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24 17:2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区域经济;劳动生产力;产业结构
金融资本深化理论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反应经济发展规律。相关学者指出,金融资本深化理论政府和国家适当放松对金融环境的管理,通过引导金融环境的自动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资本和政策得到协调的。另外,金融资本深化是以实现劳动生产力最大化转化为基础的,因此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金融资本深化理论分析
金融资本深化论也被称为金融自由化理论,该理论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市场机制和政治环境,通过统筹分析金融资本深化理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明确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与金融资本深化相关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力等方面以适度引导取代过度干预,挖掘通货膨胀内涵,掌握通货膨胀变化规律,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具备较高的发展活力和生存活力。要想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按照地域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结构等进行的经济产业划分,从这一角度上来看,金融资本深化的过程,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影响的过程,弗里曼德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这也为金融资本深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金融资本深化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技术革新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革新,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本深化展现了金融资本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金融资本变化趋势,能够进一步探究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支持了发展中国家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在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基础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必然结果,而技术革新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金融资本深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效率。近年来,我国科技环境不断改善,5G、云计算、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企业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产出能力,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的支持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得以实现。
(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资本深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可以明确,金融资本深化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福建省的GDP总值分别为97277.77亿元,92595.4亿元,76469.67亿元,56197.15亿元,48055.86亿元,40678.13亿元,39366.55亿元,36425.78亿元,36010.27亿元,35804.04亿元。其中,广东省GDP同比增长6.3%左右,这与我国广东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包括以证券市场主导的直接金融资本深化和以信贷市场主导的间接金融资本深化,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环境大大改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同类型企业设定了优良的竞争氛围,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稳定的经济产出态势,必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紧紧跟随经济发展趋势,在金融资本深化的带动下,不断革新产业模式,实现创新发展,由此也实现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重建产业结构相关统计调查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7%,5.3%,9%,5%,5%,6.3%,5%,4%,5.8%,4.7%,6%和7%,2019年,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投资增长比例分别为37.2%和33.4%,进一步展现了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与金融资本深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资本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重建,跟随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具稳定性和合理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深化主要在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以体现,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企业的融资模式、财务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有效地更新内部的财务格局,合理延长经济利益链条,寻求利益均衡点。
(四)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我国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整合了区域产业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的不断深化,要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进行压缩,这就使得企业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引进优质人才,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制,可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部门的技术投入,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以及实现银行资本深化在支持技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先进知识产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发展意识。另外,政府也应该在金融资本深化理论的支持下,分析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不断地调整融资环境,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基础,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转化率。基于金融资本深化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上的明显作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完善劳动保障机制,避免“用工荒”现象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现代化人才提供满足其心理期望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产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2
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
【观点】
观点一:“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观点二:如果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观点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
【对话】
更高质量=找份好工作?
记者:就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关注。人们想知道,“更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什么?
信长星: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总体要求,报告关于就业工作的相关论述和具体要求都是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展开的。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究竟是什么样?如何理解其内涵?
信长星:对这一问题,我也还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十报告中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记者:提起“更高质量的就业”,有人认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对此,您怎么看?
信长星:党的十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这样一个就业总方针下,针对整个就业工作的总要求。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去“推动实现”。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发展,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
十报告同时还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常言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引导树立合理的择业观,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让劳动者人尽其才。
质量和数量,哪个该先抓?
记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挑战?
信长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还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
记者: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就业数量的增长,每年会确定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如今,在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谋求“更高质量的就业”,该如何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
信长星: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偏废,应当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并重,让“量”与“质”协同发展。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失业率较高,大量劳动者得不到就业机会,就谈不上提升就业质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么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我们要推进就业“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互促共进,良性互动。
就业上台阶,有啥好办法?
记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动?
信长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从就业工作的角度讲,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计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
第三,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劳动者实现更稳定的就业。同时,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篇3
江苏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省,现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进一步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滞后、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应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既要保证“投入规模”适度增长,又要注重提升“投入质量”。要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行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投入;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规模发展阶段,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内涵发展阶段。1984年法国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2009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案》,全面推进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持久发展水平。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质量为核心,通过体制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等多方面举措,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教育投入的要求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敞开大门办学,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国外相关机构等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是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因此必然要求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广泛吸收各方资金。
(二)完善公共财政拨款模式
现阶段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财政拨款模式,综合定额部分以生均定额经费为拨款标准,是以“量”为基数的平均拨款;专项补助部分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完成质量拨款标准或绩效考核拨款标准,对拨款使用“质量”的考核流于形式。这样的拨款模式不利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质量”。只有将“以质量为核心”纳入公共财政拨款模式,将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引入绩效拨款,实行竞争拨款,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深挖潜力,苦练内功。
(三)侧重扶持特色学科专业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目前我国大学“同质化”程度严重,办学层次特征不清晰,专业设置陈旧、雷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政府就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支持有国际竞争力、前沿性、战略性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下放区域教育自,合理定位各层次高校发展方向,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二、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一)投入总量居全国前列,但相对投入滞后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扩招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多年来全省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首位,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166.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692.81亿元,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612.29亿元,三项均居全国第2位。因此,从投入规模来看,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尚显滞后的问题。2013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753.37亿元,居全国第2位,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3%,居全国第30位,且自2001年以来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又如,2013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78.13%,在全国仅排第26位;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为28.26%,居全国第10位;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29995元,居全国第6位,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16587元,居全国第8位。因此,从反映高等教育投入的各项比较指标来看,江苏省高等教育相对投入尚显不足,与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不匹配。
(二)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放缓,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江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逐年减缓,如2010—2012年的平均增速为22%,而2013、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仅分别增长8.35%、8.50%,同期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却分别增长12.43%、10.22%,出现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速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的现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17.86%下降为2014年的17.53%。伴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速的放缓,全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增速下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上年增长0.7%,而教育经费总收入却增长4.05%;地方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率由2010年的20.8%下降到2014年的6.01%。按照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要求,江苏省高等教育还需扩大事业性收入(以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然而,以学杂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因受收费标准和招生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变动幅度不大,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0%~35%。另外,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促进全社会对教育赞助捐赠的有效机制,社会捐赠对全省高校教育投入的影响极低,2010—2013年捐赠收入占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平均不超过2%。总而言之,目前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尚不够畅通。
(三)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投入存在差异
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70%的高校分布在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占12%,苏北地区占28%;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高校”有90%集中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育供给能力的差异。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与此相对应,三大区域的教育投入水平也呈现不均衡状态。如:2012年苏南地区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苏中的1.8倍,是苏北的2.2倍;2012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是苏中的1.90倍,是苏北的1.52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放缓,但苏南地区却增长明显,苏中三市均不同程度下降,苏北五市则与上年基本持平。一直以来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拨款,近年来各级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类院校的教育投入仍高于地方本科院校。例如,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来看,2012年地方院校与中央部属院校相差23.74个百分点,2013年相差13.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还有一定差距,近年生均教育经费基本维持在0.65∶1的水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杂费收入趋减,虽然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小幅增长,但教育经费总收入呈下降趋势。
三、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路径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投入既要保证“投入规模”的适度增长,又要关注“投入质量”的提升。江苏省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协调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适应。
(一)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要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明确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与GDP的适度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关系,要确保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实现逐步增长,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财政教育投入总量的适度比例。总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要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要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相匹配。因此,必须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从政策上保障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路径畅通。比如,积极鼓励捐资助学,建立全社会捐赠助学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股份制办学,大力发展中外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鼓励产学研联合,制订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实业兴教”“科技兴教”,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吸引产业资本投资的法宝。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方式,引入PPP模式。近年来流行于国外公共产品领域的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转为监管者,可以减轻财政负担,社会主体则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在教育领域,PPP模式已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的课程创新和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体现为直接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成立“民办公助”的混合所有制学校。PPP模式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江苏省可积极尝试将PPP模式引入高等教育投资领域,创新高等教育融资方式。
(二)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一方面,应组建省内高校的“教育联盟”,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实验室互相开放、学生跨校选课、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充分实现不同高校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应鼓励省内不同区域高校因学科专业同质而结盟,鼓励优质高校的对点帮扶结盟,也要鼓励高校间的强强结盟,使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产出率,提高全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省内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苏北、苏中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生均财政补贴,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要向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优势(重点)学科培育、品牌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工程等重点项目倾斜,增强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最终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三)推行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全省现行以生均定额为基数的财政拨款模式,没有将高校教研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作为财政拨款的考量依据,难以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数量与产出质量的统一。因此,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绩效拨款模式。财政预算拨款应划分为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两部分,可设定绩效拨款占总拨款额的一定比例。采用这种做法应循序渐进,开始时绩效拨款比例设定低一些,等实施办法成熟后再提高绩效拨款比例。同时,应制订高等教育投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绩效考核的范围、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明确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与考核的关系,切实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拨款相挂钩。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伯顿•克拉克认为中介组织是20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明,它可以在中央和基层单位之间发挥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首先,应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设立一个独立机构,作为绩效评估机构和拨款的具体执行机构,这个机构应是公益性组织或非营利机构,以保证拨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其次,各级政府要将教育行政权与监管权分离,成立独立的教育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监管。如省级设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对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实施统筹管理和监督,地市级则设立相应级别的监管中心,设立监管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经费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频率,建立高等教育收支公告制度。这些信息要及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开,使高等教育投入与经费使用情况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只有将政府的专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益。
作者:黄建元 王静梅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2-13.
篇4
Abstract: It is the major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promot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vert from primary denotative development to the primary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from external growth of hard index to internal improvement of soft power, and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cale, quality, structure, and benefit. Strategy management is the key and insurance to upgrad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a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mode conversion, and can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relevant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erved region or industry, build the diversity school running mechanism and running system conforming to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cus on school-running field and make developing strategy implemented,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战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ategic management;convert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68-03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促进高职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实现高职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使其在推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1 战略管理是助推高职院校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篇5
住宅产业广受好评。甚至推断住宅业能持续长时间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内涵具有显著差异,从长远来看,即使是同一经济政策也有发展成为不同性质城市的结果。以一些一线城市为例,比如北京和大上海,从客观上来说,在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这种房地产行业可以大量吸引国内外投资,特别是高质量的投资,城市的经济含量的增加,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强大了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
二、管理拆迁职能及其作用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城市建筑进行一系列房屋拆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对于城市规划区域的一系列土地,进行拆除城市房屋的工作,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是由拆迁人负责的。行政和民事相互交叉就会形成房屋的拆迁行为,在行政主管机关的批准下,在相关行政机关的管理监督下,涉及在内的三方,分别为,被拆迁人,拆迁人以及房屋拆迁相关部门。行政法律关系对此作出直观显现,同时也隐喻着民事法和行政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渐趋融合的方式。经由相关部门进行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发放时,其许可证中要明确载明拆迁范围,拆迁人,以及拆迁期限等一些项目,并通过房屋拆迁公告进行公示。拆迁人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对拆迁人做好适度的宣传,解释工作。
三、关于开发经营管理中的一系列作用的剖析
不断提升的投资意识随着房地产改革的发展而日益深化加强,在居民与职工之间逐步形成了个人投资建房。比如在1996年,一项以房改房为主题的安居工程项目被突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国家进行一系列的税收减免,职工承担建房成本,政府投入大规模土地,开发企业的利润最高为3%,经济不富裕的人们因此有了自己的楼房,有利于促进城区内住房面积得到彻底改变,居住楼房化的切实实现,城市现代化得到极大程度的迈进,不断向着城市现代化迈进。在各种住宅产业的优先发展的具体措施中,住宅交易税费的降低,经济适用房的确立,住房的分配货币化等各种措施都能有效减少住宅商品房之下,对金融业与城市经济的威胁。显然随着日沪白勺增长,一种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产生。在有段时间内,优先发展住宅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住宅产业广受好评。甚至推断住宅业能持续长时间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内涵具有显著差异,从长远来看,即使是同一经济政策也有发展成为不同性质城市的结果。以一些一线城市为例,比如北京和大上海,从客观上来说,在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这种房地产行业可以大量吸引国内外投资,特别是高质量的投资,城市的经济含量的增加,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强大了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
四、对于物业管理的作用剖析
对于国家一系列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要认真贯彻落实。其中包括的内容有,负责指导与监督召集业主大会以及业主委员会的组件,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进行一系列的审查,报批工作,召开一系列的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对负责物业的公用部门,进行一系列维修资金的归集,须筹以及一系列的审配监督管理工作。在一系列的审批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行为要进行严格查处。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及其收费标准要进行详细制定,并且得到相关部门的落实监督。物业管理企业行业书籍与理论调研要得到统计,对住宅室内的装饰,装修管理要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在物业管理的前期阶段对于物业承接要详细检验,对物业管理政务进行一系列公开的指导;并且一系列的物业管理区域要进行供暖管理工作;进行一系列的物业管理行业的通知的拟定,并且进行一系列通报,简报等文件方式,对于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的投标进程也要认真负责。对物业管理的档案进行一系列的收集,分类以及保持工作。
五、结语
篇6
一、三大《纲要》的历史背景
1.《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同志在本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人才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已经完成了从人力资源匮乏国家实现了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巨大转变,但是我国离人力资源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纲要》提出:国家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80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5%,人才贡献率为35%。[4]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层级类型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院校据此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高等教育领域正在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为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人才工作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发展,只有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2.《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5]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提高质量,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是: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各行各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领域应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④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⑤建立全民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全民享受高等教育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全民教育体系。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
2006~2010年三大《纲要》相继出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亟待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理论上有两点重要的意义:①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②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1)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从横向上看,高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广泛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体系,使得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从原有单一的速度和规模增长过渡到全方位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一,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理念的过渡。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在规模上能基本满足社会转型期发展的需要。但是,随之带来的规模与质量难以平衡的负面问题越发严重,使得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瓶颈。“强国”理念的提出,指明了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方向。第二,促进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标准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标准是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体系,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必然使得这个评价体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评价会随着高等教育本身的战略目标而发生改变。(2)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从纵向上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提高,理论的深化与提高是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由“大”变“强”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了理论内涵:第一,从“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基础弱、底子薄,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规模、轻质量”。强国理念的提出从内涵上阐释了高等教育应该从“外延式”转为“内涵式”的发展,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及其内涵与意义的构建。第二,从“单一化”发展转为“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不仅需要高等教育自身取得较大的发展,还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强调高等教育要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从重点发展转为均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分布、资源分配、层次结构等方面不均衡,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强调的是整体上、不同层次和类别上的协调发展,需要逐步从突出重点发展过渡到着力均衡发展。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意义。(1)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理论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与发展。①高等教育思想创新,思想上体现的不仅是西方诸如学术民主、教授治校等理念,也体现了我国服务人民、统一管理等适合国情的理念;②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强国强调了大学的自治和自,逐步使得高校拥有独立的办学和治学权力,政府职能逐渐过渡到政策的支持者和战略的引导者;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管理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6]只有管理的进步与科学才是高等教育强国的直接体现。(2)提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强国与社会经济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①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强国的实现,必然会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稳定就业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会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三大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能有效促进地区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3)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创新研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优秀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政府执政的监督与建议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强国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②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其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更为成熟和丰富,能结合我国实际全面客观地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特点;其次,使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使高等院校能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进行定位、教师传授的知识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能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再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高深知识和学术研究,其本质又在于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强国能为之提供广泛的平台,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
作者:马丹 李晓波 刘欣 黄爱萍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篇7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政绩观;区域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25- 02
城镇化是一国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标志着城镇化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动力,也暗示着城镇化将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要求。但对于我国多数地区而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共同的决策难题——如何处理加快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如何处理现有传统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关系,如何处理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得当,极容易导致区域发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者以停滞经济发展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或者进一步加剧对资源环境的损害,这显然背离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并非城市人口或城市面积的简单扩张,而是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是新型城镇化得以真正实现的前提条件。
政绩观是对如何履行政府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定位、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发展模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带来的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一些地方出现的以“拆—建”的方式换取GDP增长的现象,城市建设中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乱上项目等现象实质上都与政绩观不端正密切相关。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是要转变发展理念,消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顾的传统观念,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方向进一步深化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目标,不提哗众取宠的口号。这样才能切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第二,注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转变,即不再是以往的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而是以创新和效率的提高作为主要推动力。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产业和第二产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能简单地仿效某些城市“退二进三”的做法,不顾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盲目追赶潮流,引进和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与本地区市场条件、人才基础、产业基础不相适应,造成城市发展的“空心化”。
因此,无论发达地区的城市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都应重视“以技术创新提升存量”的发展理念,即针对本地区已有一定基础的行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已积累的人才、产业配套能力、市场渠道等优势条件,重点采取以下3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本地区行业内部企业创新的动力,引导产业向高技术化、高集约化、高加工度化转变,实现产业链的升级。二是利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之路。三是加强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区域聚集创新要素的能力。通过加大对行业技术研发所需要的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的支持力度,构建区域性的创新服务平台,将工作重心置于优化本地区的创新发展环境、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上,以此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提高城市化的内在品质,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将加快城市化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规模的简单扩大,城市化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作支撑。如果超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就有可能演变为冒进式的城市化,不仅会加剧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也会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奠定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弱化对城市化率和速度等目标的追求。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财政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更应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来推进本地区的城市化。将提高城市中心地区的功能、提高重要交通节点的容积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各种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应充分发挥中长期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努力做到用规划来指导和约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事务。着眼于城市品质的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特别重视对旧城区以及城中村的改造,逐步实现城市建设向精细化和高品位转变。这不仅显著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容量,防止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无序蔓延式扩张,推进了城市的集约紧凑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Janamitra Devan, Stefano Negri,et al.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China’s Growing Cities[J]. McKinsey Quarterly,2008(3):107-116.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发展;独立学院;转型与改革
一、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兴起的一种独特的办学模式。为集中力量促进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我国自1997年起就开始民办教育与政府办学相结合的探索之路。2002年国家将民办教育上升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2003年教育部正式颁发文件开启独立学院试点办学之路,并明确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本科层次二等学院地位。民办教育在20世纪末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资源普惠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由于民办教育的自主性和大批量崛起,导致民办教育的办学质量难以控制。因此,2003年教育部对全国360所具有独立学院性质的二级学院进行了整顿,最后确立了249所第一批次独立学院,此后独立学院数量逐年增长,到2010年进入巅峰状态,达到323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6年我国独立院校缩减至266所,并且在东西部地区分配上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独立学院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提高独立院校人才输出质量,发挥独立院校“民”“独”“优”的优势特点,在教育部政策引导下,独立学院面临向民办普通高校、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挑战,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大发展框架下独立学院转型的必要性
深化内涵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大框架下,独立学院在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层面都存在转型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需求与国家政策导向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时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趋稳,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国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科研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同时对人才培养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战略结构调整,其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是调整的首要方面。独立2017年1月下学院必须基于区域发展需要,准确定位发展方向,以技术应用型高校为标杆,通过转型来突破原有发展束缚,实现新的价值增长。从政策层面看,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财政紧张与大众教育需求矛盾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政策调节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诉求依然强烈,而政府办学的改革深化工作推进缓慢,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激发民间办学优势仍然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独立学院在长期发展中因与“母体”院校的特殊关系而逐渐暴露出问题。因此,将独立学院纳入民办高校体系,是规范独立学院发展、激活独立学院自主办学活力的一个必然选择。2006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独立学院转民办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和程序;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6号令”)规定了独立学院改革办法,对独立学院向民办高校转型给予了政策引导。
(二)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独立学院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独”和“优”两方面的优势难以发挥。在“独”方面:由于所有权归属不明晰、运行机制不完善、品牌联动效应等问题,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财务管理、法人地位、董事会制度等方面都与“母体”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在办学特色上都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一定程度上成为“母体”学校的“山寨”复制品,造成教育资源的复建。在“优”方面:独立学院因为财力的限制,大部分采取市场机制运营,忽略了教育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独立学院为降低成本,在教师培养、教学资源、实验投入等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在人才输出方面,过分强调人才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而忽略人才在培养深度上与市场需求的适应,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与市场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的矛盾。因此,独立学院要想摆脱在“独”“优”两方面的不利条件和种种制约,就需脱离“母体”学校限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定位,向普通民办高校转型。
三、独立学院转型存在的难点
独立学院转型是国家政策给予独立学院的一种制度选择,也是当前国家教育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独立学院转型存在着推进缓慢、障碍重重、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难题。(1)制度体系问题。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长期依存,这种共生环境带来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体制纠葛,因此,独立学院需要真正脱离“母体”学校,实现全面转型。教育部“26号令”虽然给出了独立学院转型的制度选择,但是没有形成配套的制度,政府制度保障的缺失是独立学院转型无规可依的根源。(2)发展路径问题。独立学院长期依附“母体”学校,其董事会制度下的董事会成员多为“母体”学校领导。受制于这种管理机制,独立学院在办学思路、专业设置上虽然得到“母体”学校一定的帮助,但缺乏对自身资源情况、发展模式、办学特色的有效认识和评估,往往是完全照搬“母体”学校的办学模式,但又欠缺“母体”学校在师资、规模、政策上的优势,造成办学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教育质量跟不上等。因此,独立学院的转型不能仅仅是产权、法人与“母体”学校的简单脱离,而是必须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规划。
四、独立学院转型与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独立学院转型的制度支持与保障
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在制度先行的基础上。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胆尝试”,在向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在制度层面的引导,才能确保转型过程中的公平合理。1.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3年以后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并发挥出一定的教育优势,但是关于独立学院的制度建设却迟迟没有开始,直到2008年教育部出台“26号令”,才真正在制度层面对独立学院的组织与管理予以一定的规范和约束。“26号令”从设立、组织活动、监督管理、变更废止及法律权责五大部分梳理了独立学院实践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目前为止关于独立学院的唯一一部明文规定,“26号令”显然在指导和保障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滞后的地方,尤其是从2008年到2016年,经过八年发展,独立学院面临转型求发展的新问题。“26号令”必须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根据独立学院新的发展需求进行更新、修订与补充,尤其是对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的权责划分、资产认定、资产评估、清算流程、验收过户以及转型后独立学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说明和引导,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为独立学院与“母体”机制分离扫清障碍,以制度规范营造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良性环境。2.加快独立学院产权制度的完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特殊时期集中力量办教育的实践先行产物,在产权主体上具有多元化的属性,这一属性在创办之初为独立学院的资源引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产权改革的长期滞后,产权主体不明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逐渐带来了利益归属问题,缺乏明确的产权制度成为目前独立学院难以实现快速转型的症结所在。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主要包括“母体”学校、独立学院、投资方。在产权主体的资格认证以及产权过户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各产权主体之间容易引发分歧和博弈,而这种博弈的公平性缺乏制度的控制,可能带来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可能造成产权主体难以达成共识而不断搁置独立学院的“独立”进程。因此,想要加快独立学院的转型,调节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产权制度约束和规范产权主体的博弈过程。细化独立学院产权结构,明确产权主体资格,弄清产权主体关系,构建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规范产权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增加博弈过程的均衡性与公平性,促使各利益主体达成共识。加快独立学院产权制度的完善可以说是独立学院转型摆脱执行困境的根本保障。
(二)独立学院转型的发展路径
产权转移只是独立学院转型的起点,转型意味着更多的成长和蜕变,转型后的独立学院将面临更多内部发展的挑战和外部竞争环境的挤压,能否找准发展契机是关乎独立学院转型后生存的重大问题。1.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准确定位办学目标。独立学院转型为普通民办高校后,怎样找准自身发展目标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从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构成看,育才、科研和服务社会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三大着力点,在这三个价值取向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型、科研型、教研型、研教型等侧重不同的学校类型。首先,独立学院转型后,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转变原有企业化运营模式,以教育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为办学宗旨。其次,独立学院转型后,面临着走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两种选择。从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看,独立学院在转设之前一直依托“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模式,在本科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和资源基础,而转型后独立学院势必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探索期和过渡期,这期间独立学院应继续保持原有办学思路,在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建设逐步趋稳后,再考虑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资源特点进行办学思路上的创新发展。从民办高校发展环境看,目前大多数地方民办高校为迎合市场需求,以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而发展高质量本科教育可以帮助独立学院规避一定的竞争风险,在民办高校发展环境中站稳脚跟。最后,除教育类型选择外,独立学院转型后还面临着教育层次的选择,即是发展教育服务型高校还是发展科学研究型高校。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立足自身水平走教育服务发展路线,不可好高骛远、盲目定位。这是因为,一方面,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后在教师培养、专业重建、资源更新方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其转型初期教育资源不足以支撑科研型高校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独立学院很难和老牌名校相抗衡,坚持走教育服务路线对于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来说更加稳妥务实。2.以办学品质推动内涵建设。伴随着我国实体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以及教育人口入学率的缩减,目前民众对教育的需求由“机会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变,“上好大学”的教育期许推动了高等教育从外延的拓宽式发展向内涵的品质型优化转型。加强内涵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任务,也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院校激烈竞争中的战略高地。独立学院面对转型后的发展,一定要认清形势,在推动品质建设方面做足功夫。一方面,独立学院转型后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立足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定位,稳扎稳打,制定并长期坚持走符合自身条件的小、精、优办学路线,实现特色化发展。另一方面,许多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体制机制问题、教育规模问题,在内涵建设推进方面阻力重重,进展缓慢。独立学院正好可以借助转型的契机,利用自身小规模、快发展的优势,发挥在内涵建设方面的活力,后起而先行,实现跨越式发展。3.借力地方政府,服务区域发展。独立学院转型为民办高校后,在资源建设上不能倚仗“母体”学校。在激烈竞争与经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独立学院想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将视角投向地方,借力于政府。独立学院受规模限制,其办学特点势必会具有一定的地方属性,承载着地方经济发展人才输送的重任。独立学院将办学的价值目标放在服务区域发展上,结合自身小规模、高质量的发展定位,既可以通过借助区域核心产业优势打造特色教育资源,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又可以在共同服务区域发展过程中与地方其他高校促成合作与联盟,加快独立学院与地方高校的融合。同时,独立学院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己任,积极响应地方企业、政府以及大众对教育的需求,也可以较快地展现其办学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对得到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扩大教育影响力,逐渐树立小、精、优的品牌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在共同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下,独立学院想要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还需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和信息互动。当然这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独立学院只有先展示出其服务地方智力资源建设的优势,地方政府才能在资源引导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从而在双方的良性博弈中推动和谐教育环境的形成。
五、小结
独立学院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独立学院在摆脱了特殊时期教育大众化要求束缚下,基于自身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思考的开端。独立学院转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既要借助于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解决转型前的制度规范、利益划分,更要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发挥自己“小而精”的优势实现转型后的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淑通,何源.独立学院如何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基于学位制度改革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6(3).
[2]何尚平,罗小青.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转型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4).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创新,是我党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体现和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教育理论在新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有重要意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抓住机遇,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实施,全面推进。
一、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理解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
科学发展观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还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发展的的主体,发展要育人,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为了人。强调以人为本,既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又来自现代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目的,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强调教育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拍,集中力量突破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科学教育发展观把教育发展看作是全面、系统、协调的整体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概括为以下特征:一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的人文性。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人性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发展体制的形成,教育发展主体素养,都与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引导密切相关。二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协调性。强调调动教育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类教育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进各类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持续性。教育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的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生活小康,又要人民健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物质基础,也要文化推动,文化滋养着教育的生命力,激发着教育的创造力,铸造着教育的凝聚力。文化含量越大,品位越高,氛围越浓,教育发展水平就越高,文明程度就越高。四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坚持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强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规模的增长,更取决于质量的提高。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规模的扩张就毫无意义,但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更要强调质量的重要。衡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于水平高低,不以规模取胜而以质量见长。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地位最终由内涵决定,外延的扩张必须为内涵的提升服务,教育的发展最终要回到内涵道路上。
当今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水平的较量。教育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增强效益的基础上,简单的教育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强调不仅要看当前,更要看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眼前有增长并不等于有后劲,规模大并不等于结构优,速度快也不一定代表质量高,重要的是推进教育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整合,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而且也是教育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即技术资本、智力资本、实物资本、货币资本的整合。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有利于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教育环境。二是要调整学术方向,调整到当代科技发展主流方向和经济建设贡献较大方向,学术思想要与时俱进,研究方向要适时调整,提前占领制高点。三是要运用交叉学科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注重跨学科研究与应用,推进知识创新和应用,既要考虑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经济发展的需求;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结构的调整,许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发挥政府管理、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在配制教育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适度调节,学校自主办学,探索建立新的高校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办学规律的内部管理体制,充分激发学校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形成科学高效的领导决策机制、人员激励机制、资源流通机制、投资融资机制等。
三、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实施,全面推进
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观念创新。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教育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为国家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教育的基本职责是培养人才,要确立“育人为本”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观念。教育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教育是一个大系统,要确立大教育观念。在横向上,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和促进;在纵向上,要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立学习型社会。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确立人才层次性观念,培养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人的创造性离不开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要确立人的全面发展观,把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创造性离不开健康的个性,因此要确立人的个性发展观念。
教育创新关键是教育体制创新。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政府要把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要整顿教育市场秩序,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增强学校全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积极性。在办学体制创新方面,要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招生考试制度方面,要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多方面体现学校考试招生的自和学生考试升学的选择权。
教育创新,核心是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在教育内容方面,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把学生引导到当代科学的前沿,增强他们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教育内容的创新需要相应的方法创新作为支撑;教育方法的创新又会促进和推动内容的变革,教育方法要树立多样性的观念。教育手段创新,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音像电子图书、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和网络学校的建设,提高师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获取、传播、加工和创新知识的水平。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式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篇10
在今天上午的大会上,我们聆听了徐祖远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作为以航海教育为根本、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船员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我们深受鼓舞,备感责任重大。借此机会,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上海海事大学对船员教育培训的认识和理解、探索与实践、思考与展望。
一、上海海事大学对船员教育培训的认识和理解
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表现在海洋运输上,就是要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船队,运力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使我国从航运大国转变为航运强国。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使我国首先从船员大国转变为船员强国。
上海海事大学船员教育培训实践的基本策略是:深入认识全球及我国航运业宏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理解船员教育培训对国际航运发展的作用,科学把握海事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秉持高质量、全球化、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持续改进学校的船员教育培训工作。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2011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表明:201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3.1%,超过1994—2004年的平均值(2.9%),仅低于2007年(4.0%)和2009年(3.9%),世界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2010年全球海运货物运量继续增长,达到84.08亿t,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值;截至2011年1月,世界油船和散货船总运力分别为4.75亿载重吨和5.32亿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5.5%和16.5%,集装箱船总运力同比增长8.7%,杂货船总运力相对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必将持续发展,并将继续为船员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上海海事大学深切理解船员在整个航运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船员专业人才是船舶日常运营和操作的支持和保障,是海上安全保障和防污染水平的最终控制者,是整个航运产业的基础人才,是国家海事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锻造国家航运软实力及完善航运软环境的关键。船员外派输出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改善民生,又能带动国内相关的船员教育培训体系、海事管理服务行业和外派输出服务行业发展,还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船员教育培训对国际航运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国际海事组织在其2010—2015年发展战略中充分表达了对船员在航运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确定的九大发展趋势和外部挑战之一就是更加重视人为因素对更安全、更保安和更环境友好的航运业的贡献,要求继续改进旨在提高海事人员素质的措施。
作为航运业真正的一线实践者及航运安全各环节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船员的技术资格要求首先由国际公约确定。《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是对船员技术素质和值班行为实施有效控制的国际公约。在港口国监督、船旗国监督以及其他相关审核监督制度的保证下,《海事劳工公约》和《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10年修正案》的履行必将进一步提高国际海事安全的整体水平,促进世界航海教育体系发展及国际船员服务行业能力提升。在上述国际海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2010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为《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2010年修正案》履约所作的努力必将更好地整合我国各类船员培养、使用和管理资源,促进高质量船员队伍形成,推动船员行业持续发展。
其次,船员的技术资格要求由海事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航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智能化、低碳环保化等已经成为21世纪航海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方面,船舶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不断提高,国际上对航运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船舶配员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新时代的船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航海技能,较高的环保、安全和保安意识,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过长期的教育培训实践,学校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船员教育培训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基于上述各种认识和理解,学校认为,培养高素质船员需要复合化、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航海教育培训体系的支持,这也是船员教育培训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二、上海海事大学对船员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一)坚持特色办学和高质量办学
- 上一篇:经济走向趋势
- 下一篇: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质量建设发展