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25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机电企业 太仓

改革开放以来,太仓市的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太仓工业经济中,在太仓市制造业的33个行业中,按照企业数目来看,十大产业依次是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这十大产业的总数是4054家,占总数的75.5%。其中,机械制造业、金属制造业等机电行业占51.1%。机电行业是太仓工业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因此,金融危机对机电行业的影响力直接决定了太仓的工业经济。

太仓的机电行业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德资企业为代表的太仓机电制造业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太仓的机电产品销往国内外。在目前的情况下,太仓的机电行业和国内外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外部市场形势的变化对太仓机电企业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就明显受到了冲击。本课题的研究是太仓市机电行业在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时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应促进太仓市机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课题的研究方面,通过现场走访和问卷调查以及文献检索的方式对太仓市三十余家具有代表性机电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金融危机对太仓市机电行业的影响以及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企业规模、金融危机与企业发展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了分析,从调查分析的情况看,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金融危机对太仓机电企业的影响几乎是全面的。调查中发现,71%的企业指出本企业受到了直接影响,另外近29%的企业表示虽然没有直接的正面冲击,但是或多或少受到间接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这表明这场危机虽然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开始,但是对中国的企业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危机的影响范围是广泛的。

金融危机对太仓机电行业的影响大约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调查中发现,危机的影响的持续时间是从2008年底开始,到2009年底基本结束,少数的企业还受到后续的影响,因为机电行业对于市场是一个相对工业经济是滞后的行业。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在2009上半年,那是太仓的机电企业是最艰难的时候,到了2009年下半年,虽然四分之三的企业反映金融危机的负面的影响还存在,但是那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了,可以肯定太仓的机电行业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给企业经营造成的最大的困难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其次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最后是国际市场的萎缩。这个现象需要引起重视,这实际反映出在2008-2009年的时候,生产成本的增加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最大问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降薪相矛盾。大部分对外业务较多的企业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暂时的,金融危机过去,国际市场恢复需求后,企业就能较快走出金融危机的,但是企业的经营成本却无法再继续降低。

企业本身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中,首要的几个措施是:降薪、裁员、扩大和调整市场营销、加强研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降薪和裁员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和调整市场营销是最有效也是最长远的措施。另外约三分之一的企业通过研发使产品升级换代应对金融危机,这表明技术的因素已经较多被考虑到了太仓市机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必将成为太仓市机电企业未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

大部分企业具有应对危机的自我调整能力。54%的企业在调查中指出通过应对措施,企业明显改善。39%企业改善不大,但是有所改善。7%的企业认为应对措施没有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太仓机电行业在应对危机时能够自救。也表明太仓市的机电企业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够具备自我修正的能力,这可能与企业的资产规模有关,也和企业的销售市场有关。据调查显示,43%的企业资产规模在40000万以上,29%的企业资产规模在1000-4000万之间,具有很强的实力来应对危机。同时,公司的销售市场主要在中国,少部分在国外。因此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机电行业的影响主要来自国内市场需求减少,也是机电行业能够应对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地的政府都出台相关的扶持企业的措施,太仓市政府也不例外。在调查中62%的企业反映政府的政策是能够带来帮助的,另外38%的企业反映认为政府的政策对企业的帮助不大,甚至少数企业表示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这说明,政府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措施基本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反应出政府管理经济能力能力的提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企业认为政府的政策效果不佳,表明政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一、加强特色产业园建设。依托现有机电产业优势和沿江、沿沪区位优势,以机电特色产业为主,兼顾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建立新兴产业体系,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推进浏河镇机电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扩大建设苏州机电(浏河)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培育以巨能等企业为龙头的本土大企业。优化和完善闸南、闸北工业区,加强园区管理和基础设施的提档改造。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增强相关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延伸产业链条,从财政扶持、创新品牌、技改投入、节能减排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优势,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重点发展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精密机械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大,资本技术密集,综合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实力。精密机械产业发展呈现高精度、高效率、大型化、微型化、智能化、工艺整合化、在线加工检测一体化、绿色化等的态势。太仓市精密机械产业主要集中在新区,以德资企业为主,部分产品和技术均居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截止到2010年2月全市精密机械企业为232家,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做大做亮“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围绕汽车、航空等相关产业的需求,引进满足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要求的专用精密设备生产线,使我市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精密机械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汽车配件,海洋工程、数控机床、电气机械等零部件和仪器仪表等。积极拓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的设备及关键部件。同时要围绕太仓市装备制造业的成套产品,配套发展相关基础件和通用件,提高基础材质和工艺水平,带动太仓市市成套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

第三、机械行业从零部件制造转向重大设备制造。重大装备制造业属于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该产业关联度高、行业附加值更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太仓装备制造业有25家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2010年产值达70亿左右,目前包括投资达28亿元的太仓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发展前景广阔。紧密衔接上海火电、输配电、轨道交通、大型铸锻件等重点装备制造业,利用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平台,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太仓市装备制造业。利用现有太仓德资制造业的优势,重点发展新型电力设备与纺织机械设备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通过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把机电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做精,产业做优,全面提升太仓市机电工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太仓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文贵,萧怡钦,温璐婕.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机电产品出口隐忧与出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赵成真,兰天.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12期.

[3]孙晓琴,黄怡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对美出口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2期.

篇2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一、美国次贷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原因

次贷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演,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绝非偶然,它是现行国际金融制度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政府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忽视金融监管,未能建立起有效健全的金融调控体系等矛盾不断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现行国际金融制度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根源。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加速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实行贸易、金融自由化,表现出了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旧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矛盾,尤其是现有的世界金融体制和经济全球化间存在矛盾。现有的世界金融体制脱胎于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由黄金和美元构成。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家可获得巨大的货币发行收入,通过发行美元,通过信用扩张与收缩,美国可操纵国际金融活动,干预他国财政金融。同时,由于各国美元储备大多采取美元存款、国库券、债券、短期票据的形式,这使美国可利用这些资金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加强美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并通过美元汇率的变化输出风险、转嫁危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欧元区和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全球经济格局要求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相应调整,要求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这样就产生了矛盾。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根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整个经济系统已分为以金融资产为标志的虚拟经济和以商品和劳务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两个部分,并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对立。在虚拟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虚拟经济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粘合剂、推动力和支配力量,逐渐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客观上需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协调,大体保持均衡状态,不能出现二者发展的严重失衡。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协调、均衡时,虚拟经济发展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而一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失衡时,这种失衡就极有可能会造成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导致社会动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已出现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片面过度发展的趋势。大量虚拟的金融资本急剧增长,必然表现为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其增长率大大超过实际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而经济的稳定归根到底是以金融资产能否变成实物为前提,一旦这个前提发生动摇,只要有某个不可预测或不可控制因素的引爆,人们就会对金融资产丧失信心,金融危机就会突然发生,并且很快影响到其他国家。

(三)对金融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金融调控体系。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一些国家纷纷放松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这虽然使金融创新日趋活跃,但也逐步出现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忽视了金融监管,未能使二者协调一致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虽然与金融创新有关,但不能说明金融创新是错的,而恰恰告诉我们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带来高风险。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未能建立起有效健全的金融体系。各国银行直接或间接介入风险行业,盲目的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等非生产性领域,造成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推动了“泡沫经济”恶性膨胀。当“泡沫”破裂后银行的巨额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大量呆帐、坏帐。一方面动摇国内储蓄者的信心,引发了挤兑风潮,加速金融机构的倒闭;另一方面,巨额的不良贷款影响了外国投资者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加速了资金的抽逃。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首先,金融危机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目前在欧美等国,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蔓延,初步显露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征兆。美国和欧洲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和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出现经济衰退。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使中国出口受到影响,从而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其次,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从宏观上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尽管我国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本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尽管这个危机起因在美国,但全球股票市场的下跌幅度最深的却不是美国。从全球看,美国从危机爆发到现在,下跌幅度不过40%,欧洲大约50%,亚太地区60%多,日本达到了61%,香港的恒指甚至达到了67%,其他的新兴国家也都超过了60%,而中国的股市更是跌到70%以下。不仅如此,中国拥有约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约60%为美国国债、“两房”相关债券和其他美元资产(美国国债大约为6000亿美元,“两房”相关债券3000~4000亿美元)。美政府接管“两房”对中国具有正面影响,但美元未来的走势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极大,如果美元大幅贬值,我国官方外汇储备将不可避免的显著缩水。再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冲击。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在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由于美国和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美等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进口需求,从而导致我国出口减缓。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广东、浙江等地沿海企业已受到巨大冲击,且影响在逐渐加深。

(二)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首先,有利于我们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抓住机遇,将我国的事情做得更好。其次,这次金融危机会带来世界能源、原材料降价。随着人们对欧美经济进入衰退忧虑的不断增加,世界能源、原材料降价的趋势短期内还不会发生逆转。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对延缓和一定程度上消除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的约束,降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成本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应审视度势,待机而动,在合适的时机动用外汇储备到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去购置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再次,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走出去的投资机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同样也决定中国必须走出去,必须走向世界。我国已成为全球出口大国和第三贸易大国,且还前所未有的开始了由资本净流入国向资本相对过剩国转变的过程。这些过剩的资本加上长期以来我国高国民储蓄率的基本事实表明:我国只有走向世界,才能造就一大批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才能为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腾飞,为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扩大内需,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前要扩大有效需求,政府应及时调整需求结构。一方面,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由原来较多依赖出口向注重扩大内需转变,由进一步启动内需来带动未来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有效需求拉动经济的贡献率显示,消费需求占5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80%的贡献率,而投资需求比例比发达国家高出20个左右百分点,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针对这一现状,当前扩大有效需求应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发展起来,必然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形成一个内生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经济发展态势。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经济积极性增收就业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生产与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局面与形式,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近年来越演越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民增收,就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在金融危机下,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金融危机,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生产的影响

(一)农产品价格走低,严重打击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给农产品市场带了严重的冲击。首先,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价格不断的下跌,农产品市场不景气,销量大大减少。这样就造成了农民收入减少,影响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粮食、畜产品和木材等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度下跌,据数据现实,在金融危机初期,木材的价格跌幅达到了30%以上。其次,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不断的降低。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而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下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特别是农药、化肥等农业支出成上涨的趋势,这样就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益的下降。据数据现实,在金融危机初期,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比增长了40%左右。农业生产投入支出的增高与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就加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不畅,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形成了良性的输出转移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劳动力缺乏的沿海城市转移输出,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同时也是实现农村人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很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村人口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的冲击,许多工厂纷纷宣告破产,这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失去了就业机会,严重应心理农民的增收。大量的农民工返潮,也危机到农村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不足,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渠道不畅,农民就业渠道受到限制,农民增收渠道变窄,也就直接增加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三)增加了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

由于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产品生产的效益持续下降,严重打击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不畅,增大了农民就业增收的难度,这就为大大增加了农村社会问题的频率,为农村稳定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从而为农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据调查现实,金融危机对农村的影响,已经有经济的浅要层面波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层面,对农村的稳定发展造成重大的冲击。金融危机带来的农民就业增收困难等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人民的生活,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的幸福感。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一技之长谋生的大龄农民来说,更是出现了“活难找、钱难挣、日子难过”的现象,增大了农民不满情绪,这样也就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二、应对金融危机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措施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在巩固农村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条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经营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以保证农民的增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为集约型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生产由片面的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到注重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切实依靠科技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推进农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引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并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高新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型农业,改变农业生产的单一功能,促进农产品的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农产品从单一的功能向保健、观光、休闲、生态旅游、文化传承等多元化转变。只有充分加快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增收。

(二)鼓励农民进行创业,推进农村改革,多渠道破解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本措施所在。为此,政府、企业与农民三者要结合起来,形成合理,共同促进农民就业,破解农民就业难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发挥农村发展的主导作用,建立农民的帮扶机制。建立完善是农村培训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和事业下岗的农民加强职业培训,也增加其素质,提升其就业的几率。此外要建立创业机制,鼓励农民进行本土创业,倡导农民形成合力,利用农村的闲置土地、厂房与荒山等资源进行投资创业。此外,政府要加大农村创业的自己补助,切实从政策市和经济上支持农民进行自主创业。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的破解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三)加大农村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合作组织,聚集农村资金,发展农业,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信贷的额度,适当放宽对农业信贷的限制,增加农业信贷的扶植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覆盖面,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只有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金融危机下,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农产品价格走低,严重打击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不畅,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增大和增加了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为了化危机为机遇,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其次,鼓励农民进行创业,推进农村改革,多渠道破解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再次,加大农村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当然,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应对措施也是多种多样,这就有待于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慧萍;王玉斌;邹於娟;武拉平.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9.09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四川;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21-01

0 引言

次贷危机的扩大使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亏损。作为美国紧密的贸易合作伙伴的中国,在这场美元保卫战中买了很大一笔单。美国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将影响我国出口增幅回落近6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持有美国国债4055亿美元,约占外汇储备的26.5%,美元每贬值一个百分点,我国将损失40亿美元,因此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通胀压力空前增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7亿美元,外需的下降使我国的出口型行业尤其是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发展危机。

1 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

1.1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企业投资面临下滑

汶川地震使由政府主导的灾区基础设施、民生投资快速启动,而工业企业投资增速回落较快。美国金融危机爆后,我国可能实施的扩张财政政策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国内资本流动性减少很可能使工业企业投资资金进一步减少,对四川经济发展后劲将产生一定影响。

1.2 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减缓,房地产企业面临挑战

四川外商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从2月份的0.5%上升到8月份的6.8%,2008年8月,投入房地产的外资占全省外资总额的比重高达75.8%,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欧美等国资金严重匮乏,全球投资减少,将使四川房地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增加的房屋建筑成本、汶川地震及金融危机引起的房地产需求下降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紧张将使房地产企业面临巨大考验。

1.3 丝绸企业周转困难

2007年四川省丝绸商品出口2.56亿美元,在全国丝绸出口省市中位列第五;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9922万美元,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16%。今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四川丝绸出口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蚕丝类商品出口,1-9月出口额659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1%;其中9月当月出口额663万美元,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23%。金融危机直接冲击到四川丝绸出口行业,自今年9月份以来,四川丝绸出口企业接到的订单减少,客商采购意愿不强,观望气氛浓厚。

1.4 服装企业艰难过冬

成都本土服装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起点很低,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不注重自身品牌的培育,企业竞争力很弱。碰上今年的金融危机,经营更是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陌生老板出现在成都荷花池综合批发市场。他们来的目的不是进货,只是催债。金融危机正影响荷花池,内贸、外贸销量明显下滑。为了自保,荷花池的服装老板正减少投资、收缩战线、查收欠款。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四川服装业产业链目前资金链紧绷,一些服装厂已开始倒闭,整个行业正采取各种措施过冬。据调查,有的服装企业产量减五成,老板改骑电动车。

2 四川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2.1 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在买方市场,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而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必将挤压企业利润。尽管需求量的大幅增长使工业企业利润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国际需求下降进而引发国内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工业企业购销价格“剪刀差”必将对工业企业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四川工业企业购销价格“剪刀差”比全国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东部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高,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以及出口企业销售资金难以收回将使东部工业企业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东部企业为降低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将加速产业转移,给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机遇。

面对东部工业加速产业转移需求不断增长给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应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规划的研究与实施,重点解决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程。

2.2 增强企业自身技术实力

国际、国内需求下降将使企业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受到约束,应增加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贷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四川经济的内生动力。

2.3 以国家财政支持为坚强后盾

四川建设西部发展高地首先发展交通,灾后重建首先恢复交通,因此,应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之际,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四川经济加快发展

2.4 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

我省应该加快抓紧抓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如出川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彭州大石化项目、双流机场二跑道项目、武引二期灌溉工程项目、大型农产品基地项目等。同时以铁路为重心的重大项目建设。铁路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比如铁路基建对钢材、水泥有巨大的需求,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不仅需要大量的钢材,还会带动电子电器行业、橡胶、玻璃、铝等有色行业的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清这次金融危机给四川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速度,迅速建成投产,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就一定能够稳住当前经济增长的水平,把全省国民经济引向更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宝鸡政府 中小企业 措施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到身处内地的宝鸡,使本来就发展困难的中小企业处境更加艰难。订单减少、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货款不能收回、产品积压,这些问题使中小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宝鸡政府十分重视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使当地的中小企业形势逐渐转好,各项指标保持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金融危机下宝鸡中小企业现状

2008年初,全市非公中小企业14.87万家,从业人员达到74.07万人。全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上交税金13.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8亿元,非公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GDP的45.6%。金融危机呼啸而来,造成宝鸡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国际需求减弱,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出口市场萎缩,造成企业存货量大,资金供应趋紧。银行为规避风险,抵押资质紧缩,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回收货款趋缓,企业之间信用危机加大。危机逼迫企业瘦身,投资者对企业投资更加谨慎。现状如下:

1.七类行业利好,产销两旺。因国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重大建设项目增加,水泥行业,砖瓦机械行业,钢结构加工行业以及铁路桥梁配件加工行业,生产任务饱满;由于原材料废纸和木浆价格下跌,生活用纸行业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由于东南沿海陶瓷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建筑陶瓷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减轻;由于产品价格回升、材料价格下跌,果品菌类罐头行业效益增加。

2.部分行业微利,生产平稳。日常生活用品产业领域的灯泡生产、食品生产、包装印刷、工装加工企业、出口面袋加工企业、乳品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增加,企业维持微利经营。

3.外贸企业保本,维持生产。中小企业的纺织、服装、果汁出口企业由于外销市场萎缩而受到很大冲击,产品严重滞销。在出口退税的政策刺激下,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保本经营。

4.五类企业亏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由于售价猛跌,锌冶炼和钛材料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有色金属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由于原煤价格上涨而产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萎缩,焦炭生产企业停产;因市场需求下降,产品积压,纺织企业、铅锌采选矿业和配件加工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二、宝鸡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宝鸡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第一、帮助中小企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建立新的经营观念。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传统的营销观念,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和营销理念。因此,宝鸡政府在这两方面加大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应用学术报告、座谈会、参观考察、培训学习等形式来帮助中小企业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建立新的经营观念,使宝鸡的中小企业家获得了新观念和新信息,掌握了新方法,明确了新的发展战略。

第二、使中小企业继续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辐射带动下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是指企业的聚合体,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关联机构而形成的密切具有专业性的集合体,它有地区集中、灵活专业、网络性强、主动创新等特征,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辐射带动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创新氛围,增强了竞争力。

第三、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宝鸡政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制度,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和贷款担保机构,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采取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募集、滚动发展的形式筹集担保资金,先后为中小企业融资2000多万元。使企业单笔担保额度由20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先后有150多户中小企业与金融部门和担保公司达成担保贷款意向1.2亿元,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得到改善。

第四、抓招商重宣传,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重大产业项目。宝鸡政府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对全市重点支持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律实行挂牌保护。加强宣传,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整合招商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引进高级人才,建立统一的专业招商队伍,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累计实现合同引资62亿元。

第五、积极落实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宝鸡政府投入2.68亿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的发展。截至09年9月底,全市非公中小企业新开工项目344个,前三季度有234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38%。并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掌握金融危机对管辖企业经济和税源的影响。增加出口退税,以纺织和服装为例,出口退税率从11%提到了14%。落实项目54个,争取资金1227万元。

第六、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互联网营销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水平,因此宝鸡政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开发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中小企业改变营销模式,实现创新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前,宝鸡企业在网上做生意的仅有 500家,2009年增加到1000多家。

通过以上措施,使得当整个世界的经济被金融危机撼动的时候,宝鸡高新区却连续五年实现了30%以上的递增式持续发展。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06.4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24%。经营总收入540.30亿元,工业总产值521.65亿元,再度大幅增长30%以上,增速连续位居57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成功渡过了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 宝鸡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宝鸡市中小企业系统调研成果汇编》[R],宝鸡:内部刊物,2009年03月

篇6

关键词:欧债危机 中国经济 应对措施

2010年4月,由于希腊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过高,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其信用评级,引发了希腊债务危机。这样,欧债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国家扩散至欧元区成员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及西班牙五国政府债台高垒,被称为身陷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PIIGS)。欧债危机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主要现实威胁。

一、欧债危机的成因分析

欧债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各国政府过度举债。但欧洲各国都发生债务危机,有其深层次原因。

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本次欧债危机的发生。欧洲部分金融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金融资产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比重较大,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资产严重缩水。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欧债各国普遍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扩大了欧洲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规模,埋下了财务危机的隐患。

2,危机国家经济结构单一。欧元区危机国家普遍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周期性较强的产业,导致它们在危机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3,欧洲国家工资和福利支出过高。长期以来高工资及高福利政策导致了政府开支较大,许多欧元区国家都出现工资增长快于GDP增长的情况。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也是靠举债维持,陷入了高福利陷阱,进退两难。

4,统一的欧元制度与救助机制的缺位。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共同使用欧元,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大部分的货币。欧元区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在某些国家经济遇到困难时,欧洲央行却不许对单一国家实施救助,只能靠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救助,这就使得欧元区内的解困机制难以建立。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欧系货币对人民币的贬值来进行的,具体表现如下。

1.欧债危机加速人民币升值,进而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的出口

最近在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如果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元贬值,欧盟国家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顺差将缩小。

2.欧债危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缩水

我国高达3万亿的外汇储备中,绝大多数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欧债危机变相导致美元贬值,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缩水。

3.欧债危机导致投机资本流入中国

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三、中国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

1.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欧债危机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必须要下决心把压力变成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2.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相关预案研究

欧债危机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使得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提示我们要改变单向思维,并非资金一定会持续大量流入或持续大量流出,现在市场变化非常快,一段时间可能是大量流入,一段时间就是大量流出。我们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发展和突发性事件,及时研判国际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全面评估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可能受到的双方向风险。

3.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双向浮动,充分发挥价格调节跨境资金流动的作用。并且要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尽量避免形成较强的、持续的、单方向的汇率预期。

4.争取以人民币计价我国部分对外债权

欧元区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将来也存在跟美元一样的问题,也有贬值、通胀问题,我们持有欧元资产安全得不到保护。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在购买欧洲相关国家国债时,使用人民币计价、可兑换货币结算交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管涛.中国金融40人论坛.欧债危机的影响分析和中国对策,2011.1

[2]赵宗博.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求实,2009

[3]信莲.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分析.人民网,2010

[4]张立承.金融危机中的欧洲大国策略.经济研究参考,2009

[5]裘元伦.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盟经济.求是,2010

[6]刘明礼.G20峰会:新老欧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北京周报,2010

篇7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贸易保护;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各国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导致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并持续升温,这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而中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在这场贸易保护战争中成为了众矢之的,出口贸易领域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贸易摩擦将更加常态化。因此,目前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在把握国内市场的同时,学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

一、中国面临贸易保护加剧的原因

(一)失业率上升

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金融银行业,并且波及到了世界金融秩序。受此影响,发达国家服务业也遭受重创,进而影响到世界整体就业水平。于是,金融危机后,失业成了各国政府的头号大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就业率大幅度降低,失业率数据始终维持在高位。据商务部数据显示,自2008年至2012年,欧盟地区失业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就业状况最差,美国的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8%左右。而欧美等国政府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制造”抢占了本国(地区)市场,才导致本国(地区)失业问题如此严峻。普通民众也持相同观点,在美国,71%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制造”是造成美国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各国政府便企图通过贸易保护的方式增加国内就业,而“中国制造”便首当其冲,成了贸易保护的重点实施对象。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以中美贸易为例,自2008年到2013年6年时间内,除2009年美中贸易逆差有小幅回落以外,美中贸易进出口额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美中进出口额分别从2008年的3377.9万亿美元和714.6万亿美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4404.3和1220.2万亿美元。而自2010年以来,虽然美国不断加大贸易保护力度,但是美中贸易逆差仍然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美中贸易逆差达到了3184.2万亿美元,比金融危机之初的2008年增长了19.6%。其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间对外贸易发展也极不平衡。以2012年为例,2012年我国对印度贸易顺差2887869万美元;对阿根廷贸易顺差130833万美元;对墨西哥贸易顺差1835588万美元。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地位,使得各国都抱怨中国商品冲击了本国产业,抢走了本国的就业岗位,这种矛盾增加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金融危机使得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压力。

(三)政治因素

政府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和经济利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持其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近年来,随着新的世界力量中心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崛起,分散了世界经济实力,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仅面临着在经济秩序方面来自中国的挑战,而且,在世界政治和军事方面也面临着中国发起的严峻挑战。

尤其是在后危机时期,欧美等国(地区)经济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的债务危机而遭受重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强劲,对其霸权地位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因此,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已不再是单纯保护本国某一行业的成长,美欧等国希望能够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遏制中国经济发展,消除中国对美欧的威胁,维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后危机时期盛行的贸易保护浪潮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贸易摩擦。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要从自身入手,加强内部修炼,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

(一)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为当地创造就业

后危机时代,要减少贸易摩擦,有效的途径之一便是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将出口产品的生产直接带到目标国,不但融入到当地市场,更能迎合当地的市场需求,为当地的市场增加就业岗位,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但是投资区域和投资方式存在过于集中化的问题。以2010年为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美国则位列第七。而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和贸易摩擦的高发地带。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对这些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降低贸易顺差,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降低民众的不满情绪;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开贸易对象国的反倾销和技术贸易壁垒。

(二)开拓多元化贸易市场,平衡贸易利益

我国的出口市场一直以来较为集中,多年来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都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导致我国贸易顺差过度集中。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政府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力求改变这种状态。然而,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规范、法律不健全、政局常常不稳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在开拓新兴市场的过程中并不顺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主要集中在拉美和东亚等少数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寻找互补市场,提高我国企业在欧美日之外其他市场的市场份额,降低贸易失衡水平,分散贸易摩擦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平衡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缓和因贸易失衡造成的贸易矛盾。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article/i/jyjl/

[2]Ruby E.US/China Trade Disputes in the post-Recession Political Landscape[J].2013.

篇8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应对政策 对比

【Summary】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pread to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resulted in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process and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policy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urrent form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situ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were thinking.

【Keyword】Comparative financial crisis response policies

2008 年,资本主义世界以美国为中心爆发了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冲击力最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同政策,可以看出中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态度。

一、2008 年金融危机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致分为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具有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全球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全球化特点。

第一阶段:美国次贷危机(2007 年2 月—2008年9 月)。21 世纪初,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相继亏损和破产,大量金融机构因为持有金融产品而造成重大损失,形成连锁反应,引发了次贷危机。

第二阶段: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2010年2月)。全球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的异常复杂的关系所形成的传染链条,是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的重要原因。

第三阶段:欧洲债务危机(2010年2月至今)。债务问题影响了整个欧元区,导致欧洲股市暴跌,欧元贬值,对欧元区造成了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二、金融危机对中美的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美国在次贷危机中受到重大影响。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迅速衰退,GDP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持续保持在9%的高位。金融危机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尚未融入全球金融市场领域,所以中国金融机构遭受的直接影响较小,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入,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风险。

三、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

面对危机的影响,中美两国都采取了大量措施,以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恢复经济快速发展势头。

1、美国的危机救市政策

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倒闭,美国的救市政策首先体现在对金融机构的救助上,最典型的是美联储对贝尔斯登和AIG的救助。美联储充分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救助,及时阻断了恐慌情绪的蔓延,从而对维持金融系统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包括实施减税政策,增加公共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事业,进一步树立在互联网、信息科技等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等。

金融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信贷紧缩,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借贷成本,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经济恢复增长,但是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隐患。

2、中国的危机应对政策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影响,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6月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以降低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并实行税制改革,减轻居民、企业税收负担,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

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推出40000亿投资计划,用于“三农”支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发展。

在金融政策方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减少企业投资成本,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5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投资和消费。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3、中美应对危机措施对比

中美两国面临金融危机,都体现出内需不足,市场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因而在应对措施上都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以拉动内需,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由央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推动经济恢复增长。

中美两国因为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体系、受危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应对危机的政策上也有很大不同。具体体现在:

(1)政策着力点不同。美国危机措施的着力点在于恢复和重振金融实力,恢复对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通过增加美元供给转移风险。中国危机措施的着力点在于推动内需,振兴产业,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政策重心不同。美国的政策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中国的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通过财政支出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发展。

(3)政策内在目的不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大量印制美元来解决债务危机,将风险转嫁给了他国,引发了世界金融的动荡;而中国的政策目的在于保持自身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以此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4、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思考

金融危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迅速蔓延到全球,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经济体的相互依赖性,全球经济格局具有明显不平衡和不稳定。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1-0005-03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原先总体形势乐观的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200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要比当初俄官方预期的严峻得多,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一路狂跌,导致靠能源、原材料工业支撑的俄罗斯经济下滑。但是,依靠上半年经济的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6%。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仍在蔓延之中。为降低世界经济恶化的影响,俄政府已经采取了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由于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尚不明朗,因此,很难对俄经济前景作出准确的预测,但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俄经济将大幅下滑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复苏。

一、200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发展,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进入第三季度以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影响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全球投资者信心低落,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暴跌。美国和欧洲国家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明显放缓。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俄罗斯出现了资本急剧外流、主要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股市暴跌等一系列问题,过去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平均每年增速7%的俄罗斯经济大幅下滑。目前俄罗斯整体经济形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暴跌重创。对于当今俄罗斯来说,可谓“成也石油,败也石油”。近年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其重要动力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2007年俄经济增长率高达8.1%,仅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1.6%。而在2008年,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攀升到144美元后急剧下跌至40美元以下,乌拉尔原油价格从7月中旬的每桶140美元跌至12月上旬的每桶35美元。油价暴跌使俄遭受沉重打击。石油外汇收入骤减,给国家预算、企业资金、居民收入以及银行体系等领域带来了问题。总之,油价走低,对于俄经济来说后果是严重的。

济增速急剧下降。俄政府最初预测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上半年俄经济运行良好,增长率为7.8%;受全球金融震荡影响,下半年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而从10月下半月起,银行和资本市场的危机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其经济形势急转直下。11月份1俄经济运行情况恶化。

工业和建筑业下滑。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增长速度仅为0.6%;而11月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8.7%(其中采掘业下降1.6%、加工业下降10.3%),比10月份下降10.8%,这是自1999年以来工业形势最严峻的一个月。

资本外逃、外汇储备缩水、投资下降。资本加速外逃使俄经济雪上加霜。有资料显示,2008年前11个月资本外流约800亿美元,全年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随着外资纷纷撤离俄罗斯,卢布汇率也出现下跌,外汇储备也缩水约1/4。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运行乏力,固定资本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率为16%,第三季度降至9.8%。

通货膨胀率打破记录。俄政府年初计划2008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1.8%以内,但世界能源价格急剧波动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迫使其注资拯救经济,使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无法实现。2008年前11个月通货膨胀率已达12.5%,全年有可能超过13%。高通货膨胀率使得消费市场萎缩。

失业率不断攀升。企业裁员致使11月份的失业率攀升到6.6%,失业人数增加到500万人(其中正式登记的有130万人)。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了6.2%。这造成居民的消费信心急剧下降,零售业也受到影响。

尽管如此,但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长迅速,以及政府采取了紧急反危机措施,2008年俄经济仍保持了增长。据经济发展部的初步数据,1~11月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工业生产增长3.7%;农业产值超过预期,同比增长9.2%,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外贸额增长44.7%,其中出口额增长47.8%,进口额增长39.8%;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1.3%;可支配收入增长约5%,零售额增长14.1%。此外,由于2008年全年乌拉尔石油的平均价格为每桶94.6美元,因此国家预算仍将出现盈余。前11个月财政预算盈余2.48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应当指出的是,俄经济形势在12月份将会很糟糕。这样一来,2008年全年经济增速仍可能达到6%左右。但是,经济不断恶化的趋势将会进入2009年。

二、俄罗斯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恢复市场信心和稳定国内经济形势,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制定了多项涉及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救援计划,并且不断采取新措施,以稳定本国金融体系和刺激国内市场。这主要包括: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出台了旨在支持国家金融系统的系列法律和措施,包括为贷款机构提供担保,向证券市场投放资金,上调居民存款完全保险补偿金标准等。12月初政府已承诺拿出5万亿卢布,用于帮助银行系统应对金融危机。

为支持实体经济,俄政府计划从法律法规上保障投资人和贷款人的合法利益并防止企业破产;优先支持建筑、机械制造、国防、资源行业、零售和农业等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国有银行对它们的贷款额度等。

为帮助石油行业度过危机,俄罗斯联邦政府承诺向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和秋明一英国石油公司拨款90亿美元,用于偿还外债;为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决定减轻企业税负。石油的矿产税起征点从每桶9美元上调至15美元。对一些重要石油产区的开发实行税收减免。

为保障原油出口量,下调石油出口关税。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俄石油出口关税由每吨287.3美元下调至192.1美元;从2009年1月1日起将石油出口关税下调为每吨119.1美元。同时,为保障木材出口规模,原计划从2009年1月起实行的原木出口关税率推迟一年实行。

为援助汽车业,保护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利益,俄决定从2009年1月15日起临时提高外国汽车进口关税。此外,俄政府还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援助国内汽车制造商和组装外国汽车的厂家。

为保护日渐减少的外汇储备并支撑国内经济,从2008年11月11日起央行允许卢布小幅贬值。目前美元对卢布比价为1比29,卢布已跌去

9%,预计随后还将会进一步贬值。

为应对失业率上升,缓解国内劳动力市场压力,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2009年减少使用外国劳动力数量,俄政府对吸引外国劳动力和制定外国劳动力配额的规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为稳定民心,采取提高失业补贴额度、退休金和工资等涉及民生领域的举措。自2009年年初起,国家发放的失业救济金最高标准从原先的1275卢布提高至4900卢布。普京承诺向劳动与就业局拨款100亿~500亿卢布,以应对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

近日,俄政府从联邦预算、央行及基金等各种渠道筹集10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以减弱金融危机对俄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对俄经济冲击的加深,俄政府将会采取新的应对措施。目前俄罗斯外汇和黄金储备已跃升到世界第三,约为4500亿美元,还利用“石油美元”建立了国家储备基金,这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俄政府采取的一些应对危机措施难以很快奏效。

应当指出的是,全球金融危机在重创俄经济的同时,也将刺激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折射出俄罗斯经济的脆弱,这是资源型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此前俄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变经济发展以出口原材料为主导的模式,但至今经济原材料化趋势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依旧靠出口能源和原材料支撑经济发展。因此,一旦国际市场行情发生不利变化,直接导致俄经济遭受重创。在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下,俄原料产区西伯利亚成为重灾区。这使该地区深刻认识到,西伯利亚不应当只作为原料开采业中心来发展,还应当发展原料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俄罗斯政府则更加强调,要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变。加快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多元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真正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三、2009年俄罗斯经济形势预测

2009年俄经济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金融危机形势。目前,尽管很多国家和国际机构都采取紧急措施稳定金融,刺激经济增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仍没能稳住世界金融形势,危机尚未见底,全球经济恶化速度在加快。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破坏了俄经济的正常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还在加深,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会暴露出来。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加,很难对危机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作出准确的预测,但可以预计,2009年俄经济形势将是严峻的,特别是上半年将会很艰难;2009年全年经济增速将远低于2008年。

篇10

高星级酒店多数客源为商务客和境外旅游客,随着经济波动,一些企业会减少一些不必要会议旅游,奖励旅游政策也会有所下降,入境旅游的客人逐渐减少,会对集团的高星级酒店客源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酒店客房的出租率有所下降。

二.酒店盈利空间将缩小。

就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而言,五星级酒店满足着大部分国外商务客人对酒店的需求,而国内的酒店需求市场则更多地被低星级酒店把持,但随着经济等因素的改变,国内商务客人对酒店的消费能力正在逐渐增大,甚至有成为市场消费主力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五星级酒店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对国内市场长期忽视的理念,调整客源,同时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然而由于国内消费水平偏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地削减酒店的眼前利益。

三.酒店人才的流失。

由于经济危机造成酒店的盈利较少,为了避免这一影响给酒店经济造成的影响,酒店必将会对员工的加薪和奖励给予一定的限制,甚至可能会采取停薪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必将会导致酒店员工的不满情绪,严重的可能会使一些有能力的员工辞职,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酒店人才的流失,对酒店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四.上市酒店股市下跌。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上市酒店如如家作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价格幅度中最高股价达到50.08美元,最低股价只有9.50美元,股价一度下跌。近半年以来,如家的股价也从20多美元直线下落至10美元左右,尤其是9月下旬以来,再次进入快速下行通道,公司的持股人承受巨大的损失。

这场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大多数酒店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以商务散客为主要市场的经济型酒店则影响不大。这场金融危机主要对贸易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影响深远,这必然会导致所有的从业者减少自己的各种开支和出行计划。相反这场危机会导致各种企业会转型,转向以内销为主。而内销直接导致的是企业销售人员的频繁走动和加强企业间的销售。而经济型酒店正是以这种国内商务散客为主要市场,所以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方兴未艾。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深,不但不会抑制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反而可能会带给它巨大的商机。

换个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有利用酒店业的发展,它不但可以提高酒店的紧迫感,同时可以使酒店不断优化改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