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绩效奖金考核管理;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绩效考核属于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客观依据与基础,良好绩效评价系统可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充分采用绩效奖金考核予以奖金的二次分配,以建立一套具竞争性、激励性的,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兼顾公平、效率优先的体系,这对护士自觉履行职责具备强大驱动力[1]。优质护理服务开展至今,本科于此目标的指引下,与儿科护理特点相结合,针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奖金支配体系予以探索与改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且取得一定经验与成绩。但是因为护理工作岗位与项目较繁杂,加之分红量化相关标准无系统定位,于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共32张床位,共分成两个护理单元,一病区18张床位,二病区14床位,责任护理人员共16名。护理人员年龄21~43岁,平均(25.42±2.72)岁,其中主管护理人员2名,护理人员3名,护师11名;文化程度:具有专科学历8名,本科学历者8名,以上病区护理人员于学历、职称、人数及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方法
1.2.1考核表设计及研究思路 管理上着重强调以制度为纲,质量为本,患者满意与安全为抓手。起点公平、考核要素的权重分配及量化指标合理化。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在不同岗位的绩效奖金差距比例,不同班次最合理分值、质量考核的细化标准及工作量化相关评估指标。开展APN排班,相关责任护理人员全面分管负责患者,按照护士临床能力的不同分层,确定绩效奖金系数[2]。专科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分别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工作数量、超常工作予以百分制评分、量效益。
1.2.2绩效奖金考核分配 夜班护理人员收治新的患儿夜间门诊与住院输液皆给予以奖励, 前者每位奖励2元,后者每位患儿奖励2.5元。由患儿家长或者患儿点名要求予以静脉穿刺护理人员,或者护士长点名要求协助予以静脉穿刺护士,成功穿刺每次奖励5元。按照住院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每月“服务明星”称号的护理人员奖励10元。经护理小组审核后予以为科室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护理人员奖励。奖金分配=科室护理奖金-护士长奖金-奖励奖金;岗位奖金=分配奖金×30%/总系数×此护士系数;满意度奖金=分配奖金×5%/总满意度分数×此护士分数;护理安全与质量奖金=分配奖金×15%/总安全和质量分数×此护士分数;护理工作量奖金=分配奖金×50%/总工作量分数×此护士分数;护士奖金=满意度奖金+岗位奖金+护理安全与质量奖金+夜班奖金+工作量奖金。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绩效考核实施前后质量指标(专科护理指标、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比较,P
2 结果
绩效奖金考核实施后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度、输液红灯及感染患儿住院时间质量指标较实施前均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绩效奖金考核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绩效奖金考核管理使得全体护士均明确其自身工作内容与组织目标,并强化岗位安全意识与职责,起到自我加压、自我控制的作用[3]。同时评估护理管理质量与工作质量,针对存在的不足可予以持续质量改进,从而有效提升人性化护理服务与专科内涵的建设。实施有效的绩效奖金考核管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护理人员依据工龄职位得到相应的回报状况,有效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及整体素质。
同时,绩效奖金考核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护理人员经绩效考核最终结果反馈了解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心,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患儿及其家长认可度[4]。且绩效考核标准不但可确认护理人员绩效状态,而且可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升临床护理管理效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可进一步证实,绩效奖金考核实施后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度、输液红灯及感染患儿住院时间质量指标较实施前均显著改善。临床护理人员与护理管理者共同评价护理工作中成效和不足,根据考核结果与搜集不同方面意见予以考核具体分值和指标的调整,积极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有效预防发生护理缺陷[6]。
科室刚实施绩效改革时,依据为患儿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耗费量与技术含量,逐项确定不同量化分值与质量标准,如护理患者数量、护理危重病数量、化疗人数、输液数、换药数等项目[7]。护理人员按照服务的数量予以统分,经组长确认后签字,但因各种不易量化的评估因素,如不同的治疗方案、健康教育、护理风险蕴含系数及护理责任心差别等无法具体化分值与护理人员统计值,因此此统计量化法实施几月后被取代[8]。
综上所述,绩效奖金考核管理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效益,而且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并促使护理人员转变其护理理念,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海燕.绩效奖金考核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85-2087.
[2]闫俊荣,翟淑芳,权艳华,等.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绩效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36-38.
[3]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0.
[4]朱颖,张久春,陈长香.绩效考核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7):22-23.
[5]闫洁.空姐式服务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31(01):66-67.
[6]张蕾.中医儿科病房护士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光明中医,2014,15(06):1333-1335.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有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其余均为护士。学历:本科8名,大专12名。2012年9月以前奖金按年资级别进行高低分配,2012年9月开始实施绩效考核,所有护士参与绩效考核分配。
1.2方法
1.2.1考核标准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目的是用一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事物的价值与优点[2]。按照导向性、科学性、完备性、可行性的原则[3],建立护士绩效考核综合量化指标、评论标准及考核的分值等内容,制订了结核病房的绩效考核方案。1.2.2考核内容实行百分制,护理工作质量(40分)、护理工作量(25分)、护理技术(20分)、满意度(10分)、医德医风(5分),另设单项加分项目,危重患者数和新患者数按科内平均数计算,超过一个加0.2分,减少一个减0.2分,每抢救一人,加0.2分。及科普文章的发表、科研课题和新技术的开展等均可获得相应加分。护理工作质量包括科内环节质量、护士长检查质量、护理部检查质量;护理工作量包括基础护理量、晚夜班数;护理技术包括三基理论及技能、护理技术难度;满意度包括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医德医风包括服务态度,拒收患者红包、礼物等,每项内容均分值量化。半年中出现2次绩效考核低于合格分10分,科室给予诫勉谈话,半年中出现3次绩效考核低于合格分10分,退回护理部待岗,并与评优、晋升、进修、外出学习、进编等挂钩。1.2.3绩效考核细则成立科室绩效委员会,每月根据护士长一日五查及质控小组检查存在的问题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绩效管理考核委员会成员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多劳多得、优酬优待的原则,对照绩效考评标准,每月核算出每位护士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提名,量化考核指标,将评分及时反馈给护士,及时沟通,制订出可行的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并评价整改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发放绩效奖金,绩效考核与年终评先评优及进编、进修挂钩。1.2.3.1科室专项奖励基金每月将科内奖金总数的2%补贴到耐药结核组,提高耐药结核组护士的积极性。1.2.3.2护士能级分配根据护士工龄、职称、学历、能力等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按照本院《护士岗位管理方案》进行护士分级,其中一级及二级护士必须自我申请,经过考核,在符合条件的护士中公开竞争产生。一级护士为护士长;二级护士多为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及高年资护士;三级护士多为护士。一、二级护士分配系数为1.3及1.1,三级护士中10年以上护士为1.0;5年以上护士或护师为0.95;3~5年护士为0.85;1年以上及3年以内护士为0.65;四级护士为1年内护士,为0.4。1.2.3.3护士三基/专科培训考试成绩三基专科考试每季度一次,分为三基理论成绩、三基操作成绩、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成绩,四项成绩取平均分为护士季度考核得分,此项占10%。1.2.3.4满意度测评每月发放护理满意度测评表对所有护士进行满意度测评,此分值占10%。测评结果落实到人,如果当月有患者直接点名投诉扣考核分2分,投诉到院内扣5分。患者点名表扬每人次加0.5分,个人收到锦旗加2分。1.2.3.5其他细则补充,当月考评总分加2分;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奖励2分;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制止者或杜绝医疗隐患者,奖励2分;入院患者数超过当月实际基数,每人次加0.2分;危重患者数超过基数,每人次加0.2分。1.2.3.6绩效考核具体计算细则科内各级护士的绩效考核分数为:二级护士每月合格分为90分;三级护士、5年以上及护师合格分为88分;1~5年护士合格分为85分;一年以下护士为82分。每月评分达到合格分享受该岗位系数,下降或超过标准分者则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本月奖金(科室护士总奖金减掉耐药组的补贴)=当月奖金的50%+当月奖金的50%×(实际得分/合格分)×奖金系数(最高得分为100分)。
1.3评价方法
2012年9月开始实施绩效管理,2012年9~12月对参加绩效考核的20名护士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患者的满意度每月进行评价,并与实施绩效管理前2011年9~12月的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对比。护理质量指标包括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病情观察、消毒隔离5项共计100分,由护理部、护士长以及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检查后得到平均分。患者满意度满分为100分,每月由护理部和科室随机抽取50例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基护落实、健康教育等共25个条目,每条分为很好、好、一般、差4个等级,分别记4分、3分、2分和1分,信度与效度为0.79。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为绩效分配提供依据,科学、合理、公平的绩效考核指标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4]。同时加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强化了工作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待优酬的原则。考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准确、可信,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价值感。
3.2提升了护理质量
(1)绩效考核标准以护理质量为核心,护士对照标准主动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了护理安全。(2)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克服了以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规范了患者床头交接班等工作内容,细化了护理环节,当班护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减少了工作遗漏和失误。(3)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5],绩效考核强化了服务意识,科室制订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精心、细心、用心,护理服务永葆称心”,明确公示了出入院流程、护理级别及基础护理的内容,让患者一目了然,同时起到监督作用。(4)提升了护士主动学习、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工作业绩明显提高,福利待遇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待优酬”的绩效原则。(5)护士的忠诚度、归属感及科室的凝集力得以加强,确保了护理质量的进一步优化。
3.3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结核科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面对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和结核杆菌的侵袭,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表现为不重视患者主诉,接应呼叫不及时,护患沟通缺乏,容易产生护理纠纷和投诉。绩效考核实施以后,将患者满意度与个人考评直接挂钩,奖罚分明,使护士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科室配有“领班”护士一名,为患者办理出入院及医保手续,避免了患者来回奔波。同时免费提供爱心物品,如爱心伞、老花镜、针线盒、电吹风等为患者服务。在健康教育方面,制订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疾病手册,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舒心的休养环境,科室制订了陪床探视制度,给陪人发放“陪护证”,严格陪人管理。绩效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科室规定每个成员为每名患者做3~5件实事,每月开展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测评,被提名为满意的护士严格按绩效方案予以奖励,反之则按照绩效方案予以处罚。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增强了其主动服务的意识。
4小结
篇3
临床资料
我院首批试点病区分别为肾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创伤整形外科、妇科,床位30张,床护比为1:045。护士年龄21~48岁,平均29岁。
实施方法
全院动员,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召开全院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知晓创建示范病房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公示分级护理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安排护士长参加有关培训班,到多家医院学习取经。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取得支持和配合。在院局域网及刊物进行宣传,让医院各部门及职工了解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1]。
改善住院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在各病区张贴温馨标语、图画,健康宣教栏,增设饮水设施、微波炉、脸盆架、报刊架等便民设施,购置了洗头设备、吹风机等。成立支助服务组,为患者陪检,为临床取药、送标本等;后勤物质下送到科室,维修下科室,社保科医保患者审批下科室,保证护士不出病区,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治疗护理。
病区实行“包干负责制”管理:病区按床位以及护士配置情况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每名责任护士分管6~8个患者,每组设责任组长一名,组员每天负责完成分管患者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工作,责任组长负责检查和指导各组员各项治疗、护理的落实。根据患者治疗护理需要,小组内各级人员职责分明,实施弹性排班,全面落实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和及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护理文件书写等工作。责任护士休息时由本组护士替代分包,包干负责制让护士有了我的患者,患者也有了我的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都有专人负责,加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患者归属感及满意率。
实行弹性排班,加强晨晚间护理:大力改革排班模式,减少交接班,加强各环节衔接,明确各班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特安排专人协助患者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时间7:00~8:00;晚间护理时间16:00~20:00),主要负责完成晨晚间基础护理工作,协助无生活自理能力和部分生活自理患者等做好基础护理(协助订餐、用餐、口腔护理、面部清洁、足部护理、指导服药、翻身、叩背、入厕、床上大小便、皮肤护理等)工作,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真正落实陪而不护。
完善绩效考核:科室在成本核算及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将护士的绩效从职称、学历、年资、护理工作量及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后设立奖金分值的绩效考核原则,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各科根据总的绩效考核原则,制定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量化指标包括完成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次数,班次工作强度,夜班、出勤、个人考核、工作量、服务态度、满意度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强化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为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掌握疾病及健康知识,我院针对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预防、疾病健康指导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制成300多种健康教育处方供患者取阅或护理人员发放,同时在示范病区制定了健康教育执行单,根据患者不同时段,不同需求进行宣教强化,护士长、组长定期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评估,逐步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覆盖率,使患者真正受益。
定期评估,持续改进:科室根据制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督导检查标准、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质量检查标准,每天进行检查并记录,每周一对上周质检情况进行反馈,每月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通报,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促进持续改进。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经常到病房进行督导检查,每月进行1次质量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召开1次质量反馈会议,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
树立榜样,激发热情:每月每科根据护士工作表现及患者评价评选1名护理明星,每季度根据质量检查结果评选1个温馨护理站,均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并召开全院护士大会,让先进个人及科室交流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激发了护理人员及科室争创先进的热情。
实施效果
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入院时热情接待,病房巡视及时,加强了对危重、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38%下降到4.2%。能积极主动落实患者基础护理。患者出院时由主班或护士长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住院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6%上升到99.2%。患者的表扬信、感谢信增多了,投诉少了。
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实施活动以来,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的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患者熟悉入院须知、便民服务措施、熟知责任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安全防范等内容,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8.3%上升到94.7%。
陪护率降低:自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专业照顾感到更加满意,更加放心。杜绝了家属自聘护工的现象。
讨 论
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够有效开展和推进,得益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及紧密配合,在人力和物力上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贴近患者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是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深化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通过培育优质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真正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2]。
更新了护理管理和科学化的护理服务:我院在实施过程中,更新管理理念,大胆创新思路,在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全程化、无缝隙管理,逐步推出特色护理服务,打造护理品牌。
实践证明,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赢得了市场的需求,我们将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不断努力、改进、完善、总结经验,使优质护理服务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4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积极协调统筹全市基本公共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资金保障、技术指导、监督检查以及信息统计、监测等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合理地开展新项目,积极推进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建立健全社区健康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及电子化运用能力,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三)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和监督指导。
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及《年市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包考评标准》,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全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项督导检查,保障项目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和群众受益。
二、社区卫生工作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省卫生厅专项培训经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以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为抓手,从机构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中医药服务和居民满意度5个方面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机构服务水平及形象。
(二)探索社区卫生管理新模式。
创新体制,积极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和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三个转变,即工作重点由重医疗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重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工作目标由以经济效益为重向两个效益并重转变,以“规范化、优质化、人性化”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管。
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准入监管,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各县(市、区)卫生局要将日常群众诉求纳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中来,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在年终校验时视情节进行优胜劣汰。
三、妇幼保健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加大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监督力度,按照责任目标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导,确保圆满完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二)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水平。保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持续下降态势。
(三)加大婚前保健宣传,提高婚检率。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水平,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产前诊断、婚前保健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质量的督导检查,加强妇幼卫生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督管理,加大督查惩诫力度,严禁违规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四、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一)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巩固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完善健全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体系,加大市、县(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督导力度,深入调研指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切实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二)逐步拓展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范围。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配合全市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各级公立医院中国家基本药物配备比例,逐步增加省市两级基本药物种类,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的药占比。
(三)强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严格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方案,适当拉大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差距,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建立讲评制度,加强监管。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分析讲评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月报表》进行月分析、季讲评。各县(市、区)卫生局每月要重点针对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次均门诊费用、次均门诊药品费用、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药品费用、日均住院药品费用等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波动较大的数据时要及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上级部门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决策提供依据。
五、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借助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利用图册、标语、显示屏、公益广告等各种载体,以戒烟限酒、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建设。
认真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统一规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改善健康教育基础设施,提高设施有效使用率,确保健康教育宣传内容通俗易懂、科学正确。定期对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并积极探索健康教育新模式。
篇5
一、深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生育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在全县对孕产妇实行常规做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检查,尽早发现和阻止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并作好此项工作的宣传、信息登记和上报。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工作及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二、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抓降消项目培训,按照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全县乡级妇产科、儿科人员进行强化专业技术,推广孕产妇危重急症识别、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全县妇产科、儿科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并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和产科技术大比武工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培训工作,对所有从事孕产妇保健和助产技术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继续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建设活动,所有开展助产技术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建设标准。开展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达标建设。
三、持续实施妇幼安康工程。根据《省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在政府保障、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保健管理、妇幼保健服务提供、妇幼健康状况和妇幼安康工程指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工作,并将考核情况进行表彰。
篇6
一、项目范围
全县辖区内常住人口以及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服务人群,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年执行年度,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主,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9项。具体目标为:
1、按照国家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
2、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苗针对性接种达到规定要求;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95%、及时率达95%,准确率达95%;非住院结核病人100%、艾滋病人70%得到规范的随访和治疗管理。
5、对0-36个月婴幼儿进行保健管理,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70%。
6、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75%。
7、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达25%。
8、加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以上两类人群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25%、20%。
9、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15%。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9项,使更多农村居民受益。
(二)确定服务机构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中心防保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承担。原则上由各中心防保站负责向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负责向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例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城、池江在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尚未投入运行期间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中心防保站全面负责提供,其它乡镇由中心防保站牵头负责并协调乡镇卫生院共同提供规定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确定一所村卫生室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由县卫生局按照“承担了本村防疫妇保工作优先、已规范达标村卫生所建设优先、村卫生所已完成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优先”的三个优先原则具体确定。
中心防保站(乡镇卫生院)暂不具备提供服务能力的,允许其与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提供规定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城南安镇以及城乡结合部、未设村卫生室的行政村等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纳入整个实施规划,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县辖区内不留空白,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三)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县卫生局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卫妇社号),结合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好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力争使每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中心防保站、乡镇卫生院都有技术骨干,每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都得到培训,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四)转变服务模式
县卫生局要积极引导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逐步改变重医轻防的观念,从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转变到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负责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乡村卫生机构和农户,按责任分工具体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在上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并逐步消除危险因素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威胁。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使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提高效率,有效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农村地区的实施。
(五)绩效考核
1、制定考核细则。县卫生局根据《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标准》,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制定大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细则(详见附表2),细化、量化考核方法。
2、组织实施考核。具体负责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我县年度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应于年10月底前完成并上报市卫生、财政部门抽查后报省卫生厅、财政厅确认。
3、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分值800分以上为优秀,799—600分为合格,600分以下或单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确定服务提供机构财政补助总额的依据。对不合格的按已完成服务量结算补助经费;对合格以上等次的,按照规定按服务量全部兑付补助资金;优秀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奖励经费从完成服务量不合格扣减的经费中解决。县卫生局对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应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项目提供服务资格。
四、经费筹集和支付
(一)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县为单位,年按服务人口每人15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9元,省级财政补助4元;设区市、县(市、区)财政各补助1元。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居民免费提供。单项项目补助标准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元/份;健康教育1元/人;预防接种3元/针;传染病防治1.5元/人;儿童保健105元/人;孕产妇保健92元/人;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87元/人;高血压病管理88元/人;糖尿病管理88元/人;重症精神疾病管理40元/人(详见附表1)。
(二)经费支付方式
1、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当年全额预拨、次年考核结算,专款专用、多退少补”的管理原则,不得转作他用。即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年初按上年度人口数和人均补助标准预拨当年补助资金,次年根据各地上报截至上年末实际补助金额,并根据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估情况,结算上年度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多退少补。
2、我县根据当年度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总额,提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按规定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由县政府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由县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乡、村两级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由县财政局、县卫生局拨付至牵头负责提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镇中心防保站,乡、村服务机构原则上以2:1比例对预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进行分配,与乡镇中心防保站共同提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或与其对口支援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中心防保站依据《大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按实际承担的服务量发放,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中心防保站发放。对于承担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卫生机构,实行预拨、考核及次年结算制,即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先按服务人口数拨付经费的50%,项目执行结束后按服务量根据考核结果综合拨付补助经费。
3、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弥补人工、耗材及公共卫生服务应分摊的必要公共经费等成本,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及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不得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支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把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加强宣传动员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口号、制作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村居民充分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对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为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及稳步推行。
(三)落实督查责任制
县卫生局要建立县级业务管理单位(即县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局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小组成员医政股具体负责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例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管理,县妇保院具体负责而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管理)包片、工作人员包乡和乡级人员包村的“三包”责任制和县级综合督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县级业务管理单位指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镇中心防保站(乡镇卫生院)考核村卫生室每月不少于1次的“111”督查机制。加大督查和技术指导力度,逐步使农村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篇7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1为规范白云区档案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工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区有关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正确行使绩效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实行科学考核、绩效挂钩、按劳分配,建立自主灵活、符合档案工作特点的激励分配机制,进一步扩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二、分配原则
(一)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责益相符的原则。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
三、考核对象和时间
(一)考核对象
白云区档案局20XX年底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局纳入实施范围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个。即:白云区档案局地方志科编纂科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个。
(二)考核时间
从20XX年1月1日起实施,对白云区档案局20XX年1月-12月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工资考核。
四、考核机构
区档案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白云区档案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相关业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档案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五、绩效工资的构成和考核内容
(一)绩效工资的构成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成效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每年考核一次,按照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二)绩效工资考核内容
绩效工资主要考核职工工作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对职工工作作风、政治表现、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是否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工作量大小、在岗工作时间、完成本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基础性绩效工资设置
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全额发放。对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全额发放其相应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在职人员在法定假期内休假的,不扣发基础性绩效工资,每月按照绩效工资的70%发放。
2、奖励性绩效工资设置
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百分制考核,由白云区档案局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职工的德、能、勤、绩、廉四个方面(具体考核标准参照附件)。每年考核一次,单位根据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3、考核加分
年度履职考核为优秀的加2分;本年度内获得区、市、省、国家级先进个人称号或其他表彰的分别加2、3、4、5分,获得市、省、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先进表彰的分别加2、3、4分。(加分因素按照最后考核得分后直接相加)
六、考核方式和计算方法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式
1、领导评(60%)。由白云区档案局领导班子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考评,最后得分占考评的60%。
2、同事评(40%)。由白云区档案局其他一般干部和工作人员考评,最后得分占考评的40%。
3、自评(10%)。由自己考评,自评得分占考评总成绩的10%。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计算方法
白云区档案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人员分布为:领导班子共3人(考核加权总分为A),全局其他考核工作人员共8人(考核加权总分为B),被考核人2人(自评考核总分为C)。
被考核人最后考评得分=60%*A/3+40%*B/8+10%*C
七、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法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
白云区档案局每年年底对事业编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工作绩效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及考核加分标准进行考核打分,最后按照考核计算方法进行汇总,作为被考核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最高分值为100分,被考核人最后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数额为激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个人最后考核得分的百分比。(如某工作人员年度扣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为1000元,该同志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最后考评得分为95分,则应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金额为10000.95=950元)。
(二)排除性获得奖励绩效工资情形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作人员,不得享受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
1、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国家机关处理或其他有关规定停发工资的;
2、在工作中不服从工作安排,推诿扯皮,工作中不负责任,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全局或全区档案工作进展的;
3、被解除聘用合同的;
4、年度履职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或未参加考核的;
5、一年内无故旷工累计15个(含5个)工作日以上、事假累计超过30天(含30天)以上的(政策规定的法定休假,婚假、丧假、产假时限和工伤治疗期间除处)。
扣发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经考核兑现后积余部分金额,由单位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自主统筹安排。
八、工作要求
实施绩效工资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评的各项得分必须保存有原始依据,考核量化分数及结果应告知被考核人员,有异议的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
九、本考核办法自20xx年1月起执行。
十、本考核办法由区档案局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2事业单位是依法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一定位决定了事业单位所应具有的四大特征,即:依法设立、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组织。
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特征,由此也决定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能简单地以利润和经济成本为目标,而是要衡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转移价值,而这种衡量存在三个较大的难点:
(一)难以确定:所谓难以确定,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比如中小学教育质量,我们希望中小学为社会提供素质教育,但什么是素质,如何衡量素质,目标难以确定,于是,多数教育管理部门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容易确定,但遗憾的是,这种容易确定的、明确的指标,却往往不能代表事业单位的设立使命。
(二)难以量化:所谓难以量化,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难以完全定量衡量,比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健康服务与健康教育,而由于区域的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对此项工作的考核标准就比较难以量化,考核就有一定的难度。
(三)难以衡量:所谓难以衡量,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数据难以计算和获取,对于企业来说,产值、利润、合格率、成本等都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信息获得,而事业单位则不然,一是有些工作的效果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考核往往要引入社会评价的方式,要选择相当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实现成本较高。
正因为此,事业单位普遍感觉绩效考核推行起来的难度很大,而本次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又将考核的问题再次推上了桌面-既然是绩效工资,必然要有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产生考核结果,并将结果应用于工资的发放。这一矛盾如何解决?集多年为企事业单位设计绩效考核方案的经验,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启动绩效考核,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非常完美,但必须把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绩效改进为中心,以程序公平与标准公平为基本点。
(一)以绩效改进为中心。
客观地看,相对于企业绩效考核,除少数相对市场化的单位之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单位的干部、员工甚至还不能完全区别绩效管理、绩效考核、考评、民主测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概念,因此,对于多数事业单位来说,第一轮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更多的是绩效管理概念的普及、理解与导入。在这一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向全体人员灌输的概念是: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自绩效计划开始,经过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到考核结果的应用,形成了一个闭环;经总结提高后,进入下一轮绩效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绩效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而绩效管理的目的,正是促进被考核者达成目标,并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其中,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工资只是绩效考核结果的一种应用方式,考核不是目的而仅仅是绩效改进的手段。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大家就会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实现绩效的改善上面,而不是把考核结果仅仅当作分配的依据,而过分关注其公平性。客观地讲,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非量化的、非可控的、非绝对公平的因素,即使是企业的绩效考核也是如此,事业单位的考核更是无法做到,因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和质量本来就难以衡量,在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环境下、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更加难以建立完全公平的评价标准。此外,即便这样的标准可以找到,取样、清洗、计算的成本也将非常之高,可能导致绩效考核这一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比过低,无法长期持续。
(二)程序公平。
所谓程序公平,即绩效管理的体系科学公平,程序规范公正,结果透明公开。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首先要做到程序公平。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考虑: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指标的量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再不能很好地解决程序公平问题,则考核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其次,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摸索,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都不完善,因此,需要先从程序的规范入手,因为程序的规范难度相对较小;第三,通过程序的固化,可以引导全员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为发奖金而开展的年终考评转变为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绩效管理。
实现程序公平,首先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通过培训令大家理解、认同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的,第三要设计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程序,第四要引入软件等方法,将绩效管理程序固化、标准化,使之能够可持续执行,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的绩效考核。
某公积金中心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同行业的调研、考察,公积金中心系统规划了绩效管理的工作框架,明确了绩效考核的层级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据中心的工作特点,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指标跟实际工作量相结合计算,定性指标采用360度评价打分,分为a1/a2/a3、b1/b2/b3、c、d八个标度,针对每个标度设计了可供参照考核的评分标准,使得打分更加准确、便利。同时,该中心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适时导入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绩效管理工作格式化、标准化、程序化,大大降低了绩效考核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考核体系的可用性。
通过上述措施和技术,该中心实现了绩效管理程序的公平化、标准化,考核工作得到了全体干部、员工的认可,有效地推动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改善,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三)标准公平。
所谓标准公平,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则更高,它要求绩效管理的目标能够转化为一套具有领先性、体系性、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标准并有效分解到被考核单元(组织、部室、岗位),同时,通过配套的数据收集与管理体系,对每个被考核单元给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到标准公平。所谓标准公平,体现在四个关键点:
首先,一个绩效管理良好的组织,其绩效考核的整体指向必然是组织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好,首先要有单位的战略或年度目标,因为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和方向。应该说,这方面事业单位的基础还是有的,一般都有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需要有一套程序、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分解上述目标,形成针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科室的考核指标,我们称为战略解码,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每个季度、每个月都需要跟踪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需要建立分层分类的岗位考核指标库,以及针对科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只有分层分类,才能体现不同岗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特点;而科室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中间层,只有这一层级的管理人员熟练、技巧、规范地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才能够把单位给予自己的考核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并根据表现给予每一位员工科学、客观的考核结果。
第四,需要建立一套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程序。需要财务和相关业务科室提供的数据,要明确责任人、数据提交时间、数据报送口径;需要考核小组、述职会或360度评价的,要建立尽可能详尽的评价标准或目标锚需要外部评价的,要做好外部评价机构的选择、管理和审核工作。
当然,绩效标准的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与调试,从而找到考核精度与考核成本的平衡点。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山东省事业单位考核试行办法》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绩效是指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绩效考核是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被考核单位在一定周期内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按照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分类组织、社会参与、客观公正、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 考核范围为市直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使用事业编制的其他组织。已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进行绩效考核。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统一领导,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事考办)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承担。
第六条 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考核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审定有关规范性文件及工作计划;
(二)负责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综合协调;
(三)审定被考核事业单位的考核结果。
第七条 市事考办职责:
(一)拟定年度考核工作计划;
(二)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委库和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
(三)负责制定共性指标考核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审定各行业、部门制定的个性指标考核实施细则。
(四)审定事业单位的年度目标任务;
(五)审核被考核单位的考核等次;
(六)负责考核结果的公示、及备案;
(七)负责受理与考核工作相关的申诉或举报;
(八)负责绩效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
(九)承担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委库。评委库由东营市行政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专家学者组成,并聘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
第九条 成立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个性指标考核细则的组织实施。
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由7-9名评委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根据工作需要可吸纳服务对象代表参加。
第十条 评委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公道正派,忠于职守,熟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关业务。
评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自行回避,被考核单位也可向市事考办要求其回避:
(一)与被考核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二)曾在被考核单位任职,且离职不满三年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考核结果公正的。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以定期考核为主,一般每年考核一次,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重点抽查或专项检查,具体情况,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
第三章 考核内容及程序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行百分制,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一)共性指标(40分)
1、登记管理(25分):法人登记、年检,宗旨、业务范围履行情况,信用建设、信息公开等情况。
2、社会评价(15分):职责履行、行政效能、转变作风和文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二)个性指标(60分)
1、主体业务开展(25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科研与创新、成果与奖励情况等。
2、经济社会效益(20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等。
3、管理运行状况(15分):内部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财务资产管理状况等。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按照自查自评、考核预告、实地考核、社会评价、专业评审、确定等次、公示备案的程序进行:
(一)自查自评。被考核单位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自查,形成自评报告,并填写《东营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审表》,经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事考办。
(二)考核预告。通过新闻媒体提前向社会考核预告,公布考核时间、内容和方式等,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地考核。成立考核组,对被考核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考核。考核组由评委及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
1、查阅资料。重点检查反映共性指标中登记管理部分的相关资料。同时,核实反映个性指标的相关资料。
2、个别谈话。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主管部门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谈话,听取对被考核单位工作情况的评价,了解被考核单位在落实考核指标方面采取的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意见建议等。
3、现场核查。对承担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被考核单位,应到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综合上述情况,提出共性指标中登记管理部分得分。
(四)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是对被考核单位的社会满意度进行测评,包括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两部分。民主评议由市事考办组织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单位进行评价。民意调查由市统计局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要体现代表性和广泛性,调查的有效样本原则上不少于200个。
参照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赋分公式提出共性指标中社会评价部分得分。
(五)专业评审。召开综合评审会议,对个性指标进行百分制量化评价,写出考核评语,确定考核得分。
(六)确定等次。市事考办根据被考核单位综合得分情况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报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审定。
篇8
实践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①实行护士分层分级管理:各科病区实施护士分层分级管理,按照技术能力、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分层分级,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实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②转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APN排班、AN排班模式,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及健康宣教时间。③发挥绩效管理机制,稳定护理队伍:运用绩效杠杆机制,完善责任包干制的护理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科室人员直接参与绩效方案的制定,达成共识后实行绩效分配,实现了绩效分配向高技术含量、值夜班护士倾斜。院部对高风险特殊护理岗位给予政策扶持,提高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系数。对编外聘用护士实行绩效同酬制管理,稳定了编外聘用护士队伍。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④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等同减少人力,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真正落实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⑤严把护士上岗准入制度关,确保护理安全。
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①突破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实行“分组责任制”。根据医院的实际在科室推行扁平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行了小组制包干、护理组长负责、责任护士责任到患者的护理工作模式,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责任护士具体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②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内涵。各病区的专科护理重点是与专科疾病特点相结合,责任护士主动深入病房,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1]。此外,各科室制定出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指导。
护理质控模式的转变:①实行护理部主任跟班查房制。护理部主任不定期深入病区了解病区交接班情况、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操作规范执行及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掌握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帮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提高护理内涵质量。②成立优质护理病房考核质控小组,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进行目标质控,将结果及时向上级领导和各科室进行反馈,让全院从上至下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动态。③利用好护理质控体系,确保护理安全。责任组长、护士长,每天上下班前要对病房的护理质量给予评价[2]。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提倡人文关怀,提供妇幼卫生特色服务:从去年开始推行“首问负责制”,护理操作过程中实行“三告知”。责任护士图像上墙。病区每个月的工休座谈会,或不定期询问患者和家属,让患者提出他们心中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提高,提醒平时我们看不见的问题。制作心形“健康贺卡”,介绍了产后相关母乳喂养知识、降消项目及产后盆底康复相关健康教育资料。完善便民措施,各个病区制定出入院流程图,方便患者及家属了解办理手续。落实出院患者回访,拓展护理服务内容。为达到护理服务的连贯性,把医疗护理服务由院内扩展到院外,乃至延伸到各个家庭,妇科、产科由病区护士为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为患者提供超预期的服务。
服务成效
患者满意:夯实基础护理,通过生活护理的落实,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在治疗、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及时指导,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到舒心、贴心。产科红灯呼叫率减至“0”,服务满意率不断上升。
医生满意:护士对于医生制定的诊疗计划能更加及时、准确、连续的执行,医护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协作更加密切,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使得医护关系和谐发展,获得医生认可。
护士满意:护士从以往的“要求我”转变为“我愿意”,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护士自身更具有紧迫感,主动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了护士病情观察与分析能力、专业护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得到医生、患者的肯定,增加了护士的工作成就感。
讨 论
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途径[3]。目前,我们的工作离患者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护理管理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培训、强调护士自我控制。在操作技术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万盈璐,耿力,余莉华,等.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8):43-44.
篇9
一、工作目标
利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到2013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农村居民,符合农村实际,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
二、基本原则
(一)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各乡镇街要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开始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二)农民自愿,积极引导。根据各乡镇街、村(社区)的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农民群众健康需求等方面的特点,积极开展建档工作。要坚持农民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医疗服务中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建档和有效使用健康档案。
(三)规范建档,务求实效。所建档案要符合《省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要求,保证健康档案的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实用性。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健全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完整、规范的记录居民健康问题及其处理过程,逐步体现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相关卫生服务活动,保证健康信息动态更新且连续,使医疗服务有据可依、有证可循。
三、主要内容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具体内容和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四、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康档案。在县建档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各乡镇街组织乡镇街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农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坚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包括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
(二)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各乡镇街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要指定专人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建档农村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掌握辖区内农村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要有效使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乡、村医务人员根据健康档案提供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要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推进转变服务模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定期访视等便民服务,实现对农民的健康管理。
(三)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各乡镇街卫生院要加强对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并于每年12月1日前报县卫生局。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制定全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建档工作。
(二)全面实施。利用一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到2014年底,在全县所有村庄(社区)逐步实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村居民建档率100%的目标。各乡镇街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配档表,组建农村居民建档领导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村委会(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居民建档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乡村医生负责健康档案资料的填写和录入。按计划实施建档工作并做好自评考核工作。
(三)考核评估。组织专家对全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全面总结分析居民健康状况及形成因素,并实现对全县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做好迎接省市卫生局检查验收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等工作。各乡镇街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工作班子抓好落实。各职责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县卫生局负责建档工作的技术指导与督查;县财政局负责建档工作的经费保障;县公安局负责农村居民的户籍认证;县计生局负责农村孕产妇的孕期计生技术指导;县民政局负责农村社区的设置与规范。各职责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全县建档工作圆满完成。
(二)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管理等工作制度和以实施农村居民健康管理为导向的考核标准,对各乡镇街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保证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篇10
1.1观察指标
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入院介绍、护士穿刺技术、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情况、病区环境及设施、疼痛管理、护士和患者的沟通时间、药物知识讲解、补液巡视、功能锻炼指导等10项内容,各项满分为1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展开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病区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从生活、文化、精神及情感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能够与患者、临床及社会紧密贴合,构建护士良好职业形象,同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实践证实,而其在病区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还少见报道。我院为提高病区护理水平及管理质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①提高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在科室内业务培训会议上由护士长宣讲病区优质护理服务文件,全体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并提出问题,共同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将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引入其中,培养所有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制定陪护、查房、探视制度、健康宣教制度及护理责任制,确保所有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制度。
②落实护理责任制:按照责任护士工作能力分配适量患者,由其为指定患者展开与护理等级规范相符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病区床位数量成立护理小组,给予患者全程、全面护理服务。
③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对病区各种标识加以统一,确保病区环境良好,同时在病区和病室中摆放绿色植物、壁画或花卉,制定定时清洁计划并做好病区消毒工作。
④合理制定排班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量对护士人数进行合理安排,同时按照各科室特征,在小夜班、中午班等重点时段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确保护理质量。
⑤严格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制度:制定“优质服务之星”和“优质护理先进科室”评选标准,每月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将获奖个人及科室向全院通报,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保证优劳优酬、多劳多得,从而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予以有效激发。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院病区护理质量评分由实施前的(89.7±2.3)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9.8±1.1)分,患者护理满意度从(78.2±3.5)分提高到实施后的(93.7±2.8)分,差异显著。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病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促使其在病区管理问题上主动负责,主动献计献策,同时确保其在病区护理服务中增强责任意识,转变被动服务的观念,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合理的激励、考核制度可激励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护理操作技能、增强其理论知识学习主动性,鼓励其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展开交流与沟通,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十分有利。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树立主动为患者展开全面护理服务的意识,注重病区环境护理,对患者心理及病情变化予以准确了解,同时展开有效沟通并为患者展开全面的健康教育,将护理服务自院内向院外延伸,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 下一篇:航空航天测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