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150-03
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① 全国各地区的经济面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自经济发展起点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真实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已经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
中国目前主要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对中国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其核心指标是GDP。但是经济总量并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内涵,因而在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GDP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文将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内涵出发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更为全面、真实的反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通过对2008年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各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以评价得分为依据,对中国31个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和阶段进行分类,并从中得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为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该方法主要依据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对决策进行量化描述,较多应用于结构复杂且指标不易量化的评价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内容广泛且不易从单一指标度量,因此本文将应用此方法,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1.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上较为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包含这一指标。这里度量经济总量沿用现在国际主流标准,即地区生产总值(GDP)。
2.根据经济增长结构理论,经济结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比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中产业结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就业结构用来说明地区劳动力需求大小,消费结构用来体现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分配结构则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制度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有效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自1978年,中国的经济制度在所有制、市场和开放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将经济发展与制度联系起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准。
4.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并且根据Krugerman(1993) 和Young (1995)的研究,技术进步恰恰是很多新型产业国家经济发展和能否持续获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为了衡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我们将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指标,而创新能力的获得恰恰源于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科研的投入。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上对于评价体系的理论描述,主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目标层A: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逐层构架系统的,有层次、有逻辑的评价体系。
子目标层B(4个):是在整体上把握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四大方面,即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从定性角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整体的把握。
过渡层C(11个):在四大准则的基础上,对各个准则进行扩展,更详细的概括出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全面和系统,连接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
指标层D(15个):以11个要素为基准,指标层采用具体化可测的指标数据,使指标体系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进行转变,使评价体系更具有说服力。
(三)评价结果的形成
形成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的主要步骤依次是构建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出15个指标层指标权重、无量纲化31个省份2008年原始数据以及利用公式得出评价结果。
1.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别矩阵。层次分析法的判别矩阵是根据九级标度①将本层次要素Ai和Aj相对于上一层次的要素Ck(k=1…m)按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而成。同时,判别矩阵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② 即CI0.1,则说明判别矩阵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必须调整判别矩阵的标度。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判别矩阵,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软件,得出指标层15个指标的权重。
3.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评价结果。由于需要用不同性质的指标来反映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和特征,因此指标体系中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绝对指标(数额)和相对指标(比率)。为了能够在指标间建立起统一的计算、比较准则,需要将所有的指标进行转化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标转变为与权重表达相同的以百分数表示的无量纲的相对指标,进而进行加总处理。
具体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是标准化方法,即处理后的各指标的标准差为1,均值为0,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与指标权重产生重叠。应用公式③得出最终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中国2008年31个地区15个指标层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结合注释①中的公式得到中国31个地区(除港、澳、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9》、《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经济贸易年鉴2009》、《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9》)。
(一)评价结果有效性检验
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人均GDP一般被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本部分为了评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将人均GDP和此评分结果做相关性检验,若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且P值小于0.01,则说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是有效的。
运用SAS对此评价体系的评价分数和人均GDP数据的标准化后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R=0.5842,P值=
0.000559
(二)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得分结果,可简单的将中国31个地区分为五部分:①第一部分(得分1~1.5)为广东、江苏;第二部分(得分0.5~1)为山东、浙江、上海;第三部分(得分0~0.5)为福建、北京、河南、河北、辽宁、湖南;第四部分(得分-0.5~0)为湖北、天津、四川、广西、安徽、云南、重庆、山西、江西、贵州、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吉林、山西、甘肃、宁夏、海南;第五部分(-1~-0.5)为青海、。
从分类结果上看,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最强的广州和最差的之间相差了2.5分。同时,经济较发达(得分大于0.5)地区仅占全国的16.13%,经济不发达地区得分小于-0.5)仅有两个,占总数的6.5%。中国60%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评分结果介于-0.5~0之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结论与讨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使定性的问题定量化,过渡自然。建立该评价体系的数学方法为运筹学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该分析方法是将难于选择的定性问题,通过建立较主观的判别矩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即重要程度,再与进行无量纲化(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加权得出评价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判别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不同单位级的无量纲化(标准化)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评价体系从四大方面,15个指标对经济发展整体进行描述,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再者,可以通过对15个指标数据的深度分析,得出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政策,进而扬长避短,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基础是较为主观的判别矩阵,所以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达到完全的客观。若想该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说服力,就必须使得判别矩阵的主观性削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构造判别矩阵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若能克服掉主观性对于指标权重的影响,那么该评价体系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的应用到各省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的设计,投资方向的选择和对各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
参考文献:
[1]胡运权,等.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2-18.
[3]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麦强盛.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2,(2):91-94.
[5]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6]岳朝龙,黄永兴,严忠.SAS系统与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7.
[7]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30-37.
[8]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34.
[9]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10]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63-70.
[1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家,2005,(6):96-102.
[12]胡大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2):17-25.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主成分分析 不平衡
各地区经济发展受该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人口素质,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从贫困、落后的状态向经济及社会生活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战略。为了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成立多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功能和任务。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地方政府不断努力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基数大,相比其他地区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到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应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照指标能客观、系统、全面反映地区经发展水平的原则,结合具体研究的问题,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如下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地区工业总产值(亿元);X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X6-地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1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评价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lling于1933提出的,该方法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新指标变量数量较少并且相互无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一是消除了评价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提取的主成分保持了原指标的主要信息,减少工作量;三是分析过程客观生成指标权重,能够区分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评价过程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指标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特征值的贡献率,最终得到方差贡献分析表,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3.95%,这表明前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出全部信息的93.95%以上,因此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得分系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主成分系数,见表3:
根据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
F1=0.057ZX1+0.055ZX2+0.046ZX3+0.057ZX4+0.058ZX5+0.053ZX6+0.045ZX7+0.042ZX8-0.034ZX9-0.03ZX10
F2=0.135ZX1+0.165ZX2+0.215ZX3+0.121ZX4+0.033ZX5-0.025ZX6-0.19ZX7-0.178ZX8+0.277ZX9+0.286ZX10
F3=-0.1ZX1-0.057ZX2-0.202ZX3-0.101ZX4+0.115ZX5+0.141ZX6+0.388ZX7+0.425ZX8+0.374ZX9+0.431ZX10
根据个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4、结论及建议
从计算得到的得分及最终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直辖市,而西部地区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地区。这个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情况,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势。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还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仍在拉大;很多地区高增长速度是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达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发展模式,而是被动的依赖国家支持、政策倾斜,这种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平。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更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应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三,加大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及地方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西部地区从卫生、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各个方面有较大提高,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教育是影响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应该做到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和谐共享。其次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双重集中之势:一是高校向东部沿海集中分布;二是高校向中心城市集中分布。高校布局失衡制约教育公平。再次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各高等学校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向人口大省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利于不同群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和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
[3] 唐晓东.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7
[4] 胡少维.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篇3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1)
Vt=St/Yt(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转贴于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我国能源战略要地。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新疆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我国内陆省份地区,新疆各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套适合新疆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发现引起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1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于经济增长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容纳14项指标,包括五大方面: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资源状况,利用这四个方面共同评价了新疆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如表1。
2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
2.1 提取主成分公因子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要求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行性检验,本文所使用数据全部来自新疆2012年统计年鉴。结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KMO检验值为0.5267,Bartlett s球体检验的Approx, Chi-Square为206.3496,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四个公共因子(四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这四个因子可以解释84.37%的总方差。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
注:因子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旋转方法:方差最大旋转法。本表经过6次旋转得到。
2.2 公因子的经济学命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荷载矩阵,经过分析我们将E1定义为“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将E2定义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将E3定义为“教育水平”、将E4定义为“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
2.3 新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略),可得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各公共因子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并计算出这4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由E1、E2、E3、E4的权重(分别为:45.91%、16.98% 、12.61%、8.86%),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可以得到新疆经济发展综合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各区域经济发展(E)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见表4。
3 结论分析
根据总方差分解表,公共因子E1“经济增长与民生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最大,高达45.91%,这表明区域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增长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E2“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收入分配合理水平”、E3“教育水平”、E4“资源禀赋、能源消耗强度与外贸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贡献率分别为16.98%、12.61%和8.86%。因此,新疆各地州市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要提高地区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地区居民住房难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地方政府要提高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利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注意收入分配的合理公平,尤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州更要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以免社会动荡以致于制约经济发展;三是针对新疆各地州市师资力量薄弱,尤其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稀缺的状况,地方政府需要扩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规模,并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对口援疆的内地省市要把提高对接地区的教育水平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四是由于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一样,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具有地缘优势的地州市,可以利用对外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贸易,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交通资源;区域经济;DEA模型;匹配度
中图分类号:F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90-0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对于二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亚当・斯密认为交通运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条件,提出了著名的“交通运输具有拓宽市场作用”的理论;威廉配第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分配;李斯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工业的结果也是工业的原因,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发现交通运输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指出交通运输应该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缩短了产销时空的距离、扩大了产品供求市场范围、对于产业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马歇尔、罗依桑普森、弗朗索瓦加宏、亨特、欧文等人分别从需求、区位、成本和供求范围的角度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我国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陆大道提出了“点-轴理论”将交通干线、轴线与其辐射范围内的资源禀赋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综合的分析;荣朝和论证了运输化理论,提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特征之一,也是伴随运输化的一种经济过程;韩彪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角度入手,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动因的关系。此外,我国众多专家由定量分析入手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法、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经济发展与交通资源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已有的研究通常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布局与交通运输的空间缩短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交通总量、交通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本文将由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演变角度出发,分析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超效率评价模型与DEA模型
(一)概述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是运用数学工具评价经济系统生产前沿面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多目标决策单元的绩效评价。这种方法以相对效率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与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应用该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需要以参数形式规定生产前沿函数,并且允许生产前沿函数可以因为单位的不同而不同,不需要弄清楚各个评价决策单元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联方式。这种方法采用数学规划模型,对所有决策单元的输出都“一视同仁”。最为重要的是应用该方法还有可能进一步估计某个决策单元达到相对有效时,其产出应该增加及输入可以减少的量。
(二)模型建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等人在1978年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其以决策单元(简称DMU)的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系数为变量,借助于数学规划模型将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生产前沿面上,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生产前沿面的程度来对被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三、模型运算及结果
(一)样本选择
DEA模型是通过创建效率前沿、确立标杆(benchmark),来衡量产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就样本量上的要求来看,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经验出发,样本的个数都应大于投入产出指标的总个数。一个单投入单产出的DMU,为确保效率分析的准确性,样本数量至少应保证3个DMU,如果少于3个DMU,便有可能增加有效DMU的个数。
因此,在数据采集中,我们选取从2001年到2010年的全国除各三十省的数据。在各省研究内容上,我们选取了如下标准:
将衡量区域经济的变量作为超效率DEA模型的投入变量,将衡量区域交通资源配置的变量作为产出变量,并以输出的DMU值衡量区域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匹配度,DMU值越高,匹配度越好。
选取地区人均GDP做变量,用以衡量区域经济的绝对发展水平。
在衡量区域交通资源配置方面选取了六个变量:铁路客运周转量、公路客运周转量、水路客运周转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公路货运周转量、水路货客运周转量,其中以铁路、公路、水运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模型计算结果
研究各省经济梯度与交通资源配置的关系。具体指标选择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与客运总量(万人)、铁路客运量(万人)、公路客运量(万人)、水运客运量(万人)、民用航空客运量(人)、货运总量(万吨)、铁路货运量(万吨)、公路货运量(万吨)、水运货运量(万吨)的效应。得到的结果见表1。
四、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根据相关研究与假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越高,而中国的经济区域呈现由东至西,经济发展水平由高至低,所以假设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由东至西呈由高至低分布。
(一)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匹配度现状
根据相关研究与假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越高,而中国2001~2010年,研究各省份匹配度(DMU值)情况见表1。
为衡量各经济梯度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状况,计算各梯度的年平均DMU值,infeasible取值2。模型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在大部分年份中经济梯度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呈现由高至低为“东、西、中”的分布,在2001年、2008年、2010年由高至低为“东、中、西”的分布。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匹配度现状与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由东至西呈由高至低分布的假设大体符合。
(二)匹配度偏差产生原因分析
1.区域间发展的协同性
由于区域间以交通资源相互联结,某一区域的发展会通过交通资源对其他区域产生(通常是好的)影响。区域间发展的协同性受邻近区域交通资源配置,而非自身交通资源配置影响较大。对于我国西部经济梯度,毗邻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资源配置密度相对大的中部经济梯度,可能受较大的协同性作用影响;而中部地区一方面临近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经济梯度,另一方面同样临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经济梯度,受协同性影响可被抵消,作用较小,因而西部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多年高于中部匹配度。
2.数据选取
在西部经济梯度的数据中,并未记入自治区数据,而自治区无论在经济发展或交通资源配置方面在西部经济梯度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区铁路、公路及水运等交通资源欠发达,预计会对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从而有较低的经济梯度间交通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匹配度。未计入自治区数据,因此可能使整个西部经济梯度的匹配度提高。
在西部经济梯度评价中,由于经济欠发达,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而在中、东部经济梯度,其贡献较大。由于未计入航空业数据会减少一部分交通资源的作用,从而相对较大地降低中、东部经济梯度的匹配度。
五、交通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上述模型得到的结论来看,交通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如2010年的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铁路客运149.7亿人公里、公路客运271.1亿人公里、铁路货运705.9亿吨公里、公路货运653.0亿吨公里;河北省的铁路客运730.6亿人公里、公路客运290.6亿人公里、铁路货运3618.4亿吨公里、公路货运4011.2亿吨公里、水运货运441.5亿吨公里。2010年模型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匹配度(DMU)为0.54814,河北省为1.51135。从两者交通资源配置来看,河北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近5倍左右,而面积仅为新疆的十分之一左右,因为河北省的交通资源配置明显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河北的经济发展程度也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以可以认为交通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交通资源配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在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当下,对交通资源配置的优化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陈栋生.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1).
[2]马红瀚.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格局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9.
[3]计志英.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法的中国沿海区域经济效率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9).
[4]Hensher, David A. / Truong, Truong P. / Mulley, Corinne / Ellison, Richard, Assessing the wider economy impact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with an illustrative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West Rail Link project in Sydney, Australi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4, p.292-305, Sep 2012.
[5]Baslow, Morris H / Hu, Caixia / Guilfoyle, David N, Stimulation-induced decreases in the diffusion of extra-vascular water in the human visual cortex: a window in time and space on mechanisms of brain water transport and economy. Journal of molecular neuroscience : MN, 47 (3), p.639-648, Jul 2012.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因子分析;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07-06
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长期以来是学者、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发展的差距过大,不仅带来经济问题,还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报告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把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把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抓手;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综合竞争力来看,排名稍有落后,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区域的发展差距拉大,另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因此,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容小视[1]。最近几年,山东省实施区域对接帮扶政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潮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所以有必要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1.1 区域经济差异的定义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2]。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其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
1.2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学者在区域经济及其差异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理论,主要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3]。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总是在区域内条件最好的优势地方开始,形成增长中心,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只有经过长期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区域差异才会缩小。
1.3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中国关于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时间比较晚,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是由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但是也形成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成果。魏后凯选取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分析指标,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大致经历缩小到逐渐扩大直至迅速扩大的过程;林毅夫等对人均GDP按照产业进行分解,发现造成总体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郭金龙等认为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分布的不平衡,而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王小鲁等认为造成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有资本的流动、要素生产率、城市化率等因素;杨文举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分析认为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范剑勇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扩大的原因是循环累积机制。以上学者都是对中国这一大区域进行研究的,而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单元,在区域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省作为中国龙头省份之一,对其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很多。余清等人以人均GDP和三产业结构作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的数学模型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刘尚海选取一些经济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赵传松等选取一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经济差异作了分析;还有不少学者对其做了研究分析,但是,指标选取的不同和时间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选取了山东省最新数据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当前经济形势有着真实的反映,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和评价,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体系和多统计指标体系[4]。采用单一指标体系,如通过GDP一项统计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比较方便直观,但由于忽略了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等因素,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采用多统计指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遵循内涵全面、简明易取的指标体系选取原则,选取能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复杂性的指标。指标之间应互为补充,上下层次分明,为保证各指标值的横向可比性,尽量选取相对指标,如人均数据。为了克服多统计指标变量间信息交叉重叠和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综合得分和各因子得分,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做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作为一种降维方法,不仅可以把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避免信息量的重复,而且可以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客观的确定指标权重,避免权重确定的人为性。因此,因子分析方法可以为科学确定权重以及应用加法合成模型奠定科学的基础[5]。因子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矩阵,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可以根据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一般原则,确定因子数,计算因子得分,最后计算综合评价值。
通过查找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经济增长速度、海关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资额等山东省17市2010年12项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并计算整理出表1、表2。
4 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4.1 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工作主线
按照党的“十”精神,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只有继续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主线,地区经济工作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一步,要着力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区际良性互动等重点工作领域,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统筹安排和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开发开放与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开放与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强省之一,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民生问题上,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做到人人平等,人人有份。
4.2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两大战略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报告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推进地区经济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大力推动实施两大战略,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和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各区域之间的自然禀赋差距很大,在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时,不能只是片面地运用单方面的指标去衡量,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还有其他方面的指标,因此要尽量体现出“主体功能区”的涵义,要能发挥出各个区域的最大潜力。例如:山东可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省会城市周围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把鲁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3 坚持分类指导的操作原则
分类指导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只有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才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才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真正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在全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地区竞争力和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应该继续从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实施分类指导作为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细化规划引导,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各地区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推动各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要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达到农业内部结构的提升,工业的优化,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体现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的特色。
4.4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路径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转型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鲁西南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不仅可以补齐区域经济的短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且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着力解决老少边穷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两头”并进、重点突破的方式,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提高山东省整体发展水平。
4.5 坚持在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上先行先试
开展先行试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近几年,国家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示范区,不仅为全国的改革发展探索了新经验,而且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在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要加强试验区、示范区的建设,适时设立新的承载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试验平台,着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重点方面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争取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方面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4.6 坚持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在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完善。要继续推动深化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着力推动产业承接转移、区域一体化等工作;继续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区域管理体制,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形成有效的区域治理方式;继续推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进程,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
参考文献:
[1] 邓 苏,张 晓.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与内部构成[J].东岳论丛,2006(4):70-75.
[2] 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4):11-14.
[3] 张 文.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9):40-44.
[4] 牛芳兵.菏泽市县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4):60-64.
[5] 刘西雷,吕宜平.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7-91.
[6] 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11-614,620.
[7] 李 红.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65,104.
篇8
摘要:本文选取1998-200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差异显著但呈现均衡化的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表明了陕西省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依赖型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经济差异;陕西
一、序言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交往以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旅游经济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认识和研究这种差异对于优化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策略,促进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经济差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一种经济与社会现象,其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定性分析等;研究尺度主要是基于省级行政单元的全国范围内以及三大地带间大尺度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少数是关于东部省级行政单元内部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单元的旅游经济差异问题研究则更少。
陕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9972个,其亚类共有29个,占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亚类31个的93.55%。与此不相适应的是,2008年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56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实现6.6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仅排在全国第14位,西部第4位①,旅游经济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为此,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研究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揭示其形成机制,以期为陕西省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陕西省10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陕北(榆林、延安)、关中(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作为三大研究区域。考虑到资料的获取性和可比性,研究时间段选取了1998~2007年连续时间序列;由于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指标较难获取,本文以旅游综合收入为主要数据指标。所有数据资料来源于对应年份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研究方法
表述旅游经济的时间差异程度,本文采用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标准差是样本中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和均值的算术平方根,能够全面地反映区域之间的绝对差异程度;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是用样本的标准差除以样本的均值来计算的,能够全面地反映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程度,和标准差相比更具可比性。
表述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程度,采用区位熵进行衡量。区位熵即专门化率,该指标能反映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更能清晰地反映各研究样本对于整体样本的差异程度。公式如下:
其中,Q为某区域i部门对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Di为高层次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n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
三、旅游经济时间差异的演变特征
1 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
从标准差的衡量结果来看(见图1),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10年中总体上不断扩大。标准差从1998年的30.04增加到2007年的77.55,增长了158.2%,绝对差异扩大程度非常明显。在排除了2003年“非典”的影响后,陕西省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分为两个过程:1998~2005年为平稳扩大阶段,因为标准差的增长值均未超过10;2006年之后出现急剧扩大态势,2007年的标准差值比2006年高出17左右。总体呈现出先稳后快的演变轨迹。
2 相对差异程度缓慢缩小
与绝对差异的衡量结果不同,陕西省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呈缩小状态(见图1)。从总体态势看,1998年变异系数值为1.65,而2007年缩小为1.58,10年间相对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但是从发展过程来看,陕西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先是扩大,2000年达到最高值1.74;之后开始下降,2002年变异系数达到低值1.545(2003年为1.544);然后从2004年开始回升紧接着又是下降,呈现出了平缓的“M”型波动变化趋势。相对差异程度也相应地经历了扩大一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四、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及演变
1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
陕西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不均衡性特征显著,一方面体现在西安市与其他市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如图2所示,2007年区位熵值大于1的仅有西安市,其他各市的旅游经济区位熵值则普遍偏低,最低的商洛市仅为0.25。同时,2007年西安市旅游综合收入对全省旅游综合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4.4%,这表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及其他市区,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区。由此可见,陕西省各个市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性也体现在关中地区与陕北、陕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由图3可见,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是陕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关中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该项收入的80%以上,据统计2000年的比重竟高达95%。相比之下,陕北和陕南两大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比重则很低,虽然在研究时间段内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也未超过20%。陕西省旅游经济在三大区域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程度要强于各市区之间的差异程度,更为显著和不均衡。
2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演变趋势
本文首先利用各市旅游综合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综合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各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程度;然后,借鉴王凯(2007)、陈晓(2009)等划分标准,结合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实际,将比值大于等于1.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达区,比值在1.5和0.5之间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将比值小于等于0.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最后,对1998年和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研究其演变趋势。
结果表明,陕西旅游经济发展区数量扩大而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数量减少。1998年只有分布在关中的3个旅游经济发展区,陕北陕南均属于旅游经济落后区;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区的范围增加了延安,扩大至4个市,旅游经济发达区与旅游经济发展区面积占陕西总面积的1/2强(见图4)。并且,关 中地区的集聚格局在逐渐被打破,旅游经济开始向均衡化方向演变。如图5,相对发展速度(各市1998至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与同期全省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比值)位居前列的均是陕北和陕南地区的市,而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在内则较慢。由于黄帝陵寻根祭祖、延安红色旅游等活动的开展,使延安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同时,汉中、安康、商洛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快速发展旅游,而榆林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GDP在全省排名第二)而使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陕北陕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陕西省旅游经济向均衡化方向演变。
五、形成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主要将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导因于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作用体系、惯性因素和优惠政策等因素。鉴于本文研究的区域尺度和对象是各地级市,后三个影响因素的作用不明显,不予考虑。而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区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这三个影响因素与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选取度量这些影响因素的定量化指标,鉴于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均采用2007年数据(见表1);然后,分别分析这些指标值与旅游综合收人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程度。
1 旅游资源禀赋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它的定量评价采用A级旅游景点作为依据,主要是考虑到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点质量的综合评定,是全面考虑旅游接待各种相关因素而评定的。本文构建了旅游资源指数,来考量陕西省旅游资源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资源指数是各市拥有的2A、3A、4A、5A旅游景区数量分别加权后的和,公式为:I=0.5Q5A+0.35Q4A+0.1Q3A+0.05Q2A。由于1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很低甚至没有,未予考虑。权重是在考虑了各A级景区收入占所有景区收入比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微调后确定的。
表1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资源指数是与旅游综合收入存在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在三个影响因素中为最高(R2=0.97)。表明陕西省的旅游经济仍属于一种旅游资源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好的市也是长期以来旅游经济发达的区域,旅游资源的级别以及分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程度。
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旅游业发展要考虑区域的综合经济因素,实践也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所以,用GDP作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差异的又一主要因素。表1中,GDP与旅游综合收入呈正相关,且R2值达0.90,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发达的市区一般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市区;反之亦然。例如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是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水平均较高的市区,陕南地区的安康、商洛是二者均较低的市区。
3 旅游交通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旅游交通尤为重要,是增强旅游景区可进人性、改善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所以,旅游交通条件能够很好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区位条件,它的度量一般采用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两个指标。
上表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综合收入与公路客运量(R2=0.73)、与旅客周转量(R2=0.52)的相关性不显著。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就小尺度的本地客源市场而言,西(安)延(安)、西(安)汉(中)、西(安)(安)康等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大量关中地区客流向陕北陕南移动,带动了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关中的差异。但就大尺度客源市场而言,关中地区比陕南和陕北地区具有更多的经济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省内迅速发展的交通并不能明显影响它们作为入境游客和外省市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地位。
六、结论与对策
1 陕西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程度在缩小。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级别高,长期以来是陕西省旅游经济的主体,但是随着陕北和陕南变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局正在改变。陕南地区应依靠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逐渐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而陕北地区则要靠能源化工基地带来的经济腾飞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
2 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不均衡性明显,但演变趋势逐渐呈现出均衡化。一方面,继续发挥西安和关中地区的极化作用,立足现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点,形成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旅游经济发展轴心。另一方面,陕北和陕南地区作为关中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两翼,着重培育以汉中和延安为核心的次一级旅游经济中心,形成陕北红色旅游、华夏文明旅游圣地和陕南山水生态民情风俗旅游休闲区,以省内及周边省份为主要客源市场。从整体上,形成“一个核心两个辅翼”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
篇9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差距;FDI;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60-02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1]。一般认为,比较区域差异应该考虑它们总体上的差异,即经济总量增长的差异。
很多文献表明,现阶段中国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FDI的区域分布,而且FDI分布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差异。传统的观点认为,FDI增加了一国的资本存量,提高了人均资本水平,提高本国的人均投资率,进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2]。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FDI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主要集中体现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方面,主要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3]。
此外,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动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配置,而通过产业关联性向其他产业扩散,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变动,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徐涛以中国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业结构内部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而传统产业贡献相对较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城市情况则相反[4]。
一、数据样本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两种地理区域概念作为分析基础:一是以山东省现有的17个地市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基本单元;二是将山东省分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以鲁东(烟台、威海、青岛、潍坊和日照市),鲁中(淄博、东营、济南、泰安、莱芜和临沂市),鲁西(滨州、济宁、枣庄、菏泽、德州和聊城市)作为研究单元。在时序段上,选择2000—2010年连续时间序列。分析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5]。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及锡尔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
1.变异系数(CV)。指总体某单位变量值变异程度的相对数,即绝对差距与其平均指标之比。计算公式为:
CV=S/Y■(Yi-■)2/N1/2/Y
其中,Yi是第i个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N 是地区的数量,■是各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均值。变异系数越大,区域相对差异越大,区域的不平衡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2.锡尔(Theil)指数。锡尔指数又称锡尔熵,其计算公式为:
T=∑yi*log■
yi是地区i 的生产总值所占的区域总GDP 的比重,而qi是其所占的人口比例。锡尔T 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
为了进一步分析山东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计量经济模型,从外商直接投资和各市高新技术产值比重来分析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设定的计量模型为:
Ln(Y)=β1+β2Ln(Tech)+β3Ln(FDIPC)+ε
其中,Y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单位为元/人;Tech为地区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FDIPC为地区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单位是元/人,该值按当年的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二、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1.通过测算山东省各地市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看到,图1中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似,在2000—2004年,变异系数在0.6左右波动,而锡尔指数在0.06以上波动;在2005年之后,这两个指标都开始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说明从2005年开始,山东省地市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在逐年递减。
2.将山东省分为鲁东、鲁中、鲁西三大经济带,对这三个经济带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2005年开始,鲁东、鲁中、鲁西三个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不断缩小。对图1和图2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地带间的区域差异与地市间的区域差异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差异值更小。这说明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各地市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差距变小的原因分析
山东省东部沿海与西部内地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是由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投资条件好,工业基础优于内陆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因素对经济水平的影响程度,运用计量模型,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表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到,除鲁东地区的FDI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各个变量的T值都非常显著。因此,近几年FDI对山东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明确的,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从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开始变得缓慢,并且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而在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呈现出了高增长的趋势(如图3)。从图3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人均FDI的平均增长率大大地超过了东部地区,说明其在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第二个模型中,调整后的R2较小,说明FDI和高新技术产业只能较小地解释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还存在着其他因素。而FDI较大地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与FDI相反,高新技术产业对山东省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依次递减。这是因为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较高的产业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一些,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传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一些。山东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中西部地区,传统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处于主体地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和东部中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促进城市产值的增长,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中等城市其作用却较小。
四、结论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不同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造成了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域递减的经济梯度。然而通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定量指标的测算,我们发现最近几年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在逐渐减小,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发生的深刻而显著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之后,山东省的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而在2005年之后,FDI在这些城市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相反却在中西部地区增长迅速。
此外,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地区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与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传统工业在山东经济的发展中还处于主体地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高贡献率一般只有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从山东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过于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城市产业政策实践中,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不能超越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而定。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 Khan,H. and Leng,K..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hree Little Dragons: evidence from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test [J].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1997,42:40 - 60.
[3] Caves,R.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Economic Analysi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 林涛. 论工业结构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2010,(6):
871-876.
[5] 山东省统计局.历年山东统计年鉴[EB/OL].山东省统计信息网.[责任编辑 李 可]
篇1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流、物流情况,使得信息交流、物流更加便捷、顺畅、安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网络经济的出现,为传统企业的生产灌输了新的活力,有助于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传统企业内部方式的改革,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网络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对于区域经济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的经济更加活跃,通过网络,这些地区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水平低、不全面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不同的区域之间已经可实现无障碍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以通过网络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提供技术资源的服务。然而这种网络资源的共享仅仅只局限于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方根本享受不到网络带来的优越性。另外,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由于市场联系不平衡,对市场信息掌握度不够,不能够及时了解到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造成了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外界接触频繁,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竞争意识较强,勇于开拓进取。而西部地区人们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陈旧,很难接受甚至排斥新思想新观念,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竞争意识减弱,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三、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区域合作
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却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区域合作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合作主体要就合作内容进行明确,明确双方的利益关系,当利益分享不得当时,就利益分配处在不利地位的要给予明确的补偿,补偿内容要明确补偿方式、补偿内容。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全面深入到区域市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全面掌握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条件。最后,就区域经济合作而言,合作区域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网络,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网络,建立统一的网络系统,在网络上实现资源的功效,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区域经济的优势资源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和宣传,进而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吸收更多的资金。另外,通过网络可以查找更多的技术资源,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的日常维护,要确保网络安全,防止区域门户网站被恶意攻击,防止重要信息被篡改。
3.走品牌化道路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善于利用网络,将区域的优势产业宣传出去,走品牌化道路。在发展品牌道路的过程中,要深度剖析地域文化,全面掌握地域特色及亮点,运用全新的媒体传播视角与包装手段,全景式展现区域风采,塑造全新的区域形象,进而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网络建立门户网站,将特色资源、能源放置到门户网站上,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到地域的优质,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
4.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经济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经济发展策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带头大哥,因此,政府要合理制定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另外,在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基础建设较差,因此国家要加大基础建设,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将西部区域经济带入到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中,从而不断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四、结语
- 上一篇: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下一篇:旅游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