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桂萍(1976-),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
摘 要:作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河北省的重要工程――曹妃甸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本文在系统阐述了曹妃甸地区的概况以及分析了其主要发展现状和现有人才需求模式的基础上,纵观人才流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得出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曹妃甸新区的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曹妃甸地区;人才引进;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曹妃甸地区概况
曹妃甸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毗邻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综合体。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曹妃甸先天优越的发展条件。一是交通发达,国内有铁路与高速公路相支撑,京山、京秦等铁路干线东西贯通,京沈、唐津、唐承等高速公路相互串联。不仅如此,国际海运也十分便利,曹妃甸港口距日本长崎港68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仅400海里,并有航线与澳大利亚、巴西等矿产资源国家相连。二是港口优势显著,港口是曹妃甸发展的最大优势,曹妃甸拥有深水海岸线约69.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的天然不冻港,港区拟建设包括30-70万吨级在内的263个深水泊位,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的国际化、现代化的综合性贸易大港。三是资源禀赋良好,区内拥有年产200万吨原盐的亚洲最大盐场,冀东油田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腹地广阔有支撑”,则是曹妃甸地区最真实的写照。
二、曹妃甸地区发展现状
曹妃甸新区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填海造陆超过23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高峰时期号称日均投资4亿元,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体工地”。这不仅承载着唐山市的发展梦想,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河北打造沿海经济强省战略的成败,更被视为重塑京津冀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
2013年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局面,曹妃甸新区依然向世人交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在已竣工和在建的项目为例,13年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的项目170个,总投资约2500亿元。上汽新能源汽车、首钢三冷轧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LNG码头的建成并已经开始向京津唐地区供气;国泰纸业、三石化工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华电重工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项目也已成功签约。
在重要的港口建设中,新建码头泊位12个,累计建成并运营泊位60个。与此同时,依托港口优势,曹妃甸新区积极发展港口贸易,已成立曹妃甸矿石交易公司和保税储运公司。
在交通管网建设中,水曹铁路已完成注册,唐曹公路曹妃甸段已完成路基工程,滨海公路、西港路、青龙河大桥等路桥工程也都相继开工建设。
在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型服务业中,曹妃甸地区也有新的动作。曹妃甸湿地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荣获“大中华区最美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称号。另外诸如欢乐渔谷、游艇俱乐部等旅游休闲项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
当然在成绩面前,也有很多不容乐观的事实摆在面前。曹妃甸工业区在建设之初,基于其区位、港口和资源的优势,确定了“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力”的四大战略产业。然而现实却是港口吞吐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实际贸易总量却少的可怜。尽管早在2012年曹妃甸港就跃入全国十大港口之列,但实际吞吐量中绝大部分为过境货物,仅仅是“借港路过”而已,除运输环节外基本不在本区域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曹妃甸新区另一为之骄傲的钢铁产业也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以重点企业首钢为例,一期项目严重亏损,且成本远高于同行业竞争对手。而这些将无疑为曹妃甸的“大钢铁”之梦罩上一层浓厚的阴影。
电力产业,作为工业区的基础配套设施作用不容忽视,但电力行业在经济发展的链条中占据上游位置,在循环经济仍仅限于口号的今天,也无法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
而曹妃甸地区的大石化产业也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先是2007年发现的南堡油田最终被证明是勘探不准确。其次是中石化迟迟不在区内投资,“十一五”期间中石化已经在天津启动了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理论上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和如此近的距离内在曹妃甸地区再次重复投资。
三、曹妃甸地区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庞大的资金链条和政府层面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曹妃甸新区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像人们预期中的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人才引进在整个新区发展规划中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
首先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曹妃甸的产业布局是偏向重工业化的,这与新区建立之初,正赶上中国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是密不可分的。按照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当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太需要大规模建设与消化基础能源了,而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开始从实物消费转向第三产业的服务消费,而这一切都是对曹妃甸传统产业布局的巨大冲击。相应的,产业格局在悄然发生变化的同时,人才队伍的引进却严重滞后,“在传统领域里不缺人,在新兴产业中没有人”,成了新区发展建设中最尴尬的局面。不过,令人可喜的是,在2014年初“曹妃甸地区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唐山市人才市场盛大举行,这也标志着曹妃甸新区加快了吸引高级人才的步伐,本次招聘会最大的亮点在于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囊括了传统企业范畴,更多的是把目光转向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里来。
其次在培养和吸引人才上来看,曹妃甸新区与只有38公里之隔的天津滨海新区一直处在“心照不宣”的微妙境地。显而易见,良好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林立的众多知名院校,以及几代人辛苦建立起来的与世界180多个国家,400多个港口的紧密联系,都为天津走向世界重要港口城市创造了曹妃甸港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因此人才在区域间流动的不平衡性成为新区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在曹妃甸新区所急需的大量人才中,不仅要有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认识,更要为循环经济新区建设打造先头兵的任务,而这些高素质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短缺。这就需要有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引才机制,并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努力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尝试与名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在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旅游服务、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以人才的聚集效应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大突破。
最后从留住人才的方面来看,有句俗话说得好,“事业发展要有平台,待遇留人要有收入,环境留人要有政策”。在新区一些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激发了很多海外留学人员来唐创业的热情。留美博士、国际著名无线通讯专家、3G/4G/802.11领域带头人高峡,作为曹妃甸新区引进的首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承担着曹妃甸新区范围内“三网合一”网络、终端的研发与应用,并全面负责数字化曹妃甸“智能城市”建设。
四、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之事了。在我党的十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缺的就是人才,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根本之举。”党的十报告首次把人才工作单独列为党建的主要任务之一,把人才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河北省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也曾在去年在唐山调研时,高屋建瓴地提出,“要以开放促创新,面向海外、面向京津、面向高端,大规模地引进人才,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确,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唯有人才资源才是社会发展城市创新的不竭动力,唯有人才优势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优势。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关怀的内容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篇3
关键词: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族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06-06
冷战结束以来,在世界政治的图景之中,许多地区频频发生了由跨界民族问题引发的地区冲突,成为令人关注的国际现象。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是跨界民族与国际关系互动的结果。‘表现为一方面与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既是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又是国际关系运行的衍生物;另一方面是跨界民族自身的不平衡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也容易导致跨界民族问题的出现和发展,从而使得原本就复杂的族际关系和国家间关系更加复杂。基于此,本文拟就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这个问题从理论的角度作一下探讨。
一、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形成的原因
跨界民族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同一族群被国家疆界分隔而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里。从跨界民族出现的那一天起,这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就具有这样两个挥之不去的特征,“一是该民族为政治边界所分隔,二是该民族传统聚居地为政治疆界所分隔。”与一般意义上的“民族”相比较,跨界民族出现的时间要短得很多很多。这是因为民族的产生在国家形成之前,而跨界民族的产生则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后。造成跨界民族是历史迁徙和现代国际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民族”和“国家”不完全重合的体现。
现代民族国家是1618―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的主要结果之一。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直到17世纪,欧洲才出现以拥有对一块领土的统治为特征的、在调控能力上胜过传统政治形式(如古老的帝国或城市国家)的国家。而跨界民族则是民族国家出现后,原生的同一族群因为迁徙或原生民族所生活的国家被西方国家殖民的时候,原来的聚居地被现实中的国家边界所分隔,造成同一族群跨界而居的社会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跨界民族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事情。
由此看出,跨界民族一形成就牵涉到现实政治,这种现实的政治因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这主要是这些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经由一条现实中的政治边界划分在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国度里。各个国家所采取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环境也将直接体现在这些聚居于该国的跨界民族发展的身上,最终使得居住于该国之内一部分和对面国家内部的那一部分在历史的演进下出现不平衡的发展情形。
造成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跨界民族本身属于民族范畴。跨界民族尽管跨界而居,分布在地域相连的相邻国家间,但本质上是民族的一种类型,属于同一民族形态。民族原本具有的民族属性、民族过程、民族特征和民族发展,跨界民族也同样具有。所以,民族在发展方面具有的一些基本规律,如渐进与突变相交替、分化与融合相统一和不平衡发展规律,同样也适用于跨界民族,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这种不同,在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方面表现得最充分。
二、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的表现形式
1.族群规模
研究跨界民族,族群规模的大与小或主体与非主体始终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因为跨界民族规模的分布情况常常对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走向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由于跨界民族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跨界民族在现实中常常是以不对称的形式出现,即同一个民族,分布在相邻的两个国家里,在一国的族群数量比另一国的多一些或者少一些的情形。
这种不对称的现象在现实中又包括这样的类型:(1)主体――非主体型。所谓主体与非主体是相对而言的,是指跨界民族在所聚居国家所占的比例大小的情况,是跨界民族与所居住国家的人口占多数的族群刚好重合,而跨界而居的那一部分在相邻国家则是以少数民族的形式出现,这种类型在巴尔干地区和中亚地区比较典型。以巴尔干地区为例,共分布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家,这里跨界民族随处可见,而且几乎每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在与其相邻的国家都是少数民族。比如阿族,共有600万,在阿尔巴尼亚本土的只有336万,其余的都分布在邻国;塞族除了塞尔维亚本土外,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克罗地亚和波黑,199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塞族分别占其总人口的12%和31%。(2)非主体――非主体型。这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说法,是指跨界民族在所居住的国家,就族群规模来说都占少数。在此情形下,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尽管在相邻的国家都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出现,但通常会在一个国家的人数多一些,而在相邻的国家则少一些,呈现出不对称分布的特征。这种类型的跨界民族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如今的4000种民族或种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除日本、韩国、丹麦等极少数国家被认为是单质民族国家之外,“90%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换句话说,这些多民族国家中相当一大部分存在着数量不少的跨界民族,而且这些跨界民族在所在国家的人口比例上属于非主体的少数民族。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首推中东的库尔德人。库尔德人属印欧民族的后裔,是中东地区几个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 “库尔德人十几个世纪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成为跨越国界的种族及语言群体,居住在扎洛斯山脉与托鲁斯山脉,以及伊朗西北境及邻近区域。”其中多数居住在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北部,邻近国家也分布少许。
2.经济发展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民族的发展通常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这表现为,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跨界民族可以被看作一种特殊的民族形态或民族群体。这种民族形态本身当然地具有了民族发展与演变的基本特性,所以考察跨界民族的经济发展被认为是理解跨界民族问题产生的重要视角之一。
跨界民族因为种种原因跨界而居,尽管地域连成一片,经济生活方式基本相同或相近,但毕竟是在不同的国度里生活与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他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方面越发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状况。之所以出现经济方面的不平衡发展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是跨界民族所居住的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是跨界民族所在的国家对其所推行的民族政策,还有就是跨界民族在经济生活中依据国家、社会和自身因素所进行的行为选择。
在这三个因素中,国家所采取和执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和民族政策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对跨界民族的发展具有主导性的作用;跨界民族自己的行为选择属于主观方面的因素,它发挥作用通常是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件的基础上来实现自己的行为选择和经济发展的。基于此,由于跨界民族 居住在不同的国家里,各个国家采取和执行社会经济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差异性,再加上跨界而居的同一民族的不同部分所进行的行为选择,这样多种因素的合力使得原本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的同一族群最终因为一条边界线而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与差距。
跨界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两个层面,即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在内部,跨界民族同国内的其他族群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民族社会的“结构性差异。”外部,跨界民族同居住在另外一侧的同胞在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方式的有一定的区别。国际社会中的跨界民族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体现的,比如科索沃的阿族问题。科索沃阿族原是南斯拉夫时期众多跨界民族之一,与相邻的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阿族原为同一民族。众所周知,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南斯拉夫联邦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由北向南基本呈现三个层次: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为发达的“北方”,波黑、马其顿和科索沃属贫困的“南方”,塞尔维亚处于联邦的平均经济水平。资料显示,当时科索沃的人均GDP仅是斯洛文尼亚的1/4。对于科索沃地区的发展滞后问题,联邦政府采取的是“输血”的发展思路,由此导致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异议。发达地区埋怨受援地区等、靠、要,狮子大开口;落后地区则一直认为联邦提供的资金太少。科索沃的阿族人的经济方面的差距与遭到的异议,长期受到相邻的阿尔巴尼亚的高度关注。这种由跨界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贫富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利害冲突随经济危机的加深而日渐激化,从而使民族关系紧张,族际冲突加剧,联邦离心力日益增长。1990年,米洛舍维奇政府通过带有大塞尔维亚主义倾向的修改宪法,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权利后,科索沃的阿族和对面的阿尔巴尼亚采取抵制的政策,再加上外部力量的介入,最终引发了科索沃危机。
3.政治认同
跨界民族的认同具有多重性,而政治认同是最为敏感和重要的,对跨界民族和对民族国家都是如此。由于“政治认同是人们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对政治权力的信任、对政治价值的信仰”,所以跨界民族的政治认同体现为居住在国界线两侧的不同部分对所居住国家的归属和效忠。
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不同的是,政治认同自始至终是一种排他性的政治行为,不存在模糊化的空间和机会。换句话说,跨界民族尽管是同一个族群,但其政治认同却是各自对所居住的国家进行认同和效忠,一般不存在对相邻的两个国家同时产生归属感,不可能同时认同两个政治实体,不允许同时对两个政权进行效忠。因此,随着历史的演进,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最终的认同很有可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不平衡性越来越明显,乃至最后形成各自的认同。
深入地看,造成跨界民族政治认同的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实与跨界民族的形成有着天然般的关系,即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分野和族群的自然迁徙的双重作用的结果。对于前一种情况,这主要是现代民族国家之间边界的划分是政治行为,其间可能将同一族群分隔在不同政治疆域之内,为此民族国家不允许跨界民族存在对自己发生认同之外的其他认同,这是由国际政治的本性决定的。对于后一种情况,这是伴随着邻国之间政治分野的正式形成,迁徙的“移民很少经过任何母国的‘计划’,而且更少发展出稳定的从属关系。”
跨界民族的政治认同是一个经由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升华过程。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先是形成民族认同,然后在政治理念的作用下形成对所在国政权、价值、制度和观念的认同,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社会中的人来说,认同是历史演进的最终结果,其包含了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族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通常还包括共同的宗教。……政治理念则是民族认同的基础。”跨界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的认同,而对所在国家的政治认同是高层次的认同,最低认同通常要让位于最高认同。尽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的国家认同呈式微之势,甚至有可能出现对民族国家认同上的危机,但这不能说人们可以放弃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显然,这种最高认同和最低认同是跨界民族实际存在并且也是必须恪守的底线,模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造成存在着跨界民族的邻国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因此,对民族国家来说,要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敦促跨界民族明晰政治认同,同时理性看待民族认同,两者都很重要。
4.社会适应
对跨界民族来说,无论是居住在哪个国家里,始终都面临着族际关系的适应与协调问题,族际之间的协调是通过各族群之间的适应程度来衡量的。跨界民族的族际关系其实就是跨界民族在所居住的国家里,通过各种方式同其他族群发生联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族际关系的适应性可以通过对“文化、社会交往、族际通婚、民族意识、民族偏见的消除、民族间歧视行为的消除、观念和权力冲突的消除”等基本的变量来进行考察。由于跨界民族是分布在社会背景不尽相同的国家里,原本同一形态的社会群体可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发生程度不一的社会变异,最后形成不平衡发展的状况。造成跨界民族社会适应程度的不平衡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民族的心理认知、民族国家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民族政策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显而易见,除了民族自身的心理认知属于主观层面的,其他都是由民族国家及民族社会之客观因素决定的。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如果是分布在该民族本身就是主体民族的国家里,它在与其他族群之间处理族际关系的时候,通常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如果是作为非主体民族的身份居住在邻国里,它们在处理族际关系是就显得很谨慎,是积极融入所居住国的主流社会,还是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处处“特立独行”,这要看处于边缘地带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与民族国家围绕观念、利益和权力博弈的最后结果。
一般来说,其结果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国家推行积极的民族政策的条件下,跨界民族会自发地、主动地在社会交往中与其他族群加强包括文化、婚姻和经济方面的联系与互动,逐渐从观念层面有意识地淡化一些包含着民族主义的思想因子,融入所在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即“落地生根”。再就是基于国家对居住在其疆域之内的跨界民族采取消极或高压的民族政策,处处提防跨界民族;与此同时跨界民族一直抱着“落叶归根”的观念,与其他族群之间的关系处于隔膜状态,从不往来,很少交流,缺乏包容,相互防范,互相排斥,以致最后主体民族的出现针对跨界民族的排外意识,而跨界民族因受打压而滋生分离意识,且寻求对面同胞或外界力量的支持与保护,从而引发紧张的族际关系甚而紧张的国际关系。
5.文化流变跨界民族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文化层面最为充分。众所周知,民族原本被视为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同时,还由于居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逐渐发生文化变迁或文化变异。这种文化的变迁或变异是原来民族自身的文化遭遇异民族的文化碰 撞后而发生的转型或适应性发展,这一过程通常被视为涵化(Acculturation)。研究表明,涵化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或事件,是本文化从异文化获得新的文化因子,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对新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过程。
跨界民族文化流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跨界而居的同一族群在最初的时候保留了较强的文化认同倾向,随着与异文化的接触、吸收与适应的缓慢演进,原来的文化认同越发呈现出从稳定走向变迁、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具象走向抽象。这是因为文化认同的建构“是多重的识别实践的复杂的时间性互动,这种识别发生于主体或人群的外部和内部。”跨界民族的文化流变还表现为分布于不同国度里的同・族群,其在社会生活中所采取的制度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差异。比如中国的景颇族与缅甸的克钦族是跨越中缅边界的同一族群。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大约300多年前从其故地江心坡地区迁徙到德宏地区并不断向四周扩散。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景颇族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以制度为例,有原始民族的贡萨制(the gumsa),也有分化特别厉害的贡萨制;有贡老制(the gumlao),也有类似傣族的土司制,还有类似汉族的地主制。在缅甸一侧的克钦人则是在一种贵族的贡萨制与民主的贡老制之间来回摆动的制度。
研究还表明,跨界民族文化流变的不平衡性是由族群文化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即“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跨界民族文化流变的理解,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纵深的角度和文化系统横向联系的角度共同探讨,实现整体性的把握,最终才理解“由于各种合力的情况不同,所引起的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三、跨界民族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跨界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喜好与否而实际存在的,并在一些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成为令人关注的一类族群。从其产生的最初时间来看,至少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这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中,跨界民族越发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情形。这种不平衡性,通常体现在上面所分析的族群规模、经济发展、政治认同、社会适应与文化流变等方面。并且,各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也在现实的族际关系以及相邻的国家间关系中产生了大为重要的影响。为此,有必要从宏观的层面来审视一下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
首先,跨界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是跨界民族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基本规律之一。如前所述,跨界民族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产生的衍生物,是“民族”与“民族国家”不完全重合的体现。可以这样的推断,只要这个世界还是有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跨界民族就不可能消失,哪怕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当今的许多民族国家出现了新的分裂形式,国家认同变得越发困难,民族国家正经历着根本的转型,但是民族国家短期内却不能消失。显然,分布于如此之多发展迥异的民族自然地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跨界而居的族群更是如此,且这种不平衡性短期内不会消失,相反却可能加大不平衡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07-03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不平衡的,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本身存在着严重缺陷,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危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不仅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重视,县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也受到各界的关注,其研究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统计分析一个省域内市县之间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以分析和判断该省市县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状况和经济差距,对于在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更好的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经济发展的策略,促进县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法对江西省人均GDP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省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以为该省发展提供借鉴。
一、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笔者收集了自1987—2010年以来,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研究中选择了市县为最小空间尺度来研究,主要是考虑到市县是相对完整而独立的行政单元,如此比一般的采用地级市为最小的空间尺度的研究能够反映更微观的情况。
在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1987—2010年间,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动,其中,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撤销鹅湖区、蛟潭区,设置浮梁县;1997年,国务院批准萍乡市撤销上栗区和芦溪区,分别设立上栗县和芦溪县;2000年吉安市取消宁冈县的行政级别,统一纳入井冈山市管辖;2010年共青城市获国务院批准为县级市,从而独立于九江市,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笔者对这些市县的数据进行合并,将江西省分为88个市县。其次,本文按市县所属地级市分为11个组来动态的分析其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来考察地级市之间经济政策的差异对市县之间经济的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三,已获得的2000—2010年的统计年鉴中提供了各市县的人均GDP的数据,但是1987—1999年的统计年鉴中未提供人均GDP和年平均人口的数据,只提供了地区生产总值和年末总人口的数据。因此为了保持数据算法的一致性,考虑到年末总人口与年平均人口差距较小,文中所指的人均GDP均是由GDP和年末总人口计算而来。
二、水平测度指标的介绍
1.变异系数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基尼(C.Gini)于20世纪初期率先提出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经验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平衡状况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能较为客观、明了地反映和监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这一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采用,具有普遍可信度[2]。基尼系数没有取区域指标平均值的偏离值,而是把所有区域的指标值取对差,然后加总所有对差的绝对值,再通过除以全部区域的数量和区域
三、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水平测度指标值及其解释
1.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
结合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来看,1987—1993年间,江西省域经济差异的基尼系数介于0.2~0.3之间,经济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1994—2001年,基尼系数介于0.3~0.4之间,其经济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从2002年开始,基尼系数就一直大于0.4,说明江西省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处于不平衡状态。
2.泰尔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其解释
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江西省各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度量和分解,估算了其区域经济差异的水平,从水平测度指标的结果来看,1987—2010年这二十四年间,江西省域区域经济差异在经历了四年短暂的缩小之后逐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从基尼系数来看,2002年以来,其基尼系数就一直大于0.4,也就是表明自2002年以来,江西省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处于不平衡状态。另外,从泰勒指数的分解来看,引起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已由区域内经济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差异。因此,在江西省未来的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要注重市县内经济差异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市县之间的经济差异,均衡区域之间的发展公平,促进整个江西省域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喆.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和成因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21-28.
[2] 中国经济时报.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的可信度和局限性[EB/OL].金融界,2010-05-24.Http://.cn/2010/05/2401107513342.shtml.
[3] Theil H.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M].Amsterdam:North Holland,1967.
篇5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鄂尔多斯
一、鄂尔多斯总体经济概况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市位于西南部,2001年2月26日,由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市。目前鄂尔多斯市辖7旗1区。土地总面积8.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4.79万。目前,鄂尔多斯已经从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鄂尔多斯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4633万元增长为1150910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44元增长为7516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00元增长为6123元;地区生产总值跃居第2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世人瞩目,“鄂尔多斯现象”、“鄂尔多斯模式”和“内蒙古现象”等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鄂尔多斯7个旗在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和交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突出。从各旗的生产总值上看,2005年内蒙古排名第4位的准格尔旗是排名78位的鄂托克前旗的9倍,2006年内蒙古排名第2位的准格尔旗是排名80位的鄂托克前旗的12倍。2007年排名第2位的准格尔旗是排名76位鄂托克前旗的13倍。与鄂尔多斯其他5个旗相比,杭锦旗和鄂托克前旗生产总值不仅基数小,而且增速也比较慢(见表1)。研究鄂尔多斯绩效差异对于该市经济长远发展和促进各旗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2008)整理。
二、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
在文章《旗县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权重分析――以内蒙古农牧区为例》中已构建20个旗县级政府绩效评价指标(见表2),并且计算出二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W=(0.251,0.170,0.167,0.114,0.104,0.067,0.085,0.043)。所以,确定旗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需要先计算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再计算三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
(一)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010年1-5月,针对内蒙古69县(旗)政府官员、研究专家、成熟公众三类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效样本200人)。对政府绩效考核20个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可归结为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满足AW=ImaxW。并将归一化特征向量W作为三级指标的排序权重。特征根法中的最大特征根Imax和权向量W,可用Matlab软件直接计算。在层次排序后,当Imax=n时为一致阵,当Imax>n时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的计算公式:CR--CI/Pd。CI=(1max-n)/(n-1)。RI的取值见表3龚木森、许树柏1986年重复计算IOOO次的平均随机数值。当CR
利用二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和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的权重可以计算得出三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4。
(二)鄂尔多斯7个旗政府的绩效排名
对应表2,2007年鄂尔多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增量和存量数据均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增量数据的计算周期为2005-2007年。结合三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计算得出7个旗政府绩效排名(见表5)。
三、鄂尔多斯7个旗政府绩效排名的思考
对内蒙古旗县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及鄂尔多斯7个旗政府绩效排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篇6
关键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服务业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货物贸易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世界各国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在调整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增长方向,展现出新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92450亿美元。因此,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预测服务贸易在未来将可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起点较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迅猛,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自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主要以服务贸易的出口为主,导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算是服务贸易大国。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是713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7.7%,其中进口为4248.1亿美元,出口为2881.9亿美元。
(二)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贸易的发挥速度越来越快,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最具影响力主要是旅游和运输项目。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我们国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机会逐渐增L,促进了旅游和运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促使很多新兴服务贸易的产生,从2016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出现变化,新兴服务贸易的优势逐渐凸显。我国新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和优化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我国新兴服务贸易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巨大贡献。
(三)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
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服务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深,但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服务贸易都处于非平衡状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服务贸易的顺差或者逆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是我国服务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逆差。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在1995~2008年间逆差程度逐渐加深,在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峰,逆差额超过115亿美元,长期的服务逆差,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时期长,我国在1995~2014年服务贸易出现持续逆差,逆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四)我国服务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不断加深
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逐年提高,而且增长速度快,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占比分别为10.3%、10.8%、11.5%、12.3%和15.3%。我国2016年前三季度中服务贸易占国际对贸易总额的比重升至18.0%,与2015年相比,同期提升3.4%。
(五)我国新兴外包服务迅速发展
在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中,旅游、保险、金融和特许服务等行业发展速度快。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我国服务外包领域不断创新,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型不断涌现。在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快速发展,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到978.8亿美元,执行金额达到67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0.3%。目前,我国许多服务外包企业正在积极拓展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加强与亚美欧等国家在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等领域合作,承接服务外包。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
为什么服务贸易越来越重要,我认为自经济全球化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也没有很大的限制,各国人民可以友好交往,大大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服务贸易在世纪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各国可以吸引外资从而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这也就导致各国在逐渐降低贸易壁垒,从而引入外资,提高国际生产总值。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需要逐渐消除贸易壁垒,这也是为什么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大于传统服务贸易项目。我们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可以看出,由于新兴服务产业的产生,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服务贸易的发展将越来越繁荣,对于新兴服务贸易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所以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将有可能逐渐被新兴服务贸易所取代。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不平衡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发展服务贸易,该国服务贸易都将存在非平衡状态,只是不同国家非平衡程度不同。影响服务贸易非平衡的因素是很多的,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从地区分布上进行分析,世界各国分布的地理位置完全不同,不同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同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力是不可忽略的,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造成发展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其次是从行业分布上进行分析,服务贸易中的行业众多,分布范围广泛,不同行业的服务贸易总量也存在差别,在服务贸易当中旅游、运输、保险和金融等贸易金额较大,因此造成服务贸易行业分布的不平衡性;最后是从产品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品主要依靠大量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产品,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教育水平都很高,他们主要是以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产品为主,因此造成产品结构方面的不平衡性。
(三)贸易壁垒的日趋隐蔽化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存在关税问题,那么是否服务贸易也存在关税问题,答案当然是没有,虽然服务贸易不存在关税问题,但是服务贸易也同样面临非关税壁垒。服务贸易逐渐趋向自由化并且影响整个服务行业,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通常都会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他们通常制定一系列外贸政策,来限制外国服务贸易企业进入本国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政府一般会对本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出口采取隐蔽性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
(四)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全球化自提出以来得到很好的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也逐渐进入全球化阶段,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服务贸易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借助劳动力进行加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服务贸易不在像以前仅仅借助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交易,服务贸易的重大创新在于利用知识、技术和资本,逐渐转向非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服务贸易。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
自从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目前我们很难分辨有些交易活动是属于制造业、农业还是工业,因为服务业几乎遍布所有行业,这些行业相互渗透、融合。各个行业也M行跨界发展,逐渐向综合性行业靠近。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产生,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企业可以预测市场的潜力,潜在的客户群,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发展。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拓宽了服务贸易的范围,降低了跨境交易的成本,也使得服务贸易的组织形式、交易方式和交易对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世界经济完全有可能达到高度服务化,因此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国服务贸易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二)服务贸易发展趋向不平衡
服务贸易的发展一般是处于非平衡状态,而我国也是如此,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存在非平衡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分布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一直拥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而新型的高技术服务贸易产业还不够成熟,还不足以对我国服务贸易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为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因素、历史问题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因此,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还将持续。
(三)服务贸易的高科技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也逐渐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前进,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也表现出智能化和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服务贸易近十年来快速发展,这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产业不断涌现,比如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服务的发展,在传统行业和传统服务中也将应用高新技术。我国也将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工作,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优质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种类应该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服务贸易结构合理化,这样有利于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约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对服务的需求也很大,所以我国一直以来进口额远远大于出口额,存在长期逆差,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现状,应该调整我国服务业的结构,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文章我们应该重视培养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当我们拥有众多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时,服务贸易的结构改善、产业的优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创新才能得到持久发展。政府可以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培养试验点,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基础。全球经济化以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方便,我国企业应该多和优秀的跨国公司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优秀跨国企业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服务贸易企业进行创新。我们应该大力支持服务贸易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我国大部分服务企业还在利用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企业经营,政府应该大力支持服务贸易企业从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莉.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
[2]胡毅韬.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国际商贸,2012(07).
[3]施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3(03).
篇7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094- 03
2010年教育部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在贯彻执行该办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平衡的中等职业专业结构和布局,由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颁发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并专门成立课题小组,开发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信息管理软件。该软件的运行从技术上规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申报/备案程序,同时梳理了专业分布现状,为构建产业与发展相平衡的中等专业结构和布局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文章结合四川省产业结构现状和该软件采集的2011年专业设置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平衡性。
1 四川省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人。
4 四川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对策
4.1 增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力度
四川省中职学校实施属地化管理,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上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给予指导和建议。依照《办法》,一定程度上加大调控力度,对重复设置的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提升专业的集中度和聚集度。
四川省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产业结构等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全省统筹力度,促使专业布局的合理化,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及时掌握本区域内专业结构,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地区之间进行沟通,形成他市交流,专业互补,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对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专业,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
4.2 加大对涉农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9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快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紧对涉农专业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重点办好一批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探索有关部门通过合作共建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服务现代农业和新一轮“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优先扶持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普遍提升农业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使其成为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第一产业在校生人数远远低于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没有达到“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四川省中职学校应增设农产品营销与储运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等专业,加快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4.3 加快优势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近年来,四川省为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部署,正推进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四川省中职学校应加快对优势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为产业带、产业链的发展及时输送适合的技能型人才。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为前提,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相平衡,才能有利于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梅. 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 郭阳. 莱州市中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篇8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对策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带给我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大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各种经济活动,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体。
从世界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明显各国经济的联系和密切将进一步提高,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这对各国经济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我国经济形势看,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进一步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参与经济全球化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1]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实现经济技术发展的超越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沿海地区到内地区域不断延伸,所要投资的规模、领域也进一步扩宽。许多国际跨国公司不断投资中国市场;我国地方政府也在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吸引外资,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被纳入世界经济范围,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世界产业结构紧密联系,不断加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要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3.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缩短了我国企业产品的研发时间,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的领先,而且我国许多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世界领域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这对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外资注入及外企进驻导致部分企业倒闭
外资巨额注入和跨国公司的强势进驻,使我国民族经济受到了威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要消除贸易壁垒,允许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开设经营,这必然使得拥有雄厚资金以及先进技术的国际跨国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的竞争对手,使得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面临破产或者被兼并。
2.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均衡化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到均衡性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能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会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综合国力增强,但是各区域发展的非常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力,将会加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
3.金融安全影响增大
经济全球化势必影响金融行业,而我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敏感和复杂的部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影响不断增大。目前,我国人民币正经受升值的压力,国际游资不断在我国金融市场冲击,这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一)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商品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对经济体制改革做进一步地深化,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参考国际经济贸易惯例,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相关配套的经济法规和制度,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发展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改变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并使之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服务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一种发展手段,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一系列从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因此,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服务也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措施。
(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防范金融安全
顺应经济全球化,就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金融行业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要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宏观调控机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不断健全经济市场的风险约束机制,完善对金融的监管,保障金融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为加速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各种有利条件,发挥我国经济体制的优势,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我国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不断在世界上取得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钟伟.王燕.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J].商业经济评论.
篇9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篇10
[摘要]“教育是经济增长源之本”已经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实际所证实。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我国拥有浓厚的教育底蕴,但是我国教育投资支出的现状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却存在着巨大差异。当前我国教育投资支出的总量、结构、效益、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具体分析教育投资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与发展一直是一国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被经济学家所认识。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已经比较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自舒尔茨开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把教育投资当成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当前,教育投资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
二、我国教育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不同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教育投资发展水平也有比较大差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用于教育投资的数额有限,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投资总规模不同。此外,我国在各区域教育投资结构不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主要分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包括普通中学及职业中学)、小学、其他等,在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状况、地理环境、民族构成、文化教育基础的差异很大,形成为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根据国家教委统计资料,我国在“十五”期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我国各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相对平衡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的突出矛盾,教育投资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性在教育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在理论研究实证方面,郑丽琳(2006)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采用1996年~2002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模型表明,教育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各有不同,差别较大,东部最为明显,而中西部明显偏低。目前,产生教育投资效应区域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在各区域投资规模和结构的不同。然而,在和谐社会建设和“十一五”规划下,我国各地政府对教育投资加强了重视程度和支持李度。最近,南昌市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城区加快示范性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四个城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迅速制定实施方案,规划区域内“十一五”期间教育网点建设。按照南昌市市政府的规划,2007年至2010年全市城区将规划新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15所、改扩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2所,总投资达5亿元,将基本消除目前存在的教育盲点,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完善、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学校网点。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区域教育投资的有效措施
1.加大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
基础教育是三级教育模式中的“塔基”。因此,必须加大对我国各区域基础教育的投资。在我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中国农村占有总人口数四分之一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能否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是关乎中国改革“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而加大对三农的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我国各地政府应在其中担当起主要的责任。今后,需要加强中央、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和财政供给水平,并且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12年义务教育。
2.扩大对我国各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
今后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农业实用型技术教育或者培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大量实用型人才不仅可以繁荣城镇经济,而且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不太符合实际的,而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在职培训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农民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实用性极强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可以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本地经济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缩小中国城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差距、协调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决定性作用。
3.构建市场经济下的多样化的教育投资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教育投资模式应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以国家财政为主的教育投资,应当大力发展我国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教育融资多渠道化,鼓励和支持多方筹资用于教育,积极鼓励兴办民办教育,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加大整个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高度;最后,教育投资管理法制化也必不可少,我国义务教育法体系的日臻完善能够为提高教育投资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总结
我国教育投资近几年有了明显增加,发生了巨大改变,无论在投资总量还是比例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投资比例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我国增加教育投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仍然是一个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丽琳: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区域差异[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4)
- 上一篇:减轻空气污染的措施
-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与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