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的发展

篇1

据史料记载,今日胶州,夏、商时期,胶州为莱夷之地。周初至春秋,胶州东为莒国,西为介国之属地。秦置琅琊郡黔陬县。隋以胶水取名置胶西县,汉置祓国及计亓、柜、?、黔陬等县,晋置城阳郡,北齐置平昌郡,隋置胶西县,唐改板桥镇,北宋重置胶西县,元至清设胶州。1913年撤胶州改为胶县,1945年析置胶南县。

几千年来不仅胶州境内的行政名称、区划有所变化,而且山川地理、气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胶州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大庄遗址、赵家庄遗址、三里河文化遗址等。从赵家庄遗址与三里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来看,当时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在赵家庄遗址的窖穴中发现了370粒炭化稻米。虽然年代久远,但稻米纹理清晰,大小不一,有的残存稻壳。另外,还发现了可能与稻作有关的遗迹,如蓄水坑、纵横交错的水沟等。在高纬度地区发现几千年前的水稻,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大量炭化稻米和稻作遗存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胶州地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并食用水稻。

直到20世纪40年代,胶州西南的丘陵地区还种植?_子这种喜湿作物,这说明即便是70年前的胶州地区降水较多。另外,胶州北部和东部的平原地区因为雨水太多,多种植高粱;因高粱桔长、耐涝,浸在水中也可生存。与胶州北部相邻的高密东北乡,因雨水多,地势低洼而遍植高粱,这也为莫言的写作提供了乡土素材。随着降水的减少,胶州除了海边滩涂上近些年作为稀罕物种有水稻之外,其他地方无论水稻还是?_子早已不见踪迹,高粱也日渐稀少。

在县城南郊的三里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贝壳、鱼鳞及鱼骨,并在胶州西南三十里的杜村丘陵地区发现的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海蛎子皮,这都说明当时海产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考古发掘以及地质考察说明,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近得多,所以人们方便到海边捕捞和采集。可以推测出,进行近海采集与捕捞应该是胶州先人当时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如今,随着海岸线的不断后退,除了直接临海的乡镇之外,胶州其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海关系不大,食用海鲜的数量也不太多,只能算作日常餐饮的点缀而已。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历史上胶州的气候变化与当地农业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的变迁对胶州经济社会影响可谓大矣。

篇2

无论是从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还是历史性跨越的时代要求,甚至于群众的心理期待,这个数据对贵州来说,原本具有非凡意义。但很显然,全省上下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克制,善于营造话题的媒体保持了高度的缄默。

令人想起2000年奥运会赛场上非洲赤道几内亚的100米自由泳选手莫桑巴尼,在其他选手都已完成赛程后,他犹在艰难而顽强地向终点发起冲刺。

这就是贵州当前的方位。高速发展国家内的“欠发达、欠开发”区域,以后发者的身份追逐着――自己逾越需要较长过程、别人无法代劳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差距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30年千帆竞上、百舸争流,中国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发展完成一轮大的变动和调整。对比和总结回到原点,这一切的背后,是30年来“解放思想”闸门的打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始终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先导,始终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开一条缝还是敞敞亮亮,午后开张还是晨起迎客,叶公好龙还是求真务实,效果不言自明。

站在30年进程的位次席上,强烈的对比激起我们的痛苦反思:对贵州来说,思想上的障碍是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省同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省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只有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如果我们不能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中与时俱进,就不可能立于时代的潮头,就会继续滞后于人。

对贵州来说,解放思想这一永恒主题的新内蕴,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围绕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能不能实现历史性跨越和如何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重大问题,统一认识、各显其能、众志成城。

篇3

关键词:公路交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不但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挖掘地方的潜在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公路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做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够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增加消费或投资需求,带动沿线新兴产业发展,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1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

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里程和等级显著提高,公路通车量始终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公路交通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截止201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67.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9%。其中农村公路里程400.9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10.2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城市覆盖率高达97%,国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6328辆。随着公路里程、技术和等级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落后面貌,使区域公路运输发展差距大幅缩小,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地方就业机会,促进了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2公路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公路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地方产业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沿线会增加大量产业,从而拉动沿线产业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区域之间的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区域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还能够改善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公路交通现状改善后,能够使招商引资变得更容易些,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解决剩余劳动力,降低运输成本,方便产品的加工与运输,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公路交通建设。在改善区域经济和公路状况时,当地的医疗水平和人才交流得到改善,公共娱乐和文明建设有效提高。另外,便利的交通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从而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能够通过取长补短来科学制定发展思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通过出行的变化衡量公路建设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3公路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1)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公路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加强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综合运输协调能力,提升社会财富水平。在公路交通建设时,需要对耗能结构、资源占有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改善运输状况,减少交易费用,对物质、信息、商品以及人员进行高效的输送。公路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还能够使企业花费的仓储成本大幅降低,从而确保企业可以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使生产有效率得到提高。(2)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能够提高交通的通达性,使工业、农业、商业等单位的运输费用有效节省,周转资金得到流通,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货物损耗大量减少,不断提高的产业流通效率能够满足区域运输需求,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公路交通设施的改善,能够适应运输频繁、附加值高、运输条件严格的高新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因此良好的道路条件可以吸引高新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而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布局。(3)带动了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公路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后,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使货物和人员运输更加便捷,大量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产业被带动,其中以物流、客运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以后,休闲旅游等产业也会逐渐兴起,从而带动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农产品销售、停车管理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但解决了当地闲置人员的工作岗位问题,而且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意义重大。(4)提升了沿线土地的价值。公路建设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对资源的“盘活”作用也极其明显。公路交通建设会转变当地区域区位,而区域的相对位置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地价值。一般在改善交通状况以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资源难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从而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旅游资源浪费,自然资源荒废,无法实现脱贫攻坚。当公路交通畅通后,能够使区域空间内的闲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显著提升资源的市场价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5)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增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劳务价值的增长能够体现出经济容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作为一条重要纽带,能够紧密联系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沿海地区发展、市场宏观调控。另外,加强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能够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获得利润后,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使商品质量更好、品种更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公路交通建设不但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发展规模化”的目标。

4推进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4.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要坚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使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提升交通运输数字化和网络化,有效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通过科技引导沿线产业带。各地区能够根据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在道路畅通区域建立科技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品和优势行业流动,使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建设在公路交通的沿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推动区域产品的升级换代。

4.2加强城市资源布局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能够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不同规模的新型城镇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对公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对周边资源进行吸纳,使城市规模合理扩大,提升城市的综合品质。

4.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之一。于经济增长来讲,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巨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更需要引进外界资源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符合各省市的发展规划,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加大地区间的沟通能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基础设施负面空间溢出效应。此外,公路交通建设具有较快的运输速度、较广的覆盖范围以及较少的影响因素,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优化,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总体发展。

4.4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公路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使运输成本大幅缩减,中转站大量减少,运输时间有效缩短,很大程度上提升运输效率。而旅游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对公路交通有着较高的要求,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能够将颠簸小路变为水泥道路或沥青公路,促进了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的发展。

篇4

关键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01-0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目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实现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取得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利地迈向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后来,把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应该说是战略研究的一大进步。而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即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生态环境对自己的威胁,但是还没从理论高度来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还没有将三者的关系摆在发展战略的地位,经济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理论做指导。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分析研究这个问题。

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

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们比较清楚:经济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常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的制约条件。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本质联系。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过程,就是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是社会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会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不取自于生态系统。有的生产部门直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农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和部分化学工业,它们把自然物直接转化为社会产品。其他生产部门则把上述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棉花等),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社会商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而又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废气、废水、废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产品通过消费,又会变成垃圾或废弃物返回自然界。社会产品就是在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离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和条件,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永续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凭借和依赖生态系统。

第二,经济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强烈的反馈作用,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导。经济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强有力的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系统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另一个是消极的方面,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会干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物质循环率和能量转化率下降,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态平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积极的主导作用,而限制其消极的作用。由于人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力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森林、土地、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勘察规划,可以从量上确定森林开采量与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长量与载畜量之间的比例,矿产资源开采量与贮藏量之间的比例等,从而达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原始农业时期,生产比较简单,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与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小,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处于防御、被动和适应的地位,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在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也随之日益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急剧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兴起,都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无节制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人口膨胀更导致生态的恶化。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科技文化发达,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迫使人们更加注重解决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这时,如果决策正确,经济增长又能提供更多的条件,就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两者由对立走向和谐。

二、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必然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经济繁荣、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这是因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扩大了范围和深度,从而加深了与自然资源再生的长期性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生态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在我国这五大问题也日益尖锐。

第一,人口问题。这是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20世纪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亿,而到1988年全球人口已达50亿,21世纪初达60多亿,到2025年预计达82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我国人口目前已达13亿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最新预测,210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42亿。而90%以上的人口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将加剧贫困和资源危机;而贫穷落后又加剧资源和生态破坏,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使用土地等。

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人类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挑战,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之间不协调的结果,是人类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报复。因此,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制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已是我们当今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已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在今后十多年,要使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迈进。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和首要前提,而发展又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求取生存。这两者之间既是统一的,而常常又是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矛盾,关键是战略选择得当,目标要求适宜。

党的十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就明确强调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因为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人们进行经济的、社会的活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没有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不可能有合理的生产结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生态文明进步。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首先从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协调的角度来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生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系统来看待。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选择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人口与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 黄键.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3] 党的十报告[R].2012-11-08.

[4] 应启肇.环境、生态与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一、金融机构引进情况

(一)数量不断增加

自2008年以来,淳安县相继引进设立了杭州银行、民生银行、泰隆银行、稠州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业分支机构,设立营业网点7个,从业人员 140余人。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本7000万元。至去年末,淳安已拥有14家金融机构。

(二)贡献不断加大

引进的商业银行机制灵活,支持地方发展意识强,贡献不断加大。至2013年末,引进的五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28.85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2.25%;人民币贷款余额26.9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5.27%。其中,政府项目融资贷款余额4.7亿元,占全县政府项目融资贷款余额的21.7%。交通银行是去年三月刚成立的,即与政府签订了五年融资30亿元的合作协议。

(三)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随着金融机构数量增加,行业间竞争加剧,激发了银行业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领域不断拓宽,发放贷款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政府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得到了有力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也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历史,现已发放贷款3.4亿元, 存贷比为31.8%。

二、存在问题

(一)辐射作用有待加强

各银行主要集中在县城千岛湖镇,网点少,辐射作用不强。仅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在汾口镇、青溪新城设有2家营业网点。原有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联社在乡镇所在地设有分社,农行在汾口、威坪镇各设有一个网点外,工、中、建及农发行在县城以外均无营业网点。

(二)服务力度不够平衡

从存贷比看,杭州银行达93.7%,邮政储蓄银行仅为31.8%。从创新金融产品方面看,杭州银行创新仓储货押、安置房、农用地担保等贷款,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它银行则相对欠缺。而以信用为主的贷款,由于受担保人、经济环境等影响较大,规模有限。

(三)互动融合偏少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中金融支持不可或缺。在当前消费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投资仍是推动发展的最现实选择,也是弥补历史欠账,积蓄后劲,支撑淳安发展的最重要支撑。目前虽已建立了金融例会制度,但银行间融资互动不够,经济金融联系路径单一,信息交流内容欠丰富。

(四)金融产品供给单一

一方面,随着经济加快发展,银行贷款需求在用途、期限等方面已呈多样化趋势,而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和模式上未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提供的贷款服务品种较少。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淳安商业银行数量较多,优质大中型企业较少,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赢利性考虑,竞相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相同的大企业,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从而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三、对策与建议

(一)适度引进银行

首先,鉴于全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金融总量小的实际,为确保银行生存和防止无序竞争,应坚持适度引进银行为好。其次,鉴于目前居民储蓄存款、金融理财业务增长较快,而信托、期货、创投等非银行机构还系空白的实际,应考虑引进发展基金、证、信托等公司,促进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民间资本转化。同时,支持发展旅游、农业保险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含营销机构)向乡镇延伸,提高赔付率,发挥保险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器”作用。第三,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倾斜政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淳安经济社会发展力度。

(二)整合财政金融资源

一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发挥人行、银监的指导作用,引导各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确定银行存款资金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低比率。争取管辖行的支持,将上存资金调减到最低水平。支持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建设,量化月调度指标,有效提高存贷比。完善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入专项奖励考核办法,将各类贷款增量纳入考核范围。三是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大力整合存量资产,增加现金流,提高项目收入覆盖率与金融配合度。充分利用财政性存款资源,调整财政资金在银行间的存款额度。

(三)加强银政沟通合作

一是强化经济金融联席会议精神落实。在加强磋商和协调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狠抓责任落实。二是加强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经济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业导向、发展项目、资金需求、生产经营等经济信息,金融部门则及时向经济部门传导货币信贷政策、金融产品等金融信息。三是加强银政沟通合作的牵头机构建设,促进央行、银监、商行、保险、证券、担保等机构与政府的深入合作。四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政府资金担保运营机制,加强担保机构扶持奖励政策落实,不断创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方式。整合信用资源,建立统一的适合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强化信贷征信管理。

篇6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民商法;变化;发展

民商法是与社会大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与民商法息息相关。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社会经济的格局不断调整变化,世界各国贸易往来越加频繁。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有所加强,因此,民商法的调节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适应经济关系的复杂化,民商法也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在调整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1 民商法的内容

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是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体例:一种是民法和商法合二为一,另一种是民法与商法区分来看。虽然我国的民商法属于何种法律体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采取的应该是民法与商法统一的体例。

民法与商法统一起来,是指民法中包含商法,民法对商法起指导作用,商法的内容是民法的一部分,民法是母法,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有些国家就沿用的民商合一的法律体质,如:瑞士、意大利等。民法与商法区分开来是指,民法与商法各自独立,有专门的民法部门和民法体系,同时也有专门的商法部门和商法体系,二者并存,并且商法典通常是在民法典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商法对市场起到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民商法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民商法价值的影响和对其价值体系形成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价值的影响

后,中国社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经济开始复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商业的发展程度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随着商业和自由贸易的发达程度的提高,民商法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商法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节,控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保障社会经济财产的安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民商法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正因为如此,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已经是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大众的重要法律。

另一方面, 21世纪已经处于网络时代并且将长期处于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发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许多传统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淘宝,将购物从传统的门市搬到了网络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可以购买任何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且在减少购物时间的同时还增加了多样化的选择性。随之而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对于民商法的依赖程度也有所提高。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涉及到资金交易,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中,信息并不会对交易的安全性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网络交易中获取的个人信息较多,信息量越大安全隐患越大,信息的安全性就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民商法更应该被充分执行,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民商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促使民商法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价值体系形成的影响

构建民商法价值体系就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调节市场的能力不断做出调整,以更好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民商法价值体系包含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自由是民商法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创业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类型,民商法的自由性得到保障才能够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平等、公平、公正等内容是任何法律都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民商法也不例外。民商法价值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首先得保证其平等性,然后才能体现出其公平、公正性,监督人们的经济活动,使社会活动有序的进行,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本原则的变化,二是基本范围的变化:

(一)社会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

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平等、安全和效益。首先,平等原则的变化:仍然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民商法严格执行电子商务法规,这是针对交易媒介体现出的平等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流行起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民商法必须保持其平等性,否则会导致某些电子商务平台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后台系统的维护,数据资料的归纳整理等都离不开技术,民商法在技术上也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不应该对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区别对待。其次,网络时代,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发达,个人信息很容易遭到泄露,保护信息安全是对民商法的一项重大挑战。民商法需要严格执行其安全原则,以确保社会大众的信息安全,同时数据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最后,民商法的效益原则是指社会的发展需要民商法来起促进作用,民商法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的做出调整,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围的变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商法的范围也随之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资料库的专用权利,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信息量也逐渐变得宽泛起来,对信息的整理成了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需要民商法的支持。二是,域名的独一性,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网络平台越来越多,启用域名并且设置域名的独一性才能够对各网站进行区分。在民商法的内容中,域名已经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最后是版权的变化,音像制品,电影电视,网络等都有其专属版权。民商法对网络版权进行保护,在维护原创者基本利益的同时,还能够净化网络环境,使人们能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商法为了适应其需要,不断的做出调整。民商法为了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基本原则和基本范围上都有所变化和发展。民商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调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民商法还需要不断的做出改变,提高其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人们的基本利益,维持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梓睿.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博览,2015,10:118+117.

[2] 陈少华.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2,(8):16-17.

篇7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专业设置;原因分析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各地区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相当多的行业有许多工作找不到适合的专业人员去做,但又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做的现状,明确提出了优化贵州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的目标。然而,贵州省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种种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统计,至2010年,贵州省仅有39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7所,专科院校22所。17所本科院校又以师范院校为主,占12所,医学类3所,经济类1所,1所“211工程”综合大学;专科院校中,医学卫生类4所,文理类9所,电子类2所,商科类、交通类、公安司法类、电力类、管理类、轻工类、师范类各1所。由此可知,目前贵州高校以教学型为主,不完全符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改变高校以教学型为主的状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基于这一现实,重新审视、研究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优化专业和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

1. 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养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

贵州省现有高等师范院校12所,培养的师资基本能满足普通教育的需要。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和课程都奇缺,极不适应贵州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贵州省的工业化、城镇化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培育壮大非公企业是最有效途径之一。这些企业急需大量各类技术人才。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培养对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和课程改革有着迫切的要求。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会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地方高校涉农专业明显偏少

许多地方高校自升格以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尽管在专业设置上有所拓展,但多偏重于文理工科,不仅涉农专业明显偏少,而且缺乏与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相关的专业。如贵州省黔南民族师院仅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铜仁学院仅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其它地方高校情况基本雷同。这与贵州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延长产业链的需求差距甚远。

3. 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产业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众所周知,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贵州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离不开专业人才培养的。据本项目调查得知,目前贵州省有2万人从事文化艺术业,其中广播电视业有1.2万,文化出版业有4700多人,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仅有3000人左右,占贵州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5%(2万人中仅有3000人),其比例明显偏小。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人才也偏少。全省此类专业人才仅为93人,而贵州省列入保护名录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的有62项,101处,省级的有440项,市级的有822项,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贵州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贵州省绝大部分高校仅设有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与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多方面需求不相适应,并且所培养的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需要。根据本项目组的抽样调查所知,贵州部份景区的管理人员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的比例分别为:20.2%、42.6%、22.5%、11.2%、2.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2%。

贵州省高校旅游专业与民族旅游产品、民间传统工艺技能技巧开发、整理以及构建相关的课程也几尽空白,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

另外,具有鲜明民生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如家政管理服务、老年保健、养生等相关专业,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尚属空白。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原因分析

1. 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总量小,高等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发展支撑力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都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预算内高等教育投入增长快,2010年已达到33亿余元。但由于贵州省财政收入基数较小,对高等教育投入仍然偏低,普通高校生均增长率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从而导致贵州高等教育规模小,发展速度不快。地方院校与一本院校相比,不仅办学经费少,获得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及社会资助的机会更少,学科发展、专业更新、课程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高校自身发展以及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贵州高校除了贵州大学是一本院校之外,绝大多数是地方院校。尽管它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定位不明或定位模糊问题。尤其是每一所学校都想办成综合性大学的倾向,使得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泛化,盲目设置专业和扩大招生,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差,没有特色和学科优势,缺少竞争力。

专业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但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时,还没有主动与市场对接,没有全面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对和专业有关的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大多考虑的是学校里是否有专业教师和相应的办学条件,从而导致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趋同。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来说,课程是专业的细胞,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由于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导致具有浓郁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音乐舞蹈、民俗风情以及与独特气候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严重滞后。

三、改进与完善高校专业设置的政策建议

1. 以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评价和研究

专业设置、招生等是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最基本的权力,然而高校事实上并不能自主灵活地设置专业。因此,地方高校对根据地方经济社会需要设置专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各地党委和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这个问题虽很重视但举措多不到位,也不具体。为此,建议政府改变封闭、单一的评估模式,建立更加开放、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由独立的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对各地高校现有专业设置进行评估,摸清其在培养人才以及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具有的有效性;根据各地实施的强省、强市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办好各地方高校品牌专业,打造精品课程,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进而更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

2. 由政府主导设置专业,服务区域发展,形成地方院校办学特色

各地高校应考虑学校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结合学校经过长久历史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学科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和生源现状等若干因素,考虑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结合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教育规划和政策等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同时,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创建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

3.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抓手。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通过课程的整合、重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根据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如贵州省中长期规划将要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高新产业、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等),调整专业设置,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针对高校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识性、实践性课程太少,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比较差的现状,高校专业设置要依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关注学生的就业需求、职业要求、技术要求、社会要求,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宽的入口与专业平台,引导学生在一个较为广阔的学习领域中,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自身兴趣与条件因素等主动地、负责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师范院校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考虑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等实践性课程模块的建构。

4. 整合资源,促进高校创新专业设置

各地高校要摆脱“大一统”的传统思维定势,克服盲目攀高、规模扩张、模仿“克隆”、消极畏难等不良倾向,走合理定位、分类办学、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生长点。比如,贵州省应对现有12所高师院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在满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前提下,增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为贵州省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双师型师资,进一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数以千万计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贵州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政府要鼓励扶持贫困地区的高校将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作为办学方向之一,对高校积极申请新增家政专业,养生保健专业,应予以政策支持与保障,辟出专项资金,投入相匹配的财力、物力、人力,使其能顺利开办起来,专门培养家政管理和服务人才。这样既能为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撑,满足国内外对家政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需求,又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

5. 构建可行的高校发展赞助制度

篇8

增强人们的信心,首先要对未来的行为结果有清晰的预期,对行为过程要有正确的推断和认知,才能选择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某个时段因为突然出现的经济危机或负面流言,一定会降低个体自我实现的预期,使公众解决危机的信心骤降,有效化解危机的方法是尽快阻止不良情绪的蔓延。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民生,稳预期,提振群体的信心。

群体信心及其意义与价值

心理学对信心的认识,是指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的牢固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就不会轻易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使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不会丧失信心,其信念和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群体信心的概念和内涵源自于群体心理,它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信念,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如果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认识群体,它是以一定方式或以共同的目标活动组合的人群集合体,并且任何一个社会人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心理。当群体心理对个体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助长作用时,那么个体一定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并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则会产生懈怠、溃散和脱离群体的心理及行动。

由于社会中的各类群体不一定都是工作群体,提高社会各类群体中群体成员的信心,实际上就是要凝聚社会共识,让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公民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只有群体的注意力、群体的奋斗目标高度凝聚时,群体成员的意识水平最高,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群体的信心也最强。

一般情况下群体信心形成,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诱因。例如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之门的标志性事件是粉碎“”结束“”动乱。我们党及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饱受“”之痛的人们精神振奋,群体的凝聚力迅速集中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并在“四化”建设的目标下达成广泛共识,整个社会在强盛的自信心的激励下,迸发了火一般的创造热潮,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可见群体自信的基础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出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群体精神和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群体的活动就能指向共同的目标。

关于群体自信的研究,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以交通运输行业的文化建设为例,2006年11月,交通部启动了大规模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活动中,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业文化的丰厚积淀,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征的核心价值观、交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有效促进了行业中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活动开展。通过文化建设,行业各群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明显提高,在努力塑造新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惠及了经济层面的硬实力。

透过以上事例,我们也发现了一条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前进,都源自于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最为强盛的群体信心;而构建强盛的群体信心,需要有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使命和愿景。

经济发展与群体信心构建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从困境中走出,努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众多问题,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方式,更需要构建社会群体信心。

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十分严峻复杂: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洲经济只能“蹒跚前行”;美国财政的急剧紧缩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险,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日本的政府预算财源不足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形成了所谓的日本版的“财政悬崖”,预计日本经济近年增长前景黯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还要受外部拖累,需要有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心理准备。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我国过去的三大转型,即农业、农村向工业、城镇转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所激发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已趋于弱化,资源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源、环境、特别是人口红利在减弱甚至逐步消失,我国经济潜在的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原因主要有:

一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改善环境、提升要素资源的价值迫在眉睫;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导致经济精英的对立;五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抗;六是社会管理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七是不断发生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引发的摩擦和冲突,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信心;八是可能或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经济发展引擎的拉动和替代效应。

过去的30年中,以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和低社会管理成本为特征的生长要素,几乎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力量越来越减弱、表现得不可持续。中国社会快速提升要素资源价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和急迫,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告别低成本的发展水平和方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找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路径。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选择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高效作用的路径,但是多年来始终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穿市场经济的新鞋,走计划经济的老路”的风险似乎还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半统制、半市场”的状态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在管理行为上,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制”,热衷于当“指挥长”;二是在制度上,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框架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完善”,对市场经济支持的力度不够;三是政府仍掌握或控制着大量资源,并且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有限。真正从思想上、制度上、实践上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走”的问题迫在眉睫。党的十为解决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也需要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而社会共识的基础取决于社会群体信心的形成。

我国已经积累巨大的存量潜力,如果把这种存量潜力激活,就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趋势,走出困境,但这需要体制机制条件才能激活。如果我们只通过短期的刺激政策,拒绝存量调整,经济的脆弱性将会增加,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将加大;但充分的存量调整可能会触动和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恰恰,调整利益格局是改革中最困难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因为当利益格局形成并且固化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也随着利益格局的固化而固化,多变性降低,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发展困难和背景中,把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减少博弈、较量产生的发展阻力。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群体信心基础上的群体自信心。

构建群体信心提升机制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在现代媒体的传播下,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贫富分化,官员腐败”引发的仇富、仇官、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使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不及时消除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一定会动摇群体对实现新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信心。

如何构建群体信心的提升机制呢?笔者认为,一需要政府自信和社会群体信任的高度融合,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二需要完善共同利益维护和分享制度,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的责任意识;三需要完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一致性、群体目标对个体目标的助长和约束作用;四需要选择传导性强、社会预期高、人民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作为刺激群体信心提高的突破口,带动其它构成信心增长的要素正向联动;五需要依靠文化形成共识,让归属感成为群体信心增强的推力。

当我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自信也应该同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篇9

从20多年的财政实践看,我国倚重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原有政策惯性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开始受到冲击,政策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必须抓住新时期财政发展的重要转机,进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选择视野、运用艺术的积极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式”发展。

(一)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需要提升,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潜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以来情况较为复杂、决策较为艰难的时期,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不均衡、不和谐等因素潜伏的风险,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分歧,政策取向再次受到严峻考验。突破财政政策的现有目标层面并使之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成为抉择财政政策取向的关键所在。从长远发展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不能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的短期效应层面,而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关注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通过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增加公共投资、增强适应开放经济的主动性,既提高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又改进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效率。

(二)财政政策选择视野需要拓展,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在当前财政政策实践中,政策选择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时应急措施多,长期制度建设少;单一、僵化的措施使用多,多元、高效的工具集合少;原则与抽象概念多,可操作、有实效的内容少。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多次运用政府主导型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破坏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和谐,导致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财政政策的选择多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又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性的投资扩张来刺激经济。因此,需要拓展财政政策选择视野,在改革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财政政策手段,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实现方式,在政策制定和操作上降低“随机性”而增强规则性、强调“协同性”而淡化“依赖性”、注重“丰富性”而避免“单调性”。

(三)财政政策运用艺术需要锤炼,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既有成果。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僵滞、运转不灵的问题,这在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及时机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表现较突出,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轨道。有必要对财政政策运用艺术进一步锤炼。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运行机制,缩短决策时滞,改善并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实施效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次数多、幅度小、时滞短、过程稳的模式,适时适度微调,不断巩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一)运用财税政策,驱动产业结构整合协调。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进行倾斜性投资,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支柱型产业,支持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增加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衰退产业加快退出的步伐。

2.强化财政投资导向,放大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应。财政通过贴息、加速折旧等方式,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扶持在行业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

3.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充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实施的范围,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变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的办法,实行统一征收,按比例分成,促进企业跨行业、跨地区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的税收优惠调节多元化,注意运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信贷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需要限制和压缩的产业增加税收抑制力度,通过加成征收、税收附加、征收消费税、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式,促使其转产或减产。

(二)整合财政政策资源,促进自主创新链条和谐演进。

1.对有利于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共教育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持政策,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事权职责,尽快建立一个以客观变量为基础、纵横交错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框架;利用税收优惠、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财政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教育部门;利用有关财税政策激励企业采用更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方案。

2.实施有利于拓展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增加财政对科研的直接投入,使科技投入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步;调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结构,支持科研院所启动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努力培养前沿优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型创新;通过设立各类科研基金和落实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园区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共建,支持行业技术中心、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3.通过制定相应政府采购政策,放大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效应,保证研究创新链条的延续。对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制定和实施优先购买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的规模优势和政策导向功能,提高投资研发活动回报率,提升企业自身研发的成本补偿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创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1.改革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目前矿业企业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规定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矿山的环境恢复、生态补偿以及资源枯竭后的转产。同时,提高目前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税费标准。

2.建立一个明晰的污染治理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研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使企业从生产理念、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上走循环之路。

3.继续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等取得的收入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投资抵免税的优惠政策;控制资源产品的出口,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4.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的规划、培训、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冶金、纺织等污染相对严重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资源勘察和示范工程等。

(四)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统筹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如增加扶助贫困人口、农民工转移培训、九年义务教育补助、社会保障费补助等方面的投入,并从项目立项、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增强其自我保障能力。

2.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财政投融资应侧重于投向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等,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投向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经济转型,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增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

3.调整区域税收政策,减弱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逐步弱化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政策,清理直至取消对东部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尽量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强化;实施熨平经济发展梯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配合以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经济扩张给予更多扶持,驱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合理公平的税费环境,避免市场封锁和资源竞争等区域摩擦,鼓励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发展。

4.调整转移支付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合并简化现行的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以“因素法”为依据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中西部地区享有均衡的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省份之间或地域之间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措施,实现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横向财政援助。

(五)完善财政政策手段,实现人民福祉和谐增进。

1.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清理各类不合理的津贴和补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特许经营权制度,征收特许经营权收入,将垄断收益纳入财政收入,有效调节因行业性质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健全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征收房产税、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落实增值税转型,完善资源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2.实行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援助政策。本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增进福利的基本目标,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事业倾斜,特别是向当前十分薄弱的领域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三农”等方面倾斜,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力度支持“三农”;促进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的解决;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增加公共教育的投入,为公民提供平等致富、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

篇10

【关键词】新闻传媒;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这就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新闻传媒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共生的重要关系,因而必须对这种共生关系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否则新闻传媒就有可能出现“负能量”而不是“正能量”,这一点应当引起新闻传媒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五位一体”建设的新形势下,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这种共生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促进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深入分析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因而必须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的履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有利于新闻传媒步入更加科学化、健康化、持续化发展的轨道。一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处于经济社会的“中介场”,因而新闻传媒直接受到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好就会对新闻传媒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反之,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整个传媒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资源。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10%左右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达70%的人们对社会和经济信息感兴趣,这主要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为新闻传媒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这一点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更为重要的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为新闻传媒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新闻传媒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媒体时代随之来临,使新闻传媒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中国新闻传媒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二是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传媒经济的规模和数量可以进行量化,但直到目前还没有从GDP当中分离出属于新闻传媒的经济价值,但这并不能否认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由于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传播作用,因而能够传播更加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进而推动各类问题的解决,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同样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目前新闻传媒都高度重视民生新闻,大到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小到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这样的传播,能够有效的解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进而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再比如,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新闻传媒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通过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重大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传播,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预警机制,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比如新闻传媒通过广告,能够有效的刺激消费,这同样会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新闻传媒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是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传媒要想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创新新闻传媒发展方式,特别是在改变过去零散的传播模式,将系统化作为新闻传媒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要紧紧围绕“走转改”和“三贴近”,紧紧把握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将其贯穿于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既要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新闻传媒应当更多的选择“同期声”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能够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二是重视新闻传媒自身价值。新闻传媒要改变过去孤立的发展模式,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既要使新闻传播更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对于传统主流媒体来说,要高度重视自身“权威性”作用的发挥,既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同时也要重视服务老百姓,着力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既要推动社会治理,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体现新闻传媒平民情怀。所谓平民情怀,就是真诚地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自觉地尊重并维护老百姓的各项权利,以提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己任的新闻情怀。新闻传媒要想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更加紧密,就必须将平民情怀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老百姓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又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方式进行播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已经不能孤立存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此要有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新闻传媒改革、创新与发展,使新闻传媒在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多、更好、更有效的作用,这一点应当成为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同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这也是新闻传媒重要的经济责任。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将更加紧密,新闻传媒也必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罗以澄.新闻媒介是和谐社会守望者[J].中国三峡建设,2014(02)

[2]强男,张瑜烨.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J].当代传播,2015(05)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