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的概念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的概念及意义

篇1

相对于这种直切人心的营销传播方式,其它的行业在传播手法上却是乏善可陈,但作为中国皮鞋行业领军企业的森达集团自2001年在产品行销及传播方面却敏锐发现了家电企业这种超前的行销方式对于皮鞋销售的积极意义,充分吸收并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并且取得了应有的不俗佳绩。 策略背景

2000年后面对消费者过分追求产品款式的消费需求以及新兴品牌借助产品研发能力直接对森达的冲击,森达在产品的创新方向如何去做?“是跟从竞争对手盲目在颜色、式样等方面去下功夫,还是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成为摆在森达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了摆脱这个难题,森达集团在2001年战略性提出产品创新的思路,将产品的创新设计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中来,并认识到“企业不能靠生产某件相似的产品来抗衡主导竞争品牌并指望由此打击其他品牌、建立竞争优势,而要果断地采用更有实质内容方式(如:进行创新品类、品牌传播、通路控制、产品创新、新技术引用等)来进行竞争”的重要性。森达高层领导凭借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决策能力,从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下半年前瞻性推出了四款代表现代趋势的创新性产品——防滑靴、懒汉鞋、加州鞋、呼吸鞋。

推出一款好的产品显示出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但要销售出去,且在销售的过程中能以何种概念进行传播,更是重中之重,而在这四款鞋的推广过程中企业及正一堂相互配合,又一次出奇制胜!而森达集团余总、王总所表现出的决断力、判断力以及敏锐的观察更是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产品命名到核心概念的提炼以及广告表现都亲自积极参与,而他们肯定我们的创作并大胆决策更是让正一堂受益非浅,从而保证了推广传播的成功! 策略规划

新产品推出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成为我们探讨的方向。当然一个新的特点明显的产品要想让消费者认知强调产品特点只是一个方面,但要想形成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又要为整个品牌价值加分却不是易事。

TTS(True To Simple)是正确指导正一堂制定策略、创意发想的原则,是由现有利于销售中的真实的东西出发,通过挖掘再挖掘、精炼在精炼,找寻出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以深具吸引力、说服力及简练的广告语言传达给消费者的过程。也真实反映出正一堂“尊重事实,但更在于创造,用原创的声音去叙述,找出别人看不到的关键点,并以清晰的概念与消费者沟通”的信念以TTS理论作为思考的原则结合皮鞋产品的实际特点,我们在产品行销推广中鲜明提出“以卖家电的方式售皮鞋”的策略性思路,其两个核心便是:产品概念最大价值化,诉求点单纯真实性。在推广新品类的产品中,我们都将产品的创新点进行了升华,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诉求点而己,而是把它们形成真实的销售点子,形成品牌的附加价值,从“风雪无阻”到“不舒服不付款”,从“第一次就舒服”到“你的脚作有氧运动了吗?”传播概念清晰、明了,创意表现感染力强。在行销及传播推广中又制定了以下策略:

1、 采取副品牌策略,每一款产品必须结合产品的特点起一个好听的、形象的名称,以利于进行品类识别,提升产品的价值,并设计单独的视觉标识。

2、 独立品类的运做,避免与自己品牌的其他产品形成直接竞争,发挥单个品类的号召作用。最大范围扩大消费群体。

3、 在传播时必须找到一个核心的传播概念,并通过简洁、清晰的广告进行传播。

4、 广告及传播要起到现实的销售拉动作用,以此带动整体的其他产品的销售。

在整体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产品不同的推广目标及目标群体的特点,在推广过程中也采取了稍有差异的方式。

(一)、“冰雪无阻”——森达防滑鞋“北极靴”

1、防滑鞋产品特征:

鞋底采用TPR材料柔软、轻便、耐低温,底部采用凹凸压齿纹,防滑适合在冰面、雪地上行走。

外部采用仿鹿皮面料,穿着柔软、舒适。

优质长毛绒内里保温,防寒效果更加突出。

2、策略规划及表现

市场推广方式:以“防滑”作为产品最大的鲜明特征,进行一个独立新品类(而非新品种)市场的开发挖掘。由此扩大消费群体,制造消费动机,引领新的消费潮流,同时将“防滑”作为一个设计专利进行传播推广,不去考虑主要竞争对本品类的影响。

可利用的优势特点: “防滑” 作为主要的差异点(即独特USP),同时强调“舒适、耐穿、保暖、美观”的侧翼特点,充分利用森达原有的高品质特色,回避森达“样式变化不多、不时尚”的不好印象。

品牌策略规划:

——副品牌策略,在防滑的特点之上进行副品牌命名,以利于识别及传播。我们充分利用产品的使用环境结合产品“防滑”的特点起了一个形象化的副品牌名称—“北极靴”,并设计了一个利于识别的标识。

——采用新产品推广方式,卖场与其他品种在陈列方式上进行区别,强化独立的卖场氛围。

——在对产品特征进行传播中强调科学设计的概念,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核心概念及创意表现:

——一句有感染力的广告语能强化记忆,因此在产品特征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从消费者使用结果这个方面提炼出了一个核心广告语:冰雪无阻,实实在在,不仅提及了产品的使用环境,更是把产品的利益表现的清晰、明确。

——在创意表现上,更是简洁明了,将代表产品创新特点的鞋底进行清晰展示,一目了然,直接、震撼。

3、行销推广策略

(1)、独立推广、创造新品类的领先地位

为避免“防滑”这种新品类对于森达其他品种皮鞋的正面冲击,在行销推广时将森达“防滑”鞋作为一个新的品类独立进行推广。同时为避免其他品牌进行跟随或被认为是跟随其他品牌(如:不倒翁),在设计及传播概念主导提及科技的概念,以图让消费者去认知一个新品类,而不是一个新品种,这样自然就会建立一种新品类的领先地位在行销过程中,不仅是终端的新品展示,还是传播都采取统一口径,建立新概念行销。

(2)、长远规划、多品种运作

既然是一个新的品类,独立推广,因此必须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且能将此特点(或称为专利)运用到多品种开发上,如:长靴、短靴、普通鞋等。将此品种作为一个长线产品,有利于营取长远的利润,且能扩大森达品牌的消费群体,并能诱使消费者对森达产品进行多品种重复购买。

(3)、通路独立、整体优化运筹

通过对此新品类的经营,可在经销商及商处征得更广阔的销售空间,通过对森达防滑鞋副品牌战略平台的构筑,直接影响各经销商,并极大调动他们的推广信心。同时也可吸引新的经销商,重新建立独立完备的通路体系(如:森达防滑鞋专卖店)。

4、策略化行销传播

在入市行销推广时,确立“专利设计,防滑新概念”的专业地位为整体的传播目标,以建立一个新品类为行销推广的目标。

照顾重点消费群体,但在传播上不做消费者细分,以“解决冬日行走的尴尬”作为针对消费群体重点的感性宣传主题,建立产品知名度,强化产品“防滑”的特征,同时以“将防滑进行到底”强调设计特色。

在广告传播方面除在产品的重点销售区域进行电视广告传播外,主导利用终端POP的广告形式,增加卖场氛围,同时在推广一段时间后,以公关、促销、事件行销等传播方式,强化突出产品(副品牌)品质,建立品牌联想。

对于象鞋这类具鲜明时尚特点的产品,仅简单强调产品特征,突出实用性,而不进行消费潮流性引导,并不能有直接的销售拉动力,应在建立品牌识别物、识别形象、识别语的基础上,强调消费者的消费感受,以此来加强消费者的品牌记忆度。

在传播推广时,重点对销售终端现场进行布置、渲染,且对防滑鞋(靴)进行独立的产品展示,强化终端广告对于消费者的现实销售促动作用。

借助概念化行销的方式以及严谨品牌传播规划的保障,森达“北极靴”一推出便在产品重点销售地区的东北形成销售热点,仅一个多月计划生产的20万双产品售磬,实实在在形成了一个热点。

(二)、不舒适、不付款!——森达“懒汉鞋”

1、产品特征

特有创新工艺:鞋后帮,可任意踩平,状同拖鞋;也可立起,与绅士鞋一样。

优质绵羊皮软面,柔软、轻便、透气佳。

绅士的外在:庄重、大方、优雅;懒汉的内在:舒适、放松、随意

2、行销推广策略

起了一个通俗的、形象化的名称——“懒汉鞋”,在产品推广借助副品牌策略的战略指引下,企业同样结合产品的特点给这款产品起了一个易于识别的好名称。同时也设计了一个与品牌名称相符的视觉标识。

独立推广、创造新品类的领先地位

同样借助北极靴的推广经验,为避免这种新品类对于森达其他品种皮鞋的正面冲击,在行销推广时将森达懒汉鞋作为一个新的品类独立进行推广。不仅是在终端的新品展示,还是其它整合传播都采取统一的传播口径,建立新概念行销。

核心概念及创意表现:

——通俗化的产品名称当然需要一句与之相匹配的核心销售主张—“不舒适,不付款”,强调产品的实际利益—“舒适”,把产品的特点表现的清清楚楚,且提供了一个大胆的承诺。

——在表现上,我们完全让产品当作广告的主角,展示穿着状态,由此明明白白体现出产品的特征。

(3)、品牌行销传播

在产品入市行销推广时,同样当作了一个新的品类进行广告告知,主力吸引年轻的群体进行消费购买。

在广告传播中除强调强调消费者的消费感受,以此来加强消费者的品牌记忆度。

在传播推广时,重点利用终端POP的广告形式,对销售终端现场进行布置、渲染,且对懒汉鞋进行独立的产品展示,强化终端广告对于消费者的现实销售促动作用。

通过形象化赋予产品一个全新概念,并利用简洁的广告传播方式在产品推出便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欢迎,在销售上取得了佳绩,成为森达新产品的又一个亮点。

(三)、第一次就舒适——森达“加州鞋”

1、产品特征

是一款创新的商务功能鞋,正装鞋与休闲鞋的结合。

采用极轻、柔软的皮质和鞋底,使穿正装的商务人士走路更舒适。

解除新鞋适应时间的苦恼,舒服,适合在不同的状况下穿着。

2、行销推广策略

副品牌策略,起了一个优雅的、形象化的名称——“加州鞋”,

在产品推广借助副品牌策略的战略指引下,由于具备这种设计特点的产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加州鞋”,因此,根据产品正装鞋与休闲鞋结合的特点以及以舒适为最大利益点的产品利益,企业在命名时保持了这个统称——加州鞋。强化产品对于目标群体的感染力。

结合品牌名称,同样也设计了一个鲜明的标识,来强化视觉印象。

独立陈列、独立推广、

同样借助北极靴的推广经验,为避免这种新品类对于森达其他品种皮鞋的正面冲击,在行销推广时将森达加州作为一个新的品类独立进行推广。不仅是在终端的新品展示,还是其它整合传播都采取统一的传播口径,建立新概念行销。

核心概念及创意表现:

——在核心广告语方面,为强化产品差异性,主力突出产品的优势特点—“舒适”,并建立鲜明识别,借助这次传播把“舒适”这个特点建立成为森达整个品牌的特色,针对消费者穿新鞋的磨脚现象,提炼出了“第一次就舒适”的核心概念。

——在平面广告创意表现上,我们完全让产品当作广告的主角,采取拟人化的表现方式,用脚的感受体现鞋的舒适性,借助结婚的场景,将产品的好处及第一次的特点进行清晰表现。

(3)、品牌行销传播

在产品入市行销推广时,同样当作了一个新的品类进行广告告知,主力吸引层次较高的群体进行消费购买。

在广告传播中着重强调产品的独特利益点。让产品充当英雄的角色。

在传播推广时,重点利用终端POP的广告形式,对销售终端现场进行布置、渲染,且对加州鞋进行独立的产品展示,强化终端广告对于消费者的现实销售促动作用。

借助这种概念化行销的方法,森达加州鞋一推出便受到消费青睐,不仅提高了森达产品的层次,而且使这款产品成为森达新产品的又一个亮点。

(四)、你的脚进行有氧运动了吗?——森达呼吸鞋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忙碌繁累,人们越来越重视鞋子的舒适性。大多皮鞋产品在传播过程中都在提及“透气”性,但市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品类,人们想要特别透气舒适的鞋时,第一反映依然是运动鞋。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呼吸鞋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森达在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产品后看到了这一个缝隙市场,结合森达高品质产品的特色,生产出了一款可以换气的鞋,有效推广是必带来森达产品销售的极大突破。

1、产品特征

一流减震按摩性能,柔软轻便,紧贴时尚潮流

在鞋的底部进行改造,采用独创的自动呼吸中底,及时排出湿气,吸入新鲜空气。

2、行销推广策略

(1)、独立推广、创造新品类的领先地位

为避免“呼吸”这种新品类对于森达其他品种皮鞋的正面冲击,在行销推广时将森达呼吸鞋作为一个新的品类独立进行推广。让消费者去认知一个新品类,而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种,这样自然就会建立一种新品类的领先地位在行销过程中,不仅是终端的新品展示,还是其它整合传播都采取统一的传播口径,建立新概念行销。

(2)、长远规划、多品种运作

作为一个新的品类,市场专利产品应独立推广,因此必须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且能将此特点(或称为专利)运用到多品种开发上,如:长靴、短靴、普通鞋等。将此品种作为一个长线产品,有利于营取长远的利润,且能扩大森达品牌的消费群体,并能诱使消费者对森达产品进行多品种重复购买。

(3)、专利技术加概念行销: 在现阶段“呼吸”并没有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个直接理由,若不能将此特点扩大化,并创造一种消费潮流的话,消费者还会只是将此特点作为购买产品的一个差异点,同时消费者还会重点去关注产品的其他方面(如:品牌影响力、舒适性、美观程度等等),这样就不利于推广。

必须强调科学来源,增加科学含量,在传播中赋予产品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将“呼吸”特点更明确化,多多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增加产品新鲜度和科学含量,利于识别,并利于传播,同时企业为这款产品申请了专利技术,因此,我们在传播时有利的借助了这一优势,又把产品提升到一个高的地位,为整个的森达品牌增加了高价值。由此保证让产品进入一个无直接竞争的市场领域。

(4)、传播概念及创意表现

——为了强调产品的实际利益我们同样把舒适作为传播点,用“ 舒适到永远”是特定的广告口号,为了使传播主题应以更直观,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给予消费者利益承诺的一个真实的销售点子。挖掘真实的产品特性,我们用“你的脚呼吸了吗?”、“呼吸鞋可以让脚自由呼吸享受新鲜空气”作为主体文案,将传播主题与消费者生动互动。

——在平面广告创意表现上,利用产品的剖面清晰展现产品的特殊构造,将皮鞋如何能进行呼吸的特点进行展示,特点一目了然,清晰、简洁。

3、行销传播策略

以“呼吸”作为整合行销传播概念在市场进行行销推广时,必须强化“空气循环”的科学设计和专利认证为整体的传播目标.

不作消费群体的细分,以产品开发的样式作为群体区分,重点进行消费概念的引导,且以“你的脚呼吸了吗”作为重点的宣传主题,提高品类知名度,强化产品的综合效果特征。

在知名度及消费概念达到一定程度后,以公关、促销、事件行销等传播方式,强化突出品牌品质,建立品牌联想。

初期以建立鲜明的品牌识别物、识别形象、识别语等为整合行销传播的重点,以此来加强消费者的品牌记忆度,建立森达呼吸鞋独特鲜明的产品识别。  概念化传播行销,使森达在产品开发上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取得了相比于其他皮鞋品牌的优势,而借助概念化传播不仅使有特点的产品特点更突出,而且每一个产品独立化进行推广,更是扩大了森达的消费群体,提高了单个产品的销售数量。  概念化行销只是森达企业进行品牌塑造、进行差异化销售的一个方面,如何将众多的产品展现给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进行指品消费,进行产品多类别信息的,我们同样借助了家电企业的广告方法。 “式”不可挡——用广告把消费者拉到终端

对于皮鞋产品而言,产品品类繁多,如何才能将此信息向消费者进行传播,是一个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过程,因为通常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鞋似乎只有到终端才能知道,而这个是否品牌有适合自己的款式也只有等到了卖场才能找到,但怎么让消费者直奔到自己的卖场来?

需要调动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展示更多的产品进行消费者引导?而家电企业在利用广告推广产品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现实的成功例子。

在2002年国庆期间,森达北京公司借鉴了家电企业惯用的广告传播方式——展示产品,发展了一次主题为“式不可挡”的广告传播运动,

篇2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方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

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

教学用具: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课件

教学思路:1、结合课本图7-1、7-2、7-3、组织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存和工农业

生产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

3、根据学生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

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

基础上教师演示课本P126活动与探究实验及[实验7-1],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

原理和方法.

4、对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师演示[实验7-2],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内容,展示燃烧和爆炸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识记,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5、课本p131页习题1、2、3、及课本讨论内容通过课堂讨论随堂解决。

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p124-130页,并完成下列预习题:

(1)什么叫燃烧?(2)燃烧应具备什么条件?

(3)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方法有哪些?(4)引起可燃物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利用星期日各学习小组,请到消防大队及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

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有关火灾案例、常用的灭火方法、张贴的安全图标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作业:

二、引入新课: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

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那么人们如何保留火种,今天让我们对火,即燃烧作一

个初步的科学的解释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讨论]结合课本P124页图7-1、7-2、7-3和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

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提问]:既然燃烧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什么叫燃烧吗?

燃烧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演示实验]:按照课本P124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实验,为了减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盲目性,教师应进行指导.

[学生观察]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示下列思考题,请学生回答: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屏幕显示]燃烧条件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一、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

1、燃烧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说明]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条

。件下不变

[问题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后,请各个学习小组结合你实地调查所搜集到的常见灭火方法,

,讨论灭火的原理及措施有那些?

[学生交流]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实验7-1]及简易灭火器原理实验

[观察]学生观察上述实验现象

[屏幕显示]扑灭火灾示意图

[归纳并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阅读]课本P127表7-2,识记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及

应用范围。

[巩固练习]课本P126-127页讨论题;习题P131页.1、2、3。

[问题讨论]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场,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油库、面粉加工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

加油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屏幕显示]加油站需严禁烟火图示

[学生交流]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情况将上述讨论结果进行交流.

[学生阅读]在上述交流基础上,学生阅读课本P128-130页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内容.

[演示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

[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归纳]教师讲解可燃物爆炸的原因及易燃物和易爆物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

膨胀而引起爆炸

[屏幕显示]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让学生识记,

四、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五、课堂练习与检测:

篇3

关键词:地铁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我国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从而导致很多外来人口涌进城市之中,致使城市的交通出现不便和拥堵的情况。而地铁作为在地下运行的交通设施,不占据平常人们使用的交通空间,从而良好的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堵塞情况,因此各个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铁设施。然而我国很多城市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出现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我国城市应该加强地铁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一、安全文明施工的概念及意义

文明施工主要是指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性,施工活动具有科学性和有序性。文明施工包括施工方案的完整性、道路及排水设施的畅通性、电路的合理性等,此外还要保证施工期间对设备的定期检测,以及消防安全的检测。通过文明施工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因为很多工程施工都存在规模大、施工复杂、危险系数高等特点,文明施工以高标准、高要求促使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二、地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环境问题

地铁建设是为了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因此地铁的交通线路主要集中在人流较多的地方,然而由于人流量过多,所造成的交通压力也较大,从而给地铁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地铁的施工地点周边一般会有较多的建筑物,因此在施工时需要穿过众多的建筑物,另外地下还存在各种管道和管线,所涉及的部门也各不相同,从而很容易影响施工的进度,并限制了车站和区间的规划。

(二)施工破坏问题

地铁施工主要是在地下进行操作,而地铁一般又建设在比较繁华的地段,因此地下存在很多不同的管道,如天然气管道、排水管道,另外还有通讯电缆、动力电缆等线路,如果进行地铁施工时不注意或不小心,则会给管道造成破坏,甚至由于天然气管道或电缆等损坏,轻者出现漏气、停电等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爆炸或火灾等危险事故。另外施工如果不注意对周边进行围档,则可能造成人员或车辆经过,并出现伤害。地铁施工要对土地进行挖掘,主要是通过明挖、暗挖等施工方式,在挖掘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塌陷问题或隆起问题。因此如果在施工时不注重施工方法的选择,则可能会导致管线开裂或建筑物开裂,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建筑物倒塌的情况。

(三)施工防护问题

地铁施工涉及到电缆、燃气等多种危险因素。如周边建筑保护存在问题,管气管线防护存在的问题,施工周边交通没有警告指示牌,施工围栏附近没有工作人员加以防护,外界人员擅自进入施工现场,对挖掘出的渣土没有进行妥善处理等都是施工管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三、地铁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本文主要结合青岛市地铁施工进行分析。青岛市从1987年久开始筹建地铁项目,并形成二线一环。1994年青岛市又将二线一环增加为四线一环,并在随后几年对该线网进行深化和完善,2004年完成了主城区及五个县级市的交通线网规划。2013年,青岛地铁2号线和3号线开始建设,其中青岛地铁3号线已于2015年8月投入运行,2号线计划2017年投入运行。另外11号线、13号线也在近几年开始施工建设。

(一)注重施工人员管理要求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应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进行地铁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注重对施工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专业技能等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相关部门还可以要求施工人员穿着统一的服装,并将不同工种的服装颜色区分开,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衣服颜色应该不同。在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如佩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并做好不同人员的区分工作,如施工人员安全帽的颜色为红色,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帽颜色为黄色。同时还要加强出入门禁的管理,只有持相关证件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

(二)注重施工现场环境要求

文明施工首先就是注重施工现场环境的整洁性,因此要注重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免不了要对一些建筑或地下管线进行拆迁,从而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施工免不了会出现噪声、灰尘等。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加强现场的清洗,并设置冲洗槽、化粪池等设施。施工现场周边不能堆放杂物及其他物品,避免影响施工。

(三)注重施工周边防护要求

在进行地铁施工前,要根据相应的安全规定,制作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如在施工、吊装等施工现场设置警戒区,在易燃易爆施工现场设置危险标志。另外还应该树立相关的操作规程标牌。施工期间一定要注重围挡设施的制作和设置。在进行挖掘施工中,地面上也要有相应的施工区域,并设置好围挡措施。另外在进行围挡设置时,可以结合城市周边的环境。如青岛火车站到远洋广场与滨海景观交接,因此就可以设置颜色较为颜色明亮的围挡,内容可以是促进城市建设、展示城市景象的图案和文字,从而起到美化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城市的交通发展,我国各个城市开始注重地铁的建设,然而目前很多城市地铁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安全文明施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注重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环境的要求及施工防护等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黎丁.广州xx地铁站施工项目管理与技术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2]苏超.北京地铁车站机电装修施工可视化动态管理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3]李浩.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3(19):51-52.

篇4

关键词:消防电梯 高层建筑 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42-01

1 消防电梯的概念及设置意义

何为消防电梯?那就是当建筑物火灾发生之际,提供给消防人员灭火与救援使用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功能,这种电梯就是消防电梯。这一设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层灭火可帮助消防人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中;能对受伤或老弱病残人员的抢救疏散提供必要的便利;能够有效地预防消防人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的问题,从而避免因灭火时机的贻误而影响到建筑物人员的疏散;为保证消防人员克服经过楼梯登高时间过长和消耗过大的弊病。

2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2.1 设置的范围

在对高层建筑消防电梯设计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设计因素包括: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等,由此进行设计。按照一般的情况,对于高度超过 32m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和高度超过32m且设有电梯的高层仓库之类的建筑物,就必须于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1台消防电梯。此外,其他的需要进行消防电梯设置的建筑物还包括: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公共建筑等等。

2.2 设置数量

对于消防电梯数量的确定,主要依据是建筑楼层的建筑面积。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来进行,就应于每个防火分区之内分设1台以上数量的消防电梯;当每层建筑面积≤1500m2设1台;而>1500m2≤4500m2设2台;>4500m2设3台。

2.3 设置的位置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分布于不同的防火分区之内。这对其中哪个分区有火灾发生都处置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能在第一时间将扑救工作展开,在与外界联系比较方便的平面位置进行设置是必要的,也要有首层与室外出口进行直通相关的设置;也可以把抵达室外的长30m以内的安全通道设置上去。

3 消防电梯的设计与应用

3.1 消防电梯环境构造的设计应用

鉴于消防电梯井是属于竖向管井型,而建筑物发生火灾的火势主要上下蔓延通道就是竖向管井,拔烟火也可能将此成为重要途径,一旦因为有防火分隔不当或未坐适当防火处理的情况发生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高温烟火迅速传播扩大的的情势出现,火灾扑救困难这一现实就是难以避免,不仅极大地威胁着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导致火灾损失难以控制。就一般情况看,由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与电梯厅、走道及其他房间基本都处于相通状态,一个不安全的情况就是若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电线(缆)在其中能进行设计;另外,一旦有火灾发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危及其他管井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由此来看,消防电梯井就必须进行单独设计,具体设置的位置以消防电梯井与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的位置为宜,如果需要隔开采取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最为适宜,倘若需要在隔墙上开门做好甲级防火门的设计就成为必需。不能在电梯井内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等设施,这也包括那些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等设备。需要注意的是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外。任何洞口都不能于消防电梯井壁内开设,设计采用栅栏电梯门也是禁止的。

3.2 消防电梯供电及电缆电线的设计应用

当消防电梯有火灾发生的危急情况下,进行消防电源切换是必须的。但就目前情况看: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双电源设计在住宅等一类高层建筑中,实际基本是不存在的。更为严重的是,电气线路设计也不根据相关的消防电源标准的要求进行,一旦出现火灾,就很难能保证能在电切断下紧急使用。涉及到这类要求的规范内容为:能够自动切换的双电源是一类高层或二类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用电必要的前提,为了能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使用,必须对线路采用消防电源的敷设方式,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还要对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进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防火设计。通过对目前的消防工程实例来分析,依照常规对消防电梯配电设计,可以由设在高层建筑底层或地下室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高层建筑顶层的电梯机房进行设置,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消防电梯配电线路通常都比较长的问题,而且路由也比较复杂。所以,可通过消防电梯配电线路采用耐火电缆这一措施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要满足供电可靠性的特殊要求,对于两路配电专线之中的一路就可选用铜皮防火型电缆进行设计。并且要最大限度地把电气竖井里垂直敷设进行消防电梯配电线路设计。对于电缆竖井的过程中的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层和护套为不延燃的电缆并进行敷设,因为电缆本身就存在耐火耐热性能,也就没必要以金属管来发挥保护作用。如果在同一个电缆井与延燃电缆敷设的情况出现,就应于两者之中选耐火材料发挥隔开作用。从现行方式敷设的电缆来看,非常易受火灾威胁,就应采取消防电梯电缆通过其井道直接从下部配电间向电梯机房接入进去的措施,将电缆火灾的威胁减少到最小限度。通常设计就是以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对建筑物顶棚内的消防电气线路来设置。并应对可难燃型(如氧指数大于50)硬质塑料管和塑料线槽布线对难燃型材料的吊顶进行设计。

3.3 消防电梯防烟的设计应用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就必须为救援人员提供顺利进入相对无烟区并对通过消防电梯的条件。从规范相关的设计标准来看,应于前室最好能靠外墙来设置消防电梯,这样设计可以创造利用直通室外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对消防电梯井发挥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下面是消防电梯前室的建筑面积的具体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应≥4.5m2;公共建筑应≥6m2。若与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需合用,应按居住建筑≥6m2、公共建筑≥10m2的标准。应设计乙级防火门于消防电梯前卒并于首层进行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相关设计。一旦遭遇条件受限的情况,最好能做能够直通室外通道方面的设计,其要求经过的长度<30m,由此才能创造消防队员迅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处的便利条件。从当前发展情况看,长期的火灾扑救实践已大大改善了消防电梯的防烟设计。由消防电梯前室正扭送风是规范所着重强调的,为的是要确保以前室风扭的方法增强阻止烟气进入的能力。面对存在正扭送风口设置位置及防火门难以保持常闭问题的情况,采取上述方法来进行防烟的效果在实际中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消防电梯井道送风加扭的效果可谓比较理想的设计措施,这样以来阻止烟气进入前室、轿厢的效果就可能明显很多。

3.4 对消防电梯前室的堵、排水的设计应用

对于规范提出的这些要求,很多设计单位本身要在图纸设计中相对详细地对这方面有所涉及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无法避免消防电梯投入使用过程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这样的话,就必须于消防电梯前室内的电梯口至门口做一定的下水坡设计,并于电梯口增设排水槽方面的设计内容,同时,水可以通过电梯井道内的专用排水管道向集水井内进行排泄,具体应用中,就可有效地阻止流水进入消防电梯之中。

篇5

1生物质发电工程概念及特点

1.1生物质发电工程概念

生物质发电工程主要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生活垃圾(含污泥)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工程。本篇主要讨论、分析以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的生物质发电工程。1.2燃料特性分析农林生物质的种类包括农作物的秸秆、壳、根,木屑、树枝、树皮、边角木料,甘蔗渣等。秸秆一般为燃料的主要成份,根据燃料特性,秸秆分为硬质秸秆、软质秸秆。硬质秸秆:棉花、大豆等茎干相对坚硬的农作物秸秆及树枝、木材加工下脚料的统称。软质秸秆: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茎干相对柔软的农作物秸秆的统称。1.3特点生物质发电工程燃料为废弃作物秸秆及木材下脚料等,属可再生能源,利用秸秆、木材下脚料等发电,可减少煤、油等常规能源消耗,节省了资源,又避免焚烧污染环境。产生的灰渣可作为一种优质肥料还田或复合肥厂生产原料,100%综合利用,不需设置灰渣场,节省土地,减少水土流失,节省工程造价。减排二氧化碳,按每度供电减排0.997kgCO2,按1×30MW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1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锅炉的工程,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71528t,对减轻大气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2环保标准的执行

2.1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台出力65t/h以上采用甘蔗渣、锯末、树皮等生物质燃料的发电锅炉,参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锅炉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执行。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采用甘蔗渣、锯末、树皮等生物质燃料的发电锅炉,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有地方排放标准且严于国家标准的,执行地方排放标准。引进国外燃烧设备的项目,在满足我国排放标准前提下,其污染物排放限值应达到引进设备配套污染控制设施的设计运行值要求。

2.2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3厂址选择

3.1燃料供应

发电厂应布置在农作物相对集中的地区。发电厂所在区域半径50km范围内应有丰富的秸秆、木材下脚料、果木皮等生物质资源、可靠的产量及持续的可获得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时,应调查研究厂址附近多年秸秆产量,对秸秆产量进行分析,编制《生物质资源专题收集报告》;厂址宜选择在秸秆丰产区的城镇附近,应有保证发电厂连续运行的秸秆用量;同时保证在农业欠年可获得秸秆量能够满足电厂的年秸秆消耗量。

3.2交通条件

燃料运输宜采用公路运输,当有较好水路运输条件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水路运输或陆水联运的方式。电厂的进厂道路宜为7m~9m,应分别与通向城镇和秸秆收贮站的现有公路相连接,且应短捷、顺畅,同时考虑秸秆运输车辆在排队等候称重时对当地道路交通的影响。

3.3水源条件

供水水源必须落实可靠,宜采用当地城市中水,节约水资源。在确定水源的给水能力时,应掌握当地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情况,以及水利、水电规划对水源变化的影响。采用直流供水的发电厂,宜靠近水源。并应考虑取排水对水域航运、环境、养殖、生态和城镇生活用水等的影响。当采用江、河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其取水口位置必须选择在河床全年稳定的地段,且应避免泥砂、草木、冰凌、漂流杂物、排水回流等的影响。

3.4地质、气象条件

厂址应尽可能利用荒地和劣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得设在危岩、滑坡、岩溶强烈发育、泥石流地段、发震断裂带以及地震时易发生滑坡、山崩和地陷地段。厂址应避让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和风景区,不宜设在居民集中的居住区内和有开发价值的矿藏上,并应避开拆迁大量建筑物的地区。厂址宜设在城镇、居民点和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及风景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

1)除尘一般设两级除尘,采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除尘,设计除尘效率一般不小于99.90%,有效地控制烟尘排放浓度。

2)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方式,运行时炉内温度比较低,可以有效抑制NOx的生成量。同时,预留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

3)为增加烟气的扩散稀释能力,降低污染物落地浓度,锅炉烟气通过高烟囱排放,并满足发电厂的烟囱高度应高于厂区内最高建筑物高度的2~2.5倍。目前,生物质发电工程大多数烟囱高度为80m。

4)在锅炉尾部烟道上装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为运行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5)配备贮灰渣装置或设施,配套灰渣综合利用设施,做到灰渣全部综合利用。

6)露天料场须采取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整个料场进行地面硬化,并在每个堆垛周边设排水沟;大风及雨雪天气时,在堆垛上方覆盖帆布或防雨苫布进行遮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厂外收储站负责生物质资源的收购、破碎、储存,并用专用生物质运输车运至发电厂干料棚及露天燃料堆场存放。在收购站库房内设置除尘器,减小干燥秸秆在破碎、打包过程中对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工程能够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减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

5难点问题分析及解决

1)从环保标准选择上,要特别关注入炉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不能机械的一律按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锅炉执行。对于一般的生物质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12550kJ/kg,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的施肥生长环境,燃料成份有很大的差异。根据燃料成份分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大于12550kJ/kg,执行标准参照火力发电厂锅炉执行;如果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等于12550kJ/kg,则参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锅炉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执行。

2)对生物质电厂来说,燃料的贮存是一件大事,一般而言普通燃煤电厂只考虑15d左右的消耗量,而由于农作物秸秆收购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无法连续均衡收购,所以往往生物质电厂需要大量土地来储存数月甚至半年的秸秆用量。同时还要考虑秸秆的霉变、自燃、防潮、防火及防雷电等。其中消防防火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问题。目前的消防设计一般是参照《造纸行业原料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储料场应设置在厂区及居民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者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同时要求每个堆场存储量不得大于2×104t,且在每个堆场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通过调查已投产的电厂,目前电厂堆料比较混乱,基本没有按照消防间距的要求,直接就堆在路边。建议以后电厂应加强堆料管理,要严格按照消防间距进行存储。

3)电厂排雨水一般采用道路和暗管相结合的方式。厂区场地以一定排水坡度坡向道路,再经雨水口收集,排入雨水管网。但对燃料堆场来说,由于燃料中的稻壳、木屑等比较细小往往容易堵塞周边的雨水口,使雨水无法正常排出,而且不好清理。建议堆场周围的排水应采用明沟和道路排水相结合的方式。

4)除尘器及效率的选择,从初可、可研、环评、初设等设计阶段,一直是环保关注的重点。建议工程在前期工作中定一个合适的除尘器及效率,以免在设计中各过程污染物排放的不一致,造成业主及各设计单位、配合单位的困惑及疑虑。虽然达到现行排放标准的最低保障除尘效率相对都比较低,但对于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及二次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征求意见,设计应体现先进性,前瞻性,再者布袋除尘器效率一般不低于99.9%;所以,建议采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定为99.9%。

篇6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控制因素;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作用也随着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日益凸显。作为一项法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根据,重点是有效的使用土地,对建设用地的性质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对空间环境和土地的使用强度以及确定城市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其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注重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相连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也有指导意义。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战略层面规划以及操作层面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这两个层面规划的中间环节,是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根据,有效的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思路、上层的调控转变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定量、微观调控。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蕴含着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属性,它在整体调控范围内,又能根据实际用地情况灵活发展变化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规划理念、设计与规划管理的契合。侯全华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与城市设计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土地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注重城市规划的延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政策为依托,在其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城市政策内容。比如: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构成、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情况、政策鼓励开发和建设、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并且传达政策方面的信息引领城市的社会、教育、经济、环境保护、城乡结合等协调发展。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因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的控制指标内容: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容积率、绿地率和空地率等。基于对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的考虑,必须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容纳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综合的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的建设量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影响。人口密度制约了建设用地上的人口聚集数;绿地率和空地率显示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在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

2、土地使用的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城市用地上的建设内容、面积、方位以及边界范围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实际控制内容包含城市用地的性质、用地使用的相容性,甚至包括用地边界以及面积大小。

3、对建筑建造的监控与规定

实行对建筑建造的监控有两个主要的作用。第一,从技术规定方面,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建筑物的群体关系需要实行监控;第二,安全和合理利用空间方面,对建筑建造的监控和实施利于优化生产和生活外在的环境。例如:建筑建造的监控包括对建筑之间的实际距离、空间高度、建筑群在沿路边的高度规定、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空间规定等;在人文理念设想安全方面还包含如应急消防、抗震施设、卫生管理、日常安全维护与预防、防洪防雷等设施,此外还有些特殊的建筑场地规划需求,如飞机场的周围空间清空、微波以及通信过道等特殊专业规定。

4、城市的总体规划指导

在城市的建筑设计引导中,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怎么样把历史文化景观依托城市建筑空间艺术和建筑美学的原理结合是一个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部分)也是城市发展应该正视的议题。城市的设计引导是在这种空间环境中平衡建筑单体和和群体(集群)的关系,有效的指导大型综合性建筑的设计,为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发展提供参考。

5、成熟的建筑配套设施要求及调控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配套设施是人性化的建筑设施之一。但是配套施设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实际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因为它是顺利进行生产以及生活的保障。对配套设施的监控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仓管用地以及人居用地等方面的设施,除此之外还有行政公共管理方面的设施,如市政公共设施的配置等。

6、行为活动的控制的概念及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行为活动控制主要是基于外部活动环境下,具体监控环境保护措施和日常交通安全活动。第一:从保护环境层面,遵循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严格依据特定的标准防治在建筑建造或者其它生产活动中排放的“三废”甚至是有毒物质,另外特别注意噪音、响震、颠簸辐射等。第二:从日常的交通安全方面,在规划的地块中限定人、车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对于车的类型以及设计停泊位置数量、装卸用地的面积、位置、空间大小以及出入的设计等。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空间,提高地块的利用率。

三、建筑建造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计划的契合

1、城市用地的总体规划的概念及地位

城市用地的总体规划的概念: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按照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设计和规定各项建设及其要素的总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城市扩张为依托,是城市进步与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规划着一个城市的的未来走向。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其控制指标是根据城市建设所在地区的土地规划使用的性质机及其使用强度效率来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道路以及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监控。总之,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必须依托于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

3、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相包含关系探析

从哲学方面考虑,这两者的的作用是相互包含和依赖,相辅相成。城市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决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向;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依赖于城市总体规划,不能超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服从于于城市总体规划,因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部署地位决定了它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与补充,两者密不可分。

四、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以及内容要素

1、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的准则

控制指标为建设所在地区的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以及使用强度状况,确定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特别对建筑空间环境状态控制有详细规划要求。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任务。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要素

(1)根据详细规划的规定,在范围内各种不同城市使用性质用地的边界以及在合理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

(2)对控制指标的规定方面,包含:建筑空间高度、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控制、建筑的最大容积率、建筑密度范围、绿地率的控制、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的设置、机动车的出入口方位的设置等);

(3)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红线位置、各级支路、点坐标和标高的监控;

(4)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以及管径、工程管线的方位走向是根据规划的容量来确定。

(5)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必须明确建筑建造土地使用及管理规定。

五结束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管理理念,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渡到动态控制的过程,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研究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而且揭示和剖析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运作过程和实施结果,不断地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巩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社会地位,促使城市规划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常军,城乡规划的控制探讨[J]..城市规划,2010(3)

[2]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志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效性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1(3)

篇7

关键词:流体力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一、流体力学课程特点

流体力学是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选课,与后续专业课联系紧密。如对于给排水专业来说,后续的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排水等课程的学习都需要用到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流体力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理论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和基本概念比较多,学生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及理论公式推导的基础上,清楚了解公式的应用限制条件,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所学理论知识紧密相关,是验证理论、数值计算结果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目前,在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例题和课后习题与工程实际脱节,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不甚了解,只会机械照搬公式解题;教师主要采用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所开设的实验多为验证型和演示型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的机会甚少,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流体力学课程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探讨

(一)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1.重视绪论的作用。

绪论对于讲好一门课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本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本学科的意义、目的及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安排好学习计划,为学好该门课做好充足的准备。

2.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1]。因此,将启发式教学思想应用于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把学生放于主体地位,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便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牢固,并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采用对比法。授课时,将相近或相反的定义、概念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讲解流线和迹线、恒定流和均匀流、层流和紊流等概念时,采用比较法授课,避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混淆。另外,还可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如在讲动量方程时,可将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的应用前提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两大基本方程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联系法。在讲概念之前,先引入实例。如在讲卡门涡街概念之前,先介绍电线在风中发出声响的原因;通过介绍汽车外形设计,讲解绕流阻力的问题;在讲表面张力的时候,联系露珠是球形的现象;在讲毛细现象的时候,联系当毛巾部分浸在水中时,未浸在水中的部分也会变湿的生活现象。通过对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流体力学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增加,并且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联系新旧知识,如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其实就是能量方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同时联系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日后所从事的工作,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温故知新,达到融会贯通的效能。

(3)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些易混淆、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和难点,适当地提出一些诱导性问题,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有些问题先提出来,留出适当时间,再让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提出来为引起同学注意,教师可自问自答。如在推导作用在平面壁上静水总压力公式时,公式得出后,可向学生提问“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水深h和y值是否相同,若不同,它们之间有何关系”,让学生回答,以加深学生对公式中各项符号的理解,避免应用公式时混淆出错;在讲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时,先提出问题“能否用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求解方法来求解”,然后分析曲面和平面所受压力的不同点,最后得出液体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求解方法。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图形和动画等与授课知识灵活结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讲授偏重于推导过程的内容时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而讲授需要直观形象的内容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如在讲局部损失时,通过流体力学模型局部障碍处漩涡的形成演示,加深学生对造成局部水头损失影响因素的理解;在讲压力体和静水压强分布图绘制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叠加、抵消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由于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理论在理解上有一些困难,因此在讲课时要加强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例如,在讲流线时,可让学生在实验室观看流体力学模型的水流现象,或做成动画演示,使学生对实际的水流现象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流线概念的理解;对工程中常用到的流体力学知识,如能量方程,应在推导及应用条件等方面深入讲解,并举例讲解该方程在实际工程中能解决的问题,如在城市给水管网中管道埋深确定方面的应用等,加强学生对该方程的理解,做到灵活运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授课时,还应尽量将流体力学的有关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将有压管道的水力计算与后续课程给水管道的设计相结合;将无压管道的水力计算与排水管道的设计相结合;将水头损失计算与建筑给水系统中水箱的设置高度、水泵扬程选择等相结合。

5.重视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

流体力学课程中的理论公式和概念比较多,为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熟练运用理论公式解决问题,要重视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对知识巩固的作用。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例题,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达到灵活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另外,通过适量的课堂习题检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课堂讨论的机会,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也非常重要。通过课后作业,可促使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再加以重点讲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可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流体力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实验教学效果对整个课程体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实验教学可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雷诺实验的演示,可加深学生对层流和紊流概念的理解。另外,实验教学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目前流体力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型和演示型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很少,基本上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而不是自己动脑设计并加以验证,这样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多开设一些综合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整理实验成果、得出结论。学生在自主完成实验的全部环节时,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学过的实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综合训练。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验室可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实验任务,教师负责答疑。学生的实验成绩应由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综合得出,以一定比例计入本门课的总成绩。这样可激励学生对实验的重视,调动其积极性。

三、结语

在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晖“.流体力学”课程的启发式教学[J].教育研究,2011,28(2):79-81.

[2]高亚萍.基于消防的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3,29(9):56-59.

[3]薛红琴,林子增.提高流体力学教学质量的研究探讨[J].科技资讯,2010(1):196.

[4]陈正寿,孙孟.流体力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J].中国水运,2011,11(12):57-58.

篇8

【论文内容摘要】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这种损害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受害者提供充分的救济,切实保障公民的权益。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行为而言的。行政不作为违法同行政作为违法一样会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这类损害是否应由国家赔偿呢?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看,《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虽然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国家赔偿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些情况可以提起行政赔偿。实践中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由此产生了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的问题。

一、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对行政不作为违法予以界定,是研究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负赔偿责任的前提。对什么是行政不作为违法,目前学术界观点颇多,见解不一。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负有积极履行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依职权的法定义务和依申请的法定义务),并且在能够履行,即有条件、有能力履行的情况下而没有在程序上履行或者在法律对此行政行为的履行期限已做出了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的不及时履行状态。

    对于该行为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包含以下因素:

    (i>行政不作为违法必须以行政主体负有某种法定作为义务为前提,无法定作为义务的存在则无行政不作为。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实施国家行政权(表现为行政管理活动),并对行为效果承担责任的组织。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主体的概念无论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比行政机关的概念更加丰富和广泛。具体而言,它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如地区行政公署、县属区公所、城市街道办事处等;依法享有独立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派出机构,如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等;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当行政主体放弃、拖延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行政作为义务时,就构成了适格的行政不作为违法主体。

    所谓法定的作为义务,从总体说,来源于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行政主体应该积极去做的义务。行政主体在法律上除了负有作为的义务外,还负有不作为的义务。如果是有法定的不作为义务而不为,就不能称之谓法律上的行为。因为法律行为作为一种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某种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即“具有法律意义或能够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①如果负有不作为的义务而不为,就“不会形成特定主体之间具体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②也就是说,这种“不为”不能引起具体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不具有法律意义,因而它不是一种法律事实,不能视为一种法律上的行为,在法律上对其也无调整和规范的必要。

    (z)构成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观要件必须是行政主体有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若行政主体违反法定义务不作为是因为不可抗力等非主观上的原因,则即使造成了违法的不作为行政行为,也不能认为它是行政不作为。例如,消防队接到火警报告,在前往失火现场的途中由于山洪暴发毁坏桥梁,又无其他通往现场的道路,此时消防队的不作为并不构成不作为违法。

    (3)行政主体不作为违法是超过法定期限不作为。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不作为,是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构成不作为违法。这里法定期限应采用广义解释。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法律、法规的确定;法律、法规役有明确规足的,可以适用规章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则不存在期限问题,行政主体应主动、及时、有效地履行其作为义务。例如公民遭到歹徒抢劫,值勤路过的民警即负有即时保护义务,此时并不存在法定期限问题。

二、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负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构成要件

    对行政不作为提起国家赔偿,在国外早已有之。根据美国《联邦侵权求偿法))) ( the federal tort claim act)第1346条第6款规定:“由政府雇员在他的职务或工作范围内活动时的疏忽或错误的作为或不作为所引起财产的破坏或损失,人身的伤害或死亡等属于美利坚合众国的侵权赔偿范围。”①又如德国i98i年《国家赔偿法))第1条第1款规定:“公权力机关违法对他人承担公法义务时,公权力机关应依据本法对他人赔偿就此产生的损害。”②

    从依法行政的角度来看,如果行政主体怠于履行法定职责,对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损害,则依法行政无从谈起。国家赔偿中行政赔偿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行政主体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它应该对违法的作为行政行为和违法的不作为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为受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救济,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国家赔偿法》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在明确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应付赔偿责任后,并不是说,所有的行政不作为违法都应由国家负赔偿责任。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违法负赔偿责任,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即构成要件,这是分清赔偿责任的关键问题。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

    (1)该行政不作为已经进人了诉讼程序,且已经由法院认定为行政不作为行为,这是行政不作为取得国家赔偿的前提条件。

    (2)该行政不作为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的损害。这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必须有实际损害的存在,即损害必须是已经发生,客观存在的。如果损害是尚未发生或可能发生但不确定的,既不是现实的损害则不引起赔偿责任。第二:损害的必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如果损害的是非法权益,则不存在赔偿问题。第三:行政不作为与相对人的实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赞同“只要行政主体违背了对权利人所承担的特定义务因此导致其损害,且权利人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受偿的,我们认为存在行政赔偿责任的因果关系。”③因此,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引起国家赔偿责任的因果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只要行政主体的法定作为义务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损害结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认定,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利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请求赔偿,并促使负有法定作为义务的行政主体积极的履行法定义务。

三、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篇9

关键词:物联网 RFID 智慧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016-02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扩展。物联网是一次新的信息产业革命,它的相关技术已经推广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因此,物联网必然会对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及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将会有更科学创新的新模式。

1 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1.1 物联网的概念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1]。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1.2 物联网的特征

与传统的互联网不同,物联网具有以下特征。

(1)物联网广泛使用了各种感知技术。物联网上使用了大量的各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均作为一个信息源来捕获各种信息,传感器类型不同,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也不同。其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对环境信息的采集是按照一定的频率周期,并将数据不断更新。

(2)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虽有别于互联网,但其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传感器要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必须借助网络传输,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和及时,它还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3)物联网本身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大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2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当今的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藏书多、信息量大、人工操作繁琐、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物联网技术(RFID)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图书馆资源共享

借助先进的物联网通信设备,利用物联网多种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手段,可以构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通信智慧系统。在图书馆内,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图书馆之间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2.2 图书馆管理智能化

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效率,如自动编目可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准确率;新书到馆后,分编和验收人员使用读取器直接读取RFID标签数据,系统自动批量生成每册书的业务注记并写入RFID标签;借助RFID阅读器,还可轻松完成藏书的清点工作,并能检测出乱架图书信息。

2.3 图书馆服务智能化

有了物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实现24h的服务,提供服务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读者在书目检索时,可借助智能查找系统,对目标书目的存放位置一目了然,提高了查找效率;在借还图书时,使用RFID磁条,只要在阅读器的探测范围内,不论什么角度都可以批量扫描,自动更改图书状态,简化了借还流程,减轻工作量;在使用电子资源和音视频资源课件时,不仅局限于图书馆内部,也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进行在线浏览或者下载。

2.4 图书馆建筑智慧化

对图书馆建筑内的各种机器设备进行智慧化程序控制及综合管理,构成一个建筑物智慧系统。它的消防与保卫系统具备智慧化,空调系统能监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能自动通风和消毒,从而确保馆内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它还能对温度、湿度、照明度加以智慧调节,控制背景噪音,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当舒适的环境。同时,智慧系统能使图书馆各种机器设备的运行、保养、维护更趋智慧化,从而优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置,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目的。

3 我国图书馆在运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发展及现状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提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明确指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此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5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把智能感知技术、自组织网络与通信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2006年“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作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该技术已被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作为有海量信息需处理的图书馆行业更是很早就采用了物联网技术。早在2006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二期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数等在图书馆管理中就引入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系统,与国家“863”计划同步。目前,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物联网技术方面主要集中于智能馆藏管理系统,其主要使用RFID系统。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是RFID—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Savant系统。智能馆藏管理系统能实现自助借还书、智能查找、智能盘点、安全检测等一系列自动化管理功能。

深圳市2008年4月推出的“城市街区24h自助图书馆系统”,是我国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一个新的突破。在世界图书馆领域率先实现无人值守、24h营业、方便广大读者借阅的图书馆。该系统主要由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图书馆监控中心和物流管理系统等三部分构成。该图书管理网络遍布城市大街小巷,读者可在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办理借书卡、自助借还书、预约需要的图书等服务,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的需求。此后,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市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24h自助图书馆系统。

我国图书馆管理虽然在运用物联网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全国分布很不均匀,采用这项技术的大多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和一些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这主要是受两个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成本高。由于图书馆一般都有大量的藏书和文献资料,光是使用RFID电子标签的数量就是非常巨大的,稍微有点规模的图书馆,仅这一项的开支就会超过数百万元(RFID电子标签目前报价在USD0.6~0.85之间),这还不算组建庞大网络需要的系统和设备等投资,这是一般图书馆所不能承受的;其次是我国目前物联网的技术标准不统一,这大大阻碍了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RFID系统是以RFID标签技术为基础,而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现有的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是以条码技术和磁条技术为基础的,二者需要在通信协议、接口、数据格式等方面进行整合,其整合难度较大。这两个制约因素大大阻碍了我国普及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管理的进程。

4 物联网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智慧图书馆

现阶段我国在图书馆管理引入物联网技术上基本还停留在智能(Intelligent)阶段,而这只是“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的初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是物联网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这一理念和雏形率先出现在本世纪初欧美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发展至今已近10年了。虽然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智慧图书馆”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陈鸿鹄在“智能图书馆设计思想及结构初探”一文中指出:“智能图书馆(Intelligent Library,简称IL)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严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提出:“智慧图书馆(Smarter Library)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模式。它由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化设备、元件等组成。它可以带来更高的服务管理质量、更具魅力的公共文化环境和更大的信息共享空间。“智慧图书馆”将为图书馆界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愿景和新的希冀。

5 结语

当今的物联网时代能把新一代IT技术运用到图书馆中来,这势必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前进的步伐。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就更需要我们图书馆界人士积极主动思考构建图书馆物联网的可行策略,让图书馆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进行管理,使“智慧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真正迈向未来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尽管物联网应用在图书馆中还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人们对物联网认识的不断加深,物联网终将带领图书馆迈向新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回归成为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要求。本文就生态小区的概念、特点与发展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小区的设计理念及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小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小区成为推动城市和谐发展的根本。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小区生态文化,使小区成为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物质精神文明于一体的理想住宅小区,成为今后居住小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而实现21世纪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小区内涵及其特点

生态小区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础,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形成的高效、和谐、舒适、文脉延续的理想居住模式和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小区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强调自然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小区的特点:生态小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生态要素遵循自然循环规律,是平等、和谐的[1]。生态小区不仅追求自身环境优美和繁荣,而且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因而能够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生态小区建设要求

(一)整体性要求

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2]。

(二)环保产品材料要求

生态小区的建筑用材应全部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亦尽可能将其回收利用。许多新型材料具备净化、节能、渗透及保健作用,使人们在居家生活中得到沐浴自然的健康享受,应大力开发并加以利用。

(三)防止污染的要求

作为生态小区,应防止和消除居住区中存在的诸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放射线污染等多种污染。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并加以创新开发,如采取双层或多层玻璃隔绝噪声;取消以煤为原料的供暖设备,减少粉尘的排放;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和生化处理等,以使居住环境质量得以有效地改善。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

生态小区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不断发展、日益完善的社会体系的有机结合,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一个社区是否可以持续发展,主要是看能否达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能否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能源紧缺,浪费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的建筑95%左右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3倍。此外,我国是仅有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其生产消费量占世界的1/3以上[3]。高能耗的建筑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居住小区的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用地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土地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闲置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二)认识不到位,曲解生态小区概念

在部分开发商的心目中,小区的绿化、美化就等同于绿色生态,而没有充分考虑小区的自然、环保、健康、舒适和效率的实质内涵。显然这是一种误导,环境生态小区不仅仅是美化、绿化环境问题,它涉及到大环境、能源、生态的概念,其涵盖面是较为广泛的。所以,要尽快制定环境生态小区的技术指导原则,这对于指导开发企业的活动、明确环境生态小区的概念和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三)没有真正体现人、自然与构筑物的和谐统一

很多小区建设还普遍存在景观生态系统内外的不一致,即小区外部是原真、本地化自然景观,而小区内部则是统一的洋式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也多崇尚异域风情,忽略了本土文化特色,缺乏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没能真正体现人、自然与构筑物的和谐统一。

四、生态小区建设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

人性化的设计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建筑设计者们努力的方向。例如在道路流线的安排上,尽量利用融合设计,使道路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宜人的使用空间。只有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解决,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本,体现出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统一。

(二)做好规划设计,避免盲目开发

在城市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各项工程的实施均需要全面的规划,开发建设中充分利用该城市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要因地制宜、合理选址,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开发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就势造景,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做出有利当地生态平衡的规划,绝不能照搬,否则生态小区建设的良好初衷反会带来破坏该地区原有生态环境的后果。

(三)提高生态意识,推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做好科学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全民对生态小区建设的认识,让老百姓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以及环境保护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5]。其次,应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四)引入新思想,构筑绿色生态环境

沿环路布置集中公共绿地,供居民休闲活动,注意以休闲活动的绿地为主,只设少量观赏绿地,追求立体空间绿化。小区入口处放置大片高差4m多的斜坡绿地,兼顾人车分流的上下两个空间;中水站、垃圾站、消防站坡顶的檐口高度接近小区自然地平,坡顶上以硬塑绿地格子板植草皮,构成几片小景点;选择能净化空气及吸音的树种植。

结语

生态小区作为一种小区规划新理念,是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居环境的需求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家居理念必将成为21世纪人们对居住生活的一种追求。如何体现绿色、生态和健康发展要素,以达到城市整体功能转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综合工程,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把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态小区作为今后住宅建设的主要工作,为人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小区。

参考文献

【1】谢天,许纪存等.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J].四川环境,2003年第22卷第4期.

【2】何荣新,韦志红等.生态住区的规划设计-以柳州市华林君邸小区为例[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2).

【3】 彭怡.我国城市生态小区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