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发展区域经济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企业大项目调结构转方式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东省临朐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人口86万,其中农业人口77万,是传统农业大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主导地位,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实现了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壮大了支柱产业,全县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1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比2007年均实现了双翻番,工业税收占全县参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9%,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脊梁,作为农业县如何快速发展当地经济,临朐县的做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以“工业立县”为指导,贯穿全县工作全局

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工业的竞争力。因此,临朐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紧抓工业不放手,强力推进不停步。

1、以“工业立县”为指导。坚持以“工业立县”的指导思想贯彻于全县工作全局,将工业经济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以“抓工业经济就是抓财源建设”的理念来统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参与工业经济工作,努力形成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县上下大合唱的良好氛围。结合实际,县委、县政府还研究确立了发展高端产业,打造核心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并于每年初制定工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工业措施,很抓工作落实,努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2、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了工业立县、招商引资暨园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几大班子主要领导为成员,定期研究制定加快工业发展的工作计划、政策措施,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调度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为企业搞好系列服务。建立县级领导成员包靠重点项目制度,找准企业发展的症结,制定中长期工作计划和分段实施计划,深入企业开展现场办公,铺下身子真包、真靠、真服务,切实为企业及时排忧解难。

二、抓大项目引进,推动工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发展工业企业,必须抓大项目。当前,是大项目主导竞争的时代,一个大项目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三力合一,推动工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1、巧借“外力”,狠抓大项目引进。立足临朐县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确定了10大重点产业招商线和16个产业招商部门,组建了26支专业招商队伍,以“抓大、靠高、引强”为核心,积极开展点对点、小分队招商,集中精力主攻过5亿元大项目,努力在引进项目质量和个头上实现突破。200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投资11亿元的山水水泥、投资20亿元的华建高端铝型材、投资过10亿元的蓝帆新材料等大项目。2010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大项目招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引进了伊利集团临朐复合加工厂、盈珂海洋生物材料项目等投资过5亿元的近10个,初步形成了全县工业经济的隆起带。

2、增强“内力”,狠抓骨干企业培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足够的精力狠抓骨干企业的培植壮大,着力打造有色金属高端加工、机电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配件和工艺雕塑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先后制定了《临朐县重点骨干企业动态管理办法》,每年都筛选确定10个工业骨干财源项目和30个重点财源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搞好分类服务,鼓励扶持这些企业扩大规模、上水平。同时,制定《工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激励政策考核认定办法》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高点定位,依靠合资合作,快速做大做强。近年来,先后有20余家重点企业新上了项目或扩大了生产能力,通过扶持、嫁接、改造,我县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了二次创业,正在迅速崛起。

3、打造合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的落户建设牵扯面广、政策性强,只有全县上下协作配合、大力支持,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新引进落户和骨干重点重点财源项目,坚持落实县级领导包靠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单位,成立专门班子,制定详细方案,倒排工期,分线作战,强力推进,全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道路。

三、加快“调转”步伐,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1、狠抓源头管理,严格项目筛选把关。严格执行新上项目“三同时”制度,大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境评估和审查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临朐县建设环境准入条件的意见》、《临朐县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关。去年以来,先后审查工业项目131个,拒批项目13个,从源头上杜绝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上马建设。

2、抓产业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立足临朐县实际,深入开展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创业年”活动,引导传统产业、以改造提升装备水平为切入点,加快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快自有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到目前,临朐先后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1处,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3家,全县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先后关停九顶水泥等3家公司7条70万吨立窖水泥生产线,依法取缔小炼铁企业12家,小火电机组3台,水选矿、干选矿企业50家,提前一年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

篇2

【摘 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1.1 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2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2.2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3. 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 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3.2 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3 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4 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 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 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3] 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

篇3

关键词:作风效能;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53-01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新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发展环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形象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的需。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愈发加剧,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潜在优势,已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机关单位能够在作风效能建设上下大功夫,其发展环境就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就能在区域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水平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共识。

下面本人以提升机关作风效能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升机关作风效能的重要性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是指为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把机关管理诸要素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外部经济环境和投资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和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督实施综合治理从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各级机关是我们党执政的主要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机关的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意图的贯彻执行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提升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就是要以更科学的决策、更有效的管理、更优质的服务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提升机关效能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提升机关效能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软环境建设关乎一个区域企业和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下十分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区域经济发展对软环境依存度越来越高。现在的发展是在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的过程中进行,如果没有高效务实的政府机构、工作部门及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新一轮区域大发展中预设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下大气力提升机关效能,不断改善发展的软环境。例如,合肥市近年来通过“四堂会审”等改革创新方式,狠减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初步形成了反应敏捷、绩效卓越的政府服务体系,凸显了合肥地区低廉的商务成本优势,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再如,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的“六分开”等制度,已成为经典做法。

(二)提升机关效能有利于投资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

好的环境不仅能吸引投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机关效能不高,不仅难以保证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能的实现,还会因为办事不力,损害投资者的积极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通过及时的、持续不断的便民、利民活动,不仅使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环境、治安等民生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且也让群众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取得实际利益,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三、以提升机关效能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打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既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法制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打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关键要突出四抓。一是抓教育。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可持续发展和依法行政的理念。二是抓制度。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加大对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考核力度,作为机关年度考核奖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抓规范。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四是抓问责。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制定领导干部不作为问责办法,全面推行问责制,切实解决机关和部门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许可项目的进驻率和项目审批的集中度、优化度,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全程、限时办结等审批模式和重大项目协调机制。二是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配置。对部门存在的职能交叉、权力重叠、权责不清、事权不一等问题,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理顺关系,合理配置职能,界定管理权限。三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三)着力打造公开公正的执法环境

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有利于推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一是突出督点。尤其要加大对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和重大工作部署开展督促检查。通过不定期现场督查、问卷调查、分析讲评、排位公布等,及时掌握重点工作动态,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加大检查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单位自查、交叉互查以及明察暗访等方法和手段,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三是加大评议力度。扎实推进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重点解决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四是畅通举报渠道。整合行政效能监察举报中心、软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和政风热线等资源,畅通诉求渠道,完善办理机制。

篇4

邓新华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态下半年将“抓紧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

《中国经营报》记者称京津冀规划将于10 月左右出台。

京津冀经济圈已经忽悠很久了,至今也不见有什么亮点。媒所看到的,就是津、冀官员努力“跑部”,没看到津、冀推出什么大改革。

所谓京津冀经济圈,津、冀官员盯着的就是北京的行政机关、产业经济的转移。的确,对不思改革的官员来说,北京有太多的诱人的利益。

许多大企业的总部在北京,如果能抢到,是平添一笔巨大的税源。而行政单位的搬迁,也能带来大笔消费。

但是,大企业、行政单位是凭发改委的规划就会搬到河北、天津去的吗?假如河北、天津本来就有吸引力,那么,没有发改委的命令,它们也会落户河北、天津。但问题是,河北、天津的吸引力不够,发改委规划也是白规划。大发改委指望依靠规划来发展区域经济,这比做梦还不真实。发改委又不是没有规划过。什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业规划之类,发改委推出得不少,但结果如何?发改委所力推的新能源产业,最终不还是落个一地鸡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在接受搜狐财经《第一访谈》专访时说过汽车业的例子:“我们的汽车产业,中央政府一开始的产业政策说,我布几个点,全国就这几个地方搞汽车,其他地方不要搞汽车了,我们搞自主研发和品牌。实际上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发展的道路完全不是按照产业政策来的。我们走了开放的政策,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我要开放,你去搞本土的研发,我开放引进国际品牌,我们竞争。”

中国汽车业的成功,不是发改委规划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敢于突破发改委的规划的结果。

发改委的产业政策失败,区域经济政策也不会成功。如果靠发改委就能发展区域经济,还要市场做什么?

企业总部云集北京,是因为北京知识资源多、权力多,这些不是河北、天津能比拟的。实际上,在北京附近并不是什么发展优势,而是发展劣势。因为,离部委近,受到部委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多。比如天津,喊了多少年建金融中心,最终还是毫无起色。金融中心要靠金融自由。在央行、银监会的眼皮底下,什么开放的动作都不敢有,怎么可能搞得起金融中心?

上海自贸区喊了一年多,至今前景不明。张军教授说:“在金融领域,很多希望出现的一些政策法规、管制条例的一些调整,那都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和北京有关的部委取得共识,甚至于还需要更高领导层来推进、推动、影响,这个时间上面也不是地方政府可控的。这么小一件事情你就会发现改革的难度。”

篇5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物流系统 发展模式

区域物流作为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不足、物流业水平低的情况下应如何发展区域物流的研究很少。本文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旨在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缺乏大市场、大产业为依托的情况下发展区域物流提供思路。

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产业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意识淡薄,使得物流业总体水平较低,现代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物流规模偏小,物流服务内容单一。由于资金短缺,物流企业往往投资乏力,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难以满足多频度、少量化、短时化的现代物流要求。

缺乏成规模的龙头骨干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也培植了一些龙头物流企业,但由于龙头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起不到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引导行业的带动作用。

集成性较差,对区域外的辐射能力有限。物流企业普遍信息化程度低、信息不通畅,相互之间各自孤立和分离,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小。

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有经济现状和物流业水平难以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情况下,决不能照抄照搬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必须在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区域经济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之路。

现代物流与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产业的发展无不以需求为根本的推动力,物流产业也不例外。现代物流在经济发达地区获得较快发展,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因为现实需求的推动。没有物流需求和必要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有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而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小、需求相对不足,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就必须既培育市场又促进资源的整合。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物流,可以采取一种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相集成的发展模式。利用物流与商贸集成运行的综合效应,不断向周边区域进行商品的扩散和渗透,进一步开拓和扩大市场,以此拉动物流需求,带动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商贸的繁荣,从而实现跨产业、跨行业的横向联合,整体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商贸辐射力为导向的、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功能格局。

系统的体系结构

为了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优势,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以一个综合性物流园区为核心、一个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一系列辐射周边区域的物流网络节点为拓展,构成“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网络节点”三位一体的体系结构。

物流园区 为了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市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政府可通过招商引资,建一个集商品交易、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及其它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物流园区通过集聚众多的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使物流服务由原来的单一化、分散化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扩大企业商圈,实现物流、商贸的互动发展。在建设物流园区的同时,尽量着力于社会现有物流、商贸资源的统筹整合和高效利用,把物流基础设施的增量建设和存量盘活相结合。

物流信息平台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物流、商贸企业之间由于缺乏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及共享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增强企业竞争力。物流信息平台是在整合和集成区域内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于公用网络平台而建立,为广大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用户和相关单位之间开展业务及合作提供高效、通畅的信息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包括网上采购、网上销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

物流网络节点 具体来说就是采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即:在地域位置毗邻及物流、商贸往来密切的区域,通过寻找利益的平衡点,采取投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对现有的物流、商贸资源进行整合,逐步建立一系列物流网络节点,向周边区域输送、提供商品,进一步把物流园区集聚的商贸流通能量向外传递释放。

由此“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网络节点”构成一个系统性、多层次、强辐射的新型物流网络,并通过网络扩散效应对周边区域市场产生联动辐射,逐步形成立足本区域,面向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系统的运行模式

为了有效支持系统的运行,系统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物流商贸整体联动”的运行模式。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协调,采取官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模式,对区域内现有的各种物流、商贸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和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运用专业化运作理念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把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纳入统一发展序列,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构筑具有品牌性、专业性、规模性和集约性等特点的区域物流系统,并在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下,实现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的结合,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推动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的共同发展。

系统顺利实施的保障因素

发展区域物流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物流更面临着现代物流意识淡薄、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消除制约其发展的障碍,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系统的成功实施。

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

系统实施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着眼于整个区域的物流信息平台,打破以企业为单位的信息孤岛格局,实现区域内物流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商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化程度低的状况,系统采取基于ASP的模式进行信息平台的开发。在平台开发过程中,通过动态集成区域内各种技术资源并吸纳区域外资源,形成资源库,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以及人才培训等;ASP服务提供商则负责平台的运行维护及提供应用支持。这样区域内广大物流、商贸企业不必投入大量的设备、资金、人力等资源,只需通过Internet或区域宽带网即可在平台的支持下与合作伙伴、区域内外资源之间建立从信息交互、电子商务到企业联盟的广泛协作,实现效益最大化。

合作机制的建立

区域内进行合作的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为了保证整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在相互信任和诚实的基础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来实现企业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是单个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多个企业的集成,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针对合作中的各个企业的激励机制,促使合作伙伴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而主动实现成本、服务等全方面的革新。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各合作方的利益和责任的合理分配,以提高合作的运作效率及稳定性,降低由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多赢”的目的。

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抢得先机,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全新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物流发展之路。本文提出了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物流作了一些探索。目前该模式已在西部某经济欠发达地区得到初步实施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潘懋.现代物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差异

近几年来,国家政府相继颁布了关于推动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政策方针,由此可见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显得尤其关键,而且依据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定,各地方政府在开展旅游产业发展任务之际都务必要思考旅游资源禀赋空间差异、旅游经济区域特征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唯有深入地探究一系列差异性问题,清晰表明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差异性,方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中国、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旅游发展规划,完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推动全国旅游经济区域的统一协调发展。

一、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资源禀赋因素。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情况能够直接关乎到该区域层面旅游产业的潜在发展能力,而且旅游区域的品位度、集聚度等禀赋因素都是能够直接激发起旅游者前来旅游的重要条件,旅游者一般会选择较高级别的地点当作旅游的目的地,可是在他们到达旅游地点后就会将更高级别的地点作为下一游玩的目的点。例如世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将以上旅游点的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区域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的差异性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换而言之,中国旅游资源禀赋是国内各地方开发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是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的基础因素,其对旅游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力量。就目前中国旅游区域发展情况而言,国内东部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会胜于中西部区域,而且在国内十大旅游区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当中东部占据的数额最多,与此同时国内十大旅游资源禀赋的区域也是东部占有绝大多数。中西部的旅游资源禀赋最主要涉及晋、豫等多个省份,而上述省市也是国内中西部省份当中发展较为好的一部分。中国省内也同样存在旅游经济区域特征差异的现象,例如江苏省,整体而言苏南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会比苏北的要好,而江苏具备最优良的旅游资源禀赋主要集中在苏州,其次是南京、镇江、无锡,最弱的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主要是泰州、盐城以及宿迁,由此可见苏州与南京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比其它旅游区域强,而发展最慢、最弱的则是苏北一带地域。总而言之,国内旅游资源禀赋情况是直接作用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应当深入地研究如何结合旅游资源禀赋来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等问题。

(二)交通业发展因素。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该区域交通业的发展有所联系,旅游区域的交通便利程度是深入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且是权衡该旅游发展区域的关键标志。而且经过实践证明,旅游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该区域的公路、航线等交通业务指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据数据统计得出,中国全国旅游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十位的城市,普遍都是全国交通发展较为发达的前十位城市,其中中国东部的城市占绝大多数,云南、河南以及四川则是国内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城市,与此同时它们也是中西部省份当中交通业发展较为便利的城市之一。事实上,国内不少的中西部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不太好,对于有助于提高旅游经济发展的交通业也尚缺少一定的发展措施。交通便利程度与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程度所呈现的正相关同样也存在于省内,例如江苏省。众所周知,苏南地区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便利、快捷,其和上海的联系较为紧密,旅游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然而苏北一带由于交通网路发展不均衡,使得该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区域。由此可见,旅游经济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务必要依赖于区域的交通网络,多元化的航线模式与便捷、快速的高速公路已经发展为深入开发挖掘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条件。

(三)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供给作用,换句话说,经济发展越发达的地方,其能够给予旅游产业越完善、越齐全的基本设备设备与服务,并且根据数据统计得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程度呈现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全国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十名的省份,东部省份所占据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中西部则只有河南与四川位列前茅,由此可见,国内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了旅游区域的发展程度。与前两种影响因素相同,经济发展因素与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样存在与省内差异方面,纵观整个江苏省,苏南区域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了旅游产业全面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苏中或者苏北区域就因为缺少发达的经济业务而导致该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实况具有较强的紧密联系,科学有效地改变经济发展现状、提高经济效益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有效转变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差异局面的政策建议

(一)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落后的省份。第一,有效地提高城市内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尽可能地缩短和发达城市或者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适当地添置旅游酒店数量,根据发达城市酒店基本设备服务的配置情况,合理地提升区域内酒店的配置与服务质量,让尽可能多的酒店达到高质量水平,最大限度地展现该因素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经济效益增长作用;第二,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投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旅游产业固定资产在旅游业经济效益方面所起到的收敛作用。除此以外,地方区域应当适当地开发旅游资源,增强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让其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从而逐渐有效地提高旅游经济区域的效益。

(二)对于旅游业发达的省份。第一,事实上部分旅游发达的省份会由于“回流效应”的影响,使得其重要的旅游发展区域阻碍了该省份对旅游业的发展项目,所以,如果旅游发达的省份在面临这一挑战时,应当慎重考虑是否继续将重要的旅游发展区域作为未来区域发展的关键措施;第二,加大宣传与推广扶持落后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其实并不是指停止旅游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相反地,应当选择科学恰当地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来突破地域、贫富、交通、政策等方面的约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旅游资源全面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激发旅游产业的新力量,从而不断缩短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特征之间的差异性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交通程度、经济发展三方面因素影响,而且不管在全国省份之间还是在省内差异上,以上三种因素与旅游业的发展都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国家政府或者相关旅游部门在制定缩短旅游区域差距的旅游规划时,应当充分地考虑旅游发展区域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旅游区域现状而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区域之间的旅游产业合作模式,让落后省份与发达省份共同推进旅游区域发展项目,从而达成中国旅游产业和谐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金海,韩雪,罗浩,任黎秀,陈晓文. 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5)

[2] 邹家红,王慧琴. 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 社会科学家. 2009(06)

[3] 靳诚,陆玉麒,徐菁. 基于Theil系数的浙江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篇7

报道观念一体化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经历7年的生成发展,终于进入深耕阶段。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媒体要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跳出以往行政区的束缚,以更高站位看待全局发展。《福建日报》首次提出“源于福建,高于福建”的宗旨,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了认真学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潮流和大趋势,它的核心点就是资源配置与要素流动。即通过破除行政壁垒,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统一市场,实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共同繁荣。

福建省2004年正式提出海西战略,2006年海西首次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十一五”规划,2007年海西首次写入中央党代会报告,2009年国务院正式加快建设海西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海西发展规划。7年筚路蓝缕,可谓一步一个脚印,这期间,《福建日报》在海西发展过程的关键节点推出系列重磅报道,对社会各个层面统一认识,提升信心,明确方向,起到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媒体在这里不仅是海西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力行的参与者。区域经济一体化报道常态化

《福建日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报道可从纵轴与横轴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在纵轴上,《福建日报》主动寻求高站位,力求高屋建瓴,站在全国甚至全球视野,对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大趋势做出分析和预判。《福建日报》多次邀请院士专家以及海内外学者、政府官员举行多场高规格的研讨会。

《福建日报》组织的“天下看海西”大型报道活动。报社派出几路队伍分赴北京、广东、浙江、江西和香港、澳门、台湾,采访了200多位政府官员、闽商和海外乡亲,从不同视角报道海西战略的反响,以及各界对海西经济区的建议。这就真正做到“跳出庐山看庐山”,真正把海西发展置于全国一盘棋的形势内进行研究。

从北京的决策者到海峡东岸的台商,从福建周边三个邻省的反应到海内外众多闽商华侨,从在外闯荡的闽商到在福建兴业的异地商会……他们是怎么看待海西发展的?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这组报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反响之热烈,可谓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站在一体化的高度,区域经济可以一体化,那么在媒体合作方面可否有新的突破?2007年12月,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牵头举办首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党报协作会议,开启闽浙粤赣20家中心城市党报合力宣传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新篇章。2008年,《福建日报》重磅推出“希望的热土――海西20城市改革开放30年巨变”。这一协作组织每年举行年会,成为区域报道常态化的重要力量。

从横轴方面,《福建日报》充分意识到区域一体化是一个长期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把这方面的报道常态化、多元化。于是,随着海西推进的步点,《福建日报》在一二版要闻版面,推出“冠军海西”“海西先行百例”“海西先行在基层・党报记者百村百企行”“好字当头看先行”等重要栏目,不断保持舆论氛围,拓宽报道切面。

在国内区域经济先行一步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南方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都辟有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报道专版。2007年《福建日报》正式推出“全景海西”专版,成为区域经济报道的常态平台。“全景海西”版自推出以来,加强海西区域协作互动的重点新闻,成为海西区域内各城市增进了解的重要窗口。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题思考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选题应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观察。

第一个是政府层面。政府的作为就是摧毁阻挡要素流动的壁垒,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具体而言:在基础设施大项目共建上形成协商机制;在产业合作上形成对接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形成互补机制;在市场开发上形成畅通机制;在政策保障上形成衔接机制。

第二个是市场层面。市场经济中,各类生产要素会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要跟踪这些信息流(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走向,研究其中规律。

第三是社会层面。经济区不能只局限在经济层面,在社会层面加强共同的认同感也十分重要。福建与周边的浙粤赣地缘、人缘、血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同在海西天空下,从邻居要变亲戚,更要加深文化交流,夯实情感基础。

这样,报道的方向与选题就很明确了。

就政府作为层面,着力的主题包括:

海西大交通格局的建立――高铁高速使区域内要素流动更加便捷,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平台。

海西旅游协作联盟的建立――闽浙赣皖九城市共同签署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游合作与发展行动纲要协议书》,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取消“地接”,构建无障碍旅游圈。

区域内加强对接,破除壁垒。

海西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

共同市场――《闽浙两省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宁德市工商局与温州市工商局签订了建立跨省协作执法机制的协议。宁德市福鼎工商局与浙江泰顺县、苍南县工商局正式建立消费维权“区域共同体”。

交通物流――向莆铁路开通后,福建将成为江西、湖南等省最近的出海口。闽赣两省加快实施海铁联运,打造通江达海大通道。

就社会层面,着力的主题包括:

闽浙携手共同包装木拱廊桥申报世遗。

警务协作。闽粤赣边界龙岩、梅州、赣州三市形成“大刑侦”格局共同打击跨区域犯罪。三地协作一年破获594宗刑案。

文化同源。《南孔文化泽被浙闽赣皖》浙江衢州为南宗孔庙所在,南宋后儒学以此为中心,在江南诸省传播,名儒辈出,成为浙闽赣皖共同的文化发源地。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报道统筹思考

2011年年初,海西《规划》的正式批复,是区域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规划把海西区划分为三个主体功能区,即东部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区、中西部集中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制定了“一带、五轴、九区”网状空间开发格局。整个海西空间布局规划,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前瞻性,对于海西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规划》,福建省提出“三群联动”的重大举措。

“三群联动”就是必须以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联动发展为突破,充分发挥港口的内引外联作用,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带动产业群加快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福建日报》迅速推出《“三群”联动跨越发展》栏目,进行集中报道。

如果说在在区域经济一化具体的报道中什么问题最难的话,那一定是“协调发展机制”。经济区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需要政府的合理规划,避免恶性竞争。

篇8

摘要: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种因素诱发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目前,金融领域几乎积淀了中国改革的全部成本,国有银行庞大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成为一个最易断裂的链条。能够及时地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处理和化解,稳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模式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固然有历史、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性约束条件。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和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Levine,1997)。可以说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形成中金融所特有的动员、配置储蓄的功能,还在于金融具有显著的经济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的动力。对比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无论从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规模、金融资产数量等规模型变量还是从金融相关比率、资产运作效率来看,东部地区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

既然区域金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那么评估其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区金融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内在规律,预测其未来走向和演变轨迹,进而为我国区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合理的建议,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区域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区位”和“金融”,它从货币金融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我国学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有价值理论的理论成果,但是把金融作为重要变量纳入研究的还不多。同时,国内外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往往是从多个个国家或者是从行业、企业出发来进行,很少有对单个国家的研究,更少有从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区域金融发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区域金融发展模式

1、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模式上,近年来有关学术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机构”、“体制”和“功能”三个方面。从“机构”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各种金融机构的定位、分工以及相对应的具体机构改革问题,如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问题,其中对某些有竞争力的省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讨论也是一热点问题。从“体制”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主要是对区域金融的所有制构成、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企业或机构的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革问题。在这一研究方向中,近年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是民间金融的地位以及与正规金融的相互关系问题。

机构观和体制观这两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都将现存的金融机构和组织机构作为既定的、固化的,并都暗含着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只能在这种既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它们把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结构及运作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特定种类的组织结构,然后在为这些不同种类的机构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不同的规章制度。事实上,随着基础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的形势和内容也是经常变化的。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金融机构名称相同,金融机构的性质和职能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1984年中国二级银行体系的建立、1998年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等都使得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范围和职能上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域、法律和政策安排、人文传统中,对金融结构的业务范围界定、职能定位也可能出现差别,如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较之于中西部地区更甚。由于金融机构和组织会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为这些组织、机构设立的法律、制度规范始终滞后。

2、“功能观”研究范式

“功能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模式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中的机构观的明显缺陷,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观”应运而生。所谓的“功能观”就是从金融的功能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模式问题,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等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他们认为相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形式而言,金融体制的基本功能不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先解决了“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功能”,然后才能根据不同功能来设计最好的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和组织形势。机构的变化是由功能决定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效率。功能观在区域金融发展模式上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研究范式”,因为“功能”既是设计“发展模式”的起点,又是检验既定的“发展模式”是否合格的终点。只有先确定了区域金融的系统,进而才能根据“功能”去确定实现这些功能的机构和金融形式,然后再确定用以维护和规范既定的机构和金融形式运作的制度,以确保“功能”的实现。

3、“功能观”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

从“功能观”的角度出发,区域金融发展就是指区域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戈德史密斯曾将金融发展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迁”,他用金融相关率(FIR)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金融发展就是包含金融资产、金融机构等要素的金融结构的变化结果,其实质是量性的增长;实践证明,量性增长并不能自动带来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提高。如果仅仅是总量的增长,没有在质上产生新的现象,这样的变化就不能叫发展(尹优平,2008)。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2004)认为,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质量的提高,合理地开发、利用和配置金融资源,同时注重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和机制的金融整体效率和功能的改善,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当区域金融发展实现了质的增长,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资金的回报率提高,在剩余中可用来作为积累的就最多,下一期可以动员的资金也就越多,也就是实现了金融的量性增长。所以我们认为金融发展包括质和量两方面,即金融功能的完善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并由此带动金融中介数量的增加、金融市场交易量的扩大和金融资产量的增加。

博迪和莫顿对金融的六大功能进行论述时,是平行排列各种功能的,这些功能相互之间缺乏联系。金融体制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配置,也就是实现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金融体系在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时,涉及到事前如何促进储蓄、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投资项目;事中如何实施监督,处理信息与风险;事后如何解决委托―问题。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伴随着信息的处理和风险的分散与管理问题。另一方面,资源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其他功能的实现。在金融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当金融资源被分配到最需要的行业和部门,也就是收益最大的部门时,资金的回报率能够达到最大,实体经济中可用来最为积累的就最多,可以动员的储蓄也就最多。同样,当资源做了最佳配置时,失败的概率应该最低,风险应该最小。所以应当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作为金融质的发展的衡量指标,继续采用金融相关率作为金融量指标。

4、区域金融发展的途径分析

“功能观”认为,执行某项金融功能的载体有许多,既有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机构,也有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机构;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如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保险,既可以由保险公司向投资者出售保险单来实现,也可以由投资者直接购买期权合约来实现。另一方面,同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也可以执行不同的功能,如股票市场既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横向转移,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市场价格信息,为筹资者提供激励约束机制等。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换,某类金融机构或某类金融业务出现功能性分化和功能性整合是十分合理和正常的事情。金融机构履行哪些金融功能以及如何履行这些功能,是由市场机制自主决定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意味着决策当局、主管部门不能人为的、主观的划定某类金融机构或组织的功能,而限制来自于其他机构和市场的竞争。竞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金融体系残缺不全或金融市场人为分割,金融发展处于抑制状态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有较高的金融效率,金融体系都不能充分履行金融功能。因此,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就在于促进金融深化,消除金融抑制,通过提高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来提高金融效率。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的现实显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通过放松对利率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来,带来的是频率更高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人们意识到如果放开利率和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会增加竞争,但是没有相应的监管,金融风险就会不断积累。过高的利率也会增加企业的还款压力。另外,品种和交易量都不断急剧扩大的金融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在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吸引和投入到一些远远脱离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的金融活动中。金融工具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的提高促进了过度投机,导致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崩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而完全的金融自由化显然是短视的和无效率的。

“功能观”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来分析和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其一重要特点是注重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从“功能观”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大金融”的功能出发,一种是从区域金融服务于区域的功能出发。前者的优点是金融层面的视角较宽,从而提出了诸如“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推进资本资本市场建设”一类的问题,其不足是忽视了区域金融的特殊性。后者实际上研究的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问题,这一类研究在许多问题上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民间金融问题、政策金融问题以及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关系问题等。但是,其不足是仍然局限于就区域来谈“三农”,忽视了城乡间金融与经济的合理联系是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区域金融中心模式

一年前,《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的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自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正式得到政府的认可并由当地政府主导实施。

区域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是金融交易的集中性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金融中心建设在实质上必然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在金融资源配置分散的基本特征下,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信息集中、交易集中和风险管理集中的特征。当前的金融中心建设仍主要立足于对特许权和行政审批的高度依赖,而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不依赖于行政决策的自发形成特征,这就要求任何具备建设金融中心冲动的城市必须反思构建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与发展模式。从现有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初始条件看,北京是金融行政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真正的金融决策中心;上海是北京中心的执行中心,具有行政特许权背景下的“准行政一半市场”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是所有其他试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所垂涎的特许权价值。

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有体制上的市场化、区域上的辐射性和产品上的适用性等特征,不以金融资源集中为特点,反以金融资源扩散为基本职能,不断发现本城市以外的金融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资源跨区域配置是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而且金融中心必须具备风险管理和定价职能,区域金融中心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

三、总结

通过透视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关系,我们知道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区域金融的支持,所以发展区域金融对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怎么来发展区域金融又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我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中对区域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应该从“功能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过去传统的区域金融发展从“机构”和“体制”的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体系的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区域金融的发展和区域金融功能的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区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Levine,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2]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C].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5]陆磊.中国的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市场选择与金融创新[J].南方金融,2009(06).

篇10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区域创新 模式选择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成为内外部要素相互影响和整合的过程,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区域创新作为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创新模式的选择对欠发达地区来讲十分关键。本文从分析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模式和环境要素入手,尝试提出其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有效策略。

一、区域创新的内涵与模式

1、区域创新内涵分析

区域创新作为区域层面上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通过依托区域技术创新实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以有效利用区域技术创新资源,协调区际(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

2、区域创新的模式

由于区域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总和,因而,其创新模式当然可以参照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从而形成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区域模仿创新发展模式和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系统,并使其产生具有相对领先的区域创新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模仿创新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通过向成功的创新区域学习,模仿其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成分,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具有能够进行赶超和竞争的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区域合作创新实际上就是区域协同创新,它是指区域与其他区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技资源,壮大整体竞争实力,在共同做大创新“蛋糕”的基础上提高本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模式。

二、区域创新的环境特征

1、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创新机遇和创新压力并存。一方面,在经济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地动员和吸纳全球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加速本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国际之间、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转移活动不断,也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大量产业承接的机会。这会给本地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创新集群的形成以较大的推动。另一方面,开放、有竞争的经济条件也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严厉的约束。随着国际市场逐渐融合,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便捷地流动,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空间不仅受到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挤压,同时也要和其他国家竞争优质的创新资源。而且随着创新要素的价值攀升与日益稀缺,必然导致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和常态化。

2、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环境差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排名结果显示。中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54.4%,低于这一平均值的省份有24个。其中绝大多数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河北、山西、安徽、河南、贵州以及广西等省份的平均指数均在40%以下,而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等发达地区则高达60%以上。在科研物质条件和科技活动投入这两项评价指标下,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近两年增幅较快,但如果换算为总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大的惊人。创新的硬件平台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物质依托,没有基础设施、资金和科技资源等要素支撑,区域创新往往难以开展和持续。

3、软的环境与创新实践不适宜

创新意识和创新氛围不足。软环境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影响区域创新的政策制度、观念习俗、市场机制和创新精神等要素,它对硬件设施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打破本地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教育水平和民族因素等影响,总体上创新意识比较落后,缺乏闯劲和冒险精神,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另外,由于经济落后和市场化程度低,欠发达地区推动创新的市场机制也尚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得到根本确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再加之社会总体信用水平低,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二是产业集群缺失,民营经济弱小,单个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问题和缺少协同而难以支撑创新行为,同时也因为缺少来自外部的刺激和压力而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同时,在推动技术创新的管理制度方面,欠发达地区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还比较陈旧。缺乏有效的统筹和战略协调,人为割裂了创新链条,从而导致创新激励不足,科研创新活动低水平重复,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4、创新发展与环境协调的困境

我国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划入生态脆弱地带的国土面积中,约有76%的县是贫困县;在生态脆弱地带的耕地面积中,约有68%的耕地面积在贫困县内。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是最主要的推进器,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必然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这就使得欠发达地区正在以最小的环境承载力担负着最沉重的发展压力,如何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如何使创新的导向与结果满足环境的需要,成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5、自主创新能力弱

以中部地区为例:近年来,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以及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总体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占GDP比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增速仍显较慢。根据历年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发现中部六省中仅湖北科技进步总体水平排名相对靠前,属于第2类地区。其余五省除江西为第4类地区外,其他均被列入第3类地区。说明中部地区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也是欠发达地区创新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