要方法得当,即可以舒缓身心,使人轻松快乐,达到健身塑体的目的,甚至还能够治愈某些身体的毛病,但必须让学生明确瑜伽并不是万能的,我们不防把它做为预防保健的良好措施,但万不能以此替代医疗治疗,一个人患上了严重的病痛,就要及时去寻求有效的医学冶疗,而不应因为自己在练习瑜伽而忽视去寻求有效的医疗治疗。

5.3瑜伽练习要以合适自己为上

瑜伽练习要以合适自己为上,并不是每个动作都适合任何人任何情况下来完成,如果盲目练习,不但无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会对身体有较大的破坏性。练习动作之前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要练习动作的医疗效果、特别是明确该动作“警告”。在练习瑜伽时,集中注意力在这些姿势对自己体内产生的感觉上,把握法的缓慢过程和全身移动的感觉比完成动作更重要;不要勉强用力,更不要生拉硬扯非要做到如何如何,不要强迫自己的身体做现在还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只要伸展到自己的极限或感到舒适就可以了,就是把动作做正确了。当做了几个姿势或身体感觉需要时,就做短暂的休息放松功。千万记住把瑜伽练习当作是一种锻炼、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5.4瑜伽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5000年前瑜伽的修行者在深林中观察动物的日常活动、休息、睡眠、松驰等一些本能习性,和动物在生病时利用自然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模仿一些对人有益的动作发展而成。还有一些体式是瑜伽修行者自行体验创造出来的。瑜伽动作来源于生活也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每一位练习者都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动作进行经常性的锻炼,不管是在课堂、家里、寝室、户外、哪怕是乘车途中,转转头、甩甩手、伸展伸展关节、做做深呼吸,就能够帮助消除疲劳、释放压力、唤醒潜能。我们要把瑜伽练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6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瑜伽是强调呼吸法、法和冥想法三合一的训练。通过瑜伽的练习,不仅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平衡性、耐受性得到增强,使练习者保持或获得更完美的身材,同时帮助脑电波回归平静状态,最大限度地促进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舒缓紧张、减轻压抑、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和平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所以在高三特别是高考前进行瑜伽的教学不仅可以完成体育课程目标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更主要的是使平时关注不高或完成度较困难的心理健康目标得以真正的体现与落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9.

[2]蕙兰瑜伽.瑜伽――气功与冥想.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