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健康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健康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主要工作
1、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照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 》,学校分管领导、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医务室,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师各尽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2、 普及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提高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定期更新健教橱窗与黑板报宣传内容;继续开展学生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执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竞赛制度。
3、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与未然”;加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做好对患龋齿、近视、沙眼、贫血、疥疮等常见病学生的矫治工作。
4、 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培养正确的坐姿,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5、 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和红十字宣传活动;迎接防疫站本年度对我校的卫生监督和区教委督导的检查,规范爱国卫生档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 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拟订《20xx年度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联合教务处落实健康教育课课时和教学人员。
2、召开健教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责职。
三月份:
1、 期始大扫除。
2、召开各班健教宣传员会议
3、 第二周开始各班进行卫生检查。
4、 开展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活动
5、 配合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展系列活动。
6、安全宣传周活动
7、学校体育节系列活动
8、配合“光明工程进校园”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测。
9、做好传染病晨检及上报工作。
10、 制定爱国卫生月活动计划。
四月份:
1、 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2、配合卫生防疫站做好春季预防接种工作。
3、 春季田径运动会
4、 初三学生体检
五月份:
1、 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2、 组织学生参加红十字宣传活动。
3、 健教委员例会。
4、结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活动。 六月份:
1、 期末健康教育课期末测试,测试身高、体重各项测试。
2、 学期卫生工作总结,卫生档案整理
九月份:
⒈健教员培训:
培训内容:新学期工作职责要求
⒉强化眼保健操,对初一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
⒊开展9月20日 “爱牙”日宣传活动,
十月份:
①开展沙眼防治工作
②广播讲座:怎样预防沙眼
③各班办一期板报:预防沙眼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一月份:
⒈营养膳食讲座:
①发放宣传题:全校各班人手一份
②组织初一、初二年级看录相
③答卷,写感想
④各班办一期板报:什么是合理的营养膳食
十二月份:
篇2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致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由于本病涉及危险因素较多,发病后的致残率高、等,病后怎样配合治疗就成为目前患者就医的首要问题,我科总结了16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责任小组负责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认为效果较好。
关键词:责任小组式护理健康教育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25-02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致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由于本病涉及危险因素较多,发病后的致残率高等,病后怎样配合治疗就成为目前患者就医的首要问题,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本科,对156例脑卒中患者实施责任小组负责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1月-2012年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56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17~84(58.3)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2例,初中及以上54例。
1.2方法。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护士依据患者资料进行评估后自行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施教。实施责任小组负责制,由责任小组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病房内设组长1名及责任小组3名,组长主要负责指导并检查本组责任小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质量,指导各级护士严格按护理程序工作,参与健康教育。责任小组共同分管4~8张床位,白天保证有1名责任小组当班,负责所管患者的全部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1。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性别、疾病的种类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患者的接受能力而实施个体化教育。1次/d,15~30min/次。教育内容以卒中教育单上所列的内容为主,让患者选择其想知道的内容,并将选择结果作标记;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病情提出相关问题。教育目标由护士和患者共同制订。护士根据患者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方法以语言教育为主,辅以小组示范性教育与实物教育、个别指导、床边教育和书面教育。有系统、分阶段、由浅入深地进行宣传教育并定期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情况。适时听取患者及家属对教育形式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或重新制订计划,直到实现教育工作落实。
2健康教育
2.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健康教育的可信度,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制定成标准护理教育计划。
2.1.1疾病知识方面。①疾病的名称;②诱发因素;③讲解脑血管病的症状体征及病情好转或加重时的表现;④发病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2.1.2药物知识方面。①应用药物的名称;②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③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2.1.3饮食指导。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②食量;③戒烟限酒。
2.1.4心理指导。
2.1.5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
2.1.6卧床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指导。①预防褥疮;②预防坠积性肺炎;③预防泌尿系感染;④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1.7出院康复指导方面。①预防再发作措施;②出院后服用药物的名称及用量用法;③病情观察知识;④到医院复查指导。
2.2健康教育的方式。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因人而异,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2.2.1口头教育。口头向患者讲解本疾病的基本知识,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2.2.2文字叙述。将入院介绍、防病保健、出院指导等打印成卡,在护理查房中适时指导患者学习,对不识字的患者进行个别讲解。
2.2.3互相交流。请症状典型且治愈的患者于出院前与新入院患者开交流会,并介绍自我护理及保健的经验和体会。
2.2.4示教。对有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亲自实施康复锻练,指导并教会患者家属功能锻练的方法。
2.3教育内容。
2.3.1心理健康指导。脑血管意外患者除具有一般患者的心理变化外,还有因脑受损的部位范围、程度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障碍,由于初次患病或发病后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易出现抑郁症,表现为悲观、失望、焦虑、失眠、企图自杀等2。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使高级神经系统对情感释放失控,使患者情绪极不稳定。我们应以和蔼热情的态度、恰当的运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脑血管病的病因、诱发因素及临床表现,指导疾病的发病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保持良好心态,安心治疗,可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创造良好的基础。对有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能用健康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
2.3.2饮食指导。脑血管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在饮食上要做到饮食有节,每餐不宜过饱,戒烟酒。如低盐饮食:人体对盐的生理需要量为5g/d,而国人的食盐量大大超标,以小号中华牙膏盖子一满盖为1g,患者可自行控制。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应避免食用肥肉、动物的皮、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海带、山楂、木耳等降血脂的食物。
2.3.3药物指导根据患者需要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用药指导:讲解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剂量、服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治疗,如出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如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可致胃肠道反应或溃疡,应告诉患者饭后服用4。在用药的过程中,若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或胃出血,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调整用药。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时,应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凭自觉症状擅自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如静脉输液20%甘露醇250ml应在30min内滴入;如为复方甘油500ml应以25滴/min为限。讲解用药中的注意事项。
2.3.4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练指导。首先讲解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其次保持患肢良肢位,防止肢体挛缩、变形,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肢体康复功能练习 通过锻炼防治瘫痪肢体的萎缩,促进运动代偿机制的发展。通过采取按摩患肢被动运动,健肢的主动运动,调整姿势,使肢体的各个关节全方位地活动。在活动中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密切观察锻炼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的恢复情况。
2.3.5并发症的预防指导。卧床患者应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并叩背,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小结
将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方式融于护士职责并在护理活动中加以应用,以达到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3,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做到自我护理,自我保健。这充分体现了护士的价值,同时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责任小组负责制使护士相对固定,责任小组在尊重和关心患者的同时,将自己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全面地展示给患者,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效应。这种人性化服务,受到患者及家属普遍的赞赏。
参考文献
[1]袁凌.脑卒中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遵医行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社区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40~72岁,平均588岁,干部25例,工人36例,其他29例。小学文化及以下11例,初中38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12例,病程1~8年,在健康教育前都曾在门诊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生活能自理,能进行语言沟通。
12 方法
121 评估需求 由护士入社区发放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问卷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并发症和一些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发放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按时服药,能否控制不良情绪、能否戒烟限酒、是否合理饮食、是否遵循合理的生活方式与锻炼、是否检测血压、是否定期复查,以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遵从医嘱的情况。问卷将当场收回,调查的结果作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侧重点的基本依据。
122 确定教育目标,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确定教育目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注意教育目标的可测量性及在短期内可获得性。
123 健康教育的形式 采用口头交谈、电话回访,专题讲座、多媒体视听、发放高血压防治手册等多种教育方法,将个体教育与集体授课相结合,按计划由护士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4 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疾病相关知识: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指导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让患者定期、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每日监测血压,若血压波动较大,要及时与医生联系。②心理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病,患者大多比较焦虑,担忧[4],要指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社交活动,避免激动及过分紧张、焦虑,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③饮食教育 合理饮食,平衡膳食,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指导患者宜低盐、低脂饮食,发放控盐勺控油壶,每日钠盐摄入量
12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①对相关知识的评价 教育一个月后再次由护士发放高血压疾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分别计算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并进行结果对比,其中知识知晓率=(知晓特定知识的人数/被调查的目标人数) 100%。②对患者遵医行为的评价 教育6个月后,向患者发放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分别计算教育前和教育6个月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并进行结果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90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见表1)。
32 教育前和教育6个月后遵医行为改变情况(见表2)。
表1 90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比较(例,%)
内容 教育前 教育1个月后
知晓 百分率(%) 知晓 百分率(%)
疾病病因及诱因 31 3444 84 9333
服药知识 19 2111 81 900
饮食知识 35 3889 86 9556
生活活动方式 33 3667 90 1000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29 3222 90 1000
何时需就诊 15 1923 82 9111
疾病的并发症 24 2667 86 9556
注:P
表2 90例患者教育前和教育6个月后遵医行为改变情况统计(例,%)
项目 教育前 教育6个月后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χ2值P值
遵医服药 34 3778 77 8556 2432
控制不良情绪 23 2556 75 8333 6057
戒烟限酒 11 1222 63 7000 6025
篇4
【关键词】 单纯肥胖;中、小学生;健康教育;需求;护理
对新近体检检出的阜新市某小学133例儿童单纯性肥胖(childhood simple obesity, CSO)学生及127例某初中CSO学生分别进行了“健康教育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 然后进行评估结果组间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参加2013年体检检出的阜新市某小学及某初级中学CSO学生, 纳入条件:①符合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中关于CSO诊断标准。②年龄7~17岁之间。排除条件:各种病理性肥胖。本文共入选133例CSO小学生(小学生CSO组), 男91例, 女42例, 年龄7~13岁, 平均年龄(10.39±2.51)岁。入选初中CSO学生127例(初中学生CSO组), 男85例, 女42例, 年龄13~17岁, 平均年龄 (15.84±2.6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各类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指标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护理需求调查表”, 包括如下需求因子指标:①内容深度;②内容广度;③活动方式;④活动频次。每项因子有4个等级答案选择, 分别评出1~4分, 分值越大代表该项需求越高或越多, 各项因子得分之和为需求总分。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阜新市中、小学生CSO各类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指标比较见表1, 初中学生CSO组的健康教育内容深度、内容广度、活动方式、活动频次及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总分均明显高于小学生CSO组(P
3 讨论
CSO定义为摄入能量超过体内消耗能量, 引起脂肪体内积聚过多。在上个世纪末, 儿科医学工作者们才达成共识, 将CSO临床意义从“危险性肥胖”改写成“肥胖疾病”。1997年国际肥胖工作组织(IOTF)正式认定“CSO同样是一种疾病”。一些最新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证实, 我国大中城市7~17岁学龄期CSO患病率已达到4.4%~8.1%, 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儿科临床实践中发现, CSO可引发多种成人疾病, 包括心脏负荷过重、肺活量减少、脂肪肝以及儿童期高血压等, CSO还可导致学生身体笨重、动作不协调、智力记忆水平下降, 直接影响着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从这一角度讲, CSO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学校老师及儿科医学工作者通过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亟待解决的问题[1]。为此, 本研究选择一组经2013年体检检出的阜新市某小学CSO学生及某初中CSO学生为调查对象, 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健康教育护理需求调查表”调查, 然后将调查数据进行组间比较。本研究结果证实, 初中学生CSO组的健康教育内容深度、内容广度、活动方式、活动频次及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总分均明显高于小学生CSO组。这些现象明确提示, 阜新市初中CSO学生各类健康教育护理需求指标显著增加, 另一些作者[2-4]在其他地区相似观察观点一致。
总之, CSO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生长、发育, 而且对他们成人期健康也会发挥作用。CSO患者正是学知识、长身体时期, 学校老师及儿科医学工作者应根据不同年龄CSO对相关知识需求特点, 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1] 刘西韶, 徐丽丹, 张友惠, 等. 单纯性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 26(3):257-261.
[2] 王国祥. 学龄期肥胖儿童健康教育问题探讨.新西部, 2013, 10(36):112-113.
[3] 亚萍, 夏青, 裴新颜, 等.健康教育在社区肥胖儿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11):851-852.
篇5
【关键词】 糖尿病足病;个体化;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有所上升,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甚至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1]。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下肢患者的50%[2],因此,在社区开展连续性、个体化、系统化、生活化、社会化,甚至终身化的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以减轻或避免该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本社区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33~85岁。40岁以下18例,40岁以上102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98例,初中以下19例,文盲3例,1型糖尿病28例,2型糖尿病92例,病程最长的38年,最短的8个月,其中9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视网膜病等并发症,其中69例曾出现过足部溃疡,17例反复感染,76例足背动脉减弱或消失,下肢血管B超示动脉粥样硬化者76例,血管重度狭窄者16例,局部闭塞者1例。
1.2 方法 自行设计糖尿病知识调查表,在首次社区建档时发放给患者,调查时统一由社区护士与患者详细交流,使患者充分理解后以对勾式完成问卷,以保证文化程度低者也能完成问卷,如确实无力完成者,由护理人员按患者的回答协助打勾,完成资料的收集。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教育,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足部保护意识,使其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减少足病的发生,促进足病的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3 健康教育的实施
3.1 正确评估,合理计划。通过阅读患者的各种检查资料及社区护士收集的患者资料评估患者对糖尿病足的了解程度,心理和身体状态,经济状况,已建立的健康行为等制定出一对一的个案教育计划。
3.2 根据评估获得的资料参考相关文献制定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处方,由社区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发放给患者。处方容包括:鞋袜的正确选择、修剪趾甲及洗脚的正确方法、正确评估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正确的脚部按摩方法、饮食、运动及药物指导等。
3.3 每周一次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到社区接受糖尿病知识讲座,并做到一一签名,听完讲座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提问,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管理。
3.4 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者,由社区护士上门讲解,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并帮助和监督执行。
3.5 由护士每月一到二次定期上门检查受教育对象对教育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知识补充,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 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长期并要随着病程进展而不断调整的过程,健康教育从医院走向社区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社区服务机构应成立一个训练有素的并由医师、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医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对患者进行连续的,长期的强化教育,通过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情绪,掌握糖尿病的各种护理和操作技术,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6
[关键词] 健康教育;糖尿病; 作用; 实施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对象和实施方法
1.1 对象 2009年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16岁。Ⅰ型患者8例,Ⅱ型患者4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高中~中专22例,小学~初中15例,文盲3例。48例患者均未得到过系统的糖尿病教育。
1.2 实施方案
1.2.1评估: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一般情况和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了解病人的学习需要及是否存在学习上的障碍。通过调查,综合判断对疾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学习方式以及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对症治疗的要求。
1.2.2 糖尿病教育内容
1.2.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
首先是针对医生、护士、营养师,特别是非内分泌专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其次是向患者及其家属初步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此病病因,疾病控制的方法以及遭遇特殊情况下就诊途径。第三是对整个社会人群的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对此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1.2.2.2糖尿病心理教育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反应以及重视程度各异。早期往往对治病认识不够,对饮食控制及治疗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上不节制,用药上不规律,待出现严重并发症,才有所提醒,错过了早期日治疗时机。在与糖尿病患者交谈别是首次会谈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让不同患者从两个极端解放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
1.2.2.3饮食治疗教育
病人在饮食方面能灵活掌握各膳食和数量,既注意总量,又注意其结构构成。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忌吃甜食。
1.2.2.4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教育
适当运动,它能使病人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运动可参加肌肉对葡萄糖作用增加,加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机体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中葡萄糖氨基酸也提供一小部分。运动可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心肺功能,这样相对减低心脏负担,提高病人身体综合素质,同时减轻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达到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状态的目的。运动方式:常用的有散步、广播操、太极拳、所乒乓球、游泳、滑冰、划船、跑步、球类等。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的症状,及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每日30-60分钟,每天1次或每周4-5次。运动治疗注意点:采用适中运动量,制定运动计划,持之以恒;经常测血糖,调整食物报到摄入量,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用量;注意运动激发的迟发性低血糖,可在运动停止后数小时发生。
1.2.2.5药物治疗教育
应用何种药物治疗是在医生协助或指导下进行的,患者应该知道服药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大致的作用机理及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样病人就不会机械地用药。由于病人及非专科医护人员知道某种药物属于哪一类,就不会出现同类药物同服的错误。
1.2.3 确定教育目标项目(1)一般知识:包括什么是糖尿病,它的临床表现和分型,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预防;(2)营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每日的总热量,常见食物的大致热卡,口服降糖药与饮食的配合等等;(3)血糖及其监测:血糖的正常范围,示范血糖监测仪的操作,尿糖、尿酮的测定方法,控制血糖的重要性;(4)降糖药的应用:口报降糖药分类、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讲述该药的作用、贮存,示范注射方法;(5)自我护理和运动计划:包括足部护理,制订运动计划,预防感染的基础知识等等。
1.2.4 选择教育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我们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可分为视觉、听觉和触觉为主的方法。对认知情感领域的学习内容,如糖尿病定义,临床表现、饮食知识、运动疗法、并发症的防治,足部护理知识进行讲解、讨论,辅以实物模型、图片、手册、黑板报和幻灯片等教育工具。对精神运动领域的学习内容,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测定,采取示范、实物模型和图片为主的方法。
1.2.5 实施教育计划对某些共性问题,糖尿病教育以小组形式组织讨论、讲课、演示,每次教育内容包括1-2个目标。根据病人理解能力及学习障碍情况,分多次进行,每次大概30分钟,对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特别辅导,难以理解的内容,辅以形象有比喻,使其通俗易懂,并在每次接触病人时反复强调。要求病人复述所学内容,加强记忆。根据病人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1.2.6评价教育效果病人教育的效果评价是对病人教育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方法有:直接观察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尿糖测定法,血糖仪的使用方法。通过提问及讨论的形式,要求病人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
篇7
[关键词] 健康体检科;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53-02
近几年来,国内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不断增加,据全国2007―200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发病率比例分别为9.7%和15.5%,根据此推算国内目前成年糖尿病约有9240万,是2003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的4倍[1]。临床上目前对2型糖尿病未有有效的根治方法,需要终身服药,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需要正确的药物治疗,还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健康教育是医院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还需采取健康教育宣教,以便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纠正其不良行为以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该院体检科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健康体检中心体检时确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健康教育,发现护理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特异性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时确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与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合,且患者均未有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疾病、语言和智力障碍,患者学历均在初中以上、能主动配合,在门诊进行药物口服治疗,均未接受系统防治糖尿病的培训。7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范围分布在(31~79)岁,平均年龄为(55.2±3.1)岁,病程时长为(1~15)年,平均病程时长为(4.1±1.3)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糖尿病系统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具体内容如下。
1.2.1 评估患者病情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先对患者年龄、姓名、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医疗费用、家庭成员、家庭地址、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及对相关疾病知识认知度等进行了解,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疾病史,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情况,从上述内容对患者整体情况作出评估。
1.2.2 设置目标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整体评估情况,设置教育目标,即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情况、慢性和急性并发症危害;掌握饮食护理在维持血糖稳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掌握饮食自我调节要求,合理搭配饮食;掌握口服降糖药、肌注胰岛素等糖尿病用药知识、血糖监测、适量运动和并发症护理方法[3]。
1.2.3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u估情况以及设置的教育目标,详细安排教育计划,安排好教育环境、教育地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设备等,事先对进行教育的人员做好培训,确保患者教育期间可获得有效且符合自身要求的培训,改变患者不良行为。
1.2.4 实施教育计划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办黑板报、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教育疾病宣传资料和处方,以便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疾病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接受能力、文化程度、疾病掌握度等不同针对性的与个别患者进行交谈和指导,教育宣教时可采取双向交流和沟通,患者可通过提问,加深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此外医护人员可通过图片和幻灯片等直观方式增加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患者自身保健意识;另外及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了解,并及时调节教育方式,使培训更佳符合患者需求[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均建立随访登记表,每星期对患者血糖进行定期监测,每隔3个月对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检测,通过交谈对患者自身护理情况进行了解,6个月后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早前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在入院和出院前实施问卷调查,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控制标准为:良好指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低于6.1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8.1 mmol/L;一般指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范围在(6.1~7.8)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在(8.1~10.0)mmol/L;差指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高于7.8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高于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良指糖化血红蛋白8%。采用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等数据进行处理,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采用百分比表示,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强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健康教育后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良好率、餐后2 h血糖水平良好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良好率均明显强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
2.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后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满意程度和影响程度均明显强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患者精神压力较大、较易引起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临床依从性较差,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5]。在这种情况下,健康教育更能考核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能力,该方式不但能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还能有效减少临床治疗风险,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服药,所以医护人员加强糖尿病患者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十分重要,也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6]。该院体检科对健康体检时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目标性、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良好率、餐后2 h血糖水平良好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良好率以及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满意程度和影响程度明显强于健康教育前(Р
综上所述,该院健康体检科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有了深入了解,患者预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量得到显著改善,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何红,张晓义,等.叙事医学在糖尿病中、高危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11):1330-1332.
[2] 牛林艳,黄金.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79-82.
[3] 张炎,金小龙,王信,等.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6, 32(3):249-252.
[4] 淮盼盼,张建萍,陆萍静.结构化教育在国外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 60-61.
[5] 金顺子. 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2): 66.
篇8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通过跨国界、跨区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逐渐形成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社会体系。护理人员有必要了解多元文化护理的要求,以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更好的身心健康。我科从2008年5月开始将多元文化护理应用于内科病人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我科住院病人为对象,从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共1562例,其中男1148例,女414例,年龄25~91 岁平均年龄60岁。
1.2具体方法
转变护理观念:在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要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文化素养,才能适应不同对象的护理服务需要。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既注重病人生物及物质需求,更要重视病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使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成为护士行为的准则,并作为检测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准。在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早交班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事例,使护理人员充分理解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明确多元文化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自觉更新知识,接受新的护理观。
通过疾病影响程度量表(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SIP)及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测评,收集病人相关资料,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将多元文化护理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标准教育计划是健康教育过程中落实各项具体措施,评估各项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
2健康教育内容
2.1根据不同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病人,对知识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但包括一般卫生知识,还包括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用药、护理措施及心理卫生教育。不同的病人及不同的疾病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采取理论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健康指导手册,帮助病人购买有关书籍,与病人一起学习讨论,在满足病人知识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医疗理论知识。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的病人接受能力有限,必须采取反复、多次的教育方法,以强化病人的记忆。对疾病的病因、治疗、用药、药物的副作用,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并发放有关资料与病人一起阅读并讲解,鼓励病人提出问题并耐心给子解答。根据病人疚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人院后首先要告诉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向病人讲解休息的重要性,用药物的副作用,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病人可以活动后发放学习资料,一起阅读并讲解。出院前向病人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并发放健康手册。小学以下知识水平的病人接受能力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反复多次、简明扼要、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2.2改善病房环境
医护人员要尽力使病房清洁、整齐,减少环境对病人的恶性刺激,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医护人员谈话、走路、技术操作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电话、心电监护、呼吸机及输液泵报警等对病人的影响。因为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可增加病人的紧张度和焦虑感。在抢救重危病人时,尽量避免其他病人在场,有条件应床与床间用布帘相隔。
2.3心身兼护
新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通过护理工作者的态度、语言、行为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的目的。
2.4增加人文知识
了解研究不同民族的健康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多元文化 的渗透,护理对象不再局限于国人,而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国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护患双方在健康与生命、尊重与裹读等观念上的差异,若不引起重视,将会导致护患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护理教育者应从思维和行动上完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换。通过增设多元文化课程,如护理社会学、民俗学等课程,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世俗信仰等文化背景,以适应护理工作的社会性需求。
3效果
发挥了护士的内在潜能,通过多元文化护理在内科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护士的内在潜能和创造性,显示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满足了病人的情感要求,提高了病区的服务满意度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元文化护理运用到健康教育过程中,使病人的思想情绪、饮食习惯、个人爱好等均得到了护士的关注,使病人对护理人员有一种信任感,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4讨论
多元文化护理是内科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护理就是根据内科病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将多种文化渗透到健康教育过程中,满足了病人有关社会及精神的需求。多元文化护理是提高内科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马晓军、谭艺真、黄兰.试论多元文化护理内涵、特点及其原理〔J〕第一 军 医 大学学报,1995,15(3):234.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
[3] 张彩虹.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思考[1].护理研 究 ,2 00 4, 18(21):1884一1885.
[4] 许瑞、袁朝、柳春.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 00 2, 19 (4);54-55.
作者简介:
篇9
黄江医院新生儿科,广东东莞 52375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的措施和效果,为其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并评估其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和86%(P<0.05)。 结论 加强新生儿家属的系统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照顾新生儿的能力,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减轻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家属;系统健康宣教;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65-02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进步,以及医疗深化改革的逐渐深入,护理工作逐渐受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新生儿护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时,适当选择教育方式对于保证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该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新生儿,分析系统健康宣教在新生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出生后10 min~1 d,新生儿家属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2例,高中以上38例;观察组,男64例,女40例,年龄为出生后10 min~1 d,新生儿家属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0例,高中以上40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及家属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健康宣教方法的干预,新生儿和家属入院后向其讲解医院的相关制度,向家属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入院后2~3 d向家属接受相关疾病知识,新生儿出院时向家属发放患儿的出院计划单,讲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系统健康宣教,根据新生儿家属的陪护能力、文化水平以及新生儿的发育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①入院宣教:新生儿和家属入院后向其讲解医院设备的使用方法、设施的位置、用餐时间、病区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等,并嘱咐家属只需提供奶粉、纸尿裤和湿纸巾等,其他的衣物和奶瓶都是由院方统一提供,都经统一清洗高压消毒后使用的,每天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宝宝在新生儿住院期间每天早上沐浴、口腔护理及脐部护理一次,每3 h喂一次奶和更换一次尿片(如有大便随时更换)。向家属强调患有腹泻、上感及皮肤病的患者不能够接触新生儿[2]。限制探望新生儿的人数数量,以免将过多病菌、细菌带入病房内,影响新生儿的恢复。新生儿入院2~8 h后接受全面的检查,同时做好护理评估,全面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吞咽反射、吸吮、喂奶及皮肤护理的措施,预防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窒息、烫伤等意外[3]。②入院期间宣教:新生儿入院后2~3 d向家属讲解相关病症的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同时帮助新生儿家属了解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原理、母乳喂养的优势等。告知家属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布的重要意义,应充分保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协助新生儿保持正确卧姿,以免发生窒息。入院后4~5 d告知新生儿口腔上皮珠、阴道流血、女婴乳房肿大等的发生机制,评估家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出院宣教:嘱咐新生儿家属保暖、隔热、母乳喂养、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4]等,告知其辅食的添加原则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定期进行新生儿体检和疾病筛查。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教育,有效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的科学护理,强调对新生儿的保温护理,以免新生儿受凉生命,保证新生儿的饮食科学和营养均衡,以为其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营养供给。告知家长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
1.3 评价标准
采用健康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主要针对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估。健康满意度的达标率评分≥85分为达标;护理满意度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护理满意度为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发展进步和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护理工作广泛受到患者和医师的关注,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新生儿患者临床期间需要家长的陪护护理,故做好对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护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以该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不具备自我照顾的意识和能力,且婴儿刚出生后的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十分完全,且初为人父、人母的新生儿家长的新生儿护理经验不足,缺乏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急需科学合理的新生儿护理计划,以满足其需求[7]。该研究中,新生儿家属在路径教学的安排下,熟悉了解患儿的检查、治疗和护理项目,改变以往新生儿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情况。健康教育与一般的卫生宣教不同,其在具体的设施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检测及评价原则,以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路径教育使健康教育逐渐趋于具体化和制度化,较大程度的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自身责任感,保证患儿只入院起的整个治疗过程均能够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8]。除此之外,系统健康教育还可对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士的综合能力均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临床期间给予家长系统健康教育,通过表1可以看出,其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78%、86%,说明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宣教的效果。该结论与付凯丽等[9]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系统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照顾新生儿的能力,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减轻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俊,田鸾英,易烈致,等.新生儿监护病房应用多媒体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的探讨[J].广东医学,2011,32(16):2221-2223.
[2] 欧阳海梅.护理干预对早产新生儿出院后视网膜复查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8-9.
[3] 李明霞.新生儿转科后产妇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45-146.
[4] 凌燕芬.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2,2(3):289.
[5] 周碧琼,周鑫,何涛,等.封闭式管理新生儿科患儿入院时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与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109-111.
[6] 苏琳,田玲.健康教育在计划性剖宫产孕产妇家属中的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2):70-74.
[7] 史丽荣,马颖,芦献莉,等.FCC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254-255.
[8] 胡怡萍,周莹,张婧洁,等.新生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2):97-99.
篇10
关键词:前置胎盘;孕妇;健康教育
前置胎盘属于妇产科常见并发症,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如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比胎儿的先露部低,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或在临床时发生阴道流血,给临床护理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使前置胎盘孕妇能够了解相关知识,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有显著意义。本科室根据前置胎盘病人的具体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 年1月妇产科接治的50名前置胎盘孕妇,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5人,年龄范围22—38岁,平均年龄( 26. 82±8. 74) 岁,初产妇17人,经产妇8人,前置胎盘类型:完全性4 例、部分性16 人、低置或边缘性5人,文化水平:小学3人,初中2人,高中9人,大专及以上11人;观察组25人,年龄范围21—40岁,平均年龄( 27.12±8. 21) 岁,初产妇19人,经产妇6人,前置胎盘类型:完全性5 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5人、低置或边缘性5人,文化水平:小学2人,初中4人,高中7人,大专及以上12人。两组孕妇在年龄、前置胎盘类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方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方法
2.1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则根据孕妇自身情况定制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其具体流程如下:(1)给每一位孕妇建立档案,登记其各项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孕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以及身体状况等。(2)选择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因其职业、背景、文化水平以及沟通理解能力因人而异,且各自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不一,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有文化、易沟通、善理解的病人,主要集中于口头讲解,尽可能地拓宽讲述内容的知识面,提高其深度,使孕妇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对文化低、沟通表达能力差、理解与接受能力弱的病人,则适当予以示范,选择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根据孕妇病情以及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适时调整讲解内容和重点。(3)建立专门的小组,成员需包括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定期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以培养其自我护理能力,医生应注意病房巡查,保持与护理人员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病人临床症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4)给每位孕妇经发放一本日记本,里面写有各科室的联系电话、各项指导、复查时间和注意事项。指导内容包括指导、用药指导、睡眠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观察指导、活动指导以及自数胎动指导等,并嘱咐其每天根据日记本中各项内容做自我监督与观察并填写情况。(5)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随访教育。若孕妇无需住院治疗,则定期进行电话或见面随访,保证2个星期随访一次;若病人断断续续地住院,待其病情稳定后,每个星期进行一次电话随访,直到孕妇出院;若病人需要一直接受住院治疗,在其入院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案,按流程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并予以个性化教育,直至出院,并定期予以回访。
2.2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孕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其婴儿窒息、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以及Apgar评分情况。同时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拟定好的自理能力测试问卷表,对该50名前置胎盘孕妇做调查,比较各组病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从医性与自理能力。
3 结果
3.1两组孕妇知识掌握度、从医性与自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了解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及其注意事项者22人,占88%,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者18人,占72%,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17人,占68%,懂得如何自我观察判定阴道有无出血者23人,占92%,自数胎动者19人,占76%;
对照组:了解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及其注意事项者10人,占40%,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者11人,占44%,日常生活能够自理者12人,占48%,懂得如何自我观察判定阴道有无出血者9人,占36%,自数胎动者8人,占32%。
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及其从医性与自理能力都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孕妇平均产后出血量为(499.78±92.69)mL;对照组孕妇平均产后出血量为(713.25±124.17)mL,两组病人产后出血量具统计学差异(P
3.3 两组孕妇婴儿围生期状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者3人,占12%,出现RDS者1人,占4%,死亡者0人(0%),Apgar评分平均(9.5±0.6)分;
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者6人,占24%,出现RDS者5人,占8%,死亡者2人(8%),Apgar评分平均(8.1±0.9)分。
对比结果,观察组婴儿围生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窒息率、RDS患病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Apgar评分对对照组高,P
4 讨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患有此病的孕妇易发生阴道流血,使胎儿发育受阻,引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等[2]。目前常用期待疗法予以治疗,以减少新生死亡率[3,4]。对前置胎盘孕妇积极采取健康教育,不仅可加强其对期待疗法的了解,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从医性,还能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随着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不断加深,其自我保护意识愈加强烈,从医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良好的心理护理不仅能缓解病人情绪,还有利于使医患关系更融洽,故而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5]。本研究结果显示:(1)观察组孕妇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及其从医性与自理能力都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前置胎盘孕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可增加孕妇疾病认知度,提高其自我检测与护理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期待疗法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 对前置胎盘孕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13) .
[2]徐中菊, 曾邦兰, 徐梅. 健康教育在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的运用[ J]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 ( 11 ) : 1100—1101.
[3]温素兰. 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应用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2) .
- 上一篇: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任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