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有效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加强调了小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小学生语文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的劣势被不断的发现并修正,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且小学语文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改善。小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教育地位逐渐平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未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首先,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理念还未转变。面对新的教材与教学方案,教师们纷纷制订了全新的教学计划,但在这些教学计划中依旧存在过去语文教学的影子。虽然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已经与其他学科增强了联系性,但这种关联性并未得到实际的应用。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但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未实际应用在课堂中。语文学习的魅力在于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其丰富性的体现,当代语文教育过于单一化,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准备很充分,但是在充分的准备下,也将语文学习的内容死板化,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科之间的交流。
其次,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存在巨大的不平等。语文课堂是一门开放的教学环境,只有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的减小才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表现自我。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处于主动地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最后,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死板的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讲述。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点科目,受到了家长与教师的重视,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家长与教师纷纷做出了努力。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教育。小学生的人文能力主要来自于语文教育,因此,语文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分析,对小学语文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
小学生语文教育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部分,对语文的学习保证了学生在生活中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素质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在这种素质的保障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才能变得和谐。语文教育的开展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文化,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素质修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小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文化的传承,面对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的心理情感逐渐开拓,越来越多的人们在丰富的生活中迷失自我,进而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小学语文教育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要求。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小学生的必备知识储备,也是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小学生语文素质教育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能力,只有在良好的小学语文教育环境中才能实现我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小学语文教育也在飞速前进,但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了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提出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当代教师与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开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丰富化。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将美术与语文相结合,在课堂中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将美术与语文相结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不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铺垫。语文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将其他学科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其次,小学生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知识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要求教师进行讲述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出现了较多的弊端,学生的情感难以融入课文,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到位。语文教学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利用情感教学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文本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课程的开始以小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情绪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课程内容与其他参考资料的整合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阅读兴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人文教育。
最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应当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语文是一门使用最为广泛的学科,生活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语文,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出现在生活与校园的各个角落。局限于课堂的小学语文教育是失败的,学生只会在表面上接受语文教育带来的素质教育,在行动上依旧处于认识阶段而不会真的付诸于行动。只语文教育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开展。仅在课堂中开展的小学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形式,在小学校园中设立语文教学任务点是较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优化方法 全面发展
课堂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平台,是每一个学生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新课改背景下,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反对传统的、机械的、单向的教学模式,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但收效甚微。归根结底,课堂氛围不融洽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多角度探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1.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周遭环境对他们学习效率的影响较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小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平等、民主的氛围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有利于让小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在进行一些故事性的课文教学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等,让学生更快融入到课文意境中。
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我收集有关丹顶鹤美丽的图片,做成PPT并附带一首抒情的背景音乐,PPT一开始播放,学生的注意力立马集中,直到PPT播放结束,学生仍沉浸其中。我发现,上这节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因为通过PPT,学生喜爱上了丹顶鹤,特别愿意了解和丹顶鹤有关的事物。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培养学生专注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容易分神,注意力常常不集中,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逐步培养其思考能力。语文是一门较为感性的学科,要学好语文就要求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才能真正将语文学好。
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共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认真研究,进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小孩和大人一样,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在小学生身上表现为极强的荣誉感,在这种荣誉感的激发下,他们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进取心。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另外,教师还应善于利用激励机制,通过鼓励、肯定、赞同等方式,使学生获得荣誉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更加努力地学习。在激励机制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并且积极参与思考和课堂讨论。
我在讲解《村居》这篇古诗时,看见有个学生在纸上写写画画,被问到在干什么时,居然告诉我他在写诗,而且摇头晃脑地把诗念出来,学生哄堂大笑。听完后,我说道:“这位同学的诗很不错,韵押得很不错,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能当上诗人,但诗人也要好好听课哦。”在得到我的夸奖后,这位同学对古诗词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刻苦钻研,成了同学中的“古诗通”。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小小种子,一点肯定和赞扬就能让它们发芽。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推行素质教育不能以老一套标准评判教学成果。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充斥中、小学课堂。在“唯分数论”的影响下,教师的教育方式逐渐偏离了正规渠道,大搞题海战术,将学生的创造性磨灭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他们少时形成的观念将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唯分数论”不能出现在小学课堂。要破除“唯分数论”落后观念,教师就应积极响应新课程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综合性评价体系。
例如在期末测评时,我将学生的测评内容分为创新力、考试成绩、出勤率、文明卫生几大块。对于考试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我更加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测评情况,从而使整体测评更具说服力。对于那些某一方面突出而其他方面尚需改进的学生,我重视其弱项的测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测评中弥补自身不足,实现全面发展。总之,此类测评方式不再“唯分数论”,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将继续尝试其他有益的测评方式。
5.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还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值学习和提高各方面素质的关键期,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学形式发生了质的变革。让多媒体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更加频繁和丰富。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有效时间,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创造,教师将有更多机会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教学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教师在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时应坚持多样性和灵活性。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业高.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方法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17-01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要求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教师应摒弃模式化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努力将教学课堂向受学生们欢迎的方向迈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已经成为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作为探究式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其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到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究,将问题解决。小学生作为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要探究的问题,扩宽自己的探究思路,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对探究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对探究结果做出总结。笔者根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造教学意境,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能够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充分挖掘出其内在的潜能,使其进入良好的语文学习心理状态。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够启迪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去探究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营造,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教学质量与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个充分的了解,引导学生去回忆那种曾经被火柴或蜡烛灼烧的感觉,并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持续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之后对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情节进行了重点描述,并提出“为什么能够在烈火焚烧之痛中一动不动”的问题,由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自主探究学习。
2 多加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成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该种学习方式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相应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在于让学生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用自己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将问题解决。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先让学生做好预习,之后在课堂让他们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补充,如小壁虎为什么会借尾巴?都向谁借了尾巴?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会提升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学习的兴趣,还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真正投入到自主探究性学习当中去。
3 引导小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具有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但通过这种探究,可以引导他们对于已学知识的“再发现”,从而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他们的学习技巧与手动操作能力获得相应的提高。小学语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还承载着一定的创新因素,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为了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化,应尽量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如:“为了帮助灾区小朋友该付出哪些行动”、“如何保持校园清洁”、“零花钱怎样花才有意义的调查”等课题。在该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写出课题探究的意义,并让他们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学习工具来收集有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以小论文的形式对探究过程进行结论。通过这样的课题探究,不仅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
4 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不断普及,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往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从而充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该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意义上的“黑板+粉笔”式的教育模式,能够以色彩丰富的动态影像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这种将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影像、立体声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能够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将学生带到一个身临其境的境界,能够很好地激发起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将教材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动画,并对教材提到的人物形象进行配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注意力非常集中,还会踊跃提出一些很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在多媒体播放完之后还会积极思考,积极去联想与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内容。这种影音并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566.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36-01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1、精心营造宽松氛围。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和平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具有丰富反映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和平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经常给学生创造“钻空子”的机会,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其次教师要把“微笑教学”带进课堂。
一堂课教师柔和的语调、期待的目光、亲切地抚摸、关注地倾听、激励的语言好似一条条情感的纽带,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沟通更加顺畅;教师的信任、鼓励、欣赏、赞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产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之关键”。事实确实如此,我在课堂上巧用“微笑艺术”,使孩子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敢想、敢说、敢做、敢创新。
2、巧妙创设创新情境。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反对注入。
1、强化教学主体的参与意识学生主体参与是在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效地参与是以个体对正直和尊严的渴望,以采取主动的能力为先决条件的。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并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关键在于教师。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层关系: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99-01
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却始终得不到很好地提升。许多有识之士都对此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从整体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不才,对此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与总结,希望能为大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努力备好每一节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认真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干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二、重视课堂导语的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导语设计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原则。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
三、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小,对教师总会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老师一旦说话声音大了点,表情严肃一点,就马上噤若寒蝉,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会降到冰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解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千万不可本末倒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加入其它形式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慢慢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学生一旦在教师面前可以自由表现,那就必然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随之也会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四、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五、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营造方法;探究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也证明兴趣能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面带微笑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倍感亲切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二、讲故事搞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喜闻乐见
讲故事能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因为故事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不言而喻,生动的故事胜过抽象的说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非凡的故事。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打开了学生紧锁的心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七律》中,因为这篇是诗歌,肯定是先学生把诗文朗诵得朗朗上口了,再作分析,可是一直分析下去,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当讲解到“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插入了强渡大渡河的故事。渲染了当时战斗的惨烈。说到第二师第二连22名战士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扶着悬空的铁索向桥东攻击前进,夺取了东头桥头堡。这时教室鸦雀无声,学生们的眼睛一直望着教师,收到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下面的讲课学生们更有精神了。
三、做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词语接龙,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让课堂变得有情趣,我开展词语接龙的游戏,而且降低了要求,不一定是成语,同音词也可以,学生就争先恐后的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2、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3、猜猜猜。让学生猜字谜,通过猜字谜学生记住了生字的结构和字形。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等。
四、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趣味无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五、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气氛,让学生神采飞扬
篇7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适应于新课改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也正在组织与实施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意在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为了发挥其教学作用,组织与实施探究性教学,而本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决策出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1、以提问式教学为探究教学模式为前提。提问式教学主要是适用于探究性教学的前期,以提出教学相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的大脑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例如,在北师大小学语文教学《字与画》中,教师需要分析此文教学小学生的主要目的,然后把目的转化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就像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中文汉字的来源,教师可以提出“你们知道字的来源嘛?”这样的问题,或者是“你们观察每一个字,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例如日、月、火、休等字体”等问题,利用这样一些奇怪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主动去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探讨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高效汲取知识,使学生学习知识具有目的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会使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进行,同时也会使语文教学变得有意义,而小学语文的开设就是要行使其意义,继而,提问式教学为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下铺垫。
2、以实践教学为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语文知识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以现实中人类的生活为教学内容,让中华人民从小就学习与接触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中华人民的骄傲,让学生为有中华文化而读书。然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需要根据教学主体的性质,制定教学工作,提出以实践教学为探究性教学为教学关键,帮助学生体验语文生活教学。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我的家》这篇课文当中,主要是把家庭背景作为教学对象,一个家由许多成员组成,少不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外戚”这样一个大家族,对于这样一些家庭成员,小学语文教学《我的家》主要教学小学生,学会去礼貌的打招呼,并且在生活中实践,遇到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时候,都需要主动去打招呼,让学生在生活中从小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真正的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中,需要以实践教学为教学关键,发挥教学的作用。
3、实现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教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为主,来进行真正的教育意义上的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教学以互动教学为教学主体,使小学语文探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进展的更加顺利。而互动教学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为互动方式,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联系,使教与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以小组之间的合作教学为主,学生们之间进行问题的集体探讨与研究,使问题得到全面的解答。所以,互动教学主要以这两种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学习更加有激情,教学过程更加丰富。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与积极性。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主要有互动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实践式教学以及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这些教学方式的实施,都是受学生所喜欢,并且通过这样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与积极性提高,像提问式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好奇心,对教学问题产生兴趣,合作式教学方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利用学生之间学习气氛的传递,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践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对生活的激情转入到学习的激情上,把学生的爱好传递到学习上,使教学与生活、与学生的爱好紧密联系,才能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政策。
2、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们的感情。由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式教学模式为教学前提进行教学,所以,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深厚,进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气氛的传递,让教室内的学习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师资水平偏低
据调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较为薄弱,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师资水平整体较差,其中许多教师虽然具有合格的学历,但实际上许多都是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虽然这些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我,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课堂上不用普通话讲课,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够丰富,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等,这些表现都与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一来,其语文教学活动主要依赖于经验的总结,而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变,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无法满足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需求。
2、家长的配合不够
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家长,但是,有很多家长都没有尽到做好第一位老师的责任。目前,农村有三种类型的家长让我们难以配合。一种是,家长本身学识有限,对现代的知识感到很茫然,家庭辅导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第二种是有部分家长有能力给子女作辅导,但是由于他们忙于挣钱,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好好管理自己的子女,把子女交给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了;第三种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他们没有太多精力管理,与学校及教师间也很少沟通,或者就是过分溺爱子女。这类孩子都比较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这是语文教学也是各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不能因材施教。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式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将以往那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是,在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明白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听得就越累,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
二、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对策
1、师资水平在不断提升
提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避免方言和不恰当的口语出现在课堂上;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艺术性的展现,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以及对文字的教学过程中展示语言文化之美;第三,教师应通过多读书、多参与教师培训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上使语言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教态方面感受到语文知识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2、提升家长对子女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意识
从升学来看,语文只要肯记,其实是一门容易取得成绩的学科。从社会发展来看,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习对子女来说也是一样重要的任务,家长必须以正确的观念来引导子女。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小学,需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便正确引导家长及其子女对子女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3、加强农村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
农村小学学生的原有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教学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很大的自。此外,农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资源暂时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基础知识,先达到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要求。
4、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被动灌输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学方法太单一,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该记住什么,什么该会写,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其实作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多重学习,比如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体验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探究属于自己班级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学好语文。说到课堂,美国语文教学的环境相对比较人性化,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效果也会非常好。
5、重视学生审美和情感教育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在于它不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灌输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母语教学,是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是能够塑造学生人格内涵养成的科目。所以在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审美和情感的教育。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高科技教学,或者模拟情境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贴近语文文学之美,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以情动人,以理育人,才能培养“智商”“情商”相得益彰的人才[3]。
三、结语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并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玉杰.浅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学时代,2014,09(22):121-122.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24-01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教育更是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地的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人们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农村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符。虽然新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与推进,可是对少数农村教师来而言,他们对新课改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在教学中,他们往往处理不妥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机械式的反复训练,这样反而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在农村小学,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满堂灌”或者“机械训练”等,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的传统的教法。
2、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4、农村小学语文师资水平偏低。在大多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对师资力量的评估包括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专业化等,而在农村小学,部分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为“民转公”教师,然后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并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如上课不用普通话、知识积累欠缺等。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且刻不容缓。
1、教师培训需给力。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首先,教育行政或者相关部门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教师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时间和质量。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语文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积极参加调研活动,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再次,加强对语文学科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和语文课标、教材教法的学习与培训,平时要调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跨校教研、校本教研等形式,召开学科研讨会,谈论并解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加强农村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农村小学生的原有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教学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有很大的自。此外,农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整个班级的语文教学计划。对于学生积极性高、学习资源丰富的班级,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资源暂时缺乏的班级,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仔细学习基础知识,先达到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要求。
3、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方法有多种,在选用教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每一种教法可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对另一些问题可能无效。而且,单一的教法会遏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对象、特点、目的要求,而选择适宜的教法。其三,教学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宜采用灵活多样方法。
4、不断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避免方言和不恰当的口语出现在课堂上;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艺术性的展现,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以及对文字的教学过程中展示语言文化之美;第三,教师应通过多读书、多参与教师培训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上使语言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教态方面感受到语文知识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10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运用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制定全面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将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决定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在提高语文教师文化涵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的实际作用,掌握儿童文学的实际意义,才能建立全新的价值观,真正立足于小学语文中。只有小学语文教师真正了解儿童文学的意义,才能够让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二、深入挖掘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
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情趣。儿童情趣可以从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与心理上体现出来,并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感悟到其中的童趣。另外,儿童情趣还能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体现出来或是可以从情感的发展上体现出来,所以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运用学生的思维理念去发现与挖掘儿童文学中的情趣。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儿童文学教学
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小学生的身心放松,并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中,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趣味。或是可以采用现场表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并乐于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适当选择一些课外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让学生读一些课外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阅读后进行相互交流,营造出热烈的读书氛围,以此来提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培养与完善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童文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 下一篇: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