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医学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这一研究,提出了“医老”问题,即老龄群体疾病的预防、医疗、护理及康复一体化的设计与服务。虽然老年人是最需要医疗健康机构的人群之一,但是专业化、专门化的老年医学机构在中国的城市中还鲜见身影。
按照居家养老的原则,与强调养老院数量相比,老年医学机构为代表的配套体系建设显然更具有现实性。
“健康老龄化发展的战略研究”总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接受《望东方周刊》专访时强调,老年医学问题既涉及老年人自身、家庭,也会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
她还提醒,除了政府投入,企业也可以在老年医学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老年患病人群将消耗改革红利
《望东方周刊》:你们为什么要开展“医老”的研究?
闻玉梅:我们国家的老龄化不可避免。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进入老龄化最快,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7%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社会未富先老。
为应对老龄化,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社会保障、补贴、投建老年护理院等方面,这些投入主要集中在养老。
我们认为,仅仅养老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医老”。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我国老年人将近一半处在患病、带病的状态,近三分之一老人长期活动受限,14.1%的城市老年人生活起居需要照顾。这些耗费了社会、家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我个人的观点是,“医老”是基础,“医老”搞好了,养老问题将有所缓解。一些发达国家也有老龄化问题,但他们有较好的医疗保障体系。而我国医保制度还不成熟,提倡“医老”,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将大大减轻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
《望东方周刊》:老年医学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闻玉梅:老年群体多患慢性病,病程长、难以治愈,这占用了大多数的医疗资源。仅以2002年的数据,我国约10%的65岁以上老人耗费了近30%的医疗总费用。
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72.4%,明显高出其他年龄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老年痴呆患者的增长速度也是发达国家的3倍,到2006年约有500万患者,每年新发病例30万。2010年全球用于痴呆的费用高达6010亿美元,占到全球GDP的1%。
所以,如不及早、全面地推进老年医学,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治与转化型科研,大量患病老年人群的治疗费用将显著消耗我国改革的红利。这不仅是导致我国经济负增长的要素,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精神的严重负担,最终不可避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老年科迟早要单列出来
《望东方周刊》:老年医疗与其他传统医疗有什么不同?
闻玉梅: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且比较虚弱,住院时特别容易感染医院的细菌和病毒。
我一个学医的好朋友,比我年纪还大,摔了一跤,家里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他扳住门死活也不愿意,后来勉强被送去了。几天后在医院细菌感染,医院内细菌多,且多数是耐药菌,老人抵抗力又低,没过几天肺部感染。感染后使用抗生素,因老人肾功能较差,导致肾功能衰竭,不久去世了。本来只是骨折,住院后急转而下,现在人也没了,钱也用了,家属还十分内疚。
其实医院细菌监测、消毒,对老年病房更严格一些,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发展老年医学必须强调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我常常这样比喻,以前儿科和内科在一起,后来发现儿科的生理、疾病的病理、儿童的代谢、采用的药物剂量和种类、治疗方法等等都与成人不同,所以把儿科分了出来。
要前瞻性地看老年科的设置与发展,这么多老年人不容忽视。现在没有重视起来,若干年后老年科迟早要单列出来的。
《望东方周刊》:我国的老年医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闻玉梅:我国的老年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个完整的老年医学科。多数医院老年医学科基本上局限于干部保健,看病的人也比较少,无法实现群体性的预防及治疗功能。
我们希望更多的老年群体都能得到合理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医老”应该前移到预防,下移到基层。现在的社区卫生院、家庭医生,都应当进行老年医学的培训。所以在现有医疗体系下,要有老年医学的发展。
“医老”、养老应该有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或协调机构,钱、人、物应有综合管理。“养老”和“医老”的管理现在多元化,民政部门、人保部门、卫生部门、发改委等等都在管。培养护理人员、建床位,钱花了很多,却往往因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机制,出现了多头管理,有的越位,有的缺位。现在艾滋病还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养老、“医老”完全有必要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提高效率,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护士都不愿意做老年医学
《望东方周刊》:据你们调研,上海服务老年医疗的医院和科室有多少?老年科的医护人员多吗?
闻玉梅:上海的老年医疗机构资源少,需求太多,难以满足。到2012年底,上海有5家老年专科医院,当年住院的有16643人次,床位周转非常慢,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上海市43家三级医院,有22家设立了老年科。
现在很少人愿意在老年医学科工作,它没有独立的培养、晋升体系,大家都愿意去心脏科、肾脏科、血液科等等这些开刀的科室。
按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老年医学科的医生因为看来工作比较普通,成果不突出,在现有的竞争体制中难以晋升。实际上,老年科观察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更需要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细致的观察与关心。也需要科研,国外像抗衰老、老年免疫,都是高层次的科研。
包括护士,手术室的护士钱最多,老年医学的护士谁也不愿意做。我们调查过,摔跤、走失,这些责任重大,是医护人员最怕的。
老龄化在中外都是普遍的问题,中国尤其严重,国家要让老年医疗的护士们看到今后的发展。老年护理工作十分辛苦,上海的护工都是江西、山东、安徽等地方招来的,招聘非常难。对于护工应当也有培训、也有资质。社会急需这样的人才,做得好的,解决户籍问题,哪怕逐步放宽,让他们看到有前途,得到尊重。
国家应该看到这些,需要出台政策,使老年医学成为独立学科。有与老年医学相适应的考核晋升体系,包括老年医学的临床、护理、预防、检验以及不同层次的科研。
《望东方周刊》:高校设置老年医学学科的多吗?老年医学科研能力如何?
闻玉梅:目前设置老年医学学科的高校很少,刚刚起步,很少受到重视。老年医学教育也相对滞后,我们自己有个博士点,但还没有真正根据需求建立起来。
老年医学的基础、临床研究,无论医院或社区,通常均以研究某一种、某一类疾病为目标,忽略了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本质。同时还存在抽样不适、样本量偏小、不同单位间重复进行等多种问题。
我国缺乏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至今尚未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老年医学的重要论文。因此需要有关方面列为重大项目,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改变目前“小打小闹”的分散型研究。
《望东方周刊》:我国老年医学科要有所作为,必须靠科学研究,老年科研该怎么做?
闻玉梅:老年医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针对老年群体疾病在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设立不同层次的科研计划,既要有研究基因、分子等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也要有一般群体性的调查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
我们这次调研发现:20岁至40岁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高血压的排名还比较靠后;40岁至60岁人群里,高血压跑到了第二位;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排到第一位了。这些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预防高血压?等等,都需要用科研去论证,进而向公众大力地宣传。这些科研可能无法发表于高端的医学杂志上,却是极有价值的。
“学区房”向“医区房”转化的新动向
《望东方周刊》:企业的力量可以推动老年医学的发展吗?
闻玉梅:企业都想赚大钱,对进入新兴行业比较谨慎,所以现在对健康老龄化产业的投入较少,还有一些是没有资质,却在忽悠老百姓的。但不可忽视的是,未来这会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企业可以将其列入战略考虑。
目前少数房产开发商已将老年公寓与老年保健相结合,在建造老年公寓时免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造房屋,支持他们与三级医院结盟,出现了“学区房”向“医区房”转化的新动向。
健康老龄化要发展相应的企业。保健品多,钱也花了不少,却鱼龙混杂。要有个评估,制定准入标准与资质认定,定期考核,给以税收减免的政策,这样愿意做的企业可以形成品牌效应。
老年人的药也没人做,现在好多药瓶上都写着“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肾脏功能较差,用药与年轻人不同。华东医院院长对我说,他们把一片药掰成8片给老年人用。
老年人的疫苗,效果到底怎样?进口的是不是我国老年人需要的?都需要研究。
这些都是些实在的问题,也是可以拉动内需的新兴产业。做好了,对养老医老是省钱的,企业是赚钱的,老百姓钱也花到刀刃上,不被蒙蔽。
篇2
增龄使得机体内环境改变,肝肾功能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的反应发生一系列变化,容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同时,由于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共存,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且用药时间长、剂量大,药物相互作用复杂,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多重用药,如何合理用药、制定科学的多重用药方案,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药师研究的热点。
老年人多重用药需重视
目前,对多重用药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欧洲和美国研究分别根据药物种类、药物应用是否属于临床需要来定义多重用药。多重用药通常是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时使用了潜在的不适当药物或者同时服用了6种及以上的药物。
多重用药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很多老年病人由于多病共存,一方面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多重用药存在着过度或不适当用药风险,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极可能引起在常规药物治疗初期时不易发现的药源性疾病。
据研究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其相互作用发生的风险为6%;5种药物联合使用,其相互作用发生的风险为50%;同时接受6种以上药物者,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60%;8种以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为100%。另外,多重用药也大大增加了服药错误的几率。因此,不适当的多重用药,严重危害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了社会的医疗资源。
如何应对老年人多重用药
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大,很难制定统一的用药标准,老年患者合理用药应关注多方面的因素。临床工作中,老年患者的用药管理要考虑老年人独特的生理、病理和药理因素,遵循下列原则:
1.详细评估老年人的病史及基本资料,了解其既往病历及用药史,包括疾病诊断、病况评估、目前是否用药、药物反应及不良反应等。
2.明确诊断前,应避免用药(感染除外),充分重视非药物疗法。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适当运动等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替代药物治疗的。
3.开处新药前,应仔细评估是否有潜在的影响疗效的疾病,如肝肾功能异常,或会受治疗药物影响的疾病;同时,应常规核查患者的现有用药,尽可能减少用药种数。有多种临床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根据临床情况调整治疗用药。
4.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应选用相对安全且适合老年人服用的药物。药物种类及每日服用次数,尽量减至最低,服药的时程尽量简单,尽量避免不同用法,以使老年人容易遵循及家属容易协助用药。
5.要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关注新开的药物与现用药物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如协同叠加作用,避免用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而致用药越来越多,产生“处方瀑布”。对于一些治疗窗较窄,危险系数较高的药品,合并用药时更应谨慎,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6.定期或常规的检查病人用药的规则性、疗效及不良反应。
7.完整保留患者的用药记录和管理记录。这利于其他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史,也利于定期核查用药。
篇3
2011年全国老龄办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面对老年人多发的“心”与“身”俱病的棘手问题,情志因素对老年健康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严峻的挑战呼唤兼顾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的医学模式。本文从中医情志学说与老年病、“4P”医学模式的缘起与内涵以及两者融合建构老年病医学模式加以论述。
1基于中医情志学说阐释老年病诊治特点
1.1老病难分,易伤七情
著名医家蒲辅周[1]认为老年疾病是老不是病,又是病。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2]。老年人的心理常呈现“性情不定、移情多变[3]”的特点。一方面,老年期的退行性改变易罹患各种疾病,进而容易产生疑惑、焦虑、抑郁、无用感、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离退休等心理社会刺激,常常加剧原有的疾病。另一方面,老年人又会面对精神上的压力、心理不平衡。如《千金翼方》说“人年五十以上,……损与日至,心理减退,……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瞋怒,性情变异。”大量的临床实践提示,情志因素是影响老人健康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而异常的情志是加重或恶化病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历来高度重视情志因素的作用,经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情志学说。情志因素是贯穿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转归预后和预防治疗的重要因素。如陈氏[4]系统总结了情志因素在中医诊断中的意义,指出情志为病的广泛性与情志致病的复杂性,情志应激同样能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导致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当然,情志变化不仅是一种“单独”的意识活动,而是人体脏腑功能“整体”的外在表达。因此,我们既可以通过情志的变化来推测体内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和活动状态,也可以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办法来实现对情志的改变。同时不同情志因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关联,一种情志对另外一种情志因素产生克制和制约作用,即为“情志相胜”。
1.2见“情”知脏,重在预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所谓“七情”是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结果与外在表现,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脏的功能异常则会有相应的情志改变,《灵枢•本神》曰:“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反之,情志的异常亦可引起脏腑病变。有调查显示[5]: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抑郁的发生率高达24.51%。情志因素与躯体因素兼挟交错,使得老年人罹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情况更为复杂。为此,我们应综合治疗疾病,避免唯“治标”是从,注重人文关怀,提早做好疾病情绪干预与心理疏导,进行多渠道、个体化的交流,提高对抗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对老年疾病的转归预后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1.3重视情志治疗
在长期丰富的老年病临证实践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综合干预手段,并不单独依赖内服药物。《存存斋医话稿》中说得更为明白:“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不烂之舌以治之”,而且“善用之者,常能愈其他医药所不能愈之疾而奏效甚奇”。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互相影响和制约,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等,所以,可以利用情志的互相制约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记载了明代医家徐迪的情志治病的案例:“一女伤于怒,内向卧不得转。迪诊之。因素花作妇人妆,且歌且笑,患者闻之,不觉回顾,大笑而愈。用相反的情志以笑制怒,疾病也随之而人愈。”当然,情志学说的治疗与现代心理治疗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自发性、经验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操作方法,但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宝贵探索,实践上还有很多合理的方面,我们应当进行挖掘和研究,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
2医学模式的缘起与内涵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思维和行动方式[6]。这种思维和行动方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和医疗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整合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使得人类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产生了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redictive)和个体化(personalized)的“3P”医学模式。这个模式开辟了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新途径。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科技进步,医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由“3P”逐渐发展为包括患者参与性(participation)在内的“4P”医学模式,即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趋向整体,疾病的控制策略趋向系统,认为消灭疾病不是主要目的,维护人类的健康才是关键。预测性,即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将重点放在进行疾病前的早期监测,及时预测健康状态的变化趋势。预防性,即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积极的干预,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而不是要等疾病已经发生或者发展才去进行治疗。个体化,包括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在共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个性。参与性,即个人并不仅仅是扮演被动的角色,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维护过程中,每个个体均应对自身健康尽责,积极参与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由此可见,“4P”医学模式更加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对个体生活行为的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控制发展的目标,意味着西医学已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7]。
3中医情志学说与“4P”医学模式的融合
中医学认为情志因素是贯穿疾病过程的重要因素,并把这种意识应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的全过程。随着社会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志学说正不断地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中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尽管中医学中某些理论和学说目前仍处于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的等实证缺乏状态,但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应包含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关注。笔者基于中医情志学说与“4P”医学模式融合建构老年病医学模式思考如下。#p#分页标题#e#
3.1利用情志相胜法,积极干预疾病
通过发现疾病和临证的规律,不断发现、总结和完善老年疾病的防治规律,研究和认识老年人的特殊症状,尤其关注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实施“积极”的干预。情志因素不仅是病因,也是重要的病机和病情波动的诱因,适时做好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在既往的临床研究中多强调“既病”和药物干预,而忽视日常生活行为、尤其是情志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临床实践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古代医家提出的情志相胜法,即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互相影响和制约,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更适合于疾病发生、发展的预防。临床实践中常见急躁易怒易患高血压;孤独和压抑易患癌症;过度紧张、焦虑易患溃疡病等等,情志相胜法的尝试可获得药物,或单独药物干预难以达到的效果。《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曾写信怒骂一位思虑过度而病的郡守,使其大怒呕出“恶血”而愈。《冷庐医话》载,清代医家徐洄溪曾经以死诈状元,江南一考生得中状元过喜而狂,徐告以逾十天将亡,书生受恐吓病愈,前者是“怒胜思”,后者是“恐胜喜”[8]。
3.2医患共同参与,注重健康教育
患者不仅仅是扮演被动的角色,由医生来决定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维护过程中。中医学很早就发现并高度重视情志因素和患者参与性。《灵枢•师传》中“临病人问所便”,特别强调“便”的重要性,“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人之情,莫不恶死而喜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讲的就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疏导病人心理,树立用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健康教育作为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的有效方式,我国的老年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重视医患共同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调畅情志,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这才是收获宝贵的依从性、实施医学生物学干预手段、并获得疗效的前提和基础。
3.3重视情志变化,早期预测疾病
预测性即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老年医学的奋斗目标不仅是为了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重要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9]。我们需要把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健康,具体而言,关注情志因素上来。情志因素作为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情志的变化在预测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内有研究表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抑郁的发生率为24.51%。临床上[10-11]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调查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由于目前很多非专科临床医师对抑郁症及焦虑症了解不足,故许多病人未得到及时的诊治。要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推进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营养。加强体力和脑力锻炼,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这方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重要环节,通过社区服务对老年人群实行疾病监测和一级预防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做好心身疾病的情绪调整,进行行为干预,需要患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篇4
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它既有药物的防病治病作用,又兼具中国美食色、香、味、形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寓养生、预防、治疗、康复作用于一体的天然饮食--"绿色" 药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药膳素有延年益寿、养生防病作用独到之功。药膳使药性变得温和,更适合老年人的机体状况,又使吃药变成一项"美差"。因而,药膳备受老年人的青睐。当然,这种"青睐"还要源于知己知彼,才更靠得住!
理 论 篇
说出药膳一、二、三
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药食同源,医养同理的原则,研究药物如何更有效地与食物结合,运用营养学、营养卫生学和烹饪学等相关知识,使之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康复、延长寿命的目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辩证关系。饮食调养一为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二为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本文所提到的药膳也包括食疗内容。
药膳按其工艺来分,有药膳菜肴、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米面食疗食品有糕、饼、馒头、包子、馄饨、汤圆、面条、粥等多种类型;饮料类有汤、饮、酒、浆、乳、茶、露、汁等。加工方法分为炙、蒸、煎、烩、炒、烧、煮、炸、炖、爆、溜、蒸、渍、腌等多种烹调法。
药膳与老年养生保健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生理特点是脏腑功能日渐低下,气血阴阳不足,机体功能紊乱,而药膳的作用恰好表现在能够调理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药膳所用药物药性平和,无明显偏颇。所以药膳在养生保健、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品种广泛的滋补膳食也为中老年朋友所喜爱。
药膳与老年疾病的治疗
老年人容易被外邪所侵而发病,容易产生瘀血、痰饮等,老年疾病特点表现为病情复杂且多缠绵难愈,以慢性病为多见。中医根据老年的体质特点和疾病性质,或以药膳为主,或以药膳为辅治疗疾病,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医生当在洞察病情后,先试用食疗,食疗不奏效的,再考虑用药。宋代医家陈直在我国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中写道:"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指出了药膳在老年疾病治疗中的地位。
药膳增添晚年生活色彩
药膳融入了东方医学特色,富有饮食文化的艺术内涵。老人们闲来学做几手能滋补强身的家庭药膳,既可养生祛病,又可以给晚年生活增添几分色彩。同时还可与老友们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不但丰富了文化生活,还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
关于药膳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药膳"百病可医"
不可过分夸大药膳的功能,认为药膳能够医治百病。药膳的主要作用还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表现在对机体的调理,对疾病的预防,对慢性病以及病后的调养和康复等方面。在机体患病时,虽然可单独使用药膳疗病,但大多时候药膳要配合其他疗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若只进药膳,忽略或代替其他疗法,难免贻误病情。
误区二:药膳"众人皆宜"
看到某人服用某种药膳后效果很好,便盲目效仿,殊不知不但对自己可能没有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比如北京的著名特色糕点--茯苓夹饼,它就是一道药膳,适合于体虚、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气虚)者;而同样是体虚乏力,但中医辨证属阴虚、阳虚、血虚者则均不适宜。药膳施用时还要考虑到个人的体质情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误区三:药膳可长服久用
虽然药膳对机体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作用,多用的是一些性味平和、对人体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和食物。但药膳有药、食的共同作用,不仅能够补益,并且能够祛除病邪。除了常用的补益药膳外,还有用于治疗外感的发散风寒药膳,治疗气血瘀滞的行气活血药膳,治疗水肿的利水祛湿药膳等。这些药膳均不宜长久服用,以免给机体带来负面作用。
误区四:药膳只宜冬季吃
"因时制宜"是中医学的治则体系之一。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不同的气候特点而施以不同性味功用的药食,也是药膳的原则之一。比如同是补益,夏天可用凉补,而冬天可用温补等。
误区五: 好的药膳 必价格不菲,选材稀有
持这一观点的人可能受了药膳起源的影响。在过去,药膳只有那些帝王将相才能享受得起,所用的药膳原料也是那些诸如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以及山珍海味等食物,这就导致一些人觉得"药膳肯定很贵"。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药膳研究的深入,物美价廉、适用于药膳的药材正日益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山药和百合就是其中的代表。
误区六: 药膳制作,谁都行
药膳是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药的炮制理论、煎服法和食品卫生、烹饪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到药物之间、食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的配伍知识。随着近些年对药膳的研究深入,负责药膳制作的药膳师这一行业正在兴起,所以说,许多药膳虽然制作简便,但并非人人都行。
相关链接:
中国药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汉代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非常重视药膳的应用,创制了许多药膳方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唐代是我国药膳学形成时期,其间我国第一部食疗药膳学专著《食疗本草》问世。以后历代医家、养生学家对药膳的研究逐步深入,使得我国药膳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实 践 篇
老年人选用药膳七原则
原则一:辨证施膳
是指根据自身的不适感觉或临床症状,明确疾病的证候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再选择相宜的药膳,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前面所举的"茯苓夹饼"一例,就体现了辨证施膳这一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施膳则是辨证论治理论在药膳中的具体运用。
原则二:保护胃气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协同作用。而老年人之所以饮食量减少,正是因为脾胃功能逐渐减弱所致。在老年人运用药膳食疗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养护胃气,在膳食中可酌加具有消导、温中、理气、芳香化浊作用的药物。《饮膳正要》所记载的食疗方,几乎普遍用草果、生姜、荜拨、良姜、莱菔一类药物,显然是立足于增进食纳,提高运化功能。
原则三: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即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施膳,如体质肥胖的老年人,中医学认为多属痰湿体质,宜多食健脾化痰祛湿之品;体质瘦弱之人,多阴虚内热,宜多食滋阴清热之品等。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施膳,如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宜多食发散、温阳散寒之品;东南地区气候炎热,宜多食甘凉柔润之品。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时令施膳,如春季宜食发散助阳之品,夏季宜食清热之品,长夏宜食健脾祛湿之品,秋季宜食润燥之品,冬季宜食散寒之品。
原则四:糜粥调养
药膳的剂型种类很多,如汤、膏、粥、羹、饮、菜肴等等,而其中粥类对老人尤宜。中医学自古就有"糜粥浆养"之说。粥类药膳不但便于吸收,更可增强老年人脾胃的运化功能,加强药膳的作用,正适合老年虚弱体质服用。比如《补遗肘后备急方》治疗水肿的茅根赤豆粥,《圣济总录》中治疗老年腰膝酸痛、足跟痛的枸杞羊肾粥等,滋阴润肺的天门冬粥(《饮食辨录》) 等,均为治疗老年虚损病的典型方剂。
原则五:以脏补脏
用动物的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谓之"以脏补脏",又称"以脏治脏"、 "以形补形"。如以猪心来补养心血、安神定志;以羊肝来补肝明目;以猪肾来补肾益肾;以鹿筋来强筋壮骨;以鹿鞭来补肾壮阳等。
特别提示: 一些动物的腺体和淋巴组织,如猪的肾上腺(俗称小腰子)、甲状腺(俗称栗子肉)等,对人体有明显的损害作用,不应食用此类脏器。
原则六:调节饮食
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虚弱,更应注意饮食调解。主张顺应四季的变化,忌食粘硬生冷,宜少量多次,全面膳食,令"谷气长存";切忌偏食及"暴饮暴食"等。其次,合理的膳食剂型及良好的色、香、味、形,不仅能悦目而增进食欲,同样也起到调护脾胃的功能作用。药膳的剂型,应切合病情,做到干稀调济,软硬适当,并及时调整膳食种类,避免简单化。
原则七:注意配伍宜忌
药膳在制作、服用过程中同中药一样,也应遵循中医药理论,注意药物之间、药食之间以及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饮食宜忌。
相关链接:
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中医药;整脊;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81-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整脊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整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整脊职业的任职资格标准,充分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特点,中医药类高职院系所设整脊专业应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整脊临床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整脊人才为目标,建立结构合理、互补性强的综合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便加强课程与学科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从而形成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1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整脊专业作为中西医骨伤和推拿、导引等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医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脊诊、整脊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骨伤、针推、脊诊、整脊等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人文素养,这就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综合性课程体系能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统一,人文与科学技术素养教育相融合。
通过对整脊行业的调查和对整脊人才培养规格的研讨,我们认为职业院校整脊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人文课程体系、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体系、整脊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5个方面,而每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又可分成若干课程模块。
2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1人文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立德树人就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课程体系正是以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文化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献身医学、爱岗敬业、救死扶伤、仁爱助人、甘于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等。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短等特点,其人文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
(1)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2)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工具性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有4门: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应用文写作。
2.2现代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和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将现代医学课程体系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
(1)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为整脊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可选修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执业医师考试。
(2)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诊断技能基础,尤其是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开设西医诊断学基础1门必修课。
2.3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由于整脊医学属中西医骨伤、推拿、按摩、导引等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应具备足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技能。所以,其中医学课程体系也应分为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中医学技能模块2个子模块。
(1)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医古文选读、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学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针灸、推拿技能和内、外、骨伤、妇科等常见病的诊疗技能。开设的必修课程有6门: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
2.4整脊学课程体系模块: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整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高技能整脊医学专业人才,能胜任整脊临床工作并有所创新、可持续发展。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整脊学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模块,即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和整脊专业技能模块。
(1)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整脊医学基础知识,如整脊的基本概念、原理,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诊断、预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整脊学基础1门。
(2)整脊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整脊临床工作的诊疗技能和脊椎病的预防技术,并提高学生对脊柱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所开设必修课程有3门:整脊学技术、整脊治疗学、整脊保健学。
2.5实践课程体系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体系,是整脊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实训和实习3个子模块。
(1)实验课程模块: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对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尤其对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有直观的认识。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穿插式,安排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的各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2)实训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是中医学技能模块和整脊学专业技能模块的主要教学模式,应占总教学课时的50%。实训课程教学也应采用穿插式,安排于各技能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3)实习课程模块:实习课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于整脊临床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整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习课程集中在第3学年进行,为期44周(10个月),由学校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注意提高顶岗实习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研究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篇6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心力衰竭;老年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enfu injection on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CHF)in the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88 elder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henfu injec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grading of cardiac function,echocardiogram and the level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Rank sum test,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test were adopted in statistical treatment.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Compared with the parameters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A value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BN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P<0.01~0.05).Conclusion Shenfu injec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 is effectiv in improving symptom and heart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F.
【Key words】 Shenfu injection;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Elderly
老年患者,尤其年龄≥60岁的患者,其住院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患病群体,由于机体的老化,器官功能的衰退,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改变,加之并发病的存在,使病情与治疗更为复杂化。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困难最大,涉及的面最广,其心力衰竭比年轻患者存在更多的难题。本文对比分析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8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2005-06―2007-06住院患者,男49例,女39例;年龄60~85岁,平均(72±6)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1例,冠心病37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糖尿病15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心力衰竭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胸片检查确诊,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分级[1],Ⅱ级26例,Ⅲ级44例,Ⅳ级18例,将上述88例患者按心功能分级以分层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按标准对照的方法设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
1.2纳入标准①有症状的NYHA心功能Ⅱ~Ⅳ级。②LVEF<0.45。③年龄为60~80岁之间。④有充血性心衰病史6个月以上。
1.3排除标准本研究不接收以下患者: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肺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甲亢、心包填塞、脑血管意外、参附过敏患者。
1.4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阻滞剂或洋地黄制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2周。
1.5观察指标
1.5.1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标准原则》中有关“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进行评定,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恶化。
1.5.2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UCG)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量LVEDD、LVEF及E/A值[3-4]。病人取左侧卧位,采用Philip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2~4 MHz探头频率,同步记录心电图,图像采用实时录像贮存,每个指标取3个心动周期测定值的平均值。
1.5.3BNP的检测采用Triage BNP检测[5-6](Biosite)。对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床边快速测定,15 min内测定结果自动算出。
1.5.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各指标比较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多为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临床常见的危重症,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其发病率亦随之增加。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搏出量下降,所排出的血液不能满足人体休息和活动时代谢的需要。临床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脏排出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常规治疗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并用或不用地高辛”[7]。根据大型循证医学的实验数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β-阻滞剂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在治疗早期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不明显,β-阻滞剂甚至会使心功能下降,而利尿剂和地高辛有明显的短期效应。而中药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附子,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人参皂苷、去甲乌头碱等水溶性生物碱。药理学证明人参皂苷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强心甙相似,可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8],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同时可降低血黏度[9],改善血流动力学。人参皂苷还能增加底物水平磷酸化,促进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合成[10]。附子中去甲乌头碱也有显著强心作用,同时还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两组合用对循环系统有显著作用,可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增强心肌收缩力。
本实验选用了参附注射液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标准对照,以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LVEDD、LVEF及E/A值和BNP浓度变化作为疗效评价的手段。UCG可以较好地提供心衰患者休息时的心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应用广泛,它能估测心腔面积,室壁厚度和形态,局部、全部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用来确定心脏功能最重要的指标是LVEF,UCG的辅助诊断价值毋庸置疑。BNP浓度测定同样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简洁、有效的方法,已愈来愈受到重视。2001年ACC/AHA指南指出,NT-BNP>450 pg/mL提示左室功能不全或为有症状的心力衰竭,有较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11-12]。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仅根据NT-BNP>450 ng/L即可对83.4%的心力衰竭病人作出正确诊断[13]。
本实验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显示出了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本观察表明,参附注射液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效果,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更加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实验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小,用药时间短,尚需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观察验证。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93-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刘红,刘凡,王海涛,等.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级与超声心动图量化指标的比较分析[J].临床荟萃,2006,
21(15):1089-1090.
[4]刘振兵,刘晓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干预[J].临床荟萃,2006,21(21):1541-1543.
[5]Januzzi JL,Kimmenade RV,Lainchbury J,et al.NT-proBNP testing for diagnosis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in acute destabilized heart failure:an international pooled analysis of 1 256 patients,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of NT-proBNP study[J].Eur heart J,2006,27(3):330-337.
[6]张慧平,孙福成.B型利钠肽与心力衰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0):790-793.
[7]戴闺柱.走出对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认识的误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
[8]贺运河,陈镜合,陈世伟,等.参附合香丹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
国中医急症,2004,13(1):21-22.
[9]魏群,周萍,徐轶,等.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伴高粘血症50例[J].医药导报,1999,18(5):35.
[10]郑曙云,徐建国,赵振中.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541-544,548.
[11]Cushing SD,Berliner JA,Valente AJ,et al.Minimally modifi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duces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in human endothelial ceils and smooth muscle ceils[J].Proc Natl Acad Sci,1990,87(13):5134-5138.
[12]Oishi Y,Wakatsuki T,Nishikado A,et al.Circ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Coron Artery Dis,2000,11(1):77-81.
篇7
关键词:截咳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燥邪咳嗽;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19-03
燥邪伤肺型咳嗽临床极为常见,由于细菌谱变异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治疗起来较为棘手,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科于2010~2011年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截咳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燥邪伤肺型咳嗽100例,获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例燥邪伤肺型咳嗽患者来源于本院呼吸内科、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中急性支气管炎38例,慢性支气管炎62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60.12±10.75)岁;病程9 d~25 a,平均(9.94±5.13) a。对照组中急性支气管炎45例,慢性支气管炎55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18~75岁,平均(59.88±9.75)岁;病程7 d~24 a,平均(9.93±5.06) a。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的相关诊断标准拟定。
1.2.2 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主症: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1.3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根据上述中医诊断分型标准辨证为燥邪伤肺型咳嗽的患者。(3)年龄在18~75周岁之间。
1.4 排除病例标准 (1)合并肺部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3)合并各种出血患者,如吐血、呕血、便血等。(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取穴部位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6)皮肤过敏者。(7)合并有精神病患者。
1.5 中止和剔除临床实验的标准(不应超过总数的5%) (1)在临床实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者。(2)在临床实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它并发疾病者。(3)病情加重不能耐受治疗,自动出院或死亡者纳入无效病例统计。
2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各组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
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于西医抗炎、对症治疗。
3.1 治疗组 加用自拟截咳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自拟截咳膏:鱼腥草、绞股兰、紫丹参、黄芩、白及、麦冬、百部、沙参、浙贝母、陈皮、冰片、薄荷油、甘草),将截咳膏中药按比例分别研粉过1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使用前取部分以生姜汁、薄荷油、冰片按比例调和成稠糊状,用特制模板做成1 cm×1 cm大小的药膏,每张含药约1 g。取穴组方和开穴时间的确定:从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膀胱经、任脉和开穴值日经脉的腧穴(五输穴为主)中选取腧穴,遵子午流注时间医学原理进行。操作:①对照日干,选择时辰:从日历或万年历中查找穴位贴敷日的天干,然后对照治疗方案,提前确定贴敷时辰,等时辰一到,即可实施贴敷。②逐日按时(24 h计)取穴方案,参照《子午流注推定盘》[3]拟定。甲日巳时:9~11点;贴敷用穴:肺俞、膻中、中府、商丘。乙日辰时:7~9点;贴敷用穴:肺俞、曲池、偏厉、阳溪。丙日戌时:19~21点;贴敷穴位:肺俞、曲池、偏厉、内庭。丁日亥时:21~23点;贴敷用穴:膻中、中府、尺泽、太渊。戌日午时:11~13点;贴敷用穴:肺俞、曲池、偏厉、厉兑。己日巳时:9~11点;贴敷用穴:膻中、中府、尺泽、隐白。庚日辰时:7~9点;贴敷穴位:肺俞、曲池、偏厉、商阳。辛日亥时:21~23点;贴敷穴位:膻中、中府、尺泽、阴陵泉。壬日戌时:19~21点;贴敷穴位:肺俞、中府、偏厉、曲池。癸日丑时:17~19点;贴敷用穴:膻中、中府、尺泽、大都。每日1次,每次4穴。
3.2 对照组 加用苦荞面穴位贴敷,将苦荞面用温开水调和成稠糊状,用特制模板做成1 cm×1 cm大小的药膏,每张含药约1 g。取穴、敷贴时辰同治疗组,每日1次,每次4穴。
3.3 疗程 2组均治疗10 d后评定结果。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咳嗽、咯痰及临床体征消失;好转:咳嗽明显减轻,痰量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变化不明显或加重。
4.2 治疗结果
4.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100例中痊愈8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100例中痊愈62例,好转2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2.2 2组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100例中满意89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9%;对照组100例中满意62例,较满意23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率为8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2.3 2组安全性比较 2组治疗后,心电图、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和穴位贴敷部位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5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是药物经皮给药治疗疾病的外治法之一,是把所需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药膏、膏药、药粉等),然后贴敷于某个或某组穴位或病变部位或特定部位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药物的渗透作用和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而产生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中医认为[5],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而中医“肺主皮毛”的理论,进一步阐明了从卫表、皮肤入手,治疗肺脏疾病的理论依据。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中药贴敷腧穴后,通过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祛邪扶正,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后,药物对机体局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并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从而取得保健和治疗的双重作用;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药物离子经过皮肤而进入机体内部,在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度,对局部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局部微血管对药物的吸收、输送、分布、转化作用以发挥全身药效,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阐释和应用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6],子午流注纳甲法穴位贴敷疗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贴敷治疗方法,属于古代时间医学的范畴。根据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时间,把握时机,取穴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本课题研究应用笔者积31年临床经验拟定,用治燥邪伤肺型咳嗽功效卓著的经验方,结合祖国医学辛味药可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特点和现代医学研究对中药外用药物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减,以鱼腥草、绞股兰、紫丹参、黄芩、白及、麦冬、百部、沙参、浙贝母、陈皮、甘草、冰片、薄荷油按比例配方,制膏贴敷,共奏清热润燥、肃肺止咳、辛凉渗透、活血通络之功效。贴敷过程中,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和子午流注时间医学原理进行选穴,确定开穴施治时间,实施有专科特色的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流程和规范,确保了疗效。
本研究表明:自拟截咳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燥邪伤肺型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赵福康,于士勇.子午流注推定盘[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1.
[5]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3.
篇8
如今,膏方更是在江南地区渐成民俗,尤其“上海膏方”一直被推崇为“膏方之首”。又是一年冬来到,又到冬令膏方调补的时节。为此,我们特地请上海四大中医院的15位中医聊聊膏方。
房敏:膏方是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的瑰宝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教授
《黄帝内经》中就有表述:“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冬季调补正是顺应“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养生之道。膏方以其浓度高、体积小、效果显著、作用持久、剂型稳定、服用方便、口感良好等诸多优点,在保障与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其补益润养、滋补调治的中医特色,成为群众广为接受的养生保健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膏方养生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普及,在上海更有“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之说,广受沪上百姓的欢迎。
目前,岳阳医院仍保留着传统的膏方制作工艺,也是上海地区唯一具备膏方独立制作加工能力的中医医院。在膏方的制作加工方面,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和《炮制规范》的要求,从优选用组成膏方的饮片、细料、胶类、糖类和辅料等各味药材。
膏方制作场地和设施设备都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家相关中药加工的规范要求,传承了精制铜锅等道地用具和方法。在严格的全程生产制度管理下,由一批资深制药匠师主持,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按照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等七个步骤,一方一锅定制加工,确保每料膏方的上乘品质。
膏方的配制配伍必须推崇医理探求,理法方药合度,坚持整体考量、调补合度、补泻兼顾的原则,所以对处方医师的要求比较高。岳阳医院的膏方门诊,所有应诊医师均是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资深中医师。在每年膏方门诊开诊之前,所有医师还要经过严格的膏方处方资质考核,在取得考核合格后,方可在门诊应诊处方。由其是对于首次应诊膏方的专家,还需经过系统培训,保障了应诊专家的诊疗规范。
此外,我院还吸引了朱南孙、秦亮甫、施杞、严世芸、黄振翘、何立人、杨炳初、徐敏华等一大批上海市的名老中医坐诊膏方门诊,良好的医师资源,也能够保证在配伍膏方时做到观整体,察辨证,知病情,识病机,调阴阳,理气血,辨寒热,护脏腑,养脾肾,分主次,解虚实,择补泻,执缓急,行开阖。由于每料膏方均采取一方一锅的加工工艺,在处方时便以量身定制,做到辨证施治,一人具一方,万人不重方。
当下正是冬令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岳阳医院的膏方门诊也历经了几十年几代中医人薪火相传,形成了特有的中医特色品牌。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群众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在冬季进补季节,膏方作为一种极具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强调注重人的个体化差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性化效果非常显著。
而现代研究表明,只要根据各个季节的特点,掌握气候的寒热温凉,按照人体在四季相应的阴阳气血状态,适当调整润养滋治的重点,选择相应的药物或配方,做到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膏方也可以一年四季使用。
董莉:冬令膏方调治卵巢早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董莉
全国名老中医朱南孙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月经不调、闭经、卵巢早衰、痛经、产后病、更年期综合症、虚劳等疾病。
膏方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卵巢早衰治疗上,朱氏以补肾活血化瘀为大法,在此基础上增加补益气血兼顾肝脾之药,而非一味破血行血。平时以汤药为主,犹如予脱水之鱼涓涓细流,而时至冬季,冬令膏方进补如放脱水之鱼于江河之水,事半而功倍。朱氏认为,经、带、胎、产、杂病都可以服用膏方,卵巢早衰亦不例外。
总结其拟方特点有三:
1.重于辩证,因人施膏。朱氏注重症候病机,认为病机为入道之门,乃治病之要。因此,朱氏膏方脉案皆紧扣病机,辩证施治,纠正女子生理动静失衡,以平为期,在病机上高度提炼为动、静两大证候。
2. 组方严谨,善用药对。朱氏膏方,药味多在20-30味间,选药组方考虑周详,配伍讲究,主次分明,或相须相使,或相反相逆,依病情而定。药味不多,药量适中,膏方缓图,渐收功效。
3.用胶讲究,服瞩周详。对胶糖类的运用,也明辨细微,斟酌取舍,颇有讲究。通常之膏阿胶养血、龟甲胶、鳖甲胶养阴消Y,鹿角胶温阳皆常用之法。血粘度高级高脂血症者,主张膏方中少用胶或不放胶,不放任何胶者亦称清膏。
彭培初:冬季保养前列腺可服膏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彭培初
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精通内科,对泌尿、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诊治颇具心得。膏方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大柏树总院),隔周六上午( 青海路分院)
中医认为前列腺为“藏精之所,属命门之肾”,故“调补肾脏”在前列腺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的功能随四季变换而盛衰不同,因此在养生上,重点就是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调养前列腺的最佳季节在冬季。有条件的男性,可以选择冬令进服膏方,因为冬季为闭藏而主收摄,此时进补最易吸收。肾精充足,则前列腺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增强,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并可预防来年疾病的复发。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提高质量,增加受孕率。这是因为由前列腺液、精囊液、尿道球腺液、组成,这些液体中包含果糖、柠檬酸、胆碱、维生素C、有机磷、前列腺素、凝固酶、去能因子、锌、柠檬酸盐、酸性磷酸酶、精胺、亚精胺、甲基胺糖、ATP酶、5-核苷酸酶、蛋白质等物质,它们的存在活化了,使其能够保持活力。
中药取之于自然界,包含各种天然微量元素和营养成份,而这些都是各种人工保健品所不可替代的。
倪伟:慢性呼吸道疾病,冬令膏方正当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内科主任医师
倪伟
擅长对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能够较为熟练地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两套方法进行诊治。
膏方门诊时间:周五上午(总院)周二上午(分院)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四季均可发作,而以寒冬季节发作者居多的特点。
膏方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因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又称其为滋补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种类的不同、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寒热、并发症的有无等情况,膏方可以做到一人一方,融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和“君、臣、佐、使”于一炉,通过膏方调治可达到防治复发,减少发作,同时调摄体质,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此外,膏方与汤剂相比,主要优点在于服用方便,每天一汤匙服下,或开水冲饮,减少了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同时膏方含适量糖分,口感较好,老少皆宜,无汤剂味苦难服之忧。对于服药有困难的人来说也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冬令膏方对许多处于稳定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无疑是较为适当的选择。
顾耘:膏方既是滋补之品,也是救偏祛病之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顾耘
擅长诊治心脑血管及其相关疾病、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慢性虚损及功能性疾病等。膏方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总院)周三下午(分院)
膏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功效:①补虚扶弱,包括亚健康状态的纠正;②防病治病,不仅用于虚证,也能用于实证,尤其是在汤剂治疗见效后,以膏、丸缓图,可以不伤胃气;③抗衰延年,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例如,心脑血管病(中风、冠心病、认知功能减退等)已成为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而有些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代谢综合症等和上述病变是共同土壤里长出的不同毒草,尽管上述病变多有痰浊、血瘀等实邪为患,但都因脏腑功能亏虚,推陈出新不利而致,而且上述病变都应长期治疗或终身治疗,因此在冬季以膏方缓图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老年人具有多脏器功能减退的特点,常常数病同现,在诊治上往往出现矛盾。而中医强调整体观,治病必求于本,尤其适合老年病的防治,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开膏方前应做相应的检查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你的病情;调理好脾胃以防“虚不受补”,必要时服用“开路”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方,切不可乱投滋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刘胜:乳腺癌患者的膏方调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
刘胜
擅长治疗各种乳腺疾病、小腿病、糖尿病性坏疽、复发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疖病、痛风、甲状腺疾病等。对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也颇有心得。
膏方门诊时间:周六下午(总院)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一些患者往往担忧服用膏方是否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我们认为,只要根据病人不同的个体状况,结合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选择地进行膏方的调理,注意扶正、祛邪方法的合理配伍,服用膏方是不会增加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的,对于抗复发、转移还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术后的2年内,由于病情不稳定,变化较多,应该首先选择中药汤剂的辨证论治,以期达到较好的疗效。2年以后,患者症情较为稳定,可以在冬季选择膏方调养。
在处方中,要注意病人全身可能存在的各种虚实夹杂的症状,不可滥补,必须调补结合,既要固护正气,也要注意攻邪,要做到扶正不助邪,攻邪不伤正,要更加重视患者脾胃、气血、阴阳的调整,更加重视患者体质状况的调理。
对于不同的乳腺癌的类型(高危、低危、不同的患病年龄、病理结果等),治疗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乳腺癌的病人,应该强调在有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的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的调养,处方“因人而异”,其冬季膏方,重在一个“调”字,合理配伍,以达到扶正祛邪,带病延年的目的。
柳文:消化系统疾病的膏方调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柳文
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的诊治,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膏方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总院)
消化系统疾病中适宜进行膏方调理的病证较多,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痛、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这些疾病往往病程较为漫长,容易反复发作,临床症状迁延,不少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调理。有些疾病由于其性质关系,即使临床症状稳定,仍需坚持用药。因此膏方不失为一种调治的良好方法。
消化系统的大部分疾病在中医学中可统归为“脾胃病”,脾胃病膏方调治起到救偏祛病的双重作用,通过补益脾胃,养肝益肾,调理气机升降,兼化痰浊、湿邪、瘀血、食积,以达到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减轻或稳定病情,另一方面调整体质,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或发展。
消化系疾病中常见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是否可以服用膏方应区别对待,中医认为如果由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所致者,仍可服用膏方调理。若是因暴饮暴食、感受外邪或某些器质性疾病所致者,则实非所宜。
薛征:哪些儿童适合膏方调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薛征
擅长治疗儿童高热、急慢性扁桃体炎、咳喘、吐泻、厌食、癫痫、铅中毒、多动症、抽动症等。门诊时间:周三、六全天,周五上午(总院)
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孩,包括经常感冒咳嗽,或多次患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膏方可以改善其羸弱体质,挺高机体免疫力。
2.支气管哮喘,哮喘反复发作后处在缓解期间的小孩,可适当用膏方调治1-2个月,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抗过敏能力,修复受损的支气管内膜,减轻气道的高反应,避免气道重构,从而预防哮喘的发作。
3.过敏性鼻炎患儿,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皮肤湿疹瘙痒或伴有其他过敏的症状。4.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瘦削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等。
5.其他疾病,如慢性泄泻、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疾病。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滥用补药会导致消化不良、性早熟等副反应。然而小儿的膏方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补药。其组方原则是以调理为主,补虚纠偏,用药平和,治中寓补,一般以冰糖、饴糖和少量阿胶收膏调制。且小儿中药膏方中的辅料多为食品,如莲子、红枣、山药、核桃肉、阿胶、薏仁米、蜂蜜、冰糖等等,适当选用,香甜可口,可达到药补、食补相结合,小儿也喜服。
小儿膏方要由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在细心诊察患儿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辨证处方,这样开出的膏方与“儿童补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顾明达:小儿膏方调补,正确服用也很重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顾明达
擅长小儿慢性咳嗽、哮喘、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肾炎肾病、紫癜等诊治。特需门诊时间:周五下午、周六全天
小儿膏方不主张在疾病的急性期服用,如外感发热、腹泻呕吐,就要暂停食用膏方,立即就医,把急性病先治好,在治愈或基本缓解后再服。急性期调补,不但起不到很好的调补作用,反而有闭门留寇之嫌。脾胃虚弱,尤其是经常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常伴有胃纳呆钝、反复腹泻、腹痛胃胀、舌苔厚腻等消化功能不良的病症,应先服用“开路方”,使胃肠功能康复后再服用膏方。
服用膏方时要忌咸腥、虾蟹、羊肉、辛辣、腥膻、油炸油腻食品、生萝卜、茶叶、咖啡等不易消化及较强刺激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同时注意忌食腌萝卜、芥菜等腌制食物,以免妨碍补气药物的吸收,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此外,还不能与牛奶同服,二者结合易产生难溶性化合物而不被人体吸收。
哮喘患儿以及对某些食品有过敏反应的患儿,还要避免“发物”,避免接触油烟、油漆。家中避免花草、猫狗等宠物。咳嗽痰多的患儿要忌甜腻食品,消化不良的孩子要忌油腻油炸食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要注意保暖,防止外来风寒入侵。如遇其它疾病或需合并使用其它药物时,应在医师指导下,另遵医嘱是否停服或继续使用膏方。
张敏: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服用膏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主任
张敏
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痛风、垂体瘤术后等疾病。门诊时间:周四下午(总院)周四上午(石门路门诊部)
糖尿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虚、火、浊、瘀,病理性质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即本虚标实。这些特点决定糖尿病患者膏方的配方用药与其他患者需要的“大补”有所不同,要求以“清补”为主,治疗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大法,根据不同个体,可配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药味。
一些过于苦寒、攻伐、温热之品不宜使用,以防伤及阴液、损伤。也不宜选用过于滋腻之品,以防黏腻难化,妨气碍血,留邪内闭。膏方配伍时需注重阴阳平衡、扶正固本、健脾助运、通补相兼,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整方药味不求众多,但从实效出发,补中寓治,治中寓补,以扶正祛邪,邪去则正安。给糖尿病患者开具膏方时,为防患者血糖升高,又不影响其口味,可选用木糖醇、阿斯巴甜等产热少的甜味剂来代替糖类物质。这些甜味剂甜度较高,用量只需一般糖类的十分之一即可。同样在制作膏方过程中一般需加入胶类物质,如阿胶、鹿角胶等,它们主要有补益作用,同时又有收膏作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较为滋腻,我们可使用理气消导之剂,翰旋气机,以化解、减少胶类物质的黏腻之性。如此这般用药,糖尿病患者使用膏方治疗就不会有血糖升高的顾虑了。
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存在急性并发症、血脂血压都很高的情况下,中医认为此时机体邪气过于旺盛,不宜服用膏方,需待这些情况有所缓解后再作考虑。
范兴良:肝病患者宜服用清补膏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范兴良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肝脏病学家王灵台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病。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全天(石门路分部)
肝病的范畴很大,包括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病情分为稳定期和活动期。膏方可以发挥中医药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对机体的免疫调控作用更凸显其特色和优势。
首先是肝病病情处于稳定期方可服用膏方,一般肝功能正常半年以上,所以在吃膏方前还需做肝功能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不同的慢性肝病患者有不同的体质状态和证型,有些人适合膏方进补,有些人则不适合。适合膏方的也有进补方法的不同,对于肝病患者来讲,在膏方中使用的药物宜清补,同时要保持服药过程中的气机调畅,脾胃调和,切忌使用大热大补之品,以免壅塞气机发生变证。部分患者在服用膏方前需要服用“开路药”。
总之,肝病患者完全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服用膏方进行进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合适的患者,让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提醒一下肝病患者,有如下情况不宜使用膏方:有湿热阻滞者、舌苔厚腻者、食欲很差者、黄疸明显者、肝功能异常者、上消化道出血者,肝昏迷者等。
李咏梅:冬令膏方 润肤养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李咏梅
擅长中西医治疗顽固难愈性皮肤病,如湿疹、异位性皮炎、银屑病、红斑狼疮、血管炎、脱发等疾病。膏方门诊时间:隔周周二下午(总院)
皮肤是覆盖在人体表面的一层天然而美丽的外衣,是“面子中的面子”,中医诊断学中“望、闻、问、切”四法,第一法“望诊”内容之一便指的观察皮肤,人体外在的皮肤是内在脏腑功能平衡协调与否的一面大镜子,皮肤不仅关乎面子问题,更是关乎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脸部肤色,看出他的健康状况。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不良因素,亦会通过皮肤反映出来,如情绪不好,紧张、焦虑等可致皱纹、脱发、痤疮、过敏性湿疹及色素性皮肤病产生或加重,而这些损容性皮肤病不仅带给患者生理上的不适,同时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中医认为:“有其内必形于诸外”,人体内脏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序,肌肤滋养充沛,则可免受皮肤之灾。中医膏滋药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颗明珠,既可强身健体,治疗疾病,又可美丽容貌,白皙皮肤,实乃“由里至外,以内养颜”之意。而根据个体辨证处方,严格按照膏方原则控制加工而成的“一人一膏”,更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因此对于诸多皮肤病如脱发、黄褐斑、白癜风、须发早白、老年皮肤瘙痒症及面色晦暗、容颜早衰等患者不妨试试冬令膏方,想必可有“润肤养颜”的体面收获。
张明:膏方进补治脱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张明
擅长痛风,乳腺病,复发性丹毒,痤疮,湿疹,银屑病,慢性荨麻疹、扁平疣、黄褐斑等难治性皮肤病。膏方门诊时间:周一下午(总院);周四下天(青海路)
中医理论中最核心的是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辨证。而肾作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进补源头。人自呱呱坠地开始,肾气开始消耗,至花甲之年,肾气已经逐渐消耗殆尽,故而面须花白稀疏,是年老的象征;精力耗损、压力大而致肝气郁结,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故头发脱落,提示他们的肝血损耗严重,肾精耗损也严重,故而男士头发脱落提示压力大。女士脱发多发生于产后,孕育、分娩耗损先天,故肾之精血消耗,故产后有脚酸、腰痛、脱发等症状。发为肾之华,血之余,治疗脱发,当然要从补肾疏肝以生精血做起。
从治疗脱发的名方七宝美髯丹我们便可略窥一二,此方出自《医方集解》,由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七味药物所组成,是治疗脱发、白发的验方,用于肾水亏损,气血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等症,有滋补肝肾,填精养血之功。据现代研究报道,中药制首乌、女贞子、菟丝子、丹参、补骨脂、枸杞、黄芪、人参、红花、当归、茯苓、香附、川牛膝等二十多味药具有植物雌激素样活性物质,能对抗雄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适度的调节人体雄激素代谢,而无矫枉过正之弊。
概而言之,膏方相对于中药内服剂,更像一个大的生物系统,环环相扣,弊害相克,让原本可能产生很大偏性的药物更温和无害,让多种药物的有效性贴近个人体质,将中医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对于脱发的治疗,更是如此。
陈F:肿瘤患者如何用膏方调理?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陈F
擅长:各种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恶性肿瘤的中药调理。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下午(总院)周一上午(石门路门诊部)
冬令膏方进补主要适用于肿瘤患者中免疫功能低下、正气不足、处于康复期的病人。服食扶正膏方,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纠正和修复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防复发,抗转移,对防止癌症卷土重来大有裨益。
长期服用膏方,不仅能够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同时还能顾及“余毒未尽”,达到恢复患者体质,清除体内剩余余毒的目的,可以起到滋补和治疗预防的综合作用。
对放化疗期间的患者,中医膏方的扶正祛邪之功效不仅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放化疗,而且能调理患者身体素质,使其具备接受放化疗的条件,并且还能协同放化疗充分发挥抗癌作用。
有的患者可能担心,具有滋补功效的膏方,会刺激癌细胞生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癌症的生成和发展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我们治疗肿瘤,非常注重运用中医扶正的方法,即根据肿瘤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病期、不同症状进行调理。在辨证的基础上,适度加用“攻癌”中药(软坚化痰、清热解毒、理气散结的中药)来控制病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补虚疗疾。
也许有人说,有的肿瘤患者常服中药调补,何必服用膏方呢?其实,膏方是一个个体性强的大复方,除常用中药外,还包含了具有滋补作用、药效持久的贵重中药,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析,有针对、有选择地将一些名贵滋补中药组合复方,以起到良好防病治病作用。
蔡峥:固元膏人人适宜吗?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蔡峥
擅长:脾胃病、老年病、亚健康调理。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曙光医院西院);周六全天(曙光医院东院)
固元膏最早出自民间秘方,人称“贵妃美容膏”,其基本配方为阿胶、黑芝麻、核桃仁、黄酒以及冰糖,可补血养元、润肤乌发、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