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育叙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继续教育的内容
活到老、学到老,也不可能精通各方面的知识。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艰巨,时间精力有限,什么都想学,什么也学不好,因此实事求是地选择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十分重要。实事求是地选择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对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益,增强能力素质,改进教学工作,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解答高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我们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搞好教学十分重要,直接关系能否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讲正确,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直接关系到学生求知源泉的质和量,做到不误人子弟。要结合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发现问题和弱项;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强固强的针对性。
二、用结合实际的方法推行继续教育的深入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把继续教育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继续教育中解决问题,推进继续教育的深入,使继续教育和教学活动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总结是汲取经验、借鉴教训好方法。要结合教学活动情况,分阶段、有目的的经常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的存在的问题,知道继续教育的深入。要结合学生的反映,领导、同事的教学评价,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实事求是地估价继续教育的收获。成绩要肯定,好的做法要坚持,薄弱环节要补强,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
三、 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深刻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的能力素质制约着学生的能力素质。随着新课改要求,大量的新知识、新观点、新内容需要我们去学习、理解和消化,手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迫切需要我们通过继续学习来掌握。如果忽视继续教育,安于现状“吃老本”,必然“江郎才尽”,教不好书,也育不好人。只有搞好继续教育,不停地给自己“充电”,及时掌握适应教学要求的新知识,不断高能力素质,才能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方法总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上,追求教学的最佳质量和效益,体现了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继续教育搞不好,不能及时跟踪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就可能看不懂,学不会,用不上,停留在落后的教学方式上,不利于教学的发展,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搞好继续教育,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心身健康,爱好广泛、品学兼优、开拓性高中学生,向高等院校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 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搞好继续教育
读书如沙里淘金、集腋成裘,只有长期刻苦学习,才能有较好的积累和收获。部分高中教师感到琐事太多、活在太累,腾不出时间,静不下心,学不进东西,搞好继续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树立搞好继续教育的信心,挤出时间坐下来,排除干扰静下来,集中精力学进去,一锲而不舍的精神搞好继续教育。
静下心来读书,常常是冷雨敲窗、孤灯为伴,费精神,耗体力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同时,读书有使我们释疑惑、长见识、事理,在工作、生活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继续教育不论是组织安排还是个人自修的,最终要靠自己的刻苦学习去完成。要不怕苦,把刻苦学习当作对自己意志品质的磨炼,在刻苦学习中发现培养读书的乐趣,增强搞好继续教育的内动力。
要克服畏难心理,树立信心,以搞好继续教育为己任,增强勇气,不被困难吓倒。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入,温故而知新;要端正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者为师不耻下问,虚心求学;要处理好工学矛盾,工作不忘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在工学矛盾突出时候,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搞好继续教育,要处理好内外关系,争取组织、领导、家人、同事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要发扬“钉子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不放松、不放弃,坚定不移,矢志学习。要戒“懒”,克服怕学习、贪闲耍、不爱学习的不良习惯;要戒“散”,克服随便翻一翻,看一看,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重点不突出,不讲学习效益和质量,把继续教育变为走过场、做样子的现象,要戒“软”,克服不求深入,不求甚解,遇到难题绕道走,不懂不会不过问,盲目追求字数、篇数的现象;要戒“满”,克服“差不多了”现象。
篇2
一、高尚的人格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纯真美好的高尚人格。具体地说,即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厚的热爱之情,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有宽阔博大的心胸。唯有如此,学生才对老师有信赖感、敬重感,才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才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反的,如果一个老师思想道德低劣,教师缺乏敬业意识,不懂得尊重学生,在名利面前斤斤计较,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面对优秀生笑容满面,面对落后生一脸失望甚至不屑,那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产生反感与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
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应该跳出世俗功利的圈子,把真实、质朴、自然当作生命。
二、深刻的思想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课内的东西,还要联系广阔的现实生活,把来自生活的语文融入生活中去,用生活之水浇灌语文之花。为此,语文教师必须熟悉、理解现实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认识。
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分析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此,语文教师必须用心感悟、认真思考教育,对教育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认识。
一句话,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文章、思考生活,教师的思维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思维的立足点必须要高。
三、深厚的底蕴
语文教学是一门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也是一门最能显示教师的知识涵养与文化底蕴的艺术。为了增强自己的底蕴,语文教师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做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教学中,有些教师很注意学习,底蕴深厚。如有的自觉主动地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行为,并且注重“广博”与“精专”的结合,有目的地去了解历史、哲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有系统地去阅读学习古典诗词,并且对报刊时文经常翻看,在课堂上便能广征博引、举一反三;如有的热爱祖国语言,喜欢积累优美的语言,钻研文字的使用,并且经常练笔写作,具备相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机智,课堂语言规范、简明、优美,有磁性,课堂上便能舌绽莲花、纵横驰骋。
一句话,教师的知识与文化底蕴深厚,课才能上得活泼、有灵性,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他们在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四、心中有教材
教材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挖掘有深浅之分,方法有巧拙之别,教授有死活之异。具体说来,备教材要从下面几方面去用力。
首先要选好导入的“点”,即教授新课时,要深入开掘教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用此突破口“钓”住学生的胃口,诱发其想象力、感悟力和思考力;其次要选好深化的“点”,即在导入之后,能够扣住学生的疑点、文章的重点选取数量适中的“点”,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精微处”思考;最后是“连线”,即考虑点与点之间的衔接过渡,力求顺畅、自然、清晰,使学生能有效的接受文章表层与深层的东西。
一句话,只要教师吃透了教材,用活了教材,语文课堂就会活水充盈,学生就会喝到甘甜可口的知识泉水。
五、心中有学生
我们有时可见这样现象,有的教师满腹经纶,知识渊博,功底十分深厚,然而课堂气氛却沉闷压抑,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还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真正站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角度来上课,不能浮在表面,高谈阔论,只追求热闹而不注重实效;二是对同学整体上、个体上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要了如指掌,不能僵硬地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教;三是要注意可接受性这一条原则,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讲得过深或过难;四是注重学生的思维状态,设疑要注重质量,有难度有层级,不能随意而为;五是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中的每一处细小的错误,都要让他们认真对待,不能漠然视之。
一句话,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去阅读,去质疑,去分析,才能使学生练就一双慧眼,练出一颗慧心,才能避免出现教师在上面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心如枯井的尴尬局面。
六、心中有技巧
语文教学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要达到教与学的默契和谐,达到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统一,课要上得有序、有法、有用。
具体地说,有序即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灵活、集中、合理,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内驱力,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而不是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有法即要娴熟地掌握常用的教学技巧,如导语的设计,如设疑、质疑、释疑的方式,如课堂气氛的调控、课堂节奏的把握等;有用即要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既进入感性化的情绪,又进入理智化的情绪,最终进入满足和觉醒的成功体验状态。
一句话,要创造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善于给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使学生主动自觉得参与到教学的情景之中,最终在知识的积累上得到深化,在能力的形成上得到深化。
篇3
高语课标严重脱离了基础教育的实际。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学段,高中语文教育仍属基础教育范畴,并非专业教育。高语课标不仅以必修课的形式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以选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及“语文综合应用”等专门领域,都要有相当的造诣。
在这些专门领域,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知识,阅读大量(或相当艰深)的作品,还要有相当的评价能力和创作能力。如“小说和戏剧”这个模块,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分辨精华和糟粕,作出科学的评价”,“学写文学评论,能力求表达出自己独特新颖的见解”,“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戏剧作品”,要组织文学社团,“对感兴趣的小说、戏剧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写作小说、戏剧作品”。这就是说,学生既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研究者,还要成为“小说与戏剧”的创作者。其他选修模块都有类似的要求(恕不一一摘引)。这样的要求,即使是专门研习语言文学的大学中文系学生也嫌太高了,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对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学生呢?显然,高语课标完全忽视了高中语文的根本属性――基础性,竟然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强加于高中语文,这是高中语文无力承担也不应当承担的。
高语课标也严重脱离了高中语文教学计划的实际。根据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高中语文按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高一每周5课时,高二、高三每周4课时计算,总共只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毕业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也就是说,高语课标规定的每个模块,要在36个课时内完成。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个模块,看能否在36课时内完成。
例如高语课标推荐的选修课程“唐诗鉴赏”,看看它所提出的六项要求和所需的课时吧:
①“选读唐代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重要诗歌流派和诗人的代表作品”――唐代的诗人数以千计,唐代的诗作数以万计,从中锁定15位能涵盖四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平均选取每位诗人的代表作品10首,共计150首,该是很低的要求吧?以每课时学习3首的速度(达到一般理解,效率不低)计算,需要50课时。
②“对所读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独立的评价”――如果要求对所读的所有作品都有“新的发现”,都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独立的评价”,且不说学生的能力是否达得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达不到),单说要查找、翻阅、摘抄相关的资料,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吧?就算每首作品只用1课时,那还得花去150课时。
③“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节奏、修辞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要达到如此专业化的要求,学生该要多少时间来历练啊!这历练的时间姑且不作计算,仅就相关的知识总还要花时间学习吧?那么,再加上20个课时不为多吧?
④“了解有关诗词格律,运用诗词格律知识赏析唐诗作品”――诗词格律可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问,不但要了解还要运用这些知识,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有几人能够办到?姑且不说难度了,单说学习这些东西要花的时间,再加上30个课时不为多吧?
⑤“联系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了解唐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对唐代诗歌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特色有初步的感受”――要把握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和唐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这不仅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的“史”书,还要大量阅读除唐诗以外的古代诗歌作品。就算读三本“史”书和150首(唐诗以外的)古代诗歌,再加上80个课时不算多吧?
⑥“结合有关的‘诗话’(如《历代诗话》等)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于所读的唐诗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就算此处要求的“评述”可与第②处“评价”重合,仅阅读“有关的‘诗话’”和“相关资料”,也要花不少时间吧?那么,至少还得加上20个课时。
以上六项,共计350个课时,几乎达到了原定课时的10倍。这还只是就一门选修课所作的最谨慎的估算。其实,每个“模块”(包括必修和选修)都要大量超支时间,把这些超支的时间加起来,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不会少于2000课时吧)。这超支的时间到哪里要?能向课外要吗?显然不能。语文只是高中开设的十几门功课中的一门,高中学生除了学习语文外,还要学习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劳技、体育等学科,其中多数学科都有相当的课外作业。学生的课外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在各学科的“瓜分”之下,早被抢得一干二净了,还哪有那么多时间留给语文?何况语文的胃口也太大了。
篇4
(一)对显性文化素材进行有效认知我们的语文教材有很多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素材。这些显性素材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有明确的标注,比如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还有我们接触到的诗词、成语。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成语的背后有着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等。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柄;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这些都有主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应用将记忆变得有趣和快乐。
(二)隐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认同隐性奋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对生命的认同肯定和对美的追求等方面。这是我国历史长期沉淀出来的文化结晶,直接让高中生去认同将显得很困难,所以我们务必对文化背景进行构建。
(三)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对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进行简简单单的整合,同样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这样应用显得很重要。
(四)丰富生活素材与教学的融和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中的文化素材和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素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生活中所经历或者接触到的东西能够为语文教学所应用。
二、高中语文教材授课运用文化素材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化素材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第一,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疑难点难以讲解,但巧妙地运用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高中时候《孔雀东南飞》作为实例,老师对这片文章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同学体会到这篇叙事诗优美的语言,对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卷篌,十六诵诗书”这是铺陈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刘兰芝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刘兰芝多才多艺和有教养。
第二,有效的应用文化素养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进行全新的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人性化,而进行语文教育而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渐渐地衍生出所谓的“唤醒教育”。提高语文能力仅仅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或者人生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有效地运用文化素材,学生将会更好更透彻的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对经典之作进行体会。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甚至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将民族共同感进行定型。当学生读到杜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清冷的月魂”这个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的悲伤苦楚。中国的文学作品常常出现“月”、“菊”、“松”、“柳”等意象。这些独特的意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往往这种气质使用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文学素材能够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底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气场。
篇5
鼓励创新,拓宽学生文学阅读视野
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受到思想和审美熏陶。在对学生的阅读有效性进行衡量时,不应只注重阅读的量,还必须要重视阅读的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学与阅读的内容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学要求也十分注重实用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本来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变机械灌输为鼓励创新,即鼓励学生创新性阅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延伸,也就是要超越文本,超越束缚、禁锢、定势,尽情享受创新阅读带来的乐趣,大胆展示内心的感受,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大门,为学生展示出真、善、美的新天地,为学生创设出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良好外部环境。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文学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就能够发挥出效果的,而重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我的体会。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学价值。朱自清还是一位诗人,因此在“荷塘月色”中还蕴含了诗性美的三个元素:音乐美、词藻美以及意境美。同时,还必须要认识到课外延伸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延伸阅读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精心指导,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师不能只注重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对各种文学形象进行解读时要防止步入僵化教条的境地,不能将教师个人的阅读鉴赏体验强加给学生,而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与情感的内化。当学生能全面立体地去感受文学形象时,就能够对自己的人格和辩证思维进一步完善,并对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而非去直接界定或得出一个结论,影响学生的判断。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鉴赏的乐趣所在,学会如何独立去思考、感悟。例如在教授《项链》一课时,作者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这个过程来对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同时还批判了享乐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只是告诉学生文章批判了什么,那么学生就可能产生出“女主人活该倒霉,文中人物都是自作自受”等类似的想法,而不会去想到小人物自身的艰难处境,也难以理解小人物在底层进行挣扎的那种悲哀命运,到最后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不会有了。然而这种教学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这不能说都是教师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现行高考制度导致的悲哀。文学是一种艺术,有其自身所独有的个性,这种个性并不是一些笼统的大概念能够概括的。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做法却与此相反,我们的语文教学造就的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最终却只有一个鲁四老爷、一个王熙凤。要怎样才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去自己进行体验。《项链》一课不仅仅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爱慕虚荣,还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强和勤劳以及在后来面对佛来思节夫人时的巨大勇气。为此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是喜欢十年前的路瓦栽夫人还是喜欢十年后的路瓦栽夫人,请给出理由。”由于对文章的理解、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体验等都不相同,那么观点、理由等自然就不会相同,这是很正常的,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文学写作兴趣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35-01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其次,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老套,语言平实,使课堂仍停留在“标准性”“常规性”的范畴中,于是课堂变得索然无味,使语文的教学本质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语文课必须推陈出新,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斟酌,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增彩润色。
一、语文课堂增彩润色的内涵
基于语文本身的性质和教学理念的设定,高中语文被赋予了太多的承载,既需要突出培养人文素质的特征,更需要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世界观、人生观。面对现今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需要语文课堂增彩润色,以重建高中语文的魅力。
“增彩润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顾名思义,“增彩润色”是指对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效果。“课堂增彩润色”则是在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再次优化。作为还在摸索中寻求变化的语文改革,应与时俱进,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再次塑造。所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需要的不仅是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增彩润色,适应学生。
二、语文课堂增彩润色的必要性
语文课内容主要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它具有综合性的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而可行的科目。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是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内容丰富、涉猎广泛,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而针对这些具有人文色彩的文本,教师更应该站在教学的新高度去重塑这些作品的伟大意义。
三、语文课堂增彩润色的途径
1、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更应如此,讲究方法,讲究策略,选择好一个好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1)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我抓住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将“不宁静”三字作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叙事性散文山水散文乡土回忆散文及玄思哲理散文类文本,皆可选择这种方法来组织教学。
(2)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的小说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课堂教学也必然是按照开端――发展――――结局的模式展开,教师授课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学生听课时也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敷衍应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3)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4)从细节入手。“细节是一切文学艺术表现力的关键所在”,文艺理论中早已明确提出这一观点,那么,语文教学何不从细节探讨入手,打开课堂教学的困窘局面,开辟一条通向高效课堂的康庄大道呢?
2、创设愉快美妙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课堂是学生感悟人性,升华人文,体会人生的大讲堂。语文课堂应该是气氛愉悦,学生求知欲强,并且积极去探索的氛围。这种氛围一定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旦学生被动的去接受这些,那么,不要说气氛,就连应该具有的求知欲都荡然无存。如果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平等地对话、交流,就以为学生有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才可以进行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够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让互相交往的乐趣在师生之间充溢,让快乐交换。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现有教育教学方式的变更与创新,启发式代替灌输式教学,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综合信息互动交流替代单一的信息传递,人与人合作改变单人思考现状,让个性化彻底舍弃模式化。只要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更好的迎合新课改教育给我们带来的理念。
3、美化课堂教学语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的课堂除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之外,还需要教师提升自身课堂语言的技巧。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美化自己的课堂语言,使课堂能够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事物,引出文本的本身,也可以从文本中的人物讲起,用新颖的导语统领文章。如果教师的导语仅仅是平铺直叙,如以往的简单模式一样,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是疲惫并且使其缺乏听课兴趣。
总之,如何使高中语文课堂更加完美,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篇7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角度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这一渗透过程主要依靠课堂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语文课本,即教材。借助教材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分析讲解课文,使学生自主了解、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从而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层内涵。如在讲解《将相和》时,教师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就应当对文本的深层次内容进行剖析,让学生领会蔺相如的忍让大度和爱国情怀、廉颇的知错就改等美好的精神品质,教师此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引导,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必须将课本知识与课文背后的人文精神内容相结合,将人文精神渗透在课文讲解中。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
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仅存在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于课外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课外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人文精神。如课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其个体差异性。在学习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良性互动,彼此尊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由教师聘请拥有各年级丰富教学经验的组长,指导学生阅读;语文教师要制定严格的读书活动考勤制度和考核体系;每一个小组需要有本组活动方案的具体计划和教案;要有专门的语文阅读活动记录本,并记录有关的教学活动案例和习作经验总结,期末还要评选出最佳阅读活动小组并进行比赛。
三、在德育教学中推进
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榜样形象。在生活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潜意识教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正能量传播,从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积极影响。如教师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奉献社会,学生会效仿学习,这就利于其优秀品质的形成,进而促成学生内在人文精神的成长。在学习《骆驼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闪光点,通过讨论和点拨,借助文本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叙事,加入浓郁的抒彩,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篇文章热情歌颂了石油工人不怕困难、珍爱生命,为抢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四、关注古典作品的人文价值
篇8
关键词:认识;研究型教师;研究性学习;思考
研究提升教学境界,研究成就知识创新。在教育改革和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更需要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笔者就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语文常规教学中进行了粗浅的尝试,其中有认识,有思考,也有困惑。
一、对于做研究型教师的认识
所谓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能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学并不是教师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生的记忆之中,而是以学生既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
1.作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这些年,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在搞课改,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老师的表现,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实学生才是课堂中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最终的目标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独立者,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能我们现在还不具备真正做研究的能力,但我们有思考自己学生的能力。教师做研究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研究了,而在于你是不是思考了。做研究的本质是思考学生,而不一定非要去研究学生。即便是我们正在(或打算)做教育叙事,做行动研究或者做文献对比综述,都是为了更好地去思考学生。
2.要用智慧激活学生思维
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理,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这时如果改用研究方式教学,不仅能“激起情,引起疑”,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主动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对于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倡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做研究性学习,就是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和真实的活动中自主地学习。殊不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再多也没用,而一定要引导作为‘游客’的学生,调动其对生活的积累,自己亲身去‘游历’一番。”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丰富的研究课题。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将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经典文化的传承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做“游客”,到更广阔而自由的语文天地去“游历”,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高一年级和高二上学期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大胆尝试和推进了研究性学习。
选题的背景:古代散文教学是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师要想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就必须转变以往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习惯。教学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体现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即自主学习。“自主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由自主展开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基于此,我选择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设计定位为研究性专题课,旨在将新课程理念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理念向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
研究的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的三篇古代散文:《赤壁赋》《兰亭集序》和《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名家力作,情、景、理,三者兼备,情景之间理趣流动。如《赤壁赋》由月夜泛舟的陶醉、悲凉箫声的感伤写到人生失意的悲情、随遇而安的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兰亭集序》作为书序,先介绍兰亭集会“一觞一咏”的作诗情形,之后由宴游活动谈及生死观,再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游褒禅山记》先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赏游的过程,然后借赏游经历阐明治学观点,最后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
实施的步骤:每一个子课题分四步完成。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寻找类似及相关的内容。第二步,学生自主结合成若干个课题小组(6~8人/组),各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第三步,各课题小组确定研究方法,制作问卷调查,然后在小组范围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第四步,小组研究总结,汇报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高一(1)班某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设计:
研究课题:苏轼与黄州
拟使用的方法:课本与课外文献资料、互联网、教师的指导
研究的任务:
1.走近苏轼,探寻心路历程
苏轼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为什么被贬黄州?(乌台诗狱案)
走近黄州,寻访苏轼。
2.苏轼的赤壁情结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精神状态如何?都有哪些人生的顿悟?
3.回顾苏轼作品,品评东坡印象
苏轼写过哪些作品?从他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4.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
“我”眼中的苏轼。
归纳总结苏轼的人格精神。
四、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教而方知困,学而知不足。”初次尝试研究性学习,虽说探索了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方式,也引发了不少相关的思考,其中有对经验的总结,也有对问题的困惑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课改发展到今天,我们若还延用传授式教法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运用研究式,学生便可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方面审视文本、进行研究,这样更有益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然而,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究竟应如何把握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与发展探究能力两者间的平衡呢?这是我的一大困惑。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接受、记忆、模仿改变为“各类活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择性发展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开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尝试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热闹背后的不足,一些中差生盲从应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改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我坚信只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且学且感,且行且思,明天我们就会收获精彩。耕耘不止,行者无疆,我愿执著地攀高探险!
参考文献:
[1]郭家海.教师的观念决定学生能力养成的可能.人民教育,2011(18).
篇9
关键词:古诗阅读 兴趣 诵读 趣味性 非应试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28-02
作者简介:雷智颖(1983―),女,陕西合阳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陕西合阳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中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所有学科中,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语文科最具优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通过探索研究,总结出很多经验,提炼出很多应该教给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但与此同时,我们又陷入了另一种迷惘中。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有一个瓶颈,我们很难突破,那就是学生缺乏兴趣。兴趣是源头活水,有了它,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一切都是空谈。下面就以诗歌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以课堂诵读为突破口
(一)学生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读百遍的兴趣呢?单调的诵读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诵读。学习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在集体诵读的基础上个人诵读、分组诵读,或者搞诵读比赛,以此提高其学习热情;对于诸如《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叙事长诗,可让学生编成小剧,在课堂上表演;一些借景抒情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歌画面。
(二)教师诵读
课堂诵读绝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我们必须把教师诵读对诗歌教学的作用提高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诗歌兴趣的最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一些简单的诗歌,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自己背诵。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背诵和照着课本宣读或放录音看似差别不大,效果却大不相同。教师要努力用自己的声音营造一种气氛,一种容易让学生进入并陶醉其中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在感受诗人灵魂、情感的同时,对老师心生敬慕,进而爱上这种感觉,这就达到了培养兴趣的目的。比如在教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要通过范读尽量完整地再现画面:那座长亭,那声蝉鸣,那叶扁舟,那想象中的千里烟波、茫茫暮霭,还有那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有情人。这种离愁别绪、缠绵缱绻很容易打动学生,只要内心有所触动,学生自然会有读类似诗词的兴趣。
(三)诵读比赛的开展
除了教师诵读以及学生诵读的开展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在比赛之前必定会对相应的诗歌或者是词曲背景进行了解,只有了解到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中注入的情感,在诵读比赛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带着感情诵读。从准备环节到正式表演这一过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实已经完成了一个对传统文化自学的过程。
二、从引导手段入手
(一)让趣味诗篇作先行者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灌输给学生,最初的诗歌鉴赏,课外诗词的引入,应以简易的、趣味性强的诗篇为主,以了解知识为辅,以培养兴趣为主。学生一般会对闺怨诗、离别诗、思乡诗、爱情诗等比较感兴趣,对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诗词兴趣不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诗词着手,培养兴趣,以易带难。例如教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文艺论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纯理论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当然觉得索然寡味,若能引入一些简易有趣的诗歌作为这篇文章的辅助阐释材料的话,趣味性便会大大增强。在讲“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时,对应文章中崔颢《长干曲》中的船家女形象,教师可以引入乐府诗《上邪》中那个对爱矢志不渝的女子形象。“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诗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相信不用教师提醒,学生自会有兴趣整理并背诵它。对类似诗词的引入,非但不会影响课堂内容的学习,反而能使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二)刻意淡化应试性
从应试性来讲,学习古诗词最直接可见的效果就是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而我们的学生现在学习的动力也是为了做那两道题。但这样的动机并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喜欢并真正领悟诗词所蕴涵的意思。学生不得不考试,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多学生对考试有种天然的叛逆、反感(不管它有没有明确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如果一味强调学习古诗词的应试性,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鉴赏诗词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高考,甚至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诗词,它只是为了一种感受,一种用心感悟之后得来的感受。我们只需要走进诗词,与千百年前的那个灵魂接触,在诗中找到自己,并为之而感动,这对诗词鉴赏来说就够了。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传承至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换言之,即提高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自主性与自主能力,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传统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一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便会自觉地去发掘知识。
(四)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出了多元化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除了教材之外,利用多媒体资源选择多种呈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积极性,如某些诗歌朗诵,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制作精细并配以柔美音乐的Flash进行具体讲授。
(五)交流活动的开展
除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之外,教师还应定期开展学生之间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及学习层次的差异,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类别选择也就有所区别。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的交叉构建,完成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把这些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显然并不现实。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尝试着,我们努力把这种“让我学”的局面转变为“我要学”,希望能借此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2]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阳庭庭.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基于当代初中生“论语”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耿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篇10
一、 关于外国母语课程目标的表述及其呈现的共性
母语课程目标是母语课程标准或教育大纲制订中不可或缺的项目。母语教育必须达成怎样的目标,这是任何国家的母语教育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样也是汉语文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无一例外都明确指出各自母语教育的课程目标。美国:逐渐培养理性思考能力、清楚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理解性地阅读和听的能力,成为高尚的家庭成员和民主社会的公民。英国:通过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有想象力地表情达意,并能有效地与人交往,奠定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和规范。法国:听懂口语并有效地使用口语,理解并自如地正确地掌握书面语,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成为有觉悟的自主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德国: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帮助学习者认识世界、管理世界和改进世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俄罗斯:使学生获得俄语的基本知识,形成利用口语、书面语的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日本:培养学生的国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发展个性,塑造顺应国内国际环境的公民。奥地利:培养对别人说话、作报告和演讲的能力,阅读和阐释文章的能力,记叙事物和撰写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本领。芬兰:在扎扎实实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历练”形成一定应用能力。印度:使学生掌握基本语言技能及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一而足。
从中可以看出,各国制订的母语课程目标,大都包含工具性目标和思想性目标两个方面。工具性目标是各国母语课程所强调的根本性目标,有的称之为听说读写能力,有的概括为思考能力和表情达意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现代社会对于培养未来公民的需要,不少国家非常强调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思想性目标是从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提出的,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拥有健全的人格,成为顺应国内国际环境的公民,等等。工具性目标和思想性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语文课程建设一贯追求的目标。
二、 关于外国语文教材的编辑思想或编写原则
各国语文教材都有本国特色的编辑思想和编写原则,这些思想或原则,有的体现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有的在教材的前言或说明中得以表述。英国:知识和能力适当联结,语言和思维训练融合,充分的综合实践活动,注重价值观念与规范教育,精选经典例文等。俄罗斯:教科书在知识范围和结构上是否与教学大纲相符?书里的材料是否符合科学性原则?是否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联系?教材的难度是否与全面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任务相适应?教科书的内容是否与教学时间的标准相符合?……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形成学生个性的需要,包括每个年龄发展阶段的需要;适应俄罗斯现代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美国:重视文学教育,重视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学习策略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元文化学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注意文学和语言的综合教学。法国: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教学大纲的知识学习体系和能力培养要求,教材给予教师发挥独创性和因材施教的自主性,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编排适合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内容和活动供师生选择。德国:教材编写根据新编教学大纲、教学理念的评审标准;贯彻教育目的和教学目的,贯彻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编写教材;教材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思想;专题性教学取代单项训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并使语言训练尽可能纳入有意义的情境中;语言和文学兼容,进行综合设计。日本:注重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重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倡个性化教育,教育内容和手段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目标面向国际化社会。芬兰:注重基础学习,突出训练应用能力,强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发展,进行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训练。如此等等,丰富多样。
由此看出,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的编辑思想或编写原则大致包括以下共同点:知识和能力相结合,母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相结合,语文学习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兼顾,重视创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化教育,语言的学习寓于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教材,注重语文知识尤其是程序性知识的编排与设计,等等,这些,也正是当代汉语文教材编辑和编写所应遵循的思想或原则。
三、 关于外国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
总体来说,西方母语教材多为语言和文学分编,而写作训练分别融于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之中。无论是语言教材还是文学教材,都重视语言实践环节方面的设计。具体说来,英国英语教材主要有四种编排体例:一是要素混合编排,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思想训练、言语实践活动、价值观念和规范、文化经典研读等;二是以文体为线索,这种编排也正是汉语文教材用得最多最广的编排方式;三是以技能为线索,包括听说技能和读写技能等;四是以主题为线索,如自我形象主题、礼仪与习惯主题等。英国现行的英语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大致呈现从要素混合编排到要素分别编排的趋势。德国的德语教材分两类,一类是文学教材和语言教材分开编写出版,一个年级有一本德语教材和一本或数本文学阅读教材,实行有分有合的教学方式;另一类是文学和语言综合性教材,一个年级只有一本书,不分上册和下册,实行综合教学。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统一,文学和语言学统一,文学教学和写作教学统一――加强综合性是德国当代教材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美国母语教材一直流行语言和文学分编:文学教材有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按文学作品体裁编排和按历史时期编排三种结构体系。语言类教材的编排结构大致有三种:一是以作文类型(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为主线编排,二是以语言的功能(个人写作、信息传递、叙述、议论、创造、描写、调查研究、分类、想象、神话)为主线编排,三是将写作和语法分开编排,合成语言教材。法国母语教材,一般有知识主题型、语言功能型、能力培养型和混合型这四种类型。知识主题型按照人类的知识结构,围绕某些主题来组织课文;语言功能型按照阅读方法、语法功能和语言表达来安排组织课文;能力培养型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坚持阅读、写作与口语表达相结合的方针,让学生进行不同体裁课文的学习和写作练习;混合型按照语言功能和知识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以语言功能为主线,其中还有作品体裁的分类,但在课文选用上又围绕某种知识框架。俄罗斯的母语教材,无外乎是圆周式和直线式这两种编排方式。前者是指在教学的连续阶段中,以逐渐加深的方式反复地排列教材,后者是指一种课程的编定,其中每一后继部分是对先前诸部分的不间断的继续。前苏联时期的语文教材经历了从圆周式排列―直线式排列―圆周式和直线式相结合排列这样一个变化历程。具体到语言和文学教材,俄语教材是按照俄语的语法系统编写的,每章节的语法知识都配以大量的口语和书面练习。有些重要的部分循环出现,逐渐加大难度。而十本文学教材,起始阶段的三本《祖国语言》都是按照思想教育的题材划分单元的,第4至7本《祖国文学》,前两本是以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为单元编排的,后两册编有俄罗斯文学――苏联文学和附录的外国文学部分,每部分包括几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第8至10本为《俄罗斯文学》《俄罗斯、苏维埃文学》,这六本书实际上是按时期和年代顺序编写的俄罗斯、苏维埃简明文学史。它们的编写体例,一般是先对某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概况作简要介绍,然后对该时期著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详细叙述,同时分析已学过的和未学过的该作家的作品,最后还安排练习和推荐阅读的书目。
应特别关注外国母语教材中的写作教材编排体例。外国母语教材普遍重视写作过程的编排,强调写作行为、写作过程与全程参与,教材总是把每个写作任务分解为若干阶段或步骤。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现代德语》写作教材的练习设计,第9册在写作园地中练习议论文写作的七个基本步骤:计划(确定写作计划)、要点(收集材料和提炼内容要点)、定题(确定问题核心和表达论点)、拟纲(确定议论思路)、行文(并注意结构安排)、修改、誊清。以上每个基本步骤还有更详细的分步骤,以至多达18个环节。到该书的第10册,进一步训练正反两点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写议论文的基本模式,包括定题、拟纲、议论和作文等步骤,每一步又有更为详细的划分和说明。这样的写作教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受到师生的喜欢是情理中事。德国写作教材还很早尝试“规范性写作”和“塑造性写作”(或曰“创造性写作”)相结合,前者相当于我国的应试写作,后者相当于我国的自由写作。现在的德国母语教材中,“塑造性写作”不断得到加强,它甚至比自由写作还进了一步,它更加自由,更富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着力表现自我,可以利用一切认为适合的形式如日记、书信、诗歌、幻想故事、短篇小说、广播剧等来表达,后来出现电脑和互联网,创造性写作天地更加广阔。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汉语文写作教材编制所借鉴。
又如,美国斯科特・福斯曼公司出版的《语言》教材,六年级全书以作文类型各单元编排结构主线,共分12个部分(相当于大单元),每一部分都专门编排写作课,每课的写作指导都是过程指导,即从选题、思路、草稿、修改等写作过程角度,对学生的写作提供具体、翔实的指导。又如普兰蒂斯・霍尔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级语言类教材《写作和语法:交流实践》,第二章专门介绍不同作文类型及作文写作过程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写作前阶段挖掘和选择写作主题、收集和组织细节资料;写草稿阶段如何把思路很快写下来;内容修改阶段重新修改草稿,提高作文内容和结构的质量;写词修改阶段修改语法、拼写和标点等方面的犯错误;发表阶段让学生和其他人分享写作成果等,每一步都指导得非常清楚。在这套教材后面分体裁的写作训练各章节中,也有具体的写作过程指导。这样的编排,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模仿,也使教师的教学更易于操作。
总而言之,外国母语教材虽然长期以分编为主,但最近也有加强综合化的趋势,这跟我国长期以综合型为主的编辑传统不谋而合。如此看来,今后的中西方母语课程教材建设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外,就阅读教材而言,按主题或专题编排单元受到越来越多的教材编者的青睐,就写作教材而言,他们普遍注意写作过程和方法的编排与指导,这也正是汉语文教材编制中有所欠缺而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四、 关于各国母语课程教材建设取得的共识
纵观这12个国家的母语课程和教材概况,就母语课程教材建设可以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1. 语文在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语文的重要性在这里不必费言,单来看看这些国家的情况。在美国,尽管教育在不同时期受到各种政治思潮、教育思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但语文教育一直是历次教育改革的中心和重心,历史上课程设置几经变化,英语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如1983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建议高中生必须修习四年英语;乔治・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总统相继教育改革的报告,都强调了英语的重要地位。尽管各学校为高中生毕业所规定修完的学分不同,修完某课程所得学分也不一样,但其共同特点是,英语必修的学分是最高的。”(朱明慧《美国英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第75页)在德国,语文与数学及第一外语构成德国中学基础教育的三大“核心科目”。在俄罗斯的普通学校教学计划中,约有四分之一时间花在语文课上,他们充分认识到,“俄语已成为俄罗斯人民在其全部生活范围内交往的工具,成为保存和交递信息的工具,以及在不同时代生活的俄罗斯人民相互联系的工具”。捷克人认为,掌握和运用母语的口、笔表达能力,是通向认识大自然和社会现实、丰富精神财富的必由之路,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各种氛围中进行沟通与理解的基础条件。芬兰认为,母语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重要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印度的普通高中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部分,语言和文学被作为基础课程得以强调,英语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以色列普通中学母语教育的两门课程希伯来语和希伯来文学均属必修核心课程。在澳大利亚,英语在基础教育阶段被看作是最基本核心的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八类知识,而其中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则排在首位,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有些国家虽然没有使用“核心”这个概念,但从其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的位置和课时、学分判断,母语课程实际上被归为核心课程。反思我国语文课程,虽然在基础教育各门课程中一直归于基础课程,但语文课时随每次改革而不断减少,以至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 语文的必修时间不到高中三年的一半,这是很危险的,需要我们进行调整。
2. 加强母语选修课程设置,正确处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关系。在美国,高中语文学习以选修为主,有的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门类多达几十种,如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公立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有写作、新闻、语法、文学、科幻小说、电影、戏剧、演讲等,达28种之多;文学中还分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德国高中的选课制,具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11年级,为选课预备期,采取大班或小组形式上课。第二阶段是12至13年级,为选课期,采取类似于大学研讨班的形式授课。所选的课程又分为“基础课”和“提高课”两种。前者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基本科目,占据大部分学习时间,后者是指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志向适当选读几门相关专业课程,属于提高范围。日本2004年版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要求不按年级分段,只设定了六门课,划分必修课目和选修课目,其中“国语综合”和“国语表达Ι”为必修课,其余皆为选修课,并且两门必修课中只要选其中一门即可,另一门也可以作为选修课。芬兰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也颇具“弹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规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公共科目,地方政府和学校对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教师拥有教材选择权,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科目。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有权决定学生选修哪些科目,地方政府和学校可以决定选修科目的数量、类型、形式。芬兰还实行不分年级制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随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学习计划,甚至可以选择任课教师。以色列高中阶段的文学课,学生可以选2、3、4、5不同的学分,选2分的学基本教材,选其他的在基本教材之上加一些内容。澳大利亚课程设置灵活,学习内容多种多样,学生总能从那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课程。由此看来,出于培养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未来人才的需要,语文课程的弹性设置成为全球化的母语教育潮流,但应该如何把握弹性,这要依不同国家的传统和国情而定,而不能一味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全盘照搬。总体来说,经济文化教育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语文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和弹性越大,反之弹性愈小。
3. 密切课程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美国教材,文学知识和技能、语法知识、口语技能等的学习和训练,其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紧相联。不仅课文选文贴近学生生活,选编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报刊时文,而且设计的课后练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比如到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完成项目练习。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前苏联和俄罗斯语文教育学者注意把学习语文课本同学习“生活课本”结合起来,把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引进课堂,并且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参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学习各种课外读物,以扩展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领域。芬兰母语教材亦如此,赫尔辛基维尔勒・松德尔斯股份公司2004出版的高中《母语和文学》第二册,在伊索寓言《龟兔赛跑》后的练习设有“寓言与我、寓言与其他文章、寓言与社会”三个板块,其中有些练习如“我像寓言中的乌龟还是兔子?”“对这个寓言我有什么看法?”“我周围是不是有很多像寓言中兔子或乌龟一样的人?”“孩子们通常同情哪个动物?成人呢?”“对于当前世界这个寓言有哪些有用信息?”等等,“既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变被动的机械式的训练为主动求知,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教学,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杨延峰《芬兰共和国芬兰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95页)澳大利亚也一样,10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学英语》第四册在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方面匠心独运,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选取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同时注意把时代背景放到选材中,比如像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保护濒危稀有动物的话题,描写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亲人之间的情感问题,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问题,现代新科技的功用与正确利用问题,以及人类与大自然如何和平共处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世界,保护环境,学会与他人、周围环境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总之,外国母语课程教材建设者都共同意识到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需要进一步发扬。
4. 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训练。我们注意到,在多个国家的母语课程理念中,都有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阐述,要求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这就使母语课程实质上成为语言思维课程。在英国英语教科书中,思维元素是其内容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英国查尔莱斯・莱兹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第1、2、3学段成功・英语》这套书中,编者多次提到“头脑风暴”这个术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画思想地图”和“进行纸张记录”,这就让思维活动变成了具体操作。又如,想象力是形象性思维的核心,编者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虚构能力,提出“非虚构”和“虚构”这两个概念,并列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更主要的是,编者让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实战训练,如结合阅读莎士比亚剧本提出让学生懂得和体验“移情”,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为选场中的一个人物,持续地以角色“我”的身份,写出自己对已纠缠进去的剧情的感受。在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都把思维能力的发展看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认为语文课既是基础和工具性的课程,又是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的课程。所以,美国英语教材确定的编写原则之一,就是重视思维能力,特别是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八个基本改革要点,其中第二点就是“重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日本2004年版中小学国语改进教材之“新”,首先一点就是突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高中《国语综合》课本第十单元第三课以“组织正反方辩论会”为题,具体介绍了这种活动的组织过程,并以实例引导学生如何参加与组织此类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思维,并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活动,如何互相协同合作等多项社会活动能力。我国现行各套语文教材,不能说它们不重视思维训练的编排,但有不足,突出一点是,应该改变目前这种思维训练的随意和隐伏的现状,要把思维训练设计和安排得更有计划性,更显系统性,更具操作性。
5. 在母语教育中渗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语文课程研究专家韩雪屏说:“引导逐渐成熟的青少年学会严肃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日渐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人生的苦与乐、生与死、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物质与精神、自我与他人、瞬间与永恒、理性与非理性等重大生活课题:这就是母语课程担负的严肃的人文教育任务,也是母语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英国英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第31页)诚哉斯言。德国母语教育意识到,语文课不单单是教学语言,而且要担负起教育的使命,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起重要作用。日本虽然近代以来大力向西方学习并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这个民族的单一性和长期的封建锁国,仍使日本国民意识深处有着浓重的排外与自我封闭倾向,为此,许多日本学者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2004年新版《学习指导纲要》中要求指导学生建立积极地与他人交往的意识,并学会善于正确地与他人交流,这反映了这种呼声和日本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到教材编写,日本教育出版社2003至2004年出版发行的小学国语教材里就有《在广场交朋友》《化妆采访》等课文,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交往;初中国语第一册第六单元里的《发人深思的伤痕》一文,用自我经历的故事,生动而有趣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与他人相处中,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不要总是首先责怪对方,需要的是自我批评的勇气。前苏联和现俄罗斯语文课程改革也提出培养学生自信、进取、诚实、正直、认真、踏实、坚强、勇敢、严谨、求实、关心、合作、乐观、奉献、批判、创新等良好的品质。这些都是母语课程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教育,关乎培养富有教养人格健全的未来公民的大事。在这方面,我国语文教育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优良传统,面对这全新的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开阔视野,大量吸纳具有世界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道”的内涵更趋现代性。
6. 外国母语课程教材普遍重视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西方国家母语教材大多语言和文学分编,文学占据半壁天下,足见他们对于文学教育的重视。在俄罗斯,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从小学就开设文学课,苏联解体之后,文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到小学起始年级。即便是语言教材,也是以大量的文学作品作为语料和素材。在美国,初等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低年级以故事或儿歌和童谣等文学体裁为主,中年级以短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为主,六年级将语文课开设文学和语言两部分,正式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教育。在美国,即使是分科后的语言课,其课文也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另外,德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无不重视文学教育,因而重视文学教材的编写。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诗教,有着文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但在应试教育和文章教育占主流的当下,我们如何加强文学教育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7. 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材中,以不同的名称为学生设置了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如“研究项目”(Project)、“实践”(Practice)、“特写”(Special)、“应用语言”(Using word)等;德国教材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教材中很少见到孤立的练习、句本位练习、机械模仿的死记硬背式练习等形式,即使语法练习和词语训练也尽可能地被纳入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之中,从感知到归纳到实践再到提高;澳大利亚英语教材也是如此,比如10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学英语》第四册,在每篇选文和作业、任务之后都附有大量的启发性思考题供学生思考,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言语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在真实的情景之下学习,学会如何使用语言。可以说,摒弃枯燥无味的语言规则,代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这不仅是西方母语教育的现在普遍通行做法,也应成为汉语文教材编制学习的经验和做法。
8. 加强多元文化学习。尊重多样文化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应共同具备的品质。美国尤其如此。因为它是个移民国家,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现实,要求教材出版公司在组织编排教材时,必须将多元文化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选择课文材料特别是文学素材时,美国的母语教材不只取材于白人主流文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作家及作品,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念。有的教材甚至专门编排多元文化单元,介绍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加对其他民族的理解。普兰蒂斯・霍尔公司出版的6至12年级系列文学教材《文学》中,7年级共有10篇“多元文化学习”,其中如加勒比海――文化万花筒、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家、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不同文化对季节文化的庆祝活动、不同文化中的图腾动物、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及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等。又如印度的《互动英语》,既让学生了解印度民族的博大,也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文化的精深,体现教材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即便像在民族文化传统单一而显保守的伊斯兰国家,多元文化学习也成为母语教育的大势所趋。以此观之,在我们这个汉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度里,我们的语文教材如何在立足民族文化基础上逐步渗透多元文化意识,为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未来公民做准备,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9. 关注母语教材编写队伍的资质。母语教材编写虽然不算高深学问,却涉及国家民族的子孙后代的大事,所以实际上比什么都重要。为此,各国都很重视母语教材编写队伍的资质。如在美国,中小学教材虽然由民间组织编写,但他们认识到,单单依靠几个教师或专业人员、作家等编写者,已经不能胜任母语教材的编写任务,而只有依靠实力雄厚的出版商,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组织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员如作家、学科专业人员、学科研究人员、美工、编辑等,才能最终完成某学科教材的编写任务。前苏联教育部长谢尔巴科夫曾经指出:“……教科书将由经验丰富的大学教师、中学教学法教师、著名教育家和某个科学知识领域里的专家组成的集体参加编写。”在苏俄,任何教育领域的专家,例如科学院的大专院校的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和中学教师都可以参加编写,这体现了前苏联教育界对教科书编写问题的高度重视。俄罗斯延续了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法国法语教材的编写者主要是学校资深教师、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等。在我国,加强母语教材编写队伍资质管理和审核势在必行。
10. 建立母语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通过研究,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英、美、德、法等国的教材都不需要学生出钱购买,而是由政府统一采购,教科书成为一种公共财产,由学校提供给学生无偿使用。学生从学校借来之后,要认真保管,谨慎使用,不得损坏,也不得在书上乱涂乱画,否则要照价赔偿。西方的这种做法,不仅是一种资源节约,也是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教科书免费和循环使用制度,按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虽然还无法做到,但至少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至少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方搞一些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