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核心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核心

篇1

一、绥芬河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机构、人员快速增长,业务量拓展迅速。银行机构8家,网点数40家,从业人员706人;证券机构两家,从业人员21人,截至2011年12月末,开户数9068户,交易量75.48亿元,资产总额3.9亿元;

(二)银行存款贷款增长迅猛,信贷资产质量优良。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各项存款余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6.87%,贷款余额49.85亿元,同比增长30.16%,不良贷款率为3.44%,比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三)民间金融机构增加,形式多样日益活跃。目前有担保机构9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还有二三十家房地产经济公司从事贷款活动。民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人左右。

(四)国际业务大量增加,口岸金融特色凸显。2011年年,绥芬河市卢布结算量15.62亿卢布,同比下降14%;人民币结算52,175万元,同比增长1116%。人民币结算占本币结算已由原来0.03%上升到61%,居全省首位。

(五)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行业自律成效显著。2011年,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收到了显著成效,各行在全年国际结算量减少15%以上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收入9042万元,同比增长45.3%。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金融存贷比率较低。

去年,我市银行存贷比为47.3%。与许多同类型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东宁存贷比为45.19%,珲春存贷比为54.1%。二连存贷比为55.24%。义乌存贷比为67.5%。只有满洲里存贷比为40%左右。存贷比在银行间分布也极不平衡。尤其是个别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过低,大量资金上存,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乏力。

(二)民间投融资行为存在隐患。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贷款规模综合管控,贷款利率普遍上升和通胀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加大,信贷资金供需矛盾依法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市民间融资活动更加活跃,民间借贷利率有攀高趋势,社会融资风险上升。目前,我市民间借贷呈现出参与主体更加广泛、借贷用途更加隐蔽、借贷规模明显扩张的特点。

1、民间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投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和房地产经济公司等)违规吸储民间资金。一般是月利2分吸储,再以2.5-3分放贷。如为企业招投标、验资、归还贷款等项目进行短期垫资,利率则可达到5-8分甚至更高。按这些中介的业务资金周转量三分之一匡算,保守估计吸储民间资金每年不低于2个亿。

2、由于实体经济经营难度加大,部分企业以加工业进行融资然后开展多元化投资,违规使用贷款。贷款除进入房市外,还开办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用于短期融资获利。还有企业利用贷款,暗中通过这些融资性中介金融机构进行短期高利借贷。过度负债并且跨行业投资的企业资金链十分脆弱,隐藏较大风险。

3、个人、企业因为需要资金相互间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不但数量大、交易频繁,而且纠纷多。仅据房产局统计数字,2011年全年民间借贷房地产抵押480多件,涉及金额2亿多元。另据法院统计,去年受理民间贷款纠纷65件,涉案金额近3887万元,而且此类纠纷案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三)储蓄存款大幅下滑。

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市储蓄存款为74.13亿元,比年初减少2.37亿元,下降3.1%。创最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1、利率水平偏低。尽管免征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但存款利率低于目前通货膨胀率,因为负利率居民不愿意在银行存款。储蓄存款数量减少,导致金融机构吸储压力加大,银行同业间竞争加剧。

2、储蓄存款被分流。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银行信贷总规模收缩,导致我市很多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转向民间融资。此举在推高了民间融资利率的同时,也大量吸引和分流了银行储蓄存款。

3、资金外流。民间金融逐利而为,其投资对象不仅限于本地企业和工商业户。据初步统计,民间金融机构去年就有三分之一左右资金流失到外地投资房地产、煤矿等高利润行业,总额应在1-2亿之间。另外本地企业和居民到外地投资,带走部分资金。如许多本地居民与外来投资者组团在“三亚”、大连、山东等沿海城市或者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炒房或购房。

4、结汇量下降,造成储蓄存款下降。目前我市民贸出口的资金回流大多数不途经绥芬河市银行结汇,而是由俄罗斯直接汇往套利较高的香港及南方城市,减少了流动性资金的沉淀。据统计2011年我市银行结售汇完成27.73亿美元,同比下降18%,其中:结汇14.44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四)适合本地发展的金融新产品少,创新能力差。

各金融机构受上级行条块限制缺乏自主经营能力,适合本地的金融产品少,并缺乏创新能力,与口岸特色和贸易发展形成了落差。尽管各家银行为自身发展、竞争需要以及方便企业和商户,开发了一些服务和信贷产品。但在过分注重规避风险以及作为支行授权有限前提下,难有大的作为,难以满足城市建设、居民投资等的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跟进重点推进项目设计规划,科学调整信贷结构,合理布局。结合绥芬河市“5851”战略首批产业156个项目建设实际,科学调研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与“国际口岸、购物中心、游乐天堂、避暑胜地、金融重镇、新兴产业基地、木业之都、东北亚文化缩影”等产业发展与转化对金融业资金的需求,关注政府重点推进的项目与优先跟进的项目设计规划,提高金融支持实体产业项目建设的能动性和力度,我们将积极与我市“5851”战略性产业进行有效对接,合理调整信贷投放重点,并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项目建设的配套资金。

(二)充分发挥信贷资源配置作用,灵活运用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缓解当前存贷比增高和信贷规模减少的不利局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及大型产业企业融资需求,灵活运用贴现、支农再贷款等融资、货币工具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对资金缺口大、需求急的对口产业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优先办理贴现。

(三)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交通换乘中心、交通枢纽工程、供水供热供气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列入财政预算、未来收益有保障以及采取商业化模式运作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继续支持农业产业化。加大对“三农”、涉农企业、小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投放力度,重点支持其产品升级及扩大产能项目;增加低成本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支持支农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效力。

(五)支持进出口企业。发挥口岸优势,积极支持市内外向型企业发展以及境外劳务、境外工程承包项目;支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进口项目,支持资源在本地的出口企业、产品有稳定境外需求的出口企业发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出口融资产品和国际结算服务,帮助企业控制市场风险、出口收汇风险和汇率风险。

篇2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广西农垦;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09-03

一、广西农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始建于1951年的广西农垦,职工队伍主要由转业军人、南下干部、大中专院校师生、知青、翻身农民、归国华侨、库区移民等组成。目前,农垦管区总人口约28.5万人,8万多职工,250多万亩国有土地,分布在广西12个市39个县(区),管辖104家国有直属企事业单位,有外来投资企业760多家,社会就业人数16.9万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04年提出了充分利用国有农林场土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部署,2006年又下发11号、29号文件授予了自治区农垦局相当于地级市一级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建设规划和国有资产等六大经济管理权限,即“14+1”政策之后,广西农垦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了“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战略思路和总体目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与区内10个市、县和国内外15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了以明阳、新兴、西江、北部湾等13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以下简称园区)。农垦园区是广西农垦管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农垦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规模逐年壮大、园区建设成效较好,对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新兴工业园为例,试述广西农垦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将工业园区打造成农垦新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兴工业园的开发与管理

(一)新兴工业园区概况

新兴工业园是自治区农垦局与柳江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开发兴建的工业园区。新兴工业园位于柳州市南郊国有新兴农场,距市区中心14公里,距柳江河道鸡喇码头6公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2公里,桂柳、柳南、宜柳三条高速在园区交汇,东可直达广州、香港等珠三角区域发达地区,西可达贵州、云南等大西南地区,南可直达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北部湾区域城市,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戏称“铁公机”,是连接各合作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园区总体规划建设用地26.21平方公里,控制用地规模28.23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土地约6000亩),园区定位为机动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及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和物流园。2007年,新兴工业园被自治区确定为A类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同时也是全区第一个拥有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园区。2011年,新兴工业园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22.35亿元,完成经营总收入118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8亿元。新兴工业园已经成为了有力推动广西农垦与柳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二)园区发展史

新兴工业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以柳江县为主,农垦为辅的开发阶段。2004年6月广西农垦农垦局(集团公司)与柳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农垦向柳江县提供新兴农场3855亩国有土地用于“新兴机械配件生产基地”(后更名为“新兴工业园”)建设,园区的开发与管理主要由柳江县负责。

2.农垦与柳江县双方相对独立的开发阶段。

(1)农垦园区开发公司成立。2006年7月广西农垦实行“14+1”新的管理体制以后,广西农垦柳州新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即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与广西农垦柳兴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备处(同年12月份成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行机制,代表自治区农垦局(集团公司)对新兴工业园其他未开发土地行使授权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柳江县则在原已开发土地上自主进行建设、管理。

(2)双方独自开发的问题与困难。在农垦与柳江各自独立开发园区过程中,双方的各自优势无法互补,一些问题与困难也逐渐突现出来。

双方的各自优势:

广西农垦优势:一方面,土地资源:集中连片,征地手续简便,承载能力雄厚;另一方面,组织管理:隶属广西农垦,六大管理职能,合理资源配置。

柳江县优势:行政审批、服务等政府各项职能,有开发工业园的经验。

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第一,建设用地缺口大。新兴工业园因地理位置等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2009年底累计使用土地已达300多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使用量已超出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量指标。按原来的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已无指标可用。

广西农垦有大量适宜工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但绝大部分属于农用地,需要有政府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管理的有力支持,才能转为建设用地进行非农利用,原有少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最终也离不开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目前,有关农垦土地规划指标单列的法规尚未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的分配权和土地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批权仍都在地方政府。所以,缺乏行政资源支持的农垦土地也不再具有所谓的优势了。

而柳江县有土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资源,但从农民手里征收集体土地的难度逐年增大,而且适合用于工业开发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土地在手,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优势也难以发挥。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新兴工业园的发展遇到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多个优质项目无法落地。

第二,开发资金匮乏。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常规每1平方公里需要投入2亿元左右的资金。

广西农垦实施园区经济战略后,至2008年先后规划建设了区域层面以上的产业园区、特色集中区和商贸物流区多达23个,此外还有农场层面的若干工业集中区,无法做到全盘兼顾。新兴工业园前期的水电路网设施基本上都是柳江财政资金投入,要进一步扩大开发范围,资金压力也很大,同时也有税收分成顾虑。

此外,由于园区土地收储机制尚未建立,土地出让收入及税收目前也未返还用于园区开发建设,园区一直未能形成 “自我造血”功能,无法自行解决融资问题,所以开发建设所需资金几乎接近于无源

之水。

3.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的开发阶段。双方合资公司成立。为了充分做到垦地双方优势互补,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自治区农垦工委、农垦局建设园区“一个目标、一个规划、资源共享、发挥优势、齐头并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和2009年8月自治区农垦局和柳江县人民政府洽商会提出加快成立合资公司的要求,2009年9月由广西农垦新兴开发公司(占股本51%)、柳江县园区投资公司(占股本49%)共同出资成立了“柳江新兴投资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按市场运作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及其他未开发土地,形成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合资公司这个平台的成功构建,标志着以农垦为主,柳江县为辅合作开发园区新阶段与新机制最终确立。

三、新兴工业园的成功经验

从2004年初试啼声到2011年10月新兴工业园已完成开发建设土地约6000亩,并于2007年通过了自治区A类园区评审,荣获特色产业园区和优秀园区称号。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农垦管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兴工业园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成效好、潜力大的特点,成为拉动管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工业园取得如此成绩,其主要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垦地联手,加强合作

发展工业园区,农垦与地方政府各有各的优劣势,只有将地方政府宏观规划、公共服务的优势与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合、有效配置起来,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结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才能给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劲的动力。

新兴工业园自开创之初到现在,不管是以柳江县为主,还是以农垦为主,都离不开双方的紧密联系与通力合作。在相对独立开发阶段遇到的困难使双方更加坚定了采取合作开发园区模式的决心和信心,一系列合作依次铺开。例如,一是由双方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对原各自委托编制的园区总体概念规划进行衔接、修编、调整、报批;二是成立联合招商小组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园区招大商、招好商成为了可能;三是拟成立联合土地储备机构开展土地储备业务,将土地出让价的土地前开发成本及时返还合资公司,以便构造园区开发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四是共同在供地、规划、建设、工商、税务等方面为引入园区的项目进行全方位服务,节省了大量资金、行政资源。

(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在“14+1”体制实行之前,柳江县政府在没有土地出让金返还农垦及税收增量分成之虞时,用高于一般征地成本和低幅度税收分成的合作代价,倾全县之力投资开发新兴工业园区。

在“14+1”体制实行之后,按照桂政发[2006]29号文件有关农垦国有土地出让金除扣缴的中央、自治区部分外,其他返还自治区农垦局,以及税收增量分成的规定,柳江县在农垦土地上开发园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积极性有所下降,再以其为主投资开发园区已不现实;而农垦独立开发模式由于“14+1”体制授权不全、不到位等天生不足因素,包括开发资金、行政资源等在内,独自开发园区也处处制肘。

(三)绘制蓝图,规划先行

为了彻底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广西农垦与柳江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11月签订了《新兴产业园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新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以5年发展为目标,除已开发的土地外,再调10000亩左右作为预留建设用地,供园区发展使用。目前,《广西农垦柳州新兴产业园区概念规划(修编)》、《新兴工业园四方片区一、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批复。同时,合资公司积极和柳江县国土部门沟通联系,通过新一轮调规,争取到了新兴工业园区更多的预留建设用地,并按概念规划的要求布置用地,将范围内的农保地全部调出,为今后园区发展用地预留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四)市场运作,多元共建

要推动耗资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合资公司1000万的资本金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了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合资公司与柳州市建设投资公司签订了有关四方片区约2000亩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委托代建合同》。

四、对加快新兴园区发展的思路

(一)巩固现有模式,加大合作力度,科学发展,把新兴园区做大、做强、做优,再造一个新兴工业园

新兴工业园未来将重点开发四方片区,该片区位于新兴农场场部南面,规划用地面积9.6平方公里,分一、二、三区逐步开发建设,是新兴工业园的扩展区域。“十二五”期间,新兴工业园则重点开发恒业路西面1400多亩工业用地、新兴糖厂西面2000亩物流和仓储用地,四方片区将开发工业用地3000亩以上,进一步建全和完善配套设施,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年提供财税收入3.5亿元以上,力争把新兴工业园建设成为一流工业园区,成为实现工业增长的核心载体。

(二)利用优势资源,留足后劲和发展空间,在园区的发展中不断提高公司的实力

园区开发公司将利用在土地、行政、资金、管理、人才等众多优势,积极参与园区标准厂房、商住办公、物流中心等配套工程的投资建设,构建资金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三)创新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园区将通过广西农垦、柳江县两个招商引资平台,不断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园区。

(四)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质量

在全球金融、经济等各种危机的影响下,入园企业的建设和生产面临着较多困难,为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规范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园区开发公司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扎实开展“三个年”服务活动,深入一线了解企业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使入园企业享受到零距离接触、零差距办事、零障碍发展的优质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

篇4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核心区建设

新疆自古就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便开始有了丝绸之路的概念。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资料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提案当中,着重将新建的核心区定位进行声明,确认新建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中转站”。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迅速

相较于祖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讲,新疆地区原有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下。但近年来,由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年内,新疆地区的人均收入虽然较全国人均收入略低,但较以往的新疆地区经济水平来说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幅速度已经超越了全国水平。尤其是近5年间无论是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还是个人的人均收入总值的增幅都已经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准,在2014年新疆地区的增长率已经在全国位居第四。这一切都证明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整个新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随着经济带建设的愈发完善,新疆地区也将拥有更大的商机,新建地区的经济建设将会迎来进一步的快速提升。

(二)多元化贸易的开展

新疆地区地处东亚经济圈与欧盟经济圈之间,其本身良好的地理优势便适合贸易的开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全面实施,新疆地区在祖国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不仅在贸易数量上,并且在贸易种类上也变得多元化,丰富起来。据统计在2011-2013年新疆地区进出口货物达到1223.99万吨,而由国际通道运输的货物仅中巴货物运输就达到了2204万吨,位居全国第一。贸易种类也从原本的服装、鞋以及纺织品类开始慢慢想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方面发展。

二、新疆核心区建设战略的思考

(一)加强金融建设,引进投资

加强建设新疆核心区的建设,首先要加强金融业务方面的发展,对于许多小型金融方面的服务机构,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帮助l展,全面向新疆地区的民间的资本企业与境外的有关金融的机构金融方面的服务行业,对于人民币与境外兑换的政策积极实施。对于境外企业进口的原有、钢材等等资源免去进口税与增值税。对于来自于境外的有关资源方面开发的投资,给予专门的支持与鼓励。

(二)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

从古至今,新疆地区的贸易物流一直是发展的最大依仗,在新的丝绸之路上,要最大限度的将新疆地区的贸易优势体现出来。依照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现代化的物流模式。建立以公路、铁路为主,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帮助新疆地区结合信息化的手段建立覆盖面广泛,功能全面的信息网络。将科技元素应用到物流运输中来,让新疆地区成为祖国现代化国际物流产业的代表。将传统的贸易如服装、农产品等贸易推向更高的水平,同时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研究院等手段积极开放高新科技的尖端市场。

(三)构建多元化的经济体制

构建多元化的经济体制,在国家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对待,将新疆地区整体贸易投资方面简单化,更加便于执行。成立专项监管部门来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行专项管制,由国家作为主导在新疆地区成立专门的开发银行为新疆地区的基础建设、资源开发方面进行贷款。帮助新疆地区引进各个方面多元化的人才,通过输送大量的新鲜血液整合新疆地区过于松散的经济分布形式,使新疆地区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顺利实行。

三、结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之下构建新疆核心区,需要这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在经贸、产业、税收、投资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对于新疆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在水利,铁路等记住建设上面大力发展,使新疆成为我过整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点,全面带动大西北的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永茂,王树光,马泽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与管理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2]黄茜,乌云其其克.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发展现状及核心区建设战略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2016,(01).

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时间内如何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如何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掌握经济管理现代化以及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应该研究的重点。

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1.少“管”而多“理”。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掌握程度的多少,也不在于管的多少,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控所有的事情。管理应该多注重计划、思考,从实践中将结论得以证实,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管理进行严谨的控制。这样做可以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有效的提高实施管理的效率,也就是我们经常所描述的“理”。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它是一门“宽泛的艺术”。2.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名专业人员应该加强管理人员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全面提高能动性,让自身价值得到肯定,达到经济管理的目标。在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应该注重策略的使用,僵硬的管理制度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限的效果,然而,管理的艺术在于“人尽所长、物尽其用”。3.科学化与自动化。在进行经济管理实践中,专业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手段以及自动化仪器,将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序的调整和指挥,更全面的将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加强科学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使得社会经济向着更广泛的经济发展与进步。4.更新经济管理形式。当前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管理模式、方法形式也应该将强创新与改善,专业人员不断将社会经济管理形式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企业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效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全面注意管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适应企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经济管理稳步发展。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行为优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一直随着管理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科学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验式管理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在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锅里人员应该进行详细的解读与分析,以人为本展开管理。结合分析人的心理、生理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上述管理形式可以充分的将生产工作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身创造性,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将自身全部精力投入在工作当中去,全面实现自己的价值,预测目标,进一步实现自身的计划。企业应该使用各种管理形式,将科学化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优化,并将其进行实践,使用在经济管理中去,在未来经济管理的思想体系中,相关人员应该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实现核心的意义与价值。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在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中要充分发挥民主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项政策法规的确定都体现着民主性。因此,在经济管理中要结合国家实际发展的状况,顺应时展,充分体现民主性,该形式可以提升职员的积极主动性,技法职员的积极性,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企业和组织要想实现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及体现其核心价值,最关键的在于其基层人员是否能迅速的实行民主化决策。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作为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企业和组织的不同发展状况,需要决策人员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决策方案,全面掌握信息和资源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经济管理人员应该全方位吸取知识,积累经验,使用全新的技术创造财富。达到经济管理人员,小到普通职员,应该进行自我控制、约束,制定合理的组织模式,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迅速的应变和决策能力。4.网络式的沟通方式。企业和组织应该进一步实现内部的联系,需要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结合不同方面,将实践环节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网络式的沟通方式决策有助于将问题进行进行全面的控制,将信息进行传播,让每个人员进行信息获取的机会,通过有效的形式进行沟通,进一步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升,实现现代化的沟通,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5.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要增加“互助、互爱,各部门协同作战、团结一致”发展思想。协作精神已经是当今时代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理念和基本原则。那么作为一个团队中的个体,要想在团队中站住脚跟,进而和团队一起发展,也必须自觉培养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和集体,进而取得进步和发展。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发扬团队精神,团队协作所带来的经济和价值是“1+1<2”。在进行经济管理的同时,应该注意将管理者和操作人员的能力叠加在一起,最大的发挥出自身的利益,争取达到之前预定的目标。经济管理专业人员应该加强对团队及提升团队执行力、激励团队成员的掌控,从而造就高效团队,实现经济管理。专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将团队精神发挥出来,促进各部门人员协调一致,该形式进一步推动现代化经济管理的进步与发展。6.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在企业发展中,要以个性化管理文化为突破,不断将企业文化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只有专这样做,才能够将企业的核心力量进行提升。首先,应该全面加强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以文化谋求发展,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以个性化的优势早同行中展现其优势,为企业赢得竞争力量。其次,还应该确定企业独立性的价值。个性化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专业人员应该全面掌握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

三、结语

根据上述来看,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经济管理。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管理形式也应该不断进化。专业人员应该进行透彻的研究,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结合经济发展的形势掌控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管理的进步,使得经济管理朝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山,陈俊生,王善琪,刘璐,王洪国.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D].河南科技大学,2017,9.

[2]网珊莎,张慧杰,刘志楠,强慧珍.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讨的必然选择[D].大连:企业经济,2017:33-79.

篇6

【关键词】“新36条” 民营经济 投资领域 融资困难

一、“新36条”下河北民营经济面临的机会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民营经济创造了中国80%以上的新产品、65%以上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在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的企业数量达到80%以上。为了推动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之后,国务院于2010年05月13日再次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新36条”出台已两年多的时间,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在“新36条”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河北省民营经济如何借助“新36条”之风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是解决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36条”为民营经济提供的最大机遇就是使民间投资的领域和空间大大拓宽。“新36条”实施细则指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政、铁路、能源、水利、电信等多个领域,河北省民营经济拥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二、河北省民营经济生存环境分析

(一)法律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自2010年5月13“新36条”出台后,历经两年多的时间,截至2012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全部出台。然而细则并没有给出具体性意见。比如例如在铁路部出台的细则中,诸如哪些干线线路民间资本可以参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运营价格如何核定等都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寄希望于当地政府具体的细则上。自2011年开始,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西、湖北、重庆、四川等省市陆续出台地方细则,明确鼓励民资进入相关领域。而河北省与之相关的细则并没有出台。如何根据“新36条”结合出符合河北省省情的地方细则是发展当地民营经济的关键。

(二)民营投资领域仍受多方限制

尽管“新36条”对民间资本涉足领域拓宽了,但是在能源、电信和铁路等领域,国家依赖的仍是国有垄断央企,民营经济进入这些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一些国家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基本上都是有国企来承担;医疗、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等项目对民营企业的开放也非常有限;国家虽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省在这个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仍然欠缺。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的场所。但是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通过上市融资的机会还是非常少的,同时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也很难获得批准。由于不能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那么银行贷款就成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小、信誉透明度低、财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等问题,加上商业银行受经营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商业贷款,即便是获得了商业贷款,企业也会承担非常高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河北省市场上为中心型民营企业进行信用担保机构少,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就更加困难。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民营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由于资金短缺,即便是能源、电信和铁路等领域民营企业开放,民营经济也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河北省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粗放型的企业,导致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效率、风险抵抗能力差。其在产业结构方面良莠不齐,既存产业结构层次低、模式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也存在着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如部分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整体来看,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其核心竞争力不足,很难和国有企业竞争。

三、发展河北省民营经济的建议

如何借助“新36条”,使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一)完善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律环境

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环境的支持。民营经济作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法律层面上予以确认。这就要求,河北省结合“新36条”的内容和要求出台适合本省省情和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法规来引导、鼓励和扶持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和利益,消除民营经济在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歧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进入领域

“新36条”放宽了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领域。因此河北省应在“新36条”的内容指导下,放松对河北省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利润率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和垄断行业。在民营企业进入的过程中使其享受到和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

(三)改善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

一是银行及相关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比如建立对民营信贷的专门机构和专项信贷资金;建立多种资产评估体系,比如通过建立健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通过版权、商标权、技术专利、品牌价值等作为质押物来帮助民间文化企业融资,加大民营企业对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二是河北省政府为民营企业建立政府担保体系。比如苏州市政府投入了50亿元发展了57家担保公司,银行对此非常信任,民间投资者融资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通过对支持力度的加大,降低民间资本的投资风险,提高其积极性。河北省政府出面投资建立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担保公司或机构,为我省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

(四)加快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

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样不仅会加快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还会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完成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资金、税收优惠、补贴等形式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使河北省民营经济借助“新36条”之风获得更快发展,这对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解决就业、提高人民消费水平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智军.民间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新趋势

0前言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管理化发展的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缓慢。但是,我国的经济管理化水平正在不断地上升,通过结合我国的经济状况的实情,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方案。因此,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当下的经济状况国情,有利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1经济管理现代化定义及特点

1.1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定义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定义关系到许多的层面,它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管理的层面,还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当中。(一)经济管理方式的现代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1]。当前,经济管理方式通常采用现代化的手法,从管理意识到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考虑。经济管理理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化的手法以及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经济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主要是保障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二)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是依靠经济管理人员的实施得以正常的进行。如果经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以及责任心缺失,将会造成经济管理方面的失误。因此,需要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定期开展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达到保证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正常开展,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三)管理自动化。在现代经济管理手段的开展中,可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设备帮助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2]。经济管理人员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管,以达到经济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1.2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特点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特点是根据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定义所总结出来的,具有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的经济现代化管理是依据我国的经济实情,是一份行之有效的方案,它所具有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管理方式民主氛围浓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管理方面民主氛围越来越浓厚。民主化的氛围能够促进员工努力工作,促进经济事业的发展。其次,管理方式具有创造性。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是依靠人们的集体活动推进其不断地发展,其中的管理方式具有多重的创造性。不仅仅是指管理方式的创造性,还指的是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中的创造性。然后,经济管理具有艺术性。经济管理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管理水平,更要着眼于未来进行宏观的调控,需要运用到多种学科,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

2发展基础

2.1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

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目前采用的经济管理现代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之处,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需要向先进的管理技术学习,以达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的目的。同时,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拥有现代化的经济理念以及管理设备,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2.2立足实际制定方案

由于我国国情较为复杂,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制定经济管理现代化方案要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不能够一概而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化以及层次化的明显特征,统一的经济管理方案不能够解决每个地区的经济问题。因此,当地的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地区的经济状况,结合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案,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善于反思、总结

虽然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面对经济管理中的难题,经济管理人员要善于反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总结。反思经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可以有效的避免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同样的问题,阻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3发展新趋势

3.1人性化管理趋势

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是科学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为突出的缺点便是缺乏人性化。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这一个问题,人性化管理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开始确定,并且在进一步的深化,员工作为公司的主体这一理念将会被不断的重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中的舒适度,保留了一个企业的创造性,让员工更加主动地为企业创造利益。

3.2软件管理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的更新换代,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开始运用到软件管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给经济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软件管理将会成为一种新趋势,进而替代传统的以人、物、财等为管理重点的硬件管理,来弥补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漏洞。现代的经济管理工作通过使用软件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

3.3团队协作趋势

经济管理的不断提升需要依赖于各个团队的集体合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需要依靠团队协作,将经济管理人员以及进行实施的人员进行结合,团队中的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在团队中传播自己的知识以及技能,以此用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团队协作的优势还存在于能够跟随任务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团队人员变更,此外,团队协作能够使团体的力量与智慧得到充分的的发挥,团队协作趋势将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有力的开展。

3.4客户导向为主趋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地发现了消费者才是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走向,通过以客户的导向为主,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传统的经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轻视了关于市场需求的导向问题,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趋势的下滑。把握住客户导向为主的趋势,展开一系列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帮助企业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方便后续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经济管理体系,以达到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夏宁.论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和发展新趋势[J].江苏商论,2012,(8).

篇8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成都发展核心 经济差异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又能增大两极分化、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展开了对国内各级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类研究。但总体而言,对西部较发达的市(区)级地域单元的研究及关注不多,且对其经济差异的定量分析和空间格局的探讨更少。

成渝经济区于2011年5月获批通过,它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成都发展核心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空间格局中的两大核心之一,它主要包括成都市的五城区和龙泉驿、青白江等14个(县级)市(区、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它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加强成渝经济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成渝经济区框架下的成都发展核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变化态势

本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分析成渝经济区框架下成都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变化态势。

1、标准差S

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一种常用方法,公式如下:

S=(1)

式(1)中,Yi是各区域的人均GDP,Y是成都核心区人均GDP,n取值为1到19。

2、加权变异系数CV(w)

加权变异系数采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计算,反映的是各研究单元人均GDP值相对于平均值的整体离散状况,其值越大,说明人均GDP值的区域间差异越大。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采用人口进行加权,CV(w)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常用指标。公式如下:

CVw= (2)

式(2)中,X为成都发展核心区的人均GDP,Xi为i区(县)的人均GDP,Pi为i区(县)人口,P为成都核心区全区总人口,Pi/P为人口权重。

3、基尼(Gini)系数

基尼系数是联合国推荐的一种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差距也越大,它也是常用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判定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G(Y)=(n+1)/n-(2/n)×Uy (3)

式(3)中,Y=(Y1,Y2,…,Yn),Y1

上述3个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1。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成都发展核心区域差异的变化过程,依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图1和图2。

图1、2分别为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以及基尼系数的年际动态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的变动轨迹大体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2004—2007年有一定波动,而后持续上升,S由2000年的5523.8上升到2010年的24505.7,升幅度高达4.4倍,期间2006—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07年后又持续上升,且增长的速度超过2000—2006年的增长速度;CV(w)呈曲折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平缓阶段,CV(w)值趋于稳定,2004—2007年的剧烈波动阶段,经历了2004—2006年的大幅上升阶段和2006—2007年的大幅下降阶段,分别上升和下降了37.2%和32.2%,2007—2010年的继续波动上升阶段,增幅为33.8%。同时由图2可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S和CV(w)基本趋于一致。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虽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发散现象愈加明显。

三、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人均GDP分析

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均值为44846元,超过该平均值的区县共有11个,占58%,其中锦江、青羊、金牛等主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均在7万元以上,尤其是锦江区,超过了10万元,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青羊区,而彭州、大邑、崇州、邛崃、金堂等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均不足2万元,区域经济差异的极差为87077元。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极大。

2、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成都发展核心区1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进行差异研究,我们筛选了14个指标来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X1),人均GDP(X2),地区财政收入(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GDP增长速度(X5)(由于增长速度年度间波动较大,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采用2000—20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X6),工业总产值(X7),第三产业产值(X8),最终消费支出(X9),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比重(X12),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3),地区教育经费(X14)。

首先将采集到的266个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借助SPSS软件进行处理,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及其贡献率,并写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3338X1+0.0809X2+0.3304X3+0.3270X4-0.0403X5+

0.3136X6+0.3304X7+0.3338X8+0.3270X9+0.0877X10-0.1753X11

-0.0641X12+0.3034X13+0.3237X14

F2=-0.0179X1+0.4964X2-0.0419X3+0.0538X4+0.5203X5-

0.1555X6+0.0179X7-0.0718X8-0.1077X9+0.5084X10-0.3828X11

+0.1196X12+0.0359X13-0.1615X14

F3=0.0099X1+0.0891X2+0.0594X3+0.0891X4+0.0495X5-

0.099X6+0.1188X7-0.009X8+0.0693X9-0.1386X10+0.3069X11+

0.9109X12+0.0891X13+0.0198X14

接下来,根据累积贡献率归一化原则,计算出3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是0.698、0.222和0.080,构造出综合评价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模型F=0.698F1+0.222F2+0.080F3。将标准化后的样本值代入该函数模型,计算出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指数,并根据指数大小进行排序,排名越靠前表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为越低。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发现,该评价结果与成都发展核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吻合度较好,成都五大主城区均位于前列,且遥遥领先于排名靠后的地区,说明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发展差异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前面我们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得到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按照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把成都发展核心区的19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依次是青羊、锦江、武侯、金牛和双流;第二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成华、龙泉驿、新都和温江;第三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依次为青白江、郫县、都江堰、新津和邛崃;第四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依次是彭州、金堂、崇州、大邑和蒲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标准差为刻画指标,描述了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并选取2010年为时间断面,计量分析了成都发展核心区2010年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经济总体特征上,十年间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同时区域经济整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扩大。第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现阶段成都发展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和低的地区对整个成都发展核心区的经济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第三,在空间格局方面,成都发展核心区辐射效应明显。成都发展核心区的发达区、较发达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和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以成都主城区为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现发展阶段,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占主导,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形成中心—结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在一定程度内,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增强各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但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可能强化各区域的地方意识,助长地方主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倡导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成都发展核心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两大核心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对于统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成都发展核心的建设当中,政府应在继续发展核心区、促使其辐射作用扩大的同时,积极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把成都发展核心着眼到整个成渝经济区去,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充分发挥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实现错位发展,在努力发挥现有发展轴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轴线,加快欠发达区的经济飞跃,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推动成都发展核心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11SA192。)

【参考文献】

[1] 彭宝玉、覃成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2]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1).

[3]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4]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

[5]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

[6]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07(3).

篇9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使用开始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为此新能源在不断得以开发和发展,这个过程会形成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不同的地区能源发展对其经济效应反应不同,能源开发强度的大小也与新能源开发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种发展现状下,对新能源开发中要结合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并使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能源和能源强度的概述

新能源其主要是指通过新型技术来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并予以应用,这个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能、氢能等能源,而目前我们日常最常用的已开发的能源类型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新能源具有比这些能源更加突出的低污染、无污染的环保特点。能源强度具体是一种单位能源产值的能耗,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单位产值内对能源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所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通常情况下,能源强度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经济结构等的影响,而能源强度也会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众多经济学家也在不断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其中研讨重点是新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形成的互相制约的关系。资源对经济的波动影响是在多方面的因素下所形成,一个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区域,如果能源供给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资源紧缺的影响,会导致资源约束经济的发展;另外一点是在其他能源资源非常充沛的地区,由于资源产业的过剩现象,使得资源反而产生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约束控制的影响。在这些关系约束中,能源是对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是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造成对能源消耗大且投入高的状况。

三、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能源强度单位产值内能源的消耗量大小的一种表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对已开发的能源进行补足和增添,同时新能源是低碳环保型的,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都非常低,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最为重要的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单位产值的能量消耗,也就是说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程度,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因此无形之中是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总体来说,新型能源的开发提高了能源强度的利用率,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新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新能源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如果仅仅通过能源和资源要素的高投入以及高消耗来实现是完全不够的,其根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变经济增长的途径。在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本国情下,能源消耗会持续上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会不断增加能源消耗量,使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素之一,而中国要走新型能源发展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节能环保、清洁低碳以及科技先进化的出发点进行周全的考虑,积极建设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环境小且具有高新技术水平的经济发展体系。在新能源不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与此同时,要在现有能源应用的基础上对其他新型能源进行开发,强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平衡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2.能源的消费结构的权衡

通过能源的开发,在单位产值内形成一定的能源消耗,从宏观上看其对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较为浅薄,但实质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展,使得新型能源与经济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倾斜和不平衡。所以,各个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开发条件,来协调平衡产业结构,提出可实施性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促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突出特点,同时能源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在这种经济发展形势下,要重视能源的消费结构的权衡,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尽量降低高弹能源的使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积极开创与时俱进的步伐,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中西部地区所具有的资源丰富的优势特点,可积极发展新能源生产产业,在日照强的地区发展光能发电等环保低碳产业,充分发挥各种新型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并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但这个过程要把握协调好能源强度,让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取得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使能源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能源使用强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淮河流域;生态经济;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05-02

引言

生态经济带,既非传统的纯自然保护区,也区别于注重经济发展的工业区,而是结合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使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和谐统一的新思路。淮河生态经济带是按照“流域经济”理论,以淮河干流为依托,兼顾众多影响因素,以滨海、淮安、蚌埠―淮南、信阳为核心城市,将淮河建设成为连接东中部地区的黄金通道和贯通上下游“经济流”,形成统筹发展的跨省域的生态经济共同体。淮河流域内人口密集,交通节点城市密布,产业群集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区。但长期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水患频发未能根治;另一方面,由于一直强调水患的治理以及对跨省区域发展的不重视,导致流域内经济发展缓慢,上升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低下,区位优势日渐弱化。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科学规划发展布局,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融合点,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是缓和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推进淮河流域经济转型的关键。笔者基于流域生态经济理论,结合淮河流域发展的具体现状阐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必要性;同时,深入挖掘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创新性对策,以期对淮河的“黄金水道”和“生态走廊”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淮河流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淮河流域区位优势明显,却是我国的经济贫困集中地带。从2014年数据来看,淮河流域安徽段除宿州、蚌埠、滁州等市的GDP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市的GDP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淮南还出现了负增长。在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GDP排名中,地处淮河流域的盐城位列第7,宿迁、连云港、淮安3市分别排倒数第1、2、3名。流域内经济结构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比重明显高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却缺少有效开发和引导,难以促进市场经济发育;同时,基于沿河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数量较多,排污设施不健全,专业化治污水平不高,低中端企业规模过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此外,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整体缺乏上升趋势,辐射效应微弱,培养区域性核心城市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管理区域割裂,战略层次较低

尽管建设淮河流域的战略构想已经比较成熟,但截至2015年依然未能同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一样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展望期相对较长,经济发展明显处于弱势边缘地位,形成围在三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之中的“发展洼地”。同时,我国实行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相分离的体制,即各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制,各自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按照各自的法律规定进行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应当紧密结合的问题,这必然导致过度的流域资源损耗和生态的加剧恶化。在淮河流域地处5省交界区域的现实情况下,每个省都没有重视其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整个流域难以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合作,流域本身的效用发挥受到阻碍,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共生。

(三)水污染问题严重

近十几年来,政府一直致力于防治水污染,但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从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以看出,淮河流域I―III类水质断面偏少,干流和支流的水质较上年均有所下降。比较2015年1月和11月的淮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可以看出,水质较好满足Ⅲ类水的断面减少1个,水质受到污染的Ⅴ类水断面增加4个,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下降16.6%,过半河流的水质仍然不达标。经调研发现,沿淮地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超过了水功能区的自我净化能力;农药和柴油排放量也在不断上升,但平均利用率和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率均不足30%。这说明淮河流域水污染积重难返,治污措施效果不明显,仍然存在较大的面源污染,极易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矛盾。

(四)洪涝旱涝灾害严重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是我国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的接合处,也是北半球亚热带和温带的接合处,具有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再加上地形平坦落差小,上中游支流多,河道弯窄,增强了河水冲击力,导致流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流域内防洪系统不健全,排洪体系不够完善,水患未能根治,河水极易泛滥,产生“旱涝急转”现象。即便是黄河泛滥,也有可能“夺淮入海”,加剧淮河泄流不畅,产生内涝。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丰沛且主要集中在主汛期,影响的天气系统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抗洪救灾的作业难度,影响了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流域内人口增多,基础设施增加,社会财富不断累积,一旦发生洪旱涝灾害,便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独特优势与发展潜力

(一)地理区位优势

淮河流域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重要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传统的粮棉油基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积淀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流域内生态资源丰富,后备土地资源充足,浅层地表水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农业生产潜力巨大,是农作物和农畜的优势产区。同时淮河流域连接着黄渤海地区和长三角经济圈,毗邻发达城市,是对国家三大战略地区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关键契合点。如果能够对流域内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和利用,必然能够最大效用地发挥淮河流域的区位优势,获得区域的自然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产业化和专业化的农业示范基地,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产业发展基础优势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流经城市的工业化水平一直保持在中等,并且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势头。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经济发展受资源限制较小,产业承载能力较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充足。另外,淮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已经培育了多个大型煤炭基地,是我国黄河以南最大的煤炭供应地。近年来,受到皖江城市带的经济辐射效应,淮河流域的轻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工业城市不断崛起,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准备充分。从产业结构来说,流域内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升级,依托政策优势,有的放矢地进行转变,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使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交通运输体系优势

淮河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开发水陆交通打开了方便之门。从古至今,淮河流域的交通事业持续繁荣,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沿河蕴藏着丰富的潜在能源,因此,在交通运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淮河流域河道密布,水陆交通发达。进入新时期以来,交通功能已由贯通四方的“大通道”上升为全国化的“大枢纽”,其交通节点城市更是具有综合性的交通优势,能够充分发挥枢纽功能,形成“一主多元”的交通网点,进一步聚合国内外的先进生产要素,使全流域加快融入区域合作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创新发展建议

(一)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

1.提前制订长期的治理计划,明确治理目标

计划包含的内容应该全面且有明确的核心,制订措施应根据科学的水质标准,降低重要污染物的标准,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等;应该由多位专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并通过公众参与进行投票协商,还应加强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使将要实施的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性和专业性。

2.注重流域水资源的统一有效管理

紧紧抓住机遇,将淮河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各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间协调合作,改善淮河流域省区管理割裂的现状,做好流域跨界治理工作,监督落实到位。建立多部门、多企业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形成统筹规划的合作体系。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法治理念

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使用以及生态补偿的制度,推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加大《环境保护法》的行政执法力度,促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同时尽快建立兽药、化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评估体系,降低药物对淮河水域的污染,形成完美的生态保护屏障,并加强引导流域内的生态消费模式。

(二)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对流域内资源的投入,同时筹集各方资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流域的地域特点,实行差异化合作模式,对重点地区以PPP融资模式推进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参与淮河流域的生态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减轻生态涵养发展中的阻力。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例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抑制高污染产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低碳产业发展,实行奖惩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在不断壮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进流域内产业向科技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形成特色产业基地园,向新型工业化迈进。同时,加快(下转9页)(上接6页)发展环保服务业,对环保方面的融资实行政策支持,尽快设立环保基金,推行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运用政策杠杆鼓励治水;对相关建设项目和投入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重点支持沿淮环境保护与生态开发领域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PPP项目,提高淮河灌溉、航运、防洪等水资源利用价值;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益,增加正外部性,全力打造中国第四个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