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区规划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区规划与管理

篇1

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区, 尤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都先后编制了风景名胜区规划。但是在具体管理中,不按规划或违反规划的现象经常发生,违章建设随处可见。规划是一套,实施又是另一套。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风景区超载开发,建设失控,人口增加,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现象严重,使一些景区处于“濒危”状态。由于规划与实施的背离导致风景区屡遭劫难,人们对此感到深深的忧虑,科学的风景区规划管理越发显的重要。

1目前我国风景区的主要类型

1.1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指地处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如杭州西湖、南京钟山等。在管理上应由城市政府直接管理,成立城市政府领本文由收集整理导下的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或管理局(处)或相近职能的管理部门如风景园林局、园林文物局,实行协调或统一管理。

1.2景区集中型风景名胜区。指空间上相对独立、景区连片的风景名胜区,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中,是数量最多的一类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风景名胜区典型空间形态的代表。这类风景名胜区必须建立管理机构实行区内统一管理。//sixianghuibao/

1.3景区分散型风景名胜区。指景区分散且不连成片、空间上跨几个市县或地区的大型风景名胜区,因其空间上不统一,地域行政关系极为复杂,不便设立一个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可以采用“分片而治”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各景区特点和所在地区政府的要求,分别建立管理机构实行分片统一管理。

2当前我国风景区规划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忽视和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结果导致资源恶化严重、建设性破坏频繁、管理体制混乱、保护资金短缺、规划方法落后、管理政策缺乏等等。

2.2多头规划、多头审批、重叠交叉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导致管理失灵,使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风景区的村镇规划与风景区规划由不同部门审批,风景区规划难以控制村镇的发展,一些在核心景区中违反风景区规划的村镇建设都有着合法的审批手续,一旦需要拆迁,政府将要付出高额的经济补偿。

2.3目前还尚未建立统一而系统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所以到风景名胜区具体的实际管理中,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就十分复杂,难以把握。对许多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评价常常成了一些政府管理者自我决定的事。在管理中发生的长官意志式、急功近利式、盲目错位式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仍然屡见不鲜。/

2.4相关法规政策衔接和协调不够。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实现统一管理的难点主要是规划和管理权属存在重叠交叉,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规政策的衔接和协调不够。尤以与自然保护区、城市和村庄集镇之间的相关法规政策衔接和协调不够表现得最为突出。与自然保护区主要反映在权属管理上,与城市和村庄集镇重点反映在规划及其管理上。

2.5管理机构和体制存在硬伤。规划管理和监督缺乏程序化,管理机构政企不分,行政管理与经营管理混同,致使统一管理职能弱化。风景名胜区上下内外的诸多矛盾,很多都源于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方式。政企不分使景区管理机构混同于一般经营机构,失去了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严格公平执法的地位,客观上削弱了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

2.6规划内容和方法不完善。受以前规划实践的局限,许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指导性、原则性的内容和规定多,强制性、具体化的内容和规定少。加上大多数风景区涉及居民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受风景区投资不稳定的影响等,使得风景区总体规划内容较为庞杂,缺乏规范性和操作性,编制审批周期长,实施难度比较大。

3 风景区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1总体上讲,经过改进后的城镇体系规划要统筹协调城市、镇、村庄和集镇以及风景名胜区等空间的综合布局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布局,指导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规划、镇的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具体地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应指导全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省域或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指导其所辖地区的国家、省、市县各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

3.1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其涉及的相关城市规划的关系,有的是相互衔接,有的是彼此依据。当风景名胜区包含在城市规划区内时,由审批城市规划的上级政府审批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由审批城市规划的同级政府审批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衔接;由审批城市规划的下级政府审批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应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但风景名胜区规划可以纳入城市规划区统一规划管理。当城市规划区包含在风景名胜区内和两者相互交叉时,同级政府审批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应相互衔接。

3.3除市县级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相关镇的规划应相互衔接外,国家重点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均应作为相关镇的规划的编制依据。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对相关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都应是指导作用。

4改善风景区规划和管理的措施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4.1 提高规划定位并明确管理定性。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关键归根结底是统一规划管理,加强统一规划管理现实可行的方法是提高统一规划及其管理的法律地位。现阶段除要加快修改《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外,还应借助《城市规划法》修改为《城乡规划法》的契机,将风景名胜区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及其管理体系,并增加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对违反规划行为的处罚条款。

4.2城乡规划应该涵盖人类高度集聚的各类空间。从内容构成上看,当前国家建设部统管的城乡规划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的规划、乡村集镇规划以及风景名胜区规划等组成。将风景名胜区规划作为城乡规划五大内容之一,可以体现统筹城乡规划、统筹部门工作的要求。城镇和村庄集镇与风景名胜区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区域城镇建设与文化和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统筹经济社会等多方面。

4.3切实加强规划行政管理,统管一切开发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的各级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都要把规划管理作为第一抓手,在做好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同时,应在管理机构内建立或完善强有力的规划行政管理单位,依法实施规划行政权。由于许多保护问题与开发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规划管理重点又在于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规划行政管理单位要把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纳入到规划的统一管理范畴,从建设规划管理上杜绝对资源和环境的建设性破坏。//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4.4规划内容强制化、政策化和具体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规定强制性的规划内容,尤其要设置强制性保护规定和内容。除了技术内容外,在规划实施中还要增加落实技术内容所必须的公共政策,没有公共政策作为支撑,规划的技术内容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详细规划对开发建设的控制必须具体化???应采用定位、定性、定量、定形、定质和定时的综合控制手段,规定开发建设的合理位置、允许建设的用地性质、建筑容量、风格形态、标准质量和实施建设的时期。

篇2

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就是相关的管理工作者通过对企业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进行一些列的规划、组织、协调等工作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工作目标。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经济管理人员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最终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企业经济管理人员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方案,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费用得到最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升级,经济在社会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正在面临着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的使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使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的规范化才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才会使企业不断健康的发展,才能使企业更加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三、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

(一)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因为社会的相关产品非常的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企业生产就行,不需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管理还是相对封闭的,企业对于一些主要的问题没有决定权。2、管理一般都是简单的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企业的资金也是由国家进行调拨的,企业最后所得的利润最后也上缴给国家,亏损的经济也有国家进行调拨,根本就不看重企业的经济效益。3、企业与市场脱节,不必去社会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对这种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才会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向现代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生产经营,它更加重视活动的外在因素,通过以经营为中心进行相关的决策管理,最终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的范围变得更广泛了,已经不单单局限于生产活动范围内。2、企业管理开始以经营为中心,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3、经营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企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四、当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些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虽然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企业一味的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对企业本身的组织机构进行完善,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许多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制定了许多的经济管理制度,但是许多的制度都是挪用别人的,并没有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和健全,这样就没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好处。再加上一些制度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也没有认真的去执行,最终使得制度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给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模式虽然已经不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是仍然受到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经济管理非常的粗放,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都不高,企业还是注重生产的环节,没有企业品牌意识。更没有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市场的跟踪调查以及市场宣传,最终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以人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愿意花费资金引入专业的人才,造成企业的专业人才缺少。没有专业的人才就无法完成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还有就是企业没有相关的制度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就会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这样使得更多的人才流失,最终阻碍企业的长远的发展。

五、如何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一)完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并建设经济管理组织机构,通过组织机构使得企业的各级别之间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沟通。还有就是通过组织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最终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有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使得企业在做各项工作时都有据可依,使得管理更加有说服力。

(二)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考核体系,这样使得企业各级都能积极的进行工作,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一些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这样就会使得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一些不好的事件发生率得到降低,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

(三)制定全面的经济目标。通过制定合理全面的企业经济目标,不但使得企业的发展有了方向,也使得企业在日常的活动中有了方向,有了依据。通过对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中进行验证,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目标的可行性,最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科学的评定企业的经济管理。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评定,这样使得经济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通过评定也会发现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发现并避免,最终避免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五)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所以企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企业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样会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还有企业应该建立激励员工的制度,这样就会减少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保证企业的人才,最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六、结语

篇3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以下统称《保护规划》),保护古都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本市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迁入保护区人口数量控制、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相关工作,执行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保护区是指市政府批准公布的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本规定所称房屋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房屋、院落等地上物。

本规定所称保护区居民是指在保护区内有本市常住户口和正式住房,并且长期居住的居民。

第三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体现历史风貌为宗旨,坚持科学规划,有效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保护规划》要求,拆除违法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对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对不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按照与保护区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原则逐步进行改建。

第四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原则是:

(一)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的整体传统风貌,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

(二)落实《保护规划》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市政先行、有机更新、循序渐进。

(三)保护区保护与旧城外开发相结合,修缮保护与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管理相结合,降低人口密度。

(四)政府投入和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合理负担相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多方面积极性。

(五)由区政府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推进实施。

二、落实《保护规划》的重点和原则第五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规划要遵循《保护规划》,其他规划如与《保护规划》存在矛盾的,以《保护规划》为准。

第六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与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相协调。

(二)保存胡同肌理、传统四合院的原有格局。

(三)保存不可移动文物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等历史遗存。

第七条保护区的各类建筑应按照《保护规划》分类,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整治。

(一)文物类建筑应依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二)保护类建筑只可按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式进行修缮,不得拆除、改建和扩建。如确需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应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貌。

旧城内被确定为保护院落的,按照保护类建筑进行管理。

(三)改善类建筑应以修缮为主。属国土房屋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可按历史格局和外貌翻建。

(四)保留类建筑原则上应该保留,需要改建时应恢复传统建筑形式。

(五)更新类建筑应严格按重点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拆除改建。

(六)整饰类建筑应按照保护区传统特征进行整饰或改建。

第八条保护区应保持原有的胡同格局,原则上不得对胡同进行拓宽,确需贯通或拓宽的,应按《保护规划》实施。

第九条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胡同内布置市政管线时,应保持该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胡同的尺度和走向。

(二)在原有胡同基础上布置市政管线时,原则上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胡同宽度不够、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经技术规范制定或管理部门确认后,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条保护区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须保护历史名园及其遗存。

(二)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和《保护规划》确定的“准保护类树木”,须按《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责任。

(三)应采取传统的绿化形式进行绿化。

第十一条在保护区内,不得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标语及宣传品,不得擅自架设各种管线。

三、组织实施第十二条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主要职责是:制定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依据《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和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拆除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积极争取和运用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组织建设或筹集保护区定向安置用房,落实居民外迁等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三条保护区周边及区内主次干道、胡同等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保护规划》和保护区风貌保护要求一次完成,由市、区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其中,保护区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分别由各专业单位负责落实。保护区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及非主次干道整修、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费用及所涉及房屋的拆迁补偿费用(以下通称附属工程费),由区政府负责落实。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参照以下原则和标准确定附属工程费的分担办法:

留住的产权人现住房面积部分,可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留住的产权人修缮后增加的不超过10平方米的厨房和卫生间部分,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除上述之外的其他住房面积,全额分担附属工程费。

第十四条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方案》应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实施方案》应包括:房屋及人口现状,逐幢、院、片的规划设计及房屋保护和修缮措施,外迁人口数量及相应定向安置用房的位置和规模,留住和外迁政策等内容。在《实施方案》审定前,应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论证,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意见。

《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和审定后,应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原则上应统一组织实施。在实施之前,应先进行非主次道路整修、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为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创造条件。在组织实施时,可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以院落或者若干院落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土地置换或整合的方式。

第十六条加强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保护区内违法建筑,落实产权人的保护和修缮责任。由区政府根据保护区居民外迁情况、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际需要,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第十七条自本规定之日起,保护区应实行迁入人口数量控制性管理,由市公安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具体办法。

自本规定之日起,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保护区房屋出租出售市场管理。对出租出售的房屋,应依法征缴相关税费。原土地属于划拨的,须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第十八条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区政府开展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结合各区的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按年度向各专业单位下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保护区居民及其所在工作单位和房屋产权单位,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

保护区居民属于廉租住房对象的,可不参加摇号排队,给予优先配租。

四、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的措施第十九条建立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在2008年前,根据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年度工作安排,市、区分别按年度安排相应资金,主要用于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其中,市对区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保护区下列单位或住户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迁:

(一)需要腾退后对社会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内的单位或住户。

(二)为引入市政基础设施或道路整修需要拆除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三)恢复建筑物原用途需迁出的单位或住户。

(四)按照《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改建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第二十一条根据保护区外迁居民人数、家庭结构情况,各区可申请提供定向安置用房或专项建设用地,涉及有关税费缴纳和房屋销售管理等按照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区政府可以结合本区或者各保护区实际情况,根据以下规定确定每片保护区降低人口密度的具体政策:

(一)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购买保护区四合院后,落实对所购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责任。具体政策按照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制定的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若干规定执行。

鼓励公有住房的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和经审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规定,迁出现住居民,修缮后自用或出租出售。

(二)由区政府组织实施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落实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异地外迁的居民可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19号)第八条规定购买安置住房。具体优惠办法由各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明确。

保护区居民人均原住房建筑面积不足5平方米,并且在保护区外无正式住房的,外迁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时可按照人均5平方米认定原住房面积。

外迁居民放弃购买定向安置用房的,区政府可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第87号令,以下简称87号令)规定给予货币补偿。

(三)在有利于保护文物,恢复和保持历史风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的前提下,各区政府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可采取政府组织、由投资人参照87号令外迁保护区居民等方式。

区政府在审定各保护区《实施方案》时,不得重复使用优惠政策或扶持措施。

五、保护和修缮责任第二十三条保护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四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非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第二十五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按下述规定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一)保护区的私有住房,由产权人按照《实施方案》承担并履行房屋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人可以出售其住房,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购买房屋后居住或使用的居民和单位应按照规定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二)保护区的直管公有住房,可由留住的承租人按本市房改成本价及有关优惠政策购买后,作为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单位可以收购承租人的公有住房使用权。经申请产权单位同意,承租人也可以出售公有住房使用权,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

(三)属于单位自管公有住房的,可以参照直管公有住房有关规定处理,也可以由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统一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六条保护区留住居民应当按照《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七条保护区留住居民按本规定购买住房涉及的有关税费,按照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规定执行,颁发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颁发商品房房屋所有权证。

第二十八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做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区房屋修缮后,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有关工程项目可享受本市改用清洁能源的优惠政策。

六、拆除房屋的处理第二十九条为落实《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房屋的,被拆迁单位和居民应在规定期限内搬出。拆除住宅房屋内的居民可以按照本规定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或申请货币补偿。拆除非住宅房屋的,按照87号令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第三十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中拆除交通、公交、绿化、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信、邮政、环卫、消防等设施用房,以及当地房屋维修管理用房,应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及规划设计方案安排迁移、还建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其中,拆除热源时,组织实施单位应按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将热用户并网或新建其他热源。在还建的用房交付使用前,应先建临时用房,确保修缮、改建区毗邻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三十一条在拆除保护区房屋时,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应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收存保护。

七、保障和监督第三十二条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支持区政府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三十三条建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市、区规划、文物和国土房屋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保护区房屋保护、修缮、转让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对未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篇4

1、强化宣传促销,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我区地处江、浙、沪三大城市辐射圈的中心地带,区域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便捷,按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的宣传思路和“立足本地,主攻上海,拓展苏杭,走向世界”的市场定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加强宣传促销,抢占市场。近几年来,景区针对旅游目标市场,积极组织人员去旅行社、进社区、走高校,通过广场促销,召开旅游推介会等各种形式,深入实地地宣传;其次,精心策划节庆活动,突出“创新、特色、品位、实效”,以人为本,贴近百姓,融入文化,亲近自然,精心打造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群众广泛参与的旅游文化活动,成功地举办了2004年旅游节及金秋风情游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对外影响力。其三,为树立景区新形象,拓展景区客源市场,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景区宣传投入,制作景区形象片,积极借助媒体力量,利用网络平台,做足宣传文章。截止去年10月,网站点击率9375761次,同比增长95%,不断扩大景区影响,树立景区品牌形象。第四是通过整合景区资源,挖掘特色,推出一系列休闲旅游产品,如“七一红色游”、“巾帼风采游”,“生态之旅”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强化科学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为适应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指导风景区开展工作,在1992年版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我委于2001年开始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于2003年初步完成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下一步,将根据发展需要作局部调整后,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作为新一轮发展的科学依据。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景区性质、范围、功能分区、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专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同时我们根据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国美院风景园林所分别编制完成了环湖景观概念规划、西湾渔庄、入口景观等景点的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详细规划加以实施。

为确保总体规划的贯彻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我们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景区建设项目“一书二证”制度,对景区内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确保了总体规划及各景点详细规划的严格实施。

3、强化环境保护,营造舒适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为此我委积极做好风景名胜区及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对景区山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古树名木的保护,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各宾馆、饭店集污外排治理设施的常效管理,加大对水域监察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景区路面保洁和垃圾清运实行社会化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制订了《风景区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形成重点区域重点管理和一般区域长效管理的机制,健全了保洁检查考核制度。为使环境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着手建立了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强化景区的环保工作。同时加强景区环境建设,实施风景林定向培育,已收归国有山林900余亩,实施封山育林,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植绿护绿,绿化美化环境,营造风景林景观,塑造优美、清洁、有益身心健康、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旅游环境。

4、强化规范管理,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景区越是发展,管理越要跟上。在加强宣传促销的同时,必须强化管理,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强练内功,狠抓内部管理,规范旅游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一是出台制度,规范管理。我们对景区从业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定文明服务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景区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出台管理制度,制订了《员工管理制度》、《景点门楼考核办法》、《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与景区内各单位及从业人员签订安全、卫生责任状,进一步完善内部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了管理行为,增强了诚信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为景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服务与保证,树立了良好的文明“窗口”形象。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旅游景区,是**行政区域内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空间或地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旅游景区管理坚持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业促进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营与服务、旅游者活动的指导和相关监督管理。

乡、场、镇人民政府负责协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的有关工作。国土资源、水利、环保、规划、建设、林业、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六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 告的权利。

第七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八条 开发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区,应当经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旅游价值、环境质量等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

第九条 旅游区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取得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旅游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应当充分论证,合理布局;项目完工后,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景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单位在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前,必须将旅游景区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四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害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景区风貌;

(二)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开山、开荒、采石、开矿、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

(三)盲目、重复建设,或者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旅游景区项目及配套设施;

(四)在核心旅游景区内建设宾馆、饭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与旅游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第十五条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开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旅游资源。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

第十六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旅游景区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二)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三)监督旅游景区经营者制定景区管理制度;

(四)监督管理旅游景区经营者的旅游服务活动;

(五)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并接受其投诉;

(六)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第十七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合法经营,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 旅游景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国家规定应当具备岗位资格或职业资格的,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定景区旅游管理制度或措施,并负责落实;

(二)设置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受理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

(三)公开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对旅游者进行欺诈、勒索、胁迫或误导;

(四)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配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人员和必要的安全设备、设施;

(五)对具有危险性的场所或项目设立明显的提示或者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六)负责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七)其他依法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旅游、公安、安全生产的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和服务,不得有下列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与旅游者的合同或者约定;

(二)不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供服务;

(三)强迫旅游者接受服务;

(四)对服务范围、内容、标准等作虚假的、引人误解的宣传;

(五)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

(六)出售假冒伪劣的商品;

(七)侵害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其他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旅游者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设施;遵守旅游景区安全、卫生等规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拒绝、阻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构成违反治安处罚条例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以暴力、威胁阻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是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些建设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名,在风景名胜区内大兴土木,把其建成了大型“吃喝玩乐综合体”,风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近郊风景区由于区位独特,景区内村庄、居民点不断扩张,开山采石、毁林种地、滥用水资源等破坏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大搞高档房地产。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规划体制不完善、实施管理力度不够之外,规划本身也存在较大的缺陷。许多风景区的规划由于回避了农村居民点问题,致使居民点规模不断扩张,不仅给风景区带来后患,也给房地产开发商有机可趁,使建设项目侵占风景区用地,造成对风景区土地的无序利用和对风景资源的极大破坏。农村居民点已经成为一些风景区规划回避的难题,因而也就成为城市近郊风景区产生问题的根源。因此,从规划角度采用积极的方式探索并解决此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实例分析与方法研究

2.1实例概况与现状分析

虞山—尚湖风景区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是典型的城市近郊风景区,总面积为35 km2.常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虞山、尚湖、古城融为一体。虞山自然景观秀丽幽奇,1989年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最高点,有著名的“虞山十八景”,人文景观丰富;尚湖湖面宽广,风景秀丽。因此,常熟古城区素有“七溪流碧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景。该风景区1999年游客量约为140万人次/年,占全市游客总量的60%。

笔者通过对风景区历次规划及规划实施情况的回顾发现,因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尚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保护力度明显偏弱,居民点不断扩张,在沿岸大量开发度假区,建筑风格不协调,自然资源及环境被破坏、水体污染等现象愈演愈烈。

笔者通过对现状经济状况调查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风景区内现有1个建制林场、6个行政村,分属3个镇,现有的行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极易造成房地产商开发的失控和工业项目的引进,给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带来后患。另外,距市区较近的行政村由于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程度相对较大,农民自建房增量也较大。

2.2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作为常熟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专题研究报告,并非一个完整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它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主要依据,旨在找出原有规划及实施存在的问题,从风景区规划的角度提出对风景区用地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是对风景区内的居民点提出控制要求。

2.3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次规划主要从解决风景区现存问题和促进风景区自身发展两个层面出发,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城市近郊风景区,探寻以控制风景区建设行为、保持风景区良性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本次规划将该风景区功能定位为一个处于城区边缘的以生态调节为主要功能、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和大型郊野公园。规划引入了先进的三维GIS辅助分析技术,通过对风景区生态景观保护、居民点疏密度、拆迁难易度等方面的分析,为规划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规划提出风景区在功能布局时既要珍惜现有风景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内的建设,又要尊重现状发展基础,将居民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优化景区空间环境。

2.4GIS辅助分析与决策

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规划借助三维GIS技术[2],对风景区用地现状及虞山、尚湖、古城的绿化、生态、环境、景观、视线、视域等关系进行分析,评估出风景区的敏感地带,为不同地段的建设控制提供依据(图1~图4)。

分析认为,虞山、尚湖与城市的交接界面、虞山与尚湖的过渡地带为敏感区域,对虞山、尚湖、古城的格局关系、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需重点进行生态景观恢复或建设控制。虞山北路一带是风景区与城市的主要过渡区,即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生态过渡区,应加强虞山至城市的生态绿化过渡,延伸城市至虞山的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一个自然与城市的生态型过渡空间。

2.5风景保护及居民点调控

本次规划将整个风景区划分为宗教文化景观保护区、重点自然景观保护区、景观游览区、景观恢复区、景观控制区、外缘适度发展区6个区,又以居民点的调控为重点确立了控制人口、合理保留、产业引导的调控原则。

规划首先利用生态、景观、视域分析成果,划定居民点调控分区,同时通过现场评价、感官分析及横向类比的居民点疏密度分析,提出景观型村落之间的合理间距和村落的适宜规模(合理的半径及户数),为居民点的调控提供具体依据。居民点主要从两个角度对风景区内的视线景观产生影响:从尚湖周边观虞山和从虞山鸟瞰尚湖。前者可以通过种植绿化带减小影响;后者必须通过居民点疏密度分析进行调控,并通过增加植物等手段,营造更为完美的自然型、生态型村落景观。

研究中采用如下公式对居民点疏密度进行分析:

T=S′/S

式中:S′=N×S0/L;S=π×R2

其中:T—村落单元疏密度(%)

S′—村落单元建筑基底面积(m2)

N—村落单元中居民户数(户)

S0—户均建筑面积(m2/户)

L—平均层数

S—村落单元外接圆面积(m2)

R—村落单元外接圆半径(m)

T不同于建筑密度,可用于评价村落单元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单元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现场评价、感观分析及横向类比,当T

距城区较近的村落由于居民点现状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拆迁难度较大,规划应尽量减少居民点拆迁量。而处于山与湖之间的核心过渡地带的居民点,为满足风景区生态保护和景观的需要,应将其搬迁。在此基础上,规划将风景区的居民点划分为绝对保护的无居民区(不准常住人口落户)、恢复风景的人口衰减区(分阶段地减少常住人口数量)和保护风景的人口控制区(允许一定数量的常住人口落户)3种居民点调控分区,并把已有的居民点按自然村落划为80个单元,采用4种调控类型:①搬迁型,即完全撤离原址,主要针对建筑质量不高,同时又位于敏感地带或者由于居民点成片密度过高而影响景观的居民点单元;②缩减型,即部分撤离原址以降低建筑密度,主要针对居民点过于集中的村落;③控制型,即在保持现有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建设的方式;④安置型,即在风景区内适当地段新设立的用于安置景区内搬迁居民的居民点类型。规划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居民点调控表(表1)。

2.6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与建设控制

针对原有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规划,本次规划对风景区重新进行整合,划分国家森林公园、景林生态观光区、田园风光区、中心休闲观光区、湖滨游览服务景观区、入口服务区、城郊风貌控制区、远景发展区、水域生态观光区九大功能区,并对每个区确立发展原则、建设意向和实施要点,作为对原有规划内容的延续、调整和补充。

依照功能分区的发展要求,规划采用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与特点、扩大风景用地、保护风景资源的策略,结合具体的用地现况,将风景区用地类型划分为七大类。规划扩大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的规模,对居民社会用地、耕地、滞留用地进行缩减,并维持原有的水域面积。

规划提出该风景区既要满足各功能区的建设控制要求,又须满足各类用地的建设控制要求。建设控制要求包括适建内容、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这些控制要求,均作为今后风景区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2.7交通组织

湖滨周边特别是尚湖南侧的道路规划利用已有的环湖路形成网状骨架。为满足游览观光及景观设计要求,局部地段的设计采用放射状、自由式路网。为强化尚湖、虞山主体景观特色,规划将面向湖体、山体的道路布置得相对较密,方便游客便捷地到达尚湖湖滨。同时,湖体周边路网与山体路网通过虞山南路有机衔接,并结合外缘环路,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通过在适当地段结合旅游服务设施配置停车场、站点与游船码头,形成道路系统与水路系统相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

篇7

在开发和包括旅游景区资源的过程中,管理体制有重要影响,但当前旅游景区管理体制面临着多头管理、各机构责权利划分不清等问题,导致旅游景区资源被闲置甚至破坏,制约景区发展。因此,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一、明晰产权,确定监督管理主体的责权利

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第一项工作就在于产权的明晰。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旅游景区的管理、经营与监督主体,将各自的责权利范围划分清楚。旅游景区的管理主体需要明确,不能同时将监管旅游景区的权利赋予多个部门,解决多头管理问题,避免发生相互推卸责任、争权夺利的现象。

笔者认为,一是要成立旅游景区协调规划管理局,它直属国务院,避免建设部门继续主持旅游景区的管理、监督,其他部门也不能参与管理景区;各省也要成立地方级的协调规划管理局,对当地旅游景区的经营事务进行管理;二是明确旅游景区的真实属性,被定性成风景名胜区的景区、公园等不能同时被称作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也就是旅游景区务必要确立身份,由协调规划管理局全权负责落实管理、监督等事务;三是协调规划管理局按照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经营主体并授权;在保证投入足够的资金保护旅游景区资源的前提下,经营者拥有对旅游景区的收益权,且经营者拥有旅游景区内的经营性项目,享有相关权利;协调规划管理局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管理并监督旅游景区的经营情况。

二、管制票价,统一旅游景区票价制定标准

旅游景区具备让当代人享受服务的社会价值,这决定了它的公益性质。近年以来,很多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快速上涨,为预防经营者通过其垄断地位谋取超额的垄断利润,务必要加强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管制。

一方面,通过管制门票价格确保旅游景区让公众享受普遍,政府部门可采取低定价、优惠甚至免费等方式鼓励更多游客进入旅游景区,把旅游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国民社会活动,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提高社会总体福利;另一方面,通过管制门票价格弱化对旅游景区所在地政府的经济激励,这对经营者更新旅游景区经营理念、拓展旅游服务领域等有利,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更多样化的服务,避免过度开发和使用旅游景区。在管制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过程中要遵循分类管理原则,统一制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标准,严格实施门票价格听证会制度,使门票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化。

三、协调统一,促进景区与地方发展的同步

要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旅游景区所在地居民参与的管理体制,及时解决居民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决策及利益分配问题,注重协调和统一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整合开发商、景区居民、地方政府这三方利益关系,且在协调统一环节要更强调当地群众的利益。该整合广泛涉及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要协调旅游景区开发商与地方政府、景区居民与地方政府、景区开发商与景区居民以及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利益主体关系。在建设和发展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还要重视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吸纳景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从业及管理工作,采取优先安排就业、积极培养并启用当地人进入到管理层、完善居民参股经营的股份公司的建立、允许居民在规范管理中自主经营等政策,使旅游景区协调规划管理局能与当地的居民融为一体,将居民参与旅游业管理及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最大限度预防当地居民用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从发展旅游景区的管理支撑体制来看,针对旅游景区管理研究制定配套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完善景区管理体制、发展整个旅游业的重要一环。由于旅行社已经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这两部行政法规,所以行政主管部门能有效实行对旅行社的市场化管理。相对而言,在管理旅游景区时却面临着短腿现象。要想在既有基础之上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就务必要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职责,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法律法规,确保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能获得法律保障。一是一对现行立法进行整理,修改或废止那些不适应旅游景区发展需求的法规,使其尽可能适应国情,并尽可能靠近国际通行做法;对操作不便的制度要制定配套细则;将所有的内部规章废止,保证法律法规的透明性;地方法规务必要将国家立法作为标准,切忌与国家立法相互抵触。二是按照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实际需要,适当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真空,包括将政策性内容升级成法律法规,确保顺利实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完善工作;协调其他法律部门的内容,包括对旅游者权益涉及较多的商法、民法等,避免相互矛盾、冲突。

篇8

根据年我县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年国内经济运行趋势预测,我局计划今年完成的旅游经济指标是:全县共接待旅游人数42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旅游总收入18000万元,同比增长20.2%;实现景区门票收200万元,同比增长23.4%。

二、进一步做好景区景点的规划工作。规划是做好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基础,以规划为根本,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将景区景点规范化、标准化。我局年内将完成《景区详细性规划》、《旅游小镇规划》、《旅游小镇详细性规划》、《三腊风景区详细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编制《镇村总体规划》和《马路旅游特色村详细规划》。

三、努力做好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争完成州、县政府下达的2000万元投资任务。

(一)加强项目申报及储备。首先是根据中央扩大内需要求,组织好相关材料,力争争取景区综合开发得到上级旅游基金、国债资金补助,或争取列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其次是尽量收集资料,重点在风景名胜区景点,做好景点项目建议书作为项目储备,便于今后项目申报。

(二)抓好景区项目建设。一是实施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大门、旅游公厕(2座)、桃花谷绿化、休闲广场、风雨桥、船吧、民居改造(10户)、马车路、景区绿化等十大项目;二是实施出水洞大坝码头续建、三腊景区景观桥续建、三腊环瀑游路续建等项目。

(三)加强旅游资源调查。今年力争完成溶洞、堂上农业观光等项目的资源调查,为培育我县新的旅游资源奠定基础。

四、继续加大旅游促销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新形

一是做好中国国际旅游节分会场各景区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加大对花街节活动的的宣传促销工作。二是组织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不断扩大我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展我县旅游客源市场。四是加强与市的旅游区域合作,推动两省结合部的无障碍旅游发展。

五、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和,抓好旅游服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一)今年将举办1次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主要采取理论与实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聘请职业教育教师或高级宾馆资深人员对我县宾馆饭店服务员进行礼仪礼节、餐厅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现有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增强旅游行业新员工的服务意识,为我县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二)组织开展旅游服务人员争先创优活动,营造旅游服务人员学技能、比服务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我县旅游服务质量,实现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性发展局面。今年要力争在第三季度举办1次旅游服务技能方面的竞赛,以掀起各宾馆饭店学习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的热潮。

(三)今年将对景区农家乐进行1次旅游服务技能培训,重点是进行卫生、食品、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烹饪技能培训,提高农家乐服务档次。重点是与厨师协会和相关部门的进行合作,在景区举办烹饪技能培训,提升农家乐饭菜质量,增加菜式花色,使农家乐饭菜更富有农家特色,更为游客所接受和喜爱,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同时在镇法棚村扶持3-5户农家乐接待户,开创县城周边农乐经营发展新模式。

(四)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与旅游企业的联系,为宾馆饭店申报星级、景区评级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年内申报评定三星级宾馆2家,结束我县无星级宾馆的历史,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其次在景区已获得国家AA级景区荣誉的基础上,今年协助景区开展AAA级景区申报工作、协助三腊景区开展AA级景区申报工作;同时协助1-2家宾馆饭店开展绿色宾馆饭店申报评定。

(五)与县防艾办合作,加强对县内各宾馆饭店的艾滋病防制工作宣传与管理,推动我县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9

关键词:公益性景区;景区容量;容量测定;景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62-03

旅游容量是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景区容量就是景区所能承载的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景区容量是一个空间和时间描述范畴,总是对应于某个有限空间时才有效,因此存在资源的空间分配问题,同时内涵于其中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涉及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涉及到人的感知和产业发展诸多问题。

一、公益性景区容量的测度方法

一个景区的接待能力有多大,受制于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状况以及游客、景区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公益性景区这个系统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系统中各个功能因子的协调运行为前提。所以景区在某一时间内的容量,是由其环境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各个限制因子中任意一个瓶颈因子所决定的。

具体测度时,基本要求是对资源容量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进行分析。有条件的话,也应对后两个容量进行测算。如果上述四个容量都有测算值的话,那么一个公益性景区的环境容量取决于生态环境容量、社会心理容量、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的最小值。

1.环境容量测度。景区的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和旅游者心理容量共同构成景区的环境容量。心理容量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资源容量和生态容量从旅游供给出发,只有当资源容量和生态容量合理时,才能满足旅游者心理需要,反之亦然。所以实际测量时一般不再区分三者,而测量能同时满足三方面需要的环境容量。测量公式是:

Rc=×

Rc为景区基本空间旅游环境容量(景点、道路、设施);A为可利用基本旅游空间规模;A0为基本空间标准(单位利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表1 部分旅游场所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

2.经济容量测度。决定经济容量的因素很多,可分为内部因素(旅游接待设施如食宿、娱乐设施等)和外部因素(基础设施、支持性产业等)两个方面。就满足旅游者的基本要求而论,景区经济容量大小可以食宿与娱乐设施的供给能力为指标。以食宿为限制因素的经济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Ec=

Bc=Bj

其中,Ec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容量;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能力;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m为旅游者所需食物的种类数;Bc为住宿床位所决定的旅游容量;Bj为第j类住宿设施的床位数;n为住宿设施的种类数。

3.景区容量测度。一个公益性景区往往包括若干个景点、若干条连接景点的道路和非活动区。景区容量的测定包括景点容量和景区内道路容量的测定。景点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具体场所,以及围绕这一场所的短暂休息和即时服务使用的空间。故景区容量的测定公式是:

C=Si+Ri

式中,C为景区容量,Si为第i个景点容量,Ri为第i条景区内道路容量;m、n为景点数和景区内道路条数。

在测量公益性景区容量的实际工作中,对不同的旅游容量有不同的测量方式,有的是量取极限容量,有的则应量取合理容量。对于经济发展容量,一般只关心设施容量;就设施和自然生态来说,合理容量难以把握,所以一般取其极限容量。资源的合理容量一般和心理容量一起考虑。容量计算中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某一时点容量,也可以是较长时间如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等。社会容量的测量很困难,一般是通过社会学者运用民意调查方法来确定,也可简单的根据当地居民对待旅游者的态度作为衡量社会容量是否合理的标志。

二、公益性景区容量的调控手段

(一)限定上限

凡资源导向型的景区如森林、溶洞、古迹等应尽可能多地通过资源的承载力来限制景区日最高接待量,以减少客流过大对于资源的破坏。如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12 000名游客进区旅游,并实行网上预售。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以保护资源。

(二)容压平抑

容压指的是资源利用强度与容量的比值。容压平抑是当今以至未来中国客流调控的最突出问题。容压平抑可从稳压、防压、调峰、调价、分压、扩容等方面着手。

稳压:把握促销时机与力度,维护供需平衡。

防压:建设安全设施,重视安全宣传,规避超载事故。

调峰:管理交通、交叉口或入口,调节客流峰值。

调价:应用价格杠杆,调节需求高峰。

分压:改善结构布局,调整容量配比。

扩容:改善供给,扩大设施承载容量。

三、公益性景区容量管理的对策

(一)景区容量管理的目标

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景区容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公益性景区的各类资源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达到以下目标:(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二)景区容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1.健全法律体系。中国旅游业相对重开发、轻保护,重经营、轻管理,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措施落后。目前,综合性的旅游基本法还未出台,不能满足旅游资源保护的需要。旅游资源的法律保障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相关条文主要散布于各环境与资源单行要素保护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就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专门立法的,现在全国有厦门、内蒙古和汕头经济特区等,其分别制定了《厦门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暂行规定》、《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暂行规定》、《汕头经济特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规定》。

完善中国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应不断完善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如《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特别区域保护法,针对自然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与特殊性,适当时候应制定一部统一的法律对自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并以之为依据,完善、协调、充实有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保护管理条例、标准和规范。如《景区管理法》、《旅游资源保护法》等。

2.加强科学规划。制定公益性景区总体规划。通过规划对于景区内各种旅游活动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建设、对接待容量进行科学的确定以及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等,使得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最终实现景区的持续发展。如按照景区的类型和资源性质,将其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核心保护区禁止游客进入,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游憩缓冲区内严格限制游客数量和活动类型,一方面减缓人为活动对于核心区的保护,另一方面扩大核心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密集游憩区可允许较大数量的游客进入,但也要对最大容量进行限制。 目前绝大多数景区都制定了相关的规划,但有些仅限于“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景区在实际开发建设中,并没有按规划制定的方向和内容操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对规划的不重视,只是把它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没有按规划行使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导致开发的随意性和破坏性。因此应加强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同时加强规划的约束力。

3.建立监测系统。加强对公益性景区及重要旅游城镇的环境综合治理,搞好城镇、景区垃圾和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实施“净水、净气、净声”工程,对景区附近的工业企业实施搬迁,避免对景区大气的污染。在景区服务行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材料,使用基本不散发有害物质的办公用具;选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高效安全的照明设施。例如为减少煤烟的污染,近年来庐山投资5 000万元实施“煤改电、油改电”工程,在全国首创了“无烟山”;投资7 000多万元建设污水治理工程,对生活排水进行控制和处理,防止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在全山推行垃圾袋装管理化,收集率达100%。

4.做好宣传教育。人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与公益性景区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有景区管理人员、景区内居住的居民、游客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作为景区发展最迫切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强景区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使他们知道景区的持续发展和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树立保护景区自然生态和当地文化传统的良好意识。具体可通过设立生态保护警示牌(宣传栏)或橱窗、指示牌等;对景区管理员和当地居民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培训;通过企业内部布置和公益活动,对企业员工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节约型消费的宣传。特别是通过景区人员的身体力行和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还可以在景区内部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则提出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对游客行为进行约束等。

参考文献:

[1]刘益.大型风景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04,(6).

[2]田勇.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系统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0,(2).

[3]郭亚军.旅游景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4]宋玉蓉,姜锐.景区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5]王响雷,杨永平,郭亚军.旅游景区空间容量控制方法新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篇10

    1.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不够

    尽管总体上产品类型多样,但不同水利风景区之间的水上旅游活动项目多有雷同,以观光旅游为主,具备参与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旅游项目较少;生态旅游开发深度有待提升,有关水下和空中旅游活动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影响了水利风景区的市场吸引力。而且目前的很多水利风景区产品组织还是以观光为主,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市场需求。

    2.环境解说专业化程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水利风景区中,仅有28.2%的风景区有专门的环境解说系统规划,42.4%的风景区采用在旅游发展规划中有专门章节提及,还有29.4%的风景区尚未制定环境解说系统规划,反映出我国水利风景区对环境解说整体认知不足。此外,专业程度强的解说方式普及率低,仅有21.2%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家解说,21.5%的调查风景区拥有专门读物。我国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功能认识不足,环境系统专业化程度低,远不能承担其传播相关知识的责任。

    3.生态旅游规划环节薄弱

    调查发现19.6%的风景区尚未编制生态旅游相关规划,26.2%的风景区缺乏修建性详细规范。由于缺乏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导致很多地区开发起点低、规模小,开发盲目,出现了重复建设和布局的不协调,不仅影响到经济效益,而且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已有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不规范,缺乏对风景区设计单位的认定和管理,缺乏对风景区设计成果的评定和考察,不能保证设计质量的可操作性。

    4.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41.2%被调查风景区的餐饮住宿设施主要在风景区里面,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从交通方式看,燃油轮船使用率较高,极易造成水体、噪声等污染;道路建设方面,仅有18.2%的风景区保留了动物通道,15.2%的风景区设置了动物通道提醒标识,此外仅有12.7%的路面采用了生态材料,还发现了交通选线存在与周围环境协调性不强的问题。另外,仅有35.3%的风景区建立了旅游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且运行良好,54.7%的风景区甚至未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5.社区参与层面较浅

    在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方式中,以咨询(41.2%)与公共信息/教育(21.5%)为主,信息反馈(15.2%)和联合规划(12.1%)为辅,其中还有15.9%的当地居民未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同时,对于生态旅游规划,多数水利风景区居民参与十分有限。调查区中51.2%的当地居民知道有规划,并有一定程度参与;31.3%知道有规划但不参与,甚至有9.1%的风景区当地居民不知道有规划,反映出当地居民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参与较少,参与层次也较浅,并不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6.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偏少

    82.6%的风景区由于资金投入偏少而阻碍了生态旅游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市场规模尚小,游客消费总体偏低,以门票及餐饮住宿为主要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导致水利风景区旅游收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我国水利风景区建立时间较短,没能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体系,难以满足在旅游设施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7.生态旅游专业人员缺乏

    本调查发现有61.5%的风景区认为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是阻碍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旅游培训不够。据统计,被调查风景区有13.1%未对从业人员开展生态旅游培训;在已开展生态旅游培训的风景区中,从业人员受训比例达75%以上的也只有32.3%。同时,导游素质整体偏低,仅有39.4%的导游有自然保护知识并受过专业训练,40.4%的导游有自然保护知识但未受过专业训练,12.5%的风景区内尚无导游。

    二、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理念推广,探索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国中国为目标,积极推广正确的生态旅游理念,贯彻保护性、自然性、社区参与和环境教育四大要点,深入理解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并举”发展原则,探索适合水利风景区特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保证其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水生态文明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发挥最优的作用。

    2.重视科学规划,引导水利风景区有序发展

    水利风景区应以秉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提高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水平,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有序发展。规划一方面要保证满足水功能区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与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与水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从生态旅游理念出发,以风景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发体现水利风景区特色的产品,同时注意宣传和普及水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