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快数字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快数字经济建设

篇1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据共享地理空间框架

1 引言

“数字城市”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数字地球”理念在城市的引用、延伸和拓展。所谓“数字城市”,就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1]。

随着秦皇岛市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数字秦皇岛”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实现秦皇岛市各级部门间的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 数字秦皇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现状分析

2002年以来,随着测绘行政管理职能的逐步落实到位,秦皇岛市做了大量的基础地理数据成果采集工作。目前,已具备的成果有:三个建成区、沿海地区、县城及重点乡镇2624平方公里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三个建成区290平方公里的1:1000数字真正射影像图和150平方公里的三维立体模型;三个建成区144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和市区周边210平方公里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覆盖整个秦皇岛市域的平面控制网和3000平方公里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覆盖全市范围的1:5万数字地形图和4000多平方公里的1:1万数字地形图。秦皇岛市基础地理数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数字秦皇岛”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

3 数字秦皇岛建设的基本内容

“数字秦皇岛”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要建成一个“信息内容丰富、更新维护及时、共享交换便捷”的公共信息基础平台,一个以数字化的基础测绘资料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为主要结构的地理信息数据和管理平台。具体目标可归纳为“一库、一平台、四应用”,即一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一套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和四项应用示范系统。

3.1 一个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CH/T 9005-2009]。“数字秦皇岛”将在现有DLG、DOM、DEM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更新、整理、入库,配置空间数据管理软件,建立现势性强的、多类型、多尺度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2 一个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功能的数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CH/T 9004-2009]。“数字秦皇岛”将依托完善后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提取、实体加工、地理编码、整合重组等处理,研发网络化运行的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建立秦皇岛市唯一的、权威的、全覆盖的、多尺度无缝集成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3 四项应用示范系统

“数字秦皇岛”将基于所构建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从规划、国土、公安、房产、城管、发改委等其中选择三个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领域进行应用示范,并总结应用模式,在政府及其各部门全面推广。

3.4 一套标准规范与政策机制

制定基础地理数据库等基础地理数据标准;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商讨制定各部门共建共享专业数据标准、专题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管理与汇交的长效机制,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统一采集、更新与管理分发服务机制;公共平台与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等建设成果的运行、管理、更新与维护机制;公共平台推广应用与信息共享措施。政策制度的研究制定,包括秦皇岛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权威性、唯一性的认定与确立;公共平台推广应用的服务支持、技术培训与意见反馈制度;信息分建共享制度。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数据问题:由于拥有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部分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标准不同、格式不同、来源各异,有CAD格式的数据也有GIS格式的数据,有经过编码的也有还没有编码的数据;数据存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采用文件方式保持,有的以数据库的方式保存。这些数据不仅占用大量的空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管理,且管理效率低,容易损坏和丢失。

缺乏数据动态更新的机制:数据的现势性是数据的生命力所在,现实性差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降低了政府管理与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必须要有有效的更新机制和相应的财力投入。大比例尺的地形测量投入大,周期长,地方财政较难保证及时的更新,所采用的数据更新方式比较零散,更新速度慢,难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同时,政府GIS工程建设还存在大量的基础地理数据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资金浪费,没有有效的利用。

4.2 应对策略

这些信息难以满足秦皇岛市地理信息平台对地理数据的要求,必须在统一标准、统一坐标系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编辑、整理等预处理工作,最终建立一个可公用的基础性的地理空间数据库;采用统一建设、统一更新、分配使用方式,建立数据动态更新的对策和机制,实现各级部门间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

5 结语

数字秦皇岛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建成,将为秦皇岛市信息化建设提供权威、统一的定位基准和空间载体,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政府部门的各项规划、管理、决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段学军.论数字城市及其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学报,2002,(3)

2 陈军、部伦主编:《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科学出版社,200.3

3 张宇,数字城管GIS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李景文,赵福君,董星星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模式设计[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28(02)

篇2

关键词:生态经济;建设;新建区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定,获批列入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标志着我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1]新建区作为江西省第一批进入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建设,能够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一、新建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基础

新建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江西省中部偏北。新建既是南昌市的城乡结合带,又是南昌市城区的主要拓展区,所在地长僬蛴牒旃忍残虑联为一体,全区有70余平方公里面积在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内。近几年来,新建区一直致力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建设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较好的基础。现状基础具体如下:

(一)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2014年,新建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1亿元,增长10.2%,分别高于全省、全市0.5和0.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总量为64.36万人,人均GDP为50468元/人,远远高于全省人均GDP 34737元/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2014年,新建区始终坚持以保障民生为根本,最大限度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全区民生资金总投入21.8亿元,增长24.7%,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5元,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17,与同期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比值为0.9,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2014年,新建区经济较快增长,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5.7:30.3。

2014年以来,各项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氛围良好,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9亿元,同比增长8.3%。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46.29亿元,同比增长5.3%。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52.63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贡献率为39.5%,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98.44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0.3%,较去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

二、进一步加快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经济建设的措施建议

在新建区原有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上,为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格局。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一)完善生态工业体系

立足现有基础,加快改造提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壮大整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出版印刷、节能环保等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生态工业体系,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工业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吸纳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产业转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提高设计、零部件制造和成套水平,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产品链、废物链,推动产业向生态化、国际化、集群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和产品,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绿色食品产业。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结构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立足点,依靠龙头企业和项目带动,扩大基地规模、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品牌效应,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特色突出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3、出版印刷产业。培育优势企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引导产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国际印刷、数字印刷、高档印刷和特色印刷,加快传统印刷业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激光照排、CTP、数码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为代表的数字网络技术,加快动漫相关产业项目引进,逐步形成以绿色印刷为支点的,以文化创意为载体,集印刷复制、出版发行、广告、影视制作、动漫一体的新产业模式。

4、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建区着力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充分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新能源和环保设备生产规模,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产业开发、辅配件生产企业,引进上、中、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从基地到制造,从零配件到成品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二)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经营为基本途径,推广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的农产品,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推广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南昌市农业科研基地为依托,进行高科技基本农田的提升改造,采用农业新技术,发展喷灌、科技温室大棚、自动化增施肥料、反季节种养殖等技术,推广优良新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和农业特色突出的优势,实施特色农业优先发展战略,围绕畜牧、水产、果业、蔬菜四大优势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培植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区域块状农业经济格局。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商贸物流。按照“区城大商贸、城郊大物流、社区特色街、农村便民店”的发展思路,创新业态,提升档次,扩大规模,整合资源,逐步建成“核心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农村商业点”的商贸体系,形成发达的属地型商业;依托昌北机场、南昌西客站、赣江深水港码头,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圈”和“城郊物流圈”。

2、生态旅游。以“生态家园、休闲绿洲”为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发展旅游业,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形成红色、古色、绿色、金色和特色“五色”旅游格局,在市场开拓上实施“远交近攻”战略,把主要景点纳入全省、全市旅游路线。

3、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完善金融平台。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

4、信息科技。鼓励开发增值信息服务和专项信息服务,全面提升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重点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积极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和评估、科技培训等服务业,支持科技、创意企业园区建设,创建一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Z].发改环资[2013]2420号,2013.

[2] 2016年新建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2013.

[3] 陶表红,焦庚英.江西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分析[J].求实,2010(1).

篇3

关键词:改革发展,档案工作,转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已迈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为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各行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档案事业也不例外,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工作进行观念大转变、工作大转轨、事业大转型。由过去的传统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档案工作呈现出了鲜明的文化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特征。显示出了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局面。档案工作要适应和跟上新形势的发展,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工作:

1、档案工作必须由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长期以来,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封闭保守、管理落后、服务意识跟不上、利用率低。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闭门办公,档案(室)馆随处可见“顾客止步、谢绝参观、不得入内”等警示,把个档案部门列入“军事禁区、密秘部门”行列。档案工作处于封闭的环境里,工作人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弄故纸堆”,除了负责接待利用者的同志接待少数几个拿着盖有几个红印章证明的利用者外,其他人员很少甚至没有与外界接触和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封闭的档案管理模式,给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造成了一种封闭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工作只停留在接收档案、整理保管档案、坐等上门提供档案利用上。思维方式非常封闭保守、单一单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档案部门已经走出了这种传统的封闭形式。一是把档案工作由系统内部移向系统外部,由馆内走向馆外,采取多渠道、多方向、全方位的开展档案工作。二是档案价值取向有了突破性的转变,由原来关起门办公,档案资料自我欣赏转向社会、转向市场,档案资料来源更加广泛,服务更加全面。三是加大了档案工作力度,注意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多途径、多渠道发展档案事业,取得了明显效果。

2、档案工作必须由业务性专业性向社会性方向转变。档案工作确实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者不仅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等等。这一切给档案管理者在心理上、思想上产生了错觉,误认为档案工作就是单纯的业务工作,专业工作,只要管理好本级档案,与社会没有任何关系。其实,档案工作也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是党委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除了要抓好本级档案馆藏的整理、保管和利用外,还要抓好社会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依法对辖区内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要做好档案工作,让档案工作走向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档案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运用社会性的工作方法来做好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

3、加强现代化档案馆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作为档案灵魂的档案网络信息,必须充分发挥作用。档案部门必须加快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档案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数字化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的内容有,档案储存

数字化和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数字化两个方面。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建立建全网络化服务体系,提高档案工

作管理水平,做到更加快捷、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报务社会。随着产业

结构调整,企业产权变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给档案部门服务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作为以服务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档案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档案部门要在“服务”两个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围绕“服务”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服务观念要创新。论文大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的运用,档案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档案工作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抓档案资料的整理保管,而是要把档案工作提高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高度来认识。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快计算机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做到快捷、有效地服务。要利用档案服务工作,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服务内容要创新。档案工作在服务内容上,也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做到广、快、全、准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服务内容有多种形式,在新时期,最主要的就是要抓好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属于现代化管理服务内容,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快、能及时播出、滚动播出,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利用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如通讯卫星、邮电信息网络等,将档案信息出去,让利用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利用档案资料。

5、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的培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现代化管理科技知识、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关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信息开发等方面都担任着重要角色,档案工作者不仅是档案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更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与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任何一种档案信息服务方式都与操作者的水平息息相关。论文大全。档案工作创新,实质上也是专业人才的竞争。在专业人才方面必须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论文大全。要对档案人员进行现代化管理知识、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培训,培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放在应用上,要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法,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全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讲授、专业研讨、知识竞赛、外出考察等。同时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边用边学,以用促学。

篇4

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手段、目的等问题,以便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开放就是将一般可以公开的和保密期满的档案信息资源,解除封闭,向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

1、科学调整资源结构,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从而适应新时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

(1)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档案信息结构包括档案资源种类与成分的状况,所以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应从两方面入手:①增加种类。新时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档案工作者应把注意力和收集的重点迅速转移到反映社会全面生活的档案材料上来,改变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成分单一的状况。注意收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对外贸易(包括倾销与反倾销、索赔与反索赔、补贴与反补贴等活动)、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知识产权、商业信息保密、产品检验检疫等工作中所产生的档案以及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境外企业、破产企业、私人家族所形成的档案;②增加成分。在收集档案时,既要收集党政机关的档案,也要收集事业及基层单位的档案;既要收集国有企业的档案,也要收集民营企业的档案;既要收集公务档案,也要收集私人及家族档案;既要收集行政管理的档案,也要收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的档案。

(2)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指档案信息的整理与组合,如何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就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新时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包括档案的基础性整理,即通过系统化和编目工作,保持档案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固有联系;档案的研究性整理,即通过编纂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使信息价值得到升值,从而在资政、育人、存史等方面发挥独到的作用;二是新时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合,是指根据整合的目标,采取法律、行政、技术、舆论等方面的措施,使国家档案资源在结构上趋于合理,在配置上趋于优化。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成分,保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优势,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本区域形成1+1大于2的整体优势(服务能力),以及档案事业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持续提高。

2、加快数字化进程。针对目前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较低、档案网站信息匮乏的现状,加快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丰富网上信息内容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目录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数字化,必须以目录信息数字化为前提,其实质就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是严格规范档案信息的着录标引及其机读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科学选定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

(2)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全文数字化的技术实现分两种情况:如归档文件本身就是某种文本或图像格式的电子文件,只需将这类数据按规定转换成规范格式,然后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入档案全文库,建立全文检索系统;如归档的文件是传统载体的文字或图像,这类文件在转化为数字化文件时可选择以扫描图像方式存储、以文本方式存储和以文本连接扫描图像方式存储三种模式。

(3)数字化档案的采集。进行数字化档案的采集时,不仅要对档案信息的全文信息内容进行采集,还要对数字化档案的相关信息,如档案的元数据(电子文件的软硬件信息等)、背景信息(电子文件产生的背景)、相关日志(电子档案产生的时间)等都一并进行采集,并实施前端控制。

篇5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列入其中,同月国家档案局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研讨会上宣布: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由此,传统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一些档案馆已经开始对此投资建设。我们认为,传统档案馆的数字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和解决好档案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数字化档案馆进而是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建设打好基础。近年来,我们临海市档案部门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工作中数字化建设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首先我们充分认识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

1、档案数字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形势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临海市政府把数字临海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无疑是十分及时和正确的。数字档案馆是数字临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档案馆就是市委、市政府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的职能部门。它馆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数百万件档案文件,是本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数字临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临海。所以,要建设数字临海,首先要建设数字档案馆。其二,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由原始的甲骨、竹笺、贝叶、丝帛到纸质,发展了几千年,记录下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史。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馆的数字化。目前,档案馆的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应,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甚至绝大部分电子档案已经被清洗、丢失。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和无可挽回的错误。

3、社会强烈需求

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如婚姻档案,有一些农村,尤其是僻远山区的利用者要查阅婚姻档案十分清便,来回要好几天,他们迫切要求信息共享。还有一些外商投资者,他们想了解临海的整体情况,才敢于投资,那么要了解临海的详细内容恰恰只有市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特别是我们建立临海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之后,对各界人士及外商投资查阅信息更为方便,这都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1、推进档案数字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目前,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数字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3、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我们临海档案数字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数字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建设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标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骤

1、建立档案数据库。第一步,输入文件级目录。从1997年开始,我们把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输入数据库。截止2005年5月,已输入文件级目录30万多条、案卷级目录1万多条,我们准备再用1-2年将全部完成。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可边输入边打印,一方面补齐卷内文件目录,另一方面检验输入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档案数据库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二步,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实现原文件信息数字化。临海市档案馆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山林土地档案利用十分频繁,尤其知青档案已十分破烂,只有实行数字化,才能确保原件的永久保存。从实践看,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出具无婚姻记录证明,我馆由于实行了数字化管理,虽然保存着1962—2001年10多万条婚姻档案,利用者可以随到随办。而靠手工管理的市办事大厅保存着2001年—2004年不多的婚姻档案,则需5个工作日。利用者对我馆的数字化建设十分满意。

2、建立了档案局(馆)网站。并与市政务网、公众网联网实施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查阅,政策法规查询、举办网上展览,展示本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建立网上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提供全文查询,逐步实现政务公开,营造有利于当地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3、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积累工作。电子文件是未来馆藏数字档案最主要的来源。以前,进馆单位只移交纸质档案和纸质文件目录,现在我们要求进馆单位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归档双轨制,一般将电子文件拷贝两套,异地保存,并随纸质文件一并移交档案馆。这样既推进了机关档案室的电子化进程,又节省了档案馆建立数据库的工作量。

4、加大档案管理软件推广力度。电子文件是包括电子文件内容、电子文件载体和电子文件显示、修改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组合。由于种种原因,各进馆单位电子文件所依赖的软硬件平台不同,这给集成到档案数据库造成困难。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印发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对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作出了规定,规范软件和数据格式,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截止2005年5月,临海市市镇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有20多家使用了PDE档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或其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今后,我们准备加大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对新达标升级的单位要求全部安装,对已达到各类标准的单位要求在1-2年内全部安装。另外依托市政府OA网上办公系统,做到文档一体化,及时迁移电子文件。随着系统设备更新、扩充,在不同系统之间交接电子文件,及时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迁移操作,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性。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工作中我们力求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王刚同志在《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词》,《中国档案报》2000年第547期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措施

一、什么是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档案,是指将纸质档案通过扫描仪或者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等数字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图像或文本,以实现检索准确快捷方便、信息资源共享、同步备份快速简单、存储空间小、维护方便安全等功效(如下图所示)。

二、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1.是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应用与发展越来越普及,由计算机网络构筑而成的数字化环境对我们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如学生档案、医院档案等等,人们对信息共享的迫切性也越来越明显。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可以让每一位利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询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这种形势下,数字化档案管理应运而生,逐步成为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和发展档案事业的需要。

2.能够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

传统的档案材料都是以纸张为主要载体,占空间,查找不便。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使档案管理业务更加方便高效快捷,档案能够及时归档,迅速得到整理,更快提供运用,还能够准确反应档案当前的情况。通过数字化档案进行查找不仅能准确反映情况,而且可保证查询档案的准确方便快捷,而且用户不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它可以有效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从而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简而言之,数字化档案管理就是将原来纸质材料保存的档案资料变成了提供信息的数字化控制中心。

3.能够使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资源。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涵涉及到了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时,档案工作者应以档案业务方面规范化为重点为之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真正实现档案作为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目标。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便于制定统一且易操作的档案标准,从而抓好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数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不够重视

档案工作往往引不起企业或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甚至有些领导认为工作业绩要靠业务工作及经济效益来体现,档案管理仅仅是简单收存材料,对企业或单位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及档案信息的整合。尤其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进行电子设备的配备,领导不重视就不能有效配齐配全电子设备。设备不全就无法全面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

1.2 缺少数字化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要大量的数字化管理专业人才,而从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在整个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高领域、高技能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比较短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数字化硬件配备更新不及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硬件设备更新换代非常频繁。而档案工作往往引不起足够重视,硬件配备也就跟不上时代步伐及现代档案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全面开展。而且有些档案管理软件功能比较单一、参差不齐,跟不上时展需求,自动化水平低下也影响了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拓展。同时设备更新不及时,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等的冲击,导致档案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行。

2.应对措施

2.1 加强领导重视

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能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及认识水平。要不断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深化档案管理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关心档案工作者,增强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2.2 加强数字化档案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数字化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加强对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要针对不同层次人群进行因材施教,通过举办讲座、参观学习等有效进行档案知识的更新,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管理能力。要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确保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数据通讯技术等,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中。

2.3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要逐步加大对数字化设备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档案管理普遍存在基础硬件设施陈旧、配备不足等问题。只有加大资金投入,配齐专门用于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计算机、扫描仪及复印机等基础设备,才能将文字档案资料进行转化保存。此外,企业或单位还应该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计和开发先进的管理软件,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加大信息开发程度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获取信息的时效、范围、深度与广度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化档案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为档案工作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一、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概念就已经被人们提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为了方便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将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从而形成了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而所谓的数字化图书馆其实就是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对图书馆中所用的图书这种资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进而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使得读者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读取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以满足当前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标准。不过,在不同的地域或者国家中,人们对数字化图书馆概念的了解都不一样,这就使得数字化图书馆具有许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它是当前我国信息基础建设的核心内容;②是设备信息传递的重要设施之一;③必须要依附网络信息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④给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等可见,在当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其所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而且它不仅需要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对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重视,从而进一步的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二)与传统图书馆比较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基础理论建设滞后于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早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在理论准备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开始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直接导致许多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

2.关键技术的突破问题。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三、发展对策

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还要从解决问题的症结入手,从加快网络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强化版权保护、改善服务观念等几个方面正本清源。

1.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中,既要着手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统筹兼顾、合理规划。要加强领导对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意识,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软、硬设施的投入,确保自动化、网络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具备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2.大力培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时代,对于图书馆而言,迫切需要懂专业、外语、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从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建立有层次、阶梯形的人才发展模式。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以内容和收藏为中心的研究、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等作为重点,使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化、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强大集合。它对于资源而言,除依靠海量的存储设备外,数字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加强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

篇8

钟香崇:中原经济建设进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科技发展也要转型,要转到以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为主。

郑州大学教授、我国耐火材料专业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钟香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谋求经济转型中加快发展步伐。科技发展也要转型,要从过去以学习、消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转到以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为主。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当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奉献精神、攀登精神和协作精神,多出有中国特色、有世界水平的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和核心技术,占据世界科技制高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出卓越的贡献。

李俊贤: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有总体战略规划,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科研人员要一马当先,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我国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创始者和聚氨酯材料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河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有总体战略规划,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有科研人员136万人,是一笔很大的宝贵财富。建设中原经济区,科研人员要一马当先。“我们搞科技发明,唯一的动力就是报效国家”“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理解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努力工作,创新不已,造福国家。”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事。”

王梦恕:郑州地铁修建可借鉴香港模式;加大农田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在接受采访时说: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高速公路一吨货物的运输成本比高铁高出5倍,空运的成本是铁路的6倍。对气候影响不大、占地少、运量大、安全、快捷、成本低是铁路运输的最大优势。他建议,郑州修建地铁可以借鉴香港模式,以周边房地产开发补偿损失,以降低地铁票价。要地下、地上同时开发,重点开发地铁两边,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面上建学校、医院,这样可减少很多费用。香港特区政府修建地铁不仅没投资,还实现了赢利。王梦恕院士的建议得到了郑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悉,郑州地铁2号、5号线就是采用的BT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这是今后工程承包的总体趋势。

王梦恕院士建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继续加大农田改造力度,建设更多的高产稳产田,提高抗灾能力,争取做到旱涝保收,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把初级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变成群众喜欢的食品,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拉长产业链条,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

王家耀: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加快数字城市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人民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家耀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数字城市,就是城市高度综合地将公共信息数字化,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将信息化与城市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城市政府决策智能化、城市办公自动化、城市商务电子化、城市交通管理自动化、城市规划模拟仿真化、城市治安管制预警化等。

他指出,河南省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同我国东部城市相比较,河南省数字城市建设还有些问题需要努力解决。王院士提出如下建议:要理清数字城市的概念和明确建设数字城市的目的;制订基本统一的数字城市总体建设方案;长远规划,循序渐进,着眼大体系,找准切入点;必须十分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改革的互动过程;要把实现信息共享作为根本任务。

张铁岗:提升优势产业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

曾任平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指出:不能把优势产业看成是包袱,要进行科技创新,提升优势产业的水平,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9

关键词:低空;无人机;遥感测绘

当前全世界有32个国家正在研制超过300种无人飞行器,41个国家正在使用近100种无人飞行器。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建立民用无人机产业,并推动其广泛应用,而中国无人机产业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产品已经开始出口到国外高端市场。专家指出,随着无人机装备的发展和服务队伍的建设,我国已能够利用无人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无人机发展已经进入社会应用的新时期。低空遥感技术是近年来在遥感技术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技术,该技术利用无人飞机平台搭载航空数码相机进行航空摄影,采用IMU/GPS技术进行自动导航,在1000米以下进行低空作业,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可云下摄影等特点。空航测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应急救灾、突发事件处置、数字城市建设、国土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矿山监测、环境变化监测、工程设计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技术。近几年,这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

山高起降条件差、云层低,应用常规航空摄影较为困难的地区,引进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一方面可快速、高效地获取高精度航空影像,极大地提高测绘成果的现势性,大幅度提高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获取的高精度影像经快速处理后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变化监测、重大工程项目、应急救灾、国土资源遥感监测、资源开发、农林监测与估产、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对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将发挥重要作用。“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的发展和推广对测绘行业发展十分重要,是解决测绘成果现势性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城市的迫切需求。“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具有灵活机动,高效快速,精细准确,安全可靠,又省钱节约,应用广泛的优势,应用范围广、作用大,国家测绘局要给予大力支持,在全国各省测绘队伍中进行全面推广。同时,研发单位要加大研发力度、按需研发,建立起完善的无人机服务体系,解决运行维护、售后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更新等问题,建立起完整的“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

“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系统”项目成功研制出适用于低空安全获取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影像的“无人飞艇低空航测系统”技术产品,可满足大比例尺测图要求。研制成功具有自检校、自稳定功能的组合特宽角低空数码相机系统,利用特殊设计的像片重叠关系和检校软件,有效纠正因轻薄机械形变引起的误差。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边缘视场补偿相机姿态角偏旋提高精度的方法,以替代三轴云台,从而大大减轻了成像系统的整体重量,适应了无人飞行器低空航测的需要。同时,项目研发的MAP-AT/CS软件,整体自动化水平高,处理影像能力强,特别适合于处理无人飞行器低空航摄影像。

“中测系列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项目研制出的“垂直尾”、“倒桅尾”、“双发”三种型号的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具有机动性强、适用性强、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是应急测绘、新农村建设测绘等应用所急需的新型测绘技术装备。其研制的中测“双发”型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实现了雪域高原历史上首次无人机航测,开创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应用先河。同时,创新性地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无人机测绘遥感系统基于GPS导航控制的定点曝光摄影以及飞控系统控制的自动旋偏修正技术,采用了经高精度几何检校标定的小型数字相机,航摄成果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通过鉴定的两个项目的多款产品已在应急测绘、小城镇新农村建设测绘、重大工程测绘、困难地区测绘、国土资源监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经济社会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实际生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鉴定的两套“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我国航空遥感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具有设计系统性、产品实用性和技术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两个项目的产品已在国家重大工程、抗震救灾、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其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地理信息获取向全天候、全天时、实时化迈进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发展。

篇10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我市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要求,__有线电视网络自20__年整体纳入中广有线__分公司以后,体制上进一步理顺,管理力度上进一步加大,事业建设上得到快速发展。三年来,中广有线公司先后共投入5000万元,有线电视用户由20__年的14万余户发展到现在的22万户,入户率由原来的33%发展到现在的60.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__市有线电视起步于1993年,为解决发展资金问题,20__年,市广播电视局采取买方信贷的方式,从浙江天屹集团贷款3000万元举债用于事业发展,同年12月,经__市委、市政府批准,全市乡镇广电站人财物统一划转市广电局管理。划转之初,广电站工作人员仅领400元生活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没有任何保障。从20__年开始,按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情况,领取金额工资60—90%不等的数额,由于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得不到保证,加之后续发展资金短缺,网络建设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信号传输质量没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不高。截止20__年底,全市有线电视用户仅发展到14万余户,入户率仅为32.5%,建设费和收视维护费年收入仅为1400万元,网络建设的持续投入和贷款的还本付息,使有线电视不仅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出现了亏损现象,__有线电视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加快推进__市有线电视事业建设步伐,__市委、市政府和__市广电局达成共识,决定将__市有线电视网络整体纳入__有线电视传输中心,并将乡镇广电站人财物、负债整体划转。__有线电视广播电视传输中心收购__有线电视网络后,按照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的要求,组建了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____分公司,并严格按照人事部门审定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时发放,同时一次性补缴了原广电局拖欠各广电站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140万元,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中广有线____分公司成立三年来,按照中广有线总公司和__分公司的部署要求,全面实行公司化动作,大力加快__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实现了有线电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三年来,__公司共投入5000万元,对__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主干光缆线路由20__年的不足800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700多公里,是20__年的2.1倍;光接点由20__年不足500个发展到现在的1800个,是20__年的3.6倍,实现了光接点全部到村的目标;地下管网建设由20__年不足7.5公里发展到现在的72公里,是20__年的9.6倍;开通有线电视信号村居由20__年980个发展到现在的1201个,新开通有线电视村居221个;有线电视信号入村率由20__年不足80%发展到现在的98%,提高了18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由20__年的14万余户发展到现在的22万户,是20__年的1.6倍;有线电视入户率由20__年的33%发展到现在的60.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网络传输系统指标由550mhz逐步升级为750mhz,信号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传输节目套数由20__年的35套提高到47套,比20__年增加了12套,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年来,__有线电视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好转,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全面提升,不仅解决了事业发展中长期亏损的沉重负担,而且有力推动了__有线电视事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中广有线____分公司在抓好有线电视事业建设的同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__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市委、市政府专门架设了机要专线和视频会议线路,保障了机要保密工作安全运行,为全市召开视频会议提供了专门通道。按照__市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在没有增加政府财政任何负担的情况下,无偿进行线路改造,为“六城同创”积极做贡献。在__市扩大对外宣传,提升__形象的“红荷节”,市重大会议直播等宣传活动中,专项架设直播专线,无偿提供对外宣传通道,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三年共接收转业退伍军人26名,为全市的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顺利安置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市政务中心和各镇街、部门无偿架设了有线电视线路,无偿为__广电局传送五套电视节目,确保了党委、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贯彻到基层。大力支持当地经济建设,三年来,在享受国家农村有线电视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情况下,共向税务部门缴纳税金180多万元。

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打造“数字__”,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有线电视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中广有线____分公司作为广播电视信息资源的开发、经营和传输单位,是__境内推进数字电视建设的唯一合法机构。目前,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数字电视播出机房已建设完毕,数字信号已进入试播阶段。中广有线总公司将投资8000万元,采用向__城区已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赠送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方式,支持__分公司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工作,20__年,完成2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任务,20__年完成__城区所有6万用户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20__年开始__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实现有线网络双向化,推动__市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